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课堂教学反思

2024-05-19

《三峡》课堂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三峡》课堂教学反思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演唱、感受、表现等形式,有效的激发调动学生在歌曲中的创造活动尤其是它带有地域特点的衬词“吔依吔依吔”孩子们非常爱唱。以教师范唱《长江我的家》导入,引出三峡。简介三峡,与学生共同说一说对三峡的了解及其作用即可,大部分时间我们都用在歌曲的学习上。在学唱歌曲环节,我将其分为了聆听歌曲与学唱歌曲两大环节,并跟据学生的学歌特点分别细化为多个步骤。先通过三次聆听,先让学生对歌曲的情绪、情感、乐曲结构有一个较深的感受。再通过老师逐步的引导用图形谱感受歌曲。使学生循序渐进中掌握学会并唱好歌曲。通过视唱第一句乐谱和图形谱的方法很自然的解决了音准和大跳的难点。后面设计演唱形式对答式的演唱由于是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而不是教师机械的灌输,学生学唱很积极,参与度很好,演唱效果很好。

经过上课过程评课也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

1、对于学生的个别回答和同学们的集体表现有时评价不具体。

2、在划旋律线感受音乐起伏环节,不太仔细,没有照顾到全体,个别同学有些乱。或者启发学生自己创作更好。

3、个别环节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4、新授小学教材,面对小学生,教态略显生硬。

篇2:《三峡》课堂教学反思

三峡课堂反思篇1

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记得在第一次给学生上文言文课时,我就让学生讨论过为什么学习文言文,我理解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渐染,提高人文素养。

可是,光讲授,学生无法理解。这样面对一篇文章,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利用远程教育 资源中的课程资源,展示三峡图片,让学生一下子明白其文的内容。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于是第二个环节就是弄懂文意。读是基础,于是利用远程教育 资源中的课程资源的图片和朗读带,让学生听看,借助注释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实践证明,有了听看的基础,学生说,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文意串讲这个问题的。

三峡课堂反思篇2

真正的品就在学生对文章优美佳句的欣赏上。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自行找出自己喜爱的地方,然后说明喜爱的原因。许多学生都喜欢写三峡夏季水的画面。于是便抓住机会,诱发联想,想起一些与此地情景相似的诗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比如:远程教育 资源中的课程资源中的有关的诗句,夏季水流湍急,学生由原文想到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还想到了许多写水的诗句。这既是一种对课文的理解,又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有的学生欣赏远程教育 资源中的课程资源中“清荣峻茂”的图景,于是课堂上对这四个字进行展开扩写,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四种图景描摹出来,结果,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扩写不满意,认为自己的扩写使原文那种深远的意境变得平淡了,好多丰富的内涵也没有了。

经过比较,学生深深体会到了资源魅力所在。还有的学生喜欢秋季的凄清,面对两岸高峻的山岭,聆听悲哀婉转的猿的叫声,远程教育 资源中的课程资源中,有这样的画面,学生一看,触景生情。这种直接面对文本的倾听和思考,拉近了学生与古代时空的距离,仿佛听到了作者旷远的呼唤,仿佛看到了作者对壮美河山的叹仰。如果说《三峡》的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融合,那么学《三峡》,利用远程教育 资源中的课程资源,人也与自然景观成为一体了。在此基础上,练习写导游词应该是信手拈来了,完成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全过程。

总之,本节课,气氛和悦,学生既参与了课堂,又学到了知识;既懂得利用远程教育 资源中的课程资源,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峡课堂反思篇3

对文中个别字的注释,本来是易掌握的,只要课上老师讲解,学生做笔记或参考文中的注解,再课下自习,完全可以自行解决。可是,学生根本不自觉学习,不注重文中的注解,没有很好地去理会,对知识的掌握就不牢固,离开了课本就无法给解释。今后应让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多看看文中所做的注解,首先弄懂个别字的注解,接下来是句子的翻译。教师可以在习题上让学生多练。

