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2024-04-26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精选6篇)

篇1: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魏闪闪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集体的精神所在,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班级内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展现出来,班级文化也是一种行为方式,日常良好的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们的行为。为了让自己的班级充满活力,让班级成为学生另一个温暖的“家”,更好的推动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的构思理念是(zhi)文化 “制、智、志”。

第一阶段(高一)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也可以简称为制度的“制”字。希望通过班级的“制”文化形成比较完善的班级制度,成为一个有规矩的班集体。在学习方面学习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老师的指导下稳步学习。对学习有兴趣,乐于学。并学会独立思考一些问题。

第二阶段(高二)由于这个阶段是最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时期,也是高中课程接近尾声,为高考做准备的时期。班级文化建设构思为一个智慧的“智”字。目的在于,首先让学生清楚,一个善良、真诚的女生还要有智慧,这一学年的任务是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女生,在学习能力、办事能力等方面就要有所增强。

第三阶段(高三)这一年是学生向高考冲刺的一年,因此我将这一年的班级文化定位在志向的“志”字。希望通过“志”文化让学生在学习方面有有竞争意识,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对学习有目标,努力为理想而学习。

班级文化建设由班级班主任和班级内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希望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布置一个安静、舒适的教室环境,树立健康、文明、积极进取的班风,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

篇2: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余少良

(湖北省竹山县第一中学)

摘 要:正确的班级自主管理对教师的管理工作和学生的长远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针对高中班级自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力求通过努力,找到促进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效果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部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篇3: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 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 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就会加速班级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说班级文化是班级充满活力的源泉, 是班级的灵魂所在, 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班级建设成功的关键。

二、高中阶段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班级文化建设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现象, 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而发展的。教育的目的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它反映了社会对培养人的基本要求。从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 在教育观上经过了几个转变:最初是注重考分, 强调记忆的应试教育;随后认识到知识比考分重要, 于是向注重知识转变, 强调感知的知识教育;接着认识到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于是提出“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加强基础, 发展特长”等口号, 进入了强调思维的智能教育;最近又提出了“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观的逐步转变, 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完美的个性或人格要比智慧和能力更重要, 智慧和能力只有与良好的人格相结合, 才会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但是在今天的班级管理中, 尤其在普通高中, 对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偏差, 导致学校很大程度上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教育, 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因此我们在转变课程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的同时, 必须探讨如何构建符合新课改精神的、能够实现新课改培养目标的新型的班级文化, 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 以期待每个学生通过班级学习生活的经历与感受, 提升非智力因素, 从而使他们成为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社会中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公民。

2.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 但它却实实在在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作用。文化, 是人自身力量的外化, 是人在自然界中的对象性存在的验证, 是自然的文化。文化的作用就是文化在外化时对人的反作用, 这种文化作用对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新的动力和源泉。学校文化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 是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 它包括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校制度规范和学校传统习惯等。而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所产生的一些不良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现象, 也正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未成年人, 这在某种程度上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难题:一方面, 学校苦苦育人, 重视德育;另一方面, 学生却不愿接受, 或者活在“自我”的世界中, 诸如自私, 冷漠, 缺乏爱心、上进心、责任心等表现总是成为班级德育的难题。如果能够化说理教育为文化教育, 那么对学生的教育也就会如“随风潜入夜”的细雨一样,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它理所当然地又反作用于学生, 影响着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方式。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益补充。每个班的班级文化搞好了, 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就有效多了, 这样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才会更加坚实。

3.班级文化建设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 是目前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最稳定的基层组织, 也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 班集体有着极大的教育引导功能, 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 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 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 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表现在:它有助于学生形成集体归属感、班级凝聚力;它有助于改进师生关系, 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它有助于推动班级发展, 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提升班级竞争力。有特色的、切合班级特点的、全体班级成员认同的班级文化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和人生态度, 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三、高中阶段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

1.构建思想文化, 引领正确导向

学校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道德品质好、思想境界高的专业人才。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生活时间最长的集体, 所以, 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班级成立之时, 我特别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构建班级价值观与班级精神, 明确自己的班级追求。我首先依据班级实际情况提出“细致、高效、敦品励学, 合作、竞争、志存高远”的班训, 制定了班级公约及管理细则, 后由班委会学生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制定出本班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并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细则。如本学期刚刚开学以后, 我对学生提出了要建立一个“学风浓厚、团结和谐、举止文明、环境优雅”的班集体, 在班委会学生的号召和组织下, 确定了本班的近期目标是:每月“文明班级积分”保持在前三名, 两次以上“优秀班集体”, 力争夺得一次以上“五星级集体”;远期目标是三年后人人力争考上理想的大学, 如果不成功, 但求人人成才。这样班集体有了共同的心理意识、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规则的认同感及作为成员的归宿感、使命感、自豪感, 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 而这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这是我的班级, 我是这个班级的成员。”

