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之走马灯的制作

2024-04-28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之走马灯的制作(精选6篇)

篇1: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之走马灯的制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之走马灯的制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之―走马灯的制作(教案) 一:教学目的:通过了解走马灯的制作,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难点:能让学生真正支手参与制作。 三,教学过程: 1, 说明今节课的课题:走马灯的制作,讲解什么叫走马灯,P50的一侧面课文, 2, 为了加深学生对走马灯的认识,特放映一人段走马灯的形状影片约三分钟,并解释走马灯上的人物能转动的原理。P53 3, 分析走马灯的结构与选用的`材料以及应当要用的工具P53。 4, 让学生阅读P54――57, 5, 分析走马灯的制作过程:1,设计流程P58-59 6, 用实物投影影出走马灯的不同制作方法的文字说明。 7, 报放两首关于走马灯的歌。

篇2: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之走马灯的制作

教案

课题名称:制作贺卡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人: 教材简析:

贺卡是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运用喷刷法等方法,并展开想象,制作出各种各样精美的贺卡,不仅节约还特别有意义。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也已具有一定的水平,学生在以前所学的折纸、粘贴、剪刻等技能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需要能进行创制各式各样的贺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掌握制作贺卡的方法及制作技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审美情趣,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3.教育目标:充分利用废旧物资变废为宝,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合作意识、自主探究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中刷色是难点;能力目标中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内容不一,形式各异的贺卡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策略、方法:

课前实践进行研究性学习,课堂师生共同交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教师利用实物展示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引发学生实践兴趣。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

(1)请学生到各礼品店去看看各种贺卡的制作,开拓学生的思维。(2)请学生准备好材料并且个人或和别人共同尝试制作贺卡。

2.教学媒体:录音机、半成品板书、成品贺卡

3.教学练习用品:剪刀、直尺、刻刀、镊子、旧牙刷、塑料网纱、抹布、水彩、旧挂历纸、双面胶、毛线、碎布、糖纸、彩笔、毛笔、树叶、种子、沙粒、钮扣、蜡笔、乳胶、废旧弹簧、纸盒、水、旧报纸、橡皮泥彩纸、油光纸、皱纹纸、各种图案(旧挂历、卡片、贴图)等材料。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导课激趣,探究方法。1.出示课题

同学们,我发现有的小组已经把工具和材料整齐地摆放在了桌子上,而且他们还在交流制作贺卡的体会呢!大家都来试一试!教师板书:制作贺卡(同时大家讨论得很积极,相信在课堂上你们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教师指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2.成品展示,教师谈实践体会

今天,老师也亲自制作了一些贺卡,请看:教师依次介绍自制作品。这些贺卡漂亮吗?我也是第一次作贺卡,你们喜欢做吗?等会儿我们一起研究,一块制作,好吗?(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制作的方法、运用材料、设计的样式、所选贺词等。)

3.引导学生谈实践体会

课前,大家也已经预习并尝试了与别人制作贺卡,你能不能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呢?(学生大胆的谈预习体会:可以谈制作贺卡应注意的问题,还可以谈制作贺卡时遇到的困难等。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刷色一步,交流解决方法并演示做法,从而使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形成技能。)(在学生所提问题中抓住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适时点拨,鼓励学生动脑筋多想办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谈制作步骤时教师板书)

二、实践创新,自主发展

学生动手制作创制各式各样的贺卡。师:好,请每人从本组中选择一个合作伙伴,充分运用你们手中的材料制作你的贺卡,待会儿我们要比一比,赛一赛,看哪组同学制作的快而且最有新意。最后还要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制作经验介绍给大家呢!制作时注意安全和卫生,赶快行动起来吧!(2人一组分工合作一张贺卡,教师巡视指导。)

三、介绍作品,展评赏析。

1.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贺卡。师:咱们刚才是比赛心灵手巧,现在请大家像推销员一样,介绍一下自己的贺卡。比一比谁的嘴巧。如果谁介绍的好,大家就给点掌声鼓励鼓励,你有什么建议也可以大胆地提出来,大家说,好吗?谁愿意先介绍自己的贺卡?(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突出介绍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2.小结。师:今天老师看到大家制作的这么多精美的贺卡,心里真是有点惭愧,我真想收到同学们的贺卡,并借此机会向大家学几招,大家愿意做我的老师吗?那我一定虚心请教。

四、总结升华,课后延伸。

1.师生共同总结所学内容。师:同学们,你今天有哪些收获?(学生畅谈收获)

