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伦理道德关系

2024-05-15

科技与伦理道德关系(共9篇)

篇1:科技与伦理道德关系

浅论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科技对人们的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就必然与维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发生种种正面或负面的相互作用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互间的.正面影响将会逐渐加强,而负面影响将会逐渐减弱,并逐渐走向科技与伦理道德共同促进、协调发展的人类美好的社会.

作 者:吴志成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 刊 名:湖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HUBEI 年,卷(期):2001 “”(11) 分类号:B82-057 关键词:科学技术   伦理道德   辩证关系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篇2:科技与伦理道德关系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科技与伦理道德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解决好科技道德动态上的统一平衡的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科技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及科技与伦理道德辩证关系,指出实现科技与伦理道德平衡发展途径,对认识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科技发展

伦理道德

平衡研究

协调发展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thic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Faculty of Safety Engineering,xuzhou221008)Abstact: The mutual eff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thic is complex process, and solving their dynamic balance, it has became the whole human the important task.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ra background, and put forward own standpoi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modern societ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thics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points out that the re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ethics moral balance development way, to know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thics is of certain reference to the relationship.Key word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ethics and morals,equilibrium research,coordinated growth 0 引言

从科学史的发展可以看出,无论古代、近代、现代还是当代,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似乎永远是难解的结。虽然,二者都是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需要,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人们对二者的态度一直迥然不同,要么是“重伦理道德,轻科学技术”,要么是“重科学技术,轻伦理道德”。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基本上是以伦理道德来主导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道德的善恶来鉴定科学技术的“真假”,并以此作为标准来决定科学技术是发展还是舍弃的命运。然而,事实却与人们奉行的原则背道而驰,不是道德的原则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命运,而是科学技术的法则动摇了道德原则。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把我们带到一个人类历史从来未有过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空前繁荣的时代,特别是在医学、生命科学、生物遗传学、电脑网络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科学技术不但解决了地球上60多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还使得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走的更远,对地球的探索走的更深。全世界各国对科学技术前景无不欢心鼓舞,投入巨大人力和物力去发展更新、更多的科学技术。

然而,由科学技术带来的不和谐音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但没有销声匿迹,还呈现出比过去人类历史从来没有过的张狂,单是最近席卷全球的几起重大流行疾病,就足以让人类胆战心惊。如,人类在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时候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对自然环境的极大破坏,提高了癌症的

发病率;生育技术、节育技术的提高,为性乱的流行创造了客观条件,爱滋病已就成为人类生命的重要杀手;为了提高牛的生长速度,人为的在牛饲料中添加牛骨头(好比人吃人),虽然满足了人类对牛肉、牛奶的需求,但是也是疯牛病肆虐的根本原因;禽流感从 2004 年开始至今,一直没有被彻底根除过,而且在全球还有蔓延之势,虽然到目前人类还没有找到成病的根本原因,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很多地方禽流感的爆发都是从那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满足人类对鸡肉、鸡蛋的养鸡场开始,正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得大规模养鸡成为可能。所以,人类迈入了科学技术与伦理大碰撞的多事之秋。单在最近的 几年时间内,从美国人兽混血实验到法国换脸手术,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就出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碰撞高峰,人们处在一个重重道德忧患的时代,是一个道德空前忧患的时代。美国原子物理学家R·莱普曾忧心忡忡地这样说:“任何人,甚至今天健在的最卓越的科学家,都不能确切地知道科学会把我们引向何处。我们仿佛坐在列车里,列车加快速度沿着铁路奔驰,而铁路上设有许多不知引向何方的岔道,司机室里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而操纵台旁边站着的可能就是一个魔鬼。大多数乘客在最后一节车厢里向后张望,有些乘客担心他们坐上了通往地狱的特别快车,想在适当的时候跳下去。然而看来他们跳车的可能性已不存在。实,这些乘客还能讨论一下形势,试图同前边的乘客联系联系,可能有幸的是,乘客彼此交换一下意见后,启动制动器,把车刹住„”[1]。现代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能协调发展么?人们对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这一古老话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发生作用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当代,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为显著,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位变革力量。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促使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乃至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发生重大变革,包括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纤通信技术等。科技竞争,特别是“高科技”竞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毫不夸张地说,科技是当代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和腾飞的翅膀。科学技术比以往任何时代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更加直接、更加深远。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 科学技术加速发展

