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之我见

2024-05-14

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之我见(通用10篇)

篇1: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之我见

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之我见

国家管理粮食的法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颁布,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管理从此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成为了社会粮食流通行政管理、行业指导、监督有关粮食流通法律法规政策及规章制度执行的行政主体,给各级粮食局转变职能,提出了新任务。如何开展学法用法,准确行使法定职权,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摆在我们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和中心工作。全面正确的理解《条例》,深刻剖析粮食流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构建粮食流通管理工作新体系,是贯彻落实《条例》的有效途径。

一、全面正确理解《条例》

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比较完备的法制与之相适应。《条例》的产生和颁布,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管理迈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粮食市场法制化时代。《条例》科学地涵盖了粮食流通的各个环节,体现了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相互平衡,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效互动,立足国内与对外开放相互补充的原则。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粮食流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2005年是我们全面启动和实施《条例》的开局之年,也是国有粮食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和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适应新职能的关键之年。具有划时代的2004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给我们带来了—系列深刻的变化,粮食流通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政府赋予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增加,市场监管难度加大;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得到保护,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巩固;市场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增强,粮食流通渠道进一步畅通;粮食市场主体地位面临重新洗牌,多元化流通格局正在形成;最低收购价格尚未启用,粮食安全正在接受考验;粮源竞争出现白热化,粮食收购质量明显下降;机构体系和配套制度不够完善,执法队伍素质亟待全面提高;粮食流通管理职责分工明确,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有待建立;行政主体资格还没有完全确立,职能编织和办案经费也急需解决;粮食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历史积累问题和各方矛盾集中显现。

三、构建粮食流通管理工作新体系

(一)解决执法主体资格

实施行政许可者必须是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换句话说,不屑政府编制序列的事业性机构是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要确保《条例》的贯彻落实,必须首先解决执法主体的资格问题,否则,依法管粮,依法行政就是一句空话。

(二)建立完整有效的执法体系

建立“四专一对口”的结构网络是我们开展依法行政的一种有效方式,“四专”即:有专人分管、有专门机构、有专业队伍、有专项经费;“一对口”即:省市县三级粮食局内设执法机构对口。

(三)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要抓紧完善行政审批工作、地方储备粮管理、粮食库存管理、粮食收购管理、粮食质量检验,粮食流通统计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工作程序、工作纪律、工作职责等配套制度,推进粮食流通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四)形成行政执法新机制

1、责权界定。粮食流通的依法管理过程是一个系统的执法过程,有行政执法权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要自觉地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重新调整工作职责和工作体系,明晰部门间、上下级间、内设机构间的权限和范围。不错位、不越位、不留“真空”地带。

2、统一协调。粮食流通领域中,粮食、工商、卫生、质监、物价等部门都参与粮食管理,各部门间由于职权所限和利益关系,导致各自为政,各管一块。由于市场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一些部门的管理又非常宽泛,加上对粮食政策业务不熟,形成管理不到位、重审批轻监管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监管效果,建议政府要加强协调,各部门要强化配合。

3、信息反馈。各地各部门和上下级间要迅速建立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对工作中发现的执行政策不力、政策自身缺陷等各类问题,要认真分析总结、查清根源、及时汇报、提出建议,向有关部门反馈,为借鉴经验、完善法规、调控市场出谋划策。

(五)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

一是要尽快调整充实粮食行政执法队伍,扩充机构、增加编制、招考人员;二是实施粮食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准人管理,坚持持《行政执法证》或《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证》方可上岗;三是开展执法人员的培训学习,特别是职业道德、法规政策、纪律制度的学习。四是加强管理,强化执政为民,提高服务意识。

(六)转变观念

首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转变管理意识。在观念上,要从行政命令式的管理观念转变到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依法管理粮食流通的观念上来;在范围上,要从管理粮食系统转变到管理全社会粮食行业上来;在方式上,要从直接参与管理企业经济活动转变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宏观管理和监督指导上来。其次,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摆正部门利益与全社会宏观管理的关系,做到政企彻底分开,只有这样,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才能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流通秩序,才能在粮食流通活动中当好“裁判员”的角色。

篇2: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之我见

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

国粮政〔2005〕5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局: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依法管粮,是新形势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我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纲领性文件。为确保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纲要》,推进粮食流通管理法治化进程,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依法履行粮食流通管理的职责,提高粮食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水平,创新粮食行政管理方法,增强粮食行政管理的透明度,依法规范粮食流通活动,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护合法的粮食经营活动,推进粮食流通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二)基本目标:粮食行政管理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观念明显增强,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粮食立法和制度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粮食流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得到有效实施;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进一步转变,宏观调控、行政管理、行业指导和服务的职能得到加强;粮食行政执法程序逐步健全,行政监督体制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行为日趋规范。

二、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一)进一步转变和完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以贯彻《行政许可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粮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能取消的取消、该废止的废止、该修改的修改”的原则,继续清理粮食行政审批项目,将部分直接管理的职能转变为间接管理,变事前审批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推进粮食立法和制度建设,为依法管粮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测和预警,做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加大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力度,把好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关,做好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的监管工作,依法规范粮食经营行为;理顺粮食投资体制,抓好粮食流通设施建设和改造。通过转变和完善职能,更好地为粮食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纲要》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界定相应的行政决策权,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本部门依法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内部议事和决策制度,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三)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制度。逐步建立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制度、听取意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论证制度和行政决策公开制度。对涉及国家或者区域粮食安全及专业性较强的重大决策事项,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对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包括决策权限、决策程序和决策结果的合法性)要进行论证。有关行政决策的事项、依据和结果应依法对外公开,便于公众查阅,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建立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行政决策活动的监督,完善监督制度和机制,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程序和监督方式。对违法和不当决策的,要依法追究决策人的法律责任。

