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学术

2024-06-19

会计专业学术(精选九篇)

会计专业学术 篇1

一、广东某高校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招录分析

广东某高校会计学学术型硕士针对社会各界对兼具理论研究和实务技能型财会人才需求, 立足 “专业+外语”、 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设置了“会计理论与方法”、“企业战略与公司财务”、“国际会计”、“审计与风险评估”四个研究招生方向。 每年均通过定点高校宣传、大学研究生招生咨询开放日、网络宣传、校友宣传等途径, 在扩大财会类本科毕业生报考宣传的同时, 在招生宣传资料和咨询解答中明确 “热烈欢迎社会各界考生报考 (含跨专业) 会计学硕士研究生”, 生源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被录取为会计学硕士研究生, 包括计算机、金融工程、药学、生物学、教育学、历史学、英语等。

(一) 2007-2013 级会计学研究生推免人数分布及培养情况

吸引优秀的本科生作为推免生报考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是历年来的招生重点, 学校在择优选拔优秀的学生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生源数量。 在推免生中跨专业人数平均占到27.03%, 2012 年最高, 达到50%。 跨学科人数占推免生35.14%。 2009 年最高, 达到66.67%。 其中, 会计学专业硕士所在学院有会计学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 在2008 年推免生面试中, 经学生自由申请和资格审查, 会计学专业择优面试, 没有学生报考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推免生, 全部录取为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由于推免生机制面对的是大四学生, 直接录取大四学生, 在减少本科就业压力的同时也有利于优秀学生提前进入研究生学习学术阶段, 在确定拟录取状态后, 录取学校没有让学生放松学习, 而是半强制性地要求推免生提前熟悉研究生培养方案, 尤其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要求自学补学会计学本科核心课程。 同时建议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如本校毕业的学生 (外地的学生自愿为原则) 在大四阶段提前进入导师组的项目研究、 参加实习实践、自主参加学术专题调研等。

( 二) 2007-2013 级会计学研究生录取数据

虽然该校会计学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递增, 生源扩大, 吸引力扩大, 但是录取人数仍维持在每年20 人左右。从2007 到2013 年跨专业人数的平均值达到47.29%, 其中2009 年达到最大比例, 为75.00%。 跨学科人数达到总人数的30.23%, 其中2011 年比例达到最大, 为44.00%。 从中可以看出, 该校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每年都能吸引着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学生的报考, 都有一些跨专业的考生被录取, 说明跨专业考生在入学前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学习交叉专业和学科的基础, 被择优录取, 有相当的竞争力, 证明了跨专业跨学科会计学研究生培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既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也是社会的人才需求体现。

在对该校所录取的跨专业、 跨学科的学生进行细化分析中, 发现这些学生既有211 高校学生, 也有普通高校学生。跨专业学科集中在四大学科, 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工学、药学等, 这些学生中有个别学生是第二专业或者辅修专业是会计学专业。 但是根据统计, 就目前社会急需的通晓会计、法学、投融资的复合型人才, 该校自招生以来还没有一名本科第一专业或第二专业为法学专业的往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

二、 广东某高校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及质量分析

(一) 研究生培养质量指标的修正

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估, 刘平、顾丽琴、吴旭舟 (2011) 经过总结研究, 在目标层中提出了“生源素质, 培养条件, 教育管理, 培养结果”四个层次的考核体系, 该体系较为科学地考虑到了研究生培养的静态过程, 如日常教学评估, 同时也兼顾了动态考核, 如学生招录、学生学术创新及就业情况, 可以较为科学地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但是该体系中的培养结果 (见表1) , 包括研究成果、 社会评价两个指标还有待完善。

目前不少高校把是否有学生获得省级优秀硕士论文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估判断标准, 评选条件中对论文发表和质量的要求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看出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同时重要科研成果和获奖也是社会评价的重要指标, 部分用人单位在招录时会以此作为重要参考因素, 尤其是就业单位的研发部门, 为此应该增加高级别获奖为考核指标。 研究生毕业后的去向除了传统意义的就业外, 还包括自主创业创新、继续入学深造等, 因此社会评价中应该加入研究生就业创业和后续学术创新能力。

综合分析后, 培养结果考核指标修正如表2 所示。

(二) 广东某高校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及质量分析

本文限于篇幅, 主要对广东某高校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结果的科研成果、学生获奖、就业情况进行分析, 同时就培养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1.学生论文发表情况 (见表3) 。 从表可以看出发表论文篇数中跨专业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平均占到63%。 其中2008级跨专业发表论文篇数最多, 占到了93.33%。

2. 学生获奖情况 ( 见表4) 。 从表4 统计中发现, 在获奖人数 (非获奖人次) 中跨专业获得省级奖励的人数占到71.43%, 跨学科人数占获奖人数的57.14%, 跨专业跨学科研究生的高层次获奖等学术研究能力显著强于会计专业背景的研究生。

3.学生就业情况。 除了2008 和2009 级各有1 名研究生 (中途退学) 创业外, 其余研究生实现了100%就业率。 从四届研究生就业情况可以看出, 有1 位研究生应届考取博士。 2007 级研究生中, 进事务所人数最多, 占到33.33%, 其次为进高校, 占到26.67%。2008 级研究生中, 进高校、证券银行和国企所占比例都是26.67% 。2009 级研究生中, 其他类占比最大, 为23.81%, 其主要为私企。 2010 级研究生中, 进证券银行比例最高, 为45%。 该校会计学研究生的就业特征是就业率高、就业满意度高。 每一届的初次就业率在每年的6 月底达到100%, 部分研究生在求职中拿到2-6 个拟聘用通知。 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生就业去向集中在珠三角, 单位包括南方电网、高等学校、投融资公司、邮政储蓄银行等从事会计与财务管理等工作。

三、会计学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反思

综上, 该校学术型会计学研究生的培养呈现出“多生源、高标准、严要求、好就业”的态势, 但是研究也发现该校跨专业会计学研究生培养存在一些需要高度关注和完善的方面。

(一) 综合培养体系不健全

像美国等发达国家针对跨专业硕士, 设有专门的跨学科研究中心, 国内部分高校也在开设相关的研究机构, “学科会聚”成为人才培养新趋势。 而广东某涉外性综合性大学还没有对应的跨学科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研究所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研究还仅仅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学校尚未设立专门的跨学科研究机构。 该校各研究生培养二级单位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资源共享体系也不是很健全, 跨院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和人才联合培养相对较少。 对跨专业研究生录取后对其会计专业基本知识掌握也没有完全强制性地要求, 仅仅是作为辅修课程而不是必修课程加以补习。 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与会计学相关专业录取进来的学生使用同样的培养和教学计划, 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跨专业学生的学习压力, 造成学习部分脱节, 又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跟踪研究中也发现了学生因为难于适应研究生学习而有意申请退学的现象。

(二) 师生双向互选中处于劣势

当前该校的会计学专业师生比中学生人数多于导师人数, 所有学生在选择导师方面实行“双导师制”、“师生双向选择制”。跨专业会计研究生往往在选择导师方面不占优势, 大部分导师依然偏向于选择指导会计学相关专业的学生,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跨专业跨学科学生入学后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过大。

(三) 学业缺少长远规划

跨专业研究生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会计专业基本知识相对不够扎实, 而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大多是在本科阶段知识的扩展, 需要一定的会计基本知识为基础。该校会计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如高级宏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一般是以本科会计学阶段已经设立的课程为基础。近几年来该校招收的学生学科背景包括机械设计与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学与应用数学、 生物信息学、药学、英语教育等专业, 这些学生在本科阶段几乎没有开过类似课程, 在入学第一学期的课程学习中普遍引发这些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早期出现学习焦虑、紧张状态, 经过不懈的艰辛自学才得以跟上教学和学习进度。

(四) 就业和职业规划面临新挑战

自2002 年研究生扩招以来, 高学历人数日益增多, 毕业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在吉林、江苏、广东等地出现了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好就业的现象。 跨专业研究生不仅面对着比专业对口学生更大的学业压力, 还要面临着比他们更大的就业压力。 不少企业在招聘时不仅重视研究生所读专业, 本科专业也是招聘时的一个重要招聘因素。 跨专业研究生在实习和毕业找工作时机会相对低于非跨专业学生, 尤其是毕业那年的第一学期, 如该校2013、2014 届会计学硕士毕业生中有多名本科非会计毕业的跨学科的硕士毕业生都是获得多项奖励、 公开发表了学术论文, 甚至有一两年的工作经验, 但是在求职前半年 (12 月前) 就多次遇到招聘单位本科非会计专业无法给予面试机会的直接、当场拒聘现象。虽然这几个学生在择业中最后凭借优秀的综合素质获得了较好的就业单位, 入职银行、金融、涉外大型企业等, 但是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当场被拒事件还是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们的求职心态和职业规划, 造成学生身心焦虑和疲惫。

四、对策及建议

(一) 完善培养和课程体系

借鉴国外和国内一些高校经验, 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 开展跨学科学术交流, 保证资源共享, 加强交叉学科交流与学习, 同时学校应注重开设学生个性化的特色课程。 针对跨专业录取学生开设一些会计基本知识的补修必读课程和相应的考试, 强制性要求学生补上专业基础课, 提高他们专业素养, 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建立跨年级学习角, 实现不同年级学生的互动学习, 鼓励跨专业跨学科研究生自学强化专业基本知识的学习, 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适度分类指导学生, 如考博士、 入职会计师事务所、 入职银行金融机构、 入职涉外企业、考公务员等, 其中学术能力培养依然是各类指导课程培养的首要任务。

(二) 强化导师责任制

当前, 绝大多数的导师不仅参与教学, 还负责多个项目, “导师忙”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学生与导师之间见面少的现象无法避免, 造成部分学生专业知识、论文及就业等方面缺乏高强度的专业引导和指导, 在入学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感觉专业学习迷茫。 因此应该强化和深化导师责任制, 深化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学生和评估机制, 进一步推进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育人体系, 深入指导和鼓励跨专业跨学科研究生与本专业本学科研究生多做学术性的交流, 指导跨专业跨学科研究生在财会领域取得综合发展。

(三)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复合型研究生多学科背景既是优势, 也可能是劣势, 为此研究生应该强化自信心, 提高综合创新竞争力。首先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 在招生宣传阶段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避免和减少考生的学习和就业迷茫。 入学后要求学生更多地参与大型学术活动, 扩展学术视野, 增加专业敏感度, 促进提高学习动力。 针对跨学科跨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和途径, 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 建立校友指导就业在内的多渠道综合就业辅导平台, 引导学生更加自信就业。 对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 建立研究生创业联盟, 联合创业孵化中心, 给予学生全方面的创业辅导和指导。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复合型的财经人才。本文多年深入跟进广东某高校会计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研究发现跨专业背景的学生具有突出的学术创新能力, 同时发现这些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优势和劣势并存的现象。今后需要加强完善导师责任制度, 急需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 推进校企联合人才培养,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业和职业规划辅导, 提高学生的创新竞争力, 实现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复合型财经人才,跨专业,创新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刘平, 顾丽琴, 吴旭舟.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 (5) :60-64.

[2] .李中亮.跨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 2013, (Z1) :104-108.

[3] .张良.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 (4) :11-15.

[4] .李茜.外语类跨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探析——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 (4) :67-68.

