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发展的六大趋向

2024-06-05

未来教育发展的六大趋向(精选9篇)

篇1:未来教育发展的六大趋向

未来教育发展的六大趋向

未来教育发展的六大趋向 常生龙

伴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启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将迈向新征程,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发展关键期。有如下六个方面的发展趋向,值得我们关注和践行。

一、个别化教育

在教学组织形式中,班级授课制依然根深蒂固,班级里的所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学习同样的学习内容,被很多学校和教师看作是很自然的事情,学生缺少学习的自主性和可选择性,这一方向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同时也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低下。

2001 年启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虽说在实践的过程中这一理念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但十多年的课改实践,还是让很多学校和教师接受并认同了这一理念。这是教育改革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也是从量变逐渐走向质变的累积过程,我们很快将迎来转变的拐点,从以班级授课为特征的集体授课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个别化教育。当然,要实现这样的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许多的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诊断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特征,并将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教育的资源。帮助学生清晰认识自身在学科学习上的特点,为他们的定位和选择做好参谋。其次,依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组合,给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学习不同的内容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拾级而上。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打破现有的传统班级的编排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发展方向来重新定义班级。第三,课堂不再是教师展现自身才华的舞台,而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在同伴互助的过程中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历程。在相同的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可以做不同的事情,教师尽量减少面向全体学生满堂灌式的讲解,而是针对个体的具体问题答疑解惑。第四,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再局限于同一把尺子,而是根据学生的课程选择,用与之相应的尺子来评判。学生之间的成绩比较没有太大的意义,学生自己在一段学习旅程中的进步情况变得更加重要。

二、伦理型教师

从集体授课转向个别化教育,其实质是对“人”的发现与尊重,是对学生的人格、学生的学习志趣的发现和尊重。其所带来的变化就是学习不再是教师统一安排好让学生按照要求去执行的事情,而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做出个性化选择。

学生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权,如何保障学科学习的基本要求有效落实,如何确保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这是教师们普遍担心的问题。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无疑是化解这一困惑的最佳途径。这其中教师的伦理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

当下的教师培训很多,但绝大多数的培训都局限于教育理念的提升、学科教学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很少关注教师专业素养中的伦理素养。而事实上,教学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努力,在备课活动中,老师对学习材料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等的决策过程,处处都在体现道德的思考;在上课过程中,是为了完成教学进度重点提问学习好的学生,还是重在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兼顾到各个不同层面的学生,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给他们提出差异性的学习任务,还是从达成教学要求的角度出发提供共同的学习要求,等等,时常会给教师带来道德判断的挑战;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教师的言行总体现着德道的标准,陶行知希望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原因就在于此。

伴随着个别化教育的深入实践,一个更加多元的、更加开放的教育环境也将随之而来,这对教师的教育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果一个教师具备伦理知识和素养,他就会用伦理的眼光来审视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的各种问题,会将核心的道德原则与复杂的教育情境“对接”起来,能仔细分别各种教学行为背后细节上的道德意义,会和教育同伴一起构建伦理型的学校文化,从而呵护生活在其中的莘莘学子健康快乐成长。

三、数字化技术 2015 年7 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是世界各国中首部围绕“互联网+”的布局,促进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纲领性文件,对未来的教育信息化也描绘了很好的蓝图,提出了未来十年着力探索的方向。

一是教育资源的供给方式,要从单一的专业教育机构提供资源扩展到互联网企业和社会教育机构。二是探索网络化教育的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原来总是强调通过教师流动来促进教育公平,但能够受益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人。在网络教育的背景下,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同时共享优质教育的资源。三是鼓励学校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对接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让技术和教师的教学需求之间能够无缝链接。四是开展学历教育的在线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择性。

要让这样的蓝图变成现实,有几项工作需要着力推进:一是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信息高速公路、数字存储和提取设备、各种信息化终端等,保证道路要通、节点不堵,数据的上传和下达快捷准确;二是以“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为抓手,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新形态,促进教学流程的重构和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三是在省市级层面建设基于数字教材的教与学平台,整合教学资源,降低教师采用数字化方式组织教学的难度;四是构建数字化环境下教与学评价的新方式,充分利用所积累的大数据,挖掘其内在的意义与价值;五是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培育一支新的专业队伍,包括专注于教育数据的采集、数据分析等领域,帮助学校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秘密。伴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入融合,学校的“教辅人员”的结构、作用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上海市虹口区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试验”的整体试点区,已经在此方面进行了为期六年的探索,最近又承接了上海市数字教材整体试验区的任务,正在从以上诸方面着力实践,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积累经验。

四、全民性阅读

我们一直说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但我们真的能知道未来会怎样吗?在十年之前,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移动通信技术会有如此的发展,加上iPad、iPhone 等智能终端的跟进,彻底改变了人类沟通交流的方式和方法,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量新兴职业的出现。今天最热门的十项工作,在十年之前根本是不存在的。未来的十年,科学技术将会把人类带到怎样的地步,估计很少有人能够做出准确的预测。

如果我们连十年以后的社会发展都很难预测,教育如何面向未来?其实,对教育来说,有两件事情非常关键:一是教给孩子认识世界所必需的符号系统,包括文字及其语法、各种图形和数字符号、公民社会和自然世界所遵循的各种规则,等等。有了这样的符号系统,孩子们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自主进行阅读,查阅各种资料。

二是呵护孩子原本就具备的强烈求知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两件事情做好了,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和困惑时,就会自主地从书籍找寻答案。这实际上就是交给了孩子通向未来的钥匙。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其意义也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逐渐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来,全民阅读的氛围会逐渐到来。今天的人们还面对着一个新的挑战,就是数字化所带来的碎片式、浅阅读。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不能总是批判,要注意碎片式、浅阅读也有有利的一面,要充分利用其速度快、信息量大的优势,提升个体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文化判断力,并把这种阅读和纸质书本的深度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经典的、优秀的作品能更便捷地和被广大民众所知晓。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是两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他们的表率作用发挥得好,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亲子共读、师生共读的阅读过程中来,全民阅读的品质就会有更好的提升。