第一课时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梳理课文大意,文言文教学学生最感枯燥的往往是疏通文意环节,对于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更甚。若老师指定学生翻译,要么哑口无言,要么不动脑筋拿着参考书照念;若以老师串讲为主,学生便无所事事,亦不愿主动记笔记。对于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翻译,然后各小组在质疑相关的字词句,教师加以点拨,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好要求把重点翻译的句子抄写,加深印象。如: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等…… 反思四、回答问题。本文从不同的季节对“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景象做了描写。

篇3:《三峡》教学实录

关键词:《三峡》,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同学们齐读《三峡》导读中的文字。

生:三峡风光, 美不胜收。作者笔下的三峡, 雄奇险拔, 清幽秀丽, 令人不禁也想做一次三峡之旅。

师:既然我们要去旅行, 那么让我们先看一看《三峡》在不同季节中都有哪些景色。

生:朗读全文。

师:人们常说:“择日不如撞日”。我们就择季不如撞季, 我们就去看看, 冬天到三峡是怎样的景象。

生:朗读第三段。

师:哪位热心的同学帮忙翻译一下, 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个季节的景象。

生:在春、冬两个季节, 雪白的急流, 碧绿的深潭, 回旋着清波, 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 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 在山峰之间, 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 树荣, 山高, 草盛, 趣味无穷。

师:文段中有一句话概括说明了春冬的景象, 是哪一句话?

生: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师:看来, 这个季节我就特别想去三峡, 就因为一个字。你们猜一猜是哪个字?

生:“趣”字

师:对了, 春冬季节的“趣味”体现在哪里呢?你能读出“趣味”吗?

生:“回清倒影”, 因为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水又很清, 水一动, 倒影就动, 所以有趣。

生:“绝巘多生怪柏”, 柏树是奇怪的形状, 有许多, 并且是在极高的山峰上长着柏树, 所以有趣。

生:“悬泉瀑布”, 泉是悬着的, 所以有趣。

生:“飞漱其间”, 景色很壮观, 因为是“飞”下来的, 并且在山峰之间, 所以有趣。

师:还有吗?还有有趣的地方?

生:没有了。

师:不对, 趣味前是“多”, 郦道元明明告诉我们的很多趣味, 这还不多。

师:提示:“清荣峻茂”还有一个那么有趣的事物我们还没有找到啊!

生:“绿潭”, 水里面有水草。水草很盛, 所以把潭映绿了, 所以是绿潭。草盛有趣。

生:绝巘多生怪柏, 怪柏很多, 树下的草肯定很盛。很有趣啊!

生:悬泉瀑布旁边也有草。

生:春天让我想到了朱自清的《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让我感觉到了草在生长的一种动感。“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草多且盛, 很有趣。

师:所以, 最后一句说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草盛放在最后, 虽然没有直接写草, 但写草盛是最有趣。

师:这句话我有个疑问, 你们能帮助我吗?“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中“良”的意思是的确, 很的意思, 说成“清荣峻茂, 很多趣味。”“极多趣味”“颇多趣味”, 是不是也可以呢?

生:“很”太俗了, “极”过于绝对, “颇”程度不够。所以“良”恰到好处。

师:我感觉这位地理学家有点文学家的气质, 很讲究品词啊, 所以这个趣, 我们可以概括为什么趣啊?

生:雅趣。

师:“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是什么让作者产生了雅趣?

生:美丽的景色

师:用四个字概括这段景物的特点:___?美雅趣。

生:“秀”字最好。

师:“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我想改一改郦道元的文字, 改成“清荣峻茂, 趣味良多。”行不行?

生:不行, 此句强调的是情感:趣味。

师:明明是在写景, 却强调趣味, 我明白了, 原来是情景交融在一起了, 写水、树、山、草都是融入了作者的一种雅趣。

师:请一位同学根据你的理解朗读一下第三自然段。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夏季和秋季这两个段落, 通过对比, 感知内容, 根据理解来填空。写在语文书上。

师:夏季:___?春冬:秀美雅趣;秋季:___?

