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物流基地可行性

2024-04-23

仓储物流基地可行性(共6篇)

篇1:仓储物流基地可行性

圣毅园粮食仓储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次数:282日期:2010年8月27日 15:33 圣毅园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二O一O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报告编制依据 2

1.3项目单位简介 4

1.4综合评价 5

第二章

项目的背景及必要性 7

2.1项目建设背景 7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

第三章

市场分析 14

3.1市场现状分析 14

3.2市场前景分析 21

3.3 项目SWOT分析 23

3.4市场营销策略 25

3.5市场风险分析 28

第四章

厂址选择和建设条件 30

4.1厂址选择 30

4.2建设条件 30

第五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 37

5.1产品方案 37

5.2建设规模 37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圣毅园粮食仓储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

新建

1.1.3项目单位

圣毅园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1.1.4项目建设地点

湖南省长沙县北山镇

1.1.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在长沙市北山镇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共建设稻谷生产基地1.1万亩(其中有机水稻1000亩,富硒水稻10000亩)。建设粮食仓储加工基地,加工基地占地面积64840.32平方米(97.18亩),主要建设粮食烘干车间1200平方米,散粮仓7056平方米,成品仓库2400平方米,加工车间2400平方米,配电房210平方米,药品库435平方米,包装库435平方米,机修车间260平方米,检验化验室990平方米,门卫室70平方米,磅房126平方米,综合楼2190平方米,机械棚1444平方米,泵房54平方米,厕所70平方米。项目建设完成后,共形成建筑面积19340平方米,道路广场面积27528平方米,绿化面积19970.32平方米。

1.1.6产品方案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年产精米20000吨。

1.1.7劳动定员

本项目建设需劳动定员140人。

1.1.8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1年。项目于2010年7月开工建设,期间完成项目立项、招投标、土建施工、设备安装,预计2011年6月工程全部竣工,进行试生产阶段。

1.1.9投资估算

该项目总投资为3783.7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667.1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16.54万元。

1.2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年1号);

(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5)《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

(6)《农业及粮食科技发展规划(2009-2020)》;

(7)《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

(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

(9)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规划(2004~2010)》;

(1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经司关于《大型商品粮基地前期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

(11)农业部实施国家优质水稻、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和高油高产大豆生产振兴计划;

(12)《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13)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湘政发〔2007〕22号;

(14)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

(15)长沙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

(16)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意见》长政办发〔2009〕25号;(17)长沙市人民政府文件,长政发【2005】32号《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意见》;

(18)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第三版);

(19)国家及省、市(县)关于基本建设的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及定额;

(20)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基础资料。

1.3项目单位简介

圣毅园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原系由周猷庚、刘志明、熊长林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12月19日成立,取得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本公司经过股东股份转让和增资后,注册资金为16700万元。股东变为周猷庚,公司变更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长沙县北山镇荣合桥社区;法定代表人:周猷庚;公司经营范围:农 业投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投资、经营和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与储存、酒店投资与管理。

公司是一家集生态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是全国五星级现代农庄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被长沙市人民政府列为“长沙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综合示范点”,已被省委、省政府列为“湖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综合配套改革示范点”和“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并被推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目前正在申报湖南省重点工程和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省畜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聘请了袁隆平院士为公司首席技术顾问,形成了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专家技术体系。现有高、中级职称的人员18人,本科、研究生、博士等高素质人员达28人。

1.4综合评价

1.4.1综合评价

传统粮食加工企业因规模小,综合利用不能有效实施,经济效益无法提高,因此造成企业低效运转。该项目经全面论证,规模适宜,综合利用水平大大高于同类企业,预期效益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项目达产后,正常年销售收入为10400万元,经营期内,年投资利润率22.6%,年投资利税率24.3%;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20.00%,财务净现值1841.84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1年)5.47年。本项目完全采用市场化、产业化的运作模式,以规模创效益、以品牌占领市场、以新产品开发来谋求企业的发展。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可以促进粮食加工企业的改组、改制,形成真正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湖南农业大省向强省转变。

综合以上结论,该项目的实施,能直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能向市场提供水稻米新品种,满足市场需求;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能提高粮食加工科技水平,促进技术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大大提高综合利用能力,对环境有利、对社会有利。

1.4.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本项目为粮食产业化项目,产业链较长,建设内容较多,且相互配套,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资金筹措、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引进开发和征地等关键环节工作难度较大。

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尽快立项,取得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成立相应的组织和领导班子,分别开展报批、立项、筹资、技术开发、市场开发工作,且相互配合、以高效务实的工作尽快启动项目,早日实施、早日建成投产。

第二章

项目的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水稻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总产最多、单产最高的粮食品种。我国是世界上稻米的生产大国与消费大国,水稻播种面积约占全球的23%,而产量占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大米也是我国人民的主食,有一半以上人口以吃米饭为主。可以说,稳定了水稻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就稳定了我国的粮食供给;发展了水稻产业,就极大地发展了我国粮食产业,其作用和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在3000亿公斤起点基础上,先后跨上3500亿公斤、4000亿公斤、4500亿公斤和5000亿公斤4个新台阶,特别是2004年以来连续5年增产,目前粮食生产能力基本稳定在5000亿公斤水平,实现了粮食供求基本平衡,满足了日益增加的消费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取得这一巨大成就,一是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二是得益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市场为导向,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构建市场与调控相结合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三是得益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新品种、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农业抗灾能力不断增强,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品种大面积应用,单产大幅度提高;四是得益于中央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先后实施了商品粮基地县、大型商品粮基地、农业综合开发、优粮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等项目建设,取消了农业税,建立了对种粮农民的“四项补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制度,粮食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种粮农民得到实惠。截至2007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8.5亿亩,比1978年增长25.7%;化肥施用量(折纯)5108万吨,比1978年增长4.8倍;农村用电量5509.9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21倍;良种覆盖率达到9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5%,比1978年增加1.16倍。

从稻米产业的发展趋势看,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粮食市场化、国际化、产业化的新阶段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和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在稻米的生产、流通、消费上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在稻谷生产上,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二是在稻米消费上,向安全、营养、风味、方便方向发展;三是在稻米加工上,向集约化经营型、资源节约型发展;四是在稻米流通上,向粮食现代物流的方向发展。

湖南是全国水稻的重要生产区,水稻的种植面积和稻谷的生产总量一直稳居全国首位。2009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为6580万亩、稻谷总量逾2710万吨,维持全国第一,在全国水稻产业中具有优势地位。水稻是湖南农业的优势产业和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稻谷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45%,占人平纯收入的35%,为农业经济总量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石支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湖南始终抓住水稻这一优势产业,坚持不懈地按照市场化、企业化的产业思路开发水稻米,全面提高稻米品质。

2.1.1国家产业规划

2008年11月,中央发布《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完善粮食储备体系。“鼓励和引导粮食购销、加工等龙头企业发展粮食订单生产,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完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央战略专项储备与调节周转储备相结合、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相结合、政府储备与企业商业最低库存相结合的粮油储备调控体系,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健全储备粮管理机制。加强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建设。健全中央储备粮吞吐轮换机制。建立销区地方储备粮轮换与产区粮食收购紧密衔接的工作机制。完善储备粮监管制度,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加强储备粮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储粮条件,提高粮食储藏技术应用水平,确保储粮安全。”

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农村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党中央在提出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中,将健全农村经济体制,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放在第一位。

2.1.2 行业发展规划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为此,党中央相继制定并实施了《农业及粮食科技发展规划(2009-2020)》和《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旨在通过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扶持,改善粮食主产区科研与生产条件,进一步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和农村全面发展的目的。这对于保持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主产区农民收入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农产品加工水平要有较大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要有较大提升,技术与装备水平要有较大提升,龙头企业集群要有较大发展,基地建设布局要更加优化,产业化经营带动能力要有较大提升。必须扶持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力争使更多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农户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明显增加。

