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嘉涅槃记散文

2024-04-27

嘉嘉涅槃记散文(共2篇)

篇1:嘉嘉涅槃记散文

在我20岁时父亲离开了我,而我在22岁时才振作起来,荒废了人生宝贵的2年时间,如今我经过大学的洗礼后,脱胎换骨有了一个崭新的自我!

曾经我很胖,现在通过健身,我变得积极向上、阳光。曾经我不注重营养,现在通过养生,我每天都吃不同颜色的水果、蔬菜。曾经我有很多心理问题,现在通过心理学,我不仅可以正确认识自身问题,也稳重了不少。曾经我很不孝顺,现在通过醒悟,我不在惹妈妈生气,并把妈妈当成我的知心朋友。曾经我很自私,现在有了良知,我无偿帮助他人。

我开始减肥是在2013年5月初,每天坚持跑步,从147斤减到了120斤,少了将近30斤的肉。进了大学健身房后,我更加努力锻炼,最终我原本的肥肉变成了肌肉。朋友们看到我显著的效果,都来询问我减肥的秘方,我很乐意帮助他们,并督促他们早起,在我的影响下其他人也加入了我们晨跑,其实跑步不仅可以减肥,它的好处还有很多。9月份西安下了一个星期的雨,这一场雨却让很多人病倒了。我一个同学陈东东也感冒了,但他依然坚持和我们一起跑步,他对我说跑步就是好,刚出了身汗,感冒好多了。我说,是啊,长期锻炼身体不仅可以预防病也可以治病!

2014年7月份放暑假,我不想无所事事,就想到了免费教孩子们画画,并得到了社区支持把老年活动室给了我们,我将画室命名为“爱心画室”。第一次教小孩子,感觉挺不容易的,我得时常扯着嗓子喊,后来妹妹来帮忙,我才轻松了不少。此时画室人数也达到30人左右,我将画室分为2个班,妹妹带小班教彩笔,我带大班教素描。时间长了发觉自己越来越喜欢他们了,不在家乡的日子里也很想念他们,国庆节我又回来时,他们见到我,都冲上来抱住我,说我走了几天后他们都哭了,我听了很感动,没想到这些调皮的孩子居然会为我流泪。晚上我陪他们玩老鹰抓小鸡,我不在乎其他人对我的看法,我只希望他们能够快乐的成长,尽我所能去教导他们,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我从小就得了鼻炎,它使我记忆力下降,呼吸也时常不舒畅,让我变成了一个差等生,样样不如人。就这样只要电视出现治鼻炎的广告,我不管是真是假都想去尝试下,可妈妈不让,说这些都是骗人的,我的病治不好的,还浪费钱。我认为妈妈把钱看的比我重要,我恨她,冲着她吼,还把凳子摔在她面前!慢慢长大了,我明白了妈妈为什么不让买药,一方面是我的病真的治不好,长吃药反而对我的身体不好;一方面是姥姥那个年代穷,把妈妈教育的简朴、精明。我很悔恨自己当初的举止,最对不起的人也是我妈,老爸走了后,妈妈的白头发越发多了,我又不懂事的坠落了下来。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我再不想失去我的好母亲了,在劳动节只有的三天假里,我赶回去就为了给妈妈洗一次脚,晚上我打了盆温水放在妈妈脚下,抬起妈妈的脚脱下袜子,放入水中,轻轻搓着、揉着。妈妈说儿子长大了,给妈说下有什么感想,看看和电视上的一样不。我说,妈,你的脚好小,还挺绵的。哎我的妈妈虽然脚绵,可是那双手却很粗糙了。因为我的不孝惹妈妈生气太多,我不想也不敢再让妈妈生气了,我想让妈妈长寿,看着我出人头地。我曾经不想再让人瞧不起,就独自在外闯荡,妈妈打电话想让我回家,我还没闯出名堂来,不想回去,妈妈就说,你就这么喜欢西安?那妈呢!我哭了,我将忍着、憋在心里的委屈全哭了出来!不管我多大,在我妈面前我永远都是个孩子,我也需要关爱!如今,我又来到了西安,但这次我要一直守护在妈妈身边,我是她的唯一,同时她也是我的唯一,我要挑起家里的担子,好好孝顺我的母亲,最后我要对您说一句:“妈,我爱您,妈,您辛苦了!”