五、社会化融合

中央在对“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用来指导未来教育的发展是非常贴切的。

未来的学校,不一定让人一看就是校园。校园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和社区充分地融为一体,如果你不加留意,基本上不会注意到这里是一所学校。学校里的大多数公共设施如体育场地、图书资料等都是和社区共享的,图书资料中绝大多数是数字版的,通过智能终端就可以方便地查询和阅读。

未来的教育,有越来越多的课程是由社区、专家等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来实施的。每一个在某领域有所专长的人,都有可能根据学生的需求成为他们的导师,引导他们在该领域开展探索和研究。未来的课堂教学,有很多是在大自然、社区、工厂和企业的作业场所中进行的,永恒的大自然、丰富的社会生活,为孩子们提供着丰富的课程资源。

未来的学习,在突出个别化学习的同时,更加强调同伴互助。这里的同伴,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或者社会上的贤达人士。针对不同主题的学习,学生组成的互助伙伴可以完全不同,混龄混班学习成为一种常态,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与运用,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主动思考和实践的要素。

未来的学生,更加关注职业启蒙和职业规划。大家会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职业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区别,这与人们的智能特征有关。而确定某一职业是否适合自己,一个最为基本的方法就是体验。有一位老同志教了一辈子的书,退休之后开始玩摄影,没想到才3 年的时间就获得了一个大奖,让他明白原来摄影更适合自己的发展,但自己此前一点也不清楚,其原因就是缺乏体验,也缺少职业规划的意识。

六、体验式校园

整个社会是学生开展体验的大舞台,但最为基础的舞台依然是在学校。未来的学校,在建设体验式的校园方面将会有一系列新的举措。上海市在基础教育的“十三五”规划中,就对学校未来的硬件设施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方案。比如说—— 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质,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扎实的身心基础。将为有条件的学校扩建游泳池和体育馆,保证孩子们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探索推进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试点,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掌握1-2 项运动技能。

为有条件的学校扩建学生剧场,以此推动学生艺术活动的深入开展。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儿童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培养儿童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及审美感受能力,这对丰富一个人的精神底色是很有帮助的。长期以来,艺术作为学校的“副科”,被放在了很不起眼的位置上,学生的艺术体验、艺术感受也少得可怜,这是我们必须要纠正的一种教育观念。大力推动学校的创新实验室建设。依据学校的发展特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创新实验室,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可能,这是最近这些年上海市教委一直在推进的一项工作,为培育具有创新素养的人才奠定基础。艺术和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主观地改变自我和客观地建立知识。一个让人更富有人性,一个让人实事求是。这两者包含着人类的经验、渴望、能够做和所知道的一切。这也正是人的创新素养的内核。

探索改造学校的图书馆。将那些学生经常使用的图书迁移到学生平时上课的教室之中,让学生随时可得这些教育资源,大力拓展数字教育资源,丰富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图书馆主要保存工具类的图书,便于师生查阅。将图书馆的空间释放出来,建设阅读实验室、文字研究实验室等,为学生们深入体验图书的魅力创设空间。

作者系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上海市物理特级教师。曾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管理贡献奖”、《中国教师报》“2011 全国十大最具思想力教育局长”、《中国教育报》“2012 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等荣誉和称号。出版专著《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篇2:未来教育发展的六大趋向

个别化教育

我们很快将迎来转变的拐点,从以班级授课为特征的集体授课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个别化教育。当然,要实现这样的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许多的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

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诊断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特征,并将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教育的资源。帮助学生清晰认识自身在学科学习上的特点,为他们的定位和选择做好参谋。

其次,依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组合,给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学习不同的内容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拾级而上。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打破现有的传统班级的编排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发展方向来重新定义班级。

第三,课堂不再是教师展现自身才华的舞台,而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在同伴互助的过程中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历程。在相同的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可以做不同的事情,教师尽量减少面向全体学生满堂灌式的讲解,而是针对个体的具体问题答疑解惑。

第四,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再局限于同一把尺子,而是根据学生的课程选择,用与之相应的尺子来评判。学生之间的成绩比较没有太大的意义,学生自己在一段学习旅程中的进步情况变得更加重要。伦理型教师

学生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权,如何保障学科学习的基本要求有效落实,如何确保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这是教师们普遍担心的问题。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无疑是化解这一困惑的最佳途径。这其中,教师的伦理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

事实上,教学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努力。

在备课活动中,老师对学习材料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等的决策过程,处处都在体现道德的思考;在上课过程中,是为了完成教学进度重点提问学习好的学生,还是重在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兼顾到各个不同层面的学生,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给他们提出差异性的学习任务,还是从达成教学要求的角度出发提供共同的学习要求,等等,时常会给教师带来道德判断的挑战;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教师的言行总体现着德道的标准,陶行知希望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原因就在于此。数字化技术

2015年7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对未来的教育信息化也描绘了很好的蓝图,提出了未来十年着力探索的方向。

一是教育资源的供给方式,要从单一的专业教育机构提供资源扩展到互联网企业和社会教育机构。

二是探索网络化教育的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原来总是强调通过教师流动来促进教育公平,但能够受益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人。在网络教育的背景下,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同时共享优质教育的资源。

三是鼓励学校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对接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让技术和教师的教学需求之间能够无缝链接。

四是开展学历教育的在线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择性。全民性阅读

我们一直说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但我们真的能知道未来会怎样吗?

