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教学反思

2024-04-29

《上下》教学反思(通用14篇)

篇1:《上下》教学反思

让幼儿为中心辨别客观物体的方位。在幼儿对自己身体部位的方位有较清楚的认识并对方位词的含义有所领会的基础上,我进一步以自身为中心分辨“我的上面,我的下面,我的前面,我的后面”等。这样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寻找、操作等活动,让幼儿体会物体与自己的方位关系。例如:我有意识地在相应的方位摆放些物品、玩具或利用活动室环境,引导幼儿观察寻找“你的前面有什么?或者什么东西在你的前面”等。这样孩子学习的很有趣,在生活中学习,体现了教学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同时,孩子学习知识点又很扎实、牢固。

本次的数学活动区别《上下前后》,我的设计是从幼儿自身入手,初步感知理解方位词,正确理解并运用方位词是认识空间关系的前提。无论认识哪种方位,教师都应该考虑幼儿自身入手,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及有关器官的方法,让幼儿初步感知和理解方位词。这样预设符合认识方位的教学流程。

篇2:《上下》教学反思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上下前后教学反思。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才能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我就抓住这一点去思考:学生对“上下、前后”并不陌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学生在理解“上下”时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他们只是了解到谁在“上”,谁在“下”,谁在“前”,谁在“后”,也就是只是表面地理解到“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但要从我们的数学上去理解,那就不是简单的位置“上下、前后”,而是要理解到“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中我从他们熟悉的生活中挖掘活动的素材,设计了用手指出自己的上面、下面、前面和后面;同桌各用一种不同的`物品摆一摆,然后说出所摆物品的上下或前后位置;只说出一个同学的前面是谁,他的后面是谁,让大家猜猜他是谁;两位同学出来表演前后位置,并向后转以及三个同学表演前后位置,让同学体验相对性;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相对性;拍手游戏、按要求排队、按要求给动物分房子、看图用上“上、下、前、后”讲故事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上下前后教学反思》。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形成鲜明的表象。使原本枯燥地“空间与位置”教学变得富有情趣,对“上下、前后”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加深了对位置的理解,使他们在游戏、活动、表演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感受数学的生活魅力。

篇3:《上下》教学反思

关键词:导,思,议,展,评,检

今年10月14日, 我上了一节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公开课, 采用的是高效“6+1”课堂模式。这种模式是高效型课堂教学模式之一, 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高效“6+1”课堂模式中的“6”, 是指课堂教学中依次进行的六个环节, 包括“导”“思”“议”“展”“评”“检”6个教学环节;第二部分是高效6+1模式中的“1”, 即指“练或做”, 这是在课后自习中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由于准备时间仓促, 加之驾控这种教学模式的经验有限, 课堂效果不是很好, 促使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一、本节课的优点和缺点

本节课优点是采取了高效“6+1”的课堂模式, 尽管没有尽显这种教学模式的高效和精华, 但也可算是一种不成熟的尝试。

本节课缺点是“讲没讲透, 放没放开”, 既没有达到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把知识点讲透的要求, 也没有达到高效“6+1”模式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目标。

1. 所谓“导”中有玄机。

本节课的导入是由上节的知识点提问导入。我经过反思, 认为导入完全可以大胆一些, 开放一些。例如, 完全可以把学生在课下搜集的“我心目中的思想道德模范”通过展台展示, 也可以精选“小悦悦”事件、“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等媒体关注的焦点导入, 甚至可以展开是否应该见义勇为, 针对老人摔倒“扶不扶”进行讨论导入。总之, 导入的方式需要巧妙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导入太缺少创新。

2.“思”的过程, 即是学生填写导学提纲的过程, 其内容包括“了解感知”和“深入学习”两部分。总体来说, 学生的“了解感知”部分完成得很好。本环节的问题主要在“深入学习”部分, 而这一部分又是整个导学提纲最精华部分, 主要是探究问题设置得太多, 缺少“深入学习”部分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的针对性。其实, 这也涉及了一个导学提纲设计的问题, 那就是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 即学生的实际认知程度, 切勿从教师的主观出发, 想面面俱到, 不知取舍的结果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主次不分。针对以上的情况, 我把原来的六个探究设置调整为四个探究, 相信这样可以真正达到“深入学习”部分应起的作用, 突出重点和难点。

3.“议”的这个环节, 也因导学提纲“深入学习”部分探究较多, 以及个别探究针对性不强, 从而使这个环节占据的时间较长。根据上一环节删去两个探究, 相信会好一些。

4.“展”的环节本应是最出彩的一个环节。

即学生根据自己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来展示学习成果, 达到合作共享的效果。但这个环节完全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学生不敢展示, 不愿展示, 更不要谈补充和质疑了。究其原因, 不是我们的学生不行, 主要还是教师的调动以及小组合作竞争评价机制的不健全。所以, 我们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标准, 细化小组合作竞争的规则、奖惩办法, 并将这些贯彻到日常教学之中, 持之以恒, 做到“一天一统计, 一周一评比, 一月一总结”,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展示、补充、质疑成为每个学生的习惯, 形成学生的能力。

