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及程序讲座

2024-05-14

工伤认定及程序讲座(精选8篇)

篇1:工伤认定及程序讲座

员工工伤处理程序及工伤返岗程序

1、目的

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工伤事故的情况,研究工作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实现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经认定为工伤的事故;员工故意或者因私负伤、致残等,不作为工作事故。

3、工作程序 3.1当员工发生事故时

3.1.1伤势轻伤者(如轻微碰伤、刮伤、划伤),由该主管部门或急救员及时处理,若有必要送伤者前往医院就医。

3.1.2伤势严重者,由该部门主管立即通知急救交电话通知行政部,由行政部负责安排送伤者到医院就医或拔打120急救。3.2工作记录

3.2.1所有工作事故均由发生部门主管填写“工伤记录”报告生产经理。3.3跟进措施

3.3.1根据公司工作频率与严重程度,第半年进行一次工伤统计与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3.2根据员工工伤程度或医院证明书,确保受伤员工痊愈后,管理人员根据伤害程度及恢复情况安排受伤员工返工,重新安排工作或休养,就医期间或保养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3.4工作工资与补贴

3.4.1员工因受伤需休养治疗的,经生产经理批核后,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3.4.2工伤员工的医疗费和疗伤费由行政部门统筹办理报销事宜。3.5员工返岗程序

3.5.1将再征求员工自身的意见,若员工愿意留在原岗位的则回原岗位工作。3.5.2员工若有心理阴影,而不愿留在原岗位者,公司应为调换岗位。

3.5.3经医院评定不能在原岗位工作的,公司应依据该员工的身体状况和工作能力安排其他的合适岗位。

3.5.4经医院相关部门评定,因工作而失去劳动能力或依法无法胜任公司的可调配岗位者,依相关法律赔付员工相关费用、工资、生活费。

贝思特时装有限公司

篇2:工伤认定及程序讲座

1、发生未遂事故、轻伤事故,事故单位必须24小时内向院产业管理部安全生产主管报告(节假日顺延)。

2、发生重伤、死亡事故、重大设备事故,事故单位必须立即向院产业管理部负责人和院主管领导报告,在及时抢救伤员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

3、发生工伤当天要到工伤定点医院就医,情况紧急时第一天可以先到就近医院急救。指定医院有:省人民医院、中山三院、武警医院、南方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大眼科中心、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海军421医院、空军458医院、省177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附属骨伤科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市第一和第二人民医院、广州市正骨医院等。

4、自发生事故之日起10天内将《工伤报告书》、《工伤认定申请表》(表格请各单位安全员到院产业管理部找安全生产管理员领取备用)报院产业管理部交安全生产主管,同时将受伤者身份证复印件、病历本、诊断书一并附上。

5、发生工伤事故不按规定报告、超过工伤认定时效(30天)或申报资料不完整的不予受理。

6、说明:

1、2、项可电话报告。

电话:6249、6247、37239058、37239071。

篇3:工伤认定及程序讲座

一、我国现行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教兴国国策的确立, 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国家发展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高等教育也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走向国民化和大众化, 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年年增加;加之我国一向有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 家庭对教育投入日益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高等教育受众已经从过去的凤毛麟角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千万大军。根据教育部网站的统计数据, 截止到2012年, 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已达到23913155人, 在校研究生已经达到1719818人。另外, 我国自1985年起开始了高等教育改革, 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 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 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1985年以后, 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 上海则实行“3+1”方案。同年, 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1989年8月, 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1996年, 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 高校学费开始增加。后续几年中, 高校学费年增长幅度超过了30%, 甚至达到50%。2000年, 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 招生并轨改革完成。1997年, 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高等教育经费由曾经的国家统筹变成了如今的由国家、地方和个人分担的模式, 教育消费逐年成为家庭消费的重要支出, 同时也成为部分低收入家庭沉重的负担。

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贫困生队伍, 国家对贫困生实施了相应的资助政策。“奖、贷、助、免、补、减”是我国针对在校的贫困大学生所出台的一系列资助政策, 目的在于帮助家庭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并走向社会, 让他们不因经济原因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目前, 我国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已经趋向完善。主要内容包括:各类奖助学金———国家助学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 定向奖学金、研究生奖学金 (包括优秀奖学金和普通奖学金) , 还有学校自行设立的各种奖学金, 以及社会组织和个人为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或吸引人才而在学校设立的各种专项奖学金。我国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流程基本上是“个人申请—师生民主评议—学校上报—省级部门认定”, 申请学生一般提供个人申请表、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收入调查表、评议相关材料。这一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建立起的贫困大学生资助系统在现实运行中有利于高校掌握在校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建立贫困生档案并动态掌握贫困大学生的受助状况和家庭经济变化, 及时采取措施。应该说, 这一系列的资助政策构成了我国现行的在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以帮助众多贫困学子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在实际运行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现行认定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行的资助体系中, 需要首先对贫困大学生的身份进行认定, 在身份认定的基础上才能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目前, 我国采取的贫困大学生认定措施基本上是以大学生自主申请和院校审批为主要环节, 各地方院校会在这一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一些修改和调整。在认定过程中, 贫困大学生需要在入学时填写自己的家庭信息并根据学校的要求提供一些相应的证明材料, 包括家庭收入证明、低保证明, 等等;入校后, 学生所在院校会根据学生所提交的材料对大学生的经济情况作出判断并给予相应的帮扶措施。有些院校也会在学生入校后参考该生在校时的表现和周围同学的观察情况, 以争取掌握较真实的情况。

