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2024-06-03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精选8篇)

篇1: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指的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监督,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使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和及其他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调节,从根本上提高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当前,由于种种因素,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人仍旧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土建工程施工进度,而且也影响了整个工程质量,给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比如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违规操作施工出现安全事故问题等,势必会给建筑施工单位带来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所以,建筑工程单位应加强对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研究和探讨,为实现自身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篇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就当前建筑领域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方式和和模式来看,基于整个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复杂性及施工人员的流动性使得施工现场的管理监督及施工质量控制具有落后性。目前,仍旧国内建筑领域仍旧没有建立完善的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机制。施工现场管理方式的落后性势必会影响管理效率,导致土建工程施工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2) 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控制具有不确定性

基于当前施工现场施工管理方式的落后,使得土建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得不到保证。比如材料质量控制问题,施工人员规范性操作控制问题,施工机械工具的维修保养不到位问题以及工程其他资源的合理性配置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影响土建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得到不到有效的管理控制,将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3)施工队伍缺乏施工安全意识

篇3: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1 项目管理中各施工专业的协调与配合

1.1 内部协调与配合

对于建设项目施工一般涉及土建、安装、装修三大部分, 各专业施工又可分为若干部分进行。下面仅以安装施工为例:安装施工一般涉及管道、电气、空调通风、设备四大专业工种, 各专业施工又可分为若干阶段进行。要做好各专业间的协调配合, 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各专业的总体及阶段特性, 以便在实际施工组织中能够合理、有序、有效地安排各专业交叉施工。

怎样搞好内部协调与配合, 实际上是一个怎样处理好内部各专业之间的矛盾, 以及各专业与总体要求之间的矛盾。现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1.1.1 技术方面

首先, 应从书面资料入手, 对本专业图纸、会审纪要、工艺标准、质量要求等加以熟悉, 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 还需对其他专业图纸、资料进行了解, 尤其对与本专业相关且交叉密集工种的施工对象布局、工艺等应有所了解。另外, 还有各专业内部系统间设计矛盾等。解决此类问题都需要进行认真的图纸会审, 仅此还不够, 还须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 在施工前结合现场情况组织内部各专业交叉会审, 对于专业交叉密集区域, 绘制综合施工图 (布置图) , 必要时, 可做局部试验, 以确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设计图纸、土建施工问题, 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损失。

1.1.2 进度配合方面

建筑楼高、层数多、场地窄、专业交叉施工密度大, 与工业建筑、一般民用建筑相比, 其作业面尤为狭窄, 难以满足在有限的作业面内各专业施工同步展开。要达到施工的进度要求, 必须根据工程的阶段特性, 合理、有序地安排各专业进入作业面施工, 即一定要注意专业特性与工程的阶段特性相结合、局部作业面的施工特性与整体施工特性相结合。

2 外部协调与配合

外部协调与配合主要指土建单位、装修单位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2.1 技术方面

就建筑整体而言, 土建和安装构成了躯干和内脏;装修则是为其着装打扮。土建、装修施工阶段划分为: (1) 砼结构施工; (2) 砌体建筑施工; (3) 初级装修施工; (4) 二次装修施工。

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局部来看, 土建、装修、安装各专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联系难免有矛盾, 所以对于安装施工必须了解土建、装修专业图纸, 从中了解整个建筑构造特点及建筑装饰特点, 结合本专业的情况, 找出问题所在。

2.2 进度配合方面

既然土建、装修、安装均作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 故其彼此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实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但作为一个独立项目, 又有各自的运行规律, 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 并了解其间的内在联系, 才能有理、有序、有效地搞好各项目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3 前、后方协调与配合

前、后方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人、财、物、机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问题。它对于各类建筑施工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 这个共性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决定权是在前方, 还是在后方?是在项目上, 还是在大本营里?“项目法施工”运用动态管理原理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个问题, 使长期以来的前方与后方难以协调与配合的局面得到了根本转变。

建筑施工的协调与配合涉及面十分广泛, 可以说, 它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搞好这项工程, 必须通过了解工程对象, 掌握工程特点, 从而采取相应措施, 保证内外工种相互协调与配合, 确保质量与进度, 全面完成工程任务。