会计专业学术 篇2

(一)关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当前会计学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大家认识到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不仅关系到企业经营状况能否如实反映,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能否提高,作用能否有效发挥,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秩序能否正常运行的大问题。在讨论中,大家从不同角度对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阐明自己的观点。

有的同志认为,必须建立严密的多层次过滤式的责任保证系统,包括法人代表责任保证系统、总会计师责任保证系统、会计人员责任保证系统、注册会计师责任保证系统和社会职能部门的责任保证系统。只有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有的同志认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严把市场“进入”关;(2)实行会计委派制,确保会计人员的独立身份;(3)实行会计信息的公开制度,提高财务资料的透明度;(4)实行严格的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5)加快会计工作执法力度,做好监管工作;(6)扎实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活动,加速会计电算化进程,保证会计信息处理的正确性、及时性。

有的同志还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以后说,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必须抓住以下三个方面:(1)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对于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功能;(2)加强会计制度建设,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3)理顺各方利益关系,减少利益冲突;(4)强化契约关系,以利于降低违规行为的预期收益,提高违规行为的预期成本,从而有效地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

在讨论中较多的同志认为,会计信息失真并非完全是会计人员的责任,而往往是由于各方面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的。这个问题的存在是和我国周前经济转轨时期的体制以及客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的。许多企业经营者和决策者出于某种追求,往往粉饰其业绩;而各相关利益集团出于各自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使得虚假会计信息有一定的市场。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需要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关键是应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并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奏效。有的同志还谈到西方发达国家规范会计工作秩序,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经历了一段较长的时期,我国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采取长期治理、综合治理、分阶段治理的方针。就会计工作本身来说,首先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然后建立起完善的法规和监督体系,依靠扎实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关于改进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

近年来为了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界对改进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试行会计委派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多种形式的实践,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遇到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大家对此提出一些看法。

有些同志认为,会计委派制与现行法律。法规包括《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有矛盾,而且会计人员实行委派以后,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所以只能起治标作用,不能整治根本;只能作为权宜之计,不宜作为万全之策。

有的同志认为,如果对行政事业单位委派会计人员未尝不可,但对国有企业委派会计人员形成干预企业经营管理,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也有的同志认为,改进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既要面对当前经济体制转轨时会计工作中出现混乱状况的严峻现实,又要适应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按照这个原则,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妨一方面改进现有总会计师制度,另一方面借鉴西方的财务总监制度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加以创新,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做法上,把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定位在集中精力协助企业负责人当好家理好财,成为企业负责人的得力助手;而把财务总监的职责权限定位在代表所有者依法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不参与经营管理,形成约束机制。目前有些地方以委派财务总监取代了总会计师,领导企业财务工作,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这是混淆了两者的区别,必然难以对企业经营者实施监督,难以发挥财务总监应有的作用。

在讨论中不少同志认为,我们应该积极推行会计委派制,把推行会计委派制与贯彻《会计法》结合起来;因为这是从企业外部对一个单位的遵纪守法所进行的会计监督,内外结合,更能使会计法治和会计工作秩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关于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问题

管理会计的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所共识,至于如何在我国推广应用,大家发表了不少见解。

有的同志认为,较长时间以来,在学术界始终存在“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的争论,争论的背后是针对管理会计的有用性问题。而提高管理会计的有用性,就意味着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融合,就能增强管理会计的生命力。

有的同志认为,管理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是财务会计管理方式和手段所无法替代的。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还处在个别的或分散的水平上。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领导重视不够问题,也有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问题;既有管理会计理论本身缺陷问题,也有管理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问题等。其中,解决管理会计本身存在的.理论缺陷问题是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根本;提高会计人员、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关键;研究开发管理会计电算化应用软件是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重要措施。

有的同志认为,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具有较高素质的会计人员;(2)企业各部门的密切配合;(3)企业领导人重视。显然,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这三个条件在大多数企业中还没有完全具备。因此,要推广管理会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包括权威部门的支持和采取实质性措施。

有的同志认为,管理会计的推广应分三步走:首先,进行调查研究,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其次,通过开办培训班等各种形式帮助会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了解它的具体内容;第三,各企业应根据本身特点,由小到大,抓住重点环节逐步开展。

有的同志瞻望管理会计研究的前景,认为:(1)管理会计的研究正面临两方面选择。一是仍然沿着管理会计的发展轨道,使其研究建立在传统的理论与方法之上;二是面向实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与研究课题。这两种选择,完全取决于研究人员的激励机制。(2)由于管理会计所处现实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组织机构的变化,必然要求管理会计改变过去那种静态分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而运用动态及不确定性的研究理论与方法。(3)现代企业组织形式正从集权管理向分权管理转化。与之相对应,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也要从原来的纵向管理向横向管理转变。(4)现代企业的经营战略将转向长远规划,追求全球性的发展以获取最大的收益,因此企业的管理将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分权管理模式,由此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的新课题,它具有环境控制、战略设计、战略控制三大特征。(5)随着环境与组织的变化,管理会计将会在定义、本质特征以及范围上发生根本性变化,将会被“组织会计”所取代。(6)由于环境与企业组织的变化将导致对新型的管理会计信息需求,主要表现在非财务的信息需求将进一步上升,财务信息的种类也会发生变化。(7)管理会计研究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主要是由过去的单一研究向综合研究发展,多课题研究同时并举,各种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相结合,使研究结果具有更为广泛的应变能力。

在讨论中不少同志认为,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进行。

(四)关于会计工作在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问题

自从东亚金融风暴发生以后,人们普遍关注如何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会计工作在这方面应如何发挥作用。木少同志对此展开讨论。

有的同志在详细分析了东亚金融风暴的形成和教训以后,对有些人所说的国际炒家利用游资兴风作浪因而形成金融风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关键在于自身的“抵抗力”,如果自身的“免疫功能”强,“病菌”也难以侵入。对于经济健康的国家来说,国际炒家也无能为力,只能以失败告终。他们认为,会计的职能是核算和监督。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监控,是防止与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也是会计应该发挥的功能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进行以下几方面改革:一是整顿会计秩序,规范会计工作,恢复银行“铁帐本”、“铁算盘”、“铁规章”的行业形象;二是完善现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和考核办法,全面清理金融资产,努力降低不良资产的比例;三是遵循谨慎原则,改进金融业务收入确认和呆帐准备、坏帐准备的计提办法;四是要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提高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使报表使用者了解银行的经营状况,尤其是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以及各种业务具有的相对风险程度;五是在财务报表中要对各种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既包括传统的基本金融工具如债券等,又包括各种形式的衍生金融工具如利率调期、货币调期、期权等;六是聘请注册会计师加强对商业银行的会计帐目和财务报表进行审计鉴证。

有的同志针对当前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改进意见:(1)摆正和完善内控与业务发展的关系,树立“内控优先”的观念;(2)建立风险补偿制度,对一些风险大的业务项目向保险公司进行投保或提取风险准备金;(3)强化制度控制,对业务全过程建立较为完整的控制制度,使每个员工、每个岗位、每项业务都处于有效控制范围之内;(4)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改革会计确认和计量基础,逐步推行公允价值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5)加强会计监管力度,确保职能部门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6)加强会计电算化风险防范,从软件设计、业务操作、技术维护、监督控制等方面入手进行严格管理;(7)提高会计队伍素质,完善奖惩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有的同志还通过分析韩国金融危机来看我国的金融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包括:必须完善各种核算、结算程序和业务操作程序;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必须加强对贷的款单位进行资信调查,对其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必须根据借款人的资本大小、经营规模、财务实力等情况决定贷的款政策。

在讨论中,也有的同志从管理会计角度进行考虑。认为,应把管理会计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运用到银行会计管理中,实现资金、人力等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实力。

(五)关于会计改革与发展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要求会计工作不断进行改革,使之与新的经济形势相适应。至于如何改革,大家也提出了一些设想。

有的同志认为,前阶段会计改革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会计改革应该更多地关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状况,了解并解决这些地区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推动会计改革在全国发展;同时,会计改革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工程,因此不能脱离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而盲目追求会计改革的速度。此外,会计改革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界、政府中的高层人员和企业中的会计负责人,而应深入到基层会计实务工作者中去,使他们对会计改革目标、内容,目前进展的程度以及今后发展方向有更深入的了解。

不少同志还对会计发展的前景进行了探索。有的同志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进行描绘,认为:第一,“会计报告”或“财务报告”将由“企业报告”所代替,使对外提供报告的内容趋向多元化。在企业报告中计量属性也将趋向多元化而不只是历史成本一种。第二,人力是企业所占有的最有价值的资产,有必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核算并对外报告,人力资源会计将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第三,企业应把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起来,考虑其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社会责任会计和与之相对应的环境会计在未来的企业报告中也将得以体现。第四,企业报告的方式将向灵活性、实时性发展。可以通过因特网随时提供各种事项以及每种事项的多种属性特征的报告,使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决策需要,主动提取相关信息。

有的同志对未来会计的发展趋势进行瞻望,他们认为,未来会计的特征将是:第一,前瞻性信息与历史性信息并重;第二,信息供应量增大与表外信息进一步上升;第三,信息处理与发布更为及时;第四,信息的提供可兼顾不同使用人的需求;第五,会计计量属性的多样化;第六,会计处理方法的更新,会计报告系统将实现对各类业务的实时反映和控制;第七,会计工作将从记帐、编表转向更具技术性的分析和预测;第八,审计的重点将由查证对帐,改为了解企业营运过程,评估并测试企业营运风险,衡量企业经营的财务性或非财务性指标,对管理层提出改进经营的建议。

也有的同志根据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中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发展,联系到现行财务会计理论的现状,认为,无论是在会计确认、计量方面还是在损益列报方面都难以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作出恰当的处理,需要采用与传统的、非金融性资产或负债项目不同的会计准则进行处理,这也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会计专业学术 篇3

——王冬龄

博士展与论坛对中国书法的博士生教育进行了一次检阅。书法是近三十年来发展最}夹的专业之一,书法博士的培养已经影响到书法研究和创作的格局,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已经成长为这个领域的中坚力量。希望这次展览和论坛成为一个开端,并发展成为一种机制,让年轻人有更多交流、展示的机会。书法不是一个怀旧的场合,而是一个重要的当代文化领域,我相信,青年一代对此有着最好的理解,同时也承担着未来的重任。

——邱振中

在中国当代书坛,书法博士群体已经成为创作与研究的中坚力量。从此次展览的作品看,书法博士们大多传统根基厚实,并各有自己的艺术追求,书风正大且书路开阔,这与他们具有良好的综合学荞紧密相关。未来的书法家绝大部分都会具有高等院校书法教育背景,这与任教于各高校的书法博士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对中国当代书坛的发展必将起到引领作用。书法博士群体展览暨学术论坛的举办应该成为一种常态,作为书坛群英展暨高端论坛的一种很有意义的形式延续下去。由青年学者和书画家诸明月发起并具体操办,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的此次展览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必将载入21世纪中国书法史!

