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网建设

2024-05-19

加强农网建设(共8篇)

篇1:加强农网建设

加强农网建设,造福甘州人民

------甘州电力改革发展10年回顾

甘州区电力局成立于1994年,1998年12由张掖供电公司代管。主要担负着甘州区农村18个乡镇、243个行政村、1991个村民小组、32.4万人以及石岗墩开发区、国营张掖农场的供电任务,供电营业区 4240平方公里。

1998年以来,甘州区电力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加内需的文件精神,在甘州区农村全面开展“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加快农电体制改革、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以下称两改一同价)”工作,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甘肃省加快乡(镇)电管站改革实行电网一体化的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张掖供电公司和甘州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实施 “两改一同价”工程,经过该局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历时10年,全面完成了省发改委批复的甘州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实施受到了甘州区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和用电客户的一致好评,工程项目的建成投运为甘州区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电网建设发展迅速。经过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实施“两改一同价”工程以来,甘州电网基础设施的 1

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与1998年实施“两改一同价”前相比,全区新增35千伏变电站6座,主变11台,容量37900千伏安,变电站总数达到12座,总容量86650千伏安;新增35千伏线路8条,长度85.2千米,形成35千伏线路12条总长度达158.6千米;新增10千伏线路512.4千米,形成10千伏线路48条总长度达1847.07千米;新增0.4千伏线路106.9千米,0.4千伏线路总长度1621.86千米;新增配电变压器396台,配电变压器总数达至3499台,总容量183094千伏安。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竣工投运,有

解决了过去甘州农网中效地改善了甘州电网的网架结构,普遍存在的网架薄弱、损耗大、电价高、事故隐患多的问题,达到了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平均小于10千米,0.4千伏线路供电半径平均小于0.5千米的技术要求。2008年甘州区电力局根据国务院拉动内需的政策要求,认真组织筛选农村电网建设改造项目,共确定申报项目24项,总金额约1.6亿元,为做好拉动内需工程打好基础。

二、供电能力大大提高。电网建设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甘州区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生产条件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对促进甘州区新农村建设、推动甘州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与1998年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前相比,全区农村新增

各类用电客户2万多户,用电客户总数达 10.1万多户,增长25.6%;供电区内各类用电设备17486台(件),总容量达 206838千瓦。2008年甘州区农村售电量达到1.67亿千瓦时,比1998年的1.07亿千瓦时增加0.6亿千瓦时,增长56%;户均年用电量增加326.5千瓦时,达到1620千瓦时,增长25.2%;人均年用电量增加220千瓦时,达到 515千瓦时,增长74.6%。通过农村电网改造,甘州区农村电网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明显改善,综合线损率由农改前的23%下降到2008年的9.6%,低压线损率为5.3%,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分别达到99.5%和96%以上,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优质、安全、可靠、经济的电能。全区乡、村、社通电率达到100%。

三、用电价格更加规范。1998年“两改一同价”工程实施以来,甘州区电力局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和有关规定,取缔了一切电价外加收、代收及其它附加收费,切实减轻了农民用电负担,经省市区物价部门和减负办检查,无加重农民负担行为,企业连续几年被市区物价部门评为“执行电力价格诚信”单位。从2000年开始,甘州区电力局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用三年时间逐步实行城乡电网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价格的总体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同网同价”工作。2003年元月,甘州区城乡居民照明用电实现了同网同价,2006年7月,甘州区城乡商业、非居民照明用电实现了同网同价,2008年7月份甘

州区城乡非普工业用电实现了同网同价。实行同网同价以后,解决了城乡居民用电差别,有力地促进了电费回收上缴工作,确保了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转。

四、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国务院国发[1999] 2号文件精神和《甘肃省加快乡(镇)电管站改革实行电网一体化的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全区实际情况,及时编制上报了《张掖市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和城乡用电同价实施方案》。1999年撤消了乡(镇)电管站,成立了由甘州区电力局统一管理的22个供电营业所,全面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通过考试考核,择优招聘录用农村电工,农村电工全部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营业管理上建立规范的电力营销制度,积极推行微机开票和电费储蓄等电费管理办法,推行电费公示制,让客户用上了明白电、放心电。在财务管理上实行统收统支,各项费用严格执行计划审核、一支笔审批和统一报销制度。建立健全优质服务承诺、精神文明和思想政治、营销管理、线损管理、安全管理等制度,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共建立各项管理制度212种、工作标准138种、管理标准88种。通过体制改革,规范了农村供用电秩序,消灭了“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和“乱收费、乱加价、乱摊派”的现象,基本实现了网改工程的规划效果,增强了农民的用电消费意识,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了职工敬业爱岗意识,提高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特别是供电营业所的管理水平与乡镇电管

站时期的管理水平相比变化较大。全区18个乡镇设立的19个供电营业所全部达到省电力公司农村供电所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服务窗口标准。甘州区电力局,2004年被省电力公司命名为“安全文明生达标单位”,2007年被省电力公司命名为“一流县供电企业”。

五、优质服务迈上新台阶。1998年以来,甘州区电力局坚持把“让政府放心、百姓满意”作为工作标准,把人民群众最关心、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供电服务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 “供电服务十项承诺”、“三公调度十项措施”和 “员工服务行为十个不准”等优质服务措施,严格规范电网调度信息披露、电价标准、电能质量、抢修服务、接电报装等企业经营和服务行为,建立和完善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加强电压质量管理及电力营销管理企业标准。通过电视和新闻媒体等形式向社会公布优质服务承诺、事故抢修和举报、投诉电话。积极开展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活动,不断强化供电服务规范化工作,优化服务程序,完善服务标准,规范工作人员服务行为,逐步建立健全了上下联动、社会监督、制度约束、群众评价的服务机制。落实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加强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源头治理工作。投资150多万元建成了内部局域网,开发应用供电营销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客户缴费实现了微机开票,缩短了客户等待时间,方便了客户。开通了95598客户服务专线电话,配备专职人员及时接听和受理客

