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优质课

2024-05-16

国家财政优质课(通用10篇)

篇1:国家财政优质课

《经济生活》第八课 第一框 国家财政

义乌市义亭中学 陈峥嵘

【一】教材分析:本课位于第三单元的第二课第一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本质上讲,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属于再分配内容,讲好这一课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上一课有关“社会公平”知识的理解,并能更为准备的把握分配这一概念;从内容和作用上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财政政策很多时候也要通过税收的调节发挥着作用,所以,上好这堂课有助于对下一堂课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一方面,财政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限于知识和阅历的限制,对于财政的理解不太容易,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案例,深入浅出才能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财政,财政有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的等等;另一方面,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接触到社会再分配这一概念,大致对财政的某些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本课的学习还是有帮助的。【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的含义;

2、知道财政支出的含义及主要种类;

3、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和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渠道;

4、了解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5、理解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6、把握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财政在具体经济实例中的作用;结合实例体会国家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财政就在我们身边”,理解国家财政政策的制定意义,促进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和为祖国、为人民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和信念。【四】 教学重点:重点1,财政的作用; 重点2,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重点3,影响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 【五】 教学难点:不同经济运行情况下的财政政策 【六】 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成果汇报 【七】 教学辅助材料:

1、幻灯片(共七张,含封面)

2、学生讨论资料(文本)【八】 教学流程设计

1、直接导入:由国家的作用导出财政的含义及本质(幻灯片中呈现);

2、观看《宁波市政府宣传片》(2:56),让学生选找出其中与财政相关的内容(幻灯片呈现视频及观看要求),在黑板附板书中记录学生所讲的内容,再进行归纳,导出财政的两个方面:财政收入的含义、来源,财政支出的含义、用途(在黑板正板书中呈现主要内容);在此简要说明财政收入与支出的三种关系;

3、小组探究,突破重点1、2和难点,课前制作了学生讨论的材料,共三个主题材料,每个大组讨论一个主题的内容。先由前后桌的几位同学小组阅读材料、讨论,再进行大组交流,然后每个大组选一名发言人上台汇报讨论、交流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主题一:个税起征点上调至3500,人民得实惠 学生探讨:(1)、为什么个税问题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2)、从网友的讨论中你还能看出哪些方面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对此国家财政可以做些什么?(3)、上述材料主要体现出财政的什么作用?

主题二:铁路首期募集民资50亿,个人可以进入垄断行业 学生探讨:(1)、民资允许进入铁路等垄断行业,是否意味着国家在大型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会削弱,为什么?(2)、有哪些项目是必须由国家来做的吗,请举例说明。(3)、从我们探讨的结果中可以得出财政的什么作用? 主题三: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情况一览 学生探讨:(1)、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要求是什么?

(2)、经济“过热”和“过冷”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主要有哪些表现?

(3)、材料主要体现了财政的什么作用,它是如何具体发挥作用的?

教师归纳、点评:第一、第二的主题汇报完以后,老师简要的归纳和点评,讲作用呈现黑板主板书。第三个主题即使本课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在讲解是讲通过一幅图表(幻灯片呈现)来分别说明不同经济运行情况产生的根本原因、表现、以及解决的财政政策,以及相应可能出现的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4、总结财政的作用,引出重点3——影响收入的因素。通过对“拉弗曲线”的解读,理解财政收入与税率的关系,进而理解税率增减对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影响,从而得出——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从而得出发展经济才是皆大欢喜的增收根本。

5、小结,呈现关系图(幻灯片)

篇2:国家财政优质课

展示神8与天宫一号对接图片。

国家到目前为止为载人航天工程总共投资了350亿,350亿,它必需要要国家的强大资金做为后盾,在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个人参与了社会分配,那么国家是否也要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呢?这就涉及到国家财政的知识。那么国家的钱从哪里来?又用到哪里去?有什么作用?今天,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一起探讨《国家财政》的有关知识。(板书:国家财政)

[新课教学]

一、国家财政

那么,什么是财政?

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板书)

过渡:收入和支出是财政的两个方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财政的第一个问题,资金从哪里来,这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那么,有哪些形式和渠道呢?

屏幕显示:中央财政收入结构图

设问:从图中,我们能够看出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哪里?(税收)所以,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设问:除了税收,我们再来关注一下5。5%非税收入包括哪些?请同学们看课本第66面相关链接内容。利主要是指国有企业上交的税后利润,债,比如政府发行的国债。其他则主要指收费、罚款等。

(过渡)总之,财政收入是有形式和渠道的。通过这些形式和渠道,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不断增长。

出示图片《财政收入30年》 设问:有哪些因素影响财政收入?