2.1.3区域发展规划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将“优质稻米产业链”列为全省重点培育的五大优势农业产业链之一,坚持把优质稻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以工业化促进粮食产业化。其总的目标是增加总量、扩大销售、提高效益。实现这个目标的根本措施是全面提升产业开发水平,围绕产业的升级。今后,需要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抓好技术创新的整合,持续地推进湖南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一是全面提高优质稻品种的开发效益;二是实施无公害优质稻米生态开发技术;三是巩固优质稻谷生产基地建设,抓好基础设施治理;四是加强优质稻米产业开发的标准化工作。五是改进优质稻米的加工工艺,提高加工水平。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是应对全球粮食危机,保障国内粮食市场稳定的需要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指出,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近些年,一些跨国粮商如美国ADM新加坡合资成立的益海嘉里集团等通过掌控世界大豆价格,已对中国食用油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的80%,造成我国食用油企业亏损,然后展开大规模并购,国内企业因此失去了话语权。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一旦这种局面在粮食上重演,结果就会像植物油一样,我国将失去对粮食市场的话语权、定价权。目前,跨国公司掌控中国粮食加工流通的意图已经显露。外国粮商不仅有强大的资金优势,而且通过食用油已经建立起了全国性的营销网络,并树立了一系列品牌优势。凭这几大优势与我国粮食加工企业竞争,会有很强大的杀伤力。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不出几年,局面将无法控制,他们可能成为中国粮食加工销售的老大,完全掌控13亿中国人吃饭的粮源。

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再次提醒中国粮食必须立足国内自给,必须更加重视粮食生产的基础建设。我国应研究世界各国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粮食战略。本项目建设实施后,扩建优质稻种植基地1.1万亩,优质稻米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对于推进粮食优势产业带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发展,为建立我国粮食立足国内自给,构建供给稳定、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2.2.2 是调整本地粮食产业结构的需要

新世纪以来,长沙市的粮食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粮食产业结构不尽如人意,品种单一,“农民种粮增产不增收”等现象严重,粮食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制约了粮食生产的发展。本项目的实施,通过吸收基地生产优质有机稻谷和富硒25000吨,将实现以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订单农业”形式建立优质原粮基地,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生产格局,有利于本地粮食产业结构的调整。项目建设有利于满足市场对名优新等中高档绿色、无公害优质米的需求,由于近几年粮食产业的高速发展,加之项目区原有大米产品品种较为单一,当前大米市场上部分大路货品种已经出现了结构性过剩现象,但城乡居民对中高档名优新大米产品的需求却十分旺盛。因此,需要推出名优新大米产品,提升产品档次,实现大米产品的更新换代。

2.2.3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项目通过以优质大米加工项目为龙头的产业链的延伸,带动订单农业等与农户联营模式的发展,公司今年已落实优质稻生产基地1.1万亩。企业与基地及优质稻种植农户之间建立起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性互动机制。企业的发展通过缴纳税费直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拉动农户种植优质稻而直接促进农民增收。

2.2.4是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需要

项目区传统的大米产业为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种植和小型作坊式加工经营,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的积聚效应不高。圣毅园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水稻种植基地,建设有机水稻种植基地1000亩,富硒水稻10000亩,技术有保障。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每年为企业创造1亿的销售收入,实现利税700万元,推动了“圣毅园现代农庄”的建设,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以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市场现状分析

3.1.1国际稻米市场分析

在经历2008年粮食危机后,主产国加强了稻谷生产,供给压力得以减缓,而金融危机的来袭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需求国的购买力,供需基本平衡使得2009年国际大米价格表现相对稳定,其中被作为国际大米市场风向标的泰国大米(100%B级、破碎率5%)出口报价全年维持在550美元/吨附近小幅震荡运行 ;越南大米(100%B级、破碎率5%)出口报价在400美元/吨上下浮动。但在年底,受干旱等不良天气影响,部分主产国稻谷可能减产,市场形成价格上涨预期,短时间内泰国大米出口报价涨至650美元/吨,越南大米出口报价也涨至530美元/吨 ;随后泰国政府在国内市场投放大米库存,稳定物价以缓解通胀压力,而越南也开始收割冬春稻谷,市场供给增加,价格出现回落。

根据美国农业部2010年1月份供需报告数据显示,2009/2010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4.3473亿吨,比上年度减少1184.1万吨 ;总供给量为5.535亿吨,比上年度增加127.3万吨 ;消费量为4.377亿吨,比上年度增加52.4万吨 ;期末库存为9066.2万吨,比上年度下降174万吨。从长期来看,世界大米价格仍有上涨的动力。一方面世界需求不断增长,中东和非洲等地区大米需求规模也呈放大趋势 ;另一方面世界大米供给则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稻谷主产国更多地集中在亚洲不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增产困难较大,国际大米市场供需仍然属于偏紧的状态。再加上一些游资的趁机炒作,国际大米价格的波动将会先得更加频繁,波动幅度也将增大。

3.1.2 国内稻米市场分析

1、播种面积小幅增加,产量连续六年增产

近年来,随着各种粮食生产补贴、最低收购价收购等惠农政策持续作用,农民种粮收益逐年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国内稻谷的种植面积呈恢复性增长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2008年我国稻谷种植面积为29241千公顷,比2007年的28919千公顷增长322千公顷。2009年我国稻谷种植面积持续恢复,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稻谷种植面积为20680千公顷,较2008年增加439千公顷。

2009年国内稻谷生长状况良好,全国稻谷单产有望维持在6.6吨/公顷附近,但由于前期低温天气,虫灾较常年要多,再加上8月份旱情的影响,东北产区稻谷单产水平可能会出现下降。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测数据显示,得益于稻谷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的小幅增加,2009年国内稻谷产量为19580万吨,比上年增加390万吨,增幅为2%,我国稻谷有望连续六年增产。

在质量方面,根据国家粮食局秋粮收获质量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中晚籼稻总体质量较好,中等以上比例与上年基本一致,但个别省份一等品比例下降较为明显 ;而粳稻质量水平差别较大,受异常气候影响,黑龙江、吉林二省粳稻质量下降幅度较大,中等以上比例较近三年的均值下降近30%,不完善粒也大幅增加,其中黑龙江整精米率也明显下降,但安徽、江苏粳稻质量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2、消费趋于稳定,供需关系宽松

稻谷的用途决定了其消费增长比较缓慢。由于主要以口粮为主,稻谷消费的增加更多地表现为随人口增长的刚性增加,而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居民的稻谷消费更多地在向优质稻谷转变,这也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稻谷需求的主要增长点。在工业、饲料消费方面,尽管早籼稻用作工业原料和饲料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其在稻谷总产中所占比重较小,对整个稻谷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有限,此外今年大量芽麦的出现也将替代一部分用于饲料和工业加工的稻谷。据相关机构预测数据显示,2009/2010年度我国稻谷消费量为18119万吨,与上年度基本持平,其中食用消费为15600万吨(折合大米约为10764万吨),较上年略增,饲料消费和工业消费分别为1400万吨和1000万吨,均较上年略减。

总体来看,在稻谷产量连续六年增产的背景下,我国稻谷产需处于平衡略松的状态。但在区域分布和品种结构上仍存在一定的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东北粳稻产区与华北、华东销区市场的分离。

由于良好的口感,东北大米已经成为华北、华东、甚至部分南方销区市场的主要消费品种,需求量日益增加,而东北粳稻播种面积增幅有限,产量增幅相对缓慢,2008年东北三省(黑、吉、辽)稻谷产量为26027万吨,而2009年的预测产量为26369万吨,增产为342万吨,增幅为1.7%,低于全国稻谷产量2%的增幅。