三、加快粮食流通制度建设,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

(一)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规定,及时制定相关配套实施办法。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中央储备粮代

储资格认定办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粮食监督检查工作规程(试行)》、《粮食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程序(试行)》、《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以及《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等配套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同时, 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逐步探索建立粮食安全的保障机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军粮供应管理办法、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证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要采取事前广泛的调查研究、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制度评估等有效措施,保证制度建设的质量。

(二)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粮食流通制度建设要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要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客观实际,具有可操作性,逻辑严密,语言明确、规范,有利于促进粮食流通和维护粮食市场稳定。要充分发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制度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公示、听证、论证等形式,广泛向社会征求意见。制度施行后,要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有关文件进行清理。

(三)加强地方性粮食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统一、完善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地方性粮食法规、规章在向地方政府法制机构备案的同时,也要向上一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法制机构备案。其他重要的规范性文件也要向上一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法制机构备案。对报送的规范性文件存在异义的,法制机构应当依法及时研究处理。

四、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纲要》的要求,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依法开展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建立粮食行政执法的现场检查程序、听证程序、行政处罚程序、行政许可和审批程序等。做到执法主体、执法行为、执法程序和执法形式合法,执法依据、责任、权限、手段和要求明确。

(二)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制定和使用规范的行政执法文书,建立有关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案卷,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

粮食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记录、证据材料、执法文书等要立卷归档。

(三)实行粮食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行政执法权。实行粮食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审核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执法主体资格认定,对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的,一律不得发放执法证件,不得从事粮食行政执法。坚持粮食行政执法人员上岗必持证,持证必培训,培训必考试,不合格的人员严禁上岗执法。

(四)推行粮食行政执法责任制。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层层落实执法任务。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度,对考核不合格或违规执法的人员,按照《粮食监督检查证件管理规定》给予暂扣或吊销执法证件等处理。推行粮食行政执法责任制,对执法过错或者错案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要建立和完善应诉机制,自觉接受司法机关依据《行政诉讼法》实施的监督。不断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广泛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要建立和完善外部举报制度,认真查处举报案件,切实保障举报人的权利和人身安全;做好信访工作,积极探索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机制;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核实,并依法进行处理。

(二)加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的层级监督。通过规范性文件备案、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审查、行政执法案件的转办和督办、行政执法检查等措施,不断探索层级监督的新方式,加强对下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完善对下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经常性监督制度,强化对下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执行国家粮食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并按法律规定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

(三)加强粮食行政复议工作。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法制机构具体办理粮食行政复议事项。要制定和完善行政复议工作的一系列

制度和规范,如行政复议公开制度、行政复议案件催办通知和评查制度、复议工作通报制度、复议决定回告制度等。建立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对依法应当受理而不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应当撤销、变更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而不撤销、变更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不在法定期限内做出行政复议决定以及违反《行政复议法》其他规定的,要依据情节严肃追究责任。对粮食行政复议工作成绩突出的,要给予表彰,总结和推广经验。

(四)加强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是行政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的工作,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拒不履行监督决定的,要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六、抓紧依法行政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一)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法制机构是为政府和部门提供法律服务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对法制机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法制机构建设,充实必要的专业人员。法制工作人员也要不断增强政治和业务素质,加强粮食立法和制度建设,并对法律和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做好粮食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为贯彻执行《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履行好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职责。

(二)建立健全粮食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的基本保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把加强粮食执法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粮食行政执法机构,充实人员,实行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提高执法人员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做到正确、严格、文明执法,切实履行好粮食监督检查的职责。

(三)落实经费,确保依法行政的稳步推进。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争取本级财政部门的支持,解决粮食法制建设、行政许可、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监督检查等专项经费,确保依法行政的稳步推进。

七、提高认识,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从“立党为公、执政

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领导,逐级抓落实。要结合《纲要》要求,制定具体的落实办法和配套措施,确定不同阶段的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依法行政。法制机构要自觉承担起相应的职责,每年确定几个工作重点进行监督检查。

(二)做好《纲要》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把《纲要》的宣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制宣传的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纲要》精神。认真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学习《纲要》。结合《行政许可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等专题培训,组织好《纲要》的培训工作。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对粮食流通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的观念和意识,依法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管理,为全面实现《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3:粮食购销企业财务管理之我见

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新形势下研究如何加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促进粮食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对此,笔者拟结合工作实际着重谈几点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1)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规范。账务处理程序不正规,无内部控制制度。导致财务管理漏洞多、损失浪费严重。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财务工作集于一人,职责不明,票据、档案管理混乱,丢失严重;(2)财务处理不规范。一是未按会计制度及有关要求设置系统的账务,一些常用科目只设总账而无明细账,一些业务本应该设单独账务却未设,而与其他科目混淆使用,造成账务体系比较混乱。二是会计日常基础工作较差。三是资金管理存在漏洞。有的单位没有严格按照银行规定的现金支付范围使用现金,有的单位以不规范的票据支付现金等等;(3)财务人员短缺,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主要原因是改制后的粮食购销企业实行租赁经营,承租人说了算,随意性强,仍习惯于用经验和主观判断管理经营活动。财会人员只是记账算账,帮企业报税、跑银行,而财务管理中的预算、决策、参与管理等重要职能未充分发挥出来;(4)会计核算手段和工具比较落后,计算机等先进的工具未得到应用,会计电算化程度低。

