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一堂探究课

2024-04-19

评一堂探究课(精选12篇)

篇1:评一堂探究课

评一堂《电子技术》课程公开课 段新

听了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冷碧晶老师讲授的《555定时器及其应用》公开课,十分精彩,展示了她独特的教学风采与杰出才华。我认为冷老师稳健、清新、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风格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思路清晰,讲解精炼,重视实践,突出应用”,较好地体现了高职院校工科教学的特色。

冷老师这堂公开课,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呢?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1、在教材处理上,指导思想正确,取舍合理。本课删去了原教材中单稳态触发器脉冲宽度公式(T=RCIn3、多谐振荡器矩形脉冲频率公式[f=1.43 /(R1+2R2]等较艰深繁难的数学推导,增加了9种555定时器应用实例,更新与重组了教学内容,突出与强调了电子理论的实际应用。

2、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贯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冷老师在引领学生学习555定时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紧接着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学目标十分明确,避免了“空对空”的纯理论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能落实到实践动手并最终形成技能技巧这个关节点上。

3、在教学媒体的运用上,做到了电子媒体(PPT与传统媒体(板书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本节课的PPT制作精美,图文并茂,色彩亮丽,动感性和可视性好,化抽象为形象,PPT切换熟练,节约了大量时间,扩大了教学容量。对传统板书做了精心设计,将本节的核心与关键知识高度浓缩、概括,最后聚焦定格,转化为一张简明扼要的板书表格,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促进记忆。

4、教学语言颇具特色。冷老师的教学语言具备了“五性”:科学性、条理性、逻辑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具体表现为:阐述概念用语准确,分析过程条理清晰,导出结论合乎逻辑,提问设问启发思维,普通话标准,字正腔圆,语态自然,不张扬不做作,语势平稳,语调和谐,语速适中,音质清晰甜美,给人带来一种诲人不倦,娓娓动听,十分舒展流畅之感,具有魅人的语言艺术效果。

5、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与培养。冷老师在本节课结束语中,语重深长地勉励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555定时器等知识广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发明,为人类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激励学生争当21世纪的爱迪生,为国增光。这正是学院通专结合办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实施。

6、善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扩大课堂教学信息容量,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冷老师对本节丰富的教内容进行了周密的考虑,作了独具匠心的安排,并始终遵循“实践——理论——实践——…”这条人们认识外界事物的客观规律。

下面,我们进一步细致地分析这堂公开课的教学过程: 上课伊始,冷老师就开门见山,昭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实验实 训任务。由于教学目标和任务十分明确,使学生心中有数,因而产生了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

在授新课之前,冷老师从实验提问与分析上次学生实验考试中存在的尚未解决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揭示了学习本节知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水到渠成地引入了课题。

接着,冷老师借助PPT简明扼要地讲解与分析了555定时器的芯片引脚、电路工作原理、工作模式、典型电路、电路功能,使学生能理解与掌握好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学生后面的学习作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最后,冷老师带领学生将刚学到的理论知识初步运用于实践,结合各种典型实例:逻辑笔、警车、定时灯、双音门铃等,逐一研究分析,使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中,活用活化知识,并产生了跃跃欲试地动手做实验实训的强烈愿望,为下一阶段的实践学习活动创设了良好的心理氛围与情景。

上述这种经过最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不仅符合学生心智活动的一般规律,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紧张、积极与兴奋中,而且扩大了课堂教学信息容量,因而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和良好的学习效果。

冷碧晶老师从事《电子技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20余年,由于她十分热爱教育事业,对自己严格要求,勤奋学习,博采众长,善于总结,大胆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磨练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成长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的一名教学精英。冷老师这堂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有待我们继续去研究挖掘,并转化为本学院宝贵的教学资源与精神财富,促进学院的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

篇2:评一堂探究课

1、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本课例中,实验探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的能力。如何做实验,实验会得到什么结果事先完全是未知数,主要*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想象力,去探索、去发现,从而创造出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现象或规律,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研究的能力有较大的作用。

2、在课题探究中,学生从自己承担责任,到对整个小组的素质,增加了责任感,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有着丰富的真实的过程体验,这种体验也转化成无穷的动力——这种动力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所以在生物教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中,教师不要把探究结论水平高低作为唯一目标,重视情感、兴趣、意志、毅力、科学精神等情感因素的深化,要与学生一起体验探究中科学的精彩与丰富,生命的领悟与感动。

3、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创造力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外部条件,其中最关键的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此首先必须创设一种宽容、和谐的气氛,使每个学生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这种探究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引导参与,教师首先要通过亲身参与体验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且在师生关系平等、信任的基础上让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勇于发挥想象,勇于走向社会实践。

