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江苏大明寺的导游词

2024-05-27

有关江苏大明寺的导游词(共6篇)

篇1:有关江苏大明寺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刚才我们领略了瘦西湖的秀色,现在请大家去参观大明寺。一听大明寺这个名字,人们一定会认为它是一个单纯的佛教寺庙,其实不然,它的范畴应该是“大明寺风物鉴赏区”由寺庙古迹、栖灵塔、鉴真纪念堂、仙人旧馆、西苑芳圃五部分组成,是国内罕见的一处集园林风光、文物古迹和宗教建筑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大明寺自创建以来,向有“扬州第一名胜”之说。从1980年迎接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后,每年接待中外宾客达40万人次之多。1991年10月12日上午,国家主席江泽民曾陪同朝鲜劳动党主席金日成前来参观。大明寺山明水秀,景物纷呈,下面就让我们迈入这藏龙赐福、香云线绕的吉祥之地,去一睹它的风貌吧!

【大明寺创建历史—牌楼—山门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平远楼】

大明寺位于扬州城区西北郊蜀风风景区的中峰,从停车场到寺庙门口有一小段路程,让我们沿着这条平缓的石坡拾级而上,在这段时间里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大明寺的概况: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故称“大明寺”。隋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杨坚60寿辰,诏令在全国30个州内设立30座塔,以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就建立在大明寺内,称“栖灵塔”。塔高九层,因寺从塔名,故“大明寺”与“栖灵寺”并称;又因大明寺在隋宫、唐城之西,因此也称“西寺”。清乾隆三十年(176年)乾隆帝巡游扬州,见“大明”两字,很不高兴,便亲笔将“大明寺”改成“法净寺”。直至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才复名“大明寺”。

各位游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庄重典雅的牌楼,只见正面横匾上篆刻着“栖灵遗址”4个字。再看背面有篆书“丰乐名区”4字,是因过去这里属大仪乡丰乐区而得名。正反两面篆书都是光绪年间盐运使姚径手书,结构工整,字体雄美。

牌楼东侧的围墙上,石刻“淮东第一观”,是北宋诗人秦少游的诗句,为清代书法家蒋密所书。牌楼前两侧的两只石狮为清代乾隆时重宁寺遗物,1961年移到这里。

游客们:同一般寺庙有所不同的是大明寺的山门殿同时也兼作“天王殿”。请大家进殿内参观,进门首先看到正南面供奉着弥勒佛坐像,左手握布袋,右手持佛珠,据称他是释边牟尼的弟子阿逸多。佛教说他将在释边牟尼涅果后成为“未来佛”。两侧有一副对联:“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此联为明太祖朱元璋所撰。弥勒的后面站像是韦驮,他左手擎须弥山,右手按“降魔杵”,护持释边牟尼讲经说法,因而被称为佛教上的护法神。在大殿的东西两侧排列着四大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能护持国土;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能令人善根增长;西方广目天王,左手持宝珠,右手握龙,能够静眼观察,护持民众;北方多闻天王,左手按银鼠,右手持伞,能护持人民财富,多闻福德。

在山门殿的后面是大雄宝殿。首先我们来到了殿前庭院,请看东面有桧柏,西面有黄杨,正中置有两尊室鼎。大雄宝殿为清代重建,面阔三门,前后回廊,檐高三重,为欧山顶建筑。二层檐下悬挂着“大雄宝殿”横匾。屋脊高处嵌有宝镜,阳面写着“国泰民安”,阴面刻着“风调雨顺”。

各位访随我进入殿内,请看跌坐在正中莲花高台上的是释达牟尼。站在大佛东侧的是边叶,西侧是阿难,他们都是释过牟尼的得力弟子。佛祖逝世后,边叶在灵警山主持了佛教信徒的第一次集会;阿难是佛祖的堂弟,聪明智慧,擅长记忆,跟随佛祖25年,把佛祖生前讲经说法的内容写在贝叶树的叶子上,后来成为佛经。大佛东面首坐是药师佛,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西面首坐是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同其他寺庙一样,佛坛背后是“海岛观音”泥塑群像,观世音是西方极乐世界上首菩萨,她能解救人世间的一切苦难,因而被称为大慈大悲的菩萨。

游客们:现在我们去参观藏经楼。藏经楼是大明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于1985年4月投资40万元重建。前面我们看到二层五槛的单檐硬山顶的建筑便是藏经楼。其匾额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在屋脊的上面嵌有“法轮常转”,阴面刻有“国泰民安”。进人大厅,只见正面供有释这牟尼佛的汉白玉坐像,这尊坐佛像由香港弘勋法师赠送。在坐佛东侧供奉着白玉卧佛祖师,这尊卧佛原系缅甸政府赠送高贯寺,后转赠给了大明寺,放在藏经楼内。

穿过“文章奥区”圆门,只见一幢高三层,阔三间,单檐歇山式的楼阁矗立在我们面前,上面悬挂着“平远楼”匾额。此楼初建于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楼名取宋代画家郭熙《山水训》中“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之意而命名。让我们进入楼前庭院,只见院内这块横匾上刻着“印心石屋”4宇,这是1835年道光皇帝为嘉庆年间进士陶澍而题。陶财原籍湖南安化县,居住在洞庭湖畔,因他家门口潭水中有块石头,方正如印,名叫“印心石”,陶海从小跟随父亲读书,书斋就在“印心石”北岸,故名“印心石屋”。

印心石屋旁边这株枝繁叶茂的名贵花木就是扬州市市花——琼花,树龄已超过300年,是扬州最古、的一株琼花。琼花是我国古代一种名贵的花卉,每年五月盛开,花八朵五瓣,花瓣如白玉盘,花美似玉蝶群舞。相传隋场帝曾到扬州看琼花,因而琼花便名扬天下。每年春夏之交,前来赏花者络绎不绝。

平远楼前还布满了莲花,东侧为“唐招提寺莲”,西侧为“唐招提寺青莲”,中间为“中日友谊莲”。据说:1980年春,为庆贺“日本国宝鉴真和尚像中国展”来扬州大明寺展出,武汉植物研究所派专人把这3个莲花品种送到这里,种植莲花的古石盆是明、清时代的古物,由扬州市园林管理处专门选择配置。

【鉴真纪念堂—鉴真生平—栖灵塔】

各位游客:唐朝高僧鉴真是中日的友好使者。为了纪念鉴真在中日友好的历史功绩,1973年在大明寺内建造了鉴真纪念堂。从大雄宝殿往东走,迎面看到的这幢建筑便是新建的纪念堂。纪念堂接唐代建筑遗规并参照日本店招提寺“金堂”的风格设计,由正殿、碑亭和回廊组成,线条刚劲,结构工整,雄浑朴实。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主持了设计方案,这是他生前设计的最后作品。院内种植着樱花、松树,绿草如茵,整幢建筑显得简朴古雅,庄严肃穆。纪念堂南还有有关鉴真东渡事迹的介绍及史料陈列,整个区域共占地2540平方米。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鉴真的生平:鉴真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市)人,生于688年,卒于763年。14岁出家扬州大云寺,20岁时游历于长安、洛阳等地,专攻佛教律学。26岁返回扬州,55岁当了大明寺住持,传戒讲律,兴寺建塔,塑造佛像,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佛学大师。唐天宝元年(742年),在中国留学的日本僧人荣睿、普照从长安专程来到扬州,邀请德高望重的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弘扬佛法。鉴真欣然同意,经过一番准备,他率同弟子和工匠于第二年启程东渡。先后十年,历经五次都遭失败,牺牲36人,鉴真也因劳累过度,双目失明。但是他夙志不移!决心不变,终于在753年12月20日中午,在日本秋妻屋浦登陆,东渡成功。这年鉴真已是66岁高龄了。次年二月,鉴真一行来到日本首都奈良,受到举国上下的盛大欢迎。鉴真在日本生活了10年,76岁病逝。他对日本的佛学、医学、文学、建筑、雕塑、书法。印刷等传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日本人民称鉴真为“日本医学之祖”,“日本文化的恩人”。他在日本主持建造的唐招提寺和他圆寂前弟子为他塑造的干漆夹红坐像都已成了日本国宝。再看纪念堂前碑亭内横卧一方汉白玉巨碑,上镌“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9个大宇,为郭沫若手书。碑阴刻着赵朴初撰写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的长篇碑文。纪念堂南的“晴空阁”设有鉴真事迹陈列室,展示鉴真生平的文物资料。

游客们:现在我们再去瞻仰栖灵塔。有寺庙的地方必有塔,通常人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是印度梵文中塔的别称。栖灵塔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初建,塔高九层,雄踞蜀冈,塔内供奉佛骨。隋唐时期,扬州的政治经济发展很快,已成为全国第三大都会,繁华程度仅次于长安、洛阳。唐代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均曾登塔赋诗赞颂。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一代胜迹化为焦土。1980年鉴真大师塑像回扬州“探亲”,各界人士倡议重建栖灵塔。1988年,大明寺方丈瑞祥法师在该寺东国选址重建。瑞祥法师圆寂后,由能修法师主持栖灵塔的重建,于1993年8月27日开机钻探,总造价达1000万元以上,总建筑面积1865平方米,总高度为70米,建成后的栖灵塔气势雄伟,雄踞蜀冈,成为大明寺的标志性景观。登L塔顶,扬州景观尽收眼底。

