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管理标准

2024-04-07

环保管理标准(精选6篇)

篇1:环保管理标准

环保管理标准目的 为保护环境,杜绝环保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职责

3.1 安全科负责公司环境的监督管理

3.2 环保部负责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及配合安全科进行检查;

3.3 生产部门负责监测、记录使用及排放数据。

3.4公司其它各部门须遵守本制度执行。

4内容

4.1卫生包干区责任部门应按时清理打扫区域卫生。

4.2 雨雪及大风过后,应及时清扫。

4.3车间内的各种设备、电器整齐有序、卫生。

4.4 注重个人卫生习惯,不乱丢垃圾及其它废弃物。

4.5 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时,必须按照三同时要求进行,并做好环境影响评价。

4.6杜绝采购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设施设备,采购劳动保护用品、设施设备时要索取相关证明和使用说明书,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或安装、调试、运行。

4.7做好排污纳管工作,严禁向生活水体排放污水。

4.8做好污染处理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和隐患,保证其正常运行。

4.9车间工作人员应遵守劳保用品相关的制度,按照要求穿戴防护用品。

4.10在装卸过程中,必须确保原料包装的密封性,防止泄露,并放入指定位置。

4.11各类原料应由仓库管理员贴好标签,分门别类摆放整齐。

4.12危险化学品按照公司《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执行。

4.13生产过程严格按工艺要求稳定工艺操作,减少无序排放,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14加强生产设备的保养,凡是通过检修、更换设备能够解决污染问题的,要及时停产检修、更换设备,绝不能带“病”作业。

4.15按照生产工艺要求,加强巡检,发现各阀门等有滴漏现象,应及时处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4.16对职工进行环保法规教育,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环保法规、标准。

4.17组织制定环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4.18如发生重大环保事故,安全科应组织环保事故的调查工作,并及时上报环保事故。

4.19做好食堂隔油池的定期清理工作。

4.20危险废物应委托给有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4.21危险废物转移时必须办理转移联单,严禁未办理手续擅自转移。

4.2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人员持证上岗、岗位责任、操作规程、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运行记录台帐、监测报告,做好运行记录。

4.23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员的环保意识。重点要做好“4.22世界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的宣传工作。

5奖罚

因玩忽职守而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责任人一次性罚款300-2000元,发生一般污染事故的单位一次性罚款100-300元。发生较小或小污染事故的单位,一次性罚款10-100元。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污染事故的人,由国家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记录

篇2:环保管理标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班组安全环保管理,提高基层安全环保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子公司及直属各生产单位班组。

第二章 班组安全环保组织标准

第三条 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厂和作业区安全环保工作指令和要求,对班组安全环保工作负全责。

(二)布置生产任务同时,根据劳动环境和员工的身体、情绪、思想状况具体布置安全环保工作。

(三)组织员工学习并贯彻执行厂、作业区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教育员工正确操作,遵章守纪,制止违章行为。保持生产作业现场整齐、清洁,文明生产。

(四)组织班前会、班组安全活动及其它安全活动,组织员工学习安全技能,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坚持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

(五)负责对新员工(包括实习、代培人员)和调换工种人员以及长休人员、伤愈人员、长期外借人员的复工岗位安全教育。

(六)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作业区负责人,并积极组织初期抢救,保护好现场,做好详细记录,参与调查、分析,落实防范措施。

(七)负责班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组织处理,当班不能整改的应及时上报并采取临时措施做好交接和记录。

(八)负责组织生产设备、安全装备、消防设施、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的检查维护工作,使其始终保持完好和正常运行。

(九)教育、监督员工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用具。

(十)组织班组安全生产竞赛,表彰先进,总结经验,提高班组管理水平。

第四条 班组必须设一名兼职安全员,主要是协助班组长全面开展班组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安全员不在时,班长必须明确代管人员。班组长不在时,安全员有权安排班组有关人员处理与安全有关的工作。

第五条 班组长、安全员应熟知本班组的危险源、环境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掌握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环保管理知识,定期参加安全环保培训。

第六条 员工应严格遵守《员工安全通则》。

第七条 班组分散作业时,区域工作的负责人即为安全负责人。第八条 顶岗作业派遣工、外用工一并纳入班组管理。

第三章 班组安全环保规程与制度管理标准

第九条 班组的每个岗位、工种和所操作的机电设备、工具都必须有健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岗位操作细则”,明确操作程序和安全、环保管理要求,或制定班组安全环保管理规定,人手一册。

第十条 班组要根据生产工艺、设备、环境变化、事故教训等情况及时对规程或规定提出补充修改意见,上报批准后执行。

第十一条 凡上级下发的与本班组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经常组织学习,认真遵照执行。各类操作证、票、表,在班组内必须健全,并妥善保管。

