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写作》实践考核大纲 高职高专新闻学考试

2024-05-24

《新闻采访写作》实践考核大纲 高职高专新闻学考试(精选11篇)

篇1:《新闻采访写作》实践考核大纲 高职高专新闻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00654)实践考核大纲

《新闻采访写作》是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科)考试开设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的基本概念、工作流程及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对新闻采访写作工作的基本认知,提高学生的新闻采写技能。

一、考核对象

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专科)

二、考核内容与要求

1、设计新闻采访提纲

(1)掌握新闻敏感、新闻线索和新闻选择标准基本知识;

(2)掌握新闻采访提纲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3)根据给出的几组线索,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完成采访提纲。

2、完成消息写作

(1)掌握新闻消息的概念、形式和写作手法;

(2)通过电话、互联网、现场观察等途径收集新闻来源和背景资料;

(3)完成一篇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写作。

三、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1、考核方式

按照考核内容分组进行。应考者考前抽签,根据抽签结果进行分组,采用单个方式进行考核。

2、评分标准

考核人员按照考核要求,综合考虑学生的操作方法、考核所用时间、考核态度、考核结果的正确性等方面,进行最终成绩评定。考核采用百分制。

3、考核时间

考核时间安排为每组30分钟。

四、考核指定教材

《新闻采访写作》 张默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五、实验考核必备条件

1、考核场所:新闻采编实训室。

2、硬件要求:电脑、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笔、本子、互联网等。

考 核 试 题

考核

一、设计新闻采访提纲(50分)

题目:以你所在的学校的食堂餐厅为采访目标,按照采访提纲任务书的写作要求,设计一份采访计划。

评分标准:

1、要按照采访提纲任务书的写作要求和格式完成;

1、采访主题要明确;

2、采访对象至少要在三位以上;

4、设计的采访提问不少于10个;

考核

二、完成消息写作(50分)

材料:

记者从××市房产局了解到,××市自2003年推行廉租住房制度以来,分别通过对承租公有住房的住户租金核减,对孤、老、病、残及急需救助特困家庭配房租赁,对人均住房使用面积6平方米以下的一般困难家庭租金补贴,按l0平方米减去现有人均住房面积的差额确定补贴面积,每人每月1平方米补贴6元。已共计解决了1.64万户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今年,市政府提出6平方米以下的低保户年内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已全部落实到位。其中,享受租金补贴的7959户低保户家庭已一次性领取下半年住房租金补贴608.89万元。这次领取住房租金补贴的7959户中,A区1324户,B区2558户,C区2489户,D区577户,E区664户,F区174户,G区159户,H区14户。至此,该市发放补贴金的范围已全面覆盖低保住房困难家庭。

据统计,该市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约2万户,“十一五”期间,该市还将投入3亿元,继续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

将以上的材料改写成一篇消息。

要求: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字数不少于300字,注意拟好标题、电头、导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晰。

评分标准:

1、标题有事实、简洁,其他酌情;

2、应包含“消息头”;

3、导语事实突出,按倒金字塔结构写作;

4、字数300字左右

篇2:《新闻采访写作》实践考核大纲 高职高专新闻学考试

适合专业:2013级广播电视编导 考核方式:闭卷

120分钟

一、各章考点分布:

采访部分

第一章 新闻采访活动的由来与发展

1、新闻记者的定义

新闻记者,在广义上泛指新闻从业人员,如记者、编辑、评论员、编辑部主任、台长能;在狭义上是专指从事采访报道的职业记者。在西方,广义的记者称谓是journalist,狭义的记者称谓是reporter,本书所谈及的记者是指狭义的记者。

2、电视采访出现根本性变革的表现方式

从技术上看,电视采访的关键性突破是采用ENG技术。

从采访的应用范围上看,电视采访由专门的新闻采访全面渗透到各类节目之中。

从采访时效上看,电视采访一度因为设备繁重行动不便,对突发事件束手无策,预知性新闻的采访也十分有限。但是通信卫星的上天和微波通信网络的形成以及卫星直播与电缆电视的结合转眼之间将电视采访的时效性带入了与事件同步进行的轨道。

从采访的深度和广度来说,过去,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电视采访被认为是浅尝辄止的,而今天,电视记者的足迹遍布于全球。

从采访方式上看,电视采访由单一的画面拍摄发展到多种形式。有些采访方式作为固定的报道形式、特有节目样式而大受欢迎。

3、电视新闻的定义

第二章 广播电视采访的共性与个性

4、采访活动的共性特征是什么

(1)采访使命(2)采访视野(3)采访认知(4)采访目的

5、广播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是什么

(1)现代的采集手段(2)独有的采访形式

(3)形象的画面报道(4)特定的思维方式(5)综合的表现因素(6)特殊的工作方式

(7)复杂的工作环节(8)投入和产出流程

6、电视采访作为一种“独有”的采访形式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电视采访要能够捕捉“感觉”,并能在特定的现场环境氛围中引出信息。第二、电视采访必须给人以不紧张、事先没有摆布的真实感

第三、电视采访以人的活动为主体,记者必须能够在大庭广众的现场环境中同人打交道,同时要以快速采访提问交谈的技巧在几分钟内得到通常要花几小时才能得到的东西。

第四、电视采访不允许使用深奥难懂的语言做口头叙述或采访问答,那样就会排除了广大观众。

第五、电视采访要设法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同时要注意采访的态度、语气、举止乃至服饰。

第三章 采访策划

1、报道思想的定义

报道思想是编辑部在一定时期内或阶段内,为达到预期的新闻传播目的而制定的新闻报道的设想、意图。

2、新闻线索的定义

新闻线索就是新近发生和发现的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简明信息和信号。

3、新闻线索的来源

第一、国家和政府的文件、决议、指示和领导人的讲话。第二、各种会议、简报、情况反映。第三、报纸、通讯社、广播、杂志的报道 第四、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 第五、记者的日常观察 第六、记者的信息网络。

第四章 采访准备

1、采访准备工作的必要性1、2、全面准备工作的内容

1、、理论准备

2、政策准备

3、情况准备

4、知识准备

5、心理准备

6、事务准备

3、对GOSS公式的理解

大凡制造新闻事件的个人和组织总是出于某种目的和目标(GOAL);并且总是面临或即将面临实现其目标的障碍(OBSTACLE);新闻制造者已经找到或者正在寻找某种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SOLUTION);然后再返回目标,追问这一目标是在什么时候由什么人的意见而开始的(START)

“GOSS”公式只是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而不是万能公式。

第五章 采访的基本方法

1、记者采访的基本方法有哪些(1)访问(2)观察(3)

2、口头访问的定义

口头访问是以交谈或问答的方式获得细纹事实的采访的基本方法之一。

3、访问的步骤是什么

(1)采访目的越明确,采访就越容易成功(2)研究背景材料(3)请求采访约见(4)拟定初步的计划

(5)会见采访对象及打开局面(6)开始正式采访(7)建立和睦的关系(8)适时提出尖锐的问题(9)恢复和睦的关系(10)结束采访

4、隐性采访的定义

是一种非常规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不表明目的的采访。

5、开放式提问的有点及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 采访方式与手段

1、等候采访的定义

等候采访即是记者预知或预测即将有新闻发生,提前到特定场所等待采访。

2、跟踪采访在什么样的情形下进行 跟踪采访在四种情形下进行

第一,延续一定时间的新闻事件; 第二,动性的群体活动

第三,新闻人物或首脑人物多地点换场所活动 第四,范围大、头绪多的复杂事件

第七章 人物专访

1、广播专访的要求

(1)自然轻松(2)镇静的态度(3)和谐的气氛(4)把握时间

2、电视专访的表现形式

其一,用画面加解说进行提要式引入,然后进行一对一采访问答。其二,画外音提问,将画面让给采访对象,扩大形象画面信息量。其三,多地点活动式。其四,面对面直接交流式。其五,面对屏幕式。其六,电话访问式。第八章 调查采访与报道