生:夏季:壮美豪情;秋季:凄美悲凉。

师:找3 位同学分别朗读第二、三和四段。

师:四季的美景我们都欣赏过了, 我感觉郦道元写的第一段是“画蛇添足”, 删去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 没有山, 就没有夏季的水大、水急。

生:没有山, 就没有“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更没有“悬泉瀑布”。

生:没有山, 就没有在极高的山峰上, 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

生:没有山, 就没有“林寒涧肃”, 没有猿, 更没有凄异、哀转和久绝的猿啸声。

师:两山夹水, 郦道元为水作注, 水大、水疾离不开山的高峻、连绵、狭窄, 柏树因山高、峡窄、风大才能称其怪, 瀑布只有在高山中间才能为悬而飞漱, 最后猿啼因山高、岭连、狭窄才能为悲, 故渔民闻凄声落泪。都要以山为依托, 所以第一自然段才写山的高峻、连绵和岭连啊。

师:我们就来一次心灵上说走就走的旅行, 体验一次三峡之旅。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理解重读课文, 推荐一名读的最好的同学, 让他带我们去。

(课件呈现图片和音乐, 学生朗读全文。)

师:余秋雨在《文化苦旅》的《三峡》中说道:“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 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这惊吓, 不仅是三峡, 还有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承天寺的夜景、浙江的潮水、湖心亭的白雪, 更有那陶渊明的南山荒地、王维的大漠圆日、李白的荆门怜水和陈与义的老木沧波。

唯四字可替:山河锦绣。下课!

生:老师再见!

篇4:三峡生态的文化反思

从三峡目前遇到的生态问题来看,我们还需要形成一种文化共识,也就是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应把生态利益当作一切公共利益的基础。

生态环境的各种要素之间彼此依存、相互制约,改变其中一个部分,往往会对其他部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客观地看,人类当下的科学认知,对整个自然系统的理解和把握还很浮浅,也很不全面。对它的起源和动力机制,人类可能永远无法弄清。所以,人类在从事大型公共项目,应尽量避免对自然生态做任何不可逆的改变。这条戒律应当成为我们进行公共决策和讨论公共利益时的第一要件。

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把生态看作一切价值基础。儒家说的“天人合一”“天地之大德曰生”,道家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都是奉行生态第一的哲学。值得一谈的是《礼记》的《月令》篇,它的核心就是强调顺时而动,一切以尊重生态利益为最高原则。这些思想虽然朴素,却成为指导古人日常生态和政治生活的一种律法。比如春季“天子命祀山林川泽,禁止伐木”,夏季“无伐大树”,只有到了深秋“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月令》对保护动物也有清晰的规定,对鸟禽,要求“不覆巢”“不卵”,对走兽要求“不歼夭”“不杀胎”,在春夏两季,因动物繁衍,更是禁止对动物进行捕捞、猎杀。中国古代典籍中,这样的字句比比皆是。比如《齐民要术》中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吕氏春秋》也要求人的一切行动遵循 “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的原则。

今天人们讨论公共利益时,不能忽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资源,由此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共识。不仅要把保护生态利益,视为对人类和生产力的保护,更需要把生态利益看作一切公共利益存在的基础。因为人类构建任何价值体系,都无法把自身从生态系统中分离出去。美国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这种社会意识。当年,田纳西州一个造价1.16亿美元的水利工程在修建中,美国最高法院为了挽救一种体长不及三英寸的蜗鲈,曾命令其停止施工。眼看建了一半的大坝将半途而废,当时的田纳西州长曾哀叹:“这可能是给世界上最小的鱼建造的最大的纪念碑。” 后来,直到国会证实蜗鲈移植成功,国会才通过修建的议案。可见当年的美国,已把生态利益看作是公共决策和公共利益的基础。

