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米开朗基罗传》有感

2024-05-27

读《米开朗基罗传》有感(精选16篇)

篇1:读《米开朗基罗传》有感

——读《名人传之米开朗基罗》有感

那天,寒雪纷飞,天昏地暗。不能外出玩耍,只能无所事事的宅在家里。无聊之余,我拿起了《名人传》这本书来消遣时间。不料,故事内容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无法自拔,更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文章。

《名人传》出自于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笔下,是一部激发人上进的文学名著。它叙述了三位伟人的一生: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书中让我看到了他们像常人一样有他们的矛盾、痛苦和挣扎,但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中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

这部名著中,米开朗基罗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米开朗基罗出生于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雷塞,他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6岁时就去世了。他13岁进入了佛罗伦萨著名画家多梅尼科·吉兰达伊奥的工作室,并以神奇的速度掌握了绘画技巧,后又跟多纳泰罗的学生贝托多学习了一年雕塑。之后,他又进了当时统治者开办的美术学校。短短四年,他以自己超群的才华获得了一个伟大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后来,他殚精竭虑的投身艺术作品的创作,即使人生坎坷、世态炎凉,他坚持度过了70余年的艺术生涯,他的艺术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我期待米开朗基罗这座高山,给我们恒在的启迪。”这是作者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中的结束语。起初,我并不了解米开朗基罗,只是知道他的艺术名声,而如今看了这本传著,才了解到这位即使高龄却还依然投身艺术的伟人。他即使重病在身,即使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即使和助手挤在一张床上,即使有那么多反对者欺压,他依然要做个对艺术完美追求的人。在我的心中,米开朗基罗是那么伟大,那么幸运!罗曼罗兰还评价道:“我并不是说,普通人能企及这样的高度,与之心神相同。但一年一度地,他们可以登山朝拜,他们将可以在那儿吐故纳新,滤去血液中的杂质。在那高山之上,他们将会感到自己更接近永恒。过后,他们再下到人生的平原上来,心中将充满奋斗的勇气!”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对自己作一个深刻的反省。我,自傲,一意孤行。家长们每天忙里忙外,却始终不忘嘱咐我一件事——好好学习!我时常会我行我素,把他们的话当“耳边风”。当看到米开朗基罗有时即使如此废寝忘食的工作却换来空空如也的回报时,我表示质疑和嘲笑,甚至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解脱。然而读到母亲曾写给我的鼓励信中,我又开始自责,开始懊悔自己的不是。对待学习,我表面上积极用功进取,表现出一副好学子弟的样子,却不知暗地里有多少次是按着自己心里的享乐主义行事。大多的事情,我只喜欢做点皮毛,学起知识来也是半知不解就草草了事,却又不知对我、对家人那包含期待的一句“好好学习”有多大的破坏力。米开朗基罗即使常常碰壁,却会为了艺术、为了雕塑花费几年甚至一生去完成它们。回想起我,只有一年半就要悄悄溜走的初中生涯啊,我又是怎么对待的呢?只有后悔罢了,只有哀伤罢了……以前,我也想过和米开朗基罗一样的“计划”:选择放弃!觉得放弃了,就都结束了。但他不一样,及时悔改,继续他的艺术生涯。或许现在悔过,为时未晚吧!我时常从家人繁忙的身影中,从父母日渐衰老的白发中,从这样的激励人上进的文章中悔悟。现在回想自己,有愤怒,对自己落魄的愤怒;有伤感,对进取却无回报的伤感;但更多的还是感激,感谢家人,感谢母亲,也感谢米开朗基罗,让我在迷茫中重新找回该走的路,也感谢自己,没有放弃自己……

1564年2月18日,星期五的暮色衬映下,伟大神圣的米开朗基罗逝世了,永远离开了我们,却留下了那么多精美的艺术作品。而我也在米开朗基罗的故事中感悟到了真实,感悟到生活的真谛。正如罗曼评价的那样,米开朗基罗这座高山,会永远矗立在我的心中……

篇2:读《米开朗基罗传》有感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出生在加森汀省的卡普雷塞镇,他父亲是卡普雷塞镇和丘乌西的行政官。米开朗琪罗六岁丧母,幼时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那里。后来,他打趣说,皆因吃了这个乳母的奶,他才选择当雕塑家。

1495年春天,他雕塑了的《熟睡的丘比特》,被时人评为颇具古派的狂热。随后,他又雕塑了《醉酒的巴克科斯》,《垂死的阿多尼斯》和巨型的《丘比特》。而在《耶稣之死》中死去的耶稣躺在永远年轻的圣母膝上,似乎睡熟了。

1501年春,一块巨型的大理石交给了米开朗琪罗,硕大的《大卫像》由此诞生。

1508年,教皇命令这位根本不懂壁画技术的画家,去画西斯廷教堂的穹顶。因为教皇的固执,他只好让步执行。在工作疲劳与焦虑之外,还有家人那些可恶的纠缠。他们全家都靠他养活,滥用他的钱,拼命压榨他。

就是这样一个薄情寡义,充满妒忌的环境,一边是毫无见识,只知盘剥他的家庭;一边是不断窥伺他,期待他失败的顽强敌手。米开朗琪罗只能在其间挣扎苦斗。在这段时期,他完成了西斯廷的英雄作品。

篇3:读林徽因传有感

林徽因出生于书宦之家, 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可能是她优越于当时中国大多数女性的唯一优势。人生而平等, 但机会却千差万别, 林徽因的良好环境并没有使她成为才女, 相反, 尴尬的家庭身份留给她的是“永久的创伤”。林徽因的母亲是小作坊主的女儿, 是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的第二个妻子, 育有二女一子, 只活了林徽因。林长民的第三个妻子为其生有四子一女, 在那个母以子贵的时代里, 林徽因的母亲自然受到冷落。林徽因天生善良, 尊敬父亲、疼爱母亲, 关心家里的兄弟姐妹, 但对母亲与三娘之间的争斗痛苦之极却无计可施。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与梁启超交往甚密, 有意将林徽因许配给梁启超的大儿子梁思成, 梁启超也有此意, 于是有意安排林梁二人见面, 希望他们认识后感情自然发展, 逐渐水到渠成, 瓜熟蒂落。那时候林徽因对爱情的观念和一般女孩没有什么差别, 懵懂中接受家长的刻意设计。即使后来在英国结识徐志摩, 在徐志摩的狂热追求下, 林徽因考虑的还是徐志摩年纪大, 且是已婚人士, 自己嫁给他只能做填房的朴实想法。至于后来传说的徐林之间的爱情如何轰轰烈烈, 也只是徐志摩一厢情愿而已。

林徽因在16岁的时候, 林长民被派去常驻伦敦, 她便随父一起赴英, 一方面照料父亲的日常生活, 一方面开始接触崭新的世界。她不时参加父亲的社交活动, 认识了许多有名人物;她随父亲游历欧洲大陆, 开拓了视野。聪明的她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圣玛利亚女子学院学习, 学习期间受到寓所女建筑师房东的启发, 确定了建筑艺术作为主攻方向, 并且一开始就当做一种近乎神圣的事业来献身。