学生分析得出答案,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出示文本)(过渡)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张表,《财政收入占比图》 设问:国家财政收入是不是越多越好。(分组,3分钟)

(讨论过程中,参与学生讨论,找到持多观点代表,持少观点代表,如果无多观点,则提示我觉得多一点好呢。如出现全部合理的回答,则表扬学生。)

总结: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合理最好。因此,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总结:总之,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需要加快经济的发展和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合理安排国家、企业、个人的收入分配。

(过渡)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资金后,还要对他们进行分配和使用,这就是财政支出,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财政支出的内容,那么,国家的钱究竟投入到哪里了,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专访财政部长》

设问:视频中信息较多,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财政支出的方向,我把视频中的信息归纳总结了一下(展示幻灯片),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67页财政支出的相关内容分析一下这些信息体现了财政支出的那些具体用途。学生自学。(大家看好了没有?)选取几点让学生回答。给学生积极评价。

(过渡)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国家资金从哪里来,又用到了哪里去,在一来一去过程中,财政有效地发挥了它的……作用。那么财政到底有哪些作用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第65页的内容。

学生看书,关注学生看书情况。(2分钟)

刚才同学们认真的看了书,课本上为我们描述了财政的几大作用 学生回答(3个)

(过渡)很好,那同学能否背诵出第一条作用呢。

教师领: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接下来我就来理解财政的第一个作用。刚才财政部长的讲话有哪些体现了财政的第一个作用呢。

同学们,身在宁波,你们有感受到财政对民生方面的倾斜力度吗? 学生回答。(补充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第二个作用:国家财政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同学们,在幻灯片上有没有可以体现第二个作用的呢,学生答:保证重点建设。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重点工程建设的图片。展示图片。

设问:这些工程具体有些什么样的特点?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

那么国家对这些工程投资会带来什么样的作用。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过渡)第三点,刚才同学们看了,大家懂不懂呀?

(懂: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应该采用了什么样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财政政策呢?)

不懂:那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解读一下。出示幻灯片

财政要有效的发挥作用,关键是要处理好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的关系。那么,他们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板书(关系)

收入大幅高于支出,我们称之为财政盈余,盈余过多的话会怎么样。国家重大项目的投入资金不足;

如果支出大幅高于收入呢,我们称之为财政赤字,如果财政赤字过大的,就会出现泡沫经济,影响经济的发展,因而,最好的状态是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到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由此,财政不能随便的收,也不能随便的支,国家基本收支计划必须要经过法定的程序审批,这就是国家的预算和决算。

篇3:国家财政优质课

日前, 财政部和农业部启动实施2012年“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

中央财政安排一定的补助资金, 开展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 在苜蓿优势产区和奶牛主产区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 重点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域。2012年, 在河北、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0个省 (区、市) 扶持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补助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推行苜蓿良种化。二是实行标准化生产。三是改善生产条件。四是提升质量水平。补助标准为:对集中连片3 000亩以上的苜蓿种植按照每亩6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财政部等两部委要求, 申报对象为农民饲草专业生产合作社、饲草生产加工企业和奶牛养殖企业 (场) , 优先扶持农民饲草专业生产合作社。申报单位具有适宜苜蓿标准化种植的土地, 集中连片, 面积3 000亩以上;需提供土地使用权证明文件或土地租赁合同 (租赁年限在7年以上) ;优先考虑具备水源、配套电力等种植灌溉基本条件的单位。申报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

篇4:“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提前布置学生确立“财政与生产,财政与生活”课题,收集有关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第一小组同学收集的青藏铁路通车和北京地铁建设的视频。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从2009年起到2015年,北京将争取每年高水平开通一条地铁线路,2010年使北京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力争从2008年的200公里增加到300公里。

播放视频后提出问题:架“天路”,修地铁,耗资巨大,应该由谁来投资,说明了什么问题?

【推进新课】

一、财政及其作用

1.什么是财政?(课件显示,教师借导入材料作简略的点拨)

2.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充分运用第一小组同学收集的导入材料,将财政的第二个作用调前学习。教师就新课导入的视频,由课件步步设置探究问题,完成分析。

[合作探究一]

●除刚才观看的青藏铁路和北京地铁外,大家还知道哪些由国家投资的基础设施工程?

(学生交流回答,依次展示有关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教师做归纳。)

●假如国家的各项建设完全由个人或企业来投资,结果会怎样?

