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基础人事工作指引

2024-05-24

万达基础人事工作指引(共3篇)

篇1:万达基础人事工作指引

大连瑞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指引

一、检查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02--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7—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

—8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 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 106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

93—9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

施工规程》JGJ4--80

地区标准、规定和条例

施工图纸、资料

二、检查内容

1、现场质保体系检查

1.1地基处理、桩基施工等单位的专用资质情况;

1.2水泥浆液流量计的计量标定情况;

1.3见证取样制度执行情况;

1.4各种建筑材料的存放条件;

1.5护坡、桩基施工单位的资质条件和各专业技术人员上岗证;

1.6测量仪器、计量器具及沉桩机械的定期鉴定情况;

1.7标准试块的养护条件;

1.8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防护措施。

2、设计文件、施工方案检查

详细查看设计图纸说明、图纸会审资料和施工组织设计,明确

地基加固范围、加固方法、支护方案、检验要求及施工顺序和要求等。

明确采用桩基类型、数量、单桩设计容许承载力、设计桩长、桩径、桩混凝土强度等级、桩顶标高、接桩形式、停锤控制标准、试桩要求、桩位偏差要求、桩的检测要求等。

3、质保资料检查

3.1各种加固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准用证和进场检验报告;钢

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复试报告及准用证;预制桩出

厂合格证;商品混凝土质量保证书和准用证;

3.2混凝土、水泥土试块的强度测试报告;

3.3单桩或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报告及其他地基质量检验报告;

桩基轴线及样桩放线定位及复核测量记录;

3.4打(压)桩施工记录、灌注桩成桩施工记录;

3.5桩基隐蔽验收记录(包括预制桩接桩、灌注桩成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吊放、混凝土灌注等);

3.6灌注桩混凝土试块报告及评定结果;

3.7单桩静载和动力测试报告;

3.8桩位轴线偏差和标高验收记录;

3.9桩基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3.10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11桩位竣工图和竣工验收资料。

4、检查要点

4.1基坑支护

4.1.1根据基坑深度、气候条件、土质情况和周遍位臵建筑情

况,合理选用基坑支护形式;

4.1.2砂浆护坡、锚杆护坡、预应力锚杆护坡和排桩护坡等护

坡施工质量要符合相应规范和规定;

4.1.3合理排放坡顶和基坑的水,坡面和坡顶的水得到有效排

放,能较好地维护土质结构。

4.2打(压)桩

4.2.1混凝土预制方桩(管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可运输,采用锤击法沉桩时,混凝土预制方桩还需满足令期不得小于28天的要求。(GBJ 7—89第8.6.2条,JGJ 94—94第7.2.1条)

4.2.2沉桩过程中若发现以下异常现象,要及时研究由设计单

位认定处理意见。

A.锤击沉桩、贯人度突变;

B.桩身出现明显的倾斜移位;

C.静力压桩阻力骤减或骤增;

D.多接桩接头破坏和错断;

E.桩顶发生破碎,桩身裂缝扩大。

GBJ 202—83第 4.2.22、4.2.25条)

4.2.3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的停打(压)控制原则应符合以下

要求:

A.设计桩尖位于坚硬、硬塑的粘土、碎石土、中密以上的砂士

或风化岩等土层时,以贯人度控制为主,桩尖进人持力层深度或桩尖

标高可以作参考。

B.贯入度已达到而桩尖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阵,其每阵10击的平均贯人度不应大于设计规定值,控制贯人度应通过试验

确认。

C.桩尖位于其他软土层时,以桩尖设计标高控制为主,贯人度

可作参考。

D.压桩应以桩端设计标高控制为主,压桩力作为参考。

E.桩基施工图要求实行双控时,若发现桩顶标高已符合设计要

求,但贯人度仍未达到要求或贯人度已达到停锤标准而桩顶标高达不

到要求需截桩时,都应取得设计单位的认定手续后方可实施停锤和截

桩。地基变化不是太大时,可以了解周边类似建筑桩基数据作为参考

依据。

F.采用液压压桩机沉桩时,若桩顶标高已达到设计要求,而其

压力值小于设计荷载较多或压力值远大于单桩极限荷载值,但桩顶标

高仍未达到设计要求需截桩时,都应取得设计单位的认定手续后,方

可停压或实施截桩。(GBJ 202—83第4.1.7条,JGJ 94—94第 7.4.5条)

4.2.4焊接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 10 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0.1%桩长,焊接质量应符合钢结构焊接规程的要求。(GBJ 202—83第4.2.28、4.2.30条)