会计专业学术 篇4

2016年9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审计骨干教师培训班在湖北大学举办。50余名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审计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湖北大学副校长顾豪爽教授、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代表祁渊博士、湖北大学商学院分党委书记焦颜成、副院长朱小梅出席了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围绕着“‘互联网+’时代审计理念和方法创新”这一主题展开。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秦荣生教授作了题为“‘互联网+,时代审计行业的发展趋势”的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常务理事杨志国博士后作了题为“问题导向:会计行业变革的动因、内容与趋势”的报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王立彦教授作了题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报告;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合伙人管理委员会主席陈箭深博士作了题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的报告;财政部内部控制准则咨询专家、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委员谭丽丽作了题为“增值型内部审计在大型企业的应用”的报告;ACCA中国专家智库成员、CICPA、FCCA、前腾讯会计政策&财经培训负责人刘锦绣作了题为“财眼透视互联网”的报告。在培训期间,学员们参观考察了座落于武汉光谷的三家著名的IT企业。

2016年9月24日至25日,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召开。本次年会主题为“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与审计创新”。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70多所高校代表及《商业会计》等媒体参加了本次学术年会。

在开幕式上,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明辉教授和湖北大学副校长顾豪爽教授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本次学术年会共举行了两场主题报告会。24日上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秦荣生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王立彦教授,武汉大学李青原教授,《会计研究》杂志副主编刘国强博士,湖北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主任夏频博士分别作了题为“国家审计的发展趋势”“环境审计体系与职业化推进”“国家审计与独立审计定价”“会计的未来发展与会计理论研究”“法务会计业务需求研究——基于CPA视角”的主题报告。25日上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标准部唐建华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张龙平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陈宋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刘启亮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审计报告改革的研究机会”“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研究的十大问题”“Financial expertise of audit committee member and earnings management:A meta-analysis”和“Negative press coverage,Iitigation risk,and audit opinions in China”的主题报告。

24日下午,与会代表围绕本次年会的主题,按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务会计及其他审计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共有32篇入选论文分别在四个分会场进行了交流。

经过审计专业委员会会议的严格评选,梁思源、郑石桥提交的“国家审计能促进公共支出效率吗?”,陈宋生、刘青青提交的“审计师与卖方分析师相互‘点赞’及治理效应——基于文献的荟萃分析”,周琪玲、夏频、义晓明提交的“Benford定律在经济案件中的应用研究”三篇论文获得本次年会的优秀论文奖。

我国当前会计学术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篇5

会计是通过专门方法进行计量,并通过提供会计信息而服务于管理目的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产权界定及交换基础之上的法治经济,会计活动为产权界定提供了有效的计量手段, 并为交换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综合、统一、可比的信息基础,因此,市场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会计学是一门研究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性社会科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以及审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教育部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学科目录中陆续增设了财务管理专业和审计学专业,原来隶属于会计学专业的财务管理学和审计学逐步成为与会计学并列的独立的本科专业或研究生专业。财务管理学和审计学从会计学中独立以后,会计学所研究的会计的内涵就缩小为狭义的会计,即面向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

我国目前的会计学研究生教育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其中,硕士层次又分为专业硕士和普通硕士(即学术型硕士)两种类型,博士层次目前只有学术型一种类型。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对会计人才的强劲需求,普通高等学校争相设置会计学专业。会计学专业已成为高等学校中设置最多、招生规模最大的热门专业之一。在这种形势下,普通高等学校既是会计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重要力量。会计问题的研究,应该是全方位、灵活多样的,而不应该是刻板、模式化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针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展开全方位研究,发表了大量文章:有的是对现有会计理论的解析、评论、批判或完善;有的是对会计准则或制度的解释、 分析、评价及改进;有的是在实地调查或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事实、剖析问题、探索规律、总结经验,进而提出或完善理论;有的是在实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会计制度的方案或改进会计操作的方法;有的则运用已有的会计理论或制度,借助案例对实际问题进行解析,提出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行会计理论或制度;有的从历史或比较的角度,寻求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影响因素等等。这些研究尽管存在着研究方法不甚规范、经验研究不够深入等缺点,但是并未模式化,总体看来也没有与会计理论问题和会计实践问题脱节,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回答了会计实践、会计改革以及会计教育提出的各类会计问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会计学术界受美英为代表的西方会计研究范式的影响,将会计研究划分为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两种类型。近些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博士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时,几乎一边倒地采用“实证研究”类型。这种“实证研究”类型的会计论文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写作模式: 首先,对已有学术文献进行研究、综述,并在一定程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然后,运用数据库或其他文献中的数据资料(也有少部分作者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数据资料)及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以证实或证伪该假设。“实证研究”以外的研究通常被笼统地归入“规范研究”类型。“规范研究”类型的文章主要研究会计实务及会计理论中的特定问题,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因为此类文章被归入“规范研究”,并被贴上“不科学”的标签,所以备受冷落和排斥。

目前,这种模式化的会计实证研究在会计学术圈越来越兴盛。学术性较强的学术期刊(主要指被列入CSSCI的财经类学术期刊、高等院校学报等)所刊登的会计类文章几乎全是“实证研究”类型。因为普通高校学科评估与评比基本认可CSSCI期刊及英美学术期刊,所以这些高校职称评定以及博士生毕业必须发表的论文,也多要求发表在CSSCI及英美学术期刊上,这样的规定使这一模式得到进一步强化。由于实证研究论文容易在英美期刊及CSSCI期刊发表,不少老牌会计学强势院校一改过去多样化的研究风格,纷纷投入“实证研究”。我国大多数 “985”高校也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恢复或新建会计学科,这类高校会计学研究的基础比较薄弱,但从事实证研究具有相对优势,因此这类高校自然成为会计实证研究的推动者。由于这些高校知名度高、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其自然而然成为会计实证研究的引领者。还有不少会计学科有相当实力的普通高校,强行规定学术型研究生必须撰写实证研究毕业论文,进一步固化了这一会计研究模式。普通高校为了适应这种研究模式,在引进师资、课程设置、博士生教育背景、学术讲座主题等方面都全力向会计实证研究模式倾斜。另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也为这种研究模式的强化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总之,“实证研究”模式已经成为目前会计学术研究的“标签”,并成为会计学术研究的“正宗”甚至全部,可以说已经形成了“非实证不是会计学术”的氛围,“实证研究”以外的会计研究已经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这种模式化的实证研究范式,对会计研究危害甚大。 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证研究的目的在于将理论研究成果纳入解释性学科(主要是经济学和财务学)的研究循环,从而满足解释性学科理论检验的需要。实证研究通常在对实践经验进行了有限的研究(往往是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之后就停止下来,而不会继续通过调查研究、案例研究、 试验研究等多种手段对会计实践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因此,该类研究对会计实践经验的考察是不全面的,无法满足解决会计实践问题、健全会计(包括管理会计和审计) 制度及发展会计理论的需要。

第二,会计理论通常表现为用于指导、评价会计实践及其结果的建设性理论。在会计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会计准则、制度、方案、对策通常表现为定性假设而非定量假设。但是,这种性质的理论和假设往往难以纳入以定量研究为特征的“实证研究”模式,因此,该类研究往往与会计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脱节。

第三,这类研究对会计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如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会计、会计史及会计思想史、法务会计、国民经济核算等)缺乏应有的关注,而是热衷于资本市场等比较狭窄的领域。

第四,以大样本统计回归为主要特征的“实证研究”, 往往需要将研究假设中比较抽象的概念或变量转化为可测量的指标,从而将抽象的研究假设转化(操作化)为具体的、经验层次的假设。但是,由于社会科学概念操作化本身固有的局限性,统计技术的缺陷以及会计研究工作者自身严谨性的欠缺,大量会计实证研究的研究假设,缺乏比较成功的操作化过程(比如对有关概念未经严格的定义,或武断地以某一单一指标代表内涵丰富的抽象概念等),致使类似研究结论不一,实证研究流于形式。

二、上述困境形成的原因分析

实证研究成为会计学术界的重要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起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并在七八十年代迎来全盛时期,进入九十年代,会计学术界开始对实证研究进行反思(陈孟贤,2007)。其背景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济学解释和实证思潮兴起,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致力于经济解释的经验科学,实证研究成为经济学的主流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规范研究为经济学所排斥(这是由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发展定位所决定的)。在经济学的这种发展背景之下,以芝加哥大学为代表的美国会计学术界,从六十年代开始追随经济学的这种发展趋势,推动会计学术研究的实证主义思潮。

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会计学术研究基本没有受到这种实证研究方法的影响,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引进这种研究方法并有少量研究成果出现,进入二十一世纪,实证研究逐步形成规模并取得目前的统治地位。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简称“985工程”)。相关高校为了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非常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经济和管理学科主要是美国和英国期刊)的发表,以提升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另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意识形态禁区被打破,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式、术语概念、评价标准等逐步与以美英国家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趋同。以上只是这一现象形成的外因,外因还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关于该现象形成的内因,我们着重从认识论因素、有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行为动机、制度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认识论方面的偏差

遵循经济学研究的分类方式,片面地将会计研究划分为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并将前者视为优于后者的研究,是当前会计学术研究僵化的认识论根源。

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和研究取向。在学术研究的分工中,实证研究侧重于研究 “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主要探讨现象或事实的状况、揭示事实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并寻求解释导致该现象或事实产生的原因;规范研究则是在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于研究“应该是什么”及“如何做”等规则性和建设性问题。从不同学科来看,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 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等基础性学科所从事的研究大多属于实证研究;而工程技术学科、 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管理学等应用性学科所从事的研究则多属于规范研究。在同一学科中(比如财政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语言学、临床医学),有些侧重于探讨“是什么”及“为什么”的问题,所以适合归属于实证研究;有些则侧重于研究规则性、政策性、建设性问题,适合归属于规范研究。

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中,较少采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这种分类方式,取而代之的通常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分类方式。在人文社会科学中,采用实证、 规范分类方式最多的是经济学。早期的经济学研究融合了探讨经济现象的状况、原因及政策的各种研究,不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济学界兴起经济解释思潮,试图将经济学改造成像物理学一样的实证科学,其研究类型首先是采用研究“是什么”及“为什么”的实证研究;“应该是什么”及“如何做”的“规范研究” 受到排斥,因其不符合经济学所追求的成为实证科学的目标要求。所以,在经济学中采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分类有其特殊的使命和意义。

西方国家的高等研究机构(主要是著名大学)比较热衷于狭义的经验科学研究,所以社会科学中的解释性学科(如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学),其研究逻辑和方法论比较成熟;而建设性学科(如管理学、法学、会计学)的研究逻辑和方法论则受到忽视,或者是存在以解释性学科的研究逻辑和研究方法来对待建设性学科的现象。美国社会学家华莱士在其《社会学中的科学逻辑》一书中提出了反映社会学研究逻辑过程的模型图,该模型图后来被称为“科学环”。“科学环”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逻辑的代表,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之所以将华莱士提出的反映研究逻辑的模型图称为“科学环”,是因为该模型图反映了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逻辑。很多人将华氏“科学环”无意识地套用于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包括建设性学科),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恰当的,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对于社会科学研究逻辑和方法论存在认识的片面性和不成熟性。华氏“科学环”模仿了物理学这样的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和研究逻辑,它将由人的行为引起的社会现象(或事实)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将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或事实)作为研究目的。

另外,华氏“科学环”对假设概念的界定也是很狭义的,《社会学中的科学逻辑》一书提到:“统计检验提供了用来衡量假设与研究结果是否相一致的最客观、最精确、 最灵敏的规则。对于该检验来说,假设和研究结果都必须以数量形式表达。”可以说,华氏“科学环”所反映的仅仅是社会科学中解释学科的研究逻辑,或者说是社会科学进行实证研究的研究逻辑,将其用于指导社会科学中的建设性学科并不恰当(曹伟,2015)。

社会科学中的建设性学科,其主要研究目的显然不是对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而是在解释性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社会实践进行直接的干预和改造。因此, 建设性学科的基本研究逻辑应当体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理论与社会现象(或事实)之间的关系。其理论概念不宜沿用着眼于解释的“经验事实解释论”,而必须对理论概念进行拓展,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质,以正确反映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另外,建设性学科在其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用于干预实践的方案、对策等,类似于华氏“科学环”中假设概念的地位,但它们往往表现为定性假设,因此,建设性学科研究逻辑中虽然也可以使用假设概念,但必须对其进行拓展,使其既包括定量假设, 又包括定性假设。最后,建设性学科用于检验假设及理论的方法也不限于统计学方法,试验或实践检验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会计学是一门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服务于经济管理及社会管理的应用性社会科学,具有很强的建设性和规范性。因此将致力于解释和预测的实证研究作为会计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与会计学的学科性质是不甚相符的。笔者认为开展一定程度的严谨的实证研究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是有益的,它有利于认识会计行为与会计现象的规律性,有利于会计学与经济学等解释性学科的交叉联系,从而开拓会计研究的新视野。但是,将实证研究视为会计学术研究的“正宗”甚至全部,则是非常有害的 (曹伟,2015)。

