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

2022-09-10

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媒体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传统纸媒的发展空间被挤占, 其发展形式更加严峻。面对媒体融合的大环境, 纸媒在新闻采访和写作方式上也要有所转变, 认识到自身的困境与优势, 积极寻求突破点, 探索媒体融合的新契机, 取长补短共谋发展, 主动出击市场, 通过新颖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增加纸媒信息的实效性、趣味性和引导性, 为提高纸媒竞争力另辟蹊径。

一、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的生存困境

(一) 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

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在信息多元传播的今天, 纸媒的信息传播、受众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相关数据显示, 2016年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达16078.1亿元人民币, 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9.1%。截至2016年12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网络广告收入已远超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广告收入。报刊广告发行继续呈现断崖式下滑的态势, 电视广告市场也出现明显的萎缩。互联网无论是用户规模、产业规模还是资本投入、发展速度, 都已超越传统媒体。传统媒体正在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还有一些新闻纸媒大咖如《新闻晚报》已经停刊, 而这并不是少数现象, 社会对于“纸媒将死”的争议从未平息。在这样严峻的生存环境, 纸媒只有逆势而起才能进一步竞争市场, 争夺市场份额, 争取更多读者, 主动扭转当前的发展劣势。

(二) 规模与范围优势不再

传统纸媒在市场竞争中已经具备了庞大的规模优势, 这是纸媒多年发展所积累的宝贵资源。由于市场覆盖范围巨大, 所以纸媒经营成本得到有效平衡, 行业盈利水平相当乐观。尤其是规模优势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 更为纸媒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收益, 虽然报纸售价远低于生产成本, 但是依靠广告收入仍能为纸媒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 信息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已经明显改变, 网络平台、自媒体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而纸媒优势已经不再。与新媒体无所不在的覆盖范围相比, 纸媒的规模优势已经微乎其微, 这些都提示纸媒要积极创新转型, 只有重新获得市场发展优势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二、纸媒与新媒体融合的作用分析

(一) 缩短媒体与受众的距离

在媒体融合环境下, 信息传播途径更加丰富多样, 传输速度、到达率也较之以往有很大进步。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有利于增加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沟通, 如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与读者进行互动, 吸收网民成为纸媒新闻线人等。在新媒体互动环境下, 读者与纸媒之间的距离感会消失, 增加受众亲和力, 同时还能是纸媒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来源渠道, 改变以往新闻素材发掘完全依靠记者发掘的单一模式。通过新媒体交流能够有效发动社会力量, 或者质量更高的新闻资源, 扩大纸媒的社会影响力, 树立崭新的纸媒形象, 获得更准确的市场定位。

(二) 提高纸媒社会影响力

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 能够深度发掘新媒体信息传播范围广、信息实效性强、操作灵活、风格多样等优点, 提升纸媒影响力, 提高其美誉度。纸媒与新媒体融合能够提高受众的关注度。同时纸媒也要继续保持并发挥自身优势, 突出新闻报道的严谨性、逻辑性、连续性等特点, 与网媒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区别开来, 以提高自身信息辨识度, 引导读者更深入的去解读、分析新闻, 提高纸媒新闻吸引力。

三、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访

(一) 采访思路

1. 一次采集, 多种发布

在媒体融合环境下, 新闻采访在内容上要具有较高的兼容性, 能够适应多个媒体类型, 从而适应当前崭新的信息业态, 并将采访视频、文字、图片等上传至新媒体平台。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中, 资深媒体人李从军指出, 要打造“天上一片云, 地下数张网, 中有交互台, 集成服务场”的崭新格局。这就需要纸媒进步拓展发布途径, 突出新媒体适配性。

2. 理清头绪, 有的放矢

对于媒体风格而言, 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对于各种媒体风格要有准确把握, 在采访中确定明确目标, 找准关键节点进行采访, 获得与媒体风格相协调的一手新闻素材, 以减少采访的主观盲目性。针对媒体受众进行专项采访, 纸媒所呈现的采访形式、提问风格、新闻内容呈现等可能与网络媒体有较大不同, 这就需要纸媒记者根据预期采访选题设计不同的采访风格, 采用多角度新闻发掘方式, 对采访活动进行规划设计, 这需要纸媒记者的采访技巧进一步提高。

(二) 采访手法

新闻采访必须具备时效性,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一般来讲, 采访时效性的衡量标准是新闻发生时与报道时的时间差, 但是在媒体融合环境下, 记者需要对采访时效性有更新、更广泛的理解。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 记者能够对其新闻价值进行衡量、判断并能够及时介入, 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新闻采访的时效性和精准性。在新闻传播时效性概念上, 也与以往的定时、及时发展至实时、全时, 这就意味着记者需要针对新闻事件进行全程跟踪, 对其进行实时报导, 但是这一采访方式显然在纸媒领域尚未深入贯彻。新闻采访时效性的增强需要记者有敏锐的新闻嗅觉, 能够对新闻事件作出快速反应和把握, 从而积累更多的采访经验和信息渠道。

(三) 采访内容

1. 对新闻价值的重新判断

国内新闻领域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有五大要素, 分别是“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 这也是纸媒记者进行新闻采访的指导性原则。但是在媒体融合背景下, 受众的信息解读方式、新闻信息需求等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这就需要重新审视新闻采访的五大要素, 灵活调整、灵活运用。

