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问题

2024-06-08

基础教育改革问题(通用6篇)

篇1:基础教育改革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要求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总结过去与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上提出了更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更能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与促进教学实践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所带来的变化在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使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得以确立的同时,也给课程实施者尤其是教师带来了挑战,要求教师以全新的姿态面对学生与教材,树立新的课程观与教学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学实践的需要。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教师

一、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越来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已经不能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相一致,主要表现在:

1、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严重脱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全面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受苏联模式影响巨大。近年来,西方的许多教育学理论又纷纷传入中国,并在教育理论界以及实践上产生了强烈影响。引进国外先进理论可以促使我们在教育上少走弯路,加快教育发展速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理论在启迪我们思维的同时,也造成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原创性缺乏,教育术语的洋化以及教育理论的本土化不够。人们企图用在西方国家产生的教育理论来阐释中国国情下产生的教育问题,导致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

2、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学习方式之中,人们普遍将“发现学习”认定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最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是最有意义的。实际上,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并不是以某种学习方式为条件,接受学习不等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并不等同于意义学习。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各自适合运用的情况。从学习效果看,接受学习对学习内容掌握的速度快、系统性强,发现学习速度慢不成系统,但是记得牢,易迁移;从组织形式看,接受学习适合集体教学,发现学习适合小组学习或个别教学。另外,接受学习对学习陈述性知识快速有效。我们不能不承认,在中小学阶段,不可能任何知识都让学生去自己发现,只有两种学习方式恰当结合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也存在其他一些问题:课程目标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严重偏离,课程内容偏多偏难、科目偏多且与课程目标有一定的偏离,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不容乐观,考核方式单

一、结果处理不当等,这些都促使我们意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从基础教育结构的变革历程来看,无论是学科与活动课程的整合,还是分科与综合课程的互动,无论是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兴起,还是学科课程内部的整合,在设计理念上都是兼顾学科、社会和学生发展三个方面要求的,寻找三者最佳的契合点,确保课程的实践应用价值,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要求。课程目标需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实现,课程的设置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充分的发展。尽管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三者结合还不大理想,但“理念先行”,对今后的改革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学生为核心,树立起新的基本理念。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影响教育工作者行为模式的新教育观念层出不穷。推进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要求根本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旧的思想观念。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解放思想,带来了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入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认真思考,我们学校的活动,我们教师的行为,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保护学生,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对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需求,要使学生在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的基础上,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

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最终结果,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要以全新视角审视新课程的功能,树立和落实新课程理念

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术语,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人们关注课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课程的观点、看法也就不同。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在师范院校中,由于理论的限制,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也往往局限于“课程即教学科目的总和”,致使多数中小学教师对课程认识的视野狭窄、封闭。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新一轮的课程改改绝不仅仅是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扬弃与更新,更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场涉及到课程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在这种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当然至关重要的是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因为此次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改革,无不渗透着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如果没有对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的透彻理解,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无从谈起。

2、要学会减轻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心理压力,加深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为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教师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主要表现为新旧理念的撞击,教师权威的重塑,课程资源的匮乏,教育评论的滞后等因素而引发的矛盾、抵制、失落、危机、恐慌等消极心理反应。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这些心理压力,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心理压力,才能确保在这次课程改革中的良好心理素质。

教师要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转向研究型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新教材与现行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知识的呈现样式,而且有

可选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答案不唯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当然这对教师的压力和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不仅教材是开放的,教学方式也是开放的。教材中的许多“留白”,既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而在这个空间里,教师该做些什么又成了一道新的课题。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已经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的思路、新的视角,才能摆脱压力,逐步适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各类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新课程改革关于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老师表示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困难。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因此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所在。面对新课程,教师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在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就要通过参加各类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

总之,基础教育的改革是一种持续的行为,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相信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基础教育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我国的基础教育在经历不同时期的改革后,必将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气象。

参考文献

[1] 郭芳,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素养的新要求[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02)

