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保障战

2024-05-23

粮食保障战(共6篇)

篇1:粮食保障战

粮食保障战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芳 王红茹 实习生 李雪 | 北京报道

5月末,从河南南阳开始,40多万台“铁麦客”(小麦联合收割机)轰隆隆地上路,一路向北开进,直至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大兵团作战进行粮食收割。每年如此,一直持续到8月。

“40多万台‘战车’调到那里大兵团作战,这个规模不得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日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演讲描绘到这一场景时,台下的军人羡慕不已,他们从未有机会指挥过那么多的“战车”,亦从未见过那样恢弘的“作战”场面。指挥“作战”的是中国农民,他们创造了中国自2004年开始的粮食产量九连增。1978—2012年,中国的粮食产量从3.05亿吨增加到5.9亿吨,增长了93%。若无意外,十连增或将在今年实现。

“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我们的粮食年产量稳定在了1.1万亿斤以上,中国在生产能力的增长上是有把握的。”陈锡文说,这在过去难以想象。毕竟,关于饥饿的记忆,从未从与他同龄人的记忆里抹去。

然而,即便是在丰收之年,以及粮食安全状况最好的时期,陈锡文还是忧心忡忡地提醒:未来农业的任务仍将非常艰难。

篇2:粮食保障战

盛夏时期,骄阳似火,气象部门连续多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室外温度高达摄氏37度以上,让人酷热难奈。每年这个季节都是调车人员最难熬的时候。面对困难,物流车间战高温、斗酷暑,一方面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一方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障了公司铁路安全运输。

xx月xx日下了一夜的大雨,第二天的太阳仍然象火一样炙烤着大地。潮湿、闷热的空气让人透不气来。此时此刻,在xxxx铁路专用线上,调车人员又开始了紧张而又繁忙的调车工作。“三车、一车、减速、连接„„”,无线电对讲机信号有条不絮的指挥着调车工作。调车人员时而飞身而上、时而飘然而下,穿梭在股道站场之间进行扳道、推进、连挂、摘钩等作业,各工种密切配合,一切动作都是那么娴熟、自然。下午天气更热,车辆爬梯的表面温度超过50℃,带着手套还能感觉到烫手,这时候调车组的同志们总是在作业前用凉水将手套浸湿才能抓牢。一批作业计划完了,所有人的衣服都湿透了,胳膊晒褪了一层皮,脸晒的通红,大家赶紧喝水、吃冰糕、准备下一批次调车任务„„。

篇3:粮食保障战

一、积极应对挑战, 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过去的一年, 面对国际粮价大涨大落的复杂形势,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政策, 正确把握形势, 改善宏观调控, 深化企业改革, 加强监督检查, 创新体制机制, 发展流通产业, 保证了全国市场、受灾地区和奥运举办城市的粮油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 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一) 宏观调控稳粮价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抓好粮食收购, 种粮农民利益得到保护。2008年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企业收购粮食5836亿斤 (原粮, 下同) , 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3407亿斤。国家连续调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 将稻谷最低收购价实施范围扩大到11个省 (区) 。在6个小麦主产省启动执行预案, 全年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835亿斤, 比上年增加256亿斤。认真落实国家关于东北地区粳稻、玉米、大豆和南方稻谷的临时收储政策, 有效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 2008年收购临时存储稻谷236亿斤、玉米266亿斤、大豆13亿斤。粮食收购期间, 协调解决收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督促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各地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 有力地支撑了粮食市场价格, 使农民得到实惠。国家增加政策性粮食收购、提高收购价格带动市场粮价回升, 按商品量测算, 使全国农民增收500多亿元。

二是适时吞吐调节, 粮食市场和价格保持基本稳定。面临国际粮食危机, 粮价大幅上涨的严峻形势,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需要和市场需求情况, 适时安排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 合理把握储备粮油的轮换时机和销售节奏, 稳定了市场, 保证了供应, 避免了粮价大涨大落, 维护了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权益。2008年国有粮食企业销售粮食3328亿斤, 其中销售政策性粮食952亿斤。

三是充实粮食储备, 市场调控能力增强。认真组织实施中央储备玉米、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增储计划, 中央储备粮、油库存同比分别增加122亿斤和75万吨。及时下达和督促实施中央储备粮年度轮换计划。按照国务院部署, 各地认真落实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地方储备粮规模指导计划和储备油规模标准要求, 地方储备粮、油库存同比分别增加85亿斤和29万吨。

四是完善应急体系, 应急保障能力得到提高。按照国家粮食应急预案要求, 各地进一步完善本地区粮食应急预案, 积极组织培训和应急演练, 健全应急保障体系。目前全国已确定粮油应急加工定点企业2374家, 应急供应定点企业6595家, 增强了应急保障能力, 经受住了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五是加强产销衔接, 有效促进区域粮食供求基本平衡。2008年, 国家下达政策性粮食跨省移库计划100亿斤, 目前已累计完成92.5亿斤, 有效地充实了销区粮食库存, 缓解了产区收储压力。并通过举办各类粮食产销衔接交易会、贸易洽谈会、产销合作会, 签订粮食购销合同410亿斤。

