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

2024-04-27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共12篇)

篇1: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

《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探究》课题研究总结

“生活化”是将学生从抽象的数学课本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社会,接触生活,接触自己所存在着的世界中的人、事、物、景,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数学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数学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通过一学期的对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单

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探索出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构建“生活—数学—生活”的学习体系和“学生的数学素养”的评价体系。为当地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会探索出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将会探索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找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切入点,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使所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热爱数学,最终也会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自己所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会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素养、逻辑思维素养、运用数学素养、唯物辩证素养得到提高。为我们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要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要在解放教师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数学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学会在学习中与人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获取数学知识的技能,促进数学素养的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好素质基础,让数学学习在生活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通过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知识,将其带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在课堂中实施教学生活化,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并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篇2: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

许相栖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永和镇观头小学)

摘 要: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新时期,人们提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也要真正意义上做到不断用生活去点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与生活的有效接轨展开论述,旨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并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

21世纪的今天,我国教育体制得到了不断的改革和深化,这使得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现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走出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依然成为学校以及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不断促进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要不断实现教育意识的生活化

众所周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选择不同的教学行为,而这是由教师的教学思想所决定的,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如何保障数学教学与生活的有效接轨呢?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措施:首先,教师必须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或者教育意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为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必须明确一点: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高于生活,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教师要不断适应自身角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变化。新时期,教师不仅是学生科学知识的解释者,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材编写意图以及数学基础知识等找到行之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应积极地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新知识经济下,要想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就必须教会学生如何联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此外,还要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的图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

新形势下,人们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有利于为学生创造更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1)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地导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它能够让学生明白数学无处不在,最终全身心地投入数学的学习中去,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从和学生紧密联系的话题着手,这既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数学、认识数学;(2)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生活化的程度,这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认为越是新颖的东西教学效果就越好,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实践证明,越是新颖的例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越少,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相反的,教师可以引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数学中去。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这一节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小丽有150元钱,想买一部分学习用品,需要支付给商场95元,那么买完学习用品后小丽还剩多少钱?”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融入学习中来,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本文提出,教师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就必须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只做到不断实现教育意识的生活化、创造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是不够的,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本文指出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如何从生活中学习数学。众所周知,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有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着手,首先,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是空谈、漫无边际的乱谈,相反的,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或者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量,也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有效地解决数学中遇到的问题;其次,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讲授“分类”时候,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们注意到妈妈是怎样对家里面的东西进行分类的吗?”这时候学生就会纷纷发言,这既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强、教学难度大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变成不可协调的矛盾,降低教师的教学效率,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必须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有效接轨,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彼此间联系的措施,首先,教师要不断实现教育意识的生活化;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最后,教师应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篇3:新课标下教学如何与社会实践接轨

关键词:新课标,音乐教育教学,素质教育,音乐实践

随着知识创新的空前加快,人才素质的竞争激烈,农村的新课程教育教学更应在新课标下充分挖掘素质教育因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创新等能力,这已成为了新课标下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

社会实践是新课程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新课程语文课的写作、数学教学中的数据统计和收集、历史课程中遗址遗物的探究,以及新课标中所要求的社会访问、调查,等等,都需要进行社会实践才能确保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应用能力。下面就以音乐课程为例,进行详细的论述:作为技能课程——音乐教育教学,随着新课标在农村中小学的普及实施,更是强调了社会实践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积_极作用和价值,其目的就是不断增强音乐新课程中的素质教育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把音乐社会实践与课堂知识结合起来,提升自身的音乐综合素质。因此,社会实践是新课程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研究分析现代教育趋势,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在新课标背景下,要充分利用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就必须优先转变思想观念,把新课标的实施与农村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结合起来,使音乐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动手创新最基础、最根本的课堂。但在农村的音乐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学校不重视、教师无创意、学生无兴趣的现象,把本属于学生乐学、情趣横生的科目变得枯燥无味,使得音乐课堂教学呆板、僵化。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在新课标下,教师要优先转变教育理念,把教学目标锁定在提高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上,只有这样,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准确地探索出教改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一切音乐资源(即一切音乐实践活动)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音乐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以达到培养、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之目的。

