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

2024-06-05

十年树木(精选15篇)

篇1:十年树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行行有学问,植树造林更不例外。现在看来植树造林工作就是一项具有相当科技含量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很讲究因地制宜、很讲究方法的。

然而,有些基层同志认为,植树就是带一些人,挖挖塘,填填泥,浇浇水,压压实,便大功告成,因后续管护工作跟不上,结果往往是轰轰烈烈植,静悄悄地亡。以往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

不争的事实,每年各层各级不可谓不重视植树。从统计上来的数据看,也植了若干树,但终究就是看不到成片的林。俗说,春天栽,夏天黄,秋天下锅膛。这是非常痛心的。今年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从战略的高度,拿出非同寻常的精力抓植树造林,盐都城乡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植绿热潮,着实是荫泽后代的一大壮举。放眼盐都,全区拿出数亿资金,调出数万亩大田,植下数百万株树苗,但接下来只要有一个环节不到位,这树都没法保证成活,更谈不上成林成材。

“把工作当学问做”,区委几年前就向全区党员干部发出倡议和号召,回头审视盐都几年来进位争先的成功实践,处处留下了“工作是学问”的深刻烙印。

十年树木,植树造林有学问。既然是学问,我们就要学,就要问,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你负责到哪一级,哪一级的植树造林成败与否,都有责任。不仅自己,还要广泛宣传,务必使大家都充分认识植树造林对绿化环境、净化空气、水土保持、产业转型等深刻意义,从一开始就树立“栽好即要管好”的信心和决心。哪个地方,适合栽什么树?哪种树,该怎么管?要讲科学,要向行家好好请教,以便拿出科学的栽种、管护方案,这些一点都马虎不得、蛮干不得。种粮食、种菜,品种不好只影响一季,林业恐怕没那么简单了,营造一片林,至少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时间,即便发现了品种不好,也很难伐倒了重来。决不能把植树当作一般任务来完成,只计数字、不计成本、不计结果、草草了事,都是漠视生命、浪费钱财的极端不负责的渎职行为。要加强组织协调,创新方式方法,搞好业务指导。要把义务植树与专业植树、土地绿化与打造特色、植绿建绿与爱绿护绿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绿色盐都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力争达到最理想的成活率、成林率和成材率。

十年树木,重在落实。实事求是地讲,植树这个我们并不陌生的活,与发展新特产业等新课题相比学问并不高深,关键是各层各级要有责任心。俗说“养儿不教父之过”,种树不成林又该向谁问责呢?这里的前提是要明晰林权主体,谁投资谁管护谁收益,姓“公”的每一棵树都要有人挂牌管养、责任到人、秋后算账。同时切实做好面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该与群众兑现的承诺坚决不打白条,致力让爱树护树成为一种文化风尚,成为人人的一种文明自觉。

带着学问抓植树、抓管护,只要我们一任接一任植,一任接一任管,做到一处不漏、一着不让、一管到底,假以时日,我们盐都大地,一定会绿茵一片,春色满园。

篇2:十年树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是老人们传下来的,听别人说树也是有生命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生活规律。

以下正是一颗老树的想法:哎,我真是后悔啊,要不是当初与别人比姿态,现在的我也不至于老成现在的样子也没有人愿意用我做事情啦。还记得当初我和好多朋友们一起被栽到这里,我们当初都说一定要做栋梁之才。渐渐的我发现我们尽管有直挺的腰干,但是却发现很丑,于是我执着与自己的外部,努力让自己长大好看些,让自己的枝条飞舞些。慢慢的我长的不再直挺,没有原来粗壮的腰干了。而当这时候我发现自己身上有好多的虫子,啄木鸟先生也有些讨厌我,但是还是尽力的.为我驱虫。但是由于我本身的原因,自己已经不能很朋友们一样的粗壮,一样的成才了。当看到朋友们被当作栋梁带走的时候,我开始后悔,但是已经无济于事了。