1、调查采访报道出现的原因

首先,与西方社会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

其次,与西方政党之间的互相攻击有一定的关系 再次,报纸本身出现了信任危机。

最后,调查性报道迎合了人们的阅读愿望。

2、“60分”节目要全面理解P225

写作部分

第一章

新闻写作的规则

新闻真实性的含义

(1)构成新闻的事件一定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构成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一定要准确,事件中涉及的细节、背景、数字、引语、人物心理活动,无形的事实等一定要真实可信。

(2)新闻中选择的具体材料,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真实面貌,说明事物的本质或科学地解释新闻事实。新闻中的观点提炼的基础有赖于选择的材料典型具体。

第二章

广电新闻写作个性特点

1、如何使广播新闻写作的语言口语化和通俗化

要做到口语化,就需要避免使用过多的书面语言。所谓口语化,就是像同朋友聊天一样的自然、亲切、易懂的语言,而不是那种语法复杂、难懂的句子。因此记者写完广播新闻稿件后,至少要先朗读两遍或三遍,听一听是否有什么不妥之处,如不易听懂或念起来不顺口等缺点,报纸记者则是默读自己撰写的新闻稿件,而不是朗读。

其次,广播记者应该有目的地主义报纸新闻和广播新闻的不同之处,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

2、新闻类别、结构、语言

(1)从时间上分,分为事件性和非事件性两种。事件性:指突发事件。非事件性:相对讲不是突发而是渐变延缓的

(2)从写作特点上分类

分为动态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新闻、公报新闻、新闻特写、答记者问。

(3)从报道领域上分类

分为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文教新闻、社会新闻

(4)西方新闻的分类。分为纯新闻、新闻专稿、专稿式消息、解释性新闻、分析性新闻。新闻的结构形式

分为倒金字塔式结构、金字塔式结构、平行结构、悬念结构。

3、按时间性把新闻,怎么分类 从时间上分类,可分为事件性和非事件性两种。事件性是指突发事件。非事件性是指相对讲不是突发而是渐变延缓的。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区别:从事实上看,事件性是新近发生的新鲜事实;非事件性不一定是新发生的,但也新鲜。从时间上来看,事件性时间性强,突发的独立事件;非事件性没有明显的时间,可以慢点报。从内容上看,事件性有明确性,一事一报;非事件相对讲过程长,有连续性。

4、动态消息的定义

5、倒金字塔结构优缺点

优点:

一、符合新闻特点。

二、符合受众的需要。

三、有利于编者及时处理。缺点:

一、容易老套重复。

二、比较生硬呆板

6、金字塔结构优缺点

优点:重要事实在后边,适合故事情节较强的新闻,根据时间顺序、事件顺序安排材料,铺展部分比较广阔、灵活,写起来比较自由、顺手。缺点:不便于删节,开头若不吸引人,读者往往看不下去。

7、新闻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及标准 导语写作要注意:

1、不要公式化。用一个框子套多种内容,千篇一律。不要被五个W框住

2、不要概念化。导语言之无物,只有抽象概念,没有具体内容,忽视用事实说话。

3、不要全求大,远长无力。自己对新闻事实特点把握不住,不会概括事实。标准:突出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简单明了,开门见山;要求写的生动、有趣;有实质性的内容。

8、新闻背景的定义及类型、作用

新闻背景是又新闻特性所决定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背景就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的历史条件、环境条件,及其他有关新闻事实的内部、外部联系。也就是新闻事实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新闻背景的作用主要是补充、说明、解释、对比、衬托新闻事实。

第三章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技巧

电视新闻写作应怎样写“画面”?(1)“写画面”要遵循视觉逻辑(2)不要同画面重复(3)不要与画面“竞争”(4)不要让观众去“猜画面”(5)要让观众“进入画面”

第四章 广播电视新闻体裁特点及写作要领

消息的定义

所谓消息,就是报道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

新闻特写的定义

电视新闻特写就是把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给予“放大”和“再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调查报道的定义

调查报道是对已经发生但内情尚未详尽披露的重大事件以及现实社会问题的报道。

短评定义

短评是一种独立成章的体裁,主要针对重大事件、问题发表有分量的言论,态度鲜明地表明立场观点。述评定义

新闻述评以夹叙夹议的手法,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评论。给出材料会写消息新闻、评论 会写采访大纲

二、题型分布及分数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二、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三、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26分,第2题30分,共56分)

1、根据所给材料拟出采访提纲

篇3:《新闻采访写作》实践考核大纲 高职高专新闻学考试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目前正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广播电视学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极强的学科,作为地方高校的新建专业,面对这一改革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加强课程的应用性。《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贯穿整个学年。这门课程能切实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性质及学生特点,设置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并以阶梯形式逐步展开。

1 进行课堂模拟采访

课程初期,采用课堂情境模拟采访的方式初步培养学生的采访提问技能。这一时期,学生刚刚进入大学课堂,对大学教学模式还不适应,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学生易接受。模拟采访在课前10分钟以小组方式进行,采访主题须围绕新闻热点话题展开。以新闻热点为主题有两方面作用:一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二是便于收集资料,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教师要在模拟采访结束后即时点评,明确指出采访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促使学生在课程初期不断增强提问技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 进行课堂现场报道,组织学生模拟新闻发布会

在课程前期,学生通过模拟新闻采访积累了一定经验,可以在课堂上采用现场报道的形式。学生可以从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中寻找新闻进行报道,报道过程中不能“念”而是要“说”,说明自己报道的新闻价值。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关注新闻、寻找新闻价值要素、自己组织语言并现场表达的能力。这一时期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现场出镜主持的语速、仪态等。报道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广泛讨论和评价,使他们逐渐熟悉电视现场报道方式。

这一时期还要以召开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来强化训练。教师结合当下新闻热点,选取有价值的资料,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发动学生模拟新闻发布会现场,由他们自己担任新闻发言人和记者,进行实际问答。新闻发布会形式对提升学生的现场思考能力、提问技巧及语言表达能力都非常有效。

3 开展课外实践采访

实际的新闻采访需要接触社会中的各色人群,课堂中的模拟采访只能锻炼学生基本能力。因此,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切实培养他们应对各种采访状况的能力。按班级将学生分成采访小组,根据课程进度,每个小组拟定选题,制定采访提纲,约见采访对象,进行实地采访。

首先从校园采访开始,采访校园里的陌生人,如食堂的服务员、宿舍管理员等,鼓励学生树立和陌生人讲话的勇气,学习如何培养自己的亲和力,在短时间内获取采访对象的信任,学习如何做好倾听者。在学生进行了初步校园采访后,进一步开拓采访范围,让学生走出校园。由教师事先踩好新闻点后带学生到现场,要求学生认真采访后打好腹稿,找到最佳的连线报道位置,现场口述新闻,教师在现场予以分析指导,帮助改进。这种走出课堂的实践,能够有效刺激和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形成开口能说的表达能力。