篇2:有关江苏大明寺的导游词

扬州全市共有 49 个民族,汉族占总数的 99.57% 。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 65% 。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是江苏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扬州既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又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遗址,明清私家园林,众多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少年来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

年,扬州荣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中国最著名的湖上园林瘦西湖和千年古刹大明寺是中国 4A 级风景区(点);何园、个园、唐城遗址、高邮盂城驿、普哈丁墓、龙虬庄古人类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览线是国家旅游局向海内外推出的国家级旅游线;扬州的穆斯林旅游产品正日渐成为我国穆斯林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20xx 年,扬州获得“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奖”称号。多年来,扬州市利用名城优势和景观特色,在“古、文、水、绿、秀”上做文章,成功地开发了一大批旅游“新品、名品、精品”,并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了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览线、高邮湖渔家乐休闲游、仪征生态旅游等民俗观光系列产品,此外,汪氏小苑、汉广陵王墓博物馆二号墓、高旻寺、普哈丁墓园、市区古运河风光带、隋炀帝陵、玉器厂工艺美术景区、西郊森林公园、仪征登月湖旅游度假区、江都龙川广场等一批旅游新景点也正式对外开放。

篇3:江苏大明寺导游词经典

鉴真东渡日本前,曾为大明寺住持。从唐天宝元年(742年)起,先后十余年,历尽艰险,至第六次东渡成功,将我国佛学、医学、语言文学、建筑、雕塑、书法、印刷等介绍到日本,为发展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22年,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在寺前树立唐鉴真和尚遗址碑。它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模式,由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设计,共包括碑亭、长廊和纪念堂三部分组成,总面积达七百平方米。

05月25日,扬州大明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大明寺古建筑群启动修缮工程,此次修缮工程的重点是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大雄宝殿,已近2历史。本次修缮工程主要将对与传统风貌不符的加以纠正、院落里的杂乱景观进行提升。

同时,揭瓦不落架,对木构进行牮正、加固,忠实保存和继承其清同治年间以及民国年间所特有的结构、建筑风格、历史信息及其文化底蕴。除设计中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建筑的安全而利用的修补、加固材料外,其他所有维修更换的材料都将坚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

篇4:有关江苏东关街的导游词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江苏东关街的导游词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员,我叫杨蔷,我来自于环资旅行社,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也希望我的服务能给大家带来轻松和愉快。今天我带大家游览的是最有扬州风情特色的烟花古巷。现在距离我们的目的地东关街还有一段距离,下面由我来简要介绍一下它吧。

扬州人常说:“巷连巷,巷通巷,大巷里面套小巷。可见扬州是一座巷城,在扬州十几平方公里的老城区里就有500多条巷子。我们今天参观的东关街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西至国庆路,位于古城扬州东北角。长约千米,宽约五米,街道路面全部是用长条石铺设的。它是扬州古城的CBD,也就是中心城市商业圈了。

因为街道由西向东直抵东关城门,故名东关街。东关城门,原名利津门,为古利津渡所在,后来利津门改称东关门,利津渡改称东关古渡。

文化是扬州城市的“魂”,古城是历史文化的“根”。

好了,东关街已经到,街巷是文化古城的“脉”了,请各位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一同下车,走进扬州古城的脉搏里去吧。

咱们都说“在家靠娘,出门靠墙”。所以今天的游览路线呢也是得靠墙啦。为什么呢?因为东关街是“鱼骨状”的街巷体系,不靠墙的话很有可能就“穿越”进历史出不来了。

走进东关街,迎面扑来的.就是古色古香的市井景象。东关街是明清时代的商业街,所以往前走,您会发在现东关街老字号很多。

20xx年国家商务部认定首批“中华老字号”,这一条街上就有两个入选,一个是“三和四美酱菜”,另一个是“谢馥春化妆品”。“三和牌”、“四美牌”系列酱菜是久负盛名的传统名特产品,具有鲜、甜、脆、嫩四大特色名扬四海,畅销国内外。曾获酱菜最高奖--国家银质奖,是扬州酱菜中的突出佳品。如果大家喜欢吃的话,也可以在东关街上买些回去和着早饭吃。除了酱菜之外呢,扬州有名的小吃在此也是不容错过的。我们现在闻到的就是闻之极臭,味之极香的臭豆腐了,保准让您吃了流连忘返。再说那饼皮香脆的黄桥烧饼吧,有蟹黄的,野菜的,肉松的,火腿的……各种口味任您挑选。

说完吃的,咱们再看看扬州人的日常用品。这最著名的莫过于“三把刀”了。分别是理发刀、修脚刀、菜刀,这不仅是指扬州的刀口好,而是还反映了扬州三大服务业的繁盛。也就是说,这三把刀背后还代表了三大服务业,分别是:理发刀代表的是理发美容业,修脚刀代表的是修脚沐浴业,厨刀代表的是餐饮服务业。“到扬州,吃得好,玩得好,还要享受剃头洗个澡”,这已经成为近三百年来到扬州享受生活的典型写照。扬州有名的还有漆器,大到工艺品,小到手机挂件,无不透露出扬州人民的聪明智慧。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女性朋友最关心的“谢馥春”化妆品店。它是我国现存最老的化妆品企业。“谢馥春”化妆品1920年与“茅台酒”一道荣获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大奖,最近被评为“全国300家重点保护品牌”。美女离不开梳妆打扮,要梳妆打扮当然就离不开化妆品,“谢馥春”的传统产品鸭蛋粉、冰麝油及香件,被称为谢馥春“三绝”。人们常说:“苏州胭脂扬州粉”,谢馥春的香粉原料是天然珍珠粉,非常自然温和,绝不像现在的护肤品中添加过多的化学成分。

其实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东关街的民居也非常值得一看。他们并没有因为旅游的发展而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节奏。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扬州古城的历史气息。缓缓步行于东关街,时有路人匆匆,或步行,或脚踏车。我们可以看看扬州人真实的衣食住,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扬州的居民朴实而好客,他们往往会主动与你们打招呼,甚至会为热心地为您向导。

好了,现在大家都对东关街有所了解了吧,接下来给大家一个小时的时间真正感受一下东关街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吧。记得“出门靠墙”哦!

篇5:大明寺导游词

大明寺导游词

简介:大明寺地处扬州北郊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内的蜀冈中峰,南邻瘦西湖,是个“前有照,背有靠”的风水宝地,它历史悠久,是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园林风光于一体的宗教旅游胜地,享有“淮东第一观”的盛名。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刘宋(宋孝武帝刘骏)大明年间(457—464年),依当年年号“大明”而叫“大明寺”,(因寺内建有栖(qi)灵塔,又称“栖灵寺”;又因为其位于唐城之西,亦称“西寺”)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1765年第四次南巡,看到“大明”二字很不高兴,认为扬州人思念大明朝,故改名为“法净寺”。而扬州人不接受此名,一般称其为“平山堂”,以局部代全局。这样一直延续到1980年,由于大明寺是国际文化使者鉴真大和尚的祖庭,国家处于对外交往的需要,1980年重新恢复为大明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对外开放的寺庙,目前是国家4A级景点。(寺内有始建于隋代的栖灵塔、唐代鉴真大和尚的纪念堂、北宋欧阳修的平山堂、清代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的行宫遗址等古迹,是我国著名的园林寺。)(上山的石台阶共168级)

(东面序墙上看到五个石刻大字“淮东第一观”,这个“观”可不是道教的“观”,大明寺是佛教,这句话出自北宋扬州秦少游的诗,“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是对这里的赞美,由清代书法家蒋衡书写。)

(西序墙上还有五个字“天下第五泉”,为清代书法家王澍(shu)书写。全国号称第一的可多了,像这么说自己是“第五”的倒不多见。东面的“第一”很自豪,西边的“第五”又很谦虚,这些石刻都是清代留下的原物。)

牌楼:大家请看前面的牌楼,是为了纪念唐代因天火而烧毁栖灵塔而建的,木质结构,四柱三楹,南面四个篆体字叫“栖灵遗址”,转过去还可以看到背面的四个字“丰乐名区”,因为此地原来属于大仪乡丰乐区。(隋文帝杨坚笃行佛教,仁寿元年(601年)在他过生日时,下诏在全国建立30座佛塔供奉舍利,扬州栖灵塔便是其中之一。)

大家再看牌楼前的石狮子,头正腰直,高大威猛,傲视远方,雄狮居左,脚踏绣球,雌狮居右脚下抚着小狮子,前者象征权利统一寰宇,后者象征着子嗣昌盛。狮座上雕有行龙,缠着枝莲,龟背锦,如意翔天等精美图案,这种狮座在封建社会是皇家御用,说明了寺庙的赫赫身份—皇家行宫旧址。

寺庙: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明寺的大门,俗话说:“自古名山僧占多”,寺庙大多建在名山圣地,大家约定俗成就把寺庙的大门叫山门了。(大明寺也不例外,中间比较高大的叫正山门,东西两边的门分别叫东大门和西大门。山门是佛教界和老百姓俗界的分界线,意思是进了山门,就要遵守清规戒律,遵守寺规,注意僧俗有别,不可喧哗吵闹。)