篇3:一堂好课探究

1.专家学者对一堂好课的理解

叶澜[1]认为一堂好课应具备五方面基本要求,包括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的课。郑金洲[2]认为一堂好课应具备“十化”:课堂教学生活化、师生互动有效化、学生学习主动化、学科教学整合化、教学过程动态化、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策略综合化、教学对象个别化、教学评价多元化。 黄忠敬[3]认为应该从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环节“清晰度”、教学过程的“开放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教学资源的“生成度”五个维度评价一堂好课。 李宪福[4]认为一堂好课应达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精神自然饱满、善于应变能力九项要求。 曹迎[5]认为一堂好课应该“色、香、味”俱全,色指老师的仪表,老师要端庄大方;香指老师的音色,老师应用舒服的音色、清晰的发音、悦耳的语调把学生带入课堂教学气氛中;味指教学内容,老师对教学内容讲解独到。 叶平[6]认为一堂好课应关注以下六个方面,包括从学生角度研读教材,把握好教学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课题引入和过程转折要明白、有趣,设计好问题递进与链接,发掘教材中“过程方法”的素材,课堂设计要留有弹性空间。

2.如何开展一堂中医护理好课

对于一堂好课的理解,随着教龄增长也在发生变化。 在教学工作中形成自己的思路, 由最初注重学生学习结果转化为注重学生学习过程。 笔者通过对各个班的问卷调查发现:学习成绩好的班级与学生上课时的快乐感并非成正比关系; 学生更喜欢快乐学习, 学以致用, 学习的知识可以用到日常生活中。 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依托中医教研组、中医护理课堂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在重组教学内容、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等方面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1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 。 亲其师 ,信其道 。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把课堂打造成高效课堂,前提是让学生信任老师、喜欢老师。 梁炯丰等[7]认为教师应该用爱心、宽容、尊重、敬业、人格赢得学生的喜欢;具备真才实学、为人师表、德高身正、充满爱心、心胸开阔、严而有度、风趣幽默、兴趣广泛、友善的态度、公正、尊重学生、良好的品性十二种素质的教师深受学生喜爱。 李矿珍[8]认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合适的发型、得体的服饰、举止大方、言谈高雅;尊重信任学生,不计得失;完善和提高自己;以身作则。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对学生的关注,可以促使学生努力学习。 关注学生包括关心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作业等。 课堂中受限于教学内容和时间限制,教师无法顾及全体学生,师生交流有限。 应重视学生作业批改,在作业中与学生用文字沟通,是对课堂中师生交流的有益补充。 在作业批改中,笔者发现善意地提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对学生的建议等远比一个“阅”、“良”、“优”带来的学习效果显著。 学生通过作业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关心,在课堂上表现出注意力集中、更主动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的良性循环。

2.2开展快乐学习 ,事半功倍 。 我校中医护理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 由于学生中医基础薄弱、 师生对课程不重视等原因,因此中医护理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 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思考, 如何让学生在中医护理课堂中学到知识、体验快乐。 王丽维[9]发现愉快学习、快乐学习的方法有寻找学生兴趣、简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中营造出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会使学生愉悦地学习,同时愉悦的环境可以造就乐观、健康、高效、品质良好的学生。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如体质养生、音乐养生、保健按摩等相关知识,拓展中医护理教学内容。 学生把学到的常用保健养生方法应用到自己和家人身上,收到较好效果,家人的认可激励学生更主动学习,让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快乐。

2.3综合利用教学手段 。 曹晶等[10]认为通过图片 、视频 、声音等的直观性,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感知能力, 增加教学知识量,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彭廷云[11]认为多媒体教学将教学内容形象化、逼真化,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极大地拓展学生形象思维的空间。 在中医护理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讲授法、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教学、实践教学等,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教师在备课时积极准备质量高的教学课件, 把教学内容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学生更喜欢实践教学课,在实践中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及时练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如进行保健按摩教学时,让学生两人一组练习。 教师示范按摩手法,学生在同学身上进行手法练习, 不仅可以用学到的知识缓解疲劳,而且可以加深对按摩手法的记忆,收效较好。

笔者在中医护理课堂中进行教学尝试, 目的是让中医护理课堂充满乐趣,在课堂上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快乐学习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享受学习过程,培养乐观心态。

摘要:作者在一堂好课教学活动中不断思考如何开展。应从3个方面进行实践,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开展快乐学习,事半功倍;综合利用教学手段,收到较好教学效果。

