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县慢病综合防控

2024-06-06

金沙县慢病综合防控(精选11篇)

篇1:金沙县慢病综合防控

宣传标语

1.积极创建“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奋力实现鹤壁卫生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2.聚焦民生幸福工程,倾力打造高品质全民健康新淇滨,为创新型生态新城区提供健康保障

3.推进全民健康工程,实现人人拥有健壮体魄、人人拥有健美体态、人人拥有健康心态、人人拥有健全人格

4.打造全民健康社区,绘就淇滨卫生基本现代化新蓝图

5.聚焦民生幸福工程,倾力打造高品质全民健康新淇滨

6.政府主导、群防群控;扎根民间、天人合一;顶层设计、基层开花。

7.坚持政府主导,落实群防群控,打造高品质全民健康新淇滨

8.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业支持、全民参与,开创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新格局

9.民生为本,健康为根,打造人民群众富庶安康的健康强区

10.着力民生,贴近民众,扎根民间,体现民本,赢得民心,努力实现慢性病防控全民化

11.开展“健康我生活,文明淇滨人”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质

12.开展“我的健康我做主”、“我的体检我知道”全民自助活动,实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13.干预框定基本坐标,健康铸就美好家园

14.全民携手健康淇滨,聚力共铸幸福民生

15.坚持“防治结合、专业融合、力量聚合、要素汇合、行业联合、资源整合、群专配合”,开创慢病防控新格局

16.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质

17.群众利益无小事,慢病防控是大事

18.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

19.慢病防控牵万家,健康幸福你我他

20.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21.创建全国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倾心打造高品质健康淇滨幸福家园

篇2:金沙县慢病综合防控

姓名:

得分: 选择题:(每题10分)

一、以下哪几点属于中国慢病的流行特点?(D)A、同全球趋势相同,慢性病占国人总死亡的比例越来越大; B、慢性病患病和死亡人数巨大,医疗负担巨大,导致我国劳动力严重损失;

C、农村和城市人群一样,慢性病也呈现上升趋势; D、以上都是。

二、哪项是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的标准?(D)

A.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0%; B.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20%; C.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7%; D.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高于7%。

三、慢病示范区创建需要做什么一共有几条?(B)A.1;

B.4;

C.3;

D.6

四、慢病示范区创建考评指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7大类、24项、71个指标; B.7大类、24项、72个指标; C.7大类、25项、75个指标; D.8大类、24项、71个指标。

五、慢病示范区创建宣传资料需要提供多少种及以上?(B)

A.7;B.8;C.9;D.12

六、慢病示范区创建宣传需提供多少次公众健康咨询核心信息?(C)A.8;B.9;C.6;D.9

七、慢病示范区创建宣传需提供多少种音像资料模块?(B)

A.2;B.3;C.12;D.5.八、慢病示范区创建宣传需提供多少次及以上的健康讲座核心信息和参考教案?(C)A.9;B.11;C.8;D.6

九、慢病示范区创建利用多少年时间将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至10克?(A)A.5;B.10;C.15;D.3

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多少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C)

篇3:金沙县慢病综合防控

本次会议由全球慢性病合作联盟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其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承办。会议除讨论联盟的组织架构及行动纲领外, 还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征询并资助有关糖尿病预防及治疗等应用型研究计划。

全球慢性病合作联盟资助的项目涉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全球主要慢性病, 以此搭建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和实现信息共享的平台, 并通过真实可靠的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目前, 联盟已在全球范围内资助开展了一系列高血压研究项目。

全球慢性病合作联盟成员均为各国负责生物医药领域公立研究经费的政府专门机构, 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加拿大健康研究院、欧盟委员会、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理事会、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南非医学研究理事会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等, 这些机构目前管理着全球生物医药领域80%公立研究经费。

为在全球范围内应对日益增长的慢性病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2009年倡导成立全球慢性病合作联盟, 旨在通过深入合作, 共同制定全球应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防治的政策、策略和行动纲领。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院士将于2014年起担任新一届全球慢性病合作联盟主席, 任期两年。这是中国人首次担任这一职务。

篇4:慢病的防控与合理救治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5-09-02

当前,我国面临慢病“井喷”的严峻形势。慢病的发病率在50岁后人群几乎成几何倍数增加[1]。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至少超过5.8亿人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与慢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其中70%~85%发生在65岁以下人群。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生活方式和营养危险因素将使中国的慢病治疗负担增长50%。所以,慢病已成为当今世界“头号杀手”,其中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癌症、糖尿病等慢病造成的死亡率已经达到85%以上[2]。因此,慢病的防控与合理救治刻不容缓。本研究就“慢病的概念、慢病的危害、慢病的防控、慢病的救治和慢病的教育” 五个方面进行综述性介绍。