户投诉及用电咨询,保证了客户用电要求,杜绝了违规、违纪和安全问题的发生。落实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措施,农村用电实行了“五统一、四到户、三公开、两监督”和一户一表,有效地杜绝了关系电、权力电、人情电和乱加价、乱收费、乱摊派现象。在各营业窗口及局机关实行了挂牌服务制、值班主任制、首问负责制和无周休日制的“四制”。在办理用电业务中,实行“一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内转外不转”,让客户真正享受“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虚心接受社会监督,经常深入基层进行明察暗访,定期召开局层面和基层供电所的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广泛征求用电客户、人大代表、地方政府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对出现的问题,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亲临现场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及时解决,真正做到了让政府放心,使客户满意。在区委区政府2008年行风民主测评中名列第一。2008年甘州区电力局被省电力公司命名为“文明单位”,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行业”。(甘州区电力局潘虎 撰稿)

篇2:加强农网建设

关于进一步加强

农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意见

2012年是公司系统农网工程任务最重的一年,当前各地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已进入施工高峰期。总体上看,各单位农网工程在有序推进,但仍存在少数单位由于农网工程管控责任不明确,工作落实不到位,发生了农网工程外包单位人身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进一步强化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防范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确保安全有序地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出以下要求:

一、充分认识强化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过程安全管控的重要性

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以来,各省电力公司高度重视,从完善制度、规范施工招标管理、强化过程管控等方面入手,整体上保证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有序地推进。但是,分析施工安全督察和近期个别单位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及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施工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各单位要提高对抓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保证平稳有序推进农网工程重要性的认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扩内需、稳增长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惠民工程、富民工程;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极为重视,对规范工程承发包管理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安全、有序地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 1的重要工作,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单位要严格履行建设单位责任和施工承包单位责任,强化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过程管理,加强施工单位资质审查及监督,增强参建人员安全意识,落实现场安全措施,切实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二、全面落实农网工程管理责任

各单位必须坚持“谁管理、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各级农网工程管理责任。承担农网工程建设任务的单位、负责农网工程管理的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组织领导。定期组织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由县供电企业及所属多经单位、集体企业等有管理关系和关联关系的单位也必须通过招标或竞争性谈判承揽的施工任务,其资质和能力必须符合要求,其施工安全管理要纳入县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三、严格工程承发包管理

当前,在工程外包管理方面,部分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施工单位名义资质,轻施工队伍管理水平及技术力量的审查;重施工管理规范性文本的齐备,轻现场安全措施的审查与落实;重工作布置,轻现场检查、督促等过程管控,导致有的工程管理出现“以包代管”,工地施工管理及技术力量不足,现场安全管控不到位。

各单位要认真开展工程发包管理,该招标确定施工队伍的,必须公开招标确定施工队伍。要开展施工承载力分析,防止施工单位超能力承接施工任务。严格执行公司《电力建设工程分包安

全管理规定》要求,加强对分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规范分包合同及安全协议,严控分包工作任务和作业范围,强化农网工程分包全过程动态管理。对分包队伍要执行分包商资质审查、准入制度,严格审查分包商资质业绩,严禁超资质、超范围、超能力承揽工程。要严控施工分包安全风险,严禁层层转包或违法分包,严禁“以包代管”、“以罚代管”。建立不合格分包商清退机制。坚决禁止主体工程专业分包,录用资质、业绩不合格的分包队伍。统筹工程安排,防止前期准备不充分,材料到货不及时,出现不顾安全赶工期、抢工期。

四、强化施工过程的重点环节管控和监督

突出防触电、防倒杆、防高坠,加强“三措一案”的编制、审查工作,应用公司《农村配网施工安全措施编制指南》,切实提高安全措施的针对性。加强对施工单位执行“三措一案”的监督管理,严格监督施工现场的有效执行。要切实落实项目经理和施工现场负责人的安全责任。加强施工计划的刚性管理,严格“两票”等基本安全制度的执行,深入开展“反六不”违章。严格风险点控制,对可能导致触电等危险性生产区域内的施工,要事先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对组立杆塔、展放导线等重要工序,施工技术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指导和监督;对跨越铁路及高等级公路等重要设施的施工方案要严格审核,并监督实施。加强拆旧工程的勘察、方案制定、现场实施等环节工作,周密做好拆旧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督查是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抓手。各单位要采取成立安

全督查队,采取不打招呼的方式,深入施工现场开展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严肃处理,并举一反三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五、开展参建队伍实际施工能力专项核查

在全国“安全月”期间,组织开展农网改造工程参建队伍的“五查一整改”专项活动。

“五查”,即:一查管理人员配备是否到位。重点核查专业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安全监督人员是否按规定配备到位。二查人员持证上岗情况。重点核查参加施工的人员的持证情况、技术素质。三查安全制度的掌握情况。以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考试为重点,核查技术负责人、安全监督人员、技术人员等类人员电力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四查施工机具配备是否满足施工要求。五查安全工器具配备是否齐备、合格。一整改,即针对“五查”所发现的问题,全面开展整改工作。

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层层开展核查,地市公司要全面核查,省公司开展抽查,核查结束后,对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并填写附表1、2,于7月10日前,上报公司农电工作部。公司将开展督查,对核查不全面、整改不落实的单位,公司将进行通报。

六、严格信息报送

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等有关事故信息报送的规程制度,做到上报及时,不迟报、漏报或瞒报。发生农网工程人身伤亡事故(含外包工程和外协施工人员),在得到信息的第一时间向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及农电工作部报告。

联系人: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朱建军

电话:010-66597652,系统电话:91812-7652邮箱:jianjun-zhu@sgcc.com.cn

附件:

篇3:加强农网建设

一、农网规划出现的问题分析

某农村电力公司扎实地开展了农网规划与建设工作, 通过加大农网建设资金的投入, 该农电公司取得良好的成绩, 据资料表明, 该农电公司全年供电量18k Wh, 供电可靠率达99.8%, 电压合格率达99%, 全年电费回收率为100%。但是, 该农电公司未开展农网规划与建设之前, 该农网还存在诸多问题, 下面对农网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一) 安全隐患得不到有效解决, 缺乏对农网的整体规划

