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观苍山-小学六年级作文

2024-04-16

洱海观苍山-小学六年级作文(通用11篇)

篇1:洱海观苍山-小学六年级作文

苍山洱海游览记

公元7月20日下午2点30分,我准时踏上了游览洱海的客船,然后找了个位置坐下来……

随后我们迎着海风,顶着太阳苦等20分钟后,船终于像蜗牛一样缓缓发动了,这可真把我气得彻底。值得欣慰的是迎面而来的美景,它们就像美丽的少女抚摩着我受严重创伤的心灵。

抬起头的一瞬间,一条盘旋直上的云龙就闪在我眼前。那云龙惟妙惟肖,似乎一唤,云龙便会咆哮着,穿过层层的雾向你奔来。此外,云龙的周围,还有一群虎兽追随,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我也不得不为这种气势所震撼。并且,如浪花一般洁白的云陪衬着如海一般湛蓝的天,如何不叫人拍手叫绝呢?

云虽然气势磅礴,但洱海却异常温柔。就算对外来人说这里是湖,我想也会有人相信吧。的确,这里很平静,谈不上像镜子,但也没台风,龙卷风,或者海啸之类的。就算偶尔有点小风小浪,看到的洱海依然很温柔。那连绵起伏的,却高低一样的波浪,有秩序的往前走着。“沙沙沙”的声音陶醉着我的心,我的心也随着这样的节奏跳跃起来,真是一种享受。一阵风吹过,节奏被打乱了,浪花相互撞击着,海中出现了很多的小海龙。它们在海中穿梭,顽皮得像猴子。可是,洱海笑着,容下了小海龙的`顽皮,就像一位母亲――温柔的母亲。这时,我侧着头,看着妈妈的侧脸,看到她满足的笑容,和那向往的眼神,伴着海水陷入沉思。温柔的洱海,带动了我的心。

连接着海和蓝天的是一座座青山。苍翠挺拔,神气十足。那就是所谓的苍山啊!远远望去,苍山就向站岗的卫士,就像天上的神兵。它们守着天门,仿佛只要穿过它们就能直通天国。顿时,我展开了无限的遐想,山的那边,真的是天国吗?

船缓缓前进着,我,在一幅画里畅游!

篇2:洱海观苍山-小学六年级作文

洱海四面都是山峰,下面是坝子,即使有沙滩,那也只是生长芦苇、杂草的地方,或者叫湿地。如果真有一对洱海就好了。一对明亮晶莹的眼睛,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那该是多么美丽的景致。然而,世上只有一个洱海,不可能有第二个洱海,只有一只孤独的眼睛望着遥远的天空,不可能再有另一只眼睛来取代洱海。就这么一只独眼,也已经足够,无论怎样,它都注视着天空以及太阳、月亮、云彩和星星,抚慰着属于大地的所有景象。

我曾在一首《洱海吟》的诗里这样吟咏过洱海:“从海浪涌向沙滩的潮声里/我读到了童年最美妙的快乐/老屋上筑巢的家雀/呢喃着归帆的祝福/光着脚丫的日子/叠映着少年时光的深深浅浅/青春被海风掀动的某一天/我却与故园挥手而别/梦中一回回与洱海亲近/思念凝结成沉重的乡愁/洱海边翠鸟鸣叫着季节/由远而近的海浪//在我的枕畔响起/当我手拍洱海的水波/当我将手掌植入水影/一张张飘走的农历/在海岸线飞旋/许多沉入水底的旧事/电影画面般在眼前展现/我对洱海情深无限/我对洱海依恋永恒/洱海 ,我的洱海/我的生命因你而存在/我的岁月因你而精彩……”

千年一个样站立在洱海边的苍山,有十九峰,从上关到下关,依次叫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而其间的十八溪,像一条条银链子,注入洱海。或者,更像是十八根琴弦,拨弹着洱海的歌谣。至于三塔,那也是洱海衍生出来的奇观。从唐朝开始,就像三支箭镞,深深地扎进洱海畔,任凭风风雨雨,依然直插云天。洱海湿润的风,日日夜夜吹拂着三塔,因而三塔虽然已经一千多岁了,依然傲然如初,俯瞰着遥远而临近的洱海。也只有这时,洱海的波浪,在轻轻拍岸,或者,猛烈地击打着沙滩。其实,在苍山洱海的天地间,哪怕一草一木,洱海都滋润过,抚慰过,就像滋润自己的孩子,就像抚慰自己的恋人。

“苍山无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情”。这副对联,在大理人的心里是永恒不变的感悟,是永远铭心的记忆。这一切都基于苍山和洱海的大风景,苍山列如画屏,洱海涛涌不息,而大理人就世世代代繁衍其间。勤劳、勇敢的白族人,是大理的骄傲,而大理的山山水水,是大理人的家园,在这个家园里,苍山和洱海就像是父亲和母亲,风花雪月就像是四姐妹,在画山绣水之间生活了千百年,用青山绿水展示了许许多多灿烂的文化。这还用我多说吗?文献名邦,四个字就都包涵了。

洱海的风光妩媚,有岛、有洲、有曲、有湖等景观,湖光山色、渔村、海舌更是天然画卷。难怪南诏诗人杨奇鲲在一首诗里这样描写:“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我想,在唐朝,这洱海一定是最蓝的,像一方蓝披肩,悬挂在南高原上。多少世纪过去了,这方蓝披肩,仍然还蓝得逼眼,在苍山和鸡足山之间飘荡。

洱海是神圣的。我常常以一种敬仰的心情去靠近洱海。这样,我在静夜一个人在洱海边徘徊,感受洱海的博大和精深。或者,让灵魂在海风中沐浴,净化心灵世界。我相信洱海给予我精神层面的东西,是我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因而,我把洱海比作母亲。我的一切与洱海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我这一辈子与洱海已经不离不弃了。