她结合理论学习和实地走访, 与梁思成一起考察了欧洲大部分的古典建筑, 对古建筑的雕刻、纹饰、线条、图案观察细致, 心有灵犀。作为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和营造学社成员, 她和丈夫考察了中国15个省份的两千多座古建筑, 最后在山西发现仅存的唐代木建筑。林徽因在测量、绘图和系统整理资料方面不如梁思成, 但在融汇材料方面却充满灵感, 常会从别人所不注意的地方独见精彩, 发表极高明的议论。梁思成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大多由林徽因加工润色。林徽因非常健谈, 观点独到, 她和丈夫常常在客厅里邀集一些朋友, 边喝茶别叙谈。前来聚会的都是文坛名人、教坛大匠、社会名流。严谨的学习态度, 为科学的献身精神, 再加上良师益友的殷勤辅佐, 终于成就了林徽因才女的实至名归。

林徽因是真实坦诚的, 做学问一丝不苟, 谈感情也是赤诚待人。在英国的时候, 父亲到瑞士国联开会去, 林徽因一个人坐在诺大的饭厅里, 一个人一面吃饭一面咬着手指头哭———闷到实在不能不哭。理想的她老是希望着生活有点儿浪漫的事情发生, 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她对面同她谈话, 或者和她同坐在炉子边上讲故事, 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她。她做着所有女孩都做的梦。这时候徐志摩出现了, 两人热情的谈文学、人生方面的问题, 互相产生好感。但是当徐志摩表示要因她离婚的时候, 林徽因果断的听从父亲的安排, 离开伦敦去了另外的城市。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而绝不用谎言来欺骗自己和别人。

最能代表林徽因至诚的事件是在她和金岳霖之间发生的故事。林家客厅的常客金岳霖对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爱情有所怀疑, 便隐隐约约的向林徽因表示出自己的爱意, 绝顶聪明的林徽因不可能不知道。1926年梁思成去河北宝坻考察古建筑, 林徽因因病在家。金岳霖趁机展开爱情攻势, 使得林徽因非常苦恼。当梁思成回来之后, 林徽因哭丧着脸对他说:“我苦恼极了, 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 不知怎么办才好。”

林徽因对梁思成说这话时, 一点不像妻子和丈夫谈话, 却像个小妹妹在请哥哥拿主意。梁思成当时觉得血液都凝固了, 但转念一想, 她没把我当做一个傻丈夫, 怎么办?经过一夜无眠, 梁思成认为自己在文学艺术方面虽有一定修养, 但没有金岳霖那哲学家的头脑, 认为自己不如老金。第二天, 梁思成哭着对林徽因说:“你是自由的, 如果你选择老金, 我祝福你们。”过了几天, 林徽因告诉梁思成:“我把你的话告诉了老金, 老金的回答是, 看来思成是真心爱你的, 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 我退出。”

林徽因的这种纯真的性格, 无形中为她增添了许多的魅力。

林徽因非常反感母亲的无事生非。她曾给费慰梅的一封信中说:“我自己的母亲碰巧是个极其无能又爱管闲事的人, 而且还是天底下最没有耐性的人。”1940年因日本飞机轰炸昆明, 他们一家随中央研究院迁往四川重庆西边的小镇李庄。林徽因肺病复发, 为了减轻家务便请了一个年轻女工。林徽因的母亲时常在不该和女佣人生气的时候生气, 在不该惯着她的时候惯着她。因为过于没有耐性, 让女佣人像钟表一样的做好日常工作但又必须告诫她改变林徽因的指令, 直到任何人都不能做任何事情。尽管如此, 林徽因认为和母亲争吵只不过是“傻帽和自找苦吃”, 生气之后还是一样精心侍奉。这让人想起舜那“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 舜用他“欲杀而不得, 即求常在侧”的隐忍和智慧, 维持了家庭的和睦与安宁, 林徽因也是如此。

流亡昆明期间, 梁思成病倒了。他在北京时患的颈椎病在昆明复发, 背部肌肉痉挛, 痛的昼夜不能安眠, 医生诊断为扁桃体炎化脓所致。切除了扁桃体后牙周炎又发作, 又把满口牙拔掉。如此一来, 在一年内他只能日夜躺在一张帆布椅上, 服药治疗。林徽因不仅要悉心护理梁思成, 而且要挑起家庭的全部重担。他们没有多少积蓄, 在昆明为了一家五口能过日子, 曾“整天宣言我们愿意服务的替政府或其他公共机关效力”。但是这愿望一直落空, 甚至干活也得不到“一点实际的酬报”。高价的房租和暴涨的粮食, 逼得她只好在云南大学教书, 每周教六个小时的补习英语, 月薪只有40余元法币。为了这点儿钱, 她每周往来要爬山坡, 要走老远的路。林徽因是家里的总管, 这个责任牵扯了她很多的精力, 作为过渡一代的知识女性, 她反抗传统的老规矩, 但也认为有一些规矩是不能反抗的。为人子, 止于孝, 为人母, 止于慈, 与人交, 止于信, 林徽因真的做到了知止而后有定。

林徽因的贡献除了表现为做梁思成生活的妻子、事业的助手之外, 她自己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她写诗、散文、小说和剧本。她是学建筑的, 但是对文学的趣味极高, 精于鉴赏, 所写的诗和小说风格冷清, 一时无二。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时亲手设计的有东方神韵的婚礼服摒弃了西式服装的元素, 以不合常情的大胆想象, 塑造出古雅、浓郁、特异的东方风格, 让人过目不忘。林徽因优越的才情离不开对生命对国家炽烈的爱。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候, 好友费正清知道林徽因夫妇贫病交加、度日如年的情况后, 几次劝他们去美国, 以便治好病, 并找一份有丰厚报酬的工作。可是他们在感激朋友关心的同时也表示: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 我不能离开她;假如我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 我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梁思成后来说:“我当然知道这个决定所付出的代价, 我不能不感谢徽因, 她以伟大的自我牺牲来支持我。不!她并不是支持我, 我以为这也是她的选择。如果说我从李白、杜甫、岳飞、文天祥这些伟大的民族英雄那里继承了爱国主义思想, 而徽因则除此之外, 比我更多的从拜伦、卢梭等伟大的诗人、哲学家那里学习了反侵略、反压迫的精神。她对祖国的爱, 是怀着诗人般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在这种爱国主义的激励下, 林徽因留给祖国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景泰蓝在新中国的重生, 人民英雄纪念碑须弥座的浮雕。做完这些之后, 林徽因于1955年3月31日晚上与世长辞。

《大学》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这三条纲领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文化心理结构的浓缩和精华, 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核心。它不是空洞的口号, 它需要每一个传统与现代的知识分子用行动去实践, 也只有这样,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够彰显, 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才能够扩大, 从而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之后实现平天下的最高理想。林徽因是实践者, 中国的优秀儿女都是实践者, 让我们踏着前人的足迹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刘炎生著.中国第一才女林徽因[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6.

