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作文:做人从感恩开始

2024-05-29

感恩作文:做人从感恩开始(精选16篇)

篇1:感恩作文:做人从感恩开始

感恩图报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说的正是感恩。生活之中,有许多人和事,值得我们去感恩:爸爸妈妈的关爱,爷爷奶奶的宠爱,老师同学的关心,党和政府的关怀……

我们最应该感恩的就是我们的父母,人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海。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做人的机会。从我们出生,我们就应该对他们心怀感恩。听我妈妈说,因为我爸爸是老师,我是家里第二个孩子,所以是违背政策的,按照当时政府的要求,本来我是被抛弃的,但是爸爸妈妈最终还是让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为此他们付出了2万块钱的代价。两万块钱,对于我们家来说,那可是一笔天文数字,当时爸爸的工资只有几百块钱。爸爸说,对他们来说,我远比那几万块钱重要。

现在该是我们报答他们的时候了,“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该做的事情。我们现在可以做点儿家务,为父母分忧。可能父母有时候做些事情我们不能理解,但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想,我们应该理解、体谅父母。

今年我上六年级了,到了明年,我上初一的时候,父母想让我到我们县上的北关实验中学上学,因为那里的教学质量更好一些。但是我不想去,因为那里的学费很高。他们已经为我付出了那么多,而且因为去年盖房,家里已经负债累累,我怎么能再让父母因为我而加重负担呢!不管在哪里上学,我都会努力的,学习环境是很重要,但是自己的努力更重要,我觉得我不能让他们失望,这应该是我报答他们最好的方式吧。

不知感恩,何以为人!感恩是一种大智慧,能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人生的美妙,能让我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虽然我们还小,但是我们已经懂得:做人,要从感恩开始。

篇2:感恩作文:做人从感恩开始

感恩做人用心做事《做人从感恩开始》读后感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我们增长才智,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拓宽视野,提高修养,挖掘自身潜能的有效方法。参加工作以来,本人非常注重学习,今年已先后学习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国情备忘录》、《领导干部国学本》、《七个怎么看》、《做人从感恩开始》、《24节气养生法》等书籍。在工作中,我院也高度重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把“每月读一本书”活动作为提高能力、营造学习氛围的重要抓手,始终坚持以文立身,深入推进“文化育检”战略,努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检察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在今年的读书学习中,我对《做人从感恩开始》一书感悟颇深,下面我仅结合自身的感悟,简要谈谈关于感恩做人、用心做事的一些体会。《做人从感恩开始》从感恩自然、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友情、感恩家庭、感恩社会等几个方面作了阐述。当我阅读此书,细细品味其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在故事里感念那些感动的感恩文字时,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以感恩做人、用心做事来回报我们身边一切人和物所给予我们的一切。“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知恩图报”一直是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道德准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以来,人类感恩的美德一直在延续。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基础。然而,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有不少人取得了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自认为无所不能,忘记了成就自已的工作、领导、同事、家人、朋友等,使人与人之间,在不知不觉中少了关爱,淡薄了情谊,把这最人性的东西丢弃了,忘记了是这一切才是自已成功的基石。不懂得感恩的人取得了成绩就只会索取,达不到目的就会抱怨,而抱怨会把感恩越抛越远,就会陷入抱怨---失败---抱怨的怪圈,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远。还有一些人得不到时抱怨,得到了却又不满足,继而继续抱怨。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每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德。感恩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境界,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是人与人之间凝聚力的内核。当我们在计较自己得到了什么时更应该多考虑自己付出了什么、奉献了什么,我们应该让浮躁的心在感恩中沉淀,学会用感恩的心看待周围的一切,珍惜已拥有的一切,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如此美好,原来成功就在身边!俗话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做人,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做事,也应如此。我们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件事的全过程。因为用心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时时处处皆用心。用心做事,要把事情做好做优,做到尽善尽美,这是做事的最高境界。用心做事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力求做得最好、最美。这个过程,坚持认真的立场,关注决定成败的细节,一丝不苟。做事要有心、用心、细心、专心、耐心、热心,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顺心,才能体现自己的责任,也才能把工作当快乐、当乐趣,当做最好的感恩方式。我们要懂得感恩,不要将拥有的一切都视之为理所当然。我们要感恩自然,给予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给予我们最无私的馈赠;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给我们温暖给我们保护,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养大成人;感恩老师,是老师的谆谆教导,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感恩友情,是朋友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感到孤独,让我们的生活过的充实而多姿多彩;感恩家庭,是家人为我们创立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园;感恩社会,给我们创造了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感恩单位,是单位给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机会;感恩同事,是大家相互关心、爱护、鼓励、鞭策,才使得我们的生活有趣味,工作有动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更要多一些踏实,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准备,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奉献,少一些索取;多一些完美,少一些缺陷;多一些务实,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担当,少一些推诿;多一些认真,少一些糊弄。感恩做人,是我们的态度;用心做事,是我们的责任。

篇3:一切从做人开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把这个理念定为班训。

为了把做人落到实处,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做人”计划,具体为“做中国人”“做重庆人”“做巫山人”“做平湖人”四做活动,细化为每个人找一个自己的偶像,查阅偶像的资料,观察偶像的行为,总结偶像的品质,学习偶像的优点;每个人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小事,每周为同学做一件好事,学会爱身边的人。

这些活动可操作性强,有比较有趣。特别受孩子们的欢迎,使得“做人”教育犹如细雨一般沁润他们的心田。

二、教育孩子学会爱

现在的孩子好像都很冷漠,很麻木。父母为了孩子,做什么都心甘情愿,吃孩子剩的,穿孩子扔的,被孩子们呼来喝去,动不动还会大喊大叫。父母们的付出,孩子觉得理所应当,他们没有回报意识,更没有回报的行动。

面对这些病态的孩子,我跟他们提出5点具体要求:父母下班回来,主动开口问好,为他们准备好拖鞋,递上一杯温水;餐桌上为父母夹菜、添饭;父母动筷子后自己才动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能做的要帮着做。通过这些“琐碎”的要求,触动他们道德情感,好多家长欣慰的告诉我,他们的孩子懂事多了。

三、懂得尊敬师长

学“做人”,就要懂得尊敬师长。尊重师长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我通过开展一系列“做人”活动,使学生懂得了尊师的道理。

以前我们班有个淘气包,从来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有一次他上课和别人说话,老师让他站着,他不干,偏要坐着,还对着老师吐舌头,气的老师课都上不下去。上学期,他和班里一个同学打架,另一个孩子一直哭,又赶上吃午饭的时候,我放下饭盒就去询问情况,没想到他却恶人先告状,不仅大吼大叫,还把责任全推给别人(即使面对证人明明白白的证词,他还一副你能把我怎么样的脸孔对着我),真让人气的牙痒痒!

不过这都是以前的事了,从有了“做人”计划后,淘气包变了,上课不和别人说话了,坐姿也端正了,还主动跟老师问好,连成绩的有了不小的进步呢!