2.会计信息严重失真。(1)未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及时核算企业各项收支和盈亏,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成果;(2)账务处理、核算不及时,所发生业务不能在当月进行处理,信息反映滞后。漏记、错记现象普遍,乱设.乱划、乱转科目,核算不够准确,账实、账账、账表经常出现不相符的现象;(3)会计业务记录与实际经营情况严重脱节,重要经济资料丢失,虚假票据严重;(4)随意上报数据,随意提高商品成本,虚列利润、虚报亏损,导致会计报表数据失真;(5)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政策难以执行到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行为时有发生。

3.会计法规意识淡薄,财务活动随意性大。(1)随意制定制度。少数企业以包干或租赁为借口,自行制定无法律依据的财务管理制度,随便提高各项费用、劳保待遇及其他补助标准;(2)随意设立账簿,进行账外核算;(3)随意上报数据,随意提高商品成本,虚列利润、虚报亏损,导致会计报表数据失真;(4)专项资金不能专款专用。本应用于收购和修仓的专项费用挪作它用或滥用滥支,甚至直接挪用收购资金。

4.经济责任意识淡薄,内部财务管理混乱。(1)新增资产手续混乱,存在着市场价格与企业购进价格不相符的现象;(2)资产变卖处置混乱,有些企业只顾眼前利益或另有所图,置国家有关政策于不顾,擅自将企业的固定资产便宜卖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3)资金管理混乱,职责不清,缺少监督;(4)费用开支混乱,企业巧立名目扩大开支范围,导致成本费用急剧上升。

5.账面亏损严重不实。自实行"粮改"以来,粮食企业大面积亏损的势头基本得到控制,但部分企业仍出现了亏损,除市场、政策等方面原因外,自身财务管理力度不够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1)在粮企改革过程中,忽视了对购销企业内部体制机制的完善;(2)虚挂往来项目,人为调节利润,实行租赁经营的企业盈亏多少由承租人个人说了算,认为只有亏损了,才能享受国家减免税政策;(3)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4)主管部门受利益驱动,仍在给购销企业的业务活动施加影响和压力,造成购销企业难以完全按制度要求进行财务管理。

二、解决的方法与对策

1.强化财务基础管理,理顺财务工作秩序。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性质如何,都应该依法建立健全会计机构,制定本企业的内部财务制度,有序开展工作。建立健全会计内部监督机制,强化会计的外部监督工作,推广会计电算化。就基层粮食购销企业而言,还没有产权制度改革,仍是国有企业性质,享受的是国家税收减免政策,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从事国家政策性粮食营销。一要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保证财务决策及财务计划真正得以有效地贯彻落实,在抓好企业基础工作的同时,注意确保会计工作秩序和工作质量,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建立会计账簿和会计档案,严格会计核算,强化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二要抓好粮油物资管理,严格实行粮油物资收发制度,定期进行实物清查,确保账实相符;三要严格财务收支审批手续和领报制度,实行内部控制监督。做到财务收支制度完整、手续完备,符合处理业务职责的分管原则。

2.更新观念,提高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的不断加快,国有粮食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企业的生存发展、职工的稳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都要求企业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笔者认为,作为财务管理人员,要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树立起新型的财务管理新观念。首先是经济效益观念。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必须牢固树立经济效益观念,强调实干精神,事事要有结果,反对无效劳动。在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开源"与"节流"并举,应按"以销定购,以效定购"的原则经营粮食,以此来更好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其次,还要树立风险观念、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观念、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现金流量观念、财务公关观念以及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观念。

3.控制成本费用,减少费用支出。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着力推行行之有效的费用管理办法,实行责任成本考核。一是根据上年成本费用水平,考虑当年影响成本上升和降低的因素,确定当年成本费用目标;二是建立成本费用目标管理责任制,重点加强对运杂费、差旅费、保管费、修理费、工资和利息费用的管理,将成本费用指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责任控制;三是搞好成本费用分析考核,比较成本费用差异,制定改进措施,将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目标同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切实降低流通费用和经营成本,节约费用支出;四是要加强对购置资产和业务招待费等容易发生漏洞的费用的监管,同时要压缩办公费等非生产性费用开支。

4.严格会计核算,如实反映企业盈亏。要按照"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和《有关粮油业务会计核算讲解》等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企业盈亏,严禁弄虚作假。要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核算补贴收入,企业销售收入要及时入账,正确反映企业盈亏。要加强对粮食损失损耗的核算管理,对正常的粮食损失损耗,要按照有关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切实纠正和防止乱摊成本或少摊少提费用的现象,不得隐瞒企业收入或多计企业成本。要高度重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分析,建立和完善财务分析定期报告制度,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为做好扭亏增盈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篇4:漫谈贯彻初中语文创新教学之我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现状;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36

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就是要从我国的教育入手,只有教育教学的创新,才能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然而,语文教育教学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和提高其他综合能力的基础,所以重视语文创新教学就成了广大语文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教学呢?凭着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和对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学习与理解,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的现状

1. 课堂发言不积极

上课学生兴趣低下,这使课堂变得没有任何生机,有的学生不喜欢主动发言,得过且过,甚至很多学生害怕上课回答问题,这是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要正确地引导孩子认识到课堂的意义,主动举手发言是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的关键。举手发言不仅是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主动能力,也是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在讲课堂习题的过程中有知识难易渗透的标准。

2. 教学方式单一

我们现在的教学中,仍以“黑板、粉笔、教材”为主,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初中生是活泼好动的,缺乏耐力,无法集中注意力,同时课堂上缺乏互动,所以很容易溜号,回答不上问题,或者不愿意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沉闷。

