预防校园暴力的做法

2024-05-27

预防校园暴力的做法(精选8篇)

篇1:预防校园暴力的做法

校园暴力对受害者的伤害是终生的,是无法弥补的。据我们对大量校园暴力视频背景资料的总结,校园暴力行为多数人际关系上的因素引起,最终采用暴力行为解决。面对校园暴力单纯想以暴制暴的方法是不理智的,我们需要分析事情原因,以便冷静客观地处理。

在校学生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到不卑不亢,低调做人,远离是非,真诚平等的与人交往,养成谨言慎行习惯。在学校日常生活中,不要说刺激、伤害别人的话;在公共场合遇到可疑者时,设法避开;化妆、服饰要得体,不要过分暴露;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对陌生人交付现金以及物品;与他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尽量用和缓的语言和手段加以处理等等。

同时,在校学生要有责任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如遇事不要忍着不吭声,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身上尽量不携带太多的钱物;受到暴力侵害时,立即采取灵活的应急措施,不刺激对方,以减少被侵害程度,事后立即报案。

另外,在校生要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如交友要谨慎,少与行为不端的人联系,不要上网交友,更不要网恋或私自会见网友;出外办事不单独行动,要与同学结伴而行,以免发生意外。

父母要转变教育观念,远离家庭暴力。父母对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传统的“不打不成材”的观念容易导致子女情感发育不足,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夫妻双方应避免因琐事产生家庭暴力,尊重子女,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学校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联动机制,对于实施暴力侵害行为的,要及时依法给以惩处。加强门卫制度,发生有人强行进入的情况,校门值班人员一定要及时报告给公安机关和学校保卫部门。

篇2:预防校园暴力的做法

一、校园暴力的概述

校园暴力是一个富含深意的代名词,它本身涉及多个科目,如教育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多个定义。因此,目前我国尚未对其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丹·奥尔沃思、夏普、史密斯和国内学者陈世平、张新等人首先从“欺负行为”进行深入考察,从而研究出了关于校园暴力的重要成果——如丹·奥尔沃斯通过亲自调研,终于对暴力行为得出一个定义:一个学生如果反复或长期的成为一人或多人的负面行为的攻击对象,这个学生即是暴力或迫害行为的受害者。这个定义虽仅限于学生之间,但是它开启了“校园暴力”研究与探索的里程碑。我国的校园暴力主要是指发生在各个阶段的学校及合理辐射区内的, 学生、教师或校外入侵人员对师生的人身和财产进行攻击以及破坏学校财产或管理秩序的行为。

校园暴力按其来源划分,可分为的内生性校园暴力和外侵性的校园暴力。本文所研究的是内生性校园暴力,特指发生在校园内部的暴力事件(大多指学生之间相互实施暴力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第一,学生与学生彼此之间的施暴行为。如,初高中学生之间的拉帮结派索要保护费的暴力行为;同学之间因羡慕嫉妒而实施的暴力报复行为;学生之间恃强凌弱而欺负弱小的暴力行为以及同学之间因吵架、打架斗殴而实施的暴力行为等。第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施暴行为。包括学生对老师实施的暴力行为或老师对学生实施的暴力行为。前者主要表现为偷盗老师财物、损害老师办公用品、恶作剧恐吓、猥亵骚扰老师等直接或间接的伤害行为以及辱骂、讥讽、嘲笑、起侮辱性外号等语言侮辱行为;后者主要表现为老师对学生的性侵行为,让学生罚站、倒立、打耳光等体罚行为,以及对学生实施冷暴力和其精神上的侮辱行为。

二、校园暴力的成因

校园暴力与其他暴力犯罪行为一样,都是现存社会存在的弊端,但其犯罪主体与侵害对象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校园暴力形成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不是孤立产生的。究其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方面原因

在校园暴力事件中,外部原因虽然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主体自身的行为发挥真正作用。