天王殿:进了山门就是天王殿,亦称山门殿。进了天王殿,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正中佛龛中供奉着坦胸露腹、笑口常开、慈眉善目的大肚弥勒菩萨。(菩萨坐中央,天王立两旁,这是人家佛门接待领导的规矩。)弥勒,是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的继承人,也称未来佛。(中国是礼仪之邦,弥勒现在虽然是菩萨,可未来是佛,老百姓也都“就高不就低”的称呼他为弥勒佛了。)

老百姓也称其为布袋和尚,相传10世纪时浙江奉化有一位和尚名叫契此,号长汀(ting)子布袋师,经常背着布袋在闹市中化缘,言语无常,见物便讨,形如疯癫,但却能示人凶吉,灵验无比,人称布袋和尚。临终时留下偈(ji)语一道:“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知”。

六百多年前曾经当过小和尚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弥勒拟了一副对联,请看佛龛两侧的对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言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称赞弥勒的宽容和乐观。

大殿两侧就是四大天王的塑像了,中国人也称他们为四大金刚。据佛教传说,世界中心有座须弥山,山有四峰,由四大天王镇守,各护一方,他们手上拿的法器都有说法,请看手拿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南方增长天王的宝剑取其锋利(风);在弹琵琶的那位是东方持国天王,东方持国天王的琵琶取其音调(调);手拿混元珠的叫北方多闻天王,北方多闻天王的华盖遮其风雨(雨);最后一个是手绕苍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龙身有鳞要顺着摸,取“长器当顺”(顺)的意思。四大天王手持的法器,取其谐音就象征着“风调雨顺”。

弥勒背后佛龛里的就是韦驮(tuo)菩萨。韦驮菩萨金盔金甲,年轻英俊,威风凛凛,手持降魔金刚杵,面朝大雄宝殿,是寺庙的守护神。

要问为何弥勒在前,韦驮在后,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原来弥勒和韦驮并不是在一个寺庙里供职,由于两人的性格有别,弥勒慈眉善目,对香客总是笑脸相迎,因此香火很旺,但他过于慈善,并不善于管理,经常有小偷光顾,竟然连自己的鞋子都被偷去;而韦驮一脸的严肃相,又过于严厉,小偷是不敢光顾的,但是香客也感到害怕不敢来上香,寺庙里经常断香火,但寺庙管理却很好,从不丢东西,后经佛祖协调,两人扬长避短,弥勒在前笑脸相迎八方来客,争得更多的香火,韦驮在后严峻相送,加强内部管理,即使有小偷进来,也不敢偷东西,佛门的香火终于一天比一天热闹起来。后来中国每座寺庙天王殿里都是弥勒在前,韦驮在后,两人精诚合作堪称典范。

(寺庙里的塑像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弥勒的塑像滑稽夸张,韦陀的塑像逼真写实,一个轻松,一个严谨,两种风格,富于变化,这就叫艺术,看了让人舒服,喜欢。)

韦驮手持兵器的姿势有两种:一种是双手合掌,横杵于手臂前方,意为十方丛林,欢迎云游四方的和尚进庙吃住,一切随缘;一种是手握杵拄地,意为子孙丛林,表示寺庙不接待云游僧人,说白了他们不可在此白吃白住。

说道这里大家看看大明寺是十方丛林还是子孙丛林了?对,大明寺是不留客的,云游僧人进来一看就知道了,他们今天得另找地方随缘了。

顺着韦驮的目光,我们来都两颗大树下,这两颗都是银杏,一雄一雌,已经有两百八十多岁了,东边的这颗雌的每年春季都会结白果。

大雄宝殿:站在树下,我们看到东院士文章奥区,西院是仙人旧馆,正面的香海后面是大雄宝殿,我们首先参观大雄宝殿。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门前的露台中间设有铁香炉,可以再次烧香,到大殿里拜佛。大雄是佛祖的尊号,供奉佛祖的地方就叫大雄宝殿,这是庙里最为重要的场所。(大雄宝殿是规格很高的建筑,这里是重檐歇山顶,而且是最顶级的三重檐口。大殿屋面坡面很大,看起来特别高耸,檐角自然上翘又形成了一道弧线,显得整个大殿即庄严又有生气。)大殿屋脊上有“风调雨顺”,中间那个镜子叫“佛光普照”。

我们大明寺的佛光可不同于别处,1966年文化大革命,红卫兵要砸烂寺庙的佛像,当时国家考虑到对日本宗教外交的需要,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封闭庙宇,才使得寺庙幸免于难,里面的佛像就成为我们江苏唯一的一组清代佛门雕塑。

大殿里的佛像雕塑于清同治九年(1870),中间的佛像就是佛祖释迦摩尼(前556—485年),也称如来佛。他原来是古印度一个小国的王子,名叫乔达摩·悉达多,出生在现在的尼泊尔。他看到人世间的生、老、病、死诸般痛苦,就舍弃王位,外出苦修,终于在六年后,在两颗菩提树下静坐苦思觉悟成道,以“四谛”、“六道轮回”、“十二因缘”等教义,创立了佛教。释迦,是佛祖的族名,摩尼是对佛祖的尊称,释迦摩尼,意为释迦祖的圣人。

佛像的身后是佛焰,显示圣人的感召力。释迦摩尼胸前的符号是佛家的标志,是由古印度的火焰图腾演变而来。这个符号代表着能量、光明、吉祥、是万德吉祥的意思。1300年前,曾在庙里念过经的武则天当上大周皇帝的时候,把这个符号命名为“万”字符。

但是,这个符号很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纳粹的双“S”符号,战争结束后,佛教在日本召开的世界代表大会,决定不用“万”字符,改用“五色旗”,表示普度众生。我们大明寺的佛像是清代的,所以有“万”字符。

佛像的基座,通常都用莲花瓣装饰,称之为莲花座,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纯洁高雅,而荷茎中空,又有佛门万事皆空的涵义,寓意着佛教像莲花一样超凡脱俗。

佛像两边还有几尊塑像,东面的那尊坐佛(大的)叫药师佛,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也称大医王佛),他的意愿是满足众生一切欲望,消除众生一切病痛。(他的左胁侍(shi)是日光照

西面的那尊坐佛(大的)名叫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又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等)能接引念佛的人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观音是他的左胁侍,大势至菩萨是他的右胁侍,三者合称西方三圣。)(一般佛教劝人向善,有善德的念经人在西方极乐世界会开出一朵莲花,去世后观世音菩萨能把这样的人的灵魂引入莲花内,让其早日转世到好人家去。有恶行的人,来世则受苦,甚至下地狱受惩罚。)

佛祖前面有两尊站立的塑像,东侧年长的叫迦叶(“叶”在此处读成“社”),是释迦摩尼十大弟子中的大弟子,以苦行著称佛门。释迦摩尼涅槃后的当年,迦叶就召集500弟子在王舍城鹫山举行第一次结集诵经,以确定佛教的经典,功业卓著。

西侧年轻的那位名叫阿难,是释迦摩尼叔父之子,侍从释迦摩尼25年,也是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他擅长记忆,第一次佛教徒结集时,他能背诵出佛祖生前讲的许多经文,并写在贝叶树的树叶上。至今还有“真经书贝叶”的说法。

大殿上方东西两侧开有天窗,这种做法是清代中叶以后才出现的,使得光线透过天窗汇集在佛祖身上,显得法相分外光明。

大雄宝殿东西两侧的神台上,塑有十八罗汉。其实罗汉传到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来就经过不断的演变,就增加了降龙、伏虎罗汉,这样就成了现在的十八罗汉了。接下来我们就去参观鉴真纪念堂。

(一般大雄宝殿内都有木鱼,大家都知道念经时时要敲木鱼的,但是有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呢?关于这个,还有一个传说:这要从唐僧取经讲起。大家都知道唐僧去西天取经的路上,曾遇到一条大河,水流湍急,河面上又没有船,他们师徒四人正急的团团转时,来了一条大鱼,说是可驮他们过河,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向佛祖讨取长生不老药,回来时带给它。当时他们答应了它的请求。大鱼就驮着他们过了河。回来时,他们又来到这条河边,当然是带着经书一起回来的。大鱼很高兴,让他们踏上了鱼背,到了河中间,大鱼问:“我托你们向佛祖求的长生不老药呢?”这时唐僧师徒才想起,只顾了求经书,忘了向佛祖讨药,大鱼大怒之下,一下子把唐僧师徒连同经文翻到了水里,还不停的将经文往肚子里吞。唐僧师徒急了,不停的敲打大鱼的背,让其将经文吐出来,为了让鱼吐出更多的经,从此和尚念经时就开始敲木鱼两了。)

(明代智沧溟禅师重建大明寺时,由地下挖到“大明禅寺”刻石,从此以后,大明寺就供奉着禅宗六祖的坐像。禅宗始祖达摩是印度僧人,他在嵩山少林寺“面壁十年图破壁”,把“禅”传入中国,被尊为禅宗始祖。六祖塑像中最有名的是六祖慧能,他的偈语常常被写在一些介绍佛教的书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以惹尘埃”。佛教的偈语,内容深奥,“禅”讲的是个“悟”字。)

(正对大雄宝殿后门的,是南海观世音的大型泥塑。(中间的观音站在一个动物的头上,请问这是什么动物,观音为何要站在它的头上?是传说中的鳌鱼,观音就是踏在传说中的鳌鱼头上,以镇住鳌鱼,要不然鳌鱼翻身是要发生地震的。))