4 课堂写作实训

“采、写、编、评、播”是记者必备的职业能力,其中采访与写作又是基础,《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后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最佳途径就是大规模新闻报道的强化训练。想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又要求新闻报道的思维操作过程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只有通过实践的强化训练,才能培养出高水平记者。课堂,就是强化写作训练的重要场所。

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对课堂实训进行布置安排,在学生掌握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后,利用一切课堂练习和动手的机会,时时练、课课练。首先以学生课程前期积累的采访资料作为素材,初步锻炼学生写作新闻稿的能力;在学生熟悉了新闻写作模式后,每节课都提供新闻事实资料,让学生进行当堂写作,将课堂练习和训练贯穿于课程中。同时,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字处理技能外,还应重视和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5 指导学生自办媒体实践

由于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特点,媒体单位每次能收纳的实习生都是小批量的,而且,由于学生实习周期短,影响了媒体单位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探索建立校内实践基地。

学生自办媒体要具备记者部、编辑部、技术部、发行部等相关部门,使其能够正常运转。自办媒体全部吸纳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从事新闻采写、编辑、发行等实践活动。根据学生课程学习的承接性,由大三的学生参与编辑策划工作,大一大二的学生负责搜集新闻线索、采写新闻稿件。

参考文献

篇4:《新闻采访写作》实践考核大纲 高职高专新闻学考试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体育新闻 采访与写作 实践指导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125-02

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名体育新闻工作者最必要的一项基本功。学习这门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采访与写作两大基本技能,使学生成为训练有素的体育新闻采写“能手”。

当前,一方面实践指导性很强的体育新闻类精品教材稀缺;另一方面,教师普遍缺少行业一线经验,在组织实践环节时存在随意性,甚至流于形式等问题。因此,设计和编制课程实践指导书,使实践课程有据可循,势必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实践指导书编写的目标与要求

(一)学生掌握职业知识是编写实践指导书的目标

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如何改进和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的着力点都是之于“抽象”的理论知识。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提出,要使学生成为胜任新闻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仅靠理论知识这样的“感知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通过安排合理的实践课程,使学生从感知认识发展到体验认识,进而上升到经验认识,最终实现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知识,是编写实践指导书的目标。

(二)学生具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是编写实践指导书的要求

实践教学是体会、掌握、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渠道。经过教学改革,我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独立设置了一定学时的专项技能实践课。究其原因,就是为了使学生具备企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针对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除了具有发现新闻、策划新闻、独立采写、编辑稿件等职业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意识等职业素养。这些都必须在编写实践指导书中得到满足和体现。

二、实践指导书的设计

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共80学时,分跨第二、第三学期。经过教学团队和企业行业兼职教师的研讨,根据新闻采编人才的岗位需求,我们结合教学目标,将整门课程的实践部分分解为两大项目。即办一份体育新闻类报纸(月刊制)和办一份体育新闻类期刊(季刊制)。实践学时达到42学时,见表1。

我们还在独立的专项技能实训课中辅助增加了两个项目任务:完成一篇体育赛事新闻和完成一次新闻发布会活动。使整个实践教学内容既与理论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又与新闻实际岗位工作紧密结合,并且循序渐进,由易入难。在评分上,我们也充分借鉴了媒体的量化评分标准,采取媒体的评稿会形式,以教师评、组长评、企业专家评、自我评等多种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三、使用实践指导书的体会

(一)实践教学逐步规范

根据学校教学改革要求,目前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均突出实践教学,各门课程均实现实践课学时占总学时的一半及以上。因此,规范实践教学环节十分重要。按照教学任务和教学步骤,在满足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将实践教学内容编制成“说明书”,配有重要知识点说明和直观的图片、表格,不但能够减轻教师教学负担,还能使学生在独立完成项目任务之时轻松掌握实训的内容与要求,有效推进项目教学法在课程中的贯穿。笔者学校新闻专业通过实施《实践指导书》,实践教学环节得到极大的改观,展现了较好的计划性和规范性,为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打下了基础。

(二)实践教学取得更好效果

根据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的需要,实践教学环节就是建立生产新闻的“作坊”,实践项目既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又是一个真实的新闻业务工作。同时,整个项目实施流程也要尽量追求与媒体业务流程一致。为了达到设想效果,在编制实践指导书时,专业教学团队与专家、企业领导、一线兼职教师反复讨论,力求使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媒体工作模式,体现媒体工作环境,学生在实训中就是真实的记者和编辑。在实践中,开展与理论教学环节相对应的实践教学项目时,学生积极性高,对课程知识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领悟,还能提前感受媒体的工作规范和流程,积累实操能力和职业经验,为后期的顶岗实习及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职高专应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核心。一方面,理论知识传授要不断与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编制和实施实践指导书是实践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实现“边做边学”这个最为理想的教育模式的基础。分阶段、统合优化、要点明确的实践教学项目,能够全面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并让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指导书,以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莫少红.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指导书的设计[J].大学教育,2014(6)

[2]王晓乐.回归与升华: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现实困境与路径变革[J].中国出版,2014(9)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3年一般B类项目(2013JGB294)

篇5:《新闻采访写作》实践考核大纲 高职高专新闻学考试

张志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课程代码】

【课程定位】

《新闻采访与写作》(上、下)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新闻实务课程系列中的基础课。学生修完这门课程,应该掌握新闻采写的基本技巧,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和行业特点有所了解,同时对新闻采写报道中的伦理规范有基本认知。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采访、提问、观察、写作技能,懂得用简单、直白、客观、朴实的方式来记录事实和表达观点,为今后成为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打下基础。

2.建立对新闻行业的生态特征、新闻生产的机制和特点、新闻伦理的基本规范等问题的基本认知,培养求真务实的人格和追求专业、不断反思精神。

【课程特点】

1.强调实用。约20%的篇幅讲授基本理论和知识,80%的时间来教授新闻采写的技能和方法,强调实用性、应用性。

2.注重实践。新闻业务课程的教授必须充分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在“操练”中学习和反思,包括“新闻挑刺”、“校园新闻找线索”、“新闻发布会”、“即兴采访”、“大纲草拟”、“现场做笔记”、“新闻改写”等等多种形式的课堂和课外练习。

3.把握情境:本课程使用的大量案例来自中国特定的新闻生产情境,因此将整体采用“新闻生产社会学”的框架,让学生在进行业务练习的同时,对新闻政策、行业状况、社会控制、市场竞争、专业主义等多面向的生产情境有所把握。

【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新闻行业的现状、特点和新闻生产的基本流程;优秀记者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如何寻找消息来源、查找新闻背景和进行报道策划;怎样草拟采访大纲、设计提问和预约采访对象;如何访问、观察、记录、整理,以及核准事实;消息写作的特点和技能;通讯写作的特点和技能;特写写作的特点和技能;新闻报道的职业伦理,等。

【教学要求】

1.对教师要求:认真准备教学内容,指定教科书和阅读材料;精心准备每一堂课的内容,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具体目标明确;鼓励并组织课堂讨论,回答同学的疑问;在课外提供同学咨询和答疑的时间;树立良好的课堂秩序,成绩评定公正。

2.对学生要求:学生必须经常阅读每天新闻,关心重大报道和新闻实践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必须按时完成课外作业,不得无故延误每周的阅读;按时上课和参与讨论,不得无故迟到和缺席;如有特殊情况不得不缺席或延误,必须事先或及时通知授课人,并在一周内自行补上所缺课程内容,并通过授课老师的检查;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分享见解;按时完成所有的作业和考试。

