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手拉手》

2024-06-03

大班教案《手拉手》(通用19篇)

篇1:大班教案《手拉手》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二方连续”的折剪基本技巧,提高幼儿正确、灵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进幼儿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2.知道剪纸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并进一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3.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教学准备:

课件 范例 白纸、剪刀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你知道哪一天是你的节日?

你们会怎样庆祝节日?

表演儿歌《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2.老师表演变魔术,出示范例。

3.给老师的剪纸起个名字。手拉手4.什么叫“二方连续”

二.讲解

1.猜猜老师是怎样做出这幅作品的?

排序 折----画----剪----装饰2.说说你认为这四个步骤中哪一步最难。

三.操作

1.提要求你喜不喜欢这幅二方连续的作品,想不想自己来试一试,老师告诉你们:只要你们认真听,认真看,认真操作肯定会拥有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变魔术,说不定还会做得比老师更棒呢!有没有信心?

2.让我们做一个手指操,运动一下我们的手指让他们更灵活。

(黄婆婆在烧茶)

3.按步骤跟老师操作折 短边对着,像折扇子一样画 幻灯出示男女孩的不同画法,幼儿可安自己的兴趣选择(重点强调手指处要相连剪 强调规则(废纸入篓)装饰 幻灯片提供一些基本方法四.展示1.评析2.玩变魔术的游戏五.活动延伸回去给爸爸妈妈变魔术,想想你还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剪出哪些二方连续的图案来变魔术。大胆地试一试!

教学反思:

亮点:

1.教学过程清晰,老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开心,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幼儿有很好的倾听习惯和剪纸常规。

不足:

1.课堂气氛平铺直叙,缺乏高潮。

2.教师教给幼儿“二方连续”剪纸方法的同时,要求幼儿剪固定的图形,约束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建议:

1.给幼儿提供的纸比例要得当,对折四次后符合小人的比列。

2.教幼儿画人物时,可以先把纸折分成相等的三分,分别画人物的头、身体和腿部。

3.老师示范画时,强调手指部不能相连处可用红笔标出以达到引起幼儿注意的目的。

4.幼儿在画人物时只要做到手指处不相连,其他部位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设计。

篇2:大班教案《手拉手》

1、运用对称剪纸方法表现人物。

2、激发对中国传统剪纸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幼儿剪出手拉手的作品。

活动难点:将纸折叠后,画出半个小朋友的轮廓,用剪刀沿轮廓线剪开。

活动准备:

每人长条纸、彩纸、剪刀、彩笔、剪纸画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

1、欣赏范例,引起剪纸的兴趣:

――“想知道这幅手拉手的剪纸作品是怎样做的吗?”

(1)、教师将范例若干幅发至各小组,供幼儿研究。

(2)、小结:这幅画上的主要内容是许多手拉手、大小相同、连在一起的小朋友,并将纸对折几次后一下子剪成的。

2、与幼儿共同讨论,分析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将纸折叠后,画出半个小朋友的轮廓,用剪刀沿轮廓线剪开,然后打开折叠的纸,并贴在纸上,最后进行人物装饰及丰富背景画面。

3、学习折、剪、画的方法:

(1)、将长条纸对折2――3次。

(2)、在纸上画出一个小朋友的轮廓线,将小朋友的手一直画到纸的边缘。

(3)、用剪刀沿轮廓线剪开,注意“手”处的边缘不要剪断。

(4、)剪好后将折叠的纸打开,画出不同服装、头发。

4、幼儿制作,教师给与指导和帮助:

篇3:大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1.通过想象、猜测、讲述, 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仔细观察动物的咬痕, 学习角色间的对话。

3.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 感受活动的乐趣;感受故事的有趣, 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PPT、电子白板、自制大饼、实物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 引起幼儿欣赏兴趣

1.出示图片, 观察大饼。

师:小朋友, 这是什么?这是一块怎样的大饼?这块大大的、圆圆的大饼会是谁做的?

2.根据图片提问, 引出问题。

师:小猪做了一块很大的饼, 累得睡着了。当他醒来一看, 发现了什么?

二、观看课件, 欣赏绘本, 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1.逐页观察大书, 以“牙印”为线索, 理解故事内容。

(1) 小猪问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 你看, 啊呜。

师:是小鸟咬的第一口大饼吗?为什么?为什么小鸟的咬痕是尖尖的呢?

(2) 小猪又去问谁啦?他会怎么问呢?小兔子会怎么回答?

2.借助图片, 通过对比动物牙印描述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

(1) 小猪很着急, 他找到了三个动物, 是谁? (出示图片) 想一想小猪会怎么问?小动物又会怎么回答?

(2) 幼儿相互讨论。

(3) 师:小猪问了谁?他是怎么问的?是不是狐狸咬的?为什么?

(4) 师:小猪接下来又去问谁了?鳄鱼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那是它咬的吗?

(5) 师:最后小猪去问了谁?河马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学学河马的动作。大饼怎么了?为什么大饼会被咬掉一大半?

(6) 这么大的大饼, 只剩下一点点了, 小猪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它会怎么想?最后小猪饿得肚子咕咕叫, 啊呜, 它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吧唧吧唧”, 它一边嚼着大饼, 一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

(7) 小朋友, 你们知道是谁咬了大饼吗?为什么?

