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地调查报告

2024-05-30

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地调查报告(精选6篇)

篇1: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地调查报告

林业局职工自营经济发展情况地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关于铁力林业局

职工自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郑洪元 王世锋 王文慧

一、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的基本情况

几年来,铁力林业局结合林区改革发展和职工生产生活的实际,把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纳入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积极引导和扶持职工发展自营经济,努力在全局20万公顷的施业区上做文章,在17万亩耕地上求发展,确定并坚持实施“念山水经、打绿色牌、发养殖财、走特色路”的职工自营经济发展思路。截止末,全局职工自营经济从业人数达29500多人,从业户数达14900多户,有11470户职工达到了以户自立,2505户职工通过发展职工自营经济走上了致富道路。职工自营经济总规模实现13840万元,其中种植业8810万元,养殖业2210万元,加工业970万元,服务业2050万元。其中年收入1-2万元的有1540户,年收入2-3万元的有535户,年收入3-5万元的有280户,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有140户。山上15个林场所中,职工自营经济总产值超500万元的有11个,其中丰林林场达1221万元。目前,全局职工自营经济比重已占全局非国有经济的82.1%,达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

二、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的主要作法

(一)强化领导,保证发展。林业局党政班子站在长远之需和当务之急的高度,把职工群众致富奔小康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职工自营经济发展项目和基地建设分工责任制,每年组成重点工作推进组,各战线领导分片包干,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强力推进职工自营经济的发展,做到了“三落实”。一是责任落实。林业局把发展自营经济纳入与工会签订的集体合同之中。二是项目落实。各基层单位根据林业局制定的目标,结合本地实际落实发展项目,加以扶持。三是政策落实。局场两级都制定了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的优惠政策,为自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此外,林业局还把职工自营经济纳入基层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考核,对达标单位的党政领导给予重奖。丰林林场20职工自营经济纯收入突破500万元,户均收入达到3万元,林业局对丰林林场党政一把手各奖励1万元。今年,局党委抓住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这个契机,以“走近百姓、共谋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局党政班子成员中开展“三个一”、“三个百”活动。“三个一”即,每位班子成员常年一个基层单位,负责推进一项重点工作,带头创办领办或扶持群众上一个项目。“三个百”即,每位班子成员年入户走访职工一百户,所单位职工自营经济产值增收一百万,招商引资三百万。通过开展“走近百姓,共谋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到基层群众中走访,局党政领导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与群众走到了一起,帮助林场(所)和职工群众制定具体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认真解决影响和制约职工自营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针对山上务农职工土地由于多年种植大豆,得不到调茬,导致职工收入减少的问题,党委和行政领导深入到所单位落实调茬地块和品种,通过种植亚麻、苜蓿草、青贮玉米等农作物,使土地调茬面积达到1500公顷,预计为职工增加收入达100多万元,使广大职工群众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的热情倍增。

(二)更新观念,鼓励发展。针对一些干部和职工长期依赖“大木头”的旧观念和思想上存在“等、靠、要”的实际,党委和行政注重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一是分层次召开了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动员大会。召开了党政班子、机关干部、基层党政一把手和职工代表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动员大会,进行广泛动员。号召全局各级党政工领导要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组织引导更多的.职工群众投身到发展自营经济行列中来;引领还在等待观望的部分林场(所)领导尽快从靠山吃林、独木支撑的旧的产业观念中转变过来,通过换脑子、换椅子、换位子,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上来,把主要精力和人力物力用到发展非林脱木产业上来,像抓木材生产那样抓好自营经济。二是交实情,亮家底,增强职工群众发展自营经济的紧迫感。多次召开了以“摆局情,讲现状”、“交家底,保稳定”、“看前景,求发展”为主题的形势任务报告会和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事迹宣讲团,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靠大木头过日子的路子越来越窄,如果不另找出路,只能坐吃山空,只有大力发展自营经济,实现自我创业,自我发展,达到以户自立,才是解决生活出路,增加收入,逐步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丰林林场地处高寒地带,无霜期短,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一度成为比较困难的林场之一。90年代中期,党委和行政结合丰林林场适合种植平贝这一实际,把种植平贝作为林场职工自营经济的主打项目,强力推进。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在的丰林林场已成为铁力局十五个林场所中最富裕的林场。三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林业局在做好思想动员的同时,号召全局党员干部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争做“三个带头人”,积极带头创业置业,为还在等待观望的职工群众发展自营经济做出榜样。比如在奶牛养殖上,当首批130头“澳牛”运抵铁力时,原计划养殖奶牛的几十位“有钱大户”突然宣布放弃,怎么办?为了奶牛业的发展,为了致富职工,一定要把奶牛养殖这项事业坚持下去,局决定召开机关干部大会动员党政领导、机关科室负责人带头养奶牛。局长、主管副局长,首先带头每人养5头,农业科长、会计科长、计划科长、“两办”主任积极响应,有养5头的、有养2头的,加上基层场(所)长的踊跃参与,第一批进口奶牛各有归属。10月,党委书记冯玉胜同志刚到铁力局上任,正赶上第三批奶牛入舍,冯书记立即带头购买5头奶牛,为干部群众带了好头。据统计,全局党员干部有47人带头养殖奶牛 191头。泥河营林所所长李爱卿带头养殖奶牛10头,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全所干部职工已有39户养殖奶牛,共养奶牛215头。正是由于各级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才使得奶牛养殖规模迅速壮大。目前,全局奶牛存栏达到3000多头。三是选树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林业局还注重发挥大户的典型带动作用,采取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场(所)的办法,对影响大、技术精、效益好的职工家庭经济发展大户,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事迹,并在局“双先”表彰大会上给予表彰奖励。平贝种植大户张兆义,2004年纯收入20多万元,被市总工会授予致富能手荣誉称号;局计育办副主任王晓冬走出机关发展奶牛业,被林业局评为全民创业先进个人。一年来,先后选树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典型示范户26户,其中出席市级示范户6户。通过对先进典型和发展大户创业经历的宣传及对他们的奖励,激励了众多的从业人员鼓起了创业的勇气和致富的信心。