1 慢病的概念

“慢病”是“慢性病”的简称,又称为“非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具有“发病原因复杂、潜伏(隐匿)期长、病情重、病程持续时间长、治疗费用多和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肿瘤(恶性癌瘤)、糖尿病(Ⅰ型、Ⅱ型)、慢性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精神异常、精神病和慢性疼痛等疾病。此外,慢病还有一突出特点,即发病率高,现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健康普遍面临的挑战。此前,慢病被认为只是发达国家的问题,而现在,慢病不仅发生在发达的高消费城市,在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也较为明显,已成为城乡人群的普遍现象。虽然造成慢病发生的原因复杂,但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经济发展相伴而来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与慢病的发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所以了解慢病概念及其发生和发展,对于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慢病的危害

慢病的危害已涉及到国家、家庭和个人等方方面面。对国家而言,现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影响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对于家庭,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家庭的经济负担加重,对个人(患者)来说,其主要危害是直接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据有关报道[2],慢病现已取代流行性传染病,成为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第1位原因,其中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癌症、糖尿病等慢病造成的死亡率已经达到85%以上,特别是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1位死亡原因(脑卒中发病率每年递增约9%)。据估计,2010年以来,我国至少有超过5.8亿人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与慢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其中70%~85%发生在65岁以下人群。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生活方式和营养方面的危险因素将使中国的慢病治疗负担增长50%[3]。实际上,我国用于慢病治疗的费用已达到卫生支出的68%左右[2],可见医疗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和谐和家庭的美好。就国际而言,慢病正在成为人类健康的最严峻挑战,越来越受各国关注。世界卫生组织于2011年4月发布的首份《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指出,慢病已成为当今世界“头号杀手”,每年造成近3 600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60%以上[1],其中近80%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约1/4慢病死亡者的年龄<60岁。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若不采取行动,到2030年,慢病的流行将导致5 200万人死亡,国家收入将遭受数十亿美元损失,灾难性的治疗支出将把数百万人推向贫困。由此可见,慢病对人类健康是极大的挑战,一定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积极的做好防控除病工作。

3 慢病的防控

目前,我国慢病发病已经到了“井喷”的程度。国家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4]在 “2011中国慢性病防控论坛暨中国健康促进联盟成立大会”上,用“井喷”向与会者描述中国慢病防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世界银行也发出警示:“慢病在中国已进入高增长状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2011年9月,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大会“关于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问题的高级别会议”上敦促各国:“我们应抓住9月份在纽约举行的首脑会议这一契机,促成一项国际承诺,即把非传染性疾病摆到发展议程上应有的重要位置。”由此可见,慢病的防控已经得到国家乃至国际的认可和重视。立足国情,慢病防控刻不容缓,应该全社会行动起来,掀起慢病防控新高潮。因此,必须做到:(1)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动员各级政府部门共同履行对慢病的防控责任,作为职能部门的政府必须先行,要将慢病作为优先领域,将健康融入到所有的政策中。(2)要坚决落实国家卫生部有关慢病防控的6条转变:①从专家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②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③从高层向基层转变;④从城市向城乡并举转变;⑤从卫生部门向全社会转变;⑥从专业行动向群众运动转变。对此,要在制度、经费、机构和人员等给予全方位支持,确保防控6条措施顺利实施。(3)要发挥社会组织力量的作用。由于近年来慢病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发展势头迅猛,对其进行有效防控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除了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作用外,一定要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有关社会组织、团体应发挥各自优势,针对慢病危险因素,在全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共同应对慢病的挑战。(4)慢病防控需要遵循客观规律,个人生活方式虽是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但防控绝不是靠个人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必须以科学的态度,采取科学的方法,根据自身经济状况以及慢病的发病机理和特点来确定防控重点,如改善人群膳食,鼓励健康生活方式,增加身体的活动,加强卫生体系建设,推广高效低价药物等,采取成本低、效果好、简单易行的防控措施。(5)认真制定好行之有效的防控规划。针对我国人民群众最大的健康挑战来自慢病问题,国家卫生部长陈竺在有关脑卒中慢病防控工作中,提出了6点防控要求:①构建防控体系,探索慢病防治新途径,争取2~3年内在全国建立200~300家基地医院,以三级基地医院带动和指导各级基层医院,构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体系;②关口前移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③建立多机构、跨学科、多部门的协同防治和科研机制;④建设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⑤广泛开展高危人群的筛查,力争到“十二五”末,各级医院筛查并干预脑卒中高危人群100万人,使我国脑卒中发病率由目前的年增长近9%,下降到6%以内;⑥加大对贫困患者的救助力度。(6)大力宣传慢病防控的目的和意义。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为我国慢病防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动群众,广为宣传,要在全社会掀起慢病防控新高潮,利用各种传播媒体,有关社会组织和团体、各级医疗机构、医科院校、研究单位、社区医药卫生部门等,大力宣传慢病防控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转变慢病重“治”轻“防”观念,开展健康教育大课堂,倡导“健康家庭”,改变影响家庭成员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把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以家庭为单元推广下去。积极响应第六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启动的“中国百岁工程”,以“60岁以上不生病、70岁以上不衰老、80岁以上可驾车、90岁以上可旅游 、100岁以上生活自立”为目标,营造有利于促进全民健康的社会环境[5]。

