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成功作文五个“放”

2024-05-12

浅谈成功作文五个“放”(精选6篇)

篇1:浅谈成功作文五个“放”

浅谈成功作文五个“放”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作者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创造性阐述世界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要多角度去观察生活,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如何去获得这些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呢?怎样才能写出真情灵动的作文呢?

一、放开眼界,学会“摄影”

鲁迅说过:“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而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所以,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深入到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思想。告诉学生:你们的眼睛是最好的“摄像机”。只要处处留心,这架高科技的“摄像机”就能随时随地拍下无数亮丽的风景:看白云如何悠然飘荡?鲜花怎样吐蕊绽放?草儿如何扭着腰肢跳舞?风儿怎样褪去树木的秋装?拍下操场上,同学们生龙活虎的游戏场面;拍下体育场上,运动健儿的矫健英姿;拍下文艺汇演上,演员们婀娜翩跹的舞姿;拍下集市上琳琅满目的繁华;拍下“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拍下春日百花争艳的壮观;夏夜流萤点点的灵动,“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凄凉,冬雪圣洁无比的高雅;拍下清早喷薄的晨雾,傍晚如血的残阳……只要真正投入自然的怀抱,充分利用眼睛的摄像功能,作文会因生活而美丽。因此,在写《我的同学》时,我干脆叫上几个同学上讲台让大家观察。同学们当场对人物的外貌特征给予描绘,这样人物的外貌特征就个性十足地跃然纸上了。再引导他们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这样,就避免了千人一面的雷同现象。

二、放耳聆听、学会“录音”

“眼观四向,耳听八方”。耳朵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录音机”。即使你用眼睛拍来了再多精彩的画面,缺乏有声语言的间入,就少了些许灵气,些许活力。运动场上,因为有了一阵高于一阵的欢呼喝彩,才显得热闹非凡;剧院里,因为有了一阵又阵的掌声、欢笑声,才使舞台艺术风景这般独好。在写《感受春雨》的作文时,我让学生到雨中去接受雨的滋润与抚摸。认真观察,仔细倾听,结果,有人干脆将文题改为《听雨》。为读者表演了一首“春雨变奏曲”效果非同凡响。所以,引导学生放耳聆听,才能感受人间的美妙。听山村的鸡鸣狗叫,夏夜的蛙声阵阵;听春燕的呢喃,百灵的欢歌;听雨水的哗啦,山泉的叮咚;听荡气回肠的《梅花三弄》,也听柔肠百结的《二泉吟》;听集市上粗犷嘈杂的叫卖;,也听父母师长温文尔雅的教诲;听泼妇骂街的辛辣刻薄,也听官场上的“拍马溜须”。用你的耳朵仔细聆听,你会听到禾苗拔节,残雪消融的声音,也能听到阳光歌唱的声音。录下这些,作文时定能真切感人。

三、放手把握,学会“复制”

生活中,许多东西,只有接触了,抚摸了,才能抓住特点,写得入微。“十指连心”因而,你不妨鼓励学生去摸摸泥鳅,感受生命的灵动;摸摸狗儿的皮毛,感受生命的轻柔;摸摸父母额上的皱纹,感受生命的沦桑……并及时对耳闻目睹的现象进行复制,否则,时间的浪潮或许会连同“底片”一起冲走。所以,最好引导学生随时记载实验课的兴趣盎然;记载体育课的大汗淋漓;记载野炊的别开生面;记载初上讲台的担惊受怕……只有每天及时记下喜怒哀乐,点点滴滴地积累,何愁写不出话来又选不好素材呢?

四、放活思维,学会“剪辑”

写作艺术必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而,必须对原始的“录像带”进行“剪辑”。选择与你表达中心有关的材料留下,而那些暂时不用的“镜头”可不能全部放弃,一概否决。不妨让学生们准备一个小巧的摘抄本,收藏起这些来自生活的第一感觉,如此日积月累,就不愁作文时无从下笔了。

五、放心感悟,学会“编剧”

