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信息技术专题一

2024-05-21

福建信息技术专题一(精选6篇)

篇1:福建信息技术专题一

专题一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含义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工作重点。新课程标准的开放性和综合性,要求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必须收集和占有丰富的教学资源,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过程中,优化教育手段,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使用中的常态化,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共识。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思想 包括三个基本点:

1.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 2.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内容

1、教学观念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从学生认知、情感、能力的领域出发,有选择的利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恰当合理的融合、渗透、组合到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是停留在教师的教的层面上,更多让学生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强调自主探究性学习,在自主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价值体验。

2、教学目标的整合。“知识、方法、情感”是构成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而运用信息、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等能力是融合在课程目标之中的,通过信息处理,学生可以获得知识、能力和情感。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是相互依托,相互渗透,相互弥补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构建课程目标的时候,也要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3、教学内容的整合。一是把静态的文本转化成动态的多媒体,是教学内容整合的重要一个方面。转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重组和创新的过程。而是为了完成某一主题的教学,需要弥补课程资料,需要网络资源或其他媒体的引入。三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的支持。

4、教学活动的整合。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将成为每一个个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教学活动的展开必然要考虑信息技术的运作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统一。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优势

1、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2、扩大信息容量,丰富学科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内容理解。

3、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情境化、立体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4、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5、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有助于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对深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1.促进新课程结构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等特点,让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综合、开放。

2.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活动的机会,改变常规呆板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乐于学,善于想,勤于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3.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给学生创造和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学习方法,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专题二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原则

方向性原则:为了完成教学目标

主体性原则: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活动性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方法,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开放性原则:教学思想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

二、教学设计注意的问题

1、整合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要杜绝形式化,表面化,避免忽视教学重点。

2、设计理念上,打破传统备课方式。不能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进行安排和策划,注重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3不能用课件代替黑板,不能用扬声器代替教师的讲解,不能用课件展示代替学生的实验操作。

4、要从学生的需要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在分析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最后进行学生评价。

三.教学课件要求

1、教学体系规范,完整,资料丰富,结构严谨。

2、教学理念新颖,互动性强,适应教学实际需要。

3、教学方法科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

4、表现形式多样,可采用文字,动画,声音,视频等形式。

5、课件运行正常,无导航、链接错误。

6、界面布局合理,切合课件主题,色彩搭配协调,课件制作精细。

专题三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

一、实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两种模式 开设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有效教学”,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效整合是既关注眼前,更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是促进学习的教学,是呼唤效益意识的教学;有效整合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教师全面发展的标志。

有效整合就是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和形象互动等特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内在兴趣,激活课堂教学生态,实现师生教学生命的涌动与成长,有效整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助推器”。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就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应该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多方面的根本变革,各学科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使信息技术与自己的教学经验全面整合,用以改变

教学过程的模式,用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反之,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变,教师个体与信息技术并未整合的话,即使有了出色的多媒体课件,也只能把它当作一个简单的教具,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缀。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模式建构

随着幻灯、投影、录音、广播、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媒体应用于教育过程,特别是当代多媒体、网络等教育技术的应用,必将更强烈地冲击传统教育模式。因教育技术应用引起的教育模式的变革,将是21世纪教育模式发展的重要趋势。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应用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创景导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

(一)创景导学模式

这是一种教师运用多媒体再现或创设具有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形象或场景,激起学生的真情实感,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促进学生掌握观、听、记、思考、记忆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

1.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创景导学模式(如图1所示)

“进入情景,发现问题”:无论在新授课前的复习,还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课堂设计上,大多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动机,从中发现问题。利用飘然而来的情景及背景音乐,强烈的感官冲击,立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更加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如大坪小学彭睿老师在上《我国的人口》这节课时,选取了大家记忆犹新的小品《超生激击队》的片断开课,同学们在一片笑声中受到感染和启发,这对于学习了解我国人口情况,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又如胡琳老师在上《相遇问题》一课时,首先以生动形象的阿凡提故事来创设情景,激

发兴趣。再如,岳超老师在上《圆的认识》,开课就用多媒体展示出一段精彩的。赛车录像并配上强劲的音乐,无疑这已经为学习圆创设了一个直观的场景。每一个画面中,都隐藏着一个知识点,让同学们在进入情景的同时,从中去发现问题。

“合作学习,优化智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首先在构建设计上,要为教学营造一个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多边互动交流的学习环境,在生生、师生互动交流的同时,学生的智慧得到开启和优化。

“独立探索,内化创新”:心理学家J.s.布鲁纳认为,学生通过亲自探索发现事物的关系和规律,能使学生产生兴奋感、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由于学生自己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因此能更好地理解、掌握、保持和运用学习内容。教师要站在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水平上,通过提问、观察、交谈来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所需的策略进行探索。同时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知识逐步得到内化,进而得到新的发现和新的感悟。如何毅老师上分塔动画(FAN—TA动画)一课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借鉴了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了实例教学法。本课开始以香港回归、大礼堂等动画作品激趣,然后以一个简单的“乒乓球动画”实例使学生明白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学生搭建了开展探索性学习的支架,同时也揭开动画制作的神秘面纱,使学生感受到能如此简单、容易地进行动画制作,体验到了动画制作的魅力和乐趣。接着教师以FANTA动画

软件的工具与菜单设疑提出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分小组主动协·作地去探索FANTA动画软件工具栏中“手形工具”“小刀工具”“手指工具”“选择工具”等工具的用法,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怀着浓厚的兴趣对自己喜爱的某种工具或几种工具进行了实际的操作,并在操作中研究出这些工具的一些用法。然后教师提出经验交流、资源共享的建议,组织部分学生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让其余的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补充、完善。在学生们对各种工具都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爱好,创意地制作“会走路的台灯”或其他动画作品。展示的台灯一个个形态各异、富有创造性,令人欣慰和称赞!“展示成果,交互评价”:学生通过参与、合作、探索,最终将获得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并产生成果(作品),这时,大多数教师教学设计几乎都考虑了两点:一是展示成果,即小组或成员根据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况,汇报自己或小组的学习方法以及获得的知识、技能、经验与体会;二是交互评价,评价有多种方式,小组或个人有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小组或个人。评价的内容从交互氛围与效率、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参与性与合作性、学习方法与手段、学习效率与效果、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等方面。通过展示与评价,实现学生的自主认知,激励和鼓舞。