3.1.3项目区粮食生产现状

1、湖南省粮食生产现状

湖南地处长江中下游洞庭湖平原,这里温光资源丰富,雨量充沛,适宜水稻的栽培种植,特别是在提高稻田复种指数、扩大双季稻生产方面具有较大潜力,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水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80%左右,稻谷产量连续40年稳居全国第一,被誉为“水稻第一省”,因而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建国60年来,湖南以全国3.5%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6.5%的粮食,除供应占全国5.3%的本省人口外,每年还外销、出口大量粮食,全国除台湾以外的各省市区都调入过湖南大米。全省粮油现有“中国名牌”5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湖南名牌”39个,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64家、市级龙头企业166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的种植集约化、加工科技化、流通现代化、消费多样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湖南这一传统的粮食大省在现代社会工业强省的进程中却面临尴尬,粮食行业成了弱势产业,粮食产业发展存在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粮食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粮食企业竞争能力不强,龙头企业规模不大,知名品牌影响力有待增强等。为此,湖南适时提出了“大粮食、大市场、大物流、大产业”的发展理念,以新型工业化引领粮食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实现由粮食生产大省向粮食经济强省转变,以提高湖南对全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率,提高粮食产业对“富民强省”的贡献率。通过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增加种粮直接补贴,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对粮食主产区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措施,同时大力开展科技种粮、科技增产的行动计划,在传统中稻产区加大超级稻品种推广力度,实施大面积、大推广、大示范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并优化生产结构,按照“连片种植,一片一种”的原则,抓好优质稻生产规划布局,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这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带动了粮食的增产,提高了种粮效益,使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2009年,湖南省全省双季稻扩面达165万亩,承租耕地面积在20亩以上的种粮专业户75919户,比前年增加了14231户,承租耕地面积230万亩。全省优质稻面积达到4000万亩,高档优质稻面积突破1000万亩。2009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7750万亩,比上一年增加165万亩,粮食总产逾300亿公斤,比上一年增产3亿公斤以上。播种的粮食中,水稻面积6580万亩,比上一年增加213.7万亩,稻谷总产271亿公斤,比上一年增加7亿公斤,维持全国第一。

2、长沙市粮食生产现状

粮食既是长沙市的主要农作物,又是长沙的优势产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均居全省之首。从自然条件、历史渊源和农民的生产习惯来看,长沙市都是粮食生产的优势区域。长沙市粮食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300万亩以上,全市水稻播种面积达128万亩,稻谷总产量达56万多吨。

近年来,长沙市粮食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长沙粮食产业化发展步伐,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确保农民增收、产业提质、企业增效。全市培育了湖南盛湘粮食集团、湖南金霞粮食产业有限公司等21家国家、省、市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值14.8亿元、粮食储藏有效仓容达100万吨、大米年加工生产能力45万吨、食用油加工生产能力2万吨、面条面粉年加工能力10万吨、饲料及饲料原料市场交易能力150万吨,已成为全省粮食储藏中心、加工中心、物流中心。全市共有国家免检产品1个,省名牌成品4个;7家企业7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家企业获得HACCP(欧盟标准)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认证。5家企业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9家企业30个产品获得放心粮油产品(店)称号。

粮食产业化经营方面,累计开发优质稻面积1594多万亩,优质稻总产量达714万吨左右,2007年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已占稻谷播种面积的70%以上。在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下,到去年止,全市建设优质粮油基地77个,其中:省内45个,省外32个。订单面积162.6万亩,订单收购44.69万吨,基地投入1715万元,带动农民增收1亿元以上。2009年长沙市早稻播种面积达229.27万亩,比上年增加10.76%,中稻播种面积53.53万亩产,总产量93.83万吨。其中,长沙县早稻种植面积123.72万亩,上市量达15万吨。全市龙头企业的稻米加工能力和加工产量达到45万吨和38万吨,与06年同比增长15%和123%。精深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粮油品牌品质跃上新台阶。2007年,推出了富有绿色营养、有机元素的“沁园春”、“富硒”大米,大幅提升了长沙粮油食品的档次和水平。在中国湖南第九届农博会暨第六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上,沁园春牌大米、富硒大米等四个品牌荣获“金奖大米”称号。

在今后的粮食产业发展过程中,长沙市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换体制机制,转换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好字优先,加快粮食产业步伐,推动长沙粮食又好又快率先发展。未来五年,全市计划新建100万亩高档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扶持粮食龙头企业进行粮食生产土地流转、返租倒包规模经营10万亩以上;重点扶植和建好10大龙头企业及骨干项目,形成50万吨精加工能力和100万吨稻米吞吐、辐射、调剂能力;着力构建功能完备、辐射省内外的粮食流通网络,提高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由粮食生产大市向粮食加工、流通强市的历史性转变。到2015年,全市粮食加工、流通总值超过150亿元,粮食行业成为现代农业的优势产业,把长沙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粮食加工中心、物流中心、储备中心。

3.2市场前景分析 1、2010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将继续提高

2009年,国家在春播前提高了当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有利于稳定农民对粮价的预期,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在2009年底,国家也是频繁放出消息:将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尤其是优质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效仿2009年、2010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在春播前出台的可能性最大,对于价格的具体标准,预计与2009年小麦提价幅度相当,即每个品种提价0.03元/斤,但粳稻的提价幅度可能会高一些,可能会达到1.0元/斤。首先,从各品种的比价关系来看,目前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为0.9元/斤(白小麦),而市场流通的小麦价格更是达到0.95~1.00元/斤,相比较而言,稻谷的价格,尤其是籼稻价格与小麦价格几乎持平,但稻谷的种植过程却比小麦辛苦,投入的成本也多,理论上需要政策支持,来保持与小麦的价差。

其次,国家明确表示将大幅提高优质稻谷价格,作为优质稻谷代表的粳稻,由于近几年供需偏紧,自然也是国家政策照顾的重点,而目前粳稻的市场价格普遍超过1.00元/斤,1.00元/斤的最低收购价定价也不会对市场价格带来太大的冲击,利于市场稳定。

2、政策、市场利好2010年稻谷种植面积

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下,预计2010年国内稻谷播种面积有望增加,但受耕地限制,增幅有限。分品种来看,2009年籼稻价格低迷,种植积极性下挫,但在最低收购价提高的背景下,2010年籼稻种植面积有望保持稳定略增 ;而受价格上涨、种植收益增加的影响,2010年粳稻种植面积有望明显增加,在安徽、江苏粳稻籼稻共存的地区,可能会出现粳稻挤占籼稻的局面。在播种面积的支撑下,如果没有重大灾害天气,2010年稻谷产量仍然可期。

但近些年来,异常天气不断出现,也给粮食生产敲响了警钟,尤其是2009年底世界各国都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暴风等天气,这也为2010年粮食生产的气候状况打下了不确定的烙印。所以,2010年,在关注市场因素的同时需要格外注意天气等自然因素。

3、籼稻库存充足,调控能力增强

2008~2009年上半年,国内收购大量的临时存储稻谷,经过2009年的销售,仍有大量剩余,再加上2009年实行的最低收购价收购,截止到2010年初,临时储备仍有早籼稻约384万吨、中晚籼稻约1310万吨等待消化,这也增强了国家对2010年稻谷市场的调控能力。在控制了收购和销售两个环节后,国家对稻谷价格,尤其是籼稻价格有绝对的话语权。

总体来说,2010年我国稻谷经历了连续六年增收后,供需整体宽松,但品种间差异较大,其中籼稻价格上行压力较大,但在最低收购价等政策的支持下,国内稻谷价格仍会呈现稳中上行的走势。

3.3 项目SWOT分析

3.3.1优势分析(S)

1、政策优势

该项目的政策优势在于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近年来,各项农业补贴措施相继实施。2008年粮食的全球危机,进一步激发了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农业及粮食科技发展规划(2009-2020)》和《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大力度支持和发展粮食生产及配套设施建设。明确提出对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用地依法优先审批,各级政府要安排必要的资金,以投资补助、贴息等方式对重要建设项目给与支持,并在银行信贷、税收等方面对项目予以政策性倾斜。