篇4:读林徽因传有感

林徽因出生于书宦之家,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可能是她优越于当时中国大多数女性的唯一优势。人生而平等,但机会却千差万别,林徽因的良好环境并没有使她成为才女,相反,尴尬的家庭身份留给她的是“永久的创伤”。林徽因的母亲是小作坊主的女儿,是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的第二个妻子,育有二女一子,只活了林徽因。林长民的第三个妻子为其生有四子一女,在那个母以子贵的时代里,林徽因的母亲自然受到冷落。林徽因天生善良,尊敬父亲、疼爱母亲,关心家里的兄弟姐妹,但对母亲与三娘之间的争斗痛苦之极却无计可施。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与梁启超交往甚密,有意将林徽因许配给梁启超的大儿子梁思成,梁启超也有此意,于是有意安排林梁二人见面,希望他们认识后感情自然发展,逐渐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那时候林徽因对爱情的观念和一般女孩没有什么差别,懵懂中接受家长的刻意设计。即使后来在英国结识徐志摩,在徐志摩的狂热追求下,林徽因考虑的还是徐志摩年纪大,且是已婚人士,自己嫁给他只能做填房的朴实想法。至于后来传说的徐林之间的爱情如何轰轰烈烈,也只是徐志摩一厢情愿而已。

林徽因在16岁的时候,林长民被派去常驻伦敦,她便随父一起赴英,一方面照料父亲的日常生活,一方面开始接触崭新的世界。她不时参加父亲的社交活动,认识了许多有名人物;她随父亲游历欧洲大陆,开拓了视野。聪明的她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圣玛利亚女子学院学习,学习期间受到寓所女建筑师房东的启发,确定了建筑艺术作为主攻方向,并且一开始就当做一种近乎神圣的事业来献身。

她结合理论学习和实地走访,与梁思成一起考察了欧洲大部分的古典建筑,对古建筑的雕刻、纹饰、线条、图案观察细致,心有灵犀。作为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和营造学社成员,她和丈夫考察了中国15个省份的两千多座古建筑,最后在山西发现仅存的唐代木建筑。林徽因在测量、绘图和系统整理资料方面不如梁思成,但在融汇材料方面却充满灵感,常会从别人所不注意的地方独见精彩,发表极高明的议论。梁思成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大多由林徽因加工润色。林徽因非常健谈,观点独到,她和丈夫常常在客厅里邀集一些朋友,边喝茶别叙谈。前来聚会的都是文坛名人、教坛大匠、社会名流。严谨的学习态度,为科学的献身精神,再加上良师益友的殷勤辅佐,终于成就了林徽因才女的实至名归。

林徽因是真实坦诚的,做学问一丝不苟,谈感情也是赤诚待人。在英国的时候,父亲到瑞士国联开会去,林徽因一个人坐在诺大的饭厅里,一个人一面吃饭一面咬着手指头哭——闷到实在不能不哭。理想的她老是希望着生活有点儿浪漫的事情发生,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她对面同她谈话,或者和她同坐在炉子边上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她。她做着所有女孩都做的梦。这时候徐志摩出现了,两人热情的谈文学、人生方面的问题,互相产生好感。但是当徐志摩表示要因她离婚的时候,林徽因果断的听从父亲的安排,离开伦敦去了另外的城市。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绝不用谎言来欺骗自己和别人。

最能代表林徽因至诚的事件是在她和金岳霖之间发生的故事。林家客厅的常客金岳霖对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爱情有所怀疑,便隐隐约约的向林徽因表示出自己的爱意,绝顶聪明的林徽因不可能不知道。1926年梁思成去河北宝坻考察古建筑,林徽因因病在家。金岳霖趁机展开爱情攻势,使得林徽因非常苦恼。当梁思成回来之后,林徽因哭丧着脸对他说:“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

林徽因对梁思成说这话时,一点不像妻子和丈夫谈话,却像个小妹妹在请哥哥拿主意。梁思成当时觉得血液都凝固了,但转念一想,她没把我当做一个傻丈夫,怎么办?经过一夜无眠,梁思成认为自己在文学艺术方面虽有一定修养,但没有金岳霖那哲学家的头脑,认为自己不如老金。第二天,梁思成哭着对林徽因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老金,我祝福你们。”过了几天,林徽因告诉梁思成:“我把你的话告诉了老金,老金的回答是,看来思成是真心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退出。”

林徽因的这种纯真的性格,无形中为她增添了许多的魅力。

林徽因非常反感母亲的无事生非。她曾给费慰梅的一封信中说:“我自己的母亲碰巧是个极其无能又爱管闲事的人,而且还是天底下最没有耐性的人。”1940年因日本飞机轰炸昆明,他们一家随中央研究院迁往四川重庆西边的小镇李庄。林徽因肺病复发,为了减轻家务便请了一个年轻女工。林徽因的母亲时常在不该和女佣人生气的时候生气,在不该惯着她的时候惯着她。因为过于没有耐性,让女佣人像钟表一样的做好日常工作但又必须告诫她改变林徽因的指令,直到任何人都不能做任何事情。尽管如此,林徽因认为和母亲争吵只不过是“傻帽和自找苦吃”,生气之后还是一样精心侍奉。这让人想起舜那“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舜用他“欲杀而不得,即求常在侧”的隐忍和智慧,维持了家庭的和睦与安宁,林徽因也是如此。

流亡昆明期间,梁思成病倒了。他在北京时患的颈椎病在昆明复发,背部肌肉痉挛,痛的昼夜不能安眠,医生诊断为扁桃体炎化脓所致。切除了扁桃体后牙周炎又发作,又把满口牙拔掉。如此一来,在一年内他只能日夜躺在一张帆布椅上,服药治疗。林徽因不仅要悉心护理梁思成,而且要挑起家庭的全部重担。他们没有多少积蓄,在昆明为了一家五口能过日子,曾“整天宣言我们愿意服务的替政府或其他公共机关效力”。但是这愿望一直落空,甚至干活也得不到“一点实际的酬报”。高价的房租和暴涨的粮食,逼得她只好在云南大学教书,每周教六个小时的补习英语,月薪只有40余元法币。为了这点儿钱,她每周往来要爬山坡,要走老远的路。林徽因是家里的总管,这个责任牵扯了她很多的精力,作为过渡一代的知识女性,她反抗传统的老规矩,但也认为有一些规矩是不能反抗的。为人子,止于孝,为人母,止于慈,与人交,止于信,林徽因真的做到了知止而后有定。

林徽因的贡献除了表现为做梁思成生活的妻子、事业的助手之外,她自己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她写诗、散文、小说和剧本。她是学建筑的,但是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鉴赏,所写的诗和小说风格冷清,一时无二。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时亲手设计的有东方神韵的婚礼服摒弃了西式服装的元素,以不合常情的大胆想象,塑造出古雅、浓郁、特异的东方风格,让人过目不忘。林徽因优越的才情离不开对生命对国家炽烈的爱。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候,好友费正清知道林徽因夫妇贫病交加、度日如年的情况后,几次劝他们去美国,以便治好病,并找一份有丰厚报酬的工作。可是他们在感激朋友关心的同时也表示: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假如我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梁思成后来说:“我当然知道这个决定所付出的代价,我不能不感谢徽因,她以伟大的自我牺牲来支持我。不!她并不是支持我,我以为这也是她的选择。如果说我从李白、杜甫、岳飞、文天祥这些伟大的民族英雄那里继承了爱国主义思想,而徽因则除此之外,比我更多的从拜伦、卢梭等伟大的诗人、哲学家那里学习了反侵略、反压迫的精神。她对祖国的爱,是怀着诗人般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在这种爱国主义的激励下,林徽因留给祖国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景泰蓝在新中国的重生,人民英雄纪念碑须弥座的浮雕。做完这些之后,林徽因于1955年3月31日晚上与世长辞。

《大学》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条纲领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文化心理结构的浓缩和精华,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核心。它不是空洞的口号,它需要每一个传统与现代的知识分子用行动去实践,也只有这样,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够彰显,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才能够扩大,从而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之后实现平天下的最高理想。林徽因是实践者,中国的优秀儿女都是实践者,让我们踏着前人的足迹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刘炎生著.中国第一才女林徽因[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6.