2. 信息多元化, 从新闻延伸至资讯

新闻采访、传播的基本要求在于快速真实的反应最新社会情况, 从而为公众提供更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 服务生活公众的生产生活。在媒体融合环境下, 新闻具有较大的延伸性和拓展性, 媒体需要对受众的信息需求进行重新解读, 以寻求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新闻契合点。多元化的信息表达不仅仅局限于主流新闻对国计民生的关注, 也不同于网媒软新闻以读者体验为中心而忽视采访导向性, 而是需要为纸媒受众提供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并且覆盖时政、经济、教育、健康、娱乐等多个层面。纸媒同样是信息的传播者, 在媒体融合下纸媒更应该做到兼收并蓄、雅俗共赏, 突出自身亲和力, 从而体现对社会的人文关怀。

四、媒体融合下的新闻写作

(一) 写作风格

1. 长短皆宜

新媒体的新闻创造形式与传统媒体新闻写作有着明显不同, 网络新闻倾向于利用浅显的语言描述新闻事件, 整体篇幅较短, 多段、短句, 很少出现长篇大论的新闻稿件, 新媒体稿件层次更加丰富, 从而使信息受众在更多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内容。而传统纸媒则以完整、深刻的新闻写作方式为主, 而且新闻影响力较大, 篇幅较长。客观来讲, 新闻受众并非一味排斥篇幅较长的新闻稿, 只要稿件质量好, 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就会受到读者欢迎。但是在快餐式的新闻传播中, 新闻深度已经被严重忽视, 而作为传统纸媒新闻创作者, 则需要在新闻事件中充分发掘其深度价值, 在新闻写作上灵活掌握篇幅长短, 既能适应网络新闻简洁明了的忒单, 同时也能够适应移动阅读, 为读者营造更良好的新闻阅读体验。

2. 轻松活泼

网络新闻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 其中最为典型的特点在于网络语言的应用。网络语言新颖、特别, 而且简洁上口, 很有人情味和个性化特点, 因此更具传播亲和力。在媒体融合环境下, 纸媒也要有借鉴的学习网络新闻写作特点, 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增加新闻创造的趣味性和亲民性, 如《人民日报》就曾在头条标题中引用“给力”这一网络语言, 这就是具有典型性的有益尝试。轻松活泼的创作风格能够使纸媒新闻的传播价值进一步提高, 从而增加其社会影响力。

(二) 写作技巧

1. 重视改写能力

相同的新闻内容在不同发布平台上可能呈现出不同风格, 这就需要纸媒记者在新闻创作中根据终端受众特点进行新闻创作, 从而将新闻改写成短信息、简讯、弹窗信息、一句话热点、新闻综述、新闻评论等多种形式, 从而提高不同媒介之间的适用性, 这就对纸媒记者的新闻改写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多数情况下, 纸媒内容转移到网络媒体中需要改短篇幅, 同时还要关注新闻标题创作, 力求标题简洁有趣, 亮点突出, 能够吸引受众主动点击, 注重新闻导读写作, 从而起到阅读引导作用。

2. 表达准确, 言简意赅

信息爆炸时代, 公众会在海量信息中迷失无措, 很难寻求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尤其是在媒体融合环境下, 信息数量、新闻类型不断增加, 这就需要新闻从业者树立鲜明的精品意识, 保证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注重新闻写作技巧和表达技巧, 突出文字的感染力。在写作上要精益求精, 保持字斟句酌的良好创作态度。同时还要积极引入新媒介传播因素, 如在新闻写作中增加视频、图片、音频等元素, 以增加新闻的可视化元素, 优化信息传播效果。

(三) 从纵深角度增加网络技术应用范围

新闻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信息传播, 因此纸媒要进一步丰富信息传播形式, 在新闻写作中充分关注受众需求, 以此建立新闻多元化的传播途径, 提高新闻写作的针对性,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纸媒的社会亲和力。如通过纸媒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写作, 则调整写作风格为“微信模式”, 如果在微博发文, 则需要与“微博风”相适应, 这样的新闻创作模式不但能够提高记者的新闻写作水平, 同时更有利于增加信息传播效率, 推助纸媒社会地位的稳步提高。

五、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 纸媒的生存与发展受了严重威胁, 但是挑战历来与机遇并存, 尤其是在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下, 纸媒更要从中寻求发展突破口, 通过信息、平台、传播渠道等多重因素的融合, 积极创新纸媒采访和写作模式, 实现媒体资源的有益互补。通过采访与写作技巧的优化, 有利于深度发掘媒体融合的发展契机, 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 突出信息报道的系统性、权威性、连续性, 为纸媒发展创新注入新活力, 助力纸媒突破困境, 拓展更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要:随着新媒体应用范围的不断增加, 公众对于信息载体的选择较之以往已有很大不同, 传统纸媒不再是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从纸媒时代过渡到新媒体时代, 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纸媒新闻采访与写作也要与时俱进, 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和工作模式, 改变以往被动信息传播和写作形式, 积极融合新媒体, 为纸媒新闻的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媒体融合,传统媒介,新闻采访写作

参考文献

[1] 曲哲.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媒体融合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 2017 (07) .

[2] 刘春柏.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思索[J].新闻传播, 2016 (01) .

[3] 池生云.试论媒体融合中人的思维变革与能力提升[J].中国报业, 2016 (04) .

[4] 俞锋, 徐摇萍.媒体融合发展亟待法治护航[J].中国出版, 2015 (06) .

[5] 张国良.媒体融合需走出几个认识误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 (02) .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下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下一篇:进二退一法——如何落实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