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听课反思 体会

2024-06-04

小学信息技术听课反思 体会(精选8篇)

篇1:小学信息技术听课反思 体会

听省信息技术优质课之感想

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五年,一直以来信息技术课怎么上?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算是一节好课?信息技术教育的重点是侧重于技术还是成果?等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我。这次在石家庄有幸听省内各个市的优质信息技术课使我受益匪浅、大开眼界。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综合实践小学科,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与传统的经典文化课的教学方式方法相比,学习内容转为直观、学习的过程重在交互,学习方法上的协作和教学内容及教学结果评价上的开放等特点。这次省级优质课评比中,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出来,让我更好的把握了信息技术课的特殊之处,所听到课的课型也非常丰富,有整合课型,如牛巧莉老师的《个人名片设计》;综合实践课型,如袁洪杰教师的《古诗配画》。牛巧利老师的《个人名片设计》的整个教学设计流畅,设计思路鲜明,教师根据绝大部分学生学生的实际来组织教学。通过课堂提问和范例个人名片作品展示,使学生有意识地从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关的旧知识,并激活旧知识,在旧知识体系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整个课堂中,老师只作课堂的“引导者”,指引着学生学习的目标,学生充分发挥的自主、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自身在合作和自主探索能力上得到了提升。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能否突破,标志着这节课的成功与否,或者说这节课的特色和风格就充分地体现出来了。郑莹老师的《下雪了》是节flash新授课,所用作课的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flash,讲解起来难度极大。郑老师课堂语言运用能力和艺术很让我羡慕,用猜迷的形式与学生沟通,增进和学生间的感情,达到了最好的师生互动的效果。恰当运用flash课件展示雪人和下雪的场景,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原本没学过flash的学生对flash产生的浓厚的兴

趣。教师再讲授时就得心应手,学生们学的也是兴致勃勃。然后老师再讲授本课的重点,用引导线画雪花飘落,再从中选出制作非常快非常好的同学给全体同学演示更能刺激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生生互动。这样,本节课的重点就轻松突破,课上的很成功。

本次听课,本人受益颇多。

一、对课的结构的把握。这么多的信息技术课型(理论课、学习操作课、作品展示分析课和实践创作课等)、授课方法丰富了我的眼界,任务驱动法,学生自主学习法等等,拓展了我的教学思维丰富了我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呈现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多种形式的任务练习实践,加强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除了注意每个环节的实现方式,还要注意时间安排,特别是在机房上课时,容易导致课堂纪律松散,继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使得课堂结构显得不够严谨。

二、对教学辅助媒体的运用。课件并不是辅助媒体,也不是每节课都需要课件,但多媒体网络教室在机房授课中作用很大。教师在机房中几乎都可以通过电子教室的“广播”来对全体学生进行演示讲解,这是信息技术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一种授课方式。

三、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每节上机操作学生自己动手时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事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并需要足够的课堂经验来处理偶发事件。

四、教师的课堂语言运用能力和艺术。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大部分老师认为对语言的运用不需要像文化课上那样要求严格,这其实是一个认识的误区。信息技术课上有好多专业术语都需要教师规范运用。俗话说,一样话百样说,有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

五、更新的教育理念。本次听课主要以整合为主,强调学生以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综合信息素养及其他综合能力。“利用”信

息技术来干什么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精神。

多听课、听不同风格教师的课,不仅是大家共同研讨信息技术课的一个良好契机,更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在各级教育部门的召唤下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教育理念的时机。听课时,作为一个“旁观者”,似乎更能看到我们的教学课堂上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教学意图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相互比照,能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改真正需要探究的方向,以及如何来提高我们的教学设计水平和对课堂情境的调控能力。希望上级部分多多组织听课活动,丰富一线教师的教育理念开拓思路。

篇2:小学信息技术听课反思 体会

Word制作电子贺卡

2011年9月16日在昌南小学召开了小学信息课堂教学教研会,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和课题组的成员,我有幸前去参加,通过申老师的一节精彩的的课程,我收获颇丰。这节课,主要内容是word中页面设置,插入图片、艺术字的应用。一节课反应下来,同学们掌握的都比较好。

下面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1、申老师的课堂设计都非常巧妙,教学环节合理,教材分析准确到位,课前准备充分,基本功扎实,非常自如地驾驭课堂,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学生大部分都能利用word制作贺卡。