重建这种生态文化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工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公共决策要体现对生态利益的保护和尊重,已变得越来越迫切。这意味着在论证这类重大工程时,仅有以人为本的视角还不够,还需要有以自然为本的思想,有对大自然的敬畏。或许只有少数人能真正理解生态利益的重要,那我们的公共决策机制和法律就应当保障这部分人的合法诉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一种尊重生态利益的公共决策机制,让人们不再为他们做出的选择而后悔。

编辑/独渚

篇5:三峡情教学反思

一、导入。

1、利用三峡风光导入。

师板书:“三峡”,(让生读一遍)问:同学们,对于三峡,你知道些什么?(生答)

(师出示课件:三峡风光)师解说:这就是神奇的长江三峡,它长190多公里,它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这雄伟壮丽、险峻的风光像一条迷人的画廊,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同学们,这画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答后)师:是啊,三峡不但美丽,而且还孕育了许多的优秀儿女,他们有的虽然离开了家乡,(板书:情)但他们的情却永远留在了三峡,留在了家乡。万州诗人湛明明、湛泉中就写下了这首优美的诗。(生读一遍:《三峡情》)

2、过渡。

师:从题目上看,这首诗围绕哪一个字在写?(生答:情)师:那是怎样的情呢?让我们在下面的学习中去感受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尽量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三、检查生字词。

师:同学们,会读了吗?那好,我们来会会这几个生字朋友。

师出示生字词。1、指名读;2、齐读;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记住生字;4、抽生说“篙”和“驾”用什么方法记住;(师在学生介绍后,说:这种方法好,很多字都可以用这种加一加的方法)5、师出示“痴”在字典中的三种解释:(1)不聪明;(2)极度迷恋某种事物;(3)呆。师:你觉得诗中的痴是什么意思?6、“巫”的笔顺。

四、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1、师:同学们做到了字字读准,能否句句读通呢?老师来检查一下,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师抽4个人后再读)(师要及时给学生纠正读错的地方,如:喊一声号子/驾船行)

2、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课文,看看诗人想表达他的什么感情。

五、熟读课文,理解感悟。

1、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什么感情吗?(生答:思乡情,师板书:思乡情)

师:请同学们看看课文,哪些句子直接写了诗人的思乡情?(生答:“牵动儿女思乡情”“恰似儿女思乡情”)师:是什么牵动着他的思乡情呢?(生答:三峡的雨和三峡的云,如果生答不出,教师就引导生读第二和第四节)

六、歌曲欣赏。

师:三峡雨,如丝如玉,三峡云,如锦如银,这优美的诗歌,曾打动着多少三峡游子之心,给它谱上曲之后,便成了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想欣赏吗?

七、激情朗诵。

同学们,诗歌优美,歌声感人,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声中,好好品诵这首诗吧!会背的最好背。

八、课堂延伸。

师:读得多投入呀!同学们,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都从旧城迁到了新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答)师:是的,就是因为三峡电站的修建,让三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知道今天的三峡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吗?(师出示相关的图片,并介绍:这就是气势雄伟的三峡大坝,是它,让高峡出平湖;这就是浩浩荡荡的三峡移民大军,他们为了三峡工程建设,舍小家,为国家,举家外迁;这位双手抱婴儿的父亲,他深情的回望着,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依依不舍之情,感受到了所有的三峡移民都和诗人一样,都有着(指着板书,师:如痴的思乡情,都有着浓浓的(生读:三峡情));是的.,有了他们,才有了今天更加美丽富饶的三峡!)