篇3: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之走马灯的制作

一、选题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搞得好坏, 或能否进行下去, 关键是课题的选取是否恰当。课题应当具有典型性, 难度要适中。课题难度小, 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课题难度大, 会使教学效果因不切实际而受到影响。同时, 还要顾及时间、设备仪表、材料、工具的配备等。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 课题主要由教师根据课堂理论课的进度和内容来确定。应用综合实践活动方法, 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 去指导他们选题, 尽量与课堂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鼓励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教师划定的范围内, 由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分组和确定每个小组某一阶段的训练课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 经过研究学习解决了实际问题, 这无疑是对学生的一个极大鼓励, 也会使学生更加努力主动地去获取新知识, 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电子控制技术是一门运用电子电路实现信息或能量改变的技术。例如, 设计一个住宅公用走道路灯控制的系统方案, 学生要理解最基本的电子控制系统由输入、控制和输出等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输入部分大多数由传感器组成, 控制部分可用单片机、触发器等组成, 输出部分可用开关管、电磁继电器、照明灯等组成。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搜集资料, 观察电子器材及设备, 弄清各种传感器、单片机、触发器、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说明书自制电路原理框图, 弄清触发器、电磁继电器在电路中所实现的功能作用, 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切的体会, 通过试验等技术活动对方案进行优化, 这一阶段, 着重学生自行设计电路图, 选择合适的实践训练方案。学生在选择训练方案之后, 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电路分析, 提出安装和训练的实施方案, 主要包括元件选择、性能测试、工具的配备、安装步骤、工艺和检测方法等。在这种从选题到实践,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中, 学生对照专业理论课的内容找到了差距, 抓住了重点, 同时也进一步树立起自信心, 增加了学习兴趣。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师生双方面的学习和指导阶段, 也是学生在努力完成课题的过程中提高技能水平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会发现许多问题, 如选题是否适宜, 电路安装排故步骤是否合理, 工艺要领是否掌握等。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 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 并运用理论知识研究出解决方案, 然后通过进一步实践验证方案的可行性。经过多次反复, 学生在充分体会实践乐趣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解, 增强了印象, 操作水平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例如, 在一些元器件较多的电路安装操作中, 学生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 学生对电路的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 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 会更加促使学生进行新的发现、发明和创造, 从而使研究学习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检查阶段

检查工作应贯穿在整个实施阶段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自查和互查, 学生通过相互交流, 总结经验, 取长补短。对发现的问题和察觉的隐患, 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对照有关的操作规程, 由学生提出改进措施, 而不是由教师承包所有问题解决方案。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

检查阶段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检查学生对电子器材和工具正确使用的情况;二是检查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情况;三是检查学生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四是检查材料的消耗和设备的损坏情况。在电子控制及其应用综合实践活动中, 使用合适输入设备, 应引导学生自己来完成, 以体现学生的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检查的目的是使学生从自身的视角发现问题, 找出差距, 为总结和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四、总结阶段

篇4: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之走马灯的制作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平台,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栏目。通过为学生提供创新性的研究课题, 使学生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并获得开放性的技术训练, 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并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综合实践是在学生学习了欧姆定律这汉字一章之后, 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章以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来完成一开始提出的目标任务,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具体的实物制作, 使学生感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和在操作中取得直接经验并获得成功的愉悦。

一、引入新课, 激发兴趣

舞台灯光亮度的调节, 收音机、电视机音量的调节, 电扇转速的调节都是通过改变什么来实现的?这个问题是《欧姆定律》这章开始提出来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 学生们可以回答出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来实现的, 而改变电流又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实现的。如此一来, 就可以借助本节课的教学, 引出如何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

二、设计电路, 选择器材

在引入新课以及明确设计内容的基础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详细地对相关的实验器材进行检查, 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相关的课程教材, 尤其是搞清楚本次实践活动中所要设计调光灯的各项设计要求, 使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和明确实验的目的, 避免学生在电路图设计的过程中出现问题, 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欲望。待学生明确各项具体要求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要求和规定来设计电路图。而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开展电路设计, 教师可以和学生预先探讨一些电路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 (1) 电路中电流大小该如何进行调节?变阻器该选用什么材料?为什么? (2) 电路设计中各种器件规格该如何进行选择?为什么? (3) 如何做好电路设计的安全防护工作?各种安全措施的具体应用作用是什么?

