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复习建议

2024-06-02

2019高考化学复习建议(精选10篇)

篇1:2019高考化学复习建议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建议

采访对象:田军 北京四中化学高级教师、名师

“高考夺标”无疑是我们高三复习的最主要目标,怎样才能保证高考中有出色、稳定的发挥呢?近日我们采访了北京四中高级教师田军老师建议广大高三学生首先要从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两方面努力。

一、心态――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活在当下

进入高三以后,有两种状态是常见的,也是我们最需要警惕的,一就是根本就紧张不起来,进入不了状态,这样导致的就是学习效率很低,学习成绩下滑或处于低迷状态;二就是紧张过度,老是担心最后的结果,但是没有行动,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永远被现实和想象中的结果困扰着,最后成绩也是不断下滑。这两种状况的学生到了高考临近的时候都会严重的丧失信心,甚至产生心理上的恐惧。我们现在的心态什么样是最好的呢?那就是“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老是为最后的结果紧张和担心是毫无意义的,因为那种虚无缥缈的假设完全是我们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我们只有把所有的用心都放在过程上,最后的结果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在人生的过程中,在现实操作中我们应该把目标分解,给自己设计发展的阶梯,按部就班的完成我们该完成的任务,这样说来高三应该“活在当下”,走好每一步,也就是说认真对待每一个月、每一个星期、每一天,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道题,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做好每一个“一”),每一步都走好了,最后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二、知识――夯实基础、扬长补短

我们一直强调要落实基础,对于高考来说,基础知识多牢都不为过,借用一句广告词,没有最扎实、只有更扎实。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基础的落实,主要基于三个原因:首先,没有扎实的基础,最后根本就冲不上去,到了最后大综合的时候,就会进入瓶颈阶段,漏洞百出,学习首先要抓微观,要抓细节,要弄懂弄透,做到怎么问都问不倒;其次,现在的高考整体难度是下降的,更加注重基础的考察,如果我们基础不过关,最后高考关我们就过不去;最后就是高考的特点,高考的题是千变万化的,要考原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形变神不变,神就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方法”,我个人总结高考的特点是“主干永远是主干,热点常常是热点”。那什么是基础呢?这就一定要听老师的,要跟着老师走,不要走弯路,不要做事倍功半的事情。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落实要按部就班,不能急功近利,我们要知道欲速则不达,盲目做难题和过早做高考真题都是不合适的。

学科发展一定要均衡,要有优势科目,但绝对不能有劣势科目。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除了把优势学科学得更好之外,更主要的任务是把劣势学科给补上来,有的`学生总是说自己不适合学哪个学科,我看不是,第一是心里暗示的结果,仗还没打呢就认输了可不最后就得输;还有就是对自己太温柔了,得狠一点,只要狠下决心猛下功夫,成绩就能上去,想做就能做好。

三、计划性、条理性,执行力

对于高三的复习来说特别忌讳打无准备之仗,不能无计划做事情,脚踏西瓜皮溜到哪儿算哪儿就好比是无头的苍蝇瞎撞。计划的制定要科学、实际、有效,要符合高三的规律和特征,也得符合自己的基本情况。从宏观来讲的话,整个高三一年,分为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怎么才算达标了我们得清楚。高三总共分为七个阶段:

阶段 任务和特点 达标标志

高二第二学期下半学期 全面准备阶段:心理准备,自我分析(学习状况、身体状况、生活状况) 把自己看成是高三的学生,有紧张感;明确自己最后的目标,知道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清楚自己暑假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高二暑假 学生自主进行全面复习:作业,为高三复习做预习作业按考试的要求做,认真改错;下学期复习时没有基础知识的障碍

高三第一学期 综合复习阶段:梳理知识、完善知识与方法体系、形成良好思维习惯(内容多、综合性强)

知识细节过关(微观),构建知识体系(宏观),建立学科思想(思维方法),要善于思考

高三寒假 学习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也是两极分化的危险期 每个阶段都得过关,解决遗留问题,改错本

高三一模前 量变到质变,综合运用能力训练阶段(各科知识已复习完,训练时间短) 知识框架、学科思想完全建立(由套路到散打),要善于思考

一模到二模 查漏补缺,综合运用能力训练阶段 问题小题大做,知识、方法成为自己的习惯(条件反射)

二模到高考 查漏补缺,回归基础,保持心态 信心十足,期待高考

计划再好也只是计划,不落实没有实际价值,执行力非常关键。做口头上的巨人很容易,但是做行动上的巨人太难了。高三的计划要做到宏观和微观的辨证统一,既要有大计划,每一个阶段都有计划,同时也要把任务分化到每一个星期每一天,小计划的学习内容要具体到位,而且争取每个星期和每个阶段结束后都有总结,从计划的可行性、执行力、效率和效果等多个角度分析,为下一阶段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

四、从容应对备考

对于高三来说,考试是一个常态,我在上课时也总提醒大家对待考试要有从容的心态,不要总是充满焦虑。对此有几点对同学们的建议。第一,不要过于在意与他人的竞争,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是必须有的,但是我们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激励,我们应该和同学多交流,取他人之长为我所用,但更重要的还是认真做好自己的复习。第二,如果出现情绪波动这是很正常的,但是要及时调整,争取整体上做到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始终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始终充满信心的按照计划稳步推进。

五、化学学科在一模前要做的事情

首先我们要保证和教师的教学进度同步,要跟着老师走,确保复习的完整和系统,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效果。但是,我们自己还应该做的事情有:教材(两本必修和三本选修)中的化学方程式要认真落实,包括条件、配平等都不出错;要认真做错题分析和总结,而且过一段时间要重做至少一遍,部分争取做三遍,纠正自己的思想偏差;自己的薄弱专题要系统的复习,典型例题反复做;历次考试要认真总结,而且循环复习,积累考试经验,提升考试策略。