四、学会宽容他人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都是一个个有个性的独立体,人和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事都觉得自己有道理,都是别人的错。针对这种情况,我教育学生要学会欣赏他人,赞赏他人。

刘兴俊是一个转校生,个头高大、壮实。又是个留守儿童,无人管束自由散漫,常常无法约束自己,经常捉弄同学,欺负同学,班里的孩子都讨厌他。我经常找他谈心,一次次宽容他,告诉他“你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为激发他的积极性,发挥他个子高,运动能力强的特长,我让他当体育委员,并兼任值日小班长管理早读。这使他有了被尊重、被重视的意识,这种意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现在刘兴俊进步很大,很少欺负同学了,学习也进步了。

班里许多同学在“做人”教育,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更学会了感激。每个人都能从别人身上找到很多优点,并主动告诉对方你很棒!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都希望别人赞赏自己,肯定自己。也会不断的想办法让自己的闪光点呈现在别人面前。

五、总结

篇4:感恩从体验开始

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题记

背景

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中心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太过于溺爱宝贝,认为孩子小,凡事替孩子包办:好吃的留着,铅笔替孩子削好,书包替孩子背着,家务不让孩子碰着,有的学生饭还要大人喂着,除了作业不代办,其余都是老将出马,甚至作业也是家长陪着做……都是无条件的给予,没有培养孩子的回报意识,从而养成了对现有的条件不珍惜,只顾一味地索取,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早已习以为常把这一切都看做是理所当然的,当然不会想什么感恩。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和原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同志探讨青少年教育问题时用了四句话来概括当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现状,即: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怜惜,对己不严格。

个案

小Z是初一时转到我班的一个孩子。

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工家庭,父母在城里租房做豆腐生计,家境虽然不宽裕,但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就受到家人悉心的呵护,因此养成了自私自利,锱铢必较,不为他人着想的不良个性。

在家里,小Z惟我独尊,不管家里情况如何,父母必须满足自己的要求,否则就哭闹不休,他的父母常常因为拿他没有办法,而打电话向我求助。在学校,小Z因为与同学相处时斤斤计较,与同学们的关系也很差,在班里没有朋友,甚至到处树敌,班里很多孩子不止不喜欢他,甚至看不起他,合伙欺负他。而这样的人际交往的危机,常常让小Z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情急之下,他往往只有用武力保护自己,企图摆脱困境。

一个星期一的中午,班里学生到办公室告诉我,说小Z和同学打起来了,我去教室一看,他正和一男生小Y扭打在一起,我马上把二人拉开,并询问了事情经过,事情其实很简单,小Y在路过小Z座位的时候不小心将小Z 的书包碰到地上了,书撒了一地,但小Y忙着和同学下棋,没有及时帮小Z捡起来,小Z就认为是小Y故意的,于是到小Y位子上把小Y 的书包也扔到地上,小Y气不过,两人就打起来了。就在我将二人拉开之后,小Z眼中充满了怨恨,哭着对我大喊了一声:“所有人都欺负我!”。

小Z的话深深震撼了我,我必须得好好动脑帮助他。

一天课间,我把小Z叫到我身边,拍着他的肩膀说:“小Z,听父母说你在家里特别能干,最喜欢帮助父母做事了,这个星期天老师交给你一个任务,你能完成吗?”一听老师有任务给他,孩子的眼睛亮了起来,立刻点头说:“好啊,我能完成。”我继续说:“我们这个星期周记的题目是《和父母一起工作》,你能和父母一起出去送一天豆腐吗?”“哦,这样啊……”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我马上握住他的手,望着他的眼睛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对他说:“是啊,没问题吧?对于你来说小菜一碟。”听了我的鼓励,他不再犹豫了,快乐起来:“恩,好的!”

于是,那个星期天,小Z就跟着父母推车走街串巷,送了一天的豆腐。星期一,我特地将他叫到一边,拿着他的笔记本,对他说:“小Z,老师看了你的周记,你圆满完成了这次任务,感觉还不错吧?”“感觉不好,”他苦着一张脸,“老师,我昨天才知道送豆腐可累了,不仅要推着车子到处走,嘴里还要不停吆喝,最辛苦的是,一天下来还挣不了几个钱。把我累坏了,我再也不想去了。”我接着他的话说:“为什么要用走呢,找出租三轮轻松得多呀。”“哎呀,老师,你不知道,我爸妈不让坐车,他们每天都是用走的,真不懂他们怎么想的。”这个时候,我趁机追问他:“确实很奇怪。租车也才两三块钱,这个钱他们也舍不得吗?真吝啬。”听了我的话,他表情变了,突然严肃了起来,几秒钟后,他低声说:“老师,我爸爸并不是个吝啬的人,他平时给我买好吃的从来不含糊,我知道他为什么不坐车,是因为……”他的声音哽咽了,眼里闪动着泪花,我没有继续问下去,因为我知道,孩子已经明白了我想说的话。

过了一段时间,我和他的父母通了次电话,问了问小Z在家的表现,他爸爸欣喜地告诉我,孩子变了,在家偶尔也要帮父母做事了。虽然现在次数还不多,但已经让他们感到欣慰了。我告诉家长,继续观察,并且常常鼓励孩子每天坚持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一来可以养成孩子的劳动习惯,二来可以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

我为自己的努力有了收获而兴奋。

趁热打铁,我在班级组织了一次名叫“护蛋行动”的体验活动。内容是:每位同学保护一个蛋,要求必须把蛋一直带到身边,所谓人蛋应形影不离,并且不能让它破裂,时间为一个星期。坚持到最后,且让蛋完好无损的同学可荣获“护蛋天使”的称号。

我要让小Z和同学们共同去体验一下精心呵护一个鸡蛋的艰辛和责任。

以下摘录的是小Z周记的内容:

《与众不同的经历》

每当看到那可爱的鸡蛋,我就会想起那有趣的护蛋经历。这是班主任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也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经历。

放学后,我就拿了一个鸡蛋将它用纸包了一层又一层,它变成了一个雪球了,我又用塑料袋给它穿了外衣,大功告成了。我将它小心翼翼的放进我的口袋里,每时每刻的想着它的安全。在学校里,每当下课时,我总不敢在教室里跑跳,害怕我的鸡蛋会破碎。我像鸡妈妈一样呵护它,爱护它。记的有一次,我在上体育课时把它带在身上,跑步时把它紧紧握在手中,每跨一步都提心吊胆,下课了,看到鸡蛋完好无损心里甜丝丝的。几天的护蛋经历使我学会了许多,让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是那么的真挚和无私。

过去,父母爱意的叮咛,有时在我眼中成了烦人的唠叨。父母的关心,有时在我眼中成了多管闲事。哎!自己太不懂事了!父母把我们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悉心照顾为健康的少年。从小到大,他们为我们流了多少汗水,花费了多少心血,父母的额头上多了几道深沟,这是岁月给他们的礼物;父母的双手是多么的温馨,也是那么的粗糙,这双手为我遮风挡雨,为我建造了温暖的家。我爱我的父母,爱我那温馨的家。