3. 教学理念老旧

目前,语文教学多是以教师讲课为中心,强调学生勤奋刻苦,教师在讲台上讲,不重视学生的听课状态,学生有时会听得昏昏欲睡,这对学生的学习十分不利。

4. 过分依赖教材

语文教学是一项具有灵活性的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过度依赖教材是不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教材只是一种引导,可是目前大多教师的教学还是依赖于课本,书上写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并且还会要求学生大段大段地背诵。这样更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思维的创新,使学生反感,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这与我们的语文教学目的大相径庭。

二、提高初中语文创新教学水平的措施

1. 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起点,它主要是指学生在读写听说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心理趋向,由好奇心、求知欲、创新需要等因素构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创新教学,对任何一篇课文,一次作文,一项活动都产生极大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持续的,可以发展的:在任何一次课或一项活动中都有强烈的求知欲,这种欲望是不可截止的:对任何一篇课文,无论是从内容到表达方式还是从结构到语言技巧,都敢于怀疑,敢于挑战,不盲目附合;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有独立思考的习性,有超越别人的愿望。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激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于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又不是固执己见:敢于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又不是目空一切:敢于对书本中的“定论”提出挑战,又不是无知妄说:敢于对课堂上教师不适宜的解说说“不”,又不是蔑视师长:敢于坚持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的良好习惯,又不是离群索居,远离集体。总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激励学生敢于思考,肯于钻研,勇于尝试实践,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的奥妙。

2.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1)在教学中常给每一个学生以展示自己的机会。如,在课堂上常设计一些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皇帝在举行游行大典结束后,发现自己受了骗,将会怎样?这个问题,让每个学生去想、去说,并鼓励大家:谁先想好谁先说。会出现那些语文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也能说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即使说错也不要紧,教师再加以引导,这样让他们在错中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并教育学生,对答错问题的同伴,不要有讽刺、挖苦和打击的语言出现,要尊重、关心、鼓励他们。让他们这样去想:每个人都要同全班同学一起进步,每个人都要想我是最棒的,每个人都会成功。大家在学习中要关心别人,这樣全班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去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3. 变“教”为导

现在教师不重于“教”,而是指导学生“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

4.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采用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使学生有兴趣地进入情境学习,促使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而且对达到课堂教学目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提下,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

语文课堂中掌握知识固然最重要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积极的学习习惯更是重中之重。所以,语文教学需要创新和改革。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主动地探索钻研更具有实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乐在其中。

篇5: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之我见

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之我见

笔者从图书馆管理服务入手,为进一步改善图书馆流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

作 者:郭渭萍  作者单位: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福建,莆田,351254 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252.5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流通工作   读者服务  

篇6: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之我见

201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纪念广东省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令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工作者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是更好地履行科协的工作职能,努力开创江海区科协工作新局面的基础。

《讲话》是站在建设创新型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和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了我省重视发展科技事业的成绩和经验,科学分析了我省经济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深刻阐明了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组织的历史使命,对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组织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是一份具有鲜明广东特色、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和科协发展规律的重要文件。对于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江海区的科技工作和科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

一是要深刻领会《讲话》对建设创新型广东的新期待。汪洋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如果说过去30年,广东靠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资源投入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长期保持全国第一;今后30年,我们必须依靠傍科技“大款”来加快经济质的飞跃,实现从“拼汗水”、“拼体力”向“拼知识”、“拼科技”的转型,以强有力的经济核心竞争力塑造广东发展新优势。1

“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我们按照中央“主题主线”的要求,认真落实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任务,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更好地贯彻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再创我省科技工作新辉煌。这既是对建设创新型广东的新期待,也是江海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江海,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必然要求。

二是要深刻领会《讲话》对科技工作者的新希望。汪洋书记的重要讲话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勇攀科学高峰,抢占世界产业技术的制高点,更好地履行建设创新型广东历史使命,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勇当先进生产力开拓者,在推进自主创新、改善社会民生方面有更大作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勇当科学文化的传播者,在增强科学理性、弘扬创新精神方面有更大作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勇当崇高思想品格的实践者,在继承优良传统、促进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方面有更大作为。这既是对我们科技工作者的新希望,也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应承担的历史使命。三是要深刻领会《讲话》对科协组织的新要求。汪洋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新时期我省科协工作的发展目标、服务宗旨、工作体系和工作成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协组织要继续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要

2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地履行“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职能,在积极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的试验田和全面履行科协职能的示范地上下更大功夫,努力争当推动科协事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科协组织要着力推动科学技术繁荣和发展,更好地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科协组织要着力推动科学技术普及和推广,更好地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科协组织要着力推动科技人才成长和提高,更好地服务科技工作者;科协组织要着力强化科技工作者之家功能,更好地加强自身建设。这既是对科协组织的新要求,也是做好科协工作的行动指南。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要紧密结合江海区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同时要把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与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科协八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实施广东省科协“十二五”规划,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推进“三服务一加强”各项工作,在积极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的试验田和全面履行科协职能的示范地上下更大功夫,取得更显著的成效,努力争当推动江海科协事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一是着力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要充分发挥组织网络、人才智力和科学技术优势,加强江海区科技思想库建设,建立完善各级领导干部听取高层次专家意见的“直通车”制度,大力开展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决策咨询和建言献策工作,把科技工作者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积极参与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