5.“评”主要是通过最后的课堂小结完成的。

这个环节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与“深入学习”中的探究是重复的, 同时由于时间不够, 草草总结也没有达到点睛升华的作用。其实, 把探究问题解决了, 也就到达了对本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6.“检”的环节在本课由于时间的关系, 没有进行, 主要是通过“迁移应用”填表区分几个易混易错的知识点, 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7.“练”的环节留在了课下, 经过认真的批改, 学生总体上做的还是可以的, 选择题十二道, 我们班全对的就有十几个, 这真是出乎意料。

二、采用高效“6+1”课堂模式以来的总结

今年6月, 我开始采取这种课堂模式, 通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 成绩不敢说, 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新变化, 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促使我做出以下总结。

1. 高效“6+1”教学模式是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的好模式, 好方法。

其中, 导学提纲是这种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载体。导学提纲中的“学习目标”与“导学流程”中的“了解感知”是统一的;“重点和难点”与“导学流程”中的“深入学习”是对映的;而这两部分又与“迁移应用”和“练”环节的习题是统一的, 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的规律, 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思等各方面的能力。而且, 重点难点知识在几个环节中不断重现, 突出了重点和难点, 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真正体现了高效的本质。

2. 导学提纲的编制非常重要, 这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必须在课下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 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参照至少十份的同一类型的导学提纲, 同时还要具体考虑学生的学情, 才能编制出实用、高效的导学提纲。

3. 加强学生对这种高效学习模式的认识, 毕竟学生这么多年都已经习惯了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 教学中有一些学生提出过“不习惯”“不适应”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耐心讲解这种课堂模式的优势, 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提纲, 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4. 针对政治学科, 识记相关知识是起码的要求, 那么在课堂六个环节中就可以再加一个“记”的环节。

篇4:韩国上下反思“服从”文化

一段由幸存者拍摄的现场视频近日在网上广泛传播,显示船体已经严重倾斜,但船上学生仍然平静地坐在船舱内。视频还录下了船员要求学生待在原地、不要试图逃生的广播声音。

在这次沉船事件中,大多数乘客绝对服从船方指令的现象被不少西方媒体报道。路透社评论,在长幼尊卑观念根深蒂固的韩国社会,来自上级和权威的要求往往不会遭到质疑或挑战,不少乘客完全服从船方的指令,可能因此失去逃生机会。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岁月”号沉没前,已经有不少船只在现场准备施救,但几乎看不到有人跳船逃生。

不少幸存乘客正是因为没有听到或者无视船方指令,反而获救,而多数学生却因为听从指挥与客轮一同沉入海中。这个残酷事实为韩国家长带来教育难题。

一个中学生的母亲说:“那些不听指挥的孩子活着回来了,听话的孩子却失踪了。我们或许应该告诉孩子,不要相信陌生人或老师。”

一名32岁的母亲说,“岁月”号船长和船员要求学生原地待命,自己却弃船逃生,这让孩子还怎么去相信大人?

篇5:《上下楼梯》教学反思

上下楼梯课是第二本实用语言的第二语言。这一课主要要求学生理解楼下的词,理解楼下的概念,练习与楼下的人说话,并能写下

在教练的过程中,我首先帮助学生审核学生的合并词,在审查123时,我用123鼓掌歌帮助学生做语音和长句练习;当我第一次理解楼下的单词时,我首先使用图形组合来理解单词并逐一校正发音,然后退出图像图像,帮助学生建立文本的概念,然后再深化分类以确定巩固实践的词汇;在指导学生与谁在楼下说话的时候,我主要使用学生生活在楼下的照片,把生活的场景变成教学,用熟悉的人和事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一个愿望尝试帮助学生逐一练习完成句子;在写链接的时候,我主要是让学生先注意观察下字的字字位置,唱读笔笔,然后由学生演示,发现学生学习写困难,然后演示由老师和突出详细的解释 解决困难,然后让学生上导游。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我的教学过程还是比较清晰,教学内容也比较清晰,整个教学环节是顺畅,联锁,层次渐进,过渡也很自然。其中,我认为效果是一个很好的联系,就是引导学生写前面的话,让学生专注于观察和分析下字的字字位置,这样仔细阅读,然后练习写作,效果是好的。缺少地方主要是回顾词汇合并的内容,图片稍微缩短了一些,导致了学生的文字概念不够深,使得一些学生会在楼下和楼上混淆不清。此外,我认为课堂上的定期训练班也是常规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加强课堂上的常规训练,以确保更好的学习效果。

篇6:《上下》教学反思

试马中心小学王秀凤

《上下》是延边出版社幼儿小班数学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使幼儿够分清上与下的空间位置和平面位置,并能用语言表述。同时通过美术环节的设置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并结合生活实际问题,使知识生活化,为生活服务。

