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措施

2024-06-05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措施(精选6篇)

篇1: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措施

以园为本 多种形式 全面实施课程改革

官垱镇中心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措施

官垱镇中心幼儿园自建园以来,始终坚持“为幼儿提供充满爱,尊重和快乐成长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有个性的发展,创孩子真心喜欢的乐园”的办园宗旨,在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贯彻落实《指南》、《纲要》杜绝“小学化”倾向方面形成了我园特色。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严重危害 目前,新闻媒体不断的在报道我国一些幼儿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学化”倾向问题,这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把小学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开展拼音、写字、算数、珠脑心算等内容的教学,片面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甚至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等等。这些“小学化”的做法超越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幼儿的认知规律,极易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畏惧等不良情绪,严重的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小学化”也影响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由于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了内容不同、要求不

一、参差不齐的小学知识,当其升入小学一年级后,小学教师难以按照教学要求施教,不仅扰乱了小学的教学进度安排,还会挫伤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幼儿园“小学化”也误导了社会教育风气,部分家长为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拔苗助长”,要求幼儿园实施“小学化”教育;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的这种需求,违背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正确轨道,这样必将对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

因此,我园要进一步认清幼儿园“小学化”的弊端和危害,统一思想,明确要求,采取措施,加强管理,防止出现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

二、强化管理,切实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

(一)更新观念,端正办园思想。

重新确定自己的角色定位,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传统幼儿教育中,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小手背后,背后背后”、“请你跟我这样做”等等,显示出教师是教育方案的设计者,执行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者,是幼儿行动的指挥者。因此,对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倡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种定位使教师由传授者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更新观念,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尊重幼儿入手,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①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在幼儿活动中,我们强调教师不仅要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活动场地和丰富的活动内容与材料,更应转化自己的角色和教学行为,明白幼儿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拥有极大潜能的活生生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尊重幼儿的愿望、满足幼儿提出的合理的要求以及自主选择角色的权利,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自立性和创造性。

②关注幼儿的需要,支持幼儿的学习。近几年来,我们探索出了一种重过程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模式,以求真正意义上课程追随孩子。活动中教师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安全、积极的学习氛围,与幼儿形成一种平等的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让幼儿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意见,积极鼓励、创造条件帮助幼儿大胆的学习和表现,促进幼儿在活动中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敢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更好地发挥。要求教师不应该事先安排由某一位幼儿扮演什么角色而忽视其他幼儿的权利,教师应随时关注每个幼儿的需要,满足每个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和愿望。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新《纲要》、《指南》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教师。保教质量是幼教工作的生命线,而提高保教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我园结合本园实际,坚持外学习、内研究(培训),吸收其它幼儿园的先进教学经验,结合本园实际,加强研究,从转变观念入手,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1、弘扬师德,树立教师职业精神。

师德是教师之魂,我们认为新时期教师的师德更应该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一是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来保障。二是不定期开展《幼儿园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园规》、优秀教师事迹的学习。三是以教育局组织的“师德建设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主题活动为契机,以演讲比赛、师德征文、师德大讨论、听师德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

2、苦练内功,夯实教师专业素质。

我园有的放矢通过多种途径来夯实教师专业素质。一是重引导、多支持,鼓励教师参加职后学历培训。二是多练兵、常比武,提高教学技能。围绕课程改革,我们组织教师开展说课、上观摩课活动,研究教育策略;定期组织专题研究公开活动,总结某一类活动的教学方法。我园鼓励教师间互学互比交流沟通。幼儿园还经常开展操节评比、环境观摩、评比等活动,让教师们彼此的教育思想互相看得见;同时我园还注重为教师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其演绎创新理念,展示亮丽风采。

3、“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有力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几年来,我园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多次为镇内幼儿园的领导和教师提供现场观摩、学习的机会,举办专题讲座,使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二)依法治教,规范办园行为。

严格规范幼儿园教学用书的管理,使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教材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避免导致出现“小学化”倾向问题。

(三)遵循规律,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坚决执行“六个不准”,不准使用小学教材和其他不规范用书进行教学活动;不准教学拼音、汉字书写、笔算、珠脑心算等小学教学内容;不准给幼儿布置家庭书写作业;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知识性测验和考试;不准举办各种形式的小学预科班;不准在正常的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内举办收费性质的兴趣特长班。