4 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一般建筑工程项目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 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 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 减少管理层次, 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 不同的工程项目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 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 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 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 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有效灵活的组织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的四控制 (进度、质量、安全、成本) 、四管理 (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要素管理) , 保证工程项目三大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建设承包公司对项目部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和合同履约要求进行资源配置, 下达生产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各核指标, 以保证实现预期的项目管理目标。

5 强化安全文明施工

施工企业应当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基本经营方针, 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并避免”的思想, 全面开展“事故零目标”推进活动。项目部应设现场经理、工程总管和总工程师, 下面分设安全健康与环境主管 (经理) , 费用控制与计划主管 (经理) , 劳资主管理, 采购经理, 施工经理, 合同主管六个部门。实行安全健康与环境一体化管理。环境管理包括评估、监测、教育、现场实施与监督检查;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安全、交通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等;健康管理包括工业卫生 (防尘、防毒、防噪音) 、现场卫生, 生活卫生、医疗救护等。总之, 只要与安全、健康、环境有直接关联的, 安全部门都要管。

6 结语

施工项目管理是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科学技术, 对施工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管理;不同的项目管理阶段, 不同的项目其管理的方法、任务、内容、目标各有侧量。项目市场意识普遍增强, 项目成本得到控制, 懂技术、善管理、会算帐的管理人才也越来越多了。

摘要:在现代工程建设中, 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作好施工准备, 施工组织调配, 方案制定, 施工技术到质量控制和处理等方面需要广泛。在建筑施工中, 施工技术人员是基层最直接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指挥者。施工技术人员的工作将直接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成本。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准备,安全管理,人际关系,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赵涛, 潘欣鹏.项目整体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

[2]卢水能.浅析施工项目质量与管理[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3 (3) .

[3]刘伊生.建筑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篇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35-01

1 前言

建设项目管理是为实现项目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而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其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划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由于建设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的特点。建设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建设项目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四方面:(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需要;(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4)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2 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三个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且应有机结合。

2.1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利润=收入—成本,可知利润的增长,就要增加收入、减少成本。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当中则是可控制的,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a、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b、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又人人不管。

c、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d、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相差太多,不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就是项目施工有不善的地方(譬如有偷工减料或者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e、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2进度控制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以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照计划进行施工,而应适时监控进度计划。正确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进度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原则上不提倡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资源的投入。而投标报价是在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增大资源投入将提高施工成本、减少利润。

2.3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等三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2.3.1 人的控制

项目管理中最难最基本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人的控制首先是要选好人、用好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有所不同的,但它的变化应该是围绕一个基点变动的,这个基点每个人是不同的,选择人才时应该挑选基点比较高的。不同的工作对基点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要人尽其才,用好人。另外,应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样就能精简人员,事半功倍。其次,应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说穿了就是人能够主动地去工作,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能力,不同的爱好,不同的风格,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都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将这些充满不同点的人组合在一起,共同去完成同一个工作,其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是非常大的;在这样的集体里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譬如企业对员工的认同和支持,让员工有归属感等,这样员工就能尽心尽力为企业谋取利益。

再次,绩效评估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法。这就像有一个人站在一群人后面拿着一把枪,驱使这些人努力工作并将落后的人枪毙。调动能动性和绩效评估就像萝卜和大棒一样,是做一项工作的两个手段。大棒的威力相比萝卜是很大的,绩效评估所产生的效果比调动能动性是显著的,且绩效评估是索取,调动能动性是付出,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重视进行绩效评估而忽略调动能动性的原因。但绩效评估不是万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作评估的也是人,这样就难以保证他评估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另外,绩效评估对简单的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像一个工人砌砖的质量、钢筋绑扎的速度是很容易进行衡量和比较的。而对复杂的工作绩效评估就显得作用不大,比如解决一个工程难题,就很难用时间、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综上所述,人的控制不能生搬硬套,应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2.3.2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2.3.3机械使用的控制

机械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施工质量比人工施工大大提高且有保证,在工程上应大量采用机械化施工,这样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施工机械是一次性投资,使用期较长,属于较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施工机械管理的关键是在开工前对机械是购买、租赁或者继续使用原有机械进行评估。评估主要是经济指标,在评估时应充分核算各个方案在工程存续期所消耗的经济资源,从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