(二) 抗灾救灾保供应取得突出成绩

2008年初, 我国南方遭遇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 波及到17个省 (区、市) 。在国务院煤电油运抗灾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下, 国家粮食局和受灾地区各级粮食部门把“抗雪灾、保供应、稳粮价、安民心”作为最紧迫的任务来抓, 加强粮源组织调度,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保证了受灾群众特别是边远地区居民的生活需要。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 及时落实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部署, 累计下达中央储备粮抗震救灾计划12.5亿斤, 向四川省定向销售国家临时储存玉米3.95亿斤。紧急安排四川灾区粮食收购补贴和所需受损仓库维修、烘干设备采购资金2.35亿元。四川、甘肃两省以及云南、陕西部分市县及时启动粮食应急预案, 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切实做好成品粮油加工、调运和供应工作, 做到路断、桥断、粮不断, 确保灾区群众、抢险救援部队和抗震救灾人员“有饭吃”。

在抗击严重自然灾害的战斗中,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发挥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作用, 粮食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供应保障作用, 军粮供应单位发挥了坚强可靠的后勤保障作用, 广大干部职工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精神, 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这次会议对全国粮食系统64个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124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三)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一是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落实中央关于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部署, 认真开展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纪念活动, 总结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就和经验, 加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

二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稳步推进。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继续推进职能转变, 加快实行政企分开;不断加强粮食市场监管执法体系建设, 规范粮食流通市场秩序, 服务粮食宏观调控;积极培育和发展粮食经济合作组织, 加强对粮食经纪人的培训和引导, 加快构建新型粮食购销服务网络, 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转到粮食市场调控、监管和行业指导、服务上来。

三是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各级粮食部门认真调查研究, 着力找准当前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进一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优化企业布局和结构。到2008年11月底, 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总数18989个, 其中购销企业13562个, 分别比上年减少11.4%和8.2%;国有粮食企业职工69.9万人, 其中购销企业职工51.6万人。

四是多元粮食市场主体进一步发展。放开粮食市场后, 各地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参与粮食收购、加工和销售, 拓宽农民售粮渠道, 搞活了粮食流通。目前全国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各类粮食市场主体达到77498家, 其中70%以上是多元主体。

(四) 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一是粮食仓储和物流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抓紧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 做好2008年新增10亿元中央补助投资项目审查工作, 安排建设食用油和油料储存设施以及东北地区粮食烘干设施, 总投资约25亿元。国家安排7.82亿元中央补助投资, 重点安排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河南、湖南、山西、广西等21个省 (区、市) 仓房维修改造和粮食仓储、烘干设施及物流体系建设。

二是粮食市场体系、统计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进一步完善。落实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 加强全国统一粮食竞价交易系统建设, 发展区域性、专业性和大中城市成品粮批发市场。目前,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达到18个, 全国各类粮食批发市场达到553家。积极推进粮食联网竞价交易, 实现全国联网的批发市场达到23家, 成功完成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性粮食交易任务, 为应对国际市场粮价大起大落、稳定国内粮食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以粮食购销、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各地结合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以资本为纽带, 开展跨地区兼并联合重组, 主动向粮食生产和加工转化领域延伸, 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目前, 全国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11977家, 其中国有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1324家。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将粮食产业发展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 安排专项资金对粮油精深加工和产业化项目予以贴息。积极争取对重点粮食产业化企业的贷款支持, 截至2008年11月底, 国家粮食局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点支持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1684家, 在粮食收购、技术改造、基地建设等方面获得贷款997.7亿元。

四是粮食仓储管理水平和粮食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各地积极加强粮食仓储管理, 山西、云南、安徽等地推行“示范库”建设, 北京实行“千分制”考核办法, 浙江等地实行“星级库”考评, 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实行规范化管理。认真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新的小麦国家标准, 在小麦主产省推广使用小麦硬度仪, 以仪器检验代替感官判定, 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利益, 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河南工业大学、成都储藏研究所等9个单位, 建立了国家粮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粮食数量动态检测、快速品质检测仪器、植物源杀虫剂新剂型、低温准低温储粮示范等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全国继续成功举办粮食科技活动周, 积极倡导科学膳食, 推动主食工业化, 促进居民科学健康消费粮油食品。