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点拨:国家的各项建设完全由个人或企业来投资,即完全由市场来调节,既有促进资源配置的一面,也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在师生共同探讨中,懂得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资金需求量大、周期长、投资风险大,个人不愿意也无力投资。因此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和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出示幻灯片,由第二小组同学汇报探究材料。

结合图片课件,运用教材第65页探究材料:2003~2007年,国家财政支出大幅向改善民生倾斜。全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五年累计2.43万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支出五年累计6.294亿元;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五年累计1.95万亿元。另自2008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

[合作探究二]

●结合图片和材料,你认为这体现了财政什么作用?

收入分配公平、教育公平和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正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相关数据和事实,可以归纳得出: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通过财政收支的方向调整等协调地区差距,通过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等缩小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财政通过增加对教育和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合作探究三]

●出示幻灯片,由第三小组同学展示收集到的材料: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我国为什么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幻灯片“假如……”,依次假设不同经济运行状态,归纳应对不同经济运行状态的财政政策:

结合幻灯片指导学生观察,两种不同的经济运行状态与应对的财政政策的特征——相反或叫逆风向调节。

结合幻灯片,体验我国1993~1997年、1998~2003年、2005年以来不同时期经济运行状况下国家财政状况的变化。通过我国近年来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从实践上证明上述探究的正确性。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根据这部分知识点密集的特点,通过设计连锁的问题,既能使知识成串成块,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合作探究四]

●第四小组同学在探究中了解到,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正确处理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1)什么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收入有哪些来源?财政支出又有哪些用途?

出示幻灯片,教师简要点拨: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四个——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讨论分析中教师可着重强调——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为5.13万亿元,其中税收收入为4.9449万亿元,超过96%以上。

国家对筹集的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有五个——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及债务支出。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

合理进行财政支出才能发挥财政的作用,只有增加财政收入才能保证财政支出。那么,怎样增加财政收入呢?也就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呢?

[合作探究五]

●再现前一张幻灯片,分析得出:只有经济发展了,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增加,国家通过税、利、费等途径筹集的资金才能不断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决定因素,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出示幻灯片,以第五小组同学收集到的一道探究题为载体,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和思维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描述经济现象的曲线,并就拉弗曲线总结点评:①拉弗曲线反映了在一定增幅内,提高税率有利于增加税收,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在社会财富一定的前提下,如果税率超过了一定幅度,将最终导致财政收入下降。②拉弗曲线对我们的启示是:在社会财富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③假如我是财政部长,我将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至此进一步归纳,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要保证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一是要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二是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3)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怎样?

老师结合财政收入支出结构图进行总结: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不外有三种——财政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请同学们讨论——是财政盈余好,还是财政赤字好?回首1993年到2008年我国不同时期实行不同财政政策,总结归纳:国家要根据每一年的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我国制定合理的财政收支关系,是要经过法定程序来进行的,一般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审议通过。审查批准的年度基本的收支计划,就是国家预算;而每一年度结束将财政收支结果形成会计报告,这就是国家决算。正是通过国家预算和决算,不断地调整财政收支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的作用。

布置课后作业:(实现由课堂合作探究到课后自主探究的飞跃)

最后请同学们看一段关于家乡建设的视频。

指导学生将本课研究性学习活动推向纵深,尝试以“射阳财政与人民生活”为课题,拟定研究的子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学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本课内容时,我确立新课程理念,用满腔的热情,认真了解研究学生,积极整合开发课程资源,从身边事例、最近时事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通过富有激情的话语、灵巧的课堂应变能力,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和学生一起走进知识的殿堂。我注意运用层层推进的方法,通过列举贴切案例,使学生能正确把握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鼓励学生举出与此相关的多个案例,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和迁移能力,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尽最大努力摈弃死记硬背的做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积极主动地实施探究学习,切切实实增强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

篇5:第四课国家财政与依法纳税

一、识记国家财政的含义.1.什么是财政?国家财政如何实现?(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2.财政与国家的关系是什么?

3.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4.国家财政支出的形式是什么?

二、理解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辩证关系.三、理解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辩证关系.四、理解国家安排每年财政收入的原则.五、运用财政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1.财政作用是什么?(B)

2.运用上述相关知识分析说明2012年国家财政对中小微企业、农业、就业、医疗、教育、新兴产业投入的作用..六、识记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1.什么是税收?其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2.税收区别于其它财政收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七、理解我国税收的构成要素.1.我国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2.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八、理解我国税收的本质.九、运用税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1.理解税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运用上述相关知识,分析上海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意义有哪些?