弄来了真实感人的素材,还必须引导学生放飞思绪,深入浅出,从题材上挖掘内涵,进行艺术加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清理,去感悟。把精粹沉淀,让灵感升华。如给学生们听《渔舟唱晚》的音乐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欣赏旋律的优美外,还要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斜阳里,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渔民满载而归的情景。不光想象精彩的画面,还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想像一篇作文;或根据一些符号去想像;或根据一面段文字去想象……有了原汁原味的生活素材,学会了开拓创新的手法,写出真情洋溢又文采飞扬的作文,自然不在话下了。

总之,鼓励并引导学生投入自然中,感受生活,开放视野,积极思考与练笔,作文教学将会走出一条阳光大道。

篇2:浅谈成功作文五个“放”

可能很多站长认为,现在去谈团购网站似乎不合时宜,因为最近互联网纷纷扬扬最厉害的就是团购网站了,不是团购网站的盈利是多么的好,而是很多原先快速扩张的团购网站纷纷紧缩银根,缩小规模,很多专业也因此惊呼,互联网的冬天就要到来了,不过笔者认为,这个冬天可能是局部的冬天,就连团购网站而言,也不会彻底进入深度冬眠状态,如果运营的好,同样会创造相当不错的利润的,下面笔者就来谈谈,地方团购网站成功运营的五个要素!

一:团购网站营销要出奇制胜,不能够搞大范围的覆盖

营销广告一般都是覆盖面越广,效果就会越好,可是对于地方团购类型的网站来说,如果这么做的话,那么投入的资金一定是不能够承受的,要知道,广告营销,动不动十几万的投入,如何让一个小型的地方团购网站拿得出来的,所以地方团购网站,在广告营销上,应该走出奇制胜的道路,也就是花费较少的资金,来获得更好的广告效果,比如从公交车上,当地的报纸上,登上一些小广告,成本虽然很小,但同样效果很好!

二:控制人力资源的成本

对于团购网站而言,往往就像一个小型的公司,麻雀虽小,五脏要俱全,虽然不能够保证每个功能都需要专业的人员去做,最起码,要保证团购网站的相应的几个功能,比如财务,营销,运营,SEO优化,市场策划等等,这些如果自己能够做的,就多做一点,如果做不来,要也要尽可能的找一些兼职,或者一些拥有多种能力的专业人员,虽然工资高点,但是也要比找好几个人来做要强很多!

三:要有自己的核心团购产品

现在团购网站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团购的品种特别少。很多网友戏称现在的团购网站就是团购一些优惠券,要么就是一些库存积压品,完全没有竞争力,很多产品买回来,虽然看起来便宜,但是一点都不值得,这就是团购网站运营时,需要避免的问题,所以打造自己团购网站的核心竞争产品,就显得很重要了,而找到核心的竞争性产品,那就要和当地的很多商家进行合作,保证团购产品的源源不断!

四:团购网站的功能一定要非常简洁,服务体验要好

本地团购网站实际上就是一个网络的中介公司,中介的内容就是产品和服务,所以在打造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之后,那就要给用户提供很好的服务了,这个服务,甚至可以包括对这些产品的售后服务,已经网站的功能性服务,毕竟团购网站如果让用户操作的非常繁琐的话,那也不能够对用户产生吸引力,更不用说培养忠诚的用户了,只有把服务做好,做成特色,那才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忠诚用户!五:依然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特别是在当前团购不景气的大背景下

篇3:成功作文五个“放”

作为中学生如何去获得这些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呢?又如何把这些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由心理活动变成书面语言呢?也就是说怎样才能写出真情灵动的作文呢?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我浅谈几点看法。

一、放开眼界, 学会“摄影”

鲁迅说过:“如果要创作, 第一要观察”。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 而我们的孩子却往往喜欢“闭门造车”———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 再花大量的心思去“复制”或模仿 (虽然山寨也是创新) , 而忽略了鲜活的素材———现实, 忘了自己也可以成为优秀的小作者。所以, 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 深入到异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中, 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思想。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你们的眼睛是最好的“摄像机”, 只要处处留心, 这架高科技的“摄像机”就能随时随地拍下无数美丽的的风景:看白云如何悠然飘荡?鲜花怎样吐新绽放?草儿如何扭着腰肢跳舞?风儿怎样褪去树木的秋装?拍下操场上同学们生龙活虎的游戏场面;拍下文艺汇演上演员们婀娜多姿的舞姿;拍下集市上琳琅满目的繁华;拍下“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拍下春日百花争艳的壮观;夏夜流莹点点的高雅;拍下清早喷薄的晨雾, 傍晚如血的残阳……只要真正投入自然的怀抱, 充分利用眼睛的摄像功能, 作文会因生活而美丽。

