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礼仪教育心得

2024-05-27

高中生礼仪教育心得(共9篇)

篇1:高中生礼仪教育心得

小班礼仪教育心得

幼儿礼仪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个性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幼儿在教师或成人的引导下,学习用一些礼仪要求来控制自己的行为,逐步形成习惯。

小班幼儿虽然年龄较小,但礼仪应从小做起,由于幼儿礼仪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每个年龄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各不相同。作为小班幼儿主要是初步了解一些礼仪知识,作为教师我们通过多种途径给幼儿灌输各种礼仪小知识,如:图书、讲故事的魅力。幼儿对故事、儿歌会很快接受,我就利用儿歌、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让幼儿从中学习分享,体会分享的快乐。孩子们喜欢自由阅读,那我们就将关于礼仪方面,如《我会喝水》、《排一排》等绘本故事中放在书架上,孩子们自由选择。当然,有时候,孩子们也会选择让老师来为他们讲故事,记得有一次我讲故事《分享玩具》,让幼儿学会讲:“大家一起玩,你玩一会,我玩一会。”教育幼儿要与小朋友一起玩,不争抢玩具,有的孩子就能牢牢记住老的要求,不争抢,齐分享,在这个故事的延伸活动中,我让幼儿表演“小动物玩玩具”大家一起玩,幼儿通过游戏后认识到一起玩的快乐,也体会到分享的初步感受。

对幼小的孩子,最有效的力量就是游戏。我经常组织幼儿进行一些配合性强的游戏。如:一起搭积木,让幼儿几人一起搭建玩具,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和体会分享的快乐,如:游戏“吹泡泡”,需要大家手拉手才能将泡泡吹得又大又圆,可如果有一个小朋友没有拉好手,那么就不能吹出又大又圆的泡泡,一次来锻炼孩子们的相互协作能力。在日常活动中也注意随机教育幼儿,如:蚂蚁搬豆,让幼儿观察蚂蚁是怎样一起把大豆子搬到自己窝里的,我会邀请小朋友也来模仿,将很很重的轮胎一起“滚回家”,在不断的实际练习当中,不仅增进了孩子相互协作的情感,也让孩子们了解了,朋友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宝宝,才能交到好朋友。当然,这些工作除了是在幼儿园要做,在家里也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家园共同努力,将孩子们的礼仪教育渗透在孩子们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里面。

二0一六年六月

篇2:高中生礼仪教育心得

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家庭的熏陶和老师的引导在它形成的过程中都尤为重要。

糖糖现在4岁了,在金瑛幼儿园里快乐的学习生活也已经1年多时间了,成长得非常好,这与幼儿园里老师辛勤的教育和耐心的培养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幼儿园礼仪教育方面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非常重要,我感觉这一年多时间来,孩子的变化很大,各方面都有了进步!

首先是生活方面,例如,注意个人卫生,学会正确的洗手,洗脸方法;会正确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送他们入园时主动跟老师和同学打招呼,主动晨检,见到长辈会主动问好。记得糖糖刚入园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小霸王,谁都不理睬,每次早上让他跟老师打招呼,他都不理睬,现在,他早上会很有礼貌的跟老师用好听的声音问早安;以前他从来不配合晨检,现在他会主动晨检。这些,都跟平时老师对于他这方面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有了老师们的教育,才有他的进步。

其次是学习活动方面,逐渐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能静下心来做一些简单的读书认字活动;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遇到不懂得问题,会想父母长辈请教。现在,糖糖会用商量的口吻去寻求父母的意见,最大的进步是学会了等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教孩子学礼仪懂礼貌,是责无旁贷地,但是现在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跟老师接触的时间,往往大于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从最简单的站立,坐姿,走路,说话教起,老师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让该怎么做,不该怎样做,用爱心塑造他的言行举止的每个 细小方面,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使孩子慢慢地领会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情感,幼儿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小朋友从小养成好的礼仪习惯,就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抓起,从小朋友的一言一行抓起,贵在坚持。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说,家长说百遍,不如老师说一遍,这个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也是一样的。

篇3:论农村初中生文明礼仪教育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礼仪教育,教育策略

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文明礼仪教育是关怀一生的教育,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养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将影响青少年一生的发展。加强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共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有效地加强学校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升华,而且能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重视“礼”的教育和建设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一部中国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礼”的教化史,没有礼教,谈何文明? “礼”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道德规范,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不断融入新的礼仪内涵,需要我们有与时俱进、锲而不舍的毅力进行研究,不断丰富其内涵,再现“礼仪之邦”的道德风范。