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即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的数量,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曾有人估算,截至 1980年,人类社会获得的科技成果90%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0余年获得的。到公元 2000年,人类社会获得的知识还将翻一翻。现代物理学中90%的知识是1950年以后取得的。现在全世界每年发展表科技论文数以万篇,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每隔一年半就增加1倍。据粗略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前则是每3~5年增加1倍。现在全世界每年批准的专利数量达120万件。由于科技知识的激增,新学科不断涌现,当今学科总数已达到6000多门[2]。

同时,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度发展特点还体现在科学技术物化

23456

自由,给人一种进取、拼搏的精神支撑。科技发展的步伐是任何社会力量也阻挡不了的,科技对现有道德伦理的冲击也是必然的。但并不意味着科技的发展会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和规范,也不意味着伦理道德会一成不变地固守着不合适宜的传统。

科技和伦理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也有相互促进的一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把握好科技与道德的平衡、协调发展。科学与伦理道德对于人类的作用,正如鸟之两翼,只有当它们保持平衡的时候,鸟儿才能在蓝天上自由的翱翔。高科技时代,我们的一切,包括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命运、我们的未来都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也被人称为动荡、危机、多元和虚无的时代。然而它也是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时代。新时代的科学发展观也要求我们在理想和现实间保持张力,在科技与伦理间把握平衡,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共生。

参考文献:

[1] 姜念涛著,科学家的思维方法,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35 [2] 刘胜康,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我见,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4~11 [3] 王利印,谈当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阶段,淮北煤范院学报,1997(4):4~5 [4] 徐超富、吕文栋,发达国家科技投入的特点及启示,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74~75 [5] 殷登祥,高科技与人文——高科技挑战道德,天津科技出版社,2000(1)

篇3:中学化学教学与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 试论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在二十一世纪, 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2]。这就要求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科技伦理道德建设。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一些伦理问题, 如克隆技术、基因技术、生态环境等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成为当代科技伦理的研究热点。现代科学教育存在着重视科学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倾向, 致使一部分学生人文精神失落、价值观念淡薄、道德水准下降。而且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大部分中学生会进入高校继续深造, 走向科研岗位, 所以在其中学学习期间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化学知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的传授, 忽视了化学在技术研究和社会应用方面的道德规范问题。我们认为在中学化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中均可结合授课内容加强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引导学生们去关注科技工作中的道德伦理问题, 强调化学科学的育人功能, 能够纠正化学教学中的唯科学化, 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二、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可行性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 可以结合史实、教学内容、社会热点积极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科技道德观念, 发展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完善学生人格。

(一) 以史明鉴:通过化学史教育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史鉴使人明智。化学史是对化学科学的形成, 产生和发展历史过程的描述, 揭示了化学科学的演变规律,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可以供给对学生进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素材。

1. 通过化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在科学追求真理性, 因而在科学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鼓励理性的质疑, 不断挑战已有的知识体系, 发现其中与客观实践的不一致以及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 不断推动科学的发展。因为具有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敢于怀疑的创新精神, 波义耳促成化学从医药和炼金术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泽佛尔借助飞秒技术对单分子反应作了大量研究, 所得理论与RRKM统计理论的基本假设相矛盾, 从而对统计理论的适用范围提出了挑战, 创立飞秒化学,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阿伦尼乌斯在提出电解质溶液电离理论时受到了知名教授的质疑, 但是他坚持真理, 用大量的实验事实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也有一些历史上有名的化学家没有注意到已观察到的某些异常现象而与化学发现失之交臂, 遗恨终生。化学家李比希、维勒没有审视实验中的异常, 与溴、钒元素的发现, 失之交臂, 遗恨终生。化学家不畏权威、敢于怀疑, 勇于追求真理、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 可以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品质, 科学的怀疑精神, 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情感。