篇2: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地调查报告

为了吸收和借鉴外地在大城市建设和发展园区经济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快我市大城市建设和工业园区发展步伐,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市委常委、市委政研室主任党双忍带领市委办公室、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及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同志,于4月7日至4月14日赴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市进行了学习考察。经过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座谈,并深入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无锡新区、无锡创意创业产业园区、常州工业园区及部分企业实地考察,大家一致认为,五市大城市规划建设起点高、眼光超前、气魄宏大,工业园区定位明确、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势头迅猛,看后使人深受感触,倍受启发。通过考察,大家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压力。现将考察收获体会报告如下:

一、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促进经济大发展

这次考察所到之处,我们有一个共同感受,就是东部地区思想解放,思维理念超前,创意新颖,发展意识十分强烈,发展速度惊人。以无锡市为例,该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总面积47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0万人,近年来,该市围绕“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著名旅游城市、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新城的城市建设目标,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真抓实干,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58亿元,以约占全国万分之五的土地、千分之四点五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6%的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00美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9000亿元,跃居全国第六,进入全国综合竞争力十强城市行列。耳闻目睹长三角的巨变,在深感震撼和压力的同时,我们也深受启迪。尤其是他们把解放思想做为一切工作的先导并贯穿始终,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促进经济大发展和社会大进步,是其成功的真谛。与他们相比,我们落后的差距不仅是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上的,更重要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些差距,大胆解放思想,不断强化加快发展的意识,坚持发展先于一切,发展重于一切,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宝鸡一切问题的关键,学习东部地区与时俱进的思维观念和敢试敢闯的魄力,以宽广的视野、超前的意识、超常规的措施,不断加快宝鸡发展步伐。

二、坚持规划优先,优化城市布局,加快特大城市建设步伐

这次考察的几个城市,在城市建设上虽各具特色、各有侧重,但在规划、建设方面的思路和举措上共性很多,有许多借鉴之处:一是沿河进行城市布局和开发建设。各市都充分利用沿江、沿湖的优势进行城市布局和开发建设。上海市以黄浦江两岸为重点,建成了一批标志性重大城市建设工程,形成了黄浦江两岸丰富的人文景观。杭州市以钱塘江为轴线,积极实施行政中心东移和“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对城市进行跨江、沿江的网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了“一主三副、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苏州也充分利用太湖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在老市区的东西两边建设城市新区,建设了纵横交错而又规范的城市河道水网,其中城市东区(苏州工业园区)的核心板块全部依湖而建,形成了丰富的内河景观,增添了城市的宜居价值。从我市的地形地貌看,城市北临蟠龙台塬,南依秦岭北麓,渭河从市区穿城而过,城市建设空间相对狭窄。借鉴杭州、苏州等地经验,我们要按照特大城市的发展定位,调整城市总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变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渭河为轴线的跨河、沿河的网络化组团式布局,大力实施“三城(老城区、高新东区、蔡家坡副中心)联动,东西一体”的城市建设战略,充分依托渭河水资源优势,下功夫做好沿渭河开发文章,重点向东拓展城市框架,将城市中心向东迁移,着力构筑由主城、副城、卫星城组成的多中心、开敞型、组团式城市布局结构,形成一河两岸的城市景观,增添城市魅力,实现我市城市建设水平新的提升和跨越。

二是高度重视城市规划。一座有魅力的城市,必然是有特色的城市,也必定是规划做的好的城市。所考察的这些城市,都对城市规划就是生产力的认识十分深刻。他们认为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规划的失误是历史性的失误,规划的损失是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都把搞好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首要工作和头等大事来抓。苏州新城区在建设之初根据区域发展总体目标,融合国际上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编制了具有前瞻性的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工业与城市各项功能,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苏州新城区仅十多年的历史,其城市建设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城市形象十分大气。与之相比,我市在城市规划特别是规划的执行方面差距较大。今后,要高度重视城市规划与设计,按照科学规划、现代设计、严格管理的原则,切实强化规划的综合调控和龙头指导作用,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规划,特别是对城市中心区、重点地段、重要街区等能够集中反映和突出城市风貌特色的“标志性地段、标志性建筑群、标志性建筑物”以及主要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一定要进行认真谨慎的研究决策,并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坚决避免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城市规划中,要积极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聘请国内、国际一流专家参与规划设计,规划设计要注重体现独特的风格,体现以人为本,突出我市的山水和人文特色,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建造人文景观,并要融汇多种建筑风格,凸现城市个性和魅力。