施工机械管理的另一个关键是保养。良好的保养是保证机械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同时还可以有效延长机械的使用期。制定保养计划时,应根据每部机械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养护方案,并规定专人负责。

3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验收合格后才开始竣工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正常的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尤其是现场签证、隐蔽验收记录等资料要齐全并随时整理。另外,尤其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应与建设、监理和设计单位保持良好和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4建设工程项目的保修

施工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并不是结束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还应负责在保修期内的保修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保修工作,首先,施工单位应与建设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制定严谨的保修条款,以分清双方责任;其次,不应针对某一个工程项目制定保修计划,应建立长效有用的工作机制,对所有施工项目系统进行保修工作。

5结语

总之,建设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进行项目的管理时应用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方法进行管理。建设工程项目又是一次性的,每个项目有雷同处也有区别,因此不是单靠某人或每一个人就能搞得好的,也不是这个工程做得好下一个工程就一定做得好,由此可见想做好每一个工程是非常困难的,只有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做好。

参考文献:

[1]张玉平.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质量验收实用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

篇5: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实施和管理是每项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核心, 本文对目前合同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工程实践, 就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有效途径做了初步地探索。

关键词: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管理;途径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 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 它是承包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最高准则,工程施工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履行合同内容, 因此, 做好施工合同管理工作, 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在工程建设领域内, 业主通过招标选择施工单位, 并和中标单位签订承包合同, 承包人通过履行施工合同来实现业主的投资意图。正确的合同管理在工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对三大控制(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 尤其是对投资控制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目前, 我国的工程施工合同本身还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 给施工合同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不少项目签订的承包合同非常简单, 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 使得不少合同不符合标准合同要求, 更不符合国际上通行的合同文本的要求;对一些重要的合同条款, 签约双方可能还有分歧,但在外界的压力下草率签订合同, 为日后产生合同纠纷埋下隐患。

其二, 签约的双方都不认真执行合同, 随意修改合同, 或违背合同规定, 或对合同规定打折扣。如发包方不按合同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工程款, 有的业主长期拖欠工程款;而承包方往往既不采取索赔措施, 也不敢擅自停工, 致使施工承包合同半用半废, 对合同双方都不能起到约束的作用。

其三,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产生合同纠纷时, 合同双方首先采用的解决方式不是按照国际惯例请监理工程师对争议做出公正的决定并执行这个决定, 而是想方设法用行政手段解决, 往往致使合同争议复杂化;其四, 业主对某些专业工程指定分包单位, 在管理和拨付进度款等方面均按指定分包商对待, 但要求总包单位和这些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在法律上, 这些分包单位是普通分包商, 对这些分包商出现的违反合同的行为, 总包单位难以约束。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建筑市场不断完善和规范, 合同

必将成为维系发、承包双方的重要法律依据, 因此必须加强施工承包合同的管理。笔者经过多年实践, 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

(1)应采用规范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文本。

建筑工程合同是一种双务有偿合同, 具有金额大、履约时间长、涉及面广等特点。《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合同文本内容全面、依据充分、定义严谨、格式合理, 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较强的适用性。采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规范文本, 有利于双方减少合同纠纷, 能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随着我国加入WTO, 建设单位和企业应尽快熟悉并适应国际工程管理的需要, 按国际惯例规范工程管理行为, 采用规范合同文本, 这对建筑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应注意的是, 订立合同时应对专用条款的签订, 根据建设条件和有关的法律法规认真斟酌, 这是订立合同的核心。

(2)要做好合同管理的基础工作。

合同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是了解国家政策和行业规定, 收集齐全设备和原材料的价格信息, 深入市场了解和具体项目相关的技术, 及时掌握参与工程建设各方的情况。这些工作是长期性的, 但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扎实的基础工作, 施工合同管理是不能成功的。

(3)把合同管理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

在建设领域内要进一步引入法制机制, 认真执行《招标投标法》和《合同法》等法律、法规, 对违反合同的行为, 不管他是合同的哪一方, 都应依法接受处罚, 从而把合同管理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在加强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实际做法