还有就是,我对洱海神祠里神的敬仰。敬仰洱海神祠里供奉着的神,是因为从小敬仰白族杀蟒英雄段赤诚。一个神话故事里,段赤诚被尊为神。洱海神祠始建于隋唐,段赤诚是南诏时绿桃村人,他因为为民除害,杀死了恶蟒,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一年中,洱海神祠有三次庙会。一次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二是农历七月二十三日龙王诞辰节,三是农历八月初八耍海会。这三个会,非常热闹,到时,到洱海神祠赶庙会的人很多,人山人海,龙灯歌舞丰富多彩。洱海神祠又名龙王庙、洱水祠、龙凤村本主庙,在大理古城东边龙凤村,地处洱海畔,是一块风水宝地。那里,我去过几次,也曾在哪里徘徊和思索过,好多年前,我甚至在那里住宿过。记得,那夜,一轮明月照耀在苍山洱海之间,洱海寂静得就像是一个温顺的女人。我在洱海边倘佯、徘徊,构思着我的某一篇文学作品。这时,白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的心灵久久沉浸在一种激动里,就像近在咫尺的洱海的波浪一样,一声一声敲打着我的心鼓,回声是那么的缥缈,那么的久远。

我对洱海的感恩,永远难以述说清楚。我的老家就在洱海边,小时侯,我在洱海边牧牛、放猪,在洱海里洗浴、撑船和打鱼,与洱海亲近粘乎在一起。即使是做梦,我也做着蔚蓝色的梦。那时的我,就像是洱海的一朵浪花,或者就是其中的一滴盈盈的水。洱海的水,是那么的清澈,就像是一面镜子,将苍山的倒影映进水里,揽进怀抱。洱海,南北的长度也就只有百里,宽呢,十多里,蓝莹莹的水,就像是一杯竹叶青酒,只要风一起,那杯酒,就会无休止地晃荡、晃荡。好多次,我多想端起这杯透明的竹叶青酒,一饮而尽,醉倒在洱海边。我对于洱海的依恋,一直无法割舍,即致长大以后,也常常回到老家,在洱海里游泳、撑船和摘菱角,寻觅童年、少年遗落的梦。每当此时,我心中总是响起一支遥远而临近的古歌。那支古歌里,有我的祖先追寻过的东西,沙滩上留下的是深深浅浅的足迹。

洱海的历史是那么古老。白族是个伟大而又神秘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洱海边留下了不少奇迹,说洱海是白族的摇篮是多么的贴切。古滇的青铜文化,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这一切的演绎,是在洱海边完成的。唐时的南诏国、宋时的大理国,数百年,一代又一代白王,在洱海区域经营着繁华的王国之梦。多少王侯将相、普通子民,在洱海边,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业绩,多少金戈铁马、岁月如歌,将洱海的故事,讲述得生动迷人。千年前,唐王朝曾派特使在洱海边的苍山上,与南诏国设坛会盟。这之前,穷兵黩武的奸相杨国忠,前后派遣二十万兵征讨南诏,全军覆没在洱海之畔。白居易有一首《蛮子歌》这样歌咏此事:“鲜于仲通六万卒,征蛮一阵全军没,至今西洱河岸边,箭孔刀痕满枯骨”。关于这次战争,大理如今仍遗留下几处可贵的文物可佐证。座落在大理下关城中的数万人合葬的“大唐天宝战士冢”、祭祀阵亡的唐将李宓的“将军洞”、记录战争始末的“南诏德化碑”,无一不向人们昭示着洱海文化神秘的一面。再就是,石宝山石窟、鸡足山、巍宝山和崇圣寺,都是道教、佛教的圣地。这些古董文物,如今在洱海近畔已僻为旅游景点,供游人感受洱海涛声的起伏翻腾。

在洱海里,撑着船儿,在微波荡漾的水面缓缓前行,那船就像是一支利箭,划开水面,将平静的水面分为两半,船尾,激荡起一圈圈涟漪,渐渐消失在迷迷茫茫的远处。但见东海岸的水中,金梭岛好似一支金梭,在洱海里织来织去,在编织着蓝玉般的布匹。如果去小普陀,一路上,洱海帆影、鸥翔,尽收眼底。碧海中倒映青山,青山上漂动白云。这一切,无异于一幅人间美景图。弃船登上小普陀,观音阁立在上头。亭阁式的建筑令游人叹奇。阁的下层塑有如来像,上层塑有观音像。细细观看,观音玉颜生辉,目秀慈祥,面如凝脂,显得端庄威仪。分上下两层的观音阁,阁虽不大,却展示了佛界的大慈大悲的意境。缘阁边临水悬崖攀援,才知观音阁建在一块庞大的礁石上。民间说,观音南来时将镇海神印置于石上,从此,洱海不再四溢成灾。听阁上风铃摇荡,观洱海波光闪闪,更容易使人领会民间传说的现实性和浪漫性。我曾游览过位于南海普陀山的蓬莱仙境,往东望,大海茫茫,不知所终,而洱海小普陀确实有南海普陀山的神韵和感觉。在观音阁的楼台上观景,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那山,那水,那波,那帆,那鸥,妙不可言。如若早晨登临,雾霭薄雾笼罩中的小普陀,如临仙境。观音阁的门、窗涌动着缕缕雾气,仿佛在佛界仙乡“游仙”,俗称“岚霭普陀”。小普陀的得名缘于南海普陀。传说南海普陀是观音的住地,而洱海小普陀也有关于观音的传说。

洱海岸边的渔村,星星点点,散落在山脚,只要登上渔村,就会品尝到味道极其鲜美的酸辣鱼。白族姑娘或许就在岸边织网,或者就在餐馆里烹煮美味佳肴。那笑容里,荡起的或许就是洱海细微的浪花。

在洱海的岸边,或许不时可以看到一条条清澈的小溪,从山谷中汩汩流出,穿过山脚,汇入洱海里。这些看上去细细弱弱的溪水,它们是洱海清澈的来源,如果没有它们日日夜夜的流淌,洱海将会缺少几分碧波荡漾的样子。其实,最大的水流,是弥苴河,它从遥远的迷蒙的地方流来,在注入洱海的那一刻,亦真亦幻,令人生发无限的遐想和赞叹。有时,在洱海岸边,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望夫云。这望夫云,从苍山顶飘出,此时,洱海定会巨浪惊天,整个洱海上,根本就见不到一只船在航行。那个美丽的传说里,苍山的猎人和南诏公主坚贞的爱情故事,至今依然令人心旌摇荡。虽然后来,猎人被罗刹施法,化为了一匹石骡沉入洱海,可南诏公主依然要执着地吹干洱海水,不顾一切地去拥抱心上人。千百年来,不管风云怎么变幻,一直都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一生一世遇上这么一回刻骨铭心的爱,那该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如果是玉带云系在苍山的腰间,那洱海就会温柔可亲,就像一个美丽而温存的白族女人。只有这时,人们才会真正感受得到洱海原初的东西,譬如,洱海为什么是洱海,而不是高原上其它的湖?

