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应加强国情意识教育论文

2024-06-03

高中地理应加强国情意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

篇1:高中地理应加强国情意识教育论文

高中地理应加强国情意识教育论文

摘 要:构建了新形势下人均资源意识、生态忧患意识、区域差异意识、绿色经济意识、人地和谐意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国情意识体系,提出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实施国情意识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地理,国情意识,策略

国情是指某一国家某个时期的基本情况,是指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文化历史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国际环境等多要素多方面的总和,是国家制定大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国情意识是国民对国情知识有一定认知的前提下,所形成对祖国的一种带有感情道德色彩的心理觉悟和思想观念。国情教育是形成国情意识的重要途径。国情教育是向国民(包括各级各类学生)系统传授祖国基本情况的知识,并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报效祖国的坚强信念,促使人文素养不断完善的教育过程。在这教育过程中除了传授国情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使之形成适应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各种新意识、新理念。国情意识是青年一代学生应具有的德育素质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国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更透彻地认识和理解国家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法规,所以开展国情教育培养国情意识不仅有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也有利于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受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教育中没有重视国情教育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国情意识的主要内容体系

以往学校国情教育是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的基本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呈现一体化趋势、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被世人普遍接受、科学技术与人文化浪潮兴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及加入WTO等新形势下,笔者以为国情意识教育也须相应地注入新内容,重视培养关注人类现在和未来的各种文明意识。

1、人均资源意识。我国人口众多近13亿,而且年净增1000万以上。我国国土广袤、有多种资源储量或产量列世界首位或前列,可谓“地大物博”,但计算人均值的结果是“人均地少物缺”。我国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国土超载),人均自然资源大体是世界平均值的1/2(自然资源极度贫乏)。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人均耕地却不及世界人均的一半;45种主要矿产的人均产量不到世界平均的1/3;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的1/5,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海域面积只有世界人均的1/10;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世界人均的1/2;等等。使青年一代学生形成人均资源意识有利于客观地认识国情。

2、生态忧患意识。人口的总量和增长、经济总量和态势、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三大影响因素。预计我国人口达到零增长还需30~40年,未来的10~经济仍将持续高速增长,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还需要较长的时期,这使得我国未来的.生态环境压力从总体上还将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要继续,而且遏制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居高不下,600多座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水体污染加剧,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我国近岸海域赤潮发生频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出现了“垃圾包围城市”的局面,且向农村蔓延。同时,我国生态破坏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40,4亿人笼罩在荒漠化的阴影之中;生物多样性下降,我国已有10~20的动植物种受到威胁,高于10~15的世界平均水平。联合国《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环境问题使中国损失GDP的3.5~8。我们必须满足学生的环境知情权,真实地道明生态环境的严重性,引起他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注意和关切,生态忧患意识就会油然而生。

3、区域差异意识。人类生存的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统一的整体,然而,无论在何时,任何两个区域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要素结构、开发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区域差异存在的必然性。但我国的区域差异之大是其他大国所少有的。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显著,各种社会人文现象更是各有特色,使得我国区域分异异常显著。从大尺度来看,东西差异、南北差异、平原与高原山地的差异尤为明显,并形成一些规律,如地势从西向东逐级下降,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人均自然资源丰度自东向西增大,人口密度东南大西部小、交通条件东部比内陆腹地优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从东向西递减,城乡差别大,二元结构明显,等等。这些都是我国重要的基本国情,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对这些要有清醒的认识。

4、绿色经济意识。绿色浪潮席卷全球,发展绿色经济是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生产企业和个人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确保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经济主要有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绿色消费等内容。要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到各行各业与绿色经济的联系,教育学生学会恰当合理地利用人力、时间、金钱和原料等资源。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培养中学生的绿色经济意识既有利于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绿色消费主流模式的形成。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消费模式,追求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均衡协调,鼓励适度消费、购买绿色产品,使自己的消费对他人和自然尽可能少地造成危害。可以说,在当前买方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消费者的任何一位公众,其绿色消费活动就是个人直接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爱国行为。