三、完整倾听故事, 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节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四、活动延伸:玩游戏, 体验游戏的快乐

篇4: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

关键词:幼儿音乐;音乐教案;《刷牙歌》

在幼儿音乐课教学中,教案设计有很重要的作用。笔者以小袋鼠蒙氏教育音乐教材中《刷牙歌》为例设计教案,基于教学设计意图,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准备,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对幼儿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一、教学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活动”。“刷牙歌”一课,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在音乐学习的同时,体验自由表达、创造快乐。《刷牙歌》作为一首幼儿歌曲,节奏轻快,歌词朗朗上口且富有童趣。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幼儿在简单的儿歌学习中,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编排舞蹈动作,创编刷牙节奏,享受快乐,同时还让幼儿具有清洁卫生,爱干净的基本认知,体验牙齿健康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准备

【教学目标】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编排舞蹈动作,创编刷牙节奏,享受快乐,同时让幼儿具有清洁卫生,爱干净的基本认知,体验牙齿健康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倾听《刷牙歌》,创编刷牙节奏,创编象声词,并能与《刷牙歌》间奏连贯表演;学习《刷牙歌》,表现刷牙美感。

【教学准备】幼儿:具备正确的刷牙习惯,牙齿保护的基本常识;

教师:认真备课;

教具:光盘、多媒体、课件、图片、牙刷实物。

三、教学活动

1.倾听歌曲,学唱歌曲,了解《刷牙歌》内容

教师先出示课件,演示懒洋洋牙疼的表情,提出问题:“小朋友们,大家看懒洋洋怎么了?”幼儿答出牙疼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课件演示,选择幼儿熟悉的卡通人物,吸引幼儿眼球,以问题的形式,引出课题。

播放《刷牙歌》:

小牙刷,手中拿

我呀张开小嘴巴

刷左边,刷右边

上下里外都刷刷

早上刷,晚上刷

刷得牙齿没蛀牙

张张口,笑一笑

我的牙齿刷得白花花

在儿歌播放的同时,给幼儿播放歌词内容视频和图片,再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熟悉歌词,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谁能告诉大家歌词里唱了什么内容呀?”

【设计意图】幼儿听着歌曲,看着视频,借助视频熟悉歌词,理解歌词内容,一目了然地学习歌曲,对歌曲产生兴趣。

在幼儿非常熟悉歌词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反复给幼儿播放歌曲,一句一句地教给幼儿歌唱,让幼儿记忆歌词内容,学习完整演唱。

2.探索尝试,自编动作,表演刷牙歌律动

让幼儿合唱《刷牙歌》,熟悉歌曲旋律,一边唱歌,一边合着节拍做刷牙动作。在幼儿学习正确刷牙动作后,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在刷牙的时候,除了歌曲中刷左边,刷右边,上下里外都刷刷的动作,还有什么刷牙动作,大家知道吗?谁能做出动作,我们一起学一学。”

同时,教师结合歌曲间奏处,引导幼儿回忆刷牙情境,创编刷牙象声词,如表示快乐的节奏和“啦啦啦啦,嘻嘻嘻嘻”等象声词,“咕噜咕噜噜”“咕噜噜噜”等漱口的水声。

在幼儿创编结束后,教师应集中反馈,让幼儿完整歌唱,注意间奏处的节奏、象声词。

【设计意图】结合《刷牙歌》旋律,引导幼儿创编刷牙动作,创编刷牙象声词,跟随刷牙歌节奏表演律动,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提升幼儿创编的动作,丰富歌曲舞蹈美,将创编的动作连贯成完整的律动舞蹈。

3.拓展学习,完整跳舞,体验律动快乐与美感

教师和幼儿一起听《刷牙歌》,做刷牙动作,跟随节拍发出象声词,做律动,探讨舞蹈队形,完整连贯地跳舞,注意跳舞时,刷牙的表情、动作,感受刷牙美,享受快乐情感,一起跳,体验歌曲快乐与跳舞美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总结归纳与拓展应用阶段,在幼儿学习歌曲和创编舞蹈的基础上,获得正确刷牙的基本认知,通过音乐学习,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反思

《刷牙歌》音乐课符合幼儿认知规律,歌曲节奏鲜明,歌词朗朗上口。在整节课中,教师设计“懒洋洋牙疼”“听歌曲”“创编律动”“完整跳舞”四个亮点,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高昂兴趣,积极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活动。刷牙歌音乐课的教学相对开放,幼儿能够通过理解歌词内容,结合生活刷牙情境还原,结合自身理解表现律动。教师应顺势而导,紧抓幼儿思路,注意幼儿表现,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刷牙律动,规范幼儿刷牙动作节奏,给幼儿自由的表现机会,让音乐课活起来。从音乐课教学实践看,整节课幼儿都积极参与,教师和幼儿互动较多,增强了幼儿音乐学习的快乐感。

参考文献:

吴巧云.激发幼儿音乐活动兴趣点滴谈[J].考试周刊,2016(73):187.