我及时把这篇周记发到我们班级网站(http://www.lyyihe.com/banji/index.asp?ku=96)的“同龄心语”栏目内。

接下来,我又在班里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对孩子们进行了友情的教育,告诉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他人身上的“不完美”,并且帮助他转变,而不能孤立他甚至合起伙欺负他。在会上,我没有提小Z的名字,只是将此类现象提出来,保护了小Z的自尊心,也让班里其他孩子受到了教育。在小Z渐渐消除怨恨的过程中,我通过平日的认真观察,发现了几个愿意和小Z做朋友的孩子。于是,我常常有意无意地表扬他们的友谊,特别是在小Z和他的朋友发生矛盾的时候,在我的引导下,他的好朋友还能在这个时候对他不离不弃,这让小Z非常感动,也让这些好朋友的感情与日俱增。

经过努力,小Z和同学发生矛盾的次数渐渐少了,他的父母也不再打电话向我求助。更让人愉快的是小Z的脸上因为有了朋友的温暖而多了笑容。他眼神中的怨恨、不平已渐渐被快乐、平静所取代。

给孩子一个体验的机会,孩子会发生变化的。有时就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也有可能成为孩子变化的转折点。我不知道小Z这种积极的状态还能持续多久,但我相信只要我心中的热情不灭,给予他更多体验与感悟的机会,多多地关注他,他是可以出现奇迹的。

反思

学会感恩,首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学会感恩,其实就是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关爱别人、帮助别人。

小Z的行为根源在于他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对他人心怀感激。所以他不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不会理解父母、他人,总认为是别人对不起他,而且长期在学校受到同学的孤立,也让小Z 内心对同学的看法出现偏差,所以才会说“所有人都欺负他。”这其实是自私的个性导所致。

正是基于对小Z家庭情况、个性特征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我让学生通过“换位体验”的方法体会了家长的辛苦,从而学会为他人着想。在活动中,我从总体上把握两个重点:一是重个人心理的思维体验活动;二是重集体的互动性实际活动。通过对班里同学集体指导和对小Z好朋友的个别引导改变了小Z的人际环境,让他逐渐摆脱了受孤立的困境,逐渐消除了心理危机。

篇5:《做人从感恩开始》读后感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我们增长才智,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拓宽视野,提高修养,挖掘自身潜能的有效方法。参加工作以来,本人非常注重学习,今年已先后学习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国情备忘录》、《领导干部国学本》、《七个怎么看》、《做人从感恩开始》、《24节气养生法》等书籍。在工作中,我院也高度重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把“每月读一本书”活动作为提高能力、营造学习氛围的重要抓手,始终坚持以文立身,深入推进“文化育检”战略,努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检察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在今年的读书学习中,我对《做人从感恩开始》一书感悟颇深,下面我仅结合自身的感悟,简要谈谈关于感恩做人、用心做事的一些体会。

《做人从感恩开始》从感恩自然、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友情、感恩家庭、感恩社会等几个方面作了阐述。当我阅读此书,细细品味其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在故事里感念那些感动的感恩文字时,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以感恩做人、用心做事来回报我们身边一切人和物所给予我们的一切。

“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知恩图报”一直是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道德准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以来,人类感恩的美德一直在延续。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基础。然而,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有不少人取得了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自认为无所不能,忘记了成就自已的工作、领导、同事、家人、朋友等,使人与人之间,在不知不觉中少了关爱,淡薄了情谊,把这最人性的东西丢弃了,忘记了是这一切才是自已成功的基石。

不懂得感恩的人取得了成绩就只会索取,达不到目的就会抱怨,而抱怨会把感恩越抛越远,就会陷入抱怨---失败---抱怨的怪圈,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远。还有一些人得不到时抱怨,得到了却又不满足,继而继续抱怨。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每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德。感恩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境界,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是人与人之间凝聚力的内核。当我们在计较自己得到了什么时更应该多考虑自己付出了什么、奉献了什么,我们应该让浮躁的心在感恩中沉淀,学会用感恩的心看待周围的一切,珍惜已拥有的一切,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如此美好,原来成功就在身边!

俗话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做人,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做事,也应如此。我们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件事的全过程。因为用心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时时处处皆用心。用心做事,要把事情做好做优,做到尽善尽美,这是做事的最高境界。用心做事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力求做得最好、最美。这个过程,坚持认真的立场,关注决定成败的细节,一丝不苟。做事要有心、用心、细心、专心、耐心、热心,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顺心,才能体现自己的责任,也才能把工作当快乐、当乐趣,当做最好的感恩方式。

我们要懂得感恩,不要将拥有的一切都视之为理所当然。我们要感恩自然,给予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给予我们最无私的馈赠;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给我们温暖给我们保护,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养大成人;感恩老师,是老师的谆谆教导,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感恩友情,是朋友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感到孤独,让我们的生活过的充实而多姿多彩;感恩家庭,是家人为我们创立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园;感恩社会,给我们创造了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感恩单位,是单位给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机会;感恩同事,是大家相互关心、爱护、鼓励、鞭策,才使得我们的生活有趣味,工作有动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更要多一些踏实,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准备,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奉献,少一些索取;多一些完美,少一些缺陷;多一些务实,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担当,少一些推诿;多一些认真,少一些糊弄。

篇6:做人从感恩开始读后感

书中有一个故事 讲的是在一个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着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则厌恶了像风景画般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为了追求那虚幻的梦离开了母亲身边。十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拖着受伤的心与狼狈的身躯,回到了故乡。她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微弱的灯光透过门缝渗透出来――门开着!之前从来不曾忘记把门锁上的母亲竟然开着门,而一进门竟看到母亲瘦弱的身躯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样睡着了。女儿的哭泣声惊醒了母亲,母女二人相互拥抱在一起。当女儿问:“妈,今天你怎么没有锁门,有人闯进来怎么办?”母亲却回答说:“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来进不了家门,所以十年来门从没锁过。”这天晚上,母女俩又回复到十年前的样子,紧紧锁上房门紧挨着睡着了。

我不禁想起了在平时生活中,脾气倔强的我总会因为一些小事和妈妈怄气,有时甚至要和妈妈顶几句。我想那时的妈妈心里肯定很难过,可妈妈却一次又一次的原谅了我,默默地继续关心呵护着我,现在我想大声地对妈妈说声对不起。

篇7:做人要从感恩开始心得体会

——林园钦

为迎接第十六届“世界读书日”的到来,全院专门开展了党员系列读书交流活动。作为一名党员,经过参加读书交流活动,我受益良多感触颇深,特别是经过对党的发展历程的重温和再学习,让我感悟到感恩之心要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人要从感恩开始!

