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种西塘散文

2024-04-23

情种西塘散文(共6篇)

篇1:情种西塘散文

情种西塘散文

嘉兴嘉善北有西塘,烟柳画桥,水墨故乡,纵横烟波,千米长廊,西塘的回廊,充满了故事,就像容若说的,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

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村镇。在唐开元年间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的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DD百度百科

流年清浅,岁月无恙,淡淡的笔墨间,留下了一缕伤断肠。画舫过处,舟影波光,弱柳轻点碧波,晕开了尘封的过往。煮一壶陈茶,斜倚轩窗,看窗外形形色色的路人,却再找不回熟悉的模样,那个骑着竹马的小小少年郎,如今又在何方?久置茶杯,无心饮茶,浓厚的茶香,渐淡渐消,终是遁入这西塘的烟雨中了吧。

遥想那日胥塘河边,你点烛荷,我放纸船。可谁又会想到,这条胥塘河淹没了你的梦,我的痴等。记忆中那个的俊秀,温润的书生模样,那个桀骜,意气的凌云少年,可否还记得当初的.约定?

杨柳依依,春水幽幽,微雨点点,丝竹声声,你得意的桨声,在我小小的心扉上,烙下虔诚,你说:牡丹,等我金榜题名,定来娶你过门。脸颊微红的我,却湿了心,你可知,我只盼你平安归来。

烟笼西塘雨轻弹,倚栏听雨晚妆散,朦胧的烟雨是你氤氲而起的愁绪,借过铜板,尝芡实羔轻咬的指尖,松软香甜的芡实羔,片片沾染着你的气息。来凤桥盼,胥塘河岸,牡丹等你的笑颜。

长安路太远,西塘船行慢,想来你一路颠簸,定是辛苦不堪。而我日夜思念,又好到哪里?每日折纸船,放烛荷,只盼你能平安归来。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案上的笺纸,书了多少相思,写了多少离恨,却不知该往何寄,又撕了多少心酸。

一别经年,一别永年,青梅枯萎,竹马老去,却仍不见你归来,小院竹林,越发幽深,梨花亦几经开落,一庭别情,如何说彼平生。又是春来,飞花微雨,谢燕衔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轻问梁间归燕,若这无边的愁丝化作春雨,可否能换回你的归期,燕不语。我在门前挂了大大的红灯笼,为你引路,生怕你深夜归来,却忘了回家的路。(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牡丹的深情,亦在门前挂起了两串朱红色的灯笼,延伸到整个烟雨长廊,成就了如今这般场景,凄美而多情。)

一等七年,消瘦了容颜,等颓了心智。胥塘河岸,望尽了千帆,月落日升,水止珠沉,牡丹终于泪竭枯萎。凋落在这胥塘河岸,化身为一朵牡丹花,而七年后的某天,竹林小院的敲门声,却无人应答.

后记:第一次来西塘,感触很深,大概两年前,听了风小筝姑娘的《西塘》,从此便对西塘情根深重,一直向往着,在西塘能遇到一个牡丹一样的姑娘,内心深处那个梦幻的西塘,是风小筝的,也是故事里的,后来当我的脚步到达西塘,一切都变了,才明白,原来我这一生从未到过西塘,也永远到达不了,西塘终归是故事里的吧。我又如何能走到呢?

篇2:情种西塘散文

老舍先生说,情种生在大富之家。

少女情怀总爱将若有似无的情愫强说喜欢,总念着“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淡愁句子。头轻点,眼神飘往何处,又惊鸿般缩回。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不知哪个软弱的男子在写:“我是人家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时是怎样的思念卢氏。一品带刀侍卫,国初第一词人,纳兰若若,有人说那含玉而生的少年便是以他为原型的。宝玉那般不为名利,纳兰如此一看便显得无奈的多。对卢氏的思念,他的相思,都在月中化为了孤寂。

贵族与罪臣之后,他们的绝恋似乎给那个时代更添了一丝悲凉。奕绘,“五阿哥”永琪的孙子,最爱他那首《念奴娇》,有人评价这首词,十分怜爱,带七分羞涩,三分犹豫。可这首词却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奕绘和顾太清的无奈,身份的悬殊,皇家怎会同意奕绘娶一罪臣之后。相恋数年,却不能嫁娶,顾太清可谓是当年的剩女了。“见人佯僻,背人携手私语,谁料苦意甜情。”连说句话都要偷偷摸摸,爱到深处只道是辛酸与心疼。到最后只能“相思寝寐,美味蝴蝶聚。”奕绘奔走各地,说人情,求关系,终于娶到顾太清为侧福晋,梦成现实,比翼双飞。

紫陌红尘,世间痴情男女谁能逃得过一个“情”字?