篇4:一堂评“星”课

不一会儿,老师的身影就出现在门口,坐在第一组的同学马上尖叫:“老师来了,老师来了。”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只见老师拿出登记表说:“下个月的‘校园之星’选谁呢?”老师思考着,用征询的目光看着我们。因为老师经常夸钱涛同学,于是班里响起一片欢呼声:“选钱涛,选钱涛。”老师看有这么多人拥护他,觉得他不愧于当校园之星,于是就在登记表上填上了钱涛的姓名。老师对钱涛说:“下个星期带一张八寸的照片来。”钱涛说:“我家没有。”我们班最多嘴的陆谢琪飞快地说:“把你出生时的照片带来不就OK了吗?”尽管他说得很小声,但还是被老师和全班同学听见了,老师瞪了他一眼生气地说:“那哪天把你小时候穿开裆裤的照片带一张来,好吗?”我们听了都仰头大笑。

不过,更有意思的还在后面呢!接着,老师要评“诵读之星”。老师让成绩比较好的那组同学推荐了两个,一个是汪清,另一个是徐嘉俊。老师叫他们俩背宋词,汪清背得结结巴巴,而徐嘉俊却像放爆竹一样,“噼里啪啦”就背完了。老师只好选徐嘉俊,可全班同学都反对,老师便让徐嘉俊到讲台上说今后该怎么做,徐嘉俊捂着嘴,脸像西红柿一样红。老师说:“如果你不说,那叫同学们帮你说。”于是我举起了手,老师叫了我,我回答:“徐嘉俊同学,请你以后不要给别人取外号,不要耍滑头,你给杨扬取外号叫‘扬子鳄’,给我取外号叫‘张子鹤’,真可气。”老师让我坐下,问徐嘉俊能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徐嘉俊说:“一般。”老师马上反问:“一般是什么意思?在我面前没有一般不一般的。”徐嘉俊被逼得没法子,只好含糊着点头。老师怕他还是做不到,便把徐嘉俊拉到讲台中间要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再说一次,徐嘉俊这才开了金口:“我以后不再给同学取外号,不再耍滑头了。”老师拍拍他的肩膀:“说话算话,男儿的话值千金呀!”老师依然把“诵读之星”给了徐嘉俊,因为她相信徐嘉俊能改掉这个坏习惯。

在这堂评“星”课上,我们是快乐的。希望被评上的那些“星”们,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最棒的!

小将自评: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挺有趣的,自己对同学的观察很仔细,也参与了评星的过程,所以文章真实、生动,容易引起大家的兴趣。特别是对几位同学行为和语言特征的描写,比较真实地反映出课堂的氛围,总之,自己觉得还比较满意,觉得以后要更加留心身边的事,写出更多的好文章。

宁婷老师点评:

篇5:评一堂探究课

浙江金华市磐安县 尖山镇中 陈永平

“嗬,这堂节外生枝的数学探究课真是意想不到!没想到新课程熏染出来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这么强,想象力那么丰富,不可小看他们……”一旦我回味起那堂课,耳边止不住地响起我当时赞叹的话。那堂课我虽没有完成预设目标,但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出乎我的意料,令我惊喜、喟叹!

那是的第一堂课――1.1探索勾股定理(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我很担心学生对这节内容缺乏直观认识,生怕学生第一节课就遇到困难,失去信心。我精心地设计了教学方案,一遍又遍地温习本堂课的两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和同学们一起探索勾股定理的来历,为学生提供合情推理的意识,让学生感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与直角边的关系;第二环节巩固勾股定理,为激发兴趣,让学生富有激情地应用勾股定理,设计了精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数学实例,制作了多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大小相同、不同的正方形,并把课堂移到了多媒体教室……。

第一环节按照预设学生积极地探索着:

1、数格子

观察图1-1

正方形A中含有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是_____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B中含有_____个小方格,即B的面积是_____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C中含有_____个小方格,即C的面积是_____个单位面积。

观察图1-2,

正方形A,B,C中各含有多少个小方格?

正方形A,B,C的面积各是多少?