首先,是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体现为学生自身生理、心理素质等各方面是否能经受住外界不良影响的考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心理发育不成熟,叛逆心强。这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所特有的特征,这种学生希望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凸显自己的存在感,用来引起师生及家庭的关注。如果此时父母学校采用了不正当的教育和诱导手段,就会使他们的内心遭受伤害,从而失去常态作出报复老师及社会的暴力行为。2.抗压能力弱,极易产生报复心理。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学生教育的课容量逐渐增多,紧随而来的是知识难度的加大、作业的增加、以及考试的频繁和升学竞争压力的猛增。这些学业上的繁重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或宣泄,会使他们产生烦躁、焦虑、易怒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情绪高涨,甚至对老师和优等生充满敌意,最后作出滥施暴力的行为。3.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争强好胜,崇尚武力,追求刺激,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青少年的代名词。但同时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又严重缺乏,当他们遇到矛盾冲突时爱走极端,喜欢直接采用暴力手段去解决,而不考虑此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至酿成大错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其次,是学校自身的原因。学校是未成年人从家庭迈向社会的桥梁,形成校园暴力的学校因素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学校教育和规章制度存在缺陷。如今学校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其中一些私立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来提高本校威望。这就使其教学重心严重偏移到智力教育上,从而忽略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继而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二是教师思想行为存在缺陷。在我国教师任职只需通过考核即可,缺少对其师德方面的关注。有一些道德败坏的老师体罚学生、向学生施暴、更甚者出现性侵同学的现象间接导致校园暴力事件升级。三是学校管理不善。在某些高校由于管理方面严重缺乏,使得外人可以在学校任意走动,对学生的人身、财产存在潜在威胁;学校对学生疏于管理也使得学生染上社会陋习如吸烟、喝酒、看黄色书刊等,严重扰乱教学秩序。

(二)外部方面的原因

校园暴力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产物,内因是根本,外因是重要条件。因此其行为虽是学生直接实施而发生,但是与其错综复杂的外部条件密不可分。

家庭方面:家庭教育失败、家长素质低下和家庭结构的缺陷都是产生校园暴力的另一重要因素。在农村,家庭教育和家长素质大多都很欠缺,许多父母忙于挣钱,疏于对子女进行教育,甚至对子女缺乏真正的爱护而将孩子交于那些孤寡老人。而老人的教育方式大多是过分溺爱、简单的暴打一顿火或放任自流等错误方式,另外,若家长有酗酒、赌博等恶习也将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些不良的教育方式存在严重弊端,极易使青少年产生暴力行为。家长是家庭生活的主要支撑者。在某些家庭中,父母政治觉悟低下,道德修养较差,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爆粗口,抱怨老天不公,对左邻右舍及现实常常充满愤慨,甚至会出现家庭暴力的事件。这些粗俗和反社会的恶劣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以至于变异的体现在孩子身上外化为严重的暴力和反社会行为。据调查,我国的离婚案件正在持续攀升,许多家庭已经破碎。在这种失衡的家庭中,家庭关系紧张、感情出现危机、家庭内部存在暴力倾向,在这种家庭中的子女大多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并生活中会产生莫名的自卑感、缺少同情心、反社会心理加重,从而导致子女人格扭曲染上暴力的恶习。

社会方面:经济的发展,富足的生活使青少年精神上出现空虚,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人际关系的日益淡薄,自我意识急速膨胀。这样的社会现状使他们养成了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生活习惯,社会道德水平普遍下降,校园暴力、欺负、拒绝上学等不良行为随之出现并愈演愈烈。此外,黄色漫画、游戏、互联网、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介宣扬的暴力文化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自制力较差的青少年喜欢模仿打斗,枪战的暴力场面,从而增加青少年施暴力犯罪的潜在可能。