[2] 赵云、侯又光, 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分析[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01)

[3] 程材,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3)

[4] 成巧云、施涌, 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要性的再认识[J],教育探索 , 2005,(01)

[5]潘新民,基础教育改革[D],渐变论,2010(09)

篇2:基础教育改革问题

平山中学

物理

王亚敏

摘要: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突破了学科中心的束缚,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打破了单纯强调学科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改善了学习方式,要求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强调学习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效。

关键词:基础教育

改革

成就

问题 新课程改革决不是在全盘否定旧课程以后重新建立一套同以往的课程没有任何联系的所谓新体系,而是在旧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改进,新课程是对旧课程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旧课程的辨证否定。我们既要看到旧课程的不足,也要看到旧课程的优点,不能把旧课程看得一无是处。同时也要注意到新课程的缺陷,在课改中避免矫枉过正,使我们少走弯路。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相关介绍及取得的成就 1.新课程改革有关政策文件

2001年至2003年,教育部相继颁发了一系列有关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国家政策和文件,构建了本轮课程改革的总体政策框架。

从2001年9月起,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国家实验区(以县区为单位)开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2002年秋季,除上海、西藏外,全国范围内有530个省级实验区(以县区为单位)开始新课程的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数达870余万人。到2003年秋季,全国共有1642个县(区)、3500万中小学生使用新课程。2004年秋季,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进行实验,2005年增加了江苏,2006年又增加了天津、浙江、福建、安徽和辽宁。目前,全国已经有1/3的省份参与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近日,针对2004年首次实验的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四省的高中学生,出台了新课程标准高考大纲,对于进一步推动新课改有重大意义。

2.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取得的成就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在于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的重点是转变课程的功能,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制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程充分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改变了过去以应试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更合理、更科学、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和技能训练的倾向。倡导建构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观念。

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突破了学科中心的束缚,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打破了单纯强调学科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改善了学习方式,要求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强调学习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效。

经过几年的实验,新课程改革在实验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题组对部分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调查评估,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新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新课程改革实验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课堂的变化: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课堂教学再不是以往的“闷课”,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活起来

了,它把学生从诸多的限制中解放出来,赋予他们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质问、怀疑等的自由和权利。学生的解放,教材、教学过程、时空的开放,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教师的变化:教师的观念、角色以及教学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本次新课程是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启蒙运动”,新课程的理念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与反思,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接纳,教师逐步树立起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等都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开发者。

学生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化较大,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质疑和创新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都有较大提高。

经过几年的实验,新课程改革在实验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新课程改革进行中存在的问题 1.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方面:

第一,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迟迟没有出台,严重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进展。评价改革滞后并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深化,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国家依然沿用以前的中、高考考试评价制度,使实验区的家长、教师和学生都有种担心,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以原来的一套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情况,阻碍了新课程的实施。

第二,国家经费投入依然不足,且各地区投入不平衡。新课程改革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不论是在新课程资源开发、学校场地建设、教学硬件设备、师资培训等众多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仅仅依靠学校自身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实际的,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和社会各部门的协调。

第三,对农村教育重视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农村教师培训不足、经费支持不够、课程编制较少考虑农村教育的需求、选择的实验地区和学校农村比率远远少于城市的等等。另外,对每次组织的教师新课程培训缺乏必要的评价,使得一些培训流于形式,没有实效。还存在对实验区的检查与评估不足,服务于新课程的资源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

2.学校方面:

第一,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有不少学校依然是形式主义至上,缺少真抓实干,部分原因是评价制度的滞后,关键问题则是学校领导的观念有问题。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着学校新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

第二,新课程需要大量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支持,由于多数学校经济上的不足,有心无力,使课改无法顺利进行下去。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对教师均有较高要求,具有一定的难度,各地区因经济等各因素制约,课程开发的能力与校本课程质量发展不平衡。

