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得数是4的加法》含反思

2024-05-15

幼儿园中班教案《得数是4的加法》含反思(共12篇)

篇1:幼儿园中班教案《得数是4的加法》含反思

中班教案《得数是4的加法》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创设情景,在操作过程中尝试自己列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尝试自编得数是4的加法应用题,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4以内数的组成,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两个部分数的交换关系,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得数是4的加法》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4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自己列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尝试自编得数是4的加法应用题。

3、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两个部分数的交换关系。

4、培养幼儿分析推理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及幼儿动手尝试的精神,训练幼儿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激发兴趣。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3以内加法算式卡、数卡4,苹果、梨图片4张,每个幼儿4个萝卜,4朵花,蘑菇图片4张,兔妈妈、小兔头饰,布置好活动场景。

活动过程:

随《十个数字跳舞》音乐,做手指游戏。

一、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复习4的组成1.游戏“开火车”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看动画片,《动画城》节目你们看过吗?动画城里的聪明屋有位金龟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请我们到聪明屋去做客,她呀要看一下谁是最聪明的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到聪明屋去吧!怎么去呢?我们坐火车去吧!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出示加法题卡)嘿嘿!我们的火车几点开?我们的火车2点开……

2.游戏“又有苹果、又有梨”复习4的组成呜……火车开到了聪明屋,看看,金龟子姐姐他们拿什么来招待我们呢?导出“又有苹果又有梨”的游戏,一个苹果几个梨?(3个)……

3.游戏“对数”

刚才小朋友们对得真好,老师也来考考你们,我们来对数,举起你们的小小手,我出1,你出几?(3),1和3合起来就是4……

二、创设情景,在操作中尝试写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

金龟子姐姐说:“你们都很聪明”,现在我要请你们到智力迷宫玩,去智力迷宫前,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新本领才能去,学什么本领呢?

兔宝宝,我是兔妈妈,我告诉你们一件高兴事儿,我们种的萝卜丰收了,请兔宝宝跟着妈妈到地里去拔萝卜,每个宝宝拔4个萝卜,自己分一分,看有几种分法?(个别回答,老师演示)拔了这么多萝卜,我们把萝卜搬回家,搬的时候要听妈妈的指挥,看看两只手上的萝卜一共有多少根?(4根),你们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加法),怎样列出这个加法算式,请兔宝宝将它写在答题卡上,写的时候,字要写大一点,不然兔妈妈看不清楚,(兔妈妈帮助能力差的小兔讲解列式)。

我们的萝卜丰收了,你们高兴吧!我们来开个庆祝会吧!我们去采花来装饰一下,我们每个宝宝都采到了花,一共采了几朵(4朵),我们把手里的花举起来,看看两只手上的花交换位置合起来还是几朵花?(4朵),两只手上的花虽然交换了位置,但是它们的和没有变,请兔宝宝将加法算式写在答题卡上,写完之后把答题卡举起来,小兔互相检查一下你写对了吗?

今天,我们学会了新本领又可去智力迷宫玩,来,我们鼓鼓掌、嘿嘿,我真棒!

三、活动延伸

金龟子姐姐还想看看哪个小朋友最爱动脑筋,用老师提供的蘑菇图片,自己试着编加法应用题,注意编加法应用题要讲一件事,出现两个数,提一个问题,问一共有多少?合起来是多少?

编应用题又是一样新本领,会编的小朋友很能干,不会编的也不用着急,下次老师要教你们编加法应用题的新本领。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分层练习体现不够,课堂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课堂语言还不够生动简练等。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慢慢感知体会算法,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自我感悟,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发自内心的选择出对于他们来说最简便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学会怎么学习、怎么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在体验中获取到知识,在成功中找回自信,更深刻地品味到学习的乐趣!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篇2:幼儿园中班教案《得数是4的加法》含反思

设计思路:

根据幼儿好动,喜欢操作的特点,我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尝试自己列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活动目标:

1、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4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自己列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尝试自编得数是4的加法应用题。