(二)网络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细胞,改变着我们的一切。Internet把人类带进了一个魅力无穷的电子信息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这样一种较之传统教学更为高明的角色。那么,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如何建立在英特网时代学习的新的结构?如何构建网络教学模式等问题,已经得到了教育专家及同行的关注。

1.基于英特网的网络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在网络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作为获取知识的主体,主动检索有用的信息资源并在主题的求证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并将所建构的知识创新地还原于实践。在网络教学模式中,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等信息能力,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2.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

通常说,网络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网上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突出了学生是计算机的“主人”的地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为他们打下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初步体现了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研究性学习这样一种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与进步;其次,网络的高度开放性,能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教学,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三,教学手段以多媒体计

算机为主,主要是教学课件;最后,缺乏教师上课时必备的形体语言,教学中缺少应变性,不利于教师实

时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情况。3.教学设计及任务分析

网络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过程是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学问题、设计教学问题解决方案、检验方案有效性并做出相应修改的过程。我认为新型网络教学模式必须体现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大要素的结构关系和功能的根本改变。网络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在线学习,在老师的激励、引导下,通过检索、学习、思考,将有关信息进行筛选组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构建出自己的认识方式。网络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即是“任务+活动”的教学设计,这种设计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现学习者作为认知的主体在真实环境(活动)中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之前设计一个总体的教学概要,具体的教学方案要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只有教学结束,教学方案才能最终形成。这是因为,网络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它把学生学习的复杂性、偶然性、不确定性作为教学的本质特征,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学习之前是无法准确预料每个学生的学习结果的,有时学习的想法与教学梗概存在差异。网络教学的任务即课堂教学所要完成的目标体系(分解的任务),这种任务既可是抽象意义上的教学目标,也可是学生参与活动后具体完成的电子作品或发表的言论。活动就是为实现任务与目标体系而设计的现实情境(或虚拟现实)。于是任务、目标体系、活动就构成了如图3所示的这种关系。

其中教师设计的任务、活动与学生完成的任务、活动是有所区别的,这种区别来源于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对活动有着自身的认识,他对知识意义的建

构有着自身的理解,但同时我们又可以用详细的评价量规去评价,这种评价是积极的和开放的,既保证任务的可行性,又承认学生学习个体的差异性。例如,我校的教师在设计《古埃及》一课时,把相关知识以网页的形式进行整合,其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把标志性文化遗产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形成探究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为此将任务分解成相应的目标体系,如认识古埃及的金字塔、尼罗河、象形文字、宗教信仰等。然后教师在目标体系的基础上来设计相应的活动,如观看尼罗河的视频,玩金字塔闯关的游戏,识别象形文字的智力测试等活动。这样学生就可从这些活动中组建自己对古

埃及的认识,形成学生完成的目标体系,进而成为学生完成的任务。

4.教学评价的方式

在网络教学模式的“任务+活动”教学设计中,评价量规是联系教师任务与学生任务的重要纽带。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中,我们主要采用评价量规的教学评价方式,具体而言就是按教学设计的目标体系制定多维度的描述性评价标准,然后按描述性评价标准划等定分,评价量规的制定可以使教师更公正的对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同时,也可用于生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而且还可以使传统的卷子考试的测试评价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操作性评价、学生学习成果作品化评价等。这样传统的分数就可以转化为在教师制定的评价量规下的综合化、多维度的评价。

篇2:福建信息技术专题一

2011年福建省各地市质检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 必修一专题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11年5月三明市质检18题)“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领土之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国民政府发表这番谈话的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D 【点拨】 【结束】

2.(2011届福建名校样本分析19题)“19世纪末,洋教势力扩大,吸收了不少中国人加入;与此同时,人民的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并最终形成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该材料反映了

①列强利用传教特权,强迫中国人人教

②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③群众中爱国行为与卖国活动斗争激烈

④东西方文化既相互融合又激烈冲突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点拨】人民的反洋教斗争说明②正确。洋教属于外来文化,人民的反洋教说明东西方文化既相互融合又激烈冲突。【结束】

3.(2011年1月龙岩市高三质检11题)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7月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上述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调整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政策

C.放弃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答案】A 【点拨】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根本性认识 D.首次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591up高中教育学习的平台,您身边的学习助手!

【结束】

4.(2011届福建名校样本分析17题)鸦片战争中,一些清朝官员看到英舰不用帆桨也能行驶自如,认为“英人使用妖术”,于是请来法师助阵破敌。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英国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清朝

B.部分官员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C.清政府动员各界力量参加抗英

D.清军将领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 【答案】B 【点拨】材料反映清朝官员不了解近代科技,愚昧无知,故B正确。【结束】

5.(2011年3月泉州市质检15题)“盖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若不从此严起,彼正欲卖烟者为之源源接济,安肯破获以断来路?是以开馆应拟绞罪,律例早有明条,而历年未闻绞过一人,办过一案,几使例同虚设,其为包庇可知”(1838年9月林则徐奏折)。由此可见,林则徐认为禁烟的关键是()

A.整顿吏治

B.禁止吸食

C.严惩贩卖

D.断绝外贸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根据题干信息“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后面叙述了官员腐败的种种表现,因此体现了林则徐整顿吏治的观点。【结束】

6.(2011年3月厦门市质检18题)中国共产党曾发表社论称赞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和苏联并为“民主世界的双璧”。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

A.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合作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答案】B 【点拨】 【结束】

7.(2011年1月福州市质检10题)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这段电文()591up高中教育学习的平台,您身边的学习助手!