五是农户安全储粮、“放心粮油”工程扎实推进。辽宁、山东、四川3省全面完成农户安全储粮试点专项, 通过中央补助、地方配套和农户自筹的方式, 为试点地区农户配置标准化储粮装具, 推广科学储粮技术, 起到明显减损效果和示范作用。四川省在地震灾后克服困难, 超额完成了试点任务。新疆、安徽等省 (区) 自筹资金, 积极开展农户储粮减损工程。继续大力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 加强粮油质量监管和城乡营销服务网络建设。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组织全国150多家粮油骨干企业, 共同签署深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确保粮油食品安全承诺书, 促进企业保护消费者权益。

(五) 粮食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一是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深入推进。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工作体系建设, 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 (区、市) 和80%以上的市、70%的县级粮食部门设立了监督检查机构, 经过培训获得执法资格的人员2.5万人。以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实情况为重点, 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活动9万多次。各地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改善执法条件, 提高执法水平, 部分地区开展了粮食流通信用体系建设, 实行粮食企业分级监管。

二是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继续加强。认真组织完成对2008年3月末全国国有粮食企业库存检查, 在企业自查和省级复查的基础上, 国家有关部门派出工作组对河北、辽宁等8省市进行督查和抽查。及时核查粮食库存, 总结分析检查情况,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并向国务院呈报专项检查报告。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开展清仓查库的决定, 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拟定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检查办法, 做好了实施准备工作。

三是粮食质量监管工作全面展开。加强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质量监管, 对中央储备粮进行质量卫生专项抽查, 组织25个省级粮食部门对地方储备粮质量进行抽查, 完善了中央储备粮抽查扦样检验管理办法。组织152个质检机构对10个卫生检验项目的比对考核, 检验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完成316项国家粮油标准制修订工作, 制订和发布粮食行业标准24项, 小麦粉、食用调和油等标准制修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继续开展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 及时掌握新粮质量状况, 为指导粮食收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推进粮食法治取得新进展。落实中央关于在本届人大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的决定, 积极准备《粮食法》的研究起草工作。认真执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修订粮油仓库管理办法、粮油仓储设施管理办法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范收购市场秩序, 认真做好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工作。对419户企业进行了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审核, 目前全国具有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的企业1997家, 仓容规模9865万吨。

二、统一思想认识, 正确把握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从去年以来,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 粮食生产和供求形势、价格走势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粮食宏观调控、库存监管、产业发展和体制改革亟待加强和完善, 对进一步做好粮食流通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和更高要求。为此, 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准确把握粮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一) 中央关于粮食工作的新政策新部署, 给粮食流通工作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粮食工作的方针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粮食工作作出新的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强调, 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 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不出问题。温家宝总理指出,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 任何时候都不能闪失。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 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推进粮食流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指明了方向, 明确了目标。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 结合粮食流通工作实际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在粮食工作指导思想上, 要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和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紧平衡相统一, 切实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既要防止粮食短缺供不应求、“米贵伤民”, 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又要防止粮食价格走低、“谷贱伤农”, 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在粮食支持保护政策上, 要坚持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财力增强相统一, 进一步完善粮食支持保护制度。既要健全粮食补贴制度, 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补贴, 支持增粮增收;又要健全粮食价格保护制度, 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理顺比价关系, 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对增产增收的促进作用。

在粮食宏观调控机制上, 要坚持落实中央要求和调动地方积极性相统一, 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既要求各地区明确和落实粮食发展目标, 强化扶持政策, 落实储备任务, 承担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又要建立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 加大对产粮大县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建设项目扶持力度, 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地方抓粮的积极性。

在粮食产业发展措施上, 要坚持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相统一, 促进产销区粮食产业协调发展。加大对主产区的扶持, 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 加快取消主产区资金配套;加强和充实粮食储备, 完善粮食进出口和吞吐调节机制, 保持粮食价格合理水平;加大对粮食产业建设项目的扶持, 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 改善粮食仓储条件;积极搞活流通, 支持销区企业到产区采购, 完善产销衔接;加强对粮油消费的引导, 提高全社会节粮意识, 强化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节粮措施。

(二) 国际国内粮食供求和价格形势变化, 给粮食宏观调控工作提出新要求

从国际市场看, 去年粮食价格经历大起大落“过山车”式的变化。上半年, 国际市场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等主要品种价格大幅度上涨, 引发全球“粮食危机”。下半年, 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 引发世界粮价上涨的能源因素消失;金融危机发生之后, 粮食的金融属性明显减弱;全球实体经济发展减速, 工业用粮 (油) 消费需求疲软, 世界主要粮油品种价格快速回落。2008年12月末, 国际市场主要粮油品种价格水平较高点时下跌了4 0%~5 0%。目前, 美国玉米运到国内完税价格为1620元/吨, 考虑品质差价因素, 与国内南方玉米港口分销价格基本持平;美国软红冬小麦完税价格为1860元/吨, 较国内同品质小麦价格低100元/吨;大豆完税价格为3300元/吨, 较国家收购价格低400元/吨。价格飙升刺激了谷物和油料生产, 2008年度世界谷物产量创历史新高, 达到22.16亿吨, 同比增长4.5%, 其中小麦产量增长12.3%, 油料产量增长6.9%。但是全球主要粮油品种库存消费比为历史低水平, 国际市场粮油品种价格仍处于此次波动之前的历史高位。

