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草案)

2024-05-19

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草案)(精选6篇)

篇1: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草案)

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草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道路运输服务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客运

第三节 货运

第四节 相关业务

第三章 道路运输安全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提高道路运输服务水平,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以下简称客运)、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以下简称货运),以及场站经营、运输服务、机动车维修经营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等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活动。

公共电汽车客运和出租汽车客运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道路运输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遵循统筹规划、科学发展、节能环保、安全便捷的原则。

第四条 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为服务对象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第五条 本市道路运输管理应当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

第六条 本市应当统筹道路运输发展,逐步建立符合国家首都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功能的道路运输体系。

通过调整、优化基础设施结构、运输装备结构和运输服务结构,逐步实现客运的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以及与其他客运方式的一体化,货运的社会化、专业化和集约化。

第七条 本市应当完善道路运输标准体系和安全服务管理规范,建立道路运输信息化系统和共享平台,提高道路运输的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

第八条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市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市运输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市交通执法部门、区县运输管理部门(含机构)(以下统称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规划、公安、财政、税务、工商行政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对道路运输进行管理。

第九条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当共同组织编制本市交通发展规划,确定道路运输发展目标、重点项目及其保障措施等,并向社会公布。

市运输管理部门根据交通发展规划,制定道路运输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二章 道路运输服务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条 市运输管理部门应当收集、整理、更新道路运输管理和服务信息,并通过道路运输信息化系统和共享平台向社会发布。

第十一条 本市道路运输实行经营许可制度。

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

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做出的行政许可决定应当符合法定的条件、程序和期限,符合本市交通发展规划和绿色环保标准要求。

第十二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许可的范围或者事项从事经营活动,接受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二)制定并执行服务标准和规程、收费管理、安全行车等规章制度;

(三)对从业人员加强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四)使用符合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燃料消耗限值标准的营运车辆;

(五)运营中携带车辆营运证件、驾驶人员资格证件以及其他规定的证件;

(六)不得超载、超限运输;

(七)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价格管理的规定,明码标价,合理收取费用;

(八)使用由税务部门监制的道路运输专用发票,不得伪造、涂改、倒卖、转借和转让专用发票;

(九)对服务对象提出的服务质量问题及时调查处理;

(十)按照规定向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报送统计报表和信息。

第十三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对客运、货运驾驶人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等专业人员进行岗前专业技能培训;对持有外省市核发的从业资格证件的驾驶人员,应当进行本市道路交通状况、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通行规定等专项培训,并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领取本市驾驶人员信息卡。

第十四条 旅客、货主以及其他有关当事人对道路运输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向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投诉。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接到投诉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投诉人。

第十五条 对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服务质量、费用等纠纷,双方当事人可以申请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调解处理。

第二节 客运

第十六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保持车辆性能良好,服务设施齐全,不得擅自改装车辆。

(二)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保持车辆清洁、卫生。

(三)不得强迫旅客乘车;不得甩客或者转由他人运送。

(四)在车辆指定位置喷涂经营者名称或者标识,悬挂标志牌,放置服务监督卡片并张贴票价表。

(五)按照规定执行本市的班线客运统一售票制度,不得擅自在客运场站外组织客源。

(六)班线客运在许可的线路、场站内,按照核准的经营范围、班次和时间运营;不得站外上客或者沿途揽客。

(七)包车客运按照约定的起始地、目的地和线路运输;不得承运包车合同之外的旅客;不得变相从事班线客运。

(八)跨省市客运的运营线路一端在车籍所在地,但执行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下达的紧急包车任务的除外。

第十七条 班线客运经营者取得经营许可证后,应当向公众连续提供运输服务,并不得少于90日。

班线客运经营者停业或者歇业的,应当经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批准,并于停业、歇业之日前7日在班线线路各站发布公告。

第十八条 郊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市道路运输发展规划的要求,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班线客运场站建设和车辆投入的保障措施以及边远乡村班线客运的扶持政策。

享受公交政策的郊区客运经营者应当执行城市公共电、汽车的服务标准和票价政策;经许可机关同意,可以采取区域经营、循环运行、设置临时发车停靠点等方式运营。

第十九条 市运输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道路通行条件、客流分布、场站容量和公众出行需求,合理设置、调整班线线路的起止站和跨省市班线线路的中途停靠站,并在设置、调整之日前7日向社会发布公告。

第二十条 旅客应当持有效客票乘车,遵守乘车秩序,讲究文明卫生,不得携带国家规定的危险物品以及其他禁止携带的物品乘车。

第三节 货运

第二十一条 本市优先发展封闭、厢式、罐式货车运输和集装箱甩挂运输等专业化货运,鼓励货运、货运仓储、货运代理等行业向现代物流业发展。

第二十二条 市运输管理部门会同市商务、建设、农业、市政管理等相关部门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定期归集整理本市生产、生活等重要物资的货运需求信息并向社会公布,引导运输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发展。

第二十三条 本市城市中心区的货运实行夜运为主、昼运为辅的配送方式。市运输管理部门、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可以在城市中心区通行的运营车辆标准,确定可以全天通行的车辆的控制总量,并组织实施。可以全天通行的车辆应当符合专业化要求和绿色环保标准。

第二十四条 当维持城市正常运行所需物资的运输受到影响时,市运输管理部门可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运输保障措施,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配合并服从调度指挥。

第二十五条 货运经营者应当按照货物运输规则和作业规程受理、承运货物,遵守国家和本市禁运、限运、检疫控制进出境货物的管理规定,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运输中货物的脱落、扬撒或者泄漏。

货运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使用具有符合要求的密闭装置的车辆运输散装、流体货物;使用专用车辆运输集装箱、冷藏保鲜货物和危险货物。

第二十六条 外省市货运经营者在本市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超过1个月的,应当向经营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备案,并接受备案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在货运经营者的责任期间,货物发生灭失或者损坏的,货运经营者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节 相关业务

第二十八条 场站经营者应当维护场站内的市场秩序,与进入场站的道路运输经营者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不得允许非法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和车辆进入场站经营。

客运场站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在明显位置公示站内运营的客运线路及其运输班次、经停站点、到发时间、票价和投诉举报电话;货运场站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在明显位置公示站内运营的运输服务经营者名称、经营范围、位置平面图和投诉举报电话。

第二十九条 客运场站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制定客流高峰期间的备班运力储备计划和加班运营计划。加班车辆的技术等级应当符合运营班线的要求。

第三十条 从事道路运输货运代理的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税务登记手续,并持相关登记证件到所在地的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备案。国家另有规定的,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运输服务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服务规范:

(一)从事道路运输货运代理的,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提供相关代理服务;受理的业务交由具有合法资格的货物运输经营者承运。

(二)从事道路运输信息服务的,向服务对象提供及时、准确的货物运输信息。

(三)从事道路运输仓储理货的,按照货物的性质、保管条件和有效期限,对货物分类存放,妥善保管。

(四)从事道路运输搬运装卸的,按照搬运装卸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从事危险货物、大型物件等特种、专项货物的搬运装卸作业,使用专用搬运装卸工具和防护设备。

(五)从事道路运输客票代售的,公平售票,不得擅自提价,不得倒卖车票。

第三十二条 本市引导机动车维修服务站点的网络化建设,鼓励发展综合性和连锁经营的机动车维修企业。

第三十三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维修接待场所的醒目位置公示相关服务制度、服务项目、服务承诺、价格标准和投诉举报电话等。

(二)将维修项目及其工时定额、收费标准等服务信息录入本市道路运输信息系统,并保证信息真实、有效。

(三)按照公示的标准收取修理费,分项计算工时费、材料费并将结算票据和结算清单交付托修方。

(四)对机动车进行大修和二级维护的,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与托修方签订维修合同,并建立维修档案。

(五)按照机动车维修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维修车辆。

(六)执行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按照技术标准进行进厂、过程和竣工检验;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时,向托修方出具由出厂检验人员签发的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

