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记观影有感

2024-04-09

红灯记观影有感(精选10篇)

篇1:红灯记观影有感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红灯记》观影笔记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的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摘自《毛主席语录》

每每听老一辈讲起那一个个流芳百世口耳相传的革命故事,说起那一位位名垂青史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听他们如何为了革命的信念,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惊人的智慧和敌人作斗争,无论做出怎样的牺牲亦在所不辞。心中的热血不禁翻涌奔腾,感慨万千。《红灯记》述说的故事,无疑只是抗战时期先辈们无数惊人创举和战绩中的沧海一粟,但又是革命精神在烈士们以及他们在探索道路上英勇无畏的深刻写照。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敌占区,身为铁路扳道工而实际是地下党工作者的李玉和接受了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电码的艰巨任务,他多次智破敌军的种种陷阱,将密电码转移至安全的地方。但是不幸被叛徒出卖,历经各种威逼利诱之后坚决不向敌人妥协,最终遭日寇杀害。李玉和的女儿铁梅悲恸之中得知自己实际为烈士遗孤的身世,决定继承父志,将密电码送上山,游击队歼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终于成功的获得了密电码。而作为线索贯穿故事始终的红灯,不仅仅是地下工作者们互相联络的暗号,更是照亮这战火纷飞的大地上艰苦斗争、永不放弃的先辈们的不灭信念!一盏红灯,多少年来,照着穷人的脚步走,照着工人的脚步走!一代代的地下工作者靠它传递信息,更是传递一种生生不息的意志,是革命的传家宝!故事的情节说来简单,但其中的跌宕起伏危机重重却最能扣人心弦,细节之处若稍加深究也尤其能体现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和不懈的坚

持。

从李玉和寻找接头人的地点可以看出当时的世态不平静,人民生活的艰辛:车夫遇上了日本人坐车,不仅不付钱还殴打车夫致伤;老阿姨开的粥店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粥都发了霉,让人无法下咽。这样的生活,百姓却在日寇的压迫之下连声抱怨都不敢说出口。多少同胞怨声载道,却没有抗争的办法,百姓怎能徒手抗争刀枪?!经受这样苦难的中国人民,只盼革命的光芒来拯救中国!遥想当年前人的艰苦生活,今天的我们享受着革命胜利的果实,也不得不饮水思源啊。故事虽然发生在这样残酷的背景下,但是却不能掩盖人民的团结和坚强,李家隔壁的玉兰家境清苦,孩子病了很多天,却连锅都揭不开。处境同样艰难的李奶奶却毫不犹豫拿出了自己家的粮食送了过去,这样的时候,他们想的不是自己如何度日,却是让身边的人的处境好过一些,“有堵墙是两家,拆了墙就是一家人!”这样的精神和舍小家为大家的气节实在让人感慨!

情节的开端就以紧锣密鼓的侦查情节拉开了帷幕,李玉和告诉女儿:“表叔就要来了。”引起铁梅的大发感慨:“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而最终却能感悟到,他们“和爹爹奶奶都一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也说明了以李玉和为代表的地下工作者们,历经艰辛,在敌人的重重眼线之下依然坚持完成任务。他们支撑自己的信念不是锦衣玉食,也不是高官厚爵。在那样硝烟弥漫,人人食不果腹的年代,他们斗争的信念就是共产主义。一颗红心照亮前进的道路,他们时时刻刻准备着为了共产主义奉献自己宝贵的生命!地下工

作者面对的远远不止是在危机的时刻能够应对,更是在敌人当前时不受威逼利诱。李玉和正是这样,在被自己人出卖,鸠山被“邀请”去赴“鸿门宴”时,他的勇敢和淡然震撼了我。“穷人喝惯了自己的酒,点点滴滴在心头”,李奶奶递过来的一碗酒,正是一碗壮行酒,而李玉和也是随时做好了为革命牺牲的准备。“什么样的酒我全能对付!”也正是说明他已经准备好应对所有的困难和折磨。

铁梅虽然年纪尚小,却也是一个坚强的革命后代。李玉和称赞铁梅在家里“里里外外一把手,担水劈柴也靠她”,并感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样辛苦的地下工作者,为了革命,只好将家事放在一边,懂事的女儿从不抱怨,更是将家里的大小事务揽在自己的肩上。“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战争年代,生活固然穷苦,条件也是非常艰辛,但铁梅却不畏劳苦,勤劳懂事,不愧是革命先烈的后代!

最让人感动的,是在高潮处揭晓的惊天秘密:共同生活了十几年的祖孙三人,本来却不是一家人。十七年前,由于战争动荡,铁梅的父亲死于一次工人罢工的大游行,临终前将女儿托付给了李玉和,于是李玉和决定和师母共同抚养着一个革命遗孤。就是这样,三个人被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虽然艰辛却其乐融融。屋外寒风凛冽,乌云密布,但这一间小屋却充满了温暖的光芒。一盏红灯照亮了每个人的心!革命事业凝聚了许许多多烈士们的努力,但也不能否认其中有蛀虫存在,王连举因为畏惧酷刑最终出卖了李玉和,导致他被杀害,但是这样的人是永远无法阻拦革命前进的脚步的。我们的先烈岂能因为这

样的蛀虫而放弃奋斗?即使有再多的阻拦再多的艰险,也无法让红灯的光芒黯淡一分一毫!