首先,我采取运用演示法、操作法教幼儿辨别上、下,让幼儿在动手中动脑,认识“上、下”。通过学生的指认,使幼儿们在问题中渐渐进入新知,使幼儿在玩中学。接下来和幼儿玩“口令游戏”,让幼儿进一步认识“上、下”,并让幼儿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漂亮的田野》这个环节来提升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最后用游戏《摘苹果》来结束本节课,使幼儿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

本节课能够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强调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幼儿亲身经历,关注学习的过程,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以趣味教学贯穿始终。

优点具体有以下几点:

1、用厨房用具作为教具,幼儿感到熟悉亲切,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2、以游戏贯穿课堂,使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3、在摘苹果游戏中,我课前布置了情境图,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

趣,以树爷爷的口吻指导幼儿吃苹果,使课堂在“甜蜜”的氛围中结束。本课存在以下缺点:

1、课堂组织还不够严密,幼儿坐不住,课堂纪律较乱。

2、鼓励形式还较单调,还可以用一些实物适当的鼓励,或者用一些其他的能够刺激幼儿学习兴趣的鼓励。

3、课堂中没有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篇7:《上下楼梯》教学反思

《上下楼梯》一课是实用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课主要要求学生能够认识“上楼下楼”一词,理解“上下楼”的概念,能用“谁在上(下)楼”的句式练习说话,并能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上下”这两个个生字。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生字词,在复习到“一二三”的时候,我利用《一二三的拍手歌》来帮助学生做发声和说长句的练习;在认识“上楼”一词时,我先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逐个认读生词并纠正读音,接着我退出图片形象帮助学生建立文字概念,然后我再由浅入深地分类进行指认词语的巩固练习;在指导学生用“谁在楼下”的句式说句时,我主要用学生生活中上楼的照片,将生活中的场景带入到教学中,用熟悉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了蠢蠢欲试的欲望,这样来帮助学生逐个练习说完整的句子;在写字的环节中,我主要让学生先注意观察“上”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唱读笔顺,再由学生示范,发现学生学写的难点后再由教师示范并突出详细讲解以解决难点,然后再让学生板演逐个指导。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觉得我的教学流程还是比较清晰的,教学内容也比较明确。其中,我觉得效果比较好的环节就是在指导学生写字之前,先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并分析“上”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观察仔细了再练习书写,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足的地方主要在于复习巩固生词内容时,图片退去的速度稍嫌快了些,导致学生对文字的概念建立得还不够深刻,以至于后来有的学生将“下楼”和“上楼”混淆不清。另外,我觉得班级的课堂常规训练也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才能保证较好的学习效果。由于楼梯是学校常见的设施,学生往往把楼梯当成运动娱乐设施,楼梯也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所以,一步一步地走楼梯也是一种好习惯。

篇8:《上下》教学反思

一、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1.作文观念:高中作文教学中应试的现象非常严重,引导过程中过分重视辞藻的华丽,缺少思想内容的引领。而高考的作文命题普遍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感悟,自己对于社会、人生的认识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较为深刻的思想内容。所以,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性情,吐露自己真实的心声。

2.作文备课:既无计划也无教案。多数教师只在写教学计划时点明安排几次作文,而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又不写作文教案。不仅没有教案,而且每一次作文在整个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都不甚清楚,也不予考虑。

3.进行方式:就是“写”。作文课几乎都是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去写。不放心的教师会对作文题作一些简单的解释或提示,说明一些要求。作文一般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时间的要求按照高考规律在40分钟左右。

4.作文题目:结合自己考区出题特点,进行猜题押宝,不考虑学生的主体情况,按照老师们在一起商量的结果,有序的进行。如:材料作文、命题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

5.作文批改:选优说劣。优秀作文一般会在全班朗读,教师简单总结其优点所在。对于较差的作文,多是总体评价其不足,具体到一篇较差的作文,则是多鼓励少批评。本来每次作文都有各自的训练目的和要求,但如果学生未按目的要求作文,而是别出心裁地写了一篇可读的文章,就会予以批驳,有句话说得好,高考作文是“戴着枷锁跳舞”,必须按照要求写作。

6.教学效果:效果堪忧,能力不高。学生一般会写三段式的议论文,而举例子也是提前备好,多弄一些万能实例,所以学生总体上的作文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

对上述六个方面作一下总结,不难发现这样两个问题:(1)高中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在引导“创作”,注重应试能力,追求的是考试高分而不是真正的训练写作能力。(2)整个中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及形式极其简单:它的备课就是出出题目,上课就是让学生写作,批改就是选优评劣。

二、作文教学的文学化问题

高中作文教学的文学化是怎样形成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它与社会对写作的认识和评价方式有关。在一般社会人士看来,作家诗人才是写作的高手,只有写诗写散文写小说才是写作,作家诗人那样的“创作”能力才是写作能力。而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写专业论文那是专业人士理所当然的事,那只是证明你的专业水平高,并非是写作能力高。