在十年之前,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移动通信技术会有如此的发展,加上iPad、iPhone 等智能终端的跟进,彻底改变了人类沟通交流的方式和方法,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量新兴职业的出现。今天最热门的十项工作,在十年之前根本是不存在的。未来的十年,科学技术将会把人类带到怎样的地步,估计很少有人能够做出准确的预测。

如果我们连十年以后的社会发展都很难预测,教育如何面向未来?

其实,对教育来说,有两件事情非常关键:

一是教给孩子认识世界所必需的符号系统,包括文字及其语法、各种图形和数字符号、公民社会和自然世界所遵循的各种规则,等等。有了这样的符号系统,孩子们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自主进行阅读,查阅各种资料。

二是呵护孩子原本就具备的强烈求知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两件事情做好了,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和困惑时,就会自主地从书籍找寻答案。这实际上就是交给了孩子通向未来的钥匙。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其意义也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逐渐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来,全民阅读的氛围会逐渐到来。今天的人们还面对着一个新的挑战,就是数字化所带来的碎片式、浅阅读。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不能总是批判,要注意碎片式、浅阅读也有有利的一面,要充分利用其速度快、信息量大的优势,提升个体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文化判断力,并把这种阅读和纸质书本的深度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经典的、优秀的作品能更便捷地和被广大民众所知晓。

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是两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他们的表率作用发挥得好,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亲子共读、师生共读的阅读过程中来,全民阅读的品质就会有更好的提升。社会化融合

未来的学校,不一定让人一看就是校园。

校园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和社区充分地融为一体,如果你不加留意,基本上不会注意到这里是一所学校。学校里的大多数公共设施如体育场地、图书资料等都是和社区共享的,图书资料中绝大多数是数字版的,通过智能终端就可以方便地查询和阅读。

未来的教育,有越来越多的课程是由社区、专家等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来实施的。每一个在某领域有所专长的人,都有可能根据学生的需求成为他们的导师,引导他们在该领域开展探索和研究。

未来的课堂教学,有很多是在大自然、社区、工厂和企业的作业 场所中进行的,永恒的大自然、丰富的社会生活,为孩子们提供着丰富的课程资源。

未来的学习,在突出个别化学习的同时,更加强调同伴互助。这里的同伴,可以是学校里的 同学,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或者社会上的贤达人士。针对不同主题的学习,学生组成的互助伙伴可以完全不同,混龄混班学习成为一种常态,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与运用,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主动思考和实践的要素。

未来的学生,更加关注职业启蒙和职业规划。大家会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职业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区别,这与人们的智能特征有关。而确定某一职业是否适合自己,一个最为基本的方法就是体验。体验式校园

整个社会是学生开展体验的大舞台,但最为基础的舞台依然是在学校。未来的学校,在建设体验式的校园方面将会有一系列新的举措。

上海市在基础教育的“十三五”规划中,就对学校未来的硬件设施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方案。比如说—— 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为有条件的学校扩建学生剧场。推动学校的创新实验室建设。探索改造学校的图书馆。

篇3:未来电视发展趋向的思考

以网络与视频技术为基础, 电视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衍生出了一种新媒体, 即网络电视, 这种媒体形式可以将电视与网络结合起来, 实现在互联网上观看电视所播放的内容。这种形式可以进行视频点播、电子商务、远程教育, 构建网络用户之间安全便捷的服务平台, 是当前乃至未来电视发展的重要趋势, 能够实现对网络资源与电视资源的充分利用。

1 网络电视的发展原因

随着宽带技术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网络用户的人数呈几何递增, 上网费用降低与网络速度升高也让更多人能够享受网络中的视频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 网络电视的发展条件已经非常成熟, 其生存空间也相对较大。

另外, 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收视习惯也变更加众口难调, 而网络电视则能够将“大家的电视”变成“我的电视”, 实现收视的个性化, 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收视口味[1]。传统电视运用的是单向传播, 观众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选择余地非常有限。而网络电视可以自由调节节目时间、节目进度, 以及观看频道, 大大提升了观众观看电视的选择余地。与此同时, 传统电视只局限于收看电视节目, 而通过网络电视, 人们可以实现多窗口互动,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看电视的随意性。网络电视有着非常广大的发展前景, 并以其巨大的商机吸引了很多网络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 有很大的利润提升潜力。

2 网络电视的发展途径

然而, 新事物的出现也一定会带来一些问题, 网络电视想要在未来更好发展, 就必须探索出一条有针对性的发展道路, 具体来讲, 网络电视的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2.1 充分发挥互动性优势

互动性是网络电视的最大优势, 想要在未来更好发展, 就必须对其进行充分利用。

第一, 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对电视节目的剧情进行预测, 很多人之所以选择收看网络电视, 其主要原因便是因为网络电视可以自由调节收看节目的时间, 这是网络电视创办初期的一大卖点, 但随着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 观众不仅满足于对电视剧情的简单接受, 他们更想参与其中[2]。而网络电视则为可以为观众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让观众自己预测电视节目内容, 设想剧情发展, 网络制作者也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版本进行制作, 并发起投票, 让观众进行选择, 这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网络电视的互动性优势。

第二, 当前, 传统电视中的很多娱乐节目受到观众的欢迎, 网络电视也可以利用这些节目实现自身的发展。娱乐节目中的竞赛类与益智类节目更加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 而网络电视则可以将这些收视率较高的娱乐节目当作自身的网络产品, 如一些在线答题节目, 选手在电视节目中答题, 网络电视中的网民也可以与选手一起参与答题, 也可与预测电视节目中的竞赛结果, 提升网络与网民的互动性。

2.2 多样化的收费形式

网络电视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增加收入:

