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对社会变革发展的作用

2024-05-22

理论创新对社会变革发展的作用(精选8篇)

篇1:理论创新对社会变革发展的作用

理论创新对社会变革发展的作用

周绍才 《 人民论坛 》(2010年第35期)

【摘要】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伟大理论创新总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先导,社会的变革发展总是在伟大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引下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伟大理论成果的创造均对社会的变革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在科学发展观的导引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必将实现。

【关键词】理论创新社会变革发展科学发展观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总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先导。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无不如此。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理论成果,都是在人类革命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每次理论创新,都引领着社会发展变革的方向。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是引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先导。19世纪上半叶,正值自由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社会主义运动刚刚兴起。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是不是永恒的社会,它能不能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问题应运而生。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世界资本主义和欧洲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以超凡的理论开拓精神,为人类贡献了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等,创立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严整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由此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的理论先导,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

列宁主义是在俄国革命实践基础上的伟大理论创新,是推动俄国社会实现重大发展变革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先导。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处于帝国主义各种矛盾交汇点的俄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俄国人民的斗争实践,迫切需要布尔什维克党人科学地回答“社会主义革命能不能首先在俄国取得胜利”这个根本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败。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曾认为,社会主义要想取代资本主义,“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德国同时发生革命”。列宁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而是立足于当时俄国革命实践,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取胜利”的基本结论。这就为俄国的社会变革提供了科学指南,指明了胜利前景,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先导。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华民族伟大斗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理论先导。贫穷落后的中国如何争取革命的胜利、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这在当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毛泽东没有盲目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也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僵死的教条,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了起来,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旧中国的基本国情,及时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由此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等领导人继续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带领中国人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创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一切进步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引领最近30年中国发生巨大发展变革和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强盛、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先导。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局势和复杂的国际环境,改革成为中国发展的唯一出路。在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创新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论先导。

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的伟大理论创新,是引领中国改革的理论先导。二战之后,西方资本主义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而社会主义国家因受体制模式、指导思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优越性未能获得充分发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后来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也遭遇了一些挫折。邓小平为我们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由此将中国引向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他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适时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明前景的理论先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先导。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党建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沉渣一度泛起,一些党员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淡薄,甚至腐化堕落。有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甚至失去了领导核心作用。客观上,急速的社会转型与变迁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冲突与矛盾。据此,“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巩固立党之本、强化执政之基、充实力量之源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有效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先导,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推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创新,是深化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先导。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此外,我们还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新任务、新课题。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多年积累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比如重经济,轻人本;重利益,轻和谐;重速度,轻效益;重产值,轻耗费;重增长,轻环保;重眼前,轻长远;重效率,轻公平等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系统回答了“如何发展”和“实现怎样的发展”的问题。它超越、突破了传统发展观,明确地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诠释为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统一。科学发展观强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及其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社会安全机制、维稳机制、监督机制、纠错机制的完善和健全;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及时疏导和妥善解决,社会各阶层、团体及其个体之间彼此容纳、和谐相处、团结一致;坚持走共同富裕、和谐发展道路,积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统筹兼顾,是我们实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坚持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例如城乡的协调发展、区域间的平衡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中央和地方、局部与整体、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等等。总而言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要努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增加个人收入分配所占的比重,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辟出一条科学、文明、进步的发展道路。

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理想,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某种意义上,科学发展观及时解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围绕人本理念,继续推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体制的改革进程,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前进。

结语

伟大的理论创新总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也总是在理论创新成果的引领下实现的。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列宁主义的产生,从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再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不如此。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央政府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地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诸如采取一系列有利措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力推社会公平正义,等等。在今后,政府部门必然会通过更多的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妥善处理、解决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从而使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无疑,积极改善民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我们可以坚信:只要全面、持续、深入地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目标必将实现。(作者为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副教授)

篇2:理论创新对社会变革发展的作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内容提要: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中国共产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是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 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尤为重要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党、建设什么样的党有了新的更深的认识,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关键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理论

继承

创新

发展

三、正文:

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中国已经有很多文章全面介绍其背景、内涵、意义等等。作为一名大学生,不可避免的,我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主要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之处加以论述。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从国际上看,国际背景。进入新的世纪,我们的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我们一定要吸取苏共解体的教训,必须始终不渝地加强党的建设。从国内方面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旧的平衡打破之后新的平衡尚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与此同时,在一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作风浮漂,特别是腐败问题。

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90年代我国频频发生的党员贪污腐化案件。刚刚步入21世纪的我国特大经济犯罪案件——厦门远华走私案,这次特大事件促动了国人的神经。可以说,在改革开放深入展开的同时,我们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有效地使我们的党员有效地抵挡糖衣炮弹的进攻”,便成了事关我们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同时,邓小平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阐述,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然而对于我们党自身的建设没有一个全面的论述,对于改革开放中的经济犯罪等问题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论述。基于此,“三个代表”重要应运而生。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性: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观点从根本上承认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律。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于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都有阐述,都从根本上肯定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挹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从党章的内容即可看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我国1992年正式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促进了我们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腐朽思想侵入我国,我们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大考验。因为“腐败问题”始终是我们党的天敌。对于严峻形势下,我们共产党人为了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适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特殊情况下无疑成为时代最强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理论重点的转变。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他们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以及论证社会主义制度等方面,对于社会主义政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政党建设没有比较全面的阐述,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性与发展性就体现在这里。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源于现实,又指导现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是基于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面的某些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的,源于现实。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党的纯洁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等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也是标志着我党与腐败誓死斗争的一个重大方面。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的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成果,她既是对前者的继承,更多的是对于前者的创新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四、参考文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共十六大报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共十七大报告 《江泽民文选》

篇3:理论创新对社会变革发展的作用

1 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人的思维方式的发展

伴随着当代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 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也必然要发生变化, 并且趋势不可避免。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的那样:“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 从而我们时代理论思维, 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在不同的时代具非常不同的形式, 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互联网络的特点是开放性、动态性。这就促使网络信息具有丰富性、交往选择的多样性成为可能, 在这种状态下, 人们的视野更加广大, 人们的思想也更加宽容, 人们的意见和行动更加合理。网络交往方式, 使国家和地域的界限受到打破, 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一齐交汇、碰撞、竞争在网络上。由于交流信息和交流的对象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域, 完全的不同观念、思想和文化的碰撞有利于人们养成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思维方式, 使人们的精神交往的内容更加丰富, 多元价值观念也更加多元化。网络交往极大地丰富了人的本质力量, 扩大了人的交往范围, 使人的知识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促进了人的思想观念、至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扩大了人的交往空间和提升了人的交往能力, 这样就会使人们在人与人之间关系进行中, 有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方式, 摒弃过去的片面性的思维方式, 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2 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全面提高了人的整