篇3:十年树木

一、早——行动早、计划早

特长生的培养周期长、收效慢的特点决定了特长生的培养必须注意一个“早”字。因此每接一个新班起,我们就要把培养特长生的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我们开学前借助学生档案,提前熟悉学生的情况,尤其是特长生的情况,做到人未到,情先知。开学之后,便要通过问原班主任、任课老师,课堂提问,测验,谈心,旁窥等手段去进行印证已知的考试成绩、操行评价是否属实,检测原特长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还须把眼睁大些,圈出有培养潜力的准特长生。这样,通过几层查找认证,便能发现特长生和准尖。——此谓之行动早。例如,我在一年级接我现在所教班级时候,孩子们很小,而且新接班级不了解孩子们情况,我就开始观察了解每个孩子,后来我发现王睿和孔繁树两位同学有表演才能,并在教师节来临之际鼓励他们表演节目,在我的鼓励之下,他们共同表演的舞蹈《动起来》给全校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从此为学校挖掘出了两位小演员。多年来,在每一次学校活动中他们都起到了大梁的作用。

二、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

特长生个人品格和学习品格好,对同步进行的教学内容往往掌握得又快又好。学有余力的特长生,有时会失去追求的目标,骄傲自满,浪费时间。这时,教师要及时地引导特长生不断学习,学习实用本领,尤其是学习课外知识。古语说,有容乃大。一个特长生,要有充足的发展后劲,就要有宽广的课外知识。无论什么考试,其实都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只有积得厚,才可能发得快发得准发得好。这有如建房,占地宽而实,房子才可能建得高而坚。任何一个求发展的特长生,都不应该满足于课本知识,而应积极了解古今中外的文化成果,如文学名著、科技常识。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之源。书读得多,才可能学得深,学得精,学得新,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可能成为更加优秀的特长生。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开阔眼界,提高素质。

学得游刃有余的特长生很欢迎教师解其惑、指其路的点拨式指导,使他们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指导是警句式的,语句要言不烦而非夸夸其谈,师生心领神会而不貌合神离。在指导过程中,可多帮助他们做分析,提供自己的看法,但具体怎么做要由他们自己决定,应该允许他们殊途同归,鼓励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时的教师,要象教孩子走路的父亲,只要告诉孩子走的方法和走的地点,然后看着他走就可以了。也许,没有父亲扶着的孩子会摔更多的跤,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孩子一定学得更快、学得更欢。

要使“消化能力”特别强的特长生得到更多的“营养”,除了保证正常的“三餐”外,还需要给他们“开小灶”,让他们参加课外带有竞赛性质的提高班,多进行高难度的智力训练和能力训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训练中要重视训练思维,如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使思维向高精尖,深广新上发展。

为了提高对特长生学法指导的针对性,教师要建立特长生档案,对他们进行跟踪辅导。应对特长生每科的月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情况,及时表扬进步的同学,了解落后同学退步的原因,然后进行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

以上观点,只是我个人的陋见。要想培养出特长生,当然还须做比这还要多的工作,积累比这还要丰富的经验,还要更加讲究方法和技巧。不过,我想,有一点是公认的——培养特长生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需要我们教师的耐心与执着。

参考文献

[1]王永强.中学体育教师如何培养体育特长生的学习兴趣[J].少年体育训练.2009 (2) .

[2]朱广宇.农村学校体育特长生选拔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 (6) .

[3]莫冷梅.培养美术特长生的有效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0 (9) .

篇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温家宝谈教育》是一部文集性质的作品,此书收录了温家宝从1995—2013年期间,在教育问题上的一些代表性论述,内容涉及中国教育的各个领域,总计达50万字。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由此对当前的国民教育进行了一些新思考。

当前教育问题聚焦于教育公平,这也是《温家宝谈教育》一书中的重要话题。温家宝曾说:“最大的公平就是教育公平,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为伟大的工具。”的确,教育要公平毋庸置疑。但是,何谓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自恢复高考以来,教育公平的焦点始终集中在“考大学”这个问题上。当前,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约1200万,而高校录取率仅为40%,这也就意味着60%的人无法上大学。残酷的竞争,导致了高考公平问题,使之成为最敏感的社会问题。在一般人看来,高考公平便是教育公平。实则不然,中国教育的差距,并不是从高考开始的,而是在基础教育时便拉开了差距。现在社会上有一句流行的教育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由于巨大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阶层差异,上亿农村地区的孩子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而且根本就没有赢的可能。由基础教育所引发的不平等,不是高考考试制度设计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怎样的制度设计,都不可能彻底解决剩余60%学生的上学问题。那么,也就意味着,高考制度无论如何改革,在剩余60%的学子看来,都是不公平的制度。