第一, 点击率收费。网络电视的这方面收入可以通过两种收费形式完成:其一为包月, 收取用户的一定费用, 可以让用户在一个月之内收看所有网络电视节目;其二为定制,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网络节目进行定制。

第二, 广告收费。网络电视有非常广大的受众群体, 广告收费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收费项目, 从宏观角度看, 网络电视的发展分流了电视的收视资源, 其广告收入也因此分流, 而网络电视能够更加吸引购买力与素质较高的人群。

第三, 增值业务。随着增值业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网络运营商对增值业务的投入力度也日益增大, 网络电视需要充分利用这一发展契机, 大力发展增值业务市场, 如远程教育、网上购物等。

2.3内容与网络相联合

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当前的网络内容也出现了贫乏现象,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网络电视的发展。但实际上, 网络运营商的传输力量非常强大, 但内容的匮乏却使其发展受到限制, 因此, 与内容提供商的合作成为网络电视发展的必经之路[3]。

2.4运用新型技术

网络电视在播放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网络速度, 如果网络速度较慢, 就会极大地影响视频播放效果。相较于传统媒体, 网络电视的技术发展更加迅速, 每一次网络技术的发展都会对网络电视造成影响。网络电视想要更加迎合观众需求, 在市场上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就必须运用最新技术, 让网络速度更快, 以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

3 未来电视T2O模式发展趋势

T2O, 即TV to ONLINE, 也就是电视到网络。这是一种新型的电视营销模式, 其来源于O2O, 属于傍焦营销, 通过这种模式, 观众可以在观看电视节目的同时, 用智能手机扫描节目中出现的标志, 就能够购买节目中出现的同款产品, 这种模式不仅是未来电视的发展趋势, 也是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相比于传统电商, 这种模式通过二维码扫描, 可以更加便捷的进入到商品链接中, 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面前, 更具有发展前景, 也更容易被普通用户所接受。

举例来说, 2015年初热播的电视剧《何以笙箫默》中, 上海东方卫视便与天猫进行了T2O合作, 在受众观看电视剧的同时, 点击天猫, 通过“扫一扫”功能扫描东方卫视台标, 便能够在天猫中购买剧中人物穿着的衣物与饰品[4]。

虽然这只是当前电视节目与网络合作的一次新的尝试, 但这种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确实给受众带来了更多方便,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效益。运用T2O模式的电视节目实际上还是能够起到宣传作用, 能够实现从节目到用户, 再从用户到商户的转移, 但当前T2O还处于发展初期, 很多人对其了解程度还很有限, 但其确实是未来电视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 从当前发展形势看, 其未来的发展潜力还很巨大。

另外, 多屏互动也是当前一种比较新型的电视发展模式, 由美国最先发起, 其主要指的是以闪联协议、数字生活网络联盟协议等为基础的, 通过无线网络相连接, 在多种多媒体终端上进行互动的模式, 如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 可以进行多媒体的传输、展示以及控制, 让用户拥有更加便捷与丰富的体验。

综上所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 在电视的未来发展中, 网络电视仍然是发展核心, 是观众获取信息, 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为网络经营者带来非常巨大的商机, 无论是运营商还是经营者, 都需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 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而T2O模式与多屏互动是一种新兴模式, 当前还处于发展初期, 但这种模式是在迎合人们需求的前提下构建起来的, 在未来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社会的高速发展, 人们对电视的要求已经不仅局限于单一模式, 在电视的功能性上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网络电视便是这种条件下衍生出来的产物, 并逐渐成为未来电视发展的主要趋势, 内容提供方与网络运营方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实现彼此合作, 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本文便从网络电视的发展原因入手, 重点分析网络电视的发展途径, 并论述未来电视T2O模式发展趋势。

关键词:未来电视,网络电视,发展趋势,T2O模式

参考文献

[1]夏征宇, 李翔.创造体验:电视媒介创意竞争与产业发展的增长点[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11, 22 (12) :98-101.

[2]马海龙.直播时代, 看上去很美——基于P2P技术的网络电视发展[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2, 17 (2) :163-164.

[3]陈越, 赵欣艳.电视上网服务实践与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5 (9) :222-223.

篇4:环境教育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

关键词:创新型;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教育趋向

一、生活环境的教育

社会科学的发展,没有否认传统式教育的辉煌成就,肯定了传统教育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越来越发现,在中国传统式教育的过程中,创新型人才、挑战型人才以及尖端技术人才还远远不能够满足中国科学飞速发展的需求,而且这些后备生产力适应艰苦生活环境的能力处于弱势,这与生活条件的改善有关。社会发展了,生活环境有所改善,在优越的生活环境条件下,人们适应艰苦条件下生活的能力得不到锻炼的缘故。这就需要中国的教育要改革。