感恩首先要感恩于中国共产党。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民就一直为寻找救国图强道路而不懈探索和奋斗,结果都失败了,实践证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直到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作为一名在改革开放中出生和成长的党员,必须感恩于中国共产党几代人经过艰苦奋斗为我们创造的各种现实条件,让我得以健康成长,接受良好教育,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幸福前提、发展平台和美好未来,因此做人从感恩开始,必须首先感恩于中国共产党。

感恩当然要感恩于自己的父母。父母给予我生命,赋予我灵魂,更是把我从小抚养成人,为我提供尽可能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条件,可以说没有父母就没有我这个个体的存在,所以要感恩父母给予我的一切。父母给予了我一切的同时,父母对我付出的爱,更是无私的毫不保留的,甚至不要求回报的。为了报答自己的父母,总想为父母做点什么,但事实上真正能做到的又寥寥无几,唯有在内心深处感恩于自己的父母。

感恩还要感恩于陪伴自己成长的人。在人生道路上陪伴自己成长的人,包括儿时的伙伴、学校的同学、亲戚朋友以及工作的同事等等,这些人给自己带来欢乐帮助关怀,怀一颗感恩的心当然要感谢这些人。特别要感谢工作的同事,进入法院工作以来,周围的同事关心我的工作,关心我的生活,遇到工作不懂的地方向他们请教,他们总是不吝赐教;遇到生活中的困惑,他们总能悉心开导;遇到困难他们总能伸手相助。正是这些陪伴我成长的人,让我更快地进步,更快地成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迎接工作的困难和挑战。

感恩也要感恩于侵害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之心,要做到大度从容,以从容淡定的心态看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善于转变角度,从事物的对立面来重新认识事物。大多数人都是在挫折和受伤害中成长和成熟起来,侵害过自己的人,在侵害自己的的同时,也让我们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避免今后受到更大更多的伤害;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增强自己的抵御能力。侵害我们的人,不管他们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侵害的同时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也要感恩于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受伤害的痛苦中。

党员读书交流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但让我受益匪浅,感触最深的就是学会了做人要从感恩开始,始终胸怀一颗感恩之心,感恩于一切值得感恩之人,感恩的同时享受感恩给自己带来的回报。作为一名党员,今后要更加积极地参加这样的活动,促使自己不断进步的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黎贡隧道管理所

篇8:从学会感恩开始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郊区农村逐步被纳入到城区范围当中,相当的一批农民通过土地被征变成了城市居民。由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虽然身份发生了转变,但观念和习惯却是无法在一夜之间转变的。这些地方的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家庭教育观念滞后、学生养成教育较差,面对这迥异于以前的教育环境,该如何把教育做好呢?位于城乡接合处的郑州市第85中学以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城乡接合处学校发展的教育之路。

郑州市第85中学是经郑州市教育局批准,由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的区域内唯一的一所公办初中。建校伊始,学校就面临着一连串的难题:学校位于郑州市东南方的城乡接合处,位置比较偏僻;周边小学多属村办,基础教育薄弱;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观念滞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文化气氛不浓,孩子养成习惯较差,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较低……85中迎难而上,紧紧围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感恩教育为工作抓手,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感恩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开创了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德育为先、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

个头不高、剪着齐耳短发的该校政教处主任戴兴华老师谈起学校建校之初的情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现在85中的教师大多是建校之初从全国各地择优录取而来的。来这里之前,教师们都是豪情万丈,希望能在新的环境里一展抱负。可是来了以后才知道,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上就是原来的农村,学生生源的不足、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滞后等种种反差让老师们大失所望。戴兴华很坦率地告诉记者,那时候就连她也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就在这时,孔繁强校长的一番话似春风化雨,及时地消解了老师们心中的症结,也激起了他们创业的雄心壮志:“既然来到了这里,就要把工作做好,将来自己再回头看身后站的这些学生的时候,我们将会无悔自己的选择。就让我们来做开发区教育的拓荒者吧,我们从这里出发,必将在这里收获!”

做教育的拓荒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按照郑州市小升初划片招生政策,其他地方的学校招收的都是城市学生,而位于城乡接合处的85中却是论村划片,30多个村庄的学生基本上都在此上学,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习惯较差。如何能把德育工作做到孩子的心里去,能让他们在主观上认同、接受教育呢?学校认识到,质量立校,不只是提高教育教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要“立德树人”,为孩子的一生奠基。而感恩教育可以激发孩子内心追求上进的内需,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也会反过来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成绩。就这样,通过学情调研和分析, 85中明确了以感恩教育为主线,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络的具体目标。

以活动为载体,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

2006年12月,以“爱与责任,严与成才”为主题的班会在85中的合班教室举行。学生们通过演讲、朗诵等形式对老师的辛劳、奉献进行了赞颂与讴歌,发自肺腑,感人至深;老师们也谈了自己对工作的热爱以及看到学生有了成长和进步后的欣慰与快乐。而孔繁强在会上宣读的《致同学们的一封信:老师的爱是无私的》则把主题班会推向高潮。孔校长从学校升旗台上的汉白玉雕花扶栏说起,向同学们讲明“玉不琢,不成器”“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道理。这次班会为师生间相互理解搭建了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孔繁强回忆起当时主题班会的那一幕时,仍然有些动情:“教育其实就是以心育心的过程。学生有学习能力的差别。可是,在道德上,我们可以培养他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这一点是没有差别的。一个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并付诸教育实践的教师,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我们就是要做‘雕琢孩子心灵的教育。”

孟子曰:“仁者爱人。”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为了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85中以“感恩父母、感恩师友、感恩自然”为主线,开展了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举行“学会感恩”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同学中间讲述令自己感动的故事,或是由于自己任性对父母造成伤害的悔恨,激发其感恩之心;通过写感恩家书、说知心话、帮父母揉肩捶背等形式,让学生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开展“手足情”“牵手求学路”等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演讲竞赛,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心集体;成立“感恩使者”服务小组,引导学生关爱弱势群体;组织学生参观德育基地,让学生接触社会、关爱社会、回报社会。

除了这些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85中寒暑假的假期作业也富有特色,成为该校感恩教育活动的特色之一。暑假时,学校要求学生进行“我眼中的幸福家庭”“我周围最需要帮助的人”等调查。寒假时,学校要求学生陪长辈聊聊天、做做家务,体验劳动的快乐;表达对父母亲朋和祖国的祝福,体验成长的快乐;感悟祖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和身边的幸福生活……随着学校感恩教育系列活动的逐步开展,学生的思想认识也慢慢发生了转变,继而促进了日常行为的变化。

梁彦山的爷爷因病住院,他就利用周末时间到医院照顾生病的爷爷,为爷爷买饭、剪指甲、洗脚,闲暇时拉着爷爷的手陪其聊天,帮助爷爷减轻病痛的折磨。刘庆琳的妈妈一向节俭,总是将舍不得倒掉的剩饭热热再吃。刘庆琳知道长期吃剩饭对身体不好的道理后,为了妈妈的身体健康,就和妈妈抢着吃剩饭。顽劣的君君(化名)在上85中前,换过不少学校,让父母费了不少心,当他受到感恩教育后第一次为妈妈洗脚时,妈妈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孩子的转变,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在开家长会时纷纷向老师表达谢意:“学校的感恩教育效果真好,孩子们懂事了。”