4 慢病的救治

慢病的救治,尤其合理的救治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致死、致残率的有效措施。目前,虽然对慢病救治的方法有多种,但早期、及时、持续、合理、安全的药物治疗,应是较好的有效途径。现在我国至少有5.8亿人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与慢性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其中70%~85%发生在65岁以下人群[3]。如果按13亿人计算,慢病几乎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病造成的死亡率已经达到85%以上[2]。这种惊人的数字实在令人担忧,照此下去,人类即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机,难怪陈竺部长用“井喷”二字形容目前国家慢病的发病情况。实际上早在2010年世界银行就发表了有关“慢病在中国已进入高增长状态,结果令人担忧”的报告,但这个报告中预测的数字,实际上已远远落后于中国慢病“井喷”的数字。对此,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应该对慢病采取两手抓的措施:第一手抓慢病防控,从青中年人群入手,开展健康促进教育,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生活上改变不良餐饮习惯,身体上加强锻炼,身心上健康发展,真正做到防要得力,控要有效,彻底遏制慢病的源头;第二手抓慢病救治,面对众多的慢病人群,救治起来任重而道远,艰巨而复杂。因为慢病具有病程长,耗费多等特点,再加上治疗不及时、不规律、用药不合理等因素,致残、致死率高,社会压力大,家庭乃至国家背上沉重负担,国民经济发展受限。

nlc202309010945

尽管如此,国家还是下大力气给予慢病患者以很好的救治,如医改中的城镇医疗保障和农村的大病统筹等,给慢病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救治机会。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慢病患者早期用药和持续规律用药是挽救生命的有效手段。例如,若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恰当的早期不间断持续用药,延长寿命至80岁或90岁的不在少数。相反,不用药或用药不规律、不恰当,造成伤残和死亡的不计其数。慢病患者,除了早期用药和持续规律用药外,安全合理的选药至关重要。以往之所以慢病的致死、致残率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用药不合理造成的。因此,慢病的药物救治应做到早期、持续、安全、合理用药,这是挽救慢病患者生命的有效措施。

5 慢病的教育

慢病的教育以健康为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全民的防病意识。采取慢病教育旨在提高人群对健康的认识,使人们懂得一些基础的卫生保健知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开展慢病教育必须按照各类人群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起点,设计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大体可分为“易感人群”和“染病人群”。前者指的是青年人,据报道[6],我国18岁以上居民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情况非常令人担忧,男性每日吸烟率达47%,每日食盐摄入量超过世卫组织倡导5 g标准的比例达到80%,经常参加锻炼的比例只有12%。这一部分人群应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应使之树立健康意识。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1],若不采取行动,到2030年,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将导致5 200万人死亡,国家收入将遭受数十亿美元损失,灾难性的治疗支出将把数百万人推向贫困。 “染病人群”指的是自2010年以来,我国至少有5.8亿人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与慢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现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影响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一部分人群更是慢病教育的对象,教育他们树立战胜慢病的信心和决心,改掉不良生活方式。

总之,慢病的教育一定要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有关社会组织、团体应发挥各自优势,针对慢病危险因素,在全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共同应对慢病的挑战。

(参考文献略,如果有需要请与原作者联系)

(收稿日期:2012-03-05)

黄正明,男,现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和医药成人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第302医院药学部临床药理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北京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和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国老年学学会衰老与抗衰老科学委员理事;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军事药学委员会委员;全军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军队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军队中药、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军队职称评审委员、军队科技评奖委员会委员。曾荣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金奖,总后三星人才系列奖—伯乐奖,获得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药理与新药研发,先后主持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1项,承担横向课题6项。获得国家部级和军队科学进步奖9项,申请/授权专利7项,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11篇。