第三,选修课的增加使教学管理难度增大,部分学校无所适从。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有的学校出现教学管理混乱的情况,学生选修课的指导与管理工作一团糟。

第四,各学校大班教学的现状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解决,使得“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只能是一句口号。第五,各学校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不足。尽管一直在提校际合作、资源共享,但大部分学校依然是独来独往,而且惟恐自己的经验被其他学校获得。这种关起门来搞课改的想法影响了课改效果。

3.教师方面:

第一,观念转变慢。受以往教学经验的约束,许多教师虽然已经接受并认同了新课程改革,但在观念上依然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走的还是传统教学的老路。第二,曲解新课程改革相关理念。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要么不够,要么理解不准,导致课堂教学失控,一些好的教学方式形式化极为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的角色把握不准,对学生们的学习指导不知如何下手,有的依然是以前的手把手教,有的则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更多的是不知道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学习。这使得实施新课程后,教学效果反而没有过去的好,这一问题是制约新课程改革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教师自身素质跟不上新课程的高要求。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仅要求必须的专业学科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技能,还提出教师是教学研究者和课程开发者的要求,而大多数教师往往缺少研究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专业化程度不足,急需提高。第四,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心理冲突影响教师的教学与生活。许多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的心理冲突。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往往有好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得不到好的效果,使得他们对自身能力和新课程本身产生怀疑。还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和众多询问无所适丛,不能处理好新课程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类似的心理冲突对教师的日常生活和正常教学都有较大影响。

4.学生方面:

第一,对新学习方法的不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颇感吃力,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低年级的学生还好,高年级学生由于已经适应了以前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突然面对新的课程要求,部分学生表现出抵制和不适应情况,影响了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第二,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缺陷。由于新课程本身存在的衔接不当问题和一些老师过分强调探究能力而忽视基础知识等原因,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

第三,学习过程的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和教师一样,学生也存在因对新课程不适应而引起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除以上问题外,就新课程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新课程远离农村的城市化问题和教材衔接不严密等。另外,有些领导和教师还存在着对新课程的“神化”,对原有的旧课程全盘否定的思想。一提新课程就什么都是好的,而旧课程则一无是处。还有大学师范教育缺少对新课程的相关教学,这使得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各准教师缺少新课程的理念,不利于新课程的推广。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出现问题才是不正常的。众多问题制约着我们的新课程改革进度,我们应该以发展求实的态度看待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在实施新课程中的追求和困惑,实事求是地正视、分析和诊断这些问题,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促进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参考文献:《基础教育改革论》王策

三、孙喜亭、刘硕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叶澜

篇3:职业教育改革若干问题探究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产业发展与振兴的基石, 日本之所以从二战的废墟中一跃成为现在的工业强国, 源于日本迫于能源的匮乏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并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和教学模式, 从而为国家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高素质技能人才;“德国制造”之所以成为高品质的代言词, 取决于德国强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和先进的办学模式以及以实用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1]。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为产业服务, 其发展水平的衡量以人才培养对产业的贡献率为标准。目前, 我国职业教育处于尴尬的境遇:许多从职业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走向社会后, 因为行业原因, 他们不得不从事非本专业的工作, 因为专业不对口, 他们也不得不花1~2年的时间进行再学习;学生从职业学校出来后, 不能较快地适应岗位工作, 而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磨合期;因为实践经验缺乏, 大多数刚毕业的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不成熟, 进入企业后需想方设法成为老师傅的门徒学习一段时间后, 才能真正掌握相关的技能;职业学校对学生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待提升。基于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 我们必须以党中央号召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契机, 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办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从而促使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 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探讨