[2]龙婧著.林徽因画传[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1.

篇5:读《米开朗基罗传》有感

热狂、骄傲、神经质的气息,易于沉溺在一切盲目的信仰中,守着一切宗教和社会的狂潮耸动,人人是自由的,人人是专制的,生活是那么舒适,可是这里的人生无疑是地狱。

就在这个天堂般又魔鬼般的地方,升起过一轮红热的太阳,明媚,刺眼。他从没有落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悬挂在我们头顶,发光发热,直至永恒。

他,就是米开朗基罗。

他狂野,他不羁,他高贵。他欣赏自己,赞赏自己,他不答应别人把他当艺术家来看到,他认为,天才这个词都不配于他。

天才,总有过人的品性。他的意志简直是一无所能;甚至可说他的精神与他的心也是一无所能。这是一种狂乱的爆发,一种骇人的生命,为他太弱的肉体与灵魂所不能胜任的。“他在继续不断的兴奋中生活。它的过分的力量使他感到痛苦,这痛苦逼迫他行动,不息地行动,以小时也不得休息。”他写道;“我为了工作而筋疲力尽,从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地工作,我除了夜以继日地工作之外,什么都不想。”这种病态的需要活动不特使他的业务天天积累起来,不特使他接受他所不能实现的工作,而且也是他堕入偏执的癖性中去。他要雕琢整个的山头。当他要建造什么纪念物时,他会费掉几年的光阴到石厂中去挑选石块,建筑搬运石块的大路;他要成为一切:工程师、手工人……他要独个子干完一切;建造宫殿、教堂,由他一个人来。这是一种判罚苦役的生活。他甚至不愿分出时间去饮食睡眠。

他的父亲也劝告他不要劳作过度,但是劝告业不起影响。他从不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合人性些。他只以极少的面包与酒来支持他的生命。自然,他的健康状况每日愈下,他的精神因他苦难的生活也极度悲观起来。他猜疑,他不安,他孤独。他甚至说过:“我的快乐是悲哀。”没有一个人比他更不接近快乐而更倾向于痛苦的了。他在无垠的宇宙中所见到的所感到的只有它。世界上全部的悲观主义都包含在这绝望的呼声,这极端悲伤的语句中。

他也是孤苦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爱人;他不被人爱。人们对他又是钦佩,又是畏惧。他孤独地生活着,他孤独地思考着,他孤独地工作着,他孤独地看着这个世界,他孤独地看着自己。死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解脱,一种快乐,但更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因为他还有意志,又思想,有追求。

也许,孤独可以让人静静地审视自己,审视世界,它帮助我们驱除世俗的嘈杂,给我们一片静谧的森林。也许,孤独让我们更能坚定自己的意志,让我们变得更坚强,好让我们在苦海中寻找救命的稻草。

篇6:米开朗基罗传读书笔记

他在极度痛苦煎熬中却还能把他的全部奉献给工作,他一生经历过无数的挫折,然而总是没有什么能将他打到。我们的挫折,在他眼里不过是一颗沙子,小小的沙子比起沉重的巨石,还算得了什么?根本不值一提。我相信,只要我们经受住了生活中的挫折和苦难,就一定能收获成功的果实,而不会像米开朗琪罗那样直到死后才“从可怕的风暴中回到甜美的宁静之中。”勇敢承接挫折。人不怕跌倒,就怕站不起来。

但要想勇敢地承接挫折,还要有坚定的信念。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一定能越过挫折的考验!米开朗琪罗绝望过,但他总能在绝望中找到信仰。我们怎能不行?

米开朗琪罗是为痛苦而生,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而承受极端的痛苦,我们是为换了而生,我们完全能以天天开心的状态度过一生啊!只要我们承受住了那一点点的磨难,生活中不就处处春暖花开了吗?我们的生命多么美好!

篇7:米开朗基罗传读后感

告别了乐观而顽强的贝多芬,我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在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中,我与一个对于艺术近乎疯狂的天才相遇。

他是一位天才,对艺术有着与生俱来的追求;他也是一位疯子,脾气暴躁,生性乖僻。他很不合群,经常与恩主顶撞。他是无人可理解的,得不到人们认可的,却又孤芳自赏的米开朗琪罗。

天才总是孤独的,因为他们必将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与怨恨,再加上他天性孤僻,所以他的一生都是寂寞的。

正因如此,这位可怜的天才只可用艺术工作来填补生活的空缺和心灵的空虚。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艺术,亦或许,他正是为了艺术而生。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在思考着自己的艺术作品。

纵然上帝再嫉妒这位天才,他也依旧我行我素,不在意他人的看法,执着地为着心中的梦想和信念,每一秒,作文每一桢,都在为之而奋斗。

他的一生,是如此悲痛,又是如此幸福。悲痛的是他活错了年代,在那个年代中,几乎无人可真正理解他,幸福的是他即使在无人赏识的时代里,也依然完成了梦想,依然没有被时代的世俗而沾染。

或许对他来说,在艺术中死亡,才是最好的结局。

他不必再担心自己的经济,不必再为了家庭而工作,也不会再听到别人对他的打压。他达到了他愿望的目标,他从时间中超脱了。

米开朗琪罗,这位执着而又孤独的天才,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艺术,用他那天赐的智慧雕成了一个理想的世界。他屹立在文艺复兴的意大利,也屹立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是啊!对于这位孤傲的天才来说,为了梦想而燃烧的生命是多么高尚与值得啊!

篇8:英雄不朽——读罗曼·罗兰传有感

—题记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的《名人传》,共分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部分。作者着力刻画了他们三人为追求完美幸福生活而长期忍受艰难困苦的人生。

贝多芬,悲惨童年,闯荡维也纳,攀登上艺术人生的巅峰后,不久便陨落人世。他“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用苦难铸成欢乐,用痛苦换来欢乐;面对挫折要百折不饶。双耳失聪的他面对如此打击毫不畏惧,最终登上了音乐艺术殿堂的顶峰。

米开朗琪罗,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他生活的祖国多灾多难,眼睁睁看着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奴役。他一生依附教皇并为其做事,教皇只是为自己树立碑立传。他说:“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70岁时,他接受了圣彼得大教堂建筑师兼总监的职务,他认为这是他应尽的义务,不肯接受应得的薪水,带着内心对自己以及对社会的怨恨,与世长辞。

列夫·托尔斯泰,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他身体健康,有温暖的家庭、文学的天赋,在旁人看来,这是再幸福不过了。不过,忧虑和苦痛正源于此,他厌倦了这种优良的背景,包括一生所赚取的文学声誉。于是,他倾尽一生的精力去寻求真理。托尔斯泰:“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他做到了。

纵观全书,贝多芬孤僻急躁,米开朗琪罗优柔寡断,托尔斯泰古板封建,验证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句古训。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痛苦的人生历程,读来让人为之动容。