我深信洱海这只独眼的目光定能穿透历史,给每一个后来者一种启迪的思想光彩。我是洱海的儿子,在洱海母亲面前,一切所谓的名利和头衔,在我的心里,如浮云般飘过洱海上空,可以说,我根本就不在意,我在意的是,洱海给与我的一切,包括生命,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对洱海母亲的感恩。因为,洱海能沉淀一切,包括那些不值一提的琐琐碎碎的记忆,即使这些记忆早已沉没在洱海深处。当碧波荡漾,风雨同舟,或者,静静的月夜,一轮明月,高悬在头顶,沉思的瞬间,得到升华的东西,是会让人一辈子铭记在心的东西。其实,洱海记录下了,发生过的一切,即将发生的一切,洱海在聆听。在洱海面前,半点的虚伪和骄傲,都将无济于事。

无论我生活在哪里,无论我走向何方,一种声音总在召唤着我,那就是洱海母亲般的怀抱里,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酸甜苦辣和苦乐年华。历史的回音,有时超然于灵魂之上。当想要忘记过去的那一刻,这种声音就会挟着万顷波涛,荡涤着心灵上的尘埃。历史这条长河,消失的是那些无意义的东西,留下的是彪炳千秋的壮志豪情。难道这是历史的无情,才铸就了千百年的英雄魂?

洱海是孤独的洱海,那有什么不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才是最值得珍爱的东西。不是有孤本、绝品、极品的说法吗?不是常常听到某某“独居慧眼”这样的词语吗?孤独是创造一切的动力。当世界知晓洱海的伟大和厚重后,就会加倍的对洱海顶礼膜拜。在我们重复而泛滥的仿制之潮中,真正的艺术品是不能复制的。洱海的美,就在于它是不可复制的美。

这让我想起了许许多多事来。是啊,这么多年来,是有不少值得一提的文化名人不远千里万里来看过洱海。老舍、曹靖华、冯牧、费孝通、迟子建、白桦、季康、琼瑶、金庸,他们在洱海面前,都发出了惊叹,洱海征服了他们的灵魂,使得他们在洱海边流连忘返,不忍离去,即使不得不离去,也会在不经意的一刻,怀念洱海。

再就是,洱海月是大理风花雪月四大景观之一。洱海浩浩荡荡,烟波无垠,在月白风清的夜晚,泛舟洱海,万籁俱寂,月色朦胧,月光荡漾在平静的水面,天上月和水中月,相互辉映,水天一色,这时的洱海月真是令人消魂。

为什么洱海千百年依然那么的碧绿,依然那么的迷人,湖光山色,田园风光,人们看重的是,洱海的永续利用。保护洱海,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只要眼睛清澈明亮了,洱海也清澈明亮了,就能看清水底的世界,那些五光十色的美丽,才是最迷人的美丽。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沙坪的那一块块湿地。过去,洱海水位高,不需人工去培植什么的,岸边就有密得不透风的芦苇和茭白。那鱼更是多得满海都是,什么珍贵的鱼种也很多,人们嫌鲫鱼刺多,很少有人吃。记得,那时栽插季节,往田里放水,白花花一片,满田都是鲫鱼。弓鱼则有几条鱼沟,每逢鱼摆子的季节,就有很多。油鱼则有油鱼洞,那洞就在我的家乡沙坪的一个石洞里,捕到油鱼煮食时,不需放油,那油亮亮的,漂在锅面。还有丙穴鱼也在我的家乡沙坪的另一个石洞里,每当雷雨季节,丙穴鱼就会出现,最小的都有几斤大,大的则有十多一二十斤。可惜现在有的鱼已经消失了,譬如弓鱼、油鱼、鳔鱼、丙穴鱼。不过,洱海也有焕发生命的时候,看现今,我的故乡沙坪,一大片一大片湿地正在形成,湿地里繁衍生息着许多年少见的鹭鸶、翘鼻麻鸭、灰鹤、秧鸡、红胸田鸡、黑水鸭、彩鹬、凤头麦鸡、灰鹬、红嘴鸥、银鸥灰背鸥、水獭等水鸟和动物,也生长着不少菱角、芦苇、海菜等水生物,有人甚至见到过有锄头棒粗的水蛇。这一切,预示着洱海必将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传说在洱海的海底生长着一棵硕大无比的玉白菜,这碧波莹莹的海水,就是一滴滴从玉白菜的心底沁涌出来的玉液。我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洱海的确绿得就像一块无瑕的绿玉。其实,洱海躺在南高原上只是晶莹的那么一滴,有如一粒明珠,它必将千秋万代闪耀下去,即使它闪耀的是孤独的光芒。

篇3:小学体育课堂如何吸引学生

一、“磁化”是前提

磁化, 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 “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 它区别于其他的表演艺术, 这是由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 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 在声、神、行等方面都要具有艺术修养, 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 最要紧的是要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 使学生愿意学、乐于学、想去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 产生“磁化”效应, 从而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

二、“变化”是关键

所谓“变化”, 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变换教学方法, 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目前, 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示范要领, 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 方法单调, 吸引不住学生, 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 我在教“前滚翻”时, 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 两脚迅速蹬, 团身如球滚, 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 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动作易学易记, 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因此,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 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 常变常新, 步步深入, 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把体育课堂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课堂。

2.进行集中注意力的练习。由于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上课时往往是“人到课堂心未到”, 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表现在队伍排不好、排队时讲小话、四处乱看等。针对这一情况, 我根据教材内容, 编一些韵律操, 配上音乐或指挥学生做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动作等各种新颖、有趣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采用小型竞赛。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 热衷于小型竞赛, 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了快速跑动作后, 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变成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 学生都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 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 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 能激发其个性优势, 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

三、“感化”是目的

教学活动中, 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 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 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 要从爱护学生出发, 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 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 对他们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 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 给予肯定和表扬, 也能把他们转变过来。

篇4:云南苍山洱海导游词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苍山洱海是古今旅游者所向往的地方。明代著名文人杨升庵描绘它“山则苍茏垒翠,海则半月掩蓝”,“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

