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园散文

2024-05-01

回到家园散文(共10篇)

篇1:回到家园散文

高考作文:回到原点

如果你问我原点是什么的话?现在的我会回答:原点是人的本性。“贪、嗔、痴”。

我们时常想着去挣脱它们,逃离它们,但往往稍有不慎一下子就会回到原点。

贪,指的是对顺的境界起贪爱,比如冬日里的赖床。当闹铃响起时相信没有人会拒绝再在被窝了暖上五分钟,但往往再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分针已经走了一圈了。然后就是迟到,要遭受上级或老师的责骂,而自己也会怨恨自己的贪睡,心情会变得很糟糕从而影响了一天的效率。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无解的问题,因为自己也很贪睡,经常都是早午饭一起吃的。但是我很少误事,跟别人约定早上七点,就算再困不等闹钟响我也会在六点的时候惊醒。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一份为他人着想的心情吧!怕浪费别人的时间。所以道理是相通的,当你起了贪念的时候,多考虑一下这会对别人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尽量做到不要去影响别人,这或许是一个克服贪念的好方法。

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简单来说就是抱怨。抱怨的本质其实是执着于事物的定义,比如韩剧里的男女主角刚刚相爱,男主角却被发现有着脑瘤晚期,只剩下三个月命。这种时候女主角就会痛苦流涕抱怨命运的不公,好不容易相爱却要说再见。如果这个时候她机缘巧合像电影《Luc》里面的女主角一样把大脑开发到100%,她会发现其实他男朋友在某种意义上是活着的,这样她也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再者富足的情况下,人是比较不会抱怨,比如你刚领了三千块工资,一下就被小偷偷走了,这个时候人是很难不抱怨的。但如果是李嘉诚不见了三千块,我想他连意识到的机会都没有吧!又何来抱怨。从这些比较极端的例子来看,我想不抱怨要做到的是变通,以富足阔达的内心去面对逆境。五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呢?

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三观不正啦!这在微博真是体现地淋漓尽致,“公知”与“五毛”之间的骂战每天都在上演,他们好像也乐此不疲。怎么样才能做到三观正呢?对待一件事物的时候,人要从六个角度去看问题:自己,对方,旁人,社会,历史,自然。能够这样子去看问题的人,很难会被说三观不正。

这就是我对原点的看法,但好像走题了耶!这分明写的是不要回到原点嘛!其实写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篇可以叫《话说贪嗔痴》……..看来没去高考是对的。

[回到原点随笔散文]

篇2:回到家园散文

站在高楼顶,任风吹送!

这块地方,曾留存着我年少时多少美好的记忆。这座耸立于大山的高楼,古朴,气势恢宏!据说造价是几千万!是高档的宾馆。里面的设施设备也堪称一流!

而我却无意地观之受之。我默默地爬上了顶楼,站在了楼顶的露天阳台上。

大山的景色尽收眼底,是的,我默默地看着,不由的思绪翻飞——

这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这是曾留下我与小伙伴们多少快乐的地方,这是我此生都无法忘却的地方,这地方,就是我启蒙的地方,我的小学所在地!

当年的教室所在地,正是我此时站的这座楼的地方。那楼下宽敞的停车场,就是我们以前的操场!

随行的人都在热闹地品茶聊天斗地主,而我却悄然上了楼顶!

风中,那一幕幕往事一个镜头一个镜头从记忆深处鲜活地跳出来!

教室是几间简单的木板房,曾是村上的打玉米粉打干猪草的`机房,后来村村建学校,才改成了教室,而教室前面的操场,还是老师与我们一起不知用了多少天才整出来的。那个辛苦,常人无从知晓,那是一块斜斜的长坡,要把上半的土一锄一锄挖起,再抬到下方添上。你可以想像,除了几个老师是大人,其余都是几岁十来岁的孩子呀。可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干得十分欢畅!这不,十几天过去,一块平平的大大的操场就成了我们的快乐的地方。

这可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哟。

操场的下边,就是小溪,这又是我们一快乐的去处!山溪清澈,溪流在大石间曲环流淌,钓鱼,搬螃蟹,抓邦邦鱼,而最令我们兴奋的,是在其中洗澡。记得一次才桐子花开,我和几个伙伴便在中午抹光衣服跳进了溪潭,正玩的不亦乐乎,一个人出现,不说一句话,抱起我们的衣服就走了!我们顿时傻眼了!老师咋这么快就知道了,这没有了衣服,咋办?遂採了一片棕叶,遮在档下,向老师的办公室去……

那学校背后的山坡也是我们的乐园,春吃野樱桃,夏有刺果儿,那是一种像现在市上卖的草莓一样的果实,但那味比草莓味更好,秋有酸枣,冬天当然那上面没什么可吃的,可仍阻挡不了我们的脚,放学了,去捡上些枯枝,烧起老玉米,葫豆来,更有甚者,从家偷切出一小截腊肉,那更是我们欢呼庆悦的节日了!

一晃在此度过六载!

这是我童年的乐园,这是我人生的起点,这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曾几回回,梦归此地,那份情愫,有几人能知?