同学们,天道酬勤,智力和天赋决不是高考的决定性因素,耐心、细心、信心将为你铸就勇敢的心,踏实、扎实、落实会帮你收获胜利的果实。

(

篇2:2019高考化学复习建议

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

高考试题分析组 谢一恩 王思如 吴明广 董安照 谢亮亮 刘军

一、试题总体评价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物理部分较2017年难度有所降 低,特别压轴题25题较2017年难度下降较多。试题知识 覆盖面广,突出主干知识、注重考查五大能力,很好地体现考纲的基 本思想。整个试卷中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均为平时常见题型,或为常见题型的改编与加工。似曾相识又有新意,具有较 强的灵活性和区分度。如18题:看似平时常见模型,若 不能正确理解题中“轨迹最高点”的含义,就很容易做错 或找不到正确答案。再如21题,已知条件隐含较深,入射 方向没有告知,考生又不容易想到入射方向具有不确定性 这个隐含条件,就很容易错选B选项。

每年全国Ⅰ卷物理试题均有2至3个题目源于课本的例 题、习题、思考与讨论、插图等。如16题与课本3-1第12 页插图图1.3-3电场的叠加图很相似。19题与课本3-2第 11页例题1插图或习题5插图4.3-12都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这些题基本为送分题,如果学生不注重课本,基础知识掌 握不牢,可能送分题也不得分。

二、分题型逐题分析

(一)、选择题

今年的选择题的数量和结构与往年相同,仍由前5道单选与后3道双选构成。单选题考查的知识点都是教材主干知识,常规题型,但每个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尽量增大知识的覆盖面,体现了选择题考查思维灵活性的功能。14题涉及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及规律、位移、速度、动量、动能定理等。15题考查了运动过程分析、受力分析、函数及其图像、物体的位移、弹簧的形变量、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等。16题涉及了合力、库仑定律、平行四边形定则、相似三角形、正交分解、力的平衡等。17题涉及了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动生感生电动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荷与电流关系等。18题涉及到类斜抛、运动的分解、竖直上抛运动、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等。19题考查了楞次定律、安培定则、产生感应的条件等。20题涉及到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牛顿第二定律、线速度、角速度、自转、双星模型等。21题涉及到等势面、电势、电势能、匀强电场、电场力做功、动能定理、抛体运动等。

选择题中的5个单选题比2017年的单选题的难度略有增加,像16、17、18题都有较大的运算量,不过17题可以直接利用二级结论得到答案。单选压轴题18题,对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算能力要求较高。3个多选题比2017年的多选题的难度略有降低,19题为送分题,20题也不算难,多选压轴题21题由于隐含条件,导致难度增加,但比2017年的21题还是容易些。

从解题方法来看,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计算,既可分析推导也可排除选项,方法灵活多变。

总体来看选择题涉及知识面广,只有交流电和选修3—5中近代物理部分没有考查。

(二)、实验题

两道实验题一道力学一道电学,一小一大,结构稳定。22小题为力学实验,考查游标卡尺的读法、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一个题覆盖两个基本实验。题干较长,不仅考查了实验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同时也考查了阅读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其中游表卡尺竖直放置很有新意。第23小题是电学实验,考查了 “等效替代法测电阻”、电阻箱的读法,题干更长,对阅读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要求更高。同时对作图能力、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要求较高。图为曲线而非直线,如果做图不准直接影响第(3)、(4)问结果,即使图做准了,第(4)问的手心温度有效数字保留位数是否到位。

总之,两道实验题比较基础,难度不大。但对实验基本能力基本素养要求较高,让有实验经历和无实验经历的同学在做图能力、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上区分开来。

(三)、计算题

每年计算题均为两道,一道力学,一道电磁学,基本比较稳定。今年两道计算题比2017年两道计算题难度均有所降低。

第24小题以生活中常见的烟花弹为背景,考查了竖直上抛运动、动量守恒、动能的概念。试题涉及过程简单,上抛、爆炸、再上抛三

个过程,已知条件均为字母,降低了运算难度,不过第(2)问可能会有不少同学忘记加上爆炸前的离地高度而失分。第25小题是氕、氘两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运动情景简单,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到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常考常见模型。新颖之处是两粒子的先后运动。试题难度不大,但仍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同时考查了考生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美中不足的是第(3)问完全重复了第(1)问的过程,降低了试题难度,没有了往年压轴题的感觉,区分度降低,学生普遍容易得分。

(四)、选考题

选修3—3与选修3—4两部分的题型比较固定。今年33题与34题难度有所不同,第33小题的两小题涉及知识较广,有一定的运算量,难度中等。第34题第1小题过于简单,第2小题第1问比较简单,第2小题第2问难度猛增疑似超纲。

第33题是“多选+计算”,第(1)小题考查了热力学第一定律、气态方程、气体内能、T-V图像等。第(2)小题是常见的气缸模型,涉及到体积、压强的计算,力的平衡、波意耳定律。第34小题是“填空+计算”,填空题考查了折射率的计算及不同色光的折射率,计算题考查了简谐横波的振动图像和波动图象,波速、传播方向及质点平衡位置的X坐标计算。

整个试卷知识覆盖面广,试题难度不大,命题情景取材于现代 科技及生活实际,如高铁启动、“引力波”、“烟花爆炸”等,源 与平常、高于平常,似曾相似又没有重复。试题更加紧扣教材、突

出双基、立于常规、贴近生活、靠近科技。容易切入、不会导致无从 下手,是一套难得的好题,也为以后的命题及复习指明了方向。

三、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备考建议

针对2018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及变化,根据我市近几年来实际情况,高三物理复习基本采取“第一轮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综合能力突破,讲练+模拟”的备考模式,提出2019年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一)、对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建议