二、放耳聆听, 学会“录音”

“耳朵是通往心灵的窗户”聆听是获得写作素材的又一途径。我们常说“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耳朵对于我们来说, 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录音机”。即使你用眼睛拍来了再多精彩的画面, 缺乏有声语言的介入, 缺乏心灵的感悟, 就少了些许灵气, 些许活力。运动场上, 因为有了一阵高于一阵的欢呼喝彩, 才显得热闹非凡;剧院里, 因为有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欢笑声, 才使舞台艺术风景这般独好。

三、放手把握, 学会“复制”

生活中, 许多东西只有接触了、抚摸了, 才能抓住特点, 写得细致入微。俗话说“十指连心”, 因而我们不妨鼓励学生去摸摸泥土, 去感受生命的神奇;摸摸泥鳅, 感受生命的美妙;摸摸父母额上的皱纹, 感受生命的沧桑……并及时对耳闻目睹的现象进行“复制”, 记载实验课的兴趣盎然;记载体育课的大汗淋漓;记载野炊的别开生面;记载初上讲台的担惊受怕……否则, 时间的浪潮或许会无情地洗净你所有的记忆, 只有每天及时记下喜怒哀乐, 点点滴滴的积累, 何愁写不出话来又选不好素材呢?

四、放活思维, 学会剪辑

写作艺术必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而, 必须对原始的录像带进行剪辑。选择与你表达中心有关的材料, 而那些暂时不用的“镜头”可不能全部放弃, 一概否决。不妨让学生们准备一个小巧的摘抄本, 收藏起这些来自生活的第一感觉, 如此日积月累, 就不愁写作文时无从下笔了。

五、放心感悟, 学会“编剧”

积累了真实感人的素材, 还必须引导学生放飞思绪, 深入浅出, 从题材上挖掘内涵, 进行艺术加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去清理, 去感悟, 把精粹沉淀, 让灵感升华。如给学生们听《渔舟唱晚》的音乐时,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欣赏旋律的优美外, 还要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斜阳里, 波光粼粼的江面上, 渔民满载而归。不光想象精彩的画面, 还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想象一篇作文:或根据一些符号去想象;或根据一段文字去想象……有了原汁原味的生活素材, 学会了开拓创新的手法, 写出真情洋溢又文采飞扬的作文, 自然不在话下。

总之, 鼓励并引导学生投入自然中, 感受生活, 开放视野, 积极思考与练笔, 作文教学将会走出一条阳光大道。

摘要:初中生怎样才能写出真情灵动的作文, 我认为应该做到五个“放”:一、放开眼界, 学会“摄影”;二、放耳聆听, 学会“录音”;三、放手把握, 学会“复制”;四、放活思维, 学会剪辑;五、放心感悟, 学会“编剧”。

篇4:成功作文五个“放”

[关键词]摄影 录音 复制 剪辑 编剧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作者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创造性阐述世界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规定高中学生要多角度去观察生活,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如何去获得这些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呢?怎样才能写出真情灵动的作文呢?

一、放开眼界,学会“摄影”

鲁迅说过:“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而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所以,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深入到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思想。教师可告诉学生:你们的眼睛是最好的“摄像机”,只要处处留心,这架高科技的“摄像机”就能随时随地拍下无数亮丽的风景——看白云如何悠然飘荡,鲜花怎样吐蕊绽放,草儿如何扭着腰肢跳舞,风儿怎样褪去树木的秋装;拍下操场上同学们生龙活虎的游戏场面,拍下体育场上运动健儿的矫健英姿,拍下文艺汇演上演员们婀娜翩跹的舞姿,拍下集市上琳琅满目的繁华,拍下“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拍下春日百花争艳的壮观,夏夜流萤点点的灵动,“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凄凉,冬雪圣洁无比的高雅,拍下清早喷薄的晨雾,傍晚如血的残阳……只要真正投入自然的怀抱,充分利用眼睛的摄像功能,作文会因生活而美丽。因此,在写《我的同学》时,我干脆叫上几个同学上讲台让大家观察。同学们当场对人物的外貌特征给予描绘,这样人物的外貌特征就个性十足地跃然纸上了。我再引导他们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这样,就避免了千人一面的雷同现象。