当今世界, 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人的能力与素质迅速得到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也得到提高。由于应用互联网, 人们的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人们掌握多方面知识的可能性增大了, 这种从“单专业”向“多专业”发展的趋势适应了现代化过程中科技发展的边缘化、交叉化的特点, 这对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是十分有益的;推动了人得以提高。在信息的世界化过程中, 人人都有权使用最新的软件和资料库, 与不同国别、不同民族、不同道德行为打交道。价值观念多元化相互碰撞, 人们通过学习、交流和借鉴, 达到相互沟通、理解, 有利于达成共识, 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的认识逐渐趋于科学化、全面化、系统化, 每个人的道德心理、道德人格、思想意识得到磨炼、整合和升华;网络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同样有利于人们的观念更新和思想冲破旧的模式, 从而得到解放, 人的健全人格和独立意识也得到培养。

3 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

人是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通过交往, 人在信息、情感、心理等方面得到交流和交换。在这过程中丰富、充实和发展了自己, “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可见, 有什么样的交往, 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加丰富了。信息技术创造的“网络关系”是一种新的交往关系。它使个体人的交往主体之间的关系多层次、多维度和非中心化的状态, 打破了人们思维观念上的地域性和保守, 使人的社会性和开放性有所增强, 使人际交往关系更加全面、丰富。因此, 如果一个人能积极参与世界性的交往, 就会同整个世界进行着普遍交换, 这样个体就会摆脱地域和民族的狭隘性, 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是人的发展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向“自由个性阶段”的前提, 也为人的社会交往的发展的全面性提供了更优化的平台。

4 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人的需要全面发展

需要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必要前提。人类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以需要生产为基础的, 需要体现着人的发展水平和自由的程度。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划分理论有其合理性。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 他认为人的需要的满足以及不断产生新的需要的过程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人的需要首先从物质需要出发, 进而追求精神需要地满足, 这是作为人的本性的需要具有的内在规定性, 它是人的生存本质的体现。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交往, 人能自由展现自己的心灵世界, 现实条件的束缚得以摆脱, 从而增强了人的独立人格。在一定意义上说, 网络交往的轴心是主体需求, 它体现了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也充分地表现了主体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自觉本性。在网络交往过程中, 人们得到了大量的信息, 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要。今天, 网络技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这种交流和学习中, 人们不仅获得了知识, 同时也获得了乐趣。网上交往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能摆脱现实条件的束缚, 从而人能自由展现自己的心灵世界, 增强独立人格。网络主体对自我个性的超越需要过程中, 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网络技术向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源, 它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也满足了人们的其他方面的需要。

当代社会信息交往方式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种种积极促进作用, 同时, 信息交往方式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也有相应的负面影响。恩格斯曾警示我们:“在我们这个时代, 每一种事物都好象包含着自己的反面。”学者维纳在《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指出:“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它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 也可以毁灭人类。”我们应该认识到,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 也给人类带来了种种新的问题。信息技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是双重的。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增强了控制世界的能力和驾驭自己的命运的力量、扩展自身的主体性, 同时, 它对人的全面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江泽民同志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因特网的迅猛发展, 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各国人民加强交往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因特网上也存在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十分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有些人有目的地发布不符合事实的信息, 误导人们对真实情况的认知;个人隐私、企业秘密难以保全, 黑客攻击甚至造成通信中断、网络瘫痪。为了促进因特网健康发展, 主张制定国际因特网公约, 共同加强信自、安全管理, 充分发挥因特网的积极作用。”了解交往技术手段对人的发展的双重效应, 对进一步采取有效对策, 使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两者之间保持和谐, 达到一定的平衡, 建立一种健康、科学、合理的交往方式意义重大。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今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所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得以实现。不同交往方式下人的发展的形态不同, 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交往方式起到推动作用。当代中国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 不仅仅是某些方面的和谐, 而是在追求整体的、全面的和谐, 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必须普遍建构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主体际性交往, 以促进人的平等、自由发展。

关键词:社会交往,变革,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20:38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33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775.

[4]维纳.人有人的用处[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132.

篇4:理论创新对社会变革发展的作用

摘要:在列宁所生活的年代,世界形势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发生了较之马克思恩格斯生活时期的巨大变化。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的精髓和核心要义,又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新观点和新看法,回答了马克思恩格斯受制于历史条件没有或未及回答的一系列问题,在某些方面实现了理论的升华和超越。

关键词:东方社会理论;列宁;一国胜利论;无产阶级政权列宁的东方社会理论,是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以及指导东方其他落后国家革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俄国、印度、中国等为代表的东方落后国家为研究对象,探索这些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殊规律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它不仅是列宁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并对马恩的东方社会理论进行了创新发展。

列宁对东方社会理论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国胜利论”

“一国胜利论”即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个国或数个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列宁在他1915年所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这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选集》第2卷第709页)后来又在1916年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在20世纪初期,此时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但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并且各国之间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开始了跃进式的迅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赶上或者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定然会引起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进行重新分割世界的战争。此时的战争使得帝国主义阵线开始分裂,力量遭到极大削弱,从而造成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在这个薄弱环节上,如果有的国家无产阶级力量较强,人民觉悟程度较高,再加上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国内阶级矛盾尖锐,那么无产阶级就可以在一个国家或者数个国家先发动革命,并最终取得胜利。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列宁的这个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及其后中国等一系列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更是直接证明了“一国胜利论”的正确性。