针对问题 (1) , 学生可以明确需要采用改变导体的长度来达到改变电路电流的目的, 相应的可以采用铅笔芯这种随长度变化而电阻变化比较大的导体材料;针对问题 (2)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最低电源电压9V这个条件入手, 加上各个电路器件均有特定的电流和电压限制, 这是学生选择电路器件的重要保障;针对问题 (3) , 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科学的分析和计算来明确电路中相应保护电阻的具体取值, 从而可以为学生开展电路设计奠定扎实的基础。另外,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电路设计, 教师也可以提前为学生展示电路模型, 将电路连接部分遮住, 旋动旋钮, 灯泡的亮度连续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出合理的电路图。学生会设计出多种方案, 我们选择既简单又能达到目的的方案 (如图1) 。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而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本实践活动规定的电源电压为不低于9V, 要选择好适合学生电源的电压。如何保证规格为“2.5V 0.3A”的灯泡安全地工作呢?分小组讨论并实验。

第一小组的同学认为可以在电路中串联电流表, 灯泡两端并联电压表进行监测 (如图2) , 只要电压不超过2.5V, 电流不超过0.3A, 灯泡就能安全工作。

第二小组的同学认为只需要一个表监测就可以, 因为两个表监测的过程中, 电压表示数不超过2.5V时, 电流就不超过0.3A。

第三小组的同学认为不需要用电压表、电流表进行监测, 因为生活中的调光灯没有电表监测, 老师展示的电路模型也没有通过电表监测就能连续调节灯泡的亮度, 可以在电路中添加定值电阻进行保护 (如图3) 。

定值电阻的规格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为了保证灯泡安全地工作, 定值电阻越大越好吗?分小组讨论。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时, 计算出定值电阻的大小, 选择比计算出的电阻稍大些的定值电阻就可以了。如果刚好有计算出的电阻大小的定值电阻, 灯泡的调光效果就更加完美了。

三、进行实验, 器材改进

实验时, 有些小组滑动变阻器采用了铅笔芯, 调节起来非常不方便, 实验室滑动变阻器又太大了, 有些小组的同学提出来可以用电位器代替滑动变阻器, 电位器其实就是一个变阻器。学生动手实验后, 再次展示新课开始时教师连接好的电路模型, 揭开电路连接部分的遮挡物之后发现就是改进后的电路。

四、活动小结, 课后延伸

课上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是课后实践活动安全有效的基础, 课上的实践活动也给了课后实践活动较大的空间。比如问学生电源可以用什么来代替, 如果用干电池代替,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是固定的, 其他的器材我们如何相应地选择?滑动变阻器可以用什么来代替?生活中的调光灯除了能连续调光外, 还有分段调光, 这样的调光灯又该如何设计和制作呢?除了这两种调光灯外, 你还希望调光灯具有什么功能?可以怎么设计呢?

结语

物理是一门需要动手动脑的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上好一节综合实践课,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从实践活动中验证知识, 巩固一章所学的知识, 还给学生搭建了课后自己实践的平台, 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学生的努力将实践活动向前逐步推进。学生实践活动时有成功也有失败, 每次活动结束, 教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而且又促进了下一步活动的开展。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与学生共同进步, 共同获得成功的体验,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摘要: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栏目, 同时考试中也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题目。因此, 如何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就值得我们教师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复习一章所学的内容, 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呢?本文以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为例介绍了初中物理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和制作

参考文献

[1]向辉, 杨远容.基于Google Docs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0 (04) .

篇5: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之我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课程,实践活动,教学目标,自主学习

通过多年的摸索, 我们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和实施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摸索出比较科学实用的教学模式———四环节教学法, 即:选题—开题—做题—结题。主要是通过问题载体和活动设计, 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 通过实践活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段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根据学段目标做好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结果的展示与评价等要素的设计, 并把它有效地落实到实施过程中, 提高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

一、四环节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 选题:选一选、问一问

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 综合与实践的问题可以由教师事先给出,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题, 真正理解题意在往下进行。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 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 问题拿出来了, 学生就可以发问, 激活学生数学思维。这些问题既可来自教材, 又可以由教师、学生共同开发。提倡教师开发和生成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且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

(二) 开题:想一想、议一议

有了好问题, 不等于有好结果。要特别提倡着手解决问题之前, 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 说说该如何做, 让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交流, 这就是开题的过程。

(三) 做题:试一试、做一做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 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组织好学生之间的合作, 照顾到所有的学生, 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自主地得出力所能及的结果。同时, 要提醒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四) 结题:讲一讲、评一评