今回再来,已时过境迁!地犹在,只是成了一叫温泉度假的山庄。良师,已不知所踪。佳朋,也已消失无信。

时过境迁!你爱的人,有多少与草木为伍,爱你的人,有多少也飞升玉琼。

篇3:回到家园散文

——题记:老子《道德经》序言

著名学者蒋勋在《给青年艺术家的信》里发出疑问:“艺术创作的美, 是否更多来自遗憾, 来自生命里不能长久存在, 却在心灵记忆里永不消失的一种坚持?”关于美的来源这个问题, 古今中外的贤人们作了很多珍贵的探讨, 从柏拉图的“灵感”到亚里士多德的“模仿”, 从笛卡尔的“理性”到黑格尔的“辩证”, 从老子的“道”、孔子的“仁”到近代王国维的“解脱”, 前人们呕心沥血地反复探索, 但还是没能绕过那句古话——“美是难的”。蒋勋在这里对艺术美的来源提出了一种猜想, 在直觉上认为“美是一种消失”, 可他却并没有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但在唐象阳的文学创作里, 这个问题却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唐象阳不做纯理论研究, 可他懂得顺应自然的呼唤, 以自然之心, 观自然之景, 在物我两适的禅境中, 捕捉美的瞬间, 用优美的笔触追寻“心灵记忆里永不消失的一种遗憾”, 将其感受到的“理性”之美融入中国古代“仁义道德”的传统理念艺术地表现出来。他写诗、写散文、写毛笔字, 每一样皆有其独特造诣, 视觉的和文笔的艺术在他身上完美地融合为一体, 并通过他朴实真情的文字呈现给读者, 使读者很自然就走进他的文字板屋里, 身临其境, 与之共鸣。而他丰富细腻的生活积累和感受, 也就成为了他艺术道路上取之不尽、日益醇厚的财富与源泉。

梦中的家园

唐象阳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 成长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南方小镇, 青砖青瓦青石板路, 典型明清风格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从小就在他心里埋下了爱读书爱写字的嗜好。古镇那条小巷里的清幽和那间小阁楼上, 父亲要他一个人无休止地练的两个字“永”和“忠”, 以及无休止地教他背认唐诗的无奈情景深深地印在了他童年的记忆里。那时他还是一个没上学的孩子, 那一间小阁楼上深沉的幽静和父亲最习惯用小米录尺打手板的岁月也为他的人生道路奠定了静静思考生命与尘世的底色。在今天的他看来, 诗意的生活、文学的抒怀不在于登高望远, 不在于背唐诗, 也不是临海赋歌, 装腔作势, 而是“江南的细雨绵绵, 打在青石板上叮咚作响, 有的清脆, 有的沉闷, 像弹奏一首优美的江南小曲”。细雨中, 他灵魂深处的古镇是清逸悠远的, 因了这氤氲的灵气, 时光似乎要在那长长的小巷里长久停伫, 这里的生活也将会一直是此时此地那般鲜活的模样。唐象阳实在舍不得淡忘哪怕是一点点关于这古镇、这家园的美好回忆, 因而他常在梦中重游故地, 在那小巷里静静地徘徊。他曾坦言:“怀念是因为爱, 爱之弥深, 念之弥久。”古镇对他而言, 早已不单单是一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而是成为了他情感家园里理想的寄托与归宿。古镇是平凡生活的一种表示, 这里有年轻女子在古井里打水, 有卖“油炸粑”的吆喝声, 有忙碌但悠然的生活气息, 大家习惯吃完晚饭在巷子里“吹牛皮”, 邻里之间相熟相知、相亲相爱。岁月静好、怡然自得, 这不正是现代都市人所理想的世外桃源么!唐象阳通过古镇的人和事诠释了这种朴实的, 但又存有遗憾的美。

唐象阳极其热爱传统文化, 热衷于古典诗词, 他常笑称自己是一个观念落后而传统的人。他对传统的坚持, 不是被大众所误解的刻板守旧, 而是在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坚守传统文化的本味, 以生活原本该有的风貌来对照考量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切事情。比如《戏说端午》一文中, 作者敏锐地透过“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表面的喧喧嚷嚷, 看到这些花样翻新的纪念活动大部分实质上是假借祭奠屈原的名义进行某种人为的炒作, 而使端午节本身所带有的深沉的民族文化精神反倒被玷污了, 被铜臭熏染了。他感慨道:“在我们重复文化、重复自己的虚弱和虚伪时, 我们其实已经遗忘了过去, 抛弃了文化的很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是抛弃和背叛了我们自己。”

现实的生活总会有许多伪善和荒谬的地方, 但我们并没有世外桃源可去, 也没地方可供逃避。唐象阳无法抛弃自己的梦想, 也无法回避现实生活, 于是他为自己找到了合适的方式, 将现实与理想这对矛盾体统一在了一起:他将远志封存起来, 脚踏实地地过好每一天;在文学的世界里、在山水闲情间、于杯盏中自在把玩;看一场烟雨, 从开始下到结束;看一只蝴蝶, 从蚕蛹到破茧;看一树的蓓蕾, 从绽放到落英缤纷;不为诗意, 不为风雅, 不为禅定, 只为将日子, 过成一杯白开水的平淡、一碗清粥的简单。

净美的禅意

“不取于相, 不滞于物, 悠然无我”, 方能进入禅境。

一切科学艺术的发展, 基本上都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 又回到简单的过程。最初的简单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 就有了纷繁的局面, 而面对这般景象的人们因距离原初的遥远, 反倒失去了对事物的准确把握, 于是, 我们又需要重回简单, 去找寻最初的感动。