三、校园暴力的预防

(一)学校应加强保安制度建设

校园暴力只发生在学校内部之间的暴力行为,因此学校应聘用、录制一些较高素质的保安人员,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教育,让其负责学校的秩序和安全。如24 小时不间断的巡视校园内外环境,即可对暴力事件进行第一时间的阻止和救援防止更为危害的结果发生,也可以预防学校内部的暴力事件的发生;检查记录校园内公共部位的消防设施,确保完好,绘制消防设施分布图,协助校方做好室外设施的日常维护;对紧急情况的暴力行为在一定限度内有处置权,并于人民警察密切交流,以促使校园保安与人民警察协调合作,形成完整的安全预防体系以保证师生安全。

(二)学校与家庭深度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老师要和家长连成一线、紧密结合,通过彼此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并及时纠正孩子在其过程中存在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学校还应适当的多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孩子与父母建立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其营造出一种亲善而识礼的生活氛围。

(三)高度重视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

随着我国法制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在青少年时期开展普法教育课程势在必行。据了解,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使得校园暴力行为手段日趋残暴,因此应编写与其成长相适应的生动鲜活的案例与教材,让其认识到这些事情就在我们身边。不断增强在校学生辨别是非善恶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规范和引导学生的行为,把青少年因实施校园暴力而步入罪犯道路的行为扼杀在摇篮里。另外,学校也可合理利用业余时间邀请社会工作者、教育专家、法制专家到学校传授科学健康的法律教育知识。

(四)政府应高度审核大众媒体的文化宣传

当今时代的电视、网络、媒体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多青少年的暴力行为都是通过网络虚拟空间中宣传的暴力文化而直接或间接形成的,虽然我国法律一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在实际生活中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审核力度,对其严重的暴力文化宣传予以禁播,甚至追究相应部门的法律责任。父母也应尽到一定的监护职责,空闲时期父母应陪同孩子一起观看电视,必要时对其中的情形进行适当的讲解,以便孩子在成长的路途中有正确的指引。

(五)完善相关立法措施

篇3:校园暴力的现状、成因及预防

关键词:校园暴力,现状,成困,预防

1 校园暴力的概念及现状

1.1 校园暴力的概念

何谓“暴力”?早在1996年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上, 世界卫生组织从医学的角度将暴力定义为:“暴力是指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力, 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 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力剥夺的行为”。但在校园暴力的定义上, 由于校园暴力涵盖了诸如教育学、犯罪学、社会学、法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 目前各国学术界对其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

综观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 笔者认为, 所谓校园暴力, 是指在校园内或者校园外有关场所, 以学校或在校师生为诱因, 行为人为达到某种意图, 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自身、在校学生和教师造成或很有可能造成生理或心理伤害的行为。其包括身体暴力和心理暴力两个层次, 身体暴力是指行为人的攻击性行为, 即用自己的身体或者物体去伤害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心理暴力是指蓄意通过非身体接触伤害他人心理的行为。

1.2 校园暴力的现状

校园暴力作为暴力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公共问题, 近年来,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就国内而言, 尽管没有关于校园暴力的权威数据统计, 但可以肯定的是, 校园暴力时有发生, 尤其近年来, 愈演愈烈, 对于很多曾经受害的学生们来说, 校园暴力就像一场醒不来的噩梦。以2013年为例, 2013年5月25日, 长沙牛耳培训学校, 因被捉弄积怨已久, 一学生课堂上30多刀捅死室友;2013年6月18日, 福建女初中生被殴打, 并拍摄裸照, 照片在网络疯传;2013年9月14日, 江西临川二中, 一高三男生因不满班主任管理严格, 在办公室将其刺死;2013年9月14日, 河南省柘城县一高中, 由于不满学校封校制度以及校内食堂、超市出售高价食品, 上千名学生从学校东大门开始, 依次将食堂、超市、教室、西门、寝室设施砸毁, 并围殴学校一名教师, 直至学校作出让步。