理性而言,高教公平并不是政府能够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教公平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欧美教育的公平实则是体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保障每一个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才是教育公平的真正体现。作为当代中国最为杰出的政治家之一,温家宝很早便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任职国务院总理期间,温家宝多次谈到农村教育问题,他曾说:“不懂农村教育,便不可能懂中国教育。”因此,他的教育观也被称为农民教育观。温家宝之所以强调农村教育,是因为中国农村教育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文盲约为8500万,其中西部地区的文盲占全国文盲比例的50%,此外中国每年新增文盲50万人,其中80%为女性。文盲是由于教育缺失所导致的,文盲率直接表明了中国农村地区教育问题的严重性。

中国农村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三方面:一是教育经费不足。由于缺乏必要的投入,农村地区的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学环境差、教师待遇差、教师素质低等问题。温家宝曾说:“发展教育不仅要投入人力,更要投入物力。”没有物力的投入,好比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育发展将无从谈起,教育公平更将无从谈起。二是失学率居高不下。在贫困地区,女童的失学率非常惊人,女性失学是社会不平等的一种体现,如果不能够保证女性的受教育权利,那么社会平等将成为一句空话,妇女权益的保障也将成为一句空话。三是特殊儿童的教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特殊儿童约为1200万。在教育上,特殊儿童的花费比正常儿童更多,对农村地区家庭而言,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如果得不到政府支持,那么特殊儿童将得不到必要的教育,最终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既然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已经如此严重,为何地方政府迟迟没有行动呢?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率成为官员考核的硬指标,投资教育见效慢,甚至可能不见效。对多数官员而言,为了政绩,为了仕途,理所当然会选择见效快的项目。此外,在教育经费投入上一直没有制度上的保障。自1993年以来,我国在教育经费上的投入,平均为GDP的2.5%左右,与世界最低标准4%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事实上,即便采用了4%的标准,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仅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例,一年开支约为30亿美元。而中国顶级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一年仅为5亿美元。虽然经费不能够决定科研实力,但是如此巨大的经费差距,对高校发展不可能一点影响都没有。国内顶级学府与世界发达水平尚且存在着鸿沟天堑般的差距,农村地区学校的情况就更难以想象。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呢?温家宝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将发展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当今世界竞争,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实则是教育的竞争。“只有办一流的教育、出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在发展教育问题上,政府应当起引导作用。在制度层面上保障教育的发展,引导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鼓励教育家办学。所谓“教育家”是那些爱教育、懂教育,长期处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是将教育视为信仰,有志于终身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三是加强教师人才的保障力度。当前,农村地区存在着教育人才紧缺的问题。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教师人才流失的情况十分严重。据统计,西部教师收入和东部教师的收入差距最多可达十倍,西部教师的收入甚至不如东部地区的农民工高。如果不能保障教师人才的基本权益,不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稳定的发展空间,那么发展高素质教育将成为一个空中楼阁。

“钱学森之问”是书中另一个引起笔者关注的问题。所谓“钱学森之问”是指2005年温家宝在探望钱学森时,钱老感慨地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可以说问到了中国教育的根源,如果高校不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世界级的大师,那么中国高校何以宣称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呢?而这一问题的根源,究竟出在高校,还是出在其他地方呢?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笔者偶然看到一篇名为《中国教育问题》的文章,作者为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葛剑雄先生认为,“钱学森之问”的根源,实则不在大学,而在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功利主义思潮,在科研上急功近利,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制,压缩了青年学者的成长空间,没有为青年人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没有给青年人发展的空间和必要的条件。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那么中国的大学永远都不可能出现杰出的人才。在这个问题上,温家宝也有类似的看法。温家宝指出,教育是百年大计,且并不是在短期内便可以看到实效的。在教育投入上,要有长期规划,要有毅力,有恒心,可持续地投入。温家宝还指出,我们应当发展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教育是千秋大业,关系到国家、民族以及每个中国人的发展,必须具备整体思维。既要立足于当前,又必须着眼于未来。