(七)执行质量保证期制度。对保证期内发生的维修质量问题无偿返修;返修项目的质量保证期从返修的竣工出厂之日起计算;更换的配件存在质量问题的,其无偿返修责任不受质量保证期的限制。

机动车维修质量相关制度,由市运输管理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四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执行规定的机动车配件采购、检验、使用和公示制度,分别标识原厂配件、副厂配件和修复配件并明码标价,供托修方自主选择;更换下的配件、总成未经托修方同意,不得擅自处理。

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当对生产、销售的机动车配件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配件的行为。运输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有销售假冒伪劣配件行为的,应当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章 道路运输安全

第三十五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运营安全规定:

(一)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建立并使用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运营安全管理系统,并保证与本市道路运输信息共享平台的实时连通;

(二)运营里程在400公里以上的,配备两名或者两名以上驾驶员;

(三)驾驶员的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四)运营中保持车内通道的畅通,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随车运输行李的平稳和固定。

第三十六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运营安全规定:

(一)主要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经法定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二)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建立并使用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辆运营安全管理系统,并保证与本市道路运输信息共享平台的实时连通;

(三)按照公安机关依法批准的时间、路线、区域运输危险货物;

(四)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危险货物在存储、运输、装卸过程中丢失、燃烧、爆炸、辐射;

(五)定期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展安全评价,并向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报告评价结果。

第三十七条 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委托具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经营者运输危险货物,并向运输经营者说明危险货物的品名、性质、应急处置方法等情况。

危险货物托运人和发货人在交付危险货物前,应当查验、登记运输经营者、车辆和人员的资格证件。但购买家庭自用液化气、医用氧气的除外。

市运输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具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名录及其可以承运的危险货物种类等信息。

第三十八条 道路运输场站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一)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制定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并对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二)建立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三)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制定并执行防范和应急措施,对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设施明确安全责任人员。

(四)建立车辆安全检查制度。不得允许未经安全检查或者安全检查不合格、运营证件不齐全以及无效、超载、客货混装的运营车辆出场站。

(五)建立行包安全检查制度。客运场站按照规定配备安全检测仪器,对进入场站的行包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发现危险、违禁物品的,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六)设置覆盖场站所有区域的应急广播,并能够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播放。

第三十九条 客运场站候车大厅实际容纳的乘客人数不得超过设计容量。候车大厅内乘客人数接近设计容量或者人员相对聚集时,场站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疏散人员,确保安全。

候车大厅的安全出口、安全标志、标识的设置以及疏散门和疏散通道的宽度应当符合相关标准。

第四十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对废弃的机油、润滑油、制动液、维修油液以及其他危险废物进行归集、贮存,并交由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集中处置。

第四十一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依法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应急处置预案应当包括应急处置组织及职责、危险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救援预案的启动程序、紧急处置措施、救援组织的训练和演习,以及救援设备储备、经费保障等内容。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至少每半年演练1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做好记录。

第四十二条 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应当组织编制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运输保障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预案演练和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服从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的统一指挥。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参与预案演练和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道路运输经营者适当的补偿。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三条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道路运输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制止和纠正违法行为。

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公路交通检查站应当对过往的道路运输车辆实施监督检查。

第四十四条 道路运输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当着装上岗,出示执法证件,并保持仪容严整、举止得当、语言文明。

因查处道路运输违法行为确需向相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时,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检查中涉及经营者的商业秘密的信息和资料,道路运输管理人员应当予以保密。

第四十五条 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时,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道路运输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号码、通信地址和电子信箱。

第四十六条 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有权对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申诉或者检举。对于申诉或者检举,道路运输部门应当认真审查,发现错误的应当主动及时改正。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接到申诉或者检举的,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四十七条 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行对行政许可事项的监管职责,定期核对行政许可登记事项。对行政许可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依法及时变更;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吊销相应的行政许可;对自行终止经营或者具有其他法定注销情形的,注销相应的行政许可。

第四十八条 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或者车辆营运证件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可以暂扣其违法经营使用的车辆或者机具设备,并告知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理。

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对无正当理由逾期未接受处理且经公告三个月后仍不接受处理的,可以对暂扣的车辆和机具设备采取措施依法处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法定条件、程序和期限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的;

(三)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

(四)参与或者变相参与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

(五)索取、收受当事人及其家属的财物,或者牟取其他利益的;

(六)要求当事人承担非法定义务的;

(七)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查封、扣押、没收的财物的;

(八)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

(九)其他违法行为。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客运经营或者货运经营的,由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场站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由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200元的罚款:

(一)客运车辆在运营中未保持车内通道的畅通,或者未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随车运输行李的平稳和固定的;

(二)客运、货运车辆不按规定携带车辆营运证件的;

(三)专业人员在运营中未携带专业资格证件的;

(四)未按照规定报送统计报表的。

第五十三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000元的罚款:

(一)班线客运经营者未在停业或者歇业之日前7日连续在运输沿线各站发布公告的;

(二)外省市货运经营者在本市从事运输经营活动超过1个月,未向经营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备案的;

(三)货运代理经营者未按照规定向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备案的;

(四)未对专业人员进行岗前专业技能培训或者安排培训不合格的专业人员上岗的。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客运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严重影响客运市场秩序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

(一)强迫旅客乘车、甩客或者转由他人运送的;

(二)班线客运经营者违反统一售票制度擅自在站外组织客源的;

(三)班线客运经营者不按照许可的线路、场站或者核准的经营范围、班次和时间运营的;

(四)班线客运经营者站外上客或者沿途揽客的;

(五)班线客运经营者未经批准擅自停业或者歇业的;

(六)包车客运经营者承运包车合同之外的旅客的;

(七)跨省市客运的运营线路一端不在车籍所在地的。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道路运输场站经营者允许非法的道路运输经营者或者车辆进站从事经营活动的,由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道路运输场站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3000元的罚款:

(一)客运、货运场站经营者未按照本条例规定公示的;

(二)客运场站经营者未按照规定制定客流高峰期间的备班运力储备计划和加班运营计划的;

(三)客运场站经营者安排的加班车辆的技术等级不符合运营班线要求的。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出具虚假的机动车维修合格证的,由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3000元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其经营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八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严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由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处5日以上15日以下的停业整顿:

(一)未按照规定执行机动车配件采购、检验、使用和公示制度的;

(二)未按照规定分项计算工时费、材料费或者将结算清单交付托修方的。

第五十九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违反本条例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的,由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车辆或者其他设施、设备停止使用;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依法吊销相应的行政许可。

第六十条 经许可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在停业整顿期间仍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由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按照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十一条 违反道路运输管理规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可以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他可以依法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应当予以处理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六十三条 从事机动车驾驶培训经营的,适用国家和本市有关的规定。从事非经营性危险货物运输的,适用国家和本市有关经营性危险货物运输的规定。

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1997年7月18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5月18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修正案》第一次修订,根据2002年3月29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修正案》第二次修订的《北京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篇2: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草案)

关于《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的说明

——2015年1月25日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柳纪纲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大常委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关于《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的说明。

一、立法背景

(一)人口老龄化形势迅猛发展,养老服务需求旺盛

我市比全国提前9年,于199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底,本市常住老年人口292.9万;户籍老年人口279.3万,占全市户籍人口1316.3万的21.2%,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47.4万,失能老人约45万,空巢老人约占老年人口的一半。本市老年人口正在以每天400人、每年15万人左右的规模和年均6%的速度增长,2014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超过300万,预计2020年将超过400万,人口老龄化压力巨大。

(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居家养老服务迫切需要立法

家庭养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人因为求学、工作和婚姻等原因,与老年人分开居住和生活已成为普遍现象。同时,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增加,导致青年一代对年长一代的照顾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亟需一个完善的社会服务系统来支持。