篇9:读《马克思传》有感

看到这部书,触景生情。我想起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在北师大图书馆工作了二十年,也读了很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摘录了大量资料,积累了许多有关马克思的生活和工作图片,当时我也有过编写马克思传的念头。后来,我读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威廉·李卜克内西的书,我记住了他的一句话:“写马克思这样的人必须承担重大的责任”,我想,这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自知能力不够,难于承担这个责任,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也正是我要向萧教授好好学习的方面。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一百八十周年,萧教授写的《马克思传》在这个时候出版,是对这位“千年伟人”马克思最好的纪念。通过这部传记,可以对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导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书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忘我投入;对友谊的珍爱、对家人亲情的眷恋,无不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纪念马克思,就要学习马克思。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认真学习他的著作,学习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从他的生平业绩和伟大品格中吸收智慧和力量。

2008年又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三十年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善,这是中国历史上惠民最多的一次改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载入史册”的最成功的改革。这次改革的成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活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三十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在全国人民热烈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时候,萧灼基教授写的《马克思传》出版,对我们学习和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一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向实体经济渗透,经济危机的征兆频繁出现,并向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这一事实,宣告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已经破产。与此相反,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又骤然热销,据《环球时报》2008年11月12日的报道,2008年《资本论》在德国柏林的销售量是前一年的3倍、1990年的100倍。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也曾经有人瞧不起这部经典著作的意义,认为《资本论》所做的分析已经过时,甚至认为改革必须摆脱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视为阻挠彻底改革的“绳索”。而现在,西方人都重新研究《资本论》,难道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人,可以不要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了吗?

萧灼基教授写的《马克思传》与众不同,它的特色鲜明:第一,它是一部革命传记。以马克思的革命生涯为主线,该书共有13章,按革命实践的先后顺序排列,根据实践的发展,阐述革命理论。第二,在革命理论中突出经济理论。该书的第八章、第九章用10万字的篇幅介绍《资本论》的三部手稿和《资本论》第1—4卷的基本内容。第三,用通俗的形式介绍深奥的理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初学的读者往往感到不易理解,而萧教授采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独特的叙述方式,使复杂的理论问题深入浅出。因此,我建议想读马克思著作的读者,不妨先读萧教授的《马克思传》。

篇10:米开朗基罗传读后感

米开朗琪罗本身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在许多人眼里他称不上“英雄”。他是雕塑和绘画的天才,艺术上无与伦比,但意志上并非“英雄”,他软弱、无力奋斗,在他身上既有反抗性,又有顺从妥协的一面但他的心灵是伟大,在罗曼。罗兰看来,它具备“英雄气息”的。米开朗琪罗似乎比贝多芬幸运,他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有声望的家庭,从小就收到较好的文学和艺术教育,他无残疾也不贫穷。但他精神上比贝多芬更痛苦。他无妻无儿,家庭没有给他丝毫温暖,家人只知道从他身上榨取钱财。而他的祖国有多灾多难,他目睹外族入侵,人民受苦,自己的作品会与战乱,共和主义理想破灭。他人身几乎没有自由,只能依附他并不愿意依附的教皇,终身为教皇们忙碌,到了七十多岁还要爬上脚手架为教皇效劳。米开朗琪罗的本性是高傲的,为了维护尊严,他以前与教皇抗争。但他思想中长期存在的家庭观念和身为长子的职责感,使他再关键的时候又时常明哲保身,一次又一次的向权利屈服。他为一代又一代的教皇们超负荷的工作,无法摆脱教皇们的权利辖制,以至于无法完成自己计划中的伟大作品,这是他性格的杯具,更是时代杯具。到了晚年,尽管他已成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后一位无与伦比的艺术大师,但他却笃信上帝。未完成所谓的“神的使命”

,他七十多岁高龄还理解了圣彼得大教堂总建筑师的职务,而且分文不取。

篇11:读《苏轼传》有感

姐姐三月份的时候就推荐了《苏轼传》给我,今天才终于读完了这部50万字的巨著。古人读圣贤书时要沐浴、焚香、静坐、沉心方能开卷,而我是在孩子看动画片的时段,在给老熊烧菜等待菜熟的间隙看书,好像有点辱没了这样高雅的读物,但对于一个中年妇女来说除了工作、柴米油盐之外可以留给自己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

一、缘起

在我和姐姐很小的时候,爸爸教了我们两首苏轼的词,《水调歌头》和《念女娇 赤壁怀古》,于是我们被带到了一个美丽的宋词世界中。在我们十几岁的那段青春岁月里,有几个假期保持天天背诵一首宋词的频率,而选取的大多是苏轼的词。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这大概也是我们喜欢上苏轼的原因,他的词不仅是豪放,里面传达的旷达更能打动人。从幼时起我们就是苏轼绝对的粉丝,因为喜欢他还成为所谓的才女,我的经验是如果你能背诵五十首左右的宋词,而且可以做到信手拈来,活学活用,基本在一个小范围内就会被称为“才女”。我们姐妹二人从少年时吟诵着“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意气风发,走到了中年时“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荡,相信还会念叨着“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起老去。

二、侠骨柔肠

侠骨柔肠是我对一个男人最高的评价。而对于苏轼,这样的评价视乎不够,太单薄。林语堂说过的:“苏东坡他富有创造力、守正不阿、放任不羁,是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但他的人生和性格仍可从侠骨和柔肠两个方面去剖析。

何谓“侠骨”?他的身份虽不是侠,但我觉得他有侠气、侠义。他性格中的坦诚率真、放任不羁、恣意豪放是我最看重最喜欢的东西,当然这些特质也体现在他的诗文之中、体现在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他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他说“万事悠悠付酒杯,流年冉冉入双鬓”;他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他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他出生书香门第(不是一般的书香,唐宋八大家,他们家占了三个);年少成名,且名满天下;仕途三起三落,最高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皇帝的秘书负责写圣旨),最落魄时被关进监狱,遭到毒打,但无论何种人生境遇,他都能泰然处之,宠辱不惊,旷达超脱。这种超然的人生态度最高的体现就在于那首《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我12年写下的270余篇空间日记中,两次提到这首词。而当时都是人生最低谷,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抄写《定**》会让内心变得平静通达,很多事情也就想得开了。

何谓“柔肠”?虽然苏轼一直被推崇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他亦有悲天悯人的一面,也有儿女情长的一面。苏轼的一生无论在京为官还是被贬地方,一直心系百姓,这是他的“柔肠”之一。比如《苏轼传》里描述他在徐州任上,黄河决堤,他整天身披蓑衣,脚穿草鞋,亲自指挥并参与抗洪抢险。但我更感兴趣的是他诗词中流露出的一世浪漫,万古柔情,有三首词集中体现了他的“柔肠”之二。

其一,《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写给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一句就将这世上最深沉的爱写尽了。

其二,《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世上有多少感情并不是两情相悦,暗恋和单恋也属寻常,“多情却被无情恼”是常有的事,求而不得就告诉自己“天涯何处无芳草”。

其三,《江神子》。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这是当年一个女粉丝听闻苏轼在西湖游玩,追了去,为他弹奏了一首古筝,对于这样美好的感情,苏轼用了“如有意、慕娉婷”,真的是把这种微妙的情感准确描写到了极致。

三、多才多艺的男神

苏轼一生写了三千首左右的诗词,作品量之大,成就之高,空前绝后。但如果你以为苏轼只会写诗词,那就太小看我的偶像了。苏轼同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他研制的“东坡肉”至今仍在美食榜上,他曾经亲自制墨而引发大火差点烧坏房屋;他以画竹爱竹著称,曾写下“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当我读到这首诗,真的被这位可爱的偶像逗乐了。

篇12:读秦琼传有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秦琼传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秦琼传》这本书,且不说跌宕起伏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单是英雄们的武艺,都足以引人入胜。

故事中的瓦岗寨英雄个个武艺高强,行侠仗义。他们各有各的绝招,各有各的独门武器。老二秦琼,骑的是忽雷驳马,用的`是四棱金装锏,双锏使得是出神入化,智勇双全,无人能敌;老四程咬金人称“混世魔王”,用的是一双板斧,虽仅有三招,却有万夫不当之勇;老八罗成,胯下是闪电白龙驹,臂力过人,使的是五钩神飞枪,更是神勇。总之瓦岗寨兄弟个个都是好汉!