笔者最后想要谈的一个问题是关于教育独立性的问题。长期以来,教育领域内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外行领导内行现象。当前高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由于高校办学不独立造成的。以美国的大学为例,其主要的资金源自于社会,但是高校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可以不受政府和社会的干预。而在中国,高校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高校工作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专心从事学术活动。就这一问题,温家宝指出,必须尊重教育发展规律,把发展教育的主动权交给专家,政府应充当后勤保障角色。温家宝还指出,应当重视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在过去,以行政手段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是不合理的。教育资源的配置应当从教育发展的需求出发,将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必须将配置权力给予教育家,让教育家安心办学、有权办学、一心办学。这是促进教育良性发展的关键。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未能全面展现《温家宝谈教育》一书的深刻内涵。希望读者能够亲自去阅读和感受此书的宏大深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温家宝在教育问题上的真知灼见,充分体现他作为一个卓越政治家的眼光。无论是教育工作者或是一般的读者,一定能从这部作品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篇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篇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是对教师职业的感激。

前半句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解释:十年的时间可以培养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培育一个人才.比喻培育人才要花费很多时间,培育人才很不容易。

后半句借用了“插柳成荫”的寓意,表示“我”对老师栽培之恩的感激。如果要培养一棵树木,只要几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十年是虚数),而要培养、教育一个人很不容易,要花上几十年的时间来完成(百年是虚数)。而后面那句:插柳之恩,终身难忘,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所以可见随手插柳也可让柳树生长,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哪怕是像插柳这般的小恩情,一生也难以忘怀,主要是告诫我们要有感恩的心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理解?

(①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②形容培养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如何理解?

(① 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不能忘记;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两句成语源出於《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计,莫如树人。」树在这里作动词,指种植或培育。「树谷」指种稻,「树木」指植树,「树人」指培育人才。根据《管子》原意,培育人才是百年大计,后来经过历代变迁,「终身」改为「百年」,遂成为「百年树人」。

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阴

比喻有意图、计画的去做某件事,却常无法成功,而无意中的行动,却获得意外的成效、收获。

整个意思是 , 感谢某人的栽培 , 当日的无意帮助 , 令自己获益良多 ,大恩大德 , 终生不会忘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孟子,一个国家十年之计是种植树木,百年之计当属培育人才,是孟子的政论。后来用法,多用后半句,喻人才栽培之重要与不易。

插柳之恩,出自“无心插柳柳成荫”,用在这里,当喻老师的栽培之恩。

总的来说,整句是说,人才栽培非常重要且不易,(老师的职业也因此是高尚和伟大的,)老师对我的栽培之恩,终身难忘。

第一个树(),第二个树是()意思

前者培植

后者培养

其实两个树都可以理解成为培养的意思。

【解释】: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拼音】:shí nián shù mù,bǎi nián shù rén

【拼音码】:snsr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英语】:It takes ten years to grow trees, but a hundred to rear people

篇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范文

小学部

刘克祥

班主任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它面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瑕的心灵,面对的是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班主任如何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情况呢?我觉得班主任要摆正自己的身份,随机应变,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一、慈母的角色

作为教师,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博爱,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天下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同样老师也应该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体验进步成长的快乐,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教师要像母亲一样容忍孩子一次次地“旧病复发”,要像母亲一样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他们的长处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永远不说“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啬地说:“嗨,你真棒”。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决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让孩子在指责声中自卑地抬不起头来。对于所谓的“差生”,更要给一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严父的角色

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溺爱,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进步与成长,扶植他们正当的兴趣和专长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他们。因为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学生犯了错误时,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也一定要处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奖惩得当,才能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三、朋友的角色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间的平等,更应是教育者和孩子间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间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教育的基础。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教师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四、法官的角色

对于教师而言,我们的工作对象很特殊,他们是一群天真善良的孩子,他们已经开始用自己稚嫩的心灵去体会和衡量这个世界,他们有着各自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在孩子的眼中,教师是成人社会的代表,更是社会公正的代表、社会公平的化身。这就要求教师在其职业领域内,所有的职业表现都要体现社会的正义、社会的良知。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学生的评语,三好生等各种荣誉的评选,甚至于平时的一次小小的表扬,都会看在每个孩子的眼里,记在每个孩子的心里,影响着孩子们对于是非善恶的判断和理解。因此,班主任老师的教育公正就更为重要,一定要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在自己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公正、民主、平等的氛围。