比如说:刚入学的幼儿需要面临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幼儿从家庭进入学校,这些“小皇帝”们在父母的呵护下过惯了家庭的舒适生活,不想来到学校接受种种约束,于是他们就不接受这种生活环境的改变,这种情形是幼教工作者最棘手的问题。每当他们的父母或爷爷、奶奶、姥姥、老爷把他们送到幼儿园的时候,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教师,孩子们总是依在大人的身边,扯着大人的衣襟,不肯松手留在幼儿园里,有的还在大哭大闹一番,而家长们却生硬让自己的孩子留下……望子成龙心切啊!当然这是家长们为让自己的孩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为,不可否认。每当遇到这种情形,我们每位教师真觉得从奶头上往下拉扯孩子一样,真有点儿心酸……怎么办呢?这些幼儿们刚刚开始脱离父母,完成一个从家庭的呵护到学校的呵护这样一个生活环境的改变,从依赖父母到依赖教师,从思想到心理上进行一次巨大的认识和转变过程。他们有许许多多生活上的事情需要得到老师们的关心和照顾,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还有许多疑问需要老师们的解答,这就需要老师们要以莫大的亲和力感染他们,经常和孩子们进行语言交流和心灵沟通;和孩子们交朋友,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儿童游戏,即“趣、乐”教学,使幼儿们在各个方面得以满足,慢慢地孩子们对老师就有了新的认识,孩子们就越来越觉得老师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学校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新的生活环境,从此,孩子们就依在老师的怀抱里,在老师的呵护下幸福地成长,这样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在脱离父母的情况下得到一个很有效的磨炼,使他们从小生活自理。因此,幼儿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就给将来教育培养创新型、挑战性的人才埋下了伏笔,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的突破。走出中国传统式教育的另一种教育形式就是“变形计”,实质上它是改变生活环境教育的一种形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那就是生活条件优越的城市儿童与生活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的孩子互换生活环境接受再教育,这样的教育形式很好,好就好在:一方面大山里的孩子能够到条件优越的城市开阔眼界,接受优越的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城市里的儿童也能够在艰苦生活环境下得到锻炼,以增强城市儿童适应艰苦生活环境的能力,這样就使孩子们更加珍惜优越的生活环境克服困难、刻苦用功学习,为孩子们下决心改变边远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增添信心和勇气,使他们树立了远大的奋斗目标,这样就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挖掘和造就一批创新型、挑战性和掌握尖端技术的大量人才,以满足科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自然环境的教育

我认为“变形计”式的教育,不但要搞。还应扩大规模,短时间利用节假日或外出旅游的机会,利用自然环境对孩子们实施教育,让孩子们走出学校,到工厂,到农村感知祖国的需要,认识和了解祖国地大物博、富源辽阔、山川秀美,教育孩子们热爱祖国,刻苦用功学习,没有祖国这个大家,就没有自己的小家。要用丰富渊博的知识和尖端的高科技手段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祖国需要要我们。如果外出不便,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孩子们观看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电视、影片、画面或栏目。比如:《工业发展》 《农业、军事》《新闻联播》 《社会法制》 《动物世界》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营养”,应该让孩子们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广泛收看,不应限制。

三、社会环境的教育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这个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人物,他在青少年时期从家乡湖南出来求学,靠勤工俭学维持生计,后来他成为一名图书管理员。他有效地利用这一有益的生活环境,博览群书,为后来参加革命打下基础。在长沙任教期间,他接受了革命的熏陶,成为一名杰出的革命领导人,他经历了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个社会环境造就了他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带领全中国劳苦大众,从革命走向胜利,最后夺取全国解放胜利。毛泽东只所以成为伟大的历史性人物,是与他成长过程中的社会环境不可分割的,是社会环境造就了一代为人伟人!

鲁迅这一中国文坛巨匠,从小家境生活贫困,革命战争年代这一社会环境造就了他完成了从古文到白话文的文学历史变革,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莫言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从小因为家境贫困而缀学,他在一家图书室当勤杂工,他博览群书,刻苦巩读,以顽强的毅力自学成才,写出了《红高粮》《蛙》等许多部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成为当今轰动文坛的巨星。

诸如此类,这些名人志士,只所以成名成器,是与他们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可分割的。因此,以后的教育趋向,应把教育对象放在环境教育中,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特殊性人才。

总之,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捕捉每一位孩子的闪光点,挖掘孩子们潜在的能力,催促他们心灵深处智慧的种子萌发,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5:电脑艺术设计未来发展趋向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从电脑艺术设计在当今社会中的广泛运用及需求,来阐述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和就业方面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目前,我国将电脑艺术设计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艺术设计领域,从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到影视动画、电脑游戏„„等等。由此可见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市场前景甚好。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来培养电脑艺术设计人才呢?他们的就业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呢?因此我借鉴许多前辈的优秀经验和观点阐述了我对电脑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就业趋向的一些看法。

一、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实施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晚,发展快。我们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设计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突出技能培养,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操作实训室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初步掌握设计的流程和制作工艺。而我们在具体教学设计中,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因此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市场的希望。因此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企业,使专业必修课在工作实践中完成。为保证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的落实,可以和一些用人单位挂钩,建立校外实践教学产学研合作基地。毕业设计采用顶岗实习方式,让学生以设计师的身份到产学研合作单位参与项目的开发和设计,做到“实题实做”。即由学生动手完成实际设计项目,又使学生在项目中学习设计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完成设计作品完成毕业实践、毕业设计。

二、电脑艺术设计在平面广告中的运用

电脑艺术设计无论从排版到字体设计还是到图形图像处理上,都为平面设计注入新的血液。电脑艺术设计对平面设计的影响不仅是表现在技法上,还从设计师的初步定稿到对整体设计的控制、印刷制版以及和客户的沟通,都取代了传统平面设计中繁复的制作工作。电脑艺术设计给设计领域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电脑艺术设计的加入使得广告设计、报纸设计、杂志设计、招贴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以及企业形象设计等更具有多元性。走在喧嚣的都市,放眼过去都是色彩斑斓的各种海报和形色各异的各类广告,比如服饰、小商品、房地产、招生、饮料、计算机、电影海报等等,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特别是海报,它是某一特定商品、某一特定商业活动进行商业推销的制胜法宝。商家为了使自己的商品有好的销售,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到处进行广告宣传,为了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将广告贴到人口流动比较大,引人注目的位置。因此制作精美而又有创意的画面成为各大商家首选。过去,我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总是被嘲笑,老外戏称咱们中国的商品是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价格。现在,由于电脑艺术设计的加入,我们产品包装外观的设计达到了相当精美的程度,包装内在质量也得到空前的提高,减少了由于不美观外包装和包装质量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基本上改变了“一类产品,二类包装。三类价格”的旧貌。电脑艺术设计的出现,并运用到平面设计领域后,便以其独特的语言给平面设计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表现形式,极大地拓展了平面广告的创造空间。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观念和方法。