多年来, 唐象阳一直担负基层领导工作, 虽居于都市、毗邻浮华, 但世事纠葛丝毫没能改变他那颗禅意之心。唐朝刘长卿曾言:“溪花与禅意, 相对亦忘言。”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禅, 是一种心境, 嵌入山水, 融入自然, 觅一份超脱都市的逍遥任性。无论身处何方, 唐象阳都渴望与自然相亲近, 渴求返璞归真。无论是他的创作, 还是他的为人处世, 都始终透露着他那颗清空安宁的禅心。他的这颗禅心, 不在隐居深山、远离烟火, 而是一种对人生自始不渝的关怀和善良。唐象阳总是抱着深深的同情, 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 无论是对劳动者的理解, 对宁静家园消逝的喟叹, 抑或对社会不公的揭露与批驳, 他都将自己放在同自然、同真实生活平等的位置, 感同身受地去思考与表达。

老子曾以杯子作喻:一个杯子最有用的, 是那个空的部分。在唐象阳看来, “不管是‘乐山’还是‘乐水’, 也不管是仁者还是智者, 从本质上来说, 都是在对山光水色的缱绻中, 用心追寻生命的静美, 探究生命的本源……” (《乐水》) 晚上, 我们仰望苍穹, 黑暗的静谧中有星光闪烁, 很美;白天, 云朵飘动, 柳絮纷飞, 很美;鲜花盛开, 大河流淌, 小溪淙淙, 高山耸立, 很美。纯朴是人最珍贵的品质, 因而, 简单很美。在利来利往的现代都市生活中, 人们的灵魂渐渐被异化成了物欲的潘多拉, 失去了纯真, 有些人甚至丧失了品德。身为作家, 唐象阳用一颗禅意之心拿起他的笔杆呼唤人们洗礼灵魂。于是, 他用他的文字引领读者的心灵回归大自然, 让心灵在淳朴的乡村, 看看青山绿水、牛羊闲散, 和乡情真诚地拥抱, 让人们找回些许对美的感受, 对善良的珍惜。人通常在孩童时代感受到的美最多, 因为那时一切简单、一切纯朴。故而, 在文学的纯美中, 总是少不了对童年记忆的追溯, 因为那段时光实在是一个美的宝库。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复杂化、庸俗化、势利化, 似乎已偏离了大道。偏离了大道, 失去的不仅仅是美, 更是生命中的善良和纯朴。唐象阳有感于世风的堕落, 慨然说道:“古代, 人们追寻的是诗歌、心气、自我的完善。而今, 人们追求的是浮躁、炒作、私心熏黄的嘴脸和有意无意的忘却!”

在唐象阳的文学创作中, 我们也常会见到他毫无保留地抨击人性的扭曲、揭露名利场的腐化。如《饮酒的境界》中, 有对“酒品”即“人品”的深刻探讨;《与平民聊天》中作者回忆起外婆当年讲的“老农夫与金佛”的故事, 借古讽今, 表达自己对清明盛世的期望;《也说黄段子》中作者感觉到“黄段子”的流行正是当下社会人们精神生活匮乏的表现;《阅读沧桑》里, 作者沉痛地感叹“三陪小姐超短裙下的潮湿, 却淹灭了城市庞大的躯体”。现代人在商业文明中弄丢了那颗简单的心, 心灵陷入了无边的荒芜, 于是, 他们纷纷放下了对高雅性灵的追求, 转而沉醉于肉体感官的快感, 试图以此来填补日益扩大的心灵空虚。对于这些问题, 唐象阳的笔触总是非常善意地用文学的形式试图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 于是, 那字里行间表现出的忧思与心痛, 时时提醒我们, 这是一位以其禅意之心在进行创作的性情中人。

时间的味道

王家卫拍过很多家喻户晓的电影, 如《重庆森林》《花样年华》以及最近的《一代宗师》。王家卫的电影风格独树一帜, 华丽而忧伤。细细看过来, 其实无论这些电影分别讲述的是什么样的故事, 他们实际上说的都只是一段流动的岁月——“时间”。似水年华、如花美眷, 从时间中来, 又旋即消弭于时间之海。关于时间的故事总是欲说还休、让人感慨万千, 再提起时已是泪流满面。在唐象阳的作品里, “时间”, 即岁月的概念始终贯穿其中。从他出版的文集取名《就这样走过》《边走边想》《时光的碎片》就不难看出一个阅尽沧桑的中年男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岁月的长河里边走边思考、边想边回忆的情形, 他在时间的长河里寻找自己、寻找失去的过往, 也寻找人生的况味和人类的静美。

“时间”构成了唐象阳独特的艺术创作气质。他笔下的时光总是那样淡淡的——淡淡的喜悦与忧伤、淡淡的哀愁与感慨, 让人极容易随着他的文字坠入时光之海, 从此时此地的纷扰中脱离出来。最让人感动的是, 唐象阳在如此嘈杂的俗世凡尘中行走多年, 但仍能保持一个禅意心境, 对美有永不疲倦的敏感与追求, 这是一种多么宝贵的心境啊, 这也是他的散文最能打动人的所在。

“时间是一面斑驳的墙, 爬满苍绿的青苔。”

“时光的夹缝里, 那些流离失所的悲伤终于止息。”

“我们曾经年少过。爱过。伤过。现在也幸福着。”

“此刻, 池塘的睡莲正微微合上花瓣, 树上的栀子正静静吐露芬芳, 而时光也正呼啸而过, 仿佛看到了新的一天正悄悄走来。”

(以上皆引自唐象阳散文集《就这样走过》)

有人说, 回忆就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但还有人说,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时光是残酷的, 又是温柔的。在唐象阳这里, 岁月无情冲刷去的是年少时的青涩, 沉淀的是一颗日趋淡定的心。他在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之中, 逐渐触及并把握生命的本质, “爱, 因为荒凉而成为图腾” (《生命的散章》) 。世事因果转换, 不能不执着, 亦不能太执着, 这样才能获得一种自我与环境的平衡, 生活才能朝着善的方向继续前进。