篇5:手拉手大班教案

时间:[10月10日―11月10日]

主题目标:

1.获得尊敬他人、关心他人、包容、友爱、相互帮助等体验学会关心老人,能同情残疾人,会表达自己的爱,促进良好的人格形成。

2.学习用简单的绘画、手工、音乐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3.掌握一些简单的交往技能。

资源与环境:

1.将与活动有关的物品、图片、照片展示在教室。

2.活动区摆放各种打击乐器,幼儿自由模仿。

活动名称:美术,壮族娃娃

活动材料:水彩笔,图画纸人手一份。壮族娃娃手偶

活动与指导:

一、出示一副有彩虹和花的图片,幼儿观察,讨论。

1、说一说彩虹与花儿美不美丽?为什么那么美?

2、请个别的幼儿上来各自画一朵花,比比谁的美。

二、出示壮族娃娃。

教师:她今晚要去参加一个舞会,可是没有漂亮的衣服,希望小朋友们能帮忙,为她设计一套漂亮的衣服。

三:幼儿作画,教师来回指导。

四:小结,评一评谁的衣服漂亮?

活动反思:

篇6: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手拉手》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能两两匹配的数是双数,剩下一个不能两两匹配的数是单数。

2、教幼儿能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学习两个两个地计数。

二、活动准备:

准备磁性教具:1—10的数字卡;一套水果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复习从1正数到10,然后从10倒数到1。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水果图片,引导幼儿先说出名称,再数出是几个?最后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出来。

2、教幼儿学习用笔把水果两个两个地圈起来,看看哪几种水果刚好两个两个地圈好;哪几种水果还掉有一个。

3、圈起来后,告诉幼儿像刚好圈起来的水果数字2、4、6、8、10是双数;还剩一个没有圈起来的水果数字1、3、5、7、9是单数。

4、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区分单双数并理解单双数的含义。游戏:“手拉手”。

请数名幼儿到前面来分成两组,然后让每组的幼儿两两进行手拉手,拉手后,看看哪组的幼儿刚好匹配成对,哪组却剩有一人;最后说出哪组是单数,哪组是双数。

5、利用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1)引导幼儿在1—10的数字中分别找出哪些数字是单数,哪些数字是双数。

(2)练习看标记分类摆放单双数。(“· ”表示单数,“·· ”表示双数)让幼儿按标记把1—10数字卡送到单双数的家。

(三)结束部分:

篇7:大班教案《手拉手》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二方连续”的折剪基本技巧,提高幼儿正确、灵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进幼儿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2.知道剪纸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并进一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3.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范例、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你知道哪一天是你们的节日?你们会怎样庆祝节日?

表演儿歌《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2.老师表演变魔术,出示范例。

3.给老师的剪纸起个名字——手拉手

4.什么叫“二方连续”。

(二)讲解

1.猜猜老师是怎样做出这幅作品的?

排序,折-画-剪-装饰

2.说说你认为这四个步骤中哪一步最难。

(三)操作

1.你喜不喜欢这幅二方连续的作品,想不想自己来试一试,老师告诉你们:只要你们认真听,认真看,认真操作肯定会拥有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变魔术,说不定还会做得比老师更棒呢!有没有信心?

2.让我们做一个手指操,运动一下我们的手指,让他们更灵活。(黄婆婆在烧茶)

3.按步骤跟老师操作。

折:短边对着,像折扇子一样。

画:幻灯出示男女孩的不同画法,幼儿可安自己的兴趣选择(重点强调手指处要相连)。

剪:强调规则(废纸入篓)。

装饰:幻灯片提供一些基本方法。

(四)展示

1.评析

2.玩变魔术的游戏

(五)活动延伸

回去给爸爸妈妈变魔术,想想你还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剪出哪些二方连续的图案来变魔术?大胆地试一试!

教学反思

亮点:

1.教学过程清晰,老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开心,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幼儿有很好的倾听习惯和剪纸常规。

不足:

1.课堂气氛平铺直叙,缺乏高潮。

2.教师教给幼儿“二方连续”剪纸方法的同时,要求幼儿剪固定的图形,约束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建议:

1.给幼儿提供的纸比例要得当,对折四次后符合小人的比列。

2.教幼儿画人物时,可以先把纸折分成相等的三分,分别画人物的头、身体和腿部。

3.老师示范画时,强调手指部不能相连处可用红笔标出以达到引起幼儿注意的目的。

4.幼儿在画人物时只要做到手指处不相连,其他部位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设计。

篇8:给“手拉手”朋友写信

正巧,月亮姐姐走来,洋葱头立刻上前求救:“月亮姐姐,我想与贫困地区的同学取得联系,相互帮助,并肩前进。可不知道怎样能联系上,你能帮我出出主意吗?”

月亮姐姐:“联系的方法可多啦,如打电话、QQ聊天、发电子邮件……鉴于贫困地区的条件限制,先进的通讯方式可能行不通。我觉得通过写信,和他们交朋友,让城市和农村、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各个不同民族、身体健康的和有残疾的少年儿童手拉手,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增进了解,团结互助,并肩前进,这是最可行的,而且多有意义呀!”

洋葱头:“这个主意好!可我怎么知道哪里是贫困地区、哪些同学需要帮助呢?”