家校携手,为孩子的美好人生奠基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精心灌溉和培育,更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可是在开发区,不少家长却认识不到这点。他们有的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有的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忽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还有的甘愿付出,不要求回报……家长这样的教育观念使得85中最初开展感恩教育时遇到了很大的工作阻力。孔繁强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件事情。2006年春节过后(当时还没有过农历正月十五)返校,学校在进行学生仪容仪貌检查评比时,发现男生头发普遍比较长,老师就要求学生回家后理发。结果下午一些家长就带着孩子找到了政教处。原来在村里有这么一个习俗,不过农历正月十五不允许理发,否则就是不吉利。其中一位母亲说:“正月里面理发,死他舅。他舅就是俺哥,他死了怎么办?”这次剪发活动在家长的“理论”中不了了之。类似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也使得孔繁强和政教处的老师们深深领会到:家庭作为感恩教育的课堂之一,家长既是感恩教育的引导者,也是受教育者。学校要想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就必须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而这样的教育才是全面的教育。

2007年1月,85中成立了由27名作风正派、热心教育事业、在本村或单位有较高威信的优秀家长代表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在家长委员会的协助下,家长走进学校、关注教育,走进孩子、倾听心声,家长之间相互学习,与学校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为了进一步促进家校联系,增进家长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以及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的了解, 85中通过建立家长联系名册、家访、电话、校信通等形式搭建起家校沟通的交流平台,而每学期举行的家长会,更是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搭建了一座爱的桥梁。家长会上,老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的发言、亲子小游戏、对优秀家长进行表彰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帮助家长明白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应该如何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2008年4月10日,85中举办了首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应邀参加活动的家长们在听了桑燕老师的讲课,又看到课间活动时学生们整齐划一、规范有序的动作时,频频点头,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把孩子交给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我们一百个放心。”

从建校时起,每年寒假孔繁强都会带领学校老师和办事处领导一起到一些学生的家中进行家访。给优秀学生发奖状,让孩子给优秀父母戴红花,这些做法似春风吹过,在家长的心中泛起了涟漪。家长在看到学校领导、村委会和办事处对孩子教育这么重视时,也很激动:“我家楼不盖也要叫孩子读书,只要孩子争气好好学,我们自己少吃点儿、少穿点儿、苦点儿、累点儿都没啥!”85中的老师们欣慰地看到,在孩子心中播下的感恩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

耐得寂寞耕耘时,终得硕果自满枝。建校3年来,85中从初建走向强大,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不为人知走向在郑州东南区家喻户晓,实现了“开发区的教育就要为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服务”的郑重承诺。2007年9月以来,学校先后被授予郑州市语言文字标准化示范校、郑州市绿色学校、郑州市初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8年9月,85中捷报再传,学校申报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促进城乡接合处优质学校发展策略研究》正式开题;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学校也挂牌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改革促进发展中心教育实验项目学校”。继2008年首届毕业生中招取得优异成绩后,2009年,该校第二届毕业生中招成绩再创新高,73人达到省级示范性高中录取分数线,127人达到市级示范性高中录取分数线,中招成绩最高分和600分以上人数共17人,在郑州市东部地区学校双双排名第一。

说到85中未来的发展,孔繁强的目光放得很长远:“教育是一生的事业,我们开发区的教育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这一届的学生就能改变我们的基础生源情况,也不是这3年就能改变他们的父母。但是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不断改变我们的家长,进而改变他们的下一代子女的教育,为开发区的教育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正是在这感恩思想的感召下,85中在感恩教育活动的推动中,才走出了一条鲜花满地、浓香馥郁的发展之路。

篇9:感恩,从现在开始作文

今天,我参加了小记者团组织的母亲节活动,主题是:春风拂我心・感恩七彩母爱!

开始上课了,首先,孙老师带领我们聆听和感悟了两个专题:回归心灵家园和心灵成长驿站。我们听了都深受感动,有的小记者都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接着,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张答题卡,让我们填写家长信息,家长填写我们的信息,开始答题了,家长们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很快就答完了,而我们连一道题都要想很长时间。谢天谢地,我填写的妈妈的信息都对了,我非常兴奋!然后,老师让我们在纸上写出对妈妈的爱,我绞尽脑汁才写完。最后,孙老师点名让我上台大声说出对妈妈的爱,我既紧张又激动,上去说:“妈妈,您每天上班很辛苦,回家还要干家务,以后我就帮您干活,我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说着说着,我泣不成声,妈妈对我的表达非常感动,赶紧上台,我扑向妈妈的怀抱,妈妈把我紧紧地搂着怀里.......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的感受是:尽管我能够了解妈妈的一些信息,可是我对妈妈的了解和关心与妈妈对我的了解及关心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要更加关心和爱妈妈,多帮助妈妈!

篇10:从现在开始,我要感恩父母作文

有一种感情,一直为我付出,而我却忽视了它的存在……

有一种关怀,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而我却不理会……

有一种温暖,她像蜡烛,但是却不会熄灭,而我却不懂得珍惜……

也许,他们并不富裕,但是,他们却比富裕的人更伟大。他们就是我的父母。

记得小时候,淘气的我,总是给父母带来麻烦。那一次,我不小心摔倒小河里,把右手摔骨折了。当父母知道后,他们好几天吃不下饭。因为我做事不方便,所以他们对我寸步不离。吃饭的时候,因为喂太大口,而被我骂;为我穿衣服时,因为弄疼我,又被我骂。当我东西掉到地上时,一位好心的阿姨帮我捡起,而我却感谢了她很久。

为什么我不感谢我的父母呢?

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是不会停止的`,就像父母对我的爱也不会停止,

但是,如果不珍惜,迟早有一天,我会后悔莫及……

是啊,我不能忽略父母的爱了。

是啊,我不能不理会父母的关怀了。

是啊,我不能不珍惜那种温暖了。

……

感恩,可以让世界变得美丽;感恩,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所以——

篇11:做人,从感恩起步

做人,从感恩起步

——小狗麦辛的启示

合阳县城关小学四(7)班 :张舒灵

感恩,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你相信吗,感恩这件事,连小狗都会。在一个夏天的早晨,吉姆一家去森林里玩,他们发现了一只短毛猎狗,它遍体鳞伤。小吉姆可怜那条狗,要求父亲把它带回家去疗伤。经过小吉姆几个月地精心护理,小狗的伤痊愈了,一家人又给小狗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麦辛。

麦辛守卫在家门口,突然,它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它跑进了几个房间,都没有动静,当它跑到厨房,啊!厨房着火了!它不安地叫着,可是没有人理它,一家人都睡着了。它奔上二楼,进了吉姆的房间,它叫了好久,吉姆都没有醒来,接着它又使劲地拽了拽被子,好不容易把小吉姆吵醒了。这时大火已经封住了楼梯,吉姆连忙叫醒爸爸妈妈。一家人提水救火,大火被扑灭了,可是聪明勇敢的麦辛,它的右腿却被大火灼伤了。