时光里, 我们有过欢喜、有过痛苦、有过相遇, 也有过别离, 走过之后, 时光变成记忆, 蒙上了淡淡尘灰。时光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重生于我们每一个举手投足之间。唐象阳的散文就是能让我们随同他在这样的时光通道里穿行和感悟生活的过往。生活是琐碎而具体的, 正因其具体, 我们对生活的感受才能如此真切。我们曾经偶遇过的空气中漂浮的味道、阳光照在皮肤上的感觉、跳入视野的那一抹绿、擦身而过的那个人等等这一切感官的记忆, 最终都会在心里整合, 还原为生活的全貌。唐象阳的散文, 恰恰就是在遵循这种生命规律的基础上营造美好的情感家园。文革期间, 作为知识分子家庭的唐象阳一家都被下放到农村接受“改造”。那段全家被歧视的日子他们过得很辛苦, 可在这段艰辛的日子里, 有父亲从水库工地带回的他那份“打牙祭”省下来的米粉肉的味道, 有母亲亲手缝制的布鞋的触觉, 还有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面对难关时的那种振奋与踏实, 于是, 这段时光就变得难以忘怀。在尘世折腾中, 惟有温暖与这些生活的细节不可辜负, 它们告诉我们的, 是安慰和爱的力量。人类至爱, 这是唐象阳整个散文集的骨架和追求。

诗化的散文

在现有的文学体裁中, 散文相对而言是最易入门的。就是说, 散文并不难写, 难写的是散文的真情与实感, 散文的精致与流畅。读唐象阳的散文集《就这样走过》, 其中许多篇什是会让你泪流满面的。除了创作大量的散文, 唐象阳还写过很多诗, 诗中写的基本上都是他从自己的生活中得来的感悟, 写得优雅而真诚。他的诗歌创作与散文创作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于是诗里有了散文的真实情感, 散文又如诗般静美而淡雅。读唐象阳的散文, 常恍惚是在读诗, 每一个场景构图都非常凝练而充满了形象感;他擅长用诗的句法来写作散文, 让散文获得了诗歌的清新隽永, 如“把季节藏于手纹, 看岁月葱绿, 在一杯又一杯的绿茶里, 听一花一世界的禅意。” (《淡淡绿茶品清欢》) 这样优美的句子在他的散文中比比皆是。

诗是要有意境的, 使散文有了诗的味道, 首先必须有意境。意境从哪里来?来源只能是生活和对生活感悟与提升。唐象阳非常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出动人的诗意, 并匠心独运地再将这份感动幻化成文时, 着意在每一个字眼上都追求诗般的韵律、诗的意境, 因而, 他的散文就有了如诗一般的雅致和优美。这也正是他一贯温厚纤细、婉约含情的个人风格的表现。唐象阳的散文正是以其鲜活灵动的意象和韵味无穷的意境, 使散文获得了诗的灵气。“风, 吹着缠绵的雨丝。梦里, 是你手中油纸伞映现的桃红。” (《红尘浅梦》) 雨巷里那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姑娘似乎马上就要从纸上跳脱出来, 她还撑着那把桃红的油纸伞, 要向你诉说无尽的柔情与相思。“风是季节的羽毛, 总是最先把换秋的消息, 告诉在忙碌里穿行的人们。”“结庐水边, 看野鸭轻浮睡眠, 一圈圈涟漪清澈透明地在平静中荡开。” (《秋之韵》) 类似这样的散文句子, 每一句都是一个完整的意境空间, 他剥离掉日常生活中层层的俗务遮蔽、多余的细枝末节, 只选取当时场景中最让人感动的意象, 然后用文字重构出一个诗一般的画面, 这个画面的境界既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捕捉, 但又远远高于了现实生活的毛坯。所以唐象阳在散文创作中把现代诗歌的意境和意象巧妙地融会其中, 使其散文有了“意”的深刻“象”的优美, 形成了唐象阳散文艺术诗一般的意境。如, “季节是金色的, 大地却烟雨蒙蒙。你的光华, 远在金色之上。稻香溢满田野, 荷花高洁热情, 日子五谷丰登, 人间却聚散依然。” (《月在中秋》) 借中秋月夜之景, 写人间悲欢离合。作家在这里并不局限于吟咏某个单一事物, 而是以“季节是金色的”开篇, 以乐观的场景融入聚散依依的中国传统节日, 给人以秋高气爽之意象而不至于低沉在相聚又分手的情感纠结之中。于是笔峰一转, “你的光华, 远在金色之上。”表现出一种意象上的反差;接下来咏月、咏稻香、咏荷花, 让人仿佛置身到了荷溢清远, 稻谷飘香的田园风光之中, 在秋风中惬意地舒怀。结尾又荡开来, 感叹人生聚少离多, 将全句的意境提升到了宇宙人生的高度, 表现出了作者对人生的参悟。

唐象阳的文学作品总是充满了生活的味道。生活是他创作的题材, 也是他所有创作的归宿;他从生活中获取感悟, 也在文学的世界中悠游自得;他以其文心去体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生活便报之以感动和美。这样久了, 唐象阳的生活就被他过出了诗般的意境, 仅仅就这一点, 在这浮躁的商业社会里, 他的人和他的创作都是非常难得与可贵的。

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我们常常容易迷失了自己, 也常苦恼没有闲暇去亲近自然、没有富余精力去感受美。其实, 美何须走远?生活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关键就在于一个人自身的修炼与素养。同样的道理, 现代人即使住在所谓的豪宅之内, 也不过是暂住在一座漂亮的监狱里罢了, 因为他与天地自然是相隔的。与自然贯通, 方能拥有丰富的灵魂!