3强学术交流,繁荣学术思想,广泛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农村聚集,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为创新社会管理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着力提高为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的效益。要充分发挥好科协作为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切实履行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职责,广泛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科普活动,扎实推进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和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加强江海区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建立应急科普服务机制,提高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公众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处理日常工作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是着力提高为江海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质量。要坚持把联系好、服务好科技工作者作为基本职责,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职责,不断创新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方式和方法,拓宽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范围和领域,及时掌握科技工作者的状况,充分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在党和政府与科技工作者之间建立起畅通稳定的沟通渠道,为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干事创业、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江海区建设一支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作贡献。四是着力提高科协组织自身建设的效能。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科学技术发展趋向和科技团体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从组织建设、队伍建设、4制度建设、条件建设和理论建设等方面切实加强科协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江海区科协服务大局、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增强科协组织对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江海区科协的重视和支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科协工作的领导,支持科协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自主开展工作,定期听取科协工作汇报,关心科协干部成长,保障工作经费,为科协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学习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是江海区科协系统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要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工作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理解、全面把握《讲话》的精神实质,并自觉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科协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是要认真组织好传达学习。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讲话》精神和纪念广东省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精神。要结合江海区的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认真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工作者学习《讲话》精神,通过学习,把科技工作者和科协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二是要加强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江海区科协系统的各种会议、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广泛宣传《讲话》精神,广泛宣传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学习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情况,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营造“努力争当推动科协事业科学发

5展的排头兵”的良好氛围。

篇7: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之我见

----宝丰县粮食局

从事机关纪检工作多年,我深深体会到: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廉洁自律,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至关重要。下面就我局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本人的感想及体会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粮食局担负着贯彻执行国家粮食流通和粮油储备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落实上级粮食流通体制和粮油储备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及管理规章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县粮食平衡;负责我县国家粮食计划管理和销售管理,组织指导粮食购销企业落实国家定购粮食计划;负责我县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并完善粮油市场信息网络,搞好市场预测;会同有关部门搞好粮油价格管理,加强对全县粮油市场的监督与管理;配合有关部门打击粮油商品生产经营的假冒伪劣行为等多项职能,涉及面广、服务面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自从接任局纪检书记以来,我着力加大力度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十分清楚作为单位的纪检书记,一定要对本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责。

今年我局按照县纪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中“围绕总体目标、强化责任意识、夯实工作基础、规范运行机制,严格责任追究、促进工作落实”的总体目标,对全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并结合各班子成员主管的工作,23

另外领导干部要承担起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的责任。教育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道,强化廉政意识,领导干部必须先从源头做起。大量的事实告诫我们,干部无论职位高低,如果放弃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变成谋私的工具,最终只会葬送自己。我们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抓好廉政教育,才能从根本上筑牢防腐变的防线。为了使反腐倡廉教育实现制度化,我们将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作为全局党风廉政教育的中心工作。通过举办各种法制讲座、反腐倡廉成果展、组织观看录像片、开展知识答卷等多种活动,对广大党员干部起到了深刻的警示作用。同时着重抓好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和诚信教育。从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手,使领导干部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地用好手中权利,解决少数干部无视道德规范和党的约束,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问题。以此同时,我局一直积极开展艰苦奋斗、廉洁从政教育,以此增强领导干部抵制歪风的自觉性。一是开展宗旨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挂放在心上,自觉深入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自觉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一切歪风邪气作坚决斗争。二是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注意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树立以人民利益为重的观念,切不可把党和人民给予的地位和权力,当作为自己和家庭成员谋取私利的手段,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三

下属领导的看法和意见,通过意见征询,听到了群众对干部个人的意见和要求。三是“聘员”示范,在行风评议过程中,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中聘请了29名行风监督员,对监督员的重视和信任带动了广大群众对行风评议监督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行风好转。

另外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可行措施确保工作推进。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目标管理办法,明确领导干部的责任,把责权统一到一起,谁主管谁负责,出了问题进行责任连带追究。近两年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比如:健全粮食执法岗责体系,规范检查考核,实行分级连带负责制;开展各科室之间的“互评”,以民主生活会、民主测评等方式敞开言路,各种“评优选先”完全以公开方式进行;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互联”,通过设立“意见箱”、发放“意见征求表”、举行座谈会等形式,听取来自外部的意见和建议;深化政务公开;严格粮食购销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审计工作;加大外部监督力度;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严格执行责任追究等。

篇8: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之我见

关键词: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

1 我国流通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流通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 流通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 现代流通方式快速发展, 对外开放成效明显, 流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我们对流通业先导地位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流通领域改革相对滞后, 市场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农村市场开拓不力, 流通现代化水平不高, 消费环境有待改善, 聚合辐射能力尚需要增强。这些差距既是潜力, 也是压力和动力。

现代流通业的实质是流通现代化。流通现代化的标志是连锁化、网络化、信息化。也就是说, 实现连锁化、网络化、信息化是现代商品流通业发展的趋势。国际先进经验表明, 高度连锁化能使流通企业充分发挥规模优势, 通过统一进货、统一定价、统一促销、统一核算, 能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2 加快现代流通业发展的措施

2.1 正确认识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实现流通观念的现代化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关键产业, 是拉动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产业。特别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 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 更是让流通业显得格外重要。在认识上要克服四个方面的误区。

一是流通业不创造价值。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 以流通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门类越来越多, 占GDP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如美国经济G D P中6 0%以上来源于流通业。从国际上看, 加工制造业创造价值是30%, 而流通过程创造的利润是7 0%。如生产一台D V D, 中国留下来的加工费才2.5美元, 交的知识产权费是10多美元, 到了美国就卖50多美元, 大量的利润是在流通的过程中产生的。

二是发展流通业必须以其他产业发展为基础。发展流通业并非一定要排在其他产业之后, 如香港的流通业非常发达, 可以说是其经济支柱, 支撑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这是其2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 必须改变过去割裂其他产业看流通的狭隘观念, 做好流通业与一、二产业的链接, 做到一产优, 二产强, 流通更强。

三是流通业发展不可超前。现代工业的发展离开了流通业的配套发展, 就不可能发展起真正的现代工业;流通业也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繁荣的商贸流通等社会服务业, 就不可能产生强大的投资吸引力。