2、市场优势

从市场角度看,目前我国的优质大米市场还处于上升的趋势,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公司生产的产品绿色、无公害。符合市场需求。

3、品牌优势

从品牌角度看,圣毅园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长沙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综合示范点”和湖南省内第一个现代化农庄,其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为企业带来了很高的声誉。

4、技术优势

公司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省畜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聘请了袁隆平院士为公司首席技术顾问,为项目基地正常运转提供技术保障。

4.3.2劣势分析(W)

(1)市场上有领导者、跟随者,市场空隙较小,启动市场广告投入多,难度大。

(2)后发品牌,再定位难;

(3)项目产品无实质性的质量竞争优势。

4.3.3机会分析(O)

(1)长沙县是稻谷主要产区,这就为项目的原材料供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公司优质广泛的售后服务网络,是开拓市场,取得竞争优势的法宝;

(3)公司有很熟练的储存技术和丰富的粮食储存经验,技术优势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4)国家近一段时间以来,对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机会。

4.3.4威胁分析(T)

国外粮食企业进驻中国给项目运营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据分析,目前,跨国公司掌控中国粮食加工流通的意图已经显露。外国粮商不仅有强大的资金优势,而且通过食用油已经建立起了全国性的营销网络,并树立了一系列品牌优势。一旦我国的粮食市场被这些跨国公司掌控,国内粮食企业将失去对粮食市场的话语权、掌控权,他们将完全掌控13亿中国人的粮源。此外,国内竞争者以及潜在竞争者很多,且许多企业亦有很强的实力。

3.4市场营销策略

3.4.1销售策略

1、品牌策略

目前,市场上各家大米加工企业的产品在价格和质量上都非常接近,同质化明显,没有一个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和品牌,消费者的认同感普遍不强。我们必须加强品牌个性的塑造。产品要与众不同,必须逐步打造个性化的品牌,必须在外包装和内包装(内涵)上突出特色。

2、电子商务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大米企业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已经不是天方夜谭,电子商务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方式可以更广泛的传播圣毅园公司的品牌,扩大其品牌的影响力,对于圣毅园产品进一步开拓市场更为有利。

3.4.2销售方案

1、提高业务人员士气,加强销售团队建设

建设一支精干的销售队伍,成立销售公司,并设计公平合理的有激励性的销售团队薪酬体系。如在销售提成上即要兼顾客户量又要考虑到销售额,运用三七绩效考核法的思维,将客户量和销售额考核各占业绩考核的50%,并且超额完成任务者还另有奖励。

2、制定合理的价差体系,利润向经销商和终端倾斜

公司应该制定出厂价、经销商价、二批价、终端价等各层级价位,在原来执行的价格体系的基础上再对价格做适当调整,使价格整体都低于名牌产品,对价格弹性较高的产品还可以适当放低价位,前提是销售量要能上去,以利于市场迅速的开发和扩张。为了鼓励经销商进货,在保留一定的促销费用的前提下,尽可能把利润放给经销商和终端客户,客观上把经销商的推动型销售和终端的拉动型销售结合起来。

3、优势单品率先突破,先垂直深入后横向扩张

由于某些大米品种在价格上不具有优势,在质量上也无明显长处,所以暂时采取以销售其优势产品为主顺带销售其他弱势产品的策略,先把具有明显优势的单品销售出去,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后,再向其推销其他优势不明显的产品,先垂直深入做细单品再横向扩张其他产品。

4、运用拉动型销售策略,从终端开始自下而上倒着做市场

市场上很多经销商都不愿意经销陌生品牌,针对经销商不好找的问题,隆安公司采取自下而上的拉动销售的策略,即先从酒店、饭店和普通市民等终端客户找起,通过让厨师试用,找采购协商,开发出一批终端客户来,顺“瓜”摸“藤”通过这些终端客户找到他们的二批商、经销商,然后和二批商、经销商谈判,让他们经销我们的产品,这样,从终端到二批商再到经销商和厂家的营销渠道就建立起来了。许多相似行业成功实践证明,这种拉动型的销售策略效果非常明显,5、调整思路,跳出思维定势,从相同渠道相近行业选择经销商

拉动型销售策略效果好,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有的地区很多经销商已经在经销同类竞争产品,不愿意再经销本项目产品,有的经销商不愿意经销不知名的产品。为了打开销售渠道,我们打开思路,跳出“到有同类产品的经销商那里找经销”的思维定势,甚至可以尝试找卖菜的来做我们的经销商,因为他的渠道和我们重合,这就是从相同渠道选择相近行业的经销商的策略。

3.4.3营销模式

在营销战略上,走商场、超市与网络营销相结合的战略。充分利用商场、超市以及公司现有的网络优势,树立品牌形象,起到宣传示范作用。

厂家直接控制地级以上城市的大型商场、超市,利用现有经销商网络加大产品的推广力度,扩大市场铺货率与铺货量,加速稻米专卖店的建设,扩大企业知名度。

具体措施有:

1)建立专卖店

在产品上市以及拓展前期,在各拓展地区主要地段开设专卖店,统一包装、统一布置、统一销售人员着装,规范化、形象化,以加速品牌推广力度与产品提升,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2)网络营销方式。

重点以菜市、商场、超市以及街边便利店的大米经销商为主。

3)终端直销方式。

以大中型企业、机关、学校、幼儿园、社会团体、宾馆、酒楼、饭店、居民区等为必要而有益的销售渠道。

3.5市场风险分析

3.5.1市场分析分析

1、技术风险

由于优质稻谷的研发周期长(一般3年以上)、投入大,而且稻谷品种在种植几年后品质就会退化,种植环境容易造成品种混杂,产品质量难以稳定。产品的竞争直接体现在大米品种方面的竞争,品牌优势的建立需要更多优质品种的支撑,企业必须在稻谷品种的研发方面下功夫,但优质原料品种的组织难度很大。

2、自然风险

稻谷跟其它工业原料不同,作为农作物,它存在自然风险,有时会出现丰收及歉收的情况。粮食生产者希望收购者能与他共同承担自然风险,收购者希望粮食生产者能与他共同承担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两者只有找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合作才能成功。

3.5.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针对以上风险拟提出如下对策,以抵御相关风险对本项目产品的冲击:针对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防范的对策主要是采取各种风险控制的方法。

对于市场供需、产品价格等市场风险,主要是注重市场营销,实行品牌经营,提高产品质量,以过硬的品牌和优越的质量确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对于技术风险,要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不断推广优良新品种,改进加工工艺技术,以保持项目产品的技术领先地位。

第四章

厂址选择和建设条件

4.1厂址选择

4.1.1厂址选择的原则

1、符合湖南省长沙县总体发展规划;

2、符合公司总体发展规划及长远发展目标;

3、建设规模符合当地资源情况;

4、水、电、交通等配件条件良好。

4.1.2建设厂址

该项目拟建于湖南省长沙县北山镇。项目选址符合长沙县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功能分区要求,该地块基础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捷,适宜该项目的建设。

4.2建设条件

4.2.1自然条件

1、地型地貌

项目区属长衡丘陵盆地的北部,地处幕阜山、连云山与大龙山余脉的南端,株洲隆起带的北缘,北、东、南三面高,中、西部低平。背靠黑靡峰整个地势呈不规则环行,近似 “围椅状”。中部平坦,周边高。最高海拔591.00米,最低海拔点为60.00米,最大高差为531米。

平原占项目区总面积38.63%。多为河流、溪谷冲积而成,地势低平开阔,海拔一般在70米以下,坡度小于5度,两公里范围内比高小于10米;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水热条件好。均为耕地所布,是粮油主产区。