2.1 办学体制

在办学体制方面, 实现政府、学校、企业三结合。目前我国学生所进行的职业教育主要在学校完成, 虽然在办学模式上有企业合作办学, 但许多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比如人才培养的成本, 技术人才跳槽频繁等问题, 积极参与职业学校携手进行人才培养的热情并不高, 许多企业不太愿意投入太多的物力和财力与职业学校共同参与技术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既然以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为目标, 就脱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许多职业学校虽然在一些企业建立了学生实习场地, 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 但仅拘泥于形式, 校企双方在权责关系、合作方式、培养模式、教学形式、学生能力考核等方面并没有达成共识。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落到实处, 使学生虽然有实践平台, 但因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运行体系和相关的管理制度, 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借助企业实践平台而得到升华, 其实际操技能也无法提升。

校企合作无法深入开展, 其真正原因除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之外, 主要原因在于校企双方缺乏共同利益的交汇点, 许多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而不愿直接投身于职业教育共同培养行业人力资源。鉴于此,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并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教育体系和运营机制, 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和相关的制度建设平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比如,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倾斜和政策扶持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具体环节当中去, 同时根据人才培养的绩效对培养单位进行奖励, 并对在校企合作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加以宣传和推广。这样一来, 企业可以通过参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升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 从而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另外, 为保护企业的利益, 学生毕业后有义务为其培养单位服务, 其具体服务年限和相关的待遇, 可由当地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与企业协商来制定相关的合同。

2.2 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携手行业协会, 合理调整专业结构, 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职业学校的专业划分和专业设置应该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发展趋势为风向标。在我国, 学校与企业作为不同的职能部门和利益组织, 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仅停留在基础层面, 不利于彼此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 这样一来, 学校无法准确把握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 因而对专业的设置与划分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最终导致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性, 以至于许多学生在毕业后被迫从事非本专业的工作, 这不但延长了学生再学习和适应岗位的时间, 而且对学生的就业也极为不利。

按照职业教育的职能, 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应该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保持平衡发展;也就是说,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迎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而不能背道而驰或迷失方向, 否则会导致学生就业困难。企业发展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经营模式的转变等方面的变化会提出不同的要求, 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能力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同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社会发展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这就要求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具有前瞻性, 使学生能力的逐步提升符合企业发展的动态要求。

学校必须基于企业发展人才需求的相关信息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而确切的信息建立在国内外产业发展相关环境的综合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 仅凭学校很难获取准确的信息。故此, 为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 以及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相关教育部门除积极加强引导之外, 应该鼓励和支持成立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与相关的教育机构非级别隶属关系, 仅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机构而存在;同时行业协会主要由各行各业的权威人物组成, 他们的主要职能对国内外行业发展环境、行业发展趋向、人才结构需求、技能人才能力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并将相关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学校, 从而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发展趋势相接轨。

2.3 实现校企合作制度化, 进行分段式教学

按照传统教学模式, 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半, 然后剩下的半年学生到企业去实习, 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虽然遵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但教学成果并不显著。据调查发现, 许多学生在实习期间并不是有计划地进行实操技能培训, 而是进入企业后, 由企业相关负责人随便安排一个职位从事一些琐碎的工作, 企业也没有详尽的岗位培训计划和相关的考核制度。这样以来, 学生通过半年的实习期, 仅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及其相关流程, 其专业技术的提升并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出现这样的状况, 究其缘由,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校企之间缺少完善的合作机制和运营体系、权责关系不明确, 导致双方的合作仅作为一种形式而存在;二是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 从而致使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在企业中实现。

基于以上窘境, 政府必须通过相关的政策扶持, 实现校企合作制度化, 学校与企业共同签订人才培养合同, 以确保企业以义务的形式共同参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在加强和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同时, 校企双方必须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教学的运营机制, 并明确权责关系。待校企合作制度化健全以后, 为使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企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得到快速提升, 以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 学校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进行分段教学, 即学生首先在学校进行两年的文化基础、专业理论、专业基本技能的学习, 然后进入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岗位技能训练, 在岗位技能训练过程中由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负责指导, 并定期进行考核, 以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2.4 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实行“模块化”

