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五导学案

2024-05-28

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五导学案(共12篇)

篇1: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五导学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5》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培养学生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二、预习学案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三、导学案

(一)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出示课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他还带来了一些礼物,看这是他带来的智慧星,他让我奖给那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奖品,先过第一关,老师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谁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出示课件)蚂蚁搬豆。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识字5》。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

2、配乐范读课文。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师: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赶紧读给同桌的朋友听吧!

4、读全文。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 广,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意思。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

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组对口令

3、背5句谚语。

4、与动物交朋友。

出示课件: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动物,有天上飞的老鹰,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师:小博士还带来了一些动物,你们想和动物们交朋友吗?想和动物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动物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好吗?说明这个朋友跟你已经成为好朋友,谁最有信心。

(五)拓展训练,穿插写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用熟字去换加偏旁识字)

3、我会写,指导书写。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句谚语,给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齐,泰山移”等,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实践活动,收集起来的谚语读读。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划浆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四、课堂检测 我会填

一()柴 一()花 一()人 一()星

五、拓展作业

课后搜集十条谚语,并积累谚语。

六、板书设计

识字五

人心齐,泰山移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

一()马一()山团结力量大

篇2: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五导学案

第一课《比一比》

牛:公牛、牛车

羊:羊毛、山羊

小:小米、小鸟

少:少见、少不了

第二课《自选商场》

巾:毛巾、头巾

牙:门牙、大牙

尺:尺子、尺寸

毛:羊毛、毛巾

第三课《菜园里》

卜:萝卜、卜算子

又:又大又甜、又红又甜

心:心头、心田

风:风车、大风

第四课《日月明》

力:风力、电力

水:开水、水车

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

广:广大、广义

升:上升、飞升

足:十足、不足

走:出走、走人

第12课《雨点儿》

方:大方、四方

半:一半、半天

巴:下巴、大巴

第十三课《平平搭积木》

业:作业、工业

本:书本、本子

平:水平、公平

书:书本、文书

第十四课《自己去吧》

自:自己、自立

己:自己、知己

东:东西、东风

西:西风、中西

第十五课:《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回:回升、回头

片:一片、卡片

皮:皮毛、头皮

第十六课《小松鼠找花生》

生:生日、生火

里:田里、心里

果:果子。水果

第十七课《雪地里的小画家》

几:几天、几本书

用:用力、用心

鱼:大鱼、鱼头

第十八课《借生日》

今:今天、今日

正:立正、正午

雨:下雨、雨水

两:两只鸟、两本书

第十九课《雪孩子》

瓜:木瓜、瓜子

衣:风衣、大衣

来:出来、来电

第二十课《小熊住山洞》

年:今年、来年

左:左右、左手

右:右手、右耳

篇3: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五导学案

1援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9个生字, 书写4个生字。

2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 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援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 了解这些成语的大意, 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 学习生字, 书写生字。

2. 了解成语大意并积累背诵。

【教学难点】

了解字义, 了解成语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初次见面, 吴老师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吧。

生:好!

(师播放PPT, 讲《坐井观天》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窥、障、泰”

师:小朋友, 你们说, 青蛙弄错了吗?

生:弄错了。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青蛙待在井里, 它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

师:是啊, 就像鸟儿说的那样, 天还———

生:大得很哪!

师: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吗?

生:坐井观天。

师:“坐井观天”是个成语, 像这样的成语,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 请看——— (课件出示:管中窥豹bào)

师:谁来读?

(师指名读, 全班齐读。)

师:“豹”是“豹子”的“豹”, (出示豹子的照片) 见过豹子吗?

生:见过。

师:在哪儿见过?

生:在动物园里见过。

生:我在电视里见过。

师:豹子是一种凶猛的食肉动物, 古人就是根据豹子的样子造出了“豹”字。 (出示甲骨文) 哪里比较像?

生:豹子张着大嘴, 身体上有一圈一圈的纹, 还有爪子和尾巴。

师:对, 古人就是用这样一幅简单的图画来表示“豹”。后来, 简化为, 人们又在它的右边加上一个表声的部件, 使这个字变成了形声字, 现在楷书写成“豹”。记住这个字了吗?

生:记住了。

师:一起读一读这个成语。

生:管中窥豹。

师:“窥”是“看”的意思, 请你根据字形猜一猜, “窥”是怎样看呢?

生:“窥”就是往小里看。

师:不是“往小里看”, 是看到的面比较小而已。“窥”字的部首是———

生:穴宝盖。

师:“穴”表示什么?

生:就是与“洞”有关系。

生:就是“孔隙”的意思。

师:对, “窥”就是从小孔中偷偷地看。那“管中窥豹”能看到什么呢?别急, 老师这里有一根管子 (师拿出一细管) , 哪个小朋友窥一窥, 看看能窥到什么。 (课件出示一张完整豹图, 指名学生管中窥豹。)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豹子的尾巴。

生:我看到了豹子身体的斑纹。

生:我看到了豹子的头。

师:你们看, 这些同学管中窥豹都只看到了豹子身体的一部分, 却看不到豹子的全部。管中窥豹就是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 看到的不全面。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个成语吧!

生:管中窥豹。

师:再来读读这两个成语——— (出示:一叶障zhàng目不见泰tài山)

(生读)

师:“障”是“障碍”的“障”, “路障”的“障”, “屏障”的“障”。请猜猜看, “障”是什么意思呢?

生:“障”应该是“挡住”的意思。

师:是的。我们以前学过左耳旁, 还记得左耳旁表示什么吗?

生:左耳旁表示山。

师:像山一样隆起的地方能隔开、阻挡, 所以“障”有阻挡、遮蔽的意思。你们看, “一叶障目” (用一片叶子演示“一叶障目”) 会怎样?

生: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生:就连泰山也看不见了。

师:是的。泰山, 是我国的一座名山, 有谁去过吗?说说看。

生:泰山特别高, 我们下来的时候都看见云了。

师:泰山高耸入云, 气势壮美。但如果一叶障目, 就是高大的泰山———

生:也看不见了。

师:是的。那你又怎样记住“泰”字呢?