【考核和成绩】

本课最后总成绩为100分,由课外作业、课堂练习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课堂表现(练习或讨论3-4)

10% 课外作业(4-5次)

60% 期末考试

30% 课外完成的作业,要求是打印稿,并在最后一页结尾处注明学号、姓名以及页码。本课期末需要考试,形式为开卷。在作业、研究大纲中若发现作弊、抄袭或学术不端行为,该次作业将以零分计;如果出现两次,本课程将不给成绩。

【课时】

每周3课时,共16周

【参考教程】

《新闻报道与写作》新华社出版

《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华尔街日报如何讲故事》 华夏出版社

【教学大纲】

第一周 导论

1、教学目标:热爱新闻事业

(1)找故事、讲故事

(2)有理想、有底线(3)懂融合、善呈现

(4)有追求、好记者

2、教学方式

3、课程内容

4、考核方式

【课堂演练】采访和报道你身边的人 【课外作业-新闻挑刺】

第二周 新闻如何生产

【作业点评】新闻报道的常见问题

1、媒体如何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分工、媒体生产的流程)

2、中国媒体的体制特点

3、新闻、新闻价值、新闻要素 【课外作业-名记者分析】

第三周 好记者的素质

【作业点评】好记者的共性与差异

1、优秀撰稿人的特征

2、记者的角色及反思

3、好作品的标准

【课堂讨论】记者要做记录者还是影响者? 【课外作业-采访你的父母】

第四周 新闻线索查找

1、新闻线索哪里来?

2、一般报道和深度报道的线索差异

第五周 新闻线索查找及写作练习

【课堂演练】采写一篇消息稿。

第六周 消息来源

【作业点评】新闻线索报料、寻找和长期管理

1、消息来源使用的基本规范

2、消息来源可信度的评估

3、寻找并确定采访对象

4、说服采访对象基本诀窍

第七周 采访准备及提纲拟订

1、新闻背景的查找

2、采访提纲的拟订(目标、问题、方案)

3、其他准备(心理、器材、着装等)【课外作业-采访大纲草拟】

第八周 提问及观察(上)

【课堂演练-新闻发布会】

1、采访原则

2、提问类型

3、提问技巧

4、第一个问题的技巧

5、结束采访的技巧

第九周 提问及观察(下)

1、采访形式

2、不同采访形式的利弊 【课堂练习-采访同学或嘉宾】

3、采访录音

4、记笔记

【课堂练习-记笔记】

第十周 消息采写(上)

【课堂练习-改写消息导语】

1、消息的特点

2、消息的内容构成

3、导语及写作技巧

4、背景、主体的写作

第十一周 消息采写(下)

【课堂讨论】比较中外不同媒体对奥巴马访华报道的消息导语,辨析差异及优劣。

1、导语写作的技巧

2、消息常见问题诊断

3、事实+眼球:微博【倒金字塔】结构的启示 【课堂练习】现场改写“微博体”

第十二周 通讯采写

1、通讯的文体特点

2、通讯的写作技巧

3、比较两篇通讯作品《上海的辉煌 祖国的辉煌》《杨浦有股劲》 【课外作业】写一篇人物通讯。

第十三周 特写

1、特写的文体特点

2、特写的写作技巧

3、案例分析

【课堂练习】现场特写。

第十四周 新闻报道的策划

1、报道策划的意义及边界

2、报道策划的方案构成

3、报道策划的基本流程和契机把握

4、报道策划的主要方式

【课堂练习】报道策划的方案草拟。

第十五周 新闻报道的伦理

1、采访者的权利

2、采访对象的权利

3、新闻伦理的一般规范

4、知情同意、最小伤害等原则 【课堂讨论】财经记者的新闻伦理

篇6:《新闻采访写作》实践考核大纲 高职高专新闻学考试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是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科)考试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的基本概念、一般原理及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对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的基本认知,提高学生的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编技能。

一、考核对象

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专科)

二、考核内容与要求

1、电视摄像采访及操作

(1)熟悉摄影机的基本结构和拍摄方法;

(2)掌握电视摄像采访及其类型;

(3)能规范使用摄像机完成一组镜头的拍摄。

2、广播新闻采访及操作

(1)熟悉录音笔的基本结构和录音方法;

(2)掌握录音访问的技巧;

(3)能规范使用录音笔进行三分钟同期声录制。

三、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1、考核方式

按照考核内容分组进行。应考者考前抽签,根据抽签结果分组,采用单个方式进行考核。

2、评分标准

考核人员按照考核要求,综合考虑学生的操作规范性、考核所用时间、考核态度、考核结果正确性等方面,进行最终成绩评定。考核采用百分制。

3、考核时间

考核时间安排为每组30分钟。

四、考核指定教材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王振业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五、实验考核必备条件

1、考核场所:新闻采编实训室或新闻媒体单位。

篇7:《新闻采访写作》实践考核大纲 高职高专新闻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巡回采访 2.勾推法 3.事件性新闻 4.解释性报道 5.一事一报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记者的采访活动涉及面广,接触范围大,指的是新闻采访哪一方面的特点?()A.新闻性

B.突击性 C.灵活性

D.广泛性 2.新闻采访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这是()。A.采访工作原则的要求

B.采访工作路线的要求 C.采访指导思想的要求

D.采访工作态度的要求

3.目前仍在实行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制订者是()。A.中共中央宣传部 B.国务院

C.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 D.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4.西方记者称之为“漂近法”的提问是()。A.开放式提问

B.闭合式提问 C.迂回式提问

D.诱导式提问

5.一种立体交叉式的情况综合,常用于非事件性新闻采访的技巧是()。A.上下结合 B.点面结合 C.正反结合 D.纵横结合

6.把记者比喻成蜜蜂“到处采访,交流经验,充当媒介”的领导人是()。A.周恩来

B.刘少奇 C.邓小平

D.彭德怀 7.记者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或专门的职务,是()。A.随着人类传播活动的出现而出现的 B.随着近代新闻事业的出现而出现的 C.随着中文近代报刊的出现而出现的 D.和中国的邸报同时出现的

8.记者的各项素质中,冒险精神属于()。A.政治素质

B.业务素质

浙00654#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C.心理素质

D.身体素质

9.“在家想点子,下去找例子,关门写稿子”这种做法,主要是混淆了()。A.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的界限 B.选择角度与乱扭角度的界限 C.依靠领导与独立思考的界限 D.报道思想与主观框框的界限

10.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特殊任务派遣的记者,称()。A.特派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别记者

D.特使记者

11.新近发生的事实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不宜或暂时不宜公开传播,一般可()。A.写成调查报告

B.写成通讯 C.写成内参

D.写成报告文学

12.记者从某单位内部工作简报上获得的新闻线索,属于()。A.上级渠道

B.社交渠道 C.会议渠道

D.书面渠道 13.新闻采访学研究的明显特点是()。A.更强调系统性

B.更强调理论性 C.更强调指导性

D.更强调实践性 14.新华社播发的新闻《挪威王储哈康结婚》,其新闻价值主要取决于()。A.重要性

B.趣味性 C.显著性

D.时效性

15.记者对于一些特定报道对象的知识准备属于()。A.平时准备

B.广义准备 C.直接准备

D.间接准备

16.《浙江日报》发表的通讯《立于潮头旗不湿》属于()。A.人物通讯

B.事件通讯 C.工作通讯

D.风貌通讯

17.就通讯的表现形式来说,刊登在《丹东日报》上的《抢菜记》是一篇典型的()。A.访问记

B.速写 C.散记

D.侧记

18.郭玲春名篇《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开幕》的结构是()。A.倒金字塔结构

B.金字塔式结构 C.散文式结构

D.交叉式结构 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今晨,北京城变成了一个银堆玉砌的世界。„„这条导语属于()。A.描写式导语