在农网规划建设的初期规划阶段, 由于没有对农网进行整体规划, 导致农网结构的不合理, 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解决, 主要因为受资金条件的限制, 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加强农网的统一规划和建设, 甚至一些农电公司为了节约成本, 往往采用就近拉线的方式, 致使局部负荷过大。然而, 对于过载线路或居民集中用电区域, 简单化地加大导线面积或增大配电变压器容量的方式, 造成了农网局部结构混乱, 给农网的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 农网低压网络基础薄弱

当前, 农村电网普遍存在设备老化、配电变压器容量不足、导线面积小及无功补偿严重不足的问题, 农网电网的基础薄弱, 给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了隐患。

(三) 农网10k V过载线路多

当前大多数农村电网普遍采用以配电变压器为中心的辐射型供电接线模式, 基本上都未能满足“N-1”原则。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集中居住的密度越来越多, 工业园区也逐渐形成规模, 这就造成当地的用电负荷过大, 原有线路的电压增大, 显著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因此, 加强农网规划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强农网规划, 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对农网改造与建设进行全面规划, 统一规划, 做到科学合理, 将降低供电网络的损耗和提高供电质量作为重点内容, 采取新建和改造等两种手段, 使农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 注重农网改造的质量

在农网改造中, 合理安排建设与改造项目, 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来建立配电网工程项目库, 对初选的项目进行经济评估, 然后根据项目的经济价值及安全性、可靠性进行评审论证, 最终确定农网改造项目。只有明确规划农网改造内容, 严格把握技术关, 使确定的改造项目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要求。在确定项目中, 应充分考虑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确定的改造项目应适当地方经济的发展, 不能偏离减轻农民负担的大方向。创建优质农网工程, 在农网改造工程建设中, 必须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合同制、招标制、监理制等制度的实施, 明确分工, 明确责任和权利, 要求建设方法、施工方、监理方参与到工程质量管理中, 在实际施工中,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施工理念, 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程和相关规章制度来施工, 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监督与管理, 严禁作出违纪的事情, 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以保证农网改造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二) 科学、合理规划农网, 提高农网管理水平

农村电网规划应与城镇的规划建设紧密配合, 同步实施, 使农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重要内容。因此, 农网规划建设中, 应做到以下内容:

1做好10k V配电网规划

将10kv配电网的规划纳入到当地发展规划中, 对10k V线路进行规划设计和总体布局, 对原有不合理的结构网络进行调整, 禁止1条10k V线路向几个村供电, 减少供电半径, 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于新建设的10k V线路, 应将其规划于公路旁或走廊内, 便于今后的维护管理。若电网规划走廊内, 需要加强与镇政府的沟通协调, 配合当地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进行10k V线路规划建设, 以保证电网投资用电。尽量明确农网的供电范围, 合理调整变电所的负荷及裕度, 对于高用电用户来说, 必须具有两个或两盒以上不同的电源供电。

2合理规划配电台区

针对农村用电分散、设备老化、负荷不集中及安全隐患多的情况, 以《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为依据, 在规划设计中, 将农网网络布局和农网结构的改善作为重点内容, 新建与改造结合, 在供电安全、可靠的前提下, 力争做到经济合理。第一, 明确变压器的位置, 尽可能将变压器放置在负荷中心, 选择地势较高、线路运输比较方便的地方, 以便于今后的维护检修;第二, 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 更换高能耗配电变压器, 选用节能环保型变压器, 按照用户用电容量合理调整配电变压器负荷, 有效避免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3加强农网电能计量及负荷监控管理

对农村低压户采用一户一表制, 采用自身功耗少、具有防窃、有指示报警功能的新型电能计量装置, 确保计量表计的准确性, 从而完善计量管理。除此之外, 采用实时负荷监测对315k VA以上的大用户及100k VA以上专用户实现远程负荷监控, 避免因负荷过大而造成安全隐患的发生。

4加大无功补偿装置

在无功补偿方面, 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 在农网改造中实现无功优化, 以配电台区为单位, 对低压电动机、配电变压器等机器的无功负荷进行优化补偿, 为了达到优化的效果, 可以采用集中与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10k V的变压器来说, 通过优化, 使功率因素达到0.96, 一般用户的功率因素达到0.86, 100k VA及以上用户的功率因素达到0.91。通过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改善电能质量。

5引进新电气设备, 更新和改造高能耗的电气设备

从原则上来讲, 应以更新为主, 更换为低功耗型、带有在调压的变压器, 并且做好变压器的实时监测, 合理选择监测点位置, 一般在低压线路末端的计量点和10k V配电网线路末端用户的变压器二次侧选定电压监测点, 并安装电压监测表, 每月进行电压传输的技术分析, 确保电压合格率, 针对线路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以保证线路的稳定运行。

(三) 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交流, 加大资金的投入

农村新建和改造工程是一项长期性、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范围广, 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 农网改造工程需要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只有政府给予农网改造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农网改造工程才能顺利进行, 才能有效解决农网改造过程中资金困难的问题。所以, 农网改造规划中, 应将其列入到当地经济发展规划中, 要求地方政府参与到农网改造规划中, 使当地政府将农网改造与建设作为重要的内容。通过当地政府与电力企业的相关部门一起探讨, 提出电网规划建设的建议, 以促进农网的持续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针对城镇用电集中的问题, 在农网规划中, 应充分考虑农村配电网与城网规划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协调性, 根据各个区域负荷及电力供平衡情况, 并结合上级领导提出的电源点布局的要求, 合理规划, 以保证农村配电网与城网的合理连接, 提高农网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农网规划建设发展前景

注重农网的规划管理, 逐步加强农网的规划建设, 在农网规划建设与改造中, 应充分考虑近期与远期的经济发展要求, 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 合理规划, 以保证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某农电公司通过新建10k V线路110条, 总长度达到315.381km, 改造线路18条, 总长度达到58.261km, 该农电公司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今后的农网规划中, 该农电公司将对低压配电网进行改造, 逐步完善低压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实现低功耗的环网供电, 合理调整农村配电网的负荷大小, 将农村配电网纳入到城镇总体规划建设中, 构建坚实的网络结构, 实现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的现代化农村配电网, 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因此, 农网规划建设与改造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结语

面对当前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现有的农网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科学合理地进行农网规划建设与改造, 将农村电网建成网架坚实、装备先进、科学管理的现代化农村配电网, 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前农村配电网的运行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农村电力负荷大幅度的增加, 导致当前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紧张, 电力企业应对农村电网的改造引起高度重视, 提出加强农村电网的规划与建设, 使农网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农网规划,电网改造,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德明, 向海清.加强农网规划与建设, 提高农网管理水平[J].供用电, 2007 (06) :29-31.

