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羊汤散文

2024-05-02

吃羊汤散文(精选4篇)

篇1:吃羊汤散文

吃羊汤散文

十五岁前,我没吃过羊肉,自然也没吃过羊汤。我一直以为羊肉不是什么好东西,一股骚味,母亲的话是“臭天臭地”,因而对羊肉食客也甚感怪异。有时父亲不知从哪里吃了羊肉回来,母亲总言:“恁馋啊!”父亲嘿嘿笑,将嘴巴凑过来呵气,我竭力后仰,一个劲地扇动着手,作势赶跑臭气,父亲更是得意。

那时,镇上没有“羊门堂”,就算好这口的父亲,一年也难得过几回瘾。乡下倒是家家养羊的,多为绵羊。绵羊好,既逐渐解决了一家几口御冬的毛衣,又为有限的自留地提供了基肥。一头羊,养上十年八年不算长,乡民往往忽略了它的肉用价值。孩子多的家庭或许会养几只山羊,那是一笔产业,销售对象是上海人。现在回忆,所谓上海人也未必正宗,只是上海附近的船民。

我村紧靠窑厂,长长的轮队和高大的驳船源源不断穿梭于望虞河,将砖瓦运送到苏北和上海。每到腊月,待货的船民就上岸到村里转悠,“有狗卖伐?阿有羊卖伐?”乡民不舍得卖狗,要就是山羊。山羊买不到,绵羊也要。船民缠着本家,直到将羊牵走。一只羊不过二三十元,对于农民来说,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上海人馋煞忒,呒啥欢喜哉!”乡民口中,有不解,甚至有些蔑视。

自家宰羊,那非常奢侈。村上有位在厂里当采购员,据说,他家来了上海客人,宰杀了自家的一头山羊,还邀请了村干部。那天,满村飘拂着羊肉的膻味,采购员的老父亲也因此骂娘,当然他只是私下里,场面上他还是给儿子留些情面。膻味就是臭味,有人却说香,它勾得村上好多肚子里缺少油水的.汉子引颈张望。无奈他们不够格,又不能像孩子那样去倚门求一点施舍,只得搬起大碗咕噜咕噜猛喝稀饭,再不就咔嚓咔嚓嚼几根萝卜干。

姑妈家的一头绵羊胀死了。它大概饿极了,挣断羊绳,偷吃了麦种。姑妈把我父亲叫去,“难道扔了?吃!”父亲二话不说,架火烧水,然后给羊放血去毛,开膛破肚。日落时分,父亲回家叫我去吃,我正犹豫,父亲说“吃吃看,不会死的,羊肉好吃着呢!”拉着我就走。姑妈没有我妈那么反感羊肉,但也不允许上灶煮,她觉得灶台上的腥味会持续很久,吃饭都没胃口。父亲用砖在场角盘了个地灶,一大锅羊肉咕嘟咕嘟冒着热气。乡邻不请自到,当然都是男人,他们吆五喝六,围着桌子开始大吃,挤不上桌面的,干脆端着个碗,坐在门槛上,或者蹲在屋檐下。父亲给我盛了半碗羊肉,说:“吃啊!”我捏着鼻子,慢慢将一小块羊肉送入口中,感觉味道还不错,便大胆地吃起来。不知是味觉战胜了嗅觉,还是审“臭”的疲劳,最后连半碗汤也喝下了肚子。父亲问我好吃吗?我说蛮鲜的。父亲初通文墨,他说你不想这鲜字怎么写的?

那年冬天,窑厂上开了一家羊门堂,食客以船民为主。店主是我们村上的,父亲借去窑厂浴池洗澡,经常偷偷地去。吃羊汤,当然不是只喝汤,得吃肉,吃面,甚至还要喝酒。几个小时的文火,羊肉的味道尽然浓缩在汤里了,因而这吃喝的过程也浓缩成“吃羊汤”,否则怎么不说“喝羊汤”呢?有时我也偷偷地跟着父亲去,越吃越有滋味。热腾腾的汤,汤面泛着密集的油花,再加一把“重青”,色香味俱全了。我撮着嘴,轻轻吹开油花,喝一口,香味沁入五脏六腑,世界上竟有这样的美味,我把母亲灌输的理论彻底的颠覆了。母亲不太在乎羊骚味,却心疼那几个钱。一碗羊汤两角,爷俩一个黄昏,就把一个工分给打发了,她一天零活才挣一个工分。

羊汤味美,但对于农民,只能偶尔打打牙祭。

九十年代初,羊门堂开到镇上,在菜市场的角落独占两间门面。店主是藏书人,其时藏书羊肉还没打出品牌,而藏书人早早以此为营生,开始了走南闯北。糯糯的吴侬软语,点头哈腰的招呼,让食客从胃里到心里都舒坦。狐朋狗友没有不好吃的,轮流作东,我也成了这里的常客。比起父辈的磕碜,我们潇洒得多。白切羊肉、羊肝、羊腰子,羊排、羊脚煮一盆高汤。吃羊汤讲究个时段,早晨尚可,中午最差,清汤寡味,只有晚上,能喝到酽酽的原汤,羊肉刚起锅,羊眼睛、羊尾巴都很抢手,凑巧,还能搞几个“名件”,老话说吃啥补啥,“名件”一上来,哥几个先是故作谦让,最后你抢我夺,还彼此嚼着荤话。羊“名件”当然无法与虎鞭比拟,甚至还不如黄狗的有名,店家炒作了,只道是熟客才有此待遇,我对店家说,既然那么灵验,何不自己享用,一股子尿臊,天知道!