十、识记依法纳税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十一、运用公民要依法诚信纳税的相关知识,评价社会经济现象.1.如何理解公民要依法诚信纳税

篇6:国家财政优质课

中央财政支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

作者:本刊记者

来源:《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2年第09期

据悉,2012年,国家财政部和农业部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这是两部委为提高我国奶业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而出台的一项重大惠牧措施。

中央财政安排一定的补助资金,开展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在苜蓿优势产区和奶牛主产区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项目实施区域选择在苜蓿优势产区和奶牛主产区,重点在东北、华北、西北3大区域。2012年,在河北、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0个省(区、市)扶持建设3.3万公顷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补助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推行苜蓿良种化。二是实行标准化生产。三是改善生产条件。四是提升质量水平。补助标准为:对集中连片200公顷以上的苜蓿种植按照每公顷9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补助方式为:项目立项后,财政及时先期安排50%的补助资金;项目验收合格,公示期满无异议,确定补助示范片区后,财政再安排剩余50%的补助资金;对于验收不合格的,由财政会同农业部门负责追回预先安排的50%补助资金,或限期整改后安排剩余50%的补助资金。财政部等两部委要求,申报对象为农民饲草专业生产合作社、饲草生产加工企业和奶牛养殖企业(场),优先扶持农民饲草专业生产合作社。申报单位具有适宜苜蓿标准化种植的土地,集中连片,面积200公顷以上;需提供土地使用权证明文件或土地租赁合同(租赁年限在7年以上);优先考虑具备水源、配套电力等种植灌溉基本条件的单位。申报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

篇7:国家财政教案

学生观看视频《青藏铁路》

师:为了学好国家财政这一课,我们高一(7)班同学课后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刚才大家看到了青藏铁路通车的视频,这是我们第一小组同学收集的材料之一,下面我们请组长对他们收集的材料作简要的汇报。第一组组长发言:

通过探究收集到的材料,第一则是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至2006年7月1日,格尔木至拉萨的全长1142公里,已经建成通车,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总投资约430.9亿元,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

第二则是北京地铁于1965年开建,目前,北京地铁共有17条运营线路,270座运营车站,456千米运营里程,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地铁平均每公里造价成本6亿元。师:不管是神奇的天路,还是便捷的地铁,都是由国家来投资的,大家还知道哪些国家投资的重大工程,请学生来说,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师:假如大家刚举到的,有关重大工程或者国家的各项建设,由个人和企业来投资,大家考虑下,会是怎样的情况?

学生讨论,(可不可以由个人和企业来投资,假如完全由企业和个人来投资,结果会怎样呢?)

第二小组的同学发言:

我认为企业和个人可以投资的,因为可以利用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经营,企业的目的是获取利润,那么对于整个社会来讲,企业和个人投资能够投资,这样可以减少国家的财政负担,可以吸收广泛的社会资金,加快经济建设。

还有没有其他的观点?

B同学发言:如果完全有个人和企业来投资的话,可能就没有人真正的愿意投资这些铁路,因为投资的成本太大,资金回收难,周期长,风险大,不愿意投资,(那他们愿意投资到那些地方去呢?)周期短的,也就是利润比较高,效率比较快的的环节或者地区去。那么第一组你们研究的结论词是什么:

第一组组长发言:我们认为可以由企业和个人来投资,因为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往往是以取得利润为目的,哪些行业和哪些地区获得的利润高,他们就愿意去投资,而大家刚刚提到的例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投资的资金多,建设周期长,投资的风险大,获得的利润不是很高,因此,没有太多的企业和个人愿意投资。

教师:PPT 市场作用下,一方面。另一方面。。

PPT继续展示重大工程耗资数据。

板书:促进资源

合理

配置。

师:下面我们有请第二组同学汇报他们的探究材料。第二组组长发言:

1993--1997年,我国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即紧缩性财政政策。

1998--2003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即扩张性财政政策。

2005--至目前,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

师:那我们一起来探究第二组同学的研究资料,我国为什么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

学生自由讨论。(师:不同的时期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也就是不同的时期,国家经济运行可能的状况不同,那么不同的状况就要对症下药,那就是说明财政有什么样的作用?)师:大家在探究这个问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在不同的时期,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那就是这个财政政策是应对不同时期经济运行状况的,那位同学来说说呢?