从国内情况看, 2008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总产量创历史新高, 粮食供求状况进一步改善。稻谷产需趋紧状况有所好转, 小麦和玉米继续保持产大于需的格局, 大豆产需缺口继续扩大, 预计2008年进口大豆3700万吨。近年来我国粮食库存充裕, 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上公认的17%~18%的粮食安全线。中央储备规模稳定增加, 地方储备逐步充实, 国家临时存储粮食库存较多, 为做好粮食宏观调控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粮食库存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不平衡。在国有粮食企业库存中, 大米、小麦的库存比重分别为20.9%和59.8%, 大米偏少, 小麦偏多;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库存比重较低;成品粮特别是小包装成品粮库存偏少。在区域布局上, 主产区粮食库存占全国总库存的73.2%, 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只占12.1%和14.7%。目前主产区正在增加收购, 库存量还将增加, 而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一些地方库存比较薄弱。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发展粮食产销衔接, 做好粮食移库工作, 充实薄弱地区粮食库存, 在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的情况下, 防止某些品种、局部地区的供求严重失衡和价格剧烈波动。

当前, 国际市场粮油价格大幅下跌与国内粮食产量大幅增长的情况同时出现, 增加了国内粮价下行的压力。为了稳定国内粮食市场价格, 2 0 0 8年国家先后三次下达粮食临时收储等计划5050万吨, 其中玉米临时收储计划3000万吨, 稻谷临时收储计划1750万吨, 大豆临时收储等计划300万吨, 最近再次下达第四批临时收储计划800万吨, 这些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粮食价格下跌的势头, 但是价格下行的压力仍然存在,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 考虑到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种粮比较效益较低的情况, 还需要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保护农民利益, 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在国内市场粮价高于国际市场的情况下, 要防止有的品种过度进口冲击国内市场。因此, 今年粮食宏观调控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 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适时适度吞吐调节, 加强进出口调控, 妥善应对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不利影响, 维护国内粮食市场稳定, 保护国内粮食生产。

(三) 粮食市场主体结构和库存结构发生新变化, 给粮食库存监管工作提出新要求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国家多项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 粮食市场主体结构、库存结构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 搞活了粮食流通, 但也发现部分企业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不严格、不规范, 不易摸清库存底数, 加上分布点多面广, 给粮食库存监管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另一方面, 国家和地方各级储备粮规模不断增加, 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范围扩大, 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国家临时存储粮等政策性粮食占到国有粮食库存总量的80%左右, 粮食库存监管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特别是近年来粮食价格波动大, 个别企业存在“转圈粮”、挤占挪用收购资金、粮食销售后不及时减账、违规销售粮食等现象。这些都是当前粮食库存监管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必须进一步健全监管制度、完善监管办法、充实监管力量、加大监管力度。

(四)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中出

现新情况新问题, 给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提出新要求

经过30年改革和发展,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基础性作用,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已经初步建立, 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改革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当前比较突出的, 一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历史包袱还未完全解决, 经营性亏损挂账负担沉重, 产权制度改革滞后, 企业改革和发展缺少必要后续政策支持。二是在粮食收购中, 托市主体收购已经成为主要形式, 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和多元主体的积极性没有很好发挥, 市场形成粮食价格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粮食市场主体发育不够, 有带动力、辐射力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多, 大多数企业规模小, 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市场竞争力较弱。四是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分布不平衡, 一些地方严重不足, 部分基层粮库长期超负荷运转, 缺乏资金维修改造, 粮食市场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五是粮食流通和加工企业技术含量不高,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质量标准基础薄弱, 不适应建设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需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 健全体制机制,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加快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

三、突出工作重点, 扎实做好2009年粮食流通工作

根据党中央的精神, 结合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形势, 2009年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实施好《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和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坚持服务三农, 促进粮食稳产农民增收;坚持改善民生, 切实保障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又好又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重点任务是:抓好收购促增收, 充实储备强基础, 清仓查库摸家底, 加强调控稳市场, 深化改革促发展。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抓好收购, 充实储备, 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物质基础