科学的探索过程充满了困难。为了研制氟单质, 英国化学家戴维、乔治、托马斯严重中毒, 鲁耶特和尼克雪不幸殉难。但是, 法国化学家莫瓦桑不怕牺牲, 坚持不懈, 终于获得成功。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开创放射化学新领域的著名化学家居里夫人因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 造成了恶性贫血即白血病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化学先驱们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献身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也会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2. 通过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在科学创新活动中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新中国成立后在化学技术上的发展成就, 从两弹一星上天、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到超导材料的研制、纳米技术的应用, 再到“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准确回收。这些成就的取得不是哪一家单位或者哪一个人的努力, 是交流与合作的结果。其中, 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凝聚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所、上海有机化学所、北京大学等单位多名学者的心血。居里夫人与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 并测出它的性质, 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化学家们精诚合作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通过化学教学内容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1. 教材本身处处体现着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

例如, 苯的分子结构, 乙烯的分子结构, 与C60的球体结构等等, 它们的和谐, 对称, 均匀, 从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化学的严谨性;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 能量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中, 得失电子守恒等等化学中的许多东西都有维持自己不变的天性;元素周期律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 元素排列成尽可能和谐的层次和系列, 显示了良好的简洁性, 自洽性和预见性[3], 这是化学理论之严谨性;课堂中晶莹剔透的玻璃仪器, 流畅的装置设计, 教师的规范操作, 它的严谨、准确、有序, 都是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很好途径。

2. 联系实际, 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为适应21世纪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 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材把许多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关系, 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 这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学以致用, 有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科技伦理道德观念。教材中的实验生活化、简单化和微型化, 实验内容贴近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感到亲切, 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有用的, 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联的。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社会责任感、自主意识和独立精神等良好个性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有利于科技道德观念的形成。

如高一教材“环境保护”知识,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以及人类在改普环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从而使学生认识化学在造福人类和社会的同时, 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它客观上要求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保护人类健康的根本措施。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介绍酸雨、噪音、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沙尘暴、大气与污染、森林面积锐减、物种灭绝、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干旱与荒漠化以及城市垃圾等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现象, 对学生进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一些高污染企业在利润的驱动下, 不考虑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做出违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举措来。在运用科技手段制造商品时, 也向自然界排放污染物质, 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曾经在日本发生的水俣病就是由于一座氮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有机汞含量过高而导致发生的;肥料化学只注重如何使农作物近期内多产而忽视了化肥的长期使用对耕地的副作用;农药化学只研究什么样的农药能最有效地杀死害虫而忽视其对土壤、江河、动植物以及人的危害作用。这些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反思以“毁灭性索取生态、环境为代价, 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观念, 建立新的伦理道德观, 自觉维护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展望科技发展, 培养良好的科技伦理道德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展望科学技术发展未来。在讲授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时候, 我们可以介绍当前倍受重视的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燃料电池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首选的洁净、高效的发电技术。燃料电池是一种电化学的发电装置, 不同于常规电池。其主要原理是:燃料电池等温地按电化学方式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不经过热机过程, 因此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 能量转化效率高 (40~60%) ;几乎不产生NOx和SOx的排放, CO2的排放量也比常规发电厂减少40%以上。教材与科技发展前沿相结合,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 培养科技责任感。

4. 通过学生实验, 培养良好的科技道德体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大部分的概念和理论都是通过实验来检验和深化。波义耳就十分重视实验研究, 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但是有些学生认为实验课是理论课内容的验证, 因此, 做实验的时候提不起兴趣, 马马虎虎, 应付了事;还有一些同学为了实验报告得到高分而修改试验数据。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介绍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梁树权教授的事迹。四十年代他在德国明兴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 以严肃认真的科研态度, 测定铁的原子量55.847, 实验结果精确到小数点第三位。他修订了前人的数值, 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 一直沿用至今。他认真严肃的科研态度可以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

为增强学生自学和科研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应该转变以往性质验证性等单一型的实验, 而应向设计型、综合型和科研型转变。如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课前,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讨论、拟订可行的实验方案, 提出药品和仪器设备计划、实施方案, 组织学生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这样, 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参与实验, 受到小型科学研究技能和智能训练,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技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在科技伦理道德教育中教师起示范引导作用

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 其科技伦理道德的表现对学生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应该以身作则, 自觉遵守现代科技伦理规范, 做学生的表率, 才能鼓励和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科技伦理道德感。科学的发展是迅速的。因此, 化学教师必须不断接受和吸收新观念、新知识, 认真钻研业务,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 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教师要经常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 在个人品德、科技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 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来鼓励和影响学生改变思维方式。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既能够使学生公正地看待科学技术的正、负效应, 增强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增强仁爱成分, 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也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需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 不能喧宾夺主, 要以传授知识为主, 科技伦理道德教育为辅。

参考文献

[1]路甬祥.关于科技伦理道德的思考[N].学习时报, 2003-01-27.

