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

2024-05-28

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共9篇)

篇1: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

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

一、定义

学术型研究生接收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授予学位的类型是学术型硕士学位。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二、培养方向不同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一月考试,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后可获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1.学历教育:一月考试,毕业后可获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这个就和我们学生理解的那个专硕一样了)

2.非学历教育:十月考试,获得可以申请学位的资格,再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这里指的是在职的研究生)

三、招生条件不同

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指在职的研究生的条件),而普通硕士则不需要。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我们学生平时说的专硕是和普通学术型的一起报名,一起考试的那种,应届的往届的都是,和在职研究生的要区分开来。

具体的报考条件上所要报考的学校的招生简章上去看,一般有明确说明,一般学生当然全满足了。

三、招生考试不同

对学生来说,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我们学生理解的那个专硕同样是统考,和学术的一起在一月份进行考试。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 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这里偏向于说在职)。

四、入学难度不同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据统计,2005 年研究生考试考生人数为117 万,招生人数只有32 万,录取比例为3.7:1。北大、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以及微电子、信息科学、生物医药、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热门专业,由于报考者众多,录取率更低。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 月份的“联考”(在职那种)和年初的“统考”(我们学生的理解的那种)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这两大国家级别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不同专业的入学难度各不相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一些。例如,2004 年上海复旦、交大、财大三所高校MBA 的录取比例在6:1 左右;2004 年全国法律硕士录取率则不到10%。此外,“联考”和“统考”的难度也不一样,由于“统考”考生远多于“联考”考生,考试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也大。不过,“联考”的考试虽容易,但录取时更看重申请者的工作背景和经验。(具体数据来自于中国考研网,仅供参考)

五、学习方式不同

普通硕士: 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 年。

专业硕士:半脱产,学制2-3 年(这里偏向指在职的)。

具体的我们学生理解的那种学术和专硕,有两年、两年半、三年。具体以报考学校招生简章上显示的为主,具体学校具体分析了。

六、学习费用不同

普通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 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 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 万元。专业硕士学位一般不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偏向于说在职研究生)。

学费标准具体也以学校的招生简章上注明的为准。

七、文凭颁发不同

与普通硕士不同,大多数专业硕士(在职)只授予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但也有例外,例如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建筑学硕士等,就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大体来看,“统考”生拿“双证”,“联考”生拿“单证”。我们学生理解的那种专硕也发双证的,和学术一样。

八、认可度不同

普通硕士:由于是全日制正规大学硕士毕业,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但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弱点:光有理论,经验不足。特别对于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又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企业会有所顾忌。建议这类毕业生通过实习、兼职或考职业证书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专业硕士:随着近几年专业硕士种类不断增多,报考人数连年上升,因此人气带动了市场效应,其认可度和求职地位也逐渐上升,很多企业不再苛求学历证书,而是更关注专业学位证书本身的含金量。

总之,好坏全是相对的,只要能力在就可以了,能力证明一切。

篇2: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

学校名称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兰州大学 北京大学 中山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厦门大学平均数华南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东南大学 四川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重庆大学 东北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2700

2220***9 25502550 210224702550 18731500

学术型 专业型 专业型比例 1500 1850 2100 2600 1600 1860 3000 2990 1110 2350 910 4070 1920 2400 2900 2300 1112 1040 2122 3100 2400 3900 900 734 2240 2560 3540 780 4550 750 527 2970 909 2190 380

1500 1200 1300 1560 37% 1090 1700 1560 33% 1150 33% 1900 31% 1080 1300 1000 30% 29% 861 1200 900 1400 26% 26% 770 880 1170 24% 1350 23% 22% 830 22% 560 20%

20% 22% 23% 26% 26% 25% 29% 28% 27% 26% 31% 31% 30% 32% 37% 36% 34% 33% 50% 39% 38% 3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篇3: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

Bernard Spolsky认为, 教育语言学的中心任务是揭示来自理论和实践学科 (如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 的知识如何融合来共同解决语言教育者与规划者在语言教育中的问题。[5]英语专业, 目前指包括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商务英语、外国语言文学与应用语言学等在内的英语类专业, 属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从建国以来, 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已经历了30多年发展历程, 培养了一代代活跃在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各领域的杰出人才。但是进入21世纪, 特别是近五到十年间, 英语专业在全国高校中遍地开花, 成为全国开设最多的本科专业。而在硕士阶段, 英语类专业的硕士点近年来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 研究生培养质量却呈下滑趋势。总体来看, 英语专业人才供过于求的问题日益凸显, 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发人深思。

二、英语专业的学科内涵

英语专业在本质上是一门人文学科[7], 它涉及文史哲、政经法、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几乎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在理论上具有多学科支撑的特点。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则指出, 该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功底和良好的人文社科综合素质的各类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英语专业的硕士阶段教育旨在培养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和一定研究能力的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明确了英语专业的学科内涵, 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学科学习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关系、本专业深造的道路规划问题以及跨专业深造的可行性和限制性因素等具体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英语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下文将做深入探讨。

三、英语专业的专业思想的含义

英语专业教师对本专业的学科内涵通常能够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但也存在偏颇之处。这具体表现在, 综合性重点院校往往强调本专业的人文性本质, 而相对轻视其工具性特点。应用型、专业型本科院校强调工具性, 特别是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 以及与其他专业的结合, 呈现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一对矛盾, 学术型与应用型的矛盾也似乎难以调和。这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理念差异上, 更体现在两种不同倾向性的互相认同和接受上。集中表现在, 从应用型、专业型、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考入综合类研究型重点高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后, 在学术能力发展的衔接问题上。

下面分类加以讨论: (1) 师范类在学习能力上占有相对优势, 适应研究生阶段新的教学方式相对容易, 但知识结构上存在不足, 看问题的视角相对单一。 (2) 多科性教学综合型大学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优势不明显, 但思维能力有一定优势, 只要体现在思路的灵活性和视野的开阔性上, 这方面可以从理工类、财经类院校出身的学生的角度来分析。 (3) 应用型本科即通常所说的地方学院, 这些学生在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积累的深广度上相对较弱, 但能够考入重点院校读研者往往专业基础扎实, 学习态度端正。因为此类院校多有师范类传统, 该类院校出身的学生往往与其他档次较高的师范类院校出身的学生有较多共性。从学术能力发展的潜力来看, 各类院校出身的学生其实难分伯仲, 因为先天的语言天赋和后天的个人修为是实现其学术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 不同院校背景出身的学生在专业思想上存在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除了重点综合性名校出身的以外, 其他几类院校出身的学生在后来的就业取向方面都会呈现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 尽管硕士阶段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原有的认知方式, 可能会有更偏向于学术化的倾向, 但他们在人生道路选择上还是会具有更加务实的倾向。