1、研读考纲 重做考题

《考试大纲》是高考物理命题的依据与原则,熟练掌握考纲的规 定和要求,在第一轮复习中老师要逐节弄清哪些知识点是一级要求,哪些知识点是二级要求。复习就有了范围和深浅的尺度,就可以分清 轻重主次,也就有了复习的方向和针对性。针对《考试大纲》、《考 试说明》及《(考试说明)全解》几本书,高三老师都应该认真阅读。《考试说明》对高考全国卷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等方面做了具体的 规定,一句话的调整、一个字的变化,都蕴含着当年高考的重要信息。只有准确理解高考命题思想,才能正确指导学生搞好复习。历年高考试题是命题专家根据《考试大纲》,本着两个有利于的 原则,即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指导高中物理教学。可以 说,高考物理试题是高中物理教学选题的范例,重做和研究近几年的 高考物理试题,是探索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和侧重点的重要途径,通过 高考试题更能准确理解和体会物理知识点和能力点在高考中的考查 角度和呈现方式。更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高考命题的特点和方向,有 利于我们在第一轮复习中选题和编制习题。

《(考试说明)全解》中明确指出:高考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 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并 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 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 把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的对应起来。

2、回归教材 夯实基础

通过试题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高考题目的背景材料来自教 材上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甚至是课本例题、课 后练习。所以在复习备考中要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上投入主要精力,不要脱离课本,教材上最 基础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突出基础的重要性,养成准确快 速的提炼物理模型的能力,避免只追求过难过偏的问题。

在第一轮复习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研读课本,引导剖析理解课本 上的关键字句、重要概念定律、演示实验、插图与物理史料、思考与 讨论、注解等,对于相似的概念、规律要加以分析比较,弄清似是而 非的说法,理解物理理论的实质意义。要求学生重做课本上每道例题、每道习题,引导学生对教材上的例题、习题进行改编,一题多问、一 题多变、一题多解、多解归一。真正理解每个例题、习题蕴含的知识 与能力的精髓所在。

第一轮复习研读课本不同于学新课,不是第一次学新课的简单重

复,第一轮复习要站在整个高中物理全局的角度,重新审视每节的每 一个概念、公式、插图、“小实验”、例题、课后练习、“思考

与讨论”等,在整个高中物理体系中的地位,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区别,构建清晰完整的知识脉络。坚持做到知识点一个不落、不留

死角,但并非主次不分平均使用力量。

每一章节复习结束,老师要指导学生列知识清单构建知识网络,对每一个知识板块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1).基本规律和公式(2).容易忘记的内容;(3).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4).经常出错的问题。真正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解题能力。

3、重视课本实验 提高复习质量

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取材于课本,主要包括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小实验、小制作等。主要考查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要求、条件控制、器材的使用、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数据测量、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等。对实验能力的全面性、灵活性要求比较高。虽然不大可能把课本实验原原本本搬到高考试卷中,但高考实验题显然是以课本实验为原型,进行嫁接组合、变形改造。如今年的22题是把游标卡尺的读法、测弹簧的劲度系数进行组合。23题是把“替代法测电阻”、电阻箱的读法,传感器的应用融为一体,与课本3-2第61页练习2具有一定的联系和相似性。所以如果课本实验不真正拿准、吃透,就难以应对改造后实验题的“新面孔”。放松对教材实验的研究,而一味地求难求新求奇,是舍本求末的错误做法。

每年的物理实验试题,不偏不怪,难度不大,可是学生总是得不了高分。原因何在?客观原因:实验需要需要亲自动手做和体验,实验试题自成体系,相对独立,与其他物理内容学习方式、思维过程、关注点不尽相同。可是很多学校根本没有实验室,做实验变成了讲实验,写实验报告变成了做物理实验习题,缺乏经历和体验。主观原因: 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对高中物理实验分类归纳、系统梳理。导致实验知识零碎,考生不能灵活运用。

所以,物理实验复习,一定要像过筛子一样,逐个落实课本中的每一个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小实验、小制作等。从实验原理、实验条件、器材使用、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数据测量、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等都要逐一引导分析,个个过关。并分类归纳、系统梳理。

4、用好一轮复习资料 提高复习效率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各校均订有一轮复习资料。现在的一轮复习资料都编的很详细,一般包括:考纲要求、教材知识点梳理、知识要点理解、典型例题、课堂检测、课后练习等。有的复习资料编写过于冗杂,有的过于粗糙,甚至有错解、错字,老师一定要认真甄别、加以纠正,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加以利用,不可过度依赖教辅资料。甚至有些老师把一轮复习当成了讲资料,完全抛开了教材,颠倒了主次。

怎样用好资料,辅助于教材,让教材与资料有机结合,打造高效的复习课堂,仍是老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5、精选习题 提高解题能力

《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但能力的培养不能靠题海战术,但离开习题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也是一句空话。

老师要以近几年新课标的高考题为范例,筛选、精选习题,选择那些中等难度、知识覆盖面广、有一定的思维含量的习题,作为跟节练习。避免选题的随意性,应付学生应付教学。

老师在习题评讲时要引导学生从文字材料中寻找关键词语、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建立物理模型。尽量做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去思考问题,增强应变能力。

总之,习题训练要走出题海,要做到精选、精练、精讲,真正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6、严格要求 培养规范解题习惯

规范解题包括审题的规范性、思维的规范性、表达的规范性。要求学生规范,老师首先要研究制定一套规范的程序或格式,讲解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习惯。

规范性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几次强调就能完成的,必须从第一轮复习的第一节课开始,贯穿于每一次讲解、每一次提问、每一次演板、每一次练习、每一次考试中。雷打不动、始终如一,直至高三毕业。

规范性训练也包括必要的答题技巧的训练,如选择题的排除法、计算题完全会做时,尽量根据题意列出必要的物理方程。

很多同学平时练习时比较随意,不注重解题规范和合理分配时间,总认为只要在考试时稍加注意就可以了,实际到了考试时与平时状态完全不一样,手忙脚乱,丢东落西,明明会的题目却做不出来或者做错,表面看是时间不够,实质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应试习惯。

常言道“平时多练兵,战时少流血”,把平时的练习当做考试,以考试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应试习惯,规范解题,合理分配时间,到考试时才能跟平时练习一样得心应手,完全展示自己的本领。