居家养老是我市普遍的养老方式。我市90%的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6%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前两者合称为居家养老。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本市居家养老服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社区服务设施短缺,服务项目和服务能力不足,养老服务人才匮乏等,养老服务需求大量增加与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老年人在养老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地方性法规来推动、促进和保障。基于上位法已经对老年人权益保障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市人大常委会经过立法论证,审慎研究,决定不再制定“大而全”的实施办法,而是要针对我市96%的老年人面临的比较突出的居家养老服务问题,按照“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的工作原则,制定《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以解决居住在家的老年人遇到的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特别是在用餐、医疗卫生、家庭护理和紧急救援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对于养老方面的其他问题,去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办理议案进行了推动。

制定《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是满足广大老年人和全社会的热切期盼,是对代表议案和建议的积极回应,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要。该项法规的制定也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指导思想,符合每项立法都应回应特定问题,法律本身应该是单纯系统,这样更有利于对事实进行清晰的规范的立法思路。

二、立法过程

该项法规的制定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市人大牵头起草

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主任会议讨论决定了法规起草工作方案,决定成立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和起草工作组,领导小组由市人大、市政府主管领导担任,工作组由市人大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

起草工作组根据代表和各方意见、建议收集整理了立法涉及到的诸多问题;组织人大代表、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和研讨座谈;对重要规定和条款,与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充分协商,并就草案重要问题与全国人大进行沟通;对重要制度委托专家进行了设计修改。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小组召开过多次协调会,对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证,形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法规草案形成后,起草工作组先后征求了养老议案建议领衔代表、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市政府有关部门、市政协委员、各区县人大常委会和社会公众的意见,根据征求到的各个方面意见,对法规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内务司法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法规草案和说明,进入常委会审议阶段。

第二阶段:市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

市人大常委会分别于7月、9月、11月对法规草案进行了三次审议。在审议过程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提出了很多很好的修改意见。针对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工作机构进行了多次调研论证,召开各类座谈会、论证会20多次,并到部分区县开展了实地调研。

在这期间,市人大常委会重视发挥代表作用,通过常委会网站代表服务平台征求意见,并利用代表团年中活动、市人大代表联系区县代表和群众制度、大会前代表活动三次征求代表意见,还分别到7个区县召开市人大代表座谈会,直接听取意见。

在这个阶段,市委决定将法规草案交由市政协协商。工作机构参加了市政协组织的立法协商专家组座谈会,并对市委批转的政协立法协商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

在条例审议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和主任专题会议对法规草案的内容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根据市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政协委员及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对条例的内容、结构和具体表述进行过反复研究和讨论,吸收采纳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条例的规定不断完善。

第三阶段:向市委汇报

在制定条例的过程中,坚持了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法规草案在三审前,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市委常委会进行了全面汇报,市委常委会对立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具体条款和制度安排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同意修改完善后提交市人代会审议。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2014年11月28日,在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法规草案,会后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方面的意见对条例草案又作了完善性修改。

这部条例的制定过程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认真贯彻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推进立法精细化,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的精神。二是充分发挥了市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在立法工作中,市政府主管领导和多个有关部门都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具体措施,使立法过程成为了推动工作的过程,也是各部门沟通协调的过程。三是坚持了民主立法,在立法过程中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多次征求全体市人大代表的意见,发挥了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四是将立法工作与代表工作相结合,落实了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很多代表都密切联系群众,把群众的意见反映到法规中来,使之有了广泛的民意基础。

三、草案的主要内容

草案共二十条,不分章节,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确立了本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模式(第一条、第二条);第二部分规范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要求和内容(第三条);第三部分明确了居家养老服务中相关主体的责任(第四条至第八条);第四部分确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的系列保障制度(第九条至第十六条);第五部分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社区养老设施的管理者、使用者等主体的法律责任(第十七条至第十九条)。

(一)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模式

草案第一条开宗明义,明确了立法目的即“为了满足居住在家老年人的社会化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的质量。”

草案第二条明确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模式和基础性地位,表述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基础,在政府主导下,以城乡社区为依托,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志愿者提供公益互助服务,满足居住在家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养老服务模式。”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要求和内容

老年人由于所处的年龄阶段、身体健康程度和生活状况等情况不同,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多种多样。草案第三条对相关主体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规定“应当以居住在家老年人的社会化服务需求为导向,坚持自愿选择、就近便利、安全优质、价格合理的原则”,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同时,为了满足绝大多数居家老年人的普遍需求,草案第三条第一项至第八项对居家老年人最为关心的基本服务内容作出了指引性规定。

(三)居家养老服务中相关主体的责任

1.家庭责任。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家庭仍是养老的基础,“孝亲敬老”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居家养老的重要保证。因此草案第四条规定了家庭责任,明确“老年人的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扶养义务的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需要由社会提供服务的,老年人家庭根据服务项目的性质和数量,承担相应费用。”这条规定,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政府职责。政府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在居家养老服务中起主导作用。草案第五条对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职责作了相应规定,列举了在制定规划、资金保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设施配置、产业培育、政策支持、标准制定、市场监管、信息网络建设及统筹协调等方面的主要职责,同时还规定了各级老龄工作机构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有关部门落实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责任。

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基层政府负有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职责。草案第六条列举了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探索建立为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责任。

3.社区服务。社区是居家养老的依托。草案第七条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开展居民信息自愿登记、反映老年人服务需求和意见、协助政府监督,以及组织开展互助养老、志愿服务、低龄老年人帮扶高龄老年人和组织文化娱乐、体育活动。这条规定,贯彻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精神。

4.社会化服务。专业化服务是居家养老的发展方向。企业和社会组织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力量,但目前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渠道不畅、缺少场地、经营困难等问题。因此,培育发展市场至关重要,关键是要由政府出台优惠政策,营造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的发展环境,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兴建养老设施,对政府配置的养老设施进行运营,政府都应给予政策扶持。同时,政府可以根据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需要,通过签约、购买服务等方式确定服务商和服务单位。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执行政府制定的服务规范、标准,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并应当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草案第八条对以上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

(四)居家养老服务系列保障制度

1.养老设施保障。目前本市多数社区建有养老设施,并开展日间照料、用餐等服务,但场所小、设施和服务项目不全,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2014年3月,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该文件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结近年来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经验教训,适当提高了居住区养老设施的配置标准,并对建设资金渠道、主体责任等相关内容都作了详细规定。为了兼顾草案的明确和简洁,草案第九条对托老所和老年活动场站的规划建设、配置标准、资金筹措、移交方式和运营监管等内容作了指向性、衔接性的表述;对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提出了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并明确了老旧小区配置的具体措施。草案第十条对鼓励利用社会资源促进社区养老设施配置作了规定。

2.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草案第十一条对当前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了规定,明确“本市应当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逐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

3.医疗卫生制度。医疗卫生是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内容。老年人对社区医疗、康复护理服务的需求突出。草案第十二条对政府投资兴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的服务作了规定,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免费体检、对老年人常见病和慢性病进行综合管理、开展服务指导、为老年人提供优先就诊和与其他医疗机构双向转诊、根据需要与社区托老所开展合作,为老年人提供签约式医疗卫生服务等。

目前,社区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品种还不能充分满足群众需要。在调研中了解到,北京市社区用药品种已经高于国家规定,但老年人仍然感觉不方便,原因一是出于用药安全考虑,一些药品只能在大医院使用;二是社区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配备使用药品具体品种、规格不同;三是社区医疗机构很多还不具备储存大量药物的条件。2013年和2014年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为包括基本医疗、康复、保健在内的六位一体的服务,并提出要对“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用药制度”等进行综合改革,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根据医改精神,草案第十三条对社区用药的保障作出了规范,规定“市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等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社区用药报销政策,按照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改革、完善基层用药制度,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配备,为老年人在社区治疗常见病、慢性病用药提供方便。”

4.长期护理保障制度。长期护理对失能老年人是不可或缺的养老照料方式。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有明确要求。但目前这个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按照立法引领和推动改革的精神,草案第十四条规定了“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障,政府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投保人给予适当补贴。”

5.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补贴制度。低收入、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是居家老年人中最为困难的,完善对这个群体的保障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鉴于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保障已有明确规定,老年人也包括在其中,草案未再重复已有规定,在草案第十五条作了制度衔接,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评估制度。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家庭经济情况、身体状况、养老服务需求进行评估;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低收入、失能、失独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给予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进行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根据需要配备生活辅助器具。”