即使是在解释和预测现象的社会科学领域,以数理统计为特征的实证研究范式也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这种研究范式沿用了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但是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是客观的(在人类不存在以前就客观存在着)、无意义的(不因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而后者则是非客观的(由带有主观意志的人的行为形成的现象)、有意义的(这些现象带有不同组织或个人的主观愿望)。因此自然科学的特点与社会科学的特点必然存在根本的不同:前者的规律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 后者的规律往往并不稳定;因为自然现象稳定且相对易于测量,所以自然科学的概念往往有明确的定义和统一的测量标准,自然科学的定理和定律可以与自然现象做到高度一致;社会现象则相对不稳定且难于测量,社会科学的概念往往没有统一的定义和测量标准,因此其理论及推论也很难做到与经验现象高度一致。社会科学领域的许多有用的概念及理论,来自于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解读和理解以及取得的有限度的共识,因此其概念和理论与经验现象的定量对接必定是非常有限的,定性研究必然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各种反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的方法论纷纷涌现,主要有:现象学与理解方法、 批判理论、建构主义等(林聚任、刘玉安等,2008)。七十年代以后,西方社会科学界的所谓“正统共识”瓦解(即实证主义、功能主义、工业社会理论不再被信奉),但在这段时间,会计研究并未同步,基于“正统共识”的会计实证研究反而成为主流,到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界寻求实证会计研究以外的新观点渐成气候(陈孟贤,2007)。反观我国会计学术界,到二十一世纪却将会计实证研究奉为会计学术的圭臬,不得不令人深思。

(二)有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行为动机

普通高等学校无疑成为目前“会计学术研究模式化” 的主角和重要推动力量。我国普通高校几乎全是公立大学,归教育部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管理,行政色彩浓厚。 高校中的主角是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和院系级行政领导。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院系行政领导、教师、学生、期刊编辑部都是与该模式的形成相关的利益主体。这些利益主体各自有着不同的业绩标准、奋斗目标、利益诉求、 行为动机以及行为表现。

在现行体制之下,教育主管部门的业绩主要体现在实现更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战略目标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提出了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教育部为此实施了“985工程”。而世界一流大学的标杆一般认为是英美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高校,因此从英美国家引进人才、与这些国家的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以提升国际化水平、在英美国家学术期刊(即所谓的“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等,就成为高校及教育管理部门提升高校国际排名,从而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业绩标准(在这一总体奋斗目标之下,包括会计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采用了与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学科几乎相同的标准)。为此,教育主管部门通过采用学科排名等方式考核高校(民间机构则采用类似的高校综合排名及学科排名),以从国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数量、从英美国家引进“海归”占高校教师的比例、“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层次及数量等作为重要的权重指标。学校行政领导则以实现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指标作为自身的重要业绩指标,并将这些考核指标归口分配给院系,院系则通过科研考核及职称评定将这些标准应用于教师。英美国家的会计实证研究范式就通过这样的机制传导给高校和广大教师。体现在学术研究上,大家往往只求发表到认定的期刊,而罔顾研究的自身意义。

学生中的学术研究力量主要是博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高校采用学术型研究生“硕博连读”逐渐成为趋势,另外高校往往规定了博士生或硕士生要在毕业前发表一定数量和层次论文(往往执行教师的标准)。博士生的就业首选目标往往是成为教师,而教师的授业目标之一则是博士研究生及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再加上研究生培养采用的“导师制”,这些因素使教师和研究生成为“学术共同体”。通过这样的机制,教师的学术考核标准又传导给学生。

还有一个重要的利益主体是学术期刊。教育部会同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参照国外的SSCI设立了CSSCI,它主要由高校、国家及省一级社科院、各专业国家级学会主办的人文社科类期刊构成,是教育部认可的、用于评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期刊标准。可以说, 在CSSCI期刊成为高校科研评价期刊的前提下,高校的研究取向和风格自然会影响到CSSCI期刊所刊载论文的风格,比如高校主办的CSSCI期刊所刊登的会计类文章几乎全是“实证风格”。

(三)制度因素

有关制度安排使得这种形式化的学术研究范式得到进一步强化。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几乎全部是公立大学,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直接管理,从校领导的任命,到各种 “学科点”及专业、重点实验室及研究基地的设置,再到国家纵向课题、各类国家“高层次人才”和荣誉称号、教学及学科评估等,都由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的有关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在这种管理体制之下,不同层级管理者的首要目标就是追求“政绩”,而最能够体现教育“政绩”的就是一些形式化的数据指标。高校的世界排名、国内排名,各种国家级项目、课题、奖励数量,论文发表的期刊等级、数量等,这是最能够体现教育“政绩”的数量指标。这种模式化的会计实证研究,从形式上看具有“数理化”、“数量化”、“科学化”、“国际化”、“高引用率”等特征,因此它受到国家级课题、高校学术期刊的青睐,也最能迎合时下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追求高等教育国际化及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教育部近些年来,每隔三至五年对普通高校进行学科评估,并以此作为评定国家重点学科的依据,各高校通常将学科评估作为“生命线”来看待。而学科评估则以量化指标为主,其中从欧美国家引进“高层次人才”数量、欧美国家期刊发表论文的等级和数量、“海归”(从欧美国家留学归来)博士数量等这些能够反映“国际化”程度、从而提升高校世界排名的指标尤其受到重视。这样,各高校将在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期刊发表论文作为追求的目标,而不顾从学科性质上来看,这种做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是否合适。

为了能够在美英期刊(通常被视为国际期刊)发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论文,各高校竞相从美英高校引进“海归”及其他高层次人才。在会计学术研究方面,从美国聘请教师强化培训实证研究方法,渲染实证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以至于发展到目前这种将模式化的会计“实证研究”等同于会计学术研究(其他类型的研究不是会计学术)的地步。

在课程设置方面,为了能够让学生写成会计“实证研究”论文,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大大压缩会计类课程,成倍增加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由于学生将大量时间用于学习“计量”课程,对会计学的理论和实践不甚了了,所以,从知识的积累上学生也只能写作与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相关性不大的“实证研究”论文。

在学术评价方面,教育部在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评价方面偏向认可CSSCI期刊,而会计类期刊属于CSSCI者极少(只有二、三本杂志),这样就迫使高校会计论文投向综合类财经期刊。由于会计“实证研究”论文往往具有“国际化”、“科学化”、“高引用率”等特征,所以财经类CSSCI期刊乐意刊登此类文章。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定圈定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时,往往以SSCI及CSSCI为标准,再按照大类对有关期刊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在进行评价时,基本是依据论文发表的期刊等级和数量,忽视论文的内容。这种做法还体现在师资引进以及招收博士生的生源方面。

还有一项促进会计“实证研究”趋势的制度安排, 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管理学科,而会计学就在管理学科范围之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管理学科的数量和力度不断加大,而且在高校学科评估及学科排名中举足轻重,因而成为各高校及教师角逐的对象。由于会计实证研究课题设计往往具备“数量化”、“科学化”、“跨学科”、“基础性”等形式化特征, 比较符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要求,因此这类课题设计命中率极高,这也是会计“实证研究”受到欢迎的一个原因。

由于上述原因,现在我国普通高校弥漫着非常浓厚的会计“实证研究”氛围,博士生(甚至包括普通硕士生) 非“实证研究”的会计论文不想写、不敢写或者索性写不了,CSSCI期刊对于非“实证研究”的会计论文不愿发,教师对于非“实证研究”的会计论文没有积极性写(写了也难以在被认可的杂志发表),非“实证研究”的会计课题也很难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研究“范式”的转变。其实不同类型的问题适宜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即使会计实证研究做得比较严谨,它也只涉及会计研究领域中的一小部分问题。 因此,将会计“实证研究”等同于会计学术研究的氛围,使得大量的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被普通高校的高端会计研究所忽视。一方面是不断扩张的高层次会计教育(“硕博连读”、会计博士、博士后),另一方面却是与会计理论与实践渐行渐远的“会计研究”。

三、如何走出困境

(一)改变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认识

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显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采用了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相同或类似的标准,以美英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学术期刊及其等级作为评价人文社科论文成果的最高标准。这种做法虽然对于尽快提升按照美英国家标准制作的世界大学排名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对于真正提升人文社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及教育质量则是弊远大于利。

自然科学探索的是客观的自然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科学中的定义、定律、定理,不分民族、 国家和意识形态,所以,自然科学的评价有着全世界共通的标准。当今,自然科学最高研究水平在美国和欧洲,在这些国家的学术期刊发表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与高手交流并获得认可。工程技术学科属于应用性学科, 其成果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一定程度的保密性,并受到国家、民族和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其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和客观性略逊于自然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以及由人结成的组织、民族、社会、国家及由人制定的制度等,由于价值观不同、各人及组织的利益和目标千差万别,因此,人文社会科学必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时间性,不同国家经常面临特定的问题需要解决,很难存在像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那样统一(或比较统一)的规律、理论和问题,因而也就很难用共通的标准对其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正因为如此,人文社会科学不可能形成像自然科学(包括大部分工程技术学科)那样的国际期刊。将美英国家的社科类期刊视为国际期刊并作为最高评价标准的做法是不够明智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在这些期刊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是有益的。

(二)端正对会计实证研究及会计研究类型的认识

会计学术研究中主要用到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这样的分类。但是,应当看到,会计学属于一门以提供信息为主、面向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应用性社会科学,规范研究是其当然研究类型,不应当受到排斥。在会计学研究中开展一定程度的实证研究,有利于会计学与经济学等解释性学科的交叉和联系,有利于在基础学科理论的指导下认识会计现象的规律性,但是实证研究所针对的会计问题的研究领域有限,而且会计和管理领域中的许多概念难以形成统一和准确的测量标准,因此不能人为夸大这一类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所以,在会计研究中,除了使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分类方式以外,还要提倡使用其他对于研究类型的分类方式(曹伟,2015):如会计行为解释性研究与会计制度规范性研究;会计理论构建研究与会计理论应用研究;实地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基础研究、专题研究与对策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等。这样有利于根据会计问题的性质选择采用不同的研究类型,应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三)改变对普通高校教师和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方式

在我国目前对高校的管理体制之下,只有政府(包括社会评价机构)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方式先行改变,高校自身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方式才能够改变。前面已经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宜采用美英期刊作为最高评价标准。在国内期刊布局不够合理和管理很不健全的情况下,也不适宜按照CSSCI作为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同样不适宜采用按照学科门类(如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将期刊分成不同的等级作为评价论文质量标准的做法。理由是:

(1)CSSCI期刊主要由中国社科院及省级地方社科院、国家级专业学会主办的期刊和各高校学报组成,其中社科院主办期刊和高校学报多属于综合类期刊,这些期刊很难照顾到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如会计学和统计学)。

(2)CSSCI与其他机构的核心期刊目录(如北大核心) 相比,有收录期刊少、突出高校期刊和办刊主体行政级别的特点,但这并不代表采用它进行评价就是合理的,事实上,正因为会计类CSSCI期刊太少,才迫使大家去做与会计问题不太相关的研究。

(3)按照大类将期刊分成不同的等级,对不同二级学科严重不公平,比如将《经济研究》期刊作为经济和管理类最高等级期刊,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二级学科有利,对会计学、市场营销等二级学科就很不利(除非这些学科的研究人员也从事经济学研究)。

(4)各高校将人为划定的期刊等级作为评价论文质量的标准,很难令人信服(尤其在我国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并非由真正的学术共同体主办,而是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也很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追求真正学术研究质量的氛围。