我也曾幻想着,有朝一日也练成像他们那样的功夫,仗义执言,扶弱济困,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那该多给力!

后来我明白了,高强的武艺不是一天练就的,是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勤学苦练才练成的。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程门立雪的虔诚,没有虚心求教的谦逊,恐怕很难练就一身本领。练功是这样,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篇13:读《米开朗基罗传》有感

《贝多芬传》的作者德国作家菲利克斯·胡赫无疑是真诚的, 他让贝多芬的生活再现在我们面前。胡赫怀着一颗虔诚、敬仰甚至是膜拜的心情写了贝多芬的一生, 他用细腻的笔锋、犀利的眼神和敏锐的思想描述了贝多芬充满磨难的生活。我们甚至能感受到贝多芬正行走在路的前方, 我们有和舒伯特同样的感受:“我们愿意跟在他身后呼吸着他的呼吸”;“他使音乐充满了他的呼吸和精神, 一切凡是能激动人心的, 他都要尽量表达出来, 要比语言所能表达的更明白、更直接, 他已经把音乐提高为全人类通用的语言。”[1]P528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贝多芬还是生活在痛苦的深渊里, 尽管他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 在音乐上做了不朽的改革, 但是他的音乐却不能为封建主义卫道者所接受, 他们批判他, 压榨他, 让他一刻也不能停止痛苦的折磨。贝多芬向往美好的爱情, 但是却一次次的遭到拒绝, 仅仅因为他不是贵族, 说到底, 在资产阶级眼里他只是个艺人, 地位的悬殊使他最终不能和上流社会融合起来, 包括他和贵族们的友谊, 因为立场的不同也不得不一次次的中断, 甚至伟大的诗人歌德, 两个人虽然在艺术上相互倾慕和欣赏, 最终却因为对待皇后的态度而分道扬镳。贝多芬受不了歌德对皇后的奴颜婢膝而愤然离去。

贝多芬是崇尚自由的射手, 他喜欢自由的空气, 愿意和广大劳苦大众站在一起, 但他要生活却又不得不依附于贵族生存, 这是他痛苦的根源。尽管他尽可能的拒绝贵族的馈赠, 但是贫困的生活又不得不玷污他那纯洁的灵魂, 所以他常常咆哮, 如同《暴风雨》的来临。他把他那来自宇宙深处的《热情》献给了佛朗茨·冯·布龙斯维克伯爵, 而贵族们回报他的却是越来越深刻的心灵和肉体的折磨。他热爱自然也想过《田园》一样谧静的生活, 他喜欢浪漫也向往《月光》下的安逸和美丽, 可是贵族们不会给他机会, 他们想从贝多芬身上听到更多上帝的福音, 他们尽可能多的压榨贝多芬身上的每一个细胞, 向贝多芬索取着上帝馈赠的礼物, 而贝多芬为了《命运》只好不屈不挠的斗争着, 表面屈从, 内心愤怒!有些理解他那饱受煎熬灵魂的贵族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地位, 他们能做的仅仅会给一点施舍。贝多芬不是《英雄》, 作为一个战士, 他遭受了太多的《悲怆》。

正是在这首著名的《c小调奏鸣曲》 (“悲怆”OP、10) 中, 贝多芬已经用他特有的低吼开始了他艰苦的斗争。贝多芬把c小调作为表现斗争的、英雄的、激情的、悲怆的调性, 他在这首作品中植入了真确而丰富的内容。由于在第一和第三乐章具有粗犷激烈的热情, 具有英雄式的反抗精神及阴暗的严肃气氛, 有人称这首作品为“小悲怆奏鸣曲”。而与之相对应的“大悲怆奏鸣曲”即贝多芬的第八奏鸣曲 (OP、13) 。在这首作品中, 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小三度在第一乐章中的运用。“一般来说, 古典主义作品的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是4度和五度的关系, 而贝多芬在这首作品中首次运用了小3度关系, 即由c小调的主部主题 (第11-27小节) 转向降e小调的副部主题 (第51-88小节) , 由此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2]P 205

贝多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作品中运用小三度作为“大悲怆”第一乐章的结束, 而且似乎只有用小三度结束才更能体现悲怆的感觉。这是他在作品中创新的转折, 也是他思想叛逆的闪现;这是向古典主义音乐大胆的挑战, 也是向封建势力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迈出了音乐史上艰难而伟大的一步。

贝多芬向往“自由、平等、博爱”, 是他早年曾受“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的结果, 他憎恨封建压迫, 反对陈旧, 希望革新, 这些进步的思想在他的作品中俯首可见。如果说《c小调奏鸣曲》是战斗的准备, 《第八奏鸣曲》 (“大悲怆”) 是战斗的序幕, 那么他的《第五交响曲》又名《命运交响曲》则是战斗的开始。

《第五交响曲》 (“命运”) 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音乐作品。和《第三交响曲》 (“英雄”) 、《第九交响曲》 (“合唱”) 一样, 都具有战斗主义的精神, 体现了“通过斗争, 获得胜利”的信念。这首作品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各乐章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整个作品气势宏伟, 情绪激昂, 富有清冽的艺术感染力。这部作品共有四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是明亮的快板, 酷似敲门声的音型强烈地震撼着每一根听者的神经, 音乐的层层级进同时象征着人民的力量如巨大的洪流, 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黑暗势力发起猛烈的进攻。乐曲一开始在c小调上由弦乐和单簧管奏出由四个音组成的富有动力的音型, 这个贯穿整个作品的基本音型推动着音乐不断发展, 形成充满豪放和英勇的气质不断向前冲击的形象概括:贝多芬紧紧扼住了命运的脖子!他吹响号角向命运发出了挑战。

号角的节奏和音型贯穿整个乐章, 先是主部主题以号角的形式奏响, 而后副部主题在号角声的基础上派生出来;展开部是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的号角声的进一步变化发展, 作者在展开部巧妙的运用了模仿、对比复调的手法, 以频繁的转调, 增加了原有的不稳定性, 使音乐织体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结束部是曲子在主、副主题时而分开, 时而融合的交织中推动发展而来, 形成充满豪放和英勇的气质。再现部基本上与呈示部相同。在这一乐章庞大的结尾中, 两个主题再次汇合, 音乐的气氛锐不可挡, 进一步显示出人民战胜黑暗的坚强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第二乐章是稍快的行板3/8拍子这一乐章是用双主题变奏曲式写成的, 就是把两个不同的主题依次轮流加以变奏, 以加强乐曲的对比。先是并列式变奏, 后是成组式变奏, 其结构关系是:AB﹏︳A1B1﹏︳A2A3A4︳间奏段︳B2︳﹏A5A6结尾。