然而,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教育偏重课堂教育,侧重“双基”目标的实现,重视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因而缺失了学生“礼仪”教育这一重要的育人内容。大多数学校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仅仅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于德育,则说得多,做得少,忙则不做,对于做人方面的礼仪教育更是严重缺失。

一、我市农村中学文明礼仪教育现状

我校是一所位于南安市西南部的农村初中学校,9个行政村分布分散,远离学校。因为地处山区,办学条件较为简陋,90%以上的学生来自山区农村 ,85%的学生在校住宿 , 是一所典型的寄宿制学校。他们生活条件较为艰苦,75%以上的学生家庭从事农业生产,家庭收入不高,80%以上家庭父母在本市或外出打工,因此留守儿童在学校学生中占到75%以上。学生受生活环境和一些地方陋习影响,行为习惯较差。许多家庭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照应,有的甚至无人看管,属于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中有时对孩子过分迁就,容易使孩子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 有些孩子连生活中起码的文明礼仪常识都不具备。前几年,随着大量小学毕业的品学兼优的择校学生流失和一些随父母外出打工、经商的学生流失, 一些所谓“问题学生”全部升入我校 ,打架、斗殴、不讲卫生、骂人 、讲粗话等不文明行为经常发生,许多不良陋习进入校园,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巨大压力,急需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调查了全市多数农村中学,发现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对农村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现代教育目标的要求,是农村学生将来融入城镇走向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农村中学尤显重要。因此,学校应该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以学生的美好未来养成良好习惯作为重要抓手,形成抓文明礼仪教育长效机制体制的共识。

二、在教育策略上,要注重七个结合

1.坚持文明礼仪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

学校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及组成部分。因此,落实文明礼仪教育,首要一条就是:更新观念,达成共识,将文明礼仪教育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围绕“先成人,后成才”的办学理念,体现全方位的文明礼仪教育育人模式,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其次更新德育观念,不断丰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在教育思想上树立全员教育观,成立德育领导机构,从校长室、党支部—教导处—年级组—班主任,环环有人抓,层层有人管,落实文明礼仪教育的管理。以德育处为枢纽形成辐射,构成从德育处—各教研组—年级备课组—任课老师的校园德育网络体系,使文明礼仪教育做到循序渐进,逐级推开,避免工作走过场和踏空。在教育内容上,紧扣时代脉搏,将文明礼仪教育与国情教育相结合。

2.坚持文明礼仪教育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

学校认真抓好学生及教师文明礼仪活动,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一日常规”引导师生言行 ,注重在学习、实践中提高文明意识,形成文明行为,做到人人学礼仪、懂礼仪、崇礼仪、用礼仪、传礼仪,营造讲礼仪的文明氛围;组织师生认真学习,深入把握文明礼仪教育的精神实质, 并将其渗透到日常生活的一举手、一投足中;注重对学生日常交往、衣着、言行的督查、指导和教育, 将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落实到课堂学习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值周班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坚持文明礼仪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学校实施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课堂教学的学科渗透,即通过各学科教学,把文明礼仪教育内容渗透给学生。因此,围绕文明礼仪教育教学实际,各学科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初中《思想品德》等课程中涉及文明礼仪的内容要重点讲述。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其他课程要根据本学科特点,适时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组织观看有关礼仪教育视频,进行礼仪培训。

4.坚持文明礼仪教育与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相结合

文明礼仪教育要遵循礼仪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做到教育原则一致,内容互补。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各种礼仪规范,普及生活礼仪、社会礼仪、教学礼仪、学习礼仪等基础知识,使他们了解掌握日常礼仪常识,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时时、事事、处处做学生的榜样;通过告家长书、开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学校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学校关工委和学校要主动联系相关部门、社区、家长,协同配合,确保文明礼仪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文明礼仪教育的合力,加强对家长礼仪意识的教育,充分发挥家长“身教胜于言教”的作用;要努力取得全社会的认可、理解和支持,让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真正走进社区、家庭;要充分利用公益活动、寒暑假等时机,倡导学生走出家庭,走进乡村,宣传礼仪知识,实践礼仪行为,做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与示范者。

5.坚持目标推动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明确关于学生、教职工、家长的文明礼仪教育目标。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学生乃至家长,规范与人交往、合作、交流、共处等外在行为,进而内化为优秀品质。学校结合实际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制定相应的文明礼仪教育分层目标,并将其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遵循“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原则,开展读、讲、赛、评等一系列活动。读,即读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有关礼仪常识及古今中外的名人讲文明懂礼貌的故事书;讲,即讲学习文明礼仪后的心得体会;赛,即组织学校性的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评,即对学生的仪容穿戴、文明礼仪、卫生习惯、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进行长期评比,制定学生个人文明量化评定制度。