“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不知道在古代还有没有比李清照更大胆的女子,未出阁,诗情就已显露,想那来者,必定是一个如何俊朗的.青衫少年,才能让她如此娇羞。与赵明诚成亲后,赌书泼茶,收集古物,甜蜜的生活,偶尔抒发闲愁,过的是小资的生活啊。南渡后,丈夫病死,只留她凄凄惨惨戚戚了。后来她以为又遇上了生命的春天张汝州,却发现,他只是爱自己收藏的古物。闪婚的结果,李清照直接上书皇帝,离婚!不禁让人倒吸一口气,李清照莫不是现代穿过去的吧!这个婉柔女子,好似宋朝的一朵雪莲,傲世独立,在宋词中绝舞蹁跹。

因与徐志摩的康桥之恋,绝美的让世人羡慕。林徽因却把他丢在异国,决然回国。白落梅所写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里我总觉得她写的是林徽因一直爱着徐志摩,我看不然。林徽因回国后,与梁思成恋爱。徐志摩借着去看老师的理由,望着林徽因与梁思成的般配又是怎样的心情?林徽因,我总认为她是个何等聪明的女子,一生能让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这三个璀璨的男子牵挂。林徽因与梁思成成婚后,曾哭诉她发现同时爱上两个人,梁思成与金岳霖,不知如何是好。最终金岳霖选择退出,默默守候她一辈子。终生未娶。最爱林徽因的一首诗《那一晚》“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对感情,她看得透彻,这样一个女子,堪称人间的四月天。

篇3:西塘印象散文

对西塘古镇慕名已久,借出差之机,在冬日的一个下午来到西塘,不是旅游旺季,人不是很多,正适合信步闲游。

乌蓬船,青石巷,西塘的角角落落处处透露着古朴的江南水乡气息,让人犹如置身画里,美不胜收。小镇的店铺林林总总,很多店铺的名字起的很是精致且有诗意,像什么:印象青春,独家记忆,梧桐花开,雨巷小憩,筒单日子,三生有信,阿里画廊,音乐盒子,彼岸阳光,有家客栈,陌上花开,花海别院,瓶中时光,上海故事,朵朵悠莲,旧时光,老地方,遇见爱,爱情海,糖汇,拾瑜,初见,偶遇,气味博物馆,猫的天空之城,黄小姐的店,等等等等…,呵呵,走在西塘古镇的小巷,不只是像旅行,更像是在读诗,听故事,一家小店就像一首小诗,一家小店就是一个故事。更有精致之处,在店铺的橱窗或货架或墙角处都会张贴一些心灵鸡汤,充满诗意的句子,比如:一家酒吧的橱窗上写着:太急没有故事,太慢没有人生。一家酒馆的墙角放着块木牌,上书:愿你有酒可以醉,酒醒有人陪。一家客栈有一幅对联是:爱上一瞬间,忘要一辈子。有的也不乏调侃人生,比如:作为失败的典型,你还挺成功。又比如: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