三、电脑艺术设计在网络广告中的运用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脑已普及到亿万家庭,网络广告逐渐成为网络上的热点,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广告主都对其充满冀望。网络广告作为所有网站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而网站的点击率和浏览人群是广告主投放广告的依据。因此网站要吸引多的浏览人群和广告客户就必须有一个精美的网站,于是就需要设计师进行网站的建设和设计制作。

当前,我国还基本处于广告设计人员与网页制作人员相脱节的状态,即广告设计人员不懂制作网页的知识,网页制作人员欠缺广告专业知识,因此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正好符合其需要。因此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正好可以把握好这样一个契机。

四、电脑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运用

电脑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领域已经运用了较长的时间。建筑学上许多的传统理论通过电脑得到了延续和发展。随着电脑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方面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它能通过高度复杂的视觉方式来表达设计师对建筑的构思和创作。

篇6:未来教育发展的六大趋向

浅谈未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趋向

主要从系统观点的`角度出发,着重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开放和大容量、多媒体网络、高效、安全的网络管理、智能网络四方面,阐述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以期通过此文章能给同行们更多的启发.

作 者:温冲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数计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1)分类号: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系统 发展方向

篇7:未来教育发展的六大趋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使用“民生”一词,但民生意义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广义的民生是指人民的生计,包括同民生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事情,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其实这是把民生问题泛化了,容易冲淡人民对于直接、切身、真正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不利于具体民生问题的解决。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这个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准确,也容易把握,容易同具体层面上的民生政策吻合。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社会建设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并重的“四大建设”之一。2005年2月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社会建设”的要求。在十七大报告上,党对社会建设给予高度重视,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局面。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更是进一步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国家财政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大了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从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到支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从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到支持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再到及时保障汶川、玉树地震等抗灾救灾资金需要„„国家财政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当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时,国家更是将一揽子计划的重点锁定民生领域,2008年末确定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民生部分接近7000亿元。据财政部统计数据,2003-2007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支出累计达到2.43万亿元、6294亿元、1.95万亿元和3104亿元,分别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26倍、1.27倍、1.41倍和1.3倍。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累计达到1.6万亿元。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89575亿元。其中,重点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同时,还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支出增幅都在20%左右,高的甚至超过30%。从各地区的情况看,2010年全国许多地方,如海南、云南、陕西、山东、新疆等地以及很多市县对民生的投入都超过50%,不少地方还达到70%以上。2006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624亿元,年均增长23.6%;全国财政教育支出从5464亿元增加到12450亿元;医疗卫生支出从1421亿元增加到474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从4394亿元增加到9081亿元;文化体育支出从685亿元增加到1528亿元。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力度,补助资金从2007年的5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11亿元。2008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5603.64亿元,增长29.2%;2009年合计7426.48亿元,增长31.8%;2010年,中央财政民生支出预算安排合计8077.82亿元,增加651.34亿元,增长8.8%。

本文中主要是从狭义上理解民生的,就业、教育、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来讨论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

从收入分配看 和谐社会需要公正的收入分配。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积极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对收入分配改革进行了具体的安排,特别强调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收入过高”,通过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和分配调节力度,达到缓解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指出:“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治理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党的十八中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强调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主要是围绕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等五个方面展开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2002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7.2%。此外,党和政府采取了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打破垄断经营,实施“三减免、三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等等,以缩小收入差距,努力造就“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财富分配格局社会。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2009年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比2005年增长82.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2009年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比2005年增长81.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9%。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10年我国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较快。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3.1个百分点,这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也是1998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第一次超过城镇。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9年的3.33:1缩小为2010年的3.23:1。

从教育方面看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以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问题。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党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学有所教的新目标新要求“现代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全国教育经费从2002年的5480.03亿元增加到2009年16502.71亿元。2005年,我国开始启动免费义务教育,当年政府免除国家重点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2006年,这一政策推进到西部农村和部分中部农村地区。2007年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全国农村开始实施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试点的基础上,从当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至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进入真正的免费时代。同时,将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

从就业方面看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问题,也就解决民生的根本问题。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位置。2002年,党制定实施了促进积极就业的政策,并连续三年召开全国性会议,部署就业再就业工作。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将就业政策上升到法律位置,建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把就业问题提升到“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的高度加以认识。十八大中更提出了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扶持措施,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日渐完善。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就业增长持续高于全国,其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2005年末的36.0%增加到2009年末的39.9%。城镇就业岗位快速增加,新增就业人数持续保持在1100万人以上,越来越多的人喜捧“新饭碗”。大量乡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2010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4223万人。

从社会保障看

党的十六大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21世纪头20年我国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提了出来。党的十七大上进一步提出:“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十六大以来,我国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城乡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医疗保险从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医改”迈出坚实步伐。经过几年的试点,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农村开始全面推行,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80元提高到120元,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35亿人和1.88亿人。2010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23%左右的县。目前,试点地区年满60岁的老人均已领到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农民在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又实现了“养老不犯愁”。

从社会管理看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社会管理主要包括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利益、实施社会政策、管理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安全网、解决社会危机等等。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社会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治安”为主题,对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内涵进行了阐述,为当前和以后社会管理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调控房价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近年来,我国政府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性购房,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为更多人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从2009年12月的“国四条”,到2010年1月的“国十一条”、4月的“国十条”,以及9月底多部委联合调控房地产„„短短一年之内,从中央政府到各职能部委、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几乎没有停歇。2011年“国八条”的出台,再次掀起了房地产调控的高潮。在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同时,政府着眼于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税费政策,支持廉租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少数民族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未来展望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出台了大量富有成效的重大举措。除上述几方面政策措施外,还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民生保障机制等方面,都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另需强调的是,我们既要看到党和政府在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和困难面前作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举措的艰难,也要看到这些重大举措取得的可喜成绩,还要看到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保障和改善民生仍任重道远。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极不容易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极不平凡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全体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必将激励党和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征途上奋勇前进。