6.坚持文明礼仪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不断开辟和拓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空间, 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学校应以各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利用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和9月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及“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等节假日和重大纪念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利用学科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演讲、绘画、写作、慰问、参观、访问等文明礼仪体验教育活动。要组织开展“六个一”活动,即看一部文明礼仪专题教育片、写一篇文明礼仪教育体会文章、出一期专题手抄报、讲一个感人的文明礼仪故事、做一件讲文明礼貌的事、教师撰写一篇礼仪教育论文。

7.坚持制度督导与完善评相结合

整体规划学校文明礼仪教育, 将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形成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把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情况作为(处室、班主任、科任老师)工作考核的内容,并对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把文明礼仪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结合)。

篇4:高中生礼仪教育心得

【关键词】礼仪教育 高中生 身心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79-01

前言

中华民族素来以“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世代相传的美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礼仪不仅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开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国民素质高低的具体表现。然而,由于社会的变迁及外来西化的影响,人们对于礼仪反而越来越淡漠,尤其是高中生在成长方面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有一部分是由于学校教育对礼仪教育的忽略所引起的,学校开设了诸多的课程,可在礼仪教育中却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礼仪教育应从小就应抓起,在高中教育中更是不容忽略。礼仪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中礼仪教育刻不容缓

在高中教育中我们一直在强调应试教育,却没有将素质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礼仪教育更是忽略。礼仪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素质及修养,还能有助于他们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而这些恰好是现代高中生所欠缺的。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尚未成熟的发展阶段,他们好奇心强,精力充沛,他们的年龄恰好处于成年与未成年之间,正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道德状况如何,是否能够有个良好的身心健康发展,都直接着他们的未来。更是决定他们是否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关键时刻。面对衣着不整,路遇老师,熟视无睹,食堂就餐,夹塞拥挤,公共场所,勾肩搭背等不良行为的出现,我们应该意识到,当今高中生对于民族道德礼仪文化已经严重缺失。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孤独、冷漠、仁爱之心的逐渐丧失,这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传统的文化精神已经与当代教育产生了裂痕。对高中生进行礼仪教育尤为显得迫切。

二、高中礼仪教学可以从学习儒释道开始

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每天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这个服务化的社会,除了要有服务的精神外,还要有服务的技能,社交的技能,而这其中都脱离不了礼仪的作用。以目前来看,尽管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并未真正的设立礼仪课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加强礼仪教育。不论将来做什么,学好礼仪都是十分有帮助的。它不仅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它还可能代表着你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单位的形象。因此,将礼仪贯穿到教学中,学习中,才是目前教育发展中所要面对的。例如,通过学习儒释道精神来明白礼仪存在的重要意义。自古儒家主张以德治国,要遵守法令。儒道两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思想领域发展的脉络源头,对于人类灵魂的雕琢和塑造,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教育意义。Yi儒家的“亲亲”,“尊尊”做欸立法原则,实则维护的终究是“礼治”君臣之间,尊卑长幼之间,都要维护一个礼字。否则就会受到刑罚。而实际上,儒家所提倡的礼治,有很大一部分都与礼仪有着殊途同归之处。

三、礼仪教育对高中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1、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高中教育中渗入礼仪教育是属于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也是作为学生与社会之间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在高中阶段掌握相关的礼仪课程,或者学习相应的礼仪规范,都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礼仪教育中,如果很好的渗入佛家的礼仪精神,就是提倡干涉,反对放任。现如今有些高中生很是抗拒教师的管教,喜欢放任自流,那么如果学习礼仪教育就能够很好的提高自我约束力,通过相应的礼仪训练,训练学生懂礼、知礼,对于一名学生而言,德与学是一体的,进行礼仪教育,学习儒家精神,讲究道家的天人合一,遵从自然,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并且可以通过学习儒释道精神,加强道德品行的修养,进而努力学习和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崇高的民族精神,而对于培养自身的良好习惯更是不容忽视。它能够让一个人懂得自律,懂得自谦,还能够懂得自学,懂得自爱。不破坏自然,爱自然,不破坏他人生命,更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从而真正做到“讲文明、懂礼貌、重礼仪”的有为青年。