月亮姐姐:“开展‘手拉手’活动,西部贫困地区,地震、洪涝灾区,该有多少小伙伴需要帮助啊!你可以询问老师,听人介绍,可以从报刊影视上收集,还可以通过网络对话确定给谁写信呀!”

洋葱头:“你这样一说,倒是提醒我了。前不久,我在山东省淄博市人民政府网中看到了不少‘手拉手’对象,这是经过政府机构核实的,地址准确,人物真实。我觉得这是最好的联系信息。”

月亮姐姐:“是啊,万事只怕有心人。这样,你的联系对象不就可以确定了吗?”

洋葱头:“那么,我在信中写什么呢?”

月亮姐姐:“你可以介绍自己,可以交流学习方法,可以谈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可以提建议;你还可以介绍自己的家乡建设或风景名胜,可以向他们赠送学习用品、衣物……所以,这封书信可写的内容就多啦!”

洋葱头:“你刚才不是说先进的通讯方式受限制吗,我就为他们赠送电脑,上课时让他们和我们一起进行网络教学,放学后就和他们QQ聊天。”

月亮姐姐:“你的想法很好。但有一点要注意,信中所谈的事情,尽量能够实现,不要好高骛远,空谈不切实际的想法。否则,让人觉得不可信,‘手拉手’也就失去了意义。我这里有张磊同学写的一个片段,你看看他是怎样写开展‘手拉手’活动的——

“我想从三个方面开展活动:

“1.交流学习方法,促进学习提高。在语文学习上,我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如:我每学一篇课文之前都要预习,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并大胆发言。在家里,我特意买了课外同步训练,抽空做做,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也告诉我吧!

“2.假期互相来往,体验两地风情。我们荆门是鱼米之乡、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假期你来荆门,我会用鱼糕、薯片等特产招待你的。据说你们兵团已经把荒原改造成机械化、规模化的大农场了,是吗?我去时,你要为我当向导哦!

“3.相互学习特长,促成多才多艺。你教我跳新疆舞,唱敬酒歌;我教你汉语作文、毛笔书法。我的书法还得过全国大奖呢!”

洋葱头:“的确写得不错。这是一段活动建议,从‘交流学习方法、假期互相来往、相互学习特长’三方面开展,具体实在,我一定好好学习。”

月亮姐姐:“另外,我还要提醒你,要注意情感真实。写信是交流,是倾吐,是感情的沟通,所以说话一定要实实在在,语气亲切自然,敞开心扉,倾吐真情。”

洋葱头:“嗯,这一点很重要。我想起前不久,小明给‘手拉手’朋友捐赠了衣服、书籍、文具等,别人写信给他,要求一定要回赠一点东西表示心意。他就在回信中说:‘万一你想回赠的话,可以给我寄一个风筝。’我觉得那不是索要,而是一种亲密无间的交流,非常知心,非常实在。当时看了,连我的心都觉得暖烘烘的。”

月亮姐姐:“是啊,真情才能打动人嘛!最后还要提醒你一句——格式要正确。书信由称谓、正文、祝语、落款及时间五部分组成,缺一不可。此外,还要注意信封的写法。”

洋葱头:“谢谢姐姐!刚才听了你的指导,我知道了,给‘手拉手’朋友写信,一要明确对象,二要内容具体,三要情感真实,四要格式正确,对吗?”

篇9:课题手拉手

咱打开《窗》户说亮话,每次读韩愈的《马说》,总感叹世间伯乐太少,自己怀才不遇,《错过》了太平盛世。后来读了《陋室铭》中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才认识到《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一次,在世界公墓里,我《悼念马丽·居里》,毛泽东先生《纪念白求恩》,我们不期而遇。毛老先生的确有才,他在追悼会上的发言,比郭沫若《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比左拉《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还要精彩。

活动结束后,毛泽东先生跟我谈起了《敬业与乐业》的话题,对我的所学陈腐不以为然。他说:“考考你,你知道《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哪种树吗?”这我哪知道?我只好说:“《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他说:“你只要读读《白杨礼赞》就知道了。”他老人家很客气,临别时《送东阳马生序》,勉励马生(我的一位弟子)要《多一些宽容》,而送我的是《石榴》(他可能不知道我爱吃茴香豆)。

这次经历,改变了我的生活理念,回去后我就写了《短文两篇》,即《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以上是我《在联邦德国海姆陀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

苏教实验版八年级语文下册30篇课文标题链接成的一篇趣文

篇10:大班教案《手拉手》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二方连续”的折剪基本技巧,提高幼儿正确、灵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进幼儿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2.知道剪纸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并进一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教学准备:

课件 范例 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你知道哪一天是你的节日?

你们会怎样庆祝节日?

表演儿歌《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2.老师表演变魔术,出示范例。

3.给老师的剪纸起个名字。手拉手4.什么叫“二方连续”

二.讲解

1.猜猜老师是怎样做出这幅作品的?

排序 折----画----剪----装饰2.说说你认为这四个步骤中哪一步最难。

三.操作

1.提要求你喜不喜欢这幅二方连续的作品,想不想自己来试一试,老师告诉你们:只要你们认真听,认真看,认真操作肯定会拥有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变魔术,说不定还会做得比老师更棒呢!有没有信心?