第十二条 班组应经常组织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培训,检查员工安全环保规程掌握情况,对安全通则、岗位安全规程、相关规章制度,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等进行抽查,每月每人不少于1次,做好记录。

第十三条 各岗位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严格遵守。

第四章 班组现场安全环保管理标准 第十四条 安全防护设施、装置应齐全可靠,加强维护和保养,严禁擅自拆除、停用。

第十五条 环保设备、设施应加强维护和保养,确保正常运转,出现故障应及时组织处理,控制和预防大气、水体、土壤、噪声等的污染,加强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废弃管理,各类废弃物分类收集存放。

第十六条 严格执行文明生产管理制度,现场各类物品定置摆放,标识清晰。第十七条 辨识班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建立班组的危险源基础档案,绘制本班组各岗位工序流程图、区域平面布置图,标注班组重点控制的危险源点(★)、重要环境因素(◆)和以往事故点(▲),图表统一格式,在明显处悬挂。

第十八条 落实班组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编制《点检表》,定期点检。

第十九条 根据生产工艺、环境等的变化,及时对危险源、环境因素更新辨识,制定控制措施,及时修改、补充危险源基础档案,修订《点检表》,并组织岗位人员学习。

第五章 班组安全环保教育标准

第二十条 安全环保教育内容为:

(一)班组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二)班组的概况和工作范围,作业现场特点、岗位间衔接安全、卫生、环保注意事项;

(三)岗位危险区域、危险源及可能造成的事故、职业危害和控制预防措施,本岗位、工种或其它对应岗位发生过的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

(四)岗位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及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及控制预防措施,本岗位、工种或其它对应岗位发生过的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

(五)岗位、工种的安全环保操作规程;设备设施、工具、器具的安全使用要求;

(六)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安全设备设施使用与维护方法;

(七)岗位应急预案、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急救方法、疏散路线、应急处理等;

(八)上级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管理要求。

第二十一条 安全教育要求:

(一)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级、作业区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时间总计不少于24学时,其中班组级培训课时不少于8学时。班组安全教育由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员组织。

(二)班组应根据班组安全教育的内容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制班组级岗前培训教材,按教材组织实施,培训教材应不断补充更新完善。

(三)新员工班组培训后闭卷考试,满分为合格,不合格者需复试。培训合格填写三级安全教育表,随试卷存员工安全档案。

(四)新员工培训合格后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师徒双方安全责任,落实一对一管理和负责制,实行责任追究。一般岗位学徒期为3个月,重大风险岗位人员学徒期6个月。新员工学徒期内在师傅指导下学习操作,学徒期满考核合格方可独立上岗作业。

(五)岗位人员调整工种、岗位或离岗半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重新进行班组级安全教育。

(六)对休假一个月以上人员、工伤休假复工人员、事故及险肇事故责任者、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七)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使用前,班组必须组织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测试。

(八)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

(九)班组顶岗作业的派遣工、外用工安全教育纳入正式工管理,随岗位培训,并建立外用工安全培训档案。第二十二条 班组接待参观、考察人员时,应进行有关现场安全注意事项提示和引导。

第六章 班前会标准

第二十三条 班组接班前应组织班前会,做好记录。第二十四条 班前会主要内容:

(一)结合当日的具体生产(检修)任务及工作环境,上一班生产情况和发生的问题及当班应注意的事项,(二)交代作业危险因素、环境因素,防范事故措施,详细布置安全环保工作,区域作业要明确负责人。

(三)根据季节特点和不同时期员工的思想倾向,合理分配工作,讲解安全环保注意事项;

(四)传达上级安全生产文件精神及发生的伤亡事故教训及本班预防类似事故的对策。

(五)检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

第七章

班组安全活动标准

第二十五条 班组每周应组织一次安全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并做好记录;

第二十六条 班组安全活动内容:

(一)总结上周安全工作,并对班组各岗位进行安全讲评,总结标准化作业落实情况,布置下周工作;

(二)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制度、文件及会议精神;

(三)系统学习、抽考厂安全通则、岗位安全规程、相关通用安全规程、相关规章制度;

(四)查找班组作业范围内的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五)分析发生的违章(事故)原因并吸取教训等,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研究解决班组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七)定期更新岗位危险源辨识;

第二十七条 班组安全活动应有主题、有发言,上级统一布置会议主题的,应统一落实主题活动。

第二十八条 班组安全活动应全员参加,对因故没有参加的人员,应将主要精神及时传达,并做好有关记录。

第八章 班组安全环保检查标准

第二十九条 班组长、安全员要组织进行班前和班中检查。班前检查可结合交接班进行,对设备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交接,有问题要交接清楚。

