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4-05-24

中国梦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用10篇)

篇1:中国梦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年下半年沿旧制 盯目标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汇报林局

实现“中国梦”是一个历程、是一个周期

忧患意识是一个传统

战略机遇期、冲刺期、战略决赛期

中国现在既是处于战略机遇期,处于战略冲刺期,处于战略决策期,它也处于一个战略危险期。

世界秩序要大变革开始,世界的秩序,世界规则、世界组织,包括世界的理念都要有新的变化

三个震撼世界的时刻

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主动阶段!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主旋律,两个基本点”,“一个主旋律”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旋律;“两个基本点”是以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为“两个基本点;

中国的先进文化,也是“一个主旋律,两个基本点”。“一个主旋律”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是主旋律。我们的“两个基本点”是什么?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基本点,还有一个基本点改革开放从西方世界,从全世界吸收来的文化,能够被中国所接受的文化,也是一个基本点,但是这里面一定是西方文化不可能在中国当主角

“美国梦”的发展有五个阶段:新美国+“和平梦”+“争霸梦”+“霸权世界的梦”+维护霸权,遏制中国崛起的一个梦。国内部分和国外部分,国内部分的美国部分是比较好的,国外部分在国际关系是比较差的美国梦的理念是什么呢?它相信只要经过不懈的、持续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这样一种理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不是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国家的强盛在于每个人的努力,而且基础是美国每个人之梦的实现造就了这个强盛的国家

是先进的工业文明对落后的农业文明的胜利

第二个是开放的海洋经济对封闭的内陆经济的胜利

另外,科技进步对因循守旧的胜利。

最后一个,是近代国家政治体制对传统国家政治体制的胜利。

正确的道路对于国运的昌盛是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国务院最近自己给自己定的条例中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司法的监督。

篇2:中国梦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中国既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严峻的现实考验。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加速转型,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取向呈现多样性,出现了“道德滑坡”、价值观解构等值得警惕的不良现象和危险苗头。面对机遇,我们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确立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指明未来的发展目标、道路选择与价值取向。应对考验,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明确方向、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先进性、民族性、开放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价值取向。从本质属性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与学说,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始终以实现人类彻底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为了大多数人的进步的社会运动,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取向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要义,遵循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规律,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成为大多数人自觉接受并用以规范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根本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蕴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风尚的价值评价标准。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与优良的道德 1 风尚,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道德准则与价值标准。今天,我们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立足当代中国的现实,又不能无视民族的历史与根基,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进步的价值取向,摒弃历史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的极端性思维,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中的合理方面积极地加以继承、吸收和创新,使之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相适应,并用符合民族特性和风格的语言加以表述,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风格,实现了先进性和民族性的有机统一,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具体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类优秀文明的吸收借鉴与当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但绝不自异于世界思想文化体系,也绝不排斥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日益密切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各民族一样,有着对民主与法治、自由与平等等价值的追求。在世界文明多样共生的情况下,在各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前提下,我们提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对人类社会优秀的文明成果积极地加以吸收、学习和发展,取人之长,为我所用。

中国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光荣梦想

中国梦体现了集体梦想与个人梦想的高度统一。中国梦既不是脱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求的少数政治家群体的主观构想,也不是推崇自由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的西式“个人梦”,而是将集体梦想与个体梦想有机结合起来。中国梦说到底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梦想,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想,是集体的梦。作为集体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价值追求。无数个体追求个人幸福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努力,汇集成实现集体梦的伟大 合力。个人梦想和价值的实现是实现集体梦想的基础和前提,个人的梦想和价值只有通过集体梦想的实现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重要价值关系。

中国梦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性与党的宗旨价值性的高度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实践。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每个人为实现共同理想而自觉实践的过程就是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人民群众既是“梦中人”,也是“追梦人”,更是最终受益的最广大的“圆梦人”。倡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推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既遵循了社会发展规律性,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坚持了党的宗旨,即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实现了二者的高度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走中国道路的根本保证。目标能否实现,道路选择是关键,道路选的不对,再美好的目标最终也会沦为空想。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摸索形成的中国建设和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这条道路,我们在过去30多年里取得了伟大的进步和辉煌的成就。要实现伟大中国梦,依然要坚持这条道路。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才能真正形成思想认识上的共识和价值判断上的一致,才能真正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才能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坚实的道路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弘扬中国精神的根本保证。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事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 3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当代的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既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又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内在地包含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基本属性,并使二者高度统一,共同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因此,坚持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弘扬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上的根本保证。