[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3]潘勇群.论中学化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4, (4) .

篇4:材料作文“科技与道德”讲评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946年4月11日,爱因斯坦在给好友奥托·尤利斯伯格医生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相信,当今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主要是因为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和技术思维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罪孽啊!我想不出办法对付这个灾难性的弊病。人类比他们居住的星球冷却得更快。”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思辨性很强的材料,立论的观点要从材料中提炼。在爱因斯坦的忧虑中,“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和“这是科学和技术思维发展的一个副产品”两者存在关联,这也是审题的关键点。作文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反面立意。

正面立意是赞同爱因斯坦的观点:道德沦丧、人性冷漠确实是科技发展的副产品,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当科技由道德所导向的时候,将推动社会向正确方向发展,此时的科技就是“天使”,反之就是“魔鬼”。科技失去道德的制约将会造成灾难,爱因斯坦的忧虑深邃且富有前瞻性,科技发展需要道德、人性的力量来保驾护航。

反面立意是不同意爱因斯坦的观点:爱因斯坦的观点发表在1946年,当时二战刚刚结束,科技很多被用于战争,他看到了杀戮和残酷,他的话有其特殊的背景。实际上,顺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是必然趋势,科技将人从重复机械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赋予人更多的自由,在追求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也让人获得了尊严与价值。科技一定会导致灾难性的副产品吗?不一定,因为科技是人创造的,运用也在于人,人的问题不能归咎于科技。人类已经在重视将道德情感融入科学技术,驾驭科技而不被技术所奴役,因此,科技一定会让世界更美好。

[作文示例]

切莫沦为科技之囚

当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科学家们失声痛哭时,当罗素和爱因斯坦等80位科学家联名禁核时,我们应该已经感受到了科技高速发展下的忧虑,人类何去何从?

科学巨匠的声声诘问振聋发聩,昭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困境:科技成为了我们这个孤独星球的冰冷巨镜,人们沦为了只有速度而没有温度的机器,看着镜中扭曲的鏡像而迷失了自我和道德。

在我看来,科技发展实属必需和必然,但人类应端正自己的伦理道德,守住内心的温软良善,切莫被数据和机械麻木心灵,沦为科技之囚徒!

我们正在一步步走向爱因斯坦的预言“人类比他们居住的星球冷却得更快”。霓虹迷乱的今日,每个人成了按程序运作的,让人成为冷冰冰的“机器”,谁还会顾得上仰望头顶的星空,俯查心中的道德律?“复旦投毒案”随着林森浩死刑的执行而告一段落,而林森浩作为“去人性化”的“精英”典型,不正是科术思维的牺牲品吗?具有完备的知识却致命地缺乏了对生命的基本尊重,这难道不是科技最致命的贫瘠之处吗?想起了爱因斯坦曾有的告诫:“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但是再看科技的危害并非阻碍、扼制其发展的理由。卢梭在开启浪漫主义之风时,也是启蒙运动的理性崇尚者。而现代科学与启蒙运动又何尝不是一脉相承的呢?科学为人类开启理性之光,脱离蒙昧的束缚。“互联网+”的生活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在大大缩短时空距离的同时,也缩短了心的距离。

所以,科技的弊病并非来自于科技本身,而在于运用科技的人是否具有理性的自由。人不应该沦为科技的工具,而应成为自主、独立、合理运用科技的人。

那么,如何处理好科技与人的关系呢?“人是思想的苇草”,人首先应有独立的思想与思考的能力,这样才有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但人不能把生活机械化,程序化的生活终将扭曲人性,使人的伦理道德丧失。这样社会中的人,只是行尸走肉,毫无尊严高贵可言。在绝对的理性之外,人还要留出感性的空间。如罗素、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一样,以立足社会发展乃至人类命运的前瞻和观照为出发点,超越科技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上升到人类自我反思的高度,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防止“科技爆炸”带给人类的毁灭。

当然,我们毕竟不是科学家,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也有责任拒绝“冰冷”的科技,从僵化的程序生活中走出来,在刚强和理性下保留一份天真和充沛,并运用科技传达正能量,切莫画地为牢,成为科技之囚!