二、建构开放型的教育教学模式,积极开展音乐实践与社会音乐实践,实现音乐教育教学目标

我国是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每个地方都有其特殊的音乐文化底蕴和音乐特色,特别是农村更是传承、蕴藏优秀民间音乐的地方。因此,对地处农村的中小学校,在音乐教学当中,要充分利用社会音乐实践,建构开放型的音乐教育教学模式,让音乐教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技能、展示风采的领地。也就是说,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进社会音乐实践活动,并多方面、全方位地训练学生吹拉弹唱、合作表演与合作创作展示的水平技能,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音乐鉴赏的能力,改变呆板、生硬、严肃有余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如在中高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笔者利用很短的时间学习、复习乐理知识,教会曲谱,和学生共同分析歌曲的旋律、情感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分组学习演奏演唱歌曲(分组可依据不同的器乐来分组,也可依据学生的特点来分演奏、演唱和打击节奏以及伴舞等形式),并提出注意事项和要求,让学生激情饱满,在紧张、兴奋中去做练习:即要求使用二胡、竖笛、口风琴,葫芦丝、电子琴等器乐的学生学习演奏歌曲的旋律;使用手鼓、三角铁、吉它、碰铃的学生配伴奏节奏;擅长舞蹈和歌唱的练习表演和表演唱,等等。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示本歌曲的情感特点,让学生自己在练习中体会、感悟。当学生的练习进行了十分钟左右时,再组织他们合作(或自由搭配或由教师指定)表演,展示合作成果,最后根据合作展示的成果给每个同学评价(或打分或给予等级)。另外,为了配合音乐课堂教学、扩大学生的视野,每学期还可请一些民间艺人来课堂表演技艺、传授演奏或乐器制作的技艺,并定期举办才艺展示大赛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参与音乐实践的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成就,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学会展示、学会竞争。通过以上方法教学,音乐课就会成为学生最喜欢、最盼望的课程。另外,还要鼓励学生调查、访问具有本地特色的音乐的渊源,让他们学习演奏(可以拜民间艺人为师,学习乡土音乐的奏唱)戏曲、礼仪音乐(祭祀、喜庆等方面的音乐)或演唱具有本地特色的民俗唱腔(包括地方戏曲、区域音乐原声唱法等),乡土民歌(特别要传承那些濒临绝迹或即将失传的音乐)等社会音乐实践。让他们在音乐实践中,感受音乐美,陶冶情怀,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素养,让音乐与音乐实践启迪他们的创新灵感。

三、设计多元、立体的评价模式,也是激励学生积极进行音乐实践的动力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因此,要设计多元、立体的评价模式,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对学生的音乐素养给予准确的评价,不断激励他们进行音乐实践,让他们在社会音乐实践中增强合作精神,提高自主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如:对学生的音乐评价可采用自评、学生互评;也可以设计评价量表、学生电子评价档案等,从学生社会音乐实践的参与情况(调查、访问情况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技能、方法、情感态度方面,掌握地方区域特色音乐的奏唱情况,乐器的制作情况,特别是在独门乐器或独门唱法的传承方面所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总之,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只有不断地挖掘、利用农村本土的音乐因素,强化社会音乐实践,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使他们体验、领悟到音乐艺术美的奥妙。所以说,社会实践是新课程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篇4: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进一步接轨。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接轨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9个,9÷9=1(盘)(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刻意追求形式之风存在于不少的数学课堂,使得数学教学极具“观赏性”,显示出一派“喜人”的景象。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课,教师几乎是使出浑身解数,创设情境、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得兴致盎然,学生的参与热情被调动得淋漓尽致,这似乎说明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已经落到实处了。但形式的背后露出浮华,折射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数学问题少了,思考感悟少了,思维交流少了,能力提高少了。倘若不冷静反思,则很容易使数学教学步入“歧途”。当务之急是要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接轨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

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是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在今天的“课堂超市”环节中,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我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篮球95元/个,排球50元/个,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买4个排球和6个篮球共要多少钱?”。这样的数学问题,没有用新教材的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只有这一种“95×6+50×4”,可是使用了新教材的孩子们却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法:(1)95×6+50×4;(95+50)×4+95×2;(95(2)(3)+50)×6-50×2

通过“课堂超市”展示,使我们的数学走进了生活,使我们的孩子们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使了孩子的思维开放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的确,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富有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充满诗意。因此,情境创设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他们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地创设华丽的情境,然而结果却引发了不少问题。

篇5: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

新课程标准改革作为近年来基础教育界的重大改革得到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对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变化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和深刻的探讨。 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改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是学生接触正式数学教育的开端,也是学生未来学习广义的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理工科科目的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教育不仅应该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运算技巧,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数理逻辑,还应帮助学生树立理性看待世界的科学世界观、正确认识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生观和方法论,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培养良好的基础。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学生需要获得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基本数学技能、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需要理解和认识到数学各类知识的基本联系、数学与自然等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数学与人类生活发展的紧密联系。