篇2:食草族涅槃记

杨师傅即杨铁鹰,一位退休在家的皮艺爱好者。此前,我已经很久没见过他了,没有电话,没有消息,每每看到他空间上时常更新的作品图片,感觉仿佛皮革已经渗透到他生活的每个时间和空间里。无处不在,休戚相关。为了能够寻见那真正的纯手工制作的精品,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驱车十几公里来这里找他,更确切地说,是来寻找这精湛皮艺的执著情愫。

悠然的南山下,清静的住处,恬淡而自然。他下楼笑脸相迎,随意的T恤,干净的面容和挺拔的身躯,没有含蓄,我们的交谈即刻进入到那些他几近为之痴狂的皮艺世界里。

又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他最初着手皮艺制作,恰是源于他对太太的爱。

退休后赋闲在家的杨师傅,最初执迷于雕刻。踏上皮艺制作仅是因为太太看到了一个中意的皮包。当时,杨师傅说,我送你一个。令太太惊喜的是,杨师傅的“送”,并非买来送她,而是亲手制作了送她,一如结婚时,他亲手为她打造家里的每一件家具。这份爱的传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因为杨师傅的皮包不仅皮质上乘,手艺精良,而且是因人而异,因需设计。前来求包的人不计其数,然而杨师傅有自己的坚持——只为亲人和喜欢的人制作。就像为老朋友的小孙女制作的书包。

杨师傅从他的工作间——卧室旁的小阳台——拿出了粉色小书包的雏形:一些被剪裁了的挂历纸。杨师傅自答应为小姑娘制作书包以后,一直琢磨如何能做出适合的包。正如那句老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杨师傅做包,不管是选材还是设计式样,都会充分考虑到赠送包主的实际需求。即使是送给一个并不能完全理解纯手工与关爱含义的六岁孩童,他也主张物尽其用,在他手中的每张皮子都能获得新生。

为小姑娘制作书包,他选择了粉色的植鞣皮。根据他的了解,小姑娘温和乖巧,正是粉色的代表,最重要的是小姑娘喜欢粉色。而杨师傅不惜代价,选择价格较高的植鞣皮,也是有原因的。植鞣皮是由植物中萃取出的植物鞣剂(丹宁酸液)蹂制而成,只含纯天然动植物成分,不再含有铬鞣法制成的皮革含有重金属、苯、酚等芳香族有害成分,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环保特性。而且植鞣皮手感肉实、丰满,真皮感强,透气、吸湿性能良好,手感舒适。杨师傅送出每一份礼物的同时,也考虑到送出健康与舒适。

为了能够让背带舒适,并保持正确的站姿,他还特意在背包内侧设计了一层类似于背背佳的模块。而未成形的皮料上还有一处类似镂空缝制的英文大写字母,仔细一问,原来那是小姑娘名字的首字母。由此可见杨师傅的匠心独运,也充分体现着纯手工皮包的独一无二。

一张皮就这样在杨师傅的手中焕发了新的活力,不久的将来,它将不辱使命,陪同小姑娘踏上快乐的学业,因其材质特性,它将随岁月的流逝为小姑娘记录成长的印记。

手工皮具追求浓郁的自然气息,以及返璞归真的风格。它能带你远离尘世的喧嚣奢华,在细节中寻找到一种宁静。只有理解了皮艺的内涵,才能制作出精美的作品。

每张纯正真皮皆有它独一无二的天然纹路、皮痕、色泽。它保留了动物身上的自然褶皱和纹理——淳朴而天然。动物皮质的这种独特性再加上纯手工制作的过程,使得每一件手工皮具都独一无二。杨师傅为亲友制作皮包时,都会根据他们的特点亲自选择相应的材料。比方说,在给外甥女制作手挎包时,选择靓丽色彩的平纹牛皮,既彰显年轻人的活力与时尚,又因平纹的细腻手感更突显女性的柔美。而在给妹妹制作手包时,他则选用了稀有的鸵鸟皮以及素雅的颜色,以衬托妹妹高贵的气质。

在杨师傅的讲解下,我看到了不同的皮纹个性。荔枝纹路的皮因其花纹粗犷,更适合用来做男包。当然,万事都不绝对,如果是靓丽的大红色、草绿色或者橙色的荔枝纹,相对而言则比较适合女性;再者,打蜡的皮子光泽感强,显得更加高档;亚光皮子的自然感比较强,更适合追求自然、崇尚物我和谐的人……合适的皮子配上适合的人,更能彰显皮子的品位。同样,不同类型的人又能赋予同一张皮子不同的风格。皮子与人,人与皮子,都是平等的,他们相互影响,没有谁能完全凌驾于谁。