(四)注重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举办家长讲座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宣传栏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让家长进一步明确我园的办园宗旨、办园方向和办园目的,转变家长观念,逐步形成共同关注、积极共育的良好氛围。

三、创设与幼儿教育相适宜的教育环境

我园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拿出部分资金对教室、区域角进行布置,添置了图书1000册、乐器12种、玩具400件。

四、扎实开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习惯》课题研究,渗透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

随着课题研究的开展,依据幼儿发展的需要,我们把课题研究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并利用各种废旧材料,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地环保教育活动,形成了多样性的制作活动样式。

1、学科渗透,进行环保教育

根据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和计划要求,结合各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环保教育渗透于语言教学、艺术教学、社会教学、科学教学等五大领域中进行。通过以上这些活动,让幼儿在说说、唱唱、画画、剪剪、贴贴、做做中逐渐明白人和大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懂得环境保护应从自己做起的道理。

2、废物利用,开展主题活动

在幼儿园活动中开展环保主题教学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确立了一系列的环保主题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提倡废旧材料的运用,使废旧材料为我们的主题教学服务。这样的做法,既保护了环境,减少了污染,又培养了教师、幼儿的创新精神,激发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3、废物改造,设置区域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的活动。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自然物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提高幼儿手工制作能力和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4、变废为宝,开展体育活动

户外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新《纲要》指出: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我们因地制宜,充分搜集废旧物品自制各种环保户外体育器械。多样化的活动器械,多样化的玩法,激发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的探索需要。

5、家园携手,开展亲子活动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中至关重要,也是不可缺少的工作。《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亲子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方法,与家园联手开展一系列的“变废为宝”活动。

在杜绝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方面,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让我园保教工作始终与《纲要》、《指南》保持一致。

篇2: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措施

土基镇中心幼儿园自建园以来,始终坚持以“树现代教育理念,建科学管理机制,保优质办园条件,创一流幼儿乐园”。遵循幼儿发展的教育规律,开发幼儿潜能,发展幼儿个性,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的办园宗旨。在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贯彻落实《指南》、《纲要》杜绝“小学化”倾向方面形成了我园特色。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严重危害。

目前,新闻媒体不断的在报道我国一些幼儿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学化”倾向问题,这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把小学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开展拼音、写字、算数、珠脑心算等内容的教学,片面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甚至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等等。这些“小学化”的做法超越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幼儿的认知规律,极易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畏惧等不良情绪,严重的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小学化”也影响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由于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了内容不同、要求不

一、参差不齐的小学知识,当其升入小学一年级后,小学教师难以按照教学要求施教,不仅扰乱了小学的教学进度安排,还会挫伤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幼儿园“小学化”也误导了社会教育风气,部分家长为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拔苗助长”,要求幼儿园实施“小学化”教育;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的这 种需求,违背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正确轨道,这样必将对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

因此,我园要进一步认清幼儿园“小学化”的弊端和危害,统一思想,明确要求,采取措施,加强管理,防止出现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

二、组织与领导

组长:李晓霞 副组长:雷娟、张莹英

组员:王润平、张文静、李玲玲、王维康、王小强及全体教师

三、幼儿园教育防止小学化倾向的七大策略

(一)转变办园理念,提升办园质量。

(二)转变教师观念,提高专业素质。

(三)转变家长观念,家园密切一致。

(四)转变社会观念,以便达成共识。

(五)强化管理,切实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

(六)创设与幼儿教育相适宜的教育环境。

(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多种教育活动。

四、针对幼儿园教育防止小学化倾向策略的具体办法

(一)、转变办园理念,提升办园质量。

我园坚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南,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扎实推进幼儿园素质教育。

1、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根据幼儿发展特点,我园的活动安排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给幼儿以充分活动的自由,将一日活动的 各环节有机结合,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的交替,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交替。

2、科学开展幼儿游戏活动。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活动;尽力为幼儿开辟游戏场所,扩大游戏空间;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游戏主题,广泛开展区域活动。

3、开齐五大领域课程,依据《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注重对幼儿培养各种能力。

(二)、转变教师观念,提高专业素质。

新《纲要》、《指南》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教师。保教质量是幼教工作的生命线,而提高保教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我园结合本园实际,坚持外学习、内研究(培训),吸收其它幼儿园的先进教学经验,结合本园实际,加强研究,从转变观念入手,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1、弘扬师德,树立教师职业精神。