为革命献出忠心赤胆,烈火中迎考验重任在肩。决不辜负党的期望力量无限,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

打渔的人经得起狂风巨浪,打猎的人哪怕虎豹豺狼。看你昏天黑地能多久!革命的火焰一定要大放光芒!

一句句有力的话语充斥在耳边,革命的意志如同星星之火般顷刻间可以燎原。英勇悲壮的革命故事让我们闻之悲恸不已,但这也是后来的人们不断前进的坚强后盾!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先烈们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即使在艰难的时刻也毫不迟疑。虽然他们不知道胜利还有多远,但是却有必胜的信念。“祖祖孙孙打下去,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这就是我们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

出生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不用遭遇战争和炮火,也没有经历贫苦和艰辛。我们走的,是先辈们历尽艰险铺就的康庄大道;我们过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打拼出来美好生活。但是心里每每念及这样浸透了血泪的革命史,又怎能不充满斗志呢。当我们在奋斗的路上迟疑的时候,想想曾经那样努力过的先辈们,无疑会有一种动力促使我们继续奋斗;当我们为一时的挫折沮丧甚至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几十年前为我们开天辟地的先辈们,比起他们所经受的苦难和折磨,我们又有什么可以抱怨和退缩的呢。

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以来,许许多多优秀的共产党员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书写下一笔笔灿烂的美景,而作为后来人的我们亦当以严格的标

准要求自己,树立远大的目标和长久的志愿,做一颗螺丝钉,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司司

篇2:红灯记观影有感

今天,我读了《闯了红灯之后》一文。

这篇文章先说一个德国人闯了红灯,他以为没有录像,结果被录像机拍了下来。保险公司通知他,保险费要增加1%。他想,那我就退保,投其他的保险公司。但所有公司都知道他有一次闯红灯的不良记录,于是所有保险公司只要他投保,就把保险费增加1%。

同时,他的妻子也接到通知,说:“房费由15年一付改为10年一付。”妻子问他为什么,他说:“我闯了一次红灯。”

他的儿子回家说:“学校通知我不能分期付学费了,今天要付完。”儿子问爸爸这是为什么,爸爸说:“我闯了一次红灯。”爸爸还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遵守规则。”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次违规可能对他人有影响,会带来害处,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遵守规则。

和平一校五年三班赫一腾

观《金刚归来》有感

2月25日,我看了一部电影,叫《金刚归来》。

这部电影首先说一个人被绑架了,一只黑猩猩救了他,但基地却爆炸了。

几年后他的12岁的女儿发明了激光地钻机,并且获了国家科技奖。一个坏博士想利用这个发明让整个日本从地球上消失,因而骗走了小女孩。

一位女博士发明了探测眼镜,有x 射线功能,并且给了黑猩猩。小女孩的爸爸收到一个影碟机,可一打开,坏博士就出现在屏幕上,说:“我要利用你女儿的这个发明毁掉日本,不许说出去,否则你将永远见不到你的女儿!”

坏博士用直升机把小女孩送到日本的一个办公室,猩猩爬上了飞机起落架,与直升机同行。

小女孩一家及几个马戏团的人,深夜里这些人进入坏博士的家,警卫跟了过来,一个人装成保龄球赶走了警卫,另外三人进入了卧室。

到地方后,一位武术教练教一群人和黑猩猩武术。小女孩发现了伪装罩和变声器,就得知屏幕上的“爸爸”是坏博士。她想逃走,却没成功。

一个秃子和坏博士将小女孩和她的爸爸以及女博士带到爆炸室,这时,一群会武术的人和黑猩猩来了,他们来对付看守人员和秃子以及坏博士。

定时开关启动了,九十分钟后激光地钻机也会启动。在只剩几秒钟的时候,小女孩在女博士的帮助下,使地钻机不到地心就爆炸。

最后,地钻机启动了,雪崩也来了。小女孩、她的爸爸和女博士逃出来了,会武术的人和黑猩猩也逃出来了。只听“轰”的一声,所有坏蛋都出不来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明白了,科学发明要用在正确的地方,要对人类有帮助,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篇3:红灯记观影有感

农机监理有着优良的传统, 是一支特别能工作能吃苦的队伍, 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农机监理精神, 创造了曾经的辉煌, 守护着农机安全, 铸就了农村的发展与繁荣。但农机监理明显存在着体制、机制、制度上的缺陷。自《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 这些问题浮出水面, 暴露无遗。《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 农机监理部门管理的农用车移交。而农用车管理工作曾经耗费着农机监理部门80%的精力, 带来了90%的收入, “成就”了其吃“杂粮”的局面。一些问题因此而被忽视, 而移交就好比是“导火索”。很多基层农机监理机构的人员并没有“人随事走”, 造成了大量的富余人员。而另一方面, 很多基层农机监理机构 (主要是市、县两级) 是财政定补、差补或者自收自支单位, 收费锐减90%以上, 生存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农机培训考证有收费, 登记挂牌有初检费、牌证费、工本费, 每年还有年检审等费用收入。本地办完了, 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外地, 反正收费没有装入个人腰包。正是这种错误认识, 导致了违规跨地区办理农机监理业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行政、事业性收费将逐步降低标准或者取消, 这是大势所趋, 历史之必然。改革这初, 国家要办的事很多, 而国家财力却非常有限。于是很多本来不该收费的公共行政管理事业堂而皇之走上前台, 成了收费项目, 而且成几何级数增加 (增长) , 公共行政管理的商品化倾向使公共行政管理异化为“商品”行政, 导致的负面后果是非常之严重的。因此, 国家目前正在着手纠正之, 这种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就农机领域而言, 陕西省取消了农机发展资金, 国家取消了农机服务费;甘肃省白银市、宁夏区银川市由财政出资, 将农机培训、农机监理收费全部取消, 农机免费管理的时代将要到来。看来, 农机管理部门靠收费养人、养机构的路子是走不通了。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理清思路, 从管理体制、机制、制度上作文章, 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麻烦事”。农机监理部门“会线断人散”吗?这不是耸人听闻。