但在现实中,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巨大的差距, 因此造成各地对贫困家庭的认定标准和程序并不完全相同, 导致少数大学生虽然并不贫穷, 甚至可以说是富裕, 却仍旧能够享受国家、省市和学校针对贫困大学生所出台的优惠政策, 加之名额等因素的影响, 让某些事实上贫困的学子被挡在帮扶政策的大门外, 使得这一系列的资助措施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落到实处, 反而在大学生中造成负面影响。

当前影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主要因素有:

(一) 地区经济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 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 因此造成各地对贫困的认定标准不尽相同, 沿海地区和内陆不发达省市的贫困线划分具有各自的地域特点, 加之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多集中在沿海和经济发达省份, 这也在客观上造成学生之间的经济状况差异。某些学生在生源地不能算是贫困, 但由于跨省求学, 其实际家庭经济水平无法支付就读学校所在地消费, 却又无法在生源地得到相应的经济资助, 也无法开具具有说服力的贫困认定, 导致大学生无法享受到国家相应的资助政策;有些大学生的情况却恰好相反, 他们是从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市到内陆省市求学, 其家庭收入在生源地属于贫困, 可以开具相应的贫困证明, 享受当地低保等帮扶政策, 但由于地域差异, 他们在大学所在地实质上已经超出当地的贫困标准, 应当不享受国家的资助政策, 但由于他们具有相应的证明材料, 却仍可以在学校申请相应的资助和帮扶政策, 在实质上导致了国家的资助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没有让应当享受资助政策的大学生真正做到安心上学, 在实际意义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 社会环境影响。

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兴起, 人们的思想意识开始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各类思潮和思想状况频繁出现。在这种情况下, 少数人的思想出现的倒退的倾向, 出现了一心“向钱看”的主导意识。在这种情况下, 少数大学生家长在了解到国家和高校出台了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政策, 在校贫困大学生可以优先享受国家相应的经济补助的情况后, 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网络为大学生开出虚假的证明材料并以此向高校要求享受资助政策, 而高校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无法对学生的真实情况作一一的核查, 导致这些实质上并不贫困的大学生占用了本就稀缺的资源和条件, 同时也在少数学生群体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周围环境。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 思想活跃, 追求新鲜事物, 好奇心和自尊心强, 同时自控能力和对社会环境的判断能力还未完全发展定型。初入大学, 极力希望得到人群的认同, 融入大学环境, 加上少数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因为自尊心作祟, 不希望被周围同学歧视, 所以会隐瞒自己的真实的家庭情况, 而是通过借钱、打工、削减部分隐形开支来购买某些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商品和服务, 以期获得同龄人的认可。这部分大学生不会主动向学校提交申请, 要求享受相应的资助政策。另外有部分高校和学院在开展资助过程中, 为达到工作实效和公正的效果, 将参与贫困这部分学生名单进行公示, 这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无法接受, 因而放弃本可以申请的资助政策。由于本身的心理素质和思想意识的影响, 成为了国家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遗漏的对象。

(四) 校园氛围。

目前, 我国高校有公办和民办性质, 各所高校又具有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部分艺术类高校和民办性质高校由于本身的专业性质和办学属性, 收费较高, 因此部分学生家境较优越, 加上部分高校和专业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接触到高收入和高消费群体, 也使学校学生在消费观念上超出其他专业和其他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这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外在原因, 使得他们更容易被商品经济社会所俘虏, 形成畸形的消费理念, 这种情况会导致他们会有超强消费的倾向, 更容易让自己陷入“被贫困”的怪圈。

三、改善认定程序的对策研究

鉴于目前的在校大学生贫困认定措施上存在的部分不足, 应当加强对贫困在校大学生的身份认定和准入门槛, 促使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落到实处,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经济地位处于劣势的学生提供资助, 使其享有公平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以促成高等教育的公平”[1]。在大学校园中起到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 引导全体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责任意识的作用。

(一) 建立高校和生源地联动体系。

针对目前大学生多为异地求学, 高校很难凭借单一的纸质证明对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 因此应该发挥大学生生源地的属地管理优势, 与生源地建立联动体系, 共同对申请资助的贫困大学生的情况作出客观评价。高校可在暑期录取考生后, 要求被录取考生在户籍管辖地 (例如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等及时掌握考试家庭情况的机构) 开具具体的收入证明, 而不是普通的家庭贫困证明。收入证明上应当写明该生的家庭成员构成情况, 家庭收入情况和家庭负担, 包括家庭需赡养的老人和定期大额开支。这一证明可以在大学生到校报到入学后作为申请资助政策的凭据。高校在接收学生所开具的这一凭证及其他证明材料 (包括学生家庭的低保证明等等能够证明家庭经济情况的材料) 后, 根据相应的材料对大学生的家庭情况作出梳理并对他们进行评级。在评级后, 学校可安排专人对申请资助的大学生进行家庭情况抽查, 主要目的在于掌握大学生的真实经济情况, 核查和排除虚假的资助要求, 提高资助资金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降低不具备针对性的资助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 建立高校贫困大学生流动档案。