2.让我们做一个手指操,运动一下我们的手指让他们更灵活。

(黄婆婆在烧茶)

3.按步骤跟老师操作折 短边对着,像折扇子一样画 幻灯出示男女孩的不同画法,幼儿可安自己的兴趣选择(重点强调手指处要相连剪 强调规则(废纸入篓)装饰 幻灯片提供一些基本方法四.展示1.评析2.玩变魔术的游戏五.活动延伸回去给爸爸妈妈变魔术,想想你还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剪出哪些二方连续的图案来变魔术。“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大胆地试一试!

教学反思:

亮点:

1.教学过程清晰,老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开心,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幼儿有很好的倾听习惯和剪纸常规。

不足:

1.课堂气氛平铺直叙,缺乏高潮。

2.教师教给幼儿“二方连续”剪纸方法的同时,要求幼儿剪固定的图形,约束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建议:

1.给幼儿提供的纸比例要得当,对折四次后符合小人的比列。

2.教幼儿画人物时,可以先把纸折分成相等的三分,分别画人物的头、身体和腿部。

3.老师示范画时,强调手指部不能相连处可用红笔标出以达到引起幼儿注意的目的。

4.幼儿在画人物时只要做到手指处不相连,其他部位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设计。

篇11: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拉手小人》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连续剪折的正确方法以及连续剪的特点。

2、幼儿掌握正确的折、剪方法剪出连续的人物图案,创造性地剪出各种连续图案。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拉手小人范例图、剪刀、纸、笔等。

2、幼儿用书第1册第22-23以往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图引导幼儿观察手拉手的朋友与一起剪的单个图案有什么不同,手拉手的朋友什么地方是连接在一起的。

2、教师讲解示范手拉手朋友的折剪方法。

(1)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中的步骤图,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让教师重点讲解。

(2)教师示范折剪拉手小人。

3、幼儿尝试剪拉手小人,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幼儿注意反复折叠时要折整齐、压平。

(2)指导幼儿剪的时候注意连接的地方,不要剪断。

(3)指导幼儿把剪好的作品,贴在纸上,并创造性地添画内容构成有趣的情节。

4、引导幼儿欣赏同伴作品。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创造性地画、剪各种不同形象的连续图案。

篇12:幼儿园大班手拉手主题活动策划

时间:[10月10日―11月10日]

主题目标:

1. 获得尊敬他人、关心他人、包容、友爱、相互帮助等体验学会关心老人,能同情残疾人,会表达自己的爱,促进良好的人格形成。

2. 学习用简单的绘画、手工、音乐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掌握一些简单的交往技能。

资源与环境:

1. 将与活动有关的物品、图片、照片展示在教室。

2. 活动区摆放各种打击乐器,幼儿自由模仿。

活动名称:音乐:碰一碰

活动材料:录音机,磁带,

活动与指导:

一、律动:手腕转动

二、练声:“我是小喇叭”“老师你早”

三、复习歌曲“碰一碰”

1、集体分组各唱一遍

2、老师交代游戏玩法,并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示范一次。

3、幼儿分组各玩游戏一次。

4、集体玩游戏一次。

四、复习歌曲《小树叶》

篇13:手拉手,共同奏响教育之曲

关键词:以老促教,关注过程,素质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是任何一所学校永远不变的工作重点。为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营造和谐奋进、开拓创新的教研氛围, 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 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我们学校扎实的开展了“青蓝工程”工作, 为已有的传帮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多年来, 在学校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的同时, “青蓝工程”工作也日渐成熟完善。

一、提高认识 夯实工作之基

1.以老促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德小学是后归属于市区的矿小, 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师范毕业生较少, 以工转干人员较多, 问题也接踵而至, 毕业生有热情没经验, 以工转干人员要实现育人工作的转型。随之出现的教师群体要相融稳定, 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业务素质要提高, 以德为首的育人旗帜要传承。此时, 一些老领导, 优秀教师等教育前辈的名字跃然眼前, 他们数十年积累的管理方法, 管理理念, 管理艺术, 不正是学校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吗?

2.以老带新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我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在职教师的28%, 基于这一代人所成长的年代, 基于他们考学时的录取情况, 基于他们的在校表现, 青年教师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缺乏“比、拼、赶、帮”的敬业意识, 思想上存在着骄傲自大, 不思进取, 满足现状的消极现象, 课堂教学上存在着底蕴不足, 语言拖沓, 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不能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等现象, 面对工作压力呈现的职业倦怠等问题也普遍存在。名高望重的老教师们不正是理想信念, 职业操守, 教学艺术的模范吗?他们的言传身教不正是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不竭之源吗?