女儿是天生的食客,从很小的时候起,她就跟着我胡吃海喝。一次,吃着吃着,她问我羊鞭是什么?我说是羊尾巴。她又夹起一片东西,问这是什么?朋友口快,卵泡皮!一脸的坏笑。女儿不知就里,爸爸,我还要吃卵泡皮。他们乐得前仰后翻。一个女孩子,我不想让她碰这些东西,呵斥女儿。回到家里,她妈一开门就惊呼,啊!一个臭囡囡回来了,告诉妈妈,吃的什么啊?女儿摇头晃脑,卵泡皮!妻子一愣,你看你这帮同党,尽干好事!

羊肉虽好,翻来覆去总是那个味道,吃腻了,就让店家到菜场买些其它菜,生羊肉炒蒜叶,羊汤鲫鱼,也许还可以煮几只螃蟹。一般羊肉店都有零拷黄酒,一脸盆端上来,不够,五十斤的酒坛子摆在脚边。哥几个总是从黄昏吃到打烊,吃得打嗝,嗝中分不清酒味还是羊味,吃得晕乎,丢了手表,忘了自行车。

羊门堂一直是男人的领地,偶尔有个女食客,恍若另类。一天,我突然发现一张桌子上端坐着清一色四位女将,年龄都在五十出头,甚觉好奇,更惊叹的是每人还摆了一海碗黄酒。我过去搭讪,她们说,姐几个号称四朵金花,年轻的时候,喝酒赚钱就不让须眉,不时小聚,从未间断,今天破天荒选择这个地方,颇多了几分豪气。我向她们竖起大拇指。

我一直以为,在隆冬的一个黄昏,户外冰天雪地,北风凛冽,几个朋友相聚农舍,围着一锅羊肉,柴灶里炖着米酒,那才是吃羊肉的最高境界。羊肉性热,俗言吃羊肉为“里翻棉”,一吃,背部热烘烘,鼻子渗出细汗。有天早晨鼻子流血,人中起泡,连续几天吃羊汤,还有整碗的羊血汤,内热了。羊门堂开得越来越早,八月底就开张,为的是早早占领市场。镇上的羊门堂早已从一家变成十家,羊肉的价格也由几块钱飙升到今年的七十元。本地人不再养羊,羊肉的品质在下降。以前冬季,总有收羊的汉子,自行车上驮着几只或倒挂或横卧的羊,一路“咩咩”穿村走巷,这道风景已化作记忆的碎片。这个阶段,他们的原材料都来自肉禽市场,甚至冰库。羊肉的腥味不再刺鼻,只释放出淡淡的温柔,失却了膻味,羊门堂逊色多了。店主说,等到十一月,他们会到安徽去收购活羊。

我已经不记得母亲不吃羊肉。一次回去,我带了好些,还特地用铝锅装了羊汤。席间,女儿一个劲地喝汤,她问奶奶,怎么不吃啊?我母亲撇撇嘴,臭!女儿说,妈妈也喜欢吃羊汤,这都是爸爸的影响。不吃羊肉,人生一大遗憾!后半句那么耳熟,估计是我的语录吧。

北风起时,瞅准街头拐角那家“藏书羊肉”,我将呼朋引伴――

走,吃羊汤去!

篇2:吃羊汤散文

羊肉冬瓜汤的做法

汤的配料:

羊肉150克、净冬瓜150克、精盐、味精、花椒水、绍酒、胡椒粉、葱丝、姜丝、香菜、猪清油、内汤。

做法:

1、把羊肉洗净切成小薄片,冬瓜去皮去籽切成长方薄片,用开水烫一下,香菜切成八分长的段;

2、锅内放入肉汤、冬瓜,加精盐、花椒水、绍酒、味精、胡椒粉,以大火熬煮;

3、汤开时把羊肉、葱丝、姜丝、香菜放入锅内,再烧开,加猪清油少许,立即出勺盛在碗内,羊肉冬瓜汤即成。

汤的特点:

汤味清淡,羊肉香嫩,冬瓜鲜烂。

汤的功效:

增加胃肠蠕动,消赊浮肿,羊肉能补肾,加上冬瓜的降血压、降胆固醇的功效,更利于增强体质。

滋补羊肉汤的做法

汤的配料:

羊肉500克、党参10克、红枣10克、枸杞10克、生姜1块、料酒1/2大匙、胡椒粉少许、精盐2小匙、白糖1/2小匙、味精1小匙。

做法:

1、羊肉洗净剁成块,党参切段洗净,红枣、枸杞泡透,生姜洗净切片;