6.人才保障。居家养老服务迫切需要人才队伍的支撑,急需政府和社会共同培养。因此,草案第十六条规定了政府应当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推进职业教育,完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同时规定,从事养老服务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当吸纳专业人才,并对从事养老服务的员工进行培训。

(五)法律责任

条例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相关的法律责任作了规定,以保障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到位。为此,草案第十七条明确了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监察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建立相应责任追究制度。草案第十八条、第十九条针对社区养老设施的管理者、使用者擅自改变政府投资或者资助建设、配置的养老设施功能和用途,享受政府补贴或者政策优惠的养老服务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没有履行相应义务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强化责任落实,保障法规实施的有效性、权威性。

四、草案的特点

一是具有引领性和推动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并要求立法要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当前社会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但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基础还不是很充实,因此草案还不能规定得非常具体。立法的着力点是在党的领导下,构建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其他社会组织为辅助的,开放的、融合的、互补的、协调的养老服务的基本制度框架。

二是具有创新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加快和保障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出了要求。草案力求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力求探索出在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合作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此外,草案中的一些重要制度也都体现创新性的要求,比如:引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更好地发挥自治功能,把协助政府落实居家养老服务和开展自治活动对接起来,实现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长期护理保险,政府制定政策并给予投保人适当补贴;强化人才保障措施,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等。

三是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由于养老事业和产业还处在发展阶段,目前的草案还达不到十分完善的程度,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出台这部法规仍具有一定的探索性,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草案中的各项制度安排,还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政策、规范和标准来支撑,比如在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完善扶持政策和市场监督机制、引导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目前政府和有关部门正在根据本条例的要求,准备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另外,落实条例涉及众多政府部门,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统筹机制都需要在政府内部加以明确并根据实践的需要进行调整。

篇3:《畜禽屠宰管理条例(草案)》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屠宰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畜禽, 是指猪、牛、羊、鸡。

本条例所称畜禽产品, 是指畜禽屠宰后未经加工的肉、脂、脏器、血液、骨、头、蹄、皮。

第三条国家实行畜禽定点屠宰制度。

未经定点,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畜禽屠宰活动, 但农村地区不以销售为目的、仅供家庭成员食用的自宰自食行为除外。

在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 可以设置仅限于向本地市场供应畜禽产品的小型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 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禽屠宰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畜禽屠宰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加强畜禽屠宰监督管理能力建设, 为畜禽屠宰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第五条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畜禽屠宰的行业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屠宰的行业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屠宰活动的监督执法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环境保护、公安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畜禽屠宰活动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家根据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规模、生产和技术条件以及质量安全管理状况, 推行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分级管理制度, 鼓励、引导、扶持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 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应当对畜禽屠宰活动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负责, 是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应当符合良好生产管理规范, 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 建立畜禽收购、屠宰、加工、贮存、运输等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第九条国家支持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技术创新, 促进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信息化发展。

国家鼓励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实行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

第十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可以依法自愿成立行业协会, 为成员提供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 加强行业自律, 推动行业诚信建设, 维护成员和行业利益。

第十一条对在畜禽屠宰管理和屠宰技术研究、推广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设立

第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 按照合理布局、适当集中、有利流通、方便群众的原则,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设置规划, 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三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二) 依法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

(三) 有水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水源条件;

(四) 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待宰间、屠宰间、急宰间、检验室以及畜禽屠宰设备和运载工具;

(五) 有依法取得健康证明、符合岗位要求的屠宰技术人员;

(六) 有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规定条件、经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兽医食品卫生检验员;

(七) 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检验设备、消毒设施和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

(八) 具备病害畜禽及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设施。

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所列条件应当与屠宰规模相适应。

第十四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根据设置规划, 组织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查, 经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意见后, 确定并颁发畜禽定点屠宰证书和畜禽定点屠宰标志牌。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其确定的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布, 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五条小型畜禽定点屠宰场点应当具备与其屠宰规模、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相适应的条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小型畜禽定点屠宰场点进行综合治理, 加强服务和统一规划, 改善生产经营环境, 鼓励和支持其改进生产经营条件。

第十六条畜禽定点屠宰证书应当载明屠宰厂 (场) 名称、地点, 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变更屠宰厂 (场) 地点的, 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 重新申请畜禽定点屠宰证书, 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 (负责人) 的, 应当在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后十五个工作日内, 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七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应当将畜禽定点屠宰标志牌悬挂于厂区的显著位置。

畜禽定点屠宰证书和畜禽定点屠宰标志牌不得出租、出借、转让、伪造或者变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违法取得的畜禽定点屠宰证书和畜禽定点屠宰标志牌。

第三章畜禽屠宰

第十八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应当按照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制定的畜禽屠宰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

第十九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屠宰畜禽, 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畜禽屠宰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

鼓励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采用符合动物福利要求的屠宰方式。

第二十条进入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屠宰的畜禽应当附有动物检疫证明, 并佩带畜禽标识。

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应当建立畜禽进厂查验登记制度, 查验动物检疫证明、畜禽标识, 并按照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如实记录查验结果。

第二十一条禁止屠宰下列畜禽

(一) 未附有动物检疫证明、佩戴畜禽标识的;

(二) 在用药期、休药期内的;

(三) 使用有休药期规定的兽药, 未提供准确、真实的用药记录的;

(四) 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五) 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六) 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

(七) 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

(八) 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

第二十二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以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畜禽、畜禽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未经定点从事畜禽屠宰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畜禽屠宰场所或者畜禽产品贮存设施, 不得为对畜禽、畜禽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场所。

第二十三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对未能及时销售或者及时出厂 (场) 的畜禽产品, 应当采取冷冻或者冷藏等必要措施予以保存。

第二十四条国家鼓励畜禽骨、血及脏器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第二十五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病害畜禽及畜禽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的费用和损失, 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 由国家财政予以适当补助。

第二十六条国家建立畜禽屠宰统计监测制度。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应当按照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及时报送畜禽收购、屠宰、销售等相关信息。

第四章兽医食品卫生检验

第二十七条国家实行畜禽屠宰兽医食品卫生检验制度, 对屠宰畜禽产品的肉品品质、动物疫病状况、有毒有害物质等进行检验。

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对屠宰畜禽及其产品的兽医食品卫生状况进行风险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调整兽医食品卫生检验项目和检验规程。

第二十八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应当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派驻的官方兽医的监督下, 按照国家兽医食品卫生检验项目和检验规程, 对屠宰畜禽实施兽医食品卫生检验, 并如实记录兽医食品卫生检验过程和结果。经检验合格的, 加盖兽医食品卫生检验合格验讫印章或者附具兽医食品卫生检验合格标志, 检验不合格的, 按照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

小型畜禽定点屠宰场点可以委托兽医食品卫生检验员具体实施兽医食品卫生检验。

第二十九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应当结合日常监管、抽样监测, 查验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兽医食品卫生检验记录, 必要时采取采样、抽检或者复检等措施, 对兽医食品卫生检验过程和结果予以确认。确认合格的, 出具兽医食品卫生检验证书, 确认不合格的, 监督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按照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畜禽产品未经兽医食品卫生检验、经兽医食品卫生检验未经确认或者经检验确认不合格的, 不得出厂 (场) 。

第三十一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应当建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如实记录其屠宰的畜禽来源、畜禽产品流向、兽医食品卫生检验和无害化处理等内容。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鼓励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采用信息技术, 建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第三十二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发现其畜禽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可能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 应当立即停止生产, 通知销售者和消费者, 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畜禽产品, 并记录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对召回的畜禽产品应当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 防止该畜禽产品再次流入市场。

第三十三条从事畜禽产品销售、肉食品生产加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餐饮服务经营者、集体伙食单位销售、使用的畜禽产品, 应当经兽医食品卫生检验合格。