3.以老激活是学校生机活力的需要。在校教师的年龄结构虽然是35岁以下占28%, 但这一层次的教师都在30——35岁之间, 40岁以上教师已近一半。近5年内学校未进一个新生力量, 教师老化导致学校锐气不足, 冲劲不够。普遍安于现状, 停止不前的工作状态。“38年一片冰心在高德”的赵效丽老师, 如醉如痴的爱着学校, 爱着教育, 爱着学生的陆校长、王书记, 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聆听教诲, 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传承, 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把学校发扬壮大。

二、高度重视, 搭建工作框架

1.看, 就是看各种计划、规章制度、各科记录、备课笔记、学生作业及有关档案。看各种资料制定得是否切合实际, 是否落实到学校整体的管理之中, 成效如何。

2.听, 就是听课。听课的着眼点放在了教学目标定得是否正确, 目标落实是否到位;教学过程是否科学严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是否恰到好处;学生的趋新求异, 创新精神是否得到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否有机渗透和强化等等。

3.谈, 就是在看和听的基础上与青年教师进行交流, 个别谈与集体谈相结合, 了解老师和学生的意愿, 从中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 然后谈他们的认识和观点, 提出整改方案。

4.演, 就是老教师亲自走进备课组, 走上课堂, 走上讲台, 和青年教师一起教研, 同备一课, 然后亲自上示范课, 课下共同反思回顾。这样, 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经历了从教材研究到备课、上课、反思整个教学流程, 经过这样的学习和锤炼, 使青年教师真正的学习并掌握上课的方法和技能。

三、关注过程 重师德 强师艺

随着帮带工作的有序开展, 学校越来越感到一对一的帮带形式, 虽然有针对性, 但资源共享、资源辐射作用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于是, “找准问题, 以个体对群体”的帮带模式应运而生, 其帮带主旨仍是不变的主题——重师德, 强师艺。

在这支帮带队伍中, 有一位六旬有余的老人——他就是我们的老校长陆秀芳, 她炯炯有神的目光, 铿锵有力的步伐, 挺拔向上的背脊时刻给人以力量, 和她的每一次交谈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把陆校长请来和全体教师一起“忆校史”。老校长的讲述似责任与使命在脉脉传承, 为我们开启了通往过去的一扇门, 几代人打下的高德小学的江山, 如今落到我们这一代肩上, 我们该如何面对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并如何为后续传承, 让我们深深思索。正如一位年轻教师所说:“一有工作松懈时, 一有前途迷茫时, 一有守不住清贫时, 我就用老校长来激励自己, 我们不能做有辱前辈嘱托的人。”也有的老师说:“我们与老一辈的差距咋那么大啊!我也要刻意培养自己坦荡的胸襟, 磊落的做事, 不能让孩子的成长悔在我手里。”

篇14:“手拉手”

问题引子:如图1,在△AEC、△ADB中,∠EAC=∠DAB=90°,AE=AC,AD=AB,连接BE、DC,请说明线段BE、DC的关系.

思考过程:这题很特别,图中有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很好玩,直角顶点是公共的,它们就像“手拉着手的好朋友”一样,肯定会擦出火花. 老师在课上都是边读题边在图中标注,我为了方便观察,也把相等的边和角用彩笔标注出来(很遗憾,电子稿看不出来,说明一下:AE、AC用红色标注,AD、AB用蓝色标注),因为研究的是BE、CD的关系,所以我把目光落到△EAB、△CAD上,正好分别有红边、蓝边各一条,现在“边”的条件用光了,就得挖掘“角”的功效了,而我只能证相等两边的夹角相等,因为如果我选其余的角,那就是典型的“边边角”结构,这是不能证明三角形全等的. 怎么办呢?还有两个直角没有用呀!两个直角之间隔了个∠BAC,各自加上这个锐角,不就有两个相等的钝角了嘛,正好是“SAS”结构,可证出△BAE≌△DAC,所以BE=DC. 思考历程结束了吗?并没有. 题目问的是“BE和DC的关系”,应该包括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这是我们同学常常犯错的地方,考虑问题不全面),相等仅仅是数量关系. 我目前知道的特殊的位置关系无非是平行和垂直,观察这幅图,我猜想应该是垂直. 所以,我需证∠DFB是直角,也就是证∠FBD+∠FDB=90°. 刚才的那对全等三角形是一把利器,要把它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全等带来的∠ABE=∠ADC让我成功地把∠FBD“割开”,变成∠ADC+∠ABD,再加上∠FDB,就变成∠ADB+∠ABD=90°,所以BE、DC的位置关系是垂直,于是最终得出结论:BE、DC垂直且相等(当然,我们也可以充分运用“基本图形”:对于△ADG、△BGF,结合全等三角形带来的∠ABE=∠ADC,可以得到∠DAG=∠BFG=90°).

更大发现:我们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更应该发现问题背后的价值.本题从静态的角度看,是两个有着公共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了一对全等的三角形,而从动态的角度看,是△BAE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到△DAC. 这是老师说过的基本图形“手拉手”问题,我梳理了一下我目前遇到的问题,有些问题表面与它不一样,其实本质完全相同,我们只要会做一题,就会做很多类似的题目了,这可能就是老师常常说的举一反三吧.下面来看两个例子:

例1 如图2,在等边三角形ACB、CDE中,连接AD、BE.

(1) 求证:AD=BE;(2) 求∠AFB的度数.

例2 如图3,在△ABC中,AB=AC,∠BAC=40°,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得到△AED,连接BE、CD交于点F.

(1) 求证:△ABE≌△ACD;(2) 求∠ACD的度数.