苍山

苍山,又名点苍山,共有十九座山峰,最高峰海拔4000多米。

苍山十九峰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为: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达40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海拔4122米。苍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奔泻而下,流入洱海,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为:霞移、万花、阳溪、茫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龙溪、清碧、莫残、葶溟、阳南。苍山景色向来以雪、云、泉著称。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最。在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点苍山顶显得晶莹娴静,不愧是一个冰清玉洁的水晶世界。

点苍山的云变幻多姿,时而淡如青烟,时而浓似泼墨。在夏秋之交,不时出现玉带似的白云横束在苍翠的山腰,长亘百里,竟日不消,妩媚动人。在苍山顶上,有着不少高山冰碛湖泊,湖泊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还有18条溪水,泻于19峰之间,滋润着山麓坝子里的土地,也点缀了苍山的风光。苍山还是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不仅有几十种杜鹃,而且有珍稀的茈碧花和绣球似的马缨花等。

洱海

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湖泊,呈狭长形,南北长40公里,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泛舟洱海,那干净透明的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蓝天,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

在洱海最南端的团山,有一座洱海公园,是观赏苍山洱海景色的好处所。

苍山洱海,山水相依,洱海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大理下关,海拔1972米,南北长41.5公里,面积约251平方公里,因为湖的`形状酷似人耳,故名洱海。在洱海最南端的团山有一座洱海公园,是观赏苍山洱海景色的好处所。

从空中往下看,洱海宛如一轮新月,静静地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洱海共有3岛、4洲、5湖、9曲。洱海属断层陷落湖泊,湖水清澈见底,透明度很高,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作“群山间的无瑕美玉”。传说在海底生长着一棵硕大无比的玉白菜,这碧波莹莹的湖水,就是一滴滴从玉白菜的心底沁涌出来的玉液。

篇5:大理苍山洱海英文导游词

fellow friends:

hello! toured the dali old city, initially has feltthis humanities landscape profoundness; now we watch the cangshanerhai, understands the dali#39;s america of scenery.

first, we ride the yacht to go to the erhai park. the erhai park othername group mountain park, is l ocated the hsiakuan city northeast 2kilometers place groups mountains. north it near ocean waves wan qingerhai, west and cangshan southend setting sun peak relative. whennanzhao country, here is king#39;s deer park. in 1976 here newly wardedoff for the park, occupiesdi 1,600 chinese acres. on the mountain has thezoo and the plant nursery flower-bed, broadly plants the dali areaeach kind of precious flower different plant, is very good rests placeof the tour.

now the pleasure boat to the erhai park near the sea causeway, we cameashore to the ship, this is under the group foot of a hill binhai tourarea along 270 multistage stone steps ascendslevel on, we arrive the summit.everybody looked that, this curls upwardsangle upturned eave pavilion is looks thesea building, the eave hangs from above the plaque, submits a writtenstatement: jade er silver dark green “, the black bottom goldcharacter, vigorous is classically elegant, it is the chinese inadmiration of somebody#39;s fame painter wu zuoren#39;s writing skill. looksthe sea building is understands ”the jade er silver dark green“happiest extent, leans against a railing looks out into the distance:east side erhai vast, boundless, west cangshan is continuous,luxuriant is gray.

fellow friends, let us go on board once more, roams through to erhaiin. but i first must to everybody introduction be actually amcangshan. formerly, we in the dali city, under on the dark green footof a hill road, have not been able to look at carefully the cangshangrand appearance well. just like the ancient said ”does not know thetruth about the matter, only reason body in this mountain“; looks thesea building in the erhai park, the angle of view inclines, also onlycan see the cangshan terminal. now, unceasingly leads the way alongwith the pleasure boat, in our eye cangshan is not clearer? somepeople said that, a hengduan pulse condition great arm, the tibetplateau extended west yunnan from ”the roof of the world“ to thesouth, cangshan was in this world famous sierra a cloud range branch.

cangshan, also names the diancang, is green because of its mountaincolor, the mountain apex acquires fame in vain. cangshan altogetherhas 19 peaks. this 19 peaks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order are: thecloud makes, green, five, the lotus flower, the white clouds, thecrane cloud, three positive, the blue peak, the snowman, should behappy, the goddess of mercy, center and, longquan, the jade bureau,malone, the saint should, buddha go against, ma er, the setting sun.in 19 peaks, the malone peak is highest, elevation 4,122 meters. thecangshan 19 peaks, two peaks clamp a brook, altogether 18 brooks; eastthe mountain stream flows, pours into erhai, 18 brooks from north tosouth, the base arrangement is: south the rosy cloud moves, wan hua,the positive brook, the awn wells up, the brocade brook, the spiritspring, the white stone, the double mandarin duck, hides the immortal,mei xi, the peach brook, center the brook, the emerald, longxi, clearblue, remnant, pavilion mouth, is not positive.

the cangshan scenery by the snow, the cloud, springstone is famous. i firstintroduce cangshan to everybody the snow. after the summer needlesscangshan snow, is dali ”the love affair“ four given names scenery. thesnow white cangshan snow, all previous dynasties article literatiapproves the refined language quite a lot, the folklore also many. thethe ming dynasty writer li yuanyang once praised: ”date li cangshansnow, precioustai 19 peaks“.

篇6:水512立方游记:我在苍山洱海

5月9日,我们继续在云南境内旅行。我们从昆明乘车前往大理。旅行大巴在云贵高原上向西疾驰,一路高原风光美不胜收。大理距省会昆明380千米,我们到达洱海时在下午两点。

大巴左侧,映入眼帘的是万倾碧波,导游告诉我们:洱海到啦。瞬间车内一阵欢呼。是呀,苍山洱海是多少人向往的旅行目的地,今天,理想终成现实。

我们在洱海公园边上稍作休息,欣赏这美丽的高原湖泊。据导游介绍,洱海是云南省的第二大湖泊,因酷象人耳,又因当地人少见大海,故而得名。洱海的西面,延绵60千米的就是苍山。高原天气变化较快,此刻,天空下起毛毛细雨,从山谷腾空上升的云雾变幻莫测,笼罩着苍山19峰,形成著名的苍山烟云,蔚为壮观。