由于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增强, 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也会随之变化。部分大学生虽然原本家庭较贫困, 但父母因为子女的异地求学获得了时间和空间外出打工, 同时在户籍所在地也享有了一定的困难帮扶政策, 其家庭实际收入较之于前期有了较大的改善, 已经超出了资助政策所针对的资助对象;而另一部分大学生因为家庭变故和其他外来因素影响, 家庭由原本的不贫困降至贫困线以下, 成为资助政策应当帮助的对象。高校和大学生所在学院应当针对在校大学生建立起贫困大学生流动档案, 定期对申请资助和已享受资助政策的大学生进行考察。考察措施可包括班级座谈, 班级成员定期互评, 由学校负责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工作人员与家长取得联系, 贫困生的申请和办理都需根据大学生的家庭经济证明开展。流动档案应当定期更新, 以掌握大学生的最新经济情况和家庭收入, 减少因心理因素和外来环境因素影响而导致资助政策的落空。

(三) 将贫困生资助政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相结合。

大学生是思想变化最为活跃的群体, 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面对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 大学生群体极易受到外来环境的影响而失去大学生本该具备的“积极、上进、求真、务实”的精神, 从而导致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 给他们的家庭和个人产生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 不仅要在经济上和物资上对贫困大学生开展资助工作, 更应当从思想上对他们进行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物质观, 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养成感恩意识和亲情意识, 内容应当包括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德育意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上, 而应深入大学生生活的第一现场, 包括宿舍、食堂及课堂和课外活动基地, 也包括大学生正在接受的专业理论教育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专业教育应该和正确的责任意识观培养相结合, 日常的大学生管理工作应当与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 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培养起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 采用现代化的认定手段和程序。

针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标准不明、办理程序繁琐等问题, “在经常性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2], 标准的指标认定体系是贫困生认定工作开展的基础, 能够避免认定过程中的简单化和随意性等人为因素;同时加强认定工作的软硬件建设, 建立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 在极大程度上节省认定工作所需要的成本, 提高信息的准确度, 为实现高校贫困生档案的动态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整体上说, 高校在全面采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时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起点上全面收集信息;二是在过程中对学生信息实现动态管理。“实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信息的动态管理,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关键”[3]。

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是国家针对在校贫困大学生出台的一系列专门政策, 目的在于帮助在校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不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因此, 严格贫困生认定程序, 完善贫困生准入门槛, 在真正意义上帮助贫困生完成高等教育就成了国家资助政策能否落到实处的重要一步, 地方政府和高校应当建立较完善的体系并开展合作, 保证贫困大学生能够按需享受各类资助政策, 从而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吴迪.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的公平性分析及建议[J].高教探索, 2010 (2) .

[2]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 2006 (4) .

篇4:工伤认定及程序讲座

一、土地补偿款分配方案的制定程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涉农解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此规定涉及三个问题:一是有权实施分配的主体是村(居)委会或者村(居)小组,即法定的集体经济组织;二是参与分配的对象为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村(居)民;三是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如何分配。实践中,当土地补偿费到帐后,依据土地的权属关系,土地权人有权决定土地补偿费分与不分、分多少、参与分配的对象等以及如何认定村民资格等问题。如果决定“不予分配”或者“予以分配”,只需召开村(居)民代表大会或者村(居)民大会讨论通过并予以公示即可。但因农村问题复杂、涉及因素多,真正依照法定程序形成有效的分配方案确实很难。可以说,大多数村(居)委会或者村(居)小组出台的土地补偿费分配方案,都与《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相违背。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提请召集会议讨论分配方案的主体与法律规定的提请主体不符,所蕴酿的分配方案很难获得通过。在农村自治组织中,凡属需要以会议形式决定的事项,往往都由书记一人召集支委会或者党员大会蕴酿,村(居)小组则由小组长召集党员、户长、小组自选代表讨论,因参会资格缺失,加之人多嘴杂、家族氛围浓厚,讨论形成的方案难以服众。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村(居)委会是基层自治组织,对于涉及村(居)民利益的事项应由村(居)委会主任提请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并由村(居)两委委员及各小组长列席,支委会行使监督指导职责;如果土地权人属村(居)民小组,则直接由小组长主持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分配方案,并自觉接受村(居)两委和小组支部的监督,所形成的方案应报村(居)委会进行合法性审查并予以公示。这样出台的方案才能产生相应的效力。