[点评]

篇5:论科技进步与人类道德的关系

论科技进步与人类道德的关系

科技进步与人类道德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最活跃,最革命的.生产力,是推动道德进步的伟大动力.科技的发展能扩大伦理道德领域,促进社会道德的变革,提高社会道德水平.进步开放的伦理道德氛围有助于科学的健康发展,封闭、保守、反动的伦理道德会阻碍和窒息科学发展.

作 者:杨建萍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5 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 年,卷(期):2002 14(8) 分类号:B82-057 关键词:科技进步   伦理   人类道德   关系  

篇6:关系、伦理关系与行政伦理关系

关系、伦理关系与行政伦理关系

人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存在,关系作为人难以摆脱的一种存在境遇,已经受到当代哲学家的高度重视,因此,“关系本体论”渐渐浮出水面.在我国的学术研究中,一些著名学者提出了伦理关系的本体论意义,以强调伦理关系的基础存在性,旨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在以政府为核心的社会治理领域中,行政伦理关系是一种实体性的关系.理论研究的三维视角,可以解析出这一实体性关系的十种存在形态.

作 者:刘祖云 Liu Zuyun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5刊 名:湖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HUNAN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6)分类号:B82关键词:关系 伦理关系 行政伦理关系 道德治理

篇7:师生的情感关系与伦理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教育关系。而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伦理关系是社会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对教师和学生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义务和应该得到的权利的规定。这种规定是一般的、非个人的。也就是说,它规定了“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角色在互动过程中应有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任何人,只要承担了“教师”这一角色,他就“应该”按照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去思考、体验和行动。同样,任何人,只要处在“学生”这一位置上,就必须按照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去思考、体验和行动。任何时期,社会对于师生相互之间应该承担的责任、义务和享有的权利都有明确的规定。在实施新课程条件下,“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是对新型师生关系的一种规定。它反映了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社会对于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情感关系也有明确规定,如“尊师爱生”是我国各个时代对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社会要求和期望并不简单地决定师生互动的方式以及特定的互动对双方产生的实际影响。师生之间如何互动,互动中真正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体验,以及如何表达这些思想、体验,都取决于个体对角色的理解,是一个由内在的心理过程支配的行为过程。正是这种过程,对双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了实际的影响。当某一个教师与某一个或某一些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实际的互动,如上课或辅导时,情感关系就发生了。情感关系是个人化了的,是处在特定社会位置上的个体之间在进行互动时所产生的体验(如快乐或痛苦,满意或不满意,自豪感或内疚感等)和各自体验的表达及交流。由于情感对思想、行为既具有组织作用,又具有推动力量,因此,社会的要求最终能否被教师接受和理解并体现在行为中,深受教师的情感的影响;同时,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要求能否被学生接受、理解并体现在行为之中,也深受学生情感的影响。

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既是教师情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情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联系师生之间关系的纽带,是推动师生之间理想的伦理关系得以实现的巨大力量。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随着教师和学生角色关系的形成而建立起来的,当一个取得教师资格的人以教师身份与学生发生互动时,伦理关系就出现了。但是,情感关系的产生较为复杂,伦理关系的形成并不意味着情感关系的建立。人们常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孩子是神圣”。这句话所暗示的是,对自己的孩子的爱,受个体内在、先天的某种需要的支配,而对别人孩子的爱受理性和意志的支配,并体现出个体的道德的水准。这正是师生之间情感关系建立的根本所在。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它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有意识地培养起来的。在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的培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很难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爱。这既是由于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也是由于教师与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所决定的。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的质量可以用客观标准加以测量和评价,如社会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要认真钻研他们所讲的学科等,都可以采用这样那样的标准和方法加以客观评价。但是,情感关系的质量取决于互动双方的内心体验,无法完全用外在的、客观的标准加以评价。教师对学生所表现出的极高热情,是出于他对学生的深深地关爱还是出于自我表现的需要,或者只是当意识到他人在注意他的行为时做出样子给人看,这是别人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同时,也只有在长期的互动中被学生所实际地感受到。