(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

再观察图1-3、图1-4

2、议一议

(1)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3)分别以5厘米、12厘米为直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学生经历了勾股定理的探究过程,很快发现了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3、拼图验证

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下图形,通过讨论学生很快验证了勾股定理:

由面积计算可得

展开得

化间得

我正准备过度到第二环节时……。“老师,把图中的直角三角形翻转一下,也可验证勾股定理。”一个学生一边说,一边已走上讲台。这是平时被我养成的一个“坏习惯”,在学习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未经老师同意就可上讲台表演。这个学生是班里的“大炮”,直性子,头脑灵活,反映速度敏捷,他叫张挺挺。他拿着手中拼成的图形先展示给全班学生,并哧哧哧地在黑板上画出了下列图形,写上了验证过程。

由面积计算可得

展开得

化简得

他那娴熟的技巧我不禁暗暗叫绝,一阵掌声响起,得到了大家称赞。

“还可以这样拼。”数学课代表张慧慧那清脆的声音在教室想起,她性格有点犟,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我班数学成绩之所以不错,也有她的一份功劳。我本想不叫她,但想到她平时每堂课都非要表现一回(班内学生积极发言离不开她的带头作用),否则心理就不舒坦的样子。为不影响她第一堂课的积极性,于是,我还是请她上来。

“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梯形就可以验证,一边说一边已画出了图形,并写上了验证过程:

由面积计算可得

展开得

化简得

展示后兴奋地说:“这是美国总统的拼证法。”一句话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乱说,她乱说”,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表示不信。“不!这是我在网上学到的,昨天晚上我为了把今天的数学课学好,先预习了课本,后又查了电脑,刚才老师拼的图是古代一位印度人的拼证法,张挺挺拼的图实际上是我国古代赵爽的拼证法”她又委屈又自豪地说。

听到慧慧同学如此肯定的语句,同学们惊讶了,但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还是半信半疑,当我点头肯定她的说法时,张挺挺跳了起来大声喊道:“我是赵爽!”当时的他那兴奋的情景真是无法想象,全体同学那热烈的掌声时常在我的脑海里响着。我心中暗喜:一位刚进入初二的`学生竟知道了这么许多,有这样的钻研精神,真令人赞赏、敬佩。

此时,时间已过去了一大半,可班内这阵势,这气氛,真使我无法转向第二个环节。我猛然想起,这不就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吗?这种生成的机遇若不抓住,何等的可惜。于是,我顺水推舟:“还有别的拼法吗?”

平时言语不多的胡碧莹上来了。她一口气流利地叙述了以下过程:

把图甲中的4个直角三角形移位,成为图乙。因为图甲与图乙两个大正方形的面积相等,所以:

甲正方形的面积

乙正方形的面积

甲乙

她展示后,把眼睛的视线投向了张慧慧,意思是说,这又是古代什么人拼的?张慧慧没有回答上来。我告诉她说:这是我国西周开国时期的“商高”发现的。此时,同学们大声地喊出:“胡碧莹是商高”!喜悦的胡碧莹带者对老师敬佩的笑容回到了座位。

顽皮的张汉阳、张刚彪同时走上了讲台,又引发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他们不约而同地模仿胡碧莹方法,将张挺挺拼成的图作了如下移位:

用同样的方法验证了勾股定理。

同学们还在热烈的探索着,不知谁叫了一声“下课了”!我看了一下手表,已超过2分多钟了……

于是,我赶紧“急刹车”,鼓励一番后说:“人类对勾股定理的发现,少说也有5000多年,到目前为止已有400多种验证方法,我们本节课探索的只是几种方法,而我国是发现勾股定理最早的国家之一。”

啊!“勾股定理”真有趣!我国的古人真棒!随着一声声喜悦的赞叹声转向了下一堂课。

教学反思

这的确是一堂节外生枝的数学探究课,我原本准备先探索、验证勾股定理,接着巩固应用,时间分配各一半。谁知学生却发现了这么许多验证勾股定理的拼证法,让我实在始料不及,现在回忆起来庆幸当时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式,围绕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展开探究。本案例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生成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给了我和学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1、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了相应的变动”。本案例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针对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学生表现出来的探究热情空前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知识掌握根深蒂固,而且拼图和验证的模型比老师预先设计的更有创造性,更能充分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以及发现之后的快感和乐趣。

2、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且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吸收知识的。”本案例从开头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究勾股定理,再利用学生自己通过拼图发现验证勾股定理,处处体现数学之美,每时每刻将学生吸引在课堂探究之中,心情激奋,兴趣浓厚。

3、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以往的学生常常是一种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生很少能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见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课堂的一切被老师占有,成了教学活动的控制者。而本案例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合作者,关注的是在课堂上学生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和感受了什么,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

4、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

在生成性的课堂中,学生不少的创新思维常常使教师意想不到,虽然这些竟想不到的问题,有时不一定是最优的,但对学生而言往往是最有效的,最具有针对性的,而对教师而言,要圆满解答好这些问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机智是一次很好的挑战,促使教师努力钻研业务,在素质提升工程中刻苦学习。