三是明确城市主题,重视绿化美化。城市建设要有特色,关键要确定城市主题。所考察的几个城市在城市建设上均确定了自己的城市主题。苏州市强调古城保护,把粉墙黛瓦作为古城建设的主色调,显得古朴庄重;杭州、无锡、常州都根据城市主题确定了城市的主题色调,楼盘小区色调明快,现代城市气息浓烈。同时,几个城市均重视绿化美化,到处建设有大片的绿地或公园,所有绿地都进行了美化。杭州把城市绿化网带建设和美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不管是老城或是新区均掩映在绿树花丛中,成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借鉴考察地做法,结合宝鸡实际,我市应把绿色宜居作为城市建设的主题,新区建设、旧城改造以及城市楼盘形象、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绿地建设等都应该按照这个主题规划建设。要改变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最大化利用土地建房的观念,根据绿色宜居城市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规划建设好城市的绿地空间,积极实施沿山、沿河、沿路绿带,合理均衡配置各级公园绿地,注重植物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努力形成融山、水、林、园、城为一体,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城市建设的品位,塑造独特的城市风貌。

三、坚持园区开发与建设城市新区结合,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

依托大城市,始终坚持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是杭州、苏州、无锡等地的一致认识和做法。在园区建设过程中,他们都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依托城市,将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相融合,依托旧城,建设新城,既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又加快了工业化进程。苏州工业园区的目标定位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园区位于苏州古城东郊、金鸡湖畔,与旧城自然相接、连为一体,他们依托古城,借鉴新加坡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园区内既有学校、医院、娱乐中心和居民区,又突出了工业生产和商贸活动,具有完备的城市功能。位于钱塘江两岸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紧依所在下沙区和滨江区,突出江南水乡特色,园区内道路纵横交错,厂房错落有致,处处是鲜花绿草、碧水蓝天,一个园区就是一座园林化绿色城市。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无锡市东部,是无锡新区发展的核心区域。由于具备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和一流的环境,几市工业园区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苏州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4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6亿元,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3亿元,进出口总额达568亿美元;杭州高新区集聚了全市70%以上、全省25%左右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总数五千家左右,包括来自美、英、日、韩等32个国家的外商投资企业475家,外商总投资35亿美元。无锡工业园区以不到3%的土地创造了全市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成为城市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加快我市工业园区建设,一是要创新园区开发理念,实现由“建区”向“造城”的转变。今后,要紧紧围绕我市建设特大城市的总体目标,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把高新区作为城市新区来定位,把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大城市建设的副城来考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使开发区的载体功能有一个大的提升,力争把开发区建成一座花园式新城。各县区也要把工业园区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一步规划到位,分步组织实施,把县区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新城区。二是创新体制机制。苏州市以苏州工业园区80平方公里的地域为核心,将方圆三个乡镇、288平方公里、约30 万人的行政区域统一交由工业园区管理和开发。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准开发面积只有12.9平方公里,而市上委托开发区行政管辖面积104.7平方公里,下辖两个街道办事处。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开发区和滨江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全交叉兼职。无锡市同样赋予了开发区行政管辖权。这些地市的开发区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从而加快了开发区的开发进程。我市在开发区建设上,应积极借鉴这一经验,对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作以调整,建议将高新区管委会和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作为独立的统计单位,将高新区和蔡家坡济济技术开发区周围一定范围区域的行政管辖权委托管委会管理,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设置党政机构,使其具备一级政府的各项职能,便于其更好地担负起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和协调指导等职责,减少矛盾,避免扯皮,提高其工作效率。三是创新开发模式。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公司化运作机制”,要按照“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滚动发展”的原则,在各园区成立园区开发公司,政府注入一定的资本金,坚持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综合开发的手段、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加快开发区的各项经营和建设,做大做强开发区自身实力,逐步将园区开发由政府行为转化为企业行为。要尽快建立与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合作机制,可通过由苏州、杭州、无锡等地工业园区托管、代管我市工业园区以及合作开发等多种有效途径,承接发达地区飞地项目转移,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加快我市园区经济发展步伐。建议在高新区设立温州商人创业园区,充分发挥在宝300多名温州商户的作用,大力开展以商引商、以外引外,争取引进一批产业项目和资金落户宝鸡,增强我市工业园区发展的活力和整体竞争力。

四、坚持依托西安优势,实现借力发展,提高我市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始终把发展的目标紧紧瞄准上海,把自身的发展与上海的发展紧紧捆绑在一起,采取了“依托上海、错位发展、共同繁荣”的战略目标,实现了“借梯登高”。