一是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 切实抓好粮食收购工作。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抓好粮食收购, 是政府掌握粮源的关键, 是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要举措, 也是粮食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要认真总结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 进一步完善执行预案, 加强政策宣传, 提前做好启动预案的准备工作。要认真执行国家临时收储粮食政策, 确保理解政策无偏差, 执行政策不走样, 落实政策不缩水。在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过程中, 要发挥好地方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的积极作用。中储粮公司要与地方粮食部门加强沟通协商, 在收购库点的选择上要征求地方意见, 在费用拨补上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地方粮食部门要主动配合, 协调地方粮食企业, 积极支持中储粮公司完成好政策性粮食收购任务。各级粮食部门要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督促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 引导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 鼓励企业增加粮食商业收储, 加强对企业落实国家粮食收购质价政策的监督检查。各类粮食收购企业要准确把握质价政策, 坚持优质优价, 以质论价, 不得压级压价, 损害农民利益, 也不得抬级抬价, 损害国家利益。各类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 必须保持必要的库存量, 承担社会责任。当前粮食收购工作任务很重, 各级粮食部门要高度重视, 抓好落实, 让政府放心, 让农民满意。

二是充实地方粮食储备, 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调控粮食市场能力。各地要按照国务院规定和有关部门下达的分省 (区、市) 地方粮食储备规模指导性计划, 利用粮食丰收的有利时机, 抓紧充实地方储备。要根据粮食应急工作需要, 进一步优化地方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 充实成品粮油应急库存。大中城市、重点地区和薄弱地区要增加小包装成品粮油应急储备库存, 确保10天以上的市场供应量。其他地区也要建立必要的地方粮食储备, 增强地方政府应对市场异常波动的能力。

三是加强中央储备粮行政管理, 进一步优化中央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及时下达中央储备粮年度轮换计划, 跟踪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进一步完善轮换机制, 推进中央储备粮轮换通过规范的批发市场进行交易, 使中央储备粮轮换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需要。结合中央储备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增储等工作, 继续优化产销区中央储备粮的布局和品种结构, 逐步增加大米、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品种的储备数量。加强对中央储备粮的日常监管和质量抽查, 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轮换规范。

(二) 清仓查库, 摸清家底, 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可靠决策依据

全面查清国家库存粮食的数量和质量, 准确掌握粮食库存的真实情况, 是国家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决策依据。确保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 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进行一次清仓查库, 摸清家底, 既做到政府心中有数, 也让群众感到放心”的指示精神,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通知》要求和部际联席会议的部署, 组织和抓好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

这次清仓查库是2001年以来又一次全国范围大规模的粮食库存大检查, 既是对粮食库存家底一次大清查, 也是对粮食部门工作的一次大检验。检查的重点, 所有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 (含最低收购价粮、中央临时储备、临时储存进口粮和国家临时储存粮) 、地方储备粮的数量、品种和质量情况, 国有粮食企业储存商品粮的数量、品种、质量和粮权归属情况, 企业粮食库存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以及与信贷资金对应情况, 政策性粮食存储企业的补贴资金下拨使用情况, 纳入粮食流通统计范围的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及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统计制度的情况, 并选择部分在当地市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 进行粮食库存情况的典型调查。检查的要求是, 全面检查要落实“有仓必到, 有粮必查, 有账必核, 查必彻底”的原则, 省级复查、国家有关部门抽查要采取随机抽样、突击检查等多种方式, 确保库存清查扎实进行, 进一步摸清粮食库存底数。

这次清仓查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行“在地检查”原则, 各地要高度重视, 各级粮食部门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情况, 按照统一部署和业务分工积极开展工作, 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参加清仓查库工作。要抓好清仓查库检查人员的培训, 重点做好库存实物、统计、财务、质量检查方法及表格填报等方面的培训, 既要培训好师资力量, 又要培训好参加抽查、复查、普查和督导的工作人员, 保证清仓查库工作顺利进行。

(三) 稳定粮价, 保障供应, 切实加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

一是继续做好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工作, 掌握好调控时机和力度。根据宏观调控需要和市场价格情况, 合理确定销售底价, 分期分批安排最低收购价粮食和国家临时存储粮食的竞价销售。各地粮食部门和托市主体, 要督促有关承储企业认真履行合同, 严格按规定出库, 保证销售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政策性粮油交易过程和合同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 规范交易行为, 严格交易管理, 确保交易活动正常进行。对干扰客户正常交易和设置障碍影响粮食出库的承储企业, 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是加强粮食移库工作和产销衔接, 充实薄弱地区粮食库存。中储粮总公司及相关分公司要认真做好最低收购价粮的出库、发运、接收、入库和监管等工作, 各有关省 (区、市) 粮食局要积极协助, 力争按时完成移库任务。为鼓励销区到东北产区采购粮食, 国家继续对入关的粳稻和大米给予运费补贴, 东北地区和销区省份要加强沟通, 督促落实购销合同。对确需紧急调运的粮食, 各地要及时上报, 以便协调铁路、交通等部门统筹安排运力, 保证作为重点物资运输。各地要积极探索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 稳定销区粮源渠道。