5、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论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具有专制性,是在教学过程之前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的传递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只要把功夫花在课前,课堂上一般很省心,不会出现什么闪失,很多教师怕学生的提问打乱了自己的教学方寸,耽误了教学进程,总是尽可能将学生的思维压制在预先设计好的框架内,追求一种表面的默契,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上,即使是教师有时问一问学生:还有别的想法和意见吗?也基本上是一种点缀性的设问,其实内心却是不情愿出现什么意外,殊不知,这种一味保全教学环节完整的做法,丧失的却是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的发挥,如果深层次地想一想,我们在课堂上究竟是立足于教会学生什么,还是立足于学生会学?本案例只要有心人去细心领会,就明白了在新课程理念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把握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篇6:评一堂探究课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探究》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管效蒙

南平市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开始了,经过前一阶段的网络学习,深有感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教好学生。对我感触最深的是万平老师所上的师德课《做温暖教育的践行者》,主题是热爱学生,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魔法,可以点石成金。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办不好教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应爱国守法,爱国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终生学习,为人师表。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热爱学生需要有智慧,惩罚学生,教育学生,批评学生需要讲究艺术,我们要勤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鼓励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面对学生的错误,需要我们宽容的对待。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时刻面带微笑。

学习了王飞老师的《没有围墙的课堂-构建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通过学习明白了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意识上的转变,转变了我很多固有的,消极的思想。从教多年来关于听课评课,以形成了固有的思维定势。听课者认真听认真记就完成了任务,在多人参与的集中评课时没有人愿意第一个发言的交流,对于如何解决问题的探究较少。观课议课所倡导的前提基础是授课者和观课议课者是平等的地位,观课时我们不一定要坐在教室的最后,可以坐在学生的旁边,学生自主探索阶段,在小组内合作交流之时,在学生做课内练习之时,我们可以站起来,看看学生们在做什么?了解学生的认知策略,合作意识,性格特征,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观课的老师,可以不必再那么规矩。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看老师的`教学策略是否是正确,引导是否得当,组织是不是有效,看学生是不是有兴趣,老师教得是不是有效。观课的目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观察对象,而不是观看老师的表演。而是带着共同研究课堂、改进教学,提高自身课堂实效的探究目的一同参与的。观课议课打破了“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被别人指手画脚”。也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教学”这种“私下默契”的状态,它致力于让所有教师互相观摩教学,直面现有问题,相互坦诚批评,共同商议办法,谋求教学创新,实现共同成长。

篇7:评一堂探究课

同学们高兴得不得了,都开心的说耶,老师先让我们闭上眼睛,读了一段课文,那声音真好听,温温柔柔的可舒服了。我们都想象完了,老师让我们说都看到了什么呢?我想说的被他们全说完了!同学们一个比一个好。

老师让我们记8个词,30秒后,我可全记住了呢,两次一次不差,我们让老师告诉我们,怎样记得快?老师说用串烧故事记得最快呢,她给我们读了一下她的串烧故事,读完了我笑得前仰后合的笑到肚子疼的躺在地上。她又给我们放了一段视频,不可思议的是王锋用了19秒的时间,复核了一副扑克,我心想,原来扑克牌这么好,以后我要多用。

没错,今天的主题就是串烧故事!

老师就让我们记住扑克又是红酒,又是黑牛的,串烧故事太搞笑了吧!你们知道老师说什么吗?他说,你能进到家里,把主人的酒给弄洒了,主人大喊,放肆,我心想,你又可以去家里吗?你又听得懂吗?我可以说太荒唐了,串烧故事太好笑了!

篇8:评一堂探究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中学数学教育的重心从知识为主的“双基”目标拓展到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主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围绕着“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发展创新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而初三的函数学习是比较抽象的, 学生总感到难以理解.本节课要求学生会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能根据实例叙述的内容列出函数关系, 并确定自变量取值.一般地, 展开数学活动要依靠例题, 所选的例题体现出教师的认识水平, 可见设计题目十分重要.所以这节课没有完全照搬书上的例题, 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前期设计思路

1.创建学习活动情境

我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以及自己的教学背景进行综合考虑, 精心规划和安排, 创建出适合自己学生开展主体性学习的活动情境.比如引例的作用, 不仅拉近了听课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创设了数学意境, 而且舒缓了学生紧张的心情, 便于学生从容活动, 自然发挥.