二、放耳聆听,学会“录音”

“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耳朵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录音机”。即使你用眼睛拍来了再多精彩的画面,缺乏有声语言的间入,就少了些许灵气,些许活力。运动场上,因为有了一阵高于一阵的欢呼喝彩,才显得热闹非凡;剧院里,因为有了一阵又阵的掌声、欢笑声,才使舞台艺术风景这般独好。在写《感受春雨》的作文时,我让学生到雨中去接受雨的滋润与抚摸,认真观察,仔细倾听,结果,有人干脆将文题改为《听雨》。为读者表演了一首“春雨变奏曲”效果非同凡响。所以,引导学生放耳聆听,才能感受人间的美妙。听山村的鸡鸣狗叫,夏夜的蛙声阵阵;听春燕的呢喃,百灵的欢歌;听雨水的哗啦,山泉的叮咚;听荡气回肠的《梅花三弄》,也听柔肠百结的《二泉吟》;听集市上粗犷嘈杂的叫卖,也听父母师长温文尔雅的教诲;听泼妇骂街的辛辣刻薄,也听官场上的“拍马溜须”。用你的耳朵仔细聆听,你会听到禾苗拔节、残雪消融的声音,也能听到阳光歌唱的声音。录下这些,作文时定能真切感人。

三、放手把握,学会“复制”

生活中,许多东西,只有接触了、抚摸了,才能抓住特点,写得入微。“十指连心”,因而,你不妨鼓励学生去摸摸泥鳅,感受生命的灵动,摸摸狗儿的皮毛,感受生命的轻柔,摸摸父母额上的皱纹,感受生命的沦桑……并让学生及时对耳闻目睹的现象进行复制,否则,时间的浪潮或许会连同“底片”一起冲走。所以,最好引导学生随时记载实验课的兴趣盎然,记载体育课的大汗淋漓,记载野炊的别开生面,记载初上讲台的担惊受怕……只要每天及时记下喜怒哀乐,点点滴滴地积累,何愁写不出话来又选不好素材呢?

四、放活思维,学会“剪辑”

写作艺术必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而,必须对原始的“录像带”进行“剪辑”。选择与你表达中心有关的材料留下,而那些暂时不用的“镜头”可不能全部放弃,一概否决。不妨让学生们准备一个小巧的摘抄本,收藏起这些来自生活的第一感觉,如此日积月累,就不愁作文时无从下笔了。

五、放心感悟,学会“编剧”

弄来了真实感人的素材,还必须引导学生放飞思绪,深入浅出,从题材上挖掘内涵,进行艺术加工。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清理,去感悟,把精粹沉淀,让灵感升华。如给学生们听《渔舟唱晚》的音乐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欣赏旋律的优美外,还要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斜阳里,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渔民满载而归的情景。教师不光要让学生想象精彩的画面,还可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想象一篇作文,或根据一些符号去想象,或根據一面段文字去想象……有了原汁原味的生活素材,学会了开拓创新的手法,写出真情洋溢又文采飞扬的作文,自然不在话下了。

篇5:成功审讯的五个阶段

海宁市公安局 王伟峰

底至,本人因工作的需要连续审讯了三百多名违法犯罪嫌疑人,从中获取了不少的心得体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其总结出来,供同志们在工作中参考。本人认为,成功的审讯应有机地分为五个阶段,环环相扣、相辅相承。处理好审讯的五个阶段,必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本人水平有限,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不吝赐教。

一、审讯前的“知己知彼”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审讯工作的前期准备相当重要。为了确保“有的放矢”,对违法犯罪嫌疑人实施审讯前,我们审讯员应预先对被审讯人员的个人情况、心理特点和涉案信息进行必要的熟悉和了解,我们要尽可能了解被审讯人的姓名、别名、绰号、年龄、籍贯、住址、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好坏、人缘好坏、社会经历、个人性格、爱好、有无前科、被控案由、作案主观原因、抓获经过、关押期间表现、前期办案已经掌握的证据及已制作的笔录等等。熟悉案件材料可以让审讯员弄清案件的进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审讯的目标和方向,为制订新的审讯计划,确定讯问策略提供依据。了解被审讯人员的个体情况、了解抓获经过和证据拥有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审讯中的突破点,确定审讯中的技巧、艺术手法,以及审讯节奏、用证时机以及用证的先后次序。