2、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一名高中学生面临成长角色的转换时,他的每一处细节都变得非常重要。俗话讲,“细节决定成败”,在决定人生命运的一刻,很可能就因为平时日常生活中的不好习惯而耽搁一生。例如,为了贪小便宜而做了违法犯罪的事情,与同学之间攀比学习固然没有错误,但如果误入歧途,钻了牛角尖就十分可怕了。因此说,礼仪之风很重要,它能够让人变得谦卑。能够明白自身所处的位置,能够有得以的言行,这些绝不是空谈,有时却是关系人的一生的命运。在当今社会,服务行业是最大的行业,可以毫不夸张而言,任何单位都可以被称为服务行业。如果一名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一定的礼节,那么势必会在毕业参加工作后受挫。儒家讲谦卑,佛家讲理智,道家讲自然,归结到一起就是礼仪的真正含义所在。学习礼仪也就是为了能够让一个人会很好的做人做事,能够以谦卑的态度做人做事,这样即便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中受挫,或是在高中,在大学的学习阶段受挫,也能够很好的正视与面对,而不会产生什么过激的行为。

因此我们学习礼仪很重要,它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讲理智,讲礼节,能够清醒的认识自己。

篇5:礼仪教育心得及感想

这真是不期而遇,恰好为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高一新生奠定了一些讲文明的基础。这次讲座由学校的冼书记亲临指导,一开场书记就为我们送上了一个完美的鞠躬,这引人注目的动作可以说是直奔主题,开门见山了。

有句话说得好,人无礼,则不立。深入落实好文明礼仪的学习是我们建立人格的基础,是个人修养的价值体现。众所周知,文明礼仪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做人的方方面面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它。

当我们有事需要有求于别人时,就常常要用到“请”,“拜托”“打扰了”“谢谢”这一类的词语了。不难发现,这些不足为奇的词语都是我们与人打交道时必不可少的,所以也就越来越凸显出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人交往时在客观上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处处做到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谈吐文明就能给别人一种深刻的印象,给别人一种好感,这就能让别人更乐意地去帮助你。

因此,在平常与别人交往时多用“请”、“拜托”、“谢谢”之类的词有益于更进一步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有这两全其美的好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必须确确实实落实好文明礼仪的学习,这也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因为文明礼仪正是为前面的能做到的一切而提供的保障。如果说一个人举止不得体,行为不端正,这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别人不愿出手相助,那弄得最后只能是不欢而散了。讲文明与不讲文明之间一对比,我们就能看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一定要学好文明礼仪了。

篇6:礼仪教育心得体会800

在人际交往中实现有效沟通,我们要去互动,要去良性地互动,要明白换位思考。沟通是有规则的,沟通的规则其实是两句话,第一句话,看对象讲规矩。首先你要有规矩的意识,但是一定要明白,规矩讲的时候是要看对象的。第二句话,了解人,尊重人。尊重为本,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最重要的是永远不失敬人之意。但是我们必须强调,尊重的前提是了解他,你不了解他,你怎么尊重他?尊重的前提在于了解,了解人才有尊重可言。如有社交经验的人第一次请外人吃饭时,最礼貌、最得体的做法是要问他,您不能吃什么?主动去了解别人。因为,有民族禁忌的,有宗教禁忌的,有职业禁忌,还有纯粹个人禁忌,只有做到主动了脚别人,才能更好尊重别人。

在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仪表堂堂而让别人赏心悦目。为打造自己的形象很多人伤透了脑筋,美容增高,拉皮减肥,大笔的钱花了,效果却往往令人失望,谦谦君子,窈窕淑女,似乎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梦想。其实,尽管人们相貌不同,但是如果仪表修饰得体,那么我们会发现,美,唾手可得。所以说,仪表礼仪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美的心灵,美的仪表,美的语言,美的服饰,美的风格,表里需要如一。一个人仅仅徒有其表是不够的,但是仪表不修饰,或者修饰不规范也是不可以的`。仪表者外观也。实际上我们说到某人的仪表,就是这个人外部轮廓、容貌、表情、举止、服饰给我们的总体印象。具体而论,一个人的仪表其实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我们可以说它是静态的,比如高矮胖瘦、年龄状态,相对在某一个时间之内不会突变。你是男的就是男的,你是女的就是女的,老人家就是老人家,孩子就是孩子,胖就是胖,瘦就是瘦,这是静态的。长胡子没有?头发长、头发短?黑的还是白的?这是静态的。另外一方面它是动态的,就是他的举止和表情。平常我们说这个人很木,表情呆板、呆滞,我们说这个人活泼大方,表情比较善于和别人去互动。但是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你要不注意它就比较麻烦。