怎么样,同学们,这两个问题看着似乎与前面的不一样,其实它们是一样的哦!随着学习的深入,“手拉手”的图形肯定会有很多,其他基本图形也将会很多,我很期待,你们呢?

【教师点评】小作者能在刚刚结束全等三角形的学习之后,联想到“手拉手”的图形,如此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值得推崇. 另外,他能把课堂上学习标注的习惯用好,这对他日后增强识图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以上两点真心希望其他小读者也能做到!

篇15:《手拉手》教案

2、认:附点八分音符

教材分析:

1、《手拉手》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以生活在大城市的小豆豆和生活在山沟沟的小妞妞对话的形式展开。两位小朋友固然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但都拥有着相同的信念,歌曲为D大调,2/4拍,二段体结构。旋律简洁、明快,朗朗上口。

教学目标:

2、欢快活泼的歌声演唱《手拉手》,通过“手拉手”小伙伴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使少年儿童真切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热和,从而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无穷向往,从小培养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定信念。

3、熟悉附点八分音符,了解它的时值并在演唱时唱准附点。

教学重点:

1、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的坚定有力。

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

教学预备:钢琴vcd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练习。

二、动一动:

1、师:首先我们来做个游戏�D�D请你跟我这样做

要求:请大家仔细聆听老师用手拍出的节奏,并且能够正确模仿。

(1)指名学生起来模仿节奏

(2)大家一起进行评议,并且一起来模仿节奏。

A:

B:

2、拓展:请学生自己设计节奏,一起来拍一拍。

三、认一认: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接下来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请大家仔细听辨这条节奏:

1、出示节奏:

2、听老师拍节奏,照照节奏中的难点,大家一起练一练。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条节奏中有一个新朋友呢?出示附点八分音符。

3、教师讲解附点八分音符,学生熟悉并把握。

4、出示旋律,一起跟唱,巩固附点八分音符。

四、唱一唱:

师:刚才我们熟悉并学会了附点八分音符,现在我们一起来活学活用。

1、把班级分成5个小组,每组领一张卡片,分组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分组唱一唱,大家一起评议。

3、听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大家给旋律排列顺序。

4、把旋律连起来唱一唱。

师: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把这几条旋律遍成了一首优美的歌曲,一起来学一学。

5、欣赏歌曲《手拉手》,感受歌曲的情绪。(活泼、欢快)

6、朗读歌词,说说歌曲的意思。

(1)出示歌词,分角色朗读歌词。(留意豆、妞、沟、手、走、头、球一些字的咬字)

(2)分小组分角色读词。按节奏分角色配乐朗读歌词。(读准附点歌词)

7、熟悉附点八分音符,从歌曲中找一找、认一认,知道它的时值。

8、用lu或其他字跟琴哼唱全曲,熟悉旋律走向。

9、采用多种形式(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演唱,熟悉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爱好。

10、歌曲的处理。加进力度记号作强弱的处理,并有感情地演唱。

四、拓展延伸:

1、交流有关希看小学内容的收集资料。

2、说说你眼中的贫困地区的小伙伴。

3、想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事,给予什么帮助。

五、课堂小结

篇16:手拉手教案

1、愿意参加游戏,体验音乐游戏中所带来的乐趣。

2、熟悉游戏歌曲,随歌曲节奏行走,感受稳定的节拍。

3、能理解歌词,知道“手拉手,大家都往圈里走”时,往前走围成一个圈,“走呀走,变成一个大气球”时,轻轻往后退。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手拉手》、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复习游戏:拉个圆圈走。

(1)教师带领幼儿手拉着手边唱歌边按节拍玩游戏,激发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2、倾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及内容。

(1)播放乐曲《手拉手》,让幼儿对歌曲产生初步的印象。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请幼儿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3)幼儿自由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并引导幼儿从歌曲内容旋律的感受等发表意见。

3、学唱歌曲,重点感受歌曲第一段的旋律和节拍。

(1)教师哼唱音乐,引导幼儿说一说第一段歌曲的歌词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2)教师再次范唱歌曲,鼓励幼儿跟老师一起拍手,两拍一下。

(3)幼儿随教师边唱歌边拍手。

(4)教师启发幼儿轻声和老师一起唱歌做动作,通过动作变化引发兴趣,使幼儿建立行走的节拍感。

4、音乐游戏:手拉手。

(1)教师通过谈话,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全班幼儿手拉手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唱第一段歌词时,幼儿边唱边向圆心走,一拍一步,结束时圆圈变小,唱到第二段歌词时。幼儿边唱边向后退,圆圈逐渐变大,歌曲结束时,幼儿把手放开,同时发出“嘭”的声音,表示气球破了。

(3)幼儿随音乐一起玩游戏:手拉手。

(4)教师对幼儿的表现及时做出肯定,师幼一起玩游戏。

篇17:手拉手教案

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情感目标: 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课前游戏

2.课前小练笔。

3.欣赏山区孩子学习的图片,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从这些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会怎么做呢?

生个别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生活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中,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但要更加努力的学习,还要尽我们的所能去帮助他们,我们要和他们“手拉手”。(板书课题“手拉手”)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情境图

师: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淘气和笑笑也来了,他们和大家一样的有爱心,他们也想尽自己所能帮助孩子们。他们都带来了些什么呢?