第三十四条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限制外地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经兽医食品卫生检验合格的畜禽产品进入本地市场。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根据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结果和不同规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等, 确定畜禽屠宰监督管理的重点、方式和频次, 实施风险分级管理。

第三十六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对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是否符合畜禽屠宰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 并按照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公布检查结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屠宰环节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年度抽检计划, 并组织实施。

第三十七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对畜禽屠宰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 进入畜禽屠宰等有关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二) 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

(三) 查阅、复制有关记录、票据以及其他资料;

(四) 对畜禽、畜禽产品按照规定采样、留验、抽检;

(五) 对监督抽检过程中发现的含有或者疑似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畜禽、畜禽产品采取查封、扣押措施;

(六) 对与违法畜禽屠宰活动有关的场所、设施、畜禽、畜禽产品以及屠宰工具和设备进行查封、扣押和处理。

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不得拒绝、阻挠。

第三十八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应当在每年年底前将上一年的畜禽屠宰情况和兽医食品卫生检验制度执行情况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第三十九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不再具备本条例规定条件的, 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 逾期仍达不到本条例规定条件的, 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收回并注销畜禽定点屠宰证书。

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连续停业两年以上的, 或连续两年未按规定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畜禽屠宰情况和兽医食品卫生检验制度执行情况的, 由发证机关收回、注销畜禽定点屠宰证书。

第四十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发现畜禽屠宰行为涉嫌犯罪的, 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在侦办畜禽屠宰案件过程中认为没有犯罪事实, 或者犯罪事实轻微, 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但依法应予行政处罚的, 应当及时移送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公安机关在侦办畜禽屠宰案件过程中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给予检验、鉴定、认定等协助的,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 责令改正, 通报批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二条未经定点从事畜禽屠宰活动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没收畜禽、畜禽产品、屠宰工具和设备以及违法所得, 畜禽、畜禽产品的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 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 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使用违法获取的畜禽定点屠宰证书和畜禽定点屠宰标志牌的, 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出租、出借、转让、伪造或者变造畜禽定点屠宰证书和畜禽定点屠宰标志牌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出租、出借、转让的, 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吊销其畜禽定点屠宰证书。

第四十三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限期改正, 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逾期不改正的, 责令停业整顿, 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 屠宰畜禽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的;

(二) 未如实记录其屠宰的畜禽来源和畜禽产品流向的;

(三) 未执行兽医食品卫生检验制度的;

(四) 对经兽医食品卫生检验不合格的畜禽产品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并如实记录处理情况的;

(五) 未按规定报告畜禽收购、屠宰、销售等相关信息的。

第四十四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出厂 (场) 未经兽医食品卫生检验、经兽医食品卫生检验未经确认或者经检验确认不合格的畜禽产品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停业整顿, 没收畜禽产品和违法所得, 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 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 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 并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 由原发证机关吊销畜禽定点屠宰证书。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 屠宰畜禽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没收畜禽、畜禽产品以及违法所得, 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 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 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 由原发证机关吊销畜禽定点屠宰证书。

第四十六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对畜禽、畜禽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没收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畜禽、畜禽产品、注水工具和设备以及违法所得, 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 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 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 并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 由原发证机关吊销畜禽定点屠宰证书。

第四十七条为未经定点违法从事畜禽屠宰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畜禽屠宰场所或者畜禽产品贮存设施, 或者为对畜禽、畜禽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场所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发现其畜禽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可能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 没有采取停止生产、召回措施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召回产品, 停止生产, 处货值金额三倍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 由原发证机关吊销畜禽定点屠宰证书。

第四十九条从事畜禽产品经营、贮存、肉食品生产加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餐饮服务经营者、集体伙食单位, 经营、贮存、使用未经兽医食品卫生检验、经兽医食品卫生检验未经确认或者经检验确认不合格的畜禽产品的, 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依据职责, 没收尚未销售、使用的相关畜禽产品以及违法所得, 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 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 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 并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 由原发证 (照) 机关吊销有关证照。

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条例, 被吊销畜禽定点屠宰证书的, 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畜禽屠宰活动,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终身不得从事畜禽屠宰活动。

第五十二条本条例规定的货值金额按照同类检验合格的畜禽、畜禽产品的市场价格计算。

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参照本条例规定, 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制定其他畜禽的屠宰管理办法。

第五十四条从事清真畜禽屠宰活动的, 除应当符合本条例的规定外, 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清真食品管理的规定和少数民族食用清真食品的习俗。

第五十五条本条例施行前设立的生猪定点屠宰厂 (场) , 应当在两年内达到本条例规定的条件。逾期未达到规定条件的, 由原发证机关予以取缔。

牛、羊、鸡定点屠宰的具体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确定。

篇4: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草案)

受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托,现就《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制定本条例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节能降耗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需要。我省建筑总量大,每年新增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建材生产和建筑建造、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已占全社会总耗能量的40%左右,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相对于传统建筑,目前绿色建筑平均节能率达65%,建造成本只增加1%左右,还显著改善建筑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发展绿色建筑既有利于降低能耗,又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二是转型升级和建筑产业发展的需要。建筑业又是我省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增加值已占全省GDP总量的6.1%,对地方财政贡献率已达12%。发展绿色建筑有利于推动相关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与产品更新换代,引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而拉动有效投资,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建筑产业更高水平地发展。三是法制建设和落实决策部署的需要。我省自2007年颁布实施《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以来,累计建成节能建筑5.6亿平方米,形成了年节约标准煤776万吨的能力,特别是自2014年全面执行《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331092-2013)以来,建成绿色建筑1.2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工作已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近年来,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相继出台,国务院发布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省委在生态文明、“两美”浙江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等决策部署中,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现有的政府规章已不相适应。加快我省建筑节能立法,并将其上升为绿色建筑条例,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也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二、起草过程

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绿色建筑立法列入条件成熟提请审议的立法预备项目,并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健全人大主导立法工作机制的精神,确定由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提请审议。环资委贯彻实施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牵头成立立法起草小组,由法工委、建设厅等部门和省人大代表、立法领域有关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积极开展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形成后,起草小组先后征求了立法领域专家学者、各地建筑节能负责部门、有关建设单位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还赴广东等地进行学习考察,赴省内各市(县)进行调研;同时,在浙江人大门户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又书面征求省政府领导意见。在综合各方情况和反复研究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条例草案。环资委认为,出台该条例条件已基本成熟,现提请本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条例草案分为总则、规划与建设、运营与改造、技术与应用、引导与激励、法律责任、附则等七章,共五十二条。

(一)关于条例名称及适用范围。在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中,该法规的名称为《浙江省建筑节能条例》。环资委认为,绿色建筑比节能建筑内涵更丰富、范围更广,在以节能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还涵盖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方面,更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目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绿色建筑发展也处于领先地位,将立法规范范围从建筑节能拓展到绿色建筑,更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能发挥立法的引领作用。基于上述情况,将条例草案名称更改为《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同时,进一步拓展条例适用范围,除沿用《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对民用建筑的的限定外,草案第二条第三款规定,还适用于“工业用地范围内用于办公、生活服务等用途的建筑”。

(二)关于绿色建筑等级。为了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草案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在第五条将绿色建筑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制定不同等级技术标准进行管理,并确立分类递进和分区递进的绿色建筑实施机制。一方面,草案第六条、第二十条规定,全省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大规模改建民用建筑应当最低按一星级进行建设,其中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最低按二星级进行建设;另一方面,草案第九条授权市、县人民政府可以确定高于全省一般要求的绿色建筑等级,促进相对发达地区发展高等级绿色建筑。此外,草案第十至十二条还要求在建设项目可研及其批准、土地出让、委托设计等活动中,应当明确绿色建筑等级要求。

(三)关于绿色节能评估。节能评估和审查是节约能源法设定的一项行政许可事项。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草案未增加新的行政许可环节,在第十四条适度扩充了绿色方面的评估审查内容,并将法律规定的按年综合能耗实行分类管理换算为按相应建筑面积进行分类管理。第十五条规定,新建民用建筑项目办理规划报批时,应当向城乡规划或建设主管部门报送节能评估文件,办理节能审查,对不符合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的,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时,草案第十六至十八条对图审、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落实节能审查意见作出规定,第十九条对出具验收能效测评报告的第三方机构作出规定,建立建设全过程闭合监管机制。