第三十条 各岗位在班前要对所管区域、所用设备、使用工具进行检查。班中要对设备运行动态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是安全装置完好情况及设备是否有不正常现象等。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三十一条 班组长、安全员应每班次对本班组危险源进行点检,填写点检表,做好记录;

第三十二条 班组安全员应督促本班组人员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检查各岗位执行安全规程情况,检查各岗位查出问题整改及上报情况。

第三十三条 安全检查查出的问题应采取措施整改,并记入隐患台帐,因受客观条件限制,确实不能做到当班整改的,应采取可靠的临时性措施,制定整改计划,做好上下班交接。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标准由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起草并解释。

篇3:环保管理标准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 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发展环境友好型技术。随着全球的产业结构调整, 逐渐呈现出新的绿色战略趋势, 都在朝着资源利用合理化、废弃物少量化、对环境无害化的方向发展。

作为产品, 包括商品和服务, 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发生在产品的某一个生命周期阶段, 也可能发生在从原材料获取、产品制造、使用直至废弃处置的所有生命周期阶段。因此, 开发和设计对环境友好的产品也是当前国际产业界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的热点。对此, 世界各国和政府都相当重视, 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标准。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简单介绍目前与燃气具产品相关的国内外环保法规和标准的发展动态, 希望引起业界同仁对环境的重视。

2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发展现状

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ISO/TC 207) 自1993年成立后, 便着手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 其中最著名的是继ISO 9000之后推出的ISO 14000标准体系, 又称战略环境标准体系。这些对环境管理工具和技术的标准化旨在帮助组织预防污染、节能降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 以持续改进环境行为, 在进出口贸易中也有助于减少非关税壁垒和摩擦。

ISO 14000系列标准适用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科研机构、机关团体、学校等, 当然也适用于各类大、中、小型企业。毫无疑问, 燃气具行业也必然适用。

ISO 14000系列国际标准主要涉及到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价等国际环境领域。该标准共分为8个系列, 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 共100个标准号, 统称为ISO 14000系列标准 (见表1) 。

作为产品, 在进行生态设计和开发时都应考虑上述环境标准, 其中环境管理体系中的《生态设计指南》ISO/DIS 14006、环境标志和声明 (EL) 、环境行为评价 (EPE)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 (LCA) 、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和信息交流的ISO/TR 14062都将环境因素引入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 其中《环境信息交流指南和示例》ISO 14063、《产品标准中环境因素导则》ISO Guide 64是结合使用最紧密的。而对于向空中排放气体的设备产品, 在设计和开发时就应该考虑上述温室气体排放标准。

由于ISO和IEC的工作是紧密相连、相互跟进的, 故而同时发布了IEC TR 62139、IEC Guide 109、IEC Guide 114等相应的标准, 意在使电气行业推动环境生态发展。

另外, 世界资源协会 (WRI) 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WBCSD) 正在制定产品生命周期标准 (Product Life Cycle Standard) 。

3 欧盟的环保指令及其标准发展动态

将环境因素引入生态设计, 其影响是全球性的, 世界各国都相继将ISO 14000系列标准转化为本国标准, 并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政策。无论是有害物的限制, 还是能源消耗 (能耗和能效等) , 以及温室气体和全球热议的低碳排放等, 都是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最好体现, 这已经是全球关注的焦点。相关法规和标准化方面, 国外主要以欧盟进行得最为完善, 故在此仅简单介绍其发展动态。

3.1 欧盟环保指令

WEEE:《废弃电子电气设备指令》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要求电子电气设备和产品建立废弃物回收体系, 。2009年2月又提交了相关改写提案, 下一步动态有待关注。

Ro HS:《电子电气设备中某些有害物的限制指令》 (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 , 要求电子电气设备中不得含有Pb、Cd、Hg、Cr、PBB、PBDE等6种有害物, 并对其他有害物的含量予以限制。该指令考虑的是产品废弃之后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的累积。2009年6月该指令进行了第一次修订。

EUP→ERP:《耗能产品 (及其相关产品) 生态设计指令》 (Eco-Design Requirements for Energyrelated Products) , 要求耗能及其相关产品需要建立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评价体系, 建立环境特性说明文件。该指令不仅包括电子电气产品, 还包括所有使用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及气体燃料的产品, 把生命周期思维引入绿色产品的设计, 提高耗能产品的能源效率、环境绩效, 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并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2009年11月实施的ERP不仅针对产品能耗进行要求, 也对环境冲击的项目 (例如:危害物质) 予以管制。

欧盟新能源标志指令:2010年6月18日, 欧盟正式公布2010/30/EU《新能源标志指令》, 该指令规定了能源相关产品和其他资源消耗的指示性标签和标准产品信息, 且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成员国应在2011年6月20日前完成指令的转换, 旧指令 (92/75/EEC) 也将从2011年7月21日作废。