在此基础上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对数学学科价值的认识、培养对数学学科的一定兴趣,为学生的未来学习生活打下基础、做好准备。同时, 新课程标准还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实施的新标准和新要求, 对于学生的学业压力有着非常大的关注, 这要求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育相比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更为高效, 可以在更短时间教授同样多的内容和教学任务。 考虑到高效率的教学主要就是对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之中,新课程标准减负、高效的理念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育做出改进和提高。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各种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教学手法单调

在部分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发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法非常单调,基本可以归纳为上课照本宣科、课后布置习题,对课堂内容和主题缺乏引入和启发。 在这种教学方法下, 刚刚步入正式学习中的小学生难免会在感到课堂内容多、理解困难的同时觉得枯燥乏味, 长此以往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学情绪也是可以想见的。 若坚持这种单调、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会导致教师无法得到所需的教学效果还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可谓是事倍功半。

(二)作业量大

作业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和学生课后学习的主要方式, 起着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但在课堂教学未能达成应有效果的情况下,部分教师本末倒置, 将学习寄希望于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 指望学生以做作业的方式理解所学知识和课堂所应掌握的要点, 并通过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强迫学生在课后花费大量时间用来填补课堂效率不足带来的空缺。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措施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可以说是势在必行的。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数学学科的.学科特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措施可以有以下几点。

(一)结合生活进行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脱胎于生活,因而结合生活进行教学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 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数理逻辑都未发育成熟, 无法进行太过于抽象和概念化的思考, 脱离生活实例进行数学训练较为困难。 但是教师只要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以生活经验引起思考,就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数学的学习。同时, 教师也应主动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的提升, 主动摒弃盲目依赖于习题的“题海战术”,因为对作业的重视一方面是应试教育影响下的余毒, 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对教学效果缺乏信心的体现。 在对课堂效果不报信心的情况下, 教师可能为保证学生充分理解课业内容而布置大量作业进行训练,不仅占用了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 给学生带来了不必要的课业压力, 而且损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可谓是得不偿失。

(二)进行启发式教学

对于小学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的限制,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法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已经成为学界的基本共识。 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归因为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 另一方面也是教师缺乏必须的教学技巧、教学方法的体现。 随着新型教育理念的纷纷诞生和逐步成熟,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要形式、忽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理解能力限制的旧式教育方法已经逐步被抛弃和淘汰, 而代之以新课程标准为代表的新型教育理论。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应再泥古不化、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而应该积极学习和适应新型教育理念, 逐步吸取最新教育理论化为己用,革新和改进已有的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学生犹如一张白纸,需要教师的足够呵护和正确引导, 以自己的耐心和坚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达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效果。 在具体方法上,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启发式教学, 使用预设问题、设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并鼓励学生主动从课本中发现问题、积极提出问题、自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 培养出会“提问”的学生。

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 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致力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以利于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有着相当大的探索空间, 有赖于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 敏 . 小 学 数 学 课 堂 教 学中 探 究性 模式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9)。

[2]邓才 芬。新 课标 背 景 下 小学 数 学 课 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9)。

篇6:让数学与生活接轨

数学首先是一种语言,它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由于它可以用来储存和传递信息,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数学的语言功能更为突出,人们可以用所学的数、符号或图象这些语言去描述世界,可以用严谨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动手把12个圆片平均分,并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是怎样分的,再用算式表示自己的分法。学生根据自己的摆法和想法列出了以下算式:

①12/3=4②12/4=3③12/6=2④12/2=6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体会到数学语言的功能,而且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真正意义。

2.用数学规律表示生活现象

如学习了研究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后,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哪些数量在怎样的条件下成正比例。学生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地说:“每本《数学活动》的价钱一定,订阅的本数和总钱数成正比例”、“《小学生数学报》的单价一定,订阅的份数和总价成正比例”、“每平方米的房价一定,订购套房的面积和购房的总价成正比例”、“每千克盐的价钱一定,买的千克数与所需的钱数成正比例”……

3.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环境

如一年级学习认数时,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有几张桌子,每张桌子上有几本书;数一数自己学具的件数;学习分数应用题时,引导学生根据周围的事物编题,如“根据教室里的人数编一道分数除法应用题”;“高年级学生学习了小数后,让学生把周围的事物用小数表示出来”;学习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说说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经常这样做,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让学生逐步学会数学化思想,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

4.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篇7: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学法指导

作者:wuzesh 文章来源:浙江省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1-15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小学数学学法指导问题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笔者想就此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做些探讨。