生:根据国情,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师:那么这三个时期都是经济大起大落的时候,能不能说一说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经济运行状况?1993——到1997年的时候是什么状况? 学生:通货膨胀。

师:通货膨胀,为了解决通货膨胀所出现的问题,通货膨胀时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学生C:商品价格会升高,需求量会增大

师:需求量增加,供应量不足,导致供不应求,物价上涨,这个时候国家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

师:再说一下,98年——03年这段时间? 学生C:通货紧缩,这个时候物价下跌,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所以国家要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师:消费不旺,这个时候出现了通货紧缩,这个时候国家及时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那么我们根据同学刚才的发言,再结合投影上的显示,注意下,经济运行有两种状况,就是这条线,这个时候,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基本保持平衡,但是在不平稳运行的状况下,会出现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或者是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那么分别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在这两种不同的经济运行状态下,出现的经济现象是()针对不同的经济现象,国家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货膨胀下,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做法是(增支、减税)、从而有效的刺激需求,当通货膨胀时,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支、增税),这个时候可以有效抑制需求。好,那同学们总结一下,财政政策与这两种经济运行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这是说财政的什么作用呢?

板书: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师:下面我们请第三组同学汇报他们的探究材料: 第三组组长发言:我们通过探究获得四则材料:

第一则是2003年——2007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五年累计2.43万亿元。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农村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在实现教育公平公平上迈出了重大的步伐。

第二则是2003——2007年,全国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五年累计6294亿元。05年较前几年增长1.27倍。

第三则是2003——2007年,全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五年累计1.95万亿元。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第四则是2011年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拟调至3500元。

师:这是第三组同学的汇报材料,现在请同学们思考:第三组同学收集的图片和资料体现了财政的什么作用?可以参照课本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自主探究。请同学起来回答。

学生:国家财政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师:那你能不能对照图片和资料具体的分析一下。生:第一个图片是反映了财政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第二个财政可以帮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第三个是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第四个是可以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那么这就是 板书: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师:第四组同学在探究中获得了关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有关资料,我们请第四组同学汇报。

第四组组长发言:我们在探究中了解到,我国2007年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13万亿元,创了历史的最高,其中税收收入达到了49449亿元,占财政收入总额的96.38%,充裕的财政使得各项重点工程和重点民生支出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在三农、卫生、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几方面的支出增长的幅度均达到了30%以上,我们认为要充分的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正确的处理财政收入以及财政支出的关系。师:第四组同学特别的关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那我们下来就来研究什么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财政收入是不是越多越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怎么样?大家可以讨论。

学生自主探究。

师:首先看一下,什么是财政收入?(板书)含义是什么?基本形式有哪些? 生: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师: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那国家为什么要取得财政收入,引导学生说,因为国家要履行职能。

那么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有哪些? 生: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师:一共几个? 生:四个。师:你从刚才第四组同学的汇报的材料中发现,这四种形式当中,哪个是最主要、最重要的? 生:税收收入。

师:2007年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13万亿元,刚才我们组长在说明中有一个数据,税收占到了财政收入的90%以上,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普遍、最重要的来源。师:你说一下,财政支出的含义是什么?

生:国家在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师:那么有哪几项支出?

生:有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师:国家财政的作用就是通过财政支出来实现的,解释板书。要有财政支出,就必须得有财政收入,那么如何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生: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师:那么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是?

生:他们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师:说的很好,坐下(课件)经济发展,个人和企业的收入增加,上缴国家的税收和利润增加,能够保证国家充足的财政收入,那么老师在备课过程当中,收集到这样一则材料,没过著名的经济学家,拉弗在一次午餐会上,向白宫官员解释税率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时,在餐桌上画出了这一曲线。

假如你是财政部长,那么拉弗曲线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探究讨论 请课代表发言:拉夫曲线反映了税率的提高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但是如果国家继续增加税率,超过了一定的幅度,国家的财政收入就会大大的降低,所以拉弗曲线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在社会财富一定的前提下,国家如果占有过多的财富,那么就会大大降低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这样就不利于企业和个人收入的增加,这样就会不利于财政的增加。师:我们有理由相信课代表会成为优秀的财政部长。我认为他首先说明了拉弗曲线直接反映了经济现象,当税率不断提高,在一定范围内的时候,也就是说在企业国家和个人之间分配政策合理的情况下,我们国家随着税收和利润的增加,取得的财政收入会不断增长但是,假如说,实行苛捐杂税,这个时候,国家财政收入总量就会下降,那也就是说明,要在个人、企业和国家之间制定正确的分配政策,所以我么刚才课代表同学得到的启示是:第一,国家的财政收入要增加,第二,国家筹集的财政收入不能过多,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篇8:如何确保国家财政安全