上述情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了解和掌握:(1)深入、详细,认真地阅卷,多方进行比较;(2)有必要的话可亲临现场进行复勘,或对实物进行以分析,以消除疑问;(3)可向侦察人员、抓捕人员、管区民警、当地治保人员及其他知情而不会影响案件的人进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二、审讯开始时的“相面术”

我本人一向来反对在与被审讯人员刚一照面时,就马上开始语言上的交锋。我认为在此时,还应有一个很重要的“相面”阶段。具体做法有点类似中医中的“望、闻、问、切”。

首先应观察被审讯人走路的姿态,坐姿、神情、手足放置是否自然,面色的好坏、发型以及穿着的整齐度和整洁度;检查其身边携带物品的种类,通讯录、笔记本、存折及皮夹里的名片、信用卡、单据、纸片、照片等内容;有手机的,应记下所有的内存号码,及最近的通话记录、短消息等等。其次,可以拿简短,无关痛痒的小问题要求其回答,可发现被审讯人言辞的速度、节奏、紧张度,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以上做法,可以让我们审讯员获得对被审讯人的一个第一印象,有很多人认为“人不可貌相”,我认为这句话也是有失偏颇的。在许多场合下“人还是可以貌相”的,因为一个人的行为(含违法犯罪行为)与他平时的性格、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社会环境、细节行为习惯等有很大的关联。而上述信息往往可以从他的外貌气质上得到反映,试想一个长期处于猥琐心理状态,经常算计别人,图一已私利的人,怎么会有一副气宇轩昂、襟怀坦荡的外貌(职业演员当然除外),他长期所处的内心世界会对他的外貌、气质和精神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当他的面部肌肉组合、体形姿态、眼神、语气定型之后,就形成了这样那样的外貌。这个理论曾国藩已在他的“冰鉴”里讲得十分详细。所以我们要重视这个第一感觉或者说直觉,有时比轻信被审讯人的花言巧语更为直接、有效。处理好这一阶段有助于我们确立合适的作战方针、审讯对策。

三、审讯进行当中的“闲聊”阶段

绝大部分被审讯人处于被审讯这样一个特殊环境时,往往会采取以下几种办法中的一种或几种对抗审讯,有伪装,有狡辩、有沉默、有横蛮耍赖、有试探摸底等等。

“闲聊”即“自由式交谈”。这并不是审讯员在浪费时间或在与被审讯人“攀朋友”、“套近乎”,而是在“自由交谈”中“声东击西”、“四面出击”,以柔的办法化解被审讯人早已准备好的对抗“手段”,分散其对追审罪行的有意注意,让其在丧失警惕的情形下露出马脚,找到审讯的突破口。

我们可以用“拉家常”的方式询问其个人简历,学习经历、社会经历,生活状况、夫妻关系、交往情况、个人爱好等等。审讯人不能刻意围绕审讯目标,以免暴露审讯意图,尽量要让被审讯人侃侃而谈,而我们则要做到时刻头脑清醒。

我们可以用几张纸,以速记的方式把他所说的东西似乎很“随意”的记下来(此时不是做笔录)。

上述做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逐步控制被审讯人的情绪和情感;消除对立抵触情绪,让他体会到政府对其挽救的诚心;可以激发其个人荣誉感,或利用其感情脆弱,唤起其后悔心,感到自己的行为的确给家庭、给自身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遗憾。

对被审讯人注入同情心,可以使审讯方与被审讯方达到一定的“沟通”,从而使他认为你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而对你产生认同和信任感。