5、人地和谐意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最重要的矛盾关系,其中人是认识的主体,人通过自身的生存方式即文化机制对自然环境发生作用。然而,人类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主宰,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任意掠夺与破坏自然生态,从而导致人与环境的尖锐对立。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对立和冲突,必须着眼于文化深层领域的革命,着力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确立人地和谐意识。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和谐的理想状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当前被世人普遍接受,它关注自然的承受能力限度,但又不拘泥于这一限度,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整人类自身行为,遵循自然规律去利用、调整和适应自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人地系统的持续生存和不断发展。可以说实现人地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目的和归宿,人地和谐意识是人文精神的精髓,理应让学生认识并接受它,尤其是在我国当前人地关系矛盾尖锐、国民素质还不是很高的形势下,在高中开展人地和谐意识教育,提高一线劳动预备军的人地和谐意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高中地理开展国情意识教育的策略

国情教育要素多涉及面广,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及学校和社会环境状况都是影响国情意识教育的重要因素。高中地理中开展国情意识教育主要策略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备课中渗透国情教育的方法。国情意识教育在不可能单独设课的情况下,渗透法应成为主要方法。(1),可以利用课本中已有的活动,比如:“我国东.西部地带的发展差异又反映出沿海与内地,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差异。”还有比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复杂多样”“优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注意联系实际:比如我国地理建设的新成就,新成果,新问题,如:青贮铁路的修建,南水北调工程,海水的污染与赤潮,过渡捕捞与休渔等等,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要使之了解存在的问题,树立一定的“危机感”和“急迫感”,增强民族的责任心。地理教师在传授本学科知识过程中渗透国情意识教育,寓国情意识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使得地理教学与国情意识教育同步进行,这要求地理教师要善于挖掘地理学科中隐含的国情意识教育因素,备课时,结合教学内容主动寻找国情意识教育的切入点;教学中,恰倒好处地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国情要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国情意识

2、专题探讨法。就国情意识教育的某一方面或某些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深入地专题教学。(1)可以通过电视,录象或地理的专题讲座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比如:环境破坏严重:播放图片:污染问题(大气,水体,噪声等),下酸雨(河里的鱼只剩下一堆骨头),臭氧层破坏等,(让学生去查找相关方面的内容,如:约有80%的地区降过酸雨,600万公顷耕地因水源不足不能灌溉,154个城市有不同程度的缺水,有的地方出现地面下沉现象等等。)可使学生就环境破坏问题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和教育。(2)注意时效性和典型性,要善于从当前的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发掘有国情意识教育价值的专题。如西部大开发,了解西部地区的优势和限制性因素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又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又如春季我国北方沙尘暴肆虐时,选择有关沙尘暴的危害、成因及防治的生态环境专题讲座,又如绿色消费专题、四大工程专题、“三农”专题等等。 激发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继续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其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并坚定的探求真理的品质。

3、实践法。实践活动多是高中教育的一大特点,尤其是在各中学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背景下,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强课内,课外教学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充分而必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国情意识的教育。比如: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某河流的污染状况,写出调查结果及解决方案。调查某工厂的宏观或厂内微观布局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应如何修正等等。给予学生自己去获得材料,证据,写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调查报告,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也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考察、旅游、实习等活动课或实践课,如我们在讲授气温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野外进行爬山活动,既可以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气温确实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又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人地和谐意识的教育。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主动地鞭策和督促自己加强学习,加强修养,不断地完善“人之在所以为人”的人文精神。

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的方法,板报、主题班会、讲演会、国情画廊、自办小报、撰写小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国情知识和国策的宣传教育,营造处处有国情意识教育的氛围。

参考文献:

王永江,聂得林主编.中国国情教育教程[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陈新文.论高职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J] .教育与职业..10.22-25.

杨帆.中国经济增长的生态视角与环保产业[J].特区展望.2002.11.4-7.

牛文元.我国生态环境能力建设任重道远[J].生态环境与保护..1.10-13.