三是完善粮食应急预案, 加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启动过预案的地区, 要按要求抓紧做好仓储设施、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的维修工作, 恢复应对粮食应急状态的能力,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预案和相关实施细则。没有启动预案的地区, 要学习借鉴启动预案地区的经验, 完善本地区预案, 切实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四是进一步做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 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分析。督促各类粮食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 组织开展巡查和培训, 提高统计质量。认真组织社会粮食、食用植物油和油料供需平衡调查, 做好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 掌握粮油供需和加工业发展状况。进一步健全粮食市场监测体系, 扩大监测范围, 密切关注国内外粮油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 加强信息监测和统计调查分析, 及时提出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建议。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及时公布粮食政策信息和供求、价格信息, 加强新闻宣传, 正确引导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

五是牢固树立“以兵为本”服务宗旨, 加强全天候军粮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加强粮源筹集能力、成品粮油储备能力、应急加工能力、应急运输能力和军粮供应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突出抓好军供企业改革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进一步优化军供网点布局, 加强规范化管理, 提升服务功能。

(四) 深化改革, 促进发展, 加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建设

一是深化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做大做强粮食购销主渠道。完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政策措施, 继续解决企业“三老”中的遗留问题, 加大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 以骨干粮库为主体, 实行兼并重组, 组建公司制、股份制粮食购销企业, 完善粮食购销网络, 进一步优化布局和结构。加强对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 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夯实主渠道基础。严格规范国有粮食企业产权改革行为, 落实对外资兼并重组国有粮食企业的安全性审查和监督。

二是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 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积极争取财税、金融等部门的支持, 择优扶持若干个有竞争力、带动力、效益好的大型骨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物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收购、兼并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 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发展粮食科研、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发展精深加工, 培育知名品牌, 增强企业竞争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增加就业岗位中的带动作用。

三是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 结合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积极发挥行业管理职能, 切实推进粮食仓储、物流、烘干设施、油料及食用油库等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做好项目需求、方案论证和申报审核等前期工作, 加强在建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重点建设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建三江、长春、大连等玉米和稻谷物流节点;黄淮海地区的郑州、诸城、邢台、宿迁等小麦物流节点;长江流域的南京、武汉、长沙、九江、成都等稻谷物流节点;加强和巩固在建的物流节点。认真研究编制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食用油加工业发展规划, 加强对粮油加工业的政策指导和协调服务, 积极引导粮油加工企业整合资源,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提升产业竞争力。组织实施一批国家科技和产业化项目, 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在粮食流通领域的应用, 启动国家级粮食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组建工作,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促进粮食行业科技进步和跨越式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继续推进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继续组织实施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 抓紧建设北京、上海、云南、广西、新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粮食竞价交易系统, 扩大交易市场联网范围, 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和监督机制, 提高交易效率。加强农村粮食流通体系建设, 基层粮食部门要合理规划布局, 选择一部分信誉良好、服务周到、管理规范的基层粮食企业, 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 指导企业盘活资产, 发展乡村粮油超市、连锁店、配送中心等新型粮食流通业态, 巩固和发展农村粮食流通网络。鼓励和支持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发展, 大力培育农村粮食经纪人和粮食经济合作组织, 搞活粮食购销和经营。

五是继续推进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程和“放心粮油”工程, 促进科学健康消费。扩大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程试点范围, 推广安全储粮技术。各试点省份要加强组织管理、指导和协调, 做好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和组织实施工作, 确保试点专项按期完成并取得实效。有条件的地方, 要争取财政支持, 广泛筹集资金, 推广农户安全储粮。深入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 加强放心粮油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 推广节粮先进技术, 倡导科学消费理念, 减少粮食损失浪费。

(五) 完善制度, 加强监督, 进一步推进粮食依法行政

一是继续贯彻执行两部条例, 健全粮食法制体系。认真执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加快健全粮油仓库管理、粮食仓储设施管理、粮食质量监管等配套制度, 提升企业粮油储藏技术应用水平, 规范国有粮食仓储设施管理。建立健全各级粮食质量监测体系, 完善粮油质量标准体系, 开发和推广粮食卫生快速检验技术, 提升粮食质量卫生检验能力。落实粮食收购、储存、销售出库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认真总结两部条例实施经验, 加强《粮食法》的研究工作。

二是依法加强对粮食市场和政策性粮食购销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地要健全粮食监督检查行政执法体系, 不断提高监管执法队伍素质。依法加强粮食市场监管, 认真组织开展粮食收购政策落实情况、国家临时存储粮食销售出库和跨省移库情况、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等专项检查, 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成品粮油市场检查。继续加大对涉粮案件查处力度, 进一步完善案件查处工作机制, 提高粮食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市场主体的监管, 继续做好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和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审核工作。依法开展粮食收购资格审核, 加强对取得收购资格企业的指导、监管和服务, 寓监管于服务之中, 提高监管服务水平。严格按程序开展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工作, 加强对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企业的监督检查, 为中央储备粮的储存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篇4:钾肥之战意在粮食