生:我们学校是“景泰小学”, 就有这个“泰”字。

师:你看, 原来同学们天天和“泰”字见面呢!

生:老师, 我把“春”字下面的“日”换成下面那部分 (指‘氺’) , 就是“泰”了。

师:“下面那部分”是什么字?

生:好像是“水”。

师:就是“水”。你们看, 古时候“水”字是这样写的 (板书:) , 共有几笔呀?

生:五笔。

师:是的, 后来单独成字, 我们把“水”字左边两笔写成横撇, 变成了一笔, 右边变成了撇、捺。有人把刚才这位同学记忆“泰”字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小儿歌, 我们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儿歌)

生:春日去, 雨水来。民安康, 国安泰。

师:这首儿歌不但帮我们记住“泰”的字形, 还告诉我们“泰”有安定、安稳的意思。“景泰小学”多么吉祥的名字呀!再来读一读这几个成语吧。

(生读)

师:去掉拼音还会读吗?

(生再读)

师:把这些生字放到句子中, 还认识吗?

(师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 自由读, 指名读。)

从竹管中看豹子, 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斑纹;坐在井里只能看到一小块天空;一片小小的树叶障蔽眼睛, 就连高大的泰山也看不见了。

师:读得真好!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句子就是那几个成语的意思。

师:是的。同学们,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 语言简洁, 但意义深刻。今天要学习的“识字4”就是由成语组成的。刚刚我们学习的几个成语, 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让我们借助拼音, 把课文读一读, 认识更多的成语吧。

三、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

师:请大家借助拼音, 自己读一读课文, 遇到不好读的字可以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书)

师:能读吗?让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课文)

师:文中还有几个生字, 请同学们读读下面的成语, 读准字音。

(师课件出示下面的成语, 指名学生读, 其他学生跟读。)

师: (去掉拼音) 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

生:会读。

师: (把课件中的成语打乱排列顺序) 把这几个成语调换位置还会读吗?

生:会。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这些成语读起来朗朗上口, 放在一起还很押韵, 像一首诗一样。让我们把这些成语放到全文中再读一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听你们朗读这些成语, 就像听你们读诗一样。

四、学习生字“寸、益、彰”

师:谁来读一读这四个成语? (课件出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指名读。)

师:这位小朋友读得真好听!同学们, “尺”和“寸”都是测量长度的单位。你们看, 这是一尺 (实物) , 这是一寸 (示意) 。古人是这样写“寸”字的 (板书甲骨文) , 这是一只手, 在医生诊脉的地方做个标记, 表示手腕到脉搏的距离就是一寸。快伸出你的小手看一看, 从腕线到诊脉的地方这么长的距离就是……

生: (边做边说) 一寸。

师:对, 你看古人多聪明啊, 用这样简单的图画就表示出了“寸”的意思。“尺”和“寸”虽然都是测量长度的单位, 但如果测量稍长一些的东西, 你觉得用哪一个更方便?

生:用尺。

师:测量长一些的东西, 尺子就有它的长处。但是测量短一些的东西, 比如这个铅笔盒 (不够一尺) , 尺子的长处还发挥得出来吗?那寸就显出自己的优势了。尺有长处, 也有短处;寸有短处, 也有长处。这就是———

生: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师:这里的“所短”就是“短处”的意思, “所长”就是“长处”的意思。 (课件出示选读课文《骆驼和羊》中的插图)

师:这两幅图你们熟悉吗?

生:熟悉, 是选读课文里的。

师:真好!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生:骆驼和羊。

师:对!谁来讲讲这个故事?

生:骆驼长得很高大, 能吃到树枝上的绿叶, 小羊却吃不到。但是小羊可以吃到穿过小门洞的园子里的嫩草, 骆驼却吃不到。

师:讲得真好!这说明, 高有———

生:高有高的好处, 矮有矮的好处。

师:这就是“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的意思。那你们说, 有什么办法, 让骆驼和羊都能吃到树上的嫩叶和园子里的嫩草呢?

生:骆驼可以把羊托上去, 羊就可以吃到树上的绿叶了。

生:骆驼可以把树上的绿叶弄下来给羊吃。

生:羊也可以把园子里的嫩草弄一些给骆驼吃。

师:如果他们两个互相帮助, 不是像课文里讲的那样去吵架的话, 他们就可以既吃到树上的绿叶, 又吃到园子里的嫩草了。看来, 用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就可以……

生:就可以使自己的短处变得不那么短了。

师:就可以使他们各自的长处发挥得更加明显了。请看 (指着“相得益彰”) , 这里的“益”就是“更加”, “彰”就是“彰显”“明显”的意思。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四个成语吧。

(生读)

师:快说说, 你们准备怎么记忆“益”和“彰”这两个生字呢?

生:我想记“彰”。“彰”是形声字, 左边是“章鱼”的“章”, 右边是三撇, 表形。

师:没错, 但你知道“彡”表示什么吗?

生:表示明显。

师:没错, 在这里它表示“光”, 光很明显, 容易被人看到, 所以“彰”有明显的意思。

生:我想记“益”。“益”的上面是“高兴”的“兴”去掉一个点, 下面是皿字底。

师:说得很清楚。但老师告诉你, 上面的字跟“高兴”的“兴”可没有关系。上面是什么呢?上面是, 不过, 是横过来的 (板书) , 你看古时候“益”就是这样写的 (板书) , 下面是一个装东西的器皿, 后来变成皿字底。你们看, 器皿里面装着什么东西?

生:水。

师:对, 水多得都溢了出来, 这就是“益”。现在“益”字没有这个意思了, 现在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更加”的意思。

师:对。我们就这样记住了这几个字。再来读一读吧。

(生再读)

五、学习生字“徒、功、渠”

师:学得不错, 奖励你们看一个动画片。 (课件播放动画片《拔苗助长》)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

生:拔苗助长。

师:“拔苗助长”也是一个成语。看了这个故事, 你想对拔禾苗的人说些什么?