四是认为流通业的发展不一定要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步。事实上流通业发展程度直接关系着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 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比如,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的发展与商品市场的发育密切相关;流通业发展的滞后, 直接制约了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

2.2 通过改革和重组, 引导流通企业做强做大

以现有流通骨干企业为重点, 运用市场规则而不是用行政命令的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创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大集团战略, 通过兼并、联合、合资、合作、股份制改造等资本运作方式, 重点培育一大批大型骨干连锁集团, 走跳跃式发展的路子。大型骨干连锁企业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 通过输出无形资产、品牌商誉、管理经验与技术等发展特许经营, 扩大企业规模。众多中小企业, 通过批发主导型或零售型的自由连锁, 实现联合采购, 增强市场竞争力。

2.3 创新流通方式, 进一步提高流通现代化

以发展连锁经营、流通配送为重点, 大力推进流通方式创新, 尤其是将现代流通方式与相对落后的农村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 积极引导大型连锁企业将其网络延伸到村镇, 进一步提高连锁经营的规模和水平。同时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 发展第三物流业, 塑造多层次、多类型的物流配送格局。支持流通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 普及管理信息系统 (MIS) 、时点销售系统 (POS) 、条形码等的应用, 积极探索传统产业、有形市场、连锁企业、物流企业等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形式, 促进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机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 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单列一节。明确提出物流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标志现代物流企业地位得以确立, 使物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4 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 实现流通业人才的现代化

推进流通现代化, 关键是要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支熟悉现代流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各国间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对发展流通业来说, 能否在发展中争取主动, 夺得先机, 最根本的是人才。目前, 流通业人才流失严重, 制约了流通业发展的步伐, 因此应从战略高度出发, 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为方向, 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流通业奋力崛起的一项重要措施。要下决心引进人才, 大胆引进和使用那些懂经营、善经营、精通流通工作的专业型人才。有关部门要多层次培训人才, 除了学校的培训、社会的培训, 商贸企业也要选派人员到世界知名企业如沃尔玛、华联、家乐福等企业去学习。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流通人才队伍, 要开展商贸流通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职业技能竞赛等, 不断提高流通产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2.5 处理好引进外资与发展流通业的关系, 推动流通现代化

流通领域利用外资要在“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指导下, 同调整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扩大出口、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相结合, 在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 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要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为重点, 扩大开放范围, 鼓励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配送为重点, 鼓励利用外资对传统商业进行改造, 加快建立现代流通体制。要优化外商投资的业态结构, 推动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和百货店等业态向更为广阔的地区发展, 主要以便利店、中型超市、专业店等国内相对缺乏的业态。今后我国商品流通行业在继续大量引进外资的同时, 要更加注重和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和人才, 通过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和发展, 改变我国流通行业技术陈旧落后、人才缺乏的状况, 增加流通的科技含量, 加快提高我国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

总之, 进一步加快流通业发展, 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新型工业化, 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 促进城市带农村, 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是扩大内需, 拉动生产, 增加就业, 完善城镇功能, 保障消费安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宋则.流通现代化及流通业竞争力研究[M].商业时代期刊, 2006 (4~6) .

[2]商务部.流通业改革发展纲要, 2004.

篇9: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之我见

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现状。

现代化新技术的应用, 使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流通服务方式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 从而也改变了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流通服务, 摆脱了以前借借还还的大量手工劳动, 节省了人力、物力与财力。主要表现在:1.1.1实现了计算机借阅的流通工作方式, 主要是扫描仪、监测仪的利用。流通服务中利用扫描仪加快了借阅的速度, 提高了借阅效率。监测仪除用来防止少数读者有意或无意地将图书带出以外, 还可以用来统计某时段的读者流量, 结合流通软件系统中图书借阅的统计信息, 对图书馆利用率的各种指标进行统计。1.1.2通过图书馆的书目查询系统, 读者可以在校内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查询到某种书刊的馆藏情况的详细信息, 同时也可以在网上预约所需的书籍, 同时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对那些图书将要超期的读者进行网上的催还工作。读者也可以在网络中查询自己的借阅信息、借阅历史, 并可以在网上办理续借手续, 大大节约了读者的时间, 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1.1.3数据库分系统的利用, 保存了读者信息、图书信息及借阅记录等数据, 使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利用记录可以将借还书制度规范化, 避免执行罚款制度中的人情因素。同时还可以准确全面地从多个角度对馆藏流通质量的各种指标进行统计, 为图书的定量管理提供依据。

1.2 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现存的主要问题

1.2.1馆员的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能力亟待提高。个别馆员在思想上还认识不到流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认为流通服务工作无非就是为读者办理借还书手续的简单劳动, 因而主动服务观念不强, 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有一些馆员习惯于被动服务, 接待读者不够热情, 懒于巡视书库, 对于读者所提出的问题也是耐心、周到不足, 任由读者在书库中自己寻找。1.2.2某些馆员专业素质不高, 沟通能力欠缺。有些馆员自身素质不高, 业务能力较差, 服务系统运用不熟练, 不了解新书的最新信息, 读者借阅文献时, 不能给予及时的提供和帮助, 有时遇到读者向馆员咨询问题时, 有些馆员态度不好, 不能及时解答读者疑问, 缺乏与读者的沟通和互动, 不了解读者之需求, 读者得不到满意的服务, 不能顺利实现借阅的目的, 影响到读者的借阅行为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从而影响到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积极性。1.2.3读者文明素质偏低造成图书损坏严重。当前由于高校流通服务部门采用了开架借阅的服务方式, 提高了各类文献的利用率。但是, 在开架借阅的过程中, 由于读者道德素质的参差不齐, 不能正确使用代书板, 在书架上随意抽取, 随便拿书、放书的现象时有发生, 将图书乱丢乱放, 所以图书乱架现象普遍存在。还有读者, 对图书“开天窗”“挖段落”或随意在图书上划圈划线乱写批语, 给图书造成损害。更有甚者, 个别读者发现自己喜欢的好书后, 不想让别人借阅, 就实施了藏书行为, 甚至将自己喜爱的文献资料窃为已有, 造成图书丢失严重。所有这些, 使得原本有序的图书变得杂乱无序, 以使得读者查找困难。这一切就加深了馆员和读者的感情鸿沟, 形成了两者之间的对立情绪, 从而降低了馆员对读者的服务热情, 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2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创新