4.2.5混凝土预制管桩和钢管桩,在沉桩前除检查强度报告和

出厂合格证外,尚应按有关标准抽样检验。

4.2.6钢管桩焊接应符合国家钢结构施工的验收规范和建筑钢

结构焊接规程,其每个接头除按下表要求做好外观检查外,还应按接

头总数的5%做超声波或2%做X光射线拍片检查,在同一工程内探

伤检查不少于3个接头。气温低于0℃,雨、雪天气和桩身潮湿时,无可靠措施确保质量时,不得进行焊接操作。(JGJ 94-94第7.6.1.6条,JGJ 94—94第 7.6.1.8条)

4.3灌注桩

4.3.1成孔用钻头直径应等于桩的设计直径,桩身实际灌注混

凝土体积和按设计桩身计算体积加预留长度体积之和的比,即充盈系

数不得小于 1,也不宜大于1.3。

4.3.2清孔应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在成孔完毕后立即进行,第二次清孔在下放钢筋笼和浇捣混凝土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

4.3.3钢筋笼经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入孔,在起吊、运输和安装

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安装时,钢筋笼应保持垂直状态,对准孔位

徐徐轻放,避免碰撞孔壁,下笼过程中,遇到阻碍,严禁强冲下放;

应吊起查明原因处理后,再继续下笼。

4.3.4钢筋笼安装位臵确认符合要求后,应采取措施使钢筋笼

定位防止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拱。

4.3.5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应始终埋在混凝土中,严禁将

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导管埋人混凝土的深度以 3~10 m为宜,最小

埋人深度不得小于2m。

4.3.6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现场应进行塌落度测定。

4.3.7水下浇筑的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的强度应比设计强度高一

等级进行配制,以确保达到设计强度。所以,混凝土试块强度按高一

等级验收,设计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

4.3.8沉管(套管成孔)灌注桩应根据不同沉管方式如锤击沉

管、振动沉管、振动冲击沉管、静压沉管;按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制订防止缩径、断径等措施,通过试成桩符合要求后,方可采用。

4.3.9沉管符合要求后,应立即灌注混凝土,尽量减少间隙时

间;灌注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桩管内是否吞桩尖或进泥、进水。(JGJ

94—94第6.4.3条)

4.3.10为确保沉管混凝土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拔管速度;同时

还应根据不同的沉管方法采取使混凝土密实措施。

4.4回填土

4.4.1前期准备:

A.从经济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挖土的施工顺序和时间,减少运土

工程量,回填土优先选用基槽中挖出的原土,但不得含有垃圾及有机

杂质。

B.回填土使用前含水量应符合规定,简单的测试方法:手攥成团,落地开花。

C.回填土施工前,必须对基础墙或地下室防水层、保护层等进

行检查验收,并办好隐检手续,而且砼强度达到规定强度,回填坑垃

圾清理干净,方可进行回填。

D.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管道安装检查分段打压无

渗漏后,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

E.施工前,必须看清图纸,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

度和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橛,室内

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水平控制木桩。

4.4.2过程中控制:

A.回填土必须分层铺摊,每层虚土厚度应根据密实度要求和机

具性能确定。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

于200mm,虚土铺摊时,随铺随找平。

B.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

行相接。

C.深浅不一致的基础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础标高

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依次类推。如必须分段填夯实,交接处应填

成踏步槎,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m。

4.4.3事后控制:

A.验收方法按规范要求,夯实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B.部分室外回填土在雨后可查看有无沉陷,若有较大量的沉降,必须重新补填夯实。

4.4.4冬施注意:

A.冬季回填土每层铺土厚度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其中冻

土块体积不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其粒径不得大于100mm,铺填时冻

土块应均匀分布,逐层压实。其虚土厚度不得超过150mm。

B.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室内土基坑(槽)或管沟不得

用含冻土块的土回填,冬施回填土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底或已填

受冻,应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篇2:万达基础人事工作指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在ICU实习的80名本科实习生, 按照培训时间先后将2011年7月—2012年6月培训的实习生作为对照组, 将2012年7月—2013年6月培训的实习生作为观察组, 每组40名, 培训时间为4周。两组实习生学历层次、教育经历、年龄、性别比