我们继续向大理古城前进,苍山脚下洱海边上,美丽的白族村庄星罗棋布。白族同胞崇尚白色,所建民居白色为主,照壁上屋檐下墙角边多饰以青花图案,动物山水、鸟虫花草、诗词名句无所不包含,户户如此。表达了白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让人叹为观止。

大理古城距今有1200年,是古大理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古城东临洱海,西倚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现存的大理古城是明朝初年修复的,有南北两座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城墙残迹依稀可见,据说有望修复。城内古建筑有总督府、蒋公祠等。有多条大街,著名的是洋人街。和所有的景点一样,商业氛围浓厚,经营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针绣、居家装饰、地方小吃、茶叶山货,饭馆客棧、歌厅舞池无所不含。

绵延42千米的洱海周边风光秀丽,古村落和景点众多。我们游览了上关古渔村。上关古渔村历史悠久,据说古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过这里。古渔村村民历来以渔为主,据导游介绍,他们在两千多年前就掌握了利用鱼鹰捕鱼的方式。当然,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如今的鱼鹰捕鱼也成为一个表演节目。

鱼鹰捕鱼开始了,一只载有十多只鱼鹰的渔船驰入湖中央,在渔民的大声妖喝驱赶下,鱼鹰“扑通”跳入水中,有一只鱼鹰很快就有了收获,从水中叼起一条白鱼。这条三斤左右的鱼拼命挣扎,那只鱼鹰显然有点吃力,这时,竟然有另一只鱼鹰赶去帮忙……看得我们目惊口呆。

篇7:洱海观苍山-小学六年级作文

本刊讯日前, “第三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及节能产品、技术博览会”在石家庄落下帷幕。该展会由中国节能协会、河北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参展商涵盖了太阳能行业企业等, 展品包括整机产品及各种配套产品, 涉及可再生能源整个产业链,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仪表、空气源热泵、生物质节能炉具等可再生能源产品都在本届展会集中亮相, 可以看出企业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可再生能源的综合性发展趋势。

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及企业在本届展会“集体”亮相, 标志着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已经获得到了长足发展, 具有中国特色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已经形成, 可以为我国城乡居民、企业提供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 在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发展减碳经济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目前, 在我国政府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的正确引导下, 我国经济形势已经明显好转, 在这种情况下, 投资太阳能、沼气、生物质燃料等可再生能源领域, 不仅市场前景广阔, 而且可以得到国家政策和扶持资金的有力支持, 不失为明智选择。

篇8:洱海观苍山-小学六年级作文

【摘要】:云南大理苍山洱海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该区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资源、优美的地理地质环境和优雅的人文气息,是个旅游胜地。但由于经济的过度增长和旅游业的过度开发,使得该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本文通过对该区的相关信息进行描述,并对保护区的环境治理问题提出了相关办法。【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院

【关键字】:保护对象,地理气候特征,多样性,保护对策,资源开发

保护区简介

云南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大理市,面积79700公顷,1981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谈水湖泊及水生动植物、南北动植物过渡带自然景观、冰川遗迹。

本区地处滇中高原西部与横断山脉南端交汇处,主峰点苍山位于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顶端保存着完整的典型冰融地貌。区内具有明显的七大植物垂直带谱,保存着从南亚热带到高山冰漠带和各种植被类型,是世界高山植物区系最富有的地区。本区已鉴定的高等植物有284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6种,同时还是数百种植物模式标本的产地。洱海为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泊,水生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有鱼类31种,其中特有种8种,底栖动物33种,水禽类59种。此外本区还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和旅游资源。苍山洱海保护区集自然景观、地质地貌、生物资源与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特色为一体,在国内比较少见,在国际上也有较高的知名度【1】。

自然保护区类型

依据《自然保护区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4529—93),大理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同时兼属自然遗迹类别,其中包含三种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和地质遗迹类型。因此,大理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大容量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2】。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典型生态特征和重要科研价值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在城市近郊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自然保护区的典型。保护区地跨大理市、漾濞县和洱源县,所处区域开发较早,社会经济较为发达,整个保护区基本处于完全开放(洱海)和半开放(苍山)状态,和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密切联系,并受到其干扰和影响。

主要保护对象【3】

1.高原淡水湖泊水体湿地生态系统 2.第四纪冰川遗迹高原淡水湖泊

3.以苍山冷杉——杜鹃林为特色的高山垂直带植被及生态景观 4.以大理弓鱼为主要成分的特殊鱼类区系

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

苍山南起下关,北至洱源县邓川镇,呈南北走向绵延45km,东西宽约10km。苍山连脊屏列19座山峰,最高峰马龙峰海拔高达4122m,与西坡漾濞河谷相对高差为2562m,与东坡大理盆地相对高差为2156m。苍洱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带。年平均气温为15.5℃,全年有干湿季之别,年平均最高气温22.2℃,年平均最低气温10.2℃;全年降雨量为1000~1100mm。苍山东坡气候属亚热带类型,苍山西坡属中亚热带类型。苍山山体高大,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主峰终年积雪,从山麓至山顶具有亚热带、暖温带及寒温带三个垂直气候带,因而出现明显的植物垂直分布带谱。从洱海湖区至苍山顶峰,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植被和植物种类的变化极为明显,层次清晰,保存着许多从南亚热带过渡到高山冰漠带的各种植被类型。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使苍洱自然保护区成为南北生物交汇过渡带,多种多样生物的分布和分化中心,为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之一【4】。

生物多样性

1.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区海拔从西坡漾濞河谷1560m至苍山主峰4122m,相对高差为2562m,植物垂直分布带谱明显,形成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甸生态系统、高原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 2.遗传多样性

保护区是一个种类丰富的动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具有二十六种珍稀濒危植物和大量具有多种用途的经济植物,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三级保护植物10种,中国特有种3种,云南特有种4种,苍山特有种5种。花卉植物资源丰富,包括山茶花、杜鹃花、木兰花、报春花、百合花、龙胆花、兰花、绿绒蒿等云南八大名花的全部种类。药用植物有199科601种。经济果木有茶、核桃、板栗、石榴、柑桔、梅、杏、李、桃等。苍山杜鹃花有44种,约占中国杜鹃花总数的10%,占云南省杜鹃花总数的18%【5】。洱海水生动物资源丰富,其中有鱼类8科20属33种,其中土著鱼17种,8种为洱海特有种,洱海特有的大理裂腹鱼(大理弓鱼)、洱海鲤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鱼类,大理鲤、春鲤为云南省二级保护动物。