师德是教师之魂,我们认为新时期教师的师德更应该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一是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来保障。二是不定期开展《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规章制度》、优秀教师事迹的学习。三是以教育局组织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争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等主题活动为契机,以演讲比赛、师德大讨论、听师德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

2、苦练内功,夯实教师专业素质。

我园有的放矢通过多种途径来夯实教师专业素质。一是重引导、多支持,鼓励教师参加职后学历培训。二是多练兵、常比武,提高教 学技能。围绕课程改革,我们组织教师开展说课、上观摩课活动,研究教育策略;定期组织专题研究公开活动,总结某一类活动的教学方法。我园鼓励教师间互学互比交流沟通。幼儿园还经常开展操节评比、环境观摩、评比等活动,让教师们彼此的教育思想互相看得见;同时我园还注重为教师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其演绎创新理念,展示亮丽风采。

3、“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有力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几年来,我园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多次为镇内幼儿园的领导和教师提供现场观摩、学习的机会,举办专题讲座,使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4、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交流等,使我园教师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引导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5、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培训。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加强《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等幼儿教育理论的学习,来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帮助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能够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的规律,认真、反复、深入地钻研教材,将幼儿感兴趣并切合本园实际的一些生成课程及时补充进去,选择适合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最终很好地完成幼儿教育目标。

(三)、转变家长观念,家园密切一致。

1、积极做好家园共育。我园将通过多种途径,灵活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培训、家园联系本、幼儿成长记录等,向家长介绍科 学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方法,请家长参与对幼儿的教育,教师及时研究家长反馈的意见,改进工作,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

2、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利用幼儿园的横幅宣传标语、板报、园务动态,营造宣传月氛围;同时利用微信群、家园平台等途经来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宣传质量,为家长提供一些幼小衔接的注意事项、策略、方法等。同时组织幼儿园小朋友参加了小学升旗仪式,在小学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及家长参观学习操场、餐厅、新建教学楼、图书室、科学实验室等等,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铺垫。随后小学教师向家长介绍小学生的一日常规及家长应如果教育幼儿提出了科学的建议。帮助大班幼儿从思想上、情感上做好入学准备。

针对家长中的认识问题,召开家长会和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发展现状、幼儿园培养目标、大班学期工作计划以及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四)、转变社会观念,以便达成共识。

1、依据法规文件,自觉端正办园方向。通过定期自查保育、教育质量和管理工作,及时纠正不当的教育行为。

2、利用走访交谈的形式,加大幼儿教育防止小学化倾向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纠正“孩子上幼儿园主要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懂得成功的幼儿园并不在于向幼儿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集体意识、自立能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通过举办家长讲座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宣传栏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让家长进一步明确我园的办园宗旨、办园方向和办园目的,转变家长观念,逐步形成共同关注、积极共育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管理,切实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

1、更新观念,端正办园思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种定位使教师由传授者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更新观念,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尊重幼儿入手,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①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在幼儿活动中,我们强调教师不仅要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活动场地和丰富的活动内容与材料,更应转化自己的角色和教学行为,明白幼儿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拥有极大潜能的活生生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尊重幼儿的愿望、满足幼儿提出的合理的要求以及自主选择角色的权利,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自立性和创造性。

②关注幼儿的需要,支持幼儿的学习。近几年来,我们探索出了一种重过程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模式,以求真正意义上课程追随孩子。活动中教师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安全、积极的学习氛围,与幼儿形成一种平等的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让幼儿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意见,积极鼓励、创造条件帮助幼儿大胆的学习和表现,促进幼儿在活动中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敢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更好地发挥。要求教师不应该事先安排由某一位幼儿扮演什么角色而忽视其他幼儿的权利,教师应随时关注每个幼儿的需要,满足每个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和愿望。

2、依法治教,规范办园行为。

严格规范幼儿园教学用书的管理,使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教材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避免导致出现“小学化”倾向问题。

3、遵循规律,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坚决执行“六个不准”,不准使用小学教材和其他不规范用书进行教学活动;不准教学拼音、汉字书写、笔算、珠脑心算等小学教学内容;不准给幼儿布置家庭书写作业;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知识性测验和考试;不准举办各种形式的小学预科班;不准在正常的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内举办收费性质的兴趣特长班。

