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滴做起,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24-04-16

从点滴做起,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用11篇)

篇1:从点滴做起,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题目:从点滴做起,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内容摘要:我们大学生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担当起一定的责任。现在国家的资源,世界的资源都十分紧缺。也许我们身边感受不到这些,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也必须知道。我们都应该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点滴、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大学生

正文:

一、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2、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目标则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通过生态环境要素的质态变化形成对生产和消费活动进入有效调控的关键性反馈机制,特别是通过分析代谢废物流的产生和排放机理与途径,对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

二、为什么要从点滴开始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地球的资源已经非常紧缺。地球只有一个,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人类不从点滴开始做起,不从自己开始做起,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这样人类也会一步一步走向灭亡。

2、人们普遍认识不到。众所周知,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物质保证。但是,生活中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人都会以自己的力量很微小为理由来破坏环境,不节约资源。但是,正因为大家有了这样的想法,才造成了城市垃圾大量增加,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3、为了能更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工业化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资源需求持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快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4、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突出矛盾的重要指导思想。

总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助与人类生命的延长;有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早日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

三、从点滴开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们大学生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应该担当起一定的责任。现在国家的资源,世界的资源都十分紧缺。也许我们身边感受不到这些,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也必须知道。我们都应该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

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大学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积极的,先行的群体。大家应该都记得1919年5月4日的五四青年运动。这次活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不都是我们大学生吗?在现代社会,我们大学生仍应该继续发挥我们应该发挥的作用。

出行的点滴。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很多人都要出门旅游。但是,许多旅游景点的环境都有所破坏。很多人都随便乱扔垃圾。我们大学生要做表率作用,示范作用。我们不紧不能乱扔垃圾,甚至可以捡起地上的垃圾。为保护环境做出一点贡献。人们在出行时,能做公交就尽量不要自己开车,也不要打车。自己开车不紧废油而且也费钱。打车也是一样的道理。

生活的点滴。水是国家所紧缺的资源,同时又是对人类最为重要的资源。为了节约水资源,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做很多。洗衣服时可以节约用水,洗澡时也可以节约用水。电力资源也是要大家来一起节约的。现代社会,很多地方都要用到电。节约与浪费,往往只在一念之间。现在高校很多学生都有电脑了,大家在使用电脑的时候也要想到节约。不用的时候就不要一直开着。

饮食的点滴。大家可以尽量多吃一些素食。因为大家对肉食的需求增加才会使得肉类的生产增加。而学过生物学的大家都应该知道,吃肉比吃素食要造成更多的资源浪费,很多能量变为热能释放到大气中了。大家在吃饭时也不要浪费,在食堂看到很多同学的饭菜没有吃完。这些都是浪费,都是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去做的。

参考文献以及参考网址:

1、资源节约型社会:http://baike.baidu.com/view/1255795.htm2、环境友好型社会:http://baike.baidu.com/view/377087.htm#13、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必然性:

http:///xiaobao/news_view.asp?newsid=3274、《温家宝总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讲话摘要》

5、《人民日报》(2005年07月04日 第二版)

篇2:从点滴做起,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摘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相当严重的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势在必行。面对这一形势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力从经济发展模式、消费方式、法律保障制度、决策体系、科学技术及文化氛围这六个方面入手,把加快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落到实处,理论到实践,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积极、认真投身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伟大实践。

关键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紧迫性,科学内涵,节约,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正文:

2005年10月11日,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践行科学的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的全局性任务,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与发展方

向。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我国的现实紧迫性

我国虽总体上完全称得上是地大物博、资源丰饶的国家,然而,又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哪种资源、能源,人均拥有量都非常低。同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向环境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大量增加,环境质量逐步恶化。目前,我国近三分之一的国土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五分之二成为劣五类,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干净的水,大气污染最严重的世界10大城市中,中国占3座城市,1亿多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疾病和呼吸道癌症。

世界银行计算,2020年以后,中国仅为燃煤造成的疾病就将支付3900亿美元的费用,占GDP的13%。“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使一些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的环境容量达到极限,造成了灾难性问题。

“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已走到了尽头,到了不得不转变的时候,”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说,“当前,环境恶化已经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指明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出路。”