2、申老师的课堂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能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学习掌握所学知识点,思路清晰,学习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能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

3、老师的导课选材新颖多样,但又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充分为教学服务,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乐于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4、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没有一味的采用“填鸭式”教学,而是通过“任务驱动”出示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动手解决,在操作中学习掌握知识。学生既不觉得累,又学到了不少知识,事半功倍。

5、在课堂教学中,申老师都体现了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学生遇到问题时,并没有一味的询问老师,而是更多的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寻解决方法,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了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为今后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在这堂课中我觉得还有些地方需要改进:

第一,既然这是一门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的实践操作课程,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我们老师只能是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这堂课中,学生操作似乎少了点,教师讲解或许多了些。

第二,这是一个小细节,就是在板书的时候,我们老师应该等学生完成操作后进行板书,而不能在他们操作时进行板书,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忽视老师所讲的内容,只顾自己完成自己的操作,达不到好的课堂效果。

第三,由于6年级信息技术第三周的课程学习,应该还并没有到这么多得内容,所以这个选材内容上还有商榷的地方。

以上是我在信息技术听课中的一点体会,我将逐步的把学到的东西渗透到自己课堂教学中,内化为自己所用。

篇3:小学信息技术听课反思 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

一节课是否能吸引学生, 合理的教学情境起到了关键作用。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 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趣味性的特点, 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较好的作用。教师可以设计出有声有色、形象直观的教学环境, 激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 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激发动机和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式接受教育的模式, 使其主动地去探索、发现规律,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素质教育真正进入课堂, 提高学习效率, 改善学习效果。

例如, 在七年级平行线一节中, 为了引出课题, 一位数学教师收集了铁轨、双杠和电梯等图片, 使得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平行线产生了直观的认识。又如二元一次方程一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小动画片, 看上去仅仅是给课本中的引例配了音, 却使学生倍感亲切, 由此所设置的情境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当中, 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 使学生“课伊始, 趣亦生”。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 同学们跃跃欲试, 言之有物, 兴趣盎然, 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 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 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 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 让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二、突出教学重点与突破难点

严谨的数学教师在几何教学中, 会一板一眼地用规范的作图, 引导学生一起来研究、思考, 而大多数教师会徒手作图, 前者时间多用在作图上, 好学生会觉得上课“吃不饱”, 后者好像省了时间, 但基础薄弱的学生不见得真正理解、掌握。事实上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例如, 利用几何画板作图准确的特点, 如图1所示, 正确引导学生的有效思考, 从而找到解题的关键;由于学生动手作图、想象力有限, 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问题, 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的功能可以开展数学实验, 通过实验得出规律,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促进新知的探索

传统的探索新知, 是教师讲, 学生听, 有时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光靠教师的讲解无法在头脑中形成有关的形象, 不利于进一步的探索, 而信息技术的直观、形象, 化抽象为形象的特点此时就派上用场了。例如, 在八年级的勾股定理一节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割”或“补”的方法来计算以直角三角形斜边为一边的正方形面积时, 借助于多媒体技术, 可以很清楚地向学生展现出来, 并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比较方法的异同, 如图2所示。

这正是利用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的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提高了课堂效率。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演示出来, 不仅降低知识的难度, 而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 使学生乐于接受。

四、使数学练习形式多样化, 反馈、矫正更及时

根据信息技术的交互性, 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 有利于扩充信息, 增大容量, 实现对学生课堂练习的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合理地运用知识, 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及时的方式。初中学生在学习上稳定性差, 缺乏耐心, 练习形式的改变, 可以给学生以新的刺激, 从而使其保持充沛的学习精力。信息技术的优点在于化被动为主动、抽象为具体, 通过带有趣味性的练习, 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 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起到减负的目的。如在练习中编制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 用Authorware, Flash编制软件或通过Moodle平台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 根据练习的情况, 及时矫正巩固。

五、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 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入课堂

专家指出: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教学手段得以转变, 教学内容得以拓展, 由此引起教学观念的变化, 推动教师对教学策略、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与改进, 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 信息资源的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与管理, 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 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教育过程从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的过程。这就使学生从单一的、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为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提供的交互方式为师生、生生平等对话提供了可能, 它改变了过去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的单向信息传递方式, 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积极互动中创生出新的智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让学生自主学习, 或通过小组学习及伙伴关系下的汲取等合作过程, 使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例如, 在网络教室里进行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节的教学时, 可以先由教师确定研究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出合适的课件, 并将课件分发至学生电脑上或放在师生都能连接到的网页上 (如Moodle平台) ;课堂上, 学生分成小组, (以3~4人为一个小组) , 根据课件及教师的引导, 分工合作、自主操作, 完成作图、连线、计算等操作。在此过程中,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合理、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