3.物种多样性

苍山洱海地区地处三江水系分水岭的复合地带,在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南端与滇中高原的接合部位。经鉴定查实,保护区内种子植物约2330种,隶属170科755属,约占云南省种子植物种数的15%【6】。其中:洱海水生植物有26科44属,共61种,包括沉水植物19种,浮叶植物7种,漂浮及悬浮植物6种,挺水植物11种,其它18种。洱海藻类有195种,属42科【7】。根据目前的调查结果,保护区动物种类约433种,其中:高等动物285种,(兽类82种,鸟类170种,鱼类33种)低等动物14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二级保护动物15种。4.景观多样性

保护区包涵了丰富的景观多样性,具有高山生态景观、森林生态景观、雪原景观、冰川遗迹景观、高原湖泊景观和湿地生态景观。整个保护区水陆相依,山川辉映,形成独特的“风花雪月”的风貌。

保护区现状

苍山洱海地区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大理曾是唐代南诏、宋代大理国的都城。由于历史悠久及人类长期的采伐、开垦、猎捕活动,加上自然环境变迁及自然灾害的影响,生物多样性遭到了较严重的破坏。大理又是云南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开发强度较大,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以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原生植被的不断减少,造成动物生境丧失和植物生境单一化,特别是苍山西坡滥砍乱伐较为严重。大量的人工林由于其中多样性程度较低,在水土保护、水源涵养等方面的作用大大降低,使得洪水和泥石流时有发生,特别是水土流失形成的大量泥沙冲刷,对洱海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2)苍山野生经济植物的过度采挖,造成一些珍贵的花卉、药用和食用植物濒临灭绝;滥捕乱猎,已使得苍山的野生动物大量减少,有些种类极为罕见甚至灭绝。

3)苍山东坡的大理石采矿点,由于不合理的开采方式,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山体及表土植被破坏严重,难以恢复,并对下游地区形成泥石流危害,影响了苍山的自然生态景观,加大了洱海的泥沙淤积量【8】。

4)洱海由于引入外来鱼种,与土著鱼种发生种间竞争,破坏了以大理裂腹鱼、大理鲤等为主的土著鱼类区系。酷渔滥捕,网箱养鱼,大量打捞水草等,造成土著鱼类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殖,数量急剧减少【9】。

5)旅游业将成为大理新兴的经济支柱产业,而其发展是建立在苍山洱海丰富的景观资源这一基础之上的。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保护区内许多自然生态状况较好的区域也面临着植被破坏,物种减少的威胁。

6)工业的发展及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天然生境不断缩小,直接或间接危及野生动植物的生存,这种恶劣的影响甚至是大范围和长期的。

洱海由于湖泊水位下降,湿地被开垦等原因,造成8种土著鱼类受到严重威胁,成为珍稀濒危物种,大理裂腹鱼等4种鱼类正处于消亡之中。(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洱海流域环保项目研究报告)苍山原始森林遭受破坏,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基本消失,草场严重退化,物种流失严重。初步估计,苍山种子植物名录所提供的2100种野生植物中,大约有200种已不复存在,每年至少有5种植物流失。

生物多样性保护

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是区域资源的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苍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协调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不仅能为开发活动提供一个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的物种基因库和生态环境,而且能保持该区域的优美自然景观,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策措施

建立保护区生态定位观测站和物种、生境的生物资源数据库,开展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和编目,弄清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范围和现有种群数量,突出重点,明确优先保护对象及区域。建立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加强保护区生态监测。将所保护的物种、生境、生态系统和景观的状况等各种有关基础数据、图片等输入微机工作站,建立动态数据库,数据处理后模型动态显示。通过这一系统建设,使保护区管理人员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发展趋势和动态变化,群落分布及群落彼此间的相互关系,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信息,实现保护区的动态管理。

变被动保护为积极保护。除加强对苍洱自然保护区内划定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进行严格保护外,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把大量野生、珍稀濒危物种移栽到风景名胜区中,更能有效地保存植物种质资源,实行就地和迁地保护相结合。

积极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教育,增强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争取公众参与和管理,认真解决好自然保护与经济开发的矛盾。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传统经济向现代生态建设的转移。建立良性循环环境大生态系统,实现生态文明上的战略性突破,努力在传统经济的基础上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等,走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改善生态环境,建立经济开发中的生态补偿机制,达到开发与保护并重,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实现【10】。

保护管理行动计划

第一阶段,加强洱海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制止局部地区滥砍乱伐森林现象。制定《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管理条例》。加强对保护区内旅游开发活动的管理。

第二阶段,运用GIS这一技术手段,建立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学的动态管理。开展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编目工作,积极与国内有关机构进行合作研究,并争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援助项目。建立保护区生态示范工程,包括生态农业示范区,白石溪大理石矿生态恢复示范工程。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模式。逐步实行保护区开发建设中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逐步实施苍山大理石的科学开采,降低植被破坏和资源浪费程度。争取国际援助,建立高原湖泊生物多样性开放研究中心。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1】

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利用和开发保护区内丰富的生物资源,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保护区工作的全面发展,这无疑是一项欣欣向荣的产业。

在缓冲区或周边地区收采丰富的野生花卉的种子,建立花卉繁育和生产基地,集约化经营鲜花和干花制品。

开发和经营苍山的药用植物资源,鼓励保护区内居民从事种植、养殖活动;建设食用花卉加工厂,开发天然、绿色保健食品,生产鲜花罐头及其系列食品和饮料,有望在国内外形成良好市场;从发展的观点及市场的需求出发,结合苍洱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无污染、野生的、可食用资源以及立地条件。选择多种类型的地域和气候条件,建立多种类型的食品原料的生产和食品加工的示范基地,为市场提供真正的无污染、纯天然、高品位、高质量的健康食品。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苍洱自然保护区内的旅游活动,应以生态旅游为主,并且注重科普教育。以合理开发旅游资源,防止生态破坏和旅游污染为主要内容,以最自然的野生状态向旅游者开放。旅游区的所有开发活动应是无危害、无损毁,生态上可持续的。通过对旅游区的建设,促进保护区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要规范旅游行为,建立适合于自然保护的新旅游体制,立足于保护森林植被和生态系统,维持良性自然生态,实行有控制的开放。保护区的旅游以苍山洱海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遗迹等资源的开发为主,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条件,积极开展旨在于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活动,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寓于旅游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站首页 【3】.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站首页 【4】.况明生等.云南大理点苍山地区 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植被和古气候.西南师范大学学报.【5】.吴征缢主编.云南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6】.冯建孟等.云南地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研究,生态环境学报; 【7】.胡小贞等.云南洱海沉水植被现状及其动态变化.云南大学学报; 【8】.杜宝汉.洱海生态环境恶化及综合治理对策研究.海洋与湖沼; 【9】.严晖.洱海土著鱼类调查研究;【10】.沈兵.旅游开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开发策略研究.环境保护,1996;