(二)对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的建议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模块专题知识网络,进 行模块专题训练及模拟实战训练。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知识比较零 碎孤立,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最终把整个高中物 理建立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对每个物理问题,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 去思考、去分析。不至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分析 运动忘了受力等类似情况发生。同时仍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基础知识 查漏补缺。从更高层面更广视角去分析解决综合性、复杂性的物理问 题。

篇3:对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的几点建议

一、科学规范进行操作

对实验操作的复习, 必须结合具体的实验, 有些实验操作的方法会因实验仪器装置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教师就必须抓住实验操作原理、结合具体实验来确定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装置气密性检验, 气密性检验的原理为:一是使被检验装置和水构成密封体系, 二是依据改变体系压强时产生的现象来判断仪器装置是否密封。但由于不同实验仪器装置的差异, 检验所采用的操作与方法也有所区别:一是“常规法—微热法”, 操作:利用热源对仪器装置微热—观察是否有气泡—移开热源—观察是否形成水柱。复习时, 对此类存在差异的同一操作也要进行对比分析, 总结归纳。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高考化学要求考生正确把握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依据具体的实验情景, 灵活地运用实验基本技能, 正确安排实验步骤、控制实验条件并处理好实验安全问题。例如:取化学式为MZ的黄色粉末状化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将MZ和足量的碳粉充分混合物, 平铺在反应管a中, 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

按图连接仪器。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氮气, 过一段时间后, 加热反应管a, 观察到管内发生剧烈反应, 并有熔融物生成, 同时, b瓶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待反应完全后, 停止加热, 仍继续通氮气, 直至反应管冷却, 此时, 管中的熔融物凝固成银白色金属。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 元素Z是什么? (2) 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为什么? (3) 反应管a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4) 本实验的尾气是否需处理?如需处理, 请回答如何处理?如不需处理, 请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金属热还原反应的理解, 考查学生能否灵活地运用实验基本操作处理实验中具体问题。确定不了MZ是什么物质, 不会影响解答其中的大部分题目。中学化学中遇到的黄色化合物不是很多, 常见的有过氧化钠、溴化银、二硫化亚铁、硫化铝、二硫化亚铁铜等。氧化亚铅 (Pb O) 也是黄色的, 但不属于常见物质。从题目中看, 题设MO是黄色物质, 该物质的化学式是MZ, 而且这种物质的氧化性很强, 从题设情景看, 绝不是过氧化钠, 它不可能用C通过热还原得到。高中阶段未学习其他黄色氧化物, 因此不能确定M是什么元素, 题目也不要求回答, 只能写为MO。我们也可以用MZ来表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如果学生只会根据平时训练的经验, 先推断出具体物质才能解答, 就陷入死胡同。学生的应变能力并不单纯是靠解题训练能得到的。MZ与过量的碳反应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我们可以知道该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也就是说Z元素应该是氧。因为一直通入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 因此, 停止加热时, 不会因为温度降低, 反应管内气压减小而引起液体倒吸, 所以不需要将a和b之间的连接处断开。根据过量的碳与MZ反应来看, 该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二氧化碳之外, 还会生成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有毒, 应该进行尾气处理, 处理的方法可以将其在导管口点燃, 或者用气球收集, 或接一个加热的装有Cu O的玻璃管。学生在推断出MZ是氧化物, 明白题设实验是通过热还原法用碳还原MO制得金属单质M之后, 还要回答如何防止装置内气压降低产生液体回流, 如何防止含有有害气体的尾气污染空气、危害健康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使用气体反应物经常需要考虑的, 需要学生依据题设情景, 作考虑、判断。

三、强化化学实验原理

我常常在想, 在进行了实验的全面复习之后, 为什么学生还会怕做实验题?这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在学新课的时候, 到实验室做实验时会存在一些负面因素, 诸如欠认真、欠思考, 实验走过场、看热闹, 这样实验的收效就大打折扣, 严重地妨碍学生对实验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原理和实验操作的原理的理解, 以致影响到日后的实验总复习。基于这种考虑, 在实验复习中教师要避免完全是纸上谈兵的做法, 要避免复习完后学生还是缺乏深刻印象?所以我在实验复习中让学生重返实验室, 进行一些实验的具体操作, 并且是每人独立完成的实验操作, 让学生由过去的“玩”实验真正转化为研究实验。为此, 我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我所安排的这一系列实验, 绝不是课本实验的简单重复, 而是一些综合性的实验, 由学生通过分析来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到实验室去通过独立的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方案, 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例如, 我设计了一个“将含有Mg SO4杂质的Na Cl样品进行提纯”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涉及了胶头滴管的使用、过滤、蒸发、沉淀洗涤、判断沉淀是否洗干净、判断沉淀是否完全、p H试纸的使用等实验方法和操作, 学生把实验设计出来并独立完成操作, 得到不少收益。

篇4:2019高考化学复习建议

关键词:高考化学 复习方法 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b)-0203-01

1 分析问题,探索方向

对于刚迈入高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目的和任务及如何进行化学复习,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同样对老师来说,高考的新政策也促使他们急需解决这一问题。所以,老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基础水平和学校现有条件,探索复习方向,为学生顺利完成复习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分析和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对往年的化学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化学出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即遵循文中有变的原则,而且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和稳定性。因此综合先前的课改教学标准来对近年的化学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总结出这些试题的共性,包括卷面构成、题型、考试重点、能力要求等,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重视对新教材及新课标的研究。经过分析可以发现,新教材和新课标都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如:新教材中加入了更多的实验内容,探究性的内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学生动手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新教材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要求教师对基础知识进行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够传授学生一些科学的方法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可以肯定的是,新教材和新课标的变化一定会在新的高考试题中得以体现。因此对新教材和新课改进行研究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复习方向,使得复习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熟悉考试说明。化学复习要严格按照考纲要求来进行,对于考纲一定要深入研究,从而明确高考的命题思想、能力要求、考查方式、题型、知识构成及比例等。此外,为了能适时调修复习计划,还应注重形成性评价方式,始终贯穿复习过程。