篇8:道德与伦理关系之浅析

关键词:伦理,道德,关系

前言

从古至今,伦理道德问题都是思想家们分析、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说仁义,讲道德”被认为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在现今,伦理学有助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有益于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特别是80后、90后的崛起,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伦理”与“道德”的重要性。就“伦理”和“道德”而言,人们对两者只有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大多数人认为,两者意思完全相同,其实不然。因此,学习和研究伦理道德问题,首先要弄清究竟什么是“伦理”,什么是“道德”,以及两者的关系。

一、“伦理”与“道德”从词源、词义上的界说

(一)“伦理”一词的词源、词义

“伦”和“理”本来是两个词语,我国古代典籍《礼记·乐记》把伦和理联用:“乐者,通伦理者也。”之后,伦理一词被广泛使用。东汉时期的学者郑玄认为伦理的“伦,犹类也;理,犹分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伦,从人,辈也,明道也;理,从玉,治玉也”。从我国的词源含义上来看,“伦”本意是辈、类的意思,“理”是条理、道理的意思。伦理含有分类调理规范,道德的意思。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不伦不类”成语的含义即既不是这一类,又不是那一类,形容不规范,不成样子。

在西方,伦理一词从词源上说,起源于希腊文的ethos,这个词最初表示惯常的住所,共同居住地,如在荷马的史诗中便是如此。后来经过不断发展,虽然可以理解为风俗、性格,但还不具有伦理的意思,亚里斯多德首先使名词ethos成为一个形容词ethikos,从而使它具有德行的含义。

从概念上来理解,伦理是客观的社会关系事实,包含着应当怎样的客观要求和好坏,善恶,正邪的价值取向,一是指人与人,人与世界关系的事实;二是指关系的规律,从这关系中引申出的秩序、法则、道理,以及应当如何的规范要求。

(二)“道德”一词的词源、词义

中国古代西周时期就有“道”和“德”这两个字,最初“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如《论语》中提到“道”有六十多处,提到“德”有三十八处,而一处也没有将它们联用。“道”和“德”开始联用,始于《荀子》中的“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讲的是,如果一切都能按“礼”的规定去做,就算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

在西方,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本表示风尚习俗,后来演变成内在本性、性格、品德等意思,也有规则或规范等含义。到公元4世纪,拉丁语又产生出专指道德的moralitas一词,表现在英语中则为morality。

从概念上来理解,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根据人与人之间的实际关系的内在要求而形成的一系列行为规范,以及以此来调节的能够用善恶标准来评价的,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

二、学术界对“伦理”与“道德”关系的几种观点

1.将两者视为同义异词,但又稍有不同。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罗国杰,他曾在《伦理学教程》中写道:“不论在中国还是外国,‘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含义上可以视为同义异词,指的是社会道德现象,但它们又有所不同,道德较多的是指人们之间的实际道德关系,伦理则较多的是指有关这种关系的道理。”所以,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伦理”或“伦理学”这个概念,一般就用以表示道德理论,而“道德”这个概念,则一般用以表示世界生活中的道德现象,这就多少反映出伦理学是以道德为研究课题的一门科学。

2.认为“伦理”与“道德”在规范的意义上一致,同指社会所认可的行为规范,可以相互替代,如道德/伦理行为;道德/伦理规范……“伦理”更强调规范的外在性、既定性,道德更强调规范在行为者个体上的体现,是内化于行为者,成为行为者知道的社会规范,伦理偏重于思想体系,人伦关系;道德偏重于规范,偏重于人的品性。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王引兰等。

三、“伦理”与“道德”的相通与不同

(一)两者的相通之处

在汉语言中,伦理与道德经常通用,笔者认为二者只有在规范的意义上一致,同指社会所认可的行为规范有什么样的伦理关系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规范,有多少种伦理关系就有多少种伦理道德规范,道德规范适应伦理关系而产生,用来调节伦理关系,引导伦理关系,可见,伦理既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规范,当然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伦理规范是基于伦理关系上产生的,是为一定伦理关系服务的,所以笔者认为,在规范的意义上伦理和道德可以看成是一回事。