当前国家正在进行新一轮机构改革, 我们要做的头等大事, 是深入进行调查研究, 搞清楚我们姓什名谁。最初, 当时的农牧渔业部由国务院授权发布的《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理规章》明确, 农机监理机构是“国家行政机关”, 这一定性是非常准确的, 可惜并没有引起业内重视, “成就”了今天的困境。现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看, 农机监理是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行使国家公共行政管理专门职能的机构。因此其人员按公务员管理或者“参公”管理, 是必由之路。近几年, 通过业内人士的不懈努力, 省、市级农机监理机构“参公管理”有了很大进展, 县级农机监理机构“参公管理”有了很好的势头, 取得了巨大突破。全国县级以上农机监理机构2798个, 73%实现了“参公”或者财政全额拨款。对此还要下更大的功夫, 争取尽可能多的农机监理机构实现这一目标。这是其一。第二, 从运行机制上看, 农机监理的运行机制是行政执法。因此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建设、人员培训和学历再教育应该纳入财政预算, 给予支持。第三是制度性建设。近来注意到, 农业部已就此展开了大量的基础性调研, 近几年制度性规范不断出台。

篇4:《狗十三》观影有感

夜里回到家,弟弟发来信息说,看看《狗十三》吧,何止是孩子的问题,教育的问题,他说在电影里也看到了自己的孤独。

于是我就在今夜看了这部电影。靠在床头看了这部电影,整个人沉浸在电影里。

很多人会把《狗十三》归结为教育的问题。青春期的女孩李玩,父母离异,爸爸再婚后又有了一个儿子。李玩叛逆,为了一只狗让家里鸡犬不宁。整个故事情节一点不狗血,很真实,一直到最后李玩爸爸开着车泪流满面的时候我才开始流泪。

生活里谁容易?生活里谁不孤独?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都有别人进不去的地方。生而为人,总要有责任要肩负,总要忙着应酬,总要心里流着泪脸上挂着笑的去面对这个世界。

无法评判李玩和爸爸,还有戏份并不多的后妈。谁心里没有委屈?

我喜欢李玩,我知道这是一个有分寸的`女孩子。看过很多叛逆的女孩,离家出走喝酒,跳舞,伤害自己,和男人接吻,甚至更出格。李玩自始至终很有分寸,在最后一次离家,喜欢李玩的男生陪着她,李玩痛哭的时候,喜欢她的男生想要吻她,李玩果断拒绝并说:“我不需要这样的安慰。”那一刻,我特别想为李玩点赞,想为编剧点赞。我觉得这种信息的传递最好。少男少女的爱情(感情)就应该是简单的,纯洁的,干净的。电影就应该

传递给孩子们这样的信息,喜欢也好,爱也罢,守护比肢体接触更重要!无论如何孤独,李玩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长大!

我同情李玩的爸爸。没有人想要离婚,走进婚姻之初的时候所有人奔的是白头偕老。生活里会有什么改变,会再遇到谁无法预料。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女儿的叛逆,老来的子的喜悦,酸甜苦辣也就只能自己品尝了。

有人说李玩并不够叛逆,其实她也在一直向成人的世界妥协。有吧,整部电影里有多处我们不想面对的成人世界的虚伪与无聊,可是它太真实了,我们不是如此吗?酒桌上推杯换盏的阳奉阴违,有钱人在自己家人面前的众星拱月……谁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吧?

篇5:观影“社区主任”有感

今天,划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观影活动,由于观影活动循循善诱,影片背景都是现实人物原型,深得我们的喜欢。今天我们观影的主题电影史《社区主任》。

《社区主任》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具体指导,由省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与北京九州鼎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创作出品。本片由孙召民导演,国内一线演员岳红出演女主角吴亚琴,通过电影艺术形式,运用一条主线串联几个故事的手法,讲述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吴亚琴与社区居民共同生活的点滴,将生动再现吴亚琴同志立足岗位、恪尽职守、敬业奉献、爱民助民的踏实行动和崇高的价值追求;

该片里年轻社区干部坚强、公平公正、敢于承担,她的爱心在帮助弱势群体的同时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一心为老百姓办实事,以及社区居民在关键时刻相互帮助,真实地再现了各级干部为构建和谐社区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通过观看,大家表示,情景剧最直接的向居民群众再现了社区干部工作的酸甜苦辣,社区干部与居民之间的鱼水关系,反映的都是社区干部平时工作中实实在在的情景,看到影剧里的社区干部也仿佛看到了我们校区的安保员,尽可能的为学校里面的老师和同学提供便捷安全的服务,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校园。