[2]杨建勋.加强农网规划与建设, 促进农网管理水平提高[J].科技创业家, 2012 (13) :246-248.

篇4: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网智能化建设

【关键词】电力;科技进步;农网建设;农电事业

加快推进科技进步是建设现代化农村电网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可以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在农村电网建设中,如自动抄表、有载调压变压器、绝缘架空导线等材料,科技进步的发展,推动了电网的发展。但是,随着新农村电网的建设改革,当前农村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解决。

1.新农村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新农村电网体制的改革,对农村电力科技进步作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农村科技进步的电网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在“十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对农村科技进步工作作了回顾,也提出了两改一同价政策,“十五”期间的农网科技进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个方面:农村电网网架结构大大加强;农村电网的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现代化管理手段逐步推广;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等方面,农村电力事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但是,目前农村电网在科技进步工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电网科技进步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缺乏农网技术发展方向的超前性研究、科技资源利用率不高、农网科技人才队伍难以满足农网科技进步的要求等等,这些现象阻碍了农村电网事业的发展,农网科技进步工作难以开展。在农网建设中,应注重科技进步的发展,找准科技进步的方向和领域,以提高农网科技技术含量为目标,并提高农村电网的建设水平,以保证农网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因此,科技进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使用,是农村电网建设的重要任务,科技进步成果的应用使推动农网建设的重要保障,如何加快科技进步步伐,建设现代化农村电网,这就需要建立农网科技进步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及加强农村电网的管理,从而推进农村电网科技进步。

2.农网科技进步建设的战略目标

农网科技进步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农村电网服务,各单位应认真 虑农网的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从而实现农网电力实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科技进步的农网建设,要求努力建设现代化农网,实现长期规划的高压配电网络主网架构,推广农网建设典型设计,从而不断提高农网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降低建设成本,实现农网安全生产管理,加快农网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步伐,进而提高农电优质服务水平。以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3.基于科技进步的新农村电网建设策略

3.1建立农村电网科技进步组织体系

加快科技进步步伐,建设现代化农网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建立健全的农网科技进步工作管理机制,并且抓住科技进步工作的方向和领域,从而加快农村电网的建设,在建立农网科技进步管理机制中,应以农村电网体制改革后的管理方式为基础,并根据当地的用电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农网科技进步组织体系和监督保障体系,使农村电网科技进步工作认真落实到位,以满足科技进步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另外,建立完善的农电技术规范和标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加快推进农村电网科技进步,对农电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制订和修改,这就需要各个电网公司参与到农电技术规划和技术标准制订、修改中,以满足新农村用电需求。各个电网公司应结合电网建设要求,不断进行电网技术的改造和改善,优化电网的网络结构,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从而提高农网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

3.2加强农网科技技术的超前性研究

加强农网科技技术的超前性研究是当前农网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超前研究,可以准确把握农村电网科技进步工作的方向,因此,在农网技术发展方向研究中,各个单位应按照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发展规划,在制定、修改科技发展规划中,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工作的引领作用,使农网科技进步工作落实到位。随着科技技术的突飞猛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在人们面前,而这些科技技术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农网建设中,应注重现代化科技技术的研究,借鉴同行的研究经验,加强同行之间的合作交流,将借鉴的新知识、新技术引入到本地电网建设中,使现代化高端技术适应当代的科技进步步伐,推动电力事业的发展,提高农网科技进步的装备水平。

3.3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农网科技进步工作的有利保障,在农网科技进步工作中,各个单位应建立一支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而为农网科技进步工作提供专业的科技人才。各个单位应加强员工的培训力度,通过专业的培训活动,从而提高农网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员工的教育培训不仅可以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也能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一支强大的电网建设队伍。

3.4农网工程典型设计的推广应用

典型设计是实现规划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管理手段,其不仅可以实现统一化的工程建设管理,也能合理控制电网工程造价,国家电网公司可以吸取典型设计的经验,完善农网建设管理,从而加快农村电网设计进步,进一步提高电网设计质量。典型设计的运用,不仅可以规范了电网网络结构,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通过有效整理电网设备,从而降低电网的运营成本。而农村电网建设涉及面积范围广,大力推广应用典型设计,使农网网络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解决农村电网供电质量低、可靠性低的问题,进而建设自动化、装备水平高的农村电网。典型设计应用在农村电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4.结束语

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建设现代化农村电网是当前电网公司一项困难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农网建设中,应加强农网科技技术的改造和新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从而提高农网科技的装备水平,以保证农村电网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推动农村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郑宝森.加强农电企业管理推进农网科技进步[J].农电管理,2009,09:7-9.

[2]刘一.国家电网公司制定农网科技进步工作思路及任务[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29:6.

篇5:农网完善项目建设工作汇报

首先,我代表XX局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局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200*年以来,我局坚持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抓基础、上台阶,大力推进农电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逐步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并将200*年农网完善项目的建设作为今年电网建设的重点,不馈余力的抓实、抓好。现将相关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XX电力局概况:

二、农网完善项目完成情况:

XX电力局200*年农网完善项目工程,计划投资总额为630万元,主要包括四个项目:

二、农网完善项目实施过程: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物资管理,严把工程质量,注重现场安全,确保了全部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XX电力局农网完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XX电力局农网完善工程的总体部署,研究决定农网完善工程中的重大问题,统一安排部署XX电力局承担的电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审查和批准农网完善工程的实施方案。成立由生产副局长任组长,营销部、财务部、调度室、保卫科、农村用电部、安全监察部负责人为组员的“农网完善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督办领导小组决定的具体工作,积极做好与地方乡镇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二是强化物资管理。本农网完善工程主要物资由省公司统一招标,我局农网完善工作小组按照工程实际需要与厂家签订技术协议。省招物资到货后我局技术人员按照技术协议严格验收,并按省公司要求将抽检物资送检,把好了设备入网安全第一关。对于施工单位自采的零星物资,我局指派职能管理部门监督其组织三家以上供货商进行比质比价采购,保障了工程质量、避免了资金浪费。设备安装投运前严格按照交接规程进行试验,确保设备健康入网运行。