在人文社科期刊管理及办刊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高校对论文的评价参考某些权威机构制定的核心期刊目录,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有些核心期刊目录并未处理好各学科之间的平衡(比如CSSCI,会计类期刊只有两本),所以不少高校强行以这类核心期刊(比如CSSCI)作为标准,对不少学科就很不公平,从而抑制了一些学科的健康发展。另外,对期刊划分等级应当十分慎重,应当讲究分级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可以通过学科内专家通讯打分的方式对本学科内期刊的办刊质量进行动态的评价和排序,并作为质量评价的参考依据,某些专业性较强的二级学科(如会计学),应当单独划分等级。

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建立起同行内部评价制度,这是学术质量良性循环的根本保证;在这一方面进行投入是值得的,因为它关系到科研质量及教育质量的长远发展。我国高校基本都是由政府投资的公立大学,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做到有效地对高校的科研质量进行评价,完全可以成立专门的科研评价机构,并建立起由各类专家组成的科研成果评价专家库,在各高校需要进行科研成果评价时根据成果的不同类别随机抽取匿名评审专家进行评审。

(四)优化高校教师进入渠道和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师资引进渠道比较单一和僵化, 教师主要来源于国内外博士(或硕士)毕业生及国内外在职高校教师,从实务部门引进教师的渠道不通畅,事实上,社会科学尤其是应用性社会科学保持高校教师与实务部门人才的通畅交流非常必要,因为这是保持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最佳渠道之一。另外,随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确立,各高校为了提升国际化程度,以及加大在社会科学“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力度,师资引进渠道明显向国外倾斜。加大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力度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执行时,演变成了从英语系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引进人才,这样会导致人才来源国家(或地区)过于单一。其结果是:各社会科学学科主要受英语系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的影响,对欧洲大陆、日本等国家缺乏全方位的了解,从而造成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比如说会计研究的实证研究模式主要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或地区比较兴盛,而并非是欧洲和日本等国家从事会计研究的主要方式,如果会计类教师仅仅从美英等极少数国家(或地区) 引进,就难以深入了解到欧洲、日本等国家的会计及其研究状况。

会计学研究生(包括博士生和普通硕士生)的课程设置也需要改进。近年来,为了能够让研究生撰写会计“实证研究”论文,除了有些高校明确规定必须写“实证研究” 学位论文才能毕业外,在课程设置上动用国内外师资成倍增加经济计量学课程,大大削减会计类(广义)课程,从而导致学生对会计学反而不够了解和重视。笔者认为,在学术型研究生中增加方法论课程的学习是必要的,但应当全方位地了解和学习社会科学的方法论,而不应当将其演变为具体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另外,从历史、实践、 理论和方法等角度学习会计类(广义)课程的时间不应当被挤占。

摘要:我国会计学术研究领域趋于狭窄和形式化,对会计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大量真问题极为冷漠;庞大的会计学术研究队伍在几大因素综合作用下被牢牢捆绑在模式化了的“实证研究”这辆战车上。本文主要从认识论因素、有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行为动机、制度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会计学术研究困境产生的原因,从认识论和制度建设两个角度提出了走出会计学术研究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学术研究,实证研究,困境,出路,方法论

参考文献

陈孟贤.当代会计研究方法;检讨和反思[J].会计研究2007(4).

曹伟.论会计研究的研究类型和研究取向[J].甘肃社会科学,2015(2).

曹伟.理论概念反思与应用性社会科学研究逻辑重构[J].甘肃社会科学,2014(2).

会计专业学术 篇6

在学术研究上, 对于研究方法本身的讨论一直是一个具有原始意义上的重要命题。这不仅是因为每次重大的理论进步, 尤其是新理论流派的形成、新理论观点的出现都和新研究方法的应用与新研究范式的推动有关, 而且还因为在学术研究中广泛存在着对研究方法的误解与误用, 以至于使研究方法应用中的不规范、不严谨成为影响学术进步的一种阻碍力量, 大大降低了学术研究的功效, 甚至可能使原有的比较成熟的概念结构、理论体系遭到曲解, 从而带来思想上的一些混乱。这方面, 在规范性研究方法的使用及其相关研究结论的形成过程中, 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 由于缺乏像实证研究那样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研究范式, 加上其本身具有的理论阐述的价值非中立性、研究过程的非重复性和研究结论的非验证性等特点, 也使得规范性研究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很容易陷入研究过程不严谨、研究向度多元化和理论表述“读后感”的陷阱。更有甚者, 一些学者可能在学术研究中“天马行空, 独来独往”, 不遵守研究规范, 不接受既成的概念, 凭借着自己的“联想”、“臆想”、“猜想”, 以所谓的“质疑”、“概念翻新”等来挑战和颠覆现行的理论体系, 致使既成的基础性概念的理解出现混乱, 阻碍知识的传承与延续。

在我国会计学界, 近期出现的所谓“会计两大部类”与“非计量会计论”就是一个例证。因为, 计量是会计这一概念的基本属性。古今如此。我们今天的人们之所以能够研读历史文献, 就此问题和古代会计学家进行对话, 皆是因为建立于这一核心概念基础之上的。但是, 假如我们认可“非计量会计论”存在的话, 那么其势必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边界, 使会计的外延无限扩大, 从而也就从根本上颠覆了大家对“会计”这一概念几百年来所形成的基本共识和理解。

思想无界限, 学术有规范。对于中国规范性会计研究目前具有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 理论上讲, 我们既可以通过大样本的统计实证来总结, 也可以通过小样本的案例分析来获得。本文借助于多案例分析方法来探究这一问题。因为, 案例研究尤其适用于复杂情景下的问题发现和理论构建。通过案例研究, 人们既可以对某些现象、事物进行描述和探索, 也可以建立新理论或者对现存理论进行检验、发展和修正 (颜士梅、王重鸣, 2006) 。与大样本分析方法相比, 案例研究获得的信息更加丰富、详细和深入, 分析过程更加聚焦, 而且研究结论也更加“有趣”和具有影响力。

二、案例选取及规范性研究评估框架

本文的案例取自《会计研究》所刊发的规范性研究论文, 分别是:案例1:《内部控制范畴定义探索》, 载于《会计研究》2011年第8期;案例2:《论公司财务概念框架》, 载于《会计研究》2010年第7期;案例3:《税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与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比较》, 载于《会计研究》2009年第4期。之所以选择《会计研究》刊发的规范性研究论文, 主要考虑到其具有突出性和代表性的特征。

在分析过程中, 本文借鉴毛基业、张霞 (2008) 所提出的评价维度与评估框架, 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研究情境、研究主题等九个方面, 来总结、归纳我国规范性会计研究论文的共同特征与存在问题。具体研究步骤是:首先, 深度阅读每篇案例范文, 提取相关的用于分析的指标信息。其次, 进行跨案例之间的横向对比分析, 总结它们的共同特征。最后, 结合评估框架, 分析我国规范性会计研究论文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向。整个研究过程是沿着案例范文的深度阅读、信息提取、特征总结和概念升华等步骤递进逐次进行的 (见下图) 。

规范性研究过程与方法

为了保证对案例范文理解及其提取信息的准确性, 我们借鉴“三角验证”法的原理, 首先由两位作者独立地阅读这三篇案例范文, 并进行相关指标信息的采集与汇总;然后, 由另一位作者进行相关信息的比对与确认。如果在同一个案例范文中两位阅读者的判断和提取的信息相同, 就直接加以确认;如果两位阅读者对同一案例范文的相同指标信息理解不一致, 存在着差异, 则由第三位作者进行复核, 然后加以确认。这样做的好处是, 可以保证对于每一篇案例范文都由三位作者进行独立的阅读及相关指标信息的采集, 从而有助于提高所提取出来的相关指标信息的内部效度。案例范文评估指标信息提取如下表所示。

三、案例范文的研究特征总结

1. 研究问题。

从3篇案例范文来看, 均详细说明了其研究问题是如何针对现有文献缺口而展开的。其中, 案例1以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颁布实施为背景, 指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不清及其所引起的现实困惑, 从而突出对于内部控制概念进行界定和统一的必要性。案例2在“研究背景与意义”部分, 通过对比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审计学概念框架而指出从学科成熟性、理论体系完整性、实务管理标准化等方面建立财务管理概念框架的研究价值。而案例3则是直接从现有文献的分析中指出税务会计计量属性研究的薄弱与不足之处, 以此彰显论文研究主题的必要性与意义。

2. 研究过程。

不同研究方法下的研究过程设计与展开步骤是不同的。从三篇案例范文来看, 都比较注重叙述性分析, 研究过程所反映的是观察经验、理论解析与概念比对之间的反复迭代过程。

比如, 案例1的整个研究过程就是沿着“控制→管理控制→会计控制→内部控制”的线索, 通过叙述性分析和不同概念之间的比较完成的。案例2的研究过程按照“背景与意义”、“财务概念的起点选择”、“公司财务概念框架设计与释义”、“会计概念与财务概念的分裂”展开, 反映了问题提出、概念结构设计与概念内涵诠释的逐渐推进。

而案例3则是直接采用“税务会计计量属性”、“税务会计计量属性与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共同之处”、“税务会计计量属性与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不同之处”来设计研究程序, 彰显出比较研究的典型特征。

3. 研究方法。

只有案例3在正文中明确说明采用的是比较研究方法, 其他两个案例范文并没有明示对于研究方法的选用。但是, 从研究过程、研究结论所体现的方法论来判断, 其他两个案例范文所采用的也仍然是比较、类比与移植的方法, 方法论的基础仍然是比较研究。应该说, 这也是我国学者在规范性研究中较为擅长使用的研究方法。

具体到3篇案例范文, 案例1反映的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COSO的“内部控制”与中国财政部的“内部控制”相互之间的比较。案例2反映的是从会计概念结构到财务概念结构的类比、会计目标与财务目标、会计确认与财务确认、会计计量与财务计量、会计报告与财务报告之间的比较。而案例3反映的则是以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为基准, 比较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异同。

4. 研究结论。

研究结论是研究方法应用及整个研究过程结束之后所形成的最后结论, 无论是采用何种研究方法, 研究结论都应该安排在论文的最后部分。在实证研究方法下, 研究结论通常在回归分析、稳健性检验之后而得出, 而在规范性研究方法下, 研究结论则一般是在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演绎推理程序结束之后所形成。在本文所研究的三个案例范文中, 由于采用的都是比较研究方法, 所以研究结论理应在比较和总结研究对象的差异和共同点之后来做出, 理应置于论文的末尾处。然而, 实际上这三篇案例范文对于研究结论的列示都是在文章中间部分出现的。尤其是案例2对于税务会计计量属性的总结是在论文的第一个部分就完成的, 衔接其后才是财务会计计量属性和税务会计计量属性之间的比较。其他两个案例范文也基本采用了类似于倒叙的处理方法。

5. 研究贡献。

但凡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都应该有其研究贡献, 只不过研究贡献大小不同, 角度相异。但是本文研究的三篇案例范文作者都没有明确地阐述论文的学术贡献。我们阅读之后分析判断, 案例1的贡献是提出了关于内部控制的新定义;案例2是构建了一个由7个层次、20个要素组成的公司财务概念框架。而案例3的可能贡献则体现在, 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角度分别就学科地位、适用范围、采用目的、估价方法等维度进行了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分析, 使这些要素的特征更加清晰, 更易于辨别和理解。这里, 我们之所以称为“可能贡献”, 是因为之前的文献中是否有人曾经做过类似的研究, 论文本身并没有文献回顾与说明。

四、会计规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 研究问题形成路径的纯理论化偏向。

从三篇案例范文来看, 我国学者比较擅长于通过文献的阅读、对比来寻找其中的矛盾、空隙及其薄弱之处, 以此发掘和创造研究机会。这种研究和思维习惯固然有利于研究成果对文献缺口的填补, 使学术观点更加丰富, 理论体系更加完善。然而, 其缺点却是学术研究的问题导向意识较差, 研究主题与现实问题之间的对接程度低, 而且容易造成学术界罔顾现实管理需求而陷入“自娱自乐”的研究境地, 使学术研究逐渐脱离实际, 从而“窒息”学术研究的动力。