篇3:中国梦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内在联系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中国梦”要解决的就是坚持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个互相关联的层次, 从内涵上阐明了的“中国梦”的国家层次, 民族层次和个体层次。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倡导都是相辅相承、紧密联系的。无论是国家层面的“中国梦”还是民族层面的“中国梦”以及个体层面的“中国梦”, 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面对当今世界文化在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的新态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对于加强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将社会主义价值认知转化为自觉行动,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价值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 这是经过历史和实践选择的结果。实现“中国梦”既要有坚强的经济作后盾, 更需要思想意识等文化软实力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是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核心要求, 是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思想保证。

实现“中国梦”不是一朝一夕的, 而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进程, 必将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挑战, 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强大思想保证和坚实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将“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的价值追求, 把“中国梦”的国家、民族和人民梦的的三位一体精髓与个体、集体、整体的利益价值追求更好地联结起来, 明确了不同阶层的价值目标, 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和文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有机融合。

“中国梦”赋予了我们每个中国人奋斗的意义, 给我们的人民群众指明了一种把自己每日每刻的奋斗跟未来的宏伟的目标、事业能够凝聚为一体的目标和方向。坚持“三个倡导”,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不是最终目的。在当前, 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与祖国和时代成长进步有机地融合起来, 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国梦”的培育实践逐渐深入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心灵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得到全社会普遍认知、认同,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融合、同步推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培育途径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进一步指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途径一:理论武装强调“深化认知”。把理论武装的教育途径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在高校、全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宣传活动中, 通过各种教育活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理念纳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 落实到全社会的管理服务各环节, 覆盖到社会方方面面。通过编写一些具有特色宣传教育的理论读物, 开辟宣传专栏, 为社会成员提供学习材料。运用不同形式展开“中国梦”、“百姓梦”、“家庭梦”、“个人梦”的宣传, 深化广大群众的认知认同, 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紧密结合。

途径二:基层宣传追求“通俗易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社会的最基层, 用广大人民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宣传形式,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与培育途径宣传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深入社区、农村、乡镇进行基层宣讲党的群众路线和“中国梦”, 把宣传形式和活动放在田间地头、楼道院落、居民小区;与群众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 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 把普通话讲成地方话,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宣传变成“生动说唱”, 真正让群众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以基层民生课堂为主要载体, 编发基层宣传辅导材料, 组织基层宣讲骨干培训, 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使全社会上下从干部到群众踊跃参加, 为实现“中国梦”, 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行动起来。

途径三:主题教育力求喜闻乐见。通过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对“中国梦”和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形成让全社会广泛的认同。让人们愿意听, 听得进去, 理解深刻。广泛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和传播载体, 展开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使宣传途径转化为社会的群体意识和人们的自觉行动,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多变中找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切实融入日常生活, 纳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之中, 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县城、文明单位等指数测评之中, 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引导全社会成员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信念, 爱岗敬业、诚信友善, 多做贡献, 同心共筑“中国梦”。

途径四:新闻宣传做到“形成声势”。围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主题基本内容、实现路径、实践要求, 在全社会的新闻媒体开辟各种专栏、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 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利用广播和电视台的节目集中搞专家访谈、专家解读等专题片;策划启动“启航梦想”、“放飞梦想”、“筑梦未来”系列活动, 推出“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幸福生活梦”“绿色崛起梦”“家乡腾飞梦”系列报道, 刊播新闻专题、特写、消息;利用公益广告、新闻转播等, 从多方面、多角度形成声势, 生动阐释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开展情况, 广泛汇集“中国梦”的正能量。

途径五:文艺活动注重“潜移默化”。建议把核心价值观培育和“中国梦”宣传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结合起来, 积极挖掘本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抓好现实题材创作, 运用影视剧、舞台剧、广播剧、歌曲、图书等形式反映人民追梦、圆梦的生动实践。通过各地的节庆活动和红色教育,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进书店、进农家书屋、进城市书吧、进群众心脑。编排一些以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宣传为主题的优秀剧目展演;组织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摄影家和艺术家, 潜心创作, 推出一批展现地方特色的数百年来历史文化成果的美术、书法、书画、摄影精品;组织多种形式的“送文化到基层”慰问演出等活动;在各高校和中、小学校举办各种校园文艺展演,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传播活动, 潜移默化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紧密关系。