师:是呀,三峡的变化太大了,它让那些三峡游子更加思念,让那些为支持三峡工程而移居他乡的三峡移民更加留念。同学们,让我们带着他们的无限思乡之情读:(师引要低)

三峡雨 三峡云 细如丝 柔如锦 牵动儿女思乡情

三峡雨 三峡云 洁如玉 白如银 恰似儿女思乡情

九、课外作业:

师:这美丽的三峡,古往今来,不知得到了多少人的赞美,请同学们课外去收集有关描写或赞美三峡的文章吧。

十、教学反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热爱家乡、思念家乡是古往今来人们永远吟唱的主题。《三峡情》正是反映了这个永恒的主题。三峡雨,三峡云,故乡的景,故乡的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支旋律优美的歌曲,读一读,唱一唱,已让人热泪盈眶。三峡儿女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就寄托在那如丝的雨中,寄托在那如锦的云中。

诗歌共有四节,每一小节都以三峡雨,三峡云作为开头,这样反复出现,如同娓娓道来的故事,使情感表达更为真切、缠绵。第一节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口吹叶笛的孩子正行走在三峡的坡坡坎坎上,正出没于三峡的风风雨雨中。第三小节又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老人正在异乡面朝着三峡的方向老泪纵横。而二、四小节借三峡的雨和云直抒胸臆。

今天反复吟唱这首诗,让人感触更深,三峡大移民工程中,不知有多少三峡儿女为了祖国建设离开了家乡,但他们的根却留在了三峡,三峡永远牵动着三峡儿女的思乡之情。

篇6: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之所以最终能满怀信心地上了这节课,那是长期的教学经验让我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教法中牢牢地抓住了一个核心,那就是“读”,曾经有一位语文教学的`前辈告诉我,小学语文课堂的最基本的秘诀是:“书声琅琅。”我想,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学生一定能够对词语、对意境产生自己的感想。于是,我在备课的时候简化了很多看似华丽,但却占用学生朗读时间的程序。我设置了很多“读”的方法,比如个人朗读、齐读、小组读,齐读等等。我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以读攻读,以读促讲在设置小组讨论与小组朗读这个环节的时候,我也有顾虑,我听说很多领导不喜欢那种哗众取宠且不产生任何作用的小组讨论形式。但是,我在参加校外的好多次培训中,看到很多学校的高手们都在采用这一招,龙江路小学的一个课题研讨就是这方面的内容。看来,领导反对的不是小组讨论的形式,而是小组讨论的落实。为此,我细化了小组讨论要求,力求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我首先在课件上明确我的我要求,事先对小组组长布置了任务,并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当我看到各个小组能在组长的带领下真正地展开了朗读和讨论,教室里人声鼎沸、书声琅琅,让我想起来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授课模式。课后,王校长在与我的面谈中认为我的理念比较先进,比较适合六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特点。

回顾整个课堂,我觉得能让我比较自信就是朗读这个环节,但在很多方面则乏善可陈。比如在学生的课堂巩固练习方面,因为学生回答较活跃,所以后来设计的练习没来得及叫学生当堂训练;在字词的赏析方面,似乎还可以让学生当堂造句;我的引导性语言还显得较快,再加上自己的普通话太糟糕,造成了学生的理解障碍;学生的批注可以在小组讨论和赏析中得到引导和强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篇7: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接下来的环节是小组合作,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按“画一画,读一读”的方法进行学习,我认为这种设计是合理的,可问题是学生读书汇报时,我对暴露的问题仍未能机智地进行处理。清晨的“明丽”,中午的“热烈”学生并未能很好地品味,更别说读出“感情”和“画面”了。对此,我只是稍作点评,虽然我心中也是不甚满意。但因为是公开课,我为了追求一节课的完整,走过场了。

事后一想,为何不能让公开课危险一次呢?尝试独立备课而不仅仅依赖于教参;尝试熟背课文而不仅仅要求学生做到;尝试让最后进的一名学生站起来读书而不仅仅让朗读翘楚闪亮登场;尝试让学生说哪里不懂而不仅仅大张旗鼓地宣讲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尝试让自己的学生解读文本出现的“不和谐的声音”而不仅仅是千人一腔……这样一来,学生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受益了。