作为上海的“连体”近邻,苏州加快与上海的全面衔接,将已建的沪宁高速、在建的沿江高速和规划中的轻轨与上海接轨,从而成就了苏州的外向型经济。目前,苏州正沿沪宁、苏嘉杭等高速公路,建立与上海互补的、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沿长江培育与上海配套的冶金、化工基础工业片;沿太湖、淀山湖等发展现代生态旅游线。杭州市在第九次党代会上作出了接轨上海、错位发展的重大决策,把接轨上海作为杭州扩大开放、融入全国、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杭州的国内游客有四分之一来自上海,境外游客也有不少是从上海转道来杭州的。无锡也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和带动,从产业发展方向、城市功能等方面主打融入上海。我市距离西安仅仅一个多小时的路程,随着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西北区域性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西安将进入更快的发展轨道,不言而喻,我们宝鸡要加快发展也一定要接轨西安。我们要主动从基础设施、城市功能、发展理念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与西安的“零距离”对接,积极融入西安发展,加快发展步伐。要依托西安的城市知名度、科技优势、区位优势等为我所用,在城市功能上,要注意与西安的衔接与互补,使两市能形成优势互补的态势。在基础设施方面,要尽快启动西宝铁路客运专线和西宝高速公路的拓宽改造,尽全力与西安的高速路网接轨。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努力在“错位发展”中形成特色,既要与西安紧密配套,又要吸纳西安的高新技术,在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方面形成强项。同时,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与西安的物流中心互相呼应,加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五、坚持科学发展,消除体制障碍,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3: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地调查报告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无不与土地息息相关。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土地问题始终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30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端的农村土地改革,到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我们创造了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最深刻的动因源于土地,最强大的支撑来自于土地。

在看到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囿于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模式,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2009年我国GDP总量已经达到33万亿元,如果支撑和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仍然是投资拉动、规模扩张、资源高耗的粗放外延型增长模式,那么,我国资源、环境必将更加紧张,人地矛盾必将更加尖锐。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一方面,坚持保障科学发展,以土地供应政策和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坚持保护耕地红线,牢牢守住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安邦立国的根基,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实践证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强化土地供给刚性约束,可以有效抑制建设用地过度扩张,促进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机制”,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无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管理体制、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还不健全、不完善,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法律法规,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财税、社会保障政策等还不够协调配套,对节约集约用地科学机制还在探索。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赋予土地管理工作更高的站位、更开阔的视野、更深刻的内涵,用新理念、新机制强化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使国土资源管理从单纯的数量管理走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的综合管理,从单纯的资源管理走向资源、资产、资本统一的综合管理,从单纯满足需求转向供给和需求双向调节的差别化管理,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单纯依赖资源消耗拉动走向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拉动。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差别化的土地供应管理政策,优先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排放、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上马,切实保障自主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用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责任机制、考核机制、用地全程监管机制,努力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依法从严从紧管理土地,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走出一条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子。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节约集约用地是关键,严格保护耕地是硬任务。我们要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科技的综合手段,建立健全共同责任机制,不断完善耕地保护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坚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当前,尤其要以贯彻落实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为契机,充分发挥违法问责制的警示和震慑作用,对违法严重的地区实行严格问责,依法查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切实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土地调控政策措施的权威性、严肃性、一致性。要充分运用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全面加强卫片执法检查,着力构建“天上看得见、网上查得实、地上管得住”的土地执法监管新格局,从根本上遏制土地违规违法的高发态势,真正开辟出一个依法管地、集约用地的科学发展新天地。

2010年是贯彻中央“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胜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策部署,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我们将继续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的原则,既要保稳定增长,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布局。国土资源部已在全系统作出部署,从今年起持续深入开展“保经济发展保耕地红线工程”,坚定不移地推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进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双保工程”是一项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的重大决策,是事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系统工程。借助这一平台和抓手,国土资源部门将不遗余力地动员全社会,弘扬科学的发展观和文明的用地观,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始终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承载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持久繁荣。

土地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千秋万代。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让我们从依法管地、集约用地做起,不断加强和改进土地管理,探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4:积极稳妥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战略高度认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

总书记在《决定》说明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逐步调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比重不断变化,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体现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进一步探索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实现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全会决定坚持和发展党的十五大以来有关论述,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

我们来看看党的十五大以来有关论述。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相互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既是对以往论述的继承,又是新形势下理论认识的深化。我们要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战略高度,正确认识和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

我们要相信自己这么多年的探索正在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没有走邪路,也没有走老路,我们在根据实际走自己的正路、新路。对中国来说,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坚持走自己道路的压舱石。有没有战略定力,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能坚持,后果将不堪设想。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一个是“主体地位”,一个是“主导作用”,说的很清楚。我们在根本问题上不能犯颠覆性错误。这是个原则问题。

这些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许多国有企业在实践中探索引入不同所有制资本,取得了相当的业绩。目前,民间资本投资国有企业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占总企业户数的52%。比如国药控股公司于2003年组建,目前中国医药集团公司占股30%多一点,其余为民营企业、社保基金和公众股,发展迅猛,现市值已经位列全球医药分销企业第4位,而中国医药集团也进入了世界500强的行列。

这些国有企业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实现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国有资本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国有资本的市值和收益不断增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还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更多地引入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和重大项目建设,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有效形式,推进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相互融合,积极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让更多的中国企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中要避免的认识误区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内容,但在推进过程中一定要稳妥,避免几个认识误区,防止走偏、走弯路。

误区之一,搞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削弱国有经济和国资监管。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讲的很清楚,搞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总书记在《决定》说明中也明确指出:“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因此,搞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为了“增强”国有经济的“三力”,而不是“削弱”。正如总书记在参加2014年“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国企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要加强。国有企业加强是在深化改革中自我完善,在凤凰涅槃中浴火重生。同样,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因此,搞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而不是“削弱”。