2、锅内加水,待水开时放入羊肉块,用中火煮去血水,捞起冲净待用;

3、在汤碗内加入羊肉块、生姜片、党参段、红枣、枸杞、精盐、味精、白糖、胡椒粉、料酒、注入清水,放入蒸锅内蒸两小时拿出,滋补羊肉汤即成(也可用砂锅炖)。

篇3:西红柿羊汤的做法

食材明细

羊肉 500g

番茄黄豆 250g

西红柿 2个

洋葱 半个

番茄酱 150g

盐 6g

制作过程折叠

1.准备所有原料。

2.羊肉飞水,再用热水冲干净。

3.倒入一罐番茄黄豆;羊肉、洋葱、西红柿切块,淋入番茄酱。

4.一次加足热水,大火熬开后保持10分钟,转小火熬50分钟。

5.最后加盐调味,就可以了。

番茄羊肉汤的做法详细步骤

1. 羊肉洗净,整块放入锅内,加水煮至五成熟捞出,切成小方块待用;

2. 马铃薯去皮,番茄去籽,与洋葱、大白菜、胡萝卜均切成小方块;

3. 番茄酱加入少量的洋葱末,用油稍炒,再加1勺羊肉汤,即成番茄酱汁;

4. 取羊肉汤1500克烧开,将切好的羊肉和全部蔬菜一起投入汤汁中,并加盐,番茄酱汁;

5. 待汤煮熟,放入胡椒粉,撤上香菜末即成。

番茄羊肉汤的做法小贴士

健康提示:

这道汤,除有补益作用外,由于加了蔬菜,在促进排便方面也有相当好的功效。

补益身体,促进排便,开胃除烦。

食物相克:

番茄:西红柿忌与石榴同食。

香菜:服用补药和中药白术、丹皮时,不宜服用香菜,以免降低补药的疗效。

羊肉洗净,整块放入锅内,加水煮至五成熟捞出,切成小方块待用。

马铃薯去皮,番茄去籽,与洋葱、大白菜、胡萝卜均切成小方块。

番茄酱加入少量的洋葱末,用油稍炒,再加1勺羊肉汤,即成番茄酱汁。

取羊肉汤1500克烧开,将切好的羊肉和全部蔬菜一起投入汤汁中,并加盐,番茄酱汁。

篇4:羊汤烩面的做法都有哪些呢

做羊肉烩面有三要素,面、料、汤。和面的时候要放一些盐,揉成团后醒二十分钟,然后再揉十分钟,醒二十分钟,反复3-4次,抻出的面条才有韧劲。其配料丰富,包括羊肉、粉丝、木耳、黄花菜、豆腐皮丝、海带、鹌鹑蛋等。最关键的是熬汤,选用上好的羊肉同羊骨架加上各种香料文火长年熬制,熬制汤白肉烂。如此鲜香美味的羊肉烩面,在家里也可以轻松制作。至于熬汤,由于家庭条件有限,无法长久熬制,那么熬制2-3小时,羊肉酥烂,汤味香浓即可。

河南羊肉烩面的做法:

主料

羊骨头(羊脊骨腿骨为上等)、羊腿肉、粉条、黄花菜、香菜、豆腐丝、海带(或选用木耳)、鹌鹑蛋、面粉

配料

八角、大料、草果、茴香、盐、味精、香油(南方称“芝麻油”)

熬汤、煮肉

1、羊肉切成大块,羊肉和羊骨头用清水洗净,用清水中浸泡约1小时,捞出,冲洗干净。 2、八角、大料、草果、茴香一起用纱布包裹,制成调料袋。 3、锅中填满水,将羊肉和羊骨头放入,大火煮开,撇去浮沫,放入调料袋,转小火慢炖2-3小时,熬至羊肉软烂,捞出调料袋,加入盐调味,待凉备用。

制作面坯

1、面粉中加入一小勺盐,混合均匀,慢慢加入清水,揉成软硬适中的面团,蒙上保鲜膜醒20分钟。然后再揉10分钟后盖上保鲜膜醒20分钟。反复3-4次。 2、将揉好的面团搓成粗长条,分成剂子,将每个面剂擀成厚度约1厘米的长方形面片,在面片上抹上色拉油,盖上保鲜膜,醒20分钟即可。

准备配料

1、粉丝用水泡软。 2、香菜洗净,切段儿 3、黄花菜和木耳泡软,将木耳撕成小朵。 4、海带泡发后洗净,切丝。 5、鹌鹑蛋煮熟,去皮。 6、羊肉切片。

抻面、煮面

锅中放入熬好的羊肉汤,煮开后依次放入羊肉片、黄花菜、木耳、海带、豆腐丝,搅拌均匀。 2、再次开锅,开始抻面。取一块面片,双手捏住两头轻轻抻开,将面片抻成宽约1厘米的面条,下入锅中。如此反复,将所有面片抻好入锅。锅开后下入粉丝,加盐调味。面条煮熟即可出锅,搭配着糖蒜和辣椒酱食用。

上一篇:相关政策下一篇:关于加强大学生村干部管理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