2.创新学习文化, 增强学习动力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风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十分巨大, 一般说来, 学习风气与德育工作是分不开的, 良好的学风会促进班级的德育工作。它不仅制约着学生个体行为的方式和习惯, 而且能够左右着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 从而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认为只有平时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 培养“惜时、自主、进取、创优”的学风, 才能促进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如:开学之初, 我利用自习时间给他们讲解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计划性, 变一年备考为三年备考, 自主安排好学生每天的读书时间、做作业时间、复习巩固时间, 使学生每天有章可循, 充实而快乐;细化各项要求, 先后制定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复习巩固、考试规范的一系列标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优秀学生介绍学习方法, 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每周给他们播放王金战学习方法的视频和俞敏洪的励志演讲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而树立同学们的学习信心, 保持学习的恒心;同时我特别注意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反思, 制定了每月学习行为反思录, 经常不断总结完善自我;我还特别致力于创建学习基础差距较大同学之间的学习互助模式、设置学习基础差距较小同学之间的学习竞争模式等, 使学生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中竞争, 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最终使班级形成“勤学、会学、乐学、善用”的优良学风。

3.拓展活动文化, 展示个性特长

作为一名班主任, 我非常重视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各类课外活动, 通过课外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舞台。在这些课外活动中, 学生发展了自己的个性, 培养了动手能力, 增强了活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从而也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 在这些课外活动中, 我有意识地引进激励和竞争机制, 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 重视每位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锻炼, 抓住学生的每一个进步, 适时表扬、鼓励, 体贴后进生,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体验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气氛。如开学不久, 我将企业拓展文化培训灵活地应用于班级活动, 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让学生本着锻炼、超越自我的精神, 充分挖掘班级每一成员的潜力, 调动全班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在学校班级篮球运动会中, 我提出“不求第一, 但求做得最好”的口号, 要求尽展我班的团结互助精神, 我及时的利用这次运动会, 引导他们要相信自己, 要敢于超越自己, 相信自己能行。通过这次运动会的洗礼, 同学们对参与各类课外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重在参与精神, 达到不断超越提高自我, 同时为班级争取荣誉。这些活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为班级凝聚力建设搭建了桥梁, 又使学生心情愉悦, 对班级产生了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4.巧设环境文化, 提升人文素养

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 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 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 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 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例如:开学之初, 我就让全班同学把教室的里里外外清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黑板上书写班主任精心准备的寄语, 然后买许多花瓶, 把教室装饰得像花园一样, 使同学们一走进教室感觉心情非常的舒畅, 也使他们很快地进入了新学期的学习状态。又如将 “给你一个机会, 还我一个奇迹”做成红底黑字的横幅挂在教室的正前方的黑板上面, 这内容鼓舞着全班同学时刻积极向上, 努力拼搏的精神, 红色又给人积极向上的责任感。在教室的左面墙壁的空白处悬挂着各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的名言名句——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修养;细节隐藏机会;细节产生效率”;右墙壁贴着中国和世界的地图, 这有助于他们打开视野, 让学生知道世界有多大, 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我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 每周有班主任寄语, 这样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 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 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 促进学生奋发向上。

篇4:高中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0128-01

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等人文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班级精神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良好的班级文化是班级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和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搞好高中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意义重大,必须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一、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首先,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是培养班级凝聚力的主要方式。通过组织开展各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他们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充分利用校运会,让学生本着锻炼、超越自我的精神,充分挖掘班级每一成员的潜力,调动全班的积极因素,成立了“竞赛组”“后勤服务组”“宣传报道组”,提出“不求第一,但求做得最好”,尽展我班的拼搏精神、体育道德精神、团结互助精神,这次的运动会,班级组织工作表现最活跃和最井井有条的,同学的加油喊声非常热烈和鼓舞人心,每一个运动员都安排专人的跟踪服务,无论胜者还是败者归来都有热烈的掌声,经过全班同学齐心协力的努力,我班取得入场式第一名,团体总分第一名,这些成绩出乎我们的意想之外,极大鼓舞全班同学的志气。我就及时的利用这次运动会,引导他们有些事只要我们用心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要相信自己,要敢于超越自己,相信自己能行。通过这次运动会的洗礼,同学们对参与各类课外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重在参与精神;达到不断超越提高自我,同时为班级争取荣誉,这些活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为班级凝聚力建设搭建了桥梁,又使学生心情愉悦,对班级产生了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其次,在班级管理中,知人善任,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建积极向上、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各种角色设置,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一定的职务,都有自己满意的角色,这样一来,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支精练有热情有组织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班团干的选拔通过“竞选上岗”,对班干部严格要求,树立班团的形象,提高班干部的威信,给班干部以“自主权”放心让他们去做工作,我要求班干部定期开小结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成立“各个学科攻关小组”,让学习好的同学在班里树立榜样,带动全班同学的学习,这样促进同学间的关系,推动学风的建设。