篇4:回到呀诺达,回到前世的家园

不然,何以解释我一夜香甜无梦?我的早晨,在鸟儿的清歌婉转声中自然醒来。推开窗户,哇!椰林那端,白云正悄无声息地流淌在澄碧的空中。

呀诺达,我惊骇于你的热情、迷惑于你的神秘、眩晕于你的美丽,我喜欢着那首诗上的文字,“我枯木般的心/回到阳春三月/长出双子之叶/爱情/如地衣一般/迅速铺满整个七月……”

而我,再也不是来此收获爱情的青涩少年。我来此收获的是一股莫名的激动,它如潮水一般,在我的胸腔中汹涌澎湃。

有人说,这种心情也好理解。“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有渴望回到自然怀抱的需求,就像孩童依恋母亲的怀抱一样。猛然地从众声喧嚣、空气污浊的都市来到这么一座空气清新,“空谷不见人,唯闻鸟语响”的山林,人人心中都会生发那种难以平息的激动。

低头沉思一会,觉得这话不无道理。然而,只触及现象的表面,没有由表及里。人为何有渴望回到自然怀抱的需求?仁者为何乐山,智者为何乐水呢?

陶渊明回答得好,他是这样解释自己为何钟情于山水,寄情于山水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那么,这种对山水的喜好是来自骨子里的,这种来自骨子里的喜好表明我们人类的血脉中一定流淌着某种远古的记忆——关于我们祖先的记忆。按照达尔文的说法,人是由类人猿通过劳动进化来的。那么,我们来到山林,是否就意味着回到我们祖先栖居的地方,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故乡的情结?那么,来到呀诺达雨林,我胸中生发的激动,就是远方的游子回到故乡的激动了。

类人猿又是由什么进化而来?如果追溯人类生命的最初起源,是否与那碧波万顷的大海有关?我想,这绝对不是毫无根据的臆测,有两个生物学层面上的有力证据:今天的我们都离不开水,离不开盐。这是两种从大海中就能轻易获得的物质,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人类身上仍然带着远古时期生命起源的印痕,它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代代遗传,生生不息。

我们不能脱离自然,孩童如果得不到母亲的拥抱,会产生被抛弃的孤独感,甚至患上抑郁症。我们只有在自然的怀抱中,才能获得温馨的生存体验。只有在故乡和母亲的怀抱中,我们才能真正睡得香甜,一夜阗然无梦。

走进呀诺达热带雨林,我的欣喜万分和激动莫名,是否像所有的游客那样,因为走进了大自然的怀抱。不,不是这样的,一定不仅仅是这样的。我的前世一定和这片雨林有关。不然,何以解释我的到来,雨林中的蝴蝶一齐起舞,它们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盘旋在我的左右。微风轻拂着肥大的芭蕉叶、棕榈树的叶子、绿萝的叶子……阳光从叶子的缝隙洒落下来,如一地碎金流银。

也许我的前世是这片雨林中的一株槟榔树,蓝天上的白云是我的恋人,所以我笔直向天际伸长,狂风休想把我的腰吹弯;也许是一株椰子树,我像好客的黎家阿爹或阿妈,总是谦逊地弯着身子,热情地欢迎路过我身旁的每一位生灵;也许是一头不回家的牛、一尾会冲浪的鱼、一只睡在树上的鸟呢……

今生,我“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所以,回到呀诺达,我也有与那位曾经流放到海南的伟大诗人一样的感叹,“我本海南民,寄居在京城”。今天,我回到了我前世的家。

为此,我要感谢我家园的守护者!你们的“圆融”理念,你们“先保护再开发,边开发边保护”的做法,你们“人类与万物和谐相处的自然天成”的追求,让我对你们肃然起敬!

亚当·斯密说,人有自私、利己的一面,人还有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一面。你爱自己的生命,别人也热爱自己的生命,人会用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这就是同情心。

路为树绕行,人为树低头,栈道不挡山石之形……你们不仅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还推己及物。所以,雨林中的山石、树木、小草、蚂蚁、飞蛾……一切的一切,都具备了与人一样的生命,都具备了与人一样的尊严。

漫步在雨林中,我感到岁月的舒缓从容,而你们的激情却像蓬勃生长的鲜花、绿树和藤萝,不舍昼夜。

如果时光能够倒转,如果有来生,请神把我留在这片雨林中吧,请神让我托生成呀诺达雨林中的一条汉子。我喝着山泉长大,我呼吸着山风长大,我长成一条虎气生生的黎家汉子,我要和我那个漂亮的妹子,在雨林中追逐嬉笑。白天,她拿着花,我打着伞,“阿妹手拿花枝俏,阿哥打伞那个情绵绵哎——”,晚上,我们燃起一堆篝火,在高高的木棉树下,在热情四溢的椰子树旁,兄弟姐妹们跳起一支欢快的竹竿舞。那熊熊的篝火映衬着我那个妹子欢乐的笑脸,像一朵迷人的花在灿烂绽放。

我的前世一定和这片雨林有关。不然,何以解释我离开的时候,众鸟为何鸦雀无声?它们也许不忍听我惜别的话吧,一个个黯然神伤,躲到参天古榕的上面、肥大的绿萝叶间,乃至百年古藤的后面……像年轻时,我每次离家远行,母亲不肯送我到车站,而是一个人悄悄地躲在家里抹泪……