2.它与教师把作文的内容定位于抒写心灵有关。在许多教师看来,“写作,原本是写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宣泄,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名家要求作文时要“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写作中拥有绝对的选择权力,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以我手写我心”。这样的“自我”中心论,必然使作文教学重体验、感悟、表现等。这样一来,“写那想的,想那新的”的“新概念”类的创新便弥漫了中学作文教学,独特、怪异、体现个性的作文便成了最受青睐的,而这些正是文学创作的特质。中学作文教学就这样不自觉地钻进了文学的圈内。

3.它与教师把作文的目的定位于促进人的发展有关。许多教师认为,作文是为了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思想,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纯化学生生活,一言以蔽之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于是无论是“作文———生活”论者,还是“作文———做人”论者等等,都把作文当作塑造人的手段,作文于是从一种素质一种能力变成了一种手段———文学的塑造人的手段。在这样一种思想观念驱导下,作文不是为了去叙写学生人格思想,而是为了去提升学生人格思想;不是为了去再现学生人文情怀,而是为了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不是为了去表述学生生活,而是为了去开拓学生生活。

4.它还与高考导向及教师对文学的偏爱偏重有关。高考的话题作文倡导学生发挥个性,表现自己所体验的生活,即使是写议论文,也要求写得具有文学味,要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实质上就是在倡导文学创作。由于高考的影响,广大学生无不努力使自己的文章文采化文学化。而广大教师无不“竭忠尽智”,作文教学几乎都是围绕文学写作来进行,办“文学社”,“写作兴趣小组”,等等。

诚然,中学作文教学进行文学写作引导,让学生进行文学写作,这是完全必要的。但问题是,文学写作教学并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全部,甚至还应该强调的是,文学写作教学并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主体。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1.从文章写作的动机来看,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写作的冲动与灵感,二是写作的某种实际需要。前者即是文学创作,而后者却并非文学创作,而是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用型写作。

2.从社会实际需要来看,“社会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公民,他们有良好的教养和审美能力当然好,但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的诗人、作家”。大多数学生将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可能极少进行文学写作,写的最多的可能还是发言稿、实验报告、法律文书、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等一类文章。

3.从作文教学的目的来看,其目的不是培养作家、诗人,作文教学也没有必要主动地承担这一任务,任何文学才子都不可能依靠中学作文教学来产生。极少数写诗歌、散文、小说的学生,大概也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结果。当了作家、诗人的人也并不感谢中学作文教学。

4.从国外中学作文教学的情况来看,像德国、日本、美国等,他们的作文教学大都以社会实用为目的,立足于学生进入社会实际的需要。如日本写作教材中设“书信和日记”、“生活和意见”、“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作文题,实用性的特点显著。着眼于实用,着眼于学生未来工作、学习、生活需要的作文教学,才是健全的作文教学。高中作文教学,可以让一些学生尽显文学才华,但不能让一个学生缺失实用写作能力。

三、作文教学过程的简单化问题

首先,单一化的“写”及其每次作文都要求写出优秀作文的教学形式,使作文教学缺失了训练过程。这样的作文教学客观上一开始就把学生当作具备写作能力的人,而省去教师科学有序的作文指导,省去学生“创作”出优秀作品之前的较长时间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这样,就必然把多写(也即多创作)等同于训练或达成能力的手段,把结果等同于过程。而“写”的时间和“写”的量又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定,什么时间写仅凭教师的工作缓急或兴趣去决定,写多少就全凭教师的“经验”或“感觉”去决定。中学作文教学就这样变得无比简单和随意。

其次,“多读多写”的“感悟”“自得”式的传统方法论,严重阻碍了作文教学的科学化进程。直到今天,人们还津津乐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悟得”方法,还沉浸在“功到自然成”的超然境界。作文教学既无学科体系,也无科学的训练体系,除了一味地“写”,也就别无他路了,也就显得无比的茫然和盲目。

再次,由于文学化倾向的影响,一些人强调写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有了写作的冲动再写”,这使得作文教学研究放弃了对“没有写作冲动也要写”的探索与训练。我们知道,写作并非都是因冲动而生,并非都是有感而发。比如领导要求你写一篇发言稿,或工作总结,或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等等。朱光潜先生曾说:“前人写旧诗,标题常用‘偶成’和‘赋得’的字样,‘偶成’者触兴而发,随时口占;‘赋得’者定题分韵,拈得一字,就用它为韵做诗。”“‘偶成’的作品全凭作者自己高兴,迫他写作的只有情思需要表现的一个内心冲动,不假外力。‘赋得’的作品大半起于外力催促,或者要满足一种实用的需要,如宣传、应酬、求名谋利、练习技巧之类。”由此可看出,“偶成”当是因“冲动”而生,但“赋得”却不是因“冲动”而生,恰恰是写不出来也要硬写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状态。又如唐人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显然也是“硬写”。中学作文教学在这些方面却一直弃之不顾,因此也就不可能做出有意义的深入的探索。

可见,中学作文教学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有效的训练。

四、新的思考

从以上情况看来,当今中学作文教学已经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担当起全面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特别是适应未来工作、学习、生活需要的作文能力的任务。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作文教学进行新的思考。