二、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首先,注重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注意“言传”和“身教”。利用主题班会,如学习洪战辉事迹,是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是一次生动的挫折教育课。让学生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或者看录像等教育学生具有民主与法制的观念、有责任感;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他人可以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班级,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关心人类的前途命运,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能源危机等问题;把学生真正培养成有开放头脑、宽阔的视野、博大胸襟、平衡的心态、高远的志向,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

其次,建設班级精神文化要注重诚信教育。利用主题班会对校园、班级的有违“诚信”的行为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形成诚信者人人夸,不诚信者遭鄙视甚至受惩罚的班级道德氛围,使学生们学习一些关于诚信的知识,引起学生对诚信问题的关注。

三、培养创新精神

篇5: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二、2班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俞艳

在本学期班级文化建设中,我班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题,以群众评价为载体,抓好

班级主阵地建设,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创设一个自主、和谐、人文、进取的文化氛

围。下面就本学期的工作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班级自主管理模式

个人自主管理模式。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以及人格特质等方面学会管理、评价、调整、发展、成就自己。阶段性地开展自我评价、班级评价、教师评价,强调学生的成长、进步。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在校园里、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学习的快乐、找到

成功的感觉,如:培养学生学会自控、自制,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达到“自主管理”中的“自我发展”的最高境界。

班级自主管理模式。通过互相监督、协作,互相评价、促进,使集体观念、协作精神在

长期的、经常性的量化管理中得到提升。

(1)竞选班委干部。分自我推荐,竞选演说,民主投票三步进行,引导学生肯定自己、展现自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通过班委干部会议制定班规,奖惩措施,严格操行制度,使班上同学很清楚自己的

平时表现可能得到多少操行分,为了让自己的分数远离危险的边缘,他们自己就会知道要赶

快改正自己的缺点,最大努力的发挥自己的优点,当看见自己的操行分慢慢高起来时,他们

自己就深深滴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带来的喜悦。这种管理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意识的提高。再

者,班委和班长负责分配任务、检查、督促。

师生共建严格而完善的管理评价制度。通过个人、班级德育考核,互相评价、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培养班级的骨干,以先进带动后进,主要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针对班干部队

伍,我们班级每一个月还进行一次班干部测评。班干部要把一个月的工作情况向同学们述职,然后由学生为他们打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分数。不合格超过半数的要“下岗”。

二、全体参与,体验成功

1、参与班级文化布置。

我们有计划、有组织地召开班干部会议和“我为班级做什么”的主题会,让每一位学生

都来谈谈自己文化建设的认识以及自己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该做些什么,让每个学生都投入

到教室的布置中来,鼓励他们用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创设有特色的且为自己所喜爱的文化

环境,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墙壁、每一角落都富有教育价值。如:将物理、数学等公式编辑成

彩色的图案贴在玻璃窗上,周围点缀着美丽的花朵,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

2、参与抓好阵地建设

黑板报:结合学校要求定期出黑板报。这几期的黑板报都是他们设计书写的。我觉得放

手让学生自己干,可以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创造个性,让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为无限

的教育资源。

图书角:为建立一个方便大家读书学习的图书角,让同学自愿从自己的家里拿来适合

中学生看的书刊,由宣传委员即学习委员负责,做好登记及妥善保管工作。

3、参与丰富的课外活动

以学习为主线,以班级的凝聚力为轴心,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促进班

集体文化活动的深化。这方面,我尤其注重组织一些课内外的文体活动。针对班级的实际,我注重抓住他们的爱好,找出一个突破口。在一个学期里,班级参加了各种比赛,体育比赛,辩论比赛。在比赛中,我注意引导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相

互的配合,更有利于协作精神的培养,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从协作精神入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了集体荣誉感的学生,自然就会在各个方面有进取心。所以本学期,我班在学校举行的篮球比赛中获得第二名,辩论比赛中页进入了最后的决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成绩上,每一个班级学习成绩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区别,但我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虽然在短时间内,或许学生们不会取得大的成绩,但我深信,一个好的班风已经形成以后,其他一切问题也就会很容易解决。

当然,在创建班级文化的路上,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还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下一阶段开始时,还需要我们任课老师带领全班学生有意识地去建设,使班集体不断焕发出生命活力。篇二: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班级环境建设总结 中登中学:八一班:闫玉荣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场所;班级,是学生学习知识、人格成长、社会性发展三位一体的环境;而班级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

亚斯贝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陶冶。学生在一个班级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班级文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建设、丰富班级文化。如果我们把不同的班级加以比较时,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班级的学生,在理想追求、行为方式上,确实存在着差别。这就是不同班级文化的表现。这种差别可能不是教师有意造成的,但是它却潜在地、以无意识的形式影响着这个班级中的学生。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能使学生生命的展示与张扬的坚实土壤以生发,因而研究班级文化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武珞路中学在实施班级文化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对班级文化的认识

1、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渗透在班级的一切活动之中。这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交往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简单地说,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