2. 比较研究重于列示而疏于归纳。

比较研究方法的主要目标和科学价值是在比较过程中通过对概念进行构造、解释和改进, 从中梳理总结出共同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性的知识。因此, 就科学研究和寻找新知识的角度来说, 比较研究与统计分析方法、实验方法等相比毫不逊色。其通过跨案例比较分析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在可靠性上并不弱于通过模型推断所形成的研究结论。但是, 我国现在的问题是, 学术界简化了比较研究方法的应用程序, 所采用的基本上属于两两之间的比较。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比较分析结构, 形成的结论相对较为薄弱。而且大多数只是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相同点的简单罗列, 成为资料的汇编, 既缺乏必要的归纳分析, 也没有总结出事物之间发展和演变的内在逻辑。在这一点上案例3的问题最为明显。其只是比较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差异及共同点, 但是并没有归纳出其中蕴含的普遍知识与共同的原理。

3. 研究过程的非规范性。

从案例范文来看, 我国规范性会计研究在研究过程与研究结论之间的连接与对应上存在着明显的逻辑断层。即研究结论都是通过概念之间、计量属性之间、不同学者观点之间的相互比较而得出的, 整个研究没有完整的过程展现和清晰的分析线路。这样形成的结论先验性成分很大, 只能表明作者自己对于其他学者和职业组织所持观点的不同理解而已, 但是并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相较于其他人而言具有更多的来自于过程、方法和实践基础上的支持。这样就使得人们对研究结论存在怀疑, 一些原来的疑惑也不能释怀。比如, 案例2提出了需要建立财务概念框架的主张和建议, 但问题是, 人们会发生疑惑:为什么在现代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发源地美国, 也同样只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而没有财务管理概念框架呢?是学术界与相关职业组织的疏忽, 还是实践中并不需要呢?人们的这种疑惑不会因为阅读这篇论文而得到解决。

4. 研究贡献的逻辑封闭性。

三篇范文共同的缺陷是, 都没有明确地列示出本文的研究贡献。读者需要通过整篇论文的细致阅读之后才能梳理出论文的贡献所在。而这本来应该是论文作者完成并且予以明示的内容。此外, 研究结论的叙述具有逻辑上的自我封闭性, 只是基于本身的内容分析和研究过程而总结、阐述研究结论, 但是却没有明确地将这些研究结论与以往相似或者相互矛盾的 (要推翻的结论) 理论观点相互联系、相互对照, 以说明研究结论的效度和普遍意义。

五、讨论与建议

无论采用哪种研究方法, 都有严谨的程序和手段。只有遵循这些研究程序, 规范使用研究手段, 才能得出具有科学意义和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的研究结论。这一点对于我国规范性会计研究而言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针对本文案例分析所反映出的问题, 笔者认为, 提高我国规范性会计研究的学术质量, 需要解决好如下问题:

1. 扎根实践, 提炼问题。

从文献缺口寻找研究机会, 提炼研究课题, 我国学者已经驾轻就熟。但是, 如何从实践中发现问题, 凝练出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问题, 却是我国学界所欠缺的。从更广泛的范围看, 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会计学术界, 其他学界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这涉及一个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与定位问题。

作为一个学者, “理论上顶天, 实践上入地”是其学术追求的两个研究维度。其中前者是要追踪和超越国际前沿, 标杆是国际文献中的缺口和理论空白。而后者则是要扎根于中国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对于很多学者来说, “理论上顶天”未必能够实现或者具有普遍意义, 但是, “实践上入地”却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和有能力做到的。然而, 我国学者却恰恰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做好。结果导致研究问题脱离我国企业的管理实际。企业找不到理论, 学术界找不到问题。研究结论缺少企业管理实例的应有支撑, 显得过于务虚和理论化。

2. 如何进行继承与创新。

学术研究多数情况下是一个添砖加瓦、不断积累的过程, 而不是经常推倒重来的过程。从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 多数的理论创新路径都是在继承现有成就的基础上通过拓展、延伸、补充、丰富等方式实现的。这当中有奠基者, 也有添砖加瓦者。其中奠基者为某一理论学说之源确立理论假说和前提, 其他学者则继承奠基者的成就和思想, 沿着某一理论假说的内在逻辑进行拓展、延伸和丰富, 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而反观我国会计学术界, 多数情况下却是忽视了理论的传承与延续, 往往强调自立门户, 独树一帜。其结果是, 理论研究无法形成合力, 缺乏集成, 理论体系上只有分散的枝而没有主体的干。这种现象在规范性会计研究中表现得尤其突出。比如, 在规范性会计研究论文中不进行文献回顾, 不交待研究前提, 不说明研究起点, 就反映了这种学术研究继承精神上的缺失。这样形成的研究结论固然有别于其他文献, 可以说是异说, 但是却很难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以案例1所涉及的内部控制定义为例, 美国的COSO委员会、中国的财政部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会计职业组织等都在相关的管理规范中有所论及与界定。其中美国COSO委员会的定义得到了国际上多数国家的认可, 中国则在此基础上集之大成, 其内部控制定义可谓已经比较完善。这些都构成了现在研究内部控制定义的前提与基础。假如要推翻它, 就必须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实践基础。换而言之, 如果这些定义尚不能作为统一大家认识的基础, 那么其他的任何定义就更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和作为统一基础的可能性。

3. 如何使比较研究更加具有学术价值。

毫无疑问, 比较研究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我国规范性会计研究文献中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 这种看似简单的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却很容易出现诸如比较维度不清楚、比较对象不对称等问题。

对于如何使比较研究更有意义与学术价值, 美国学者乔治·贝雷迪 (1964) 在对历史法、因素分析法进行研究、吸收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研究法的“四个阶段论”, 即描述、解释、并列、比较。所谓描述, 就是要对被比较对象进行周密、完整、客观的描述;解释是对被比较对象的现状从自身学科的角度 (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哲学等) 进行解释, 说明为什么出现这种现状及其具有的科学意义。这是对被比较对象的现状进行思考的结果。并列是指把已经描述并解释过的对象进行分类, 并按照可比性进行排列和对照。这时候的比较对象必须具备“三同”原则 (同一范畴、同一标准、同一类别) 。最后的比较是指将被比较对象按照某个维度进行差异点与相同点的对比与列示, 然后从中归纳、总结、抽象, 提出某个理论假说, 或者是验证某个理论假说。这种理论化的归纳和抽象是保证比较研究方法形成有意义的研究结论的关键。同时, 对于研究贡献的阐述, 也需要结合现有文献已经达到的理论高度来进行, 体现出比较研究方法的精神。

六、本文研究结论的局限性

本文对我国规范性会计研究方法的使用及其现状的分析, 没有采用我国会计学界中惯常使用的凭文献阅读而进行宽泛评议的话语方式, 而是借鉴多案例研究方法的思想, 针对三个案例范文进行深度剖析, 然后从中总结形成研究结论。这样形成的研究结论虽然扎根于现实案例, 有可靠的基础, 但是其仍然具有小样本研究方法本身的限制性。在引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时, 应该明确这一点。

参考文献

[1] .杨雄胜.内部控制范畴定义探索.会计研究, 2011;8

[2] .李心合.论公司财务概念框架.会计研究, 2010;7

会计专业学术 篇7

一、学术讲坛界说

众所周知, 讲坛, 最初是指集会时作为讲台的平台, 后来逐渐引申为泛指演讲讨论的场所。照此说来, 学术讲坛就是学术演讲、学术讨论等的场所。有学者认同此种观点, 认为当前大学的讲坛特指不同于大学课堂教学的以公共讲座为主, 包括报告会、研讨会、辩论会、论坛等特别形式或平台[1]。然而, 学术讲坛不仅仅是一个场所, 还包括演讲者与听众、组织者与参与者、不同参与者间等各种各样的关系, 以及听众对演讲者思想的理解与接受、不同参与者持有的不同观点间的相互碰撞等事件。因此, 此处将学术讲坛定义为举办者组织与举办学术演讲、学术讨论、学术论坛, 参与讲坛的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并进行信息交换与思想碰撞的活动场域。本文探讨的不是泛泛而论的学术讲坛, 而是特指高校中专门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学术讲坛。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的“经贸论坛”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学术讲坛。

二、举办学术讲坛应遵循的原则

举办学术讲坛的原则是高校举办学术讲坛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是顺利开展讲坛活动, 完成讲坛任务,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基于学术讲坛的发展规律,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客观需求与举办讲坛的现实条件, “经贸论坛”在举办过程中遵循了教师发展本位、循序渐进、多样化、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原则。

(一) 教师发展本位原则

所谓教师发展本位原则就是组织者在策划和实施学术讲坛的过程中, 以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基点来确定学术讲坛的内容、嘉宾、形式等的原则。因为举办学术讲坛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 所以在举办学术讲坛时必须遵循教师发展本位原则。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不同的环境中终身学习的过程[2], 对于很多教师而言, 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 鉴于此, 学术讲坛的组织者要有针对性地邀请嘉宾演讲或讨论, 紧密围绕教师的困惑进行面对面的思想交流, 以此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经贸论坛”在创立之初, 就明确了以“弘扬科研精神, 促进教科研发展”为宗旨, 崇尚学术自由、平等参与, 倡导思想交流与火花碰撞, 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将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放在了首位的论坛定位。在实践中, 先对教师进行需求调查, 对于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 无论怎样困难, 都要想方设法地举办;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 无论怎样容易, 都要毫不吝惜地排除。在举办过程中, 既关注全体教师的发展, 又重视教师个体的发展, 实现全体教师发展与教师个体发展的统一;既促进教师的科研、教学、服务等不同方面的专业发展, 又推动教学、科研、管理、教辅等不同岗位教师的专业发展, 实现了教师不同层面的发展与不同层面教师的发展的统一;将教师发展本位渗透于学术讲坛的策划、组织与实施过程, 并将其植入学术讲坛的评价过程, 使学术讲坛的整个过程都体现了教师发展本位的思想。

(二) 循序渐进原则

所谓循序渐进原则就是组织者组织讲座时, 要在内容、形式和嘉宾的邀请上, 随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而变化的原则。一方面, 学术讲坛本身在逐渐发展壮大, 具有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 从比较成熟到更加成熟的过程。而且很多大学的讲座暴露出随意性的问题, 缺少统筹规划, 针对性不强[3]。另一方面, 无论是国际上的教师专业发展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或七阶段, 还是以主体层次构建的教师专业发展层次[4], 都一致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可以划分为不同发展阶段、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活动过程。故此, 应循序渐进地安排讲坛活动。由于教师专业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所以要特别注意讲坛举办形式、举办内容与教师所处发展阶段的匹配性。

“经贸论坛”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教学、科研、服务、育人、竞赛等模块, 在一个学期内,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集中安排相同模块的内容, 使教师获得该方面的全面信息, 获得专业发展。“经贸论坛”以大部分教师所处的发展阶段或遇到的突出问题为关注的焦点, 随着大部分教师的发展而逐渐变更讲坛的内容与形式。例如,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以教师遇到的共性问题为讨论点, 采取大型讲座的形式, 让广大教师受益;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中级阶段, 以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讨论点, 采取小型讲座或座谈的形式, 让有需要的教师进步;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以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个别问题为讨论点, 采取个别指导或交流的形式, 使个别教师获得突破性的进步与发展。