第三乐章的诙谐曲调性又回到了c小调, 是动荡不安的, 像是艰苦的斗争仍在继续。它是通向第四乐章的过渡和转换。

第四乐章的快板4/4拍子奏鸣曲式。以雄伟壮丽的凯旋进行曲开始, 音乐建立在与原调 (c小调) 具有鲜明对比的C大调上, 表现出人民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

作者在曲子的尾声又安排了光辉灿烂的凯旋进行曲, 表现了人民经过命运的无数次战斗的挣扎, 最后获得了胜利的喜悦心情。

“窥一斑而知全貌”, 通过以上对《第五交响曲》的简单分析, 我们对贝多芬的创作思维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纵观贝多芬所有作品, 他继往开来, 荡古典之风, 开浪漫先河, 用音符向世人昭示了他不屈灵魂的进程, 以毕生的精力为世界文化艺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书作者菲利克斯·胡赫这样总结贝多芬:“他一生是艰苦的, 永无停息的斗争, 一场同不断压迫着他的异常困难作的斗争;一场对不理解他的世界作的斗争;一场为了爱如自己的骨血的灵魂而所做的斗争;一场和自己受到耳聩的命运作的斗争;一场在内心和各种黑暗实力拼搏的斗争;一场为他的艺术使命而作的斗争――这场斗争是在每一部作品里都重新燃起的, 为了使作品达到内心所想象的已经――这是最可怕的、最富磨难的斗争, 足以使创作的人成为全人类的殉道者”[1]P529。而这一切其实毋庸多言, 贝多芬用他的音乐向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感谢上帝把这样的天使送到这个世界, 让我们也有幸从他的音乐中读懂天堂;感谢上帝把他送到人间, 因为他的到来上帝明白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也感谢德国作家菲利克斯·胡赫, 他让我们再一次认识了贝多芬!

参考文献

[1][德]菲利克斯·胡赫.贝多芬传[M].孙则明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

篇14:读《达赖喇嘛传》

从历世达赖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窥见在清净庄严的梵宫中充满着勾心斗角的阴谋,在活佛的转世制度里潜伏着刀光剑影的杀机。达赖圆寂,噶厦(西藏行政办公厅)即请巫师降神,凭他胡诌托生的方向,派人遵其指示去寻访相同或稍后于这一死期出生的婴儿,作为转世的灵童,往往找到三名,举行金瓶掣签。一人当选,全家升天,噶厦给予很多庄田,成为超级农奴主。不仅达赖、班禅如此,各大寺院的寺主活佛亦然;于是,本来就极为庞大的封建庄园制,愈来愈膨胀,织成一张大网,罩在人民头上。最令人眼红的是,达赖即位,尚在童稚,名为法王,大权操诸摄政即俗称藏王的手中,这是个特大肥缺。达赖十八岁亲政,仍须大臣主事,这就引起各种势力的角逐,最占优势的自然数达赖的家属。一至四世达赖在位,西藏政权归白教派掌管,达赖只是一寺之主,油水不大,他们尚能平安度过。五世达赖才干练达,他推翻了白教的统治,掌握了全藏政权,此后的达赖日子就难过了。第六世仓央嘉措富于叛逆精神,亲政不久,终遭废黜,理由是耽于酒色,不守清规,恐怕只是借此由头赶他下台。九至十二世达赖,或未及亲政,或亲政二、三年,相继暴卒,谁都认为他们遭到了毒手。达赖仅仅是抬出来镇压农奴的偶像。十三世达赖曾出亡印度,自承本不愿离开,十四世达赖现仍居国外,都是被裹胁出奔的。

中编单叙十三世达赖,是全书主体,这是英帝逐步侵藏、中央政府日渐失去向心力的时期,主要据藏文《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传》编写,资料丰富,令人大开眼界——不过,那景色是刺目的。谁敢想象中英订约,代表我方签字的竟会是英人赫德(另有一中国人代表),中英交兵为我刺探敌情的亦是这位英国佬?驻藏大臣居然称赞英人用兵为仁慈。如此外交,如何会不屈辱?藏事如何会不堕坏?西藏还有乞丐捐(限于汉人),每月高达藏洋二元,匪夷所思。驻藏大臣亦有颇思改革弊政者,张荫棠主张:苛刑重役一律革除,以苏民困。可惜他不尊重民族风习,欲化西天佛国为儒家礼义之邦,因而无所成而离任,虽然如此,仍留下去思,堪为殷鉴。

下编述十四世达赖,至西藏和平解放止。

本书注释较乱。西藏政教制度,一般均感陌生,这些藏语名词,如同拦路虎,虽有注释,仍多疏漏,如滚拉、业巴、仁浦等所司何职,殊难悬揣。尤其是爵衔、职称、地名、人名串连一起,无从辨识,囫囵读过,固亦无妨,终是疙瘩。有的注文,或未必贴合。页二六○“警察局(藏名波立斯代本)。”按代本义为兵官,波立斯当是英语警察之译音,波立斯代本为警察局长,即后文之警察代本。警察局藏语似应为波立斯康。亦有一再作注,如锡金(哲孟雄)、披楞(英国),而封建庄园(卡)在连续三句中注上四次,实为辞费。窃以为倘将书中藏语名词包括诸如宗、本、等基本的构词词语列——索引,按一定顺序排列,读者称便。

著者就引文中原来错误颇多是正,仍有忽略,如页二四二的“中国布比”。卢比是印度货币,或若西藏曾发行过卢比,须加说明。标点错误更多,不列举,至于捧(唪)经、跌(趺)坐、白(百)灵庙等,当系校对失察所致。

篇15:读名人传有感

篇一:读名人传有感

《名人传》是罗曼·罗兰的一部着作。这本书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传组成。其主人公分别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音乐家。他没有感受过家庭温情,爱情也屡屡化作泡影,而他的侄子又浪荡无能。这一切都是如此地无情,而后的耳聋使他近乎绝望。耳聋,对于一个音乐家是多大的打击,这简直可以将一个音乐家摧毁。面对痛苦,贝多芬想到了自杀,然而,在死亡的边缘,贝多芬发出了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他经过这一思想转变,成为了命运的强者。他还用顽强的意志奏出了生命中的优美旋律。

米开朗琪罗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雕塑家。他所雕刻的塑像都是近乎完美的。但他在生活中是一个怯弱的人,他总是选择屈服,然而他会斗争,他同自己的弱点斗争,即使失败,他也不会放弃。这事米开朗琪罗成为了一个棱角分明的人。

托尔斯泰是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人,他有过两次精神裂变,最终保持了一颗坚强的心,一种不屈的信念。这使他成为了“俄国的一面镜子”,一个伟大的作家。

他们都是英雄,因为他们都在抗争,他们能直面苦难,以顽强的生命意志投身艺术,以艺术之花驱散苦难,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们亦要如此,坚强面对困难,不被命运所屈服。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坚强的心。只要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生命的意义,不为活着而活着。

篇二:读名人传有感

那天,寒雨纷飞,天昏地暗,于是我拿来了《名人传》消遣时间。不料,>故事内容把我深深地吸引住,无法自拔,更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文章。

《名人传》乃出自于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笔下,是一部激发人上进的文学名着,它叙述了三位伟人的一生:德国作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书中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和常人一样有他们的矛盾、痛苦和挣扎,但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中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