B.叙述式导语 C.总结式导语

D.引用式导语

20.在消息分类中,不受空间的限制,由多地、多件新闻事实组成的文体是()。A.经验性消息

B.动态消息

浙00654#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第 2 页(共 6 页)C.综合消息

D.述评性消息 21.新闻5W是指()。

A.WHO WHERE WHAT WHICH WITH B.WHAT WHEN WHO WHERE WHY C.WHAT WHEN WHO WHICH WHY D.WHO WHERE WHAT WHEN WITH 22.新闻特写,作为把电影特写与文学特写手法引进新闻写作领域的产物,它是一种()。A.文学体裁

B.新闻体裁 C.评论体裁

D.公文体裁 23.关于“本报讯”的正确论断是()。A.这是消息独有的标志

B.这是所有新闻作品共有的标志 C.这是通讯的标志

D.这是通讯社稿件的标志

24.有经验的记者,能够看到处处有新闻,所谓“人情练达即文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依靠()。A.知识的丰富

B.语言功底 C.生花妙笔

D.生活的积累 25.西方新闻界将重要的公众事件的报道称为()。A.纯新闻

B.调查性报道 C.软新闻

D.硬新闻

26.通讯中抒情和议论的运用,有一个位置经营和数量控制问题。位置经营即是指在报道结构中的()。A.方式安排

B.字数控制 C.地位安排

D.情感控制 27.新闻写作强调开始要守“格”,随后要破“格”,要创新。此“格”的意思是()。A.方格子

B.格调 C.规格

D.规范的文体 28.记者通过事实所表达出来的主观意图,是指()。A.新闻角度

B.新闻主题 C.新闻题材

D.新闻观念 29.新闻选材时要“以一当十”,意思是()。A.新闻素材越少越好

B.新闻素材越多越好 C.新闻例子越多越好

D.新闻素材少而精,以少胜多 30.新闻语词中最能出彩的词是()。A.形容词

B.动词 C.助词

D.惊叹词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浙00654#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第 3 页(共 6 页)1.新闻线索的特点有()。A.只是信号

B.稳定性低 C.比较简单

D.可信度高 E.反映现象

2.第一手材料的优点在于它具有很强的()。A.实证性

B.缜密性 C.生动性

D.可读性 E.严谨性

3.一次比较完整的采访,记者需要掌握的新闻事实材料包括()。A.典型细节

B.全面情况

C.主要事实

D.有关背景 E.典型事例

4.广义的记者包括()。A.报社总编辑

B.编辑 C.记者

D.播音员 E.广告业务员

5.新闻采访的难度表现在()。A.采访在尽可能短的有限时间内进行 B.采访对象复杂多变 C.采访涉及范围广泛 D.采访经验不足 E.采访内容繁杂

6.制作好一条导语,应该注意()。A.从新闻内容中选择最重要之点 B.研究人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C.交代消息来源和新闻根据

D.思考最需要告诉人们的又是什么 E.内容越详细越好

7.所谓照应的方法有()。A.层次之间的照应

B.段落之间的照应 C.正文与标题照应

D.前后内容照应 E.首尾照应

8.新闻结构一般规律的具体要求是()。A.反映事实的内在联系

B.有利于表现主题 C.适应受众心理

D.紧凑又富于变化 E.符合体裁的特点

9.对新闻主题角度的选择和提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A.从说明或回答政策这一角度 B.从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角度

浙00654#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第 4 页(共 6 页)C.从全局性影响或意义重大的角度 D.从提倡某种时代精神或风尚角度 E.从比较有趣或有人情味角度

10.新闻特写体裁的特征是()。A.内容集中于一点,并着力于细节描写 B.新闻现场感强烈,注重记者的直观反映 C.展开情节,情景交融

D.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

E.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强调对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化刻画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 2.记录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3.简述导语写作的重要性。

五、论述题(10分)

结合你日常生活中的积累,举例论述现场观察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六、应用题(20分)

根据所给的新闻素材,写成一则消息。

要求:①准确概括事实;②主题集中,角度得当;③设计有特点的导语;④制作符合消息规范的标题;⑤文句通顺,无错别字;⑥限制300~400字。附材料:

最近,杭州新世界旅游公司买下了温州市人人旅游有限公司开发并注册的“孤岛生存”商标的杭州地区专用权。旅游活动产品也注册商标? 据“温州人人”总经理胡胜杰回忆,1997年申请“孤岛生存”商标注册时,当地商标事务所甚至不能确定是否能够为它注册商标。另据悉,已在国家商标局进行商标注册的旅游活动产品,仅区区几个,而至2000年底,我国有效商标注册已达130万个。

旅游活动产品是否需要注册商标?对这一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胡胜杰认为,旅游活动产品和工业产品一样,也应该有自己的商标和品牌。旅游活动产品注册了商标,旅行社就会想方设法地营造一种品牌,加强服务。同时,也可以避免行业内的低价竞争。自从“孤岛生存”商标注册后,很多旅行社都退出这条线路的竞争,而杭州、舟山、青岛、海南、北京等地一些旅行社,则纷纷来商谈有偿使用该商标的事。

然而,很大一部分旅行社认为,目前为旅游活动产品注册商标,可行性不大。其理由是:旅游活动产品中最重要的就是旅游的线路,但旅游线路有其特殊性,注册商标后,别家旅行社照样可以组织客源,照样可以走这条线路,最多换个名称和包装而已。

说到底,这是“怎样的旅游线路才算是旅游活动产品”的问题。

目前在杭州市场上运作的,大多是常规线路。它们的名称,大多是“×地×日游”一类,说到底,不是哪一家旅行社自己的产品,注册商标也就不现实。已拥有“孤岛生存”商标杭州地区专用权的“杭州新世界”,也表示没有为自己的其他线路注册商标,他们认为,等到开发出自己的特色产品,才有注册商标的必要。

所以说,只有当旅游线路进一步特色化、个性化,能被认为是某个企业自己的产品,浙00654#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第 5 页(共 6 页)并拥有知识产权时,注册商标的意义才会显现出来。商标所保护的,不是旅行社具体走的线路、游玩的景点,而是一种品牌。比如说,“孤岛生存”注册商标后,别家旅行社也可以开发类似的探险游。但若打出“孤岛生存”及类似的品牌和口号,就属侵权。当然别家旅行社也可以打出一个另外的口号,但因为失去了最吸引人的“孤岛生存”口号,也就失去了这个商机。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个性化旅游的盛行,旅游界的商标意识将会逐渐加强。等到我国旅游界从价格竞争时期进入产品竞争时期,旅游活动产品的商标注册,才会真正受到重视。

篇8:《新闻采访写作》实践考核大纲 高职高专新闻学考试

其次运用微观思维探究本课程在课程定位和教学方法上的个体差异。《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与其它采写课程的不同在于, 它专注探讨广播电视媒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 就要注意区别于其他媒体的采写理论和实践, 要真正能服务于广播电视。另外, 和很多课程不同的是, 它既包含理论, 也包含实践内容。那么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建构方面, 必须考虑到内容之间的关联, 考虑理论对实践的现实指导意义。