篇8:未来教育发展的六大趋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及其国民对消费观念的转变, 畜牧生产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 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伴随国内外市场对兔产品数量的扩大和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 传统的养殖和小规模经营方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必将成为养兔业的发展方向。

1 肉兔养殖的优势

21世纪的今天, 当土地面积日渐减少, 人口压力和粮食需求不断增加已经成为现实时, 人们寻找新的、廉价的动物蛋白来源的努力正在加快, 家兔是食草性动物, 和其他猪、鸡等家畜相比属于节粮型动物, 目前各级政府正在加大力度调整畜牧业结构, 特别是对加速发展草食、节粮型动物的发展予以大力的支持, 给肉兔养殖带来了契机, 同时也对老百姓的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

肉兔养殖有着比其他动物独特的优势, 是与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肉兔主食牧草, 采食的牧草占日粮的40%~50%, 最大程度的减少了饲料成本, 增加了养殖收入;肉兔的饲料报酬高, 根据笔者近几年的养殖经验总结出, 肉兔在采食全价饲料的前提下, 其料肉比在4~4.5∶1的高料肉转化率;肉兔有极高的繁殖能力, 在饲养管理水平、养殖环境和各项生产技术成熟后, 每只母兔年育成商品兔50只以上的高产出率, 这也是其他动物无法相比的。

2 集约化、规范化肉兔养殖需具备的条件

2.1 集约化、规范化肉兔养殖的硬件选择和设计

2.1.1 养殖场场址的选择

养殖小区选择在隔离条件好的区域, 周围1 000 m范围内不得有其他养殖场、集贸市场、屠宰场和居民区, 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小区远离可能运输畜禽的公路 (离交通主干线500 m以上) 。建小区之前先考察地下水是否充足, 再检测水源中的矿物质、细菌以及化学物质的含量, 水质必须达到饮用水的标准。选址前确定电路畅通, 必须保证供电正常电压稳定。养殖场要求地势稍有坡度, 便于排水, 背风向阳。

2.1.2 养殖场内的布局设计

养殖小区内布局需按照畜牧局和商检局的备案要求。场内卫生整洁, 布局合理, 养殖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 并有隔离墙或隔离网, 有独立的饲料存放室、办公室、药品存放室、宿舍、兽医工作室、隔离室、解剖室及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养殖小区的大门设有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池和外来人员更衣室, 并保证其所有设备的使用性能。养殖小区内需设有净道和污道, 净道用来运输饲料、药品、兔子转群时的通道, 污道用来运输死亡兔子, 粪便、垃圾等的通道。

2.1.3 养殖场土建的设计标准

养殖场建设需砖瓦材料, 具备冬季保温, 夏季防暑的功能。兔舍建设的高度在2.4~2.8 m之间, 宽度12 m, 以保障兔舍的最佳利用率和保证舍内良好的养殖环境。兔舍窗的大小在1.5 m×1.5 m以上, 保证兔舍内的最大通风量。兔舍内设有纵向和横向通风系统, 来保障夏季和冬季的通风良好。生活区建设合理, 保证养殖场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的生活质量。

2.2 生产管理模式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模式为“四同期”法生产模式:即同期配种、同期产仔、同期断奶、同期测定。根据目前国内的综合情况, 一般选用49 d为一个生产周期, 只母兔年繁育能力为7.4窝。

同期配种:配种前3天注射催情素, 同期配种是整个流程的基础, 也可以选择每周周一对所有适合条件的种母兔进行人工授精。

同期产仔:人工授精的第12天即第2周的周五, 对人工授精的母兔进行摸胎, 挑出没有怀孕的在下周一同其他该批待配种母兔一同进行人工授精, 已经怀孕的在配种4周后的周三至周五即怀孕的第29~33天产仔, 产仔后根据预留仔兔数量进行逐窝点数、称重、寄养、淘汰, 周五不产的中午注射0.2 m L催产素。

同期断奶:在产后32~35 d, 即4周后的周三进行同期断奶。

同期测定:断奶同时将仔兔与母兔分开, 并逐只逐窝进行测体重, 测定母兔的哺乳性能和仔兔的饲养价值或留种价值, 适合留种的同时打耳号, 公母分开饲养, 做好测定记录和留种兔的系谱登记存档。

2.3 其他需要具备的条件

2.3.1

营养全价质量过硬的颗粒饲料, 在配置颗粒饲料以前要严格的检测原料的质量, 防止原料发生霉变对生产造成损失。

2.3.2

制定严格的防疫、消毒程序, 尤其对外来人员和车辆要认真严格的消毒, 做好生物安全方面工作, 确保场内的安全。

2.3.3

养殖场工作人员要求专业化, 可招聘具备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人员展开工作,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才能达到最佳的生产水平。

3 肉兔的发展前景和目前的消费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观念不断增强, 兔肉的营养健康价值已深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是未来人们餐桌上的主要肉类食品, 故此肉兔养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 世界人均消费兔肉0.3 kg。主要消费地区是:西欧2 kg, 东欧1 kg, 北非0.5 kg, 兔肉的消费数量在逐年提高。世界消费兔肉主要国家人均占有情况:马尔他8.89 kg, 意大利5.59 kg, 塞浦路斯4.37 kg, 西班牙3.15 kg, 乌克兰2.89 kg, 法国2.76 kg, 比利时2.61 kg, 卢森堡2.24 kg, 葡萄牙1.94 kg, 中国0.35 kg。