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过于依赖它, 以致矫枉过正, 往往适得其反。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要根据教学目标, 从学生实际出发,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最大限度协调兼顾好资源建设和利用之间, 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之间;学生认知规律与教学媒体之间, 教材的支撑作用与媒体的辅助性之间, 感性学习与理性思考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 从而服务于教育教学。在实际教学中, 还应多多学习当代教育理论, 研究现代教育传播媒体与教育理论结合的具体问题,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要求, 克服和纠正一些意识偏差和操作缺陷, 用好、用实现代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促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在帮助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但教师不能“为用技术而用技术”, 避免用机器单纯替代人的现象, 防止“人机互动割裂人际交往”。充分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要和利益, 要让机器为学生服务, 为他们提供方便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碍。缺乏师生互动的教学,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要正确认识网络资源的作用和优点, 不能过分依赖网络资源, 有的教师热衷于从网络上下载课件, 而不能及时作出修改和调整, 造成学生的“水土不服”, 效果并不见好。事实上, 网络上的资源并不一定适合你的学生, 必须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 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开公开课时, 有的教师一上课就打开了多媒体课件, 可是整节居然就那么一两张幻灯片, 这并不能起到好的作用, 因此, 我们教师应当多多学习, 努力克服将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的“装饰和点缀”的形式主义。

4.倡导信息技术应用与调查、访谈、实地考察、实验、创作等“动手”活动方式结合, 实现综合化、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过于依赖信息技术还表现在课堂上用信息技术取代学生的动手实践, 这样尽管教师的技术手段比较高超, 可是学生得不到实践的机会, 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而我们教师不能为用信息技术而剥夺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 避免信息技术应用与其他活动方式的对立。

篇4:当“说听课”遇上信息技术

关键词: 说听课 信息技术 知识综合与技术展示

“说听课”是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学生基于自身兴趣,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话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命题,通过阅读、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途径进行探究实践,并在课堂上汇报交流的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形式。这项研究曾获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整个过程从学生确定话题开始,采集资料时会用到因特网查找信息;数据分析中需要用到文字编辑,表格处理;课堂展示中会用到幻灯片、动画、音视频制作、网页制作,到处都有信息技术的影子。因为说听课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所以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一、因特网成为说听课采集素材的宝库

“说听课”由学生根据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及本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由4至6人自由结合组成若干话题组,轮流在教室里主持和展示。

话题确定好以后,学生很难通过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获取第一手资料,网络成为他们获得信息的有力手段。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有用的信息,成为学生需要面对的问题。

百度是他们喜欢使用的一种搜索工具,但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的效率比较低。如遇到搜不到的情况,他们会放弃,遇到很多干扰信息的时候,他们宁愿挨个找,慢慢试,而没有想过如何提高自己的搜索效率。

如有一组学生的话题是中国人口数量的演变,有个问题是“最早的中国人口普查数字大约是多少?”如果不认真查找,得到的结果就是四亿五千万。其实任务查找的关键词是“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查找的权威网站应该是“中国人口信息网”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所以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搜索引擎就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听课上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直观而形象

说听课不仅是简单的图片和数据的展示,更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最终得到研究结果,这个过程中Excel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话题是中国体育的发展,学生用表格展示了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的金牌数量,我就提醒学生,信息技术课堂中不是教了如何用柱形图或者折线图表现数据吗?用图表表达会更形象直观。他们采纳了我的建议,最后说听课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三、让说听课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展翅高飞

为了让说听课有展示的平台,学校每天开辟20分钟作为学生的自主课堂,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课前探究经历和成果,每组推荐一两名组员担任主持,任务是负责对话题探究的成果展示进行分工,汇报本组实践过程,展示探究成果,并组织全班学生针对交流内容提出问题和建议,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说听课在我校已开展十多年,从最早的仅仅有“说”、“听”,发展到后来借助实物展示台的“说”、“看”、“听”,再到现在借助多媒体教室的便利,在“说听课”中学生可以用文字、声音、视频、动画、幻灯片、网页等各种媒体展示他们精心准备的素材,让台下的学生有更形象生动的体验。