从此以后,麦辛也成为了吉姆一家的不可缺少的一员。

小狗麦辛之所以奋不顾身地救人,是因为它记得吉姆一家为它治伤的恩情。连小狗都懂得感恩,难道我们不会吗?我们一直都被恩情包围着,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妈妈递过来的一杯温热的牛奶,爸爸雨天送过来的一把雨伞,奶奶精心准备的一桌饭菜,老师春风般的一声叮咛……

对于周围的恩情我们能视而不见吗?也许我们并不要像麦辛一样奋不顾身,只要平时帮大人们做点小事,并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就行了。

因为感恩是人生的起步,所以懂得感恩的人才是最美丽的人。想想麦辛,或许我们很容易做到。

篇12:感恩教育从“心”开始

惊诧之余,自然要问个究竟。其实答案并不复杂——“家人管教约束过多,不够自由”“家人对我的学习生活关心不够”“家人与我们沟通太少”……

学生的健康成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学生的亲情教育,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但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渗透感恩教育,让课堂成为亲情教育的阵地,成为广大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官”明断家务事

有时老师的一味空洞说教,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并以此为切入点,“晓之以理”。莫怀戚的散文《散步》为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亲情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我在上这篇课文时,在课堂上设置模拟法庭,让学生当一回法官,评判家庭是非。

有人说:“养十个儿子容易,十个儿子养一个难。”前些时候,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曾播放过这样一则消息:北方某农村有一位老汉,靠帮人拉车,含辛茹苦地把三个儿子拉大,并且帮他们成家立业。老大是一个包工头,自己盖了一幢三层楼房;老二长年在外面跑货运;老三下岗在家待业。三个儿子,以种种借口,把年老体弱的父母赶回到年久失修的老屋居住,赡养费一分钱都不给。迫于生计,老汉只得重操旧业,帮人拉车。后来,两位老人一气之下,一纸诉状,把三个儿子告上了法庭。

同学们听后,个个义愤填膺,纷纷指责儿子、儿媳,说他们泯灭良心,禽兽不如,天理难容!我适时向学生提问:“常言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假如你是一名法官,这官司该如何判决呢?”

同学们结合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踊跃发言。学生的分析入情入理,与法院的实际判决相差无几!

言传身教动人心

主题班会、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是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形式。

现在的学生,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受到亲人的娇惯,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对他好是理所当然的,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缺乏感恩之心。为此,我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诉我的的切身经历:

“我觉得我这辈子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远在家乡的老母亲,她是我心头永远的痛!多年来,我和母亲有一个默契,每个星期六的中午我都要准时与母亲通话,有时出门在外,难免忘怀,妈妈总是主动把电话打到我的手机,很少间断。

尽管每次通话的内容很简单,很单调——妈妈总是反复唠叨,要我吃好点,多多保重身体;而我也总是叮嘱妈妈,有病要及时医治,不要太节俭,少做点事,好好保重身体。但每次听到妈妈的话语,总是倍感亲切,心头油然涌起阵阵感动。

从初中开始,我就一直在外就读,父母一直含辛茹苦地供养我,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又远离家乡,一年后,父亲因病离开人世。尽管家里兄弟姐妹很多,但妈妈为了不给他们增添麻烦,一直单独过。

我成家后,原打算把妈妈留在身边,可妈妈总以种种借口,不肯留下,也许是怕拖累我们,给我添麻烦。但她总是挂念着我,念叨着我的老婆和孩子。

来到广东工作后,回家的机会更少了,每年只能在暑假回家匆匆小住一两天。为了这两天,妈妈总是要忙乎半个月。

在家住的这两天,妈妈总是以分钟为单位,为我精心安排着。每次看到妈妈苍白憔悴的面庞和忙碌的背影,总是心如刀割,我真是愧对母亲!妈妈,请您多保重……”

同学们听后深受感动,也纷纷敞开心扉,诉说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关心的事例,同时也表达了要回报父母的美好愿望。

小小贺卡寄深情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父亲节,为学生们感念亲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因为两个节日都是在星期天,所以必须在周五或周六利用课堂营造节日氛围,“动之以情”,让学生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父母亲的真诚谢意。

为了顺应节日的需要,同时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课前布置学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第一,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以歌颂亲情为主题的古今诗词、文章、歌曲等。

第二,要求每一位学生亲手制作一份精美的贺卡,并写上自己真诚的感谢与祝福语。

这堂课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以“感念亲恩”为主题,通过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真切感受自己对亲恩的赤诚之心。

首先,播放学生提供的歌颂亲情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感受亲情的温馨。

其次,展示学生制作的贺卡,并当场进行评比。一张张精美的贺卡不但反映出学生的心灵手巧,更让人感受到学生们颗颗滚烫赤诚的心。

然后,让学生诵读自己搜集的诗文,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感染着每一个学生,有的同学不禁潸然泪下,整节课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最后,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后做两件事:一是献上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二是为父母或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周一上课时,同学们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之后,不断收到学生家长的感谢电话。

我以我笔颂真情

为了教育教学的需要,我们把课堂教育阵地进一步拓宽,不失时机地利用第二课堂,举行以“感念亲恩”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让学生尽情抒写亲情。

下面摘录几篇学生作文的片断,让我们一同感念亲恩。

—— “窗前的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正如母亲对我的爱一次又一次,永不间断。母亲的爱正发出万丈光芒,呼唤我努力学习,茁壮成长……”( 冯绮珊同学的《伟大的母爱》)

——“是啊,他的确是一个好爸爸,可我为什么就没发现呢?我为什么从不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一下他的处境呢?为什么就不能了解他,体谅他呢?为什么要弄得他那么伤心呐?因为我不是一个好女儿,不是一个孝顺的女儿。爸爸你哭了,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不见你哭过,可为了你这个不乖的女儿你却流下了泪水。

“自那次以后,我不再和爸爸吵架,我也开始关心我的爸爸,渐渐的我发现爸爸真的是很爱我的,只是我以前没有用心去感受。其实我很想对爸爸说一句“爸爸我爱你”,虽然只有简短的5个字,可我却说不出口,也许是碍于面子的问题吧。

“爸,我真的很谢谢你,女儿不会让你再伤心啦,我已经长大了,可以帮你一起分担的,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爸爸,我爱你!”( 董欢同学的《爸爸,我爱你》)

——“夜空中那双幽怨的眼睛还在默默地望着我,这时,眼泪像决了堤的洪水,喷涌而出。一句辛酸的话语在心头涌动:对不起,奶奶,我竟然忘了您的爱!” ( 许健华同学的《对不起,我竟忘了您的爱》)

……

这只是学生习作的一些小小的片断,但我们能从中真切地感受到:同学们那拳拳之心,跃然纸上;真挚之情,力透纸背。

篇13:感恩从一杯水开始六年级作文

梦中醒来,已是凌晨。我环顾四周,黑漆漆一片,只有浴室还亮着灯,传来洗澡的冲水声。

“这么晚了妈妈还没睡呀。”我躺下,在被窝里思忖着,“妈妈经常忙到深夜,早晨却在那么早起床,晚上只睡四五个小时,她的身体吃得消吗?妈妈一心想着这个家,很少顾惜自己的身体……”我翻来覆去地想着,直至听见关灯的声音。妈妈在疲倦中并没有发现我还没睡着,我也深知如果惊动妈妈会让她担心。我装作睡着了,但思潮久久不能平静。“明天就是母亲节,”我边回顾着刚才的情景边想,“我应该做点什么让妈妈高兴的事。嗯,我可以……”