A.真实记录了当时历史事实 B.是后人的“伪造”史料

C.是研究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的珍贵材料 D.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答案】D 【点拨】材料反映的 是九一八事变,而全民族抗战是在七七事变后,故B项不正确。“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说明记录者是从表面上看侵略者角度来说的确,故A不正确。材料反映的确是日军军机电报,故B项不正确。从日军军机电报记录的时间,“双方冲突”等对于研究九一八事变有一定史料价值。【结束】

8.(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5题)“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以下特权中,通过这一条约获得的是()

A.在中国开辟通商口岸

B.在中国设立了租界

C.在中国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D.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答案】C 【点拨】 【结束】

9.(2011年5月漳州市质检18题)“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以上史料出现的时间应该是 A.1924年 B.1931年 C.1937年 D.1945年

【答案】C 【点拨】 【结束】

10.(2011年1月龙岩市高三质检9题)十九世纪末流行的一则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站,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你认为该民谣应出自()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义和团运动期间 591up高中教育学习的平台,您身边的学习助手!

C.辛亥革命期间

【答案】B 【点拨】 【结束】

D.北伐战争期间

11.(2011年5月漳州市质检15题)下图是英国对华输出总值走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五口通商促进英国对华贸易发展迅速 B.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自然经济的强势存在使英国对华贸易徘徊不前 D.英国对华输出的商品不适应中国市场消费需求 【答案】C 【点拨】 【结束】

12.(2011年4月福建省质检16题)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A.外国已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中国的涉外法律较西方先进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答案】B 【点拨】 【结束】 591up高中教育学习的平台,您身边的学习助手!

13.(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11题)图1为抗日战争时期一场大会战的发生地。()

这场会战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包括

①它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②它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③它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④它使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篇3:福建信息技术专题一

(一) 教师利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备课与教学活动存在着以下问题。

首先, 作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利用网络搜集相关教学信息, 然而在网络中存在的教学资源相对分散, 并且其资源其质量有待商榷。这就对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以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 即使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教育资源库, 如K12等等, 并不意味着这些教学资源可以直接使用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 成为如何各个学校进行网络资源建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 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时候同样会遇到困惑。

学生所具备的信息素养相对欠缺, 对网络资源中的良莠不齐缺乏认识, 并且学生还处在青少年的年龄阶段, 其心理发展也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在网络教学中实施一定的策略去解决矛盾, 这就为专题网站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 新基础课程改革提倡在各门课程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

在基于专题网站进行的教学与学习活动中, 重点采用探究与协作学习, 贯穿任务驱动的思想。鼓励学生边研究边学习, 从而完成知识建构的教学与学习的模式。这样的教学与学习的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由教师在基于专题网站下的有效的资源整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为专题网站这种新型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专题网站的含义及特点

专题网站的本质是一个基于网络资源的专题研究、协作式学习系统, 它通过在网络学习环境中, 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 让学习者自己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或项目的设计, 自己收集、分析并选择信息资料, 应用知识, 去解决实际问题。它强调通过学习者主体性的探索、研究、协作来求得问题解决, 从而让学习者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 提高学习者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实践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与信息素养。专题网站的特点:

(一) 资源建设以“专题”为导向, 以“整合”为特征。

专题网站的主题很明确, 在资源建设时注重资源与主题的相关联。在对资源建设的过程中, 注重与专题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往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知识的有效整合, 知识点总是呈现散落的, 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与框架, 总是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而专题网站这种基于网络的新型学习资源可以更好地解决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新型的学习模式。

(二)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专题网站不仅提供大量与专题有关的学习资料, 同时强调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 通过学习者参与网站资源的建设, 通过研究与协作求解生活中的问题, 从而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提高信息素养。

(三) 学习方式以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

专题网站建设的定位决定着学习方式, 在专题网站定义中可以发现其本质就是提供一个基于网络资源的专题探究、协作学习的平台。探究学习是一个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过程。学习者提出问题, 搜集和组织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分析资源, 根据资源进行推论或得出结论, 以解决问题。探究学习在重视学习者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 又重视学习者能力的培养, 以学为中心, 在做中学。探究学习的优势:学习者通过探究活动生成知识;学习者通过亲身活动发现答案;鼓励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强调高阶思维技巧, 如分析、综合和评价;学习者不仅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而且还能亲身发展知识。

(四) 师生广泛参与, 资源建设与教学实验相结合。

专题网站具有独特的开放性, 其开放性体现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以及多种教育教学资源与手段的融合上。专题网站为师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例如信息技术课程论坛、聊天室等等。在网站内, 我们不仅可以收集大量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资源, 也可以在网站的平台上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建立一些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的虚拟实验室等。

三、开发专题网站的意义

专题网站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而且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提供了学习的工具,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深入开展。开发专题网站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 面向全体学生。

专题网站始终以人为本, 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 使每位学生都获得社会性的发展, 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备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

(二) 鼓励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

专题网站的构建不是将现成的课本知识与确定的标准答案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去被动地浏览、接受, 网站强大的交互性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 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使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在新基础课程改革提倡中提倡问题探究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发现的主体, 实践的主体, 发展的主体, 自主是探究性活动的根本。

探究性活动的显著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创新。

2. 不要给学生的学习圈定框框, 设定唯一的结论。

要让学生在开动脑筋、自主创造的过程中提出假想论断, 分析假想, 进而论证假想, 并结合专题网站给予丰富的学习资源的支持来进行探究学习的开展, 得出自己的结论。进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实践与创新的能力。

(三) 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构建专题网站时, 就应该清楚地意识到网络能构建一个虚拟的学习、工作, 甚至构建生活空间, 但它始终不可能取代现实社会在网站的设计中, 通过“在线自测”“聊天室”等来加强学生的学习探究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

(四) 倡导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在专题网站中可以设计“师生讨论”和“留言本”板块, 通过讨论区的探讨, 点评以及学生研究过程与结果的展示与交流, 注重过程性评价,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力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倡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