(观世音(也称观音大士、观自在)是中国香火供奉最多的菩萨,影响也是最大的。唐代时,因避讳太宗李世民的讳简称观音。观世音是菩萨心肠,普洒甘露,救苦救难,因此人们叫他大慈大悲观世音。)

(大家猜猜看观音菩萨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在佛教经典著作中,观音是男的。《华严经》中有记载说:“勇猛丈夫观自在”;敦煌壁画上的观音,就有胡须;湖北当阳玉泉寺有一幅唐朝吴道子画的观音像,也是一位长胡子的观音。观音虽为男子,但俊美的叫人百看不厌。到了南北朝时,也就是公元420—589年,信佛的人极多,而且女信徒大大增加,他们感叹极乐世界居然没有一个女性形象,在闺房中供一尊男性佛像,大大的不雅,而且有点儿男女授受不亲。就这样,为了满足世俗的需要,观音就变成了一位大慈大悲的女菩萨了。在佛教中有这么一种说法,就是观音有33中化身,如:白衣观音、圣观音、紫竹观音,还有著名的千手千眼观音。在佛教密宗里还有一位马头观音,据说是古印度的一种神驹,叫观世音,神通广大,能使盲人复明、不育者生子、公牛产奶、朽木开花,受到广泛的信奉,被收进佛教,又被拟人化,是一位威猛的男子形象。而被人们想象出的送子观音她深得男女信徒,特别是多年不育者的崇拜。)

(观世音身旁侍(shi)立的男孩是善财童子(因为他出生时有无数珍宝涌出,所以得此美名),这组“五十三参图”就是他求学的故事,他共参拜53位菩萨为师,观音是他的第27位老师,也是对童子点化最深的老师,童子为感谢老师的浩荡师恩,学成后又回到老师身边,侍应左右。在西游记中,这善财童子就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童子对面的女孩叫龙女,8岁开始听经,据说观世音菩萨曾救助过她的长辈,龙女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发愿终身侍奉观音。这样,观世音身边就有了一组童男玉女的塑像。)

(大家再请往左边看,有一扇门被打开了,水正从门内涌出,一个人背着另一个人从门里涌出来,这就是佛在救人出苦海,看来此人在世时一定是做了什么善事,所以佛来救他出苦海。人生在世一定要与人为善啊。这也是佛教宣扬来世论的体现。大雄宝殿的北面的神台上还塑有佛教禅宗六祖的塑像,自西向东分别为:慧能六祖、慧可二祖、道信四祖、弘忍五祖、达摩初祖、僧璨三祖。他们都修成了罗汉果。禅宗六祖中除了达摩是印度人外,其他都是中国人。大明寺是佛教的律宗寺庙,那为什么要供奉禅宗六祖的塑像呢?因为大明寺在创寺时,是禅宗寺庙,直到唐代律宗大师鉴真做大明寺住持时,才改禅宗为律宗。因此大明寺供奉禅宗六祖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家往右边看还有唐僧师徒一行五人西天取经的塑像,看完去西天取经的,我们再到后面看看到东瀛度法的,接下来我们去参观的是鉴真纪念堂。)

鉴真纪念堂:鉴真(688—763年)俗姓淳于,江苏扬州人。他14岁出家,18岁受菩萨戒,20岁游学长安、洛阳等地,遍访高僧名刹(sha),师从佛教律宗巨匠道岸、宏景两位大师。后来在佛经义理、庙堂建筑、雕刻绘画、行医采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成为一代高僧。(他还去过宫廷太医署,还协助建造过小雁塔。)

唐天宝元年(742年),鉴真受日本遣唐使荣睿、普照的邀请,到日本传教佛学。鉴真历经十年,连续五次都失败了,并于第五次东渡时双眼染疾失明。在第六次就是唐天宝十二年(753年)随日本遣唐使的船东渡成功,当时已是66岁的高龄,他在日本生活了十年,于公元763年在日本圆寂。

(在日本生活的10年中,鉴真除了忙于传授戒律,建寺造像,还积极的制药诊病,像僧徒传授医药知识。他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著有《鉴上人秘方》一书。此书虽已失传,但从日本学者著的《医心方》中还能找到鉴真的几个方子。鉴真虽然双目失明,但他靠嗅觉、味觉和手感,能准确的辨别药物的真伪,“无一错失”。因此,当时日本流行以药袋印有鉴真像的为真药。)

应该说鉴真对日本的佛教、建筑、雕刻、医药、书法、印刷术等方面的发展,影响极大,被称为日本律宗太祖、圣僧、日本文化大恩人。他设计建造的奈良唐招提寺,其弟子与寺内构造的金堂和塑造的佛像已成为日本珍贵的历史文物。他的弟子为他制作的干漆夹纻像是日本现在三大国宝之一,每年对民众只开放三天。

1963年是鉴真逝世1200周年,日本定位“鉴真年”,以纪念这位“日本文化大恩人”。当时中日还未建交,为冲破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国家决定在大明寺建造鉴真纪念堂,开展宗教外交,促(cu)进中日邦交正常化。

纪念堂由梁启超之子,著名建筑家梁思成设计,不过由于文化大革命,当1973年才建成。

(鉴真纪念堂是从南面的四松堂陈列室开始的,向北是门厅,门楣上的“鉴真纪念堂”横匾出于当代著名金石家桑榆(1929—1979)之手。)

(门厅内存放着清光绪三年法净寺大铜钟和乾隆题法净寺石碑)

大家再看看“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是由文学泰斗郭沫若(1892—1978年)题写的。大和尚的名称在中国还是不多的。纪念碑由梁思成教授(1901—1972)和陈从周教授(1918—2000年)两位著名的建筑学家讨论、设计成卧碑。突出了古代卧碑无边的传统,创造性的设计了一个边框,表明是现代设计的建筑。背面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1907—2000年)的铭文,是在纪念堂奠基典礼上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的文章。

(碑两面都象是打开的卷轴,体现了鉴真对文化的贡献;碑角处有佛焰,象征着鉴真大和尚将佛教的光华传遍四方;覆莲座造型又是中国所特有的,点出了纪念对象是中国高僧;最经典的是中间的缠枝花卉(hui),雕刻了唐代特有的卷叶草纹饰,不仅说明了朝代,还揭示了鉴真在中医、中草药方面的建树;碑体侧面形成的烛台形状,体现了为怀念大师而进行的祭奠活动。整块卧碑雕塑语言令人叹为观止。)关于这块碑,史学界敬称它为当代“三绝碑”。哪三绝呢?就是文化泰斗郭沫若先生的题词,佛教领袖赵朴初居士的撰文,加上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的设计。

纪念堂主殿是梁思成先生参照奈良唐招提寺金堂设计建造的。(只是由七楹缩小为五楹)(金堂是鉴真当年亲自设计的,保持了中国盛唐时的风格,又柔和了日本当时的建筑风格,现在鉴真纪念堂又仿造金堂设计,其意就是为了体现中日文化相互交融。)(纪念堂用了规格最高的庑殿顶,正脊两端鸱(chi)尾弯曲向内,是典型的唐代风格,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为主,最大的天地就是火灾,鸱尾是龙的九子之—,鸱吻尾巴的特写,龙性嬉水,看到鸱尾,就是提醒注意消防,火烛小心的意思。直到今天,人类最先进的消防理念依然是“防大于救”。)

(主殿平缓的屋顶,出檐很宽,加上三层厚重的斗拱,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恢弘的气势。而斗拱下的廊柱,两端稍细,中间饱满,呈腰鼓形,体现出盛唐以丰为美的特点。四周回廊相抱,方棂漏窗,显得厚重而大气,一代唐风,跃然眼前。)

鉴真纪念堂是梁思成先生一生最后的经典之作。1984年获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章,2004年获得“全国百年经典建筑”。

大家请看庭院中的石灯笼,是在1980年日本唐招提寺第八十一世森本孝顺长老赠送的,石灯笼里面的灯火由森本孝顺长老亲手点燃,三十年来,仍在燃烧,长明不灭。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时,特别提到“这盏灯与唐招提寺的另一盏灯是一对。”还有两边的八重樱花,是由森本孝顺长老和当时大明寺方丈能勤共同栽种的。虽然两位法师都圆寂了,但他们共同栽种的樱花树和点燃的长明灯还在,象征着中日友谊长明不灭。

进了大殿,中央须弥座上是鉴真大师的干漆夹纻像。干漆夹纻是在泥塑上敷上麻布,再在麻布上反复涂漆,漆干后出去底胎,就成干漆夹纻像。夹纻像造型准确,分量轻,不变形。干漆夹纻工艺是唐代传入日本的,鉴真圆寂时,他的弟子为他塑像。1980年展出的原像是日本国的国宝,这尊坐像是扬州(扬州工艺美术研究院和扬州漆器厂)仿造日本国宝用干漆夹纻工艺塑造的。坐像前这张香案上的铜香炉是日本裕仁天皇赠送的,上面有日本皇室徽记菊花。西北角放的是木头船是一艘“遣唐使船”模型,是日本当年建造遣唐使船工匠的后代送给大明寺的。当年日本留学僧就是乘这种船来大唐留学的。