篇5:金沙县慢病综合防控

活方式指导员试点活动启动仪式新闻通稿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是一类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2010年11月,国家卫生部下发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自治区卫生厅、市卫生局推荐青秀区做为首批创建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同时积极指导青秀区争创全国首批示范区。

2011年11月3日上午,南宁市青秀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活动启动仪式带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礼堂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青秀区人民政府主办,青秀区卫生局承办,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所协办。启动仪式由青秀区卫生局副局长谢若舟主持,自治区卫生厅梁远副厅长;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方钟燎副主任;南宁市卫生局杨晓钊副局长、陆兆华科长;南宁市疾控中心石健副主任,青秀区人民政府黄海燕副区长及青秀区各镇、街道、仙葫开发区,发改局、人社局、教育局、财政局、民政局、统计局、文体局、卫生局、残联、妇联、总工会、团委、工商分局等部门领导,以及青秀区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约共45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活动仪式上黄海燕副区长介绍活动仪式的行动背景,杨晓钊副局长代表市卫生局做重要讲话,自

治区卫生厅梁远副厅长代表自治区卫生厅致词。黄海燕副区长宣布青秀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试点正式启动。参加活动的领导带头进行倡议书签名活动。

为营造大家参与的氛围,启动仪式后,青秀区健康宣传表演队表演了健康操《健康一二一》等文艺活动,现场还进行支持性工具演示及健康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居民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启动仪式现场展示慢性病防治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宣传展板8

块,悬挂宣传横幅3条,南湖竹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姚贤聪主任为为参观群众做健康知识讲座。现场发放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知识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材料6000余份,印有健康知识的购物袋450余只,以及健康知识宣传围墙450余条。还向参加活动的每位代表赠送了包括控油壶、限盐勺、腰围尺等健康支持工具在内的健康礼包400余份。

篇6:2020年慢病防控计划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人们生活行为方式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并已成为当今社会十分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给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有效推进我街慢性病防控工作,根据《万州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2019年万州区建设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万州慢病防控〔2018〕5号)要求,我镇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开展综合干预人群不健康生活方式为重点,以控制高血压、糖尿病为突破口,建立有效、可行和规范的社区慢性病综合干预模式,减缓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全街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二、工作目标

(一)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

成立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把有关指标纳入政府考核内容。建立持续有效的慢性病防控筹资机制和渠道,实现慢性病防控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卫生院成立专业科室,保障人员配备,定期为辖区相关单位提供规范化培训和技术指导。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

(三)规范开展慢性病监测、干预和评估,不断完善慢性病防控系统。

加强对高危人群和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技术指导,提高高危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知识知晓率。

三、主要指标

(一)政策落实。

将慢性病防控融入到各项政策和制度中,主要包括控烟限酒、减盐、减油、控制体重、全民健身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疾病管理等内容,并落实到位。

(二)经费保障。

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决算管理,同时每年提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专项经费且确保专款专用。

(三)环境支持。

至少建成1条健康步道,健康长廊,健康村要求逐年增多,并在健康村内开展健康家庭活动。

(四)自助健康检测点建设。

设立自助式健康检测点的行政村覆盖率不低于40%。

(五)慢性病管理。

至少每2年1次体检并开展健康指导,有体检通知、人员名单、职工体检健康状况统计分析报告。

四、工作任务

(一)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政策

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列入工作考核目标,实行目标管理;将慢性病防控融入各部门政策和制度,主要包括烟草控制、降低有害饮酒、减盐、控油、控制体重、全民健身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干扰、疾病管理相关的政策,结合实际出台相关文件政策,并确保落实到位。

(二)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全民健身运动

一是开展建设健康家庭活动的健康社区占辖区社区总数的30%以上,健康社区的覆盖率40%以上,建设健康单位(无烟单位)1个以上。

二是建设健康小屋及自助式健康检测点,“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全覆盖设置“健康小屋”,设有非医疗机构“自助式健康检测点”的社区覆盖率达40%以上。

三是加强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至少组建5个群众健身团体;

设有健康教育活动室,要求覆盖率100%;设有健康宣传专栏1块,每2个月更新一次;社区健康讲座每年6次以上,慢性病防控4次以上。

四是开展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活动,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积极组织开展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活动,覆盖率达50%以上。

五是对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家庭主妇等社区重点人群开展低盐低油饮食宣传专项行动。

四、督导检查

篇7:(案例二)慢病防控从娃娃抓起

亮点案例二:

慢病防控从娃娃抓起

第一部分:背景与理由

2010至2013年,县卫计局联合县教体局按照《临沂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连续三年组织了全县中小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对学生的视力、肺活量、龋齿、窝沟封闭、体能素质、肥胖和超重情况进行了粗测筛查。通过筛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肺活量低于标准值范围,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成逐年下降趋势,儿童龋齿率平均达到了50%以上,窝沟封闭学校的比例不足60%,肥胖、超重儿童和视力低下的儿童比率在逐年增加。

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学生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在未来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孩子的健康与家庭健康意识的增强息息相关。为此,郯城县卫计局与教体局联合在全县范围内的中小学建立了“小手拉大手,预防疾病,营造健康环境,促我健康成长”的常效活动机制。第二部分:实施

郯城县卫计局、教体局根据儿童龋齿率高、实施窝沟封闭学校比例低、居民慢性病控制率低等实际情况,自2014年开始在学校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丰富健康教育课,来进行疾病预防知识的普及。

郯城县慢病示范区创建工作文件资料

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在校中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人群由原来的不足60%提高到80%以上,肥胖、超重儿童的比例显著下降,视力和肺活量也有了显著改善。

通过在全县学校内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实现了慢病预防“从娃娃抓起”在全社会普及的目的。全县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明白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自觉参与健康行动、养成良好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显著增强。

第四部分:思考

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与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建立起常效机制,做到常抓不懈是增强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必要条件;把素质教育抓好抓实是重要一环;培养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是有效途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综合素质是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强力抓手。

篇8:地方病慢病防控工作总结

以防治慢性病为重点,积极健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扎实开展了各项综合防病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碘缺乏病防制。一是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根据《2010年山东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技术方案》要求,2月24日,举办了相关项目单位人员培训班,3月3日,开展居民户碘盐检测300份,碘盐合格率98.7%,发放食用碘盐健康教育宣传单3000份,在每个项目镇医院、项目村卫生室张贴宣传画5张、制作墙体宣传栏1个,开设碘缺乏病等健康教育大课堂1节,同时开展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学生知识知晓率、育龄妇女知晓率分别为93.7%、82.5%。3月16日,市电视台市区播报栏目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山东卫生网、等媒体也进行了相应宣传。二是中央补助碘缺乏病防治项目工作。依据《2011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1中央补助山东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等相关要求,9月20日,我们在碘缺乏病监测点虎山镇抽取虎山小学8-10岁100名儿童进行了甲状腺触诊检查,采集尿碘含量检测样本100份,学生家庭食用盐碘含量测定50份,并对30名学生家庭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称量登记,同时完成学校附近村居18岁以上成年人尿碘含量采样50份,孕妇和哺乳妇女各60份,水碘含量测定水样2份。对居民户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等情况进行现场摸底调查,对目标人群开展了碘 1

缺乏病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二)慢病防制。根据省市工作安排,我们于5月5日召开了全区慢病防治工作会议,培训了慢性病管理系统、死因监测报告等内容,完善了居民健康档案、高血压病人建档、糖尿病病人建档、重症精神病人等规范管理。按照1992年基本控制克山病病区考核达标时的克山病病人名单以及后发病的所有病人,我们开展了克山病病例搜索工作。10月20日,共搜索心肌疾病病历41份,疑似病例2人,克山病诊断组人员根据《克山病诊断标准》(GB 17021)对筛选的疑似克山病病例进行了核实诊断,排除疑似克山病患者。

(三)疟疾防控。5月4日,开展了对基层疟防人员和镜检人员培训,部署了疟防工作任务,建立和完善了疟疾监测网络,加强了传染源检索。全区设立中心镜检站1处,镜检站8处,共培训镜检员19人、疟防人员 22 人,调查疟区流动人口65人,血检614人(流动人口发热患者7人),无阳性病人检出,中心镜检站抽查、复检血片81张,复检率为13.2%,未发现错、漏检阳性血片,全区未发现当地感染疟疾病人。

篇9:金沙县慢病综合防控

卫办疾控发„2010‟172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局:

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的有关要求,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我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现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八日

附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工作指导方案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统称慢性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国内外实践表明,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社区行动是防控慢性病的有效策略。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的精神,加快我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推动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深入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一)总目标。利用3-5年时间,在全国建立一批以区/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行动综合控制慢性病社会和个体风险,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减少慢性病负担,总结示范区经验,推广有效管理模式,全面推动我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在示范区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与体制。

2.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

4.探索适合于本地区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三)主要指标。

1.知识知晓率:示范区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7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3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60%以下;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的比例达到35%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