仪表的礼仪,它有三个规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规则是最重要的一个规则,要整洁。你做人做事,你的仪表要不整洁就比较麻烦了,比如一个男同志,穿的西装很讲究,颜色搭配很好,但是头上头屑不断,胡子拉里拉碴,手指伸出来上面指甲缝里全是油泥,往你身边一站,那跟垃圾箱似的,味儿比较厚,那你会对他有好的看法吗?所以我们要保持仪表整洁。第二要自然。仪表要自然,你不自然,有时候很麻烦。不自然有时候它有矫揉造作之意。仪表礼仪其实有四个要点要注意,第一就是要注意容貌的修饰,第二,要注意化妆,第三要注意举止,第四,要注意表情。其中每个注意点都有很多细点要注意。总而言之,我们讲仪表礼仪,最重要强调一个概念,就是要表里如一。徒有其表是不行的,但是只有内心的善和美而没有外在的美的表现也是不行的。宏观来讲,我们强调仪表礼仪要自然,要规范,要协调,要美观,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礼仪,对我们来说应是一门必修课,我们能从中获益良多。但是我们仅知道这些知识是没有的,一定要实践,而且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个合乎礼仪规范的人,这不仅会有助于自己的人际交往,更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使自己立于社会的不败之地。

篇7: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

礼仪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礼仪所体现的不仅是个人有礼貌的简单层次、更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身为教师,礼仪尤为重要,孩子天性好模仿,他们学习说话,待人接物,往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作为孩子的教师自然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我意识到,应当用一颗平等的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放下教师的架子,对学生真诚相待,做学生的朋友,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推动孩子的发展。

幼儿礼仪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幼儿礼仪教育应是人之初的“必修课”。

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礼仪分为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大部分。1、生活礼仪:用餐礼仪: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仪容仪表:能养成保持身体和服装整洁、卫生的习惯;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坐、站、走。交往礼仪:在与人交往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初步学会与人交谈的礼节;初步学会作客的礼节;能尊重父母、长辈,会根据具体情况与他们打招呼。2.公共场所礼仪:能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活动时,能谦让,会尊重和原谅别人。学习礼仪:在活动中做到会举手、会听,服从活动的规则;在活动室内做到三轻:走路、说话、搬桌椅轻轻;学会商量,能尊重别人的意见;观看同伴的.演出时,能保持安静、守秩序,结束后,会鼓掌表示感谢。请家长朋友在家庭以及生活中用和幼儿园同样的方法对待孩子,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跟孩子交谈,成人跟孩子之间的任何问题,都要试着用语言解决,不可以打孩子。打孩子只能说明成人本身不成长,心理不健康。更不能用语言吓唬孩子。儿童的心理在质的方面和成人不同,成人应该蹲下来跟孩子讲话,在人格上极大地尊重孩子。

-------------------华丽丽的分割线------------------

教师作为一份特殊的职业,有其特殊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示范作用无处不在,教师每天在讲台上讲课就像在一个舞者在台上进行表演,每天都有那么多观众在观看,示范作用潜移默化。今天下午,我们有幸聆听到了由学校组织的、由进修学校吴主任主讲的关于“教师礼仪”的讲座。整个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教师的穿着及服装服饰的搭配要点、教师个人形象、教师职业礼仪及教师批评学生的礼仪等每项内容都令我受益匪浅。

其中,教师的服装服饰的搭配和教师批评学生的礼仪部分给了我较深刻的触动。:

(1)、教师服装服饰的搭配要得当合体。在工作期间着装整洁、得体、大方、高雅。

男士应着西装、中山装、夹克衫、衬衫等;不留长发,不佩戴项链、手链、戒指,不穿背心、短裤、不雅观的文化衫、拖鞋。

女士应着正装、夹克衫、衬衫、长裤、裙子等。不染彩发,发型典雅不夸张,可着淡妆,不可浓妆艳抹,尽可能不佩戴首饰,特别是粗项链、手镯、手链、耳环,上班时间不穿吊带裙衫、超短裙、短裤装及露背装、低胸和露脐装,不穿过透、开线、破损的服装,不留长指甲,不涂彩色指甲。着裙装应穿长筒袜或短袜;不穿鞋拖和带响高跟鞋。

教职工在正式或大型活动场合应按照要求着装。

(2)语言礼仪。教师语言不仅体现了她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也是进行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语言的礼貌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学习的效果如何。而在教师语言礼仪中提到了:教师的音量要适中,称谓要得当;语言要简洁,表达要准确;温文而雅,持重沉稳;切忌不要偏激、炫耀、挖苦、谩骂和清高。

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不挖苦讽刺学生,语言文明;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坚持耐心教 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通过老师的讲课,我自己又上网查了一些关于教师的礼仪例如:学生向教师致意,教师应以同样的方式向学生致意、教师上课时必须关闭手机(可为振动位置,但不允许接听)、严禁在教室、实验室内吸烟,不论是否上、下课、教师要提前十分钟进教室进行点名,做课前准备、课堂提问教师应使用礼貌用语,如“请××同学回答”“请坐”等。在上课时,师生要相互问好再开始讲课,下课时,要相互说“再见”方可离开教室等等。