路过一家名为上乐的音乐器材店,被一个小姑娘弹的好听的吉他声吸引,应该是致爱丽丝吧。走进去,一侧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吉它,下面的一角放着大大小小的手鼓,另一侧的橱柜上摆满了漂亮的陶笛,还有一排排的CD碟片。小姑娘用微笑示意我随便看看,我一边听她的吉他一边看,看见挂满吉他的墙上有一幅画,画上有一行漂亮的字,写道:不停的唱,当做给自己鼓掌。"这幅画不错,这句话更好",我对她说,她放下吉他,"我也喜欢",她说"你需要点什么"。"我喜欢开车听歌,推荐几张车载CD吧","好的,我给你找几张吧,你试听下,看你第一次来,买六赠一",她笑嘻嘻的说,一边挑选了几张CD,一一放进音响试听。这时店内又来了不少客人,"你先忙吧,我听会儿歌",“好的”,她接着招呼其它客人,眼尾余睄间,她的马尾辫和清澈的大眼睛,让我想起一个也会弹吉他的马尾辫女孩儿,那是我上学时的初恋,可惜已成往事……这时店内来了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儿,调皮的`小男孩儿很是钟情她们店的手鼓,咚咚的拍个不停,"我来教你吧,小朋友"她找到一个适合小男孩儿的手鼓,然后把一张丽江小倩手鼓的CD放进音响,好听的歌声流淌出来,她伴着歌声开始教小男孩儿有节奏的拍打手鼓,小男孩儿认真的学着,他的父母开心的笑了,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多么可爱的孩子。送走了其他客人,她为我精心挑选了六张感觉好听的CD,我离开了那家小店。

西塘的夜景很美,各种灯光效果下,亦真亦幻,擦肩而过的不少是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或朋友,或情侣,形影单只的不多,我是一个。走累了,走饿了,停歇到一家名为爱上家的小饭馆吃点东西。店内的装修像是八十年代的样子,墙上是一辆老式的自行车的图片,还有一块黑板,上面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字样,看来老板差不多是同龄人,点了两个小菜,老板娘推荐了她们自酿的桂花酒,开始自斟自饮,小酒馆里放着那首好听的歌,时间都去哪了,不由得想起了年老的父母,想起了家中的妻儿,是啊,腊月二十了,又是一年,时间又去哪儿了啊……

篇4:夜游西塘的散文

驱车前往浙江嘉善,抵达西塘景区已近傍晚。夜游西塘是这次观光的主题,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夜游?去了才知这是一座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不夜古镇。

一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江南小镇,在青山绿水怀抱中,犹如一件散发着浓烈文化气息、叠印着古典又古风悠长的古董,让人心旷神怡,遐想无限。西塘,春秋战国时期,被称“吴根越角”是吴越两国兵家必争之地。而今,随着时代变迁,当地宣传用既时髦又响亮的名词——“艳遇西塘”。

我似乎对这座“生活着的古镇”熟悉的,因某种程度与江西武夷山下的铅山古镇河口,同样街巷是青石铺设的石板路,又深又窄的小弄堂,飞檐拱角的古建筑,各种个性鲜明的小店铺。不过各地的历史和人文景观、风土人情不同,直观感受也就不一样。

踩着青石板的老街,穿过幽静的巷道,眼前出现了一个如虹的石桥,桥下碧水清澈,哗哗流淌,带着古镇鲜为人知的故事流向远方。夕阳把最后一抹余晖挥洒在小小的`古镇,远处有纵横的河道、慢摇轻移的乌蓬船,清新如画的水乡让你情不自禁放慢了脚步。

装饰漂亮的红灯笼沿途悬挂,将古街中的气氛营造的别有一番风味。夜幕降临,古色古香的房屋被夜色笼罩,沿河两岸以及其他长廊的红灯笼点亮了。远距离观看,仿佛烟雨长廊边,一条红色巨龙蜿蜒而去,水中的倒映经风吹水动,波晃灯摇,变幻的五彩缤纷,古镇风韵扑面而来。

“送子来凤”,是座始建于明清时期的双排石廊桥,桥下,便是游船码头,那里站满游客候船夜游。中间花墙与小亭分开,左侧台阶右侧斜坡,这也算是西塘特色之处。据说,新婚夫妻初到桥上走过,走左边生儿,走右边生女,都能如愿。冲着这种传说,有些游客也在桥上嘻嘻哈哈走上一走。送子来凤景点,相传古代时,西塘有一户人家生下儿子,恰巧一只凤凰栖于桥头,故而得名。