生:你不要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 不能帮它长。

师:是啊, 大自然自有它的规律。

生:禾苗慢慢地就能长大了, 不能太着急了。

生:不能急于求成。

师:急于求成, 只能是———

生:一事无成。

生:我想对他说, 做什么事都没有捷径。

师:对, 时机成熟了, 自然就会成功。

生:这个人想让禾苗快点成长, 但他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 结果是白忙了一场。

……

师:是的。刚才你们对那个人说的这些话, 其实都可以用这几个成语来概括。 (课件出示“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请同学们读一读。

(生读)

师:“徒”就是“白白地”的意思。“徒劳无功”就是白白地劳动而没有功劳的意思。那“瓜熟蒂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知道, 就是瓜只要成熟了, 自己就会落下来。

师:连接瓜和藤蔓的那一部分叫瓜蒂 (课件演示) 。瓜熟了, 如果人们不去摘它, 它自己也会从瓜蒂上落下来 (课件演示) , 这就叫———

生:瓜熟蒂落。

师:对, 就像刚才那位小朋友说的, 事情都有它自然的规律, 条件成熟了, 自然就会成功。“水到渠成”的“渠”字是什么意思, 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老师给你们看一张照片, 这是“京密引水渠” (课件出示) , 我们北京人喝的水都是通过这条水渠从密云水库引到京城里来的。你说, “渠”跟什么有关系呀?

生:“渠”跟水有关系。

师:所以, “渠”字中哪一部分是表形的?

生:三点水。

师:对, 这个字念“q俨”, 也是形声字。你们用什么办法记住“徒、功、渠”这几个字呢?

生:“徒劳”是白白地劳动, 如果不动脚就不能劳动, 所以“徒”右边是个“走”。

师:这位小朋友说“徒”跟“走”有关系。吴老师告诉你, 这个字还真跟“走”有关系, 但跟“徒”右边的“走”没有关系。请看 (出示古文字 ) , 古人这样写“徒”字, 左上表示路, 左下是脚, 右边是“土”, 这个字是形声字, 表示不乘车不骑马, 徒步在路上行走。你说, 哪一部分表示读音呢?

生:“土”表示读音。

师:对, 后来这个字左上部分变成“彳”, 左下的“脚”跑到右边“土”的下面去了, 就写成现在“徒”这个样子。你再说说, 哪部分表示读音?

生:“土”表音。

师:对, 其他部分合起来表义, “徒”跟“走”有关系。“徒步行走”就是用脚走。还有什么办法记住其他字吗?

生:我用“工”加“力”就记住了“功”。

师:“功”是生字, 还要书写, 看老师写一个。 (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 边写边讲解书写要领。) 请大家写一个。

(生练写)

师:“寸”也是要书写的生字 (边范写边讲解) , 请大家也写一个。

(生练写)

师:另外两个要书写的生字是以前学过的熟字, 请同学们读一读。

(生读)

师: (边书写边讲要领) “取”字第一笔横写过竖中线, 两竖一短一长, 中间的两个小横靠左不靠右, 最后一笔是提。右边最后一笔是捺。“补”字起笔的“点”靠近竖中线, 特别要注意衣字旁的一撇一点是两笔, 右边的“竖”要写直。看清楚了吗?请大家写一写。写字时注意头正、背直、足安。

(生练写)

六、复习巩固, 积累背诵

师:字写得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抢树叶”的游戏吧。 (游戏:看树叶上的字, 读出成语。)

师:九个生字都认识了, 让我们再一次把它们放到课文中读一读。这一次, 请你们边读边想一想, 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读全文)

师:读得真好!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我发现第一组成语, 后面的一个与前面一个的意思相近。

师:嗯, 她发现这一组成语意思相近。

生:这一课的成语都是4个字的。

师:对, 这一课的12个成语都是4个字的, 但成语可不光是4个字的, 还有……

生:5个字、6个字、8个字, 还有12个字的呢!

师:是的, 下节课我们可以交流交流。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第一组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

师:是围绕哪个意思来写的呢?

生:取长补短。

师:很好的发现, 其实每一组都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

生:我发现每一组成语之间都空一行。

师:那课文中的成语一共有几组呢?

生:三组。

师:为什么要把这些成语分成三组呢?老师留这个作业, 下一节课我们再来交流好吗?

生:老师, 我还发现, 一些成语都有故事。

篇4: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五导学案

回顾·拓展二

课时: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对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系统梳理小结。

2.收集表达思想之情的诗文、佳句、歌曲及琢字炼句的轶闻佳话。

3.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预习检测:

我能填空。

悠悠天宇旷,()浮云终日行,(明月有情应识我,()

江南几度梅花发,()

探究学习:

一.日积月累。

1.小组里比赛读,比一比谁背得多。

2.你最喜欢那几句?为什么?

3.我知道这句的意思。

二.趣味语文。

1.读读短文内容。

2.思考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3.短文告诉我们什么?

当堂检测

1.你能背诵日积月累的诗句吗?

2.我要把最喜欢的诗句默写下来。

课后总结

篇5: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五导学案

一、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包括“识字5”《称赞》、《蓝色的树叶》、《纸船和风筝》、《从现在开始》和语文园地。

二、学习目标:

1.本单元课文要求认识 40个生字,语文园地认识12个。会写4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懂得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4.识字、写字抓住重点句品读;懂得人要有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对怎样交

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5.能用问句和陈述句表达不同的语气,体会问号和句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三、学习提示

1.《识字5》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识字写字是重点,但谚语较难理解,可以设计各种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课后《看看写写》中的看拼音写汉字,是对汉语拼音的巩固,老师有必要再找些课本上没有的谚语,并且是学生会写的生字,然后以拼音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练习。2.《称赞》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们故事情节非常生动,语言富有童趣,适合儿童表演。本课在指导重点句子朗读时,让学生对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从正面进行引导,称赞好的地方,再指出不足。让学生反复地朗读后,说说板凳和作椅子哪一个更难?小獾的称赞为什么会消除小刺猬一天的疲劳?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学会欣赏他人。本课课后没有小伙伴,但是有 “--了—”“ 一—比一――” 的句式练习也是重点。课后生字的重点:“采”字的“爪”字头的书写老师应该做好指导。“背”是个多音字,一声和四声容易混淆。“刺”的第三笔注意不要写