篇5:回到母校的散文

阳春三月天,适得小歇,回到老家。在与父母闲谈时,因一点小事,提起了一个人,自然地又想起了我的初中学校。去登门造访他人,更想去看一看那已阔别了十八年的母校。我和老公在二哥的陪同下驱车前往。母校距离我下车的小站还有一段路程,这么多年了,我几乎连一次路过她的机会都没,母校已远远的在我的视线里,成为一处不可触摸的风景。每次回到老家,我总是不厌其烦的打听和学校有关的那些人和事,想象着她现在的模样。

学校的大门口,还是一如既往的向南方向,朝阳开放着,迎接着四面八方的学生。醒目的是,原来的“白塔中学”的校牌,已改为“高崖库区中学,”鲜明着新政策新发展的规划动向。门口的保安穿着刚刚配制的工服,笑容可掬的拉开可折叠的大门,划出最大限度的弧度。周末的校园,静静的,没有朗朗的读书声,却见满目的花草树木,竞相拔节的生机,正你追我赶的闹出一片。

母校真的已经面目全非了,曾经苦读过的教舍、老师们的寝室与工作一体的办公室、最喜爱过的篮球操场、伴随着学子七月花开的芙蓉、青青的挂满果实的菜园地,一去不复返了。沿着这被水泥花块砌起的林荫小路上绕行,每处方位的情景不用从记忆深处打捞,轻易便能清晰的浮现出眼前。新的教室紧缩在两座楼房里,绰绰有余的接纳了一个乡镇所有的接受义务教育者。大片大片的`空间,换成了原来不曾有过的学生食堂、免费提供的存有上下铺铁床的宿舍和一部分教师的家眷。今昔昨昔,这已是不能再去简单的比拟了。一如现在和过去的我们。年少时,总羡慕成年人的自由和威望,盼望着快点长大,好摆脱那没完没了的管束。而长大后,体味到生活的艰辛时,又不能不怀想起少年时的无忧,免不了几多怅然若失的感慨。

对面走过一个人,没猜错的话,他应该是一位教师,年龄也与我相仿。因为陌生,彼此没有仔细打量。也许在他的眼中,我是一个与这座学校毫不相干的外来人。是的,站在这里,我满目的生疏和孤寂,静默的如同置身于黑夜中的野外,没有一张可辨认的面庞,没有一句可耳熟的话音。没有谁能把我引领的记忆中去,我却沉浸在其中,不知不觉泪流而下。当年我们的校长,号称“白塔乡第一黑人”的张林法校长,多年前已经永远的离开我们了,听到这个消息已是今年的春节。张校长严慈有加,给学生们太多的鼓励。他喜欢语文,有一次作文课上,他竟跑到课堂上为我们讲解,还表扬了我的作文。考上学的第一年春节,和几个同学去给他拜年,师母说:“你老师可喜欢你了,你给他写的信,他都拿出来念给他的朋友们听。”为师的博大啊,竟这么轻易地被满足,浅浅的两页信笺,便盛满了他的胸怀,我还能有什么理由忘记的呢。其余的几位老师,因为退休,大都告老还乡,想起他们,唯有默默的祝福。

当年被老师们托起放飞出去的我们这些学生,起初大家在不同的学校里还是彼此联系着的,后来踏上社会,由于种种原因,大都失去了联系。所得的信息基本上是以耳听为实的。难忘的同窗岁月,从睡眼朦胧的清晨到披星戴月的夜晚,我们一起静静地死记硬背过定义和公式,为一道几何题讨论的面红耳赤,我们一同围在不同的疙瘩咸菜前吃得津津有味,我们一个班级女孩子的脸,每早在半脸盆子水映过,所有的脸都一致的青春灿烂。还有那朦朦胧胧的少男少女情怀,至真至纯的目光,清澈的成为我们人生履历不可多得的情感精华 。

向西望去,与校园围墙相持平高的,还是往日的那个操场。那时每个班级都有严格的早操出勤纪律,因为有老师的偏爱,我可以不去参加,利用仅有的那点时间在教室里背上几道题。也许这种原因,在学校仅开过的一次运动会时,我落选了。方圆四百米的操场上,跑着的、跳着的、扔着的,助威喊着的,所有的人各尽其力。我一个人转身默默的回到了教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对的课本一遍又一遍的模糊,我想不通,班主任有什么理由选她们去参加,有什么理由不让我去参加,顺风而下的叫喊声,如雷贯耳般的充满了这空荡荡的教室。需要一提的是,来到新的学校,我真的成了班里名副其实的长跑运动员。圆圆的草场地,汇集着年轻人任意挥洒的活力,每一次参与,都是以汗水去超越自我的挑战。任何时候,我都明白,我是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家乡的沟沟壑壑给予了我坚韧的性格,只有保持强健的体魄,才能走过一切磨难。

篇6:回到过去沉默欢喜散文

所以理所应当的,一直以来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作家。后来艺考,因为是自己喜欢的,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超越了班级学半年甚至以上的同学,考到艺考班的第一名。又以全省第二考到现在的学校(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妈同意我去北京参加艺考,会不会不一样。)

就像毛不易唱的,『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中浮沉。』

现在算算毕业已经小半年了,以前不敢写的,现在可以明目张胆。甚至今后都以写为生。我离开了学校,跑到广州,经历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习惯从学生到上班族的转换。

但是拍毕业作品,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还是觉得自己是在努力的完成最初的梦想的,我的“笔”还在。