1.必须把中学作文作为一个学科来看待,它是与中学数学、外语等学科相并列的一门基础学科,甚至是应该从语文学科中独立出来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它应该有自己的科学有序的内容体系,有自己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用来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

2.必须明确作文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能力,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来达成,这就需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这种训练体系还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为广大教师所采用。

3.要有严密的教学计划,必须明确学生在中学各学段及整个中学阶段应达到的写作水平或写作能力。教师的上课及学生的训练应体现出渐进性,并且要考虑每一个作文单元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要考虑每一次训练是为了达成何种能力。

4.平时的教学,作文最好单独设科教学、设科考试,这样作文就不限于只是一道写作大题,它还应有其他方面的作文学科考试题,以便全面地检测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改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应当不只重分析,轻写作。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其实最终的目的在于写,所以在教学时一定不能人为地把这四个方面割裂开来。应针对不同类型作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手段———多煤体,尽量让学生更形象更客观的去感受身边的生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懂得从生活中吸取素材,学会按中心组织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开学生的写作大门。

(二)培养兴趣,激发写作欲望

孔子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主要的内驱力。所以指导学生作文首要应培养其兴趣,激发写作欲望,活跃写作思维,鼓励学生打破思想禁区,真正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感情,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这样,学生自然会乐于写。

(三)回归生活,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作文并非仅是语言训练和作文技巧的掌握,离开了人的发展,离开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作文就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平时,要多引导学生留意周围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关心国家大事,贴近社会生活,有意识地观察、体验、感悟事物,并注意把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亲身经历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积累丰富的生活、情感、思想。当学生的作文真正和生活联系起来以后,久而久之,学生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享受。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随着融入生活的广度的拓展、深度地开掘,随着学生思想的成熟、精神的发展、情操的升华、人格的成长而得以真正提高。

(四)指导阅读,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

篇9:写作教学要在“真”上下功夫

■ 释放真实情感,唤醒写作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写作还存在不喜欢甚至害怕的心理,于是常常应付,随意编造、抄抄摘摘、胡乱拼凑,导致写出来的文章内容不合情理,语言缺乏逻辑。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再也提不起兴趣,致使写作训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在写作练习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习作题目学生完成得不错,这是因为命题是学生经历过的,学生有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所以能够有话可写,并能写出真情实感。

《文心雕龙·物色》中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人们首先是由于触“物”才生了“情”,有了写作的动机与欲望,再加上平时的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实践中,要多让学生写一些随感而发的文章,不设置字数要求和文体限制,但要求他们用心去写,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鲁迅先生说得好:“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或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由此可见,学生写好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多积累、多表达、多修改。为此,在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我都会安排两名学生谈谈自己昨天的真实见闻,讲讲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开始的时候,学生们会感到羞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愿意自我表达,尝试把所见、所想和感受与大家交流分享。只有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 捕捉真实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接龙随笔,捕捉精彩。新课程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它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把这一方式运用到“接龙随笔”的活动中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日记质量。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由此可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十分必要。如要在家庭、校园生活以及各类活动中创造写作素材,让学生先“有所为”再“有所作”。另外,要教育学生留心观察周围,善于回味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大胆想象自己不曾经历的事情,可视大千世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为自己的伙伴,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从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四年级上学期,我在班级开展“接龙随笔”活动,要求各小组6名学生合作,周一至周六每天轮流写1篇随笔。后面的学生先欣赏前几位学生的日记,然后再自己写。教师每天及时批改,并组织学生利用早读或课前3分钟评赏,每周评出优胜小组。这样,为了获得“优胜小组”的称号,学生们积极寻找材料,尽力捕捉生活中的精彩镜头,随笔本在学生中传递,写作灵感在互动中萌生。生日、节日的庆贺,运动会的场面,课间的游戏情景和各种调查实践活动都成了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通过此方式,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不断增强,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写作热情不断高涨。

每周印足迹,我手写我心。周记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培养选择材料的能力。四年级下学期到五年级,要求学生每周利用一节课进行周记交流。每位学生可以阅读四人小组中的其他3篇周记,对其中的1篇周记进行书面点评,要标出优美词句,并写出评语,注明点评者。四人组中“最佳作品”和“进步最大”的将发表在班级习作集《春苗》里,并刊发评语和点评者。为了赢得点评者的好评,学生就会认真写周记;点评者为了写出恰如其分的评语,也必然会仔细地阅读同学的周记。学生们在教师的教导下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其他学生的作品,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

■ 阅读真实感悟,丰富写作情感

注重课内知识的积累。教材本身就是学生写作的典型范例。如果学生能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积累,这无疑是一笔丰厚的财富。有些学生一写作就头痛,认为无话可说,一下子就把话说完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的词汇量过于贫乏,写作文自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此可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是增加词汇量。美国的沃尔夫说过:“词汇量可能比文体模式更重要”。小学正是积累大量词汇的好阶段,针对这一点,我提议学生把课内外自己认为用得巧妙,用得好的字、词、句、段抄到本子上,积累一些生字,区分一些近义词,仔细揣摩别人写得好的地方。通过此方式,许多学生的词汇量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得到提高。