一个普遍的现象是, 受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环境尤其是就业形势的影响, 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绝大部分都会忽视自己的专业思想发展, 仅以求学位找工作作为读研的主要目的。仅有少数追求学术道路信念坚定的学生会有深化自己专业思想的自觉意识, 这就体现在读研期间大部分学生会急不可耐地做各种兼职为找工作做准备, 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出现应付的态度。但是在少数精英英语院系, 也出现另一种特殊情况, 即由于导师或者院系的学术氛围过于苛严刻板, 学习压力过重, 学生长期处在强压下, 学习过程中缺乏适度的成就感体验, 导致出现迷茫、困惑、焦虑、倦怠甚至逆反的心理, 这些“认知情感上的消极因素”[14]若不能及时受到关注和疏导, 就会使学生最终出现对学术研究“觉累不爱”的感觉, 并放弃对自己学术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追求。

四、研究生培养方式与专业思想的关系

毋庸置疑, 一个学校英语院系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与其学科定位往往是一致的。但是, 作为学生, 他们未见得能够具有与培养单位一致的理念和专业思想。国内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能够对硕士生进行较为严格的学术训练, 在这方面一些著名综合性院校的英语院系能够很好地继承自己的学术传统, 其毕业生直接继续深造的占有一定比重, 但其主体还是选择更利于谋生的发展道路。在培养方式和学生专业思想形成上出现的矛盾较为突出, 该类学校硕士生在就业上往往追求稳定, 开拓性不强, 有相当一部分对追求学术梦想有过幻灭感, 人生抉择时出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外语类院校的硕士生培养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并重, 往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各行业对专业外语人才的实际需要;少部分选择继续深造的同学思维活跃, 加上出身外语院校, 能够很好地适应和把握学科发展的趋势, 在学业上的发展甚至较综合类研究型院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更为顺利。究其原因, 在综合院校, 外语专业的地位不突出, 特别是英语又是大语种, 名牌综合院校的学生英语普遍较好, 该专业就会被其他专业 (尤其是理工类专业) 看作是工具, 因而处境较为边缘。而在外语院校英语专业处于中心地位, 整个学校语言学习和研究的气氛也更为浓厚和活跃。综上所述, 出现这种差别的根源还是在于学生的专业思想有差异, 综合类院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受到学校总体氛围的影响, 对于自己专业的主体意识不强, 专业思想容易松动, 不少硕士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的同学也会往临近的学科转, 例如中文、历史、哲学、社会学等等。而外语类院校出身的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也同样受到自己学校总体环境的影响, 专业的主体意识强, 对本专业的关注不容易受外界影响, 能够集中在更加具体的专业问题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 综合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往往善于发挥多学科支撑的优势倾向于做跨学科的文学文化研究, 而外语院校则在语言本体的研究和语言教学理论的研究上更具优势。

五、专业思想与学术能力的关系

(一) 专业意识的强弱与自主学习动机

上面讲到了不同本科院校出身的英语专业研究生在专业思想上存在差异, 在进入更高一级学府深造后, 这种差异在一个统一的环境内有一个磨合的过程, 而且学生自身对于专业思想的意识或者说理解认知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自主学习动机”[15]。由于认识不同, 他们给自己学习目标的设定不同, 有的仅仅为了拿学位找工作, 有的则为了为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动机的差异不仅反映在努力的程度上, 还反映在学习质量上。专业思想牢固的学生学习态度更端正, 对自己专业学习的投入程度也更高, 学业成绩往往也更加突出。相反, 对于自己专业认识模糊的学生, 即使入校时成绩较好, 随着学习的深入, 也难有持久的学习动力, 往往最终会选择放弃英语专业的学术道路。

(二) 存在问题

1.学术思维训练与语言技能保持的矛盾。课程的设置往往以学术思维的训练为导向。研究生阶段往往分方向进行小班化教学, 阅读的材料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针对性。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受到不同的学术思维训练, 具体体现在修读研究方法论课程和阅读的专业文献的差异上。文学文化方向研究生, 注重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为定性研究进行知识积累。语言学、翻译学方向的研究生, 注重逻辑抽象思维训练, 为定量的实证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者虽然侧重点不同, 但是对于学生语言技能都持疏忽甚至放任的态度。一方面, 教师会给学生提供相关文献, 规定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阅读, 并通过让其写读书报告、讨论和做陈述等形式进行验收。在研究生阶段, 教师预设, 经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严格选拔或各校推免保送上来的学生普遍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其语言技能不再予以和本科阶段同等的关注。另一方面, 学生埋头大量文献的阅读, 多采用静态的学习方法, 不再像本科阶段那样重视与外界的沟通互动;而且研究生的年龄多在21周岁以上, 已经是标准的成人语言学习者, 心态也较本科和中学时代老成许多, 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兴奋度和好奇心减弱了, 语言能力发展也出现了“固化现象”[4]。而且由于研究生阶段大部分时间是在阅读较为枯燥的学术著作、文献, 学习状态较为被动, 易生倦怠心理, 学生普遍罹患不同程度的拖延症。笔者以为, 由于学习者本身“认知风格”[12]的差异, 在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阶段更应该尊重其差异, 引导他们朝着符合其个体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的方向发展, 而不是强行地用一些制度化的东西去扼杀其创造活力。在研究生阶段, 教师仍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并鼓励其采用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策略”[1], 因为学术能力训练应当伴随着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否则就是舍本逐末、违背了外语学习的根本目标。同时, 对研究生“学术能力评估”的标准也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不应受到过多人为预设的和前期环境的因素干扰。[13]