第一,班级文化是一种班级师生所认同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而不是少数人的意识,它包括班级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班级精神。这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第二,班级文化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式。班级文化是以育人为中心,以激发班级师生为实现班级奋斗目标而努力为目标的。由此可见,班主任的一个重要职能就在于倡导和培育班级文化。

第三,班级文化是随着班级的建立和发展而生成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文化形

态,它是客观存在的,没有有无之分,只有优劣之别。

2、班级文化的结构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显性文化要素和隐性文化要素交织而成的。在选择和优化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环境时,不仅要考虑显性文化要素,而且要重视隐性文化要素;不仅要注意文化的教化作用,而且要注意文化的熏陶作用。班级文化中的显性文化要素主要指班级物质文化和班级行为文化,班级文化的隐性文化要素主要指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上述这四处文化,在结构上也形成了班级文化的不同层面:

(1)班级物质文化——班级文化的表层面。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它主要包括班级教室的设计、布置以及班级的教育设施等,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也是衡量一个班的班级文化的最基本的尺度。

(2)班级行为文化——班级文化的浅层面。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

(3)班级制度文化——班级文化的中层面。班级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班级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组织机构等。制度文化是人与物的中介,是班级文化的关键。

(4)班级精神文化——班级文化的深层面。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是班级文化的内核。它主要包括班风、学风、班级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价值观念、理想追求等。

3、班级文化的教育价值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它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的教育力量,并构成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内容。

(1)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认同,并提供了彼此分享各自体验的环境与氛围。成员间不同类型的互动,实际上也是不同文化在不同水平上的交融与整合。班级文化使得学校各群体间的价值与行为间的冲突得到了缓解,尤其是师生之间的价值与行为的差距缩小,彼此产生共同的文化基础。

(2)班级文化可以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提供更多自主活动的空间,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归属和依存需要,合理地对待班级各种非正式群体,更好地发挥不同学生的特色与优势,从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3)班级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学生有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好奇心,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班级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课外文化活动,能使他们获得许多课外知识,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形成一种催人积极进取的良好气氛,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

(4)班级文化对学生的行为有诊断和矫正作用。当有的学生表现出缺乏自我控制力,或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时,就会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教师和同学的批评与督促会帮助他们认识缺点并加以改进,从而引进其道德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和变化。因此,它具有明显的行为导向功能。如通过各种兴趣小组、文体活动、板报等形式,寓班级文化于各项活动之中,从而把班级所需要的行为方式树立起来,让学生知道班级和学校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班级文化通过自身的感染力,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规范、思想道德观念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使学生在潜意识状态之下接受信息,获得感悟和启迪。

(5)班级文化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展班级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等,寓教于乐,寓教于美,能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境,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拓宽视野,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启迪智慧,美化心灵,增强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先进性——以先进的文化引导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规范。弘扬传统美德,培育良好道德素养,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

2、整体性——具有整体的文化意识,把学校、班级中的任何一项工作、任何一种活动,都看成文化的积累,都是一种创造文化的手段,以形成“事事可育人”的观念,把班级文化建设的诸项工作融于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等各个环节之中。贯彻学校的办学方针,围绕学校、年级的教育重点,整体规划,综合实施,达到育人的功效。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3、自主性——把学生当成完整的生命体,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本德育理念,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人的潜能,焕发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向上的精神,唤起学生的内在需要,把动机与行为方式统一起来,学会自己当家作主。支持、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全程参与、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在参与中培养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4、实践性——利用多种活动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合作,在实践中健康成长,在实践中焕发生命活力。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物质文化:班级的环境布置。

2、行为文化:班级的系列主题活动。

3、制度文化: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4、精神文化:班级的学风班风、人际关系。

四、班级文化建设基本思路

1、构建班级物质文化,追求高品位——把班级环境的建设权还给学生。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班主任在学校给班级提供的良好教育设备基础上(如宽敞明亮、空气流通、视听效果佳的教室等),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

班级教室的布置,体现出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与特色。班集体奋斗目标,是维系班级师生为之奋斗的纽带。各班集体奋斗的目标言简意赅,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之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启迪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起到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教育学生和激励学生的作用。具体做法和要求是:

(1)、桌、椅、讲台摆放整齐,清洁无污渍,无刻画、涂抹痕迹。

(2)、地面无纸屑、无污渍。

(3)、墙壁无污迹、印迹。

(4)、门窗明亮、整洁(教室北面窗户除外)。

(5)、清洁用具、饮水机等物品摆放有序。

(6)、名人名言、标语牌、校训、国旗等无灰尘。

(7)、班级无零食。

(8)、每周一期黑板报,有主题、质量高。

2、构建班级行为文化,讲究巧安排——把班级活动的组织权还给学生。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如主题班会,联谊会,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的学科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拓展想象的翅膀,尽情表现,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玩中学,学中玩”,让全班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了,增强自信心。