任何一种改革和创新都需要有探索的过程, 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笔者从一开始接手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就很重视教学方法的积极探索。比如深研教材、认真备课、 咨询专家, 或通过调查问卷问计于学生。我分别在2011年设计了调查问卷, 调查本专业广电0911和广电1011的学生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的教学建议。学生对教学重点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 甚至某次讨论课存在的优点和不足, 都细致地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为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积累了宝贵的资料。2014年暑假, 在参与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 我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校期间学生应该培养的能力、素养, 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如何加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指导意义等方面, 调查了本专业近五年的毕业生。结合调查结果, 认真分析了采访写作过程在本专业的地位, 及在教学工作中的运用情况, 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采写课程的教学。平时做了教学的改革, 在期末时, 我会认真进行总结和思考。

具体来讲,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的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注重学期第一次课的设计。学期的第一次课, 是教师与学生建立交流的第一步。甚至直接影响今后的教学交流能否顺利进行。所以必须认真设计第一次课。《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是一门既需要学生掌握理论, 同时又能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课程。顺利地将理论结合实践, 就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首先了解学生, 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 为了解学生, 在第一次课我会设计一节课的摸底训练, 这种训练可以是口头表达, 也可以是书面写作。比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00字左右的小新闻稿, 不限定媒体类型、新闻体裁和题材, 以发现学生新闻素养的基础水平。

第二, 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形式、 时间都是多样化的。比如课堂上的交流、课外的交流、 书面交流、直面交流、也可以打电话、发信息、甚至借助新媒体的微信、微博等形式。也可以是个别交流或小组交流。因为新闻的突发性特征, 我要求学生学期课程一开始, 就要随时准备进入到采制新闻的状态, 因为真正的记者工作状态是全天候的。那么要更好地辅导学生完成新闻作品, 教师也应该是全天候工作的状态。

第三, 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讲。《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之一, 是学生的采访沟通能力, 临场应变能力。所以在教学中, 我会尽量安排一些环节, 让学生多讲。比如, 课前三分钟说新闻;或者布置课外两人组的小作业, 然后在随后的课堂上进行展示, 要求展示时作者要进行讲述, 然后其他学生评点;或者教师提供话题, 让学生当堂设计采访方案, 以训练创意思维能力;有时也会就某次内容, 直接由学生来设计教学环节。这些丰富的让学生参与、表现的形式, 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一个好记者是勤奋的, 在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时, 必须训练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第四, 注重案例分析。在教学中, 我注重运用案例分析, 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采写理论, 这些案例一般是具有重要性、接近性、时效性的, 或者是权威的案例, 比如获中国新闻奖的作品。写作是从模仿开始的, 新闻敏感的增强也需要通过大量接触新闻作品。所以, 我要求学生必须多听多看新闻, 并养成写听后感和观后感的习惯。根据教学内容理论的进度, 有侧重地分析新闻作品。通过分析案例, 让学生更容易地领会所学理论, 同时, 更好地指导自己的采写实践。

第五, 注重学生的课外实践。怎样消化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 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这些问题最终需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解决。所以, 每次课后, 我都会安排课外训练的思考题。有时只指定某位同学完成, 有时指定几位, 有时是全班同学一起完成, 然后将作品在课堂上分享。课外实践的地点, 有时在校园, 有时会要求到校外。一般建议学生先从校园新闻做起, 当具备一定的能力之后, 再走出校门, 去校外搜索新闻。如果不规定范围, 校外新闻如大海捞针, 所以, 我会稍微限定范围, 比如, 因为许多学生来自湖北襄阳本地, 所以我让学生在襄阳老手艺中寻找新闻线索。这种活动对传统手艺的发掘与传承也是很有意义的。这次找新闻也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很多学生感慨, 原来自己家乡还有这么多让人骄傲的文化产物。

第六, 注重记录教学过程。运用摄影摄像设备及时记录教学过程, 既可以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 也可以通过记录过程本身, 来训练学生通过摄影摄像设备采集素材的能力。

第七, 注重以考核促进教学。我认为考核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 是促进教与学的手段。所以, 我设计了《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及其实务课程的新闻作品的考核评分体系。为更客观、公平地评析新闻作品, 也为了帮助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优秀新闻作品的标准, 我为六个实验项目分别设计了评价体系。其中的评价标准涵盖了该类新闻作品主要的采制要求。比如评价实验项目二广播录音报道的采写, 评价指标包括: (1) 主题鲜明、集中, 有突出的新闻价值; (2) 音响典型、恰当; (3) 有效进行了线性传播。每个指标又分为A (1) 、B (0.8) 、 C (0.6) 、D (0.4) 、E (0.2) 等五个递减的等级。评价体系的建构, 让学生能更客观、全面地评价新闻作品, 同时, 这些评价指标, 也帮助学生回顾了所学理论, 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评价指标的相对固定, 也有助于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便于把握学习重点和难点。

篇9:《新闻采访写作》实践考核大纲 高职高专新闻学考试

新闻写作课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是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学生所学专业课中一门重要的课程。由于该课程实践性强,专业要求高,成为新闻专业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较为综合的能力,是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体现。随着融合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使媒体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这给高职院校的新闻写作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针对当前媒体的实际需要,对高职院校的新闻写作课进行相应的实践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全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新闻写作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以视频为主的信息接收方式,使学生对文字消息缺乏兴趣。当前大学生在不上课的时候,平时很多时间都住在学校宿舍。据调查,由于目前很多高校迁址到城市周边的大学城,学生购买纸媒看新闻的较少。其媒介接触主要是互联网和手机媒体,其信息接受和娱乐活动主要是视频的方式。视频、音频和动漫,这些信息方式和娱乐内容,不用经由文字的中介,甚至几乎不用“过脑”。这样的信息接收和娱乐方式直接导致大学生对由文字构成的线性文本缺乏耐心和兴趣,其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使他们对由文字构成的消息和通讯等信息报道文本缺少关注和阅读。这种缺乏,使他们对新闻文本缺乏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从而不利于新闻写作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二)浅阅读和微阅读现象,不利于学生对新闻结构和风格的把握

由于新媒体的大量涌现和普及,以往的潜心阅读正在蜕变为“浅阅读”、“微阅读”,甚至是“看而不读”,这种娱乐化的阅读,所追求的只是感官的满足和即时的快乐,而几乎没有对思维能力的提升,也不会有对文本的赏析和读写能力的提高。

(三)新媒体和新时尚使新闻写作课程被忽视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相应的新闻专业的教学也在不断的更新,很多新的专业课程进入到高校新闻院系的课堂。然而课程的多元化革新,很容易导致学生喜新厌旧,一味追求新媒体课程的新奇趣味,忽视了新闻专业的传统课程以及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新闻专业的教学中,学生对非线性编辑、多媒体制作和微电影制作等课程非常欢迎,而对需要做大量实践训练的写作类课程却不感兴趣,很多学生将此类必修课视为负担,对于相关的专业选修课更是不愿问津。

二、当下高职院校新闻写作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均过于单一,而且很多新闻写作方面的教材理论繁多,大多数是一些条条框框的理论罗列,拘泥于大量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望而生畏,归纳也较为死板。

(二)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学生本身的写作功底不太好。特别受到应试教育的一些影响,很多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不多,很多都会限于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这对于媒体对人才的要求: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较为犀利的问题洞察能力而言,有很大的差距。如何通过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胜任记者工作,也成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媒体实践机会有限,在与本科生的竞争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践机会相对较少。而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又非常强,课堂上的训练也只有通过对接真实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内化。这就要求我们要为学生开拓更多的实践领域。