(六)、创设与幼儿教育相适宜的教育环境

我园投资一定的资金对教室、区域角进行布置,添置了图书、乐器、玩具等,为幼儿自主探索提供物质条件和温馨的教育环境。

1、幼儿园围墙喷绘以五大领域为内容有传统节日、音乐、唐诗、游戏和幼儿运动实景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像家长孩子宣传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楼道分别以艺术长廊、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图形组合给孩子展示美,让孩子在观赏认知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楼梯从土基、洛川、延安、陕西到中国从小到大层层递进引导 孩子认识不同地域,扩展孩子的视野。

2、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的活动,提高幼儿手工制作能力和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多种教育活动。

1、开展礼仪教育。重视幼儿习惯养成和礼仪教育,并将礼仪教育作为一项特色项目,拓展其外延,丰富其内涵。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从站好队、做好操、讲卫生、有礼貌等幼儿日常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幼儿“学一点知识,懂一点道理,养成一种品德”。教师创编文明礼仪操,将日常的礼貌用语及礼仪动作用音乐律动的方式灵活展现出来并教给幼儿,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熟悉日常礼仪。同时,每个班级将设立一个“文明小卫士”岗位,每天上午入园时,佩戴印有“文明小卫士”的胸牌和老师一起站在门口进行晨检接待,通过与幼儿家长问好、简单交流、引导幼儿按顺序就坐等流程,锻炼幼儿基本礼仪动作,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及主人翁意识。

2、组织实践活动

坚持每月举行一次大型活动,活动内容根据本地气候、节日或主题需要而定。每次活动都制定科学详实的方案,活动后有总结,并留有详细的过程文字和影像资料。本学年将组织“幼儿韵律操比赛”、“歌咏比赛”、“庆元旦迎新年·亲子游艺活动”、“幼儿才艺大比拼”、“五一·亲子运动会”、“庆‘六一’文艺演出”、“幼儿手工作品展”、“学雷锋活动”、“大班幼儿走进小学”等各类主题实 践活动,让幼儿在参与中学会了分享、合作、感恩以及体验的本领,锻炼了动手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3、自主开发本土游戏。我园倡导教师根据当地地域文化自主开发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器材,使幼儿一日活动均以游戏为载体,全体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自制大小玩具器材、开发幼儿游戏数余种并汇编成册。其中要有锻炼幼儿全身协调能力的,训练幼儿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幼儿钻、跑、跳、爬能力的,锻炼幼儿投掷能力和目测能力的,我园还将制作一些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等大型玩具,和一些幼儿常见的中、小型玩具。每种自制玩具制定了详实、科学的游戏规则,让幼儿在玩耍的快乐中获得锻炼和新知。

实践中,我们老师充分认识到游戏的重要性,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为幼儿的游戏提供支持 ,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4、开展体育活动

户外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新《纲要》指出: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我们因地制宜,充分搜集废旧物品自制各种环保户外体育器械。多样化的活动器械,多样化的玩法,激发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的探索需要。

5、幼儿行为习惯培养

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 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老师善于抓住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教育,如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观看图片、讲故事,使幼儿明白饭前便后要洗手。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要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用自己的毛巾擦脸,防止传染病的发生。用餐结束后要用自己的杯子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还安排值日生擦桌子。小朋友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要对小朋友说“借我玩一下?”。午睡时老师引导幼儿将自己脱下的鞋子整齐的放在自己的床下,以免穿错。午睡起床,引导幼儿折叠自己的小被子,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等。

6、家园携手,开展亲子活动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中至关重要,也是不可缺少的工作。《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亲子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方法,与家园联手开展一系列的“变废为宝”活动。

五、幼儿园教育防止小学化倾向达到的效果

(一)、改变了办园条件,转变了办园理念。

目前硬件设施达到陕西省示范幼儿园一类标准。为全面促进幼儿发展,努力构建和谐自然的育人环境,我们以新《纲要》《条例》《规程》《指南》为依托,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了健康科学的办园方向。