4.慢性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不低于35%和30%。

5.慢性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

二、示范区工作内容

示范区可根据本指导方案提出的基本内容,因地制宜,创新确定本地区的工作内容。

(一)收集基础资料,开展慢性病相关社区诊断。收集、整合并分析示范区基础信息和资料,建立示范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分析当地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

(二)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示范区全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统,至少包括慢性病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等基本内容,不断提高监测质量。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发布示范区慢性病预防控制相关信息。

(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突出地方特色,围绕控制烟草消费、推动合理平衡饮食、促进健身活动等重点内容,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基本要求如下:

1.当地主要媒体要设置固定宣传专栏,广泛开展慢性病预防宣传教育。

2.区县慢性病防控专业机构每年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模板和核心信息,并且能够达到相关数量要求。

3.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和咨询,设立慢性病综合防控知识宣传栏,发放慢性病防治相关宣传材料,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和理念。

4.学校为学生开设慢性病相关健康教育课。利用幼儿园家长会等形式,举办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等知识讲座。

5.政府组织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并参与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全国爱牙日等宣传日活动。

(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面向全人群,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广简便技术和适宜工具,提高居民自我管理健康的技能。基本要求如下:

1.政府组织,多部门参与,广泛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鼓励群众广泛参与健身运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建设有利于身体活动的支持性环境,组织职工开展群体性健身活动,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2.推广食品营养成分标签,鼓励并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发和生产低糖、低脂和低盐等有利于健康的食品,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合理膳食的知识,科学指导人群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3.政府部门带头,全社会开展控制吸烟行动,创建无烟场所、单位。

4.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 范食堂或示范餐厅。

(五)重视慢性病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1.各类单位定期为职工提供体检,及早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在有条件的场所建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提供体格测量简易设备。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提供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糖等服务。

3.对超重肥胖、血压正常高值、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和现在每日吸烟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实施管理和健康指导。

4.在有条件地区开展以儿童为重点的口腔龋齿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患有龋齿的儿童及早进行充填,开展适龄儿童窝沟封闭。

(六)加强基层慢性病防治,规范慢性病患者管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加强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率。建立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慢性病管理效果评估。强化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作用,推广“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等模式。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康复期等慢性病人,以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工作场所为单元,组织患者学习慢性病知识,交流防治经验,逐步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成立示范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当地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发展改革、财政、卫生、社会保障、宣传、教育、民政、体育、文化、团委、工会、妇联、残联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工作规划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根据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督促落实相关部门的职责,统筹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示范区成立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专家组,负责技术指导和决策咨询。

卫生部对全国示范区工作进行统一的领导和管理,定期组织检查、督导和评估,卫生部成立示范区工作办公室,设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工作指导方案,负责组织本辖区内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创建;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督导和培训;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在示范区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支持下履行相关职责。

(二)经费保障。示范区工作必须纳入当地政府的议事日程,列入政府工作的任务。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长久可持续发展。

为促进各地创建示范区工作,卫生部将通过转移支付项目的形式对国家级示范区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

(三)政策保障。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基本内容包括媒体公益宣传,推动合理膳食,低盐饮食,促进身体活动,加强烟草控制,方便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早诊早治和双向转诊。

(四)能力建设。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示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慢性病防控专业科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专人负责慢性病防控工作。区县医疗机构有慢性病预防控制的任务。

建立指导和培训制度,区/县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期为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规范化培训和技术指导。区县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对口帮扶指导关系,提高基层卫生人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和诊疗技术水平。

四、督导与评估

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督导检查制度,组织对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估。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示范区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对示范区防控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估,适时将督导及评估结果进行通报。

各地参照卫生部制定的《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框架》(见附件),制定本地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实施及督导考核方案。

五、验收与管理

鼓励各地积极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按照自愿、逐级申报的原则,对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推荐的示范区,卫生部将按照《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框架》(附件)组织考核评估,考核合格者命名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市、区),并予以公布。各省(区、市)可参照国家示范区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命名省级示范区。

篇10:社区慢病综合防治计划

1.建立和完善以村为基础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慢性病共同危险因素的干预活动。

2.建立和推行内科门诊35岁以上首诊病人和高血压病人免费测血压制度。

3.在居民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新发病例和现患病例的监测登记归档工作,归档率达到80%。

4.高危人群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等慢性病的筛查活动。

5.建立慢性病病人随访和规范化管理制度,高血压病人的随访管理率达到80%,糖尿病病人的随访管理率达到80%

6.根据职责范围开展周期性健康体检工作。将预防性干预和临床性干预相结合,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7.对慢性病病人、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有计划开展专项健康教育,每年至少6次,教育覆盖率达到70%。