五、学生的表率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他们怎样穿戴,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儿童有重要意义”。可见,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学生讲十次道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为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来的大。如果要求学生不乱插嘴,那教师就不应粗暴地打断学生的话;要求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难道教师就不能也弯弯腰吗?如果每个班主任都有一股“让全班学生向我看齐的勇气”,那么“身正为范”就真正得以体现了。

篇8:创社十年 行走十年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的前身为创刊于1998年的内资刊物《教育设备信息》。2003年, 经科学技术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 杂志更名为《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并依法成立了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2003年, 成为《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元年。3月出版了《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创刊号, 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同志题词“办好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10月, 杂志召开第一届编委会, 广纳贤言, 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确立了“努力创办具有行业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一流教育期刊”的发展目标, 逐步扭转被动局面。杂志从编委队伍、编辑队伍建设入手, 务实开展工作, 致力于打造教育装备领域的综合咨询平台。

2003年3月出版的《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创刊号

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同志为杂志创刊号题词

阶段二:特色发展

2007年5月, 杂志召开第二届编委会, 并于12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编委会全体会议, 众多教育装备领域专家为杂志提出了宝贵的发展建议, 杂志在创新求变的思想引领下寻求特色发展。在理性分析了自身背景和特点后, 得出建构服务大众、覆盖全方位教育领域的发展方针。杂志潜心研究栏目设置, 将杂志的发展和服务重点从咨询平台转向交流平台, 加强栏目互动性, 吸引一线教育装备工作者主动投稿, 以杂志为平台交流工作经验, 在比较和学习中提高业务水平;扩大栏目覆盖面, 结合教育装备热点由单一围绕技术物资工作扩展到全面辐射国有资产管理、招投标采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等不同层面。为扩大杂志影响, 鼓励更多教育装备领域能人志士发表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促进行业整体发展, 杂志于2008年举办了第一届高职征文活动。活动受到行业工作者与一线教师的热烈关注与支持, 并于2010年、2011年、2013年延续举办。随着征文活动的日渐成熟, 更多教育领域和主题被涵盖进来。万讯杯、金商祺杯等征文活动已成功举办多次, 且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本阶段的里程碑是, 杂志于2009年7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变更为半月刊, 实施高教版、基教版两轨运行, 使杂志内容得到细化, 服务对象也更加精准, 成为国内唯一一本覆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全领域教育装备工作的国家级教育科技期刊。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合影

阶段三:全面发展

2010年6月《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迎来了出刊的第100期, 杂志特设“十年历程百期足迹”专题, 收录了一些领导和单位发来的贺词、贺信以及对部分资深编委、老读者、老编辑的专访, 简要勾勒发展历程, 着力探寻新坐标, 带领杂志踏上新征程。通过创刊以来的不断努力, 杂志聚集了更多的人气, 稿源逐渐充沛, 稿件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为了使杂志能够可持续发展, 并进一步提升影响因子和总引频次等学术指标, 于2010年年底开通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进一步完善稿件甄选程序, 从稿件质量上严格把关。在保证杂志的平台效用的同时, 开始追求品质发展, 以方向和侧重不同的论坛为具体体现, 打造更多适合教育装备行业整体发展的各类交流平台, 强化自身服务功能。2010年4月, 杂志社承办了首届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 邀请国内近20所高校图书馆就图书馆设施装备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研讨, 促进高校图书馆软件、硬件及应用环境的良性发展。

2010年6月出版的《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第一百期

阶段四:品质发展

2011年11月,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作为主办方在南京召开了第一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论坛, 自主搭建城市教育装备沟通平台, 通过各省市间的交流和共同关注谋求教育装备事业在全国的发展。杂志社通过主办学前教育技术、图书馆建设、体育场馆与设施等不同主题的论坛构建起装备领域不同层次的沟通平台。与此同时, 杂志更加关注载文质量, 主动降低刊物载文量, 对投稿精挑细选, 对载文精细编校, 使自身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2013年4月, 杂志在南昌召开了第三届编委会, 继续坚持专业办刊、规范办刊和特色办刊, 明确今后继续努力的目标, 使杂志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截止到2012年年底, 共收到专业稿件12 000余篇, 累计发表科技论文5 200余篇, 共组织高教、高职、基教征文活动10余次, 在促进我国教育装备工作整体水平提高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篇9: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一、掌握学生思想特点,学习品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德育工作首先应掌握学生的思想特点,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思想实际,启发学生分析思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道德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作为一名班主任,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教师对学生尊重,就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愉快。老师有爱心,学生才能更加爱戴老师,更有利于加深师生的感情,从而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二、激发兴趣,调节情感,深入研究授课艺术