(1)合理进行分包。在签订主承包合同时, 要通盘考虑, 用分包方式把非自己专长的工程或风险大的工程部分分包出去, 使自己能集中精力做好总承包的合同管理工作, 并完成自己承担的主体工程部分的施工, 以确保整个工程项目按时保质地建成,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2)在施工“三控制”中首先要抓进度。在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中, 人们都熟知要抓好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成本管理。在这三控制中, 承包商在施工中尤应特别注意进度控制, 使施工进程严格地按计划进度进行, 防止工期延误。施工进度的管理, 其重要性不仅在于使工程项目按计划日期建成投产, 更在于它对施工质量和工程成本的严重影响。实践经验证明, 严重的工期延误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被动, 会导致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工程成本大量增加,甚至失控。

(3)学会使用“指定分包商”。“指定分包商”是现在工程承包施工实践中经常采用一种分包方式。

由于种种原因, 总包商对指定分包商应承担的责任往往和普通分包商同等对待, 造成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被动。

按照国际惯例, 在合同关系和合同责任方面,“指定分包商”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对于特定的工程部位由业主指定的分包商来完成, 当这个“指定分包商”没有完成合同义务时, 业主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总承包商不按时按量地向“指定分包商”支付他已从业主方面领到的工程款时, 业主可以直接地向“指定分包商”支付工程款;“指定分包商”所负责实施的工程部位, 其报价列入总承包商的报价书, 但此项款额由“暂定金额”项目支付。

由上述特点看, 如果“指定分包商”违约, 无论是施工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 或者施工期限落后于合同进度, 业主均负有推脱不开的责任, 总承包商可以摆脱合同责任。

在施工现场, 总包商感到最难以管理的就是“指定承包商”, 所以总包单位在签订承包合同时,对某些合同条文要参照国际惯例进行斟酌和签订;在合同执行过程中, 对一些根本没有能力完成分包任务的“指定分包商”, 要向业主要求更换, 以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目标。

(4)业主应该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的作用。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 有不少的业主不愿意在资金管理、进度管理等方面放权, 尤其是选定承包商和项目资金支配权大都牢牢掌握在业主手里, 把监理工程师视为监理员、质检员等, 不让他们控制管理工程项目的选择承包商、工程进度款审定等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是, 业主和承包单位不按合同履行双方的责任的情况在现场屡有发生。如果业主能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第三方的作用, 对规范合同双方的行为, 合理解决承包双方的合同纠纷会有积极的作用。

篇6:论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主要就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设工程在工程管理上的要求也日益规范化、系统化。其工程成本、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也需要不断改革和深化。当前,如何保证工程的质量将成为每一个工程质量监督者所应认真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新阶段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督效率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为了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针对近年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笔者就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准确定位,明确职责

每项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要认真做好“角色定位”使能力与岗位相配套,使岗位与责任相对接。质量监督工作的定位就是受政府委托,代表政府实施工程质量监督,是政府监管职能在工程质量管理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把好工程质量关的有效措施。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工程建设质量监管中的作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其实就是一项技术管理,而承担这项工作的监督人员就必须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

二、通过树立技术权威性,不断增强执法权威性

如何在监管工作岗位上树权威,有权威,体现权威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但更多时候,我们应该自己创造权威,只要工作职责履行的好,技术权威性高,我们的执法权威自然而然的就能得到增强。如何树立权威性呢?首先要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要切实抓好质量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使监管人员能熟练掌握标准和操作规程。要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规程、规范、标准的培训入手,提高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

我们不仅要面向监督层面和管理层面,更要面向一线操作层面,实现技术培训的制度化、培训内容的多样化,并采取定期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培训考核和现场检查相结合,集中培训、调研学习交流相结合,督促和引导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不断提高遵守有关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的自觉性,使他们明确各自在工程质量上应当承担的责任和行为规范,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不断夯实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常抓不懈,把质量监督技术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使我们的权威性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将得以进一步体现。

三、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完善管理工作制度

工程技术标准是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法规,必须认真执行。要继续分层次对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进行强制性标准的培训,进一步增强掌握标准、执行标准的能力。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理一起。对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厉查处。要把健全和完善建设各方主体工程质量技术保证体系作为强化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建立健全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技术管理控制机制,督促施工单位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和内部控制标准,使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在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基础上。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一流工程质量”为目标,以深化监督模式改革为主线,努力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技术水平,要科学把握和遵循工程质量监督技术管理工作规律,针对工程质量监督中的薄弱环节,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建设;要依靠