四、专题网站的设计

(一) 专题网站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 (即社会文化背景) 下, 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而专题网站设计的初衷就是强调学生在虚拟的网上学习环境中, 借助网站提供的教学资源, 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和与其他学习者或帮助者的协作努力, 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 达成教师的教学任务。由此可见, 这是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相符的。

(二) 专题网站设计原则。

1. 对象的特定性原则。

专题网站不像综合性教育网站、网络资源库和网络课程等是面向普通大众, 一旦专容确定, 它就有特定的受众群, 究竟为哪门学科、哪个层次的教师和学生使用, 具强的针对性和明确性。

2. 内容的整合性原则。

专题网站与网络课程的最大差别在于网络课程的内容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 根据教科书知识点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的.它仅仅局限于某一门学科。而专题学习网站的内容则是以某个专题为线索, 集合与专题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知识点, 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单一学科的学习内容。它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结构和顺序, 在综合多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 重新组建有序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的知识模块, 从而达到高度的整合。

3. 功能的综合性原则。

专题网站展示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结构化知识, 满足特定层次、学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提供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庞大资源库, 便于教师和学生搜集和检索资料;构建了协作学>--j的平台, 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围绕专题进行讨论协商;提供了在线评价体系, 方便学生进行网上自我评价, 这是综合性教育网站、网络资源库、网络课件等无法比拟的。

4. 教学设计原则。

在专题网站的设计过程中要重视教学设计原则, 即要注意分析学>-3者的特征、要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结构、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知识表现形式, 设计能够有力地促进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策略。教学设计原则具体体现为:

(1)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专题网站的设计过程中.以学为中心, 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 研究性学习案例的学习等。

(2)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专题网站的设计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例如, 著名的信息技术课程专题网站的资源共享链接以及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进行学习等方式来支持学习。

(3)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专题网站的设计过程中, 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 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4)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专题网站的设计过程中, 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 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例如, 实施跨年级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

(5)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专题网站的设计过程中, 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如通过在线自测形式进行评价。

5. 合作原则。

合作学习有利于高级认知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 而网络为合作学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因此, 专题网站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提供协作学习和协同工作的工具和网络空间。

6. 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

知识创新和信息获取的能力是当代素质教育的核心, 专题网站应采取多种教学设计, 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积极的思考。而不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在专题网站的设计过程中, 我们要始终重视探究性主题学习模式或专题学习项目的设计,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行之有效地学习知识, 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强信息素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7. 以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基础的原则。

网站资源可以采取事先建设与学习者的不断需求上网补充相结合的方法以此来丰富学习资源。没有丰富的与专题相关的资源, 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就难以开展.

8. 科学性原则。

专题网站中所要表达的知识要具有科学性, 网站内容行文要流畅与准确, 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设计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策略:设计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自我评价的环境。

9. 交互性原则。

专题网站要有良好的交互性, 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相应的反馈。

1 0. 界面的友好直观性原则。

专题网站的界面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网站界面要美观, 利用网站设计的艺术性来设计界面。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提示信息要准确、恰当、详尽。

(三) 专题网站的设计步骤。

专题网站的设计步骤包括:网站的需求分析与功能定位:网站的内容设计;网站的系统设计。

1. 网站的需求分析与功能定位。

对专题网站的需求分析是设计和开发专题网站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应该广泛收集资料, 对当前存在的专题网站进行仔细调查, 分析优缺点和发展趋势, 从而确定建立专题网站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次对专题网站的功能定位要清楚。专题网站的功能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一个资源库, 方便教师和学生搜集资料。在信息技术课程专题网站的设计过程中, 要建立对知识有针对性、系统性、丰富性的学习资源库, 来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

(2) 提供协作交流讨论区.方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商研讨。在信息技术课程专题网站的设计过程中, 要为学习者之间提供有效、便捷的学习交流的平台, 如聊天室、留言本等。

(3) 根据专题构建系统完善的内容结构, 便于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专题网站的设计过程中, 完善的内容结构对于学习者的有效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专题网站为学习者提供的是对知识在广度与深度的有效整合, 为此我们要依据专题构建系统完善的内容结构, 便于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

(4) 提供在线自评系统, 便于及时检测反馈。在信息技术课程专题网站的设计过程中, 对于学习者而言, 学习效果是最为关切的, 那么及时、准确的在线自评系统的建立是由为重要的。在学习者阶段性的学习过程中, 及时得到学习成绩的认证, 对于下一个阶段性的学习可以起到强化与推动的作用, 甚至对于这个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都起到一定的强化与推动的作用。

2. 网站的内容设计。

专题网站是指在互联网络环境下, 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

(1) 结构化知识展示。展示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专题相关的结构化知识。把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片、图像、动画等知识结构化重组, 形成丰富的学习资源模块。

(2) 扩展性学习资源。将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专题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素材资源进行收集管理, 包括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 来使用不同的学习工具和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 以此来实现学习资源在广度与深度的延伸。

(3) 网上协商讨论空间。根据学习专题, 构建网上协商讨论, 答疑指导和远程讨论区域。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效、便捷的交流空间与平台, 培养他们的合作的意识。

(4) 自我评价系统。网络教学强调在线学习, 强调利用网络作为自我评价的工具。专题网站是面向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网站, 它必须为学习者设计出一套针对性强、含疑问量适度、具有一定梯度的强化练习。以便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综上所述, 专题网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与学习资源, 对专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学习, 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题网站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与新型的学习资源, 必将更加行之有效地促进学习。

摘要: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 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与学习的方式有很多, 专题网站就是其中一种。专题网站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能充分发挥网络所具有的协作性、交互性、共享性、探索性等优势, 为学习者提供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等在线学习功能。专题网站是在网络的环境下, 围绕某一个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收集与专题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像、视频等信息、分析、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提高其信息素养。

关键词:专题网站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建构理论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4 (2) .