错。3.《蓝色的树叶》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的感受。课后学习伙伴提示“我想对林园园说……”,对这一扩展性活动,可以结合一些具体实例进行沟通和交流。课后要落实问句和陈述句的练习,让学生充分体会不同的语气。4.《纸船和风筝》本课课后的小伙伴要求:把这个故事讲给妈妈听,也就是说复述故事也是重点。虽然课后没有要求背诵,但是应该引导孩子会复述故事。5.《从现在开始》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2.课后没有小伙伴,但是要学习神气极了、激动地说、立刻欢

呼起来等句式。3.课后生字“轮”的车字旁的笔顺和“车”字的笔顺学生容易混淆,老师应做具体指导。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懂得尊重别人。6.《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是让学生自主发现汉字具有偏旁表义的特点;我的发现中“钢、铜、铁、钉”它们都是金属,所以都是金字旁。“日积月累”这一部分包含数量词运用、积累词语、读背儿歌等三项内容。“口语交际”是讲合作做成的事,可创设情境来教学。“展示台”是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等。

《识字五》导学案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

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培养学生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10个生字是本课的重点。

对5条谚语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出示课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他还带来了一些礼物,看这是他带来的智慧星,他让我奖给那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奖品,先过第一关,老师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谁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出示课件)蚂蚁搬豆。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识字5》。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

拼几次,边读边思考。

2、配乐范读课文。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师: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赶紧读给同桌的朋友听吧!

4、读全文。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 广,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意思。理解“计

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

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组对口令。

3、背5句谚语。

4、与动物交朋友。

出示课件: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动物,有天上飞的老鹰,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师:小博士还带来了一些动物,你们想和动物们交朋友吗?想和动物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动物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好吗?说明这个朋友跟你已经成为好朋友,谁最有信心。

(五)拓展训练,穿插写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用熟字去换加偏旁识字)

3、我会写,指导书写。(六)实践活动,收集起来的谚语读读。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众人划浆开大船。宁可做过,不可错过。让人一寸,行理一尺。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风大就凉,人多就强。《18 称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根据画面配音。

2、创设情境,自主感悟,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

3、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学习难点:

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设计理念:

1、以“称赞”为基点,自主感悟“称赞”的神奇魅力,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课中学生也在不断地获得“称赞”,体验快乐。

2、朗读感悟,积累语言,在情境中为画面配音,内化语言,升华情感。

课前准备:头饰、实物(苹果)、课件。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配乐欣赏“称赞”语。

★ 你真棒!★ 你真能干!★ 你真会观察!★ 读得流利极了!

★ 你的声音太好听了!★ 你的字写得非常漂亮!

同学们,请大声读读屏幕上的话,你发现了什么?(生:都有叹号;都是夸奖、表扬别人的话)对呀,夸奖、表扬也叫称赞,称赞就像一朵美丽的鲜花,他

能带给我们快乐与幸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称赞的故事。

(二)初读识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完成初读要求。

初读要求:

1.边读边标出生字,划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读不熟和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3.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好伙伴”帮忙吧!4.思考:故事中有哪两个小动物?谁称赞谁? 大家读得太认真了,谁能勇敢地闯过字词关?

字词闯关:

刺猬 獾 板凳 粗糙 但是 傍晚 椅子泄气

自信 瞧 留下 疲劳 称赞 消除 清水采果子 谁能把课文读得正确又流利?试试看!

小组展示。

读得真棒,在读的时候,你思考第四个问题了吗?生自由答。

相机板书:

刺猬 —— 小獾,他们是相互称赞。

(三)精读感悟 1.学习第1——4自然段。

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话。

小刺猬是怎样称赞小獾的?

出示句子:

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小獾的凳子到底做得怎么样?谁来说一说?用“粗糙”一词说明了。

这么粗糙的板凳谁会喜欢呀,可是小刺猬却称赞了他。

2.指导朗读:

多好的小刺猬啊!他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及时地给予称赞。我们可要读出

小刺猬的真诚!齐读。

3.听了称赞,小獾怎么想呢?

生:小獾高兴、自信。(板书:充满信心)

你们能不能学一学小刺猬那样,用这样的句子来称赞别人呢?谁来说一说?

把你们想说的说给你们的同桌听。

2.学习5——10自然段

正因为小刺猬的称赞,小獾高兴极了。傍晚,小刺猬背着几个红红的大苹果往家里走,有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我们就来看小獾和小刺猬的第二次对话。有

问题要回答:

导学设计:

①用绿笔划出小刺猬的话,用红笔划出小獾的话,多读两读。

②同桌分别充当小刺猬和小獾,一起分角色读读看。③合作讨论:小刺猬的称赞给了小獾什么?小獾又是怎样做的?

3.小组展示 4.老师点拨

小獾得到了小刺猬的称赞,有了自信,做好了凳子,还做成了椅子。那他又

会怎样称赞小刺猬?

小獾是怎样称赞小刺猬的呢?