只有通过这些通俗易懂、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形式,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逐渐地渗透到广大百姓的心目中;通过文化引领“中国梦”,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中国梦”,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力“中国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方法真正成为有益的途径。我们要用中国通俗易懂的话语、深化认知的态度、潜移默化的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深入人心, 形成声势。

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 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培育途径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吴友石,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 .田淑贞,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篇4: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中国梦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构筑了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共同理想,称之为中国梦。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本文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

1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准则和精神追求。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要实现人民的幸福、民族的振兴和国家富强[1]。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解释,将中国梦与其他的梦想区分开来。因此可以说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①中国梦的国家层面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中找到相应的阐述,那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谱写了中华民族新的篇章。中国共产党人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可以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诉求正是中华民族的发展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全面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为中国梦奠定物质基础;积极推动依法治国,在党的领导下开创新的政治文明,实现更高层次的民主,为中国梦奠定政治基础;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打造文明社会、和谐社会,为中国梦奠定精神文化基础;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社会权益分配体系,解决社会矛盾,使人民群众真正地实现当家做主,为中国梦奠定社会条件[2]。

②中国梦的社会层面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价值目标中找到相应的阐述,那就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不断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奋斗目标,打造和谐的理想社会。法治是这一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自由与平等也是中国梦的社会目标,这也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社会性、包容性、实践性和系统性。在中国梦的逻辑体系中引入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平等这一价值体系,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公正与法治的追求。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倡导社会的自由平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③中国梦的公民层面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层面价值目标中找到相应的阐述,那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的价值取向。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每一个中国人民都应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等内容。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要实现中国梦就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和努力,培养中国公民、敬业、诚信、友善的素质,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梦的推动作用

要实现中国梦,就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和推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是对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总结,是对当代中国发展方向的规划。可以说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梦基本要素的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精神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导航仪。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把握发展的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中国梦的前进之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共识[3]。

在当今时代,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我国的社会思想也出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势。国内也出现了利益矛盾和贫富差距的冲突,对传统的价值观产生了冲击。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心,发挥凝聚价值的作用。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就必须用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人民群众,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向前推进,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3 中国梦引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

在新时期,中华民族要以中国梦作为奋斗目标和共同理想。可以说中国梦引领了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都要以中国梦作为导向。

首先,中国梦发挥了旗帜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精神旗帜。中国梦是一面伟大的精神旗帜,能够凝聚人心、团结人民、指引中国的发展方向。中国梦集合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和传统价值观,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旋律和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目标就是中国梦,用中国梦来引导中国人民奋发向前、修身立德。只有让中国人民从内心认同中国梦,为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才能坚定他们的信心和信念,使其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其次,中国梦形象的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价值。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愿望,汇集了个人之梦、民族之梦和国家之梦,可以说中国梦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的表达和理想的畅想。中国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意义进行了浓缩和提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追求集合成为了一个简洁的语言体系,更能够发挥其凝聚人心的作用。中国梦形象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和浓缩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追求,引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方向。

4 结语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的指引和精神的源泉。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受到了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冲击,正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塑造民众对社会发展的耐心和信心,化解社会矛盾,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圆梦。

参考文献:

[1]徐惟诚.中国梦:中国精神的百年凝聚[J].道德与文明,2013(04).

[2]庄友刚,崔苏妍.历史唯物主义在什么意义上反对普世价值[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3]华倩.“中国梦”的价值提炼与国际意蕴[J].学习与实践,2013(07).