岸边的大排档,客人们喝着当地的黄酒,就着花生、剥着龙虾,一边听着江南水乡小调,雅兴十足。小船在胥塘河上随波逐流,夜游的乌蓬船徐徐经过,“咿呀”的桨声在水面久久回荡。喧闹的市井,让我想起南京夫子庙的秦淮河,但西塘却少了秦淮河的娇媚,更多了几分婉约。许多的纸折许愿船,承载着众多游客的祈愿,火苗在水面恣意随风摇曳,如梦如幻。它们在那里连成一大串,斑驳陆离,给古镇夜色增添了一道亮丽的美景。

游完有名的“钱塘人家”和胥塘河畔,已经九点半。这时的“塘东街”已经开始了夜生活。沿途人流来来往往、熙熙攘攘,晚风中传来悠扬的乐曲声,一排排高挂的红灯笼下,一家造型别致的江南忆音乐酒吧,传来震撼人心的音乐,歌厅里许多年轻人正在狂欢,歌坛上女歌手摇摆着身躯声调高吭地专注演唱。

往前走去,窄窄街区,两侧店铺不断出现如:地心引力、乐潮、木色、派对空间等酒吧。这些酒吧里灯火辉煌,烟雾弥漫中,青年男女狂歌劲舞,节奏感极快,摇滚乐声震耳欲聋。门口站着侍应生,脸上带着淡淡微笑,招呼着过往四方宾朋,不在乎你是否进入,更不刻意过多说词。但年轻游客还是经不住诱惑不断参与其中。这是西塘夜景最独特的一道风景,全长约千余米。

当走到街巷尽头,有一家“小镇故事”的酒肆倒是清静,有一些中老年游客点上几盘小菜,斟满一杯老酒,在慢慢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古宅人家、拱桥流水、牌坊枫杨,勾画出一幅和谐自然景观;置身于古镇,欣赏人与自然完美融和,陶冶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中。

站在如虹石桥上,可仰望明月繁星,可低头聆听流水讲述古镇故事。蓦地想起名人冯骥才曾说:“一个大国,不能靠糟蹋文化来赚钱!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没有文化,人就没有精神追求,就空虚。文化决定全民素质。如果我们把文化也变成钱,那么就等于牺牲了全民的高素质来换取高额的GDP,最终的结果就是让低素质的人们来挥霍GDP,这就是恶性循环了。”不知为何?会想起这段话来,仰或是刚才视觉冲击所致,突然变得忧国忧民了。

号称“江南第一弄”的石皮弄笼罩在夜幕中,慕名前往探秘寻幽。它是西塘几十条弄中最窄小的一条,巷深而狭窄,不足半米宽,抬头仰望一线天。如两人不期而遇只能侧身而过,整条弄被两侧10多米高的马头墙所夹击,别小看它在夹缝中求生存,却是众多游客追寻想一睹为快的焦点。

篇5:情满西塘的散文

西塘,我前世的廊桥遗梦。

西塘不知何故这里总有让我有些似曾相似的味道,却另有些“忧伤”的`感觉。

或许是我太过于想知前世的因缘,总妄想找回曾经那份被遗忘在江南的梦。烟雨深巷,穿梭在小桥流水人家,每遇到一段幽长的廊棚,总是不禁有些莫名的伤感停在临水的岸上,模糊的记忆里,仿佛前世自己就是那立于石桥上婀娜的江南女子。

西塘,我为你而来,只为前世今生的约定。

安然、祥和,宁静、幽远。晨间迷雾蒙蒙,整个西塘如诗如画;傍晚炊烟袅袅,夕阳落幕彷如一幅被遗落的西洋画。鸟瞰全镇,薄雾似纱,两岸粉墙高耸,瓦屋倒影,夕阳斜照,渔舟唱晚,灯火闪烁,看月色朦胧,轻纱难掩古镇羞涩。

酒香飘溢,整座水乡似诗如画,人处其间,恍然桃源琼瑶,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心中移。正愿了我梦中勾勒的诗画,坐在水岸,廊棚灯火点点,心中默诵古词,我想我已是游离于现实与画当中,不能自拔。

烟雨长廊,梦里水乡,朱颜不改,陈旧过往,让我回忆的总有些淡淡的惆怅与无奈。尽管七月,依旧游人如织,在临水边,廊桥处,遥望流水人家,那桥洞下的船只,都在岸边游人的相机中,手机中留影描踪,只想留住这美的画卷。如我一样,皆为寻梦而来,那个遗失的前尘旧梦。