岗地占项目区总面积38.63%。主要分布在周边地带。易于开垦利用,是经济作物和经济林的主要基地。

水域占项目区总面积的8.17%。分布在上述地貌类型之内。

二、三级支流5条,共长39.8公里,流程较短,河床较深。经东南方向流入白沙河向南汇入湘江。河床宽窄不一,弯曲较多。流长10.5公里。支流水发育较好。

项目区规划四周多为起伏平缓的山丘,用地范围较开阔,呈西高中部低状。南部为低丘陵,北部基本为黑靡峰的延伸,可阻挡冬季寒冷的西北风,西部以天鹅塘山为主,中东部多农田形成一个天然水景区,是较为典型的丘陵地带,山区风景秀美。具有冬暖夏凉的小气候环境。从中国传统观点看“藏风纳气,适宜居住”,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具有发展成现代农业和观光旅游产业的条件;

2、气候条件

项目区位于长沙县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夏季多偏东南风,冬季多偏西北风。年平均日照1300~1800小时。年平均气温16~18℃,最热月(7月)为29.3℃,最冷月(1月)为4.7℃,年较差为24.6℃,极端最高温度为40.6℃,极端最低温度为-11.3℃。≥0℃的正积温为6200~6350℃,≥10℃的活动积温为5400~5500℃,80%保证率分别为6100多度和5200多度,能满足双季稻和稻—稻—油、稻—稻—麦等三熟制对热量的基本要求。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适宜早稻播种)的初日为3月23日,80%保证率为3月28日;稳定通过15℃(适宜早稻插秧)的初日为4月22日,80%保证率为5月1日;稳定通过20℃(适合早稻幼穗分化和晚稻安全齐穗)的初日为5月15日,80%保证率为5月23日,终日为9月30日,80%保证率为9月23日。

年降水量1200~1500毫米,65%以上集中在作物生长活跃的4~9月,年降水日为152天。年相对湿度为80%,年日照时数1550~1750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为106.1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风速2.7米/秒,无霜期为275天。

农业气候资源具有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日照较足、生长季长的特点,十分适宜于双季水稻种植。但由于光、热和降水时空分布不匀,季节差异明显,因而出现春温多变、春末夏初多雨、伏秋多旱、秋寒明显的弱点,使气候资源的充分利用受到一定限制,农业灾害性天气较多。

3、土壤

长沙县北山镇地质构造、岩性组合情况简单。按湖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技术规程分类,全县成土母质有花岗岩风化物、板页岩风化物、紫色砂页岩风化物、紫色砂砾岩风化物,砂岩(包括砂页岩、砂砾岩、变质砂岩和变质砾岩)风化物,以及第四纪红色粘土和河流沉积物七种。其中以板页岩和花岗岩风化物的面积最多,占全县各类成土母质总面积的44%。上述不同的成土母质以及气候、植被、地形和人为耕作等因素,形成了长沙县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据调查划分为红壤、紫色土、潮土和水稻土4大土类、10个亚类、39个土属、71个土种。

4、水资源

长沙县水资源丰富,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是降雨和过境客水。长沙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387毫米,本地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5.06亿立方米,另外,湘江、浏阳河、捞刀河三条水系通过长沙县的过境水多年平均总量约为725亿立方米。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可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长沙县绝大部分地区属山丘地区,地下水较贫乏,主要提供农村生活饮用水,较少用于农业灌溉。

根据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水资源分区成果,长沙县水资源分成3个区,即浏阳河区,捞刀河区及汨罗江区,3个区面积分别为613.4平方公里、1301.2平方公里及83.6平方公里。

长沙县当地水资源的可利用量,根据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估算成果,保证率为75%时,长沙县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约为8.64亿立方米,占本地水资源总量的74.6%。

在项目区内已建成水库14座,河坝349座,山塘3246口,这些已建的水利工程,为项目区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4.2.2交通条件

项目区位于长沙县西北部北山镇西部,北邻牌楼、明月两村,南接官桥村,西部毗邻望城,东部紧邻常家村。卫青公路贯穿该项目区,并与长沙市绕城高速连接,公路交通是北山镇交通的主体,在综合运输中占绝对主要地位。项目区恰处于长沙、岳阳两个旅游热点城市的陆路连接线上;即将新建的长沙市中立立交桥至长沙县北山镇46米宽的高等级公路也紧联项目区,拟建的京珠高速西线国道是全省乃至是全国南北主干道,紧挨项目区而过;交通条件极为便利,这些都为本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和发展的契机。

项目区距省会长沙市中心区只有38公里,到北二环只有20分钟车程。县级主干道卫青线贯穿该社区,村级公路纵横交错,已经实现了组组通公路。社区内己硬化道路:盛德路(卫青线中部至井湾里水库),宽6 米,长约1811米。形成了以国道为基本骨架,以县乡公路为网络,连接国道的“十字架”立体交通体系,道路全部建成后将为本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4.2.3基础设施条件

1、供电

长沙县电网只是一个县级电网,然而它的年供电量甚至超过了某些市级电网,最高负荷预计达到35万千瓦,全年供电量预计突破22亿千瓦时,成为湖南电网内引人注目的发展建设标杆。长沙县农村电网改造成绩显著,电力以火电为主,长沙县注重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优势产业,长沙县确定了2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47个村庄整治村,启动了以“三改三整一分离”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建设,自2006年9月,长沙县被定为新农村电气化示范县以来,电力部门投资改造了15条10千伏线路,改造了52个未网改村和11个电气化村,供电可靠率达99.9%,台区线损小于10%,10千伏变配电装置设备完好率100%。荣合桥社区现有12台变压器,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电力支撑。

2、给排水

项目区尚未实现自来水供应,居民饮用水及工业用水皆采用地下水。水源为自备水井,全村分散取水使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使用方便。

排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与雨水,污水就近排入水体,无统一的排水系统。

3、通讯

目前,有线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网络、有线电视及闭路电视等通讯设施均已覆盖项目区,而且长沙县可视会议电话已连接省市网络。

4、环卫设施

项目区内无统一的环卫设施,无沼气设施的农户,一般将人、畜粪便自行收集直接用于农作物肥料,日常生活垃圾无统一收集转运点。

4.2.4法律支持条件

项目所在地为长沙县,各项政策及法律环境规范,政府的服务及管理水平高,给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2.5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

本项目建设用地无须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等手续。

第五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

5.1产品方案

5.1.1产品方案确定的原则

1、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发展方向来确定。

2、根据企业自身优势、经验及工艺水平来确定。

3、根据项目扩建的企业现状水平确定。

5.1.2产品方案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年产精米20000吨。

5.2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在长沙市北山镇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共建设稻谷生产基地1.1万亩(其中有机水稻1000亩,富硒水稻10000亩)。建设粮食仓储加工基地,加工基地占地面积64840.32平方米(97.18亩),主要建设粮食烘干车间1200平方米,散粮仓7056平方米,成品仓库2400平方米,加工车间2400平方米,配电房210平方米,药品库435平方米,包装库435平方米,机修车间260平方米,检验化验室990平方米,门卫室70平方米,磅房126平方米,综合楼2190平方米,机械棚1444平方米,泵房54平方米,厕所70平方米。项目建设完成后,共形成建筑面积19340平方米,道路广场面积27528平方米,绿化面积19970.32平方米。

篇2:仓储物流基地可行性

摘 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通过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实现课堂知识的真正转化,实现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与技能的提高,因此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分析成了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中国论文网 /4/view-12748593.htm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校外实训

实训基地是由多个实验实训室组成的,用于在校学生通过工学结合提高综合技能的场所。实训基地可以分为校

内和校外,校内主要是指学校内部的实训场所,校外则指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建成设置在企业内部的供学生实习操作的场所。校内实训基地的局限性

1.1 空间场所有限 校内实训场所空间有限,因为要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实训场所,所以学校可提供的实训场所无论在面积还是空间上都受到限制,因此所建立的实训场地也只能模拟真实物流企业的一部分,不可能把企业的全部照搬到学校里面。比如就托盘货架而言,校内实训场所只能提供几排或者几层,不能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真实的物流企业托盘货架区是什么样子的。