3、构建班级制度文化,采用新方法——把班级工作的管理权还给学生。班级制度的好坏、合理与否,是班级文化程度高低的标志,同时也反映了班主任的文化素质与班级管理水平。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时,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第一,必须与学校的规章制度一致;第二,要符合教育教学客观规律、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班级实际;第三,要注意突出班级目标追求、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因素。班级制度文化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时,不能仅满足于几条文字性公约的制订和强硬性规定的实施,而必须更新方法。要善于把班级有关公约、规定转化为学生的一种观念和形态存在,以无形制度替代有形制度,将“制度”与“软文化”熔于一炉,使班级规章制度既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作用。

4、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培育好班风——把班风的培育权还给学生

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创造一个尊师、爱班、勤学、守纪的浓厚精神文化氛围,对提高全班学生素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中班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所以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也集中体现在班风建设上。因此,在现代班集体建设中,必须树立“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建设的主人”的观念,实行班级民主化管理,唤醒和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成为旁边者,使学生个个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在班集体这个舞台上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挖掘自己的潜能,发现新的自我。篇三: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望江中学高二(7)班 储召朋

班主任工作就是带领全班学生,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级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建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为了使学生们形成较强的道德感和荣誉感,使他们的爱心更经常的表现出来,我们必须结合班级各个阶段的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全体师生一道自班级成立之初就同心同德,共同努力,解决了一个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目标。现在回顾起来,我们主要围绕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做了以下几件事 :

首先,带领学生布置好班级的“硬环境”。在本班,以班委会为主体,我们本着公平、公开、公正性的出发点,将班级生活中的“硬环境”作了一些布置。

1.在“班级外表”上做文章

“班级外表”包括班级中人和物的清洁和整齐。我们以教室内外卫生的打扫和保持为突破口,重点关注学生自身的外表形象的规范教育。我们委派专人监督检查同学们的衣着打扮等事务,不定期抽查学生在教室和宿舍的物品(包括桌椅等)的安全和规范,并侧重于落实或整改。

除此以外,我们结合“英语月”、“艺术月”等活动,用自己的手装扮自己的“班级家园”。墙上的张贴画由学生自己画,教室的黑板报由学生自己办,教室的挂饰由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物品的摆放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力求规范且别具一格。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体现出了本班文化建设的特色。

2.充分发挥出监督机构的作用

在讨论、设计、布局班级“硬环境”的每一个环节中,不免有一些不遵守规则的学生捣乱,因此,监督机制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班委会中临时设立了“督导小组”,由班长牵头开展工作,直接接替班委会负责。对于违反既定规则的学生,班委会和督导小组商议后给予一定的处罚,通常是一些公益性的“体力活”。这样,确保了每项工作的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其次,指导学生完善班级的“软环境”。

还是在集思广益和民主集中的前提下,通过议题提出与论证,提案的拟订与修改,决议的形成与实施等步骤,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件事。

1.建设好学习生活的纪律保障和秩序保障。

在本班,从班徽、班旗、班训到文明公约,卫生公约,安全公约的制定,无不凝聚了全体师生的汗水和智慧。从最初的观察他人的作品或经验开始,到最终创造自己的作品或经验为止,师生们都是本着营造一个有秩序、有纪律保障的班级环境的观点来积极参与的。在这些大家自定义的条条框框的约束下,学生们的自制力和自觉性也渐渐培养起来了。

2.分阶段确定班级文化的主题,利用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加以巩固,强化并升华。

对于刚刚踏入初中校门的新生,我们把七年级上学期的班级文化主题定为“端正、团结”。围绕这个主题,我把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把

这个主题与“三操三餐两寝,课堂、自习、集会活动、交往”等几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目的在于迅速地建立规范的教学秩序。到七年级下学期,“积极、上进”被确立为班级文化的主题,目的在于强化养成教育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此时理想教育、榜样教育结合行为教育就是我工作的重点。理想教育烘托出“上进”的文化氛围,行为教育围绕“积极”做文章。

到了八年级,集体生活比较正常的氛围形成了,但学生心态上的自私、狭隘以及追新猎奇等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绊脚石。此时情感教育,即在人格、意志、品质、健康心态、情感的培养就迫在眉睫了,所以班主任工作方向也相应转到关注个体的情商培养上,此时我们的班级文化主题为“坚强、热情、乐观、塌实、勤奋”。

最后,弱势群体的转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弱势群体是指其行为、学习成绩或者两者都比较差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倍感孤独和自卑,也因为如此,他们可能对班级文化建设前进的步伐形成障碍。因此,建设充满活力的、朝气蓬勃的班级文化,这些弱势群体无疑是需要解决的难点和重点。在这方面,我们用一个“爱”字来转化他们。

1.深入细致地调查、观察和了解这些弱势群体。从他们的家庭状况、生理和心理状况到行为状况、学习状况,加以调查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方案。

2.重视人格教育,实施“赏识教育”。放大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使其重拾信心。重视情感教育,教育其他非弱势群体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3.创设不同的场景和任务,放手让这些学生去做、去发挥。