出示句子: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

这么好的苹果。”

小獾仅仅是称赞苹果吗?称赞了小刺猬的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小獾不仅通过苹果称赞了小刺猬辛勤的劳动,还有小刺猬及时的称赞自己,让自己有了收获。

5.指导朗读。

多好的小刺猬和小獾啊!谁也来夸一夸他们?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这个发生在大森林中的故事。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称赞的语气,全班同学一起来读一读。

(四)回味品读

小刺猬、小獾是怎样相互称赞的呢?请再认真读一遍课文:

1、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课文,找找他们相互称赞的话。划下来,多读几遍。

2、交流品读:用适当的语气读出他们相互称赞的话,看谁读得好。

出示句子:

●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

果。”

(五)课内外拓展 1.分角色朗读练习:

老师根据课文制作了一部动画片,想看吗?不过动画片没有声音,哎,真可惜!你能不能给他配配音?四人小组根据动画配音。三人配音,一人评价。

2.朗读:

“学会赞美别人,人与人之间便会多一份理解,少一点戒备;多一份温暖,少一点冷漠;多一份融洽,少一点隔阂。”

(六)写字指导

1.写字指导。找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并在黑板上范写。2.找出你认为最容易写错的字,并说说该注意的地方。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较多。如:“祝、福”二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3.学生练习写字,同桌评议。在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旁边画上一个笑脸

娃娃。

《称赞》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需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在读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 的问题设计,这几句话不但构建了本课教学的整体思路,而且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9 蓝色的树叶》导学案

导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导学重点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学难点

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导学过程(一)启发导入

出示: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小树、房子和小山。(出示:画着绿树叶的同学绘画作品)这是我们班吕煜奇同学的作品,美不美?哪儿最美丽?(学生: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那请你想象一下,树叶要是蓝色的,会怎

么样?怎么会出现蓝色的树叶?

请看19课《蓝色的树叶》。

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

1.既然有疑问,那就快快读课文吧!出示朗读要求

初读要求:

(1)边读边标出生字,划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读不熟和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3)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好伙伴”帮忙吧!2.大家读得太认真了,谁能勇敢地闯过字词关?

字词闯关:

皱眉 借铅笔 趴在 削铅笔 不由得

吞吞吐吐 盒子 惹人喜爱 脸红

(三)精读感悟 读悟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流利,体会语气。

2.指导朗读。

(1)指导长句子的停顿: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2)指导读出语气:她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李丽找不到绿铅笔时的焦急心情,再听教师范读,模仿读。)

读悟第2至4自然段。1.自读课文。看问题,想答案:

导学设计:

①数数两人有几次对话。

②用——画出李丽的问话,用波浪线画出林园园回答的话。

③李莉和林园园心里想什么?应该怎样读?

2.各队组展示。3.指导朗读。

(1)抓住“小声”“行吗”“吞吞吐吐”这几个关键词语,先让学生自己体会两人说

话时的不同预期,自读自悟。

(2)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

(3)教师范读:读李丽的话“小声”读,用商量的口气;读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想借又不直接说的语气。学生看老师表情,听老师语调。

(4)学生模仿练读,分角色读。

(5)用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感情的方法,在学习小组内读悟其余对话。

(6)分解色读2—4自然段。

读悟第5自然段。

小组合作讨论: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展示回答,师小结.(四)回味品读 品读要求:

1.读读说说:出示画,读读课文,说说蓝树叶的来历。

2.说说议议:你们想对林园园说什么?

(五)课内外拓展

1.续编故事:如果你是林园园,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2.读读背背三字歌。

惜校誉 敬师长 爱学友 守规章 乐助人 有雷锋 少索取 多奉献

(六)写字指导

同学们读得这么好,写得也一定不错,一起试一试:

出示“术”“铅”“吐”“注”四个生字的卡片。1.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的?把好办法和同桌交流。

2.指导书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3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3.教师范写(请学生帮老师找不足)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

么话要提醒你的伙伴。

《 20纸船与风筝》导学案

导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导学重点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学难点

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导学过程(一)启发导入

你有好朋友吗?谁是你的好朋友?(学生自由介绍)嗯,大家都有好朋友,有朋友多快乐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

板书课题:20、纸船和风筝,读课题。

(二)初读识词

1.纸船在水里,风筝在天上,纸船和风筝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那就快快

读课文吧!出示朗读要求:

初读要求:

(1)边读边标出生字,划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读不熟和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大家读得太认真了,谁能勇敢地闯过字词关?

字词闯关:

扎风筝 纸船 乐坏了 抓住 草莓 幸福 吵闹 难过 松鼠 祝福 一句话 傍晚 飘荡的风筝 漂流的纸船

注意“ 扎风筝”的 “扎”这个字在这里读za,像扎风筝、扎小辫,都是这个za。它也读zha,这样像针一样刺,叫zha,比如扎针,扎手。跟老师再读一遍。还

有一个读音是“zhá”,挣扎。

3.指名分自然段检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不是把课文读的正

确、流利。

在检查读文过程中正音,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三)精读感悟

1.现在我们先去小熊和小松鼠的家看看。它们分别住在哪儿呢?指名读第一

自然段。

叙述板画。2.研读第2--6自然段

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别看他们住在一座山上,想见面也不容易。但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为什么呀?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的2--6自然段,看谁能完成老师的任务。

导学设计:

(1)松鼠送给小熊什么礼物?(2)小熊送给小松鼠什么礼物?

(3)划出“祝你快乐!”、“祝你幸福!”两句话,多读两遍。

学生自由朗读,各小组展示。

指导朗读:

a漂呀漂:纸船顺着水漂流,应读的轻快点

b乐坏了:快乐的心情 c祝你快乐:真诚 出示句子:

纸船漂呀漂,飘到小熊的家门口。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自己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3.学习第七自然段。

每天清晨,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小熊,每天傍晚,美丽的风筝给松鼠带来深深的祝福,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他们的日子幸福又快乐)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情绪引导带动朗读指导。4.学习八、九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8、9段,看看小熊、小松鼠有什么变化,把

你的体会融入朗读中。

(2)指名读8、9段,评价他是否读出他们伤心难过的心情。(3)原来他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但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为什么还这么难过,你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采访“松鼠”“小熊”,说说心里在想什么。

总结:虽然他们都吵架了,可他们都在心里想着对方,他们都不想失去这个

好朋友。

5.学习第10-11段

他们俩终于和好了,多么美好的结局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松鼠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

吧!”