又过了一会儿,我想好了一条“良策”,才安稳地入睡。

第二天晚上,我要上床睡觉了,妈妈还在备课,看上去一时半会儿不会完。我悄悄端起一杯温水,自己先萘荩感觉温度差不多了,便小心翼翼地朝正在埋头备课的妈妈走去。刚走了一小步却又停了下来,心中有些紧张,又有点害羞,还带着激动和喜悦。向来都是妈妈照顾我,我还从来没替妈妈做过什么呢,哪怕是送一杯水。妈妈还是埋头工作。我望着妈妈的背影――第一次发现妈妈这么瘦,那么矮。我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个“小女人”为了一个家日夜操劳的场景。我的鼻子一阵酸。我见妈妈没有察觉,先定了定神,才蹑手蹑脚地向前走去。

可是,紧张的我走到妈妈跟前时,手一滑,杯子脱手掉到地上,水洒了一地,人也差点摔了一跤。妈妈猛地一回头,看见这情景。我把头低下来,拿起水杯,躲避妈妈的目光。

“这回糟了,弄巧成拙,妈妈反而不开心了,都怪我!”我在心里真想扇自己巴掌。我的心情跌到谷底。

妈妈并没有像我所想的那样批评我,而是盯着我手中的水杯看。我试着抬起头,妈妈的目光变得慈祥。

“天天,没事,我来擦……你,你先去……”妈妈说。“你先去换……换条裤子。”我这才注意到我的.裤子湿了。

我没有去换裤子,我去阳台拿来了抹布。

她的眼神告诉我:她没想到她的儿子一下子懂事了!我重新为妈妈倒上一杯温水,便走出门外。

我透过门缝往里看,只见妈妈手捧着这个凝聚着爱的水杯,像在喝一杯甘露似的喝这杯水。

我心里很激动,又陷入冥想。直到妈妈温柔的声音唤醒了我。

“快去睡吧!”

篇14:感恩征文演讲:成长 从感恩开始

章 来源

感恩征文演讲:成长 从感恩开始

感恩,一种和谐的美,含蓄亦张扬,简单亦复杂,平凡亦伟大,民族精神之绝唱—感恩。

爱因斯坦说过“每天我都要无数次的提醒自己,我的内心和外在的生活,都是建立在他人的劳动基础上,我必须竭尽全力像我曾经得到的正在得到的那样做出同样的贡献。

只要心存感恩,一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东西,也会成为幸福,快乐的片段,只要心存感恩,残落得花瓣也是美的奉献,正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学会感恩不是为了求得心理平衡的片刻答谢,而是发自内心的无言回报。在我国悠久的文明长廊中,自古就有“施恩不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美德,自古就有“乌鸦反哺,乳羊跪哺”的故事,自古就有“知恩不报非君子”的古训,更有“吃水不忘打井人”的处世信条。

在2011年10月13日下午17时20分佛山南海小悦悦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反思和质问,这一天,令人尤有切肤之痛,我们痛恨那些“冷漠人”面对一个两岁的孩子被两辆车辗过,经过18个人竟有“绕道而行、不闻不问”残忍的情景。我们不尤感慨,经过小悦悦事件反应了“冷漠人”的无情,也体现出“有心人”的关爱。在10月17日18:05分,悦悦妈妈微博发布信息称:小悦悦还在ICU还不能自主呼吸,但四肢已经有了轻微的知觉,医生说进展情况比想象的要好的多,微博里有这样一句话“感谢上天、感谢成千上万关心我们的,有无数打电话过来强烈表示要帮助我们,无言感谢、感谢无数热心人。”虽然这一场惨不忍睹的意外谁也不想了看到,但经过小悦悦事件之后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悦悦妈妈从心中的那份诚朴感恩的心,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心里的感激,自然在心里有莫大的感恩。

史有军师诸葛亮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毕生辅佐刘备,为兴复汉室而呕心沥血,义士关云长报曹操赏识之恩,不惜舍命放曹操于华容道,孟郊曾吟诗一首以报母亲养育之恩,“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生活赋予了我们很多东西,比如生命、阳光、成长、亲情、友情、爱情,因此,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各种情感,在这个喧嚣的尘世中,只要时常怀着一个善良感恩的心,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真的很美好,首先,“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学会感恩,要感谢父母给了我们旺盛的生命,哺育我们长大,培养我们成长,是父母给予我们延绵不绝的关心爱护,是他们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领略到生活的美丽,让我们尝到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们有信心去面对今后的人生。

感恩阳光供我们光明与热能,感恩空气供我们呼吸,感恩花草树木供我们赏悦,感恩大自然使我们体会到了山水景观中的那一份自然的灵性与“石也偶看清泉低,风过微闻松叶香”的闲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感恩老师。是他们无私的奉献和淳淳教诲,引领我走进知识的殿堂,帮我们把握人生的航向,让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追求。

感恩朋友,使他们给了我们阳光和快乐,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最真挚的友情们给我们“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是他们让我们了解生命的意义。

甚至要感恩那些伤害过我们,带给我们疼痛的人,正是因为他们让我们对世界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感恩那些嘲笑我们的人,是他们激发了我们的自尊,是他们使我们懂得人生道路上面的曲折与困苦,是他们给了我们一些生活的经验与教训。

还没有学会感恩的朋友,放开自己的心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的心灵的污染吧!带着感恩的心去遨游世界,你将发现世界因有感恩而更加美丽,会让我们的心无旁骛地享受生活。

ww w.Y k j.CoM文

篇15:感恩,从现在开始

感恩社会。社会,给了我们健康的成长环境,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也给了我们完美的未来。我们要感恩社会,努力学习,用自己的成就去报答社会。

感恩……

篇16:构建和谐校园,从感恩教育开始

关键词:大学生;和谐校园;感恩教育

一、感恩的含义及基本范畴

(一)感恩的含义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意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主题,是一个人正常的、被世俗社会所认可的一种思想感情状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着主流的地位。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可以说,感恩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全人类共同的永恒的主题。

(二)感恩的基本内容

感恩是道德情感中最基础的情感,感恩的内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包罗万象。最基础的感恩应源于一个人对自己与父母、师长、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

1.父母的养育之恩

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人世间,养育我们成人。而更伟大的是他们从不希望从我们身上得到什么,就像太阳每天都把温暖洒向人间,从不言回报一样,因此必须要一辈子感恩父母。无论家庭是贫穷还是富有,我们每个人都是被父母含辛茹苦养大的。一个人如果对父母的养育之恩都不知回报,何谈良知和社会责任。

2.师长的教诲之恩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学生的成长中,无不凝结着教师的辛勤劳动。老师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学生。所以要知道感恩学校,是学校培养了我们。更要知道感恩老师,是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把我们领进了知识的殿堂,提高了我们的能力。在学校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使我们能够为社会发挥自己的才干。