4 康大公司进军东北市场对兔业发展的意义

青岛康大集团进军东北市场是在新加坡上市融资后实现肉兔产业快速扩张的发展战略, 是为实现“打造中国肉兔产业第一品牌”做出的重大举措, 也是挖掘东北畜牧业资源优势, 弥补东北地区肉兔产业化项目空白的选择, 是全国布局扩张肉兔产业的重大策略。为此青岛康大到农安县成立吉林康大食品有限公司, 投资建设肉兔一条龙项目。

篇9:未来教育发展的六大趋向

关键词:空管工作 管理机制 管理系统

民航空管部门作为一个重要的航空部门,在协调空中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民航空管工作的要求也较高,要确保每一项工作做到严谨周密、细致流畅,避免突发事故的产生。对于这份工作,党和政府也给予极高的重视和期望,在民航空管的工作建设中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出科学的发展思路,在思路的指导作用之下再进行具体的实施,提高民航空管的工作质量。

1 民航空管工作的发展方向

1.1 明确自身的职责

民航空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这一系统结构是实现空中飞行安全以及起飞正常的重要保障,它承担着协调空中路线、维护航空安全以及飞行指挥等多项工作。要使空管工作真正的实现科学高效就要明确空管工作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制定适合的工作方针,引导空管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1.2 要坚持思路周密、工作細致的标准

空管工作不同于其他的工作,它关系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担负的使命和责任都非常的重。空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对空中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合理的空中航线、实施雷达管制等。而这些工作都需要有一个周密的思路来进行合理的安排,然后通过细致具体的工作实施,来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在日常的管理和指挥工作中,每一个信号都要进行详细周到的分析,对每一个部位的设备都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对天气的数据也要准确的计算,这些常见的工作也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可以出现偏差。

1.3 实现安全流畅的目标

安全是一切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要使得空管工作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首先要确保安全,与此同时还要讲究工作的流畅性,这是每项工作进行时的根本目标。在抗击灾害等其他特殊的飞行情况时,空管工作的核心都是安全,将生命放在第一位。要保障空管的安全和流畅,就要严格的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保证整个飞行过程中的持续安全。与此同时,还要积极的参与到工作当中去,对飞行中参与的各个方面进行协调,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来避免航班的延误等问题的发生,保证飞行的流畅和安全。

1.4 实现零失误的工作目标

在空管工作中,人为原因以及机体故障是造成飞行问题的两个主要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航空这一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飞行量也日益增多,这就给空管人员造成了许多压力。零失误应该作为空管工作永久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空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责任产生足够的重视,树立工作之中无小事的意识,建设高效的工作团队,以此实现空管工作的安全。

2 对空管工作指导思路的具体实施

2.1 提高空管工作系统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空管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技术部门、天气部门以及管理部门等多个方面之间的协调和合作,这些部门通过彼此之间的联系构成空管部门的工作系统,各部门在这一系统中有序的运行为空管部门的安全工作提供了保障机制。因此提高空管工作系统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是实现空管工作安全的必要基础。首先,要形成以管理中心为核心、以区域、终端、塔台为主线的工作系统,使其在一个中心的领导之下能够协调运行。其次,要重视先进技术在空管工作中的应用,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达,以达到监控和协调的作用。要对空管设备进行优化,进行集体的采购、管理和使用,对空管的工作系统进行完善,减少飞行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天气因素对航空的重要影响。要建立全面的天气监控体系,对天气情况进行及时的分析和信息传达,加强气象设备的基础建设,提高天气监控的预测能力。

2.2 发挥一体化管理机制的优势

实施一体化的管理机制,能够对空管工作系统之中的各个部分得到最充分的调动,增强系统的工作能力和效率,使空管系统在突发情况下也能有序协调的进行工作,有效的解决问题。要实现一体化管理机制的全面实现,就要从工作管理的内部出发,创建适合的管理制度和规则,明确各个阶层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使空管工作从根本上实现规范化,达到安全、流畅的目的。此外还要正确处理各种权利、责任、义务之间的关系。要调动各个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2.3 积极大胆的进行创新

空管工作的创新要体现在对管理机制、技术和规范等内容上。对空管工作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使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和科学,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实现各部门之间快速且高效的信息传达和共享。还要进行技术的创新。在复杂的天气情况之下,通过对先进技术的运用,提高对天气预测的准确性,保证航班的安全和流畅。其次,要对空管部门的基础设备进行创新和增强,协调东西部的发展,推动我国空管水平的整体提高。以航空运输的需要为方向引导,对西部的空管工作进行有力的改造,摆脱落后的现状提高西部航空管理的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除了上述的几个方面之外,还要对整个管理工作采用创新的技术,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跨越性的发展。要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意识,引进先进的技术,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更好的管理,形成各种技术的集成,积极的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为航空运输提供安全的技术保障。

2.4 重视对人才的发掘和应用

人才是一个工作体系中的灵魂,是工作和谐有序运行的重要部分。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和需要,指定人才培养的战略计划。要深层优化劳动分配制度,建立平等工资管理模式,以提高高水平和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使整个人才队伍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还要在团队中建立竞争机制,来激发人才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要对人才进行现金的技能培训,尤其是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的培训,提高团队的管理水平和工作素养,实现人才团队的专业化和高水平化。

空管工作对航空运输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航空运输具有安全保障作用,还能够解决航空运输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设备问题,除了上述的几条策略之外,还要注重对空管文化的建设和强化,建立团结合作的工作作风,使空管工作真正实现安全流畅的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卜恩书.坚持持续安全理念科学构建空管设备保障体系[J].空中交通管理,2009(04).

[2]唐宇,钟韵.空中交通管制员情绪的有效管理[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01).

上一篇:夏季星空教案下一篇:团员干部评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