篇2:高中地理应加强国情意识教育论文

施工阶段是将铅锌矿采选项目设计成果的实物化, 即在工区指定地点的一定时间内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将相应的构筑物、设备等按质按量分阶段完成建造安装。该时段是建设项目实施的主要阶段, 在该阶段做好环境保护, 对整个项目的清洁生产起到关键作用。

1 机械设备的选型和主要性能对声环境的影响

进场施工机械, 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 对超大噪声设备安装消声设备或隔声罩等防护措施;监理控制施工作业区限定执行情况, 合理布置施工机械。临时施工场地, 尽可能远离居民区, 避免噪声扰民;运输车辆进入厂区附近时限速行驶, 遇特殊情况时, 鸣笛采用低分贝喇叭;按照有关建筑施工管理规定, 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 尽可能地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监理控制施工作业时间, 根据施工特点, 对产生强噪声的施工、运输作业尽量安排在昼间进行, 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 夜间尽可能不用或少用高噪声设备, 严格爆破工艺, 避免夜间作业;作好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 减少施工人员在高噪声工作环境的暴露时间, 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减轻对施工人员的影响;加强管理, 文明施工, 严格操作规程, 降低人为噪声, 遵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规定要求。

2 控制施工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 以减少固废产生

合理调配土石方, 监理控制土石方挖填平衡率, 如矿山施工过程产生的废石, 可用于修建尾矿库初期坝、废石场拦渣坝和进厂道路铺设, 利用不完的集中堆放于废石场, 严禁乱排;施工建筑垃圾可用于工程填方的部分进行工程填方, 以减少垃圾清运量, 其它如建材包装纸、纸箱、废铁等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 可送往废品站进行回收利用;在施工营地设置生活垃圾存放场, 存放场采取现场挖坑并做坑内防渗措施, 防止坑内腐水渗到地下, 污染地下水。定期集中清运处置, 施工结束后进行场地清理, 并在施工场地周围进行绿化, 植树种草。

3 施工过程中注意水环境保护

施工期间在混凝土拌合站等区域设置沉淀池, 沉淀池做好防渗并采用自然沉淀法处理废水, 处理后的废水尽量循环利用, 沉淀泥定期清理, 污泥作为绿化用肥;对井下施工遇到含水层可采取水泥喷射进行护壁封堵, 局部断层等不稳定地段, 锚喷稳定后再喷装进行封堵, 以减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施工营地设置卫生旱厕, 一般生活污水设化粪池, 污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绿化和还田, 或设置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综合利用、达标排放;设置施工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存放场, 存放场应做好防渗措施, 防止腐水渗到地下影响地下水。定期集中清运处置, 施工结束后进行场地清理, 并在施工场地周围进行绿化, 植树种草;项目建设过程中合理开采和利用地下水资源, 保证地下水不受污染。

4 施工过程中注意大气环境保护

施工场地清基、开挖工程实施前, 检查围挡设施落实情况;施工场地、进场道路进行临时硬化;为减少工业场地建设、尾矿库筑现、道路挖填方、材料运输等项目建设中产生的施工扬尘, 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应通过洒水保持土壤水分, 监理控制场地日洒水量;散装建筑物料如水泥、沙石等粉状材料以及废气土石方运输过程采取加盖蓬布等措施, 以避免物料散落造成扬尘, 监理控制运输车辆遮盖率, 严格限制运输车辆装载量和行驶速度;有包装的建材设置材料库堆放, 减少露天堆放, 加强堆存过程监理管理;对可能产生扬尘的主要作业点如混凝土搅拌站、水泥堆场等, 设置在工业场地的下风向;对施工人员加强劳动保护;卸料时尽量降低高度, 粉状物料在装卸中严禁凌空抛撒, 4级以上大风天气停止土方施工, 完工后及时回填、平整场地;多余废弃土石方应及时清运, 不能及时清运的是否采取了遮盖、洒水等抑尘措施;主要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清理设施;井巷施工采取湿式凿岩、喷雾洒水、定期清洗岩壁、通风换气等抑尘措施;施工营地临时取暖、做饭采用燃用低硫煤, 保证烟气排放应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5 施工中注意生态保护及修复

铅锌矿采选项目环境影响范围广、影响复杂, 如果在较长的施工建设期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环境脆弱区、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和景观等将造成不可逆转影响和破坏。因此, 有效控制工程施工期间可能造成的各种环境影响, 特别是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景观破坏等生态问题, 应重点落实以下措施:

尽可能地不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和土壤, 以免造成土壤与植被的大面积破坏;确定施工作业线后不宜随意改线, 运送设备、物料的车辆应严格在设计道路上行驶, 尽可能缩小施工作业带宽度。

为减少表土集中堆放处的水土流失和增加表土的回收率, 剥离的表土应划定一个区域设置临时堆土场集中堆放, 如矿体覆盖层剥离表土、尾矿库清基表土等可在废石堆场设临时表土堆场。