目前,我国高能耗、高物耗产业集中发展,高污染问题无法回避。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绝大部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却处于世界前列。这些都决定我国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也就是必须选择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内涵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明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际发展大趋势的要求。纵观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程,都出现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都同样经历过单位GDP能耗上升的阶段。近年来,节约资源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德、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概念。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已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而未来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资源之争、科技之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代表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走循环经济之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和争夺国际发展制高点的一场新竞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影响一国经济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任何国家都无法置之度外的国际性压力。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从理论到行动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如何使其从理论到行动,是我国今后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为此,要着力从经济发展模式、消费方式、法律保障制度、决策体系、科学技术及文化氛围这六个方面入手。

1、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国务院参事叶汝求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要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环保部门在推广“绿色创建”试点示范活动中做了很多工作,生态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全国优美乡镇和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的创建活动已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加强政府引导,推进绿色GDP指标体系的研究和试行

工作,优先开展对资源环境的核算,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

2、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倡绿色消费,节约资源,这一工作的主体是企业、消费者和政府,而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最为关键。当前,政府部门应该在四个领域大力推进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市场价格不敏感、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非营利部门;因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而存在大量制度性浪费的领域;“炫耀性浪费”和“形象性过度消费”领域;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资源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教授王维平说,要充分利用市场规律,以财税、价格等经济政策推进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

3、建立科学完备的环保法律保障制度。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要求,其制度创新和完善涉及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要规范环保相关的市场准入和政策扶持,建立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教授常纪文如是说。加快制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相对应的环境标准,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切实为环保执法扫清体制障碍。

4、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

王金南总工程师说,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状态,要创造向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的必要的政治保障条件,特别是要建立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

5、大力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金涌教授认为,我国目前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不转变生产方式,资源环境将难以为继。科学技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意义重大。要努力建立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体系,以企业为基础,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体系,使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生态环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围之内。

6、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引导公众从社会主义新文明的角度认识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环境文化,培养公众的环境危机意识,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奉行的价值观,形成一种主流的社会舆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水平高的标志,是我们的理想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十五”期间,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全国各地不断有喜讯传来:一些企业大力开发和应用节约新技术;一些省区市大力推进节约工程,建设节约型城市有了重大进展;许多市民自觉节约点滴资源,节约的意识不断增强。共建和谐美好家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程,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总之,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友好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应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中央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力量,为加快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吴树青、陈占安等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与思考》2007年10月11日发表于《经济日报》;

3、《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2005年11月2日新华社记者王敬中发表;

篇3:从点滴做起,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全面树立和落实循环经济发展观

循环经济发展观, 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 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 它要求我们要构建全新的发展观、系统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新的发展观要求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各个方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落实循环经济发展观, 既要重视经济指标, 也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民主法制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经济增长的投入, 而且要增加社会发展的投入, 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 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全面协调发展。新的系统观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正确看待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认识到人类自身仅是整个生态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其他物种和资源在这个系统中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不能简单的以对我们有害无害为标准剥夺其他物种的存在, 也不能随意破坏和无节制的利用资源。新的价值观要求在考虑自然时, 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 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 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新的生产观要求投入最少的物质换取最大的生产效率。在生产中, 企业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原料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 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新的生活消费观要求公众树立注重环保、适度消费、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

二、构建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制度既包括正式的法律法规和非正式的制度因素, 也包括介于正式与非正式之间的具有一定管理效率的制度因素。建设循环经济要在不同层次采取相应对策。首先要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 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层, 构建促进建立循环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法;第二层面是综合性法律, 如与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管理、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第三层面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制定绿色消费、绿色采购法律法规, 着手构建容器与包装、家用电器、建筑材料、食品等分类回收法规, 建立健全废物回收制度。其次, 要制订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确立灵活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在中长期的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 一定要遵循持续性、发展性、效率性和公平性的原则。从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来说, 关键要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财政政策和产品价格政策。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 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 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 优化产业结构, 用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继续探索和实践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模式, 积极创建生态省、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运用优惠的财政、金融、税收政策, 大力扶持循环利用项目, 例如循环技术研究开发和实用化补助金制度、再资源化设备的引进与投入采取特别折旧、固定资产税、公司所得税等优惠政策等。最后, 对非正式的制度因素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对一些妨碍和影响循环经济发展和建立的民俗、习惯和宗教, 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引导和根除。