当前,中国的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国有经济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国资监管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要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认清国有经济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国防安全、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实现共同富裕方面不可替代的中流砥柱作用,抓住有利时机,大胆探索,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继续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国有资本证券化,积极吸收和利用非国有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

误区之二,搞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把国有股份“一卖了之”。

总书记在参加2014年“两会”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改革关键是公开透明。总书记的这番论述就指明了推进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如果在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进程中急于求成,简单把国有股份“一卖了之”,“一刀切”大规模引入非公资本,就会带来很多问题,会把“好经”念歪了。

nlc202309040125

比如说,没有考虑到不同行业和领域国有资本、国有企业承担的责任,简单卖掉国有股份会带来国有资本布局的不合理,带来国有企业作用的弱化。再比如,没有考虑到引入非公资本和员工持股的操作流程的规范性、透明性,一哄而上,就会带来国有资产流失。这些问题是一定要警惕的。因此,在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过程中,必须稳扎稳打、力求稳妥,必须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处理好近与远、急与缓、难与易的关系。

误区之三,搞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混就灵”。

在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进程中,如果以为简单引入非公资本与国有资本“混起来”就可以,这是不行的。实践经验表明,“混起来”容易“合起来”难。“混起来”是物理过程,在股权层面;“合起来”是化学过程,在制度层面。现在一些比较成功的搞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比如中国建材集团2006年以来重组了几百家水泥企业,以控制区域市场为目标推进重组,以深度整合为手段加强管控,融合后建立了很好的企业文化和内部机制,充分发挥了不同所有制资本的优势。这其中需要不同混合方的价值观的统一、混合后形成新企业的治理机制的调整,逐渐实现不同混合方的相互认可、协同作战。要实现从简单股权混合到深度制度融合,需要在战略、管理、组织、文化等方面下功夫,需要利益的纽合、资源的整合、文化的融合。搞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是手段,融合是重点,制度是关键,发展是目的。

国企有行政化的不足,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高。同样,民企有家族化的不足,公司治理水平也有待提高。混合后的企业能否真正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还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持续探索,绝不是“一混就灵”。

在国资国企改革进程中,既要对一些全局性、需要探索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又要对一些看得准、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抓紧推进。要按照“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加强监管”的要求,规范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做到守住底线、规范操作、统筹有序。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大企业之间的竞争。美国在世界500强企业的榜单上始终占据首位,从一定意义上说,比GDP总量占世界第一更有价值。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自己的大企业,才能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在2010年底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这些年,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在2013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上榜数已经居于第二,其中45家归属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22家地方国资委监管的国企。我到中交集团等企业去调研时,很明显地感觉到企业干部职工参与海外竞争的自信心和拼搏精神。比如在国际桥梁领域,全球排名前十的大型桥梁一半以上由中交集团参与设计建造。事实上,大型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参与海外市场竞争的有力力量,成为许多外国公司的强有力竞争对手,在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方面的影响日益凸显。

当前,在日益深化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企业的规模依然不够大,产业集中度依然过低,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品牌价值、治理水平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依然差距较大,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的重要性、紧迫性愈发凸显。而打破所有制界限,通过不同资本混合,发挥各类资本的优势,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就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目标。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资本和各类非公资本融合,是深化国企改革的有效途径。在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行机制。为了防止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可以进一步建好董事会,充分发挥外部董事作用。为了防止企业行政化问题,可以进一步增加市场化选聘人才比重,推动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经验表明,资本市场具有比较完善的运行规则和刚性约束,在资本化运作过程中,各类资本可以按照市场化、透明化、规范化的要求实现整合。这对于保证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避免为混合而混合,避免一哄而上,避免违规操作,要以占据产业链高端、实现专业化整合、推动国际化拓展为原则,努力做到稳妥、规范、有序推进。

国有企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整个面貌焕然一新,竞争力、创新力、带动力、保障力和内在活力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制约国资国企发展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下一步,要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围绕国有资本布局的战略化、治理的市场化、竞争的国际化、信息的透明化、受益的广泛化,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篇5: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地调查报告

经济发展是法制建设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支持力量,而法制建设则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制度依据和环境依托。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而法治环境的好坏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现就政府法制建设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谈几点看法。

一、法制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政府法制建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首先,加强法制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法治经济。一方面,经济的管理与运行、资金的引进与配置、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经济利益的分配和保护都需要法制作保障,市场经济秩序中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实质上就是法律秩序,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秩序地运行,否则市场就是无序的。另一方面,市场的参加者需要法律的保护。市场的主体是一个个独立自主的实体,他们为了不受任何非法的侵犯,保证正当的竞争行为和秩序,要求法律加以保护。市场经济活动中,参加者的各种行为绝大多数表现出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和满足。用法律对市场经济参加者合法权益进行及时保护,对侵害公民、法人、集体、国家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及时有力的制裁,就能够保障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法制建设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经济建设不仅是城市规模、经济总量的扩张,还必须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仅仅以GDP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是不够的,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法治是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法治化水平的高低更能够显示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个“好”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不仅仅包括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还应该包括法治化水平。纵观世界,每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同时具有健全的法制,都有法治做保障,没有法治做保障的繁荣只是暂时的繁荣,不可能长久。要实现经济率先发展,就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投资,对于长期投资者的信心支撑,最重要的是法制环境,只有加强法制建设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开、公平、透明、诚信、稳定的良好环境。