为了让七年级新生能在说听课上使用幻灯片展示课题,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做了相应调整。因为小学里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一定的文字编辑能力,所以我们给初一新生直接介绍演示文稿的制作,然后介绍图片的获取与处理时结合说听课的话题导入,学生有了学以致用的感觉,学起来更用心。掌握这些技能后,学生在处理说听课的演示文稿时就能驾轻就熟。

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了PPT中导航页的制作后,第二天学生就用到了说听课上。他们的话题是介绍本地几处景点,使用导航页面后整个演示文稿看起来条理分明,还可以随时前后翻页,主持人在回答下面学生听众提问时做到从容不迫地打开相关页面侃侃而谈,这节说听课获得了好评。

四、信息技术在使用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1.要有针对性,目的要明确。

信息技术与说听课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说听课的有机整体中,成为处理信息的工具、展示资料的手段,其主体还是说听课,而非信息技术。所以,老师在指导学生准备材料时就要提醒他们以话题为最根本出发点,主持人必须根据内容进行发问,调动气氛。

2.为了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演示文稿不要过于繁复。

有几组学生准备材料时演示文稿制作花样过多,加入了很多与话题内容无关的动画和背景音乐,学生听众的注意力可能被这些无关内容或音乐吸引,到了提问环节往往答非所问。

指导学生制作要领,尽量保持简单:(1)文字字号不要小于20号;(2)每一页PPT中一般不超过10行;(3)只用一层缩进小标题,避免开“中药铺”;(4)不用倾斜或艺术化字体;(5)使用高品质的图片,并适当运用图表。

3.要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频度。

有时学生为了偷懒而选择诗文欣赏为话题,整个说听课全用来播放PPT播放视频,学生听众失去了参与兴致,主持人失去了锻炼机会,整个说听课最后以失败告终。

篇5:小学信息技术听课反思 体会

1、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教师的亲和力来自教师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挚爱以及适宜的表达方法;亲和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师智慧的一种综合体现。在借班上课的公开课中,亲和力能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互动,从而顺利地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参赛教师运用多种手段与学生在短时间内拉近距离。比如有的老师课前播放来自远方的祝福视频与学生拉近距离;也有的老师课前准备了简单、易操作且学生较为喜欢的小游戏;还有的老师在课前和学生自由交流,谈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等等。但是参赛老师准备的这些互动活动并不是随便的,而是与本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场景、技巧等。大部分老师的互动做得有声有色,学生参与积极,有效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 正式上课时师生之间的有效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好的导入有不可忽视的教学功能。在优质课展示过程中,老师们各尽其能,有用故事导入的,也有用经验导入的,都非常巧妙并贯穿课程当中,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2、节奏紧凑,语言贴切。在上课时大部分教师整堂课都非常流畅,节奏不快不慢,教师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整堂课调控的也很好,学生在课上兴趣一直很高涨,学的也特别快。从开始上课到下课,整堂课都感觉很愉悦,学生也都没有被束缚的感觉。而有的老师在讲课时平铺直叙,语言很平,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要精心设计环节,只有将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才能使师生都有所斩获。)还有些教师在讲课时,对突发出现的硬件或软件问题处理不当,而影响了教学的继续进行,这就需要平时不断提高自己应用硬件和软件的能力。(积极提升专业素质,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因此要积极学习、不断实践。)总之,教师要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这就要在平时多想多做。

3、体现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这门课本来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多媒体的使用必不可少。在每一堂课上,每位教师都运用了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在课件的制作上,有的教师用网页制作,有的用ppt制作,还有的用flash等。制作所用的软件不同,但各有特色。利用网页制作的学习网站以及在线提交当堂评价的效果特别好,能及时的反馈课堂信息,效果非常好,让学生通过网站来自主学习,里面信息丰富,学生看得懂、做得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合理分组,倡导小组协作。

提倡小组合作,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优质 课的展评中,几乎所有教师都对学生进行了分组,然后评选出一名小组长。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很大差异,所以采用小组协作学习,运用“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学习方式很有必要。小组长就是一名“小老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其帮助及督促组内同学完成学习任务或者上台给大家演示操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从而学习气氛十分高涨。