2.1 创新管理服务理念, 优化服务质量。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图书馆是直接为读者服务的一线部门, 把“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作为图书馆的行为规范, 馆员要树立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职业精神和信念, 不言苦、不言累、不言烦, 克服一切不利于服务行为的心理障碍,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热忱对待读者, 要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供读者所需, 使人性化服务在工作中得到体现, 让馆员能充分发挥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并动用现代化服务, 以娴熟的业务、热情的态度为读者服务, 做到“有问必答, 有问必回”, 在读者的心目中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真正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

2.2 加性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 开展主动性服务。

信息环境下, 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应该发挥“窗口”作用, 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拥有大量的读者, 要利用这个机会, 多与读者沟通与交流, 听取读者对图书馆的建议与意见。在现代社会中, 个人的自我意识有了提升, 每个人对图书馆的需求各不相同, 读者希望吸收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 并以个人喜爱的方式接受。这就要求馆员培养主动沟通的意识, 增强与读者的沟通能力, 缩短馆员与读者的心理距离, 为读者排忧解难,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让读者满意。要针对每个读者的不同需求开展多样化服务和提供个性化服务, 指导读者阅读学习, 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帮助读者掌握先进的检索文献的方法和技巧, 让读者在文献知识的宝库中更快、更好地搜集所需文献资料。面对社会的需求, 图书馆的服务开始走出图书馆, 面向社会, 面向需求, 上门服务。我校图书馆馆员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 主动与学生联系, 采用新的服务方式, 主动为读者服务。我们利用文艺晚会、演讲比赛等形式, 展现新时代大学生形象, 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我们利用文艺晚会、演讲比赛、办读者之家等活动, 充分展现新时代大学生形象, 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同时,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会他们学会化解自己的情绪、重视心理卫生,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创造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 促进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形成。

2.3 积极开展读者教育服务。

高校图书馆读者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 他们都是受过或者正在受高等教育, 大多数具有良好的素质。我们学校在工作实践中, 发现有很多读者不懂得如何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 图书馆必须做好如下的读者教育工作。首先, 对新生开设入学教育课程, 使他们初步掌握图书文献资源的种类和藏书组织与排架方式, 向他们宣传馆藏检索系统的作用和使用方式, 为他们充分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重视人才培养, 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

要做好网络化时代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馆员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知识面, 又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设备的检索和分析能力, 也要具有某一学科领域的专深知识和某些新兴学科的知识。为此图书馆馆员必须学习新知识, 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 还要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了解和熟悉库藏情况熟练运用检索工具, 能快速准确帮助读者查寻所需的文献资料, 积极主动为读者推荐优秀图书和提供参考咨询服务, 虚心听取读者的意见和要求, 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努力使服务效果让读者满意, 以高素质和优质服务来赢得读者的依赖和好感。我校图书馆加紧对现有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 努力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学习, 通过参观、交流及“送出去、请进来”等形式, 拓宽馆员的视野, 更新知识、储存技能, 从而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 图书馆员才能真正成为特定专业文献信息和相关专业的读者之间的中介和纽带, 成为知识信息的导航者。

综上所述, 做好高校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工作, 就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成为具有崭新服务观念、服务技能的新型馆员, 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在流通服务的工作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摘要:对于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对如何提高馆员的素质, 搞好读者服务工作, 提高流通服务工作质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馆员素质

参考文献

[1]臧英杰, 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2007 (7) .

[2]张莉,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应对策略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 2003 (4) .

篇10: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之我见

一、管理制度建设人性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定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是读者服务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有利于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 为保证读者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以制度规范读者行为, 保证图书馆工作有序、正常运转, 如阅览室管理制度、图书借还制度、书库管理制度、读者损毁遗失图书赔偿办法等。通过张贴告示、校园网站平台、新生入馆教育等渠道, 将管理制度公开化, 读者进入图书馆有章可循, 管理人员工作有据可依, 同时规范读者进入图书馆的行为。制度一旦制定就要坚决贯彻、严格执行, 避免朝令夕改。

2. 管理措词人性化。

管理措词上避开“严禁”、“不准”、“罚款”等强硬词汇和命令式语气。如, 视频监控探头旁醒目的提示标语:“做文明读者, 珍惜学习资源”、“书籍是大家的, 让我们共同爱护”;图书馆进出门禁旁的友情提示牌:“馆内书籍外带须办理借阅手续, 以免触动警铃”。

3. 阅览、自修大流通制。

阅览室兼作自修室对学生开放。学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 教室相对紧张, 阅览室兼作自修室对学生开放, 既使学校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又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书库与阅览室的功能融为一体。读者既可以在馆内随意浏览报刊书籍, 也可以通过书目检索计算机查询所需文献, 然后到相应书架上取阅, 特别是为借书册数已满的读者提供了极大的阅读便利。