(二)两者的截然不同之处

1.“伦理”与“道德”的适用规范不同

笔者认为,伦理一般是用在以血缘为基础关系的这部分人的行为上,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只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道德一般是用在社会所有成员的行为上,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社会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就是说道德的适用范围要比伦理大得多,两者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2. 伦理是相对客观层面的,道德是相对主观层面的

黑格尔在《法哲原理》中说:“主观的善和客观的自在自为地存在的善的统一就是伦理,在伦理中产生了根据概念的调和。其实,如果道德是从主观性方面来看的一般意志的形式,那么伦理不仅仅是主观的形式和意志的自我规定,而且还是以意志的概念即自由为内容的。”

伦理是相对客观层面的,道德是相对主观层面的,违反客观伦理规范的人不一定是主观道德低下的人。道德是主观行为,比如,你可以在危机中按顺序抓过救生圈,也可以让给别人而自己死去。谁也没有强迫你,也不会因为你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而责备你。道德不是该做什么的规范,而是显示自己崇高精神的方式,不道德并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而伦理却是有形的社会系统,封建礼教体系是可见的,它规范你的行为,不遵守它就一定会损害它从而引起它的反应。每个人都只有在伦常之内才有价值,他的行为不是他自己的行为,而是某种东西(如伦常)需要他执行的行为,并且他也不把其他人作为人看待而只把他们作为君、父、夫来看待。因此他不是自为的,而一个道德的人是他对自己的自觉和自定的结果。他存在的依据在于他的自身之中,他是自为的,并且他把其他的人也当作自为的人看待,他的行为是“道德的”,自我规定的,是根据他对自己和其他人的价值的认识来规定的。

因此,笔者认为,“伦理”是一种客观的、他律的,约束人们行为规范的社会系统,而“道德”是一种主观的,自律的,通过人们自我约束行为规范,从而显示自己崇高精神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罗国杰,马博宣,余进.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2 (1).

[2]郭广银.伦理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1).

[3]王引兰.伦理学初探.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1).

篇9:道德与幸福的关系

关键词:道德幸福道德品质修养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价值。道德作为人的属性和精神,是幸福的主干。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通过德性或某种学习或训练而获得的,但需要完全的善和一生的时间。幸福本身离不开德性,德性对幸福而言,至关重要。两者之间彼此相互关联,互为统一。也就是说,幸福是依存于道德的附庸,而道德是幸福的主宰。

一、人是道德的主体

道德在人的意识中伴随一生。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幼年、青年、成年、老年。在儿童阶段,人对道德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他律阶段”,时间大约在5岁—8岁。此时在成人的引导下,严格准守规则,负责任,服从权威。二是“自律阶段”,从八九岁以后。人在该阶段,已经认识到了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对权威已不再盲目服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开始发展出自己独立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亦认识到各种道德信仰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社会规范,不管是道德还是法律,不再是简单地遵从,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做灵活的变通。因此,人的道德形成是一个发展过程。当人在发展中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决定了他们如何构建他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其中也包括了对道德的进一步理解。

二、幸福是灵魂的愉悦

道德的范畴内容中,幸福在道德体系中只是一个方面,除此还包括有人们的义务、良心、荣誉、节操等。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认为,“人的道德的基础乃是人对幸福的追求。”费尔巴哈强调指出,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生活的基础也就是道德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亞里士多德把人生能够得到的好处分为三类——外在之物、人的灵魂和人的身体。在道德领域中人生的外在之物体现在社会生活传统习惯,世俗演绎财富之中,而幸福来自人的内心,是由人的心态决定的,心态是幸福的温度计。幸福的大与小、多与少,取决于人的心态。人的一切美好的经历只有转化为内心的体验,与心灵的碰撞之后,才能称其为幸福。当人们体验幸福的同时,也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幸福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人们得到财富、地位、荣誉后会引发幸福的感受,但得到这些东西的人并不全都是幸福的。外在的东西只是条件,只有转化为内在的体验和心情上升到精神形态层面,才能称其为幸福。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不同的人生也可以对应不同的幸福。幸福也从不偏爱任何人。