我们班级文化建设,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历程中,良好的效果已逐渐展现出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和勇气。在初中阶段的后半程里,我们更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逐步的完善。

篇四: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2012—2013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实践文化引领的管理理念,我班在学校领导的引领和支持下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现就这学年所做的一些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营造和谐的有竞争力的班级氛围。

舒适整洁的班级环境能够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教室中的环境建设渗透着一个班级的文化氛围,折射出这个班级的文化底蕴,于是我和全班同学把班级建设的雅致、有文化底蕴。

二、建立规范有效地班级管理制度和学习小组。

实际操作中,我们首先选择了班级管理这个角度,让学生由过去的管理的对象变成管理的主动参与者,在这种角色变换中加强自我控制与自我监督。我们把原来固定的班干部制度变为一种流动机制。在班干部产生上,采取竞选制和轮任制。班长轮流担任,班委会由班长提名,经同学表决通过,充分调动同学积极性,也使班长在管理工作上驾轻就熟。形成一种班主任--班长--班委--同学的管理体制,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轮流竞争上岗,不仅加强班级工作透明度,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民主意识。

为了激励各方面表现较突出的学生更好的发展,也为了促进其他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每周的班会课上,我就评选优秀课代表、优秀值日班长、文明标兵、卫生标兵、纪律标兵、进步之星等奖项。考试前每位同学目标的制定给同学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给每位学生制定了挑战书,确定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并力争超越对手;期中考试过后,我及时让学生写了小结与反思,并让全体学生给父母写了一封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的信,双休日也让家长朋友们回了信

孩子我想对你说。同学们知道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风雨过后是彩虹。更体会了父母对自己的一片浓浓的爱。期中考试后,我让单科状元写了自己学好这门功课的经验,并把它们贴在了“我型我秀”一栏中,与全班同学共勉。

三、召开一系列有特色的班会提升班级文化内涵。

主题班会“尊重他人,传递温暖”,让同学们感悟了在校尊重同学、尊敬老师,在家尊敬孝顺父母的必要性,在社会上尊重礼让他人的重要性;主题班会“拼搏精神伴我行”让同学们更了解拼搏的精神,并传承这一优秀的精神品质,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发扬拼搏的精神,当失败的时候,带着拼搏的信念坚强地面对,失败也会变得渺小。唯有拼搏,我们才有可能到达巅峰。坚信“山高我为峰,爱拼才会赢”;“培育健康心灵、守护生命阳光”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懂得了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是多么重要,让生命像鲜花一样绽放才是我们生命最好的诠释。主题班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大家再一次明白细节决定成败,好习惯可以让你成功,坏习惯可以摧毁你的一切。

本学期,在所有任课老师的努力下,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了领导的好评。我知道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的,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将是长远的、全面的。我们班级的文化建设,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历程中,良好的效果已逐渐展现出来,这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和勇气.我相信:健全的富有生命力的班级文化必然会结出人才成熟之果。

友好一中初二九班 张冰纯

2013.07.01 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2013—2014

书香浸润灵魂,文化滋养个性。本学期,我们学校继续实施“德润人心,文化天下”的博雅教育,要把学校办成“书香校园,和谐家园,锦绣花园,幸福乐园”。学校政教处围绕这一中心工作,注重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使全校22个教学班出现了具有自己班级特色的文化理念。结合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设计出了自己独特的班级风貌。现总结如下:

一、为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设计适合自己的班级特色。

我班学生的学习气氛不浓厚,兴趣不广泛,自信心差。于是在“班主任寄语”中我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勤奋学习,不断进取,用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

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我相信,你们的明天一定是快乐的。你们的明天也一定是幸福的。相信自己!有了信心、决心、恒心,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奋斗,你们心

中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班级特色”为:团结拼搏,积极进取。“班训”为:踏实做人,勤奋做事。学生像太阳一样蓬勃向上。鸽子衔着橄榄枝昭示在和平年代珍惜幸福生活,好好学习,迈向美好明天!整幅图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班级口号”为:学会做人,用真诚打动明天。学会求知,用汗水浇注未来。这样的设计理念组成了四年级(4)班的班牌。

书香浸润灵魂,文化滋养个性。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我根据自己班的学生现状设计了一系列自己理想中的认为适合学生的今后发展的理念。是否行之有效,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友好一中初三九班 张冰纯

2014.07.01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2013—2014

班级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每位学生的第二家园。如何让学生对班级有“家”的感觉,能安心地在这个“家”里学习生活,这很大程度上需要班主任带领学生对班级进行合理有效的班级文化建设。所谓“班级文化建设”,简单说就是:对教室进行合理的布臵,美化教室环境,并注入班级特有的文化内涵,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这应是班主任须加以考虑的工作内容之一。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于: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助于班集体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去塑造学生、锻炼学生、熏陶学生,无疑比单一的说教效果好的多,而且其影响是深远的。