最后,加强法制建设,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有力保障。“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没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无从谈起。保持稳定,最根本、最可靠的措施是实行法治。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还不少,这虽然有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法治观念淡薄,缺乏依法维权、依法办事的观念,依法行政和规范管理的能力还不够强。解决好这些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手段,更需要运用法律的手段。

加强法制建设,有利于畅通公民参与社会经济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渠道,增强主人翁意识,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形势;有利于引导和规范群众和各级干部的行为,依法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减少和及时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二、政府法制建设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一)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律信仰。经过20多年的普法,公民法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逐步增强。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我们在普法教育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通过培训、讲座、考试、考核等方法加强领导干部的学法,对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要更加注重发挥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在普法过程中的示范作用。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懂法、守法、护法,作表率、作模范,这一点,对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是至关重要的。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开展“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学法用法模范机关”的评比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公务人员学法。

(二)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服务大

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也是法制宣传教育发挥职能作用的必然要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和安排,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和活力,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大力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创新服务与规范管理有机统一,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加强依法行政,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服务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政府由传统的计划、审批许可、指挥、组织产供销、命令向规划、制定政策、运用经济杠杆、指导、协调、服务转变,成为服务型政府。角色的变化,要求政府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管大环境,经营活动让企业去做,政府不为企业承担风险,让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也就是说,政府就是要尽力为企业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除此之外,凡市场机制可以合理解决的事项就由市场调解。二是依法行政,牢固树立依法办事就是最好的投资环境的观念。行政执法与群众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与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对群众、对投资环境的影响最大、最直接,行政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发展环境的好坏、法治化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执法机关必须确立自觉守法、依法行政的观念,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严格依法行政程序,强化行政行为监督,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要健全和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开展执法质量考核评议,把严格执法及执法成效纳入考评范围,作为争先创优及干警、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晋升的条件之一,进一步提高执法和管理水平。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前法律咨询审核制度,积极推进各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促进领导干部决策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依法行政,只有依法行政,才能避免官僚主义,提高办事效率,增强透明度,避免暗箱操作,提高诚信度。三是培养和树立新的政绩观。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著名行政法专家马怀德教授提出:要将“法治GDP”纳入“新政绩观的指标体系”。从经济GDP、绿色GDP的提出,再到民生GDP、法治GDP政绩观的提出,是政绩观质的飞跃,将从法治的高度推动依法行政,促进政府法治化变革。十年前我们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七大又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怎样保证十七大的这些新要求的实现,将法治纳入政绩考核的标准之中来衡量领导的政绩,将法制建设这个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无疑能极大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法治不仅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还能保障人的自由和人格尊严,保障社会公平公正,它的作用不容忽视。虽然将“法治

GDP”纳入“新政绩观的指标体系”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应该树立这种意识,要把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不能脱离法治来搞经济,也不能脱离经济来谈法治,既要发挥法制的规范作用,又要服务于经济发展。

(四)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法制建设要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要抓住各种发展机遇,不断探索与实践,在严格贯彻执行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制定更加符合现实特点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各职能部门应组建由经济专家、法律专家组成的顾问团,对相关法律及国家优惠政策进行研究,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地理、资源、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将发展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积极解决现实问题,维护法律秩序和权威。一是司法部门应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拒不执行法院裁判和暴力抗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充实执行力量,保证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得到保护,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增强群众对法律的信仰度。二是加强基层司法机关和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基层司法机关和基层法律服务所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和基层群众联系最紧密,也是处在各种矛盾的最前沿,他们的一言一行对群众的影响很大。目前,基层司法机关和基层法律服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执法和法律

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要加大对现有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技能,同时要不断引进法律专业人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加大法制建设投入力度。法制建设是基础性工作,其作用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这是治本的工作,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提高了,矛盾减少,犯罪率降低,社会就会稳定,经济就能又好又快发展,这远比出了问题再花很大的代价去解决要好的多,所以,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法制建设的投入力度。目前,急需加大法制宣传阵地建设的投入。电视台要开辟专门的法制宣传栏目,通过以案说法、专家访谈等形式,定期宣传与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形成一批法制宣传品牌;在闹市区和流动人口集中区域设置永久性法制宣传栏或橱窗,进行长期宣传;在农村、社区,逐步推行“村村(社区)有法制学校”工程,赠送法律图书,建立法律图书角,让农村村民、社区居民有学法场所和工具。有了阵地,法制宣传才能长期持久地开展。

三、加强法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需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切实加强行政法治研究和实践,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首先要建立完善执法体系。在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调整政府职能的基础上,通过法律形式合理界定政府与部门、部门与部门各自的职责权限,做到职权法定、权责一致,避免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依法打架等问题,切实

篇6: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思考:(1)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由什么向什么转变,如何转变。

1、传统增长方式的弊端

传统增长方式的弊端:片面追求社会生产总量增长、突出产值增长速度;主要依靠增加物质生产要素投入;主要依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技资规模(成本100亿,产出150亿;成本300亿,产出350亿。看结果增加很快,但没有看成本);注重产品数量增加;经济周期性波动增长(通胀与紧缩交替);