三、建立强大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任何新兴的经济形态都有其技术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也不例外, 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就关键是要做好技术选择和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在技术选择中要遵循四个标准:环境与产品安全标准、是效率和效益的标准、伦理标准和地理空间特征适应性标准。要选择那些有利于生态良性循环和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清洁技术;要选择那些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生产者的收益、市场系统的运营效率和消费系统的产品利用效率的技术;要选择那些即适合经济伦理又适合社会伦理与环境伦理的先进科学技术;是要选择符合与区域资源与环境状况、社会经济和技术转移能力等空间背景为特征的技术。在技术保障层次上, 要构建包括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制造、加工生产、流通消费、循环利用全过程的循环型技术体系。要大力研发绿色设计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 为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驾护航。

四、促成循环经济系统结构

循环经济的系统结构, 主要是通过建立产业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产业经济链, 通过反馈式、网络状的动态联系, 使物质能量流在系统内在不同行为主体间高效有序循环, 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环经济网络, 实现物质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根据循环系统结构原理, 循环经济结构系统包括企业循环、产业循环和社会循环三个层面。企业层面的循环要以清洁生产为中心, 根据企业循环需要设计生产过程, 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 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产业层面的循环既包括产业之间循环, 也包括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生产活动间的循环。产业层面地循环关键是通过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生态工业园区。这样以生态工业链方式把不同的工厂连接起来, 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使得这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社会循环, 即工业产品经使用报废后, 其中部分物质返回原产业部门, 作为原料, 重新利用。在循环经济系统构建中, 对以上三种循环, 都要重视。企业循环是微观基础, 产业循环是实现方式, 而社会整体循环是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姚国会.循环经济需要全新的发展观.改革与开放.2005年第8期

篇4:从点滴做起,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解振华副主任指出,近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工作力度明显加大,立法取得显著进展,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技术支撑作用逐步增强,循环经济模式初步形成,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循环经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短短几年时间,循环经济从理念变为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已达56%,钢铁工业年废钢利用量相当于粗钢产量的20%,废旧有色金属年回收利用量相当于年产量的25%左右。今年上半年,万元GDP能耗下降2.78%;1—9月,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出现双下降。

解振华强调,2005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会同环保总局等六部门启动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一批典型企业,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有了雏形。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为节能减排也作出了积极贡献。北京、上海、重庆、山东、辽宁、江苏六个试点省市,2006年能源强度降低了4.2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08%;7个重点行业中42家试点企业,2006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2.1%,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4.6%和8.1%。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经验表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领导重视是关键,科学规划是前提,科学技术是支撑,必要投入是保障,完善政策是基础。

解振华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的新要求,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一要抓好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二要加快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三要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四要抓好两批178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五要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六要加强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和培训。

篇5:从点滴做起,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调查背景

众所周知,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物质保证。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资源已经开始紧缺,加上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基于环境与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社会实践小队制定了调查问卷以学生,教师,和市民为主要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并对其结果做了充分的思考和研究。

二.调查目的:掌握周围人对构建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看法与做法,了解现实生活中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以更好建设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型社会

三.调查时间 :2013年1月1日—10日

四.调查地点: 农村.街道.社区.学校等

五.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周围人群对构建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关方面的认知与实施度,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有违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的行为与处理方式等。

六.当前问题:

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电脑、空调等家用电器频繁、长时间的使用,私家车日益增多,耗费大量的资源,何来“节能减排”?据统计,汽车发动机每燃烧1千克汽油,要消耗15千克新鲜空气,同时排出150-200克的一氧化碳(CO)、4-8克的碳氢化合物、4-20克的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的浓度下对植物和动物有直接毒性,对人体有致癌作用。

2、城市大街小巷都提倡垃圾分类处理,可大多数人只是见垃圾筒就扔,落实垃圾分类归放的有又多少?目前北京的垃圾日产量为1.84万吨,每年垃圾的增长比例是8%。“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目前北京市的垃圾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为1.04万吨,远低于1.84万吨,超负荷率达到67%。

3、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现象尤为严重。

4、每逢农民收获季节,农村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一片,刺鼻、呛人,秸秆资源仍被浪费、不合理排放,更造成环境的污染。

七.调查问卷:

1.您知道世界环境日是什么时候吗?()

A.知道B.不知道

2.您平常洗漱时的习惯是

A、一直开着水龙头B、按需要开关水龙头

C、将水放入脸盆中洗D、其他

3.您是否做到人走水关?

A、完全做到B、有时做到C、没做到

4.请问您每周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频率是多少啊?