2.课程设置的目的与实际训练的效果的矛盾。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往往围绕本学科方向理论的主要领域和分支进行设置[11], 很少将学生未来个人学术发展和职业规划纳入考虑范围, 这一问题在综合类研究型名校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外语类院校, 例如上外, 在课程设置上会较为宽泛灵活, 学生的选择面较宽, 专业视野能得到相应的拓展, 在研究论文的选题上也会注重与社会实际生活的结合, 注意选择本学科的有趣的热点前沿领域和新鲜丰富的语料进行研究, 这也符合硕士研究生 (通常是21~30岁之间的年轻人) 的心理特点。而在有的研究型名校, 尤其是英语文学的研究中, 导师在学生的论文选题上的要求和限制较多, 为刻意求新而让他们选取前人研究极少的“偏、难、怪”的非主流作家和文本, 或者跨学科性过高学生缺少相关理论背景的理论视角进行研究, 由于研究对象与学生个体在思维方式、性格气质和文化心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他们往往会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对研究对象、所选理论甚至自己进行该研究的意义产生质疑甚至反感。由于硕士阶段主要是进行研究方法的训练, 除了对学术非常热爱的学生, 极少会有人坚持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动态, 并有意识地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结构。换言之, 在硕士阶段, 由于年龄的原因, 平均25岁左右, 尤其是这个年龄的女生往往开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对其完成结婚生育等人生大事的压力, 也容易在学业上或多或少出现分心。除了少数愿意并且可能留在高校里继续发展的人, 他们已经普遍不会再注重自己专业思想的深化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而更倾向于考虑生活和工作中更现实的问题。这种情况必然导致他们所受的学术训练和未来就业去向之间出现矛盾。有部分学生在硕士毕业后进入档次低一些的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选择暂缓读博, 其所受训练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 也逐渐与学术前沿脱节;除非他们在后来的工作中仍具有高度的自觉性, 持续重视自身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否则随着结婚生育和后续个人问题的接踵而至, 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将受到延迟, 许多人甚至不得不放弃更高的追求。

3.学术训练与就业去向的矛盾。许多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其他与本专业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作, 如国有银行、公务员系统或其他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 近几年由于英语人才饱和的问题日益突出, 很多英语专业硕士进入中学、培训机构和民营企业工作, 在就业层次上与本科生难以拉开档次。这一情况从英语专业的学科内涵和所具有的丰富的开放性内涵角度来看, 是很正常的。但从硕士研究生阶段所受的学术训练本身来看, 这些出路并未能充分体现出这一阶段教育的价值, 更多时候他们在就业时仅仅是多了一个硕士学位的优势, 而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虽然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丢弃原本的成为高校教师的梦想而为求得一个饭碗而放开手脚找寻其他工作, 当然并非所有人读英语专业的硕士都为了进高校, 很多是为了进入媒体或者其他领域工作, 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他们将要面临的也是重新学习新的领域中知识的问题, 在时间上也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有些人在进入新领域就业一段时间后, 发现原英语专业实在不给力, 甚至选择出国去读第二个硕士。

自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 就业问题目前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难题, 特别是近年来, 又有大量的海归硕士回国就业, 又对国内英语专业硕士的就业构成了新的冲击。即便国内各高校在人才培养计划和方式上不存在根本性的问题, 但面对新的形势, 有关人士也应看到, 以往认为主流的就业去向, 除了高校教师, 包括在媒体、政府、各类事业单位、大中型国企、外资企业等领域应届生的就业竞争中, 国内英语专业硕士与相关专业的海归比起来皆不占优势。甚至在近两年国内的考博大军中, 都有了海归硕士的身影。特别是英语专业本身作为外语类专业, 一般认为出国回来的显得更名正言顺些。英语专业研究生怎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具竞争力?海归硕士 (尤其是英语教育、口笔译专业) 如何把自己的所学更好地与国内英语教育和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国内读两三年的“土”硕士与国外或香港读一两年出来的“洋”硕士, 究竟谁能更好地在未来的专业发展和职业道路上脱颖而出, 对本专业领域甚至是社会的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所有这些恐怕都有待时间来检验。

六、结论

教育语言学关注的是教育中的语言问题、语言与教育的关系问题以及语言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Nancy Hornberger在总结教育语言学的三个问题时指出:教育语言学是以问题为导向、以教育实际为出发点的学科, 这正是它区别于应用语言学或社会语言学, 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先决条件, 也是其作为教育学与语言学的交叉的新兴学科的生命力所在。[2]

针对目前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笔者认为, 运用教育语言学中关于教育语言政策的相关理论对该阶段教育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而这一切改革的落脚点应该是, 从实际需求出发, 帮助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专业思想, 在培养过程中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 促进其学术能力和职业道路的顺利发展。[6,9]即使他们将来不从事高校教学研究工作, 也能运用在研究生阶段学到的科学思维方法去认识事物,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其所受教育的价值, 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3]

教育语言学关注社会发展中的教育问题, 强调语言规划对推动外语教育改革乃至一个国家语言教育整体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 教育语言学发展时间并不长, 其与应用语言学的关系尚未厘清。尽管教育语言学产生于Spolsky“对应用语言学研究范畴界定不清的不满”, 但国内学界有相当多的人仍将二者混为一谈。[5]

篇4: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

摘要 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是学生深入学习专业领域理论与技能的第一个阶段,对其未来人生走向至关重要。本文从培养目标、课题的制定与执行策略等几个方面,总结了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对生物医学专业学术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些感受与思考。

关键词:生物医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培养 课题设计与执行

【中图分类号】G643

引言

硕士研究生是本科毕业后继续学习深造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将接受专业领域的理论、思维与技能的专业训练,并将独自完成一个具有意义与一定创新性的课题。这个阶段,对于学生科研思维的养成、实验技能的培训,以及为人处世的习惯,均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研究生培养需要非常重视。

(一)培养目标

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仍然是目前讨论的重要命题。然而,众说纷纭的背后是相同的根本目标,即:培养品德良好,具有社会责任感,扎实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课题的制定策略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正常学制为3年,其中含半年的基础课学习。如想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实现学生顺利毕业,一方面必然需要学生的刻苦努力,另一方面,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