以上环保指令对应的很多相关产品的实施细则都已经或正在出台。其中, 仅ERP指令就预计到2010年年底就出台了13项产品实施细则, 并制定了指示性清单, 其中包括热水器和锅炉。

3.2 欧盟另外三大环保指令

REACH: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指令 (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 。该法规旨在对进入欧盟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 清单中的物质涉及家电、纺织、服装、鞋业、玩具、制药等多个行业。该法规取代了欧盟30多个关于化学品的法规指令, 包括67/548/EEC (危险品分类标志) 和76/769/EEC (危险品的禁止销售和使用) 等。该指令考虑的不仅仅是产品废弃后有害物质的积累, 也考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和环境的危害, 其涉及面是相当广泛的。在2009年6月底, 该指令开始进行第一次修订, 据悉, 其最终修订版将增加对600多种有害物质的限制。随着REACH的不断完善, 该法规无疑会逐步成为有史以来涉及面最广的技术性贸易绿色壁垒。

CLP:化学品分类、标签、包装指令。该指令是全世界第一部为落实联合国GHS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示协调法规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而制定的独立、完整的法规, 也为REACH起到配套作用。该法规2009年1月20日开始正式生效, 在2015年6月1日后, 将最终取代67/548/EEC《危险物质指令》和1999/45/EC《危险配制品指令》。

Po HS:消费产品中禁用特定有害物 (Prohibition on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consumer Products) , 这是挪威向WTO提交的新指令。该指令覆盖范围比Ro HS更大, 除了医疗器械、食品等少数例外, 它几乎涵盖了所有消费品。该指令规定限制18种物质, 其中只有两种 (铅和镉) 为欧盟Ro HS指令所包括。虽然该指令只是欧盟其中一个成员国——挪威本国的指令, 但其影响却很大。

另外, 欧盟还制定了一系列各级环境排放指令, 意图通过对不同行业要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物, 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3 标准

对于各个欧盟成员国, 除了制定支持上述指令实施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 还制定有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其中, 有关ISO 14000的体系标准均已被各个成员国等同采用, 另外还等同了IEC将环境因素引入产品设计的有关标准。

4 我国相关环境管理法规及其标准

4.1 法律法规

我国出台了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大约有30多项, 其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等和相关实施细则可与欧盟的几大指令相对应。只不过我国的标准化体系和国外有所不同, 欧盟的几大指令是二级法律, 属于技术法规性质, 对应于我国则通过标准的强制性条款来辅助实施。

4.2 相关标准

(1) ISO 14000系列标准。我国于1996年12月颁布等同采用该系列标准, 由于14000标准序号已占用, 决定用GB/T 24000对应ISO 14000, 主要有5项重要标准, 即《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 24001 (对应ISO 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撑技术通用指南》GB/T 24004 (对应ISO 14004) 、《环境审核——通用原则》GB/T24010 (对应ISO 14010) 、《环境审核——环境管理体系审核》GB/T 24011 (对应ISO 14011) , 还有一些正在制定。其中, 将环境因素引入产品设计的理念引入我国的重要标准为GB/T 24062——2009, 等同ISO/TR 14062:2002。

(2) 电气产品行业考虑环境因素的标准有3个, 都是等同采用IEC的标准。《电工产品标准中引入环境因素的导则》GB/T 20877——2007, 等同IEC Guide 109:2003;《环境意识设计》GB/T 21273——2007将环境因素引入电工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该标准等同于IEC Guide 114:2005;《在电气附件产品标准中增加环境因素的指南》GB/Z 22595——2008, 等同于IEC TR 62139:2004。

(3) 我国不同行业的环境标准加起来有100多项, 其中关于大气排放环境标准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标准各有十几项。

5 燃气具产品标准中考虑环境因素

鉴于全球的环境危机和国际发展趋势, 国际能源组织、ISO以及IEC都在各自管理区域内制定相应的措施, 发展到今天, 已开始将环境因素的内容引入到产品标准中。

同样, 我国燃气具行业也应予以关注。依据《标准化工作指南第5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的内容》GB/T 20000.5-2004的有关规定, 燃气具产品标准应按以下原则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5.1 一般性原则

标准的规定对产品应有促进作用, 应避免阻碍创新和环境改善。产品标准中尽量避免对材料做出规定, 这会阻碍通过采用另一种材料来降低对环境影响新方法的创新和开发;如果一定要规定材料, 则应提供采用规定材料在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如何影响环境的考虑。