2.组织学习活动

在创建的学习活动情境中, 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并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和谐发展.它的组织形式仍是“课堂”, 但“课堂”的本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要重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课程内容整合, 课程内容的掌握仍是重要的, 但课程内容掌握本身不再是教学的目的, 而是成为构建学习主体的手段.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情境要根据“学情”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不能固定化和模式化.比如例题, 设计了六道小题代表解析式的四种类型:整式型、分式型、二次根式型、分式和二次根式的综合型, 并且引导学生根据例题来编题.通过大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直觉、感觉和解题思路, 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感和归纳能力.

要注意:

(1) “课堂”是以活动为中心, 由学生自主地开展尝试、探究、交流、协作等活动, 并在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和创新.

(2) 在“课堂”活动中, 教师不是旁观者, 也不仅仅是组织者和指导者, 同样是活动中的主体, 在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完善自我”和创新.

(3) “课堂”重视交流活动, 由于学生的学习背景不同, 知识的来源也是多渠道的,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同, 通过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二、教学设计环节

(教师讲解) 引例→ (学生讲解) 教师编题→ (学生讲解) 学生编题→ (师生共同研究) (小组讨论) 提问→ (教师归纳) 小结.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 能从简单的实际事例中, 抽象出函数关系, 列出函数解析式.

(2) 使学生掌握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求法.

(3) 通过函数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是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了解函数的意义, 会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求函数值.

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抽象性.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 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y, 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 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 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 y是x的函数) , 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反映了函数关系, 比如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就有一种函数关系 (全班学生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教师) : (看屏幕)

若全班 (加班主任) 共54人, 来听课的老师为n人, 则教室里的人数为m人, 写出m与n的函数关系式.

学生很快地回答道:m=54+n, m是函数, n是自变量.

教师:那么此时此地自变量n等于多少?函数m的值是多少?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本节课是一节校级公开课, 来听课的老师较多)

学生纷纷环视四周, 数出听课教师人数, 听课教师也和学生相互讨论起来, 共同得出n=23, 进而求出m=71;但是在求n的取值范围时出现问题, 许多同学只说n>0而没有想到n应该为自然数. (这就是实际问题的特点, 要引导学生注意自变量取整数)

教师:可见在某些函数关系式中,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时是有限制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相关知识.

2.讲授新课

教师:刚才引例中的函数, 要考虑到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 所以n必须是正整数或0. (简单解释一下解析式就是数学式子即可) 我们来看下面的例题, 请分小组讨论, 然后我找学生上黑板来讲解.

例 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学生分组合作, 积极地展开讨论)

(1) y=2x+3; (2) y=1x-1; (3) y=1x2-x-2;

(4) y=x-2; (5) y=12x-5; (6) y=x+1x-2.

学生1讲课:在 (1) 中, x取任意实数, 2x+3有意义.

(2) 小题的1x-1是一个分式, 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x-1, 因此要求x-1≠0, 所以x≠1.

学生2: (3) 小题的1x2-x-2也是分式, 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 这道题的分母是x2-x-2, 先从x2-x-2=0, 得x=2, x=-1, 因此要求x=2或x=-1.

学生3:我认为是x2-x-2≠0, 所以x≠2且x≠-1. (大多数学生同意这种答案)

教师:像第 (3) 小题, 有些同学犯这样的错误, 将答案写成x≠2或x≠-1.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 方程的两根用“或者”联接, 但在不等式中应说明x≠2与x≠-1是并且的关系, 即2与-1这两个值x都不能取.

学生4:第 (4) 小题x-2是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x-2的被开方数是x-2, 所以x-2≥0, x≥2.

学生5:第 (5) 小题y=12x-5是二次根式, 2x-5是被开方数, 所以2x-502x5x52.但是y=12x-5也是分式, 所以2x-50x52.结论为x>52. (教师点头表示赞许)

学生6:y=x+1x-2中, x≥-1且x≠2.

(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对话, 在融洽的气氛中学习)

注意:有些同学没有真正理解解析式是分式时, 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 片面地认为, 凡是分母, 只要x≠0即可.可将解题步骤设计得细致一些.先提问本题的分母是什么, 然后再要求分式的分母不为零, 求出使函数成立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的问题也类似.

教师:请同学们模仿例1编出类似但是又容易出错的题目来挑战其他组.

(学生活动再一次出现高潮)

学生分小组编题如下:

第 (1) 组y=1 (x-8) x-2.答案:x>2且x≠8.

该组有学生反问一句:x-8改为x-1又如何?答案:x>2.

(这一问非常好, 加深了大家对“且x≠8”的理解)

第 (2) 组m=1n2-2n+1.答案:n≠1.