篇5:中国梦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三个倡导”是兴国之魂、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的有机统一;是面向世界、引导未来、凝聚民族精神的价值导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观

中国梦

三个倡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同时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这其中,价值观又是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凡是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必定在思想文化上既对内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感召力,同时也对外界有着较强的辐射力、影响力。

历史和现实已雄辩的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凝练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最鲜明的标记,因而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二、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 任何远大的理想变成现实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将遭遇一个又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付出辛勤劳动。

核心价值观鲜明体现了一个社会主导性的价值准则,以及所追求的价值理想,能最大限度整合各利益相关者及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激励其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团结奋斗的作用,因而构成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须臾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应体现的基本价值理念,把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价值追求,把个体和集体、整体的利益追求更好地联结起来,更加明确了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个体的价值目标,为治国理政树立了应遵行的价值准则,同时对提升公民个体的文明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凝聚了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认识。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重要的保证和支撑作用。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实现中国梦有机融合、同步推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的过程中才会越来越接近。坚持“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并非最终目的,而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实现中国梦紧紧联系起来,从团结、动员干部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高度来谋划、来推动。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倡导更需实践

“三个倡导”重在实践、贵在实践。只有在不断实践和自觉实干中,才能是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凝聚社会力量、合力攻坚克难;倡导自有、平等、公正、法治,要求我们对人的主体性要更加尊重,保障人民的权益,特别是维护人民平等发展的权利,顺应人民大众的意愿与需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我们每一个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从这个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和浓缩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基础上的一种精神自觉和行为规范。

篇6:中国梦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民族梦想的延续与发展,本质上是“国家梦”“民族梦”与“人民梦”的有机统一。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国家、民族、人民问题上的统一,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此提出传播渠道、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建议。

[关键词]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途径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在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地方,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新一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换届完成,习近平同志再次畅谈“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三个倡导”,则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价值准则。

一、“中国梦”的实现要以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前提

党的十八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字从国家、社会、人民三个层面凝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社会价值追求的召唤,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规范。而包涵了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人民幸福梦的中国梦的三个倡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起到了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共识和精神支持。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风尚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而这也正是我们倡导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体现。

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发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根本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价值取向。中国特色这条路是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摸索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建设和发展的正确道路。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为驱动力,才能真正在思想意识上形成合力,真正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思想意识形态上的道路保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弘扬中国精神提供动力源泉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当代的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既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又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内在地包含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基本属性,并使二者高度统一,共同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凝聚中国力量提供群众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中指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性地位,人民群众既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主体,也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全社会各种力量的共同担当,需要人们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含括的先进性、民族性和包容性特征,在民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条件等方面超越现存差异。因此,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各族人民在思想上形成合力进而推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实现“中国梦”

(一)加强宣传力度,使核心价值观获得社会大众普遍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引导。而且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对不同的社会主体,用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引导教育。尤其要抓住青少年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两个重要群体,树立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针对青少年,开展符合青少年个性特点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领会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为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化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引导他们加强党性修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自觉实践者,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坚持“以文化人”,使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精神文明创建

先进文化必须内化于人,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灵魂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坚持“以文化人”是一个必要的方式和手段,而文化的有形载体就是精神文化产品。人民在进行文化创作中,要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创作出能够生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文化产品。

(三)加强社会实践,使核心价值观深入各项改革发展事业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各领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现实中的具体形象,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人们内心的道德准则,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社会氛围和生活环境。

正如总书记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综上所述,要想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紧密团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倡导,万众一心,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而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王中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10,(6).[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3]梅荣政.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几点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4]张朋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N].光明日报,2013-4-6.作者简介

篇7:中国梦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同时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这其中,价值观又是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凡是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必定在思想文化上既对内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感召力,同时也对外界有着较强的辐射力、影响力。历史和现实已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凝练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最鲜明标记,因而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中,要有效凝聚社会共识、正确引领社会思潮,就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树立共同理想,就必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笔者以为,推进实现“中国梦”,既是树立全国人民共同理想的客观要求,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

“中国梦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树立共同理想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和主题。所以,推进实现“中国梦 ” 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既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现期的特殊时期,需要构建全体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要构建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树立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以此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提供精神力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价值观念多样化现象,这就迫切需要在全体人民中树立共同理想,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发生着深刻变化。比如,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良知缺乏;一些党员干部理想淡薄,信念动摇,思想颓废,完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背离。“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通过推进实现“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可以凝聚全体人民的共同力量和集体智慧;可以引领和促进全国人民必须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奉献意识,在全社会确立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理念。邓小平同志说过:要有远大的理想,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胡锦涛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精神动力。”习近平同志强调:“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只要全党全国人民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就能形成人类最优秀的核心价值体系,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所以,树立“中国梦”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于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尽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任何远大的理想变成现实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将遭遇一个又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付出辛勤劳动。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要动员、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持续团结奋斗,尤其离不开强大思想保证和坚实精神支撑。