二是讨论蕴酿直至出台分配方案的主体混乱,与土地权属对应的补偿款相互冲突。依据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土地所有权分属于各个村(居)小组所有,小组内又分属于各小队所有,其分配方案理应由土地权人依程序作出,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村(居)两委为平息纠纷,竟然不管不顾各小组的实际情况,硬性作出统一的分配方案。更有甚者,还冠冕堂皇地报乡(镇)党委书记签署意见并加盖党委印章,直接以行政权力剥夺土地权人应享有的权利。其实,只要村(居)委会和小组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村(居)“两委”对如何拟定直至形成分配方案加以指导和监督,及时化解和平息纠纷,调查核实相关情况等,完全可以将方案的酝酿与出台交由土地权人实施,而不必大包大揽、取而代之。

三是土地补偿款分配方案虽然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并听取了部分村民的意见,也形成了文字性的分配方案,但未经必要的公示或者公示的方式方法不当,导致部分村民对方案的形成过程及方案的内容条款不知情,既使对方案存有异议,也失去了表达的就会,最终只能被动、抵触地接受分配方案,这严重剥夺了村(居)民的知情权、话语权。

四是方案的形成及内容受家族势力的牵制,很难代表大多数村(居)民的利益。作为村、组的议事或“权力机构”,事项的议定往往以户长(族长)的意愿为主,所谓的小组代表只是“摆设”,方案的公平合理性受到严重质疑,引起连锁上访甚至诉讼在所难免。

对于以上普遍存在的违反民主议定程序的情形,其直接后果是因方案存在瑕疵而损害了部分村(居)民的利益。笔者认为: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会议是村民实行民主自治的权力机构,乡(镇)政府和村(居)委会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强化民主“议定程序”的指导监督,而不能强行介入、取而代之。特别是由村(居)小组讨论拟定实施方案时,上级部门应派专人实地宣讲,对某些法定性和原则性较强的事项拟定规范性的指导意见,以避免方案形成的随意性和违法性。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涉农解释”,征地补偿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请求相应份额的,应予支持,此解释中的“资格”即为“村民资格”,其资格认定是拟定土地补偿款分配方案的前提。如果这个“前提”缺乏依据甚至违法,或者资格认定标准含混不清,就会使方案囿于“自我”、“情感”等的主观意断中。法律法规之所以未对“资格”作出规定,原因就在于“资格”的认定涉及村(居)委会的自治权和村(居)民的身份权,不能简单地以法规形式加以界定。因此,村(居)民资格认定的标准,应更多地依靠《村规民约>,并结合农村管理的实际情况加以认定。在实践中,主要同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户口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人口。如果户口已迁出但有承包地或者户口未迁出,但长期不在集体内生产、生活、居住,与集体经济组织没有任何联系,即“离土又离乡”。这种情形显然不能以户口或者承包地主张村民资格。这主要针对外嫁、入赘他地不迁户口的人员,《村规民约》虽有规定,但大多存在违法嫌疑。

二是现在和将来都在集体经济组织内生产、生活、居住,与集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虽无承包地和户口,同样应视为本村村民。这主要针对新生儿、服役、服刑、入托、入学等特殊情形的人员,因其他原因暂离户口地,但最终都要回到户口地生活,即“离土不离乡”,它区别于“离土又离乡”的情形。

三是本村村民(仅限于成年人)应亲自和实际履行村民义务。这里的“义务”应作广义的解释,不能只局限于家庭承包土地上的附属义务,而且必须是本人亲自和实际履行,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主要是限制离异、死亡、外嫁、入赘等情形的人员,因与原家庭还存有土地承包关系而主张村民资格,此中情况应当区别对待。

四是主张资格的人是否与集体经济组织有着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是否主要依靠家庭承包土地作为基本的生活来源。这主要是对退休、下岗以及为学习、经营、照管等需要而迁入户口的人员的限制。这类人员是典型的“空挂户”,虽然在集体内生活居住,但其户口以及生活居住因素与村民资格的认定没有实质联系。

以上所述的村民资格认定标准,虽然主观随意性较强、法定依据缺失,但确实反映了农村自治管理的实际情况和村民资格认定的复杂性,与《村规民约》的相关条款较为接近,村民容易理解和接受。

篇5:工伤认定程序及工伤认定所需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受伤害职工身份证复印件

三、医院诊断证明(如受伤害职工已死亡需提供死亡证明原件,抢救记录)

四、证人证明2-3份及身份证复印件

五、劳动合同

六、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七、用人单位工作时间制度

八、特殊情况下材料:

1、属于交通事故死亡的提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上下班(或外出)交通路线图(网上下载)居住地证明(上下班提供)。

2、属于因公外出死亡的提供领导指派或上级要求出差、培训、开会的证明材料。

3、属于突发疾病死亡的提供120接送证明(接送时间、具体地点)

九、其他需提供的材料

注:所有提供的复印件材料必须加盖单位公章,注明与原件一致

属工伤指定医院:105医院;第二医院(妇幼医院);九一医院

车间发生工伤事故,各分公司经理立即通知总公司,通知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因为总公司对社保所呈报事故快报时间为24小时,逾期不报由发生事故的部门负责。