[2]张建伟, 孙燕青.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2) .

篇4:福建信息技术专题一

(一)建立信息技术专题学生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汇集大量研究性学习资源的数据库,通过对同一问题同一内容尽量采用多种形式展现(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及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描绘),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不管在学校,在家庭,在任何一个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登录专题学生学习网学习相关内容,教师也可以利用专题学习网进行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师生之间及时交流,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二)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开放性。专题学习网站所包含的知识可能是全面的、综合的,但是绝对不可能包含了所有的知识。因此,在专题学习网建站之初就应该具有较大的扩展性和开放性,随着研究性学习的不断开展,网站包含的知识会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通过学习,在认识上有提高和升华,不仅限于专题网站,还能积极主动去查询其他网站。

(三)网站建设人员的多元性,为网站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网站建设人员最有代表性、最活跃的分子——学生,是网站的建设者和检验者。网站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网站建设从一开始就把学生中计算机基础和网络基础比较好的人作为最重要的成员纳入,在建站过程中不但要广泛采纳学生的建议和构思,而且在同样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学生的设想,网站大部分版块让计算机基础较好且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版主和管理员,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进来。

(四)专题网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辅助型网络课件。首先,网站的内容来源于书本而高于书本,除了书本上的基本要求外,还应有对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其次,专题网站不是展示泛泛的知识,而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无需也不可能对所有知识点都面面俱到,而是有重点地在某方面进行探究展示,有一些独特的内容和见解,具有鲜明的网站特色。鼓励学生对其他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形成自己的见解。

二、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适当运用专题学习网站后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和成绩。从2006年开始到现在教学成绩有了一个突破性发展,信息技术会考通过率连年攀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力、信息交流水平以及信息技术综合素养有了明显提高。不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式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而且对课堂教学也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利用专题学习网进行网络教学,各层次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尤其是那些毫无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从“脑肓”、“网肓”到很快熟练应用计算机。有一些从农村来的学生以前很少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知识一无所知,上课时“异常安静”,专题学习网站引起了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通过学习能很快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而入学时计算机水平较高,有良好网络基础的学生,自恃水平很高,常常给老师制造麻烦,比如攻击教师机、破解学生机硬盘保护卡密码,对老师课堂上所讲内容不屑一顾等。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新颖的网络教学模式、基于专题网的作品评价方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了他们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欲望。

三、信息技术专题学生学习网站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影响。学生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的参差不齐,影响了网络教学效果。网络环境学习,对学生信息技术运用水平有一定要求,技术不到位会给学生带来障碍,收效不高,尤其一些探究性学习就更受影响。

(二)行为的难以控制性。利用网络教学,还有一个最大困难,就是学生学习态度。由于因特网的开放性,在给教学带来一定优势的同时,也给学生上网带来了方便。现在中学生在上网大都对聊天、网络游戏感兴趣,有时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一边搜集信息,一边聊天,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根本无法完成。互联网上的资源丰富,信息繁杂,良莠不分,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鉴别能力和控制力,但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引导,使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聊天,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如何充分地有效地利用因特网,这不仅是老师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改变的问题,更是学生在上网学习态度上转变的一个问题。

(三)运用专题学习网站教学优势非常明显,突破了原来的教学方式、教学空间,非常容易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分层次教学,可是网络教育在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上的缺陷,使学生无法系统、完整地掌握本节课基础知识,容易造成知识的断层与真空。

篇5:福建信息技术专题一

[能力概述] 即读得懂。知道试题在说什么,要求做什么。·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一)材料信息的有效获取和解读

近年来,高考试题特别是非选择题,几乎全部都是材料分析题。此类试题,问题因材料而设置,答案因材料而构建,通过考查学生把基础理论知识与试题提供的具体材料相结合的思维过程,来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研读和分析材料就成为解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例1(2015·四川高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

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事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H市是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试做

解析 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本题属于单纯解读设问无法准确定位所用知识点的题目,还需要对题目材料信息进行深入详细解读,找准知识切入点。由于政治生活题目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向以行为主体进行划分,所以首先对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行为主体进行界定,很显然包括中国共产党、政府、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群众的法制意识和干部的依法办事能力;明确行为主体后,再通过解读材料信息,进一步精确定位各个行为主体的知识点,题中党的做法,是在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而题中政府的做法,是政府依法履职,明确社区治理主体及其工作职责,推动基层协同共治;题中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和完善社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而题中各种形式的活动,就是加强法治宣传,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

答案(1)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区治理。(2)政府依法履职,明确社区治理主体及其工作职责,推动基层协同共治。(3)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和完善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推动群众有序参与。(4)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

要从试题材料中有效获取和解读信息,明确答题指向,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概括中心论点。快速阅读背景材料,把握材料的核心内容或中心议题。有的材料内涵丰富,层次较多,对材料难以全面把握,因此,要把复杂的材料内容分解为若干层次,归纳提炼每一层次的中心,进而全面准确地理解材料的中心内涵。

2.找关键词。根据材料的核心内容或议题,提炼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反映了题干材料内容的特殊规定性,能帮助我们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的中心意思,使思路迅速地进入到试题中去。

如主体关键词(党、政府、企业、公民等);知识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唯物论、辩证法等);内容关键词(措施是、制度是等);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以及能够体现教材知识点的关键词,如重点、关键、首位等与主要矛盾的联系;主体、主流、性质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联系等我们就一定要注意。3.准确判断出有效信息。判断有效信息的标准主要是看信息是否符合设问要求,不同的题型,不同的设问要求,其指向性是不同的,使用材料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提取信息的角度、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原因类:提取与原因、结果相关的信息。即材料中与“存在的问题、事物本身属性或规律的客观要求、作用或影响”相关的信息。