二、列宁说,社会东方国家可率先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并展开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说,社会主义有可能在一个国家实现,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列宁根据国际形式和俄国形式,以及一切落后的被压迫国家的基本情况,做出的科学、睿智的结论。苏联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就是最好的证明。尽管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在表面上失败了,但是这种失败,并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而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分子的失败,它其实更是从反面证明了: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正是因为在苏联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机会主义者,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髓,忘记了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忘记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的艰巨性,从而使社会主义事业在苏联遭到了暂时的失败。苏联的教训可谓惨痛,这就进一步告诉我们,在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说:“专政是凭着暴力而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是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来获得和维持的政权,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

分析列宁的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得出的关于专政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大特点有二:一是使用暴力,二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这两个最主要的特点,是无产阶级专政和其他一切阶级专政的基本相同点。但是,这里无产阶级使用暴力的对象,是一切反对社会主义的剥削分子,是一切用暴力来镇压无产阶级反抗的反动派,这就使无产阶级所使用的暴力充满了崇高的精神和偉大的献身精神。而认识无产阶级专政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特点,则需要我们把无产阶级专政的不需要法律约束和剥削阶级的专政的不受法律约束要严格的区分开来。无产阶级专政之所以不受法律的约束,首先是指不受资产阶级法律的约束,资产阶级法律的实质是为了更好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而存在,因此,这样的法律就不能约束无产阶级的革命和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对一切反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人的革命专政。其次,在无产阶级实行专政的过程中,我们要牢记马克思的话,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既然整个过渡时期都需要无产阶级实行革命的专政,那么无产阶级在实行专政过程中制订的任何法律如果给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专政造成了损害,在客观上帮助了资产阶级和一切反对无产阶级的反动剥削分子,那受这样的法律约束,就是违背了无产阶级革命专政的宗旨,就是背叛了人民的利益。因此,不受任何法律约束,是无产阶级专政应有的内容,它为无产阶级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使命,为了更快的建成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强大的力量保障,使无产阶级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不受约束的、尽情的使用无产阶级的暴力来反对一切敢于批评社会主义、敢于反抗社会主义的反动派。

在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实行无产阶级革命的专政。明白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这两个基本特点:一要使用暴力;二是要不受法律约束,并结合落后国家的实际,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落后的国家必须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考茨基之流,虽然看出了专政就是意味着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但是他不明白为什么在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必须要依靠无产阶级专政,考茨基作为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者,其实是阉割了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同时,也根本不懂得和不掌握、不能实际运用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三、世界社会主义的胜利取决于东方人民的斗争

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取决于东方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列宁在去世之前曾经预言,西方国家在将来很难发生革命。在东方社会理论指导下,东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并且这种探索取得了极大进展,进一步解决了这一历史课题。例如,在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和列宁“一国胜利论”的指导下,东方社会先后发生了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进一步产生了以苏联为首的15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帝国主义统一天下的局面,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由原来苏联一个国家发展成为为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形成了很大规模并对世界造成了重大影响。在政治上,这些意识形态相同的社会主义国家结成同盟,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它们通过签订双边条约和华沙条约组成共同防御同盟来抵御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他们造成的威胁;在经济上,通过签订双边条约和经互会组织加强互助合作,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建立了社会主义世界市场。这些政治、经济和军事举措,在加强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发展的同时,也为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经过这些事实证明,在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进程,不是按照马克思的西方社会理论,反而是按照其东方社会理论发展的,因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几乎都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并且它们胜利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人民。(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9页。

[2]《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2页。

[3]夏银平.列宁的探索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一脉相承[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篇5:理论创新对社会变革发展的作用

这么说首先是因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世界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正如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样。“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再不向前发展的。地球是在发展的,太阳是在发展的,这就是世界。停止了发展就不是世界。”(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99页)人类社会在发展,这就导致了思想理论也要同时跟进,否则就会影响到社会进步而必将遭到历史大潮的淘汰。

而在建国以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党和国家都在一直进行着理论上的创新与完善。下面就两个个例子中来证明这个事实。

首先举的例子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一决策,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理论还是分配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突破。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中,全社会都是只通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劳动面前人人平等,不应该承认一切劳动以外的收入。这是因为当时马克思是站在劳动者的角度来看着个问题。这在当时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那个革命的时期需要这样的理论来支持。可是经过了3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党慢慢醒悟到,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以最大限度的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其实所指的就是曾经的资本家,也就是后来的民营资本家,更是后来被更名的“社会主义建设着”。由于他们掌握着许多生产资料和技术,如果不成认他们的收入合法性,那么必然会极大地影响到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必须要通过理论创新来使这些曾经被看做的剥削所得被承认。

1982年,党的十二大一次会议提出了坚持国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势相结合的改革思路。分配是所有制的实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相结合的架构改革必然要求在分配结构上进行相应的改革。

顺应这种要求,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为了解释何为“其他分配方式”。报告接着讲到:“除了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和个体劳动所得以外,企业发型债券筹集资金,就会出现凭债券取得利息;随着股份经济的产生,就会出现股份分红;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中,包含部分风险补偿;私营企业雇用一定数量劳动 力,会给企业主带来部分非劳动收入。以上这些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这里,实际上把资金利息、股份分红、雇工收入、风险收入等看作是作为补充 的“其他分配方式”,后来也一般统称其为非劳动收入”。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其通过的 《决定》 中指出:“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鼓励城乡居民储蓄和投资,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 收益分配。”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1997年,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把其他分配方式概括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他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

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这里还要说的一点是为什么国家在鼓励民营资本的生产,收益分配的同时还要一再的强调以按劳分配为主。这是因为分配制是存在于所有制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即使不断的在鼓励私有制和多种所有制的发展。但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思想从来没有改变。因为私有制虽然代表着高效益高增长,但是他却极大的忽略了只有公有制能带来的公平。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平底线无论如何不能被击破。否则经济虽然增长了,国家却会面临更大的危机与挑战,那个时侯还何谈发展。

做出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大改革决策,不仅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但是事实上,这只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他和按资分配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更何况根据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现阶段这种分配方式能快速有效的带动生产,发展经济,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正确的,就是应该采取的。而经过了近几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正式因为有了这样的理论创新,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才有了现在这样的成就,连续6年GDP年增长高于百分之十。所以这就极大的证明了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和它对于实际发展中巨大的推进作用。第二个例子和上面这个例子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先引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何伟在搜狐一篇文章上说的一段话来解释什么是效率优先,什么是兼顾公平。