我们的办园理念是:“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师幼共同成长,快乐和谐发展”,为幼儿营造舒适的生活、活动环境,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我们的办园目标是:“培养开朗、自信、勤学好问,富有创造力的健康幼儿”。我们的办园宗旨是:“树现代教育理念,建科学管理机制,保优质办园条件,创一流幼儿乐园”。遵循幼儿发展的教育规律,开发幼儿潜能,发展幼儿个性,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我们的办园风格是:“团结、进取、求实、创新”,注重幼儿多元智能开发,形成了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园模式。

(二)、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的五大领域具体目标制定新的幼儿发展评价。

(三)、转变了教师观念和教育方法,专业素质大步提升。通过了坚持外学习、内研究(培训),吸收其它幼儿园的先进教学经验,结合本园实际,加强研究,转变了教师观念和教育方法。老师们运用寓教于乐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注重调动幼儿的心智活动,提供给幼儿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情景式教学要让幼儿身临其境,在情境中观察、感知、操作、体验,在具体情境的感染下产生欢乐或苦恼、爱或恨、喜悦或愤怒等情感。活动操作式教学,根据教学目标提供物质材料,引导幼儿在操作物质材料的活动中充分动手、动脑、动口,从而获得经验。

(四)、转变了家长观念,得到了家长认同。

通过家园共育家长思想得到了转变,由原来要求教师知识灌输型转变为接受教师与幼儿游戏互动型,家长认识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开发幼儿的潜能。

在杜绝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方面,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11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让我园保教工作始终与《纲要》、《指南》保持一致。

2017 12

篇3: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措施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 许多幼儿园教育呈现“小学化”倾向不仅表现在教育目标“小学化”上, 整个教学, 包括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幼儿评价等都趋于“小学化”, 这不仅束缚了幼儿思维的拓展, 对幼儿的健康发展也十分不利。

一、教育目标趋于小学化, 轻保重教现象突出

幼儿的身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生活上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 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有限, 玩是他们的天性。幼儿园的功能是对幼儿进行保育, 主要是保, 在做好保的工作的基础上, 对幼儿进行教育, 完善幼儿的性格, 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而目前, 很多幼儿园不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特别是对中班和大班的幼儿, 标榜幼小无缝衔接, 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 轻视对幼儿的保, 注重对他们的教。其最突出的表现是要求幼儿学拼音、识字, 学习珠算、英语等, 产生的不良后果之一是幼儿抵触幼儿园, 不愿去幼儿园。

二、课程设置趋于小学化, 轻舞蹈绘画重英语珠心算

现在很多幼儿园打着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招牌, 开设了英语和珠心算课程, 要求幼儿家长选择幼儿上与否, 如果选择上, 就要另交钱;如果不上, 在其他幼儿上该课程的时候, 幼儿就要自己到其他教室玩, 幼儿教师不管不顾。很多家长迫于无奈, 也为了不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选择上这样的课程。还有很多幼儿园, 教师为了方便教育, 也为了未来的招生, 开设小学的简单课程, 如拼音、汉字、计算、古诗等。而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舞蹈、绘画、游戏等课程, 因为教学难度相对大, 教学效果不怎么明显, 加之拥有这方面才能的教师缺乏, 幼儿园安排的教学时间很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幼儿玩的天性, 使幼儿整天忙于知识的生硬学习, 在幼儿园搞得疲惫不堪。

三、教学过程趋于小学化, 轻能力培养重知识传递

幼儿园教学应该以游戏、活动等方式进行。然而, 目前很多幼儿园不仅教授幼儿简单的小学课程, 就是教学过程也趋于“小学化”, 即多数教师在讲解内容时采用灌输的方式。如在教幼儿识字时, 教师把要认识的字用识字卡展示出来或写在黑板上, 教给幼儿字的读音, 领着幼儿反复读;然后在黑板上画出田字格, 领着幼儿按字的笔画顺序一笔一画地写;之后讲解字的意义, 进行组词、造句。再之后, 教师指导幼儿拼音汉字、连带组成的词语反复书写, 课堂结束时还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接着进行练习。这一教学过程一点幼儿教学的影子也没有, 完全是小学的教学过程。幼儿在本该玩的年纪成了学习的机器, 不仅学到的知识很难内化, 过段时间就会遗忘, 而且幼儿在玩中发展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机会也丧失了, 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 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四、行为规范趋于小学化, 轻自由玩耍重规范约束