硕研生涯由本科生毕业后开始,而本科以读背书面知识为主,与真实科研有较大的距离,一般并未形成科研思维,对专业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往往知之甚少。不少学生还存在目标不明确、不够积极主动的状况。简而言之,刚入学的硕研并不具备独立完成课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导师从宏观上把握课题方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

对于硕士研究生的课题设计,可考虑根据以下原则进行:

1、基于本科室已有的研究平台开展。

一般情况下,不适宜要求硕研进行涉及技术平台建立的课题,尤其是业内公认难度较大的平台建立。如课题本身是建立某个技术平台,并且实验室已建立相关辅助技术与评价指标,才能考虑让硕研进行技术平台的建立。

2、课题创新性中等,不适宜过高。

如果课题涉及的未知领域过多,涉及对多方面知识的从头学习与组织,一般难以在2年-2年半期间完成。这时可将不同的未知点分配给不同的学生,分别钻研一个方面的未知,这样对于学生而言难度适中,具有思考空间,但又不至于风险太大;同时,对科室发展和大课题的实施可形成一个合力,为大课题的完成提供助力。

3、课题逻辑清晰、简明。

越是清晰、简明的课题思路,对促进学生科研思维的形成越有显著的效果。参照高水平文章确定从效应到机制的研究思路,路线不必太长太复杂,涉及的因素与支路不必太多,确实解决一个或若干个问题即可。同时,合理引入正负对照与普适性验证。

4、可执行性强。

课题的开展应较为容易,可执行性强,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可快速开展课题研究,并较快获得实验结果。由此将鼓励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同时可尽快掌握相关实验技术,为后续科研思维的开拓与可能的大课题的开展提供基础。

(三)课题执行策略

学生在读研期间的主要工作,应是围绕课题进行思考、学习、实验和总结。然而,课题的顺利进行不仅仅取决于此,许多因素看似与课题实施不一定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会对课题进程有不同的影响。对学生做下面的这些要求,将极大促进学生做事乃至做人水平的进步。

1、综述写作

综述是对一个科学问题进行文献查阅后,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和提炼而成,对立题的创新性与意义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综述写作的过程本身也即锻炼了学生的思考与写作能力。因此,学生在正式开始课题之前,就应在大量查阅文献并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完成一篇综述,并在此过程中对于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2、参与标书写作

标书的写作与综述有相似之处,但在综述的基础上,又有更为具体的课题设计与执行之处。写标书的过程中,对科学问题的认识将更为具体,对课题的实施要求将更为清晰。同时,这为学生正式开始科研生涯,自己的标书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3、参加会议

会议包括本科室的组会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参加会议,是获得本专业领域中最新进展的好机会,也是认识学术前辈与同行、展示自我、建立人脉的绝佳机会。

4、参加仪器培训

生物学实验研究涉及多种仪器的使用,如多功能酶標仪、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生物安全柜,等等。了解其检测原理、相关参数的设计与准确应用、检测对照的设置、结果分析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5、规范实验记录与图表制作

规范的实验记录应该包括标题、起始日期、索引序号、页码、实验目的、实验准备、实验流程、实验结果、实验总结等。详细、准确的实验记录可证明自己的实验真实无误,不存在造假,并可通过一些细节的处理来防止实验记录被人恶意篡改。

图表制作的格式根据审美观的不同,在细节上可因人而异。因此学生可以根据权威杂志中自己比较喜欢的风格,摸索建立自己的图表制作标准。

6、工作计划与总结

凡事谋定而后动。有目标,有计划,做事方可有方向,而不至于茫然无措。而总结则是从过去的事情中吸取经验教训的很重要一环。不总结是很可怕的事情。总结实验结果,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一件事才不是白做。同时,定期向导师提交工作计划与总结,也是让导师了解自己工作进度与对课题思考深度、与导师交流的良好机会,应督促学生慎重对待,不可应付敷衍了事。

7、参与负责试剂耗材的订购

以笔者的经验看,试剂耗材的正确与及时的订购,是保证课题正常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同时,因涉及经费使用,更可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就学期间分担订购事宜。一方面为将来自己课题的开展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了解市场价格,将促进学生学会珍惜与计划,

8、实验室各项事宜的分工合作

实验室环境的维持,需要各个成员的通力合作。在一个课题或一件事情中,学生学会分工合作、安排值日,可使学生全面了解实验室维持事宜。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在研究生学习的过程中,上述各项的执行,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科研习惯、与人交流的风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对人对己对科室的责任心。这些特性,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和走到工作岗位上的发展,将有很大的助益。

篇5: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

核心提示: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篇6:新闻学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区别

从2011年考研开始,全国48所高校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下称:专硕)”,专业硕士,说白了,类似于工商管理硕士(MBA)之类,只是在新闻传播领域,由于学科特点(注重实践),招收专业硕士非常有必要,论证了好几年,由国内7所高校牵头组成筹建小组,7所高校是:北清人复、中传媒、华中科、武大。

其中,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我们传统考研的硕士形式)在考试、培养、导师制、毕业论文实习形式都有区别。今天我给大家主要讲讲考试的区别,以传媒大学为例,报考其他高校的做“框架上”的参考即可。有关“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导师制、毕业要求等官方文章,参见我专业硕士博客:

本质篇

专硕(新闻传播领域里的“MBA”)重实践(考试考题重实践能力、培养方式采用学校、媒体双导师制度),学硕重学术,从新闻传播这一学科特点(本身就重实践性)来看,专硕是大势所趋。开设专硕意在主要招收有媒体工作经验的考生,但是应届生完全可以报考,只是说你有媒体工作经验在考试、录取中会有那么些许优势(个人之见)。如果应届生没有媒体工作经验,则要尽快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媒介实践能力,才能应付考专硕。

培养篇:

专硕采用双导师培养制度(学校、媒体各一名导师);专硕学制各校不一样,2-3年不等;公费自费、奖学金制度要看各校相关政策;专硕注重实践性,意在招收有媒体实践工作经验的考生,如果你是在媒体工作的考生,或媒体工作过的考生,考专硕非常适合。因为新闻传播学本身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学硕培养偏理论、相较于专硕更加偏专业研究,新闻学为传统硕士招生专业,现在出现专硕,也是在改革,但起码几年内,还是以学术硕士培养为主,改革会渐变式。