“效率优先指的是什么?兼顾公平是指什么内容?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说清楚,讨论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不同观点。我的理解,效率用在经济学上就是劳动生产率。我国的劳动生产率高还是不高?实际情况是,虽然经济的盘子很大,但是效率低下。

公平指的是什么?是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比分配公平范围广得多,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权利平等,不公平首先是指社会利用资源的机遇上不平等、不公平,由于政府的 设计和政策的制定而造成社会成员在资源利用上不公平,结果造成收入差距扩大,最主要的是垄断行业收入过高。行政垄断行业的设置使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城乡二 元结构使城乡收入差异扩大,对于这些社会不公平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而不是废除效率优先。”(http://news.sohu.com/20060807/n244648539.shtml)

探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起源,《求是》杂志曾经2005年第23期刊登的社科院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文章说:“我们1993年提出的口与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在当时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那就是‘平均主义’与‘大锅饭’,为了克服这个弊端才提出这个口号”。这表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在1993年14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

这个口号符合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要发展就要效率,就是要效率优先。并且这个提法在改革初期起到了重大作用。没有这个提法,就不会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正是因为只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才会有极大的示范带头作用。才会让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但是到了现阶段,随着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和实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面貌已经大大的改变了。中国改革已经结束了初期的启动阶段,而进入了现代制度建设时期。这个时侯也许在依然强调发展第一位的同时,还要考虑许多由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一些其他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在强调发展第一位的同时牺牲了许多弱势群体的利益。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了。如果不加以重视,让这种趋势肆意发展,必然会导致国家政治上的不稳定。众所周知,政治稳定是健康发展经济的基础的基础。所以这个时侯,公平问题必须得到重视。而也只有这样,才会积极推进和谐社谁的建设。不过我们也要意识到。虽然情况和形势已经发展变化了,但是发展仍然是相当重要,这之间的度不是我所能了解把握的。所以也不在此继续说下

去了。

为什么说这两个例子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只有了前一个理论创新的成功,让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有的理论就需要再一次进行创新来与之适应,这也就是第二个例子的根本所在。而这两个例子联合起来来证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理论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起到推进党,国家,社会进步的核心作用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用邓小平的一段话做结尾来再一次说明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1页)

艺术学院 新媒体艺术设计刘辰楠20072025942008/11/6

篇6:治理理论与社会基层的治道变革

张宝锋

〔摘要〕治理理论是影响当今世界各国治道变革的主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自下而上的参与,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与制衡,社会资本是治理的润滑剂和道德基础,强势民主,顾客导向,市场化政府等等。其对我国基层社会治道变革的启示是:建立和发展广泛的社会公共责任机制,建立政府指导支持下的社区自治体制与机制,开展社区教育、培育公共精神,建立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化、社会化机制,增强政府的回应性等等。

〔关键词〕治理理论,社会基层,治道变革

一、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在所有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有一个摆在所有人类共同体面前的问题,即人类如何才能更好地组织他们的社会关系来增进个人和集体的安全和物质满足,这是对治理的永恒追问。20世纪90年代,治理理论对此做出了成功回答。何谓治理?治理就是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1)其主要观点如下:(一)自下而上的参与

治理理论提倡公民与公务员广泛参与公共事务,它寻求增加在组织事务和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所有公共部门员工的参与。它鼓励公民以个体或集体的形式广泛地参与公共行政,从而使公共行政更响应公众呼声和以顾客为中心。Barber指出,政府的无能表现在三方面,即行政机构的瘫痪、公共事务的私有化及民众对政府的疏离和冷漠。如欲解决政府无能和自由民主主义所产生的危机,宜将‚强势民主‛建立在公民参与和公民义务上,而非只是建立在个人良好品德和利他主义之上。(2)公民与基层行政组织互动就是在公民自愿组织的原则下通过公民的参与和监督使公共行政的服务和效率达到最佳。Ham指出:‚官员在面临行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总是比较习惯采用‘控制’手段来解决问题,而非坚持公共服务理念的落实,也很少采取鼓励公民参与的形式,长期看来,反孕生许多行政问题。因此,应当尽量加强公民个人与行政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互动的机会,使基层行政人员了解公民的意愿倾向,并引导和鼓励公民参与基层公共决策的制定和对决策执行的监督。(3)Robert〃B〃Denhardt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一文中指出:‚公务员的首要职责是帮助公民清楚明白地表达并实现他们的共同的利益,而不是试图控制或者掌握社会。新公共服务是建立在与公民对话的基础上。应当从我们能够提供或不能够提供某种服务转为‘让我们一起判断下一步将要做什么,然后使它实现吧’‛。(4)彼得斯在对传统治理和全球行政改革进行多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治理的四种模式:市场式政府、参与式政府、弹性化政府、管制型政府。其中的参与式政府模式相比其他政府治理模式来说,更注意到国家与社会间的关系以及广大公众参与决策的机会。参与式政府致力于寻求一个政治性更强、更民主、更集体性的机制来向政府传达信号。其倡导者认为层级节制是最直接的罪恶,传统官僚体制这种层级节制的、由上而下的管理形态限制了员工对其所从事工作的参与。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就怎样才能从社团和个人那里寻求和接受意见做出决定。政府要强调发展第三部门,即有别于公共部门的非营利组织,来解决当代社会的许多问题。同时也要指导这些组织使之符合公民社会的价值要求,并且有能力去解决社会问题。参与模式的出现强化了公民的作用,并试图以投票以外的方法来诱导民主参与。(5)