我看完《社区主任》后,知道社区的工作很烦琐,很辛苦,以后我要好好配合校区的工作。通过看完这部电影,查找到了自身的不足,社区干部们是要把居民当成家人。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都离不开为人民服务,离开了就会脱离党的宗旨。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在思想和行为上,必须老老实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身为大学生党员的我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成熟阶段,更要加强优秀品格的锻炼,要时时刻刻以党员和“四有”新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时时向优秀党员,优秀模范学习。必须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在生活和实践中,都必须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追求人生的真正价值,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

李志鹏

篇6:观影有感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我们应永记长征精神,而且在建国大业中我再次为我是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看完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正在进步,中国正在前进!

印象最深的,是片中两位角色的两次落泪。第一个落泪镜头出现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刘烨饰演的塔山英雄团的老兵在部队准备接受检阅的时候,突然冲到了主席面前,啪地一个军礼,激动地吼着:“我代表活着的和死去的战友向毛委员敬礼。”由于激动而有些变调的声音,黝黑的脸庞上迸出的泪水,让我感慨万千、唏嘘不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六十周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第二个落泪镜头出现在蒋家王朝覆灭的前夕,陈坤饰演的蒋经国怀着一腔热情到上海清除腐败,整顿金融秩序,最终被迫屈服。他悲愤地对着蒋介石喊出:“父亲,党、国都已经在危难的边缘了!”两行泪水滑下脸庞。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然而,有些党员认为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讲排扬、摆阔气,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特别是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如果这种现象任其不断扩大和蔓延,势必严重侵蚀党的肌体,破坏党群关系。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艰苦奋斗作风不能丢。

两个角色的落泪,两次同样撞击心扉的呐喊。前一个背景是艳阳高照的绚丽朝霞,象旗帜,鼓舞我们年轻后辈在前人的感召下大步前行;后一个背景是山雨欲来的沉沉阴霾,似警钟,一遍遍地在我们耳边敲响,警示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篇7:红灯记观影有感

样板戏《红灯记》的剧本来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 它所讲述的是在日寇占领东北的时期, 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与家人——李奶奶和李铁梅——前赴后继保护密电码与日寇斗争的故事。这部样板戏曾采用过钢琴伴唱的形式, 将京剧唱腔与钢琴的宏伟气势和丰富表现力相结合, 在当时就曾受到广泛的好评。钢琴组曲《红灯记》即来源于此。

钢琴组曲《红灯记》共包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浑身是胆雄赳赳》、《血债还要血来偿》、《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和《雄心壮志冲云天》等八个乐章。分别是故事中的三位主角——李玉和、李奶奶以及李铁梅的唱段, 下面让我们通过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四个乐章的分析来探究这部作品的一些创作特点。

一、《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这是组曲中的第一乐章, 是剧中主人公李铁梅的唱段, 使用2/4拍与1/4拍交替的节拍模式, #C徵调式, 使用带有#B的雅乐音阶。全曲中快速度, 运用京剧特有的西皮流水体, 采用两声部, 以旋律加伴奏的方式构成, 织体结构清晰明了, 表现了主人公天真活泼的形象。

乐章以弱起小节开始, 首先使用的是2/4拍——即一板一眼的节拍模式, 并以均分的十六分音符作前奏, 配以低声部由雅乐音阶中的五个正音构成的上行的伴奏模式 (谱例1) , 凸现了轻松明快的情绪。

谱例1:

第一句开始于第2小节的板上 (第一拍的后半拍) , 也落于板上, 而且其后的每一句均是如此, 这也是西皮流水体的一大特征。高声部除表现唱腔外, 还将京剧中的插在唱句间的小垫头和小过门也纳入其中, 以填补唱句间的空隙。低声部的伴奏则延续了引子部分的音型——以均匀的十六分音符构成的上行琶音与高声部旋律形成对比。第8-1 8小节、2 2-3 8小节以及4 2-2 8小节, 节拍由2/4拍转为1/4拍——即有板无眼的跺唱模式。前两处的跺唱中, 音乐配合唱词“虽说是, 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 他倒比亲眷还要亲”, “…唤亲人, 这里的奥妙我也能猜出几分, 他们和爹爹都一样”显得紧凑而流畅, 与前后相对宽松的唱句节奏形成对比。另外, 与节拍同时改变的还有伴奏音型——这里加入了低音加音程或和弦的伴奏模式以配合旋律的变化。而第三处跺唱的出现则是全乐章的高潮, 同时也是全乐章的结尾, 有板无眼的节拍模式, 配合持续两小节 (第4 4-4 5小节) 的高音及连续的和弦进行不仅增加了紧张度, 推进了音乐情绪的发展, 更加成功地衬托出高潮。最后本乐章在一个短小的尾奏中结束。

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是组曲中的第三乐章, 是剧中主人公李玉和的唱段。这里同样运用了2/4拍和1/4拍交替的节拍模式, 采用E宫调式, 使用带清角的六声音阶。整个乐章为中快速度, 声部安排及织体结构沿用了第一乐章的方式。