5、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新颖,多样化,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较好地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环境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优势,鼓励学生利用各种介质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如老师在《初始Scratch》这节课上,并不是把所有教学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带着任务以及操作的基础知识逐步向目标进发,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操作要领,并且很快就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精彩的课不是“讲”(相互研讨)出来的,不是“写”(勤写教案)出来的,也不是“听”(大量听课)出来的,精彩的课是“练”出来的。上课就像学开车,不能光讲理论,而应进行大量的实际操作,拥有失败的教训,获得感性的经验,才能不断改进与进步。

通过本次学习,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把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列出来,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解答:

1、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四年级学生刚上机时,学生积极性都很高,每周都盼着这节信息课,可是到了六年级时,每 个班总有3到5个学生不去机房,情愿在教室里写作业也不去上机,问其原因:不想去;学不会;没有机器等等。应该怎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呢?

2、教学。当前我们开设的信息技术课,我基本上都注重了学生学习软件技术的教学,这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当堂课学生学会了操作,时间一长,过一两个学期后,学生就不记得了。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

3、目标。每节课都有它的教学目标。我们怎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如何完成达成度,怎样制作合适的量规。对于扩展任务的实施又要注意哪些?

4、合作。现在都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可实际上合作学习基本上流于形式,怎样真正实施合作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在教学上要有疑必问,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在实践中去探索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有效及时的反思活动,同时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进步,不断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新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

篇6:信息技术听课体会

听课心得体会

淄博市博山西冶街中心小学

陈书玉

11月20日在博山小学参加了淄博市送教交流活动暨博山区德育信息化生态课堂研讨活动,通过听评课让我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对自己的教学做了反思,现总结如下:

一、教师的导入:

在信息课上,我认为导入只是告诉学生本节课内容和目标,没有必要弄得和其他学科一样的花式手段,但是通过王震老师的课—通过一首儿歌《蜗牛和黄鹂鸟》MTV导入,觉得自己错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合适的导入也是必不缺少的,只有好的导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让课堂“活”起来。

二、倡导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两位老师都对学生分了组,都进行了小组合作,组间Pk的方式来完成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并不是简单的流于形式的假的小组合作,是实实在在的合作。信息技术的动手能力差别很大,两位老师都“一帮一、一帮多”的方式,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差一点的学生,既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课堂上,王老师的一句话对我触动非常深:老师想听到的是我们队做好了,不是我做好了。就这一句话就能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要求,要使全部小组成员都完成,才能进行汇报,这就势必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真正做到强调团队合作,团队精神在不自觉中根植在学生的心中。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了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两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很好地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新颖,多样化,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牛老师在教学“CapsLock 和Shift”两键的组合运用时,就让学生先进行实际输入,探究其组合功能,然后总结汇报完成学习;王老师先演示蜗牛的动作,让学生把蜗牛听吃葡萄的步骤分解成3步,再让学生自己探究,看看自己能找到几种方法(积木组合)完成任务,两位老师都能很好的贯彻这一教学方法,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四、几点建议:

在泰山版新教材中,编程已经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编入课本中,第三册全册都是编程,我们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最好能体现流程图和算法的最优化,同时每个程序编写完成后,别忘记终止程序的运行,因为我们编程的最终目的要进行运用,要移植到硬件中去用,要保证程序的完整性。同时,背课时要与时俱进,别在出现老式键盘了,这样学生在使用时就会出现不认键盘的情况。同时,指法要贯彻在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始终,这是我们输入的基础。

篇7:信息技术听课心得体会

我们的生活早已被各种海报所包围,崔老师通过展示商业、电影、公益、文学这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海报,一下将学生的思绪从课堂牵引到他们与海报接触的每个瞬间,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询问学生“有没有创作海报的愿望”时,同学们纷纷响应,可见崔老师已激起学生们强大的创作欲望。所以后面的学习更多的是学生主动探索而非被动的学习过程。

二、明确的任务要求

在导入完成之后,崔老师就向同学们展示了这节课的任务和任务要求,让学生们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这节课的任务。崔老师还告诉学生,作品完成后将会评选出“优秀海报制作奖”。作品的评选会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将自己的作品尽力做到最好,也会让学生因为作品的评比而认真对待自己的作品,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小组合作