A、几乎没有B、1~2次C、3~4次D、5次以上

5.你认为自己的环境意识

A.不强B.一般C.较强

6.对于绿色消费,您有什么认识?()

A.了解绿色消费的概念,自己也正在改变消费习惯,向其靠拢

B.大概知道什么是绿色消费

C.听说过而已D.没听过

7.您认为白天教室的电灯应该如何开

A、全开B、开一半C、不开

8.您在学校每顿饭都吃光吗?

A、每次都吃光B、有时剩一点饭菜

9.您是否参加过宣传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活动?

A、经常参加B、偶尔参加C、从来没有

10.您认为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是什么?

A、政府的政策B、加强素质教育

C、完善法律体系D、加大惩罚力度

12.你认为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什么?

A.爱惜每一个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B.与动植物和睦相处

C.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D.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

调查结果:我们经过调查,发现教学楼在放学后,教室基本上没人了,但是灯还亮着,风扇也在转着。发现很多同学在洗衣服时,通常一大桶水进行洗涤,而且,废水也未能够充分利用。在食堂每天吃完饭后,只要去看一下餐厅的剩饭桶,总会看到桶里倒满了白花花的米饭,还有肉片、蔬菜„„这种现象真是让我们惊心啊,我们刚来学校报到时!一次性木筷的使用量更是很庞大,有时看到许多同学一个人就要用很多双,说是要备用。很少同学对相关国家政策有所了解,并且认为国家政策就是一种鼓励,做与不做还是要看个人!

根据调查结果得到了以下一些建议:

1、教室明确专人负责,无人时做到关灯、关电扇,杜绝能耗空放现象。

2、日常生活中做到一水多用。

3、不乱丢垃圾,以免污染环境。

4、不用或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5、就餐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购买饭菜,防止过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6、不定时进行植树护绿活动,以绿化、美化亮化校园,努力建设花草美、树木美、人更美的和谐校园。

7.多了解相关国家政策和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相关知识

总结:

为了更好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我们应该养成以下五种意识:

1、人均意识;

2、节约意识;

3、可持续发展意识;

4、资源法制意识;

篇6: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

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则是指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既是渐进的动态的概念,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神,即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少越好,前者就是资源节约,后者就是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加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强调人类必须将其生产和生活强度规范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强调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种措施降低经济社会的环境影响。

有几点政策措施的建议。第一,依靠科技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实现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传统工业尽快走向先进工业,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这是我国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国家和社会必须大大增加科学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投入,还必须努力将发明和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为此必须致力于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否则节约型社会就难以实现。

篇7: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中央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就此作了大幅论述,这些都凸显了节约问题的重要性。把握这一热点问题,除了一般性地理解掌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政策要求,更要充分关注各地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的典型事例和做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以提升自己学科能力。在复习中应注意从政治、经济角度分别把握。

一、背景材料――命题的材料

1、“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

2005年6月25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并讲话。他指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国将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温总理的讲话

2005年6月30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表了《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讲话。要求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要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意义。

3、《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2005年7月6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该通知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五个方面提出了今明两年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并提出了加快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等七个方面的措施。

4、央视和发改委联合联合发起“全民节约共同行动”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2005年8月14日,“全民节约,共同行动”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拉开序幕。曾培炎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各企业事业单位、全体公民要共同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把节约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5、“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年10月8日~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6、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能源资源节约,既是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明年务必取得明显成效。

二、学科链接―――命题的切入点

经济常识角度

1、价值规律

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促使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科学管理,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2、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

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节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与开放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健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抓紧制定和修订法律法规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环境,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法制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各地区之间打破区域封锁,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原则。

4.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的作用不是完美无缺的,市场主体出于利益的考虑,只顾眼前利益,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资源浪费严重。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政府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按照建设节约型、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采取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结合。

5、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建设节约型、友好型社会,必须大力推进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科学技术进步,把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实现资源的节约,效益的提高,7、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8、财政税收及其作用

财政和税收是国家对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从本质上说,是国家凭借政权参与对社会产品的分配。国家运用的财政和税收的杠杆,引导和鼓励建设节约型企业,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9、树立正确消费观

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树立科学消费观,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

1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问题,坚持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政治常识角度

1、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性质决定必须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要求。

2、我国的国家职能

(1)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国务院组织各级政府部门建立完善相互协调机制,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履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职能,促进经济发展的表现;也是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表现。