(二)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与制衡

‚治理理论是政府与社会力量通过面对面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状管理系统‛。(6)由于国家的失效和市民社会的‚不自主性‛同时存在,一些社会、经济问题不能简单地借助自上而下的国家干预或凭借社会的自发调节方式得到解决,而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合作却能够行之有效。正如著名政治学家Hans,Keman所指出的:‚许多集体行为的问题只通过个人行为无法解决,但是由遥远的国家调节或间接的政治民主程序也不容易解决。相反,社群的自我调节,结合民主国家及其机构的权威,倒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自组织治理网络作为一种合作性的共同体能够使得理性的个人超越集体行动的悖论‛。(7)首先,公民社会与政府的合作有助于克服政府中心所带来的国家失效。治理明确肯定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所谓权力依赖指的是:致力集体行动的组织必须依靠其他组织,因为无论哪个组织,都不可能拥有知识和资源两个方面的充足能力来独自解决一切问题;为达到目的,各个组织必须通过与其他组织交换知识和资源,并且依据占有资源的多少确定自己的谈判地位。所以在治理过程中,有的组织可能在某一特定的交换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不易轻易发号施令,因为任何组织都不会乐于一味地仰仗和屈从于他人,也会用拥有知识和资源的筹码对此加以抵制,因此治理也就总是一个合作的过程。Jan,Koolman指出:‚不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能够拥有解决综合、动态、多样性问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与信息,也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应用所有有效的工具‛。(8)所以在自组织治理的网络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相互替代关系,只存在基于资源交换基础上的依赖共生关系。政府组织虽然在自组织网络系统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合法地使用暴力、决定重大的公共资源分配方向和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实现公平价值等方面,仍将发挥着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资源和能力所限,它不再是实施社会管理功能的唯一权力核心,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社区组织、公民自治组织等第三部门和私营机构凭借各自的优势将与政府组织一道共同承担起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

其次,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有助于克服社会中心带来的第三部门的失灵。‚任何地方的公民社会都是由良莠不齐、甚至完全怪诞的成份组成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纵队。一味强调社会中心都可能助长一些邪恶势力的增长,从而使得公民社会的‘不自主性’发挥至极致‛。(9)在治理网络中,国家虽不再是最高权威,但它同时又按常规承担着保证该社会的机构制度完整和社会的凝聚力的责任,在与发展相关的行动网络中以调停者身份行事:组织政策主张不同的人士进行对话,保证各个子系统实现某种程度的团结;制定规章制度并促使有关各方贯彻执行以实现各自目的,以及在其他子系统失败的情况下作为最高权力机关负责采取最后的补救措施。政府作为‚兄弟中的长者‛保证了社会的协调运行。

(三)社会资本是治理的润滑剂

治理的基础是公民社会的形成,而充裕的社会资本储备是公民社会的结构性支撑。社会资本就是团结合作、互惠信任。社会资本的功能就是降低交易成本、防止现代民主制度引发的过度的个人主义和提高人们结社的艺术并以集体的力量抗衡专制主义的国家政权。民主社会必然保留个人自主活动的空间,如果这种政体不想退化到无政府状态,存在于受保护空间里的社会必须有能力进行自组织。自组织的纽带就是社会资本。著名社会学家鲍勃〃索杰普根据需要协调的行为系统的类型将自组织分为三类:一是人际关系的自组织——在人际关系网络中,个人只代表其本人或其职能系统,但不要求特定的机构或组织承担义务;二是组织间关系的自组织——以有明确任务的战略联盟成员之间的谈判和正面协调为基础,而这种战略联盟又是以成员间有利益共同点,都掌握着为达到互利结果所必需的、同时又是分散控制的独立资源为基础;三是系统关系的自组织——以降低噪声干扰和进行负面协调为基础。(10)这三种自组织形式常在错综复杂的等级体制中相互联系。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互惠与信任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联盟成员之间的互惠与信任可以使组织间的谈判顺利进行;组织之间的互惠与信任可以促进系统间的沟通交流。(四)强势民主

民主应该是由少数公民所组成的社会,公民们可以开会直接处理他们自己的事务,他们的理想是建构一个公民自主的自治政府,自治政府应该要落实到基层,从乡镇、邻里层次开始做起。(11)Barber将民主分为三种:弱势民主、统一民主、强势民主。他认为,公民依据共同契约将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委托给自己投票选出的代表的弱势民主(间接民主)是一种限制民众政治参与和控制权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处理政府日常事务的权力掌握在精英手中的手段,代议制民主充其量是趋近民主,而不是民主本身。通过精神感召和意识形态激励的统一民主,使公民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主动放弃自我利益,成就集体利益,使个人的利益与象征性的集体利益获得一致性,进一步达到社群的共识。这种民主只有集体,没有个体,况且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的过程中,往往会透过一种集体的力量将个人的利益与需求完全淹没,而出现直接民主的假象;执政者更可以运用种种巧妙的方式,合法与技巧性地压制个人的意见,使之成为一言堂的假民主。公民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强势民主(直接民主)并不回避个别利益可能产生的冲突,也不要求所有人均具备高度的同质性或某种价值的共识,而是主张透过持续的参与、互动与协商,在创造性共识的基础上,化解冲突,容忍歧义;同时在互动的过程中,公民可以自行立法与创建政治社群,将依赖性的个人转化成为自由的公民,私利转化为公共利益。因此在强势民主之下,政治将成为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代议制里由专家所垄断的专业活动。(12)可见,治理的民主概念就是直接民主或强势民主,也就是在宪政制度的基础上,人民通过自治的共同体,获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并实际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政府并不完全垄断一切合法的权力,在政府之外,社会上还有一些其他机构和单位负责维持秩序,参加经济和社会调节,形成所谓多中心治道的格局。这其实就是在追求更大程度上的自治权,进一步提高公民社会相对国家的自主性,因此,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状况最主要的标准是公民是否有权获得公共领域的资源,并能够直接参与公共资源管理的过程。

(五)顾客导向

顾客主权的理念,来自于市场中自由竞争的企业经营理念。它要求政府将普通公民的角色由被动的管理对象转变为主动的‚顾客‛,政府活动和公务人员不应只向上级负责,而应围绕顾客的需求进行,为顾客利益负责。‚顾客满意标准在政府运作中的运用应当与企业中的运用一样广泛……如果行政官员能够像企业管理者那样始终关注公众满意度,那么内部行政运作亟须改革以改善服务就不言自明了‛。(13)‚大多数人同政府打交道的经验中,最大的刺激是官僚政治傲慢。今天人们期望着被当作顾客受到尊重——甚至受到政府的尊重‛。

(六)市场化政府

在西方各国开始普遍反思政府的治理问题,并试图解决传统行政模式所面临的危机之时,市场再一次成为人们优先选择的药方。如果让现在的政治家、学术界人士和公众选择可以取代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治理结构,其结果一定是选中市场模式。(15)市场逻辑赋予了治理新的内涵。市场价值的体现并非仅仅表现为压缩政府规模和政府职能的市场化,更重要的是,市场价值已深入到公共组织内部,并促进建立起政府组织与私营组织之间、政府组织之间以及政府组织内部之间的良好竞争与合作关系,政府不能代替市场,政府应是以市场为前提的功能补位性行政或助动式行政,政府是对市场功能缺陷的替补。