2 强化“双基”,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

主干知识:这一部分是学科知识的重点内容。包含核心概念、基本技能、主要规律和原理四个部分,是学科的骨干支柱。

核心知识:考试大纲中要求理解(掌握)的知识。《考试大纲》通过归纳、总结、类比、联想,不仅增强了学生知识的条理性和系统性,还从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能力方面培养了学生。

3 基础与综合同步,切实抓好三轮复习

首轮复习的任务就是打好并落实基础。此时学生对前两年的知识遗忘量较大,所以第一轮复习所耗费的时间也是最多的,差不多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第一轮: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结构。

内容目标:依据教材内容,系统的复习。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让学生了解教材教学标准体系,总结知识重点,又要让学生手脑并用,进行系统地练习。

实施方法:还原到教材内容上,凸显内容的“全、联、活”,并采用以下四个环节加以实施,即“查、讲、练、考”。

第二轮:综合训练,提高综合能力。

内容目标:这一环节主要是对知识的一个系统化,并对知识进行梳理,使其结构化和网络化,也就是将零散的内容点连接成线,从而形成网的过程。培养并使得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各方面能力有所提升。

实施方法:归纳划分,专项讲解、强化练习。对于这一板块的重点,体现在掌握并运用分析、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

第三轮:综合性练习,提高高考适应性。

4 抓落实,向规范化训练要质量

(1)要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首先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2)加强规范训练。提出“糊里糊涂做十题,不如明明白白做一题”等标语口号,时刻警示告诫学生。

(3)创设条件,让学生暴露思维缺陷,对症下药,讲清错因,并进行针对性练习。

(4)对学生实施审题指导。有些学生在审题时会出现看错、写错、看漏等现象,最常见的是:题目所给的直接材料审不全;隐含的信息提取不出来等。造成会的题目得分不全,甚至不得分,造成这一现象70%以上都是审题所致。建议采取四字审题训练法,即“读、划、联、挖”,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后,将会有显著成效的。

(5)及时反思,查漏补缺。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求学生及时反思,及时纠正,深入分析出错的题目,归纳总结原因根本所在,并将其整理到改错本上,周期性的进行翻阅、复习,努力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

5 加强实验设计教学

化学实验设计能力要一种综合性和创造性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已知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实验设计也是学生最感头疼、最难得分的领域。在复习备考时,可先易后难,先熟练后创新。可以考虑让学生先对一些能够熟练掌握的实验进行创新设计,然后再进行陌生化学实验的设计,进行化学实验设计训练一定要遵循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进行实验讲评时,老师应将实验设计思路作为重点讲评对象,对学生的大胆假设给予肯定和鼓励,发挥其自主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寻求多种可行的方案。化学实验教学是不可以脱离课本内容的,必须以课本中的实验为准。

参考文献

[1]宋卫华.浅谈高考化学实验的复习[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9).

[2]王鸿宇.高考备考中如何做好化学实验复习[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4).

篇5:高考化学的一轮复习计划及建议

提高效率、抓落实

很多同学刚开始雄心勃勃,列了很多计划,寒假结束了,才发现,怎么才做了这么几项。

建议同学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一是要有:学习的计划,休息的计划。二是计划到天。为了避免随意性,真正把学习任务落到实处,应把每天的学习任务、学习时间列成表格。最好细化出每个时间段做什么,去做行动的巨人,真正把复习计划落到实处。同时可以按照考试时间有要求限时做一些成套试卷,在答题过程中作到:“慢做会,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舍弃全不会。”提高复习和答题效率。

篇6: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的关键时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近期对考纲和近年高考题的学习,我对高三化学的复习备考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化学复习要注重教材。教材是专家、学者们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教材里蕴含着众多科学思想的精华。据有关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大大小小共有220多个,它们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必须切实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

篇7:2019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务川民族中学高中化学

纪国君

一、化学学科分析

1、知识特点:化学虽是一门理科,但是基础知识繁杂。虽然大多数有规律可循,但要求学生记忆的特别多。有些化学反应原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掌握。学生学起来难度不高,但真正要掌握并熟练运用知识并不容易,一般学生要得高分也必须下大工夫来记忆化学基础知识,不一定要背诵,但一定要多翻课本。

2、高考化学试题特点:题量少,容量大,题干长,尤其是后边的四道非选择大题,学生阅读起来很吃力,更有一部分学生连题目意思都读不懂。

二、复习达到目标

使年级90%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学生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在2019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复习进度

1、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底。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通常是逐章节复习,利用这段时间在高考范围内把每个知识点逐个过关,毫不遗漏。切忌急躁,需要结合教材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巩固基础,1 只有知识扎实了,构建成网络了,知识也就系统了,才有利于综合提高。单学科训练、适当学科单元内综合,单学科归纳总结,是主要的复习形式;基本按照课本的知识序列,分单元进行全面复习;重点是锤炼知识,夯实基础,循环提高;着重抓纲务本,建立以章为单元的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覆盖面,在广度上不留死角,在深度上不留疑问,过好“双基”关。单元过关是搞好一轮复习的关键。

第一轮复习计划

时 间

教学内 容 第一周、第二周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1讲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第2讲 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第2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离子的检验、鉴别及推断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

第4讲 专题总结

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

第三章 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讲 钠及其氧化物、化合物、碱金属元素

第2讲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3讲 铁、铜及其化合物

第4讲 化工工艺流程----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四章 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讲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2讲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3讲 硫及其化合物

第4讲 氮的氧化物和硝酸、氨和铵盐

第5讲 化工工艺流程---非金属矿物加工及环境保护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

第五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1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2讲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3讲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与晶体微粒

第4讲 解题技能---元素推断题的思维模型和解答技巧 第十四周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1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2讲 专题盖斯定律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