在杨师傅眼中,纯手工制作的意思是用最简单平实的工具,靠双手精湛的技艺和聪慧的内心打造出不平凡的作品。他用的是麻蜡手缝线缝制,传统手工打磨上油封边。精选的皮料加上手工缝线,几乎不会有开线的问题,这样的皮具使用时间越长越有复古和怀旧感,会越用越光滑,越用越好看,就连轻微的划痕、擦痕、虻伤、皮色不均等也会自然消失。

杨师傅说:“品质就是细节!品位就是本真!充满灵感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才能充分表达手工皮具的魅力!”原来他的皮艺技术就是源于一种回归。一种对他自身追求与少年手工梦想的回归,一种本心的回归。正如手工皮具本身所具有的内涵,一心一意的精心设计,一刀一线的剪裁缝制,才制作出我们眼前的精美皮包;正如食草部族们的坚韧与崇尚自然,选材才会精益求精。

虽然杨师傅从事皮艺手工制作不过三年的时间,但在皮友圈中技艺的精湛也是有口皆碑的。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他心无旁骛,只为爱好用心追求。也许这是每个纯手工制作者应该具备的基础品质,也是能将纯手工制作传播开来的最重要因素。

当然,除此之外,杨师傅的作品能够备受广大皮友青睐,还有他的认真与执著。

在皮友圈里,众所周知杨师傅是个怪人,虽然至今他已经完成了很多作品,但他的手工制作从未出售过,他只送给自己的至亲挚友。对此,杨师傅是这样解释的:“我做手工是因为我喜欢,把成品送给我的家人和老朋友,看到他们如获至宝的模样,我比他们更幸福!”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用辛勤的付出,换来挚友与家人的喜悦,杨师傅也从他们的快乐中收获幸福。正因为这种毫无保留的付出,与毫不掺半功利的诚心,让他在皮艺圈中有更加稳健和长足的发展空间。

nlc202309051052

他的制作过程更是透着最自然、最淳朴的章法。他会先利用绘图软件画出精细的图纸,然后在挂历纸上打版。用节省下来的钱去买更优质的皮子。即使是里层材料,他也会选择用羊皮或者小牛皮。用料是最真实的东西,一点也不敷衍。他选择用保养油或者牛角油处理皮面以使其更具皮质的光泽和手感,为了保证光滑度,他选用CMC这种天然处理剂来处理皮背面。

看着杨师傅手中正在缝制的背包,眼前浮现出他给皮料打孔的情境。他戴着眼睛,埋头阳台,为确保孔打得匀、直、平,划线后先用斩类工具打孔,继而菱锥辅助。他的手把菱斩放垂直,均匀地用力敲打着材质。时而又将里层皮革反过来打孔,以迎合正面的孔的角度。那小锤子也是颇具特点的,用塑胶管代替锤头,既能很好地保护斩,又能保证力道。他把自己每一件手工都当做孩子一般,悉心照料,耐心塑造。

为保证边缘的一致性,等所有缝制工作完成后,杨师傅要再一次修正,力求完美。如果你认为工作到此,皮包已经诞生了。那就错了,还有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很耗费时间的一道工序——封边整形。

为保证作品的品质感,杨师傅坚持手工打磨。在这道工序中,他以前的木雕工具也齐上阵,加之砂纸和纱布就能胜任全部的从粗糙到细致打磨的工作。先是修平边缘后涂上薄薄一层边油,又反复打磨平整。之后再涂一层继续打磨。简单的动作周而复始,力道或重或轻,最后才能出现平滑完美的边。最后,他还会上薄薄一层封边蜡,粗布摩擦使之更加光亮,这才算是完成了封边的工序。为了使边蜡均匀,杨师傅用塑料瓶盖自己制作了边油盒,既经济又实用。在他眼里,工具可以是来自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只要最终能达到完美的效果,就是好工具。不要浮华,要质朴。他大部分的工具都不雅美,但很“贴心”。

皮革的使用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等长,从远古时代以兽皮保暖到成为工具和生活用品的装饰,再到今天的顶级奢饰品牌的手工皮具,皮革历史融汇的不仅仅是工艺技术的发展,更是人类精神追求的变迁。从本能的需求到心灵的表达。真正的品质,不是金钱能买到的奢华,而是从本真中体现的细致。手工艺人用自己的心重塑皮革的生命,让已经失去生命的皮革,经过艺人的手,注入新的灵魂,重获新生!

文章发出前,杨师傅发来照片,粉色的背包已经完工,获得重生的它将承载着一个长辈的祝愿,一份自然的嘱托,陪伴着小姑娘去体味岁月变迁下纯手工制品的永恒品质。

上一篇:2008年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观后下一篇:个人工作总结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