(四)关于运营节能监管。绿色建筑运营阶段的用能管理是实现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条例草案建立绿色建筑运行能耗监管体系,强化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双方的责任义务。草案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总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其他公共建筑,建设单位应当安装用能分项计量及数据采集传输装置”。第二十五、二十六条规定,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公共建筑运行能耗监管信息系统、建筑能耗统计制度,并向社会公布统计结果。在此基础上,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超过能耗限额标准的公共建筑实行惩罚性电价政策,实现利用价格杠杆推动既有高耗能公共建筑进行绿色改造的目的。

(五)关于绿色技术应用。绿色技术是绿色建筑的核心。条例草案第二十九条结合我省实际,确定了“推广应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雨水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余热利用和生态白蚁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的路线。第三十一条规定城镇土地开发应当推广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第三十三条规定新建民用建筑按标准强制利用可再生能源,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第三十五条规定新建保障性住房实行全装修,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第三十七条规定公共建筑应当推广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六)关于扶持激励政策。为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刚性规定的基础上,条例草案第四十条制定了五条激励政策,主要有:因采用墙体保温增加的建筑面积不纳入建筑容积率核算;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能可以申请项目资金补助;地源(水源)热泵系统执行居民峰谷分时电价,并按照实际消耗地表水量计收水资源费;购买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可以上浮。第四十二、四十四条还规定自身光伏发电量可以抵扣建筑能耗,合同能源管理节约的能耗资金财政部门不予核减。这一系列激励政策可有效调动绿色建筑开发、建设、使用等主体的积极性,有助于推广绿色技术应用,引导绿色建筑快速发展。

此外,条例草案对上位法设定的行政机关法律责任等进行了细化和补充,以利于实际操作,还对创设的第三方评估、运行能耗监管等制度规范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篇5: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草案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立法依据】为保证土地复垦的有效实施,根据《土地复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历史遗留】条例第三条规定的历史遗留损毁土地,是指:

(一)土地复垦义务人灭失的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

(二)《土地复垦规定》颁布实施以前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

第三条

【复垦原则】土地复垦应当坚持耕地优先。生产建设活动损毁耕地以及临时占用耕地造成损毁的,能复垦为耕地的,应当复垦为耕地;损毁其他土地的,也应当优先复垦为耕地。

第四条

【管理机构】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土地复垦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铁路、交通、水利、环保、能源、农业、林业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和行业指导监督。

第二章 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的复垦

第五条

【编制方案】符合条例第十条规定情形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在办理建设用地申请或者采矿权申请手续时,依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组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随有关报批材料报送有审查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第六条

【方案格式】土地复垦方案分为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和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损毁土地10亩以下的生产建设项目应当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其他生产建设项目应当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第七条

【方案要求】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生产建设周期长、需要分阶段实施土地复垦的生产建设项目,应当在土地复垦方案中,原则上以五年为一个阶段,编制阶段土地复垦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二)跨县域的生产建设项目,不分阶段进行土地复垦的,应当在土地复垦方案中附以县为单位的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分阶段进行土地复垦的,应当附以县为单位的阶段土地复垦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三)阶段土地复垦计划和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应当明确阶段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位置、主要措施、投资概算、工程规划设计,并按年度分解土地复垦任务及费用安排。

第八条

【审查内容】土地复垦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审查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方可通过审查:

(一)土地利用现状准确;

(二)损毁土地的分析预测科学;

(三)土地复垦目标、任务和工程布局合理;

(四)土地复垦利用方向合理;

(五)土地复垦标准和措施符合实际;

(六)土地复垦费用测算充足且计提与使用方案清晰;

(七)土地复垦计划安排科学;

(八)土地复垦保障措施可行;

(九)土地复垦方案已经征求意见并采纳合理建议;

(十)属于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情形的,附有土地复垦阶段计划、年度实施计划或者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在土地复垦阶段划定、工程布局、费用安排、工程措施等方面与土地复垦方案统筹一致。

第九条

【审查意见】有审查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受理土地复垦方案审查申请后,应当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在三十日内完成审查工作。专家论证时间不计入审查时间。土地复垦方案通过审查的,有审查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向土地复垦义务人出具土地复垦方案审查意见书。土地复垦方案审查意见书应当包含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有关内容。土地复垦方案未通过审查的,有审查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书面告知土地复垦义务人。

第十条

【补充编制方案】条例施行前已经办理建设用地手续或者领取采矿许可证,条例施行后继续从事生产建设活动造成土地损毁的,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两年内完成土地复垦方案的补充编制工作,报有审查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生产建设周期少于两年的建设项目,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在建设活动结束前三个月完成土地复垦方案的补充编制工作,报有审查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第十一条

【重新编制方案】土地复垦义务人因生产建设项目的用地位置、规模等发生变化,或者因情况变化需要新临时占用土地,以及采矿权发生扩界变更等重大内容调整的,应当在三个月内重新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原审查机关审查。

第十二条

【保障措施】土地复垦义务人不按照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的,依照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在申请新的建设用地时,有审查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得通过审查;在申请新的采矿许可证或者申请采矿许可证延续、变更、注销时,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得批准。

第十三条

【规划设计】土地复垦义务人在实施土地复垦工程前,应当依据审查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进行土地复垦规划设计,落实土地复垦预算,报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复垦帐户】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与损毁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双方约定的银行设立土地复垦费用专门账户,足额计提土地复垦费用。土地复垦义务人计提的土地复垦费用,归土地复垦义务人所有。

采矿生产建设项目按照有关规定缴纳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中已经包含了土地复垦费用的,土地复垦义务人不再计提土地复垦费用。

第十五条

【资金管理】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与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银行共同签订土地复垦费用使用监管协议,对计提的土地复垦费用进行管理。

土地复垦费用使用监管协议中规定的资金数额应当以土地复垦方案和土地复垦预算为依据,并明确土地复垦费用计提和使用的时间、数额、程序、条件等管理方式和违约责任等。

第十六条

【防控措施】土地复垦义务人在生产建设活动中应当遵循“保护、预防和控制为主,生产建设与复垦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下列预防控制措施:

(一)对可能被损毁的耕地、林地、草地等,应当进行表土剥离,分层存放,分层回填,优先用于复垦土地的土壤改良。表土剥离深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低于三十厘米。表土剥离应当在生产工艺和施工建设前进行或者同步进行;

(二)露天采矿、烧制砖瓦、挖沙取土、采石,修建铁路、公路、水利工程等,应当合理确定取土的位置、范围、深度和堆放的位置、高度等;

(三)地下采矿或者疏干抽排地下水等施工,对易造成地面塌陷或者地面沉降等特殊地段应当采取充填、设置保护支柱等工程技术方法以及限制、禁止开采地下水等措施;

(四)禁止不按照规定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粉灰、废油等。

第十七条

【质量控制】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对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的规模、程度和复垦过程中土地复垦工程质量、土地复垦效果等实施全程控制,并对验收合格后复垦土地的各项质量指标、土地复垦效果等进行五年以上的跟踪评价,采取管护措施,保证土地复垦效果。

第十八条

【年度报告】土地复垦义务履行情况年度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年度土地损毁情况,包括土地损毁方式、位置、权属、面积、程度等;

(二)年度土地复垦实施情况,包括复垦地类、位置、面积、权属、主要复垦措施、工程量等;

(三)年度土地复垦费用预存、使用、管理等情况;

(四)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年度报告内容。

第十九条

【代复垦】土地复垦义务人确实没有条件自行复垦的,或者复垦土地经两次验收仍不合格的,可以向损毁土地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代复垦申请。

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审核,经审核同意的,应当书面通知土地复垦义务人按规定缴纳土地复垦费,由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代为组织复垦。