第2讲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移动

第3讲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方向 第十七周、第十八周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1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3讲 盐类的水解

第4讲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十九周、第二十周

第九章 电化学

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 第二十一周

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热点

第1讲 实验的设计、改进及评价

第2讲 流程设计式实验

第二轮复习时间安排及专题准备人

时间:2018年2月—3月(用时8个周)

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屡考不衰)[准备人:纪国君] 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化学用语。第2讲:化学常用计量及解度曲线应用。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第4讲:离子反应。

专题二:化学基本理论(命题集中营)[准备人:文跃] 第5讲: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第6讲:化学能与热能。第7讲:电化学。

第8讲: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9讲:电解质溶液。

专题三:元素化合物(各类试题载体([准备人:郭正静 第10讲: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化学工艺流程。

专题四:化学实验基础[准备人:王旭平] 第13讲: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第14讲:综合实验探究。

专题五:有机化学基础[准备人:冉康、谢清清] 第15讲:官能团与性质。

第16讲:有机反应类型及重要的有机反应。第17讲: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第18讲:合成路线分析与设计。第19讲:有机推断。

对第二轮复习的准备工作,在本学期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准备,在进行第一轮复习的同时准备第二轮 复习的备课。由准备人准备好,在第二轮进行之前汇总各位准备人的教案,交给各位老师共享使用。

月考试题出题安排

第一次月考出题人:王旭平第二次月考出题人:文

跃 第三次月考出题人:郭正静 第四次月考出题人:冉

康 第五次月考出题人:纪国君 第六次月考出题人:谢清清

提前准备好试题,该用时有计划拿出试题、答题卡、参考答案。出题要求:按高考样题命题,履盖高考内容。

务川民族中学高中化学组

篇8:2019高考化学复习建议

一、2015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的特点分析

1. 注重对化学学科主干知识的综合考查

(1)回归教材,注重主干

试卷第5题考查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的本质(得分率0.88,区分度0.39),第13题考查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得分率0.73,区分度0.49),第19题考查离子方程式(得分率0.69,区分度0.53),第31题考查盐类水解(得分率0.73,区分度0.56),第37题考查滴定的计算(得分率0.69,区分度0.50),第49题考查限定条件下的有机物结构简式的书写(得分率0.57,区分度0.57),第52题考查基于方程式的计算(得分率0.61,区分度0.65)等都属于对化学学科主干知识的综合考查,得分率在所在大题中都属于中等偏上,但区分度在各自所在大题中却是最高的。尤其是第13题考查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在2014年上海市秋季高考的第八大题中曾考查过苯酚等有机物的分离。这道题的特点就是得分率很低、区分度很大,2015年该知识点的得分率虽有所上升,但区分度依然很大,这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又如第五大题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考查的是对教材的理解和应用,考生如果对教材不熟悉,要答对该题是比较困难的。当前高三化学复习脱离教材的现象非常普遍,不少教师整个高三复习教学都基本脱离教材,通过“题海战术”进行一轮、二轮的复习,以上这类题目的出现对于高三复习回归教材的导向是非常明确的。越是考查主干知识区分度越大的现象提醒一线教师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能一味选择偏题怪题,要熟悉课程标准、把握考纲、回归教材、重视主干知识。

(2)文字精简,整体难度略有下降

2015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文字的精简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全卷试题部分约4200字,而2013年和2014年分别约为5400字和4500字,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题型和题量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被精简掉的主要是试题中一些与答题关系不大的介绍和说明,排除了许多无效信息对学生的干扰。文字的精简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学生读题效率提高了,试卷的化学味更浓了,学生能够更加从容地去思考化学问题了。

2015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在维持历年秋季高考稳定性的基础上,整体难度略有下降,由下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给出的“各大题得分率排序”可以看出,除了第六、第七大题实验题和第九大题有机题以外,其余数大题得分率均在0.6以上。多选题、计算题的难度比2014年均略有下降。但是,第九大题有机题的难度近几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2015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中成了全卷难度系数最高的大题,这值得引起广大教师和考生注意。

2. 注重与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环境的联系

试题中出现了如Na2S2O3的工业合成、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杀菌消毒剂过氧化钙的制备与含量测定、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的制备、高分子阻燃剂的合成、工业甲醛含量的测定、氨碱法制纯碱等试题情境。更让人赞叹的是2015年的上海高考化学试卷还处处关注细节,如第七大题中提到甲醛是深受关注的有机化合物,使用了“深受关注”这样的中性词语,体现了认识化学的正确态度,对纠正人们“谈化色变”的心理有积极的作用。这些试题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就在生产、生活中,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化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保护世界的工具,彰显了化学学科内涵以及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此外,这些试题也对学生分析应用材料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种能力要求与PISA测试的要求也是相一致的。

3. 强化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

(1)强化探究能力考查

试卷主要以对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能力以及方案设计能力为取向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如第40题提出假设甲醛的氧化产物不是甲酸或甲酸盐,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验证这一判断。又如第50题要求学生分析普鲁卡因的第一条合成路线与第二条、第三条相比不太理想的理由。这些试题从充分利用原料、充分利用能量、保护环境的角度进行设计,较好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有一定的开放性,有效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是上海化学高考的一大特色。考查探究能力的试题在上海卷中屡次出现,在2014年上海化学高考试卷中,第34题和第41题就分别要求对制备小苏打过程中提取氯化铵的两种方法、电石一乙炔法制备聚氯乙烯的缺点做出评价。相信这类试题将成为今后上海化学高考试卷命题的一大方向。

(2)强化思维能力考查

第24题碳化温度偏高或者偏低都不利于碳化反应,第33题工业上常采用Ca(OH)2过量而不是H2O2过量的方式来生产,第39题H2O2用量不足或者过量,会导致甲醛含量的测定结果如何等试题都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运用化学语言表述相关问题,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度,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要解决好此类问题,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注重化学语言表述的规范性,提高课堂教学思维容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2016年上海高三化学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1. 注重建构知识体系,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