篇8:《三峡》教学设计

无意中看到张斗和老师的 《三峡 〈五问〉》一文, 对《三峡》有恍然大悟之感, 再次反复阅读文本, 并尝试着让学生对文本提出疑问, 结果发现学生对“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结尾引用民谣、春冬之时“清荣峻茂”、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等内容存在诸多不解, 故采用“以学定教”的方式, 在区教研员韩翔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设计了教学, 并进行了课堂实践。以下是实践后形成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自主质疑理解, 完成对文本字面含义的理解。

2.通过探讨“本文写作是侧重于山还是水”这一问题, 掌握文本写作的重点及原著《水经注》“记录河道水系的地理著作”这一特征。

3.通过质疑, 分析第一及第四自然段的写作目的, 理解“因水记山”的创作出发点。

二、教学难点

理解“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提问:“三峡”的“峡”是一种怎样的地貌? (“两山夹着水道”)

引入:“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郦道元的文字走进这美丽了千年的水道。”

(二) 文言文字面意思理解过关

1.请一学生朗读, 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纠正其读错的字音。

听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跟读, 明确朗读节奏。

学生齐读。

2.请学生提出自己在理解课文字面意思时不懂的字词。

3. 给出示例:根据“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 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的意思, 可以知道三峡的山连绵高大

请学生根据示例, 理解全文字面意思, 并归纳文中所写景物的特点;教师板书特点。 (同时解决学生“既然已是‘乘奔御风’, 为何又‘不以疾也’”这一问题)

4. 请学生归纳:这篇文章写了什么? (写了三峡的山和水)

(三) 进一步分析文本, 理解文本的内在含义

1.提问:作者在写的时候是更侧重写山还是更侧重写水?

出示学生预习单中的答案:

①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写那里的水急、水中的景色和水的奇特, 虽写了山, 但没有写水那么多。 (姚剑)

②作者在二、三自然段都描写了水, 特别是第三自然段。 (陈俊杰)

分析学生的答案。从学生的答案中可以看出文章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不是写水, 引出另一学生 (吴秋霞) 的提问:“为什么作者先写三峡的 (山) 高, 后写三峡的 (水) 美?”据此引出对课文第一段的解读分析。

首先, 分析写作的视角:是平视、仰视还是俯视?

[设计意图]学生发现作者应该是从坐船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 由此可引出“因为特殊的创作视角使得作者在描写时不仅写了山, 还写了行船的水道”。

接着提问:读作者写山这段, 同学们有没有疑问?

[设计意图]引出学生对“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是不是太夸张的质疑。

最后, 将前一问的分析和后一问的质疑结合起来, 可以发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突显三峡水道的狭窄。再出示学生 (姚剑) 的提问:“三峡的水有这么急吗?”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这个问题, 让学生发现三峡的水急除了因为水多, 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道窄, 让学生意识到作者写第一段的目的是:因水记山。

2.提问:作者为何要如此侧重写水呢?

以提问引出《水经注》介绍, 给学生展示《水经注》的目录及相关介绍:

《水经注》是公元6 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 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明确, 这是一篇写水的文章。

3. 以“讲到这里, 有些同学更加疑惑了”过渡, 出示学生对第四自然段的疑惑:

①为什么文章结尾要写猿和它的叫声? (杨心怡、沈云、蒋海斌、柴颖琪、田丰)

②为什么生活在这么美丽的三峡的猿会哀伤? (杨颖、吴秋霞)

③最后一句“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 (张思贤、温婷婷、徐易鸿)

以学生提问引出对文章第四自然段的理解。

首先, 提问:猿的叫声为何哀伤?是不是环境等客观原因, 使叫声听起来比较哀伤?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想到三峡的地形:山高又连绵且空旷的山谷, 使得猿声回音不断, 听起来令人哀伤。

然后, 读第二和第四自然段的民谣, 提问:巫峡到底长不长?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此时对巫峡长短的感受不是客观的实际距离, 而是人身处期间的主观感受, 由于夏季水流速度快, 所以巫峡很快通过, 而第四自然段描写的季节, 巫峡的水流速度不快, 所以感觉到巫峡比较长。