(可见学生对函数和自变量可以用任意字母表示是清楚的, 不一定要用y和x)

第 (3) 组y=x2-4x.答案:x>0.

第 (4) 组y=x3x-1.答案:x≠1. (学生能联想到三次根号)

第 (5) 组y-3=xx-3. (学生知道等号左侧不一定只能是y)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从做题中得到的规律:

(1) 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 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 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 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

(3) 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 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4) 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和二次根式的综合时, 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 且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5) 函数是实际问题时, 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解析式有实际意义.

(编题是教师先编, 学生后编, 这样为学生发挥想象力搭建了平台)

教师:我们来上学时, 将自行车放在校外保管站里, 那大家想过收费问题吗?

例2 前所中学自行车委托阳春公司保管站管理, 在某个星期一保管的自行车共有1500辆次, 其中变速车保管费是每辆一次0.2元, 一般车保管费是每辆一次0.1元.

(1) 若设一般车停放的辆数为x, 总的保管费收入为y元, 试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 若估计前来停放的1500辆自行车中, 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 但不大于40%, 试求该保管站这个星期一收入保管费总数的范围.

(第一问学生基本可以回答上来, 第二问就产生很大争议, 因为这是由函数求值问题转化为不等式求解集问题, 这对初中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

解 (1) y=0.1x+0.3 (1500-x) ,

∴y=-0.2x+450 (x是整数, 0≤x≤1500) .

(2) 若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 但不大于40%,

则1500 (1-40%) ≤x≤1500 (1-25%) .

方法一 ymax=-0.2×1500 (1-40%) +450=270,

ymin=-0.2×1500 (1-25%) +450=125.

收入在125元至270元之间. (但此方法有局限性, 只对单调性函数适用)

方法二 1500 (1-40%) ≤x≤1500 (1-25%) ,

180≤0.2x≤225,

-180≥-0.2x≥-225 (注意不等号方向的改变) ,

450-180≥450-0.2x≥450-225,

125≤y≤270, 收入在125元至270元之间.

总结 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 应使得实际问题有意义.这样, 就要求联系实际,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于时间的限制, 只研究了方法一)

(三) 小 结

在研究函数关系时首先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因此, 要求大家能掌握解析式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 并能求出其相应的函数值.另外, 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业:1.见作业;2.预习.

板书设计:

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例1 学生编题 例2

规律: 小结:

评课过程: (略) .

总之, 教师的教是为了最后的不教, 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数学活动, 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 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 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因此,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精神是课堂教学目标之一.由于将来的社会是非常注重合作与团队精神的社会, 而自主合作学习恰好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 使他们适应于时代的要求, 这节课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得到充分地展示, 同学之间进行了有效交往, 学生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保持和谐正常的同伴关系,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有利于他们的社会化.所以应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大力推广自主合作性学习.

篇9:记一堂科学探究课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58—01

科学始于问题,正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化学科学才不断地向前发展。 (摘自鲁教版初中化学课本)

现代学习方式的探究性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过程,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处理信息及表达交流等活动,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而获得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即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結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办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下面是我的一堂科学探究课实录。

课题: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1. 提出问题:酸和碱能发生化学反应吗?

2. 猜想与假设:能!

师:同学们说能,根据是什么?

生1:夏天的时候,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可以涂抹上肥皂水或牙膏,减轻症状。

师(表示赞同):是的。蚊虫会产生一种叫蚁酸的物质,而牙膏、肥皂水是碱性的,由此可以看出酸和碱是能反应的。

生2:老师,抹上唾液也可以。

师:是吗?人的唾液是碱性的吗?你愿不愿意来试一试?(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经过用pH试纸测试后,得出唾液的pH=8,教师给予了充分肯定。

生3:洗发水是碱性的,护发素是酸性的,当你洗完头发后,再涂上护发素,可以将液体的pH值调至中性,这样对头发有益。

师:如果没有护发素怎么办?有替代品吗?

生:(反应热烈,齐声)醋!

3. 设计并进行实验:

师:既然酸和碱能发生化学反应,那么我们把NaOH溶液和HCl溶液混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进行实验:两种液体混合后并无任何现象出现。

师:难道它们不反应吗?能否设计实验证明它们反应了呢?