(四)回味品读

经历了失去朋友那样的痛苦后,他们互相谅解,主动和好,终于又迎来了这珍贵的友情,相信以后的日子他们会更加珍惜这份友情。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走到他们的内心世界里体验一番。

(五)课内外拓展

这节课我们收获不少,还体会到了友情的珍贵。

1.老师送给同学们一首小诗。2.课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六)指导书写

1、指导写“松”: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木字旁注意捺要变点,右

边是个公鸡的公。

2、出示生字“扎、抓”:

A.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B.要想把这两个字写好要注意什么?

C.老师板书“抓”的写法,强调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三笔竖要垂直。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

D.抓写好了,老师相信扎你也一定能写好,描一个写一个。3.最后,我们来写“坏”字。仔细观察,师板书,学生写

《 21 从现在开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导学难点:

分析容易错的字和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了解那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惯?生自由表述。谁是森林的大王?对,是狮子!可是,狮子做了老长时间大王了,该歇歇了,那么谁来做大王?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教师示范读,生认真听。

提出听的要求:

(1)在听的过程中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记下来。(2)仔细听、认真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你听懂了课文主要讲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把你所理解的内容告诉大家。

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书,提出要求:

(1)请同学们把刚才划下的生词、新词默读几遍;

(2)做好自然段的序号,把你认为难读的词句和你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

(3)想一想:课文中共谈到了几个小动物?

2.字词闯关: 开火车读字词:

开始 万兽之王 轮流 星期 第一个 猫头鹰 议论纷纷 熬夜习惯 宣布 笑眯眯 方式 走路 荡来荡去叫苦连天

3.初读闯关:

初读课文尝试,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开火车朗读课文。

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感悟

1.课文共讲到了狮子、猫头鹰、袋鼠、猴子四种动物(板书),狮子大王要休息些日子,决定找一个动物接替他,他宣布了什么?

生答。

指导朗读:大王的宣布很严肃,很有派头,应该怎样读这一自然段?

——威严神气。读读看!

2.动物们听到这个消息,可兴奋啦!第一个上任的是谁?第二个呢?他们

宣布了什么样的命令?

认真读2、3自然段,完成老师的问题:

导学设计:

(1)用“——”划出猫头鹰和袋鼠上任时下的命令,多读几遍;

(2)“神气”、“激动”说的是谁的神情?试着表演一下。

(3)“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直摇头、不得不”分别说明了什么?划出来,读读想想。

3.各小组展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看图。第3自然段重点体会“神气极了、议论纷纷、叫苦连天”。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板书:猫头鹰、叫苦连天。学生表演,大家评议。

课件出示图。

第4自然段重点体会“激动、直摇头”,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说说自己的体会。在听读与评价中体会“直摇头”,做动作。想想动物们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看图想象,动物们是怎样苦练跳的本

领的?

4.学习第4、5自然段。

课件出示图。

指名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动脑,提出不理解的问题。重点理解“担心、欢

呼”。

大家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大伙儿为什么欢呼起来?表演欢呼的样子?指名回答问题并随机进行朗读

指导。板书:小猴子、欢呼

合作讨论:

1.为什么猴子得到了动物们的拥戴,大王的肯定呢?

2.你想对猫头鹰和袋鼠说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猫头鹰、袋鼠都命令动物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弄得动物们十分难受,而猴子却让动物们按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护。

(四)回味品读

读一读,演一演:学生自愿组合,分角色表演故事。

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看哪组被评为最佳表演者。

(五)课内外拓展

1.结合自己实际,用“从现在开始”说一句话。

2.续编故事:猴子当了兽王以后,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

3.说说班里的小干部哪些地方做得好?如果你当了小干部,你将怎样做?

(六)写字指导

1.写字指导。找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并在黑板上范写。2.找出你认为最容易写错的字,并说说该注意的地方。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较多。如:“令(少点)、直(少横)、现(最后一笔是竖弯勾)”等,这

些都应提醒学生注意。3.重点地指导。“之”的书写要注意:点不宜太小,捺要写平。“第”字的竹字头要写小些,整个字体不能太长。“轮”字的车字旁要写窄一些。四个左右结构的字,两部分要紧凑。

4.学生练习写字,同桌评议。在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旁边画上一个笑脸

篇6: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五导学案

[学习总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写字兴趣。

2、识字:渗透性识字7个(课、我、们、写、字、笔、画)

3、写字:认读田字格。初步知道什么是笔画、笔顺。

4、词语句:感知“认真”的意思。

5、阅读:读几个句子。听读《学写字》

6、口语交际:在观察田字格、检查握笔姿势等活动中进行伙伴交流。

7、学法和习惯: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课题:2学写字

学习目标

预设重点: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学写字很有用。

2.认识生字,学写田字格里的生字。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用“生字卡片、投影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很美的小诗,诗的名字是:写字很有用。二、揭示学习目标(口头)

二、导学过程

(一)看一看

(二)说一说

有几幅图?(3幅)图上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是蜜蜂和蚂蚁)

评价、交流。

2.出示生字卡片:蜜蜂、蚂蚁,仔细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每个字中都有一个“虫”字)讲解这四个字是两种昆虫的名字,所以都有“虫”字旁。

3.蚂蚁和蜜蜂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你猜猜看。(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想像,只要说得合理,就予以鼓励)

4.蜜蜂和蚂蚁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小诗。

(三)指导读课文

1.范读小诗,学生边听边思考:写字有什么用?