篇11:金沙县慢病综合防控

相关项目综合管理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卫生厅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有关政策与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市慢性病防治相关项目科学、有效、及时地实施,结合我市在通海口镇的专题调研结果和市级专题座谈会议的结论及各地具体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项目内容

本指导意见包含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共4个慢性病防治相关项目。

二、目的依据

加强项目的综合管理,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搞好项目间的协作,建立统一的常态化服务模式,以保障项目工作科学、规范、持续、有效地实施。综合管理的依据来源于上级相关文件及上述四个慢性病防治相关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

三、适用范围

本指导意见主要适用于镇村两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慢性病防治相关项目工作,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参照执行。

四、管理内容

(一)服务对象的发现

通过为辖区居民统一建立健康档案的方式来发现慢性病防治相关项目服务对象较为缓慢,难以按期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根据上级要求,慢性病防治相关项目服务对象应予以优先建档,对其档案以村组为单位进行分类存放,并建立信息索引,便于查找和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到各地在健康档案建档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全面发现并登记管理服务对象,各地要在落实建档任务的同时,及时组织服务对象的信息普查工作。

第一步:要以村为单位,充分发挥村医的力量,全面组织调查本地居民基本信息、65岁及以上老年人信息、高血压与糖尿病既患信息(患者主诉)、重性精

神疾病既患信息(家属主诉)等。

第二步:镇村统一组织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筛查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排查,主动发现现患服务对象以全面掌握服务对象的信息。高血压的筛查采取对辖区3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免费血压普查,对超标者进行登记,非同日三次测量超标者纳入高血压患者管理;糖尿病的筛查采取高危人群采血免费检测(通过健康教育设立义诊点),对35岁及以上血糖超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糖尿病患者管理。

第三步:通过建档体检、日常诊疗活动中的机会性筛查、从业人员与职工健康体检,以及通过建立门诊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制度和专科医院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流转等途径,进一步发现并补充辖区慢性病防治相关项目服务对象信息。

(二)服务台账的建立

为清楚地掌握本地服务对象基本信息以及健康管理工作信息,便于镇村两级项目服务协调有序地进行,各地应以村为单位规范建立慢性病防治相关项目信息台账,一式两套,镇村各一套,并实行“卡、册、表”管理模式。具体为:

1、卡:建立村基本情况信息卡。内容包括:村人口数、男性人数、女性人数、村民小组数、总户数、建档人数、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高血压患者数、糖尿病患者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另外可一并建立孕产妇数、0-3岁、0-6岁、0-15岁儿童数等)、村领导姓名与联系电话、村医姓名与联系电话等。

2、册:建立服务对象基本信息登记册(各4种,全市标准格式,分为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下同)和健康管理信息登记册(仅村级保存1份),内容包括服务对象的姓名、建档编号、联系电话、随访及体检记录等,具体内容详见各项目服务实施方案附表。

3、表:建立服务对象基本信息统计表、健康管理工作计划表、健康管理信息统计表、随访表、体检表(仅镇级保存1份)、应急处理工作记录表(仅村级保存1份)、专题宣传教育工作记录表(仅村级保存1份)等。

(三)服务内容的实施

慢性病防治相关项目服务采取镇村两级分级服务模式:即镇级负责体检,村级负责季度随访。另外,镇级对村级随访工作进行督导考核,村级对镇级

体检予以配合。具体服务实施方法为:

1、体检:各种对象每年一次,镇级按计划分月逐村组织体检专班深入各村组摆摊设点,同时开展4种慢性防防治相关项目服务对象的现场体检活动,对行动不便或卧床的服务对象进行上门服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行上门服务)。村级负责事先通知相关服务对象到指定地点参加体检。对不能在现场开展的体检项目,应将相关标本采集后及时带回实验室检测,并将结果及时反馈至村级,由村医负责体检表的进一步完善,在进行健康管理信息登记后,将体检表报镇级统一存档。对集中体检时没有参加的对象,由村医负责落实其体检服务。对拒绝参加体检的,由其本人或家属在体检表上注明原因并签字。

2、季度随访:除老年人无随访外,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均需实施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即每季至少1次(安排在每年的元月、4月、7月和10月进行较好)。其中1次随访可与体检结合进行,但相关信息应单独记录在随访表上,其余3次随访村医负责单独实施。按照计划,村医定期对3种服务对象实施随访服务,随访方式可采取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