(三) 多样化原则

所谓多样化原则指的是举办者从多个角度设计与组织讲坛, 使讲坛呈现出多个视角、多个维度, 引发教师不同思考, 满足不同教师不同素质提升需求的原则。学术讲坛一旦固守某种特定的形式与内容, 必然陷入千篇一律的泥淖, 使讲坛僵化, 失去吸引力, 所以学术讲坛可以多样化, 使讲坛呈现不同色彩, 增加可参与性。如上所述, 教师专业发展有阶段性, 在不同的阶段教师有不同的需要, 而且即使在相同阶段, 不同教师的需求可能各有侧重, 因此, 讲坛必须多样化, 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经贸论坛”在实践中非常重视论坛的多样化, 在内容上, 既有关于科学研究、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等内容, 又有心理健康、校企合作、技能竞赛等内容;在形式上, 既有讲座、座谈、讨论等传统讲坛形式, 又有结队指导、参观学习等新型讲坛形式;在参与者上, 既有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一线教师, 又有从事学生、行政、后勤等工作的教辅人员;在邀请的嘉宾上, 既有校内学有专长者, 又有校外企事业单位的从事实践工作的人员和其他高校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

(四) 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原则

所谓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原则就是举办学术讲坛时, 一定要围绕学校开设的专业选定焦点内容, 力求与专业发展实现融合的原则。

“经贸论坛”在充分考虑经贸管理学院专业分布的基础上, 制定学术讲坛的“三年发展规划”, 策划具体的学术讲坛活动, 组织专业教师或其他人员参与学术讲坛, 配合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 评价讲坛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与效果;经常关注专业发展动态, 了解专业发展信息, 多渠道多方法地进行教师专业发展调研, 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获取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困惑, 从而更好地谋划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讲坛活动。

三、构建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讲坛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 使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必须构建具有学理性、前沿性、启发性的学术讲坛, “经贸论坛”即是这样做的。

(一) 构建具有学理性的学术讲坛

学理性指的是学术讲坛应具有学科或专业理论基础, 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遵守学科规范与准则。一方面, 高等院校的教学都必须以专业或学科为基础, 因而, 广大教师都是专业教师, 其专业发展都以专业为依托, 追求在专业上的更高发展。另一方面, 虽然跨学科研究和多学科研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但是不同的专业之间还是存在着迥异之处, 这主要体现在: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遵守不同的学科规范与准则。“经贸论坛”在邀请论坛嘉宾时, 以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学有专长的副教授、教授为主, 以其强大的学科或专业背景知识, 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准确的学科规范与准则, 传递信息与技艺,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例如, 邀请了从事高职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教授, 擅长教师专业发展的教授等为教师指点迷津。

(二) 构建体现前沿性的学术讲坛

前沿性指的是学术讲坛应站在学术发展的最前端, 掌握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与成果, 理解并运用学术研究的最新方法, 统揽学术研究的全局, 洞悉研究的趋势与走向, 处于学术研究的领先地位。一方面, 学术前沿是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要把握的部分, 只有了解了学术前沿, 做出的研究才是符合时代发展的研究, 更有利于为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 把握学术前沿需要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 很多年轻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 需要著名学者的指导。有鉴于此, “经贸论坛”邀请了站在学术前沿的学者, 如邀请了致力于经济学研究的教授介绍经济学研究前沿, 邀请了专长于比较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授介绍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进展等, 带领专业教师进入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

(三) 创建具有启发性的学术讲坛

启发性指的是学术讲坛所使用或涉及的观点、思维、思想、方法、范式等应对参与者具有引领思想、观点交汇、启迪智慧、激发思考、形成新知的作用。举办学术讲坛的目的就在于提供新信息、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 以便参与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进行系统化思考,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和服务实践活动。因而, 启发性是学术讲坛的重要特点, 如果学术讲坛缺少启发性, 也就意味着讲坛是失败的, 至少是不成功的。“经贸论坛”在组织过程中, 首先考虑到邀请专家与学院教师的实际情况之间的匹配情况, 以促进专业教师的启发性思考为前提, 例如, 邀请了具有丰富的高职工学结合工作经验的教授讲解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邀请具有丰富课题申报经验的教授分析高层次课题的撰写技巧等。

四、举办学术讲坛的效果

学术讲坛通过活动实现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可以辅助教师树立坚强的精神支柱, 奠定多学科的知识基础, 提升操作能力。通过四年多的努力, “经贸论坛”迄今已举办40余期, 其效果也初见端倪。

首先, 通过举办“经贸论坛”, 在教学、科研和服务方面, 确实唤醒了教师的意识, 激发了教师的热忱, 提高了教师的能力。如2011—2012学年共立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项, 发表论文17篇;2012—2013学年共立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项, 发表论文27篇;2013—2014学年共立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5项, 发表论文37篇。虽然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并不单纯是举办讲坛的结果, 但是举办讲坛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正如一位老师所说:“通过参加论坛, 习得了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的关键技术, 明确了论文投稿发表的技巧, 了解了学术规范, 最重要的就是实现了意识觉醒, 树立了学习榜样, 激发了实践热忱。”

其次, 经贸论坛成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品牌之一。校园文化品牌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 需要在纷繁芜杂的校园文化中发掘其独特性, 形成一种文化氛围, 并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经贸论坛”已经成为学院教师发展的强力催化剂, 对教师发展起到了行为示范、价值导向、激励凝聚的功能, 成为学院教师共同坚守和乐享的文化精华, 其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不仅在校内成为讲坛文化的代表, 而且在周边高校中也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刘光华, 王敬群.当前大学讲坛文化构建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8) :17-18.

[2]左岚.以“教师的转变”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14 (18) :80-84.

[3]李治中.创新大学讲座建设, 提升大学讲座功能[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204-206.

[4]朱旭东.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J].教育研究, 2014 (6) :81-90.

会计专业学术 篇8

一、学术的内涵

20 世纪90 年代,美国卡内基教育基金会主席欧内斯特·博耶教授针对美国本科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的问题,提出学术不应仅指专业的科学研究,还应该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不同功能,即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2]。他指出,创造性能在杰出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遗憾的是,对于教师这种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人们并不认为是一种研究活动。事实上,教学因为同样要通过分析和综合等方式把知识以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式呈现出来,因而它是一种学术活动[3]。在博耶看来,教师的教学是一种通过分析和综合产生新知识,并以更有效方式传授的学术活动。继博耶教授之后,李·舒尔曼教授将“教学学术”深化为“教与学的学术”,他认为教学学术是教师对自身教和学问题的系统探究,拥有公开交流、能面对他人评论和评价、与他人一起建构以及对结果进行反思的突出特点[4]。在舒尔曼看来,教与学学术是教师与同行一起探讨教与学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成果公开,与同行交流、反思、评价和建构。我国学者耿冰冰指出教学学术是高校教师在其学科领域进行教学时通过教学研究、合作交流、反思实践等活动表现出来的发现、综合、应用的能力[5]; 綦珊珊则认为教学学术是教师在教学上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和素质[6]。我国学者显然将教学学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联系在一起,认为教学学术是教师在教学及其研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虽然学者对教学学术的认识莫衷一是,但基本可以将其内涵归纳为三点: 第一,教学是高校教师的一种学术活动; 第二,教学学术是高校教师与同行一起对教与学问题的系统探究过程,其成果拥有公开交流、能面对他人评论和评价、与他人一起反思和建构的突出特点; 第三,教学学术是高校教师在探究教与学问题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养的实践过程。笔者认为,教学学术是高校教师对自身教和学问题的系统探究,并通过将其成果公开、交流、面对他人评论与评价、与他人一起反思和建构等方式,总结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实践探索过程。

二、教学学术思想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教学作为一种学术活动,让教师在对自身教与学问题的系统探究中,将教学成果与同行一起公开、交流、反思、评价和建构,让教学成果成为教师教学学术团队活动的“共享的财富”,这些教学学术思想对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 一) 有助于高校教师转变“重研轻教”观念,实现教研相长

教学和科研本是高校教师需要履行的两项“中心工作”: 一方面,在学科专业领域内,高校教师需要学习并探索新知识,提高自己解决学科专业领域内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教学上,高校教师需要紧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扩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与科研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历程中,本质上应该是“源”与“流”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但长期以来,在具有工具性价值观导向的高校教师聘任、晋升、考核制度的影响下,我国高校教师对科研的偏好一直挤压着他们对教学的热情。高校教师做好科研,不仅可以带来大量的科研经费,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名利可以双收; 高校教师做好教学,不仅拿不到更多经费,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职称也上不去。因而,“重研轻教”成为高校教师的一种务实观念,“重科研工作、轻教学工作”成为许多高校教师的理性选择。

将教学当作一种学术的思想,不仅强调了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还强调了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让高校教师在研究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探索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将教学与科研工作结合起来,逐步实现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同步提升。教学支撑着学术,没有教学的支撑,学术的发展将难以为继[7]; 学术支撑着教学,没有学术的支撑,教学的发展将失去活力,高校教师正是在不断的教学学术实践中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教学中有科研,科研中有教学,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教研相长。

( 二) 有助于高校教师改变“重教轻学”观念,实现教学相长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于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长期影响着我国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师往往重视如何教,对学生如何学关注较少。在今天思想和信息如此多样化、丰富化的网络时代,教师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仅靠单一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师“教的专家”的角色已经不足以帮助大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信息来促进学习。舒尔曼教授指出,“教学学术应既是关于教的学术也是关于学的学术”[8],教学学术是“教”与“学”的共同体,它不仅包括教师的教与学,还包括学生的学与探究,正是将教师的关注点转到学生身上,把“教师教的学术”和“学生学的学术”列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教师对教与学问题的探究才更具有现实意义。事实上,教学学术不但能让教师将探究教学的焦点与学生学习的各种情景联系起来,而且能促进教师在“做中学”的同时,加深对教学———学习过程基础理论的理解。“教学学术要求所有水平上的教师将教学视为严肃的智力工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认真的反思,在课堂中寻找能够用来提高学习的证据,并将这个工作公开让其他人对它进行评价、建构,以增添教学的共同财富”[9]。教与学的学术这一崭新的观点促使高校教师在研究教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的新变化,并将学生当作一种可生产创造思想的资源,在课堂互动和“师生教学学术共同体”中,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师知识生产的帮手和学术发展的助手,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 三) 有助于高校教师打破“教学隔离”状态,提升专业知识与能力

出于对教师专业自主的尊重,长期以来,高校教师独立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而对自身教与学问题的探讨也通常在各自为战的“隔离”状态中进行,就算个别教师间有相互听、评课,也大多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因此,总体而言,高校教师的教学是在较为封闭的空间中完成的;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也较少有机会与同行进行交流、合作和共享,这些实际上都不利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日本学者佐藤学指出,校内教师合作关系的有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决定性要因[10]。华中师范大学涂艳国教授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是教师个体的、孤立保守的一种成长历程,同侪互助是促进教师个人以及相互间的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11]。高校教师当前存在的“教学隔离”状态,已严重滞后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教学学术倡导高校教师与同行一起探讨教与学问题,并将教学成果公开,与同行交流、反思、评价和建构,让教学成为“共有的财富”。教学学术的这一思想,实质上不仅让高校教师走进了自身教与学问题的实践探讨,还让高校教师在成果公开、交流、评价、反思和建构中,扩展知识、发展技能、培养情感和实践创新。因而,从本质上说,“教学学术就是一种群体性的教学研究活动”,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级别、各种类型教学学术共同体的教学学术实践活动,实现与同行的思想交流与碰撞,在传播与增进知识的同时,实现沟通、合作、创新能力的提升。

( 四) 有助于高校教师克服“道德两难”困境,提升专业道德水平

教学学术实践活动要求高校教师将成果公开并共享交流,那些参与教学学术实践活动的高校教师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专业道德的挑战。在传统上,教学是一种私人活动,在实践教学学术过程中,教学将成为一种公开的公共活动,在课堂这一教学的公共空间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其成果真的能够成为“共享的财富”吗? 教师如何保护学生及同行在这种公共活动中的隐私? 这些都将高校教师推入到“道德两难”的困境。