三是严把工程质量。严格落实工程监理制,成立了“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督,将质量管理贯穿于物资购进到工程验收的各道关口。严格落实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从项目设计、施工到工程监理都严格按《合同法》签订合同,明确任务、质量和工期要求。重视工程设计,从踩点、设计、会审、绘制,到确定初步方案,保证了勘测设计的科学性、严谨性、合理性。规范进行验收,验收人员认真对照设计图纸,现场测量设备材料的型号、数量与工程竣工图、竣工决算是否相符。

四是注重安全管理。落实现场各类人员安全责任,严细管理,强化监督。由主管局长到施工人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增强施工安全意识。狠抓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技能水平。开好班前班后会,及时总结当日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安监部对施工现场全过程跟踪,利用车载摄像装置,严查各类违章行为,并及时进行考核。加强竣工验收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安全方面进行严格验收,消除隐患,杜绝设备带病运行。

另外,我局在XX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中,缜密部署,合理安排,结合春季预防性试验加紧组织实施施工,避免了重复停电带来的电量损失,减少了人力物力损耗。在混用配变增容改造工程中,我们将替换下的配变,根据实际需要再次利用到小负荷台区,减少供电半径,提高供电质量,同时避免了资产的闲置。

三、农网完善项目创造良好效益:

一是确保国家重点建设。国家重点工程京沪高铁穿越我县境内,其中15台500KVA施工配变安装于XX变电站10KV出线,XX变电站增容改造迫在眉睫。农网完善项目XX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及时解决该站由于中铁17局、18局施工负荷接入后主变过负荷问题,确保了国家重点工程京沪高铁的顺利施工。

二是支援县域经济发展。XX变电站增容工程,满足N-1标准,保证了我县北部工业园区迅猛发展带来的用电需求,目前XX经济园区建设后劲十足,家具产业集群和XX企业正迅速壮大,本期增容工程供电能力的大幅提高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三是改善城乡居民用电生活。本次项目中50台配变增容工程,解决了我县部分混用配变过负荷问题,提升了供电质量,扩大了供电能力,尤其是在春节前的及时投运,保证了春节和夏季的负荷高峰期间电网安全运行,为树立国网品牌和提供优质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

下一阶段,我们将积极与县委、县政府积极协调和磋商,进一步确定线路走经,待省招物资到位后及时组织施工,尽快完成35kV马城线建设工程。

综上所述,我局200*年农网完善项目的建设完全按照计划实施,县域电网供电能力得到有效改观,城乡居民得到了实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确实是造福于民、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衷心的希望省公司领导提出宝贵意见,我们有热情、有信心、有能力,将此项工作做得更好。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篇6:对安徽农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琚书存席志福邹晓宏

安徽农网依靠政府推动,部门支持,立足“三农”,锐意进取;服务面不断扩大,点击率持续攀升,互动性日渐增强,影响力逐年提高,已经成为农民心中的“致富金桥”和“科技之窗”。10年来,始终走在同行业前列,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与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面对当前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安徽农网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升水平,需要我们对安徽农网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农网的未来发展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安徽农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注重发展省中心,对市县级农网建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大部分市县级农网服务水平下降,影响力减小,乡镇信息站逐渐萎缩。全省农网组织体系趋于弱化,形成了上大下小,头重腿轻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省中心缺乏指导性,省、市、县、乡(镇)四级农网体系上下联动能力不强。

2、农网工作尚未纳入正式气象业务管理范围,对市县级农网中心约束力不够。

3、市、县政府支持的维持经费不足或无经费投入,同时,没有其他有效的维持手段。

4、县农网中心人员紧缺,多数兼职,无法投入太大精力,与乡镇信息站联系较少。

5、市县农网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信息时效性差,服务水平和手段不高。

6、乡镇信息站正常维护运行费用没有保障,没有建立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运行机制。

二、安徽农网发展的因素分析

虽然安徽农网为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具有一定的用户基础、技术基础、实践基础。但从安徽农网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仍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笔者认为:农网建设与发展,认识是前提,投入是基础,创新是动力,服务是保障。

1、认识上的制约

在农网工作调查中发现,很多市县对农网的建设和发展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农网建设目标含糊。农网创建之初,气象部门拓展服务领域,利用自身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搭建农村信息服务大平台,提高了气象部门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农网服务“三农”,虽然创造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未曾体现,一定程度上调动不起基层的积极性,引起了

一部分人的反思和疑问,认为气象部门没有必要办农网,办好农网也得不偿失。他们感到从事农网工作没有奔头。与此同时,少数市县对“为什么还要办农网”、“农网究竟怎么干”、“办农网要达到什么目标”等问题不够清晰。少数市县认为,只要农网有效益,就能够派专人去干,千方百计地做好农网工作。由此可见,在开展科技服务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部分人忽视了农网体系多年来取得的社会效益,对现阶段如何加强农网建设和发展的认识不到位,没有从“大气象服务理念”的角度思考农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

2、资金上的制约

从调查的情况分析,资金上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农网组织体系建设和发展。农网建设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一是加强部分市县农网中心建设,使其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并做好信息服务。二是加强农网乡镇信息站建设,大部分乡镇领导不重视,乡镇信息站运行困难,需要吸纳社会资金,进行商业化运作,才能实现信息站可持续发展。为此,加强部门合作,淡化对乡镇信息站的直接管理,多家联手,共建乡镇信息站;坚持不懈地抓好省、市、县三级农网体系建设。争取政府项目资金,市县气象部门要加大对农网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市县农网基础设施条件,确定市县农网有专人负责,增强农网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能力,尤为必要。

三、农网发展对策与建议

在网络世界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个网站必须理清自己的发展思路,做出自我特色,用特色去吸引网民,走品牌化之路。安徽农网也不例外,惟有努力探索,未雨绸缪,把握好自己的战略定位,才能抢占同行业的制高点。