要使被审讯人产生供述心理,我们必须在“闲聊”阶段用艺术的和巧妙的语言使其完成以下四个转变:

a.认识的转变:要让其意识到罪行(违法行为)已经“穿帮”,先产生悔恨心理,然后逐渐过渡到渴望从宽。

b. 意志的转变:随着对立、侥幸、畏罪等心理的.退却,随之上升的是想摆脱受审环境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的愿望,从而逐步产生供述心理。

c.被审讯人原先有过分恐惧心理的,应消除其不必要的恐惧和戒备,产生供述心理;

d.原先抱无所谓态度的,则应反过来使其产生恐惧心理,促发其紧张,以便让他认真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审讯员的工作。

四、审讯交锋中的实战技术

真正开始审讯交锋时,应针对不同的审讯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对症下药”。

(一) 对不同年龄审讯对象的审讯对策

a. 青少年由于认识上、情绪上、情感上、意志上的单一、无知、浅薄,要求我们采取循循善诱、大哥哥、长辈式的论理、论情法,让其感受到审讯员的关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消除其冷漠、破罐子破摔心理,从而供述。

b.对于中老年被审讯人,由于其社会经验较丰富。人生观、世界观的定型导致其意志较顽固。对这类人应着重对其论理论法,强调“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一基本道理,同时,应尽力消除其害怕家庭受牵累,事业遭打击等妨碍供述的不良想法。总之对中老年受审对象,我们审讯员应具备较好的说理能力和耐心,稳打稳扎,逐步剥其伪装,打消其自以为是、老谋深算的心理。

(二)对女性被审讯人的审讯对策。

女性被审讯人由于其生理特点的原因,有很多是属于先被诱感、被压迫甚至被侮辱,而后自暴自弃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对她们的审讯,我们应耐心细致,并抱有一定同情心,把感化的力量渗透到她的内心。审讯中,应注意在言语上不能打击其自尊心,以免她“死猪不怕开水烫”,要充分激发其家庭观念及母性心理。如果她能被你讲得潸然泪下,那就成功一半。针对女性被审讯人供述经常有很大“随意性”的特点。我们应时时强调,供述必须真实,否则要负法律责任的。

(三)对有一定社会地位被审讯人的审讯对象。

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被审讯人受审后,一下子从原来的领导干部、教师、公务人员、社会名流沦落为“阶下囚”,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这类人在交待问题时往往存在怨恨、虚荣及防御心理。他们会怨恨某某人(可能是其原来的朋友或手下)如此无情、过河拆桥;会认为是有人要陷害他,组织上对其“不公”;会认为自己对人民有功,时时想摆摆老资格;他们会把贪污、受贿说成经济不清,把嫖

娼说成男女作风不正;在内心又十分害怕政治上会被剥夺地位,原先辛辛苦苦几十年积累的工龄、党龄、社会名誉地位会付之东流,一切原有的优厚待遇将不复存在等等。

他们由于个人的理论水平较高,办事能力较强、口头表达能力较好。在交锋中往往显得能言善辩,善于步步为营、谨慎小心。因为害怕打击,他们患得患失、疑神疑鬼。为了赢得最后一搏,他们的“表演”,看上去非常“义正辞严”,具有相当大的欺骗迷惑性。

对于这种人的审讯,我们应注意尽量减少其“心理落差感”。应用婉转的语言满足其心理承受能力,尽力唤起其荣誉感。将其自尊,自负转化为交待的动力。我们必须充分地掌握证据,并适时使用,严防其“反咬一口”。审讯员与其交锋时应在心理素质上,知识见地上,都不输于对方。用扎实的法律功底,进行深入的教育、感化。使其在收敛嚣张气焰后,觉得自己当官多年,在很多方面确已疏忽,属于咎由自取,方可将其手到擒来。

(四)对累犯、惯犯的审讯对策

累犯、惯犯由于与我们公安机关交锋较多而产生了一套较强的反审讯手段,他们对我们的审讯手段为很熟悉,善于伪装,善于欺骗,达到了“不见棺材不掉泪、见了证据也不轻认”的地步,比较顽固,功利心明显。因为这种人有很好的反审讯伎俩,审讯员必须稳住阵脚,决不能在言语中暴露我方意图,对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是“扮猪吃老虎”,激发其自以为是,沾沾自喜的心态,让其大吹牛皮,同时统统记录在案,再回过头来细细研究,找其矛盾,逐一反驳;其次要慎用证据,使用前要想想对方会如何自圆其说,使用证据要形成系列,环环相扣,尽量不让其找到喘息及狡辩的机会。对于那些知道自己已犯下死罪的被审讯人员,我们要主动“送”其一些“救命稻草”给他。千万不能让其产生“反正玩完了”的心理,要让他自己觉得还有一线生机,为了活命,尽量开口,为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五)审讯的七大战术