加强课外延伸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选择读物,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主”,以优秀课外读物为“辅”,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其次,让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适当地摘抄,或者以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再次,为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效率,教师还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展览、评比等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提高阅读的感悟能力。朗读不仅能增强记忆,而且更有助于理解。宋代理学家朱熹就曾强调:“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当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时,在习作中就会很自然地把心中所想的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捷克诗人塞费尔特曾说过:“写作是因为感到自由,感到欢乐。”只有建构新型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写作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才会对写作充满兴趣,他们的作品才会精彩无限。其实,只要指导方法得当,习作的起步也可以精彩。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就像一座塔的塔基,它的每一个部分都应该扎扎实实,到了顶端才越发神奇诱人。所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指点学生掌握和运用学过的知识,使之转化成一种在习作当中运用自如的能力,达到真正写作的要求。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成为基础学科的基础首先是要变革自身的不足,尤其是对于写作教学。写作教学的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对学生能力的迁移,让学生动手、动口,使学生在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再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习即生活,作文即做人,学生的写作应浸润童真,流淌童趣,不要被所谓的立意所束缚,过早地被成人的观点所淹没。惟有真诚的体验创意、人格、个性,学生的写作才会洋溢真实生命鲜活的色彩。■

篇10:一年级数学《上下》教学反思

在主题图中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要问,就是为什么一会儿说火车在上面,一会儿又说火车在下面。由这个问题导引导学生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这样设计,不仅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接着我又设计了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活动,比如:、说生活中物品的上下位置关系、老师说口令,学生听口令摆一摆。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练习等等,在这一个个具体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课堂上,我安排了一些小游戏,如拍手游戏:请你跟我做 “上拍两下,下拍两下;左拍两下,右拍两下;一支手在上,一支手在下,反手转。”教学中我发现,这些小游戏学生非常喜欢,全班学生都非常高兴的和我一起做。这些小游戏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又使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真是一举三得,以后要多开展这样的游戏

篇11:上下楼梯安全教育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亮点主要有:

1、本次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并通过自身的生活实践应用在学习中,在这次活动中选材内容贴近生活,和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幼儿学习起来感兴趣。

2、活动中教师运用多张照片让学习内容更生动,具体。幼儿能够直观的进行学习。

3、活动中设计了小故事,师幼互动观看照片,知识巩固儿歌《上下楼梯歌》及最后以去《智慧乐园》的游戏中体验正确上下楼梯,让整个活动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本次活动主要不足有:

1、活动中估计还是老师说的较多,没有完全把课堂留给孩子,让孩子做活动的主体,老师应以引导为主。

篇12:上下楼梯安全教育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所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较弱。因此,我选择在幼儿园生活中容易被忽视,但却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的“上下楼梯”这一教学重点。于是,我园媛媛老师于12月10日开展了“上下楼梯”的安全教育活动。

首先,教师使用情境导入,引出话题“你们是怎么上楼梯的?”并让幼儿讨论上楼梯的方法,紧接着教师请幼儿观看上下楼梯的视频;其次,教师请幼儿观察图片,并让幼儿讨论上下楼梯的方法;最后,教师请幼儿一起排好队,学习上下楼梯。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上下楼梯靠右走、小手扶把杆、不推也不挤,慢慢上楼梯。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又为幼儿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篇13:古诗教学应在意象上下功夫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意象,即意与象的统一。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即相对于物象的事象,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

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这方面的论述很多。如刘勰指出,诗的构思在于“神与物游”:谢榛说,“景乃诗之媒”;王夫之说:“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下之妙。”直至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实际上只是中国传统诗学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

一、诵读诗文,感受意象

意象不仅包含意思,还包括读者在特定的意境里的多种感悟、多种解读。学生通过古诗的朗读,头脑中浮现的是形象,进入的是意境,可以从中得到情感体验和思想熏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只有走进文本,才能与作者的情感和心灵产生碰撞。

如在教学《春日偶成》时,笔者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展现的是怎样的情景?在师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重点落在让学生借助诗句想象画面上,然后把画面转化为描述性语言。这时候,学生脑中有画,胸中有情,也就有了语言表达的冲动。“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春天天气晴朗,百花争艳、桃红柳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就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就不难体会到在小溪边春游的快乐心情,追问为什么“时人不识余心乐”,通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也就不难体会到作者的心境了。

二、了解背景,表达意象

古诗总是作者在特定的背景下写成的,是作者心灵深处情感的外在显现。要体验古诗所表达的感情,必须深刻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如教学《示儿》一诗时,笔者在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谁告诉儿子?”“告诉儿子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告诉儿子的?”的基础上,让学生与文本有了亲密接触后,能初步感知古诗的意思,及时介绍写作背景,让学生感知宋朝爱国大诗人陆游在临终前始终牵挂的是被金兵侵占的中原大地的收复,中原人民仍生活在金兵的铁蹄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他一生为了祖国统—大业的愿望没有实现,所以临终以遗言的形式来表达心中渴堂收复失地的情感。学生在了解这首诗写作背景后,心中对陆游的敬意油然而生,用朗读表现出来,味道也就不一样了。了解写作背景,学生既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又锤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联系生活,抒发意象