第二十条

【损失补偿费】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损失补偿费包括下列内容:

(一)房屋以及地上附着物拆迁补偿费;

(二)青苗补偿费;

(三)地面沉降等造成房屋损坏补偿费;

(四)土地损毁等造成农用地地力下降补偿费;

(五)水源破坏等造成生产生活困难补偿费;

(六)其他补偿费。

第二十一条

【义务转移】土地复垦义务人依法转让采矿权或者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复垦义务同时转移。第三章 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复垦

第二十二条

【调查评价】开展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调查评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损毁土地现状调查,包括地类、位置、面积、权属、损毁类型、损毁原因、损毁时间、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

(二)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包括损毁程度、复垦潜力、利用方向及生态环境影响等;

(三)土地复垦效益分析,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等效益。

第二十三条

【历史遗留认定】土地复垦义务人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认定有异议的,可以向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复核。

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做出答复。土地复垦义务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裁定。

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现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做出的认定结果不符合规定的,可以责令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重新认定。

第二十四条

【复垦规划】土地复垦专项规划应当与土地整治规划相衔接,并充分听取公众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土地复垦专项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明确土地复垦的原则、目标、任务、重点区域和工程及资金安排;

(二)合理划定复垦土地的利用布局,确定利用方向;

(三)预期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效益;

(四)实施土地复垦的保障措施。

第二十五条

【复垦计划】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土地复垦专项规划制定土地复垦年度计划,分年度、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第二十六条

【资金来源】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复垦资金来源包括下列资金:

(一)土地复垦费;

(二)耕地开垦费;

(三)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四)各级财政扶持资金;

(五)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

(六)可用于土地复垦的耕地占用税地方留成部分;

(七)其他可用于土地复垦的资金。

第四章 土地复垦验收

第二十七条

【申请验收】土地复垦义务人完成土地复垦任务后,应当组织自查,向项目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验收书面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项目竣工报告和竣工图;

(二)地籍变更资料;

(三)监理总结报告;

(四)质量评估报告;

(五)规划设计和预算执行报告;

(六)自查报告和资金审计报告;

(七)其他检测报告。

第二十八条

【分级验收】生产建设周期长的土地复垦义务人可以分阶段提出验收申请,有验收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行分级验收。

阶段验收由项目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竣工验收由同意土地复垦方案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或者委托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

第二十九条

【验收内容】负责组织验收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组织邀请土地、矿产资源、水利、工程技术、财务管理等有关专家,依据土地复垦方案、阶段土地复垦计划,对下列内容进行验收:

(一)土地复垦计划目标与任务完成情况;

(二)规划设计与预算执行情况;

(三)工程建设质量;

(四)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

(五)土地权属管理、档案资料管理情况;

(六)工程管护措施。

第三十条

【结果公示】土地复垦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形成初步验收结果后,负责组织验收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在项目所在地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十日。

相关土地权利人对验收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公示期内向负责组织验收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书面提出。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会同同级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核查,形成核查结论反馈相关土地权利人。异议情况属实的,还应当向土地复垦义务人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第三十一条

【验收合格确认书】土地复垦工程经阶段验收或者竣工验收合格的,有最终验收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出具验收合格确认书。验收合格确认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土地复垦工程概况;

(二)损毁土地情况;

(三)土地复垦完成情况;

(四)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处理意见;

(五)验收结论。

第三十二条

【政府投资验收】政府投资的土地复垦项目竣工后,由负责组织实施土地复垦项目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初步验收,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以土地复垦项目设计书和批准的项目计划与投资预算作为验收依据;

(二)验收程序除依照本章规定外,按照资金来源渠道及相应的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初步验收完成后,依照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进行最终验收,并依照本章第三十一条规定出具验收合格确认书。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代复垦的项目竣工后,依照本条规定进行验收。

第三十三条

【其他投资验收】土地权利人自行复垦或者社会投资进行复垦的土地复垦项目竣工后,由项目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以审查同意的土地复垦项目设计书作为验收依据;

(二)验收程序参照本章规定执行。

第五章 土地复垦激励措施

第三十四条

【税费政策】土地复垦义务人在两年内将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耕地、林地、牧草地等农用地复垦恢复为原用途的,可以依照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凭验收合格确认书向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退还耕地占用税的申请。

经审核属实的,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在十五日内向同级财政部门出具意见,按照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向土地复垦义务人退还耕地占用税。

第三十五条

【社会投资】社会投资将历史遗留损毁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垦为耕地的,除依照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办理外,还可以采取以下鼓励措施:

(一)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在土地复垦资金中给予投资者不低于投资额百分之十五的资金补助;

(二)属于将非耕地复垦为耕地的,经验收合格后,可以按照一比一的比例作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县政府可以出资购买指标,土地权属关系不变。

第三十六条

【政府投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投资将历史遗留损毁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的,依照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可以按照一比一的比例作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复垦后的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集体使用。

对历史遗留损毁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建设用地复垦面积较大、成效较好的地区,国土资源部可以在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工矿废弃地复垦试点时予以优先考虑。

第六章 土地复垦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监管措施】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年度检查、专项核查、例行稽查等形式,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复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当事人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二)要求被检查当事人就土地复垦有关问题做出说明;

(三)进入土地复垦现场进行勘查;

(四)责令被检查当事人停止违反条例的行为。

第三十八条

【动态监测】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土地复垦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对土地复垦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收集、汇总、分析和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土地损毁、土地复垦和验收结果等动态信息。

第三十九条

【政务公开】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复垦管理规定、技术标准、土地复垦方案审查结果、土地复垦规划、土地复垦项目安排计划等重大事项。

第四十条

【报告评价】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按季度和按年度将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损毁情况、土地复垦工作开展情况等逐级上报。

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下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落实土地复垦法律法规情况、土地复垦义务履行情况、土地复垦效果等进行绩效评价。

第四十一条

【档案管理】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对土地复垦档案实行专门管理,将土地复垦方案、阶段土地复垦计划、年度实施计划、土地复垦资金使用监管协议、土地复垦实施情况和监督检查报告、土地复垦费用审计报告、土地复垦验收有关材料、土地复垦项目计划书和实施方案等进行档案存储与管理。

第四十二条

【复垦利用】复垦后的土地权属和用途发生变更的,应当依法办理土地登记相关手续。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监管责任】条例第三十六条第六项规定的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包括下列行为: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批准代复垦,或者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批准代复垦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未编制土地复垦规划,未落实土地复垦计划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出具退还耕地占用税的意见,或者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出具退还耕地占用税的意见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规定,未开展土地复垦动态监测和监督检查,未公开土地复垦有关重大事项的;

(五)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

第四十四条

【未备案土地复垦方案、规划设计和预算的法律责任】土地复垦义务人未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将土地复垦规划设计和土地复垦预算报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处罚。

第四十五条

【未计提复垦费用的法律责任】土地复垦义务人未按照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在土地复垦费用专门账户中及时足额计提土地复垦费用的,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处罚。

第四十六条

【未开展土地复垦质量控制的法律责任】土地复垦义务人未按照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开展土地复垦质量控制和跟踪评价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处罚。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篇6:辽阳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文明行为基本规范

第三章 文明行为鼓励与促进

第四章 职责与实施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引导公民行为,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第三条 市和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本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市和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本区域内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并定期对本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通报。

第四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投入,保障和推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第五条 国家机关、基层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应当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国家工作人员、社会公众人物、教育工作者、高等院校学生等应当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中起表率作用。

第二章 文明行为基本规范

第六条 公民应当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第七条 公民应当自觉遵守下列公共环境卫生文明行为规范:

(一)不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

(二)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垃圾、杂物,不乱倒污水;

(三)城区限制饲养犬类等宠物。饲养宠物不影响公共环境卫生,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四)文明殡葬,文明祭祀,不噪声扰民,不在城区内出售和焚烧冥纸、遗物和其他丧葬祭奠物品;

(五)不乱涂、乱贴、乱画;

(六)不在禁放区域、时间燃放烟花爆竹;