最后, 引用张斗和老师的论点加以论证:第一, 与峡谷的特征有关, 巫峡谷深峡长, 日照时短, 让人感觉时间过得快, 从而主观上感受巫峡长;第二, 因为此时三峡是枯水期, 所以舟行缓慢, 才会感到巫峡特别长。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借歌谣, 从另一个侧面使人进一步体会到此时的三峡山高岭连、水瘦峡空的特征。郦道元的这段文字, 并非着意写三峡的四季景色, 而是实实在在地围绕‘江水’来写的。”

4. 以提问“作者写水的顺序是什么呢? (学生一般认为是四季) ”引出学生的质疑:

①作者在文中刻画了四季, 这我们都可以感受到, 但作者并未提到一个“秋”字, 这该如何理解? (张圆圆)

②为什么到“晴初霜旦”, 树林和山涧里会一片清凉和寂静? (石佳雯)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 让学生意识到“作者按四季的思路写水”这种观点还值得探讨。

出示《水经注》原文, 让学生发现原文是没有分段的, 提示学生换一个角度去看文章, 从写水的角度为全文再分分段。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 使学生发现文章是按照先写水路再写水势的顺序写的, 水势又分为水流湍急和水流平缓两部分。

5. 请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介绍了三峡的水道特点及不同时节的水势)

(四) 全面理解课文

首先, 引导学生得出:“前面的归纳‘写了三峡的山和水’是不是完全不对呢?其实也不是。”出示清代学者的观点:

清人刘献庭说: 郦道元博极群书, 识周天壤, 其注《水经》也, ……数千年之往迹故渎, 如观掌纹而数家宝, 更有余力辅写景物, 片语只字, 妙绝千古。

接着, 让学生“找找文中写景写得最好的一段, 一起读一读, 并简单说说写得好的地方”, 然后引出对《水经注》的全面评价:

《水经注》采撷了魏晋南北朝的地理著作中的精华, 承扬了谢灵运、谢月兆为代表的山水诗的优良传统, 自觉汲取了南朝骈文“谐音以成韵, 修辞以达远”的长处, 因此被称为综合性的地理著作。故而其作者郦道元被一些学者赞为“中世纪时代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

最后, 再读 (或者背诵) 全文。

【名师点评】

初中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有文字障碍;二是文章内容和学生生活有距离。所以, 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理解课文是放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串讲弄懂课文, 同时积累词汇通常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程式, 但是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戴老师的教学方法避免了这种传统串讲方式, 但是又不同于现在流行的满堂串问做法。她的课堂设计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根据文章特点抓朗读。《三峡》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 它带有六朝小赋的特点:文字优美骈散结合, 且多为短句, 读起来朗朗上口, 容易背诵。所谓“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多读有助于理解, 学生也容易感到有兴趣。

二是抓关键词语, 如“乘奔御风”“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把文章内的词语搞清楚了, 对文章也就理解了。

三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结合现代化手段———利用课件印证自己的想象。

四是能够适当向课外延伸, 引入张斗和老师的论点以及清人对郦道元的评价, 可以使学生了解作者, 为他们进一步阅读《水经注》打下坚实的基础。

孟子说:教亦多术。所谓模式的好处是有一定程式, 但是如果凝固化了, 也就容易使学生厌烦。所以这一次使用的方法, 下次容或又有变动。关键要视学生情况而定。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赵志伟)

附:《三峡》预习单

一、熟读课文 (至少自读三遍)

二、字词理解

1.解释带横线词语。 (略)

2.用现代汉语写出课文全文的意思。

3. 在完成第2 小题的过程中, 你发现哪些字词是你无法理解的, 请写下来。

三、内容理解

1.老师的疑惑:这篇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三峡的______和______, 你觉得课文更侧重对______的描写, 理由是__________。

上一篇:人事劳资科安全职责下一篇:五年级语文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