随着服装产业结构性调整与转型, 许多服装企业开始朝着品牌化的路线发展, 因而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岗位能力要求, 必须确保学生在文化基础、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实现均衡发展。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 主要通过学校有组织的文化教学课堂来完成;专业理论教学主要以专业老师授课的形式在学校完成;专业技能主要通过企业技术员或技师以“师父带徒弟”的形式进行一对一的技能传授, 在技能传授过程中, 如学生有疑问, 专业老师则以辅导员的身份对学生进行辅导, 专业老师与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强沟通, 以确保学生岗位技能培训顺利进行。职业基本素养主要包括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意识、执行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素养, 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企业相关部门负间期培训、岗位培训师引导两者相结合。学生必须通过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岗位技能、职业基本素养四大模块考核才能获取毕业资格。

3 结语

职业教育的社会性, 要求我们在进行职业教育改革

(下转第123页) (上接第120页)

的过程中进行跨界思考, 即把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放到更为广阔社会背景中进行思考, 从而准确把握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职业教育与政府职能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关系等, 实现政府、学校、行业协会以及企业共同携手构建制度化、法制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要求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建立一种过程合作关系, 从而使教学过程与企业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过程紧密衔接起来, 全面培养学生的工作岗位能力, 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职业教育的应用性, 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人才需求相适应, 市场变化趋势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指示灯和风向标, 故此, 职业教育改革必须首先把市场发展现状作为重要背景和基础来进行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尚处在重要的改革与转型时期, 在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 亟待改革加以完善和发展。基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产业发展状况, 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试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办学模式,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篇4: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分析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问题;教师;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01-01

在中国,现行的基础教育主要包含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石,基础教育的实施对民族和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建国初期主要学习苏联教育理论,推进基础教育的普及与改革;改革开放后,解放的思想保证了深层次的课程改革。至今已经进行到第四阶段,即对以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高中课程改革的衔接。在这过程中,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学生评价体系的新标准,新课改中家长、社会如何与学校相互配合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都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新要求

教育领域中任何一项改革的实施都要依靠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去完成,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现阶段充分发挥教师作用依旧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片面追求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教师职称评定对教师的促进,当然还有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能力与知识的新要求。首先,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倾向于言传身授,注重教学进程的速度,但如今教师应该转变思想。新课程改革减轻了师生的课程负担,注重学生身心健康,这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契机,教师应该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课后兴趣的发掘;第二,新课程改革中,重视教师知识面的广度与综合性。新课程改革的综合性特征,需要教师之间加强联系。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专业分工。因此对教师知识与能力的的考核也要更加严格,教育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必不可少,同时一些必要的能力如计算机操作,组织团体,处理紧急情况都应该考虑进去。最后,要加强制度上的建设,对教师考核的标准、培训进修的明确规定。高校在这一环节要发挥作用,一些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应该成为这些新思想的发源地,促进教师思想的转变。

二、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

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主要在于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的协调,我们传统的评价方式偏向于分数,忽视对学生品质能力的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的人,而不是一个考试机器。学生评价的目的应由强调甄别转向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需要仔细考察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首先,要打破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误区。应试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界头疼的一个话题,它同时也反映出一考定终身的评价观念。对这一观念的转变需要各方协调起来:教育研究者要制定评价学生发展的活性指标,教师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借助成长记录袋,发现孩子的天赋并预防成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社会要形成良好的人才选拔风气,使每一个人有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教育部门拓宽学业渠道的选择,使学生找准自己的兴趣点;最后一个环节,家长更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新课改推行的同时,家长要了解现行教育发展的动态,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总之,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全面的工作,确立适当的评价体系,帮助老师引导学生的发展。