经过一番思考与讨论,同学们共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出盐酸溶液的pH值,再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不断搅拌,每隔一段时间测出溶液的pH值,并把所测的pH值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图,通过pH值的变化趋势证明它们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案二:在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看到酚酞立即变红,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当溶液为中性时,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

方案三:在NaOH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的颜色变化是:蓝→紫→红。

4. 收集证据:教师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由学生亲自上台来分组做实验。当他们看到自己设计的实验成功后,喜悦的心情是无以言表的,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5. 获得结论和交流评价:

学生写出了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以及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

学生总结了中和反应的概念、中和反应的实质以及中和反应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篇10:评一堂探究课

我的作文指导老师是涂佳霖老师,他是一位幽默风趣的人。老师都会把上课内容讲得生动活泼,让台下的同学听得津津有味。经常上完课时,我会发现自己的作文写得愈来愈顺,不但达到老师的标准,有时甚至还受到老师的夸奖,真是令我惊喜万分!

老师跟我们说:写作文要先看懂题目的意思,才不会写到最后都偏离主题;标点符号要搞清楚,不要标错地方或乱标;写景物时可以由大到小,由远到近。老师讲的我都把它深深的记在脑海里,希望在写作时会更得心应手。在这五堂课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堂课。这一堂的上课内容是分组制作广告传单,我们这一组选”芒果冰沙”,我灵机一动把标题变成”芒果冰杀,杀进你的味蕾”。上台报告时,老师夸奖我们很有创意,我听了心花怒放!

篇11:评一堂探究课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谢老师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喜笑颜开地对大家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叫改名字!”顿时,同学们欢呼起来,宁静的教室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刚开始,谢老师让我们在纸上自己喜欢的名字。我看着别人埋头书写,心想:别人都想好了,可我呢?我左顾右盼,突然,我想起了一个主意:叫一枫吧,把廖字去了,这样别人就不会给我取外号了!嗯DDD 一包含着开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一才有十百千万亿……还有我喜欢秋天的枫叶,就这样了。“时间到!”谢老师一声令到。当林振飞说道:“我喜欢林振心,因为振心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时教室里立刻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接着,陈铭杰笑咪咪的说道:“我喜欢的名字叫陈姐姐”顿时,有的同学捂着嘴巴哈哈大笑;有的笑的满地找牙、前俯后仰;还有的捧腹大笑,我也不例外,笑的合不拢嘴。“我最喜欢的名字是――林彪!”林昌彪微笑地说道。我听后笑了三声,连忙捂住嘴巴。轮到周梦杰,周梦杰结结巴巴地说:“我最喜欢的名字是周杰”我大声笑道:“周杰……周杰……伦!”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诶,可恶的铃声又响起了!”我自言自语道。

篇12:评一堂探究课

河上架着一座石拱桥,我一蹦一跳地跑过去,到了对岸。我拉着渔网的右边,爸爸拉着渔网的左边。我们一起弯下腰,解开渔网,放进水里,让它静静地沉下去。水流把渔网冲成了一条弯曲的线,白色的浮子在水面就像一块块闪闪发光的宝石。

小鱼们出来了。有的胆子大,一下子就从树叶下钻了出来,有一片树叶沉下去,就把胆小的它们吓得逃回了家。渐渐地,有几只小鱼儿游到了网前,它们左看看右看看,就不钻进去。“快钻,快钻!”我在心里情不自禁喊了起来。可它们就是迟迟不肯“中计”,我心里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住似的,几乎喘不过气来。这时,一只“大鱼”冲了过去,其他小鱼也一齐往前冲,“咚,咚,咚”,网被那小小的冲击力,撞得震了一震。只见,那几条鱼被网死死地缠住了。它们使劲儿挣扎,可就是逃不出来,反而越缠越紧了。我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下了,心像在网中挣扎的鱼儿一样乱撞,激动得情不自禁叫出声来。

要收网了,我已站得腰酸腿麻。于是,我抓起网的一头,快速地往我手上套。“通!通!通!通!”水面上怎么会溅起水花呢?我看看身边的爸爸,他一脸严肃地看着我。我继续收网,水面上的细线越来越短,可是不见了鱼的踪迹。鱼网收好了,但是网上的鱼都不见了。我失望极了,为什么鱼都没有了呢?

这时,爸爸走过来说:“你那么快收网,鱼都被你抖掉了!做任何事都一样,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

我愣住了,心里涌上一股子委屈。我甚至有些怨恨爸爸,为什么不早说呢?我在河边失神地待了很久,心里的委屈终于散去。爸爸无疑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作者:六年级 李轩昂

公众号:慧笔作文

★ 以生命为代价的一堂课六年级作文

★ 这一堂课叙事作文

★ 有趣的一堂课作文

★ 永远难忘的一堂课作文

★ 难忘一堂课优秀作文

上一篇:2010年注会会计难点问题总结下一篇:XXX同志预备党员转正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