意义、影响类:提取与结果有关的信息,或与该事物(事件)有联系的方面的信息。措施类:提取的信息应与采用了什么方法、手段,或是存在什么方面的问题有关。认识分析类,因为涉及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因此,在提取信息时,应依题目的侧重点去提取相关信息,如果侧重为什么,则与原因类相同,如果侧重怎样做,则与措施类相同。4.对有效信息进行解读。明确哪些是有效信息后,必须把所获得的有效信息解读为理论,也就是寻找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的连接点。

审材料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2)回归教材,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必须判明答题时要用到教材中的哪部分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3)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1.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社会参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为此,国务院在2015年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政策: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上述改革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二)设问信息的获取和解读

设问不仅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生解题时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因此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从设问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有效信息,明确试题考查的具体知识点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理解试题的考查意图。

例2(2015·山东高考)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4年1~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等8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这期间,共有19512人次在网上提出62315条意见,对草案的修改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今后,不论是法律草案初审稿还是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使公众有更多机会发表看法。

根据材料,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试做

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知识,审问指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合理性实质就是原因,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回答。政治生活主体的做法从根本上是国体决定的,然后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和公众政治参与角度回答,并分析这样做的现实意义。答案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有助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或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有利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推动依法治国。(若学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

从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设问的知识范围。这就要求学生明确答题时所依据的知识范围,看这个知识范围属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模块,还是选修模块。在回答时要注意两种情况:第一,设问限定的范围是隐性的,需要结合设问与题干材料来确定;第二,答题所依据的知识具体到某一模块的某一知识点上时,答案不能超过这个范围。

2.明确设问的答题指向。要弄清设问究竟是要求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还是要求回答“怎么办”。如果是要求根据材料归纳问题、道理、启示或者要求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某一知识等,则是要求回答“是什么”;如果是要求运用某个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则是要求回答“为什么”;如果是要求针对材料提供的信息探讨措施、提出建议等,则是要求回答“怎么办”。3.明确设问中的主客体。设问的主客体不同,答题的方向就不同。一般来说,经济生活的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个人(消费者)等,政治生活的主体通常有国家(国家机关)、党、公民、各类组织(含国内、国际)等,生活与哲学的主体通常是各种具体的哲学观点。另外,试题中的相关材料也可能成为设问的主体。设问的客体就是设问中要求分析的对象。

2.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广东就一直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涌现了诸如美的集团、TCL、格力集团、海格通信、粤电力等成功案例。2014年8月,广东省新一轮国企改革方案《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正式颁布。《意见》确立了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强调“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原国有企业作为真正市场经济主体的固有本色。2015年5月,广东省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规范省属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此轮国企改革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重要抓手,将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实现保值增值,提高国企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企业经营的有关知识,说明广东省应如何深化国企改革。

(2)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说明广东省深化国企改革的哲学依据。

答案精析

专题一 学科技能强化与规范答题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应用体验

1.(1)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通过价格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2)鼓励社会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推动经济发展。(3)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减轻企业的负担;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2.(1)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引进非国有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国有资本放大功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②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优化国有资产布局,促进国有资产优化配置。

③通过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靠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科学管理增强国企的竞争优势。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广东经济发展的现状要求深化国企改革并制定改革方案,该方案有利于提高国企的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广东深化国企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广东经济社会的状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因此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篇6:福建信息技术专题一

《信息技术》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 信息获取】

一、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特征

1.信息的概念

①信息论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是不确定量的减少”,“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指有新内容或知识的消息,因此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②钟义信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状态变化的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③维纳则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种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种资源。2.信息的载体形式

信息的载体形式主要有:文字、语言、图像、图形、视频、音频和动画等。3.信息的传播途径

信息主要的传播途径有:面对面的交流(如听讲座、参加会议、座谈),纸质媒体(书本、报刊等),音像制品(VCD、录像带),电子媒体(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4.信息的接收方式: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传感 5.信息的特征

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真伪性、普遍性、传递性、可处理性、不完全性、价值的相对性、可度量性。6.信息对人的作用

形成印象

产生判断

引起行动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的定义

①信息技术简称为IT,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有关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组成包括: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通信技术(传递信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和传感技术(采集、获取信息)。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

②现代通信技术有:IP电话、可视电话、网络及互联网、手机(有3G/4G标准)、电子邮件、QQ、MSN、微信等。

③传感技术设备有:触摸屏、手写板、麦克风、扫描仪、光电鼠标、烟感器、电磁感应门等 2.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发展历程)

第一次 语言的使用(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 文字的创造(最早发明的甲骨文,首次打破信息存储和传递的时空限制)

第三次 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第五次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推向数字化时代)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人性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多媒体化、虚拟化、友好的人机界面、个性化的功能设计、高性价比等。以上特点应学会举例,如,虚拟化:飞机驾驶仿真系统、虚拟实验、3D景物图、电子宠物、QQ农场等。4.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记住消极影响: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5.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可以从信息的价值取向、信息来源、信息时效性三个主要方面对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信息价值判断的标准:权威性、准确性、客观性、时效性、适用性等。

三、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及常用方法

1.信息的获取过程

①定位需求、选择来源、获取信息、评价和保存信息

②信息来源的四种类型:文献型、口头型、电子型、实物型;

信息来源的三种途径:他人、媒体、事物本身。口头型主观成份比较多,实物型可信度最高。2.信息的采集方法

常用的采集方法有:通过媒体、交流、亲自探究(现场采集)。3.信息的采集工具

文字类:键盘、手写板、麦克风(语音识别)、扫描仪;

图像类:数码相机、手机、扫描仪、上网本、摄像头、摄像机; 音频类:录音笔、录音机、麦克风,同时电脑要具备声卡;

视频类:摄像机、视频采集卡,智能手机、上网本、数码相机也有摄像功能; ④现场型的采集工具有: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智能手机、录音笔、录音机等。4.输入、输出设备

常见的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麦克风、手写板、触摸屏等; 常见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绘图仪、投影仪等。5.搜索引擎

分类:全文搜索引擎(通过关键词搜索)和目录搜索引擎(也叫分类搜索)