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带教老师均工作5年以上、大专以上学历, 且通过了ICU带教资格培训。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沿用传统的培训方法, 实习生入科后由教学组长进行相关环境介绍, 然后由各自的带教老师按实习教学规范要求进行带教, 最后由带教组长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 进行教学反馈。观察组采用统一的实习指引结合PBL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具体内容: (1) 第1天, 入科第1天集中培训, 由带教总组长介绍科室环境、规章制度、各班工作流程与职责, 解读实习指引, 示范专科操作, 如简易呼吸球囊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及ICU开放式吸痰, 操作重点的讲解。 (2) 第1周~第2周, 根据实习指引带教老师进行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的临床带教, 知识目标栏由带教老师签字, 技能目标由实习同学按“正”字填写观摩或指导实践次数。 (3) 第3周的第1天, 由带教组长根据实习指引的内容进行PBL的集中教学及中期教学反馈。一方面对实习指引内容掌握程度进行查漏补缺, 另一方面, 深入教学, 启发式的案例问题, 让学生知其然, 亦知其所以然。这种以案例学习法让老师引导实习生尝试在分析具体案例中独立地作出判断和决策, 培养实习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 (4) 第3周~第4周, 在PBL教学法后进入临床, 再次深入巩固掌握实习指引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希望实习生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多问为什么, 多想其所以然。 (5) 第4周后半周进行实习生的理论与操作考试, 考试结束后进行实习末期教学反馈。

1.2.2 评价指标

4周培训结束后进行进行教学效果与教学满意度评价。具体指标包括: (1) 实习生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 (2) 带教老师对实习同学的综合能力评价表; (3) 实习生关于ICU带教的满意度调查表。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进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3.1 实习指引明确了实习生的实习目标

ICU病人病情重、变化快、管道多, 护理工作繁重, 很多实习生初入科室时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实习指引按实习生的教学大纲要求及ICU教学要求制定, 能解除实习生的陌生感与紧张心理, 实习指引目标明确, 可以让实习生在短短数周内掌握知识与技能目标, 达到实习培训的效果[3]。

3.2 实习指引下结合PBL教学法培养了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PBL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 自学及教师引导相结合的小组讨论形式。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教学模式[4]。PBL教学过程中鼓励实习生参与,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适时正面鼓励, 让他们勇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在瓶颈期适时提出关键问题, 暗示引导, 启发实习生深入思考, 让实习生对某个护理问题知其然, 亦知其所以然, 不盲目机械执行医嘱, 培养他们自己的专业性思维, 充分体现护理的专业价值。

4 小结

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 要求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术, 而加强岗位规范化培训是为了提高护士综合素质[5]。将一名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护士不容易, 临床护理实习是帮助实习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 是使实习生获得专业护士资格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6]。ICU的实习培训非常有必要, 而面对极其复杂的ICU病情变化, 有自己的护理思维方式尤其重要, 必须要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模式, 才能为临床一线输送更多更优秀的护理人才。

ICU作为重要的临床实习基地, 其教学质量对未来护理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让实习生在ICU短期的实习过程中, 既能很好地掌握ICU实习规范内容, 又能达到培养护理的临床思维, 是众多ICU教学临床工作者重要课题。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实习指引结合PBL教学法在ICU的教学在实践中教学效果显著。

摘要:[目的]探讨实习指引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BL) 教学法在重症监护室 (ICU) 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ICU本科实习生80人, 按照培训先后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0名, 对照组沿用传统的培训方法, 观察组采用统一的实习指引结合PBL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 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在ICU的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考核、综合能力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实习生的满意率观察组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实习指引结合PBL教学法在ICU的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实习指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实习生,重症监护室

参考文献

[1]Shelley S, Jill B, Linda F.A framework for clinical teaching:A passion centered philosophy[J].Nude Education inPractice, 2010, 10 (5) :349-354.

[2]崔炳权, 何震宇, 王庆华, 等.PBL教学法的研究综述和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28 (7) :105.

[3]李献凤, 冯培芳, 练敏.实习护士指引与多媒体课件结合在手术室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 2010, 34 (9) :719.

[4]Barrows H, Tamblyn R.Medical Education.Volume 1, “Problembased Learning: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M].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1980:10.

[5]齐惠华, 蔡荣娥.新护士分层次岗前培训与使用方法[J].全科护理, 2009, 7 (2B) :426-427.

篇3:万达国际大厦基础混凝土试验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凝结时间;坍落度;膨胀剂;试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6-0178-02

一、概述

万达国际大厦位于东营市东城经济开发区,是集金融、大型会议、商场等综合设施于一体的商务办公楼,与市府大楼共同组成东营市标志性建筑群。其结构复杂,底板厚度很大且厚度不一,有许多变截面处,部分厚度超过 2m,混凝土等级为C40P8。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我们按照设计和施工要求,进行了试验,并按照试验结果严格控制施工,保证了工程的结构安全,工程的质量达到了较高的水准。现对试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积累经验利于以后检测试验工作。

二、试验室方案

(一)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使用山铝P.O42.5水泥 ,该水泥质量稳定,各项性能均达到规范要求,强度富裕系数较大,与外加剂、掺合料有比较好的适应性,见表1、表2:

2.膨胀剂:选用青岛润天牌膨胀剂 ,该膨胀剂与水泥适应性较好,见表3:

3.河砂:选用青州中砂,细度模数2.9,含泥量1.5%,泥块含量0.4%。

4.碎石:选用青州碎石,公称粒径5~31.5mm,压碎指标值5.0%,含泥量0.4%,泥块含量0.1%。

5.粉煤灰:选用山东华能Ⅰ级粉煤灰。细度10%,需水量比91%,烧失量3.7%。

6.泵送剂:选用省建科院FNC型泵送剂。减水率23%,净浆流动度210mm,比重1220kg/m3。

(二)混凝土配合比初步设计

为了确定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 膨胀率和 收缩率,我们设计了七个配合比进行对比试验见表4:

(三)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对于本工程混凝土的浇筑,建议混凝土现场坍落度定为180±15mm。

1.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

2.强度试验结果比较

(四)混凝土性能试验

1.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和限制收缩率试验。(1)试验目的:考察掺与不掺膨胀剂系列配合比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及限制收缩率;(2)试验方法:遵循《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及干缩率的测定方法》(GB50119-2003),试验步骤简要如下:当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3~5MPa时拆模(成型后12~16h),测量试件初始长度。成型日算龄期,在20±2℃水中测定3d、7d、14d的长度,然后转入室温为20±2℃,相对湿度为60±5%的恒温恒湿室内养护,分别测定28d、42d的长度;(3)试验配合比: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水胶比0.39,砂率45%;(4)试验结果及分析见表7:

试验表明,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随着膨胀剂的掺量增大而增大(A6>A5>A4),掺加膨胀剂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要高于不掺膨胀剂的混凝土;不掺加膨胀剂时,单掺粉煤灰混凝土(A3)的限制膨胀率高于双掺“矿粉+粉煤灰”配比(A1);单掺粉煤灰时,取代量低时混凝土(A7)在早期3d还有收缩,到7d后限制膨胀率接近A1。

2.混凝土温升试验。(1)试验目的:考察A1、A3、A4三个配合比混凝土的温升,并以28d强度评定设计的配比进行对比试验;(2)试验要求:模仿现场条件,成型1m3混凝土,用聚苯板保温,每隔一定时间测定混凝土中心温度;(3)试验配合比见表8及曲线。

由混凝土温升曲线图可以看出,A1(双掺粉煤灰+矿粉)最高温升出现的最晚,80h左右A3(单掺粉煤灰)、A4(掺粉煤灰+膨胀剂)升温曲线非常相似,均在60h左右温升达到最高;而按28d强度评定设计的对比试样(掺粉煤灰+膨胀剂)在50h左右就达到最高温升。

(4)热工计算参数与实际测量参数对比表:

(五)实验结果分析

1.混凝土补偿收缩试验表明,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随着膨胀剂的掺量增大而增大,掺膨胀剂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高于不掺膨胀剂混凝土的,水泥量高的A7(粉煤灰+膨胀剂),混凝土早期3d有收缩。

2.A1、A3、A4三个配合比,从温升方面看均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要求。A1(双掺矿粉+粉煤灰)绝热温升在80h左右达到最高,从温升方面效果最好;A3(单掺粉煤灰)、A4(掺粉煤灰+膨胀剂)升温曲线类似,均在60h左右达到最高绝热温升。

3.通过高掺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控制可以放宽,入模温度控制在30℃以内,混凝土中心温度不超过70℃,适当的保温可以满足温差控制的要求。

三、结语

1.由“P.O42.5水泥+粉煤灰”方案配制的混凝土在降低水化热方面要优于“矿渣水泥”方案。因矿渣的水化热约为水泥的85%~90%,在降低水化热方面效果不大;粉煤灰早期不放热,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降低混凝土出现温差裂缝的危险,同时,后期发挥Ⅰ级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所带来的孔径细化作用以及未反应的粉煤灰颗粒的“内核作用”,使混凝土后期强度持续得到提高。

2.对膨胀剂的使用要考虑膨胀剂和水泥的适应性,并要控制膨胀剂的掺量,对于加入膨胀剂的混凝土养护条件要保证充分考虑了以上因素的影响,膨胀剂使用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3.计算混凝土绝热温升时,必须采用水泥的实测水化热值,以保证计算值与实测值不产生过大误差。

4.民用或公用建筑的大体积混凝土一般达不到绝热状态,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常出现在浇筑后的2~4天,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两种原因:其一,混凝土的体积不够大;其二,混凝土的配筋率较高,散热作用明显。因此,这种情况下一些手册中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温升和裂缝控制计算就不太适用,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试验或加以调整。

5.对于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不仅要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还要控制混凝土内部的绝对温度,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造成危害。

参考文献

[1]叶林昌,沈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咨询项目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彭立海.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与防裂[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上一篇:幼儿园孩子表扬信范文下一篇:好书伴我成长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