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的前提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要讲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可联系思品课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机会参与活动,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结合贯彻“减负”精神,我们基本取消了那种死记死抄的思品课学生作业。倡导富有活动性、实践性的学习自创“作业”。

三、联系生活实际,指导道德行为,强化自我教育意识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时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在指导道德行为中强化自我教育意识是行之有效的。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家里的“小皇帝”,贪图享乐,害怕艰苦,轻视劳动,不热爱劳动人民,不珍惜劳动成果。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一方面加强劳动观点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让学生在日常的反复的自我服务、义务劳动和家务劳动中,获得劳动体验,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将思想教育与劳动、生活实践有效地相合,不断进行有效的尝试和改进,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取得较显著的成果。

四、量化管理培养学生相互评价,约束、规范日常行为

在初步形成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每个学生不但教育他们自己该怎样做,而且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能对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监督和帮助,形成良好的校园新风尚。 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相互评价、约束、规范日常行为,是一种自我教育的好方法。我们依据学生行为的量化数据,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范》为评比标准,组织班干部和学生定期进行考评和自我对照评测。在自我评测的基础上,由小组互相评比,再拿回家让家长考评,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和完善各类班队活动。

五、建立建全完善的思想品德评价体系

通过考试,我们只能考察出学生对思品知识掌握了多少,而不能反映出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这充分说明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节。为了搞好其评价工作,要建立和健全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考核制度,成立评价机构,配备人员,使评价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一是要实行评价目标管理,使评价内容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二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和先进的技术,增强思想品德评价的实效性;三是使广大德育工作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完善的思想品德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学者深入地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程度,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篇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造句

【拼音】:shíniánshùmù,bǎiniánshùrén.

【解释】: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比喻:培养教育一个人才,靠学生自己努力,培养要经过老、中、少三代人的参与才能将一人培养成功,比喻培养人才过程,伤感签名。也比喻培养人才才是长久之计。还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出自】:《管子?权修第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

【示例】:人们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语法】:复句式;作分句;用于表达人才造就不易,要有长远计划

【褒贬】:中性词

篇1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诗句解释

注释

①选自《管子·权修》。该书相传为春秋时齐国管仲所撰,实系后人托名于他的著作。管仲,即管敬仲,春秋时期政治家,名夷吾,字仲。被齐桓公尊为“仲父”,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②计:计划,打算,措施。③树:培植。 ④一树:一经培植。即培植以后。⑤一获:一年收获。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年之计,莫如树谷_______ ②一树一获者,谷也,_______

2.请写出“树木”一词的古今义。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__

3.翻译句子。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4.出自这篇文章的一成语是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计划,打算,措施。 ②培植

2.古义:栽培树木;今义:树(总称)

3.做一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种植庄稼的.;做十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栽培树木的;做一生的打算,没有赶得上培养人才的。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译文

篇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作文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把品德教育居于第一位,教会学生学会爱自己,爱家人、爱同学、爱老师,爱社会上所有和他接触的人。帮助他人,学会合作,所以对于学生的这种道德品质、人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也就是身心健康。现在是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一个家里有6个大人甚至更多的人来“呵护”一个孩子,导致孩子们自私、自我、思想偏激、心里承受能力下降等等一系列问题。然而,我们也理解现在孩子的求学、就业压力大,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孩子的不同情况,对他们有针对性的引导,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周边的事物。

第三,就是孩子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一个孩子应该拥有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学习能力,有接触、合作或者是表演能力等各个方面。注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孩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篇13:十年机器人 十年峥嵘岁月

十年前, 我还是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 从来没接触过机器人的我从未想过在今后的十年中将与它结下何种缘分, 更没有想过能在机器人教育领域获得怎样的成绩。当时正值我校初涉机器人活动, 校领导通知我和王金云老师一起负责开展学校的机器人兴趣小组。没器材、没场地、没有专业支撑的困难局面, 一度让我犯了难。但面对困难, 一贯不服输的性格让我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任务。