就国外而言, 校园暴力现象也非常普遍。以美国和日本为例, 在美国, 校园暴力发生率高且恶性事件频出, 枪支泛滥导致校园成为暴力犯罪的重灾区。统计数据表明, 美国每年大约有超过3万人倒在枪口下, 其中2003~2005年, 美国校园共发生4763000件案件, 包括1852000件暴力犯罪。较典型的是2007年4月16日,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恶性校园枪击案, 造成33人死亡;2012年12月14日, 美国康涅狄格小学发生校园枪击惨案, 枪手兰扎在5分钟内便射出至少154发子弹, 杀死校园内的26人, 其中包括20名儿童。在日本, 校园暴力发生率居高不下, 日本一家研究所在2004~2006年对东京及周边城市的13所小学、6所初中共4800名学生进行校园暴力跟踪调查, 2004年6月对687名初一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41.6%遭受过欺侮;2006年11月的结果显示, 这些学生中81.3%欺负过他人, 遭受过欺负的比例为80.3%;2006年11月对738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 遭受过欺负的学生比例为86.9%, 欺侮过他人的学生比例为84%。

相关事件表明, 校园暴力的存在, 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学生本人的健康成长、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务必对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引起高度重视。

2 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2.1 学校因素——体制失当

学校是培育新生代使其进入社会角色的重要力量和场所, 校园暴力首先直面学校。从宏观角度而言, 当前教育体制和教师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是校园暴力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教育体制上, 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是引发校园暴力的关键。虽然我国强调素质教育, 但现行教育体制依然是一种应试教育, 许多教师还惯常于用制度和规则来约束学生, 用成绩和分数来评价学生。其后果, 一是学生和教师均面临巨大的压力, 以致于情绪紧张, 容易诱发暴力性事件;二是成绩较差者由于得不到教师的肯定, 很容易产生自卑感、挫折感, 从而引发攻击行为;三是重智育, 轻德育, 法制教育也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学生的道德观念淡薄, 不能明辨是非, 无疑给了诸多校园施暴者以可乘之机, 以致其一再恣意妄为。在师生关系上, 传统的“教师权威”容易引发师生的对立和关系的隔膜, 但矫枉过正, 弱化教师权威, 又容易导致对学生犯错的一味迁就, 其结果也只会使施暴者更加有恃无恐。在校园治安管理模式上, 校园治安管理主要依靠校园内的治安保卫部门进行, 而学校的治安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 不懂得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 加之本身法制观念不强, 会导致在处理校园内治安问题时的处理方式不当,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加之部分学校校风校纪松散, 学校管理不善, 这些因素的存在均容易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2.2 家庭因素——教养失衡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开始, 学生的行为表现与家庭密不可分。在教养方式上,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无非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等四种类型, 前三者均不可取。在专制家庭中,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一般较高, 且倾向于采取“棍棒式的强制教育”来督促子女成材, 结果子女耳濡目染的是父母的暴力行为, 不知不觉中沾染了“暴习”, 遇事即想到用暴力解决;在溺爱型家庭中, 父母往往对子女有着过分的保护欲望, 对其百依百顺, 一味袒护放纵, 家庭的过分溺爱也容易养成子女的暴力倾向, 进而发展为实施校园暴行。在放任型家庭中, 父母的期望值一般较低, 或者期望虽高而子女无法达到, 令其丧失了管教的信心, 于是在强迫命令的同时, 多对子女放任自流。这种态度极易使子女变得自暴自弃、放荡不羁, 形成攻击性人格。在家庭结构上, 部分家庭结构因丧偶、离异、夫妻分居、父母双亡等情况而存在缺陷。在这种失衡的家庭中, 子女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易情绪不稳、缺少同情心、具有反社会倾向。再则, 因家庭关系紧张, 父母的感情危机、家庭暴力等, 子女的人格和行为也容易发生扭曲。