3.社会的帮助之恩

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中,都从这个大环境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社会有恩于每一个社会成员,如果没有社会成员之间的施恩和感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我们要感恩同学和伙伴,是同龄人的团体给予了我们温暖与安慰,带给了我们欢笑和友情;要感恩朋友,是朋友给我们以真诚的帮助,和我们同欢笑、共患难;还要感恩一切关心帮助过自己的人。

二、大学生感恩缺失的现象

(一)淡忘父母养育之恩

在大学中,淡忘父母养育之恩的例子屡见不鲜。大学是教育消费的较高阶段,由于大学生经济上还不能自立,其学费及日常消费主要依靠父母家庭供给,多数学生从内心深处也知道要体谅父母工作、劳动的艰辛,也渴望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但在现实中,一些大学生却不顾家庭生活困难,盲目攀比、超前消费,淡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没有认识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还有一些大学生利用父母的血汗钱去上网打游戏,耽误了自己的学业,辜负了父母的期待。2006 年5 月,一项在河南工大等4 所高校同时进行,共有200 名大学生参加的“你对父母了解有多少”的校园调查显示,仅有1/10 的大学生能够说出父母生日,近1/3 的大学生打算和父母共度自己的生日,近半数大学生至今没做过令父母感动的事情。“2004年11 月初,南京大学校园里贴出了一封署名为《辛酸父亲》的来信,在信中父亲控诉儿子对父母除了索取还是索取,从不体谅父母,为了多要钱、物甚至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父亲质问自己的大学生儿子:‘在大学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交阅历之外,还能否长一丁点善良的心?’这件事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种种现象表明当代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缺乏感恩之心。

(二)淡视师长培育之恩

在高校里不尊重老师,随意缺课,上课时不守纪律,说话、睡觉、打电话、谈情说爱,课间不擦黑板;有些同学见了老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如陌路人;对老师的辅导、答疑,连句“谢谢老师”都不会说的学生并不鲜见;更有甚者还给老师起外号,全然没有了对老师的尊敬。从学生课堂的态度到平时对老师的谈论、品头论足折射出现今大学生心中了无对老师的尊敬感。有的学生甚至还对老师的个人隐私津津乐道,完全没有了师道的尊严,足见对老师感恩心理的缺失。

近年来,有不少贫困大学生依靠国家助学贷款读大学,但其中一些学生毕业后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予偿还;有些学生对学校催要贷款表示不满甚至因此憎恨母校。更有些学生利用母校对贫困学生可以缓交学费的政策,恶意欠费,而把钱用来盲目攀比、超前消费,甚至挥霍一空。有些大学生毕业后留在母校工作,在母校的帮助下出国修完了硕士、博士学位后却不愿意回母校工作。这些现象也充分说明大学生对学校及师长的培育之恩缺乏感恩之心。

(三)忘却社会救助之恩

由于社会上功利观念的盛行,在部分大学生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社会救助和他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和付出看成是理所当然的,漠视宝贵的仁爱和友情,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高校里的一股暗流。2003 年11 月,一则“月月领取救助款,从不写信给恩人,这些大学生要补道德课”的消息报道说,自1996 年夏开始,经《福州晚报》牵线搭桥得以圆梦大学的逾千名学子,至今已有近400 人完成学业,但当中不到一成的学生与资助者有过信件往来,表达过感激之情,而写过两封信的不足10 人。2005 年7 月,媒体刊登了深圳歌手丛飞患癌住院的消息,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热切讨论。丛飞用义演所得的300 多万元钱,资助了178 名贫困学生,自己却因晚期胃癌,欠下了17 万元的债。病中的丛飞得到社会许多的关爱,但也遭遇了冷酷。一直在照看丛飞的林燕告诉记者,丛飞患病住院后,曾受他资助的、现已在深圳工作的那些大学生没有一个人来看过他。一位毕业后成为大学教师的大学生,在网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被列到了丛飞资助过的名单里,打电话质问丛飞:“你把我的名字说出来,你这是什么意思,这使我很没面子,我现在已是一名大学教师了。”诸多事例表明现今大学生对社会的救助缺乏感恩之心。

三、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当代大学生多数出生于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他们所接触和感受到的多是经济社会中如何实现个人的存在价值,而对“知恩图报”等中国的传统美德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经常表现出以个人为中心的行为倾向,把父母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感恩教育有助于唤起大学生的感恩心,融化他们的冷漠心、自我心和自私心,培养他们知恩图报、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性和与人为善、宽容豁达的胸襟气度。“感恩教育作为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和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对于提升人的境界和品位有着重要

意义。”大学生通过每天的观察、反思,发现别人的优点,加强自省自律,学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对于培育他们自身的健康心态、完善人格将会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应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来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使他们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并使感恩成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以促使他们形成健全高尚的人格。

(二)有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当前,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感恩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改进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实现德育目标。历史和实践证明:思想道德教育不能脱离实际生活,也不可僵化呆板,否则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传统德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取得的效果不佳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单一的价值观以及其由外及内的“外塑”倾向。而感恩教育,基于对个体道德的理解,人性的尊重,把握主体内心情感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创设了一条由内到外的“内省”模式,具有极大的情感性和切实的实效性。因此,进行感恩教育,有助于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模式。

(三)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感恩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上受到许许多多恩泽,有父母的养育、亲友的关爱、师长的教诲、国家的培养以及在困难时的社会救助等等。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责任,对社会予以回报;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我们应该通过感恩教育,让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恩之举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行为准则,树立起知恩图报的道德风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正如马克思所说:“恩情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

四、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以学校为载体进行感恩渗透教育

学校应该有意识地在思想政治课及其他专业课教育过程中,以及在生活中进行渗透性的感恩教育,如在教材里编入一些感恩题材的课文,组织学生观看感恩题材的影视节目,如《暖春》、《孝子》、《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开展关于感恩与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举办感恩题材的作文竞赛等,以此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情感并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践行感恩理念。

(二)在社会实践中锻造学生的感恩人格

培养学生的感恩人格还要在社会实践上下功夫,“社会实践是磨练个性和锻造人格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没有经验的理论,不管它多么漂亮,都会失去分量,不会为人所承认。”将感恩融入社会实践,通过社区服务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施恩,不但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大学生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大学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

(三)营造感恩教育的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等校园宣传阵地,通过感恩故事讲演、感恩格言搜索等方式宣传感恩案例,从一声“谢谢”开始,从细节抓起,从身边抓起,使感恩充填整个校园。通过校园文化这个重要载体所蕴藏的潜移默化的重要育人功能,最终使学生成为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乔学琴,任霞.浅议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和对策[J]. 探索,2008(, 3).

[2]邓小英,伍学滨,邓金梅. 大学生感恩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的探析[J].科技信息2008,(35).

[3]郑学刚,周洁论.高校感恩教育[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

[4]李仕武.加强感恩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企业家天地2009,(2).

上一篇:hibernate学习过程下一篇:幼儿园小班《给小动物喂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