在地面施工过程中, 应避免在大风天气以及夏季暴雨时节进行作业。对于施工破坏区, 施工完毕, 要及时平整土地, 并适当种植适宜的植物, 以防止发生新的土壤侵烛。

严格控制临时工程占地数量、面积;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 加强对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严禁破坏征地范围以外的山林, 严禁捕杀野生动物。禁止车辆随意行车践踏草地植被。

摘要:针对铅锌矿采选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声环境、固废、水环境、大气环境做了简单介绍, 并希望监理人员增强环保意识, 减少或避免施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铅锌矿采选,施工过程,监理工程师,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篇3:综合高中地理应注重衔接教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衔接教学;教学原则

目前的教学中,高中地理课程的要求较之初中有明显的提高,学习成绩的优劣分化在初中阶段就已出现端倪,而综合高中的学生主要是普高分数线以下的学生,而学习的课程又是普高的,这将大大影响综合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如何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呢?实践证明,加强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工作,是缩小优劣分化,减少中下生大面積的形成,达到学生地理基础素质普遍提高的有效途径。

一、分析学生成绩优劣分化的原因,是做好衔接教学的前提

地理历来是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一投入精力较少但又觉得较难学的学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理综合性知识的影响

高中地理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学生较为全面地学习地理知识,了解地理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树立科学世界观。它是为学生系统地学习专业课知识,进一步学习科学技术,接受专业培训而打基础。然而,我校学生来源复杂,学生们的基础参差不齐。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再加深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深化和提高。

2.人性特征的影响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地理学习从直观到抽象的程度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思维方式向更高层次的跳跃,加上学生升入高中有一定的适应期等原因,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陷入困难,从而失去了进一步学好地理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做好地理衔接工作,消除学生在过渡时期,因心理,智力,习惯等个性特征差异带来负面影响,使每一位学生顺利完成过渡期,掌握一定的双基地理知识和技巧,以适应整个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

二、牢牢把握好教法原则,是做好衔接教学的关键

1.直观性原则

现行教材中,初高中有许多知识是要做好衔接工作。如:经线,纬线;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大多数知识点在初中的学习中,只要求有初步的了解,但地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它需要自然科学及天文科学知识的支持。因此,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通过选择如挂图、模型、投影片、电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对比的方法,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通过类比的思想方法,使学生温故知新,加强演示和学生野外考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地理基础技能的掌握。

2.循序渐进原则

教学中,有的学生掌握知识慢点,有的学生掌握知识较快,这是正常的现象。我们教师应保持足够的耐心,做到教学工作循序渐进,不要求快。所以高一刚开始教学进度可适当放慢。在具体实施教学时,先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当学生感觉易学并开始品尝成功的喜悦时,再提高教学要求,酌情加快教学节奏,使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高中地理学习的过程。

3.因材施教原则

综合高中由于生源问题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录取学生后,要尽快研究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一般情况下学生可大致分为如下类型:①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成绩较好,此类学生只占很少部分。②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成绩一般,他们的智力发展较好而且反应快。③学习能力一般,成绩尚可。这类学生占大多数,他们大部分学习较认真,但基础知识一般,学习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上高中后最感不适宜的大部分是这类学生。因此衔接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围绕这部分学生开展。在衔接教学过程中可多与班主任及家长联系,互相配合,促其向好的方面转化。另一方面,要适当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为他们补缺补漏,以帮助他们逐步跟上其他同学,恢复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正确处理好几个问题,是做好衔接教学的保证

1.注意学生的兴趣培养

高一刚开始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序言的教学,在序言的讲解中,要有意识地通过“演示实验”、科学家的故事、多媒体演示、参观实验室、联系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地理现象等,将精彩的地理现象和图像立体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唤起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营造学习地理的良好氛围。

2.加强阅读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衔接教学中,应该结合初中时期对教材阅读比较重视的特点,认真纠正学生认为课本没什么可读的错误思想,通过编拟阅读提纲等具体方法,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深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引起学生阅读的习惯,从而过好阅读关。

3.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方法是地理的精髓,是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能力的桥梁,在衔接教学中要适当加强地理思维方法的教学与渗透,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天国,蔡斌.初高中地理衔接困难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1)

上一篇:高三第一次月考动员下一篇:关于角色的作文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