1.2 实训资源不足 校内实训场所一般属于一次性建设,或者根据未来教学需求逐渐添置设施设备,就某种设施来说,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期间,可能该种设施是最先进的,但是在后期就赶不上行业发展而进行更换,所以校内实训基地不可能像企业一样根据发展需要,随时购置新设施设备。

1.3 师资力量受限 学校指导学生实训的教师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高校本专业毕业直接招聘到学校的,一部分是在企业有一定企业实践经验后重返校园的。而对于这两部分教师,都存在传授技能上面的不足。直接毕业参加工作的老师,理论技能比较强,在指导实训时也主要是按照书本上的理论进行教学,不能按照企业实际操作进行指导,而拥有企业实践经验的老师无疑是在技能上弥补了理论教师的不足,但是这部分老师在进入校园后与企业完全脱了节,对于新的事物及技能很难及时了解掌握,不能给学生进行及时的更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2.1 弥补校内实训场所不足 校外企业场地足够大,设施设备足够先进,单就从这一点看,就是校内实训基地不能比拟的。企业作业场所是根据不同业务需要建立的,如沃尔玛天津的作业中心就是平仓,方便普通商品进出库。联

想北京的基地是平仓与立体库相结合,并采用最先进的生产线设备及时的完成客户订单。这些都是学生在学校无法看到,感受到的。

2.2 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学生到企业实训基地进行现场参观、实际操作,会对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感性认识,对具体业务操作会有真实的了解。通过企业实际操作,学生还会遇到具体问题,并就问题展开思考及寻找解决办法,而物流企业可以指导学生业务操作的人员全部来自企业一线,拥有真实具体且现代的实际操作经验,完全可以把现实的业务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可以做到无缝连接。与此同时企业的指导教师也具备该行业的素养,这也是我们学生在学校内无法学到的。

2.3 提供学生就业机会 现在流行一句话就是毕业即失业,从刚刚过去的长春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的火爆场面,我们不难了解,对于新晋毕业生就业的压

力有多大。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除自身的较高素质和专业技能外,在校期间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平台。比如某个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期间得到企业的一致认可,那么他在毕业后可能会收到企业的邀请加入。这总比拿着简历在企业的质疑声中不停的宣传自己要容易的多,而通过校外企业实习实训,学生也可以接触到更多行业人士,这为学生将来进入该行业提供更多的资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实训基地难开发 对于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首先,是否有合适的物流企业愿意接受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我们在选择校外实训基地时一定是经过筛选并且适合学生实习实训的,而就这类企业而言一般是规模大,业务强的行业领头企业,那么存在的问题就是这类企业是否愿意在作业期间让学生参观,甚至让学生了解企业的业务操作呢?其次,校外实训

基地建设是否需要学校投入。如果企业本着校企合作的意愿与学校合作,那么可能就会要求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同时,要求学校要有必要的投入,那么就这种状况就很难达成合作意识。最后,校外实训企业提供的业务实训能否同校内学习进度相匹配呢?

3.2 学生不易于管理 我们现在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一般几十人动辄上百人,我们能否实现把上百人拉倒企业实习实训呢,很显然这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学生在学校期间是很好控制的,但是一旦进入企业,很可能状况百出。比如学生还不太习惯突然间跑出来这么多叉车,并且这些叉车在快速移动着,而我们对于学生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安全,然后才是其他。

3.3 谁来为学生校外实训提供便利条件 学生如何到校外企业实训,是像企业工人一样早八晚五还是像住宿工人一样常住企业。如果早八晚五,学生要怎么去,学校出车?企业出车?学生自

行出门?如果常住企业,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寝室?学生的伙食要怎么办?这又是一道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就上诉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无外乎就是学校,企业,学生共同承担校外实训成本。学校应该为学生校外实训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及必要的成本输出,比如为学生提供班车或者为学生实训期间购买保险等。而就企业而言,企业可以选择在企业业务繁忙时接纳学生实习实训,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触摸到业务,另一方面企业也缓解了企业业务高峰时期的压力,如京东商城,可以选择在促销时接纳学生实训,而对于这类电子商务平台其促销时段基本是每年的固定时期,这样专业在设置课程时也可以根据行业需要,在合适的时间段让学生外出实习实训。那么对于核心的学生应该做哪些呢,学生应该在学校时就充分接受理论知识的培养,然后学校在学生到校

篇3:仓储物流基地可行性

关键词:港口物流,物流基地,优势,布局

一、宜昌港建立三峡区域物流基地的战略意义

1、是充分发挥黄金水道优势, 大力发展水陆联运的需要。

近年来, 宜昌交通环境出现了新的格局, 沪蓉、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汉宜铁路、一类航空港以及长江航道整治等一批沟通东、中、西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相继建成, 来自于西南、西北、华东、华中等地区的大量物资将汇集宜昌, 尤其是宜昌火车东站建成后东站物流园区物流中转量将急剧增加, 建设临江坪水陆转运中心正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临江坪物流基地处于陆运和水运, 以及连接铁路三大运输系统的结合点上, 是集公路、铁路、水路为一体的综合型物流基地平台, 是今后三峡物资中转坝下的重要节点。建成后的物流基地将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 以港口为连接点, 铁路和公路从港口向两翼纵深辐射, 形成公、铁、水相连的多式联运中转格局, 为东站物流园区货物通过水运系统实现快速分拨物资铺平了通道。

2、是整合和优化宜昌社会物流资源, 实现物流业提档升级的需要。

宜昌目前的物流企业总数不少, 但层次较低。因此, 规划以港口为基础的宜港集团临江坪物流基地, 能够紧紧围绕三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整合各类物流资源, 建立起符合货主企业、物流服务企业需要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搭建有形市场与资源整合基础之上的多层次服务平台, 为众多的物流企业提供基础性的物流设施、信息交易和商务配套等综合性物流服务, 使临江坪物流平台的聚合力转变为三峡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整合和优化宜昌社会物流资源, 实现物流业提档升级。

3、是大力发展宜昌物流龙头企业, 实现宜港集团振兴的需要。

港口在综合物流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 在培育宜昌物流龙头企业和建设三峡物流中心的进程中, 要发挥宜港集团的区位优势和品牌优势, 以规划建设临江坪物流基地为切入点, 拓展港口服务功能, 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系统, 建立多功能现代化物流平台。这样, 不仅可以提高宜港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而且能够利用港口物流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 带动港口物流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 通过大力扶持培育综合性港口物流龙头企业, 发挥宜港集团港口码头站场等交通枢纽和物流基地功能, 能够有效延伸产业供应链, 整体提升港口物流产业层次, 增强宜昌物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宜昌港搭建三峡区域物流基地的可行性

1、独特的区位优势。

宜昌港位于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 上控巴蜀, 下引荆襄, 南通湘粤, 北达中原, 东接武汉, 西连重庆, 素以“川鄂咽喉、三峡门户”著称。宜昌港作为长江中上游的重要水运中转枢纽港, 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历来是连接鄂西、湘西北及川渝的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作为宜昌港重要组成部分的临江坪港区, 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它紧邻318国道, 与宜昌铁路枢纽火车东站相邻。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特别适合建设三峡区域临江坪物流基地, 通过港区物流枢纽的辐射和网络联结, 可以吸引更多相关资源向临港地带集中, 为宜昌发展港口物流、建设区域物流平台基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2、便利的水陆联运。

随着沪蓉、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等将相继贯通, 宜昌交通运输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立体交通运输格局。宜港集团临江坪物流基地依托宜昌港的区位优势, 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 以港口为连接点, 铁路和公路从港口向两翼纵深辐射, 形成公、铁、水相连的水陆联运网。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良好的集疏运条件为基地快速连接陆运系统、快速分拨货运物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现有的设施基础。