这一乐章开头的过门依然是弱起, 高声部为了更加贴切地模仿京胡的旋律和演奏特色而使用了颤音, 低声部则采用与第一乐章相同的均匀十六分音符和低音加音程或和弦的方式进行伴奏, 在衬托旋律的同时提供和弦背景的支持。第5小节开始, 音乐进入正题, 在节拍重音的位置上, 作曲家全部使用和弦或音程予以强调 (谱例2) , 而对这些音的强调同时也符合唱词对强弱力度的要求。

谱例2:

唱词:提篮小卖 (小垫头) 拾煤渣

第二句 (第9-1 5小节) 和第三句 (第1 5-2 1小节) 均由过板 (即第二拍上) 起唱, 但第三句前半部分 (第1 5-1 7小节) 的伴奏方式却发生了变化:由原本的分解和弦衬托改为对比复调结构, 两声部在节奏和旋律走向上均出现对比, 甚至在第1 7小节还出现了短暂的三声部结构 (谱例3) 。这样的安排使整个乐章在统一中不失变化, 音乐更加生动有趣。

谱例3:

本乐章的高潮出现在第2 7小节, 旋律在偏音A (调内的清角音) 上延续了两拍半, 从而造成了较强的紧张感。另外, 为配合这一高潮, 作曲家在两声部中同时使用了和弦来加厚旋律并将力度在2 8小节第一拍提高到全曲最高的极强 (s f) , 再佐以具有推动力的附点节奏型, 使得这一高潮无论在各个方面都极为引人注目。在一个短小的过门后, 第3 3-3 6小节是一个跺板的唱句, 旋律与伴奏两声部位置的互换造成了音色上的改变, 产生了新鲜感。这之后, 音乐进入到乐章的最后一句, 节奏恢复一板一眼的模式, 同时旋律也回到高声部, 一切趋于平稳。在第4 2小节开始的一个尾奏后, 本乐章结束在稳定的调式主音上。

三、《血债还要血来偿》

这是组曲中的第六乐章, 是剧中主人公李奶奶的唱段。本乐章采用A商调式, 运用七声清乐音阶材料, 综合使用了1/4、2/4、3/4以及散板等节拍模式。这一唱段速度较快, 节奏紧凑, 整体情绪悲愤激昂。在声部织体的安排方式上与上文分析的两个乐章基本一致。

本乐章的过门由强拍进入, 高声部以三个有力的八分音符和弦由调式的五级音级进下行到三级音, 低声部则采取与高声部相反的进行方向, 由调式主音级进上行到三级音。这样的安排使得音乐充满张力, 在一开头就为整个乐章奠定了一个慷慨激昂的基调。之后, 在第6小节, 音乐进入唱腔部分, 这里虽在织体安排上与前两乐章基本一致, 但是其伴奏方式却因为表现内容的缘故而改变, 大量使用低音加音程或和弦的方式, 从而使音乐显得坚定有力。另外, 本乐章音乐织体的另一特征就是两声部多处使用重叠的方式以强调主旋律 (谱例4) 。

谱例4:

如谱例4所示, 两声部中每小节的重拍, 有时甚至是所有的音几乎都采用八度 (或十五度) 重叠的方式, 这样的安排主要是为了突出旋律线条。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本乐章处理高潮的方式与前两个乐章不尽相同。这里的高潮出现在第6 8小节至结尾的部分, 除了多次使用极强的力度外, 在第6 8小节, 作曲家还运用了跨越近四个八度的上行音阶并衬以震音的演奏技法向高潮推动, 而之后的散板段落更是多次使用震音和琶音造成全曲的高潮, 最后本乐章由长达1 3拍的建立在主音上的三和弦不断重复将力度推到极致并最终结束。

四、《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

这是组曲中的第七乐章, 是剧中主人公李铁梅的唱段。本乐章采用A徵调式, 运用七声雅乐音阶, 综合使用了1/4、2/4、4/4和散板等节拍模式。这一乐章规模相对较大, 基本可分为中板和快板两大部分, 其情绪也相对复杂。就织体安排而言与前几个乐章并无大异。

本乐章的第一部分 (第1-6 3小节) 以中速为主, 表现了铁梅在得知自己身世之后的复杂感受。过门的前半部分 (第1-4小节) 在高音区所采用的连续的和弦进行就已经表明这一乐章坚定、激昂和充满斗志的基本情绪, 但为了表现铁梅听奶奶讲完革命家史后的黯然, 过门的后半部分 (第5-6小节) 削弱了旋律的音响, 不再使用和弦的连续进行, 代之以单音和八度, 另外, 伴奏也改为十六分音符的琶音。这部分的主题自第7小节进入, 声部的织体安排延续了过门后半部分的模式, 使音乐保持了相对的平稳。但从第3 2小节开始的跺板部分以紧凑的节奏和用音程 (或和弦) 衬托的旋律表现了铁梅继承先辈遗志革命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也为第6 4小节开始的快板段落作铺垫。

第6 4-1 3 3小节的快板段落主要采用跺唱的方式, 以有板无眼的连续强力度进行变现了铁梅“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的坚定决心。为配合这一段的表现内容, 高、低两声部均使用了音程或和弦来加强音乐的力度。而同样出现在结尾处的高潮也采用了与第六乐章相同的衬托方式, 使音乐最终以强力度收尾, 完美的表现了戏曲的内容。