考试篇:

专硕考试科目:

政治;英语(2)或英语(1);专业课(334);专业课(440)【所有高校新闻传播专硕专业课科目代码统一为334、440】

初试命题、考试要求:

政治统一命题,英语(1)或(2)统一命题【注:英语(1)即为传统学硕英语,英语(2)为专硕英语,比学硕英语简单些,个别新闻传播牛校(清华 人大 复旦等)要求高,采用英语(1)】,334、440为各招生高校自主命题。关于专业课《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科目,其中48所招收专硕学校中,有40多所学校采用教育部统一的《334命题指导意见(大纲)》,但只是采用大纲指导,命题则自己高校自主命题(出不出考纲上的知识点,没有要求),关于专业课《44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科目,则各学校都自主命制考纲、试题,教育部未对440 科目给出统一指导意见或大纲,建议报考专硕考生,关注你报

考学校新闻学、传播学学硕之前考研情况,因为专硕是从学硕移植过来的,之前的考试书目、命题规律有参考价值。

2011年,未有440全国统一大纲,各校440科目,只有个别学校给出了大纲(例如传媒大学),其他大大部分学校未指定大纲,且2012年即使各学校有考纲,也是“千奇百怪”,因为各学校新闻传播学科课程设置都大不同(例如,有学校有传媒经济学、有学校注重新闻实务等等),建议:你报考什么学校,就去关注什么学校的440大纲发布情况,如未发布,则关注其学校新闻学、传播学学术硕士历年考试情况,做参考,专硕都是从学术方面移植过来的。各校皆如此。关于调剂:

11年因为是全国统一首次招收新闻传播专硕,对于新闻传播专硕这一新兴专业硕士,考生还都不是很了解,学制、培养方式、含金量、就业情况都不明朗,所以报考人数相对不多,为这一学科长久发展(人丁兴旺),很多院校施行了学硕落榜生调剂到专硕这一政策,这符合要求,因为学硕和专硕很多是相通的。随着专硕越来越热,我认为,专硕以后调剂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难易程度:

11年,专硕报考人不多,专硕没有学硕热,相对学硕好考些,但是专硕注重实践能力,如果考生自己的条件是书呆子型,则不建议考专硕。

12年,专硕会热起来。难易程度难说。

就业篇:

专硕没毕业生,全国首次招生,不明朗,至于含金量,我想,如果用人单位认可你这学科,认可你的能力,含金量就不会差,新闻传播本来就是注重实践的学科,传统的学术硕士研究生就业,媒体也喜欢招收活跃的,非书呆子似的人才的。专硕为全日制正规招生,都有双证的(毕业证、学位证)。

复习备考篇:

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MJC),2011年是7所高校【北清人复,传媒,武大,华中科】牵头、全国48所高校首次统一开设专业招生,相较于新闻学、传播学学术硕士而言,他更加注重传媒行业的实践能力,从2011年各高校初试考题考察的内容来看,题目更加的开放、有深度、重实践。

其中专业课一【综合能力334】更加的如科目名称一样,考题考察的是考生的新闻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如《教育部统一指导大纲(意见)》上所言:以案例分析以及论述题为主。个别牛校(例如北大、人大、复旦、浙大等几个)未采用教育部统一指导大纲,而是自己根据本学校主要研究方向命制考纲,其他采用教育部指导大纲的高校,出的考题也有的是超出考纲范围,大纲只是一个指导意见,人家没说一定出里面的知识点,所以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还是要广泛涉猎新闻学、传播学知识,尤其是传播学方面的内容,结合1-2年内的社会热点问题,从新闻传播学角度予以解读思考,无需死记硬背,并且要多看学术期刊、论文,才是复习好334这门课的应有之道。

1、专硕、学硕如何选择?哪个好考?(以传媒大学为例)

有人总结了,说11年传媒大学专硕接受学硕的调剂,从而验证出,专硕好考些,我觉得有点道理,但是不客观。11年专硕第一年招,据说报名人数不理想,因为第一年招,学习、就业情况都没参考,用人单位承认不承认,以后可以不可以继续深造都未知,所以很多人不敢冒险报专硕,传媒大学据说专硕专业课440判卷较宽松(因为我了解到很多人专硕440科目分数120多很正常,130多不少),440科目试题并不简单到如此程度。加之国家线在355,我认为宽松是在国家线判卷阶段的“口风”后,否则没有多少人上线,就这样放宽松,还有很多方向招不满人,需要调剂。

11年是这么个情况,11年的专硕是比学硕好考。但12年呢?一定吗,真未必,今年专硕招调剂了,认为好考,就会有很多人转投专硕,以及第二年招专硕,报名人数会越来越多。专硕12年不会冷了,我认为。

至于哪个好考?我认为都不好考。考生大可不必从哪个好考来选择,应该从什么方面选择?从专硕与学硕的特性(更注重实践性适合不适合你),从它要求的条件(英语水平:英语

1、英语2,你英语好坏,根据自身条件),考不考文史综合(文史你是强项还是弱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就业、继续深造、考博、考公务员等)来选择,而不要从哪个好考哪个不好考来判断,现在都不好考。

2、新闻传播专硕科目334和440是全国统一出题吗?334 和440 是什么,所有学校专硕都考334 和440 考的内容都一样?

NO。各个学校自主命题,2011年全国48所高校统一招收新闻传播专业硕士(MJC),这48所中,据不完全估计,科目334(专业课一),只有不到8、9所高校采用的是自己学校命制的大纲。其余高校则采用教育部统一的指导大纲,但各学校仅是参照该大纲,命题要自己命制,出不出大纲上的考点,各个学校有自主权,有很大可能会出超纲的试题。440科目(专业课二),则没有全国统一指导大纲,各个学校会根据每个学校各自的学科专业(偏重新闻、偏重传播、偏重传媒经济学等等)建设、之前的新闻学、传播学学术考研来设置专硕440科目的考察范围,有个别学校11年出了440大纲,如传媒大学,很多学校由于时间紧,11年没有出440的大纲。12年预计会有很多学校出自己的440大纲。

3:新闻传播专硕(MJC)与新闻学、传播学学术硕士的区别?