全文搜索引擎有:百度BAIDU、谷哥GOOGLE、搜搜SOSO、360搜索、搜狗;

目录搜索引擎有:新浪SINA、搜狐SOHU、网易163、雅虎YAHOO、网址之家HAO123、360导航等。

6.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方法有:使用搜索引擎、在线数据库、BBS等。网络数据库比如:教育资源库、法律资源库、数字地图、多媒体素材库等

7.常用的文件下载工具:迅雷、网际快车(Flashget)、QQ旋风、网络蚂蚁、影音传送带等; 下载工具的特点:断点续传、多线程下载、批量下载、自动下载、定时下载等。

8.URL(表示统一资源定位器),URL地址的格式:协议://主机名.域名/文件夹名或文件名。例如;http://flow.stm.gov.cn/index.htm,其中http 是超文本传输协议,flow是主机名,stm.gov.cn是域名,index.htm是主页的文件名。

URL的另一种格式:ftp://ftp.pku.edu.cn 其中FTP代表文件传输协议 9.通用域名的含义

一些通用域名所表示的机构,“edu”,表示教育类,“com”表示商业组织,“gov”表示政府类,“cn”代表中国,“net”表示网络服务机构。10.记住从U盘、光盘上复制数据的操作步骤

五、保存信息

1.常见的文件扩展名

①文本类:TXT、WPS、DOC、PPT ②图像类:BMP、JPG/JPEG、GIF、PSD、PNG、TIF等 ③声音类:、mp3、wma、wav、mid、ra等

④视频类:rm(ram)、mov、mpg、avi、wmv、flv、rmvb、dat ⑤动画类:gif、swf、fla、flc ⑥网页类:htm、html,压缩类:rar、zip,电子表格类:xls,数据库类:mdb、dbf 2.常用的软件的作用

文字处理:记事本、写字板、Word、Wps、Powerpoint(后三个制作电子小报)图像处理:画图程序、Photoshop、美图秀秀、coreldraw等 动画制作:flash、3Dmax等

视频编辑:Premiere、会声会影(vedio studio)、movie maker等 声音加工:cool edit、wave edit、gold wave、audition等 声音的播放软件:音频解霸、酷狗、千千静听、QQ音乐等

视频播放软件:media player、超级解霸、Real player、暴风影音、腾迅视频等 网页制作软件有:记事本(编写纯代码html)、Frontpage、Dreamweaver等 浏览网页的软件:Internet Explorer(即IE浏览器)、360浏览器等 压缩与解压软件:winrar、winzip、好压等 看图软件:ACDSEE、美图看看等

比较常用的多媒体集成软件:Powerpoint、flash、Premiere、会声会影、Frontpage、Dreamweaver等

不属于多媒体应用的是:电子表格、记事本。2.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征、功能及用途 ①特征:图形用户界面(GUI)

②功能:进程与处理器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③用途:管理计算机软件与硬件资源 3.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多个对象的方法 ①选择连续的多个对象,用Shift键

方法是:先选定第一个对象,按住Shift键,再单击最后一个对象,之间的一个矩形区域内的所有对象被选中。

②选择不连续的多个对象,用Ctrl键

方法是:按住Ctrl,再逐个单击将要选择的对象。③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的方法 4.存储容量的单位换算 1B=8bit,1KB=1024B,1MB=1024*1024B=1024KB,1GB=10243B=1024MB,1TB=1024GB 【第二部分 信息加工与表达】

一、文字信息的加工与表达(重点掌握Word的操作)1.字处理软件及文件格式、图标

Word(*.doc),wps(*.wps),Powerpoint(*.ppt),记事本(*.txt)

2.记住Word工具栏上常用按钮的名称(略)3.常用的菜单命令的使用

重点掌握“文件”菜单下的“页面设置”;“编辑”菜单下的“替换”;“插入”菜单下的“图片”,“格式”菜单下的“字体”,“段落”,“分栏”命令;还有表格菜单。4.Word中常用排版方式:分栏;图文混排

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的方法:右击图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在弹出的对话框上选择“版式”选项。

5.制作电子报刊的一般性过程是:确定主题、收集和选择素材、设计版面、制作作品、评价修改。

6.常用键盘快捷键的使用:ENTER表示回车键;BACKSPACE(←)表示退格键盘,作用是删除光标前边的字符;DELETE 表示删除键,删除光标所在位置或后面的字符;CAPSLOCK表示大写锁定键;Shift换挡键,输入上档字符;Insert插入/改写转换键。

一些快捷键的使用:剪切Ctrl+X,复制Ctrl+C,粘贴Ctrl+V,CTRL+P表示打印,CTRL+Z表示撤销。

二、图表信息的加工与表达(重点掌握Excel的操作)

1.Excel软件的主要功能有:数据统计、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图表分析)2.Excel窗口组成(略)3.数据统计的方法

①Excel的公式以“=“开头

②excel函数:sum()„„求和;average()„„求平均值;max()„„求最大值; min()„„求最小值;count()„„求非空的单元格数目。4.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柱形图(或条型图):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或大小关系; 饼图:擅长表示个体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关系(成份关系),不表示具体数量的多少; 折线图:反映事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可清楚地表现出事物发展的趋势。

三、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1.多媒体的应用

①多媒体的媒体有: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

②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数字化、集成性、控制性、多样性、交互性、非线性、实时性等。③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本过程: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素材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发布与评价等。

④多媒体应用的例子:计算机辅助教学CAI、VCD光盘读物、视频会议系统、网络读物、多媒体咨询系统等。

2.各种音频格式的特点

①wav格式记录声音的波型,音质和原声基本一致,声音质量高,但文件容量大; ②mp3格式是音频压缩的国际标准,文件容量小;

③midi格式是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 ④wma格式压缩比和音质都超过了mp3格式