3、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两个部分数的交换关系。

4、培养幼儿分析推理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及幼儿动手尝试的精神,训练幼儿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激发兴趣。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6、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3以内加法算式卡、数卡4,苹果、梨图片4张,每个幼儿4个萝卜,4朵花,蘑菇图片4张,兔妈妈、小兔头饰,布置好活动场景。

活动过程:

随《十个数字跳舞》音乐,做手指游戏。

一、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复习4的组成1.游戏“开火车”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看动画片,《动画城》节目你们看过吗?动画城里的聪明屋有位金龟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请我们到聪明屋去做客,她呀要看一下谁是最聪明的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到聪明屋去吧!怎么去呢?我们坐火车去吧!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出示加法题卡)嘿嘿!我们的火车几点开?我们的火车2点开……

2.游戏“又有苹果、又有梨”复习4的组成呜……火车开到了聪明屋,看看,金龟子姐姐他们拿什么来招待我们呢?导出“又有苹果又有梨”的游戏,一个苹果几个梨?(3个)……

3.游戏“对数”

刚才小朋友们对得真好,老师也来考考你们,我们来对数,举起你们的小小手,我出1,你出几?(3),1和3合起来就是4……

二、创设情景,在操作中尝试写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

金龟子姐姐说:“你们都很聪明”,现在我要请你们到智力迷宫玩,去智力迷宫前,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新本领才能去,学什么本领呢?

兔宝宝,我是兔妈妈,我告诉你们一件高兴事儿,我们种的萝卜丰收了,请兔宝宝跟着妈妈到地里去拔萝卜,每个宝宝拔4个萝卜,自己分一分,看有几种分法?(个别回答,老师演示)拔了这么多萝卜,我们把萝卜搬回家,搬的时候要听妈妈的指挥,看看两只手上的萝卜一共有多少根?(4根),你们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加法),怎样列出这个加法算式,请兔宝宝将它写在答题卡上,写的时候,字要写大一点,不然兔妈妈看不清楚,(兔妈妈帮助能力差的小兔讲解列式)。

我们的萝卜丰收了,你们高兴吧!我们来开个庆祝会吧!我们去采花来装饰一下,我们每个宝宝都采到了花,一共采了几朵(4朵),我们把手里的花举起来,看看两只手上的花交换位置合起来还是几朵花?(4朵),两只手上的花虽然交换了位置,但是它们的和没有变,请兔宝宝将加法算式写在答题卡上,写完之后把答题卡举起来,小兔互相检查一下你写对了吗?

今天,我们学会了新本领又可去智力迷宫玩,来,我们鼓鼓掌、嘿嘿,我真棒!

三、活动延伸

金龟子姐姐还想看看哪个小朋友最爱动脑筋,用老师提供的蘑菇图片,自己试着编加法应用题,注意编加法应用题要讲一件事,出现两个数,提一个问题,问一共有多少?合起来是多少?

编应用题又是一样新本领,会编的小朋友很能干,不会编的也不用着急,下次老师要教你们编加法应用题的新本领。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分层练习体现不够,课堂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课堂语言还不够生动简练等。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慢慢感知体会算法,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自我感悟,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发自内心的选择出对于他们来说最简便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学会怎么学习、怎么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在体验中获取到知识,在成功中找回自信,更深刻地品味到学习的乐趣!

中班数学优质教案《得数是4的加法》含反思这篇文章共5053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学习8》》:中班教案《学习8》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够用8的物体数量进行活动操作,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感知8的物体数量,认识数字8,理解它的实际意义,能清楚地表述自己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学习8》教案吧。

篇3:幼儿园中班教案《得数是4的加法》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使幼儿学会利用6的组成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

2、能力目标:通过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他们观察、思维、运算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幼儿对数的运算的兴趣以及大胆表现、积极交流的良好习惯。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得数是6的加法》

二、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根据6的组成进行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知道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三、教法

采用尝试发现、综合对比、总结归纳、网络教室直观演示等形式,指导幼儿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开展课堂教学。

四、学法

以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以练为主,以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

按照心理学常识,幼儿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因此,上课一开始进行复习时,就设计这样的导语: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了