关键词

数学学法 更新观念 生成性课堂 多说 克服思维定势 比较法 线段图法 分析法 归类法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学法指导

吴增寿

从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潮流来看,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发展和更新日益加速,欲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人才,必须善于学习、实践和创造。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以学生为主,要求受教育者不仅是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近几年来,旨在教会学生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学法指导的研究和实践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课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学习成绩优秀学生之所以成绩优秀,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学习方法比较科学;学习困难学生之所以学习困难,也往往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快速发展,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

一、更新观念、改变教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而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所以要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首先必须从教师的“教”开始。

1、备课: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等),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如板书编写有序、图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上课: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师道尊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马上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这可以作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要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

二、活跃思维、改变学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而拙劣的学习方法(如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学生的智慧得不到发挥。所以,如果我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那我们的教学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了。下面就平时积累的几点方法罗列如下:

1、要有好的学习习惯

避免机械性学习,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有的同学在学习中重视对知识的机械性、生硬性记忆,其结果是一方面导致对知识掌握程度和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也将严重影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挥。现代教学论强调要实现有意义学习,强调理解对知识保持和应用的作用,即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不是为了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而学习,而是为了实现对知识点间的贯通性理解而学习,这些均需要我们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为“内化”式的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

2、要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求异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

“定势”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性两种表现,我们应该利用“定势”的积极性作用,克服“定势”的消极性影响。在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既要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定势”,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性规律和方法,又要形成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的有关问题时能够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形成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要求。知识的迁移要求对知识呈现的情境和知识转换要灵活处理,而不是生搬硬套。阿

4、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听课

不是上幼儿园就开始听课了吗?谁不会听课呢?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用正确的方法听课,这就导致学习效率差。

首先、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准备、知识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身体上的准备等;

其次、要专心听讲,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不要只背结论,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材上的定义常隐去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这不仅可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三、学生还要及时做好各种标记、批语,有选择地记好笔记。

第四、要指导学生一定要养成先看书后做作业的良好习惯。现在学生的通病是仅仅把教材当做一个习题簿子,做作业用到它,而后就放置一边。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要指导学生在做作业之前一定要认真地阅读例题,结合教师课堂讲授,把知识梳理一遍,之后再去做作业,就会少走弯路,既保证了作业质量,又做到了充分的巩固、复习。

5、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能有效地使课内所学知识与社会生产实践、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扩大文化科学知识的眼界,拓宽思路,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与习惯,增长工作才干。这也就是常说的:“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但课外阅读要有教师的正确指导,才能避免滥读,费力不讨好。

另外,还要教会学生一些数学方法。如,比较法、线段图法、分析法、归类法等等。指导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除了上课的潜移默化外,还有如,讲授式、交流式、辅导式等等。

篇8: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 接轨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接轨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9个,9÷9=1(盘);(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教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的知识。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接轨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转变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元。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

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是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在今天的“课堂超市”环节中,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我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篮球95元/个,排球50元/个,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买4个排球和6个篮球共要多少钱?”。这样的数学问题,没有用新教材的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只有这一种“95×6+50×4”,可是使用了新教材的孩子们却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法:(1)95×6+50×4;(2)(95+50)×4+95×2;(3)(95+50)×6-50×2

通过“课堂超市”展示,使我们的数学走进了生活,使我们的孩子们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使了孩子的思维开放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9: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产生学习需要。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他们一旦对一件事发生兴趣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而富有情趣的情境恰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放动画等形式,把枯燥的数学变成具使用性、愉悦性的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兴趣和疑问,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课件演示“小动物坐着装有各种形状轮子的车进行比赛”的情景,猜测:谁会获得第一名?为什么?这时,“疑问”就自然而然地在他们心中产生了,“为什么装有长方形轮子的车,转不动呢?”“为什么同是圆形车轮,车轴装在正中间的就转得快呢?”……正是这一系列的“疑问”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随着这种情感体验的不断增加,激起学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力,运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甚至会产生探究过程中的意志力,使探究活动不断深入。这是生活实践中“需要”的学习,对学生更有“挑战性”和“开放性”,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二、创设认知冲突,激发智慧火花。

趣味化的情境固然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但并非所有教材都能制成动画效果,或编成谜语儿歌等。还有很多公式的推导、定理的归纳、法则的概括等都需要教师通过制造“认知悬念”,来促进学生主动探索。