(2)国家发改委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发起“全民节约 共同行动”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体现了国家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组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3)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职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环境、能源问题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体现了对外职能中的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的职能。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2)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大必须为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立法,政府要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同时要加强以德治国,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约、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4、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公民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树立全民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厉行节约、保护环境。

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宗旨和领导

篇8:环境问题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我国现阶段的环境问题

1. 大气污染问题

由于二氧化硫、工业粉尘、汽车尾气等排放, 雾霾天气频繁发生, 对城市大气环境等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 2013年多省市大雾预警达到红色最高级别, 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 水污染问题

中国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等七大水系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有些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有些丧失了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 (水库) 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 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 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 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量达8.2亿吨, 综合利用率不到一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近2亿吨, 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袋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出现了垃圾围城的现象。

4.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 中国国土上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 而且, 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 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迁移他乡。

5. 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 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 000万吨标准化肥 (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 。自1949年以来, 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 000万亩, 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 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 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 1985年后年年断流, 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 2013年夏天黑龙江、松花江等流域出现洪涝灾害。

7.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 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 000~5 000种, 约占中国拥有物种总量15%~20%, 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 中国有156种, 约占总数1/4, 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屡禁不止。

8. WTO与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后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 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 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业、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 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环境。同时, 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 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 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 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 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 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

1.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以及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从环境禀赋看, 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 人均上的贫国, 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这是一个资源消耗强度加大的阶段, 从而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 也使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环境形势更加严峻。目前, 我国在出口产品结构中, 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仍占较高比例, 处于国际贸易分工的下端。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是产品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也制约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关税壁垒作用日益削弱, 但包括产品能效和环境标准、标示、废弃物回收、包装等“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 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对此, 我们必须积极应对。

2.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 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进报告中。持续发展即包括经济发展, 也包括社会的发展, 还包括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内涵。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其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促进其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 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体。人口数量决定着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 人口素质决定着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我国是人口大国, 巨大的人口基数给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 这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因素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资源是经济发展基本要素之一, 特别是自然资源有限性制约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点, 而我国又是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资源紧张状况仍将长期存在。因此, 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 千方百计地减少资源的利用率, 使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 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资源基础。

3.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 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是贯彻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高度重视人口、资源和环境生态问题,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是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 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重视解决人口老龄化, 研究探索人口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适应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的相对平衡。同时搞好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合理开发, 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只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

摘要:当前我国存在这样、那样的环境问题, 直接影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小康社会, 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非常必要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 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 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友好型社会,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乾德.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经济人学报, 2005 (1) .

[2]高自为.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J].中共同仁地委党校学报, 2011 (1) :73-75.

[3]潘岳.以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J].求是, 2006 (15) .

[4]李杜.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J].学术论坛, 2005 (12) :106-110.

篇9: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随后进行的高峰对话环节,建设部法规司原司长、办公厅主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生态人类学术工作委员会主席、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寇有观,国家发改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政策法规部主任丁丁,环保部自然生态司生态安全管理处处长王捷,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申殿邦,围绕如何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了思想交流。

王捷在发言中指出,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快速阶段,资源消耗强度最大,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此外,资源不合理的过渡开发,使得严峻的环境形势雪上加霜。

朱中一强调,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城乡规划与房地产开发。首先,要发挥城乡调控的引导作用,按照上级政府批准的规划红线、黄线、绿线、紫线等几条线规定,做到该保护的保护,该开发的开发,做好绿色文化名城、名镇的保护工作,加强对城市新城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第二,加强城市市政公共设施建设,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等工作。第三,促进生产空间、生物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科学布局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留给后世子孙一片天蓝地绿水净的天地。第四,结合国情推行绿色建筑,努力建设绿色住区和绿色城镇。最后,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我们的绿色开发。

城市的健康发展最终目的仍是宜居,而目前我们却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城市病、交通拥堵等发展瓶颈,寇有观强调,城市的发展一定要重视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建设智慧生态城市、智慧生态城乡,这应该是我们新型工业化的一个发展途径。”

“长期以来我们对GDP发展有一些错误理念,一种是为发展而发展,片面地追求GDP。再一种就是固定的,或者叫锁定效应,长期要依赖一个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发展方式来提高经济增长,并且这种高排放的特征相当显著。”丁丁说,发改委在2010年推出了第一批低碳试点,去年通过了第二批29个低碳试点,同时要求地方政府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相关配套措施等。在丁丁看来,最终还是应该在刚性的约束下,走一条柔性的或者说韧性的发展道路,要找一个平衡点。

在参与讨论的专家中,申殿邦是惟一来自基层企业的代表。他以企业个案为例,阐述了自己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解。在他看来,除了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外,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时“最关键的就是单位的一把手!”