2010年12月21日,由金融巨头苏莱曼·克里莫夫控制的俄罗斯最大钾肥生产商乌拉尔钾肥公司(U r a l K a l i)宣布,与本土的一家昔日竞争对手S i l v i n i t达成合并协议。前者将出资约14亿美元,从现有产权人处收购其所持有的后者20%左右普通股,同时通过增发新股来换取后者的剩余普通股和优先股。根据彭博社的计算,股票支付的总价格为68亿美元,全部收购价格高达82亿美元。

以市值计算,乌拉尔钾肥是俄罗斯最大的钾肥生产商,而S i l v i n i t则是世界第三大钾盐供应商。二者相加,可占据全球钾肥市场约20%的份额。

如此项合并方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合并将于2011年二季度末完成。届时,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成为仅次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钾肥公司的世界第二大钾肥生产商。

一个多月前,萨斯喀彻温钾肥公司刚刚摆脱了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必和必拓的敌意收购。那桩交易的谈判持续了100天左右,必和必拓的出价虽一度高达396亿美元,但终因加拿大当地政府的反对而被迫放弃。作为已经拥有了全球20%钾肥产能的世界最大钾肥生产商,萨斯喀彻温钾肥公司一向不缺乏追求者,三大国际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都曾流露过对其的收购兴趣。

毫无疑问,钾肥业正在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而分析人士认为,愈演愈烈的“钾肥之争”背后的本质,其实是粮食问题。

钾肥是提高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产量的关键肥料之一。随着世界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以及对生物燃料和食品生产需求的增加,世界范围内对粮食的需求开始猛增。在没有更多的新开发耕地的情况下,提高亩产量是短期内增加全球粮食的有效途径。这导致钾肥价格持续上涨。在2007-2008年的粮食危机中,钾肥价格一度从每吨150美元飙升至每吨1000美元。虽然在金融危机过后,钾肥价格骤跌,但后来又有所回升。

近期,由于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灾害,导致主要产粮地区歉收、农产品价格上涨,于是在“看不见的手”的推动下,全球尤其是在新兴市场的农民开始扩大耕种面积,意图多产多赚。随着全球对粮食需求的大幅增加,钾肥行业的价值更加凸显。

“我当然认为2011年价格会上涨。(钾肥)价格没有下降甚至持平的可能。”乌拉尔钾肥首席执行官帕维尔·格拉切夫的这句话表明,其不仅对2011年钾肥需求及价格的前景“相当乐观”,乌拉尔钾肥的收购动机更是建立在这一逻辑的基础之上。

目前,在全球钾肥市场上有两大营销联盟:Canpotex和BPC。他们的形式和作用类似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控制钾肥的生产与需求、与进口国协商每年的合约,以维持供需平衡和价格。加拿大萨斯喀彻温钾肥公司和乌拉尔钾肥公司分别是这两大组织的核心成员。如今,Silvinit被并入乌拉尔钾肥,将进一步提高两大组织对全球钾肥市场的控制能力。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钾肥进口国之一。目前,中国探明的钾肥储量仅占全球的1%,每年有50%左右的钾肥需求依赖进口。中金公司的分析认为:乌拉尔钾肥与S i l v i n i t的合并将提高国际钾肥供应商的垄断集中度,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包括中国在内的钾肥进口国的谈判议价能力。

事实上,在必和必拓试图收购加拿大萨斯喀彻温钾肥公司期间,必和必拓CEO高瑞斯曾公开表示,其收购目标就是“针对中国和印度市场”。

篇5:强化增产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为夯实突破发展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今年在粮食生产上,我县认真落实“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依靠科技攻单产,稳定面积保总产”的思路,突出两杂良种和两膜覆盖,狠抓间作套种等粮食增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强化科技和执法服务,确保粮食安全。

一是稳定播种面积。县上把粮食生产纳入目标考核,将粮食生产计划下达到乡镇,分解落实到村组农户,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万亩以上,总产7.5万吨以上。

二是狠抓良种良法的普及应用。在充分利用耕地资源,抓好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的同时,围绕玉米、水稻、洋芋、红苕四大主产作物,突出抓了玉米、水稻两杂良种和洋芋、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普及。截止目前,完成地膜洋芋4万亩,地膜玉米7万亩,推广玉米、水稻两杂良种17万公斤,玉米、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三是认真开展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采取召开现场会、组织宣讲团、电视报道等形式,广泛宣传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继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后,结合科技之春和“百人百场”宣讲活动,组织人员进农村开展中央一号文件宣讲,宣传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强农政策。目前共举办宣讲活动35场,接受群众咨询2.8万人次。同时启动了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四是加强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充分利用信息入户网络平台和广播电视媒介,及时向农民发布生产品种、植保、肥料、技术等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同时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百名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把粮食增产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篇6: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宣传标语