殿内两边挂的是绢本画,画的是鉴真生前四个重要的活动地点:陕西西安的大雁塔(是唐代都城的标志,鉴真在这里学佛、建庙。);广东肇(zhao)庆七星岩(鉴真东渡失败流落于此,不久后双目失明。);日本九州秋妻屋浦(鉴真东渡到达日本本土的登岸地点);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堂(这是鉴真亲率弟子把唐代建筑传向日本的代表作)(郭沫若先生曾诗赞鉴真:“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制作这些绢本画的丝绢非常珍贵,用的全部是乾隆年间织造的绢,这些绢本来时宫中使用,从不外传,非常珍贵。当时,这些绢是经国务院的特批。才从故宫博物院里取出来使用的。

在纪念堂北面的放生池对岸,是2008年元旦双双落成揭牌的鉴真学院和鉴真图书馆。鉴真学院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宗教局批准成立的佛教高等学府;鉴真图书馆是有全球最大的华人组织——国际佛光会会长星云大师捐赠给家乡的。鉴真图书馆设计藏书100万册,将建成世界性的佛教信息中心。

现在,有鉴真图书馆举办的《扬州讲坛》已成为扬州人文化生活中的热门话题。《扬州讲坛》每半个月举办一次,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扬州为主,由海峡两岸的名家学者主讲,一千多个座位的会场,每次都一票难求,许多市民没有座位,就在过道里站着听两、三个小时。扬州的市长、副市长经常来这听讲座。(扬州的千年文脉,有“文章太守”的遗风。)

欧公祠:(“文章太守”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名言,这句话是他当扬州市长时说的,古代的市长叫“太守”、“知州”。)接下来我们要参观的就是欧公祠。据说欧公祠最早是他的学生苏东坡为了纪念他的老师欧阳修而建的,曾两次毁于战火,我们现在看到的欧阳修公祠是清光绪五年(1879年)重建的。

清代的时候,有一位叫欧阳正墉的人在扬州当官,深有“文章太守”的自豪感,为感谢前辈族人欧阳修的恩泽,就为欧公建了座祠堂,还请当时最有名的石匠刻了欧阳修的像,这幅像后来选为教科书的插图,我们现在人对欧阳修的印象,基本都受这幅石刻的影响。这幅石刻的原作还在,就镶在前面“欧公祠”的内壁上。

欧阳修(1007—1072年)是江西吉水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庆历新政”失败后于庆历五年被贬到安徽滁州,写了著名的《醉翁亭记》取号醉翁。两年另八个月后,即庆历八年(1048)又贬到扬州,取号六一居士,他在扬州做官虽然不久,仅仅11个月,却政绩突出,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整个祠堂的大梁和廊柱都是楠木。我们到里边看看,站在远处,我们看墙壁上的刻石。就是欧阳修的石刻像,此像先由欧阳修后裔江苏候补道欧阳炳按清宫藏本临摹,再由扬州著名石匠朱静斋刻石。我们站在远处看,他的胡须是黑色的,当我们走进看时,他就是一根一根白色的。最精彩的是当你移动脚步,无论从任何角度去看,欧阳修的眼睛和脚尖都是直对着你的,这是石工点睛技术出色。被称为石刻的神品。现在教课书上的欧阳修画像就是照着这印的。

建欧公祠的欧阳正墉还写了一块“六一宗风”的横匾,就在我们上方。(其中的“宗”既有赞美欧阳修一代文宗的意思,也带有和欧阳修同宗同姓的意思。可惜原匾不存在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980年由江苏省书法协会前主席武中奇(1907—2006)先生重写的,六一取自欧阳修的别号“六一居士”。)

那是哪六个一呢!就是藏书一万卷,集取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置酒一壶、还有吾一老翁,就是我一个老头。

(西面满月门上有清代著名篆刻家邓石如(1743—1805)“真赏”的题额告诉我们前面一定是个景色不错的地方。)

西苑:西苑,又称御园,初建于清雍正年间,后为迎接乾隆皇帝南巡陆续修建,因其位于大明寺西部而得名。(西园岗阜环抱、脚下的小路高高低低、弯弯曲曲,还有一段是清代石铺路面,当年这儿是皇帝行宫的御花园,大家看,这石头被磨得光光的,当年皇帝也是从这石头上走过的,所以小路有了个很有趣的名字,叫“乾隆散步小道”。)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乾隆御碑亭前,此亭为单檐歇山顶,三面敞开,一面嵌了乾隆御碑三方,记载了乾隆皇帝南巡扬州、游览大明寺的情况。乾隆是历代皇帝中题字、写诗最多的人,俗话说唐诗宋词,唐朝三百年所有的诗人一共写了四万八千多首诗,而乾隆《御制诗》就写了41863首,(《御制诗五集》是乾隆在位六十年的作品,录诗41863首,加上当太上皇的《余集》和当太子时的《乐善堂集》,共计43584首诗)乾隆南巡所到的地方几乎都有个御碑。这里也有,而且是三个。

东侧第方御碑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第一次下江南来扬州写下的《辛未春仲平山堂》诗,那时乾隆皇帝40岁,风华正茂。(诗中写到:“梅花才放为春寒,果见淮东第一观。馥馥(fu)清风来月牖(you),枝枝画意入云栏。蜀冈可是希吴苑,永叔何曾逊谢安?更喜翠峰余积雪,平章春色助清欢。”乾隆诗比较好懂,诗中的永叔是欧阳修的字,谢安是东晋宰相,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乾隆皇帝的心情特别好,完全陶醉于扬州大明寺美不胜收的山水美景中。)

西侧碑文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第二次下江南来扬州平山堂作的《平山堂一律》。(“西寺西头松竹深,欧阳旧迹试游寻。江南山色秀无尽,二月韶光美不禁。四字檐端垂圣藻,千秋座右揭官箴。春巡处处前徽仰,到此尤廑(jin)吁俊心。”大家注意到没有,这块碑与众不同,就是“圣”字是另起一行。这首诗的“圣”是指圣祖,“圣祖”是康熙的庙号,所以另起一行顶格写以示尊重。这首诗明确的说他是重游大明寺了,而且还以康熙皇帝夸赞欧阳修的匾额“贤守风清”为题,告诫大清的官员,你们要像欧阳修一样保持做官的千古操守—廉洁奉公!这首诗情、景、理融为一体。)

中间的碑文写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第三次下江南游大明寺所作的《四月朔日游平山堂》诗:(“画舫轻移邗水滨,人思六一重游巡。阴阴叶色今迎夏,衮衮花光昨饯(jian)春。巧法底须夸激水,淳风惟是惭头薪。江南山可平筵望,望岂因山因忆民。”这首诗书法的感情不同于前两首,这一首不仅有浓郁的诗情画意,而且讲述了治国的方略,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乾隆在位六十年间,疆土完整,十战全胜,自称“十全老人”。写这方碑时,五十二岁的乾隆正处在精力和经验最佳的时候,写的内容也与治国有关,书法也是三块中最好的。)

(乾隆御碑亭向南有一片梅林,梅林前面有假山、水池和“待月亭”,亭边有井,立有“第五泉”石碑。)这边我们看到的是“天下第五泉”,是清嘉庆年间巡盐御史徐九皋(gao)所立。第五泉是唐代状元张又新(在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谓之“连中三元”,历史上“连中三元”者连他在内仅有17人!)在《煎茶水记》中引品水专家刘伯刍(chu)的话,将泡茶的水分为七等:扬子江南中泠泉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苏州虎丘寺泉水第三、丹阳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淞江水第六、淮水为最下,第七。因此大明寺泉水就得到了“天下第五泉”的美誉。

这里的“泉”当水解,是天下第五等茶水的意思。这前七名全部录用在江苏,一定会有名泉觉得不公平,要争第一的,天下号称第一泉的有,北京东济玉泉山的玉渊泉、山东济南的趵突泉、江西庐山谷帘泉、浙江杭州的虎跑泉、云南大理的蝴蝶泉等。

(第五泉虽独此一家,却开有分店,分为上泉和下泉,上泉是井,下泉也是井。上泉有池,池是人工池;下泉也有池,池是天然池。上泉有亭,亭在井旁,叫待月亭;下泉也有亭,亭在井上,叫美泉亭。)(北宋欧阳修知扬州时,品尝泉水后,味甘水醇,不输滁州的“让泉”,便依醉翁亭之例建了“美泉亭”,并撰《大明寺泉水记》称赞泉水之美。现在那座造型别致的方亭是1963年重建的。说它别致,是天下赏泉的亭子都建在泉旁,美泉亭建在亭上;天下的亭子都是顶尖,美泉亭独创一格,上开圆孔留了天窗。为什么要在井口上方开个天窗呢?据说是泉为地坤,要和天乾相接,阴阳调和才为生命之源。)

(下泉井为渗出泉,地脉有水,我们看到井内水位高于周边池水水位,尤其是水色清冽,列代品茶高人都有赞文。亭外黄石叠石的假山上镶嵌的是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王诚书“天下第五泉”石刻,有天然野趣,大家可照相留恋。)

(站在美泉亭旁,水面开阔,周围岗阜起伏,植被葱茂,临水的叠石小路,让人心境怡然。池中船厅前苏东坡曾撰联“万松时洒翠,一涧自留云。”也难怪乾隆每次来都要写诗称赞。)

现在我们就到了康熙御碑亭,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写的《灵隐》:“灵山含秀色,鹫(jiu)岭起嵯(cuo)峨。梵宇盘空出,香云绕地多。开襟对层碧,下马抚烟萝。羽卫闲来往,非同问法过。”这是康熙为杭州灵隐寺题的诗,为什么立到了扬州大明寺里来了?