(1) 由于产品更新相当迅速, 当采用新技术可能会显著降低对环境的有害影响时, 应考虑对产品标准进行复审。

(2) 按产品预期用途和可合理预见的误使用, 确定该产品对环境影响可达到的程度。当有合适的替代方案时, 标准中应避免出现有害环境影响的规定。

(3) 标准中应规定性能要求, 而不是设计要求。例如, 应集中在功能上而不是设计描述上。

(4) 应认可并采用降低有害环境影响的多选方案。例如, 规定不排斥适当使用回收材料的要求, 并且鼓励零部件的再使用。

5.2 环境影响

编制产品标准时, 改善环境的策略和技术应体现在资源保护、能源保护、预防污染和避免产生废物4个方面。

(1) 应尽量减少对资源消耗的影响, 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2) 能源保护, 要考虑3个因素:各种能源的环境影响、选用能源的转化效率以及能量利用率。相应的能源管理可考虑以下情况:原材料的生产、由材料生产成零件和部件、零件和部件组装成产品。采用安全而满意的方法使产品达到功能和使用性能要求 (应考虑产品停用时能自动关闭或切换到暂停状态的选择方案) 、部件和产品的包装和运输、部件和产品的废弃和回收、产品使用过程中能量利用效率。

(3) 污染预防, 指的是向水、陆、空释放污染物。有多种降低这些污染物的方法, 其中包括减少资源使用量、替代材料, 在加工过程中循环、再使用、回收及处理, 以减少危害物的种类。

(4) 避免产生废物, 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都会产生废物, 可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工艺来降低。生产过程中, 可通过以回收材料代替原始材料, 以可回收包装材料代替一次性包装材料等;在使用过程中, 主要是更换部件, 应允许重新制造这些部件, 或者至少是可以安全废弃;这种措施也适用于产品整个有效的生命周期, 因此要将产品视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5.3 燃气具产品标准中应考虑的环境因素

燃气具产品标准中应考虑的环境因素有:节约材料, 有效利用能量和资源, 减少释放物和废物, 产品的材料用量 (包括包装材料) 最小化, 降低不同材料品种, 替代或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 再使用、翻修部件或元件, 技术更新的可能性, 可维修性、拆卸性和可回收性方面的设计, 表面涂层或其他材料接合对可回收性的影响, 标注, 为用户提供足够的环境说明和信息。

6 结语

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加强和不断推出的环境保护方案和公约, 人类对于减少环境的影响已发展到更深的层次。世界各国都在争相制定环保标准并设定相应的技术壁垒, 且逐步在产品标准中加入相应的内容。这对进出口贸易而言, 影响是很广泛也是很大的。我国燃气产品应考虑到这种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 提前做好准备。

首先, 对于以上重要的国际/国内相关环保标准, 要很好地通过实际应用, 健全相应的企业管理模式, 来提升企业自身抵抗环境风险管理方面的软实力。

其次, 企业应该同时着手燃气产品设计思维的转轨, 从设计初期就引入对环境因素的考虑, 逐步健全环境意识, 使设计、生产、流通的燃气具产品具有一定避免环境风险的实际硬实力。

再次, 作为标准管理机构, 还要不断加强对产品标准引入环境因素有关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如何合理、恰当地编入相关内容, 如何通过标准对企业予以引导, 以真正实现既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又能降低成本而使燃气产品逐步升级到生态优化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篇4:无法回避的环保标准

2007年10月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出口企业环境监管的通知》;国外,一系列的环保法规和指令已相继出台实施,都旨在保护环境、消费者和工人的健康,但同时也对生产企业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如何使企业的经营理念、投资战略以及日常运作符合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成为企业首要关注的问题。为此,本刊采访了SGS-CSTC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际认证服务部中港地区总监曾伟明先生。

企业社会责任与环保密不可分

《进出口经理人》:当环保成为社会的热点及必然趋势时,企业如何把承担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

曾伟明:事实上,企业的环保经营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一体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明确有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企业做为社会的一份子,作为社会公民,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履行社会责任不应再被视为营运的额外成本。企业可以通过技术革新减少生产活动中各个环节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并通过自身运营及环保设施建设,保证社会与其他公民的利益。

《进出口经理人》:当前众多出口企业面临着世界各国的环保性法律法规(指令)越来越多,甚至可以说一个比一个严厉,请问你怎么看?

曾伟明:可以这么说。继2005年8月实施的WEEE指令,2006年7月实施的RoHS指令以及2007年8月实施的EUP指令后,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的法规》(简称“REACH法规”)也于2008年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与WEEE和RoHS 主要涉及机电产品的原材料和回收领域,EUP涵盖机电产品从设计、生产、运输到零售的整个流程不同,REACH作为一个涉及化学品生产、贸易、使用安全的综合性法规,其影响范围更加广泛。事实上它会影响从采矿业到纺织服装、轻工、机电等几乎所有行业的产品及制造工序,该法规的实施对我国与欧盟外贸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实施该法规也可以减少企业在生产中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企业应高度重视的环保法规。

《进出口经理人》:ISO 14001是国际认可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实施ISO 14001如何缓解中国众多出口企业面临的种种环保方面的压力?