通过上文对组曲中四个乐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品以下一些基本创作特征:

一、织体结构:

由于这是改编自戏曲的作品, 因此, 作曲家为保持唱腔旋律的清晰明了而在所有乐章几乎都采用了两声部的主调织体结构, 即高声部演奏旋律低声部作为伴奏的模式。

二、伴奏方式:

纵观整个组曲我们会发现作品的伴奏方式相对简单, 大多采用琶音或低音加和弦的手法。这样的伴奏法主要是为了突出主旋律, 同时也可以强调音乐的和声进行, 并烘托唱段的情绪。

三、高潮手法:

在这部作品中, 用来烘托高潮的手法除力度、速度等常规处理外主要还有两种, 一种是以同音反复的和弦来推动高潮 (上文分析的第一、三乐章即是如此) , 而另一种则是采用规模较大的琶音和震音来烘托高潮 (上文分析的第六、七乐章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这两种方式无论是哪一种都无疑较为出色地达到了造成作品的高潮的使命。

四、音调模仿:

作品改编自京剧, 因此无可避免地会遇到唱腔中特有的颤音及主要伴奏乐器中的揉弦等特殊手法所造成的特殊音响, 为了能让钢琴较为出色地模拟出这些音调, 作曲家除了使用较为密集的音符外还大量使用颤音、琶音等方式, 借以模仿这些音调, 达到了较好的表现效果。

总体而言, 这部作品能够流传至今并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和戏曲爱好者的喜爱, 除了戏曲《红灯记》的深远影响外也因其自身在保持京剧风味的同时揉入钢琴的表现特征, 真正成为了一部融中西方音乐元素于一身的上乘佳作。

篇8:《狼图腾》观影有感

张子烨

看完《狼图腾》,感觉像是得了失语症,所有可爱的、凶狠的、睿智的狼在我脑海中一起闪现,冲击力如此强大,纵是舌灿莲花,也不能描绘我的哪怕一丝一毫的心情。这种心情在阅读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时曾经有过,只不过那时是外人对我国人的残害,对我物资的掠夺,而这次是国人对付与我们在同一片天空下成长的生命,而这次是国人亲手烧杀了我们可贵的草原资源,而这次是我们国人自己践踏了我们自己的土地!惋惜、心悸、痛恨……种种感情齐上心头。

或许陈阵从未想过,从他搭上去内蒙古的那辆车起,他就再也不是首都学问青年陈阵了,他变成了内蒙古腾格里的孩子。故事大约要从狼群捕杀黄羊开始。狼群一埋伏就是半个月,极大的耐心和战术就注定了狼群一击必中的结局,黄羊一个个吃的走不动道儿,狼群便出动了。厮杀过后,陈阵跟内蒙古阿爸他们一起捡拾剩下的黄羊尸体,阿爸说不能把黄羊都拿走,要给狼群留下食物。阿爸还说,狼杀羊不是作恶,是为了保持黄羊数量稳定以免草原的草被黄羊吃光,但也要放走活的黄羊让明年的狼群依旧有食物吃。阿爸是这里说话最有权威的人,阅历丰富。你看自然里的食物链本身就是那么奇妙,万物环环相扣,才能维持我们生态的稳定。如果没有人类,我想自然就会一直这么美好下去。然而那些贪婪的外来户出动了。他们打着闹饥荒的名义连夜偷走了所有的黄羊,没有了食物,狼群必然会向人畜发起攻击,但是外来户依旧不管不顾。外来户们饥荒是如何而来?是因为在土壤稀薄的草原开荒种地,荒废了草原,种不出粮食才导致饥荒。人不但没有悔过,居然还堂而皇之去跟辛苦捕猎的狼群争食?!还弃自己同胞的安全而不顾?!

不但如此,不知道是哪里的上级居然还下令掏狼崽,美其名曰为草原除害,这草原上谁人不知掏狼崽就是为了卖狼皮来赚取大把金钱?怕皮毛受损,于是给小狼定下活活摔死命运,性本善中的良善呢?阿爸他们抗议无效只得去做。一只只毛茸茸的可爱的小狼,上一秒还在窝里呼呼大睡,下一秒就被抱了出来,似乎他们还没摸清状况。一只只正打着哈欠,迷蒙着小眼的小狼下一瞬间就被摔死在土地上,你可能想象那惨况?!在草原人颤抖的手中,在草原人无可奈何的眼光中,在草原孩子的哭声中,小狼就这样回到了腾格里的怀抱。腾格里是草原人的信仰,是草原人心里最高的神,祈祷小狼回到腾格里是对小狼最大的祝愿。我一直深信,有信仰的人是善良的,即使杀生也适可而止,及时死亡也心存感激,他们对自然有着最原始的敬畏。这种敬畏,陈阵初次被狼群包围时,就感受到了。人对自然,应该时刻保持这种敬畏。诚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然可以让你生存,就可以让你灭亡。不知道他们掏狼崽时知不知道旁边的山坡上几只大狼正亲眼看着他们的小狼被残忍摔死?狼群们,会报复么?一定会的!只要有合适的时机,狼群可是有耐心的很啊!