二、治理理论对社会基层治道变革的启示

(一)建立和发展广泛的社会公共责任机制

治理的宗旨是根据社会公众的需要,通过多方参与、协同解决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增进、维护与实现公共利益,从而确定社会管理对公众负责的公共责任机制。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作为解放思想、推动实践的兴奋剂,对于刺激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21世纪的今天,改革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问题,如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等等,已经到了有可能将经济改革取得的成果抵消的边缘。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管理所应承担的广泛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经济获得前所未有发展的同时,还普遍存在着贫穷、疾病、失业、不公正等等社会问题。这种社会状况酝酿了各种社会危机的种子,一旦有合适的条件就会以个别或者集中的方式爆发出来,构成了对现有社会秩序、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这就要求从强调政府序列中的下端对上端负责转变为政府、市场化组织、公民社会整体对社会公众负责,从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为‚公正基础上的效率,以公正促效率‛。

(二)建立政府指导支持下的社区自治体制与机制 社会管理要从过去更多地强调政府的主导型角色和政府意志到更多地强调社会公众的意志,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这就要求:一要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划分政府与社会、社会与社区的权力边界;二要培育非政府组织,在政府行政力量和社区自治力量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和转换机制;三要完善社区自治管理体制,建立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组成的自治组织机构;四要建立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组织之间分工合作、平等协商的运行机制。

(三)开展社区教育,培育公共精神

公民是现代国家的基石,公共精神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精神,要通过各种教育培养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使每个公民具备参与社会的强烈愿望和相应能力。社区教育是开展公民教育的最基础形式。社区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居民以知识,而在于训练居民的行为。第一,训练居民在家中的行为;第二,训练居民在政治上的行为,使他知道怎样选择、怎样辩论、怎样参与地方的事业、怎样完成国民的责任;第三,教育他怎样恭敬、亲切,诚实守信,语言文明,举止大方。社区大学是完成社区教育使命的重要载体。它在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人处事的艺术与本领、社区参与的知识与技巧的同时,极力倡导开拓公共领域,推行社会重建的理念。社区大学的目标在于培养现代公民,弥补传统教育制度下对于公民教育的忽视,为建造一个公民社会而进行社会改造。

(四)建立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化、社会化机制 政府不是提供公共物品的唯一机制,在某些方面,也不一定是最佳机制,众多的公共企事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社团组织、志愿者组织等非政府公共组织,甚至获得政府授权委托的工商企业和个人也是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它们是对政府公共行政的重要补充。这就要求:一要精简政府职能,把一些政府可以撒手不管、管又管不好的公共服务统统推向市场,由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按照市场规则生产经营;二要尽快消除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的单位办社会的习惯做法,实行单位、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社会化、社区化;三要规范市场秩序,开展公平竞争

(五)增强政府的回应性

篇7:理论创新对社会变革发展的作用

论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16秋会计专业 茹作海

摘要:创新是国家、民族进步不竭的动力,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正是从制度创新入手,全面创新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制度创新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关键字:创新 市场经济 “一带一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而制度创新,是指在一定制度框架内对选择集或规范系统进行革新和创造的过程。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正是从制度创新入手,全面创新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渐产生、形成,并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渐形成。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

小论文:论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为主线,在所有制结构、企业制度、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对外经济关系、宏观调控、经济增长和发展等方面有了许多理论发展与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这是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更是制度创新的伟大胜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小民营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在调整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小民营企业也是配合大型企业改革和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蕴藏着极大发展潜力。目前,中小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最为活跃的力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国对政治体制也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从1980年8月中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起,到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支策。”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并一直把发展经济做为中国的首要任务,对保证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

小论文:论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中国一带一路国际战略正式开始实施。“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2015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2015年,我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5%。2016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0亿美元。2016年6月起,中欧班列穿上了统一的“制服”,深蓝色的集装箱格外醒目,品牌标志以红、黑为主色调,以奔驰的列车和飘扬的丝绸为造型,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蓬勃发展的最好代言与象征。

2015年11月和2016年1月,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和第十二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即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一年多时间以来,-3-

小论文:论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改革带来的红利显而易见,三去一降一补初见成效,去产能任务提前超额完成,不少相关企业扭亏为盈,煤炭企业的利润也明显增长。同时,市场化债转股和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实体经济成本有所下降,重点领域补短板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篇8:理论创新对社会变革发展的作用

由有关文献[4]可以推断,双元学习作为前因变量能够对双元创新平衡性与互补性产生显著影响。然而,有关双元学习究竟如何影响双元创新平衡性与互补性( 即双元创新协同性) 这一重要理论问题,国内外学者至今尚未进行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在本文中,对该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以揭示双元学习与双元创新协同性这两个重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双元学习影响双元创新协同性的内在机制。此外,虽然已有文献[8,9,10]指出,变革型领导( 风格) 对组织学习和双元创新均具有显著影响,但在变革型领导风格是否能够调节双元学习—双元创新协同性之间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上,国内外学者均无研究成果问世。因此,我们决定在本文中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变革型领导风格对双元学习—双元创新协同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难看出,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

1 理论基础

1. 1 双元学习

March[11]在 “组织学习中的探索与开发” 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双元学习的概念,认为双元学习是指同时开展探索性学习和开发性学习。探索性学习指搜索、变化、风险承担、实验、灵活性、开发或创新等行为[11],其目的在于探求和获取新知识; 利用性学习指对现有知识的提炼、选择、实施执行以及对知识库中储存知识的再利用等行为,其目的是开发和利用企业自身拥有的知识[11]。March认为探索性学习与开发性学习因竞争组织资源而相互对立,但也指出在探索性学习和开发性学习维持适当的平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Tushman和Reilly[12]指出,同时开展开发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企业获得显著绩效的可能性更大,即企业开展双元学习更有利企业绩效的改善。