1、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发展目标

虽然农村信息化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格局,但只要积极应对,转变思路,整合资源,就能优势互补;我们需要提升省农网中心实力,突出市县农网中心服务功能,市场化运作乡村信息站点。对市县农网中心,采取行之有效的资源整合,倡导信息共享,实行一站式服务。对乡村信息站点,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加强与组织部门、通讯运营商合作,转换运行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激活乡村信息站点,促进信息站点的可持续发展。瞄准农村信息化技术的前沿阵地,确立“立足安徽、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目标,将安徽农网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农业信息发布和商务网络平台。

2、加强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当前推进农网组织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重点扶持县级农网中心建设。县级农网中心缺乏人才和资金,加强县级农网建设和发展,是农网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否则农网体系建设就成为空中楼阁。建议县级农网中心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不必自建网站,按照省级农网中心设置的统一模板,进行日常信息维护和更新。二是要以市级农网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市级农网中心目前设有编制2~4人,人才、技术和资金有的已经到位,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先抓好市级农网建设,才能有效促进县级农网建设和发展。此外,省中心应加强对市县农网的业务培训,支持市县农网的均衡发展。

3、坚持自我特色,提供优质服务

网络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没有特色鲜明的主题内容,没有独到的服务,就很难吸引浏览者,更不用说留住浏览者。因此,安徽农网的信息内容要突出地域及产业特色,不断丰富特色服务内容。针对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服务信息进行深加工,提供精细的信息服务。不断扩展信息采集渠道,不断完善信息服务手段,采用电视、电话、广播等信息传播手段,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开展“农网短信”、“农民网吧”、农村科技123、电视上网等各具特色的服务方式,为农民提供了一条方便、快捷、省钱的信息服务通道。只有提供优质服务,才能确保农民朋友成为自己的忠实网友,使农网成为农民心中的第一品牌。

4、寻求发展模式,保证持续发展

目前,安徽农网是政府主管、农委牵头、气象主办的运作模式。政府资金投入较多,运作较为顺畅。倘若将来政府扶持力度较小,仅靠有限的行政拨款,其发展和生存空间必然受到制约。为此,农网要生存和发展,发展方式无疑是一个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如何在网络经济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笔者认为建立公益服务与商业运作的并行机制是农网今后切实可行的运行方式。如发展网站广告业务、代建代管网站、会员制服务、农产品市场商务等;也可与通信运营商合作,争取社会融资,共建农网乡镇信息站点,有效保障乡镇信息站点的良性发展。通过优势互补,农网不仅能取得很好的运营效益,农民朋友和相关企业也能产生良好的生产经营效益。

5、加强部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安徽农网要想办成内容丰富、充满活力的网站,不仅要与政府部门紧密合作,争取资金与人才支持;还要与涉农网站加强合作,尤其要与省农委加强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坚持多网合一,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还要与省委组织部的先锋网合作,在全省1000个乡镇、10000多个行政村建立先锋在线服务站点,延伸农网触角,扩大信息服务的覆盖面;还要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选择建立一批农业专业应用数据库,包括基本理论、农业生产管理及相关技术、市场经营活动等内容,以便加强农业科技数据库资源建设,为农民与农企及时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服务。

6、增强创新意识,永葆农网活力

篇7:县级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探讨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智能化电网建设,“十二五”期间将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因此,如何把握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机遇,有效提高农网的供电能力和安全性,促进新兴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是电力企业深入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问题。文章阐述了智能化农网的基本概念,介绍了目前西部一些地区县级电网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配网自动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县级电网智能化升级改造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智能化;农网;配网;升级

当前,随着国家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引导,小型城市及农村的现代化工业、农业正在崛起,使得中低压电网配置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安排4100亿元用于农网改造,对县级电网而言,这是继上世纪末农网改造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升级改造,对农网发展既是一个极好的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区域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如何抓住这次电网改造升级的机遇,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设一个坚强的县级电网,为区域政治、经济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是我们亟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农网智能化的含义。

农网智能化的基本特征是技术上体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管理上体现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

信息化是指在农网中体现为有效整合农电管理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依靠农网智能通信手段,利用信息集成技术解决方案,为农电业务一体化管理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自动化是指在农网中体现为适应农网特点和运行环境,适度提高农网智能装备水平,依靠面向多点分散数据的低成本高可靠通信系统、实用化高效信息采集传输及集成应用自动化与优化运行系统,实现农网自动化运行控制与管理水平提升。

互动化是指在农网中体现为电力供应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采用智能用电与互动化新技术,通过信息实时沟通分析,为用户提供透明、友好、便捷、安全的服务,实现农村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的灵活接入,促进电能的安全、高效、环保应用。

二、西部县级电网现状。

在上世纪末全国农网改造中,对县级电网的供电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以陕西黄龙供电分公司为例,通过当时的升级改造,在中压配网线路分段和分支上采用了真空开关,建成了陕西农网首个环网供电线路,并取得了线路损耗明显下降,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的良好效果。但是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工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老旧的电网构架、配变台区的布点、设备的功能已不能满足目前用户的要求。

1、中低压配网构架布置不合理。

县城配网馈路供电辐射半径远远超过承受能力数倍,电源单一,10kV配网线路N-1比例过低,发生故障后引起大范围停电的风险较大。配电台区布置供电半径远远超过250M,配变容量配备不足,低压导线截面制约负荷发展裕度,对居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2、设备落后,电网升级发展基础薄弱。

虽然一些县级配网较早实现了环网供电,但是在联络、分段、分支的开关选型上,10kV真空开关没有监测、保护、控制测量接口,保护的整定不能按负荷阶梯型来整定。配变没有监测、保护、远抄接口,中压配网一旦出现故障,仍然采用全线人工逐段排查,工作效率低,停电时间长,经济损失大。

3、低压配网导线载面偏小,集装箱安装方式缺陷多。

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的电网改造中,县城城网就采取了电缆下线,电度表集中安装,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负荷的自然增率以每年20%递增,每户居民最高负荷可达7kW,之前选用的电缆已无法承担目前的负荷。加之低压供电半径偏长,电压质量无法保证。