因为对狼群的敬畏和对狼群聪明睿智的好奇,陈阵想抱养一只小狼崽,于是跟同行知青杨克一起去掏狼崽。陈阵趁母狼不在,抱出了一窝小狼,兴奋间竟没发现有外人到来。那人问这狼卖不卖,狼皮值钱得很。陈阵当然不愿。那人拿过狼崽像是要看看,却突然将小狼摔倒了地上,陈阵跳起来去看小狼的时候,那人竟从杨克手中拿过那一包小狼崽,全部扔到了地上!那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就让数条小狼瞬间失去生命!陈阵几欲疯狂。等那人走后,居然自己钻进狼洞,本来是要拿回红绳子的他,无意间看到最后一只小狼。抱小狼出洞时,那双通红的眼睛里满是激动的泪光,幸好幸好,还剩一只。这一只,陈阵一定会当宝贝养着,那种失而复得的惊喜,那种即将喜极而泣的心情,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谁说人和狼是敌人的?!看看陈阵对这只小狼的珍爱,省下自己的肉都给小狼吃,怕小狼冷了,怕小狼饿了,晚上抱着小狼说话,小狼还会亲昵地舔舐陈阵,暖黄色的帐篷里满满都是温情。

夺食之仇、杀子之恨,终于让狼群开始了报复。白毛风之夜,狼群对马群发起进攻,巴图在保卫马群时不幸落马冻死在雪地;月黑风高,饥饿的狼群像叠罗汉一样跳入高高的羊圈,吃饱之后又将羊的尸体搭在墙角,接力跳出围墙。尽心动魄的.场面将狼群的机智与谋略展现无遗。怪不得草原人以狼为图腾!

小狼的是终于还是被人们发现了,陈阵急中生智扯了一个研究狼的谎言,还拿出了毛主席“想要打败敌人,就必须了解敌人”的话,果真小狼保住了。但包顺贵居然想要将狼群一网打尽,就以小狼作为诱饵,埋伏在周围的枪也都以上膛。还好小狼不会狼嚎,睿智的狼群自然不会为了一只不知道来路的狼发起总攻,这才免除了狼群灾难。阿爸坚决不让陈阵养狼,在草原人心里,狼也是神一样的存在,把狼拴上链子饲养,就是剥夺了狼的骄傲,把狼变成了人的奴隶。是啊,狼这种生物如此机智、如此有谋略、如此喜欢捕杀,怎会甘心被饲养一生?但是小狼不会狼嚎,不懂狼语,不会捕食,沾染着人的气味还会有被狼群驱赶追杀的危险,阿爸说骑虎难下。陈阵眉开眼笑,因为这就意味着,小狼可以继续养了。

美丽的天鹅湖,草肥水美,天鹅成群飞起,触目一片祥和宁静。阿爸说这是最后一片没被开发的土壤了,以后就在这生活一阵子,也适合小狼的生长。但当他们日夜兼程赶来之后,这里却变了。本来平坦广阔的草地上,一群人正在搭建他们未完工的木房子,是那些外来户!开着拖拉机,准备开垦荒地!忘记他们的草原是怎么变成荒地的了?!死性不改!然阿爸的制止淹没在了枪声里,正在飞行的天鹅一只只被打落在地。外来户说,这里的一切生物都将被消灭,老鼠、天鹅、蚊子,包括狼。从此草原上多了许多陷阱,死掉的羊作诱饵,羊群只要移动羊,就会拉响手榴弹,狼被炸飞的那一瞬间,外来户门都手舞足蹈欢欣雀跃吧?!阿爸看不惯,看到一只死羊,想排除这个陷阱,却不幸被炸弹所伤,从此一病不起。而可笑的包顺贵带着上级的命令又来了,说是要全面捕杀狼群,安慰阿爸说把狼杀光为阿爸报仇。人类亲手埋得炸弹,却要找狼群报仇?!这是谁家的道理?!!!

不管如何,浩浩荡荡的杀狼行动开始了。人们架起枪,对准一只只正在奔跑的生命,饿的皮包骨头的狼,终没逃过枪子的射杀。为了逼出其他的狼,人们不惜放火烧草原,狼们四散奔逃。最后的三只老狼,被逼到绝处,一只跳崖而死,一只跑进狼洞把自己活埋。场面何其悲凉,什么时候这些草原上的勇士沦落到了如此狼狈的境地?!!他们宁可死,也要死的有骨气;宁可死,也不让敌人拿走自己的狼皮卖钱!包顺贵似乎有一丝动容,声嘶力竭的陈阵走近最后一只狼,那只曾放过他一命的狼,想放她走,包顺贵点头同意。但是狼一转身却倒在了地上,或许是奔跑过度力竭,最后一只草原狼,死了。

悲哉,我草原之美不复!

悲哉,我人性之善不古!