4. 读者占位计时制。

针对少数读者占座位的情况, 采取在有书无人的座位, 对后入座的读者发放“计时牌”, 读者占座超过半小时, 后入座读者即可使用该座位。通过该制度的执行, 提高了座位使用率, 有效避免了占位纠纷的发生。

二、管理人员素质建设精细化

流通部管理人员与读者面对面接触, 一言一行都影响着读者的评价, 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服务态度、技能水平建设是保证读者服务质量的重要条件。

1. 加强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的建设。

以环境卫生、书架整齐、排架准确为工作考核指标, 促使工作人员自觉对阅览室进行经常性地巡视和整架, 随时把归还图书上架, 及时纠正排架错误, 同时可以及时发现、纠正读者的失范行为, 维护好环境卫生和阅览秩序, 尽最大可能保证优良的阅览环境。

2. 从细节处培养馆员良好的服务态度。

管理人员应讲求用语文明, 避免言行的随意性。管理人员应善于通过诚恳热情的目光、善意的微笑、简明的手势, 与读者达成默契, 促进双方的沟通与理解, 从而较好地获得读者的支持。如, 从读者进入阅览室那一刻, 管理人员应点头示意, 用亲切的目光注视他们;在读者借还书时, 管理人员应该轻拿轻放, 而不应丢摔;在与读者谈话时, 管理人员的目光应注视对方, 切忌游离不定或眼睛盯着电脑回答读者的咨询。

3. 妥善处理读者违章事件。

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读者热情、敏感而冲动, 管理人员经常会遇到一些读者违章事件, 若处理不当, 将会在读者心里留下阴影, 因此工作人员应牢固树立妥善处理违章事件的意识。管理人员应耐心倾听违章者的陈述, 向违章者明示图书馆的处理办法, 说明违章带来的不良影响, 让违章者在思想上认识到错误。整个处理过程应使用商量、婉转的语气, 使读者感到亲切, 感受到工作人员的诚意。谆谆教导让违章者能够自觉地接受处理结果, 切忌与读者发生冲突。

4. 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服务技能水平。

图书管理员不仅仅是一个借还书登记员、图书整理员, 还应具备较强的情报意识和专业知识、计算机以及网络知识等。通过开展培训教育, 提升馆员的业务技能水平, 管理人员能够迅速、精准地为读者提供信息, 高水平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在值班人员分组上, 注重知识互补、专业互补, 实现人员最佳组合, 打造一支沟通能力强、应变能力强、综合处理问题能力强的管理团队。

三、与读者保持良好沟通常态化

图书日益更新, 保证图书资源适应教学需求、学术科研需求、读者兴趣爱好需求, 因此应该与读者建立良好沟通, 收集读者意见和建议信息, 不断解决读者的需求, 以“读者满意”为工作目标, 追求卓越服务。

1.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交流。

读者可通过图书馆主页上设置的“读者意见箱”、“馆长信箱”进行留言、投诉, 图书馆专人负责读者处理读者留言, 解答读者提问、处理读者投诉, 努力实现读者的合理建议和要求。如, 有读者提出自习座位不够多, 并建议利用宽敞的过道空间设置书桌, 后来经过图书馆与学校协商, 结合读者的建议研究制定出解决方案, 在馆内新增加了220个自习座位, 得到了同学们的极大赞许。

2. 合理利用图管会及勤工助学岗位。

学院学生会设立专门图管会, 负责协助维护图书馆日常秩序、纠正读者失范行为以及配合图书馆做好宣传工作等;另外图书馆有相对固定的勤工助学人员, 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经过一定培训与实践, 与管理人员一起参与阅览室管理。学生之间易于沟通, 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对提高读者服务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如, 有读者向图管会提出图书馆文化渲染氛围不够重, 图书馆经过广泛征求读者意见后, 在馆内中央大厅设立了大幅文化墙, 介绍本院任课教师的著作以及图书馆新增书籍, 并定期更新, 既促进了学生对任课教师的了解又增添了些许文化气息。

3. 定期开展问卷调查。

实践表明, 问卷调查是比较直接的一种与读者沟通的方式, 如今年4月份我馆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读者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了45道题, 问题涉及图书馆的使用率、图书馆图书品种与适用性、读者个人兴趣等三个大方面, 面向金陵学院的学生发放纸质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380份, 回收问卷369份, 实际有效问卷363份, 发放形式为随机抽取在馆阅读的学生征询意见和由图管会同学前往自习教室定时发放。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我馆有两方面工作需加强, 一是自我宣传工作有待加强, 主要包括图书馆为学生学习生活所提供的便利以及允许借阅书籍数量的限制等管理制度方面;二是图书的种类和数量有待加强, 特别是课外文学、休闲娱乐方面的图书。我馆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改善。

4. 加强与教师的交流沟通。

图书馆定期组织人员到各个院、系走访, 与教师交流沟通, 了解每学期的课程以及授课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参考文献, 了解图书馆是否具备教师提供的参考文献, 当教师提供的教学参考文献被借出后, 应能为学生推荐适宜的参考文献, 以满足教学需求。对需要长期利用特定图书文献的教师, 管理人员定期为其办理图书续借手续, 主动为教师提供教学方便。

四、结语

对于高校图书馆流通管理部, 在特定的软、硬件资源条件下, 应以读者满意为工作追求, 在制度建立上贴近读者需求, 在日常管理上提升管理人员的服务素质, 保持与读者的良好沟通,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从而保证读者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钱学进, 朱红兵.高校图书馆读者细节服务及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20 (13) :30-32.

[2]张虹.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人性化服务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21 (25) :23-24.

上一篇:学校食品应急演练总结下一篇:政法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