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工程质量持续稳步提高。

四、创新技术监管手段,改善监督方式方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强有力支持下,我们已由眼看、手摸、锤敲转变为运用现代科学仪器进行质量监管。我们要加快发展工程质量监督系统信息化建设,确保准确、及时、高效地提供信息服务,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强化工程质量信息和重大事项上报制度,是省建设厅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各地区的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和质量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要逐步健全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实现全省联网,通过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信息共享。

五、依靠科技进步,治理工程质量通病

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出台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办法和制度,要继续深化质量通病的综合治理。对住宅工程现场使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加强监督抽查,强化对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前的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工作的监督。要采取举办专题讲座,优化治理措施,列入巡查重点,强化工程监控,召开现场观摩会,采用现代技术,组织技术攻关等措施,通过工程质量过程监督和竣工验收备案把关等手段,治理工程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六、提高技术工作质量,确保工程验收资料的准确性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工程质量验收资料和工程检测报告全面记录了工程质量控制的全过程,也是明确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使工程质量具有溯源性的重要手段,是认定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强化对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采取有效措施规范质量检测行为,严肃查处出具虚假报告等不良行为,真正做到重要检测数据的自动采集,直接进入数据系统,减少人为因素,确保工程质量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查询检测结果,实施对检测行为的实时监督,进一步健全完善检测机构数

据库管理,将检测机构的不良行为记入数据库,定期公布并作为对检测机构考核的依据。

积极推广应用《建筑工程质量评价验收系统》软件,促进工程质量验收资料的规范化,要通过建立同步检查制,监督复核制,保证工程质量验收资料的准确性。要通过密码管理制、见证取样制、试件留置制、监督抽测制的行政措施和数据自动采集、检测系统软件的技术手段,使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验收资料中的复验报告和检测机构检测系统中的检测报告由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自动监控、自动比对,保证验收资料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七、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的管理

工程质量监督档案是质监事业发展的历史记录,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质量终生责任制中极其重要的详实记录,是工程质量优劣与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在建设施工、监理过程和质量监督中间检查、质量评定、工程缺陷责任期及竣工验收的重要资料。要从依法行政的高度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日常质监工作一并部署,一并落实。质监档案的开发利用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落脚点,边建档、边开发、边利用,努力服务于质量监督的中心工作。

要不断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为提高档案查找的效率,除编制文件档案归档目录、发文汇集、监督档案案卷目录、全引目录等检索工具外,要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逐步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建立起多途径、高效率的档案检索和查询体系。

八、重视工程质量投诉工作

工程质量投诉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加强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是建设领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按照国务院第431号令《信访条例》的规定,规范对工程质量投诉的处理,牢固树立为民着想的服务意识,督促责任单位妥善处理好质量缺陷,建立工程质量信用档案,将建设过程中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使用后投诉处理等情况进行记录并向社会公布,并将投诉处理和不良行为记录挂

钩,加大对不良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投诉

篇7: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2.1加强各方联络,认真落实工程进度

在工程进度管理中,设计方、施工方、投资方要随时进行沟通与交流,各方要及时了解工程的具体进展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必须马上研究对策和解决方案,严格保证工程的进度。

2.2要严格保证建筑材料的供应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都离不开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供应一旦出现问题,工程的进度就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按约定将自己所负责采购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及时运送到工程现场,并及时提供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检测报告等,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

2.3投资方要按时支付工程款

工程款是确保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正常运转的前提,如果出现资金流转不畅,必然导致无钱购买建筑材料、工人罢工等现象,施工就难以进行。所以,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投资方一定要按时支付工程款。

3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验收管理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验收是工程管理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可分为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等几类,

备考资料

3.1分项工程验收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验收中,一般分项工程由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并将验收记录提交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核查确认。对于重要的分项工程和关键部位的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3.2分部工程验收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常常需要分别承包给不同的部门来进行。分部工程一般是由施工单位各施工队组织有关人员在该分部工程所包含的分项工程验收的基础上,按分部工程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对于重要的和关键的分部工程,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组织验收。