核心价值观鲜明体现了一个社会主导性的价值准则,以及所追求的价值理想,能最大限度整合各利益相关者及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激励其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团结奋斗的作用,因而构成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须臾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应体现的基本价值理念,把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价值追求,把个体和集体、整体的利益追求更好地联结起来,更加明确了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个体的价值目标,为治国理政树立了应遵行的价值准则,同时对提升公民个体的文明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凝聚了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认识。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重要的保证和支撑作用。

篇8:中国梦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从中国梦的构成内容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这个梦的实现, 必须有着坚实的支撑, 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 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 也要有强大的软实力, 包括思想、文化、价值观等。

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莫过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凡是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民族, 必定在思想文化上既对内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感召力, 同时也对外界有着较强的辐射力、影响力, 这是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了的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凝练体现,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最鲜明标记, 因而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是完全一致的。

二、从中国梦的保障要素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不可或缺的思想保证

一个社会主导性的价值准则, 以及所追求的价值理想, 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于它的核心价值观。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能最大限度整合各利益相关者及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发挥激励其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团结奋斗的作用, 因而构成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须臾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任何远大的理想变成现实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一个又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定然出更, 这就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付出辛勤劳动。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 要动员、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持续团结奋斗, 尤其离不开强大思想保证和坚实精神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 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重要的保证和支撑作用。为什么呢?因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应体现的基本价值理念, 把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价值追求, 把个体和集体、整体的利益追求更好地联结起来, 更加明确了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个体的价值目标, 为治国理政树立了应遵行的价值准则, 同时对提升公民个体的文明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凝聚了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认识。

三、从中国梦的实现要求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不可或缺的必由之道

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体现了一个社会主导性的价值准则, 以及所追求的价值理想, 是中国精神的塑造者, 是中国力量的引领者, 是中国道路的精神力量。因此, 正确认识、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关系, 对于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理论的传播和践行离不开一定的语境和实践。当下, 中国梦是引领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幸福生活的共同理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培育和践行是与中国梦的追求和实现紧密相连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既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强大硬实力上, 又体现在文化、思想、价值观等深厚软实力上。历史和现实表明, 以价值观为代表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能够屹立世界、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 是文化、思想在价值理念上强大渗透力、影响力、辐射力的具体显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述, 是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鲜明标志。因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 也是共建共享中国梦的精神保障。

四、从中国梦的引领力量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无论是国家层面、民族层面还是个体层面的中国梦, 其实现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 是当代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如果说, 当代中国的发展, 与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做出的价值选择紧密相连, 那么,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必将与中国共产党引领亿万人民建设的精神家园不可分割。作为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 塑造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动员、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持续团结奋斗, 构成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须臾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五、从中国梦的推进过程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不可或缺的实践要求

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的中国梦,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 是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中国梦从理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的过程,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 深入头脑、心灵, 进而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实践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人是有思想动物。只有被人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的思想, 才会具有恒久生命力。任何思想都非凭空而来, 不会轻易在人的头脑和心灵扎根。实践是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说服力应该来自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在为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的同时, 也将逐步彰显强大生命力, 触及人们的灵魂深处, 使人们更自觉地认同和遵循, 进而转化为更积极追求幸福生活的行动。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实现中国梦有机融合、同步推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的过程中才会越来越接近。坚持“三个倡导”,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身并非最终目的, 而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必然要求。因此,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与实现中国梦紧紧联系起来, 从团结、动员干部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高度来谋划、来推动。而要坚持做好“三个倡导”, 三个层面都应当解决“做”和“说”的问题。

一是要切实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中国梦这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宏伟梦想, 实际上联结着无数中国人平凡而真实的“小梦”。实现中国梦, 需要团结动员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做好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要求, 成为制定法律法规、制度设计、决策部署及实施公共管理的价值准则, 体现于经济社会各方面政策措施及其实践之中, 这方面可做的还很多。