大学第一堂课自我介绍的时候,我说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时隔四年,我发现自己当时根本就没有懂这句话的意义。当我站在学生和员工这个分水岭,看到形形色色的面孔,成为旁观者或者当事人,我也想始终保持我内心的坚定,我没有因为种种原因不得已转行,这是我一直爱的,我的兴趣变成了我的职业,我该开心。

但是,我依然免不了从满腔热血到无限失望,很多事情以为自己懂得很透彻,但其实我只不过是个不经世事的新人。

我离开沼泽。我离开象牙塔。我毕业了。

然而,现在的生活,依然和我所想大相径庭,也许成长的路就是不如人意的,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可是我们真的无法得到真正想的生活吗?我的“笔”不再是写我所想的。它在写楚门的世界,在写事与愿违,在写虚无缥缈。

小时候我们可以反抗父母,反抗老师,然而现在,我们再也不反抗了。

那些也深陷其中但能自救的人,那些依然在努力改写自己命运的人,那些真正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都值得被歌颂。

篇7:多想立刻回到故园散文

哪怕去听听母亲的怨言,

哪怕去和父亲吵闹几句,

哪怕去亡者的坟墓边啰嗦一番,

哪怕去看看故园那枯死的古木,

哪怕去吻吻故园那泥泞的土地!

多想能够结束孤独的流浪,

篇8:回到本真

一天晚上, 我读书读到深夜, 突然觉得饿了, 便去厨房找东西吃。找了一圈, 什么也没找到。我不甘心, 又找了一遍, 觉得偌大的厨房总该有点能够吃的东西。在寻找的过程中, 饿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地统治了我, 我想, 只要找到一点儿可以吃的食品, 我都毫不犹豫地把它吞下去。

在第二次寻找的过程中, 我终于在最顶端的柜子里, 找到了一包方便面, 但快到保质期了。闻一闻, 似乎真的有点异味。我想了想还是舍不得扔掉, 这可能是我今夜唯一可以选择的食品了。

我打开火, 开始煮面。我觉得单是包调料太寡淡了, 就又放进些老抽, 香醋, 香油和胡椒粉, 厨房里的空气顿时变得诱人起来。我还嫌不够, 又切进了一些葱花, 姜末儿, 最后还在冰箱的旮旯里找到一截香肠和一个生鸡蛋。

这下子, 锅里面红的红, 黄的黄, 绿的绿, 白的白, 色泽宜人, 秀色可餐。我当初不是只想好歹填饱肚子吗?可当我拥有了之后, 我对食品的要求就开始水长船高。它要符合健康的标准, 有更可口的滋味, 有着更丰富的内容, 甚至拥有一种悦目的视觉效果……于是, 一点点食品就被我挖空心思地弄成了这么一碗面。

这是贪婪的结果, 我知道。贪婪是源于不满足。不满足推动着我们用尽心思去装饰和充实着我们的生命, 赋予生命各种各样的目标和意义。我们穷尽一生的光阴为这些所谓的目标和意义去努力, 去奋斗, 去拼搏, 去进取——可是在这样一个过程里, 我们又远离了多少生命里最本真的那分快乐和可爱?又抛弃了多少灵魂里最纯洁的情趣和享受?就像那碗面一样, 也许, 我们最需要的东西只是面本身, 葱花鸡蛋, 香肠老抽, 香醋香油, 这些东西和面其实都没有什么根本的联系, 是我们的贪婪把这些东西和面联系在一起, 就像把职称的高低, 房子的面积, 薪水的厚薄, 名声的大小, 事业的成败和我们的生命及幸福联系在了一起。

于是, 我们常感饥饿, 我们少有欢颜, 我们让这些名目繁多的附属品喧宾夺主, 隔断了我们原本纯净广阔的视线。我们忘记了天的湛蓝, 云的洁白, 月的光华, 星的神秘。忘记了那么多原本与我们血肉交融的美好与诗意, 共同拥挤在一条狭隘的河流里, 还为自己的异变津津乐道, 沾沾自喜。

很多时候, 我们都是这么做的。欲望蒙蔽了我们的双眼, 欺骗了我们的智慧。于是我们可笑地醉心于自己手中的涂鸦之作, 却无视身外绝妙的山水。在我们最初站着的地方, 遗落的是我们亲手丢弃的颗颗宝石。

篇9:把语文教学引回到自己的家园

【关键词】语文学习 回归 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哪个学校有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就会在许多学生身上发现杰出的数学才能;如果学校新来一位有天才的生物教师,几年后就会出现若干禀赋高超的生物爱好者。由此可见让学生把你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学生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我们老师引以为荣的事情。由此可知:要想让学生热爱语文,必须老师自己要在语文修养和语文教学上有两把刷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史上树立起了一块丰碑,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教育理论。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整套生活教育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把书本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生活处处有语文。

一、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吸取语文知识。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陶行知教育理论,我深刻体会并灵活运用到语文课程改革,抓好语文教学,实现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当前语文教育尤其要关注学生生活,鼓励学生走向生活,课程面向生活,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语文回归生活。一句话,教师要开辟生活化语文课堂,尝试生活化语文教学。