地方债本身不是问题

政府债务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影响中国财政安全的一大核心风险。在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林双林看来,这也是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财政安全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但是,对于地方债问题要理性看待。

“中国现在的发展趋势是需要地方政府做一些事情,所以地方政府债务大也不奇怪。”林双林向《经济》记者分析称,很多基础设施项目都需要地方政府来做,而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投资量大、回报期长,再加上有一些项目属于公共设施的范畴,是没有回报的,所以,地方政府有债务其实不足为奇。

债务本身不是问题,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债务是否带来了对应的产出。“现在的问题是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得并不好。城市‘越来越大’的发展方式并不对,现在各地都在摊大饼、占良田,不断建设新的开发区,盲目扩张,原有城区的基础设施反而建得不好,没有真正考虑城市的发展和老百姓的需求。”林双林说,如果国家对这种情况进行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又什么都不做了,还会削弱经济发展的动力,这是最麻烦的问题。

如果地方政府能够把项目的效率和质量提升,那么在未来,让人们来偿还这些债务,他们也可以接受,怕就怕这些都是形象工程、烂尾工程。所以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已经不光是债务本身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要让当地的老百姓充分参与城市的建设,不能来了一任官员,觉得在老城区做项目‘不显眼’,就跑去新城区圈一片土地做政绩,几年后他离开了,再来一任领导,再圈一片,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林双林说,要让地方来管自己的经济建设,让中央来管全国的社会福利,“但在中国,恰恰反过来了”。

如何把“地方债问题”中的“问题”二字去掉,显得尤为必要。“地方债问题如果比较严重,可能会拖累整个中国的经济,使财政安全问题恶化。”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税收研究所副所长、财政系主任吕冰洋向《经济》记者表示。

在吕冰洋看在,解决地方债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多重约束。“一是用行政手段约束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监管和规范运行;二是用市场手段约束地方债类贷款,在银行贷款审批上更为严格;三是对地方政府举债用途进行约束,毕竟很多地方债都来自于地方政府的‘造城运动’。”

用PPP模式开辟新财源

但一味约束必将打压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林双林表示,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亟待调动,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做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无米之炊,毕竟财政收入很少。虽然国家给予地方政府发行债务的权力,但由于债务是终身责任制,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就不高了。”

“地方政府举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财政收支出现问题,特别是‘营改增’,导致地方财政出现紧缺,所以要从改变政府间财政分配办法上做文章。”吕冰洋说,现在大家都在探讨一个问题,地方财政不够用,那么是给地方更多的税收,还是进行分成提高转移支付呢?每一个方案都有弊端。“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不能过多依赖转移支付,因为容易产生资源浪费。”

对于这一点,林双林也认为,一个可能的途径是,中央政府让一些税收给地方政府。“尽管中央政府自身的税收出现下降,但只有提高地方政府的税收份额,才可能刺激其积极性,例如增值税,过去让地方政府拿25%,现在给它30%或者更多,也可以避免现在税收返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这样的方式尽管有效,但并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最终还是要厘清财权和事权。“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是最有效率的。如果在事权上没有厘清,财权上又过多依赖中央财政资金,这样地方政府不就是在用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儿吗?肯定没有效率。”吕冰洋说。

对此,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学会顾问贾康向《经济》记者表示,随着不断地探索,地方债的风险防范框架,前所未有地清晰了,“现在强调推进PPP创新,加大阳光发债力度,PPP是制度供给的伟大创新,它从融资角度切入以后,会提升到管理模式的创新”。

贾康认为,未来几十年,中国经历城镇化需要几十万亿元以上的投入,单凭政府投入显然是不能胜任的,这就需要通过推进PPP找到新的资金来源,同时和专业机构合作,消化掉潜在风险,“以后的市场经济更多要靠企业发挥作用”。

财政要进入新常态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也给财政安全带来一定压力。“维护财政安全,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债务膨胀,我们要看债务和GDP的比重,不是光看债务的规模大小。如果经济发展得好,债务就不是问题了。但现在中国经济出现下滑,这是最令人担心的。”林双林说。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的财政也面临着新常态。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向《经济》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受经济增长放缓、物价水平回落以及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速持续较低。

“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财政收入处于低速增长阶段,今年个别月份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虽然超高增长速度不是常态,但过低的增速也不是一个常态,新常态应该解释成,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收入状态。”施正文表示,这里隐藏着财政风险。