二是要切实解决“怎么说”的问题。价值的主体、先进价值观的承载者、体现者, 都只能是人。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人们的思想认知、情感认同, 除了做好常规的理论宣讲、思想教育, 还应重视发挥文以载道、文以释道、文以传道的优势, 多做“以文化人”的隐形、软性教育。要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进程及个体命运变迁等方面的典型事例, 善于用艺术的形式把深刻的大道理和贴近百姓的小道理结合起来讲述好、传播好, 使人们在得到审美享受的同时感受到真理的魅力, 更加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构成内容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 是中国梦的保障要素不可或缺的思想保证, 是中国梦的实现要求不可或缺的必由之道, 是中国梦的推进过程其不可或缺的实践要求。

篇9: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中国梦 高校 价值观 教育

一、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不同的场合,通过讲话、演讲、谈话等不同的方式阐述中国梦。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随着习近平对中国梦的热情阐述,中国梦在国内外引起持续的强烈反响,中国梦业已成为十八大后强劲的中国风。中国梦并不仅仅是一个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口号,而且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和实践意义的社会理想及发展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既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也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表达同一个伟大事业,中国梦的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国人的一面鲜红的旗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最新的凝练和概括,提出了“24字”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晶。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相伴而生的,两者任务相同目标一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一整套具有社会广泛共识的立国价值体系。离开了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社会必将失去其共同的思想基础,必将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过程,需要动员和激励亿万中华儿女不懈奋斗,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支撑,高校作为传播文明、知识的神圣殿堂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使命。

二、实现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1.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内改革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日趋多元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随着中国经济“硬实力”的迅猛发展,亟待文化“软实力”的提高,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对外开放同样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需要汲取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理念以及价值观建设的经验。

2.社会转型期亟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

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思想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思潮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市场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的确带来了不小冲击。就价值观而言,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西方价值观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加之忽视道德伦理教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使得社会经济发展与思想道德水准出现严重失衡。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动摇,面对社会上不良倾向诸如食洋不化的误判、商业的欺诈、诚信的缺失、拜神的热衷无从应对,从而导致理想的动摇,信念的滑坡,他们信奉的是实用主义和个人自由至上;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把赚钱多少作为衡量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准,他们个人私利至上,贪图安逸享受,极欲奢侈浪费;一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自我意识泛滥,唯我独尊,学习应付,消极颓废,玩世不恭,忽视社会公德,目无校规国法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社会转型期正是价值观的重新塑造期,上述价值取向显然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的迷茫、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引导和支撑。

3.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思潮争夺的主战场

高校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培养重任,强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是新形势下高校实现中国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当今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激烈,在西方思潮的夹击下,受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消费主义思潮等消极思潮影响,当代大学生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有滋生蔓延势头。高校从来都是西方敌对势力渗透和错误思潮侵蚀的重点。须知未来世界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赢得青年就赢得了未来。高校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核心价值观的殿堂,是竞争的前沿阵地,是影响和塑造大学生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主阵地,高校的历史担当和主体责任决定了高校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思潮争夺大学生的主战场。

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创新endprint

1.改革创新教育理念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把握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多元化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对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合理安排和积极创新。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变成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自觉践行的习惯。在课程设置上,推进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要像抓专业教学一样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两者同等对待,不可偏废。事实上许多高校在师资力量、资源选定、课时安排上往往专业课优先,这种做法实际上向大学生传递着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重要的错误信息,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重专业知识、轻思想理论的现象。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传统励志文化;在教学方法上,改传统的课堂灌输为互动式教学。正面教育固然重要,还需联系大学生的实际,除了解决思想问题更要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要注重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注意倾听大学生心声,让他们走上讲台自由发言,启发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引导他们在多种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观中进行鉴别和选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贴人气,有生气,接地气。

2.强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家园。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建设过程就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要让大学生们明确中国梦就是个人梦想的集合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积累,从而以小我激发大我,成就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环境造就人,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表现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感染作用是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在这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强制强迫性。有时候,一条标语口号、一次辩论会、一场知识竞赛、一台演出活动,都可能给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长久的影响乃至终身受益。

3.推进教育与新技术融合

网络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忽视的重要阵地。随着微博、微信等出现,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到微时代,新技术的快捷高效、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人与人之间交流更为便捷,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公众信息交流、知识获取、情感表达的重要渠道。据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微博用户达3亿,微信用户已超过6亿。网络信息传播具有的快捷性、广泛性、渗透性等特点,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形成一定的冲击。近年来,各种网络语言在各高校校园流行甚广,极端民族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情绪在校园内的通行无阻,一些充满自嘲、宣泄不满的网络词汇已成为大学生一种表达方式,折射出一些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认知。毋庸置疑,新技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开辟了新的路径,找到了新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主动占领网络教育新阵地,只有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对接,与当下新技术相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被大学生所理解、接受和践行。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舞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提高修养、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精心设计社会实践载体,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科技创新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树立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

【参考文献】:

[1].[M].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2.