三、根据实践需要,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应做好以下一些改革

(一)编写适用教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很多都开设了新闻专业,但很少见到针对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写作课的教材。课堂外的专业实践固然重要,但是系统的、必要的课堂练习可以让学生在实践前就对新闻写作心中有数,这就使得我们有必要系统编写一套高职院校新闻写作教材。具体来说,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写作教材的重点内容应落在消息写作上,这样可以区别于一般新闻写作教材平分力量在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评论等各类题材上的做法。写好消息是写好新闻的基础,高职院校新闻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运用较多的还是消息。所以教学中应该把有限的课堂时间主要分配在消息写作训练中,将消息各个组成部分进一步细分,逐一全面介绍,并配以相关练习。随后的教学重点依次为通讯、特写、专访、评论。

(二)提供实践平台

就业竞争使各个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新闻专业从开始就一直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例如清华大学推出的“大蓬车课堂”,主讲教师李希光教授带着15名大一新生在拉萨,进行了为期6天的新闻采访与实践。实践归来,这些同学下笔立刻就丰盈起来。如果高职院校都能给新闻专业的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固然好,但是据了解,目前很多院校出于各方面的原因都还无法做到这点。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开拓适合的实践平台。

(三)加强教师实践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现在不仅不能一本教案用到底,更不能一套知识教到底。教师必须要树立终生学习,不断实践的观念。不仅要积极参与校园内媒体的采编工作,更要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新闻媒体去实践锻炼。教师实践不仅可以给课堂注入新鲜的实践知识,有时还能为学生实习提供更多的机会。除了专职教师参与实践外,还可以聘请记者任教,或者举办系列讲座,邀请一个或多个在职记者来与学生交流经验。

(四)从封闭式写作转化为开放式写作

所谓封闭式写作, 是指由教师限定题目, 学生在课堂上作文,这种作文往往显得陈旧老套, 缺少活力, 不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所谓开放式写作, 就是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和专业学习, 根据教学计划, 规定写作范围, 提出写作要求, 给予较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练习细致、准确地观察, 自己亲自采访, 调查有关情况。让学生面对直接和间接的材料, 练习分析、综合、取舍、剪裁、布局谋篇, 然后再根据需要选择体裁, 严密结构、准确表达。 让学生把文章写成后, 认真、反复的修改。此种写作有利于形成相对完整的符合写作客观规律的教学过程, 也必然有利于学生能力的综合培养。

总之,新闻写作课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到社会生活当中去, 有所发现、有所观察、有所思考、有所探求, 在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并在密切结合实践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关于新闻写作的各种概念和有关知识, 进而掌握写作的技巧, 最后落实于表达并有所创新。我们在新闻写作教学实践中, 要不断努力探索研讨新闻写作理论, 并以改革的精神, 使新闻写作课教学真正纳入符合写作规律的科学轨道, 以达到提高学生新闻写作水平的目的,从而适应全媒体时代媒介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为社会不断输送高质量的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熊志华《高等职业院校新闻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浅论》 《老区建设》2010年第12期

[2]袁辉 《新闻写作课教学改革现状与措施》 《考试周刊》 2011年第45期

篇10:新闻采访教学大纲(正式稿)

毕业后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顾名思义,就是一门培养学生采访能力的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往,由于较少强调动手实践,不少院校培养出来的新闻系学生都是理论型的人才,到了新闻单位工作,往往不能很快上手,还得重新开始学习如何真刀实枪地采访.我们要培养的不是这样的人才,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包括理论和实践),使得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都达到一个高的水平,让学生在毕业后步入新闻单位工作时,可以来即能战,战即能胜,能马上胜任单位交给的工作任务,同时由于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在不断的新闻实践中发现和创新新闻理论,指导以后的新闻实践.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是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多动脑子思考问题;多观察,善于观察;不耻下问,敢于发问;多收集材料,多做笔记,多练笔,写不同体裁的新闻和文章;多跑动,快跑动.总之,我们要培养的是勇敢的,正义的,适应新时代媒体发展需求的,真正会采访,尤其在方面的优秀记者.三,教材的选用与结构

本大纲主要选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再版的《学》(蓝鸿文著),该课本特别注重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操作性,内容充实,有很多的实例,语言流畅,简洁,鲜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也借鉴和参考了一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学教程》(刘海贵著)一书中的内容.教材总体分为六大部分,分别为绪论,记者篇,采访意识与原理篇,采访方式与方法篇,采访重点与环节篇,采访种类与积累资料篇,共26章,纯理论性的内容占较小比例,大部分是指导具体实践的实战经验与方法技巧.四,课时分配

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各占32个学时.全学期共72学时.五,讲授方法

由于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该课的讲授是要在课堂传授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指导.讲理论的时候,尽量将最新的理论和实战例子传授给学生;实践时,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条件,结合学生课上采访实践练习,同时,在有理论课的时候,加办小报,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将采访课办成一门与学生互动的课程,课堂上多讨论,辩论,课后多交流.此外,还进行因人而异的讲授,比如性格腼腆的就多锻炼其大方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不爱动脑思考的就培养其如何在采访中发动脑筋,如何进行采访前的策划和准备的能力.正文

绪论

本章重点:学习学的目的和方法,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学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学研究的历史概述

第三节学习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四节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真实性

二,坚持思想性

三,坚持时间性

四,坚持用事实说话

思考与练习:

展望21世纪我国学将怎样发展

你怎样理解学的目的和方法你怎样学习学试拟定一个学习计划.记者篇

第一章记者的历史

本章重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值得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方面

第一节职业记者的起源和记者称谓的演变

第二节西方资产阶级职业记者的出现和发展

第三节马克思和恩格斯—无产阶级第一批记者代表

他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他们首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热爱理想,热爱祖国).二,他们热爱真理.三,他们热爱人民.四,他们尊重事实,重视调查研究.五,他们学识渊博,并有专攻.六,他们写得既多又快.七,他们掌握了多种外国语言.第四节我党记者队伍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党的记者队伍的基本特点

思考与练习:

1,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实践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2,我国记者队伍发展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

记者的类型

本章重点:记者的分类

第一节专业记者与机动记者

第二节特派记者与特约记者

第三节地方记者

第四节驻外记者

思考与练习:

篇11:新闻采访写作课教学改革初探

关键词:采访写作 作品 教学 改革

讨论新闻学教学改革,首先要对这门学科有一个准确定位。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大学中新闻学后备人才的培养重心是:实战与实践。

源于这个认识,我认为在《新闻采访写作》课上实施教学改革时,应尽量采用实践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高质量的采访报道能力和团队合作力。在《新闻采访写作》课上,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做课堂主角。因此,我们的课堂既有教室里,也有教室外。教学的方式有:讨论式教学法、作品剖析、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写作训练。

一.讨论式教学

在课堂上采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好处是,通过讨论学生不再单一的接受教师知识的传授,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充分消化、吸收所学的理论知识,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新闻写作能力,帮助他们捕捉新闻事件中最生动、最鲜活的素材,可听、可见、可感的事实。

课堂讨论时要鼓励大家各抒己见,诚实开放。在课堂上当教师想要讲解一个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先不说出它的正确定义。先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来定义,不能用教科书上的解释。学生广泛开展讨论,但是不能偏离教学的主题。当学生对教师的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敢于和学生的观点发生思想碰撞。老师也可以故意和书本上的某些理论知识唱反调,提出不同意见,然后引发学生讨论。最后老师再总结正确答案。讨论的关键在于鼓励学生思考、联想、对比,敢于打破常规。