这部名着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贝多芬的故事。这位音乐大师是在那鲜为人知的困境中磨练出来的。他的一生饱经磨难,身心遭受悲惨命运的摧残,然而正是磨难造就了他的伟大。他的童年可谓悲惨。当他的父亲发现了他的音乐天份后,便常用暴力逼他学音乐,把他关在屋子里练小提琴,从不顾及贝多芬的感受。在贝多芬16岁时,他的母亲不幸去世了,他的父亲也因此成了一个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全都压到贝多芬的身上,使他的脾气变得暴躁古怪。但他却更努力,很快他便成了家喻户晓的人了。当他沉浸在音乐和成就带来的欢乐时,他却耳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和痛苦,贝多芬以超人的毅力和奋斗的精神不屈不挠地抗争,使他的音乐更上一层楼,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更是写下了不朽的《欢乐颂》„„

这就是贝多芬的一生,他的一生可说是一部史诗般壮烈的悲剧。艰苦童年,爱情失败,疾病缠身,贫困交加。贝多芬从刹那光辉享受的名誉鼎盛到人生谷底的贫苦交加,从童年时的悲惨人生到老年对欢乐的追求的曲折人生,正如罗曼·罗兰形容的“他整个一生都像是一个雷雨天。”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快乐,他却给世界创造了快乐!我感到他的人生是崇高的。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对自己作一个深刻的反省。我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磨难也经常阻碍我前进的道路。但与贝多芬相比,我那小小的>挫折好比大海里的一粒沙子那样渺小。有好几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为此,我总是躲在家里大哭一场,没有>勇气面对这一切,甚至自暴自弃。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自己的行为十分幼稚。为什么我不能勇敢地站起来,直面挫折?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感谢上苍给予自己一次“小小苦楚等于激励”的机会,好让我拥有更大的勇气向前迈进。

现在,我每次听贝多芬的《英雄》、《命运交响曲》等名曲时,都情不自禁地为之动容。随着旋律的起伏而震撼、感动。贝多芬大师的一生,完全奉献给了人类社会。他让人们铭记于心的是久传于世的乐章。

在《名人传》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崇高的精神。今后我会直面人生,去谱写与凡人非同的命运。

篇三:读名人传有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名人传》,这本书是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讲述了三个世界名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曲折的一生。

一提到贝多芬,人们只会记起他的那些伟大的作品,却很少有人会知道他的一生有多么痛苦。贝多芬出生在一个不是很富有的德国家庭,母亲早早去世,父亲因酗酒而无法工作。家庭的重担压到了贝多芬头上。他虽然努力工作,可惜不久却听力减退,可怕的是,一些违背医德的庸医给他胡乱看病,胡乱开药,导致后来完全失聪。欧洲的战火也使贝多芬的生活更加痛苦,死亡在自己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自己的婚姻也是不幸的,他倾注了巨大精力苦心培养的侄子又自杀了,自己还背上了侄子的赌债。晚年贝多芬被各种各样的痛苦所折磨,最后结束了一生。

贝多芬的一生竟然遭遇到了如此不公的命运,让我震惊。身为一个音乐家却听不见一点声音了,命运如此弄人,但贝多芬却还是成功 了。有多少人有良好的条件与能力却在生活和事业上一事无成,有多少人有了一些小小的问题就想放弃就想后退,可是贝多芬呢?他用自己的努力工作去证明自己可以战胜命运,他用自己的双手牢牢扼住了命运的咽喉,用自己的苦难 迎来欢乐,这是多么值得我们钦佩啊!可以说贝多芬的一生是一个奇迹,但是我们不能说这是一个个别案例,因为类似的还有海伦-凯乐,霍金等人。与他们相比,我们这些身无残疾的人有什么理由去退缩呢?

篇16:读《名人传》有感

罗曼·罗兰在这本书里主要写了三位主人公:一个是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另外一个是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虽然他们所处的地域不同,但是他们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中,为了寻求真理和正义,为了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之作,都献出了毕生的精力。贝多芬用痛苦谱写的与命运抗争的乐曲,米开朗基罗用一生的血泪创作的不朽的作品,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中描写的千万个生命的渺小与伟大,都给我们留下了享用不尽的精神食粮。

面对人生的劫难和世间的悲痛,他们从来没有一丝的惶恐和颤抖,他们从来不讳言痛苦,而事实上他们的痛苦在常人看来却是难以想象的。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着超过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因此,他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英雄交响曲》、《特莱莎奏鸣曲》、《命运交响曲》、歌剧《费德里奥》……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他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最终成为名人,同样,我们也要努力学习,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米开朗基罗从小迷恋绘画,在学校里总是画素描,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因为他的父亲认为从事艺术是可耻的。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当时的意大利正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在崇尚希腊古典文化的风气下,他潜心学习模仿古希腊艺术,这对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米开朗基罗有狂热、骄傲、神经质的气息,易于沉溺在一切盲目的信仰中,受到一切宗教和社会的狂潮鼓动。他说过:“好的画,接近神儿和神结合……它只是神的完美的抄本,神的画笔的阴影,神的音乐,神的旋律……因此,一个画家成为伟大与巧妙的大师还是不够。我想他的生活应当是纯洁的、神圣的,是神明的精神得以统治他的思想……”他将神与画融会在一起,可见他对神的崇敬和对宗教的虔诚。

列夫·托尔斯泰与前两篇所述的人物完全不同。他的家族是非常高贵和古老的家族,地位优越,童年时期的托尔斯泰衣食无忧,既不需要依附任何人,也不必像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那样终日劳碌。他身体健康,婚姻美满,与残疾的贝多芬截然不同。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的作品甚至远漂到法国出版,几乎没有经历过艰难的求学历程就获得成功。然而,如果他就这样听任命运的安排,他也只能是一个有名的作家而已。可贵的是,列夫·托尔斯泰看到了贫民的清苦生活和坎坷的悲惨遭遇,反倒为自己的安逸的生活感到愧疚。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又有东正教的教籍,他因批判教会的教条和迷信被开除了教籍;他甚至对《现代人》杂志的文友屠格涅夫进行批评,他不能谅解这些艺术家生活堕落却大谈仁义道德……托尔斯泰为人类的奋斗使他有了许多烦恼,但他依然敢于挑战权威,甚至不把沙皇放在眼里,他心中的真理是无论谁也无法动摇的,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但是,人无完人,托尔斯泰也隐藏着落后、局限的思想,他把科学的发展批判得一无是处,把有利于人类进步的研究称之为“无聊之举”,他沉迷于自己的宗教信仰,这使他的举动常常有些偏激。因而,列夫·托尔斯泰有些“井底之蛙”的味道。尽管这样,托尔斯泰所做的一切都是想完善俄国社会,他甚至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想使社会变成人人信奉上帝、重视德育的大同世界。所以列宁这样评价列夫·托尔斯泰,称他的作品“反映了俄国革命的某些本质”,但又说他是有点“傻头傻脑的地主”。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中国的一句古训: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由此,我也知道了什么叫英雄。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长期战胜身体与精神的折磨使他们精神伟大。罗曼·罗兰把英雄的首席赋予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正是缘于他对时代的深刻批判和对英雄的独特见解。

上一篇:创业座谈会主持词下一篇:伤感唯美青春励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