在我专硕博客)

这个全是我的感觉,第一是两者的大的题型都是一样的,都是完型、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两篇作文。唯一感觉完型没有太大的区别,难度差不了多少。第二就是区别了,主要在于1.阅读理解,英语二的文章比英语一的稍微简单点,主要是选项要比英语一的简单一些,没那么多花花肠子。

2.新题型,英语二和英语一不太一样,英语一主要是七选五,选小标题和排序,英语二是选小标题,正误判断和多项对应,感觉这个英语二的这个比较简单,是得分的重点。

3.翻译,这也是一大不同,英语一是从一篇文章中选出五句话来分别翻译,英语二是全篇翻译,虽然是全篇,但这比较简单,是得分的重点。

4.两篇作文,小作文英语一是以应用文为主,一般都是写信,英语二除了应用文(主要写信)以外,还有一个新的,就是摘要;大作文的话,个人感觉,英语一大多数都是以看图(动漫)说话并评论为主,英语二也是看图,但是以看图表为主。

8、更多专硕与学硕区别,见:

篇7: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

很多同学对教育学考研的各种硕士有各种疑问,甚至有些同学把专业硕士当成学术硕士来报考,耽误了时间,也可能会影响前程。老师和你们详细的说说教育学考研的各种硕士。

1.333是全日制教育专业硕士,学制一般为两年。主要学习内容应用,担任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333教育综合、专业二(报考学科)。

2.311是全日制教育学术硕士,学制一般为三年。主要学习内容理论,未来打算继续深造,考博的同学请选择311。现在很多学校自主命题,比如北师740,首师774等,都属于全日制教育学术硕士。最后,给大家补充一下,在职教育硕士,要求考生有三年工作经验,请应届考生及工作经验不够的考生不要浪费时间在了解在职教育硕士上。

接下来老师重点说一下333全日制教育硕士。

333全日制教育硕士要求能够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因此333教育综合更关注的是学生对于各种教育理论的应用,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对于死记硬背的客观性知识考察较少,重点在于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展示的主观性题目的考察。

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识记一些概念的知识,诸如教育学原理中的教育、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制、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教学模式、德育模式以及学校管理等概念的识记,也不能忽视教育史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专有名词的记忆,诸如六艺、七艺、骑士教育、稷下学宫、智者以及产婆术等概念;另外,教育心理学中一些固定的专有名词也是作为名词解释的重中之重,诸如有意义学习、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以及创造性等。

除了这些固定的概念需要识记之外,整个333教育综合的考试的重心是放在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各章节中一些重点基本理论的灵活运用是必备的能力。

333教育综合和311教育学基础综合考察的侧重点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所有考生切勿用应对311的方式来应对333教育综合的学习,方式方法的正确选择,会令您的学习事半功倍。

篇8:浅谈硕士研究生教育学术性的缺失

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性是指研究生教育中理性、学术与知识等目标追求的一种倾向, 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各个学生在人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的影响之下, 面对质量提升与规模扩张这一对研究生教育固有矛盾时, 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被盲目推崇, 使得研究生教育陷入重视学历忽视学力的另一种极端当中。

二、硕士研究生教育学术性缺失的原因

1. 学生缺乏学术意识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 研究生教育无可避免地正面临着被动地打开校门扩大招生后未能适应的学生急剧增加所带来的挑战。不可否认, 在经历了本科教育之后硕士研究生从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有关学科的系统知识和尊重科学的观念。在重权威轻民主, 重表述轻实践的传统思想影响下, 学生很容易将研究生阶段与本科阶段的教育混为一谈。那些缺乏学习自主性和学术自觉性的学生将难以完成角色和观念的转变。这一担忧主要来自于研究生本身所产生的学术孤立感。研究生是否应该被视为独立而自治的学术团体的成员, 还是他们只能处于学术的从属地位?从多方面来考虑, 不得不承认, 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都是边缘化的, 这决定了他们只能站在学术殿堂的门口。这些既不是学者更不是大师的研究生们始终怀有对高深知识和学术科研的自卑感和无力感。仰视学术的研究生将很难找到自己存在于学术领域的价值。尤其是对于不打算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的大部分学生来说, 更难以理解学术对于他们究竟有什么意义。

2. 功利化倾向动摇学术地位

现代社会对功利性的追求正在逐渐浸染研究生教育, 挑战它固有的理念和尊严。我国注重学历的传统根深蒂固, 古代的科举、现代的高考都对这种传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致学历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对学历的重视一方面虽然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也割裂了教育的原本意义和完整内涵。据调查显示, 半数以上的研究生选择考研是以“获高学位, 好找工作”为导向的。选择做“学术研究”的学生不到一成。奉行学历至上或以获得学历为主要目的的学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产生松懈心理, 教育目的逐渐倾斜于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功利性需要, 学术精神的存在与价值越来越被忽视。

3. 招生和培养制度难以体现学术目的

群体和个体对研究生教育的价值期待, 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制度表现出来。现今的研究生招生考核制度虽经历了发展和改革, 但很大程度上还不能够完全体现研究生教育学术性的特点和目的。首先, 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不仅有总分最低控制线, 单科也有最低标准。这样的考试制度一方面有效地选拔出专业过硬并且综合素质较高的考生, 另一方面难免将专业能力强, 但英语较薄弱的考生拒之门外。英语喧宾夺主地成为入学考试的最重要因素, 甚至许多考生和导师都将研究生入学考试看作英语水平的测试。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制度几乎是不存在淘汰的。只要通过入学考试, 经过一定年限的学习研究, 通过论文答辩, 一般都能够拿到学分顺利毕业。虽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设置了学科考试、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等关卡, 但这几种考核制度由于种种原因逐渐流于形式。没有淘汰和竞争的培养制度, 很难使学生产生危机感, 并且容易滋长懒散学风, 影响培养质量, 学术上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4. 课程设置难以培养学术能力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的设置没有体现出研究生教育学术研究的特性。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一直受到本科教育模式的制约, 在课程的设置上出现严重的本科化倾向。目前研究生的课程大体是按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来划分的, 但从实际情况来说, 课程的类型和比例不合理, 缺乏灵活性。选修课可供选择的范围较小, 从本质来说受到严格制约, 学生并没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公共课以大班上课为主, 学生积极性不高, 教学效果不理想。专业课程内容大多陈旧, 不能够有效地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 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 学生很难有实践机会, 造成理论和实际的严重脱节。而外语课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占据很大比重, 有时甚至超过专业基础课的课时。而在课程制定时存在着因人设课的现象, 造成了课程内容的交叉和重复。上述问题导致了研究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 从而限制了学生理论基础的巩固和学术能力的提高。