篇10: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经济走的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的传统发展模式。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经济发展慢,资源的供求矛盾不是很明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各地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软肋”。由于资源消耗大,资源供应短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资源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例如高质量的铁矿石,我们需要从澳大利亚进口,而原油更是不用说,每年从中东地区以及安哥拉,委内瑞拉进口的石油就有几亿吨。所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截止2012年末,中国人口已达135404万人。由于人口原因,我们不得不保留一部分的耕地面积来确保充足的粮食;另一方面,众多的人口又导致了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高房价造成的大片空置房以及全国各地不计成本的造房,浪费了许多土地,由于集中化程度太高,还可能造成泡沫经济。除了人口之外,我国对于资源的利用率极低,为了产量,资源消耗十分高,而且造成的污染更是需要长时间来修复。在一些地区,商人为了攫取利益,公然用硫酸泼洒整个山头来寻找矿石,使整座山几乎生态失衡。全国近段时间雾霾天气非常严重,而杭州更是自来水传来异味,钱塘江被污染。至于白色污染,更是需要数十年的过程才能消除。公民缺少环保意识,为了小利而损害环境,最后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会更大的。

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迫在眉睫。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现在,国家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也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青藏铁路的建造,还有浙江第一条水底高速公路,“桥改隧”,多花30亿为环保。种种迹象说明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

我们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我认为首要就是科技创新,“科技第一生产力”。在20世纪,科技对于社会的影响已经十分重要,到了现在,科技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方面。通过科技手段,能提高粮食年产量,改善空气污染,使资源的利用率更高。除此之外,还应加快结构调整,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通过充分认识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每个中国公民能节约一点,整个国家就能省下很多资源。

篇1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的全局性任务,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与发展方向。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理论。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古老的中华民族,节约理念深入人心,节约之风代代相传。共和国走过的58年光辉历程,无不有力地证明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对社会主义中国迅速崛起的巨大作用。节约,体现的是一种忧患意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深谋远虑,是为子孙后代着想的未雨绸缪之举。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为国家的中长期发展制定了一项宏伟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社会发展模式。它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节约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和激励全社会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废弃物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社会形态,其核心目标是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自然资源系统进入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通量强度,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的物质解耦或减量化。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它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核心目标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通过生态环境要素的质态变化形成对生产和消费活动进入有效调控的关键性反馈机制,特别是通过分析代谢废物流的产生和排放机理与途径,对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它是一个复合体,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这个复合体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

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不仅是中国追求的目标,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努力方向。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程来看,都出现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都同样经历过单位GDP能耗上升的阶段。近年来,节约资源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德、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概念。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已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战略选择。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轮以重化工业拉动为特点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消费结构变化,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不具备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发展环境,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挑战比任何一个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都更加严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发展机遇,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基础上的发展。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环境友好,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将会使有限的资源加速耗竭,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方面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坚持把节约放在首位,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营造绿色生态环境,共建和谐美好家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中长期战略任务。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回顾这一进程可以看到,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路日渐清晰,这就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具体来讲,就是在生产领域,推行节约

型增长方式,着力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在消费领域,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城市建设方面,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淡水、能源等资源。

未来15年,我国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增大资源消耗的强度。我们面临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为了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自觉行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

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十五”期间,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在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减缓,部分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产生,有的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威胁。

全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全社会已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环境保护已充分形成合力,“绿色信贷”政策的出台就是一个具体的体现。今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创新体制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环境法治,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将节能减排作为有效抓手,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今年要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今年4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

“十一五”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也相继作出了节能减排工作部署,加强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工作,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加大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一般人的眼里,垃圾只是生产生活废料,不但处理起来费时费力费钱,还容易污染环境。可是换一个角度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只要使用得当,非但不会污染环境,还会成为其他行业的能源资源,产生经济效益。这种对垃圾的循环使用,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理念。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经济的生产模式下,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就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循环经济主要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我们必须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我们仍将面临资源和环境的严峻挑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紧密结合国情,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我们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征程中更加励精图治,力争谱好资源、环境、发展的协奏曲。最近几个月来,有关部门频频出台一系列影响广泛的措施,足见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决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程,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上一篇:工程项目质量月策划书下一篇:做账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