古诗是对生活的表现,只有把古诗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感受诗的意境,促使学生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从生活中品味诗的内涵,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学生才会沉浸在诗所描述的意境之中。如笔者在教学清朝诗人高鼎的《村居》一诗时,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体验,深刻把握“醉”所表现出春天的魅力,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联系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水到渠成了。因为有了切身的感受,学生就容易获得成功的愉悦,学习的激情也就得到充分的张扬。

篇14:创新作文教学从“活”字上下功夫

一、选择材料要“新活”

对于作文教学,我们认为应做到两个“早”:(1)教师提早布置题目或范围;(2)学生提早做好准备。学生主要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材料,整理材料,这个任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完成。

1.日记。“偶有所得,提笔记之”,先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我们规定:日记中的内容一般都是学生所见、所闻、所感,并进行整理,使其系统化。比如有些学生在日记中就把内容整理成题材资料库、写法资料库、词语资料库,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便于我们以后在写作时提取选用。而这些资料应讲求新颖、真实生动,因为这是我们对外界客观事物的真实感受。其实不一定非要大事件才能引发人的感受,一个自然景象,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都能引发人的感受,成为写作契机和切入点,如有的同学在日记中写到:回忆刚上小学或中学时所看的电影、电视时,急切想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到现在就觉得自己对人生的观察是幼稚的;有的学生写了自己刚步入新的环境时,心里颇感惆怅,很难适应环境,在其他学生的帮助下,敞开心扉,调整心态,很快适应了新环境;还有的从“非典”“洪水”“冰灾”“地震”当中感受到中国人民的伟大,感受到医生、护士的伟大,教师、军队、警察的伟大,还有的同学从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美国攻打伊拉克战争中认识到世界人民享受和平安宁生活的宝贵。这些都是作者如实所见、所感,也是以后写作中有用的材料。

2.通过其它方式搜集、积累材料。如剪报、听广播、看电视,以及阅读图书资料、网络等都是我们积累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方式还可以了解名人史迹,了解伟人成长历程,了解各种史料知识,阅读名家名篇、中高考优秀作文等,不断扩大知识面,达到“但得其所欲求者尔”。不但能扩大知识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能陶冶心灵,创新我们的思维,促进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命题范围要“放活”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命题范围就要“广”,要“开”,要“活”。

1.拟题力求内容新,观点新,思路新。好的命题可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能力。比如《桥》这个题目,我们写的桥不下千万种,但要辟出一条新路径的确不易。有一位高职学生是这样写的:他写了家乡门前一座普普通通的土桥变成木桥再变成石桥的一系列变化,由点到面,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体现了农村建设的新成就。这样,就赋予题目以新意,从而包容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再比如期中考试后学生的成绩高低参差,有的学生意志消沉,整天提不起心情,精神特别恍惚,大有“天之末日来临”之感,据此,布置下面的材料,让其根据要求写作文:

生活中,真正的自信者必须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又往往与自己的怀疑和不满有着必然的联系。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天才并非自信的人,相反倒是有几分自卑,他们知道自己的弱点,为这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于是奋起自强,有了令人吃惊的成功。

周国平《智慧与人品》中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我相信,天才骨子里大都有一点自卑,成功的强者内心深处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请仔细揣摩这句话,联系自己的经历、经验、见闻和知识,以“感谢自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此题目贴近学生当时的心态,更能鼓舞他们增加自信心,继续拼搏,努力向前。

2.增加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题目。对于题目拟定还应侧重培养发散思维。我们不能限定过多的要求,应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力求准确、简洁、新颖、醒目。比如《考试》《家乡新变》《南郭先生续传》等。现就以考试题目《考试》为例来说,要注意的是文体不限。文章写出来之后,有的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评价当前考试制度,指出利弊,提出改革措施;有的干脆抄写考试规则,对“考试”加以说明等等。这样的作文题目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了巨大空间,无疑能够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作文训练要“专活”

对于写作应有的放矢,不能盲无目的,应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专基训练,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以片段作文为主进行训练,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将其进行分类,分别出题,进行片段作文训练,片段作文“小”“短”“精”,最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使学生在课余挤出时间进行训练。

2.专项训练还包括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构思能力等方面的训练。这些实际上都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训练。

四、写作过程要“搞活”

“搞活”原则,可以分以下几步:

1.将课前给学生的写作范围或作文题引入课堂,对题目稍作要求,一般应从精、从简。

例如作文要“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清晰,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或以“XX”为话题,自定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008年高考陕西卷作文要求)涉及内容方面的,避而不谈,以免影响学生思路,把学生套在教师所“说”的“网络”里,所“设”的“陷阱”里,让学生充分“自由”,“各抒己见”。