材料: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1)、中国国资源的利用率却相当低(附加值低)。

我国重要资源的产出效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从资源投入与产出来看,2004年我国GDP按现行汇率计算为1.65万亿美元,占全世界GDP的4%略高一点,但消耗了50亿吨以上的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原油、原煤、电力、铁矿石、钢材、铜、水泥的消耗量分别达全世界消耗量的8%、31%、10%、30%、30%、20%和40%。我国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从近年来部分地区频繁发生的“电荒”、“油荒”中,以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来说,农业灌溉还是大量采用传统的漫灌方式。上游宁蒙灌区亩均用水量都在1000立方米以上,比节水灌区高几倍到十几倍;即便是饱受黄河断流之苦的豫、鲁两省引黄灌区也是有水时大水漫灌,无水时望河兴叹。全国农业用水利用率很低,目前生产单位粮食用水是发达国家的2到2.5倍。农业用水如此,工业用水又如何呢?据统计,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5%的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15倍到100倍,一些重要产品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有人说,国外用高消耗的方式耗费中国资源,以遏制中国将来的强大。能源问题将来可以成为发达国家遏制中国的手段。中国已经感受到能源危机了。)

(2)、人为浪费严重。

一方面,大家已经清楚看到了油荒、电荒、煤荒所凸现的经济发展资源“瓶颈”,看到了局部在改善而整体在恶化生态环境的艰难态势,看到了现有发展模式的难以为继;(管电的用电不要钱、管气的用电不要钱,管水的用电不要钱)在炎热的夏季,在双周日之外,许多单位的朋友想必还额外“享受”了一些闲暇,因为单位轮流停电。总理也有点着急了,号召人们把空调温度最好控制在26度,若非特别需要,正装就不要穿了。看看外面的世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口号已经喊得震天响。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成品油出厂价每吨上涨250~300元,为这个口号加了一笔最新的注解。

一幕幕浪费惊人、严重不经济或者资源短缺的现象被列举出来,成为人们评头论足的对象: 北京市日前对全市 48 家市、区政府机构 2004年能源消费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政府机构的人均年用电量最高值达到9402 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居民的 19倍。与之相关的一个数据是,我国政府机构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5%,能源费用超过 800亿元,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超过美国政府机关1999 年平均水平的 33%。最近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机关工作会议上提出:以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要给具体的办公经费、能源消耗做规定,超出部分有工作人员自己补偿。

(3)、环境污染严重。

在世界上,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居第二,尤其是后者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同时,水污染等问题在我国也日益严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时空分布不均。目前600多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全国浅层地下水大约有50%的地区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2003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680亿吨,约有

1/3的工业废水和2/3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中。北方一些地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南方许多重要河流、湖泊污染严重。

中国十大污染城市排名:临汾、阳泉、大同、金昌、宜宾、株洲、重庆、焦作、长治、攀枝花。临汾也是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

2、转变的内容:

要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即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片面追求社会生产总量增长、突出产值增长速度,转变到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生产要素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主要依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技资规模,转变到着重依靠利用现有基础,着重于更新、改造和挖潜;从注重产品数量增加,转变到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从经济周期性波动增长,转变到经济持续、快 速、健康地发展。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内容和要求。

①科技含量高,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②经济效益好,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即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通过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资源消耗低,就是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实际,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节约的转变,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④环境污染少,就是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从宏观管理入手,注重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避免走旧工业化过程中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⑤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从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制定推进工业化的具体政策,处理好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通过教育和培训加强劳动力资源的能力。

特别要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体制。干部政绩不能只看GDP(和绿色GDP)增速,更要看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保、生态保护、医疗卫生以及社会秩序、信用、法治环境的改善等。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运行机制;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形成有利于集约化增长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

二、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地区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发展的关系和状况。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就是要求生产要素在各个地区之间合理配置,使各个地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互补充,协调一致地发展。

1、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详细)

(1)、东南沿海的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主要是发展制造业(轻工业)和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东部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

(2)西部大开发。

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继“西部大开发”之后,“中部塌陷”和“新东北现象”成为另外两种越来越强劲的声音。

以前中部地区自嘲“不东不西、不是东西”,那是指既享受不到东部经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也享受不到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中部崛起能更好地承担起承东启西、承南接北的重任。“新东北现象”是相对于“东北现象”而言的。因不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出现工业经济效益下滑、工业生产步履维艰的事实,在当时被记者称为“东北现象”,曾是我国重要粮仓的东北三省,近些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出现了传统优势农产品大量积压、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经济效益提高不大等较为尖锐的问题。新华社记者将这种现象称为“新东北现象”。

身居武汉的老一代经济学家张培刚则干脆提出:一国经济如要起飞,必须把力量用在中部。张老形象地称此为“牛肚子理论”。什么意思呢?牛陷到泥塘里后,老乡们一般是拿一根扁担从牛肚子底下穿过,两端用力,抬肚子,整个牛就从泥塘里爬上来了。