篇8:小学信息技术听课反思 体会

一、用时尚的信息解决课程的难点, 展现独特的教学魅力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 信息交流的频繁带来了新时代的时尚潮流, 很多新型的名词也随即出现。例如, 英语课堂中的SARS是一个代名词 (或简称) , 它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词, SARS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全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 简称SARS, 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在我们的课堂当中, 小学生并不知道SARS其实是一个代名词, (或者说简称) 而我在课堂中采用了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搜索平台, 课前准备好一些有关SARS的图片, 并搜取了网络上时尚的口头语, 解决了同学们对SARS的认识。比如说, 百度搜索中的SARS图片有肺部阴影、口罩及SARS病毒细胞图片, 同学们从直观的图片中间接理解到SARS是一种肺病, 一种带病毒性及传播性的病, 通过浏览、口头表达, 教学难点的问题迎刃而解。

又如, 教学MP3/DVD, 教师首先让学生猜测两者的意思及正确读法, 从中找到蛛丝马迹破译这几位字母组合的单词。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已对MP3和DVD有初步的认识, 因为大多数学生家庭都具有购买时尚的DVD或MP3/MP4的条件, 加上教师的多媒体演示, 两者结合进行整合, 就能轻松地处理教学难点。相比以往的填鸭式教学, 一味的灌输只能达到“点到为止”的效果。而在这堂英语课上, 教师采取了时尚信息结合直观的演示, 轻松解决了教学上的阅读难点。网络的信息处理, 化为教师源源不断的教学资源, 从实质上改革了整个小学课堂, 它的应用展现了教师教学的独特魅力, 为课程研究、课程整合带来新生力。

二、课堂清新, 有趣味, 构建和谐轻松的助学环境

随着新课标改革, 小学英语课堂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绿色、活泼、兴趣、热情为文化载体的新课程标准。清新、趣味的课堂教学, 是学生学好课文知识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担任着开启学生知识大门的重要角色,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这一个问题。例如, 在六年级英语下册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A:Let’s learn的教学中, watch TV、wash the clothes、visit grandparents、play football、clean the room是五年级学过的旧知识, 教师要充分利用旧知识引入新的教学环节。我采用Power point演示方法, 用鼠标点击课前准备好的课件, 屏幕上出现Zip正在看动画片。

老师 (教师用T表示) 提问:What does Zip do?

学生1. (学生用S表示) 回答:She (it) watches TV.

T:Good, watch TV!Read after me, watch TV!

教师接着点击, 同学们正兴趣高昂地盯着荧屏上的图画, 荧屏上出现了张鹏正在踢足球的图片。

T:What does ZhangPeng do?

S2:He plays football.

T:Super!Play football.

教师在复习了旧知识以后, 同学们已具备学习新知识的条件。

T:Now, Boys and girls look at me.

昨天老师去干什么了, 请看老师的动作, 记住是昨天的哦。老师随机做了一个看电视的动作, 同学们哈哈大笑, 随即举手说:Bingo。

T:What did I do yesterday?

S3:Watch TV.

T:Yes, watched TV.I watched TV yesterday. (演示板书) 点击小喇叭, 同学们听录音跟读。在短短的几分钟内, 教师简单的操作完成了Let’s learn的教学。板书完毕后, 教师进行了游戏操练 (炸碉堡游戏) :“同学们只要读准三次老师所点图片的单词, 就有一次投弹的机会, 导弹将直射我的碉堡, 直至打败老师为止, 这样同学们就可以获得一张印有喜羊羊的贴纸。”很快的,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所操练的单词全部琅琅上口, 教师还额外添加了课外知识辅导教学, 延伸所学的内容, 极大地提高了英语的教学质量。

从上面的例子看, 清新、趣味的教学不仅给了学生良好的助学环境, 还是完成新课标教学要求的一大教学风景线。

三、丰富的资源共享, 提供源源不断的教学创新

从百度搜索中, 我们不难发现, 有关教育网站资源达1亿篇, 可供我们学以致用的资源数不胜数。我们可经常登陆网站共同沟通发帖, 学习网络上“时尚”的教学方法, 也可以进行教学资源创作。例如, Power point课件、简短的教学视频录制等均可利用软件制作而成。如果还有时间, 教师可以创建网站, 上传可供下载的文档, 链接网站上的教学视频、教学设计, 以达到资源的共享和教法的创新。

上一篇:大学英语四级听力题型题型及答题技巧下一篇:xx服务站个人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