2.“大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指的是学写字这件事)学写字有什么用呢?(学生甲:学会了写字,我们可以写信。学生乙:我们可以读书,增长知识。学生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

3.投影出示小诗,老师带领同学读。(当多数同学会读后全班齐读,带动能力较差的学生,最后请学生自己读)

三、当堂训练:认识生字

1.抽出“我、学、写、字”这四个字的生字卡片,请同学认读。(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读)

2.在小诗中找出这四个生字,并画出来,读一读。

四、小结

小蜜蜂和小蚂蚁都要学写字了,那你们呢?我们一起比一比,看谁学得又多又快又好。

板书设计

写字很有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四个生字?(我、学、写、字)

指名读四个字。

二、揭示学习目标

三、导学过程

(一)找一找

1.听老师范读。要求看清词语,听清字的读音。

2.跟着老师一齐读。

3.谁能自己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同桌互读)。

4.刚才大家读得很熟练,你认识了哪些字?(指名到前边指着黑板上的字读给大家听)

5.重点认识:笔、皮、本、用、心(可以请读得好的同学介绍一下是怎么记住这几个字的)

(二)说一说

1.我们一起来认识铅笔、橡皮、田字格本这三种文具。(老师出示实物)铅笔是用来写字的,但如果写错了怎么办呢?(擦掉)用什么擦掉呢?对,用橡皮,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下田字格本。(老师可向学生介绍田字格的作用)我们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只有把笔画的位置摆放好了,写出来的字才美观、大方。

2.我们写字的时候一定要用心、认真,只有这样才不容易出错。

3.我们在学写字的时候怎样才能做到很认真?(预设学生甲:看清老师是怎么写的。预设学生乙:老师讲话时要听清楚,不随便说话。预设学生丙:写字时不乱画)

4、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写字,希望你们不仅学会写,还要写得干净、整齐。

(二)读一读

1.老师范读带拼音的汉字,学生跟着读。(这是学拼音前的渗透,不提教学要求)

2、读生字卡片。(指名读,打乱顺序读)

三、当堂训练

找出你认识的字,读一读。

1.我是一名小学生。

2.画画语文课上课我们学会

3.一年级1班五月一日三月八日六月一日

四、板书设计

学写字

铅笔橡皮田字格本

写字用心很认真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摆好读书的姿势,说说我们在读书时应该注意什么?

2.我们要学习写字了,要想把字写好,我们就要有正确的书写姿势。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出示学习目标(口头)

导学过程

(一)看一看

预设:学生甲:图上的小朋友坐得很直。学生乙:他把脚放平了。学生丙:他把手放在了胸前。

1.知道图上的小朋友把手攥成拳放在胸前是什么意思吗?(他告诉我们在写字时胸要离桌子一拳远)你用拳比一比。

2.为了保护我们的眼睛,我们还要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由于学生对“一尺”“一寸”的概念不清,老师可以边讲边用手比划出“一尺”“一寸”的长度,使学生了解个大概)

3.请大家照着图上小朋友的样子做一做。(请姿势正确的同学到前面表演给大。

(二)描图练习

1.刚才大家做得都很好,现在请你拿着笔画一画吧!

2.看书包图,找到起点再画。(鱼图同上)

(三)认识笔画

1.谁能说出笔画的名称?(横、竖、点、撇、探)(学生说不出来的,老师告诉)

2.书空练习:老师边说边在幻灯片上描出“一”,学生用手指写在桌上(提醒学生:写“一”时要注意从左往右的笔顺规律)

3.在幻灯片上按顺序描出“|、丿、丶、”四个笔画,学生在桌面上书空,边写边说出笔画的名称。

4.描在书上。(老师检查书写姿势)

三、当堂训练

1.说出下面笔画的名称。

丿丶 -|

2.说出每个字中你认识的笔画。

日火 人 木 文 土

四、板书设计

笔画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一、谈话导入

在写字之前,我们要认识一种新的格子(出示小黑板),这就是田字格。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很美的小诗,诗的名字是:写字很有用。二、揭示学习目标(口头)

二、口述学习目标

三、导学过程

(一)看一看观察田字格

(二)说一说

你能说说每个小格子所在的位置吗?(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三)观察田字格个的汉字

1.这三个字你认识吗?(山、火、土)

2.你认识的笔画写在了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如“土”的第一个“横”写在了横中线上,“竖”写在了竖中线上)

三、当堂训练

1.检查书写姿势。

2.让学生跟着老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并说说这个笔画所在的位置。

四、板书设计

篇7:二年级上册《雷雨》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生字组词。

刮()

虹()

蝉()

陈()

乱()

红()

单()

阵()

2、照样子写词语。

黑沉沉

---------

--------

--------

越来越亮

---------

-----------

--------

二、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本课讲了()、()、()的景象。(2)第()段到第()段写了雷雨前的景象;

第()段到第()段写了雷雨中的景象; 第()段到第()段写了雷雨后的景象。

(3)观察书上两幅图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象。

2、感情朗读

你能通过声音让人感受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吗?

3、积累词句

(1)用波浪线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有哪些景象。

三、课文延伸

篇8: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年级:五数主备人: 全宪存审核人:高保山课型:新授班级: 姓名: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17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掌握被除数部分不够除与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有余数时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培养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重点:掌握被除数整数部分不够除时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有余数时的计算方法。

一、自主学习任务一:自学例21、王鹏每周计划跑5.6千米,每天要跑多少千米? 列式:

2、尝试:5.6÷7→75.6□中填(能填1吗)

56个十分之除以7得8个十分之一,因此商得()

3、自我小结:小数除以整数,被除数不够除的部分商为()。商的小数点同

样与被除数的小数点()

任务二:自学例3

1、王鹏的爷爷每天坚持慢跑1.8千米,每天跑12分钟,爷爷慢跑的速度是多少? 列式:

2、1.8÷12=()余数不够除,后面怎么办?

12.8添上()再除

二、合作探究

1、小数除以整数,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如何计算?

2、小数除以整数,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该怎么办?

3、归纳:小数除以整数,被除数或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要先在商的上写零,点上小数点后再除,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末尾后面添再继续除。

三、交流展示

四、过关检测1、2.5÷56.4÷81.8÷206.3÷62、王鹏爷爷每天坚持慢跑540米,王鹏每天跑5分钟爷爷每天跑6分钟,爷爷每天跑多少千米?