3.3单位工程验收

篇8: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一、对建筑工程施工加强管理的意义

首先,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施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信誉, 甚至直接制约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并且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时所用的机械设备、技术等, 通常情况下, 需要借助良好的管理进一步推动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其次,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筑工程的样式日渐丰富, 同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另外, 外界的施工环境对施工的影响较为严重, 同时不同工序之间的相互衔接, 以及施工技术运用等, 都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所以, 必须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 加强施工各个环节的管理, 进而确保建筑施工工作的正常展开。

最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建筑行业得到广泛使用, 进一步增加了建筑施工的复杂程度, 进而要求建筑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强施工管理。

二、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需要对建筑工程加强施工管理, 在对建筑工程实施管理之前, 需要明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然后根据问题加强管理, 做到有的放矢。在我国,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 管理模式落后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由于管理模式落后, 导致建筑施工企业难以对施工项目进行自主式管理, 而项目承建人成为施工的管理者。而对于项目承建人来说, 一方面不能对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 另一方面施工安全文件也不能全面贯彻落实, 在这种情况下, 难以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2) 缺乏健全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

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 一些安全机构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同形同虚设, 一方面阻碍了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安全生产指标不能逐级落实。

(3) 施工企业没有高度重视安全生产

建筑施工企业在组织开展施工管理的过程中, 受自身发展水平的制约, 没有意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在施工现场, 没有保质保量地贯彻落实国家颁布实施的各项安全生产文件。

(4) 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施工企业在施工进度、投资、现场、团队等方面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导致现有的安全管理措施没有发挥作用, 进而对建筑施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1) 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创新管理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措施。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创新管理模式对建筑工程施工加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 借助信息化技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直到实现施工目标。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但是, 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调研, 制定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目标, 同时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提前制定出应对措施, 预防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最大限度地规避各种突发事故。

(2) 完善安全生产体系, 重视安全生产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需要完善安全生产体系, 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为此, 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 通过安全操作规程可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行进行有效控制, 避免出现伤亡事故, 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 同时这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在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的过程中, 需要遵守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的相关规定, 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确保安全操作规程的全面性和完善性。

(2) 建立和完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 机械设备是指建筑施工使用的运输、加工设备。在使用、操作这些机械设备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如果管理不当可能威胁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所以机械设备是安全管理的重点。按照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在施工中如果使用大型设备, 需要对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备案, 一方面遵守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 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定期安全检查、保养制度, 同时安排专人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 保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另外需要建立和完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3) 坚强施工管理

(1) 对施工进度加强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 对施工进度加强管理, 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编制工程内容、程序等, 同时将其付诸到实践工作中。在施工过程中, 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施工进度与施工计划保一致。如果两者出现差异, 需要按照施工计划, 调整施工进度, 同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确保工程项目完工。在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 需要监理工程师与管理部门进行相互配合, 采取措施控制施工进度。

(2) 对施工投资加强管理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投资进行管理, (1)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对施工现场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购置, 统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 (2) 确保项目投资构成的科学性、合理性, 对建筑工程各阶段的预算进行合理地编制。 (3) 对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项目投资进行合理控制, 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 按照批准的投资限额, 对实际投资进行合理分配, 确保投资效益最大化。

(3) 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 就是借助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协调、控制施工现场的人力、机械设备、原材料、施工环境和信息等各种要素, 在施工现场,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织和管控, 确保这些要素运行状态的良好性、有序性。

(4) 组织建立管理团队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来说, 建立一个专业化的施工管理团队, 提升建筑施工管理的专业化, 这是快速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同时可以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 施工管理的专业化是确保施工质量关键, 为此,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施工管理团队, 进一步贯彻实施管理制度。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管理时, 需要明确权责关系, 建立专业化的施工管理团队, 认真实施各项施工计划, 进而帮助施工企业实现管理目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 建筑工程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 需要按照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同时需要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制定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目标, 并采取科学方法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熊云.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管理问题研究——以某住宅建筑工程项目为例[D].南昌大学, 2014-05-01.

[2]马建梅.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子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3-04-01.

上一篇:控烟知识培训总结下一篇:党委换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