1. 2 双元创新及其协同性

双元创新指企业同时实施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March[1]指出,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虽然在本质上互不相容,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设法建立或实现这两类创新间的平衡。Tushman等[12]提出,通过适当的安排( 如改变组织结构、调整时间顺序) ,能够使得两类创新并存和互补。赵洁等[6]提出,双元创新应包含双元平衡性维度和双元互补性维度。双元平衡性指企业实施创新活动时,能够保持两类创新活动均衡发展。双元互补性是指企业两类创新活动能相互促进,相辅相成[13,14]。

协同学理论指出,协同为元素间的相干能力,表现为元素在整体发展运行过程中相互协调与相互合作的性质[15]。换言之,两元素或事物间的协同性取决于两者间的匹配程度( 匹配性或平衡性) 和互补程度( 互补性) 。因此,我们将变量双元创新平衡性和双元创新互补性整合成一个新变量: 双元创新协同性。双元创新协同性是用来衡量企业两种创新( 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 活动间协同程度的变量,它由双元创新平衡性和双元创新互补性两个维度组成。在双元创新协同性好的企业里,两种创新既相互平衡又彼此互补,正所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 3 变革型领导风格

学者Burns[16]于20 世纪80 年代率先提出变革领导的概念,认为变革领导通过对未来愿景的描绘和企业价值观激励员工,提升员工内在动机水平的动态过程。随后,Bass等[17]和Avolio等[18]对此概念进一步发展,提出变革型领导( 风格) 一词。变革型领导主要包括四个维度[19]: ①魅力影响,即领导以自身个人魅力展示方式使下属认同的程度。②愿景鼓舞,即领导通过描绘美好愿景来吸引员工追随的程度。③个别关怀,即领导通过关注员工的需求、充当员工的教练或导师及倾听员工关切的程度。④德行垂范,为中国变革型领导特有维度,主要指领导者率先垂范、以德服人、奉献精神,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等特点。

2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2. 1 双元学习与双元创新协同性的关系假设

双元学习,即企业同时开展探索性学习与开发性学习。许晖和李文[4]的实证研究表明,开发性学习对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只是对渐进性创新的影响更显著,而探索性学习主要是促进突破性创新。Benner[20]认为,探索性学习能够促进突破性创新,而利用式性学习促进渐进性创新。即双元学习的两个维度( 开发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 能分别主要促进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因此,相较于探索性学习或者开发性学习,双元学习更有利于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两者的平衡,即双元创新平衡性的提高。企业探索新机会、评价、消化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需要依赖企业先前相关领域经验,原有的开发性学习能够给企业积累一定的知识基础,使得企业具有吸收和消化新知识的能力[21]。故开发性学习能够促进探索性学习。企业通过探索性学习而获得的知识与企业已有知识领域整合,将激发企业挖掘现有技术领域的知识,推动企业对现有技术领域知识的创新性应用[21]。故探索性学习能够促进开发性学习。由上述分析可知,探索性学习与开发性学习两者能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一观点已经被一些实证研究所证实。例如,高媛等[22]的实证研究表明,开发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之间存在互补与协同关系。综上所述,在实施双元学习的企业里,开发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的相互促进,使得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也相互促进,即双元学习有利于双元创新互补性的提高。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11:双元学习与双元创新平衡性正相关

H12:双元学习与双元创新互补性正相关

H1:双元学习与双元创新协同性正相关

2. 2 变革型领导风格在双元学习与双元创新协同性之间的调节效应假设

变革型领导通过描绘组织愿景、倡导革新,鼓励员工尝试新方法来解决问题[16]。因此,变革型领导被视为推动员工和企业创新的潜在动力[17]。关于变革型领导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变革型领导对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 另一种观点认为,变革型领导与组织创新之间存在U型关系[18]。大多数学者赞成前一种观点,认为变革型领导能够促使组织产生创造性想法,促进组织创新,本文也采用这种观点。变革型领导者在工作中打破常规、鼓励新思想和推动变革的行为和主张,使得领导者成为倡导创新模范; 下属受领导魅力的影响,将激发其模仿领导创新行为,从而也积极投身创新[23],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变革型领导通过激励下属的激情来营造良好的氛围,能够促进两元学习( 开发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 ,进而有利于企业开展两类创新活动( 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 。变革型领导能够促进企业开展双元学习,从而有利于两种创新活动的平衡与互补。换言之,变革型领导不仅能够对企业双元性产生正向影响,而且能够促进双元创新协同性的提高。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如下假设:

H21: 变革型领导风格对双元学习—双元创新平衡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H22: 变革型领导风格对双元学习—双元创新互补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H2: 变革型领导风格对双元学习—双元创新协同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2. 3 概念模型

根据上述研究假设,我们构建了双元学习、变革性领导( 风格) 和双元创新协同性间的关系模型( 即本研究的概念模型) ,如图1 所示。

注:+表示正相关

3 研究方法

3. 1 数据收集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320 家高新技术企业发放问卷320 份,实际回收220份问卷,其中12 份问卷因信息填写不完整而被舍弃,有效问卷为208 份,有效回收率为65% 。为进一步检验未收回的问卷是否影响研究结论,利用T检验对没有回收的87 家企业和已经回收的233 家企业的数据进行检验,判断企业年龄、规模等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经检验,已回收问卷和未回收问卷在年龄、规模等方面未产生显著差异,说明没有回收的样本不影响本研究结论。

3. 2 变量测量

为保证变量测量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双元学习、变革型领导和双元创新协同性等变量的初始测量题项选取,主要参照或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成熟量表。然后通过部分企业实地调研、访谈及问卷预式确定了正式的变量量表和调查问卷。问卷使用李克特7点量表。由 “非常不赞同”到 “非常赞同”分别给1—7 分。

双元学习由探索性学习和开发性学习两个维度组成,具体测量参考Zhou和Wu[24]的研究分别用5该题项来测量。

双元创新采用Atua - hene - Gima开发的量表[25],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分别用3 个题项进行测量。