3、两个数的积是0.36,其中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4、两个修路队,甲队8天修6.48千米,乙队9天修10.35千米,哪个队的工作效率高些?(计算后回答)

五、课堂小结

篇9: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五导学案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秋天的图画》 指导教师

课时 2课时 学习日期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字卡、词卡、挂图、课件

学习过程设计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备注

教材分析:

《秋天的图画》是新选编的课文,图文并茂。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课文中“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的设问,使我们对创造这一切的勤劳的人们喜爱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对秋天的山野会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仅停留在对外在的感知,缺乏对秋天美好的真正感悟。由此教师要利用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秋天是个美好的、丰收的、喜庆的季节,从而体会出秋天真正的美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的识字(一),讲述了秋天的知识,今天让我们继续认识秋天吧。

二、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思考:读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

2.自读课文。

3.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4句)

4.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注意轻声音节:灯笼高粱)

5.小组合作读,好的帮助差的,读正确,读流利。

三、认读生字

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重点字音:梨笼颊浪勤劳

四、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甚么喜欢。

5.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6.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7.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扩展活动

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会场……

六、作业

1.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读熟至背。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课文中要求认的生字

2.背诵课文

二、新授

(一)认记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写的生字,认读。

重点字音:浪灯作字苹丽劳

(二)识记字形

采用自己最喜欢的识字方法:

提示:编字谜

加偏旁

换偏旁

做动作

(三)组词语理解字义

(四)范写指导

重点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三、作业

1.我会画:画秋天的果园

2.我会做:

(1)用落叶做书签

(2)用自己的画做贺卡

(3)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展示台做准备)

板书设计:

1秋天的图画

梨子

苹果

稻海

高粱……

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句子序号。

学生同桌互读生字。

学生认读生字,注意:梨、笼、颊、浪、勤、劳等字的读音。

学生选择喜欢的句子读。

学生男女生赛读、想象读课文,尝试着背诵课文。

指名学生读生字。

学生认读生字,注意:浪、灯、作、字、苹、丽、劳等字的读音。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给生字组词或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反思:

课文共有一个自然段,三句话。讲了秋天,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大雁共同构成的一幅秋天美景图。文中一句:“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做出了回答……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一问一答,既是一种语法结构,也揭示出人们在创造美、感受美。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抓住秋天的特点、事物的特征,学习语言、应用语言文字;通过图片,突破学生理解的难点,通过朗读,激发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热爱劳动共创美好生活。不足是应进一步指导学生给每句话表序号。

篇10: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五导学案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诵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了解诗歌特点。2.反复诵读,分析景物意象。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 山的感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目标达成:

有感情地朗诵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杜甫的经历 【创境激趣】 下面的对联写谁?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自学导航】

1、整体把握: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2、简介泰山、探究诗歌体裁

3、文中展示了一个什么样 的社会?

4、探究诗歌的 结构? 【合作探究】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

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

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强化训练】

一、诗歌语言精炼,包含哲理,你能赏析吗?

二、请你再说出几句富有哲理的诗句

三、杜甫诗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

【布置作业 】 【板书设计】

望岳-望-泰山-高 险峻

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教学反思】

杜甫的这首《望岳》是咏东岳泰山的名篇。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了“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本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时,是现存的杜诗中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教学中我紧紧围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富有启发和象征意义的诗,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篇11: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五导学案

1、体会本文平实朴素的语言,理解深沉的父爱。

2、从选材角度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二、课文研讨与交流

1、作者善于在叙事运用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去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请同学们标出文中父亲所说的几句话,谈谈自己的体会(即蕴含了怎样的“潜台词”)。

2、这篇散文以“背影”为着眼点的写作方法有什么好处?

三、自测自评

回忆往昔的日子,你曾经有过的经历:或许夜已黑了,迟迟不见儿女归来的父母,他们会怎样对你说?或许在那寒冷的冬日,看着浑身发抖的你,他们会怎么做怎么说?或许一个不经意间你摔伤了手脚,他们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会有怎样的一种话语?或许……在这些言语、在这些动作、在这些细节中,我们读到一份沉甸甸的父爱,读到了一份意浓浓的母爱。请以此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徐秀形

篇12: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 一.导学提纲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查字典,看看该怎么读,什么意思。

1.我新认识的字(请注上拼音,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2.我想提醒难写的字(想想按笔画顺序该怎么写,哪些笔画需要提醒。)3.我能理解新词(请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①的意思是: ② 的意思是: ③ 的意思是:

(二)查找“小儿麻痹症”的相关资料。

(三)把课文读熟练,并思考下面问题:

1.《掌声》这篇课文主要讲(谁)

(干什么)

(结果)

2.当轮到英子讲故事的时候,她为什么犹豫?

3.从两次的掌声中你体会到什么?

4.这篇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最感动,画出相关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抄一抄。

(四)这篇课文中有哪些词语、句子你不理解,画出来。

(五)你对这篇课文中有哪些疑问或问题,请提出来。

1.2.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犹豫”、“忧郁”的意思。

2、运用结合语境、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义;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来深入理解课文,懂得课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导学提纲

(四)教学流程:

1.检查课前预习,展示先学成果 ①出示课前导学提纲 ②检查预习情况 a.反馈生字词 b.检查初读课文 c.说说预习中的收获 d.谈谈预习后的困惑 ③小结预习结果

2.引导自主学习,探究文章内容 ①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掌声的句子。a.想想:这两次掌声分别在什么时候响起? b.联系上下文说说英子为什么犹豫?

c.想象说话:在掌声里,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 d.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是什么样的掌声? e.尝试自学第二次掌声,完成课中“学习单”。② 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

a.自由读,思考:如果让你根据第四自然段内容以及课前了解的色彩语言给英子画一张像,你会用什么颜色做背景?给她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怎么画她的眼睛?

b.小组交流 c.全班反馈 d.指导朗读 ③学习第五自然段 a.指名读信的内容

b.英子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 c.引读“微笑着面对生活”,加深理解。④总结拓展,升华爱的主题

a.在这里,掌声已经不仅仅是鼓掌的声音了,它还是什么? b.平时你给过谁掌声?你得到过谁的掌声? c.配乐诗歌朗诵。3.课后作业

上一篇:教师党员12月思想汇报范文下一篇:火电厂新员工培训创新与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