“现在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下滑,就是因为GDP增速下滑吗?事实并不是这样,经济增速下滑是财政收入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施正文说,整个财政政策和税制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财政收入降低过程中起到了负面作用。

“今年GDP增速平均也有6%以上,有些地方的财政收入为什么降那么多?税收收入跟经济增长不完全同步,是因为税制安排,导致现在财政收入增速的降低比经济增速的降低还要快。”施正文表示,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财政也面临着重要的调整和转型。如果转型调整不及时,就会演变成财政的风险,甚至会引发财政危机,必须要着眼长远,对未来的财税改革要有顶层设计。

nlc202309011406

吕冰洋表示,从长远来看,越是经济形势下行,越要发挥积极财政的作用,为企业减税,增加重点支出,不仅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也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财政现在面临的压力确实比较大,一方面要保民生,另一方面要促增长,两方面支出都要增加。但我认为在经济面临危机时期,民生支出增长速度可以适当放缓,促增长相对更为重要。”吕冰洋说,一旦财政压力过大,就可以增加国债发行,但一定要强调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施正文建议,财政资金在用于保障民生领域的同时,必须要优化投资领域,进行适度投资,避免搞重复建设,不做政绩工程,做符合市场需要的工程。

“最重要的就是建设资金不要‘撒胡椒面’。”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治研究所所长丁建臣向《经济》记者表示,现在的财政资金分为两部分:保吃饭和搞建设,“对于保吃饭,需要精兵简政,控制‘三公’;对于搞建设,要充分运用市场力量,积极推进PPP、债务资金等手段,打开国际市场,筹集更多的财源,任何没有效率的财政筹措,必将带来更大的财政包袱,带来新的财政风险”。

防止系统风险转移

维护财政安全,关键之处在于要防止系统风险的转移,“例如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相互转移,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向企业风险、国际收支风险进行转移,这些最终会成为整个社会的问题”,在丁建臣看来,维护财政安全要从宏观上着手。

从政府角度来说,丁建臣认为,应该构建廉洁政府,避免出现希腊式债务危机这种极端情况,积极寻求地方财政收支平衡,“政府在简政放权的过程中,要真正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发挥调节作用,给经济增加活力,控制财政支出规模,进而提升国家综合治理能力”。

从金融角度来说,金融改革要充满活力,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能够化解各类金融风险,通过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10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座谈会上表示,要对困难企业不断贷、不惜贷,真正让企业渡过难关、产生效益。”丁建臣说,企业是关键,是财政之本,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所以要让中国的企业不管是民企还是国企都能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真正产生效益,增加财政收入来源。

同时,从对外经济角度来讲,无论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还是亚投行的设立,无论是国际贸易收支的平衡,还是中国企业的“走出去”,都应该围绕国家财政安全这个核心。因为改革开放、对外贸易的核心目标,还是为了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极端不平衡的国际贸易收支必将增大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构成对国家财政安全的威胁。

此外,从国计民生角度来说,要想国强民富,财政安全是前提。“强大的国家必然拥有强大的财政和富裕的居民生活。目前中国社会面临着一些风险,首当其冲的是贫富悬殊和阶层固化,特别是弱势群体缺乏保障,这都需要国家强大的财政给予支持和保证。”丁建臣说。

篇9:《国家财政》评课稿

本节课,周老师认真的分析、把握教材,在教学过程有条理,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评教学目标:

周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制定了基础知识和能力目标,符合了教学内容,也符合学生的实情。

二、评教学重、难点:

周老师制定的本节课的重点是:树立正确消费观,这是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注重对学生遇见的实际的问题做重点的讲解,是符合课标的要求的,也是符合教材内容的合理安排,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教师的点拨,加上学生的回答来完成,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难点是:理解各种消费行为

三、评教学方法:

周老师的课,主要采用了讲述法,自主学习法,引导质疑等,相对多样,而且能交叉进行。课堂上基本能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能利用新课程的理念知道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四、评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首先是复习提问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承上启下自然的引入新课。

2、教学过程中思路清晰,知识表现清楚,板书工整,大致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教学,对于实际的课堂应用教学能依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作出及时而富有成效的调整。体现了周老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获取知识的快乐。

3、巩固新课的时候,让学生自行解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评教师素质:周老师上课时,教态自然,速度适中,语音清晰。即威严又亲切。

六、评教学效果:周老师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不拖课,学生基本都学有所获,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七、教学建议:

1、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否多予以走动,走进学生中,更加贴近学生,和学生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即兴思维和答案,有助于课堂气氛的调动。