起初, 迫于学校、班主任、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 学生即便对机器人有浓厚的兴趣, 也都会因害怕耽误学习而放弃参与到机器人活动中来, 因此我们的兴趣小组并没有被各方面所看好。当时我们做了大量的动员工作, 才终于有6名学生加入进来。可缺乏理论支持、对机器人器材不熟悉等现状也让我们的教学无从下手。俗话说勤能补拙, 为了更好地辅导学生, 我们和学生一起摸索着学习机器人技术, 也比学生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去熟悉机器人器材和软件。机器人搭得不合理就拆了再搭, 英文软件看不懂就下载翻译软件翻译, 数据不对就反复调试。7月, 正值烈日当头酷暑难耐, 唯一的一间活动室里既没有空调, 也没有电扇, 我们就窝在里面挥汗如雨。我们成为了学生中的一员, 通过不断搭建、编程、调试, 对机器人技术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为了在我校推广机器人教育, 经过我们的多方争取以及纽约吴仲裔基金会 (吴健雄生前设立) 的大力支持, 我校终于装备了一个机器人教室, 并从2004年9月开始, 每年在高一年级上学期开设机器人课程, 由我负责机器人课堂教学工作。而选择种子选手, 成为了我们在比赛中取胜的关键。每年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 我们选择50名学生开展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 并在其中选择10名学生组成机器人校队, 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机器人比赛。在挑选选手时, 我们从不以学习成绩来衡量, 而是注重学生对机器人的的兴趣、热情以及自身的动手能力, 这样就容易使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这几年, 负责机器人项目的教师基本没变, 但是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从自愿报名, 挑选苗子, 进行培训到参加比赛, 多则一年, 少则半载, 时间紧难度大强度高, 要保持长盛不衰, 真的很不容易。往事历历, 带着些许甘甜些许酸涩。

2008年4月, 江苏省机器人大赛时, 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 却出了大问题。由于福娃登长城项目规则的文字表述出现了问题, 很多队伍对规则理解发生了偏差, 我们学校也是其中之一, 导致5个福娃登长城的顺序颠倒了。第一轮我们虽然用时最少, 却被判为违规而成绩无效。怎么办?我们首先找裁判指出规则解释不清, 导致几乎大多数参赛队的理解失误, 要求在第二轮比赛前允许我们修改程序。我们有理有据的申诉赢得了裁判的让步, 答应给我们和其他学校调试的机会, 但时间只有中午休息的短短一个半小时。屋漏偏逢连夜雨, 用了5年的笔记本电脑突然坏了, 无法启动。修是肯定来不及了, 顾不得许多, 我奔到外面, 四处询问, 最终找到一家电脑公司, 拆出了硬盘, 把程序给拷了出来。我又急忙赶回比赛地点, 把程序拷到另一台电脑中, 和学生一起紧张修改。幸好平时训练得多, 一些数据比较熟悉, 所以虽然没有场地调试, 学生还是在第二轮比赛中, 按要求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最终获得了一等奖。

赛场上没有常胜将军, 我们也有失败的时候。2010年省赛中, 由于我校的灭火机器人在苏州市比赛中成绩遥遥领先, 参赛的学生骄傲了起来, 比赛调试时疏忽了一个微小但关键的加固, 致使后来连任务都没能完成。这就是骄傲的苦果。所以我常告诫学生, 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 胜不骄、败不馁, 努力训练、认真比赛, 不要留下遗憾, 我自己也以此为戒。

十年来, 一直从事机器人辅导工作, 繁琐而又辛苦, 但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 不仅是履历上、荣誉上的收获, 更多的是能力上、经验上、思想上的收获。一节节机器人课, 一次次的训练, 一趟趟外出培训和比赛, 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 开阔了我的视野, 磨练了我的意志, 让我各方面都得到了成长。

篇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素材积累·名言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布鲁纳

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的种子。

——居里夫人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素材积累·片段

【片段一】

“你给我一句话,就打开我一扇窗;你给我一个微笑,我就浑身是力量;你给我一个眼神,我就找到了方向。你放开双手,让我遨游知识的海洋……”每当轻轻哼唱这首歌时,我就会想起影响我一生的老师。

【评点】

片段引用歌词开头,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出奇制胜,突出了老师给“我”带来的巨大影响。