劳动能力鉴定所需准备材料

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取得《工伤认定决定书》后,进入鉴定程序。

一、填写申报《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确认表》(见附件1)一式四份

二、停工留薪期后申请签定需准备材料如下:

1、填写《工伤职工劳动鉴定(确认)申请表》(见附件

3)一份

2、《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确认)意见表》(附件5)一份

3、《工伤认定决定书》复印件

4、停工留薪期确认表

5、被鉴定人《身份证》复印件或其他有效证明

6、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原件(医疗终结或停工留薪期满时)

7、住院(门诊)治疗病历复印件,检查检验报告

8、《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人员花名册》(见附件4)一式3份

9、其他相关材料

三、劳动能力鉴定费用:初次600元/人次,再次1200元/人次

篇6:工伤认定及程序讲座

发布时间:2011-9-5 15:20:00 阅读次数:1087次 作者:工伤赔偿法律网 我要评论

一、工伤认定标准

(一)认定工伤。根据国务院修订后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视同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三)不予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职工符合认定工伤和视同工伤的规定,但是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1、故意犯罪的;

2、醉酒或者吸毒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二、受理管辖

(一)已参加工伤保险:到参保地工伤认定机构提交申请;

(二)未参加工伤保险:到生产经营地工伤认定机构提交申请。其中,生产经营地在国外且受伤害职工未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到企业工商登记注册所在地的工伤认定机构提交申请。

三、工伤认定程序

(一)申请:

1、申请人: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或委托代理人、工会组织。

2、受理部门:全市各行政审批服务办理大厅工伤认定申请受理窗口。

3、申请时间:用人单位应当自职工发生工伤之日或者职工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报。用人单位未按上述规定时间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或委托代理人、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职工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报。

4、提交材料: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1)受伤害职工的居民身份证。申请人为受伤害职工近亲属的,除提交申请人和受伤害职工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外,应当同时提交有效的近亲属关系证明;申请人为工会组织的,应当提交工会介绍信,经办人身份证明;由代理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必须出具受伤害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亲自书写的代理授权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

(2)劳动、聘用合同文本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3)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及证人身份证明;

(4)医疗机构出具的职工受伤害时初诊诊断证明书、初诊病历、住院病历,出院记录,或者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应当提供以上材料外,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证据:

(1)职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证明;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其他相关证明;

(3)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相关部门的证明;

(4)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的证明;

(5)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证明;

(6)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提交民政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的证明;

(7)属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旧伤复发的确认;

(8)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提交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查询证明(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工会组织提出申请的不需提供)。

(二)工伤认定机构受理、审查和作出决定

工伤认定机构应当及时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

材料完整的,当场出具《工伤认定接收材料清单》,并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材料不完整或不符合规定的,当场制作《工伤认定补正材料告知书》并送达申请人,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应当在收到《工伤认定补正材料告知书》15个工作日内补齐需要补正的材料。工伤认定机构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全部补正材料或补正期满后,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工伤认定机构决定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并送达申请人。

经审查和调查取证后,工伤认定机构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应当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工伤认定机构应当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日内,将工伤认定文书送达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送达工伤认定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工伤认定文书送达回证》上注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不服的;

(2)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

(3)对工伤认定终止决定不服的。

四、全市工伤认定业务受理点及咨询电话:

市内四区:福州南路8号二楼1-4号窗口 86010815;

城阳区:山城路195号行政服务大厅 87866118;

崂山区:云岭路8号南大厅4号窗口 88898321;

开发区:紫金山路36号 86977565;

胶州市:北京路2号行政服务中心四楼54-58号 82205958;

即墨市:岙兰路786号市民大厅10号窗口 88529911;

平度市:杭州路48号北楼3楼 88321812;

胶南市:灵山路59号市民服务中心1号楼3楼工伤科 86160357;

莱西市:黄海中路1号为民服务中心1楼社保科 88486692。

篇7:工伤保险认定及报销医疗费程序

●申请享受工伤待遇资格认定程序

1、单位员工发生伤(亡)事故后,若单位不出具事故报告(工伤证明)的,受伤员工本人(或亲属)可向社保机构提交《享受工伤待遇资格认定申请书》,申请工伤认定。申请人应携以下材料向社保经办机构(社保分局工伤股,以下同)申请工伤认定:

(1)员工和单位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

(2)<<享受工伤待遇资格认定申请书>>;

(3)员工本人身份证和工作证(或工卡);

(4)员工/用人单位伤(亡)事故情况材料(如实叙述事故发生经过);

(5)医疗诊断书或病历本;

(6)有关旁证材料(如旁证、现场记录、照片、口供记录等);

(7)工资表(或工资记录)和招工表(或从事本职工作的证明);

(8)单位、企业法人注册登记资料(可到当地工商管理部门查询);

(9)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属交通事故的);

(10)当地公安部门的证明材料(属刑事案件的);

(11)与认定相关的其他材料。

2、社保经办机构收齐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后,符合受理范围的,正式受理,向单位发出<<提交材料通知书>>并进行调查取证,30天内作出认定结论,送达双方当事人。不符合受理范围的,出具《享受工伤待遇资格认定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