原来。康熙第二次南巡(1689),扬州知府高承(cheng)爵(1651—1709年)亲至山东藤县三公桥迎驾,一路“接待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康熙就恩赐给他一帧手书,内容就是《灵隐》,并钦升高承爵为江苏按察使。高承爵承蒙圣恩,不敢怠慢,当即出资请高手镌刻,于同年三月十六日在大明寺内立碑于此,并建了康熙御碑亭。大家请看,康熙的书法挺秀气工整,流畅自然。比刚刚我们看到的乾隆皇帝的书法要秀气得多。

亭的外面有一“鹤冢”草书石刻。这里记载了感动了和尚的爱情故事。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某盐商将一对仙鹤在大明寺内放养,这对仙鹤非常恩爱,有一天雌鹤因足疾而死,雄鹤伤心欲绝,不吃不喝,在雌鹤尸体的上方盘旋了三天三夜,终因精疲力竭,绝食而亡。这让大明寺的住持星悟和尚感慨人生,禽兽况且如此有情义,而世人却不如禽兽有情有义(世之不义,愧斯禽。),因此给这对仙鹤建了鹤冢,以资纪念。

和鹤冢遥遥相对应的西园西北角的塔林,内有扬州八怪师祖石涛和尚(1630—1707年)的墓。石涛姓朱,名若极。是清代著名画家,为朱元璋的后裔,明王朝灭亡后出家为僧,晚年定居扬州,笔墨独步画坛,成为清初创新派的代表人物。石涛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葬在蜀冈,无塔无碑,1993年才立塔纪念。

谷林堂:离开西园,我们参观的下一个景点是谷林堂。谷林堂是宋代元佑年间苏东坡(1037—1101年)任扬州太守时,为纪念恩师欧阳修而建的。取其五言诗“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两句中的第二个字为堂名。宋以后堂不复存在,这是清同治年间改建的。今堂上悬的“谷林堂”三个字是黄汉侯先生集取苏东坡本人的字制作的。(“平山栏槛(kan)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少年,尊前看取衰翁。”欧阳修的《朝中措·平山堂》,感召着历代名流慕“文章太守”而来。)

平山堂:谷林堂前就是著名的平山堂,原为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被贬到扬州做太守时所建,用作游宴宾客。平山堂的字取自檐下的横匾“远山来与此堂平”。(清光绪二年(1876年),时任贵州布政使的林肇远题“远山来于此堂平”横匾悬于檐下,点出了江南群山到此堂下。)

现在的平山堂是清同治年间重建的,堂中央楹上方是清同治十一年两淮盐运使方浚颐题写的“平山堂”。大家再看两边的匾额,东边是“坐花载月”,西边是“风流宛在”。(“坐花载月”是1929年由民国政府安徽省主席马福祥(1876—1936年)所写;“风流宛在”是清代两江总督刘坤一(1830—1902年)光绪初年(1875年)题写)。

我们先看“坐花载月”,据《扬州画舫录》记载,“坐花载月”是讲欧阳修公务之余,寄情于山水诗酒每到夏天常和朋友到此赋诗饮酒,他们饮酒的方式别具一格,与众不同,他常叫人到邵伯胡取来盛开的荷花,然后让歌妓取花传客,根据鼓声依次传花摘瓣,鼓声停下后,谁轮到最后一片叶,谁就喝酒一杯,赋诗一首,这样的诗酒宴会,常常使大家置身于花瓣丛(cong)中,加上酒逢知己千杯少,往往热闹到深夜,载月而归。这就是相传至今的击鼓传花的娱乐方式。

我们再看西边的“风流宛在”,大家是不是看到有两个错字,对,就是“流”少了一点,“在”多了一点,意思是提醒大家做事要“少一点风流,多一点实在”。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里的对联(中堂)(是嘉庆时知府朱公纯撰,由我国第一位书法教授尉天池所写。)上联: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下联: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上联写早上观景,晚上饮酒、传花赋诗而已。写景抒情,意境壮丽,贴切自然。抱柱对联由清嘉庆时扬州知府伊秉绶(1754—1815年)撰写:过江渚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上联以山喻人,体现了当年高朋挚友慕名而来,吟诗作对,谈古论今的盛况;下联表现了欧阳修被贬扬州无法施展才华和抱负的郁闷心情,同时也表现了他乐观自适的情怀。檐柱对联:“山色湖光归一览,欧公坡老峙(zhi)千秋”,由武中奇书写。

我们扬州处于丘陵地带,没有高山,此处为扬州最高的地方,为28.8米,听说在以前站在这里,能看到和扬州一江之隔的镇江的金山和焦山,不过现在由于高楼大厦和空气污染看不见了。当年欧阳修站在这里可以看的那么多山,感觉到那些山是和自己一样高的,“远山来与此堂平”就是点明这个含义。但从另一个侧面又反映了欧阳修蔑视高官厚禄,不愿阿谀奉承当朝权贵的一身傲气,即使再远再高的山,也不过到此堂下,于堂一样高而已。

(这里还挂有一些书法作品,如这帧苏轼的《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空头,未转头时皆梦。”这种字体看似平淡无求,却润拙相融,是大明寺当家大和尚能修主持的手笔。)

(最后,当我们离开平山堂在回眸时,有一块“放开眼界”的横匾悬挂在檐口,这是清代兵部尚书彭玉麟(1816—1890年)题写。过去这里曾有一副对联:“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此联是以北宋四大名家的四大名记集句的,分别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禹偁(同称cheng)的《黄冈竹楼记》和苏东坡的《放鹤亭记》。)

文章奥区:(我们现在游览的区域是“仙人旧馆”,对面还有“文章奥区”,是欧阳修读书、著书之处)

(沿曲径曲折而下,我们看到的楼叫平远楼,是取宋代画家郭熙(1023—约1058年)《山水训》中:“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得名。此楼由扬州盐商汪应庚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高三层,一层在蜀冈之下,二层与冈齐平,三层在冈之上,层层不同,登楼而上,顿时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楼高三层,最上层高寺一层,最下层矮寺一层,第二层与寺齐平所以又称之为平楼。漏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楼下置卷棚廊,二楼槛窗横陈,三楼正中悬“平远楼”匾额。据记载,汪涤崖曾经在这座楼里画“黄山诸峰”,称为神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平远楼前草坪上就有来自千里之外、千年以前的古莲后代,几个石盆都是清代留下来的,里面生长着睡莲,就是著名的“唐莲”和“中日友谊莲”。)(东面一盆是1200多年前,鉴真东渡时带去的莲种,曾种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称“唐招提寺莲”。)

(西侧是1918年孙中山将辽东半岛普兰店出土的四粒千年莲种带到日本,日本把它与“唐招提寺莲”杂交,取名“孙文莲”即“唐招提寺青莲”。)(中间这盆是“中日友谊莲”。1950年,日本发现两千多年前的古莲子,与“孙文莲”杂交再次获得成功,即以“大贺莲”命名。1963年,日本将百粒“大贺莲”种子赠给郭沫若,郭沫若转交武汉研究所,该所以大贺莲作母本、普兰店莲作父本杂交培育成新的品种,取名“中日友谊莲”。)(1980年春,为迎接“鉴真像省亲”,武汉植物研究所把唐招提寺莲、唐招提寺青莲、中日友谊莲三种莲花赠送大明寺。)

(在“中日友谊莲”南面的花坛里有一方扬州市琼花的时刻,记载了道宏禅师任主持时(1709—1719年)亲手种植,已有三百年历史,这是扬州有记载最老的一株,主干虽已枯朽,但新枝每年都会花叶繁茂。)

(我们看到草坪东南面一块巨大的“印心石屋”横碑,是道光皇帝御笔。“印心石屋”是两江总督陶*幼时随父亲读书的书房名,在湖南洞庭资水边。道光十五年(1835年)皇帝赐陶*御书“印心石屋”四字,陶*为感激皇恩,于道光十六年在其家乡湖南安化县以北25里一都资水南岸,制“御书崖”摹“印心石屋”四字于其上,又另特制数块巨碑分放在他所管辖的主要的城市,如今南京、苏州、连云港等地均有此碑,而扬州时其中保存最好的一块。背面不仅刻有《印心石屋山水全图》、《印心石屋南宴全图》,而且刻有《奏折》、《跋(ba)语》和《勒(le)石平山堂后记》,可惜的是如今只残存了一小部分。)