4、电网规划缺乏前瞻性。

由于西部的发展相对其他地区而言较为滞后,因此,电网的规划水平受到经济、信息、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制约。尤其是缺乏与发达地区的技术交流,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来管理和维护引入的先进系统,多种因素导致西部县级电网结构和运行水平都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三、县级配网自动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般县级电网的规模不大,在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时,应该遵循稳定可靠、实用、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避免追求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大而全和盲目建设。

(2)从经济方面考虑,县级电网配网自动化建设要有针对性,抓住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避免建设结构复杂的自动化系统,否则一方面投入大,另一方面维护起来也比较吃力。

(3)根据以往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经验,通信是配网自动化的瓶颈。已有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往往由于通信通道故障,导致已有的系统运行结果不理想,甚至瘫痪。尤其是一些采用光纤通信的系统,由于光缆运行环境不好,容易受外力的破坏而中断。所以,通信的管理和维护,是维持配网自动化正常运转的重中之重。 (4)在方案选择上,不仅要注重故障处理的效果,还要关注达到这些效果所需要具备的条件,考虑各种情况下的可靠性。因为有些系统发挥正常的故障处理功能需要具备许多条件。例如单一的主站集中控制的处理模式,这种模式要正常功能发挥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通信信道完好;主站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稳定正常;故障处理基于的计算机上的配网网络拓扑结构与现场一致;现场FTU设备和通信装置运行正常。但问题是上述4个要素经常不能同时得到满足。因此,在方案选择时要深入分析,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建设方案。

(5)配网自动化涉及的技术专业面比较宽,所以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要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组建,为后期的.技术维护奠定基础。

四、适用于县级配网的自动化建设方案。

1、基于故障指示器的故障定位系统。

故障指示器通过检测短路电流的特征来判别短路故障。通过在分支点和用户进线等处安装短路故障指示器,可以在故障后借助于指示器的指示,迅速确定故障分支和区段,大幅度减少了寻找故障点的时间,有利于快速排除故障,恢复正常供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近年来还发展了具有同时检测单相接地故障和相间短路故障的的二合一故障指示器,使得指示器的功能进一步扩展,而且它的通信可以采用GSM短信方式、GPRS/CDMA等通信方式,所以在此基础上配合安装一定数量的通信终端,可以将故障指示器的动作状态发送到控制中心,在控制中心的计算机地理图上或单线图上直接定位故障点,大大提高了故障指示器定位故障的自动化程度和故障处理效率,是一种最经济实用的自动化方案。这种方案不需要改造一次设备,主要是在现有设备条件的基础上加装故障指示器和通信终端,就可以初步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减少故障巡查和故障处理时间,而且投资省,见效快,容易实施,也容易推广。

2、在故障定位系统基础上升级的二遥方案。

这种方案是在第一种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监测终端,除了具有第一种方案的功能外,可以实时监测电流和开关状态,实现对电网的基本监测。在故障自动定位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线路电流的测量和监测,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更进一步满足我们对配网的基本监测要求。而利用故障指示器本身作为电流测量探头,正常情况下监测负荷电流并定时上送,故障情况下检测故障电流并给出故障指示的技术已经获得突破,将大大提高该自动化方案的实用性,使得我们不需要对现有任何一次设备进行改造,即可实现对配网的两遥监测(遥测、遥信)。事实上,大多数需要遥测的地方,只要监测负荷电流,已经可以满足我们对配网的监测要求。对于县级电网而言,这种方案采用GPRS/CDMA等通信方式基本就能满足需要。

3、分布式智能控制方案。

这种方案主要是用智能控制器配合电动开关,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和自动转供电,是在原来的电压分断器、电流分断器、重合器技术基础之上发展出的一种技术,投资省、见效快、可靠性高,不需要通讯。通过给电动负荷开关、断路器配置一台智能自动化装置,综合监测线路电流、开关两侧电压、结合开关状态的检测,在故障情况下可以自主判断故障位置,自动跳开故障区段的两侧开关,自动合上联络开关,实现故障区段的自动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如果在这种方案的基础上增加通信装置,可以自动升级为标准的FTU,实现三遥(遥测、遥信、遥控)功能,比较适合手拉手供电的环网系统使用。

4、具有通信功能的分布式智能控制方案。

这种方案是在第三种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局部光纤通信,环网内的各FTU互相交互信息,在故障后毫秒级的时间内直接跳开离故障点最近的两侧开关,而变电站出线开关并不需要跳闸,这使得停电区域最小,同时联络开关自动合闸转供,保证停电时间最短,而且这种方案即使在网络通信失效的情况下,该环网中的设备会自动转为第三种方案工作,从而保证故障处理的功能不会丧失。这种方案的特点是停电范围最小、停电时间最短、效率高、投资省、见效快、可靠性高,适合具有光纤通信通道的场合,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电网可以考虑使用这种方案。

五、结语。

篇8:加强农网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

一、目前存在于农网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 面积大、分布点多、难度大

农网络都会遍布到城乡的各村、各组、各户, 其涉及的地域范围非常广泛, 并且分散性很强, 对设备以及线路的维护面积很广。因为农网具有面积大、分布点多、设备质量、施工操作难度大等方面的原因, 所以在对事故缺陷和隐患发现时通常非常复杂, 需要维护的线路和设备非常多, 要想使得安全管理责任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那么难度是非常大的。

2. 用户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经常出现破坏电网的情况

农村在安全用电方面没有进行到位的宣传, 同时部分农村用户没有增强安全用电的意识, 经常出现意外触电伤害, 甚至伤亡的情况。同时, 对电力设施进行损坏、盗窃、破坏的违法行为也经常发生, 还有许多违章建筑、私拉乱接电线的行为都给农网的设备、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安全威胁,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网的安全管理。

3. 在供电所内没有进行到位的管理, 没有

有力的安全措施、职工、素质不高, 经常出现习惯性违章的情况。没有认真贯彻实施相关的安全技术措施, 很多职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因为觉得手续繁杂, 而凭借自己的经验将手续进行人为的简化, 不能杜绝习惯性违章情况的出现, 这些都增加了农网安全管理的难度。