2.解决问题。

活动一:淘气要给希望小学3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个铅笔盒,一共要花多少元? 师:同学们,从这个题目中你找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你会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吗?

(列式解题,请学生上台展示,并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多让学生自己说)全班集体订正。

3.小结:学生观察算式,得出结论一

活动二:笑笑要给希望小学5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本《数学家的故事》,一共要花多少元?(学生独立完成,并上台展示,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4.小结:学生观察两组算式,得出结论二(四)当堂检测 1.我来当医生。

(1)0.65+0.35×5(2)1.25×(8+0.8)=1×5 =1.25×8+0.8 =5 =10+0.8

=10.8

2.计算,能简算的用简算。2.5×13+0.9 1.83+3.79+0.17

0.25×3.7×4 2.5×101

0.89×4.8+0.89×5.2

(先请同学们观察这几道题,看一看这几道题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指名学生上台做,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

(五)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一、教材分析:

篇18:大班教案《手拉手》

6月2日,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于组织客户及其子女前往昆明市寻甸县柯渡镇新庄完小 (老卡小学) , 与山区儿童欢度“六一”国际儿童节。六一儿童节是属于小朋友的节日, 每到这个时候, 放大假、穿新衣、美餐一顿便是孩子们最简单的快乐方式。当衣食无缺的时候,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是天下父母共同的课题。中国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始终关注和倾听中国银行最尊贵的客户的需求, 致力于将“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打造为本地高端客户的首选商业银行”, 本次关爱儿童、寄望未来的爱心活动, 更是为各位尊贵的客户带来了在全面、专业、贴心服务之外的公益关怀, 是共同实现美丽的“中国梦”的一次有益尝试!

篇19:手拉手过塌方

一到黑石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接着听到的是“哗啦哗啦”的水声,最后还闻到了泥土清新的香味。我顿时觉得好高兴,这一切都是这么的美好啊!在这个地方,谁又会不高兴呢?

“走,到瀑布那边玩。”爸爸说罢,便带我出发了。

一路上,我不管山路有多狭窄,有多险峻,只顾拿着相机“卡嚓卡嚓”地东拍西拍。正在我按快门的关键时刻,老爸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吓得我差点把相机给丢掉了——“小心!前面有‘陷阱’!”

我往前方一看,差点喷血了,哪有“陷阱”啊?这早已不是打游击的时代啦!不过前方的路还真的很容易陷下去,一大半的泥沙滑落到了山脚,这是塌方呀!

“敢不敢过去?”爸爸指着塌方处问我。

我看着塌方处想入非非:虽然下面都是泥沙,可要是下面的沙子都是浮沙,然后下面是个万丈悬崖,或者说是茫茫大海,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呢!而且万一下面沙子里埋伏着沙漠那种吃人的“沙虫”该怎么办?不行,我可不能冒这样的险,我可不想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爸爸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轻轻地拍拍我的肩膀说:“不要害怕,爸爸陪你一起过去,你看对面,那么多人都过去了,没问题的。”

我眉头紧锁,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选择困境——那么多人都过去了,去吧,可是太危险了。但也不能做缩头乌龟啊,我可是有头有脸的姑娘啊。过去吧,梦寐以求的瀑布就在前方了,就差这几步了……对!我要过去。

我微微一笑,点了點头,爸爸也欣慰地笑了。他伸出左手拉住我的右手。

就这样,我在爸爸的保护之下迈出了过塌方的第一个脚步。爸爸在前面探路,右手抓住藤蔓,左手拉住我,他一边忐忑地走,还一边试探路线是否安全。我看着身后陷下去深深的一大块,紧张得直冒冷汗,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全是如果我掉下去了会怎么样的画面。爸爸告诉我:“不要看下面,看前面就好了。”我点了点头,继续向前探进,突然踩到一团松掉的泥沙,我右脚踩了个空,泥沙“窸窸窣窣”地滚下塌方,我左手紧紧地抓住藤蔓,左手被爸爸紧紧地拉着。我吓出一身冷汗,还好没掉下去。爸爸说:“不要太紧张,脚踩下去的时候先探一下泥沙会不会松。”我紧紧抓住藤蔓,在爸爸的帮助下,一步接着一步,终于到达了对面的瀑布。

那瀑布高大雄伟,“哗哗啦啦”的水声像是在唱凯歌,我舒了一口气,回头忘着身后的塌方,我走过来啦!兴奋的我一股脑冲向瀑布,撩起裤脚,脱掉鞋子,然后将脚潜进了水里。这里的水是纯山水,清澈冰凉,就像在水里洒下很多薄荷粉那样。一把捧起水和脸蛋来了个亲密接触,哇呀,真的好凉,凉得都有点冷了呢。更好玩的是跑进直冲而下的瀑布那里,浇得一身的水珠,哈哈,这就是玩水的节奏啦!

回去的时候,我再一次过塌方,爸爸依然在前,右手拉着我的左手,大手拉着小手,一步接着一步,陪伴和指导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上一篇:五年级健康教育教学总结下一篇:人才管理之选人用人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