2.审题。确定好题目或范围后,不要急于动笔。让学生审清题意,辨明思路,从而指导学生进行构思,推敲布局。审题可包括两种方式:(1)直接审题。对题目进行判断、比较,找出关键性词语,把握侧重点。如《难忘的临别赠言》,其中“难忘”是最关键的。(2)间接审题。教师可以不直接指导学生审察题意、角度、感情,而启发学生根据命题去回忆范文,接触过的生活场景。对于需要创设情境的,应将提前设计好的模型、实物、故事等材料展示出来,充分发挥多媒体电教手段的作用。如用闭路电视或生活现场,观看海浪、山峦、云天、泥土……让学生联想人生,世事。充分发挥联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思路确定后,学生不可以进入动笔起草阶段。起草作文一般要求学生“一气呵成”。依照思路轨迹,道出“建筑模型”。其一,不能让学生写一句,修饰一句,这不利于学生思路的完整性,连续性。有些学生常问笔者,他写作前,感觉思路非常好,可是,写作时,稍不留神就写不下去了。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人的思维具有一贯性,一旦间歇,就容易被打断;其二,环境要“静”,学生“动笔”,教师“闭口”,一般不要从中提示、指导,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当中,即先“写出来”;其三,教者进行巡视,随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写作情况,随时获取信息。发现有困难的,进行个别处理;其四,将掌握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记录在案,并进行整理,为指导修改奠定基础。实质上这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创新题材,独特构思,在“活”字上下功夫,同一题目可采用多种角度,各领风骚,真正创作出好的作品。比如采用会议纪要的方式、写日记方式、戏剧方式、启事、诗歌等。

五、修改方式要“灵活”

对于课内修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学生自改自评,老师巡回指导。叶圣陶先生再三强调:“改的优先权应归属于作者自己。”文章写完后,学生应检查1-2遍,然后从“小处”着手,进行修改。主要通过查字典,翻资料等解决字、词、句等方面的问题。内容改好之后,还可教给学生在局部进行详加修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文章起笔,开篇要做到亮丽精巧、引人入胜,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可开门见山,可设置悬念,也可引用诗句或名人名言等。

(2)巧收文尾,俗语道“编筐织篓,全收在口”。文章结尾点睛,文章也会升华。

2.小组互改互评。教师指出评改目标和重点,学生以4—6人为一小组,“大家”互改、互批、互评,互相研讨。对于修改有困难的应记录下来,向老师提出。这里着重解决段、篇问题。

3.师生共同评议,做到“两结合”。即将自评情况、组评情况综合起来进行归纳、整理,一并进行集体讨论。凡符合要求的给以优秀,有个别失误的,当场指正,及时修改;写作失误的,共同指正,进行重写。最后,由学生检查一遍,交教师复议。

4.特别要求:对于作文,我们不能过分限制时间,应将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以便学生更新思路,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六、评价语言要“激活”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对作文课有浓厚兴趣,评价语言相当重要。

对于中学生的评价语言,应注重引导学生探索,单纯批判方式应当少用。有一位教育家这样说:“教师改文,业志辛勤,苟学生不晓其故,即功夫虚掷,今责令其探索,彼必得用心而自得之矣。”作为老师,应尽量从心理上给学生“壮胆”“打气”。否则会挫伤其积极性。比如,有一个学习相当好的学生写作文时跑题了,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写的:

[评析]本文严重脱题,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你太马虎,没有审清题意,重写。

这个学生看了这个批语之后,整整哭了四节课。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这样写道:

[评析]你的习作内容与题目不太相符,但内容写得相当不错,如果换上另一个题目,无疑是一篇极优秀的佳作。希望你仔细修改,重写一遍,在以后写作中要审清题意,不能太“马虎”。

同一作文,两种语气,同一评语,两种“景色”。后一种不但达到了目的,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七、注重经验要“用活”

作文批阅之后,不能一了完事,置之不“看”。对于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还应“更上一层楼”。

1.教师从“再指导”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讲评。因为评价可以更新认识,创造是认识的能力的飞跃,学生习作中的点滴创造反映了他们智力和能力发展上的某种突破。经教师讲评,便会从不自觉到自觉,从点滴创造到更多的新创。

2.学生将教师的评价与自己的习作进行对照。然后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成败得失,正确估价自己的写作能力,并纳入日记的范畴。所渭“作文然后知困,困而能改,改而能进,何谓无文焉!”

3.对于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习作,可以借助“作文专栏”“黑板报”“广播室”等形式进行宣传,全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优秀的可选送报刊杂志。实际上,笔者采用的方式大多数是帮学生打印,并传发给每个学生,激励他们的上进心,鼓励他们更加努力搞好写作,再者,也将这些好的作品资源让学生“共享”,收入自己的资料库,随时积累,不断翻新,不断前进。

以上七条是笔者对作文创新模式探索的几点做法,我们认为,只要能使学生从传统思维中“走”出来,从传统桎梏中“跳”出来,真正使学生“活”起来,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将会有很大帮助。

上一篇:韬盛和夫的小说《敬天爱人》读书笔记下一篇:醪糟是什么?醪糟(米酒)怎么吃?米酒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