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在导入阶段我有意识地设置含有新旧知识矛盾的算式让学生计算:156÷13和156÷1.3,第一题学生能顺利解答,第二题就卡住了。这时学生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算?能不能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根据什么性质把它转化呢等等。这一系列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一系列的学习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从而激发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三、引导动手操作,享受学习乐趣。

小学生还具有好动的特点,而这恰好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好契机。皮亚杰认为:“儿童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生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手做一做,才能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把蒙胧的想法转化为实在的行动,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真切、可信的数学知识,而且理解深入、印象深刻。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分一分(牙膏盒、粉笔盒、玻璃球、圆柱形木块、茶叶桶等按实物形状分开)、玩一玩(拿各种立体图形在推一推、滚一滚,进一步感知它们的特征)、搭一搭(用立体图形搭他们喜欢的东西,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全程经历认识事物的三个阶段:“形象—表象—抽象”,有助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接受。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乐趣。

篇10: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  体验   再创造   做数学   说数学   用数学

[正文]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们“豁然开朗”:教师不是“救世主”,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     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如学习小数除法时,计算“9.47÷2. 7”,      3 . 5

竖式上商3.5后,余下的2究竟表示多少,

[1] [2] [3] [4] [5] [6] 下一页

2.7   9.4 .7

学生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在横式上写出        8 1

9.47÷2.7=3.5……2,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     1 3 7

经过独立思考,不少学生都想到了利用除法      1 3 5

是乘法的逆运算来检验:3.5×2.7+2≠9 .47,        2

得出余数应该是0.2而不是2,在竖式上的余数2表示2个十分之一,即每次除后的余数数位与商的数位一致。

再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下图)。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例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首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得出1/4、9/25、17/40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若像教材上一样再将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质因数2或5,最后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这样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学生的表情是木然的,像机器一样跟着教师转,如此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又能如何呢?可以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好像无从下手,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因为1/4、1/5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1/3、1/7的分子同样是1,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有学生说:“如果用4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5作分母,分子无论是什么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我认为应该看分母。从分数的意义想,3/4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有这样的3份,能化成有限小数;而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也有这样的3份,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老师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学生们思考并展开讨论,几分钟后开始汇报:“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不同意。如7/30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约数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猜想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2或5,它进能化成有限小数。”……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C103、279+98、279+102等习题。

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学完“用字母表示数”后,随意取出一本书,问它有多少页?学生们起先一愣,有的摇头,有的茫然,过了一会儿恍然大悟:“这本书有X页。”“有a页。”“有b页。”……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再如:红梅公园的门票每张10元,50张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8元,我们班一共有45人,该如何购票?学生们通过思考、计算,得出了多种解法:45×10=450(元),50×8=400(元),50×8-5×8=360(元),50×8-5×10=350(元),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篇11: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

通过学习《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课程,请你选择自己的一篇教学设计(备用),针对该课题对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重新制定教学目标。

《2和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掌握2和5的倍数特征,会

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2和5的倍数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教学难点:

在观察,体验中感受数学的奇妙,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一些数字卡片

二.探索新知

1.发现并总结5的倍数特征

(1)出示卡片上的数字

左手:510***070758090

右手:7***782889399123

学生仔细观察,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2)全班交流,讨论。

(3)归纳总结

5的倍数特征:个位都是0或5。

(4)巩固练习

2.发现并总结2的倍数特征

(1)展示:请你在0~20之间找出所有2的倍数。***2***81920

学生观察这些数,找出2的倍数。

(2)学生观察,分析,交流。

(3)最后总结得出

2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2,4,6或8。

(4)巩固练习

三.游戏

1.报数游戏

学生一条龙报数,然后听我的口令:

报——双——数的同学,起立!

报——单——数的同学,起立!

报——2的倍数——的同学,起立!

问:同时站两次的同学举手,你们为什么站起来两次呢?你 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既学习了偶数和奇数的区别,又可 使小学生初步认识自然数的特征——自然数具有奇偶性,非奇即偶,非偶即奇。)

篇12: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接轨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經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9个,9÷9=1(盘);(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接轨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

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是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在今天的“课堂超市”环节中,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我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篮球95元/个,排球50元/个,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买4个排球和6个篮球共要多少钱?”。这样的数学问题,没有用新教材的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只有这一种“95×6+50×4”,可是使用了新教材的孩子们却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法:(1)95×6+50×4;(2)(95+50)×4+95×2;(3)(95+50)×6-50×2

通过“课堂超市”展示,使我们的数学走进了生活,使我们的孩子们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使了孩子的思维开放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上一篇:有爱心的大娘作文下一篇:观走近毛泽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