篇9:洱海观苍山-小学六年级作文

一个学期一转眼就结束了,老师告诉我们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7月22日会发生罕见的天文奇观——日全食。我听说这事之后,就马上展开行动准备了日食观测镜。我日思夜盼,等待着这天的到来,还看了一本《日食观测指南》的书来做准备,书上说:日食是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地球绕太阳和月亮绕地球的公转运动都有一定的规律,因此日食的发生也具有其循环的周期性。一般情况下,一年会发生两次以上的日食,但是在多数时侯日食发生时,月亮的影鏙只扫过地球上一个狭窄的地带,这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是日偏食。据估计,平均每200~3,某一地区或城市才有机会被全食扫过,所以,对住在一个城市的人来说,一生可能未看到过一次日全食。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包括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所以我们可是庆幸。接近日食的.这两天,晚上我睡也睡不着,像日食能把我的魂吸走,整天在我心中转悠。7月22日,这特有含义的数字,你终于向我走来,我可等了一个月呀!

我兴奋不已,迫不及待跑到窗边,伸长脖子向窗外望去,我一下子从高山跌倒了谷底,这滋味真不好受。“天啊,我哪这么霉呀?!

千年一遇的日全食,被你这种臭天气给瞎搅和了。'我一边看一边埋怨着,这时,弟弟面带睡意,无精打采地说:“现在早着,一会儿说不定烟消云散了。”也是,现在才六点四十七分,离日全食有一个多小时,应该可以,就没多大在意了。到了八点多钟了,乌云越来越多,越来越密,我着急了,对乌云说:“你发发慈悲,别捉弄我们。”此时,我已经心灰意冷,心情已跌到最低谷。突然一个救命电话像旱天雷一样突如其然“电视上有日全食了。”我和弟弟十万火急地跑进房间,拿起遥控板一开,啊!

这就是我梦寐以求得日全食。我和弟弟兴奋地看起了日全食,一个金灿灿大饼被咬了一口,天暗了一点儿,一个胖胖的小船出现在天边,像小川飘荡在银河中,十几分钟后一张哈哈大笑的嘴张开了。这时,十来分又过去了,一条黄眉毛出来了,我又兴奋又激动。在太阳将要被月亮完全挡住时,在日面的东边缘会出现一弧像钻石似的光芒,好像钻石戒指上引人注目的闪耀光芒,同时在瞬间形成一串发光的亮点像一串光辉夺目的珍珠高高的挂在漆黑的天空中。一两秒的瞬间出现闪着钻现光芒的倍利珠,一会儿过去了,整个大地变得昏暗,我们兴奋不已,穿上鞋,跑了出去,气温下降了,和夜晚无两样,我感到整个人神清气爽了。这时天空中出现一番奇妙的景色,“金红一线”出现了,我叫道:“弟弟,我看见太阳了。”我和弟弟分享着这金红一线。啊!

篇10:观菊展_小学生六年级作文

期中考试后,正好迎来了第二十三届的菊展,菊展又在中山公园展出。星期六下午,我和伙伴们一起兴高采烈地去观赏菊展。我们随着路标走到了菊花展示的地方。走近一看,我们便看到了一个由龙湖区展示的高6米半的大型花篮,花篮采用潮汕传统竹艺编扎而成。祥云花坛托举着盛世花篮,象征着全国人民普天同庆60华诞的喜庆场景。接着,我们走向了金平区所展示的菊花,走进门,便看到有许许多多盆菊花有规律地摆放而成的大花坛。这繁花似锦的场景可真让人赏心悦目啊!最有情趣的还是竹趣澄园。景区将竹亭、竹子廊、叠石瀑布、小桥流水等元素,组成精致的园林。真可以用“诗情画意”这个词来形容这处美景。随着游人们的赞叹声,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展示菊花的地方,那里的菊花都是一枝独秀,五颜六色:粉如霞,白如雪……这些菊花不仅色彩斑斓,而且形态万千:有的像彬彬有礼的小伙子;有的像婀娜多姿的小姑娘;有的像高傲的绅士……真是百看不厌啊!

观赏完菊花,我想:不是有一句诗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吗?啊!正是因为菊花不畏风寒,迎风傲雪,才能博得诗人们的赞美啊!菊花不仅是诗人笔下创作的主题,更是丹青妙于描绘的对象,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菊花又令我想到了孤标傲世、高洁劲节的君子之德。这正好让我想起一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他的人格与菊花的品格正好一致,他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愿与污浊官吏同流合污,为保全心性毅然辞官躬耕田园,表现出不羡慕荣利,志有逸士之节的品格。

菊花虽然没有牡丹艳丽,也没有桂花香气浓郁,当我喜欢它坚韧不拔、秉性高洁的品格。

篇11:洱海观苍山-小学六年级作文

关键词:城乡基础教育,外部性,财政投入

基础教育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为了满足全体公民最低层次消费需要与无差别消费需求, 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让全体公众公平享有的最基本的服务。在我国, 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基础教育服务的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然而, 基础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失衡却不容忽视。缩小差距, 矫正失衡, 不仅对于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而且有助于整个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一、经济学视角下的基础教育提供

受教育者在习得知识和技能后, 获得增加收入的能力, 同时对“价值”的认知能力增强, 因此教育在收益上具有排他性。这种个体上的排他收益又从总体上表现为劳动者素质提高, 社会环境优化, 政治法制运行成本降低, 因此教育又具有很强的总体收益外部性。但从供给角度看, 它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表现并不明显, 偏向于私人物品。因此, 学者们一般认为教育是一种混合品, 兼具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点。