三、新课改中参与者各方的协调配合

在学生评价方式的论述中,恰当评价方式的建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社会,家长,学校,政府四个大方面。不仅学生评价方式的建立如此,整个课程改革中也是如此。在前三个阶段的课程改革中,家长与社会长期处于边缘的地位,课程改革主要是政府与学校在进行,学生也只是按部就班地实践,没有全面融入进去。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进一步实现自己的价值,社会应该在课程改革中扮演推动者和协助者的角色,而不应是一个旁观者。家长也应如此,我国家长重视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但却无法有效地参与进去,或者片面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新时期课程改革应该注重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学校而言,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间的联系,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不应该仅局限于学校之内,而应该是深入社会,深入自然,这对学校教学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不仅通过日常的家长会,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介,协同促进孩子进步。同时在此阶段,学校也要承担起对家长思想转变的任务,使家长正确认识学生成绩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社会方面,公益性组织与个体应发挥作用,一方面促进社会形成良好的用人风气,同时加强对新教学思想的传播。我们现行的课程改革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时,也要抵制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渗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明辨是非的能力,若片面追求与社会的接轨将不利于学生发展。家庭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也应发挥主动性。一些教育知识缺乏的家长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教育资源或社会上的公益演讲,对孩子的教育形成正确的评判观念。家长还要加强与老师的联系,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发现孩子成长中的变化,配合学校的行动积极地展开轻松愉悦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 夏雪梅 从学校课程规划文本看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现状教育发展研究2009/15.

[2] 王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3/6.

[3] 李建平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 教育发展研究2002/1.

篇5:基础教育改革问题

一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文主要介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二 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方案本身的问题

尽管课程改革的目标无疑是正确的,但具体的课程改革方案并非完美无缺。比如有些学科的课程目标不清晰,课程标准的陈述欠规范,导致实践中操作困难;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有了明显的改观,但高中课程内容的“繁、难”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课程评价有了先进的理念,但技术支持依然严重欠缺,例如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另一方面课程改革也缺少相应的有效的自我更新机制,比如,对新课程实施的跟踪研究和评估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原定于2004年完成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稿未能如期公布。课程改革不止是设计一个理想的方案,课程改革更是一种复杂的实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施过程恰恰是我们进一步确认应该做什么和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在三次调研中也反映出来许多试验区有很多创造性的经验。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也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

(二)课程改革配套政策问题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其成功受制于诸多因素,需要很多的配套政策的支持。课程政策滞后于课程活动事务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比如课程一致性问题,为数不少的学校在实施课程计划是相当随意,把那些需要考试特别是与升学考试有关的科目看得特别重要。在一项义务教育课程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地方一周的课时竟有58节,其中语文有19节,小学一年级一周按照规定是26节课,实际上普遍在31课时左右。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一句空话;比如教师教育制度,已经着手改革,但力度相当有限。作为本应该是与基础教育有着天然联系的高师,面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要求反应迟缓,更多的仍然以抽象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包打天下,师范生的教育的理念和课程设置等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比如高考、中考政策,学校效能、教育质量监测制度、问责制度、经费保障制度、高中学分制等,有些严重缺位,有些延续多年而无改进。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新课程的有效推进。相关政策建设的滞后反映出来的深层问题就是相关决策者的协调问题以及有些教育主管部门的“不作为”心态。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国务院转发的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没有专项经费支持如此大规模的课程改革,是不可思议的。

(三)课程改革实施的相关社会问题

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这样一个前提,新课程改革是全社会的一项公共事业,学校和教师不能也没有必要承担全部的责任,这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课程改革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而且涉及政治、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问题,充满着具有不同观点、不同利益的群体之间的竞争与角力。所以,在制定和完善课程改革方案的时候,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而不仅仅是教育系统或者学科专家;在实施新课程进入“艰难的森林之旅”,更需要新课程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在新课程改革实施推进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寸步难行”,究其实质是讨论课程实施的社会环境问题。将考试改革看成是解决课程改革中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非常独特的反映了我们家长的期望、相关的就业政策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加强新课程的社会传播和理解,引导人们改变观念,形成改革的最大共识,加快相应的社会变革进程是实施新课程的社会环境基础,进而将民众的了解和理解转换为支持新课程的社会力量。

三 对改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传统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结构单