5. 个别导师影响学术传承

作为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中的关键因素, 导师对学生指导过少是最大的问题。个别导师的主要精力用于拉项目、搞科研, 忽视了学术气氛的形成和对学生的指导和熏陶, 致使许多研究生无法从导师那里得到足够的帮助,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研究生科研兴趣淡漠和科研动力不足。也有一部分导师肩负教学、科研、行政多重重任, 难以保证用于研究生培养的时间和精力, 师生更是难以完成学术风格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 导师数量不足、学术水平不高也影响了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背景下, 招生规模连年增大, 师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研究生导师招收的学生过多, 也造成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为了应付扩招的压力, 有些学校降低导师门槛, 一些没有足够经验的硕导、博导匆忙上岗, 直接影响了导师队伍的质量。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 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都参与了导师的课题或科研项目, 但从目的和结果来看却不尽如人意。研究生在科研中的身份和地位不明确, 参与科研的目的也被限制在了为导师完成任务而非发展自身能力上。不少导师缺乏稳定的研究方向, 学生参与项目完全沦为劳动力和研究员, 难以形成系统的实践经验。而经常面临的经费不足、氛围欠佳的科研项目更难以使学生的学术科研水平有所提升。

三、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学术性的对策

1. 加强研究生的自主性

研究生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及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投入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在学术上的成就。因此, 应当尊重和发挥研究生的自主性, 使其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和兴趣方向参与制定培养计划。并且让研究生与导师共同确定课题和研究方向, 加强学术研究的参与程度, 找准自我定位, 培养自我认知。培养机构也应当组织各种学术讨论会、演讲会, 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自由发表观点、自由辩论的氛围。引导学生在学术上培养真实、平等、实事求是的精神, 坚持科学无顶峰、科学无偶像、科学无禁区, 使学生善于在科学研究中找出矛盾, 发现破绽, 并展开批判性的否定和创新性的改革和发展。这不仅对学生的学术能力有所裨益, 更是科学发展前进的重要动力。

2. 强化研究生教育培养标准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高度选择型的教育, 无论在何种环境中都应该坚持研究生教育的绝对化质量标准。经验告诉我们, 并不是每个取得入学资格的学生都具备了研究生的资格。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建立起一套严格规范的研究生培养的考核制度、淘汰制度和监督制度以及淘汰后的善后措施, 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与淘汰机制相辅相成的是研究生的弹性学制。从研究生群体本身年龄跨度大, 背景、知识、能力各不相同的特点出发, 每个学生完成培养计划、科研项目和学位论文所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因此弹性学制的实行更能够适应研究生群体不同的学习要求, 并且它也是淘汰机制善后工作的基础和有效途径。

3. 完善导师制度

导师作为学生学术工作质量和成就的关键性因素, 对拉近研究生与学术的距离起到重要作用。导师不仅是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而存在, 还需要帮助学生确立一定的自我认同, 并形成制度化的学术风格。

首先, 在加强导师对于研究生学术指导的问题上, 主要还是改进导师指导方法和提高其指导能力。一方面, 导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个性和特点, 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对话的关系。平等的关系和言论的自由可以加大研究生与导师交往的力度, 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真正参与到学术研究中来。另一方面, 在学生投入的前提下, 导师的指导水平成为研究生学术工作质量的关键, 所以从导师的遴选开始, 就要有严格规范的评选系统。确立定期考核和进修的制度, 并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减少对导师科研任务的量化规定, 使导师能够潜心于学术工作和对研究生的指导。减少身兼重要行政职务的导师所带学生的数量;对在学术上有重大项目或成果的导师应当减少其行政职务, 并给予时间和待遇上的照顾;由有经验有威望的导师帮助新晋导师尽快适应导师工作。

4. 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研究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考察一名研究生教育学术性的重要体现, 也是衡量研究生是否合格的关键。在研究生教育中, 不通过科研培养研究生是不可思议的, 研究生往往直接参与科研工作, 或是通过写论文、参加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提高科研能力。在培养过程中, 一方面要注重研究生批判精神的培养。学生必须接触多种多样的话语环境, 并且了解自己所学知识领域广泛的观点、有争议性的问题和潜在的影响。另一方面, 在课程设计上, 要为科研能力的发展提供一条基本的途径。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出前沿性, 能够及时反映学术领域的前沿思想和最新的研究进展, 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上也要有别于本科生教育, 以知识创新为根本任务, 通过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引导研究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学术在研究生教育中正面临外在环境和内在需求的双重抛弃, 研究生教育正在失去其核心的理想和信念。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教育,学术性缺失,问题,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7.

[2]马尔科姆.泰特.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篇9: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

【关键词】东南亚研究 国际关系专业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培养技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44-02

近年来,随着东盟国家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东盟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凸显,发展与东盟国家的新型外交关系成为我国周边对外战略的重点。东南亚研究是东盟国家及东盟组织为研究对象,探究东盟十国内政外交、社会文化及东盟组织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为国家及政府了解近邻国的内政与外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咨询。东南亚专业人才培养有助于夯实我国东南亚及东盟组织等领域的科研队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对增强我国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探究国际关系专业东南亚研究方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技巧,以提升后继人才的研究能力。