提出让课程回归生活,课程要面向现实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互动活力;把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所有教都是为了学;明确教学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师生发展;体现评价的人文性、科学性,改革教学评价,实现评价的本质功能促进发展等新课程理论。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崭新教学理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课改落到实处,促进课改向纵深发展。因此,我在高中语文课改中,着力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运用生活化教育资源,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结合《语言文字运用(选修)》教材,我给学生补充了近年来产生的新词新语,逐渐淡出我们生活的一些“淘汰”词语,结合影视、报刊及网络等,我给学生介绍语言在发展变化中的新义项新用法;为弘扬国学,深化诗教,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我从网上下载整理了《国学精华500句》,印发给学生,学生喜读乐背,而且融会贯通后恰当地引用到作文中,使文章生色。我便用古代文论家的名言“石蕴玉而山晖,水含珠而川媚”予以表扬。

二、在日常交际中学习语文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新课标提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时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根据这些要求,实践中我鼓励学生在与别人进行语言交流时注意正确使用文明语言,并留心倾听别人的语言,对那些生动的、鲜活的、美的语言加以积累吸收,对其不好的、粗俗的语言予以剔除。比如社会上一些文明礼貌用语、校园里一些洋溢师生亲情和同学情谊的话语,影视等媒体中富有生命力的语言都提醒学生记载下来,揣摩品味,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成熟度,增加自己的语言美感,努力达到新课标口语交际的总体要求——“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三、在课外读写中学习语文

在新课程理念下,老师不再是“教课本”,而是“用课本教”,也就是说师生的阅读视野要有大的拓展,在课外读写的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

1.开展好读书读报活动。从高一第一学期开始,我要求学生人人参与阅读:每天上午第一节课上课前20分钟,由一名同学到讲台上给全班同学读一段(篇)自己精选的文章,轮流进行;在每周的语文阅读课上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还推荐学生订阅了《中学生报》、《语文报》、《杂文报》等,我自己也将平时读书读报时发现的好文章好语句摘抄给学生共享,千方百计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同时要求学生阅读要与积累、练笔相结合。“初中生必背古诗文”一定要做到能脱口而出、随手写出。作为老师我自己也率先示范,早读课,我也与他们一起大声朗读、背诵。这样,学生高中毕业时,肚子里就装了300多篇古诗文和500多则中外经典名句,使学生的语文功底不断加厚,语文能力逐步加强。经典性、哲理性的文化精华的积累,一是记在本子上,二是记在脑子里,就像翟鸿燊教授所讲的“背掉并理解《论语》,孔子就跟你一辈子了;背掉《庄子》,庄周就跟你一辈子了……”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既重视写的训练,又重视说的训练。在教学中努力以学生为本,注重为学生创设各种说的机会,如讨论、辩论、讲演等,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少数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同学,我审时度势,有针对性的给他们提供合适的机会并予以鼓励。

3.既重视写,又重视改。这里的改,指的是学生的自改。自改的方法有:集体批改示范,四人小组批改,二人互改等。自改与互改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作文与练笔的命题,尽量联系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让他们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做到让学生有米下锅。让学生在自信中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每次我都用活页作文纸让学生把改好的文章誊写下来挂在学习园地里,供同学们学习,学期结束,我把学生习作经过加工后打印成册,配上精美的封面,人手一册,学生很有成就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自然猛增。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语文教育不能与生活脱节,语文学习和生活息息相通,天然联系在一起。正如语文大师吕叔湘先生说的“语文跟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

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语文特点,体现母语学习性质,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着力建构生活化语文课堂,或把生活引入课堂,或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运用语文。我设计贴近生活、生动形象、实在有趣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置身生活场景,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从语文小天地步入生活大课堂。我们注意课前向生活开放,课中再现生活。

生活化语文教学尝试,让学生积累“生活中获得的语文材料”,初步实现了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目标。从而把语文教学引回到自己的家园。

【参考资料】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2]《人民教育》,2010.22.

[3]《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06.04.

篇10:回到我的校园散文

已经工作两年,今天回到校园,不日却又将离去。追思昔日大学时光之好,不免得触景生情,感慨而叹:

在学校与在人世间最大的不同就是生活方式。在学校,“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于是便需要刻苦学习,然后博览群书,正所谓“夫学者载籍极博”。而在人世间,每每需要引以流觞曲水,被逼着喝得昏天黑地。“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在胃里反复发酵之时还要强颜欢笑,唱着“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在学校,我们可以捧着一本古书,戴上一副眼镜,拟作飘然不群,在假山幽景中神往“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但在人世间你要是如此,除非有相当的`资本,否则一定要让人说成是精神病,或是好心提醒你“孩子,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在学校,可以琢磨一个问题到夜半,可以争论一个结论到红脸,可以藐视一切的权威、权贵。甚至在网上看到美国佬又在欺负第三世界国家,某地城管临时工再次欺负百姓一类的新闻后立即“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进而“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但到了人世间,你要是这样天天钻牛角尖,天天只知道忧国忧民,天天再和人红红脸,如果不是富二代,那么最后势必要“短褐穿结,簟瓢屡空。”

在学校,你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于是加倍刻苦,屡试不爽,进而考了各种证书,取得了各种奖状。然而一到了人世间,你可能就会慨叹“世殊时异”,觉得“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于是便放松了神经,成了随波逐走的人。但此时,也许刻苦与屡试要比在学校还重要许多。

在学校,你以为出了学校终会寻到一个桃花源,那里或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或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又或是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在那里你可以“仰天大笑出门去”,你可以“春风得意马蹄疾”,你可以“一日观尽长安花”。可一到了人世间,你就会发现那些不过是桃花源。人,既然在世间,就不能离开人世,所以也就没有那样的桃源,也便不可能生活在那样的世界里。于是,你便无须再对那样的境地有追求,否则你就是“汝心之固,固不可彻”的愚公。

上一篇:工程监理项目工作总结下一篇:读书破万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