一、课堂内容“繁、难、偏、旧” 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针对以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快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程目标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适应未来发展

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过于注重传承知识,教材脱离学生经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要。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谈论最多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很少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个性、创造性的培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培养,重在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以此提高全民素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课程内容改革: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和现代科技社会发展

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改革应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从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去设计和把握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 “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结构改革:从整齐化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中应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到分科设置和综合课程相结合,尤其在小学阶段,综合学科和综合活动所占比重应超出分支学科。

(四)课程功能改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改革要改变过去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使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生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五)课程的实施: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程教学改革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教育教育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研以及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课程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功能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功能;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应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强调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施能力能方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七)课程管理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习、学生的适应性,需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有指导的逐步放权,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模式。各级根据自身不同的需要和责任,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

系别:计算机科学系

篇6:教育部长解答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

“教育总体水平什么样?”“普通高校如何转型?”“义务教育年限是否会变?”……10日下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就“教育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中国教育总体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中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行列。”袁贵仁介绍,通过独立第三方对中国教育进行评估显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75%,达到世界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9%、初中毛入学率为104%,中国总数为1.5亿的9年义务教育学生普及率超过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0%,这两项指标高于世界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事非经过不知难。”袁贵仁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取得这样的发展水平来之不易,中国的教育已经站在新的发展历史起点上。

“十三五”仍维持九年义务教育不变

针对社会关注的“中国是否要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问题,袁贵仁明确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义务教育仍然为九年。

“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教育制度安排,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存在几个义务教育的模式。我们不延长九年义务教育,但会重点放在把义务教育办得更好。”袁贵仁说,“十三五”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意味着国家已经明确中国的教育普及是十二年,就是说九年义务教育加三年高中阶段教育。

袁贵仁说,普及义务教育还意味着均衡,但如果现在把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都纳入义务教育,均衡的配置就是很大的难题。

此外,义务教育还必须保证为每个孩子提供学习的条件,每个家庭必须送孩子就读。因此,经过综合考虑,在“十三五”时期,我们仍然坚持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将努力从实际出发确保更多人民群众、更多青少年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

虚心学习借鉴各国有益教育做法经验

当被问及怎样看待中西方教育的异同时,袁贵仁说,中国有悠久的、优秀的教育传统,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模式。中国教育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行为规范的养成,再加上中国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学生的刻苦勤奋,中国教育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优秀成绩,培养出了优秀人才。

“但是,我们确有自己的不足。比如,我们的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不强,实践能力不足。”袁贵仁说,中国教育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要推进素质教育,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些方面,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学习。“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应当立足中国大地,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同时虚心学习借鉴各国有益的、成功的教育做法和经验,由此把中国的教育办得更好,也对世界教育作出中国的贡献。”袁贵仁说。

200多所高校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转型试点工作

袁贵仁表示,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的学校比较多,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校比较少,也就是大家经常批评的,学校同质化的现象比较严重。”袁贵仁说,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尽吻合。

他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提高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所以要推动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地方高校要率先转型,从培养理论型人才转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适应当前经济转型的需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袁贵仁说,转型的关键是调整专业设置;转型的真正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爱因斯坦的活,爱迪生干不了,爱迪生的活,爱因斯坦也干不了”,我们需要通过转型来培养更多的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在一线能够从事工作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技能人才。

为学校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

今年高校毕业生有765万,当被问及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袁贵仁表示,在各部门、各地方、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总体态势良好,初次就业率连续保持在70%以上,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明显增长。

袁贵仁说,就业是民生之本,要以创业带动就业。首先,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做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毕业生勇于创业、积极就业;其次要认真细化落实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并通过多种方式,让每一位毕业生深入了解;另外,还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充分收集和广泛发布就业信息,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最后,要开展精准帮扶“一人一策”,使毕业生能够找到自己理想工作。

上一篇:市公用事业(供水、燃气)重特大事故处置应急预案下一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黄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