2、留给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的时间不够充分。可以让学生动静结合,先讨论大家,再想想自身属于哪种或哪几种,学生回答时不必寻求所谓的统一答案。

篇10:国家财政教案修改

导入新课:展示课件:长株潭城际铁路图。长株潭城际铁路项目于2010年6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竣工。城际铁路全长104.36公里,这一投资约1200亿元,建成之后长株潭三市之间的交通时间将缩短为30分钟以内,将推动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进程,又好又快发展。

思考:(1)仅仅靠个人出资能兴建城际铁路吗?(2)修建城际铁路应该由谁来办?谁出钱呢? 学生回答略 教授新课:

一、国家财政

1、什么是财政(含义、目的、实质)

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本质:国家为了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简单地说国家财政就是一种国家参与的分配关系。这说明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也就是我们这单元的主题——分配。大家回顾一下,我们经济生活第一课主要讲消费,第二单元讲生产。

请问:国家财政收入与支出是盲目、随便的吗?显然不是,国家财政是有计划的,这就是国家预算

2、国家预算和决算

国家预算: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国家预算要提请人大审批、表决通过。国家决算:国家预算的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过渡:国家预算是对什么做计划呢? 学生回答:

3、内容

(1)财政收入:①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②财政收入的来源:税、利、债、费。其中最主要的是税收。

过渡:根据财政收入的来源,大家思考一下,我们作为衡东的一份子,请你就如何增加衡东的财政收入提出合理的建议。你来出谋划策,怎样才能增加我县的财政收入。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a.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根与叶、源与流。经济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国家就谈不上财政收入

b.分配政策——重要影响:在社财富总量一定或则说蛋糕一定大的情况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就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反过来会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集中的社会财富过少,就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发挥,降低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调控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要保证国家财政的稳步增长,又要促进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过渡:这两个因素主要影响的我们的财政收入,国家通过财政收入集中了那么多钱,国家又将这些钱花在了哪些方面呢?也就是财政支出的问题。(2)财政支出

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财政支出范围:按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过渡:我们有财政收入和支出,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3)财政收支关系

1、财政盈余并非越多越好,财政盈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的闲置和浪费。

2、财政赤字也并非一定不好,只要适时适度并且在可控风险范围内,就是合理的。如在通货紧缩时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就会出现一定的财政赤字,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财政赤字过多,风险太大,就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引发通货膨胀。

【过渡】:从财政支出的形式我们可以感受到财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起到巨大的作用,那么,财政的作用具体有哪些呢?回归教材65页,总结财政的作用

4、财政的作用

过渡: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财政的温暖:(播放课件)义务教育的免费、保障房的建设、医疗改革、养老保险的推行···这些都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国家对这些方面进行财政投入,有什么效果?——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国家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了低收入者的收入,缩短了收入差距,促进了社会公平,改善了人民生活。

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财政的这个作用以及生活实际,列出几条我们熟悉的民生清单:

①普通高中贫困生政府资助金 ②农村医疗改革 ③保障房建设

④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补贴” ⑤上调个税起征点

⑥中央加大民生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 ⑦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⑧食品安全、校车安全

使人们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真正实现***的中国梦!过渡:我们身边处处都能感觉到财政带来的气息,其中我们国家有四大工程最具财政色彩,它们是:(播放课件)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大家思考一下:这些工程项目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总结的很好,假如你是一个企业老板,你愿意投资基础设施行业和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吗?

学生回答:

教师:所以如果完全由市场调节的话,会导致投入某些地区、行业的资源严重不足,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第四单元的市场调节的缺陷,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因而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而财政属于宏观调控的手段,因而国家就必须通过财政来支持这些行业和地区,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体现了财政的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过渡:国家在发挥财政作用的时候往往都会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当我们国家的经济运行不平稳、出现波动的时候,我们要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来促进国家经济平稳的发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财政的另外一个作用。(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的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求和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即社会上的钱和货要保持基本的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当经济发展滞缓的时候,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从而导致需求不足、市场低迷、物价下跌,我们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缓解这一局面呢?我们前面在投资理财第六课时讲过利率的变动对居民存贷款、消费投资等影响,那么这个时候政府应该提高利率还是降低利率呢?降低利率。这就是货币政策,那么对于财政政策的措施应该是怎样的呢?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增支减税)这个就称之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反之,在经济过热时,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我们财政政策的相应措施是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支增税)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这就是紧缩性财政政策,这就是财政的第三个作用。

上一篇:乡镇三类人员考试题库下一篇:社交礼仪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