(1)“单刀直入法”,对于那些证据掌握得很充分,案件比较简单,或属于初犯的犯罪嫌疑人的审讯、我们不必人为地将方法搞得太复杂,可以在问好基本情况之后,直截了当问及案件实质问题,比如可以问“你做这种事做过几次啦,做了之后怎么想的”等问题,让对方认为我们已经胸有成竹,有了十分把握,而直接交待。

(2)“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法。对于那些处于交待边缘,并且有多人参与作案团伙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之一,可以选中一人,直截了当利用他们各自间互不信任,互相猜疑,对其进行“离间”。暗示他的同伙已经交待,并且已经把事情推到他一个人头上,告诫他要争取主动、免得到最后千钧重担一人挑。然后再借力打力,用他交待中的可信部分,作为敲门砖,再攻开其他成员的嘴,造成一种群起互相供讦的局面,我们再多方比较、去伪存真,搞清案件真面目。

(3)“张弓搭箭,引而不发”法。

如果只掌握零星的、局部的证据或罪行,可利用被审讯人“做贼心虚”的心理弱点,“张弓搭箭,引而不发”,用暗示的方法,让其误以为我方已完全掌握了他这样或那样的罪行。比如在审完一个案子后,可以这样发问“现在你可以把新近做的事情讲一下了”,他就会以为新做的盗窃或抢劫罪也已经穿帮了,不得不进行交待。

(4)“抽丝剥茧”法,对于那些已经从心理上瓦解,开始进行交待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尤其对于那些系列盗窃案,跨地区、跨年度案件的作案人,我们审讯人员必须耐下性子,慢慢地像缫丝工抽丝一样,一步一步由小案件至大案件、由本地案件至外地案件、由年内案件至年外案件、由立案案件至隐案积案,一点点将其理清楚。分门别类,时间、地点、作案同伙、作案过程等六要素齐全准确。这有可能要花去我们几天几夜的时间,但作为审讯人员要不怕苦累、乘胜追击,穷追不舍、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地完成任务,否则过了最佳时机,又要重砌“炉灶”,多花功夫了。

(5)“激将”法。在确认被审讯人的性格属于冲动型,豪爽型之后,我们审讯人员再也不能摆出一副说教式的腔调,而应显得也很直爽、够义气,不能粘粘乎乎,否则对方会认为你是个文绉绉的书呆子,案件问题与你不值一谈。我们可以用似乎有点“江湖”的语调与他交谈,让他逐渐放松诫备,甚至对你产生好感,从而出于“重面子、重义气”的状态下进行供述;我们甚至可以在“把脉”正确的前提下,对他说:“有什么大不了的,好汉做事,好汉当吗,我最看不起那些像女人一样妞妞捏捏的人。”不过这个方法要吃准之后方可用。

(6)“农村包围城市”法。对于那些有一定知识、智商较高、社会阅历较丰富的人,我们只能先设想好他可能要抵赖的几个方面,一一假想他可能产生的对答。在正式交锋时,由外及里,由浅入深,由小事至“正事”,逐步驳斥谎言,逐渐缩小包围圈,直至他一切慌言都无济于事,成为黔驴技穷,不得不交待。

(7)刚柔相济法。在审讯时纯粹说理说教,不温不火也是不明智的。在万变不离其宗的前提下,我们有时可以娓娓说理让其明白其所以然;有时可以高声痛斥、戳其痛处让其明晓其卑劣的一面。一切都应时而用。让被审讯人的情绪被我们牵着鼻子走,从而在其情感脆弱时痛下一击。