我校已连续举行了三次班级文化建设的评比,我所带的班级在评比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近两次都取得了初中部一等奖。而在每一次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们都体现出了极强的班集体凝聚力;在建设之后,都为班风、学风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班级面貌焕然一新。现在我就针对这几次的活动,谈一谈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一点浅薄的心得体会。

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阐明班集体这个“家”的概念,倡导学生大力参与,为班级建设出谋献策;

二是组织学生选择班风和学风的口号,并制定班级公约。我的做法是把一些常见的口号打印在一张纸上,让学生投票推荐;让每一位学生在班风、学风、班级文化和个人作风这四项各提出若干建议,写在纸上交给我,由我整理后打印在纸上,经全班表决通过才生效。

三是粉刷墙壁,“红花虽美,还需绿叶衬托”,班级布臵不仅要精彩,更要整洁,因此我带动学生把墙壁粉刷得洁白,这

篇五: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班级文化构建活动课程实施总结

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我校班级文化构建课程开展一年了,在这一年中,学校各个班级能够按照计划开展了班级文化构建课程,大力培育了班级文化。学校各班从班级布置、班级卫生管理、师生精神面貌、班级管理和整体效果等几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班级的布置,基本上都能按照“简洁、实用”的原则,既保证了统一和谐,又各有特色,各有亮点。现总结如下:

一、开展班级文化构建活动课程取得的成就

(一)班级布置

大部份班级布置都能体现美观、整洁、实用、新颖、创意、特色。各班班主任均能重视教室环境的布置,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走进每一个教室,就会被一幅幅设计精美、色彩亮丽、富有个性的布置所吸引。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独具匠心和高品位的文化气息,每一寸空间都充溢着浓烈的读书求学氛围。各班能根据本班特点,教师与学生齐心协力、绞尽脑汁,聚众人智慧创设班级亮点,使班级布置处处闪放光彩。“心手相牵”、“沟通从这里开始”、“图书角”、“成长展示台”??给每个同学带来了丝丝温馨。活动的开展不仅给学校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创设了师生交流的平台。

(二)班级卫生管理

校园无小事,处处皆教育。潜心设计与构建优雅精致的班级环境,创设多姿多彩的育人场所,让环境说话,让景与人融合是现代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向。班级环境文化在一个个大设计、小细节中成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向导,成为学生美德生长的乐园。通过班级文化构建活动的课程开展,大部分班级卫生管理工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师生精神面貌

大部分学生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明,遇见老师能主动问好;教师举止端庄,仪表大方,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

(四)班级管理

班级活动有计划、有班级的管理机构、条约,让整个班级的管理有条可循,有章可依。班级的管理也常态地进行,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班风。班级公约制定符合自己班级的特点,(环保、科技)班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确实真正体验到班队课的魅力。

(五)学校班级整体效果

通过班级文化构建活动课程的开展,大部份班级都创造性地完成了较高质量的班级文化布置,反映出班主任和学生的创造素质。所有的班级所展现出来的班级文化均能体现一定的教育思想,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都能体现各自的班级特色,反映班级的学风,彰显充满活力的班级文化氛围。许多栏目作品多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充满人文情趣,整体效果明显,与教室内其他设施融为一体,和谐自然。一盆绿色的植物,使教室内拥有了大自然的生气,也给图书角增添了一股儒雅的韵味。一幅图画、一段文字无不蕴涵教师独特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发挥。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版块的设计、图案的装饰等诸多方面不仅饱含浓郁的文化气息,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审美价值,能让人耳目一新、赏心悦目。

二、开展班级文化构建活动课程中存在问题

(一)班级布置:部份学习园地方面有园地无内容、内容陈旧;黑板报的设计没办法突出主题、板面设计不美观;而学生评比栏没能体现一定的教育机制和教育意义,评比对象没有覆盖全班对象;图书角摆放不整齐、图书的利用价值不高。

(二)班级卫生管理:有的班级没有打扫卫生,卫生工具乱摆放.。

(三)整体效果。虽大部分班级的布置都能力求艺术化、德育化,但部分班级过多追求整体效果的美观、多样,忽视了它的实用性和使用性。

三、整改措施

1、突出班级特点,从学生的角度看待班级文化。各班要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年龄特点,具有本班特色的文化氛围,如班级格言、励志语言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2、真正使“图书角”的作用得到发挥。建立健全图书管理制度,采用专人管理办法,及时做好借还记录,并训练班级学生将图书分类,同时应定期更换各

类图书,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增加阅读知识面。

3、信息栏的完善。信息栏设计应及时更换一些实效性较强的信息,让这些信息内容也能融入整个班级文化中,增强整体协调感。

篇6: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摘要:农村高中班级管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存在其特殊性。要想优化和提升农村高中班级管理,就很有必要针对其特殊性“对症下药”,创出一条符合农村高中班级管理实际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农村高中;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变;家长教育理念