【片段二】

她中等身材,一头乌黑发亮的秀发,打着卷儿,高高的鼻梁下是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嘴巴里住着一排整齐的牙齿,好像珍珠一般。最特别的是,老师有一双亮晶晶的眼睛,这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当我失败时,老师用眼睛鼓励我;当我害怕时,老师用眼睛给我力量;当我开小差时,老师用眼睛提醒我。

【评点】

片段对老师的身材、秀发、嘴巴、牙齿进行了粗略的描写,对老师的眼睛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详略得当。

篇15:优秀作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木,让参天的巨手擎起一片蓝天;树人,一切只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当民国的钟声还在回响,江南的沃土之上已然探出了一个脑袋,寻觅着泰伯传承的点滴。

当时代在震颤,插入云霄的山峰依旧等候着有人攀登。那幼时的树苗也悄然长成挺拔的大树,遥望着远处的山。走近些,那“至贤”的字眼已清楚地镌刻在上面,感受着时代的心跳。砰、砰、砰······

当一切回归脚下,眼前已是参天大树。可不敢忘过往的岁月,这都要归功于他——那万里绵延的长河。细数这点点滴滴,有心之人便不难发现,这正是默默的老师啊,而那郁郁葱葱的大树不就是在风雨中成长的我们吗?

千里的沃土啊,有多少人还记得,你已默默奉献了一百载,更别说谁会走上前贺一声“生日快乐”了。我们都有着不一般的故事,而这位老人——百年梅中,更是非同凡响。

我与她故事的开始,都是在那个雨天。别妄想有诗境中的美感,淅沥的雨点在现实的光环下可是大雨倾盆。就这样,奔跑着,跃入了这崭新的世界。唯一可以庆幸的就是很快找到了避雨的地儿,在那儿所有的似曾相识,一股脑的都来了。

我眼中的,是砖红色的建筑,在雨中静静的。没有奢靡的装潢,看不到夺目的设计,更没有一丝“危楼高百尺”的傲慢。唯一有的是慢慢散发出来的亲切感,就像幼时在农村的家中看着雨神在舞蹈,每一样可触可见的都是和睦与熟悉。那时的房也是这般颜色,和谐的砖红色永远伴随着泥土的芬芳,微微一嗅,夏日的烦闷便被凉爽所驱散,雨天真好啊!顿时,记忆的阀门被悄悄打开,雨中砖红色的情感便再也抑制不住地涌了出来,荡涤了心灵的每一处。

循着砖红色前进,闯入眼帘的种种都改变着我。

我是第一次住在宿舍里,也是第一次在同一屋檐下一同进入梦乡。是同班的关系,还是莫名的吸引力,让我们六个越走越近,我也曾流着泪说过,这辈子是忘不了你们了。这是最真挚的话语,纯洁如美人鱼的泪,感动着每一颗跳动的心。这就像我下铺开玩笑说的那样:现在的我们,就像脐带相连,成长中离不开对方那样。如此不合逻辑,可却如此真是啊。

那最后一夜,朦胧在眼前的是泪吗?这是我难以回答的,就像我求学生涯中的另一份感情,可言语,却不可名状。

树木的人是你们,树人的当然也是你们。老师啊,梅中的老师,我所述说的都是真心话,就如同你们某时闪烁的`泪光那般。学习的路很苦,走走停停,那骤停的标点我们又怎看得清,只是一味地朝着目标奔跑,也就少不了磕磕绊绊。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啊,最快扶起我们的只有你啊,替我们拍去灰尘,笑着指责我们,恨铁不成钢啊。老师,我们是愚笨的,顶着耳边的责骂,眼又怎敢睁开,当然也就看不到和煦的笑容了。只有现在,只有走过了再回头看看,云彩边上的霞光才会觉得美丽。

成长的路是翻阅青春的读者,个中美妙,还要靠微笑的老师们替我们画出来啊。

这里的雨还在下,身边的伙伴们玩闹着,学校石子路上,走来的正是可爱的老师们,撑起小巧的伞,在雨夜中润物而无声。

百里绵延的长河,百丈高的大树,都是梅中历史的丰碑。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十年树木】相关文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造句05-24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鲁迅04-24

花草树木04-28

树木资源05-14

树木迁移范文05-17

修剪树木协议04-17

树木栽植合同04-17

移栽树木合同04-22

用树木造句04-23

树木的标语05-02

上一篇:“迎全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倡议书下一篇:基础部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