2.3 社会因素——风气失常

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对校园暴行的发生亦起着重要影响。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 但同时也滋生了一些权钱交易、贪污腐败、色情凶杀等社会丑恶现象。这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误导着青少年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众媒体对某些暴力事件的过度渲染和报道及充斥暴力内容的影视作品对青少年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从而可能导致暴力事件发生。因青少年处于生理成长的不成熟期, 对社会充满好奇, 渴望获取新知识, 但他们人生阅历较短、自制力相对较弱、是非观念不强, 很容易受到媒体负面信息的影响, 错误地将暴力行为及一些社会不良风气视为可接受的行为模式。学校周边环境的复杂性也是校园暴力发生的诱因。目前, 无论是小学、中学、高中还是大学校园附近随处可见网吧、录像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 很多学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不仅荒废了学业, 更有学生为了能够解决自己的娱乐“经费”而走上抢劫、绑架、敲诈勒索等暴力犯罪的道路。

2.4 个体因素——行为失范

学校、家庭、社会对于校园暴力的发生虽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一般而言只是为暴力案件的发生提供了外在契机, 其不良影响必须内化为主体自身的行为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因此, 主体自身的生理、心理素质, 对于决定其能否抵御外界各种不良影响, 从而实施暴行具有根本意义。青年学生尤其是未成年学生好奇心强、情绪不稳、自控力差、叛逆心强, 缺乏独立评价能力, 行为方式具有模仿性, 极易为外界诱因的驱使而激发冲动, 一遇矛盾冲突, 即任性而为, 采用暴力手段, 完全不顾后果的严重性。由于心理发育不够成熟, 一些学生在行为的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偏执性, 尤其是父母、老师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当时, 内心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行为失去常态。

3 校园暴力的预防

3.1 加强学校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

首先, 学校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一切学校的基本出发点均应该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而, 学校教育要避免在办学过程中教育内容的片面性、行为的短期性、目标的功利性, 努力培养出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学生, 让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更好地认识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关系, 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理解周围世界, 更好地学会有条理地思考, 学会表达交流、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其次, 学校要加强校园内部管理。要加强人防, 健全学校保卫组织, 充实校园保卫力量, 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加强校门保卫、校内巡逻和安全检查, 尤其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夜间值班和巡逻;要加强技防, 确保重点时段和重点部位的安全, 切实加强重点时段的安全监控和保卫, 对存在隐患的设施要进行加固;要加强教育培训, 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要制定学校安全工作考核目标, 将其纳入学校或教育督导评估体系, 全面加强校园安全保卫措施。

最后, 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纪教育, 用主流价值正确引导学生, 这对减少或者杜绝校园暴力也有重要意义。

3.2 畅通沟通渠道, 增强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 有力的家庭监管也是杜绝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保障, 家长要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领路人;要畅通沟通渠道, 增强亲子关系, 注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变化, 及时进行沟通、疏导, 化解矛盾和隐患;要采取宽容、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 宽松而和谐、亲善识礼的家庭氛围和环境, 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3 健全防控网络, 创设联动机制

学校要形成以安保、公安为主要力量, 以动态巡查防控系统、静态安全防护系统、预警反应系统和信息监测系统为主要手段的防控网络, 严格掌握和严密控制学校内的人、物、事和环境;社区要在平时的社会治安防范基础上, 重点加强反校园暴力防暴工作。充分运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 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社区民警、治安民警、刑侦民警为主体, 与学校一道通过联合巡逻、联合检查、联合演练、联合处置, 组建综合防控体系, 形成防范校园暴力的网格布局;城区电子视频监控系统要采取立体监控、科技保安的手段, 在学校周边公共场所、易隐藏暴力分子的“死角”, 安装电子视频监视器, 按照区域管辖分别连接到各区的公安指挥中心, 同时将重要信息实时传输到应急指挥部, 便于及时发现隐患并妥善处置。