农村高中班级管理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说来主要存在:教育对象、教育资源、家长教育理念、教师队伍及新课改实施等方面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的存在,给农村高中班级管理带来了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机遇。下面笔者就其特殊性的针对性策略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农村高中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转变策略

农村高中学生大多中考成绩不高,少数学生还较顽劣。但再顽劣的学生内心深处都渴望做个好学生,作为班主任若能少一点批评、多一份鼓励,少一点苛责、多一份赏识,就可能使我们的学生自尊、自爱、自强。我们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没有放弃我,老师把我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其次,班主任要讲究与学生的沟通方式,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诉说,要报着课下与学生做朋友的心态与学生交流。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与你接近,从而逐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作为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存在于农村高中学生身上的诸多优点:正直、诚实、有恒心、不服输等优秀品质,适时予以肯定,并引领班级全体学生将这些优秀品质运用于学习生活中。总之我们要能看到农村高中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有利的一面,并使之发扬光大,从而在农村高中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转变上创出一片新天地。

二、农村高中学生家长教育理念滞后的应对策略

农村高中学生家长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大多不能科学有效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普遍存在完全依赖于学校及班主任老师的倾向。而教育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而为”,缺少任何一股力量都将会使学生教育出现缺失和不完整。作为农村高中班主任应主动将每个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以便家长能采取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手段来配合学校教育。这种反馈可以是电话、也可以是家访,还可以邀请家长到学校面谈。同时班主任应组建好家长委员会,逐步分层次培养出有见地、敢说敢做的优秀家长代表,由他们去引领和带动其余家长参与到教育学生的“队伍”中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逐步形成合力,争取教育效果最大化、最优化。另外,还可以在微信群上设立一个信箱,鼓励家长能对班级管理提出合理化并具建设性的建议,并使之成为家校联系的桥梁之一。同时定期评选出优秀家长代表,在每学期定时召开的家长会上让优秀家长代表发言、交流,从而做到家校联手、齐抓共管,共同教育。

三、农村高中教师队伍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

由于农村高中所处地域环境所限,经济不发达,教师待遇相对较差。很多优秀师范毕业生宁愿在经济发达城市就业,也不愿到农村高中任教。农村高中教师大多来自普通师范院校,还很有一部分是从附近乡镇初中部选调上来的教师,教师队伍的特殊性是制约农村高中班级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如此,我们必须看到农村高中教师教育教学方面肯吃苦、有恒心的特点,而且很多教师常常利用闲暇时间给学生“开小灶”而不计报酬。另外,由于教师自己大多是农家子弟,能深切感受到上大学对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重要性,从而在教育农村高中学生时更有办法,也更有针对性。因此作为班主任既要看到这个队伍的特殊性,也要看到这个队伍的“战斗力”。潜心与各位老师精诚团结,齐抓共管、因材施教,共同为农村高中的班级管理开创一个新局面。当然,为了稳定和优化农村高中的教师队伍,上级教育部门应制定各种倾斜政策。譬如各种教师培训、乡村补贴,职称名额向农村高中有意倾斜,逐步培养出一批教育教学技术过硬、热爱农村高中教学,愿长期为农村高中教育奉献的优秀教师。只有这样,农村高中的班级管理才能逐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四、农村高中班级管理中新课改实施特殊性应对策略

由于农村高中学校在教学硬件设施上存在“硬伤”,学生生源总体水平偏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无不制约着新课改实施步伐的行进。教师是新课改实施的主体,要想真正推行新课改,提升和优化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的整体素质便成为重中之重。而这种提升和优化是一个缓慢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加强城乡间教师的互动交流,在城市与农村高中教师的互动交流中帮助农村高中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更好地为新课改发挥作用。农村高中有很多与现代化信息相关的课程由于教学设备的制约无法正常开展。但作为一名农村高中班主任,不能也不应该过分放大这种“不足”。要与其余老师一道充分“挖掘”和“开发”地方资源,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借新课改的东风,创出一条符合农村高中学校实际,同时也符合农村高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具体说来:能否一改往日单一的、一讲到底的“满堂灌”的教学,而是讲练结合,课堂上留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能否一改过去老师提问只有个别学生回答的现象,而转变为老师提出问题后,让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后由学生代表予以回答;能否一改以前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的现状,转变为课后成立各种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外、课余时间展开小组活动,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我们农村高中不能将新课改视为“洪水猛兽”,要在思想上接受它,行动上尽可能践行它,使之更好地为农村高中的班级管理及教育“增砖添瓦”。农村高中班级管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呈现出其独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但也正是其特殊性的存在为农村高中的班级管理引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农村高中的教师,我们既要正视农村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诸多缺憾,同时也要看到这一领域的潜在的机遇,迎难而上、与时俱进,定能在这一平凡的领域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参考文献:

[1]张志刚.浅谈农村高中学困生的转化[N].山西师大学报.

[2]郭娜.浅谈农村家长教育观念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及改变策略[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上一篇:副团职干部自传范文下一篇:投资合作合同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