近年来, 宜昌港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即将升级为国家一类水运口岸, 并形成了以市中心港区为龙首, 以城东、城西为两翼的一首两翼的六大港区格局。宜港集团临江坪物流基地所依托的临江坪散杂货港区是从事煤炭、磷矿石 (粉) 、砂石料、散装水泥等大宗散货及化工原料的综合港区, 拥有二个港区, 三条现代化作业生产线, 年装卸能力达600万吨。港区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 (码头、仓库、堆场、综合办公楼、后续用地等) 和外部衔接的集疏通道, 可以快速处理货物, 提高相关企业的工作效率, 为该区域及腹地区域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提供了一个专业的物流设施服务平台。

4、巨大的市场需求。

构建港口物流平台支持体系除了应具备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外, 还需要有港口腹地丰富的物流需求作为基石。近年来, 宜昌市大力实施沿江突破战略, 积极推进产业布局向沿江地带集中。火车东站物流园区周边分布的宜昌开发区东山园区、猇亭园区、湖北伍家岗工业园、龙泉工业园等工业园区, 聚集了众多高速发展的大中型企业, 加上宜昌创业环境较好, 民间资本活跃, 为宜港集团临江坪物流基地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保障, 而三峡区域周边各县市经济增长也能为港口物流提供必不可少的货源支持。随着公共物流平台的搭建和完善, 将会聚集更多的物流需求, 整合更多的物流资源, 从而为物流基地的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三、建设宜港集团临江坪物流基地的构想

1、发展定位。

根据宜昌物流发展的总体环境, 结合临江坪物流基地所在的区位与交通条件, 临江坪物流基地应发展成为宜昌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基地, 区域性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平台, 区域性平台型物流信息中心, 三峡物流中心火车东站物流园区铁公水中转中心。

2、总体布局。

基地选址于宜昌港临江坪处。总体布局分为一线三片六区。一线即中心所有设施沿长江与318国道方向一线展开;三片即管理与服务片区、物流功能片区、水陆转运片区;六区即信息交易区、物流功能区、铁公水联运区、中转过驳区、配套服务区、设备修理区。

3、功能分区

(1) 信息交易区:主要提供物流供需交易、物流信息发布、货代、船 (车) 代、物流企业入驻办公、会议会务服务、服务管理等。 (2) 物流功能区:主要由仓储中心、配送中心、零担快运中心、运输中心构成。 (3) 铁公水转运区:主要依托临江坪码头, 实现水铁、水陆转运, 由港口装卸区、港口堆存转运区两部分组成, 是三峡物流中心铁水转运的对接港口, 同时也是公水联运的重要码头。 (4) 中转过驳区:主要为过往船舶提供过驳服务。由于荆江河道枯水期航道水深问题, 大型船舶需要减载才能通过, 故上下行船舶则要在该港口进行减加载, 通过过驳实现水水中转是临江坪码头的一项重要业务。 (5) 设备修理区:主要为基地过往的车、船及装卸搬运设备提供相应的维修和保养服务, 同时也是基地一个重要的创收项目。6) 配套服务区:主要为基地入驻企业工作人员, 运输车辆司机、基地管理人员生活配套的服务区域, 包括宾馆、餐饮、商店、银行等。

4、组织保障。

宏观上, 由宜港集团牵头组建临江坪物流基地建设开发公司, 负责落实和抓好物流基地开发建设与平台搭建等诸方面的工作。其主要职责为:建立物流基地开发实施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负责基地的规划、建设、招商、政策制定和入区企业的管理等项工作;建立和维持合理的基地企业及功能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启动并完成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基地内道路、通信网络与电力、排水与污水处理、绿化与形象工程等;启动基地物流管理信息平台项目;完成公共仓储设施及社会停车场、综合配套办公楼等辅助设施建设项目等。

微观上, 按照市场运行机制, 基地内应积极引进具有各种服务功能的企业入驻物流平台, 如仓储企业、运输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企业、流通加工与包装服务的企业、快运企业、设施设备维修租赁服务企业、园区综合及专项辅助服务企业等, 并实行企业化自主经营, 从而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物流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贺登才.聚集物流需求, 整合物流资源——对浙江传化物流基地的调查[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4, (7) .

篇4:仓储物流基地可行性

关键词:体验问学;英语课程创新基地;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211-02

英语课程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是能够提升整个地区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改革手段,是使高中生的英语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的有效教学平台;在我校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实施“问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多年,有创建“‘体验问学英语课程创新基地”的基础,本文就创建基地的可行性进行探究。

背景一:西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长期以来所学的英语都是“中式”英语和“哑巴”英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对英语的体验,这就如同种庄稼一样,优良的品种在贫瘠的土壤上很难开花结果。然而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对于日后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英语学科素养的提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背景二:大文豪巴尔扎克曾说过:“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英语语言也不例外。鲜活的语言体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从而能更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识,从而获得更大的收获。在我校实施“问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多年,学生有主动学习的习惯。

背景三:就其高中英语教学而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树立新的高中英语课程资源观,使我们走出“教科书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狭窄天地,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变动,使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将英语学科知识、农村学生生活、农村社会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对于我们农村学校来说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农村中学“‘体验问学英语课程创新基地”在我校孕育而生,它的创建有以下基础:

基础一:厚重的乡土文化与凸显的区域优势孕育着“基地”的诞生。

我校于2009年1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中学,它地处锦橙之乡——重庆市开县长沙镇,大垭口脚下原生态的橘乡人,有着淳朴的民风,他们热情好客,积极上进,有着强烈的与人交往的愿望;紧邻刘伯承元帅故里。美丽的浦里河抚育了两岸的人们,他们历来就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先后出了许许多多文化名人,将军,农民企业家和中国著名“打工律师”。近年来,富裕了的“橘乡”人在“帅乡文化”的熏陶下更加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加上一直以来“刘帅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橘乡”人立志改变自己,更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到处发展,能与国际接轨。

长沙镇地理位置优越,是开县的“南大门”,商贸的流通城镇,重庆市的“百强”乡镇,特别是“浦万”快速通道开通后,“渝西”铁路过境长沙,给长沙带来了良好的商机,“云-开-万”工业园区板块的形成给长沙镇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机遇,他们需要接触先进的文化,渴求掌握英语这一工具性的语言,所以这里有着肥沃的土壤,能够孕育这一基地的诞生。

基础二:过硬的教学设施设备为“基地”建设插上了翅膀。

学校现有教学楼5幢,实验综合大楼2幢,办公楼2幢,学生公寓楼4幢,科技楼1幢;有29亩的400米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有4000余平方米的理想广场、名人广场和红星广场等文化广场;学生食堂宽敞明亮,卫生整洁,可同时容纳近2500人就餐。每间教室都配有电脑、34英寸电视机,实现了“班班通”;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多媒体教室、语言功能室、学术报告厅堪称一流,实验仪器、体卫艺器材等配备均达一类学校标准;学校藏书12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5万册),报刊208种。拥有专门的图书室和资料室。过硬的教学设施设备为“基地”建设插上了翅膀。

基础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浓厚的科研氛围为“基地”的奠基石学校现有95个教学班,学生6016人,教职工33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2人、高级教师76人、市县级骨干教师60人),226名教师先后荣获市县级优秀教师及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项目负责人邓文英同志长期从事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她所管理的班级被评为重庆市“先进班集体”;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先后多次获一、二、三等奖。多次主动承担市县级示范课和研究课,并在全县高中英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次;积极从事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主研的国家级课题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一门外语基础过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级子课题《背诵一百篇英文原著的研究》已结题,并被专家组授予“全国教育科研贡献奖”一等奖。主持的县级课题《农村中学高中英语学困生转化问题的研究》已结题。主研的市级课题《农村中学“问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效性研究》马上结题。所撰写的论文、教案、课件分别获市级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4次;担任了《英语周报》的特约撰稿人,发表学术论文国家级3篇,市级12篇。校本教研6本,参加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英语新课程同步学案9》的编写,和义务教育教科书《仁爱版英语》 Project English的编写,累计字数达60万多字,经过国家教育部审定后目前在全国部分省市中学中投入使用。今年7月被重庆市政府授予为“重庆市高中英语特级教师”荣誉称号,这对于农村中学实在是莫大的殊荣,来之不易。