栖灵塔:栖灵塔最早建于隋朝,隋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六十大寿,下诏在全国建三十座供奉舍利的浮屠,我们的大明寺就是其中之一。因传谕扬州“大觉有灵,留与供养”得名栖灵塔,栖灵塔共有九层,被誉为“中国之尤峻特者”。(唐代大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曾登临过栖灵塔并赋诗称赞。李白登栖灵塔作《秋日登扬州栖灵塔》诗:“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鸟拂琼檐(yan)度,霞洗绣栱张。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称赞宝塔气势磅礴。尤其是白居易和刘禹锡两人同龄,又是年过半百(登临是五十五岁)的诗友,他们于宝历二年(826年)同游扬州,登栖灵塔是他们这次游览的高潮。白居易的诗是这样写的:“半月腾腾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尤堪任,上到栖灵第九层”。刘禹锡赋诗《同乐天登栖灵塔》回应:“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两人不约而同写了登塔的观感,成为文坛佳话。)

可惜此塔在唐会昌三年(843年)被天火焚毁。现在各位看到的栖灵塔是1993年重建的,高73米(其中地宫4米),四方形仿唐构造(东西南北每面丝竹三间,一门两窗,平座与屋檐由斗拱支撑)。1996年元旦开放。

(现在的栖灵塔是于1988年在各界人士的倡议下重建的。当时的大明寺方丈瑞祥法师为重建栖灵塔立了奠基石。瑞祥法师圆寂后,由现在的方丈能修法师率(shuai)众僧,募化资金,以恢复当年的栖灵塔之尤峻,专门请了扬州设计院专家精心设计,从1993年8月27日开始钻(zuan)探,12月7号正式动工打桩,到1995年12月竣工,历时2年零4个月,耗资近2000万元。)(底层对联:“大唐胜迹,历历可鉴,尊者来栖弘佛法;明性佳处,孜孜求真,众生托灵悟禅(chan)机。”)

塔的底层供奉面朝四方的四尊玉佛,这四尊玉佛是扬州的友好城市缅甸仰光市市长吴哥礼先生于1996年赠送的。(扬州和缅甸的仰光市于1997年结为友好城市。宝塔内各层绘制了系列壁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组画体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尊师重教的精神。每层皆供奉释迦摩尼像四尊。)

在二层须弥座上是仿唐佛龛用两千年汉代的金丝楠木纯榫卯方式制作,佛龛雕有四大天王像,龛上置15斤重金塔,宝塔内供奉有10颗舍利子。(其中一颗为,再生舍利子,颜色为白色,是扬州余文斌居士奉清定大师法旨转赠;有两颗骨舍利,颜色为米色,是台湾大敬法师供奉;有七颗引骨舍利,有白色的,也有红色的,红色的舍利又称血舍利,这十颗舍利均供奉在一座金塔内。还有三颗供奉在水晶内的肉红色舍利子,是2003.11.2年日本唐招提寺的长老为纪念鉴真大师东渡1250周年,特意将当年(公元753年)鉴真大师带去的日本的佛祖舍利子转赠给大明寺。须弥座供有1700年前西晋(265—316年)白玉佛首,由日本池田和夫1973年化两亿日元得供,2007.5.18捐赠大明寺供养。)登上塔可以俯瞰整个扬州城,还可以看到镇江的金山和焦山。

栖灵塔南面有两个建筑,东面的是钟楼,西面的是鼓楼,所谓晨钟暮鼓,其实是古代的一种计时方式,早晨敲钟表示一天的早课开始,晚上击鼓,表示一天劳作结束。

(继苏州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每年除夕之夜扬州大明寺都举办听钟声活动。晚上11时42分10秒,方丈就在此钟楼上敲响第一声钟,撞钟者每十秒一声钟声,当第108记钟声撞响时,正好是新年元旦的零点,烦恼尽消,迎来新年。据说除夕寺庙敲钟108响的习俗在唐代十分盛行,后来传到日本,流行自今。在中国民间有两种传说十分流行,一种说:人一年之中有108个烦恼或人的一生有108种烦恼,听了寺庙里的108声钟声,就能去掉所有的烦恼,事事如意,年年吉祥。另有一说是:一年又12个月,24个气节,72个气候。古代称5个天为一候,按农历360天计算,一年分为72候,把12、24、72相加,正好得108之数,既可代表一年,又合108种烦恼之数。因此,若除夕听钟声,既能解除新一年的烦恼,又能消除人生的108种烦恼,真是大吉大利。)

(栖灵塔北面有卧佛殿,殿内四周陈列了鉴真大师东渡日本事迹的漆雕嵌玉地屏,中央陈列了一尊白玉卧佛供人瞻仰朝拜。这尊玉卧佛高2.3米,长5.7米,重18吨,仰光市市长吴哥礼先生于1996年将此佛赠送给大明寺时,是中国最大的白玉卧佛。(雕刻这尊玉佛的原料是由大明寺住持能修大师亲自在缅甸的玉石山上找到的玉料,又缅甸的雕工雕琢而成。大殿内四周陈列了鉴真大师东渡日本事迹的漆雕嵌玉地屏。))

(看完卧佛殿,我们要往回走了,在栖灵塔的西北角有弘佛亭,很多人都说弘佛亭像日本的亭子,其实日本的建筑受中国唐代的影响,这是中国唐代风格的亭子。亭子里的心形巨石上有陈从周先生甲戌(xu)年(1994年)77岁时写的“无量寿佛”。陈先生和扬州有缘,写过很多关于扬州的文章,大家刚才在鉴真纪念碑上看到的唐代卷叶草图案,就是陈从周先生建议刻上去的。这弘佛亭亭柱上的对联说得很好:“千年弘法随云易,一缕佛心伴月行”,就是说在生活中都带着一份善心前行。)

篇6:大明寺英文导游词

In fact, Da Ming temple is not just a place about Buddhism, it contains five parts.There were many famous people like Ou yang xiu, Su shi, emperor Qian long, Jian Zhen and so on had been here in history.事实上,大明寺不仅仅是一个寺庙。它是由5个部分组成的。在历史上,也曾有很多的名人如欧阳修,苏轼,乾隆皇帝,鉴真曾经来过。

Now, we are at the gate house.there are two bodhisattvas in the gate house.The monk faced to the south, He is the mile.In the back of Mile, we can see Wei Tuo.He is the protector of the god in the gate house.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山门殿。在山门殿有两尊菩萨。朝南的这尊是弥勒。在弥勒对面的是韦陀,他是山门殿里的护法神。

In the gate house, there are also four celestial kings(four heavenly kings of Buddhism).This is eastern celestial king of the country protector.He represents duty and responsibility.He is there to remind us that we need to be conscientious in our roles and duties in order to make our country to be strong and harmonious.在山门殿,同时也有四大天王。这个是东方的持国天王,他代表的是责任和义务。他在这里提醒我们,我们需要在工作和职责中尽职尽责,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强大,和谐。This is southern celestial king of progress.He is holding a sword.The sword is full of wisdom, art and skill.It even includes the improvement in our living standards;this clearly demonstrates that Buddhism is not passive or escapist.A misunderstanding view held by many people.这是南方增长天王。他手里拿了一把宝剑。这把剑代表智慧,艺术和技术。它甚至代表了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也很明显的代表了佛并不是被动的,逃避现实的。这是很多人持有的错误观点。

This is western celestial king of Wide Vision;he has a mind which perceives both past and future.He has the ability to observe all beings and bless them.Under his protection, we can have an orderly society, the foundation for a peaceful and happy state.这位是西方广目天王。他有预知过去和未来的眼力。他有观察所有事物保护他们的能力。在他的保护下,社会安定,和平和快乐的国家。

This is Northern Celestial King of Broad Knowledge.He is a reminder that we should learn extensively to acquire more knowledge and at the same time maintain a pure mind.Only in this way can we have true wisdom and the ability to do things well.这位是北方的多闻天王。他时刻提醒我们,我们应该广泛学习获取更多知识,与此同时保持纯洁的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智慧,才有能力将事情做好。

Then get out of the gate house, we can see two gingko trees in the yard.They are more than 250 years.Ginkgo trees are the city tree of yang Zhou.In yang Zhou, there are two kinds of city trees.One is the willow.In yang Zhou, you could see willow everywhere.The other one is the gingko tree.As gingko tree could liv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hich could presents the long history of yang Zhou.从山门殿出来,我们可以看到庭院中有两棵银杏,这两棵已有250多年的历史。银杏是我们扬州的市树。我们扬州是双市树的。一种是柳树,扬州城到处都是柳树。另一种是银杏,因为银杏能活上千年,它也代表扬州悠久的历史。

Now we are going to the Great Buddha’s Hall.The sculptures in the Great Buddha’s Hall are very precious.There all built 200 years ago.Also they are the only remains in Qing dynasty in Jiangsu province.接来下我们去的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里的雕塑非常珍贵。因为他们都是200年建的。也是目前江苏唯一清代之间的建筑。

In the Great Buddha’s Hall, there are three big Buddha on the lotus.The middle one is Shijiamouni.It was said that he was a prince in ancient Indian.He was aware of the pains of human life, so he decided to give up his throne, his hard work was paid back and then he set up Buddhism.The two figures standing between him are his good apprentices.在大雄宝殿,莲花宝座上有3尊大佛。中间的这位是释迦牟尼。据说他是古印度的一位王子。他看到了人世间的苦难,所以他决定放弃皇位。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他创造了佛教。

The right one is the head of eastern world, he was called “medicine Buddha”.He could reduce the pain of the illness in human.the left one is e mi Buddha.He could help people enter into the heaven after their death.The figure of Buddha looks new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y all have been painted with golden in 2014 the year before last.右边的这位是东方的药师佛,他能够减轻人的苦难。左边的这位是阿弥陀佛。他能够帮助人们死后去极乐世界。这些佛像看上去很新,因为2014年前年,我们重新镀金了。