陈阵对阿爸说,对不起,狼都死了。阿爸却说,你的狼还活着。一语惊醒梦中人,还好还好,至少还有一只啊!陈阵想将狼放回草原,但是一直下不了决心。而巴图的妻子嘎斯迈却先一步放掉了小狼。陈阵大喊着问:为什么,他是我的狼!而嘎斯迈回答:不,他是腾格里的狼。是了,只有伟大的腾格里才能孕育如此聪明机智的狼族,小狼是属于草原的。

最后的最后,陈阵在草原放牧时看到了远处自己养的小狼,大声呼唤他,小狼望了陈阵一会儿,终是转身离开了,消失在草原深处。电影至此落下帷幕。

小狼的最后一眼,意味着什么,我不得而知。或许只是知道了自己的生命属于草原,或许是看到了自己同类的鲜血,或许别的什么。不管怎样,只要源于善意,狼也可以对你忠诚。而我们人类,要做的就是唤起内心对所有动物的爱护敬畏之心。我们与他们同根同源,何必互相为难?所有动物对人类的伤害,都是因为感受到了人类的危险而不得不防卫。

中学时代看过小说《狼图腾》,结局比这难过好多倍,小狼还是由陈阵饲养,忍受病痛折磨,没了神采奕奕的活泼样子,瘦的皮包骨,肉也吃不下,陈阵知道狼的尊严,于是忍痛打死了小狼。只是结局中依旧还有灭狼运动。电影的结局或许也是寄托了我们的希望,不忍心让这个世界变的如此残酷,因此最后的小狼依旧神采熠熠,草原狼也并未灭绝。但是人们对草原所做的一切烧杀抢掠行为,早已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珍惜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生灵,爱护我们的自然吧。让荒漠的土地重新发芽,让即将消失的物种重新壮大,让以后的人们能亲眼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的生物,而非博物馆里的化石。

篇9:《南京!南京!》观影有感

这部电影无论是从艺术角度上还是从其承载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上,无疑都是优秀而厚重的。黑白胶片的处理、史诗般的战争场景、穿透耳膜的枪炮和哭喊声,再现了那场惨烈痛苦的悲剧,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不论你是身居海外,还是出生在战后的和平年代,都会因这部电影产生极其复杂难言的感觉:激愤、苦涩、羞耻、哀伤……千百种不同的情绪涌上心头,汇聚在眼眶里、哽咽在喉头上。南京大屠杀太沉重了,沉重到这是全中国人心中永远不能愈合的.伤疤,沉重到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灵魂上,就像所有内心的伤口一样,害怕去触碰,又不能够忘怀。

电影中有一个人物给让我感触很深。刘烨饰演的革命军官陆剑雄,在南京已经失陷、部队所剩士兵不足十人的情况下一边让手下的士兵逃命,一边与日军上百人的部队展开了最后的巷战。直至被俘,他毫无惧色;最后被杀,他也挺直了脊梁,站到了成千上万同样被俘的百姓前面。记得有一个军人说过,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守护我们的百姓,那我们是没有资格求生的。也记得莫斯科保卫战中俄军之所以能够获胜,是因为在所有士兵中流传着一句话: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因为我们身后就是莫斯科,就是我们的父母和妻儿。

也许有人认为军人早已不惧死亡,甚至失去了求生的欲望。但其实他们对生的渴望比一般百姓更为强烈。但他们的生却不是简单的自己生命的存活。记得《战长沙》中军官顾清明这样说过,我们走上战场不是为了赴死,而是为了求生。我们不求自己的生,而要求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生。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对生有无限渴望却能英勇赴死的战士,我们的国家在八年抗战后获得了重生,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

篇10:《芳华》观影后读书有感

作者: [美] 严歌苓

原作名: 你触摸了我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4-1

导演:冯小刚

编剧:严歌苓 制片人:胡晓峰

主演:黄轩,苗苗,钟楚曦,杨采钰,李晓峰,王天辰,王可如,隋源

上映时间:2017年12月15日

最先看的是电影《芳华》,洋洋洒洒写了一堆观后感,还未整理就看到线上有小说原著,便读了。读完后将原来的观后感几乎改得面目全飞,写着写着就不想再写下去了。隔了些时日重新整理时,又生一种情结。严歌苓的书并不是每个人都一一拜读,但她的作品被无数次搬上荧屏,被大家所熟知。李安的《少女小渔》捧红了刘若英;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捧红了倪妮;陈凯歌的《梅兰芳》捧红了余少群,这些如数家珍的大制作都有不菲的票房佳绩;赵薇主演的电视剧《一个女人的史诗》收视率居高不下„„背后的编剧都是严歌苓,除了《梅兰芳》外,这些大制作电影也都是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这一次她又助阵冯小刚完成了电影《芳华》。有影评说这是严歌苓和冯小刚的一次还愿,向40、50后青春岁月的致礼。在我看来更向是在治伤,那个年代的可悲——“忠诚”是最高使命,“背叛”不再是耻辱所留下的伤痛。何小萍舍己为人的战地护士、刘峰活雷峰的榜样形象,在这“忠诚”与“背叛”中变得毫无价值,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落差形成鲜明对比。这一点小说和影片都有隐寓的表达,只是小说更残酷,更现实,时代变迁和人性命运更真切,而影片多少做了些理想化的修饰,或许是想用这种方式弥补那时的错误和遗憾,在时间中治愈撕裂的人性。读完小说,看完电影,隐隐地感觉小说中的何小嫚很象少年时的严歌苓,离异的家庭、无助孤独、缺乏关爱;电影里的何小萍又象是成名后的严歌苓,倔强、执着,只做自己,忠于内心。如果你没有来得及看原著,那就不要看了,留下电影的记忆会比翻开陈年的旧伤要好太多。

水舞青风

上一篇:打印机售后服务协议书下一篇:圣诞猪猪气球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