双元创新平衡性采用学者He和Wong、Cao的测量方法,平衡性用{ 7— | 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 } 进行测量,数值越接近7,反映平衡性越好。互补性用两类创新的乘积来表示[13,14],双元创新协同性由双元创新平衡性和双元创新互补性两个维度组成,为简化研究,我们认为两个维度同等重要,即权重分别为0. 5。首先对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作无量纲化处理( 本研究采用极小化处理法) ,然后求双元创新互补性,然后将平衡性指标用( 极小化处理) 作无量纲化,最后在此基础上测量双元创新协同性,易知,双元创新协同性即为双元创新平衡性和双元创新互补性的均值。

变革型领导测量采用学者李超平等开发的量表,该量表有26 个题项: 愿景激励( 6 题项) 、个性化关怀( 6 题项) 、领导魅力( 6 题项) 和德行垂范( 8 题项)[19]。

控制变量。考虑企业规模和年龄等可能会影响企业学习活动和创新活动,为使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稳定性,研究引入两控制变量: 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企业年龄采用问卷发放时企业成立年限,企业规模取企业员工数。所得数据采用自然对数转换,来降低数值偏差。

3. 3 信度、效度检验

我们利用SPSS19. 0 对双元学习、变革型领导、双元创新平衡性、双元创新互补性等变量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 所示: 各变量KMO值在0. 685—0. 922之间,满足大于或接近0. 7 要求; 所有研究变量的Cronbach's α 系数在0. 723—0. 914 之间均满足大于临界值0. 7 要求,反映各研究变量测量有较好信度。各变量因子载荷在0. 600—0. 908 之间均满足大于0. 5,反映测量量表具的聚合效度较好,AVE值均高于临界值0. 5,反映测量量表有明显的辨别效度。

4 研究假设的检验与分析

考虑调节效应检验,本文选取多元线性回归对整体模型进行检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19. 0。

4. 1 相关分析

注: 1. 企业年龄,2. 企业规模,3. 双元学习,4. 变革型领导风格,5. 双元创新平衡性,6. 双元创新互补性,7. 双元创新协同性*p < 0. 05; ** p < 0. 01; *** p < 0. 001,下同。

本文运用SPSS19. 0 对研究变量作均值及相关分析,初步验证所提出的研究假设。由表2 可知,双元学习、双元创新平衡性和变革型领导均值在4. 55—5. 86 之间,即调查样本的企业双元学习、双元创新平衡性和变革性领导风格属于 “比较赞同”范畴,好于预期。双元创新互补性为0. 41,反映两种创新相互促进、相互合作效果不理想。双元创新协同性为0. 63,处于一般水平,主要是由于双元创新平衡性维度较好,双元创新互补性维度较差,两者综合所致。由Pearson系数可知,双元学习与双元创新平衡性、互补性和协同性均存有显著正向关系,初步证实了部分研究假设。

4. 2 回归分析

表3 中的三个模型均由三步骤组成,步骤1 是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步骤2 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步骤3 是交互效应检验。在模型1、模型2 和模型3 中,D - W值均接近2,VIF值均小于3,表明研究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和自相关; 控制变量系数均不显著,说明企业年龄和企业规模不影响研究结果。由模型1 中步骤2 可知,双元学习( β =0. 263,P < 0. 001) 与双元创新协同性正相关。即假设H1 得到证实。由模型2 中步骤2 可知,双元学习( β = 0. 325 ,P < 0. 01) 与双元创新平衡性正相关。即假设H11 得到证实。由模型3 中步骤2 可知,双元学习( β = 0. 209 ,P < 0. 01) 与双元创新互补性正相关。即假设H12 得到证实。

注: 1. 常数2. 企业年龄3. 企业规模4. 双元学习5. 变革型领导6. 变革型领导*双元学习7. R2 8. 调整后的R2 9. R2 变化10. F值

4. 3 变革型领导风格的调节效应检验

变革型领导风格的调节效应检验主要通过三个步骤进行,前两个步骤如在上述回归分析已做说明,即双元学习对双元创新平衡性、双元创新互补性和双元创新协同性均具有正向影响。由表3 中模型1和模型2 中第三步交互项系数分别为( β = 0. 137 ,P < 0. 05) 、 ( β = 0. 174 ,P < 0. 01 ) 可知,变革型领导风格在双元学习和双元创新平衡性和双元创新协同性间均起正向调节效应。而模型3 中交互项系数( β = 0. 064 ,P > 0. 5) 不显著,即变革型领导在双元学习与双元创新互补性间正向调节效应未通过检验。

4. 4 检验结果分析

由上述结果可知,双元学习与双元创新平衡性、双元创新互补性和双元创新协同性的关系,与前面的理论分析结论相一致; 变革型领导( 风格) 除对双元学习与双元创新互补性调节作用不明显外,其余也与预期结论一致。变革型领导( 风格) 对双元学习与双元创新互补性影响调节效应不显著,原因可能是双元学习对双元创新互补性的作用受企业外部环境( 如环境动态性和环境竞争性) 等因素影响,而并非变革型领导风格这一企业内部因素。

5 研究结论、启示和展望

5. 1 研究结论

本文实证研究了双元学习与双元创新协同性的因果关系以及变革型领导( 风格) 对该关系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见表4。实证表明: 双元学习与双元创新( 平衡性、互补性及协同性) 均正相关,即作为双元创新重要前因变量的双元学习,能够促进双元创新平衡性( 水平) 、双元创新互补性( 水平) 和双元创新协同性( 水平) ,这充分体现了双元学习对双元创新的重要作用。变量的调节效应检验表明,变革型领导风格在双元学习与双元创新平衡性和双元创新协同性之间均起正向调节作用。表明提高变革型领导风格的水平,将使双元学习对双元平衡性和双元创新协同性的正向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

5. 2 启示

本文基于前人相关文献及有关理论( 双元学习理论、双元创新理论与变革型领导( 风格) 理论) ,对双元学习( 自变量) 、双元创新协同性( 因变量)和变革型领导风格( 调节变量) 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不但深化和拓展了双元创新前因与调节变量研究,而且对双元创新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启示。

第一,企业应重视双元创新的重要前因变量———双元学习,通过开展高水平的双元学习来促进双元创新的平衡和互补( 双元创新的协同) ,从而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改善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第二,企业管理者应重视变革型领导风格的作用,高水平的变革型领导风格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双元学习对双元创新平衡性和双元创新协同性的积极影响。

5. 3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上一篇:企业文化和cis下一篇:阳光校园我们的好伙伴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