曾伟明:ISO 14001标准证明组织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和持续改善组织形象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决心,它为组织如何更有效地管理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提供了指南。应该说,ISO 14001认证从一开始的自发性慢慢发展到强制性,由原来的装饰品向必须品发展。企业环保更多地由外来压力主导,也就是说,虽然ISO 14001认证是自愿的,但这些企业是因为某些外来因素而促使他们去认证。当较有环保意识的一批企业取得ISO 14001认证后,ISO 14001认证就已经开始了从自发性到强制性的转变。这些企业开始关注他们的供货商有没有ISO 14001认证,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有些机构更把供应链的环境管理列入成为他们的环境管理目标。更有一些采购商把ISO 14001 证书列为供货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有ISO 14001证书就会加分,或者没有证书就休想向他们供货。

ISO 14064备受跨国企业关注

《进出口经理人》:ISO 14064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那么这个体系认证对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何在?

曾伟明:随着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要求供货商证明自己的环保资质,企业也逐渐感受到了压力。很多行业中的知名品牌,如戴尔、欧莱雅、百事可乐、惠普和利洁时等都已宣布,它们将要求一些供货商测量并公布自己的“碳足迹”,即温室气体排放量。

温室气体在使全球变暖的同时,也使企业逐步感受到全球变暖带来的经营压力和风险,这不仅涉及企业环保风险管制问题,也是企业战略风险层面需要考虑的议题。

针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化及减排,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供了一套程序化的方法,以帮助各类组织量化并报告他们的温室气体排放。2006年3月1日ISO发布了ISO14064标准,并于2007年4月15日发布了ISO14065标准。实施ISO14064-1标准将有助于管理温室气体风险并找出减量机会、提升能源与物料使用效率,降低营运成本、树立良好社会责任形象、加入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规避未来温室气体总量超标限额风险。可预见不远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实施该标准,以增强在全球“绿色”采购中的竞争力,尽早在全球贸易中获得“绿色”通行证。

《进出口经理人》:做一个环保型企业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企业熟知的往往是ISO 14001。ISO 14064如此重要的标准可能还不被中国企业熟知。请你介绍一下ISO 14064这个新标准和对中国企业的适用性。

曾伟明:ISO 14064标准为企业提供一套全球一体化的温室气体量化及报告的程序、指引和规范。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温室气体(GHG)的排放和排放贸易,能促进温室气体的量化、监测、报告和验证的一致性、透明度和可信性;保证组织识别和管理与温室气体相关的责任、资产和风险;促进温室气体限额或信用贸易;支持可比较的和一致的温室气体方案或程序的设计、研究和实施。

已取得ISO 14001认证的企业,一般都会把节能节水等作为其中的环境目标。同时一般都会认为已经到了节无可节的地步。不过,是不是真的到了节无可节的情况,没有经过详细的“量度和确认”(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 ,还是一个未知数。ISO 14064就为企业提供了这样一个“量度和确认”的规范。

在企业的具体实施方面,减少用电经常是取得ISO 14001认证的企业的一个环境目标,但是经过多年的削减,企业已经慢慢失去动力。碳管理便可以成为新一轮的环境目标。减少用电,对于员工来说很可能只是为公司省钱。但是把用电换算成CO2排放,那就更可以唤醒员工的环保意识。除了把用电换算成CO2排放量以外,公司还可以进一步采取补救措施,并取得ISO 14064认证。

《进出口经理人》:在目前全球共同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大时代背景下,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SGS在其中起到怎样的助推作用?

曾伟明: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衡量企业对社会全面贡献的一项标尺,履行社会责任不应再被视为营运的额外成本。

篇5:安全环保部标准化管理推进计划

根据铁路建设[2008]45号《关于推进建设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及集团公司、局指挥部标准

化管理总体规划,我项目部安质部标准化管理推进计划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以项目部推进计划小组为准)

二、安全环保目标

1、安全目标:

以消除或降低意外事故(事件)的频次为宗旨,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生产安全责任死亡及以上事故,杜绝因建设引起的一般类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重伤率控制在0.3‰以下,负伤率控制在4‰以下,尘肺等职业病检出率5‰以下,急性中毒发生率4‰以下,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2、环水保目标:

水体功能、耕地、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噪声、振动和扬尘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减少水土流失。本段设施、建筑与自然景观和谐相容,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努力建设一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区际干线铁路。

三、推进时间计划

1、管理制度梳理、补充完善阶段(七月中旬至八月底)

根据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框图》及贵广公司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参照上海铁路局编制,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标准化项目部》、《标准化工地》等内容,结合本项目的实际、特点完善项目安全、环保、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