当前, 由于师资匮乏, 不少幼儿园在制定规章制度及幼儿行为规范时, 显得力量不足, 既缺乏对当地当时幼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 也缺乏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研究, 大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而有的幼儿园则为了教职员工有规章制度可循、幼儿有行为规范约束, 干脆直接拿过小学的规章制度和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来, 规范教职员工和幼儿的行为。

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套用小学的问题不大, 有不合理的地方, 教师可以及时提出, 进行修改完善。而拿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约束幼儿园的幼儿, 却是值得商榷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玩, 在玩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完善性格。幼儿教师直接套用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要求幼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 不能心不在焉, 不允许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更不允许在教师讲课时插嘴。在批评幼儿时, 幼儿不能辩解, 更不能顶嘴;幼儿在听讲时要端坐, 不能东倒西歪, 不能随便走动, 不能做小动作, 有问题要举手示意, 得到允许后才可行动;幼儿课间不准大声喊叫、不能奔跑跳跃, 没有教师的允许不能做游戏、玩玩具, 等等。有的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 对不遵守“纪律”的幼儿严厉批评, 严重者罚幼儿在教室后面或教室外站着。近来还时常曝出幼儿教师扇打幼儿、罚幼儿下跪等行为。这不仅体现出幼儿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 也反映出幼儿教育的诸多弊端。幼儿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 很难健康、快乐地成长, 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缺陷。

五、教学评价趋于小学化, 轻态度情感重知识掌握

对幼儿进行教学评价, 目的是引领幼儿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情感、形成优良行为习惯、完善性格品质。而当前很多幼儿园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越来越趋于小学化, 注重幼儿知识的掌握程度、智力的发展水平, 在和家长的交流中, 也多是告诉家长幼儿一天中学习了什么知识, 幼儿掌握的程度如何, 要家长在家多督促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对于幼儿来说, 学习多少知识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能力, 要能在玩游戏、做活动中善于发现, 积极探究, 主动学习, 培养态度和情感。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 不能只盯着幼儿掌握了多少知识, 更应该注重对幼儿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情感做出评价。

当前, 一部分幼儿园为了吸引幼儿入园, 打出了各种特色教育招牌, 如双语教育、艺术教育、珠心算等。为了突出这些“特色”, 教师也多是对这些课程做教学评价, 根据幼儿达到的水平, 划分等级, 进行一刀切的方式, 一级一级运用固定的评价话术, 对幼儿对进行评价。而从这些评价中, 看不到幼儿的个人特点、能力水平以及情感态度, 也看不到教师对幼儿进一步发展给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只是为了评价而评价, 结果是评价流于形式, 没有实效性。

综上所述, 目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其中有幼儿园自身发展现状的根源, 也有家长受社会上功利化影响的缘由, 但归根到底还是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假使没有高考这个指挥棒, 假使没有重点普通学校之分, 假使各校的师资不分伯仲, 学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学习压力, 幼儿也不必肩负努力进重点小学的重任, 幼儿园教育就可以由着幼儿的天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开始更多的舞蹈、音乐、绘画等课程, 使幼儿在玩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完善品格。但无论如何, 幼儿园教育还是应该回归本位, 只有幼儿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 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展现应有的才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2001.

[2]张云蕾.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06.

篇4: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措施

幼儿教育应当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我们应在分析其表现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这种倾向的继续存在。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

教育教学内容“小学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但是在农村幼儿园中,有很多班级间接或者变相使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教学内容以学拼音、写字、做数学题为主,并布置家庭作业;有的幼儿园虽然使用了幼儿园用书,但并不注重以游戏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最基本形式,还是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

(一)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但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这实质就是把小学的教育内容提前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中来,有的幼儿园所教内容甚至超过了小学一年级应掌握的水平。

(二)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讲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教学方法上的主要表现就是将幼儿教学课堂化,以课堂讲授代替活动与游戏。这种教学方式主导下的幼儿教育通常是只重视知识学习的灌输式教育,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领读、幼儿复读等死记硬背的传统授课与学习方式成为幼儿园教学常态。为了配合知识掌握的目标,很多幼儿园要求幼儿学习拼音,掌握10以上加减法运算。在教学中,教学现场呈现出教具演示少、图案色彩少、角色游戏少的特点;在教学后,教师常常布置大量单调、枯燥的作业。这种讲授式教学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幼儿长期处在这样机械的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整天在紧张与焦虑中度过,极易对入园和上学产生焦虑或厌烦情绪。