近年来,上海高考化学试卷越来越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这就要求一线教师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除了高中化学教材本身已经存在着的内在的知识体系之外,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建立和发展学生似乎感觉不到的、客观存在的高中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链,把知识链有机整合,从而形成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如电离常数Ki和电离度α,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电离常数Ki和电离度α的联系与区别,在分析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网络,继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 重视实验教学,关注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不少一线教师认为化学实验的复习只需通过习题的练习就能完成,这是一个误解。上海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可以区别学生究竟有没有动手做过实验。所以越是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就越要让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很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实验很容易就能解决。例如,配制体积比为1:1的硫酸溶液,不少学生都认为需要容量瓶。实际上学生只要到了实验室,动手一试,马上就能理解为什么不需要容量瓶了。

上海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寻找问题,如何设计实验,如何进行探究,如何进行总结归纳以及评价。此外,实验题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例如按要求配制溶液、侯氏制碱法、定量实验等也是必须重点关注的。

3. 重视试题变化的趋势,制订有效教学策略

单纯只看一年的高考往往得到的结论是片面的,但是如果把历年的高考进行对比,未来高考的命题趋势就非常清晰了。例如,近几年来有机题的难度逐年上升,而且在题型上也有所变化,根据要求书写结构简式、流程设计等要求比较高的题型近年来在高考中高频率地出现,所以,在复习中对有机知识的要求也应该相应提高。此外,计算题越来越注重题目本身的情境的科学性,而对数学计算的要求有降低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有化学学科特征,所以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的灵活性是今后计算题复习当中需要注意的。

篇9: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复习效率 能力提升 综合应用

高三化学复习,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对知识灵活应用的关键时期,是关系到学生的素质能否得到提升,能否适应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关键,如何进行有效备考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只有明确高考化学的特点,研究教材,吃透新课程标准,才能使高考复习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那么,应该怎样抓好高考化学备考,提高复习效率呢?本文就此谈几点建议。

一、做到“两个加强”

1.加强主干知识的复习,着眼于“学科思维主干”

主干知识是学科知识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就是《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内容,可再生性的内容就是具有普遍性、规律性、可举一反三的知识。从高考命题的角度、学科知识的主干知识及通过何种方法来考查。事实上,主干知识的更多地表现在对学科主干思维方式的考查上,通过一定的情境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学科最基本的思想品质,透过某一解题过程,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本学科最主要的学科技能和研究方法。

2.加强专题训练,着眼于知识重组

二轮复习要帮助学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是模糊的知识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驾驭知识的能力,更便于重点、热点的强化,难点的突破,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复习不应只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分析、加工和重组。

二、做到三个“注重”

现在高考更加注重考查能力,要求学生对知识不能仅停留在掌握的水平,而应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要做到这一点,始终要把培养能力放在首位。为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复习备考时,用已有知识能解决的内容和问题,一定要安排学生自学,切忌包办代替,一讲到底。如,在复习有机合成的推断题时,先让学生自己解决,使学生对学过烃的衍生物及其有机反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解答有机合成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刻,即使遇到解答思维容量再大的有机合成推断题,学生也不会感到困难。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考中也会有所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复习备考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多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知。在复习备考中,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提高新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应用是高考能力考核的最高要求,这里的综合应用不仅仅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实验技能的综合应用,同时也是学科思想的综合应用。我们应创设情境,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复习中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新课程实施模块教学,很多知识系统性较差,显得很零散。如果按教材顺序复习,不进行前后联系和整合,学生感到杂乱无章,没有整体思路;如果按照知识规律归类复习,注重前后联系,则效果大不一样。

三、强化完整的解题训练,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理综高考化学试题量少、分值高,每道题在考试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显然这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做到少失误或不失误,力争万无一失。因审题能力弱即解题不规范造成高考失分的现象非常严重,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坚持审题“三读”,具体包括:泛读,明确有几个条件;细读,把握关键字、词、数量关系、单位等;精读,注意深入思考,注意挖掘隐含条件。答题做到字迹工整、格式规范、详略得当,力求会做的题不失误。反思解题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做到准确与快速。

参考文献: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篇10:2019高考化学复习建议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说话者并不真的认为自己做错了事,只不过是表示一个“高姿态”,缓和一下双方的矛盾,这样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B.一些明星言行无忌,而追星族们却对他们的不雅言行不以为然,依旧痴迷和疯狂,这透露出道德瓦解的隐患。

C.刘总果然出手不凡,很快就与外商谈好了价格,签订了合同,完成了公司的第一笔一锤子买卖。

D.在北纬30度线上,奇观绝景俯拾皆是,如中国的钱塘江大潮、巴比伦的“空中花 园”、南美的玛雅文化。

2. 选择最恰当的成语填空

(1)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正对着大风,以便像船帆似的,让大风推着它们,________(得意洋洋 得意忘形)地“驶”向海岸。

(2)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单独游戏时动物显得________(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这是最基本的游戏行为。

(3)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________(比比皆是 比肩接踵)。

(4)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________(自行其是 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3. 下列各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B.在中国国际新技术成果交易上,面对能对话的机器人、半张名片大小的DV机等产品,很多观众交口称赞,感叹相见恨晚。

C.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D.我国将在2020年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其成为世界著名的度假天堂、首善之区。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B.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C.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重要,而要把它完美无缺地取出并加以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D.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5.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B.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比比皆是,鱼龙混杂,顾客实在难以分辨优劣。

C.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D.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6. 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张家兄弟两人,非常和睦,举案齐眉,从没见他们红过脸,吵过嘴。

B.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的那首《哭诸葛》真是长歌当哭,让人潸然泪下。

C.下半场,辽宁队发挥自己速度快的优势,旗开得胜,一下把比分缩小5分。

D.D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我们的北京 ”女性社会组织书画、摄影、剪纸、手工艺作品展览落下帷幕,二百余件文化艺术作品各具特色,光怪陆离,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B.“以通俗的语言,将冷冰冰的出土文物、干巴巴的考古报告转化为活生生的文字”,需要考古工作者具有深入浅出的表达能力和相当的写作技巧。