与此同时, 应进一步构建政府统一领导, 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格局, 进一步发挥教育、公安、工商、宣传、文化、城管、卫生、防疫、烟草等部门职能作用, 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管理、监督和整治, 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要建立学校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对安全措施落实不力的部门和学校的责任, 要追究其责任。

3.4 加强个性修养, 形成良好品质

青少年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引导下应自觉加强个性修养, 锤炼良好品质。培养对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的珍惜和尊重的态度, 尤其是培养对弱者的爱心, 使自己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掌握情绪渲泄的正确途径与方法, 了解自救与施救的正确方法, 避免人身受到伤害;善于沟通, 出现问题应及时向学校、教师或家长反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培养互助精神和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周慧.论校园暴力犯罪的发生与预防[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7) .

[2]刘肖熙.试议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

[3]王小青.校园暴力的类型、原因及对策探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 (8) .

篇4:校园暴力犯罪的原因及预防

关键词:校园暴力;学生犯罪;现状;特点;对策

校园暴力并不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但它的不断升级,却是不可否认的,因而也最应引起警惕。校园暴力犯罪给青少年造成最重要的损伤是学生心灵的扭曲。因此,分析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对制定减少校园暴力犯罪的措施至关重要。

一、校園暴力犯罪的主要特点

1.犯罪行为的暴力性

高校暴力犯罪的当事人犯罪时,常表现出不计后果和残忍的一面,对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从而给社会造成极坏的负面影响。

2.行为过程的突发性

他们违法犯罪的过程大多比较简单,往往呈现并无预谋和明确的攻击目标,而是受到某一事件的强烈刺激后,在心理亢奋的状态下,不计后果,便着手实施违法犯罪。这一特点在马加爵故意杀人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①。

3.团伙作案

高校学生不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处在生长发育期,对事物存在好奇心,喜欢凑热闹,但心理上对犯罪的惧怕感使他们更多的是借助人多势众来共同实施暴力行为。

二、校园暴力犯罪的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必须根据犯罪主体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客观因素加以系统的分析,其原因错综复杂,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个人方面的原因

(1)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校大学生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那么他们就极有可能在错误思想的指引下实施违法行为。

(2)法制观念淡薄。有些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行为,甚至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已构成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

(3)自身心理的缺陷。当人的根本利益得不到满足,受到阻力时,就会表现出人攻击性的一面,即使用暴力手段来获得利益②。

2.家庭方面的原因

对于大学生来说,虽然进入了大学后基本上脱离了家庭教育,而家长将精力主要转到经济支持上,而对其学校表现和心理状态并不关注。

3.学校方面的原因

有些高校未能及时做好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工作,使得一部分学生心理压力逐渐增加而无正当的发泄途径,自我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差,很容易走上暴力犯罪的道路。

4.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校园暴力犯罪的发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会上的一些诸如权钱交易等不良之风使得在校学生的世界观发生倾斜,网络报刊中色情、凶杀、赌博等暴力内容的肆意蔓延在误导着这些天之骄子。

总之,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和畸形的心理诉求是校园暴力犯罪产生的内在原因,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弱化的学校德育教育和不良的社会风气是校园暴力犯罪的外部因素。

三、校园暴力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校园暴力犯罪作为发生在校园里的暴力侵犯,已成为严重的社会治安隐患,成为吞噬未成年人健康肌体的肿瘤,也使我们对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迫切性,必要性与任务的艰巨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所以必须要分析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犯罪的方法。

1.强力整治社会暴力文化

一要防范黄赌毒侵蚀,净化校园周边的人文环境,还文明殿堂的清净。二要关注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学校、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关爱,不可歧视、嘲弄他们。三是政府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创造多方位公平、公正的就业机会。四要切实关爱大学校园的弱势群体。

2.要加强家庭与学校互动

首先,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和感召子女,给子女做出表率。其次,学校要多与家庭取得联系,经常沟通,防范于未然,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溶为一体。

3.规范道德修养,强化“人文关怀”