(七)不露天焚烧秸秆、垃圾;

(八)法律、法规和文明公约中明确的其他公共环境卫生文明行为规范。

(九)不在严禁、严控、严管街路从事露天明火烧烤活动。

第八条 公民应当自觉遵守下列公共秩序文明行为规范:

(一)不在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影剧院等场馆内大声喧哗,接打电话应当轻声;

(二)语言文明,不争吵谩骂,不说脏话粗话;

(三)举止文明,衣着得体,不故意袒露身体;

(四)等候服务时依次排队,搭乘电梯时先出后进,使用楼梯、自动扶梯时靠其右侧上下;

(五)开展广场舞、露天演唱等健身娱乐活动时合理使用场地、设施和音响器材,噪声值不超过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六)爱护花草树木和绿化设施,不攀折花木,不随意踩踏草坪;

(七)文明上网,不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传播低级媚俗信息;

(八)法律、法规和文明公约中明确的其他公共秩序文明行为规范。

第九条 公民应当自觉遵守下列交通文明行为规范:

(一)驾驶或者乘坐机动车,不向车外抛掷物品;

(二)驾驶机动车不乱鸣喇叭、不乱停车;行经人行横道时,礼让行人;

(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觉排队,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幼乘客让座,不影响安全驾驶,不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内饮食;

(四)驾驶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并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时,应当避让行人,不得违反规定载人载物;

(五)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时,应当从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通过,并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

(六)法律、法规和文明公约中明确的其他交通文明行为规范。

第十条 公民应当自觉遵守下列社区公共文明行为规范:

(一)不乱搭、乱建,不毁绿种菜;

(二)不在禁养区饲养家禽家畜;

(三)不在楼道内堆放杂物,不高空抛物;

(四)不乱停、乱放车辆;

(五)法律、法规和文明公约中明确的其他社区公共文明行为规范。

第三章 文明行为鼓励与促进

第十一条 鼓励见义勇为,依法表彰和奖励见义勇为人员,保护其合法权益。因见义勇为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及时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二条 鼓励和支持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学、赈灾、医疗救助等慈善公益活动,依法保护慈善公益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 鼓励无偿献血和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遗体或者遗体器官,对捐献者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在临床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面,依法给予优先或者优惠待遇。

第十四条 鼓励和支持公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关单位应当为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提供便利。

志愿者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有困难时可以优先获得志愿服务。

第十五条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公共媒体应当积极传播文明行为先进事例,刊播公益广告,曝光不文明行为,营造全社会鼓励和促进文明行为的氛围。

第十六条 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文明行为表彰奖励制度。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参加或者组织本单位人员参加文明行为评选、表彰活动。

第十七条 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道德模范等文明行为先进人物的困难帮扶制度。

鼓励有关单位在招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道德模范、文明市民、优秀志愿者等先进人物。

第四章 职责与实施

第十八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将文明行为规范纳入本单位职业规范要求,并将文明行为规范纳入本单位入职培训、岗位培训内容。

窗口服务行业、单位应当根据本行业或者本单位的特点,制定优质服务标准和文明行为规范引导措施,创建文明服务品牌。

第十九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机构应当开展文明行为、文明礼仪教育,将文明行为教育纳入学生德育系列教育,培养文明习惯。

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机构应当推进文明校园建设,建立校园文明行为规范,鼓励和激励校园文明行为。

第二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交通出行文明行为宣传,建设实时、全覆盖的道路监控系统,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执法的常态化,及时依法查处交通违法行为。

第二十一条 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纳入管理职责,对城市管理中带有普遍性、经常性的不文明行为加强监督管理,及时依法查处破坏市容环境、损坏公共设施、毁损绿地等违法行为。

第二十二条 市和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和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分工,宣传、倡导文明行为规范,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监督管理,及时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二十三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结合文明创建工作,推进基层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制定居民(村民)文明公约,倡导邻里和睦、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劝阻和制止不文明行为,营造平安、和谐的生活氛围。

第二十四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对其工作场所、营业场所或者服务区域范围内的不文明行为予以劝阻;属于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并协助取证。

从事物业服务、保安服务的企业应当对服务区域内的不文明行为予以劝阻;属于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并协助取证。

第二十五条 公民有权劝阻不文明行为,举报违法行为。行为人应当听从劝阻,不得打击报复劝阻人、举报人。

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举报制度,依法及时处理不文明违法行为,并按照有关规定向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为举报人保密。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六条 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正常开展。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对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提供支持。

第二十七条 行政执法人员在查处违法不文明行为时,有权依法要求违法行为人出示有关身份证明文件证实其身份。

违法行为人拒不出示身份证明文件证实其身份的,现场行政执法人员可以按照规定通知公安机关进行现场查验。

第二十八条 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可以采取拍照、录像、笔录等方式现场记录违法的不文明行为,并作为证明违法事实的证据。

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应当建立信息共享和执法合作机制。

第二十九条 市和县、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应当建立文明行为记录档案,按照自愿原则,对受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表彰的公民文明行为予以记录。

市和县、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不文明行为记录平台,对严重的不文明行为予以曝光。

第三十条 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利用市区内已有公园等场所和设施建立爱心公园,作为道德荣誉发布、展示以及集中性道德实践、宣传活动地,通过树碑刻名等形式,表彰和纪念见义勇为牺牲者、遗体或者人体组织器官捐献者等道德模范人物。

各县(市)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建立爱心公园。

第三十一条 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应当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文明建设,发挥社会公益、慈善组织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中的作用。

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改善社区环境、发展社区服务、维护社区秩序,培育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

支持单位和公民开展文明行为宣传活动。鼓励宣传道德模范、文明市民等文明人物事迹和文明单位经验。

第三十二条 鼓励单位和公民对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投诉;意见或者建议被采纳的,可以给予表扬、奖励。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实施不文明行为,其他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一项规定,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内吸烟的,由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处五十元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前款规定的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对违反规定的吸烟行为不予劝阻、制止,不及时告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由当地卫生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二项规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废弃物的,处以五元以上三十元以下罚款;随地便溺的,处以十元以上二十元以下罚款(参照新彊维自区政府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01号)对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的处以警告、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五项规定,非法张贴、涂写、刻画的,由当地城市管理部门或者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处五十元以上三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三项规定的,依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理:

(一)在限养区内饲养烈性犬、大型犬的,由当地公安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并处没收其犬只;

(二)在限养区内携犬出户时不束犬链、不由成年人牵领或者不及时清理排泄物的,由当地公安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其犬,吊销《养犬登记证》;

(三)在非限养区内携烈性犬、大型犬出户时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由当地公安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二项规定,在建筑物的阳台外、窗外、屋顶、平台、外走廊等空间堆放或者吊挂危害安全物品的,由当地城市管理部门或者区县(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一项规定,在行驶的车辆内向外抛掷物品,属驾驶人行为的,由当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五十元罚款;属乘车人行为的,由当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十元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五项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三项规定,在楼道内堆放杂物,物业提出限期清理告知,逾期将视为无主弃物进行处理;从建筑物、构筑物内向外抛掷危害安全物品的,由当地城市管理部门或者区县(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二百元以上四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百元罚款。

第四十二条 采取威胁、侮辱、殴打等方式打击报复劝阻人、投诉人、举报人的,由当地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因违反本条例规定,应当受到行政罚款处罚的,违法行为人可以向行政主管部门自愿申请参加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相关的社会服务,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违法行为和社会服务岗位设置的实际情况,安排其参加相应的社会服务;违法行为人参加并完成相应的社会服务,经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者不予罚款处罚。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外,还应当将行政处罚决定作为当事人个人信用信息予以记录:

(一)采取威胁、侮辱、殴打等方式打击报复劝阻人、投诉人、举报人,受到行政处罚的;

(二)违反本条例规定被依法处罚但拒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

(三)违反本条例规定,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职责或者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条例规定,于本条例施行之日起一年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上一篇:小学话题作文:我的新年畅想600字下一篇:敬畏法律作文8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