Next we will visit the Jian Zhen memorial Hall.In 1963, Jian Zhen has passed away for 1200 years;China and Japan decided to build the hall in memory of Jian Zhen.The hall was designed by Liang Sicheng, a famous architect.Once he designed the hall, he referred to the golden hall in tangzhaoti temple in Japan.So many people may think that it is the Japanese style at the first sight.In fact, it is a duplicate of tang dynasty building in china.接下里,我们参观的是鉴真纪念堂。在1963年,鉴真圆寂1200周年之际,中国和日本决定建一个纪念堂纪念鉴真。这个纪念堂是由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梁思成设计的。当初他设计纪念堂时,他参考的是日本唐招提寺的金堂。所以很多人第一眼看上去觉的和日本有点像。其实,这是我们中国唐代的复制品。

In the middle of hall, we can see a statue of Jian Zhen.This is a traditional craft in Yang Zhou.We call it “ganqijiazhu”.Next we gain something about Jian Zhen.在大殿里,我们看到鉴真的一尊塑像。这是扬州传统的工艺,我们称之为干漆夹伫。接下里,我介绍一下鉴真。

Jian Zhen(688-753)was born in 688 in Yang Zhou.He was a master of Buddhism in the Tang dynasty.He was not only spread the Buddhism but also the friendly ambassadors spreading china-Japan friendship and promoting china-Japan cooperation.鉴真生于公元688年扬州。他是唐代佛教的领导者。他不仅仅传播了佛教,也是传播中日友谊,促进中日合作的友好使者。

In 742, at the age of 55, he was decided to go to Japan at the urgent invitation of two Japanese monks.It took him 10 years to reach Japan.He failed 5 times before he successfully reached Japan.He had been in Japan for 10 years and taught the local people lots of things about Buddhism, medicine, structure, literature, sculpture, calligraphy, print and so on.So he was considered as the “Medicine Ancestor” and “cultural benefactor” of Japan.公元742年,他55岁时,在两位日本僧人的邀请下,他决定去日本。他花了10年的时间才到达日本。经历过5次失败,直到他成功到日本。他在日本长达10年,教会了当地人很多关于佛教,医学,建筑,文学,雕塑,书法,绘画等等。所以,他被人称为“医学之祖”,“文化恩人”。

The building we are going to is Ancestral of Ou Yang, we also called it Ancestral Hall of Ou Yang wenzhong and six one Ancestral Hall.The Ou Yang Ancestral Hall was built by the Yang Zhou people for commemorating the benevolent rule of Ou Yangxiu in Yang Zhou.In his leader years, Ou Yangxiu called himself six one Retired Scholar and commented that I have ten thousand books at home.One thousand inscriptions and articles related with 3 dynasties.One lyre.One chess table, a pot of wine, plus me an old man.All together with the above five things, aren’t they six one?

我们接下来要去的是欧阳祠,我们通常又称之为欧阳文忠公祠,六一祠。欧阳祠是扬州老百姓建的为了纪念欧阳修在扬州的仁政所建。在他执政期间,欧阳修称他自己是六一居士、他说道我家藏书有一万卷,三代以来文书一千卷,一个琴,一个棋桌,一壶酒,加我一个。我加上之前的5个,难道不是六个一吗?

In this building, there is a stone inscription of Ou Yangxiu.The most interesting thing is that no matter what direction you observe this stone inscription, you’ll find that Ouyang’s eyes and feet always follow you direction.The most splendid part is his beard.If you watch it in some distance, it was while.But if you from the closer distance, it was black.And it is a pity that it was destroyed.在这个房屋里,有一个欧阳修的石刻。最有意思的是,无论你站在什么角度,你会发现欧阳修的眼睛和双脚是跟着你的。有意思的是他的胡须,如果你站在选出看,他的胡须是白色的,站在近处,胡须是黑色的。可惜后来毁掉了。

Now we are going to the West Garden, which is also called the imperial garden.It was firstly built under the reign of emperor Kangxi of the Qing Dynasty.Later some parts were built continuously for welcoming Emperor QianLong during his inspection tour to south china.On his trips to the south, Emperor QianLong wrote several poems.Now, there are many places of historic interest,such as QianLong Table Pavilion, the Fifth Spring under Heaven, Kangxi Table Pavilion, and Yellow stone Rockery and so on.接下来,我们将去的是西花园,又称之为御花园。它最初建于清代康熙统治时期。而其中一部分是乾隆南巡的时候修建的。乾隆南巡时,写下了很多的诗。如今,这里有很多的风景名胜,如乾隆御碑亭,天下第五泉,康熙御碑亭,黄石景观等等。

Let’s move to the QianLong Table pavilion.He was one of the most literacy emperors in Chinese history.He was the fourth king of Qing Dynasty, he took the charge of the country for 60 years, and he was died at the age of 89.He wrote 40 thousand poems in his life.He ever visited the south china four six times.These three poems were written during his journey to Ping Shan Hall.The main idea of his poem is that the emperor liked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south china.At the same time, he found out the best way to benefit the people.接下来,我们去的是乾隆御碑亭。他是清朝文学成就非常高的一位皇帝。他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在位60年,享年89岁。他的一生共写了诗4万余首。他曾经6下江南。这三首诗是他曾经来平山堂时写的。诗的主要内容是他觉的江南的景色很美,与其同时,他也发现激励别人最好的方式。

Now we can see is the fifth spring of the world.Why is it the fifth spring of the world? The reason is referring to Zhang Youxin’s book.In Tang Dynasty, Zhang Youxin, who came first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 had once tasted the quality of water in china.In his book, he divided the spring into 7 classes.The first one is the southern bank of Yangtze River Ling water.The second one is the stone spring in Hui Shan temple.The water in Hu Qiu Temple is the third one.The water in Guan Ying Temple in Dan yang is the fourth one.The fifth one is the water in Da Ming Temple.Hence the spring in Da Ming Temple got its name.接下来我们去的是天下第五泉。为什么称为是天下第五泉呢?跟张又新的一本著作有关。唐代的状元张又新,曾经品尝了天下的泉水。在他的书中,他将天下的泉水分为7等。镇江中临泉泉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苏州虎丘寺谁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大明寺水第五。所以这口泉水称为天下第五泉。

In 1893,The Master Monk Xin Wu raised a pair of cranes in Pingshan Hall.They were cherished and carefully attended.However, the female crane died from foot injury.Later on the male was so sad that he refused to feed himself and died.Master Xing Wu was deeply moved and he buried the couple cranes right here in memory of them.在1893年,主持星悟禅师在平山堂养了2只鹤。它们非常恩爱,照顾的很好。然而,一只母鹤患了足疾去世了。后来另一只公鹤非常伤心,它绝食不久去世了。星悟禅师非常感动,将这两只鹤葬在一起,纪念它们。

Now we are going to the Ping Shan Hall.The Ping Shan Hall was built by Ou Yangxiu in 1048 when he was the governor of Yang Zhou.Since the hall looked as high as the mountain in Zhen Jiang Province.Therefore the hall is called “Ping Shan hall”.我们现在要去的是平山堂。平山堂是欧阳修建的。公元1048年,当时他是扬州的太守。由于这座堂看上去和镇江的山一样高。因此,这个堂被称为平山堂。

The hall opposite is Gu Lin Hall.Gu Lin Hall was built in Song Dynasty by famous poet Su Dongpo.At his age of 56, Su Dongpo took the position as the governor of yang Zhou.He gave the order to built Gu Lin Hall in honor of his teacher Ou Yang Xiu, another famous poem, liberator, and statesman.The name of the hall stem from a poem: the valley deep down hollows and the forest upward encircle, Gu means valley in Chinese and Lin means forest.平山堂对面是古林堂。古林堂是宋代苏东坡建的。在他56岁时,他当时任扬州太守。他下令建这个堂为了纪念他的恩师欧阳修。一位有名的诗人,文人,政治家。

Now in front of us, we could see a pagoda, the pagoda was called Qiling pagoda.Why we named it Qiling pagoda? The pagoda was built to enshrine Buddhist relics.Which means Buddhist live here? We Chinese people call live “栖息”.And Buddhist relics stand for soul.So we named it Qiling pagoda.在我们面前有一座塔,这座塔称之为栖灵塔。为什么称为栖灵塔?因为塔最初是用来存放佛骨舍利。代表佛祖在这里居住。我们中国人说居住是栖息。舍利代表佛祖的灵魂。所以命名为栖灵塔。

It is the symbol of the Da Ming temple.It was first built in 601.The emperor Yang Jian of the Sui dynasty wants to celebrate his 60^Th birthday, he asked his attendants to built 30 pagodas all over the country for good things, and it was among them.The height of the pagoda is 74merers.On the top of it, we could see the whole scenery of the yang Zhou city.它是大明寺的标志。最初建于公元601年。隋朝的皇帝杨坚为了庆祝他60岁生日,下令让他的随从在全国建了30座塔祝愿好的事情,这个是其中的一座。塔高74米,在顶部,你可以看到扬州城的全貌。

上一篇:党员日记2015年下一篇: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