[2].中办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G].2013,12.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3,11.

[4].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讲话 2014,5,4.

[5].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Z] 人民网2014,5,8.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篇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托起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托起中国梦 女:我的梦,是青春洋溢的意气风发 男:我的梦,是志在四方的挥斥方遒 女:我的梦不在那个遥远的天国; 男:我的梦就屹立在东方的热土!女:我的梦启航于长江; 男:我的梦孕育于黄河!女:我的梦,像一面神奇的镜子: 男:我的梦,是一阵永久的春风: 女:它沐浴着艳丽的霞光,在太阳下巍峨!男:它点亮那闪亮的星座,在月光下闪烁!女:这是我的梦 男:这也是我的梦 合:这是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女:今夜/你入我梦来/带着女娲补天的彩石 男:今夜/你入我梦来/携着伏羲老祖的故事 女:于是,我聆听着清越的战国编钟走向你 男: 我摩挲漫天黄沙的丝绸之路走向你

女: 我感受着泰山一览众山小的巍峨/长城一去万里的雄浑 男: 我领略了江南水乡的柔情, 北国雪野的无垠

女:我看见了,看见了这令我心醉神迷的一切,你看见了么? 男:是的,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抵御外辱的刀光剑影/ 看见 了浴血沙场的耀眼的红缨 女:你听,那是什么声音?

男:这是铁木真驰骋草原战马的嘶鸣声/ 是郑和下西洋的船楫声/ 是戚继光横刀立马、誓斩倭寇的呐喊声 合:那是赤壁的惊涛拍岸/ 是长白山的松涛林海 是天之涯,海之角最动听的啼鸣

是涌入我们灵魂的五千年的中国梦之光辉。男:暮色苍茫,任凭风云掠过 女:坚实脊背,顶住了五千年的沧桑

男:岁月长河,风云际会,有志之士,上下求索。女:风雨如晦,雨脚如注,有识之士,慷慨悲歌。男:当启明星开启新的纪元,于五大洲的早晨高悬,女:当我们翘首企盼,看举世仰瞻我华夏尊颜。男:记忆如昨天,社会主义制度在东方巍峨耸立; 女:旧日近眼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华夏汩汩涌来。

女: 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奋斗,让千年古国焕发了青春的容颜 男: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让世界人民瞠目结舌 男:一国两制,圆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梦想 “神州”“嫦娥”让中国壮志在太空翱翔

女:奥运、世博展示了我泱泱大国的无穷魅力 抗震救灾彰显出百折不屈、众志成城的力量 男: 十八大的精神给中国注入了新的生机 人们奔向小康之路的步伐迈得更加豪迈坚强!女:科学发展,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我们实现跨越发展; 男:核心价值,知荣明辱,爱国创新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女:今天/三农工作持续突破,经济建设亮点增多,招商引资催发助长,中国创造走向世界。

男:今天/合作医疗化解民忧,驻联帮保消解民愁; 知荣知辱风清气正,城乡携手共谋和谐。女:今天航空航天高昂中国龙头,探月计划实行三步走 中国信心中国力量让世界频频颔首。男:今天我们千遍万遍,礼赞腾飞的祖国; 一次一次,讴歌进步的祖国。女:我骄傲,我是炎黄子孙 男:我自豪,我是龙的传人

女:当雄鸡在那遥远的东方高唱的时候 中华民族腾飞的捷报一定会频频传扬

男:中国人民一定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写满今天的成绩 铸就明天的辉煌!

男:盘点着收获的勋章,洋溢着明天的渴望 女:我们将目光望向远处,梦到达的地方 男:这是我的梦 女:这也是我的梦

上一篇:二下语文期末复习计划下一篇:初中八年级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