教学学术能帮助高校教师克服“道德两难”困境并提升专业道德水平,因为教学学术本来就是一种有道德的探究,其行为由更大的专业责任来塑造。舒尔曼曾这样描述教学学术的“专业伦理”: “高校教师将课程和课堂看作实验室或实验场地,并能够通过学术来提高和增进对专业领域的教和学的理解。”[12]也就是说,教学学术通过号召教师用研究的精神来对待学生的学习、同行的分享,并努力审视自己对学生学习、同行分享的影响,而这种专业责任和专业道德正是一位正直的教学者所应具有的道德行为。因此,教学学术就是高校教师敢于承担专业责任、履行专业道德的一种实践探索。

三、提高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对策

( 一) 以实践与反思理念引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

实践与反思是教学学术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不仅贯穿于高校教师对自身教与学问题的探究活动中,还贯穿于高校教师与同行公开、交流、评价和建构教学成果的团队活动中。无论是学习他人教学经验,还是领悟自身教学经验,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的提高都源于实践与反思。高校教师只有投身于教学实践后,才能深刻认识到自身知识的欠缺、能力的不足、思想境界的差距,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 高校教师只有进行经常性的反思,才能深入挖掘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并通过分析与综合把对教学各种问题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教学学术的实践和反思思想,是推动高校教师不断增长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的原动力。

实践与反思在引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中,应该是既横且纵的一种存在。从纵向看,实践与反思的理念应该贯穿于高校教师专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高校教师的职前、入职、在职的专业发展活动都需要教师教学实践和反思的推动。从横向看,这一理念应该落实到高校教师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当中,高校教师教学的目标确立、内容处理、对象分析、课时安排、重难点把握、方法采用、典型问题探讨等,都需要高校教师通过实践与反思理念加以引领,并通过实践与反思行动加以实现。这些实践与反思活动不仅应立足于个人,还应立足于集体。因为高校教师只有在坦诚的相互学习中交流经验、沟通有无、评价优劣,才能更快地成长。这也恰是教学学术内涵的集中表现,即将教学成果公开、接受同行评价、与学术界成员进行交流、分享和建构,最终使教学成为团队成员共享的财富。

( 二) 以学位、社区、校本模式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学位模式、社区模式和校本模式是国内学者提出的三种高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模式。学位模式是高校教师通过修读研究生课程,强化学术思维与研究技巧,以增进知识和提升学术能力的一种模式; 社区模式是高校教师通过丰富社会阅历,扩充学术知识的关联面,以提升教学的解释力和实践的自觉性的一种模式; 校本模式则是高校教师通过增强教学实践体验,提高教育教学技巧,促进教师的深度参与,以推动教学真正变革的一种模式[13]。事实上,这三种模式各有特点,是高校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多样化路径选择。学位模式可以让高校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知识、学科知识,锻炼教学研究思维和获得教学研究技巧; 社区模式可以使高校教师走出封闭的高校系统,寻找并体验社区文化中的生活意蕴以弥补静态性学科专业体系的不足,开发和运用社区中蕴藏的各类资源以辅助专业教学,不断增强教学的解释力与实践教育教学的自觉性; 校本模式可以让高校教师依托学校现有资源,发挥教师专业发展团队的作用,让高校教师在观摩、讨论、评价、反思、建构等实践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技能,提高专业素质。以这三种模式为基础形成的三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共同为实现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服务。学位模式可以说是基础性发展路径,通过这一路径,高校教师可以拥有扎实的学科、教育教学知识、基本的学术技巧; 社区模式是开放性发展路径,通过这一路径高校教师可以积极投身于社区实践,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校本模式是关键性发展路径,通过这一路径,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深深根植于本土的实践中,并慢慢萃取、积淀和升华知识、能力水平,实现专业化发展。

( 三) 以教学学术评价制度激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深入理解教学学术内涵,并以此为基础改革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评价制度,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无疑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

针对目前高校教师评聘和晋升制度中“重研轻教”“重教轻学”的问题,高校可在评价制度设计中引入教学学术思想,不断激发高校教师热爱教学和教学研究的热情,从而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高校宜将教师教与学的研究成果纳入到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中,并在现实的评聘和晋升工作中予以贯彻实施。高校在进行教师的各项评价制度设计时,要予以教师教与学的研究成果充分肯定,将教学内容的综合与发展、教学过程的交流合作、教学反思、课程建设、大纲革新、同伴互助与共享等列入制度文本中,让教学研究成果享受与传统科研成果同等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高校教师安心教学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与学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

针对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学隔离”“道德两难”等问题,高校可运用教学学术思想从改革教师的评价方式入手构建多元、动态的评价方式,并在不断探索中将其制度化。多元的评价方式,即建立以高校教师自评为主,以教学学术团队成员评价为辅,以及学生、教学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一种评价方式。自评是促进高校教师主动反思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团队成员评价则是促进高校教师形成交流、合作、共享的能力的关键要素。动态的评价方式,是一种考察教师教学和教学研究过程的评价方式。高校依据教学学术过程所涉及的要素,对教师教学和教学研究过程进行动态设计,既考察教师动态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也考察教师动态教学研究及其成果公开、交流、评价和构建的全过程。这种多元的、动态的评价方式宜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并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一种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会计专业学术 篇9

一、从文章数量上分析实证研究在会计上的研究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起, 我国开始引入美国的实证会计学。但早期的引入主要是介绍性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 实证研究在我国会计学术界逐渐得到重视, 经过近20年的发展, 我国的实证性会计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综合阅读了2003年到2008年《会计研究》每期的文章后, 不难发现, 截至2008年5月, 该期刊上共901篇文章, 其中实证研究的文章为162篇, 占文章总数的18%, 虽然占总量的比例不大, 但数量正不断提高, 如表1、所示。

目前, 西方国家对实证会计的关注度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随着会计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我国大批的学者也聚集在实证研究的大旗下, 从文章研究的这几年来看, 以2006年后数量增加较为明显, 尤其在2008年, 仅前五个月的文章就有43%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 由此知道学术界对实证研究的认同度可见一般, 关注也越来越多。大多数的学者开始走实证研究的道路, 并且, 在2006年, 我国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这也是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的重要标志, 在国际上重要关注的实证研究在我国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二、从文章类型上分析实证研究在会计上的研究发展

通过分析《会计研究》2003年到2008年的实证研究文章的目录, 可以看出, 在这些文章中, 对资本市场的数据、相关人行为等研究较多, 如表2、图2所示。一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资本、股票市场的不断完善, 会计信息在市场中的作用日显突出,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公开化也不断完善, 这些相关数据较为齐全, 易于收集、整理和分析, 这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二是由于资本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与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等相关的论题是大多数学者所关心和关注的;其三, 市场经济下, “企业理论”或“代理人理论”对实证研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发现不同个人和利益集团受多种契约制约关系的约束, 代理人和委托人的主观性以及为自身利益最大化所做出的行为反应对资本市场、股票价格、企业发展、内部控制等多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所以, 学者也经常对这类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尤其是对上市公司分红计划, 债务契约、代理人成本、会计政策选择动因等方面的研究偏多。

从数据统计的结果来看, 实证文章当中, 与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相关的文章比例这几年一直高居不下, 从2004年起就一直占有过半数的比例, 最高的比例接近70% (2006年) 。学者对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研究钟爱有加, 但读者从另一个方面还可以看出, 我国的实证研究领域还是偏向对已有主题展开探讨, 对国际上流行的话题关注相当高, 对现成的研究成果、方法和数据也较为依赖, 而对自身新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却还不多。

在这些实证性文章当中, 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分它们的类型。具体来说, 近几年有超过半数的实证研究文章主要以研究以下几个热门方面为主:

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理论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3、报酬方案与债务契约

4、会计数据与公司治理 (包括公司内部控制)

5、收益预测与股价分析

6、审计方向

还有许多学者对会计教育、财务危机、企业合并、人力资源、环境会计等方面有所研究, 不过其文章数量较少, 研究成果并不丰富, 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三、从研究方法看实证会计研究的应用与发展

目前, 会计学家常用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以问卷式研究、案例式研究, 档案式研究、实验式研究、分析式研究式等为主。从本次抽样调查的结果看, 有大多数的文章都用到了以上的研究方法, 还有部分多文章是交叉使用了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1、在我国近几年的实证文章当中, 采用的方法最多为档案式研究, 这和我国的经济现状和学术界研究的主流方向密切相关。国际国内对资本市场, 股票市场的高度关注, 导致很多学者乐意去收集相关数据。更为重要的是, 我国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和中报、政府和一些机构掌握的相关资料和数据相对公开和透明, 易于收集和整理, 因此对这些已有的现成数据库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已经成为实证研究的一种趋势, 也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认同。

2、学者目前较多的采用分析式的研究方法, 即通过构建模型来解释相关的现象。在西方, 分析式已经使用得较为广泛, 在我国则还处于兴起阶段。随着实证研究的进一步推进,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愿意采用分析式的方法来进行研究。通过对模型的建立和使用, 对实务的发展进行验证和推理, 尤其在经济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上能广泛的采用。若欲建立一个有价值的模型, 要求研究者具有较强的数理统计功底和对研究命题深入广泛研究, 否则, 模型的不规范会导致得出的结论与现实的经济现象和结论相离甚远。

3、对较为传统的问卷式研究和案例式研究仍然较为重视且普遍使用。问卷式研究是通过对问卷的设计, 发放、回收来达到调查研究的结果, 这有助于从大范围的样本中收集数据进行假设检验, 在收集垮行业垮地域的研究数据上, 特别是对相关行为人的研究调查具有优势;案例式就更为清楚明白, 以一个或者几个企业为例, 或则以企业的某一特定方面为例, 进行定性分析研究, 研究对象清楚明了, 方向性较强, 结果也往往较为真实可靠。

4、对实验式研究方法的采取还有待加强。实验式研究是在一个模拟的状态下, 对受试者的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 对这种研究方法的使用需要研究者在选择对象, 提供模拟模型和环境上有较高的要求, 这也是需要高度的集体合作才能完成的一项研究。西方会计学家较多的在研究管理者报酬, 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采用这种方法, 而在我国, 由于较为缺乏开展这项研究的基本环境使得该方法采用较少, 其发展也较为缓慢。

四、从文章中采用的先进工具和模型来看实证研究在会计学术中的发展

在纵观整个2003年到2008年的实证性文章的题目, 我们可以看到有极少量的文章采用了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工具和模型来进行实证研究, 例如:《BSC与EVA相结合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基于GP企业的集团的案例研究》 (2007年9期)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营运效率之DEA分析》 (2008年3期) 等文章采用了BSC、DEA这些新的, 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分析工具和模型。国内目前实证研究中, 这些新工具的使用率还较低。一是因为我们的实际国情还达不到使用这些模型和工具的条件, 二是因为对这些模型的应用我们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 如要到达“洋为中用”且“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还需研究者和实践者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五、总结

综合上述, 实证会计作为一种较新的研究方式逐渐被人们熟悉和采用, 实证会计在我国今后的发展也会日益完善和深化。文章从四个方面浅析了实证会计研究在会计学界的近年的研究范围和发展情况, 可以看出, 当前我国的实证会计还是比较侧重于市场对会计信息需求及资本市场方面的研究, 且大多数的方法和模式还是在以模仿西方国家的研究方式为主, 鉴于此, 在今后的发展中, 我们应该更多的根据自身的国情, 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有的会计实证研究方法, 充分发挥实证会计应有的作用, 更好地为我国现今的经济活动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连军:《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哲学基础与研究方式》.会计研究.2006

[2]薛静:《对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探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

[3]张达宁:《实证研究进程化研究》.经济月刊.2007

[4]胡伟、宋丽然:《实证会计研究在美国的发展回顾》.财会通讯.2008

上一篇:VB工程下一篇:大学生创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