(四)服务信息的管理

1、信息记录:项目服务信息包括:服务对象基本信息登记和统计、健康管理信息登记和统计以及原始体检表、随访表的记录等。按照上述项目信息台账管理的要求,相关信息记录一式两套(特别说明的除外),一份报镇级录入电脑并实施综合管理,一份留存村级备用。体检表与随访表统一采用国家统一印发的表样,其余国家无统一表样的均采用我市制定的实施方案中的附表表样。

2、资料管理: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镇村两级项目服务资料应实行档案化管理,要求用档案盒分门别类收集摆放整齐,做到项目齐全,内容清晰,数据能找到出处,无逻辑错误等。镇级资料应以村为单位分盒摆放,各项目根据资料数量多少,可装入一个档案盒,也可按项目类别进行分开放置,确保项目资料分类清晰,便于检索即可。另外,首次体检表装入健康档案,后续体检表以村为单位建立文件盒单独存放,待录入电脑后,于次年根据需要装入健康档案;随访表以村为单位建立文件盒单独存放,待全年随访完成并录入电脑后,于次年根据需要装入健康档案。

3、信息报送:各村基本信息登记表与统计表每年一次性报送,如有变化,及时进行动态更新并与镇级对应;健康管理信息登记表村级留存,健康管理信息统计表实行月报,于月底前报镇卫生院公卫部,镇级汇总健康管理信息后,于次月3日前按市级报表要求报送项目信息报表。

(五)服务效果的保障

1、建立组织保障体系

(1)办公场所:各单位需及时建立独立的公共卫生部(总面积300-4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8房2厅),按要求落实“五室一门诊”的专业科室设置,即健康教育室(另设服务大厅)、预防接种管理室、传染病管理室(卫生应急室)、慢性病防治室(健康咨询室)、妇幼保健室及预防接种门诊。另外,设置主任办公室、信息资料室、仓库保管室等辅助科室。

(2)人员配置:公卫部人员编制按照本地人口数的1.5-2.0/万进行配置,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占80%以上。设公卫部主任、副主任,并明确项目责任人。

(3)日常管理:成立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各分管院长任副组长,各项目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2个工作组,由公卫部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综合协调管理并承担具体日常事务性工作。2个工作组分别为:日常业务管理组,以公卫部人员为主,负责日常项目服务业务组织管理;体检与义诊工作组,以临床医务人员为主,负责按项目计划分工及公卫部统一组织开展定期下乡体检及义诊活动。另外,制定公卫部人员岗位工作职责(上墙),实行岗位绩效工资考核;制作项目相关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工作进度展示牌(上墙);制定项目实施工作计划、方案,并定期组织培训、督导、考核,并对村级项目参与人员实行经费补助。

2、健全监督制约机制:镇级除对本单位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外,对村级项目落实情况应建立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并实行定期考核,对体检表与随访表填写的真实性要每季度进行抽样复核,复核结果直接与补助经费挂钩,对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要予以严肃处理。

3、落实经费补助政策:对村级承担项目任务的工作人员,要明确经费补助标准,并定期按工作质量与数量补助到位,以确保工作进度。建议各单位参照通

海口镇补助标准如下:

健康档案建档:每人2元;传染病报告:每例5元;结核病管理:每例20元;老年人管理:每人每年2元;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每人每次2元(即每人每年8元);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每人每年15元;健康主题宣传咨询:每村2次每次100元;健康知识讲座:每村4次每次100元。另外,镇级人员健康档案录入:每户1.5元;医护人员参与下乡:每人每天20元(另安排中餐)。

五、工作要求

1、目前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防治相关项目服务工作进度较为缓慢,各地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在统筹协调好各项目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慢性病防治相关项目服务工作进度。

2、上述综合管理模式在实行计算机信息化之前,建议按本指导意见统一执行。待所有居民完成健康档案建档,并有效实行计算机数据联网后,再研究简化操作办法。

3、本指导意见主要针对各项目服务的基础管理,各服务对象的分级管理要求请参照各个项目具体的实施方案执行。

六、其他

城镇社区的慢性病防治相关项目服务模式可参照上述意见进行。根据外市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城镇社区的项目服务工作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比照村医进行管理);没有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可考虑向社区内私人门诊进行购买服务(比照村医进行管理);或将城镇社区划分为若干片区,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聘请医师承担片区服务任务,公卫部负责统一组织、片区责任医师负责协调(争取社区党政干部)配合共同完成服务内容,相关资料台账则由镇级统一建立。

综上所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防治相关项目服务应以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落实为主,镇级主要负责:一是体检、二是综合管理(村级培训、督查、考核与信息管理等)、三是城镇社区项目的实施。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下一篇:湖北省黄冈市2016年高三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