教师不仅要关注结果, 更要关注过程, 不要急于求成, 要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 积累活动经验。鼓励学生在交流展示中, 展现思维的全过程、交流收获体会、表现创造潜能、体现合作成果。教师的评价应客观准确、积极向上, 这也是对学生学习数学所取得进步的激励和肯定。

二、以“旅游方案”为例, 详细说明如何设计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依据新课程标准, 本节课共计从以下几个层面的教学目标:培养学会从生活中搜集数学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在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让学生热爱数学学习, 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综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独立收集信息, 利用所提供的信息和实际需要, 通过计算、比较、思考, 解决与旅游费用的预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一) 选题:选一选, 问一问

出示原始问题:某人计划用5天的时间外出旅游, 所需费用大概是多少?教师提问学生, 你们以前有没有和家长出去旅游过?你去过哪些地方?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旅游的形式, 一般分为两类, 一种是跟团旅游, 另一种是自助旅游。你知道什么是跟团旅游, 什么是自助旅游吗?我们来调查一下, 哪些同学自助旅游过?以你的经验, 在自助游中主要会产生哪些费用?

(二) 开题:想一想、议一议

首先要教给学生读题的方法, 学会找准关键词, 通过分析讨论明确这些词的含义。再组织学生讨论并及时小结。其实, 教师还要提醒学生, 除了这些主要费用之外, 在旅游的过程中还会有其他费用, 所以这里的预算只能是一个大概的估算。今天, 我们就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解决“旅游费用的预算”的问题。

(三) 做题:试一试、做一做

先让学生分组调查, 设计方案, 通过计算了解去黄山的不同方案的费用情况。师生再一起汇总方案的设计情况, 让学生根据方案分组讨论, 对不能确定的信息通过上网查询解决, 根据这些信息, 算一算各小组的各项开支, 并计算出合计数。小组活动开始后教师巡视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共性问题集中强调。

方案一:参加旅行社组团旅游。费用:黄山五日游, 每位多少元。

方案二:乘火车去, 自己安排旅游。费用估计:火车票:单程每张多少元, 住宿:标准间每晚多少元, 饭费:每人每天至少需要多少元, 交通费:每天大约共需多少元, 门票:每人多少元, 风景区索道每人多少元等。

方案三:开车去旅游。费用估计:汽车每100千米耗油多少升, 汽油每升多少元, 从家至黄山的路程大约是多少千米。高速公路收费平均每千米大约多少元。吃、住、门票、索道费用与方案二相同。

(四) 结题:讲一讲、评一评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并进行讨论, 你们组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出行方式?哪个方案最省钱?哪个方案最费钱?对上面三个方案的优势和劣势做出评价。在交流与讨论时请其他学生适时评价。在这次预算过程中, 我们用到了哪些知识, 哪些策略呢?刚才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算出1个人旅游费用的预算。之后, 教师利用课件为学生提供了全国各大旅游城市的信息。让学生根据自己家的情况, 独立制定出一家人假期旅游费用的预算表, 学生拿出作业纸, 很快进入预算状态, 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费用预算问题。课后教师让学生上网去收集一些旅游信息, 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做一做预算, 综合提高实践运用能力, 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总之, 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发是发展学生潜能、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诚然,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改革之路是漫长的, 需要我们每位教师付出艰辛和努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 我们更要重新认识和确定自己的角色, 彻底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育和教学行为, 成为活动的参与者、知识的引导者、思维的开拓者、实践的合作者。让我们行动起来, 走进新课程, 走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使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共同快乐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

[2]李杰, 汪艳林.浅析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关键点[J].新课程:下, 2013 (8) .

[3]白金龙.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如何优质高效[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34) .

篇6: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我见

一、准确把握课程纲要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不受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 具有活动空间的开放性、活动内容的综合性、活动形式的灵活性等特点。在教学内容上应当把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和适应现实生活需要的内容编进教材之中, 使课程内容在基础性与发展性, 学术性和生活性、现实性, 知识性和实践性, 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趋于融合。它所倡导的知识联系性和整体认识观易于激发整体顿悟, 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 丰富学生的想象。它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 能给学生提供比分科课程更加丰富、复杂的问题情境, 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设计方案, 自己收集资料, 自己解决问题。而且, 在活动中, 学生会不断接受各种新的刺激, 遇到新的问题, 从而不断地变换思维的方式和角度, 进而使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得到培养和发展。可以说,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 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和创新素质发展的需要,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活动载体。因此,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一定要准确把握课程纲要的要求, 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达到课程纲要的目标。