一、完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培养研究生驾驭外文文献的能力

东南亚研究方向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强调以基础性知识积累和写作能力的夯实为导向,注重学术研究型硕士的知识培养与思维创新。在治学方面,它注重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促使其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因东南亚研究的对象性与特殊地域的特性,在知识结构与研究对象上有独特性,首先,在知识结构上,要求研究生具备在该领域的最基本历史知识与概念的储备,能对东南亚国家的国际与区域形势的演变及该区域的东盟组织由来与发展趋势有总体性的认识;能够对独具特色的东南亚文明及东西方与东南亚政治、文化、经济交流关系和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形成知识体系,对东南亚文化、中国与东南亚关系有较深入的研究。其次,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当前国内外东南亚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熟悉国内外在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机构、学者及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把握领域内研究的学术热点与难点问题。再次,要求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英语或研究对象国的语言。外语技能是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重要工具,只有掌握了一门外语才能广泛涉猎外文图书及文献资料,增加获取资料与信息的渠道,具备资料的鉴别与处理能力。研究生的外语应用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涉猎研究课题的视野、学术交流的效果、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学术论文写作的质量和深度,影响科研水平的层次。如果研究生放松英语学习,导师又忽视对其进行英语能力的培训,则会大大降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总之,东南亚研究是区域研究,也是国际问题研究,鼓励研究生熟练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的外语技能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或学习非常重要的技能和工具。

二、重视研究生参与教学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激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思辨思维

与灌输知识为主的国际关系专业的本科生教育不同,国际关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师发挥导向的作用,重点是在研究方法上的传授。因此,国际关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课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学会独立思考、激发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有意识地营造教学课堂的开放而活跃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学生自发性参与教学讨论,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的互换。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而采用合理而科学的教学方法,注意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做到既能将讲授东南亚方面的知识与研究生课前阅读、课题提问、讨论相结合,又能善于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课件,课件做到图文并茂及运用音频资料,使教学内容既丰富多彩又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将传递知识与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相结合,引导研究生参与课题教学,营造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各抒己见、自由发言的宽松环境,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思想交流与碰撞。组织学生自主地开展学术交流,营造知识、信息、思想与观念交流的自由氛围,活跃学识思想,形成思想的碰撞,以有利于相互借鉴、产生互补效应,提高创新性。研究生能积极思考,自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课后能对问题开展调查和研究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此外,提供给研究生学习的学术期刊论文、经典著作的目录,要求研究生撰写读书笔记,导师定期检查。在选题范围内给研究生布置适量的课程课论文作业,检查和了解研究生的学识水平和写作能力;认真批阅学生的课程论文是导师了解学生课后学习情况、关注兴趣点及掌握知识、理论水平、写作功底的有效途径,导师需要对研究生提交的论文在结构框架、语言措辞、论证推理等方面做出点评,并一一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反馈给学生。此外,东南亚研究是研究型专业,没有本科阶段的专业设置,因此,研究生本科阶段专业知识背景各不相同,有英语、历史、政治学、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甚至还有教育学、新闻学和物理与计算机科学等专业,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本科所学知识与东南亚研究相结合,力图将本科所学知识与东南亚研究的技巧相融合,培养其重新组合知识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提升研究生的资料与信息收集能力,就研究对象开展田野调查

对于东南亚研究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不仅要传授研究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还要传授收集信息与资料的方法和渠道,尤其是东南亚区域国际关系研究更为讲究资料与信息的时效性。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在学术研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事东南亚研究需要在大量的数据、案例和材料基础之上加以判断、佐证、分析和论证,对各种中外文资料进行加工、筛选,这要求研究者具备广泛收集资料的能力。因此,东南亚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需要学会科研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如资料收集与整理、田野调查、社会调研。在资料收集方面,应开阔视野,有关东南亚研究的图书资料、报刊、档案、文宪、网络信息、电子图书、田野调查甚至口述历史资料都属于研究收集的范围,内容多样性决定了收集资料的渠道和方式多样性。导师指导研究生收集资料时应注重资料的准确性、客观性,确保资料的真实、可靠,同时力求资料的完整与全面。对收集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是学术写作必备的前提工作,要求研究生做到两个原则,一是将相同内容和专业资料按问题、专题、项目分门别类地存放,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便及时、准确地查找。二是要注记清晰,即注明资料的出处、作者、时间、页数,以便日后查找、核对和判断资料的新旧。田野调查是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切身感受研究对象的重要途径,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和信息采集。培养东南亚研究方向的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人才的特殊性还在于让学生能在研究东南亚的对象国就研究目标进行资料收集和田野调查,直接面对研究对象,切身感受它,并与国外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拓展研究生的视野,实现认识的升华。

四、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专研精神

除研究生广泛涉猎东南亚方面学术知识、挖掘新资料,鼓励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研究思路的创新外,还要注意帮助研究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是从事研究工作最基本的素养,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导师课程教学和严谨的治学让学生认识到研究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尤其导师在研究生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上要严格把关,杜绝学术抄袭、剽窃行为。首先,让研究生认识到学术抄袭问题的严重性,从思想上加强研究生对该问题的重视。其次,鼓励学生课题申请和学术论文的独立创作,科学开发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课程论文大纲与思路不恰当的地方当面给予指正和修改,就论文初稿不合理之处进行调整,指出论文中知识性的错误、语病、逻辑混乱之处,确保学生论文写作进度的顺利完成,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树立学生严谨而科学的治学态度。对于成果,导师明确个人的态度和立场,对于不是自己的学术成果,不能贸然将学生论文挂上自己的名字;鼓励研究生独立发表学术论文,积极引导他们申请学术创新项目和研究生课题项目,通过课题的申请与撰写强化研究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学生申请和完成课题研究的最大益处在于锻炼科研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在完成课题的基础上,帮助研究生完善论文框架结构,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总之,东南亚研究方面的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人才培养重视两个方面:首先,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意识与创新能力。再次,对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写作习惯的培养,将知识转化为研究的能力与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导师需要不断学习教学理论知识,总结教学经验和方法,探索特色的教学技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维,重视教学,科研与教学互补;树立高度负责的导师职业精神,增强科研能力,丰富学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而杰出的科研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著信,苏毅.施之以爱,导之以行——谈研究生指导教师教风[G]//周文辉.导师论坛:研究生导师论研究生指导[C].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29

[2]刘润进.课题研究阶段培养研究生英语能力的几个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

[3]胡之德.浅谈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

[4]郝全梅.资料收集的途径、方法与要求[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2)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子课题“广西的亚太海洋战略与海洋经济”;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青年学者创新团队“‘一带一路战略下广西海洋经济发展与海外华侨华人”研究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静林(1981— ),女,土家族,湖南永顺人,博士,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东南亚华侨华人史。

上一篇:毕业生就业承诺书下一篇:联通3G形象体验店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