首先,大学教育应关注学生生存与生命发展的空间,关注学生个体生命多样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其次,学校要教育学生面对现实,回归到“立人”的人文本位上,以和谐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敬畏的心态关注人的生命、生活,理解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尽量减少和避免校园心理行为犯罪而造成的伤害。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深刻领悟“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防范校园恐怖犯罪的同时,学校也要适当地教给学生应对暴力犯罪的技巧和能力,避免自身伤害。

4.提高大学生耐挫能力

人的一生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是成长的良师益友,耐挫能力是正确面对患难的重要保障,也是自身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品格。

作为一名研究生,诚挚希望通过对选题的探析、研讨,为“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却暴力文化泛滥的社会,敲响必要的警钟,为还校园一片净土略尽绵力。

注释:

①胡年珊:“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成因及防范研究”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30页。

②张腾明,李文虎,黄仁辉:“高校暴力犯罪行为分析及预防对策”,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第13页。

参考文献:

[1]郭翔.《青少年犯罪:预防惩教与康复》,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2001.第二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红皮书课题组,《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11月版.

[4]徐建,肖健.《21世纪中国青少年法律保护的走向》.当代青年研究,1996年3月版.

[5]袁林,韦克难.《犯罪学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6]罗大华,胡一丁.《犯罪心理与矫治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元月版.

[7]张旭.《犯罪学要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8]姚建龙.《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9]许邦银,张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与实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10]刘文成.《犯罪学一犯罪学现象·原因·对策》,群众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作者简介:

篇5:预防校园暴力征文

为此,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维护校园安全的规定,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20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加强了有关校园安全的规定。如何通过透视校园暴力的表象,探索其形成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以减少和避免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本文拟在这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校园暴力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

校园暴力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但关于什么是校园暴力,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一个普遍认同的概念。我国学者尹逊强认为,“校园暴力一般是泛指发生在青少年之间、与学校的学习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它既包含了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事件,也包括了发生在校园外但与学校有着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美国学者Anderson M.认为,“凡是在公立或私立学校的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举办的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暴力行为都可归结为校园暴力”。上海市教育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谭晓玉博士认为,校园暴力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广义的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内的,由教师、学生或者校外人员对受害人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狭义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主要发生在校园中,由学生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造成某种伤害的侵害行为。一般泛指发生在青少年之间、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既包含了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事件,也包括了发生在校园外但与学校有着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召开的第49届世界卫生大会首次将“暴力”作为严重危害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提出来,将其定义为“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的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校园暴力就是“发生在学校内外的,导致师生身体和心理伤害、造成师生财产和名誉损害、破坏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行为”。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校园暴力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还是一个组织概念(指学校组织或管理的活动);它既可能发生在学校内,也可能发生在学校外;既可能发生在上学及上课期间,也可能发生在放学及下课期间;既可能发生在学期、学年常规教学时间内,也可能发生在节假日或寒暑假期间。比如发生在校车上甚至发生在上车、下车期间;发生在上学、放学进出校门期间;发生在节假日或寒暑假学校组织的活动期间。

可见,校园暴力包括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校园暴力行为发生在校园或其相邻地区;第二,校园暴力侵害的对象为教职员工、学生及其财产等,以学生为主要目标;第三,校园暴力侵犯了他人人身权利、公私财产以及造成心理伤害,甚至造成伤残、死亡等严重后果。

二、校园暴力的生成原因

1.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

根据犯罪学的一般理论,实施暴力犯罪的行为人自身人格因素对其行为造成影响。不论行为人个人特点、社会成就、地位差异多大,施暴的复杂程度和表现形式怎样不一,都具有一些相似的个性缺陷方面的特质。就校园暴力来说,具有个性缺陷方面特质的学生往往过分冲动、自控能力差,在生活中无法与他人建立信任感,自尊和自卑感比较强,在学校中常常顶撞教师,无法与学生友好相处,无法适应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人因年龄和心理不健全等因素导致无法形成正确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耐挫能力较差的学生正处在尚未发育成熟的发育期,个人行为的稳定性差,当他们遇到某些挫折或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矛盾无法解决时很容易做出冲动性的过激举动。有关调查显示:产生暴力行为与性格的以下三种特质有关:自尊感与自卑感强烈、自控能力与耐挫能力极差、强烈的嫉妒心与好胜心。