⑤ra格式具有强大的压缩比率,缺点是失真较大,广泛应用于网络 3.音频容量的计算

存储量(KB)=采样频率(KHZ)×量化位数(b)×声道数×时间(S)÷8 4.动画

2D动画的制作用Flash,3D动画的制作用3D max; 动画和视频产生的原理是;基于人类的视觉暂留现象; 动画的优越性是:视觉效果好;

动画根据空间维度分为:平面动画2D和三维动画3D,动画根据播放顺序分为:顺序动画和交互动画。

四、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程序设计语言及特点

程序设计语言发展历程: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到高级语言,特点是:机器语言程序用二制数0,1表示,硬件能直接识别执行,对硬件的依赖程度最高,移植性最差,执行效率最高,机器语言程序难以编写和阅读;高级语言是最符合人类使用习惯的符合化语言,高级语言程序需要经过翻译(解释或编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运行,对硬件的依赖程度最低,容易移植性。2.计算程序设计的过程

①信息编程加工的过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结果检测。

②其中设计算法是程序设计的关键,是核心步聚。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聚的集合。调试运行的目的是检查程序的可行性。

③算法的描述方法: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

④按程序的执行顺序来分,程序分为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⑤常见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有: Visual Basic(VB)、Pascal、C语言、C++、Java、Delphi等 ⑥学会书写简单的VB表达式

五、信息发布方法

1.信息发布工具软件

网络信息发布的主要方式有:网络广告、论坛公告板(BBS)、电子邮件、建立网页发布、MSN、QQ、视频及网络会议、IP电话、微信、网络博客(WEBBLOG)、微博、各种聊天工具等。

邮件地址格式是:用户名@邮局域名,其中用户名只能包含字母、数字与下划线,不能有逗号、空隔等标点符号。如:Fjgzzk2015@sina.com。2.信息安全防范

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对重要的数据要加密和备份、谨防泄露各种私人信息、对计算机要设置帐号与密码进行身份认证、对重要文件要进行授权使用等。

六、信息的智能化加工与处理

1.人工智能的应用

①模式识别:语音识别、指纹识别、手写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CR)、虹膜识别等。②机器翻译(即自然语言理解)③电脑机器人

④计算机视觉(指纹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和掌纹识别等)

⑤其它应用,包括计算机博弈、智能代理技术(OFFICE助手、搜索引擎的“蜘蛛”程序、电子商务)、各种专家系统、机器证明、数据挖掘、智能家具等。2.人工智能软件:语音识别软件(讯飞语音输入系统),光学字符识别类:尚书六号、方正OCR ;机器翻译类:金山快译,译星,金山词霸,万能对译等。

【第三部分

信息资源管理】

一、信息资源管理方法

1.管理的目的:提高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2.标准化管理方法是:采用主题分类、学科分类管理;

3.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种方式:人工管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其中后两种属于采用计算机管理方式。

4.手工管理方式:个人藏书的管理,电话簿(黄页)管理,学生点名表的管理,图书借阅登记卡片管理等。

5.文件管理方式:在资源管理器中对文件进行分类管理(文本分类管理、图像分类管理、声音分类管理等),利用电子表格管理个人财务,利用收藏夹分类管理喜爱的网站,用博客、微博管理网络上的学习材料等。

6.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方式:文件、数据库、超媒体、主题树方式

7.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途径:用博客BLOG、微博、QQ空间、网络磁盘、电子邮件草稿箱等管理网上资源。

二、数据库应用

1.数据库的应用举例

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高考报名及成绩查询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居民户籍管理系统等。2.数据库优越性

存储海量数据,降低冗余度(减少存储空间),检索速度快,易于更新、维护,便于数据的共享。3.二维表

关系型数据库是用二维表格组织数据,表格中每列称为一个字段,每行称为记录(从第二行开始),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一张或多张数据表。一个二维表相当于一个关系。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字段和内容完全一致的记录。字段之间、记录之间、表格之间都存在某种关系,所以叫关系型。常见的关系有三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4.三个重要的概念(1)数据库(DB):是按某种方式组织在一起的一批数据的集合,是数据系统加工处理的基本对象;

(2)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借助数据库软件设计的一个面向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系统,如图书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等;(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指数据库软件系统,提供数据库操作的命令与规则,对数据库集中管理与控制。

5.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软件)有:FoxPro、Access、SQL、Oracle等。其中Access文件格式是*.mdb,Foxpro文件格式是*.dbf。

第四部分

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1.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法律与法规

①《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软件有版权,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放映、复制、传播、修改、转让正版软件。提倡人人使用正版软件,在网上下载软件之前先看清是否免费、共享,在自己作品中引用他人作品时必须指明出处。制作和传播病毒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②为规范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团中央、教育部联合颁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概括为

“五要、五不要”

二、信息安全与信息保护

1.信息安全产品

网络防病毒产品、防火墙产品、信息加密产品、数字签名产品、网络入侵检测产品等 2.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环境维护、防盗、防火灾、防静电、防雷击、防电磁泄漏等;逻辑安全主要包括访问控制(用户身份识别、访问权限控制)、信息加密(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等。密码设置的原则:密码长度越长、使用的字符种类越多越安全。3.计算机病毒

①病毒是一段人为编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特殊程序代码或指令 ②病毒的特征:传染性(即传播性)、潜伏性、隐蔽性、可触发性(即激发性)、破坏性,可执行性、表现性、寄生性、不可预测性等。

③病毒的传播途径:各种存储介质(软盘、硬盘、光盘、U盘)和网络、互联网。④常见的杀毒软件有:瑞星、江民KV3000、金山毒霸(DUBA)、诺顿(Norton)、360杀毒、卡巴斯基等。

⑤病毒防范措施

不要随意打开不文明、不健康的网站或下载不明来历的文件;不轻易打开不明来历的电子邮件,在打开邮件之前先查杀病毒;在使用外来的移动磁盘、U盘之前要先查杀病毒;对电脑中重要的数据要做好备份。30.黑客

上一篇:八年级英语上册 寒假作业十 Unit 10 检测题(无答案) 人教新目标版下一篇:无人驾驶的客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