(六)审讯员的行为语言艺术

(1)我认为一位高明的审讯员其实就是一位高明的“演员”。审讯员的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感人至深,声泪俱下,声色俱厉,暴跳如雷,端庄严肃,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等等,照我看来,均应看作一种表演,无非不同审讯员的表演有高下之分而已。总而言之我们“演员”的行为就像在写散文,“形散”最终还是为了“神不散”。而审讯过程中围绕的“神”,就是要明白、彻底地把被审讯人员身上的案子搞清楚,并非要与被审讯人员“攀朋友”或者“吵相骂”。所以审讯员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服从案子,为案子服务。虚虚实实,作好一个高明的“演员”。使被审讯人员像一位戏迷一样,随着我们的表演时而激动、时而哭泣,时而平和。

(2)审讯人员的用语要滴水不漏。在审讯时说话千万不能信口开河,随便许诺,一然会让被审讯人觉得你不知轻重,二然会把我们的审讯意图、拥有的证据以及预期的处理设想,在无意中透露给对方。就象打扑克时不能暴露底牌一样,把主动权交给了对方,还谈何审讯,弄不好变成他“审讯”你了。

(3)审讯言辞不能伤及对方自尊心。我们在审讯中当然可以对被审讯人的可恶行为大力抨击,但绝不能拿对方的相貌、人格、自尊进行讥讽,否则非但对审讯双方的沟通会造成障碍,而且先前作的思想工作将前功尽弃,重新陷入缺乏信任,互相敌对不利于供述的状态。

五、审讯结束前的“围棋收官”阶段。

会下围棋的同志都知道,下围棋除了布局,中间搏杀很重要之外,“收官”阶段(即扫尾阶段)也很重要,在这个阶段,不仅是被审讯人一方,还是我们审讯员一方都已深感疲惫,巴不得早点结束。这时我们可以让被审讯人员抽一支烟,喝一口水,让他喘一口气;同时,我们自己也作一下调整。这样可以让被审讯人紧张的神经稍作放松,恢复他的回忆能力及准确性,同时也让对方误以为我们已经“善罢甘休”;稍事休息时,我们可以重整思路,查漏补缺,而后再行搭起架势审讯。在这种情况之下,绝大多数被审人员几经交战,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崩溃,抱的是:反正大势已去,不如主动全盘摊出的想法。我们审讯员依旧不依不饶,穷追不舍,向其宣讲立功赎罪的思想。很容易让其土崩瓦解,彻底投降。这样我

们不但可以把原有的案件办得更加完整,同时也能籍此发现新的线索。

篇6:成功戒烟的世界名人五个

在井冈山时期,常常是白天休息,晚上通宵工作。为了提神,逐渐和香烟打上了交道。那时没有太多人了解香烟的危害,只觉得有提神功效,所以也就没有人反对毛泽东吸烟。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湘潭等5县考察时,当地群众用土产“叶子烟”招待他。毛泽东和群众打成一片,常常是边吸烟边和群众聊天,显得格外亲切,无论是谁递来烟草,毛泽东都是来者不拒,结果致使烟瘾越来越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由于烟草供应紧张,毛泽东就逮着什么吸什么。有时香烟彻底断货,毛泽东就吸烟味很呛的旱烟,或干脆用纸卷成喇叭筒,里面放上烟丝,虽然很难吸,但毛泽东从不计较,依然烟不离手。有一次,毛泽东终于控制住了烟瘾。那是1945年在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时,他始终未抽一支烟。当时,蒋介石对陈布雷说:“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据说每天要抽一听(50支装)。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绝不抽一支烟,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视啊!”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很多重要思想都是在烟雾缭绕中形成的。美国作家R·特里尔就曾说:“任何国家的政治领导都不如毛爱吸烟。毛曾戒过烟,但失败了,他说:戒烟无益于事,我们工作太辛苦,不能不抽!连受潮的烟毛也不计较!”斯大林逝世之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曾告诉毛泽东:“如果斯大林遵照医嘱戒了烟的话,可能不会逝世得那么早。”也许是他的劝告起了作用,毛泽东开始戒烟。但10个月以后,又抽了起来。1958年6月7日,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率黄镇和另外几位回国的大使一同来到中南海游泳池。当时,毛顺手递上一支烟给陈毅,陈毅摆了摆手:“我戒了。”毛泽东笑着把烟放在嘴上说:“还是你有决心,我戒不了。”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期18雷雨教案、说课材料、反思doc下一篇:人人2012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