我们都知道教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来自他的文凭和教学水平,而是他的仪表,作为家长了解学校的一个窗口,作为孩子学习模仿的一个重要对象,因此教师的礼仪非常重要。一句话、一个表情甚至一个手势在孩子的心中都是一个信号。

回过头来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有句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感谢学校能及时为老师们做礼仪培训,我认为新型的老师就是要懂礼仪、有知识、有才华、幽默、大度、有爱心。我一定会不断努力学习新型的教师标准,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篇8:高中生礼仪教育心得

一、高中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诠释

依据《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 高中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1. 个人礼仪

(1) 了解礼仪的功能与作用, 理解礼仪的内涵与实质。

礼仪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到历史传统、风俗影响、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既为人们认同, 又为人们所遵守, 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仪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对个人来说, 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 是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社交礼仪作为人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必然具有其内在的职能。现代礼仪主要有四大职能:第一是塑造形象;第二是交流信息;第三是联络感情;第四是增进友谊。

(2) 理解礼仪与自身素养的关系。

礼仪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是人们在各种社交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养性、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是人际交往中用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表达心意、促进了解的一种方式, 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和联系纽带。礼仪无处不在, 它不仅可以展现一个人的风度和魅力, 还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内在学识和文化修养。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礼仪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 创造幸福的通行证。所以说:知礼懂礼, 注重礼仪, 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 是人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3) 掌握不同场合谈吐和仪容仪表的原则与艺术。

人们在不同场合的待人之礼仪, 内容丰富多样, 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 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 敬是礼的实质;二是自律的原则, 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以已范, 检点自己的言与行;三是适度的原则, 注意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 以诚待人, 言行一致。

2. 交往礼仪

(1) 掌握各种场合介绍和自我介绍的礼仪要求。

介绍是把一个人引荐给其他人相识沟通的过程。其礼仪要求:介绍者在作介绍时, 态度要热情友好, 语言清晰明快, 应抬起前臂, 五指并拢, 手掌向上倾斜, 指向被介绍者。介绍人在介绍时要先向双方打招呼, 使之有思想准备, 介绍语言应简明扼要, 分寸恰当, 使用敬语。其顺序应先将男性介绍给女性、将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 将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介绍时, 男性应礼节性地起身, 女性则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男性年纪大得多, 年轻的女性则应礼节性地起身表示致意。自我介绍的礼仪要求:先向对方点头致意, 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名字、单位和身份, 同时递上事先准备好的名片。自我介绍时要注意把握好时机, 如初次见面的时机或对方有兴趣的时机。内容繁简要适度, 实事求是, 态度要谦虚, 注意礼节。时间一般以半分钟之内为宜, 如对方有认识自己的意愿可以继续介绍。

(2) 掌握各种场合握手的礼仪要求。

握手是一种常见的见面礼节。基本姿态是注视对方, 微笑致意, 大方地伸出右手用手掌和手指用一点力握住对方的手掌, 通常以三秒钟左右为宜。正式社交场合的握手, 应注意的基本礼仪是:上下级之间, 上级伸手后, 下级才能伸手相握;长辈与晚辈之间, 长辈伸出手后, 晚辈才能伸手相握;男女之间, 女士伸出手后, 男士才能伸手相握;握手时不可以把一只手放在口袋。

(3) 掌握演讲、辩论的礼仪要求。

演说或讲演是当众所进行的一种正规而庄严的讲话, 旨在向听众就某一事件、某一问题, 发表个人见解或论证某一观点。其礼仪要求:在声音上, 应抑扬顿挫, 有所变化, 借以突出重点, 表达感情;在语言上, 应尽量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多使用名言警句;在内容上, 应言之有物, 力戒陈词滥调, 无的放矢;从结构上讲, 应由开场白、正题与结束语三部分构成。演讲的“重头戏”, 务必放在正题之上;在表情与动作上, 应是当喜则喜, 当悲则悲。演讲者应当站着演讲, 辅以适当的手势亦可;在时间上, 应力求点到为止, 短之又短, 三至五分钟即可。

辩论是一个讲风度和礼仪的过程。辩论只有做到赢“理”不失“礼”, 才能征服对方的心, 从而收到最佳效果。其礼仪要求;一是尊重主席、对方辩友、评委和观众。只有当主席说完之后, 才可发言。当获得发言批准时, 应先用“谢谢主席, 谢谢对方辩友”等礼貌用语, 在对方辩友质询的过程中不可打断, 不可反问。辩论中严禁人身攻击、粗言恶语。观众提问环节, 必须认真回答观众的问题, 切忌草草了事。二是发言时要注意次序, 严格按照辩论赛制。除攻辩环节以外, 场上只能有一名辩手站立发言, 他人发言时, 注意倾听。三是吐字清晰准确, 声音洪亮。