二、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前提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设立的一门高中必修课程, 因此,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组建一般都是由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级别的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基础, 它将最终决定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走向。所以, 如何合理地配备一支教师队伍是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问题。我们立足学校实际, 通过个人自荐与学校选派, 以特级教师为龙头, 以骨干教师为核心, 吸纳优秀青年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研究和任课, 逐步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队伍, 这支队伍与新课程同行, 在持续不断的校本自主教研与校本培训中逐步壮大, 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走出去”。让每一位教师开阔眼界、提升境界。近几年来, 学校先后派出部分教师到英国牛津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培训, 鼓励年青教师到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二是“坐下来”。让每一名教师自我充电、发展技能。在激发教师主动发展、主动上进的“学校教师自主发展中心”和引领、帮扶、激励教师快速成长的“外部牵引激励系统”的驱动下, 教师们能够真正坐下来, 静心梳理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 主动反思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 自主参加一年一度的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比赛、全国高效课堂同课异构等活动, 人人都为学校添光增彩。三是“读进去”。让每一位教师更新观念、勇立潮头。我们倡导了“阳光阅读”“海量阅读”之风, 通过阅读, 让教师们找到了工作不断提升的钥匙和思维碰撞的幸福密码。四是“写出来”。让每一位教师创新创意、主动超越。近年来, 我们通过“名师工程”“特级教师工作室”引领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困惑, 取得了很大成效。

三、编好教材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

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现成的教材, 因此, 执教者的教案实际上就是教者的原创。这需要的是教师的智慧与创新, 而教师的智慧与创新需要的是教师的创作激情与创作冲动。

一是充分挖掘课程的有形资源。主要是让师生面对社会, 走进社区。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拥抱自然、探索自然、珍惜自然。通过科技教育及参加高等院校的国家实验室等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 广泛收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信息, 不断丰富科技应用知识。我们编写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南》 (校本教材、学生用书) 所收集的案例全部是我校学生近几年所做的研究性学习优秀课题。通过课题引领、特级教师工作室等平台, 以及各学科骨干教师的有力支持与协作, 在探索、研究、实践中升华提炼, 完善课程资源。

二是注意寻求课程的无形资源。主要通过对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整合利用, 全面挖掘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立体化资源网络。开发社区资源, 做到科学整合;挖掘校内资源, 注意就地取材;摄取身边资源, 注重即时即景。

三是注重整合课程的地方资源。即关注北京的自然环境, 让学生亲近自然;领略北京的传统文化, 让学生感受人文;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工厂等, 使他们认识生活, 关注身边的现实世界。

四是切实发挥课程的共享资源。即由小到大, 体现“大课程框架、小课程开发”的理念;由内到外, 课程活动空间由校内向校外延伸;由点到面, 从典型示范到全面铺开的实施步骤;由近到远, 从学校辐射到朝阳、北京乃至全国的特色。

四、改革课堂教学, 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运行

由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组成人员复杂, 因此, 在教研组建设与管理中应采取目标管理, 产生激励效应;搞好优化组合, 达到互补效应;分层落实责任, 争取共振效应;加强沟通协调, 求得和谐效应的管理办法, 加强集体备课, 创新备课流程;改革课堂教学, 创新教学模式, 我们的课堂教学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课怎么上,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因此, 认真研究课型、创新教学设计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运行的关键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分为四个简单元、12种课型进行实施。

第一单元:选题与开题—主题生成课解决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的问题;方案设计课解决如何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问题;开题报告课解决如何开题的问题。

第二单元:体验与实践—方法指导课解决如何开展研究的方法问题;主题探究课解决实践活动中的探究问题;问题讨论课解决实践活动中的共性问题。

第三单元:探究与交流—专题交流课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某类问题;专题辩论课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二元对立问题;中期交流课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中期总结问题。

第四单元:展示与结题—活动展示课解决小组在活动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成果展示课解决活动小组取得的成果及价值意义;结题报告课解决小组课题研究活动的目标是否达成。

上述12种课型的实践, 科学地解决了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中从选题、开题到研究过程, 以至结题各阶段该教什么、怎么教等关键性问题。较好地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进入课堂的“软着陆”。

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常态运行, 有效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 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研究、实践, 为新课程的全面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也成就了一批中青年教师。

上一篇:中港两地车牌办理申请办法下一篇:校园纠察队入队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