在讨论中让学生明白写新闻就是讲故事,讲生动的故事。只是新闻故事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文学作品可以虚构,但是新闻必须真实,不能虚构。讨论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生围绕新闻六个要素展开讨论。谁?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发生的?读者最想要知道什么?读者需要知道什么?导语怎么样写才能立刻吸引读者?第二阶段怎样的讲述形式才能更吸引人?可听、可见、可感、可闻的素材有没有?富有冲突性、戏剧性的直接引语有没有?你要采访什么人?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第三阶段写作练习,通过写作验证第一、二阶段成效。检验学生是否清晰地掌握了新闻价值判断与新闻写作的关系。第四阶段互评练习,通过讨论,学生自己先点评自己的习作,然后请其他同学问他几个问题,你的报道主题是什么?你对你的导语满意么?你的直接引语具有典型性么?让学生提出修改方案,教师可以适当点评,经过比较,选出最好一种修改方法。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学生要做笔记,教师也要做笔记。纪录学生的观点、问题和表现。

二.作品剖析

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刨分析各种新闻作品。教师选出一件新闻作品,比如一条三分钟的电视新闻报道,再把它解剖成十几个小部分,逐一分析。分析它的报道主题、报道角度、报道框架、提问技巧、新闻背景、信源来源、语言表达等。总结出同类报道题材的鲜活共性采写规律,避免单调、乏味的写作套路。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中外新闻,每周末精选出本周阅读到的优秀中外新闻作品,剖析这些作品的优点,有哪些值得借鉴的采写规律。学生阅读时应该用不同颜色的笔对新闻作品中重要的内容、精彩之处、疑难之处标出来。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标注记号:点、圈、划线、批注、评论等。这种标注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而且方便课上师生点评。在这种案例教学中,通过阅读和点评,一方面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启发引导学生;另一方使学生既复习巩固已有旧知识,发现新知识,倾听他人见解,纠正自我理解偏差。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析学生自己制作的新闻作品,比如让学生拍摄制作一条三分钟的电视新闻报道,再解剖成小部分,逐一分析,先由学生提出意见,每个学生都要提出至少一条意见,写在纸上;然后随机抽取六个同学在课堂上阐述见解;请被点评的学生评出哪些意见对自己最有用;教师最后做点评。教师做点评时要褒贬都有,做的好的地方要及时地给与肯定,做的不好的地方要提出改正意见。教师做点评时要尽可能具体细微,主要用意是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勤于思考。最后让学生修改作品。

三.实践教学

学生在校园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工作当中能灵活运用。不能付诸实践的学习都是无效的。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例如:有一次我带领学生去采访一位在公园门口以卖草编为生的老太太。她的儿女都不愿意赡养她。当天晚上回来后,我立刻召集学生上课讨论,进行细节练习。问题有:老太太有多大年龄?老太太的头发是什么样的?手掌是什么样的?皮肤什么样?脸上皱纹多么?老太太中午吃午饭了么?吃的什么饭?是买的还是从家带来的?老太太一天能买多少草编?平时是几点出摊,几点收摊?她说的最令你难忘的一句话是什么?这些细节都可能成为吸引读者眼球的重要素材。学生在实践中训练找故事的敏感,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写作要素和新闻要素,这些实践会在他们心底形成采访范式,在他们每一次采访实践时,在他们未来的记者生涯中,都会在脑海中不定地问自己:“关于这个新闻事件,我的读者想要什么?我的读者需要什么?如何让事件有故事味?穿插什么样的背景信息?最好的直接引语是什么?新闻报道的意义在哪里?

教师可利用学校现有新闻传播实验室设备指导学生实践。学生们与教师每周一上午开选题会,共同讨论本周报道题材。教师带领学生或者学生自己组织社团用摄影摄像器材在校内、校外拍摄新闻影像。在从事新闻学教学三年多来,我指导学生完成了:学生春季运动会、新春联欢会、校庆、康百万庄园、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青龙山慈云寺、台湾行等一系列学在路上的新闻采访课。同学们在实践中领悟新闻采访写作学的核心原理,学生们表示,新闻采访写作是一门让人痴迷、兴奋、能发挥个人潜能、同时培养团队意识的课程。

四.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用最新、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去解释分析新闻报道中的理论原理。为什么要选用最新、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在每周常规教学时间以外,要大量阅读国内、外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力求在课堂教学上选用的新闻案例都是新鲜的。对学生来说新奇的案例比老旧的案例更有吸引力,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们选用的案例大部分都是最新鲜的新闻事件,如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天津港爆炸,马航HM370飞机失踪等。在讲新闻报道均衡性原则时,教师选用了天津港爆炸,分析解剖中外媒体的新闻报道,让学生比较清晰深刻的掌握什么叫报道的均衡性,如何在报道中做到均衡。

学生以真实的新闻案例为主题,展开提问、采访与写作。模拟训练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增加了学生的采访经验。模拟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召开记者招待会、人物专访、危机事件采访、突发事件采访等。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有时是采访者,有时是被采访者。无论学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们都不敢松懈。学生在模拟训练之前要做大量功课,查找阅读各种与模拟主题相关的资料,与自己扮演角色相关的资料。模拟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采访技能与提问技巧,更重要的是训练他们调查研究的能力。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的训练中也坦言,作为记者就是千方百计地想要采访对象回答自己的问题,而作为采访对象要面对记者连番轰炸似地拷问,尤其是当问到一些不好回答的危机问题、情感炸弹问题、涉及到被采访者隐私的问题时却想回避回答或者拒绝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好的体会到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在未来的记者生涯中终身受益。比如,“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中学生扮演这位女科学家回答记者提问。模拟训练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内容,增加了学生采访经验。

五.写作训练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写作基本功要扎实。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微博写作,字数140字。美国推特是最早推出微博的网站。2009年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教师将学生写作练习的字数限制在140字以内目的在于用尽可能少的字讲最多的内容。写作训练对学生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在有限的字数内讲清楚事实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容易。一条140字的微博信息需要反复修改,删减,剔除肥肉,保留最精华的部分。

微博是一种微笔记、微日记、微旅行记。微博的写作动力是好奇心驱动的,微博可以用来写读书笔记、旅行笔记和纪录思想点滴。用微博形式写的新闻同样需要具备五个W(谁who、时间when、地点where、发生了什么事what、为什么会发生why)。微博上必须具备人物、故事、画面、引语、背景、解释等要素。好的微博的判断标注是它是否具有故事性、知识性、生动性、可读性和思想性。学生用140字纪录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和感受,但必须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人物。也可以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上看到的新闻中寻找题材,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人物,就认真思考,找出一个新的报道角度、或者加上背景介绍、或者评价分析改写后再发表。140字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转载,不仅供日常生活的消遣娱乐,而且是能引起读者对当今社会深入思考。总之分为两类内容:一、写作者亲身经历或者亲眼看到的事件。二对新闻媒体已经报道的事件通过增添新闻背景、新闻语境或者新闻分析重新整理改写。

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新闻采访写作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参与。课堂是开放、自由的。学生们在课堂上或者在社会实践中,大家都是相互合作、相互欣赏、相互鼓励,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我要什么样的新闻学课堂》.李希光.

2.《教你如何策划微博》.李希光.

上一篇: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下一篇:人社局干部推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