4. 缺乏到位的技术措施

没有将有关安全的技术措施进行充分的贯彻落实。很多职工采取凭经验办事的方法, 在工作中不使用相关的绝缘手套、绝缘靴、更不使用绝缘棒、不悬挂有关的安全警示牌等, 这经常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 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触电伤亡的情况, 严重影响到农网的安全生产。

5. 存在复杂、多样的安全隐患、缺陷

因为农网具有面积大、分布点多等特点, 加上自然灾害、施工操作、设备质量等主客观的因素, 所以在农网中存在着复杂的安全隐患和缺陷, 这也是导致事故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

6. 由于受到外力的影响部分配网设备和线路损坏严重

因为存在很多不法分子损坏和盗窃电力设备和线路的情况。并且, 经常在运行线路杆塔进行危险的放炮取土、取石、建房现象, 还有对部分农村的低压线路进行私自跨越、对部分线路的通道进行占用, 很多车辆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会出现线路断线、倒杆的情况, 这些问题导致在农网线路间经常出现短路跳闸的安全隐患现象。

二、对农网安全管理进行强化的具体措施

1. 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不断完善对农电工的管理

在对农电工进行管理时, 首先, 要确保农电工能够热爱农电事业、关心农村的生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并且在工作中乐于吃苦和奉献, 在农电工的队伍中从上到下都应该是具有这种专业素质的农电管理人员;其次, 农电工还应做到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纪律性强、专业水平高,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电工队伍的合格性, 在农电网的安全管理过程中才能掌握主动权。要想做到这点, 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农电工的管理。

(1) 对过去单兵行动的模式进行彻底的转变, 实行协同合作的方式。结合农电所中的实际情况, 合理划分供电所中的人员和各村的电工, 使其在所属区域内进行合理的分布, 同时对每个电工班的具体责任加以明确, 必要的情况下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2) 不断强化对农电网的安全监督。在供电所中应对兼职安全员进行设立, 并使职责得到明确, 以更好的协助供电所的人员和相关部门进行相关的农网安全经营, 及时做好事前、事中监督, 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监督的积极意义。

(3) 对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要不断加以健全。组织农电工定期进行培训和考试, 对于考试不合格的人员, 要求其必须进行基础知识的重新学习和相关的培训, 在考试合格以后才能让其上岗从事相关的工作。

2. 对各人员、各部门安全责任进行明确

公司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 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对各个部门和各级领导的责任进行明确。同样, 农电网要想进行安全的管理就必须对各人员、各部门的安全责任加以明确, 对他们各自负责的区域加以明晰, 每个人都应该进行安全责任书的签订, 在出现安全事故是采取连带追究的方式, 将安全责任进行不断的细化和分解, 从而形成和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同时还要对巡视检查的力度进行加强, 供电所的领导应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定期对所属区域进行检查巡视, 各部门也应加大巡视的力度, 还要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巡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且在对外责任中应确保安全监督员的责任得到充分落实。在每个村中都要有安全义务的监督检查人员, 其对农村的电力设备随时进行监督和检查。设立监督和举报的专门电话, 加大宣传的力度, 动员村民能够踊跃参加到农网的安全管理和监督之中, 这样可以从根本上使得农网面积大、分布点多、线路长的问题得到解决, 确保每条线路都有专人负责, 有效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3. 在农电的安全方面要加强管理

在农电的安全方面加强管理是为了适应农电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目前农电的改革已经把团场、乡村的用电归入了电力系统之中。因为农电的安全管理还存在较差的基础, 所以很多电力行业中有效的管理制度、方式方法在农电安全管理中并不适用。所以, 应对农电网的安全生产责任进行进一步的落实, 充分分析各个危险点。存在于农电网中的作业危险点非常多, 如果有稍微的不留神, 就会导致事故的出现。所以, 在工作时要及时分析作业的危险点, 进行安全的交底, 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使得农电网能够进行安全生产, 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4. 对电力设施进行不断的改善和升级

要想使得低压线路在农村住宅中的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就必须对过去陈旧的电力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 采用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材料。将政府部门作为依托, 对偷盗电力设备和线路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打击和处罚的力度。同时, 可以采用对群众护线员进行有偿聘请的方式, 保证在输电线路进行大规模、高频率的巡视, 大力进行宣传, 跟踪管理电线路旁的道路和房屋建设工程。

5. 加大对先进技术的使用力度, 做到科技兴企

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农村供电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如供电的环境很差、供电的效率不高。如果还是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 就不能有效解决农村电网面积大、分布点多、线路长的问题。所以, 在农电网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引进先进的技术, 如我们可以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来加强安全保护方面的措施、使用远程监控方式来对线路进行跟踪监视, 这样可以使得工作效率得到大力提高, 防止出现设备损坏的情况, 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 使得农网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6. 通过法律手段对企业的合法利益进行维护

目前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完善, 广大农民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使得自身的合法利益得到保护, 所以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 由农网安全所导致的法律纠纷日益增多。农网企业要想使得自身的合法利益得到维护就必须对内部员工进行一定的教育培训, 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水平。同时, 企业还应与司法部门进行沟通和联系, 从而确保农网能够规范化的进行安全管理。

结语

农网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工程, 农网能够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力公司甚至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随着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质量得到大力提高, 在用点方面全社会更加注重经济、安全、优质的用电, 这增加的农网安全管理的难度, 农电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对思路进行及时的改进, 加强自身的管理, 以实现电网、人身、设备的安全管理。在工作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对规程规范进行严格执行, 认真落实自己的责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农电网的安全管理, 更好的实现其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生跃农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浅谈[J].农村电工, 20l0 (8) .

[2]陈永忠.营造农网安全管理和谐局面的探讨[J].湖北电力, 2006 (8) .

[3]唐其铠.浅谈农网改造后存在的问题及安全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 2007, (10) .

[4]徐建范.“两改后”农网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西北电力技术, 2003, (4)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加强农网建设】相关文章:

农网工程建设论文04-17

县级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探讨论文04-20

智能农网06-01

农网营销06-12

农网供电07-05

农网抄表总结05-23

农网改造报告05-23

农网检修范文05-17

农网改造背景06-30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07-10

上一篇: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的英语开场白下一篇:中考作文素材:郭敬明竟成“错别字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