●社会工伤保险处理程序

1、工伤事故发生后,单位应积极组织抢救,并及时通知社会保险机构(遭遇交通事故或意外伤害的,应同时报告交警部门或公安机关),同时保护好现场以备调查。社会保险机构对员工的伤亡情况进行调查时,有关单位应积极配合,尽快填好《工伤事故报告表》交社会保险机构审核备案。单位如在事故发生后15天内仍不书面通知社会保险机构的,社会保险机构将不承担该工伤待遇的支付责任,一切工伤待遇由单位按《广东省社会保险条例》(下称《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标准负责支付。

2、员工工伤医疗终结后,单位须向社会保险机构提出申请,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员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对伤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残废等级。

伤者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时,须携带社保部门开具的鉴定介绍信,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包括残情及面部的彩色3R照片2张,定点医院诊断证明及出院证,重要的仪检报告单(如:MRI、CT、ECT)等医疗资料。非参保员工申请鉴定时还须携带单位的工伤证明(或社保部门的《享受工伤待遇资格认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领取工伤待遇时,用人单位(劳动者保管材料时由劳动者提供)须提供定点医院的(1)住院医疗费结算收据及费用清单;(2)出院小结;(3)诊断证明书、完整的门诊病历记录;(4)重要仪检报告复印件;(5)门诊中药处方复印件;(6)评残鉴定书;(7)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8)1寸证件相2张等有关资料向社保部门 申领工伤待遇。(8)涉及待遇支付的其他证明材料。

3、员工因工死亡后,单位应通知死者直系亲属到单位处理有关善后工作,其直系亲属所需的交通费用、伙食费、住宿费等由单位按员工因工出差的标准报销。

死亡员工家属持有效的户口本、结婚证、小孩出生证、直系供养亲属的身份证等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以及市、县级以上公证机关开具的亲属关系证明等,到社保部门申领工伤待遇。委托他人申领待遇的,须到公证机关办理委托手续。

●工伤保险待遇

参保员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社会保险机构根据《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下称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支付其工伤保险待遇。

△医疗期间待遇:员工因工负伤后,应立即送附近医院抢救,伤情稳定后即转送往定点医院治疗、因医疗条件所限需转上级医院治疗的要经单位和定点医院开具证明,并报当地社会保险机构批准方可转院,伤情危急的,应在转院后三天内到当地社会保险机构补办转院报批手续、因工伤后需专项康复治疗的,需到定点工伤康复机构进行康复,否则,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单位负责。需要门诊治疗的,就诊时应购买门诊病历本,由医生将有关用药治疗情况详细记录,否则,门诊治疗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单位支付。员工因工负伤医疗期间,单位不得解除或终止其劳动合同以及作开除、辞退处理。

工伤医疗程序

(一)一般原则

1、参保职工治疗工伤应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先在就近医疗机构急救,伤情稳定后应及时转市内定点医疗机构继续治疗。非急诊原因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产生的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报销。

2、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按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定执行,符合上述规定范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超出上述规定范围的,均为自费项目。社会保险机构不予承担。

3、参保职工疑似职业病的,参保单位应及时将参保人送往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职业病诊疗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治疗。

(二)门诊治疗

1、参保职工因工伤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门诊治疗的,应挂社会保险门诊号。工伤医疗规定范围的治疗项目和药品使用社会保险双联专用处方,其他使用普通处方。未使用社会保险双联专用处方的门诊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2、工伤医疗门诊费用以现金支付,在医疗终结后备齐相关资料(划价收款后社会保险双联专用处方第一联和相对应的医疗费收据、每次就诊门诊病历记录、疾病诊断证明、重要检查报告单等),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报销手续。

(三)住院治疗

篇8:工伤认定及程序讲座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教育公平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 也是高校在实践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贫困生认定工作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益, 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 对于真正实现社会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贫困生测量不准确是认定难的关键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 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难的学生。贫困生一般分为困难生和特困生。按照教育部文件的解释, “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是一般困难生, 而“无力支付教育费用”的则是特困生[1] 。但这一概念属于定性描述, 比较模糊, 无法依此来确认贫困生, 从而使资助工作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针对性、实效性。由于对贫困生的认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可量化的指标, 各省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操作过程中都制定了相对量化而多样的标准, 甚至同一学校因院系不同认定标准也有出入。

在实践中, 绝大多数学校主要依据三因素来认定贫困生:一是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每月消费支出水平;二是该生家庭年收入;三是学生交纳学费的能力。其中, 学生在校期间吃、穿、用、行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水平最能反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用定量标准来认定高校贫困生的方法, 主要有学生平均消费水平界定法、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界定法和综合界定法三种。学生平均消费水平界定法是调查确定全校学生平均消费水平, 低于该水平的则为贫困生。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界定法是对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消费支出进行调查, 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对比, 低于此线的为特困生, 略高于此线的为贫困生[2] 。目前多数高校采用的方法是前两种方法的综合。这种方法是先对上述三方面因素进行调查摸底, 以学生每月学习、生活消费支出情况为主, 参考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学生交纳学费的情况, 根据本校学生消费水平确定。