2、体系运行及完善阶段(10月1日至11月30日)

项目部各工区及架子队,根据标准化文件体系,对架子队中的安全员及相关环保管理人员进行配备齐及补充。项目安质部,经过实践检验及运行效果检查分析,对有关的安全、环保体系文件补充完善,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管理。

3、验收总结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

对项目部、作业队、协作队伍的标准化工地建设等进行验收总结。评选出路、桥、隧等“六位一体”标准化管理样板示范点。项目部将在标段范围内极推广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先进经验,制定相关措施,提高各参建单位的管理水平,足劲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全面推广和提升。

四、实行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

1、现场管理标准化的内涵。施工现场是工程施工要素的集合,是项目部的标准化管理的载体。现场管理是项目部对现场资源进行有

效整合以达到项目管理目标实现的活动。现场管理标准化就是将现场管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定量化,把现场布置要求、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等转换为工作标准,实现文明施工,规范建设。

2、现场管理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根据贵广公司《标准化管理实施指导意见》,结合我项目特点,制定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工作标准;根据贵广公司《竣工文件编制管理办法》制定内业资料管理工作标准;根据贵广公司《劳务分包及“架子对”管理办法》制定劳务用工管理标准;根据《标准化试验室建设规定及工作标准》制定试验室管理标准;根据贵广公司《标准化管理实施指导意见》制定拌合站建设节点目标和管理标准。

将根据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技术指南,积极吸收其他单位的先进现场管理经验、成熟施工工艺,组织专线工程师编制路基、桥梁、隧道、站场以及轨道施工工作指导书,通过样板工程对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优化。

3、实行现场管理标准化的要求。本项目部各参建人员要熟悉铁路客远专线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严格执行验收标准,依据验收进行现场管理。建立定人、定期、定岗、定责、定点的检查制度,督促各参建单位按劳务用工有关规定使用劳务,定期对劳务用工情况进行检查,杜绝违法分包;督促施工现场按设计图纸、验收标准和施工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组织对安全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检查,对不按要求施工的,坚决追究相关单位和若人员的责任。

五、实行施工过程控制标准化

1、过程控制标准化的内涵。过程控制标准化是将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通过标准化对施工全过程管理。项目部过程管理标准化管理就是按照贵广公司“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将过程控制工作具体化、定量化,形成过程管理工作标准,按照工作标准实施过程管理。

2、过程控制标准化的主要内容。结合项目特点,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等基本环节,将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分解细化为最佳匹配的实施目标,实现“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完善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按照贵广铁路全线创国优的要求,完善项目质量控制标准;建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按照杜绝生产责任死亡事故的目标,制订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科学合理安排工期,按照精细管理的方法,建立工期管理标准;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区际干线铁路的要求,建立环保工程管理标准,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坚持科技创新,建立项目技术创新工作标准。建立过程控制动态调整机制和应急预案,保证过程控制工作的实施效果。

3、过程控制标准化的要求。认真贯彻贵广公司:六位一体”管理要求,以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作为实施管理工作的准则,以贵广公司“六位一体”为基础,制定工作流程,使工作人员熟悉掌握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带头执行工作标准和程序,按照目标管理、分级管理、持续改进和闭环管理的方式,依据工作标准和程序实施管理,对建设

过程实现有效控制。

六、加快推进建设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

采用标准化方式进行建设管理,是实施大规模铁路施工的需要,是我标段施工管理的重点,所有参建人员必须提高对标准化管理的认识,加快标准化管理推进工作;根据铁道部标准化指导意见和贵广公司“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制定标准化管理工作标准,并组织实施;建立标准化目标责任制,严格追究不按标准实施管理人员的责任。

篇6:环保管理标准

第一条 为加强油气田开发区域内的生产建设,实现油田生产与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并重,保护当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良好的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单位及项目组要严格执行环保工作项目主管,专业负责制度,各单位及项目负责人要按要求落实辖区内环境保护和治理项目,协调、指导、检查、督促落实环保措施;各生产施工单位对施工作业现场要加强管理,制定相关措施,把环保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之中。

第三条 一切在水源保护区内从事油、气田勘探、开发、建设项目等活动的单位及个人,都有责任保护饮用水源地的环境,并有义务对污染损害水源地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一切与水源无关的生产活动,禁止设立任何形式的排污口向水域排放污水。在二级保护区内不准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须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原有排污口必须削减污水排放总量。对从事试油、钻井、地面作业及采油作业的所有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水源保护区的规定,不准向水域排放污水。

在一、二级保护区以外的区域里,直接或间接向水域排放废水,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当排放总量不能保证区域内水质满足规定时,必须削减排污负荷。

第四条

处在饮用水地下水源各级保护区的油田所有单位及个人必须依法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排放废水和其它有害废弃物。