基础教育应由政府提供的主要原因有:第一, 基础教育的强外部性。教育对于经济长期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同。巴罗 (Barro, 1993) 对98个国家 (地区) 1960—1985年间入学率与人均GDP增长率进行研究发现,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与起始的初中等入学率高度正相关, 相关系数达到0.73。不仅如此, 教育对人的全面影响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甚至是强化教育的内在需求 (价值) 。要达到预期的发展效果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是必须的, 然而通过市场手段来配置基础教育是缺乏效率的, 应通过政府的干预手段, 如图1所示, 内在的需求曲线dd和私人供给在e点达到均衡, 此时教育的供给从社会角度来看是非有效的, 社会总需求曲线DD高于私人需求dd, 要实现基础教育数量与供给价格的有效配置, 政府应该采取补贴甚至是免费提供基础教育, 以便充分供给基础教育。第二, 教育阶段的不可分割性和不可逾越性决定教育投入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基础教育成本和收益在时间上的差异和预期收益率难以估计, 基础教育阶段投入巨大, 却几乎没有现实收益;很难找到精确的模型和机制将教育的相关收益转移至基础教育供给方, 市场自然会避免“投资” 于此类领域。如图2所示, R表示教育的收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 教育的收益在就业后显现并保持相对稳定, 不考虑职业培训教育的因素, 教育的投入C则主要集中在就业之前, 而这种收益成本在时间上的背离造成了基础教育投入的短缺。

二、我国城乡基础教育资源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

我国教育支出的比重近年来不断增加, 但支出的总量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教育支出距占GDP4%目标也还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我国财政投入教育支出12550.02亿元, 占GDP的比重为3.13%。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随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 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逐步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机制,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然而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却依然存在, 同时表现出新的特点, 以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情况为例, 2010年全国普通小学为929.89元, 比上年的743.70元增长25.04%。其中, 农村普通小学为862.08元, 比上年的690.56元增长24.84%;全国普通初中为1414.33元, 比上年的1161.98元增长21.72%。其中, 农村普通初中为1348.43元, 比上年的1121.12元增长20.28%。虽然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增速明显, 但是结合全国的平均基础教育投入水平和增速来看, 城乡还存在差距, 而且城市基础教育投入增速仍然高于农村。此外, 随着不同地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差距的拉大, 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差距表现得十分明显 (见表2) 。基础教育资源投入的根本来源是公共财政能力, 这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差距是城乡基础教育资源投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资料来源: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0/index.html2012年《教育部公报》

表2数据显示, 经济发达的地区公共财政基础教育投入绝对数量远远超过经济落后地区, 差距最大的两个地区为北京市与贵州省, 北京市2010年普通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是5836.99元, 而贵州省只有579.26元, 二者之比为10.74:1。该数据反映的是地区间基础教育投入差距, 而城乡基础教育投入配置是在这种地区间差距上的进一步失衡。这种量上的绝对差距会造成教育发展质量上的差距。发达地区教育投入与经济财政人力资本发展相协调, 落后地区教育投入只能维持低水平运作, 不能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潜在的支持, 经济财政教育投入的良性循环始终无法建立。

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还表现在“人力软件”和“教育硬件”上, 如果把基础教育投入视为流量, 教育硬件资源相当于教育投入形成的资源存量。师资力量作为特殊的资源, 既具有教育资源的存量特性, 又具有相对流动性, 教师资源在城乡、区域间的流动也恰恰可以作为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指标。与城市基础教育资源相比, 由于农村办学条件较差, 教师工资较低, 农村师资数量和质量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时, 随着教师资源流动性的加强, 农村师资资源又有向城市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县镇地区流动的趋势。许多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为了节约教育经费开支, 代课教师仍然承担着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任务。相关数据显示, 在2008年, 全国中小学仍有37.9万名代课人员, 其中81.8%分布在农村学校。教育硬件方面, 近年来, 我国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危房改造中投入了大量资金, 农村中小学校舍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城乡中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已基本相当。目前, 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城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方面。2007年, 全国1/3以上地区的中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2.9:1, 全国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比平均为1.4:1。

城乡基础教育资源投入的差距不仅仅影响到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 并导致地区间人才培养的失衡, 还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长期负面影响。第一, 教育的强外部性表现在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 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不仅会降低教育对经济的平均长期拉动效应, 还会造成我国城乡二元经济模式的固化, 有碍于城市化进程, 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第二,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造成公民在获取劳动技能和学习能力上的不平等, 使落后地区、农村和城市贫困人口通过教育提高经济收入的难度加大。长期来看, 财富的不均衡分配会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 从而导致社会矛盾加剧。教育具有促进代际流动的功能, 所以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严重会导致贫困在代际中的恶性循环, 也使代际流动、社会流动变得更加困难。第三, 教育不仅仅表现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入, 在我国特殊的经济文化背景下, 教育不仅具有间接提高经济收入水平的作用与价值, 教育本身就具有广泛的认同价值。以人的福利水平为标准, 城乡基础教育差距最终会导致农村人群的“福利短板”, 这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和目标相违背。

三、政策建议

(一) 以立法形式保障基础教育投入, 规范基础教育资金的收入与支出

中央政府层面完善《义务教育法》的内容并强化执行, 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部门规章。同时应根据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建立长期发展规划, 有计划、有步骤地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 推动基础教育均等化进程。地方政府层面应根据地方经济、教育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建立相应的中期具体基础教育发展规划。

(二) 建立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的财税体系

第一, 完善基础教育投资的转移支付体系, 资金投入上以中央为主体, 资金执行上, 地方政府、财政、教育三方要互相配合、互相监督约束, 提高基础教育投入的利用效率;第二, 继续推进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政策上继续对农村基础教育倾斜;第三, 推进我国教育税费的改革, 改革中央、地方教育费附加制度, 优化中央、省级、市县基础教育投入负担机制, 切实改变最基层政府的教育事权与财力不统一的现状。

(三) 拓宽教育投入资金来源

在政府财政为主体的供给模式下, 引入民间资本, 结合教育体制内部的改革, 打破教育投入来源的财政单一性。利用政策倾斜和财政扶持, 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基础教育, 增加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硬件、软件资源, 建立长效的基础教育投入回报机制, 减轻财政的投入压力,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 (第4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84-123.

[2]廖楚晖.政府教育支出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88.

[3]龚翅鹏.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 2011.

上一篇:装潢设计就业前景如何下一篇:钟面的认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