(三)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评价幼儿时标准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考核幼儿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把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多少作为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惟一标准,实质即是重视结果、轻视过程。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幼儿教师不关心幼儿如何学习,不了解幼儿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不清楚幼儿发现探索时的乐趣、遇到困难时的迷茫、尝试活动中的期待,也就不能根据幼儿的实际进行评价,完全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这种评价标准势必会制约幼儿创造的热情,泯灭他们活泼的天性。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原因

(一)家长的愿望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还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升学的主要标准,尤其是以知识掌握度为衡量标准的高考的长期存在使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诸多阻碍,各种新的教育理念难以落实。这种教育现实也同样影响了我国的幼儿教育。在一些错误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家长普遍追求“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强调孩子的知识学习而不顾孩子的身心需求,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不惜拔苗助长,渴望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山西省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到幼儿园“多学些知识”。由此可见,家长的愿望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幼小衔接机制的缺乏

尽管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小学入学不许考试,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缺少,仍有部分小学,特别是高质量的公办小学为了获得较好的生源而进行了入学考试或入学面试,并按考试成绩分班。在此入学压力下,幼儿园不得不配合小学的要求,为让孩子们上小学而提前进行小学阶段的教育。

(三)民办园的逐利与幼儿教师素质的低下

新世纪以来,我国幼儿园办园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办园纷纷被推向市场,公办园大量减少,民办园数量迅速增加。这造成我国幼儿园办园体制的市场导向,为了获利,很多民办幼儿园丧失了教育立场,只是一味迎合家长的需求,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而开设一些小学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与此同时,我国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长期不受重视,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素质受到严重影响,很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进入了幼儿教师队伍,他们难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将小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带到幼儿园,致使幼儿园教学出现小学化倾向。

三、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一)加强对幼儿教育的行政监管

幼儿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幼儿园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广泛的关注、理解与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幼教事业的监督管理,切实发挥监管与扶持的职能,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为改善办园条件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支持;另一方面要给改制幼儿园提供政策性援助,使幼儿教育在进行成本核算后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这是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根本。

(二)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幼教理念

正确的幼儿教育是以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幼儿教育要以幼儿为中心,要把幼儿当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切实贯彻“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入学准备理念,当前国际流行的入学准备教育包括五大领域: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语言发展、认知和一般知识、情绪和社会性、学习方式。幼儿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三)注重教师专业素质培养

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因此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

幼儿园应开展各种培训,帮助教师践行以下观念和行为:一是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等;二是幼儿是用“行动”来思考,靠“感官”来学习的。教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和尝试。要使教师能够真正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和主体性的发展,将教学目标与多方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教育行为上避免“小学化”现象。

(四)统一课程设置,编撰标准教材

目前,学前班课程设置大多照搬小学,教材编写不规范。有的编撰出版者功利思想严重,只注重效益,对教材胡编乱印。有的幼儿园直接选用一年级课本,这种教材并不适用于学前教育阶段,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士统一编撰科学、适用的学前教育教材。

(五)加强家长教育,摆正家长幼教观念

篇5: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措施

为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提高办园质量,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幼儿园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严重危害 目前,新闻媒体不断的在报道我国一些幼儿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学化”倾向问题,这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把小学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开展拼音、写字、算数、珠脑心算等内容的教学,片面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甚至布臵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等等。这些“小学化”的做法超越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幼儿的认知规律,极易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畏惧等不良情绪,严重的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小学化”也影响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由于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了内容不同、要求不

一、参差不齐的小学知识,当其升入小学一年级后,小学教师难以按照教学要求施教,不仅扰乱了小学的教学进度安排,还会挫伤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幼儿园“小学化”也误导了社会教育风气,部分家长为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拔苗助长”,要求幼儿园实施“小学化”教育;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的这种需求,违背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正确轨道,这样必将对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

因此,我校幼儿园要进一步认清幼儿园“小学化”的弊端和危害,统一思想,明确要求,采取措施,加强管理,防止出现幼儿园“小

学化” 倾向问题。

二、强化管理,切实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

(一)更新观念,端正办园思想。

深入理解《纲要》精神实质,更新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切实实施符合幼儿发展的学前教育。要加大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利用业务学习时间传达和学习上级部门关于防止“小学化”倾向的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二)依法治教,规范办园行为。