虽然高校贫困生评定标准的确定考虑了多种因素, 但由于其它因素难以量化, 因此, 目前我国高校对贫困生的界定主要是从经济上考虑的, 不外乎就是维持基本生活的标准, 而且这些标准实际上参照了对 (家庭) 贫困概念的一般界定和区分方法, 却忽视了根据大学阶段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期来确定资助方式及资助标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些依据贫困家庭确定资助标准的方法将越来越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贫困生认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认定方式的不足

对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是帮困助学的难点和重点。目前, 高校的认定方式有三种:

一是高校自身认定。即由学校在对申请资助的学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 经过班、系、学院的层层审核与把关, 最终确定贫困生名额、资助额度的方法。这种认定方式准确性较高, 但高校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进行复杂的认定工作, 认定成本太高, 也与高校的主要任务相违背。

二是大学生生源所在地的基层组织认定贫困生资格。即由生源地民政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或父母所在单位出具的贫困证明或家庭经济调查证明来判断是否是贫困生。地方基层组织在对贫困生认定的过程中, 其依据的是一种相对的标准, 即地方基层组织开具的证明文件只能证明该生在当地是贫困的, 但不能就此确定在学校他们也符合贫困生的资格。该认定办法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 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其真实性、可行性与可信性较差, 因此, 基层认定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三是综合法,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前两种认定方式的优点, 但认定中的人为因素仍不可避免, 在实际资助中, 由于贫困生数量较多, 而资助资金有限, 为了解决“僧多粥少”的矛盾, 高校实际工作者往往采用了“平均主义”的认定方式, 将有限的助学资源多次细分, 扩大助学金的发放面, 这样就有可能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了非贫困生或不太贫困的大学生。这种方式由于资助力度小, 对于贫困生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而且还可能侵犯他们的隐私权, 达不到资助的效果, 直接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2.认定材料可能失真

各高校一般参照学生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和学生月消费支出两项指标来认定贫困生, 但校际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高校间贫困生数量以及构成缺乏可比性, 因此, 很多高校由于人手不够等原因, 往往采取将复杂的认定工作简略化, 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开具的家庭困难证明。一些高校为了提高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 还要求贫困生携带更多的证明材料, 这种做法无疑增加了认定贫困生的成本, 拥有较少经济资源的贫困生拥有的组织资源同样较少, 因而较难获得认定必备的种种证明文件。而对于一些非贫困生来说, 由于他们拥有较多的经济资源的同时也拥有较多的组织资源, 他们有更多的渠道来获得这种种证明文件。显然, 高校据此分配助学资源不是很合理, 可能会造成资助的不公平。

3.认定资助程序存在不合理因素

(1) 组织方面。

除大学生资助中心有专职人员外, 信息核实工作基本上由院系的兼职人员来做。有些学校的院系部门小, 配备的专职学生工作人员较少。因此, 贫困生助学工作常常被淹没在日常繁杂的事务之中, 成为他们的“时令性”的工作。由于缺乏专职人员专门从事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研究和实务工作, 从而使资助工作很难发现问题, 或很难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总结, 加上一线的相关人员也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贫困生问题, 就难以为以后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经验和教训, 此外, 缺乏富有经验老师的参与, 资助工作实质性进展缓慢, 呈现出表面化、敷衍的倾向。

(2) 名额分配。

为了操作方便, 许多高校采取简单地按学生人数分配贫困生指标的办法, 学校将指标分解到系, 系分解到班, 并没有按照贫困生的实际人数进行资助。一般奖助学金的比例占学生总数的20%, 而校资助中心也按此比例分配给院系, 也就是说, 无论院系大小, 学生多少, 每个院系中都有20%的学生享受到一定的资助, 这样就会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有的院系有超过20%的贫困生, 但由于名额的限制, 无法进入到资助的名单中;有的院系名额相对较多, 为了用完指标, 只有将资助的条件放宽, 致使一些家境不太差的学生也有了资助的机会。这实质是占用了他人的受助机会, 造成了资源分配的不平等。

(3) 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实践中, 贫困生的认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辅导员与班干部对贫困生的日常观察来判断。一小部分学生家庭社会关系强大, 可以涂改进校时所填写的真实档案, 伪造自己符合条件的书面事实, 更有甚者, 直接请上级领导或部门施压, 要求学工部门将不符合条件的人纳入到资助的范围中来, 从而在贫困生队伍中“混入”了非贫困生, 而这些非贫困生其消费能力和水平会远远高于真正的贫困生, 这是一些高校的贫困生被染上污名的重要原因。

三、建立科学的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的探讨

目前贫困生认定难已成为困扰各高校贫困生工作的一道难题。解决这个问题, 仅靠一个呆板的标准或某一具体措施难以奏效。必须从完善程序层面入手, 因地制宜建立符合校情的认定贫困生的多环节、多因素支撑体系。在操作中既要有硬性指标量化界定, 又要有柔性评价人为管理, 多管齐下, 共同作用, 才能从制度上保证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 提高认定方式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1.合理界定贫困生的意涵