(二)禁止利用透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化工原料等。

(三)所有作业都必须制定环保措施,严防发生污染事故。

(四)采油、采气污水经沉降、过滤等处理后;含醇污水经提醇回收等处理后,要全部实施安全、有效的回注,不得污染地下水源。

第五条 在水源保护区进行钻井作业时,各钻井单位要认真执行《石油与天然气井控技术》,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环保制度和环保风险预案,进一步规范“三标”井场建设。

钻井过程穿越淡水层时,必须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一)从钻开表层黄土层起,直到钻开基岩20∽30 m,必须采用清水泥浆。

(二)表层套管的固井水泥必须返高至地面,防止饮用水层受到钻井液污染。

(三)井场泥浆池必须有防渗、漏措施,泥浆池必须铺有防渗布,泥浆池周边高于地面30∽50cm,并要求泥浆池液面必须低于地面0.1m以上。

(四)完井后的固井水泥必须返高至规定的含水层以上

(五)钻井岩屑必须按环评要求处置和利用,不准随意倾倒在井场外面,生活垃圾必须存放到固定位置并作回收处理。

(六)完井后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剩余泥浆尽量回收利用。第六条 试油、井下作业要实行无污染作业,严格控制落地原油。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污油、污水、废液等,要采取措施、妥善处理,不得造成污染。

(一)试油作业时,必需配备金属贮油罐,抽吸作业时井口应安装防喷盒,防止井口油水外溢,油水应集中进金属贮油罐,并及时回收。地面污油应及时清理干净。

(二)油、水井洗井压裂等施工作业时,污水排放应入污水池,污水要全部回收,就近拉往污水处理站,合格后进行回注。

(三)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井口与贮油及地面污油污水的管理,严防污油污水漏失扩散。

(四)作业完清理井场及污水池交采油使用。

第七条

对位于水源保护地的采油作业井场,环保建设率要达100%。井场内要重点加强污染源治理,污水、污油的贮存与拉运,要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控制污染物不出井场,确保水源不受污染。具体规定:

(一)井场设备布局合理,安装稳定,运行正常,无跑、冒、滴、漏现象。抽油机等设备要干净见本色。井场内外无污油、无垃圾。

(二)井场必须修建围墙。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及河流两岸100米范围的井场周围必须修建高1.5∽2m的砖石围墙;其它区域可修建高1 m的土围墙;对日产量在1吨以下的单井井场,可设堤高为0.5m的筑土防护堤,堤底宽不小于0.8 m。

(三)饮用水源保护区及河流两岸100米范围的井场,井口要有集油盒,(井口与污油池之间要修建离地面20公分的水泥导油槽),修建一个体积不小于20立方、高出地面10公分、且设有防渗措施的污油回收池,为防止意外,污油池上要加盖以确保安全。

(四)井场内要设置5∽10立方具有防渗漏措施的油泥池,油泥定期清运,集中处理。

(五)对于个别距集中处理站过远不便集中排污的零星油井,井场内允许设置容积不小于30立方水泥或铁制脱水容器,集满后拉至废水集中处理站处理。

(六)禁止井场直接脱水,禁止在运输过程中脱水,含水原油统一拉至集中处理站集中脱水;污油池的污油要及时回收,在雨季来临之前必须清理干净、严防污油随雨水流入水源。

(七)围墙内侧要修建雨水渠,将雨水导入雨水蒸发池内,雨水蒸发池容积不得小于30立方,做到雨水不出井场;围墙外侧要修挖排洪渠,防止场外雨水进入井场。

(八)注水井洗井时,要利用洗井污水处理车在井场对洗井污水进行处理,循环使用,严禁外排。

(九)加强井口盘根盒、闸门等设施管理,及时紧固更换,防止跑、冒、滴、漏发生。

(十)检泵等修井作业时,要严格加强防污染措施。起油管前要打开泄油器,管内油水入池入罐,蒸汽吹扫油管、油杆的污油、污水等全部回收至污油池内;污油及时回收,严禁流入井场,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

(十一)井场的环境管理要实行“两化”“三有”制度,即科学化的管理、规范化的运作;工作有章程,生产有纪律和值班有记录。要在井场显要位置设置环保宣传标语;预防污染事故发生。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及时上报当地环保部门和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

第八条 各作业区的井场要加快井场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围墙内外两侧必须植树、种草,井场外坡面要因地修建反坡梯田或鱼鳞坑,乔、灌、草结合,全面绿化,绿化率要达到60%以上,防止水土流失。

第九条 对未严格执行本办法,造成污染的单位,要按油田公司《环境保护暂行管理规定》处罚。第十条

上一篇:《塑造教师》读书笔记下一篇:过冬至有什么感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