严格规范幼儿园教学用书的管理,使用吉林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教材即吉林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的五本书《玩中发现》、《可爱的祖国》、《神奇的光》、《动物的秘密》、《冬天的故事》来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避免导致出现“小学化”倾向问题。

(三)遵循规律,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坚决执行“六个不准”,不准使用小学教材和其他不规范用书进行教学活动;不准教学拼音、汉字书写、笔算、珠脑心算等小学教学内容;不准给幼儿布臵家庭书写作业;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知识性测验和考试;不准举办各种形式的小学预科班;不准在正常的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内举办收费性质的兴趣特长班。

(四)注重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要通过举办家长讲座等形式和做法,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

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宣传栏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让家长进一步明确我园的办园宗旨、办园方向和办园目的,转变家长观念,逐步形成共同关注、积极共育的良好氛围。

篇6: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措施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典型表现如下:1.幼儿教育中,智力教育被列入教育的主要目标,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则放到了次要地位;2.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多采用的是知识传授的方式,而忽略了幼儿自学能力的培养;3.幼儿教师单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给未来的考试教育打基础,在教学中侧重于知识教授,忽略孩子的身心发展。

一、幼儿教育倾向于小学化的根本原因

(一)家长的原因

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下,应试教育被国内大力推广。这种教育模式在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中渗透极深,如今甚至蔓延到了幼儿教育中。应试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习各类知识,学校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以考卷形式进行检测,得分优异的学生则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得分低的学生则可能失去良好教育的机会。应试教育的理念已渗透到了每位家长的心中,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异的学生,遵循“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从幼儿教育开始,便一味要求幼儿园给孩子灌输更丰富的知识。由此,小学化倾向在幼儿教育中逐步形成。

(二)幼儿园的原因

目前,公办幼儿园越来越少,民办幼儿园却随之增多。民办幼儿园几乎都是将盈利作为开办幼儿园的唯一宗旨。因此,为了谋取高额的利润,幼儿园会尽量迎合家长的`心理需求。由于幼儿园深刻了解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倾向,又深刻了解当今的教育模式。因此,幼儿园会刻意在幼儿教育中加入小学教育内容,让幼儿从小便接受更多的知识教育。此外,幼儿园为了节约成本,对外招聘的幼儿教师也是一些素质偏低的教师,这些教师对幼儿教育的本质没有深刻的理解,也是单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给未来的考试教育打基础,在教学中侧重于知识传授,忽略孩子的身心发展。

(三)教育机制的原因

教育部现有的教育机制中规定: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衔接的过程中,小学学校要遵循自然过渡的方式,不得以成绩为核心来择优录取。但是,现实中依然有不少小学学校为了获取更加优质的生源,私下出考试题依据成绩高低录用学生,并依此给学生进行分班。在这种现实背景的影响下,幼儿园不得不注重幼儿的知识教育,让幼儿能更好地升入小学学校。

二、幼儿教育倾向于小学化的解决措施

(一)家长需做的改善工作

家长要充分意识到两点。第一,成绩并非评判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家长既要看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又要关注孩子身心在成长中是否正常发展;第二,幼儿阶段是一个孩子最无忧无虑的阶段,孩子接受知识也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而不是强行灌输,这样会让孩子从小就承受过多压力,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受不良影响,家长要关注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同伴交往等综合层面的发展情况。

(二)幼儿园需做的改善工作

幼儿园需做的改善工作侧重于三方面内容。首先,幼儿园要从意识上进行彻底的改变,不只是关注自身的盈利问题,而是要将教育视为己任,对幼儿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教学。其次,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家长做好日常的沟通工作,沟通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要告知家长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要告知家长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让家长对孩子有一个综合性的了解,同时要将应试教育的不足之处告知家长,让家长慢慢转变观念。再次,幼儿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转变模式,不可将知识强加给幼儿,而是要以兴趣引导的方式让幼儿自然接受,同时关注幼儿在同伴交往、身体健康及性格发展等各方面的表现,逐步改善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不良现象,完成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自然过渡。

(三)教育部门需做的改善工作

上一篇:《0×5》教学设计下一篇: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