高校贫困生问题表面上反映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果, 其实质则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中下阶层利益保护问题, 该群体的贫困问题不仅关系到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 而且也关系到社会阶层间的有效的融合问题, 因此, 该群体的贫困又有其特殊性。从社会学角度看, 高校贫困生的贫困不仅是经济上的匮乏, 而且更是机会和能力的被剥夺。因此, 在界定高校贫困生的意涵时不仅要注意到生存贫困问题, 即学杂费、生活费的匮乏程度, 该测定方法相对比较成熟[3] , 而且更应关照其发展性贫困问题, 即也要关注其精神消费的情况、对社会关爱的心理需求等, 协助贫困生提升在学业、人生规划中的能力。

2.贫困生认定应从高中做起

现有的研究多将贫困生认定的主要工作放在高校中, 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认定, 最关键的就是高校在认定中的成本问题。学生生源分散, 高校不可能派人到生源地去进行调查, 去证实材料, 因此, 将本来由多个部门承担的工作全部由高校来承担是不现实也不可行的。贫困生认定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应从早抓起, 从中学阶段就要开始贫困学生的筛选认定工作, 建立贫困生档案。现有的认定机制对贫困生的定量考察, 主要是看贫困生在校月收入情况以及与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之间的差距。这种定量考察主要依靠同班同学的评议, 因为许多学者认为, 他们朝夕相处, 对同学之间生活、消费 (包括就餐、衣着情况) 水平最能了解, 通过评议后形成的学生支出水平就可成为贫困生界定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但对于贫困生而言, 时刻处于周围同学尤其是同寝室同学的“监视”中, 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甚至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 也要忍气吞声, 还要时刻以他人眼中的贫困生的标准进行伙食、衣着等消费活动, 有些院校还出现了监视消费等带有歧视性的规定, 从而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中学作为准贫困大学生的生源地, 与高校认定相比较, 就可以避免上述不足, 发挥在认定方面的优势, 不但节省了认定的成本, 还可以对贫困家庭的经济状况有个动态的观察和管理, 也使高校的主要精力能够真正放在人才培养方面, 使学工人员、专业教师各司其职, 避免过度介入, 而且还减轻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3.高中认定的基本过程或方法

首先, 在高中生源所在地建立动态的家庭经济状况的档案。一方面用于掌握学生家庭的经济及结构变动情况, 以便能及时、主动地施救。另一方面, 由于贫困具有累积性, 一般来讲, 家庭经济条件的变化不会很大, 因此, 在预估高校的教育支出费用的基础上, 结合当地贫困线标准, 确定贫困家庭的标准, 初步确定未来实施救助的重点对象, 即建立贫困生档案。学生升入大学后, 该档案和学生其它档案一起随学生调入所在高校, 高校则根据学生申请, 查阅其动态的档案即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认定的准确性。如果有条件, 可建立起供管理部门共享的、网上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档案系统, 并由生源所在地的专门机构的专门人员来负责, 以保障信息的连续性、及时性。

其次, 从组织结构上讲, 建立一支专门的贫困生调查与管理队伍, 该队伍主要负责准贫困生的认定、建档以及组档工作。队伍的素质对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求其成员能够熟练掌握社会调查的各种技术和方法, 如访谈技巧、实地考察的方法等, 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能够对贫困生有同情心, 能够领会其工作的重要意义。

再次, 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保证工作有序开展。可参照现有的《贫困生认定和建档工作实施办法》, 从资助申请的条件到认定的程序与标准, 从评议结果的透明度到贫困生档案的动态管理, 做出具体规定。还要建立对高中生的家庭经济情况 (包括准确的家庭收入、资产和储蓄调查等) 每半年或一年进行定期测评的制度, 建立学校尤其是高中学校与村 (居) 委会等基层组织的长效联系的工作制度。形成大学生家庭经济信息更新机制, 即对大学生所在家庭的经济变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并在居民中进行深入调查和民主评议, 更新大学生家庭经济信息系统;对于在贫困生认定方面出现误认、错认者追究其责任等。

4.高中与高校的动态关系

中学肩负着向高校输送人才的重任, 而高校就是要对中学输送的人才进行专门培养, 使其成为栋梁之材。为优秀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培养其成材是二者的共同目标。中学建立起贫困生档案后, 家庭经济情况档案也成为学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载着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及其变化的动态过程, 升入大学后, 中学档案的资料成为大学的学工部门或学生资助中心确认贫困生的重要依据。贫困大学生只要提交申请, 作出诚信承诺, 经过办理简单的手续后贫困生信息就直接进入贫困学生档案库, 学校就可以按困难程度分别对其给予资助, 还可对确实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主动资助, 同时为贫困生群体开发一些提升其能力的项目, 在相关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增强其在校期间的自助能力和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这样, 贫困大学生就不必通过公示等程序被贴上弱势的标签, 能够在正常化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生活,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Z].教财51号文件, 1993.

[2]成建顺, 等.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及其资助[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3, (7) .

上一篇:了不起的妈妈作文600字下一篇:2024煤矿调度员业务知识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