在名师的引领下,英语教研组一直是学校的优秀教研组,全组52人,高级教师18人。为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全组上下团结奋斗、刻苦钻研,专家、名师不断涌现,现有:“重庆市英语特级教师”,重庆市“优秀班主任”,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开县“名师”,开县“拔尖人才”和 “教学能手”,部分教师有出国培训的经历,所在的英语教研组在教研方面成绩斐然,指导多名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先后多次获一、二、三等奖,有多名教师在全县高中英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积极从事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并有多个课题已经结题,有多篇的论文、教案、课件获国家级、市级一、二、三等奖,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教研组”。

基础四:深厚的办学理念为“基地”建设保驾护航。

60年来,一代又一代陈中人弘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确立了“创造适合学生理想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制定了“美德、励志、博学、创新”的校训,形成了“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教风和“勤奋、踏实、自主、创新”的学风,打造了“一个班一面旗”德育特色、“年级循环体制”管理特色、“小问题探究”和“问学高效课堂模式”教学特色和“篮球项目学校”艺体特色四大办学特色,培养了一代代“人格健全、体魄健全”具有“吃苦耐劳,拼搏奉献”优良传统的五有新人。学校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实践素质教育。走“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之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先后被授予“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安全文明校园”“绿色学校”“家长学校示范学校”“卫生红旗单位”“文明单位标兵”“信息技术示范校”“全国重点课题尝试教育研究实验学校”“《重庆市实施校长培训与学校发展规划研究》实验学校”“重庆三峡学院实习基地”“开县青少年篮球训练基地”等荣誉称号。

篇5:牡丹切花基地可行性报告

关于牡丹(芍药)切花生产基地建设及产业

开发的可行性报告

一、必要性及目标

洛阳是牡丹的故乡,牡丹是洛阳旅游品牌和对外交往的城市名片,洛阳牡丹以品种齐全、花大色艳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享誉天下。洛阳市委、市政府把牡丹发展战略作为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快牡丹产业化生产步伐,取得了巨大成效。根据牡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旅游市场的要求,市政府制订了《洛阳市牡丹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其中在“近期目标”中明确提出:要筛选及引进牡丹、芍药切花品种,建成牡丹、芍药切花周年生产技术体系。这一任务至今还未真正落实。主要问题是,对牡丹、芍药切花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市场上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虽有行动,但规模小,投资少,生产不配套,技术不成熟,形不成“气候”,直接影响着牡丹产业的全面发展和产品层次的提升。

洛阳市神州牡丹园自建园以来,始终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牡丹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以超前的思维,明确的思路,抓住战机,大胆创新,使牡丹产业由小到大,越做越强,闯出了一条比较适应市场发展规律并具有自己特色的路子。为了拓宽牡丹观赏领域,拉长牡丹产业链条,本公司在前两年对牡丹切花技术探索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认 1

真总结经验,市场调查和反复论证,决定在5年内建成一个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设备现代化和生产标准化的牡丹(芍药)切花产业开发基地。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为牡丹行业界树立一个样板,将推动牡丹产业和产品层次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二、基地建设地点、规模及项目内容

(一)地点

选建在洛阳市伊洛工业园区李村镇,位于伊河南岸,距洛阳市区20公里。该镇是洛阳市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各种花卉种植面积2500亩,有花农1万人,土地面积大,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利、交通及通讯等条件优越,可保障牡丹、芍药良好的生长发育。

(二)规模及项目内容

基地建设面积3000亩,项目合同已与李村镇政府签订,目前正在平整土地和进行全面规划。种植项目为:

1、建立资源圃1000亩,牡丹、芍药各500亩,品种各200个。

2、建立切花品种圃1500亩,其中芍药1000亩,牡丹500亩,优良品种各选40—50个。

3、建立种子圃500亩,为繁殖牡丹、芍药实生苗提供种子。

4、水渠、道路和各种库、房等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

基地建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营运模式。基地连片规模种植,集约化管理,运用科技和信息服务平面,整合零散的花农,使广大花农走出小农经营圈子,转变为现代化企业经营的技术管理人员。

三、可行性条件分析

(一)本公司具有一定得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

公司目前已从国内外引进,收集和保存牡丹品种近800个,芍药品种150个;建立资源圃、采穗圃、嫁接圃和生产基地共700亩,建立观赏园600亩。年产各种苗木100万株,盆花5万盆,切花2万枝。年销售苗木、盆花和旅游等收入达3000万元。公司除了为基地建设提供部分种苗外,还可自筹一定资金投入基地建设。

(二)技术实力比较雄厚

公司现有50余人的技术队伍,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和大专高校毕业生等20多人,他们承担着国家、省、市各级科技攻关课题,取得的科技成果对指导牡丹(芍药)产业化生产起着支撑作用。

(三)牡丹(芍药)切花市场广阔

牡丹(芍药)切花是制作花篮、花束、插花的重要材料,属于我国传统的高档礼仪用花,具有体小、秀丽、轻便和便于包装运输的特点,更易走进千家万户,市场前景良好。

本公司有一支强有力的营销队伍,并建立了市场销售网络体系。他们不断开拓市场,年年都出新招,把牡丹、芍药的优质产品推向全国数十个大中城市。

(四)各级领导的支持与社会关注

建立全国最大、一流的牡丹(芍药)切花生产基地,影响巨大,一定会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和新闻宣传等部门的关注,这是建好基地的重要保障。

四、进度安排

基地建设分期进行,5年完成并投入运营。

一期工程:完成500亩资源圃、500亩切花品种圃,共计1000亩的建设任务。时间为2010年—2011年。

二期工程:完成500亩资源圃、800亩切花品种圃和300亩种子圃,共计1600亩的建设任务。时间为2012年—2013年。

三期工程:完成200亩切花品种圃和200亩种子圃,共计400亩的建设任务。时间为2014年。

水渠、道路和各种库、室等建设,分别在各期工程中安排一定任务,在2014年全部完工。

五、投资概算

基地建设总投资为1亿元。其中:

一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

二期工程投资5000万元。

三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

投资项目包括:土地租金、种苗、冷库、全光温室、储藏室、包装等有关建筑、设备仪器、运输保鲜车辆、生产管理及其它。

六、效益分析

基地建设固定成本投资较少,技术含量较高,投资收益率和产值利润率极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切花品种圃规划面积1500亩,每亩栽值1400株。基地建成后,每株平均采切5枝,年产1050万枝,每枝售价5元,总产值达5250万元。

资源圃1000亩,每年有40%的品种植株可采切280万枝,产值

为1400万元。

上述两项,每年总产切花枝1300万枝,总产值达到6500万元。基地建设的完成,对李村镇花卉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升级,都将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通过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整合土地,劳力资源,可使广大花农在花卉产业上走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使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深刻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洛阳市神州牡丹园

篇6:农业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

农业是基础,种植业是国家始终大力扶持的产业,天然绿色食品将是今后种植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改变传统农业低产低效的粗放式经营的特征,建设现代化农业种植基地,较好地实现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以及青少年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组合的模式,有着深远的社会经济改革的意义。

在种植基地的建设中,除考虑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外,通过新型农业设施以及高新技术常年进行名特蔬菜瓜果的种植,同时还可通过农事参与、农业休闲、垂钓娱乐等项目,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好去处。

………

一、项目背景

二、市场需求

三、基地优势

四、设施配备及种植模式

五、经营模式

六、发展与提高

七、种植品种

八、政府支持

九、附表

武汉普思商业计划书

上一篇:观曾仕强和余世维教授讲课录像感想体会下一篇:黄仁宇大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