(3、再造东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仿照苏联模式发动了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第一轮工业革命。长春一汽、大庆油田、鞍山钢铁„„,东北成为“中国鲁尔”,是这一轮建设成就的主要标志。然而由于这一波浪潮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驱动,缺乏真实的市场消费基础,因此最终趋于衰竭。东北重工业基地也由于缺乏企业家精神和体制创新的支撑而陷入困境。主要是振兴重工业和机器制造工业。绿色生态成为东北再造过程中分量很重的一张牌。重点改造和提升机床、汽车、船舶、飞机等关键装备制造业,促进形成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4)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的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河北、山西七省共有5亿多人口,人均占有资源总量在全国却最少。中部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第一是中国商品粮基地。对中国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河南、安徽、湖南、湖北都是粮食大省。第二是优质人员提供的基地。河南、湖北、湖南、安徽都是人口大省,他们每年劳动力的输出到东部到其他地区去,占整个国家流动人口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其他地方尤其是东部的发展有中部的劳动力的重要贡献,这一点是不可低估的。第三有非常优良的区位优势。比如他的大交通、大网络,其实是在中国联通东部和西部、南部和北部不可少的。纵向的有京广线、京九线,都是通向中国省份的大动脉。横的有陇海铁路,有长江的黄金水道,几乎在每一个省会中部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交通枢纽 第四,它又是重要的原材料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尤其是像煤的供应,比较重型的制造业基地。第五是一个中国的经济腹地的构成者,如果东部本身的发展将来没有中部这样一个大的经济腹地的支持的话,东部本身的发展,它的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问题

一、怎样看待中西部地区东部的贡献(略)

中西部地区东部对的支持:(1)、政策优势(中西部缺乏东部的竞争力、在中国,往往政策特殊的地方,很容易富起来,而特殊政策变化,会带来很大影响,今天的深圳与浦东就是典型——深圳今天已经逐渐失去经济优势。为了维持全国瞩目地位,深圳只好在政治体制改革上做文章,充当行政改革的先锋。政府投入(在增进一定的情况下,给东部多、西部就少了)、税收减免等(2)、矿产资源(中西部的许多资源被廉价卖到东部,甚至西部自己都不能享用。比如西部缺电——西电东送。陕北自己还用不上天然气,被输送到北京等地。(3)、人力资源(高级人才——东部发展的一大支柱。农民工——给东部提供廉价劳动力,维持产品低成本,这是东部外资云集的一大原因,另一原因是中国的市场和政府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但同时也要看到东部给人才提供了发展的机会,解决了就业,农民工的收入也有利于西部的富裕)

(4)、环境资源。西部退耕还林,退木还草——保持东部的水资源以及防止风沙袭击东部—

—北京。西部作出牺牲,东部应该支持——当然,国家需要协调。青海湖游轮事件和青藏铁路事件——拉萨人说,我只知道铁路修好后啤酒将从10元降到5元,为什么东部人为了发展而先破坏了环境,今天却批评我们为了发展而破坏环境。

2、实施西部大开发

(1)西部的概况:

西部开发的区域,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含兵团)、内蒙古、广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0年末人口为3.55亿人,占全国的28.1%。国内生产总值1.66万亿元,占全国的17.2%。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面积有60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1%,自然资源相当丰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利资源、土地资源,但经济却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而且东西差距在不断拉大。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西部概念,并不是单纯的地域概念,更主要的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概念。也就是说,现在被称作西部地区的12个省区市(注意广西和内蒙),实际上就是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省区市。

昔日西部的辉煌:西部地区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94%,分别是东部东西部的差距是在1979年以后的改革开放中逐渐拉大的:“一五”时期东西部差距全面缩小,西部地区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94%,分别是东部和全国的1.31、1.49倍;“二五”及调整时期东西部差距有所扩大,此时西部平均增长率只有4.75%,分别相当于东部98.24%,全国87.32%;“三线建设”时期国家累计投入2000多亿元,建成10条总长8000多公里铁路干线,1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形成了45个大型生产科研基地和批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奠定了西部工业化的基础。问题在于,1979—1995年(按可比价计算)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年均12.8%,西部地区为8.7%,近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东部地区占65%以上,西部地区仅占1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东部地区超过平均数4成以上,西部地区只有平均数的一半。

(2)、西部大开发的原因。

第一,落实邓小平的“两个大局”的思想

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 局。”

第二、经济方面的原因扩大内需的需要。

为了推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需要扩大内需,增加社会总需求。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拉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国内市场出现了商品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导致了产品无市场、消费无热点、投资无项目的状况。我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需求不足和失业率上升的挑战。亚洲金融危机又造成了外需减少,国家不得不依靠扩大内需以保证经济持续增长条件下的供求平衡,避免社会总供给的减少以及带来的下岗人员增加等问题;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传统产业的发展趋于饱和,东部地区必须依靠结构调整,提高资本和技术含量,去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面对内需不足和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的压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国内投资需求需要开辟新的投资市场。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需要把中西部经济融入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体系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区域发展的重点是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如果不解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必将影响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第三、生态方面的原因

西部地区是保持我国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屏障。然而由于长期无序的开发,加上自然条件差,导致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和风尘暴等生态环境的污染。这一问题有不断恶化的趋势,并正在向东部地区扩展,直接威胁着我国生态环境的平衡。

第四、社会方面的原因解决沿海同内地的贫富差距问题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目的。改革使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同时也使东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贫困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地区。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引发地区不安定因素的爆发,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3)、实施西部开发的主要内容

集中力量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是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资源条件,着力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四是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五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4)、西部开发的价值取向及其意义

上一篇:幼师一周个人总结范文下一篇:3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