C.某些幼儿园和校外早教机构抓住了家长们的心理,打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帜,堂而皇之地把小学课程搬到了学前教育的课堂上。

D.去年伦敦奥运会美国代表团的制服因为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而意外地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美国政客们借此上演了一场“政治秀”。8.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今社会,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是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律令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除了唤醒人们的敬畏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A.鱼目混珠 振振有词 扬扬止沸 B.鱼龙混杂 侃侃而谈 扬扬止沸 C.鱼龙混杂 振振有词 釜底抽薪 D.鱼目混珠 侃侃而谈 釜底抽薪

9.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放寒假了,他终于踏上了海南的土地。海水清澈,风平浪静;沙白如絮,清洁柔软。于是,乐不思蜀,久假不归。

B.有的揶揄是有伤害性的,如起绰号、叫诨名、说不三不四的话,这时候揶揄就会被当作是骚扰、欺凌、精神虐待。

C.一对豆蔻年华的姐弟,原本应该正在学校接受教育,却因为从小患上了一种奇怪的“软体病 ”而与学校无缘。

D.北京动物园科普馆推出以“羊村的故事”为主题的课堂活动,小游客和小动物近距离接触,洗耳恭听在它们身上发生的小故事。

10.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第31个教师节,总理接见了76岁的中学教师李庾南,李庾南却称自己的贡献,自己只是做了一位人民教师该做的一切。

②世界上从来没有的事,任何事情都要经过不断的尝试才能成功。尝试中经历的挫折,我们要勇敢面对。

③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各种书画收藏十分火热,但的现象屡见不鲜,赝品以假乱真,充斥中国艺术品市场。A.微不足道 珠

C.微乎其微 一挥而就

鱼目混珠

D.微乎其微

一蹴而就

鱼龙混杂 一挥而就

鱼龙混杂

B. 微不足道

一蹴而就

鱼目混11.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人们不再敬畏自 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A.泾渭分明 B.肆意 C.忤逆 D.颐养天年 12.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些引进版图书的翻译质量很差,艰涩难懂,文理不通,甚至连基本的语句通顺都难以做到,令人不忍卒读。

B.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建国初随丈夫回到江西老家,当地的条件极为艰苦,她却安之若素,在农村教书几十年,并为乡亲们办了很多好事。

C.YouTube在网络视频领域拥有无可非议的老大地位。数据显示,YouTube占据了44% 的市场份额,依然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站。

D.一些贪官入狱后,铁窗之内,玩起了出书,但从所写的内容看,很多人都是借此回忆昔日人生的辉煌,真正悔过自新的却是凤毛麟角。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B.近代以来,印度、日本和俄罗斯的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西化的命运,唯有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至今尚保留着相对完整的独立精神和自主心态。

C.为探询奥巴马对朝外交政策,朝鲜不仅高调宣布其试射远程战略导弹,而且强硬中止与朝鲜的相关协议,美国则拒绝与其单独会谈,美朝双方僵持不下,形势如箭在弦。D.在全球创业周峰会上,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告诫年轻人,要想在中国创业成功,不能简单的照搬美国的创业模式勿期望一挥而就。

1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毛泽东习字兼学并蓄,广采博收,有自己的创新,他的书法行追羲之,草赛米芾,狂 傲不羁,挥洒飘逸,龙飞风舞。

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遭遇罕见干旱,洛杉矶市,往水库里投放了近1亿个塑料 球,以期高效节水,这种塑料球能有效阻止湖水蒸发。

③南怀瑾儿子南一鹏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与父亲的缘分里,我感受到亲情,也受教如学生。我父亲对社会现象非常理解,所以告诫我们,不以____-来哗众取宠。” A.独辟蹊径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B.独树一帜独辟蹊径 标新立异 C.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独辟蹊径 D.标新立异独辟蹊径 独树一帜 1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袁阔成先生将《三国》讲活了,他那的讲解将人们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也带进了他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②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③许昌春秋楼关圣殿正中为高13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捋长髯,微合二目,夜读《春秋》,宝相庄严。A.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C.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参考答案: 1. 答案: A 解析: 高姿态:指对别人宽容、谅解。B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蔑意);C项指一次性的交易,多指不法商贩的行为,含贬义;D项“俯拾皆是”形容地上的某类东西,或者形容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2. 答案:(1)得意洋洋(2)自由自在(3)比比皆是(4)各执己见

解析:(1)“得意洋洋”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2)“自由自在”指不受拘束,安闲舒适。“无拘无束”侧重于没有拘束和牵挂。(3)

B.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D.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比比皆是”指到处都是。“比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4)“自行其是”指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各执己见”指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3. 答案: C 解析: C项“判若云泥”比喻差别悬殊就像云彩和泥土的距离那样大。合乎语境,使用恰当。A项“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不合语境。B项“相见恨晚”,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D项“首善之区”意为最好的地方,指首都。4. 答案: A 解析: A项“粉墨登场”现在多用为贬义,指政治人物登上政治舞台;A项用其本义,指演员妆扮后进行表演,是个中性词,此处使用正确。B项“洋洋洒洒”指文章、说话连续不断;也指规模、气势盛大,一般修饰或补充动词;此处用来修饰“中华地方文化”不当,应改为“蔚为大观”。C项“完美无缺”是完备美好,没有缺点;此处不合语境,讲化石的取出应该用“完好无损”。D项“酣畅淋漓”可以用来形容睡觉、喝酒,也可以用来形容写文章;此处是说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应改为“淋漓尽致”。5. 答案: C 解析: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鱼龙混杂,比喻各式各样的人混在一起,难分好坏;殚精竭虑,用尽精力和心思;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差别悬殊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进行谈论或同等看待。6. 答案:

上一篇:经济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下一篇:我心目中的英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