2、积一分公德拒黑心,买一份食品求放心。

3、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促进增产又增收。

4、严把食品安全关,喜架健康幸福桥。

5、培养食品安全公德心,争做和谐社会文明人。

6、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基础产出水平。

7、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撑起群众健康保护伞。

8、建食品安全体系,保护千万家健康。

9、手牵手维护食品安全,心连心构筑和谐家园。

10、食品安全警钟长鸣,健康生活和谐温馨。

11、对食品安全多一点关注,为有限生命多一份负责。

12、美丽河北我的家,食品安全靠大家。

13、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

14、大力实施主食产业化和“放心粮油”工程,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15、食品安全你我同创,和谐健康大家共享。

16、全面实施粮食放心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7、安全食品为大家,食品安全靠大家。

18、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19、少吃一口垃圾粮食,多享一年幸福人生。

20、健康大厦始于一砖一石,食品安全凝聚一点一滴。

21、开展”节约一粒粮“行动,在全社会营造爱粮节粮浓厚氛围。

22、食品安全联万家,健康生活你我他。

23、少一份粮食隐患,多一份生活平安。

24、学好食品卫生法,保证健康你我他。

25、勤查狠抓严把关,食品安全重于山。

26、少吃一口垃圾食品,多享一年幸福人生。

27、食品安全系万家,监督管理靠大家。

28、对食品安全多一点关心,为有限的生命多一份责任。

29、食品安全牢记心,健康幸福伴你行。

30、长一份知识求放心,积一份公德拒黑心。

31、食品安全,你我共同的责任;安全食品,你我共同的心愿。

32、家事国事天下事,食品安全是大事。

3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设施装备水平。

34、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

35、安全食品联万家,食品安全靠大家。

36、粮食安全从严把关,关爱生命责任如山。

37、食品监管人人有责,消费安全家家夙愿。

38、食品安全联万家,健康幸福你我他。

39、粮食安全联万家,健康幸福你我他。

40、食品安全齐监督,健康生活同构筑。

粮食安全主题口号

1. 开展”节约一粒粮"行动,在全社会营造爱粮节粮浓厚氛围。

2. 食品安全联万家,健康生活你我他。

3. 少一份粮食隐患,多一份生活平安。

4. 学好食品卫生法,保证健康你我他。

5. 勤查狠抓严把关,食品安全重于山。

6. 少吃一口垃圾食品,多享一年幸福人生。

7. 食品安全系万家,监督管理靠大家。

8. 对食品安全多一点关心,为有限的生命多一份责任。

9. 食品安全牢记心,健康幸福伴你行。

10. 长一份知识求放心,积一份公德拒黑心。

11. 食品安全,你我共同的责任;安全食品,你我共同的心愿。

12. 家事国事天下事,食品安全是大事。

1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设施装备水平。

14.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

15. 安全食品联万家,食品安全靠大家。

16. 粮食安全从严把关,关爱生命责任如山。

17. 食品监管人人有责,消费安全家家夙愿。

18. 食品安全联万家,健康幸福你我他。

19. 粮食安全联万家,健康幸福你我他。

20. 食品安全齐监督,健康生活同构筑。

粮食安全活动文案

1、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2、一天省下一两粮,十年要用仓来装。

3、爱惜粮食,从娃娃抓起!

4、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5、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6、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

7、饮食是文化,请从窗口文明做起。

8、一天省一两粮,十年用用仓来装。

9、不用方便筷,植树造绿荫。

10、食不净则多病,食不尽则多蝇。

11、节约光荣,人见人赞;浪费可耻,谁闻谁恶。

12、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

13、好处安身,苦处用钱。

14、十匙合成一碗饭。

15、食堂饭菜香,买饭多谦让。

16、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17、无农不稳,无粮则乱。

18、精打细算半年粮。

19、一星半星,聚两成斤。

20、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21、粮食打进仓,莫忘灾和荒。

22、生命诚可贵,粮食价更高!

23、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24、今日省把米,明日省滴油,来年买条大黄牛。

25、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26、即使饥肠辘辘,也要风度依然。

27、粗茶淡饭,吃得到老;粗布棉衣,穿得到老。

28、珍珠为宝,稻米为王。

29、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30、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31、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

32、成由勤俭败由奢。

33、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34、从简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35、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36、节约粮食,远离浪费。

37、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

38、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39、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40、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 劳动保障宣传工作计划

★ 劳动合同法 宣传标语

★ 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标语

★ 劳动保障合同

★ 创卫知识宣传标语

★ 健康知识的宣传标语

★ 2022劳动标语口号_五一劳动节宣传标语

★ 街道年度劳动保障事务工作总结

★ 劳动保障安全工作计划

上一篇:市发改委驻村指导员工汇报下一篇:有效管理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