(4) 做到在排队、乘用电梯等公共场合与人保持恰当的距离。

在需要排队时自觉排队时并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 这是基本的礼仪要求, 随意加塞是不文明的表现。乘用自动电梯应靠右侧站立, 为有急事赶路的人空出左侧通道, 并主动照顾通行的老人、小孩和行动不便的人乘扶梯。乘用箱式电梯时, 上下电梯时应礼让, 做到先出后进, 依次进出, 尽量让老人和妇女先行, 先上的人尽量往里站。目光自然平视, 不要四处张望或盯着某一个人看。

公共场合与陌生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是人的一种本能需要。一般情况下, 在双方相距1.5米左右是人的心理安全距离, 小于它, 就有一种被侵犯的不安全的感觉。当然, 这个距离也不是绝对的。在拥挤嘈杂的公共汽车、电梯上, 在人潮涌动的集市上, 你同别人之间的距离并不是由自己的意志决定的, 这个距离就失去了意义。

(5) 掌握基本的涉外礼仪。

由于涉外活动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因此与之对应的礼仪要求也内容广泛。但下列原则是在涉外活动中都要特别注意遵循的。

一是以礼相待。涉外交往中待人接物, 应弘扬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 热情坦诚、以礼相待, 以诚相待。与外国人交往时不卑不亢, 平等交往, 这也是国际礼仪的重要原则。

二是尊重隐私。在交谈中应回避涉及个人隐私的任何话题。要做到“五不问”, 即年龄、婚否、去向、收入、住址等, 同时也要避免与人谈及自己的隐私话题。对外宾的关心照料应热情有度、把握分寸, 以不使他们觉得受到限制, 甚至以影响私事和自由为度。

三是信守约定。涉外交往应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积极兑现承诺。对于因难以抗拒的因素而无法履行的承诺, 尽早向有关各方通报致歉并承担损失。

四是尊重习俗。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差异, 文化习俗有别, 思维方式与理解角度也往往差别较大。因此了解其礼仪文化差异, 了解具体交往对象的不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交往禁忌, 并给予尊重, 是国际交往中一条很重要的礼仪原则。

五是女士优先。其核心是要求男士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 都在行动上从各个方面尊重、照顾、帮助、保护妇女。在社交场合遵从女士第一的原则, 可以显示男子气质与绅士风度, 更是一种国际惯例。

二、《经济生活》教学过程中礼仪教育的渗透

《经济生活》的基本逻辑结构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那就是在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 从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经济活动,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进而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基于《经济生活》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礼仪教育要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能随心所欲地想在哪节课上进行就在哪节课上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渗透, 可以充分利用“综合探究”的教学内容进行礼仪教育。

如在进行“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的综合探究活动中, 可以结合择业应聘模拟活动, 适时进行礼仪教育中的介绍和自我介绍、握手、演讲及在排队或乘用电梯等公共场合与人保持恰当距离的教育。学生作为应聘者, 进入人才招聘市场, 要同招聘人员接触, 介绍和自我介绍是必不可少的, 也有可能会出现握手的情况;招聘人员在看你的应聘材料的同时, 可能会与你有交流, 进一步了解你的个人情况与对应聘岗位的理解, 以下就有一个类似于演讲的问题;人才市场作为一个人群密集的场所, 有一个公共场合与人保持恰当距离的问题, 还有可能使用电梯等情况。此时进行关于介绍和自我介绍、握手、演讲及在排队或乘用电梯等公共场合与人保持恰当距离等方面的礼仪教育, 就显得自然而贴切, 也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在进行“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的综合探究过程中, 可在开展提高效率的意义和促进公平的意义辩论前, 适时讲述关于辩论的文明礼仪。

在进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综合探究过程中, 可进行涉外礼仪教育。

关于个人礼仪方面的教育内容, 可以利用高一新生入学后的上课与下课礼仪进行讲述。鉴于这一部分内容的详细讲述内容较多, 不必在一节课中全部完成, 可以分专题进行讲述, 也可以把一部分内容放在交往礼仪的讲述过程中一并处理。

三、《经济生活》渗透礼仪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文明礼仪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要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增强教育的效果, 就必须处理好下列几个问题。

1. 思想重视

教师特别是学校的领导要真正认识到礼仪教育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把礼仪教育提高到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 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的高度, 扎实而富有成效地进行礼仪教育。

2. 合理设计

礼仪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 做到与学科教学内容上的有机结合, 形式上浑然一体。学校应统一规划, 分学科实施, 在可以安排礼仪教育的教学环节中, 有意识地渗透礼仪教育的内容, 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寓教于乐, 增强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以身垂范