2.学校管理和教育的原因

校园暴力的实施场所集中在校园内部以及周边环境,因此学校防范成为了预防校园暴力的重中之重。学校是校园暴力发生的地点,校园暴力的产生学校方面责任重大。当前教育体制和教师管理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端是校园暴力产生的重要原因。教育的功利性使得许多教师仍惯用制度和规则来约束学生,用成绩和分数来评价学生,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排名导致大部分学生具有挫折感,极易引起学生情绪波动,从而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因此,学校只注重智力教育和升学率,忽视或轻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成为了校园暴力产生的一大原因。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下,每个学生关注的都是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认为的好学生也只是从分数上去衡量,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关注。有的教师缺乏师德和敬业精神,对学生冷漠,缺乏感情和爱心。有的教师脾气急躁、方法简单,对有缺点或有错误的学生不是耐心地教导,而是对他们施以体罚或粗暴对待。有的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偏听偏信,以致处理不公正等,这些教育不当行为都可能促使校园暴力的发生。

3.家庭环境及教育的原因

家庭是青少年活动时间最长、受影响最深、联系最紧密的地方,是青少年的首要课堂,对青少年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广东省妇联、家庭教育研究会做了一项家庭教育的调查,在对“您考虑孩子前途时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的回答中,“学到知识”占80.6%,“良好行为习惯”只占43.9%。家长只重视智力开发,忽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很少留意他们的思想变化和精神需求,使他们养成了好吃懒做、贪图安逸、自私自利、受不得半点挫折的性格。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的那样:“父母像牛马一样娇惯出来的子女,不是家庭的叛徒,就是社会的暴君。”总之,家庭的不良教育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根源。

篇6:预防校园暴力的做法

共创和谐校园

老师,同学们:

篇7:预防校园暴力班会总结

拒绝暴力》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为了加强学生的防暴意识,提高学生预防校园暴力、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进一步保障学生安全健康快乐成长,我校在7月7日开展了“阳光校园,拒绝暴力”主题班会活动。现将具体活动总结如下: 本次活动中,我校的班主任老师精心备了一节“阳光校园,拒绝暴力”课。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了校园暴力视频、法制教育视频等,通过法制教育及校园暴力给受害者及家庭带来的危害,教育学生们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少一些摩擦,多一些友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引导学生拒绝校园暴力,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消除了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解决了师生之间的鸿沟。各班班主任通过家长微信圈,采用家校互动的方式,随时了解学生的动态。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无小事,警钟要长鸣。通过这些活动,建立了美好的学习环境,创建了和谐美好的育人校园。

大杨树第三小学

篇8:校园暴力预防与治理

编者的话:

当下,校园暴力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难题,为了有效遏制这一现象的蔓延,人们提出了各种对策与方案。今年4月2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从政府层面加大了整治的力度。在落实《通知》时,我们是否应该首先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与思考,比如:造成如此猖獗的校园欺凌现象的根源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年轻的心灵变得冷漠和残忍?为什么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以致成为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一个“毒瘤”?到底是我们的法治建设不够完善,还是学校教育不够作为?究竟是家庭教育疲软,还是社会群体心理制约?

近期,本刊约请了部分法学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应该说,我们的研讨只是拉开了一个序幕,希望有更多的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能够参与互动,让模糊的问题不断清晰,让理论不断服务实践,从而切实将《通知》精神落到实处。

上一篇:法学专业毕业个人自我鉴定下一篇: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