三、道德的完美亦应包含着幸福

“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张载集》),德为幸福的前提,道德不能排斥幸福。道德的完美,亦相应地包含着幸福。幸福作为“好”或“善”是以人自身的完善为目的。人自身的完善就是人的幸福的实现。人们一般把有道德的行为称作善,而把不道德的行为叫做恶。人行善避恶,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人群的和谐。“善”有两层意思。一指个人的善,即个人道德上、人格上、精神上的提高和完善。另一是指社会的善,即社会的进步和公正,社会秩序的规范。“善”的个人是好人,“善”的社会是好社会。作为“善”的个人,要养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对于善的行为有道德上的满足,对于恶的行为,能够有道德上的批判,只有对善和恶、美和丑、正义与非正义,有明显的爱憎分明的感情,才能产生合乎道德的行为,才能净化社会环境,张扬良好的社会风尚。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应该具有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如果没有理想,道德理念缺失,个人便是堕落的个人,社会便会是腐败的社会,也就无从谈起幸福。俗话说“德与福相倚重”。只有道德在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幸福的范畴才能不断发展,臻于完善。每一个人都在谋求幸福,但是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离的。集体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基础,个人幸福是集体幸福的体现;没有集体幸福,就不会有个人幸福。只有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结合,创造良好的生活基础,也才能彰显出道德的完美。

四、道德品质修养的必要性

(一) 人的社会化是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当人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时候,经过社会化过程,变成具有社会观念和社会技能的社会人,构成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在人格发展中,会受到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过程。在文化发展中,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并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通过代际传承和积累用于改造世界和推动社会进步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使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使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增进社会的团结,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传递社会知识和规范,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角色转变

人在生命周期内,在与环境的结合中,是其人格发展的过程。一是经历传统的按阶段发展。人在进入社会时,最初从儿童时期开始。在生命的早期,在孩提阶段,主要接受语言和认知本领。青年时期,进行大量的学习为将来所要扮演的角色做预期准备。成年后,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角色的要求进行学习。二是经历在社会互动中双向发展。接受历史传统,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变迁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新知识、新事物不断涌现,长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接受晚辈知识的传递。三是在社会变革中重新定位角色转化。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在角色的转换中,在新的环境中。接受新的变化。

(三)人在生命历程中人格的提升

一个人一生会经历入学、就业、生育、退休等生命事件,每个人的生命事件按一系列顺序排列,构成个人的生命历程。社会化过程贯穿个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道德品质,即“人格”,行为原则和规范一方面受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道德影响,另一方面与个人的修养有关。人的道德品质上的善恶,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社会互动逐渐形成的。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和可变性。人的可变性也称可塑性,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可以使人的道德品质得到锻炼和提高,可以使人的向善向恶的能力得到改善,善的可以更善,或者可以变恶,恶的也可以改恶从善,或者变得更恶。在个人人格提升中,是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起来的人格会影响到他将来的行为模式。其次,同辈群体中,以青少年阶段的相互影响最为明显。第三,学校、大众传播媒体的影响也非常重要。人格的提升过程是每个人都应接受的现实。因为个人既是构成社会的一分子又是社会风尚的制造者,应该把自己看作是需要改造而且能够改造的,不要把自己看作是完美的、神圣的、不可改造的。这也是历史发展的要求。

(四)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

品德的修养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品德的修养才能得到升华。首先,在人们相处的社会关系中,不断的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造,提升自身的素质,规范个人的行为,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在道德教育、品德的修养中,坚持正确的道德准则。与非道德的行为决裂,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第三,品德贯穿个人的一生。对品德的修养,必须从认识到实践,往复循环,不断提高。通过内心信念,形成一种境界。在任何情况下,都应按照道德规范去行事。刻苦地锻炼和不断的自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要不断的学习,要从一个自认人转化为一个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重塑个人价值体系,提升个人人格魅力,规范个人自身行为,以此影响社会风尚的根本向好。最后,要做好传承延续,把社会知识和规范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通过社会化手段培养具有与社会化手段培养具有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社会成员,促使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超.幸福生活的伦理思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3,1.

上一篇:“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讨论心得体会下一篇:五下四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