教师要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班主任、各学科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都应成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者。结合江苏省教育厅开展的“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规范教师文明礼仪, 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4. 营造氛围

礼仪教育应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等的要求, 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采取知识竞赛、辩论会等形式, 利用重要节日、重大活动等契机, 发挥宣传橱窗、校园网站等阵地的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学校团委、少先队、学生会、社团组织、业余党校等团体组织的作用, 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创新载体, 结合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文化馆、纪念馆等校外教育资源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明礼仪, 践行文明礼仪。结合学校日常管理, 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 注重文明礼仪,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努力做一个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摘要:文明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经济生活》教学过程中, 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有机渗透文明礼仪的内容, 以教师的以身示范, 教育氛围的营造, 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让高中生了解基本的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并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是青少年文明生活、幸福成长的基础。

篇9:高中生礼仪教育心得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礼仪教育人文素养风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40103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讲究礼仪,注重礼仪对人的素养的提升作用。在当代社会,礼仪对提高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和人文素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广大农村初中生,礼仪教育方面比较薄弱,为此,笔者就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对广大农村初中生开展礼仪教育以及通过礼仪教育提升人文素养的措施。

一、建构乡村礼仪风俗文化,促进学生提升人文道德素质

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按照古话来说,其教化也微,止邪于末形。校园文化通常具备这一无形的教育功能。广大农村初中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物质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让学生在文化氛围中获得礼仪的感染与教育。

农村初中生从小生活在乡村环境中,为此教师可以在学校营造乡村礼仪风俗教育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其中获得潜移默化的乡村礼仪风俗教育。如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开设乡土礼仪仪式课程,对学生开展礼仪教育。教师也可以在农村初中举办乡土礼仪节日活动,在节日活动中,让学生学习农村老一代人质朴的道德品质以及恭敬的待人态度与礼节,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农村学校可以将乡村礼仪与校园文化制度相融合,构建礼仪教育的校园文化。如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行为规范》对学生礼仪行动做出的详细规定,评选出“礼仪学生”,用奖励制度激励学生学习礼仪。具体来说,农村教师可以细化学生日常生活的礼仪行为,以孝、敬、饮食、对客、洒扫为礼仪之提纲,然后每一纲要都要细化为礼仪规则。如“孝”这一礼仪大纲之下,要求学生具体的礼仪做法就是学会关心父母身体健康、平日给父母端茶送水、记得父母生日、平日为父母做事、主动与父母沟通,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通过具体细化的礼仪规范,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礼节的行动;在礼仪行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敬物、敬人、敬己以及感恩和珍惜,从而润物细无声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开设乡村礼仪文化教育,促进学生提高人文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能够站稳脚跟的基础。”为此,农村学校应该对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缺乏文化氛围,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只能通过语文课本中的几篇课文,这不利于学校礼仪活动之开展。为此,农村学校可以设置与礼仪有关的课程。如对学生开展礼仪规范养成、礼仪培养教育;要求学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国学礼仪启蒙书籍,使学生对礼仪知识有一个启蒙认识。教师还可以创办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形式。如可以在学校定期举办礼仪经典书籍诵读活动,由师生一起自编自演《百家姓》《三字经》这一类的礼仪经典文本,并且与舞蹈互相结合,激发学生阅读礼仪书籍的热情与兴趣。这一生动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学校形成“诵唱经典”的书香文化氛围。在这一氛围影响下,学生在家里也会懂得礼节、感恩,力所能及帮助父母做事情。

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家长联合,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家长,在家里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加大对子女的关心与了解,培育与孩子的感情。大量国外研究事实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会促进子女的孝道信念。好的亲子关系使成年子女对孝道有更为成熟的认识,包括体会到父母是普通个体,有自己的过去和局限,也包括感知到父母正在衰老,生活中的不便越来越多。”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由于性格心态都尚未定型,都会受到父母言谈举止的影响。家长的礼仪文明行动,通常作为一种榜样力量,影响着孩子,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

三、倡导自我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礼仪规范

教育过程是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辩证统一过程。广大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提倡礼仪自我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自觉意识,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形成礼仪道德规范。

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形象、具体、有趣、生动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引导学生形成礼仪道德。教师可以在班级举办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自觉形成合理的礼仪规范。如在班级建立“三个10分钟”制度,要求学生每天自觉做家务劳动10分钟、自己事情自己做10分钟、校内劳动10分钟等。通过这三个10分钟,让学生形成生活自理习惯,掌握基本的劳动礼仪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上一篇:西游记的读书心得四大名著下一篇:描写春天的诗句——《春晚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