篇6:夜雨灯火醉西塘散文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酒吧,寻梦的人……西塘就是这样一座集古色与时尚于一体的山水小镇,让喜欢文字和旅游的人欣然赴约,恋恋难舍。

八月的一个暮色四合的雨夜,我们潜入西塘,住进那个取着怪名字的水边旅馆——歪打正着竹舍雅院。放下行李,我们擎着雨伞在滴滴答答的雨曲声中夜游西塘。

脚下是青石板路,那条长长的河池将小镇不规则地进行黄金分割。说它是河,却没有流水白浪,说它是池塘,却又像河流般深远悠长。彩虹型的石桥架设两岸,粉墙圆柱的木屋临水而建,长长的廊沿灯笼高挂,灯火阑珊。我们轻扣着石板小巷,雨水有时调皮钻进脖颈,在脚下似弹珠般滚动。路边的楼阁灰朴,商铺林立,各种小吃码列成堆,有的.还在蒸笼里香雾燎绕,各式饰品古玩琳琅满目。

这么一个夏雨滂沱的夜,这么多的游客夜游西塘,一把把游离的伞花绽放在幽深的古巷里,有的缓缓移动,有的在低空中飞旋,有的在店铺前滞留后又款款前挪。各色的雨披裹不住那一颗颗激动又热切的心。路边有着卖五颜六色头饰、手链花环的妇人,我挑选了一串紫色的花环带在头上,顿时感觉古镇和我一样变得活泼而年轻。

选一个水边的吊脚楼用餐、喝茶,临窗观眺,一江烟雨,灯火迷离;卧龙凌波,彩虹飞架;倒影落河,水光潋滟,影影绰绰;乌篷船里软语侬侬,摇橹声声似管乐。每艘小船里演绎过西塘寻梦故事,每座拱桥都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每块青石板里有墨客文人的诗韵,每个巷口有伊人回眸的妩媚……夜雨下闪闪的灯火是情人炙热的眼眸,灯火迷醉的西塘是旅人的幸福驿站。

最是灯火璀璨处,要数酒吧一条街了。好似穿越时光,这边还是明清老街,古玩玉器古色古香,那边已是领先时代灯火迷离的世界,各种酒吧取着古典又好听的名字——江南忆、唐朝、红庭、乌托邦等,它们各领风骚,引游人争相折腰。摇滚乐的狂暴、蹦的的狂欢洗劫了你的一路风尘,美人、美酒、名点相约成趣。尽情摇摆,身心被狂欢席卷,激情被音乐点燃,放浪形骇又收放有度,灿烂灯火下不问今昔。

夜深回客栈,一夜好梦。

漫游古镇,一日看不尽风情

第二天小雨淅沥,古镇在一片烟雨迷蒙中更是如诗如画。旧时商贾官吏等大户人家的庭院修缮一新,庭院深深,几许神秘,成为供今人游览的胜地。我们观赏了雕花板床、香樟茶几、美人靠等古雅家具,游览了纽扣博物馆、张正根雕艺术馆、瓦当博物馆,木雕馆等,享受了视觉的盛宴,这里是民间艺术荟萃的天堂。那些商铺门前的破缸瓦罐都因绿植点缀而有了生命力,被艺术化。原本装猪食的石槽里向日葵正怒放,有缺口的瓦罐里水珠给太阳花添上了娇媚,泥钵里百日草正含羞带笑……

烟雨长廊,曲径通幽。西塘有那么多的小巷九曲回肠,那么多石桥数不胜数,来凤桥、五福桥、里仁桥、安善桥……桥桥有故事,座座通心扉;那么多的深宅老院和庙宇高殿,那么浓厚的文化底蕴……这一天我们都在西塘的古宅深巷里徜徉,没有劳顿,不觉厌烦,只想把每一处风情都带走,留下空荡和幽深让后人怀想。

上一篇:#6机整套启动试运前生产准备迎检工作下一篇:八零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轻舞飞扬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