很多加减法了,今天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最能干,(点出复习题)最先做出老师出的这些题,好吗?在这种刺激下,人人都想当老师眼中的小能手,兴趣一下子就能调动起来。这是引导幼儿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这是复习6的组成。

在新课学习中,通过可爱的动物图片群和插入声音的播放,激发幼儿学习新知的欲望,引导幼儿感知、探索得数是6的加法。这是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学习5+1和1+5,初步引导通过组成计算得数;然后出示4+2和2+4两个算式,让幼儿摆弄小棒探索得出4+2=6和2+4=6,再脱离小棒的帮助通过组成计算得数;最后直接出示算式3+3=让幼儿利用组成计算得数。本课的难点是已知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这一难点的突破是通过感知具体事物的数量,引导幼儿填空,找出另一个加数,再过渡到利用6的组成想出另一个加数。

本课通过图片和实物的观察和操作,来感知得数是6的加法;然后通过数的组成来理解得数是6的加法;最后通过提高练习,让学有余力的幼儿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得数是6的加法》这篇文章共2701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长方形》含反思》:中班教案《长方形》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音标准,敢于用汉语表达所见物品的形状,初步认识生活中各种长方形的物品,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长方形》含反思教案吧。

篇4:幼儿园中班教案《得数是4的加法》含反思

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4的组成计算得数是4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字4.(板书:4)问:看到这个4,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4的含义、4的组成等.

师:今天我们就要应用这些知识学习有关4的加减法.(板书课题)探索新知

1.教学得数是4的加法

(1)出示教材第17页的例题图1(图片汽车图1)问:停车场上有几辆汽车?又开来了几辆?一共有多少辆? 你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

第 1 页 师:数目小,我们可以数,数目大,数起来就不容易了,因此,我们要学会用计算的方法.

问:要求一共有多少辆车怎么想?谁会列式? 板书:3+1=4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师:不看图,你会算3+1=□吗?

生:想3和1组成几?3和1组成4,3+1=4.(2)出示例题图2(图片汽车图2)问: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

学生叙述图意:停车场原来有1辆汽车,又开来3辆,现在一共有多少辆?

问:谁会列式?(板书:1+3=4)

问:你为什么要用加法?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比较

师:请你观察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问:看着这两个算式,你想说点什么?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一样. 师:在我们学过的算式当中,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1+2=3 2+1=3 2.教学4减几的减法

(1)出示例题图3(图片熊猫图1)

第 2 页 师:一共有几只熊猫在游戏?(用虚线圈圈起一只熊猫)这只熊猫玩儿累了就回家了.

问:虚线圈圈起来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还剩几只?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如果没有图,就要算一算了,怎么列式?(板书:4-1=3)

问:为什么要用减法?你是怎么想出得数的?

生:想4可以分成1和几?4可以分成1和3,4-1=3.(2)出示例题图4(图片熊猫图2)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生:一共有4只熊猫,走了3只,还剩几只? 问:谁会列式?(板书:4-1=3)

生: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没有图,怎样想得数?(3)比较

师:请你观察这两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问:看着这两个算式,你想说什么?

生:4可以分成1和3,从4里面去掉1这部分,就得3那部分;从4里面去掉3这部分,就得1那部分. 3.小结

师:计算加减法,要想什么? 生:要想数的组成.

第 3 页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用数数的方法算得数.想加法算减法. 4.摆一摆

学生摆学具:先摆2个圆片,再摆2个圆片,一共是几个圆片?列式计算,在书上填得数.

现在是4个圆片,去掉2个(用手盖住),还剩几个? 列式计算,在书上填得数. 5.发挥想象,鼓励求异

有一盘桃子(4个),小猴子站在旁边.

师:一共有几个桃子?小猴子会吃掉几个呢?还剩几个?请你列出算式. 学生思考后完成.

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巩固练习1.看图列式计算

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3.看算式直接说得数

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篇5:《得数是5的加法》教学反思

在新授中,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入手,创设了动物世界的场景,通过这样的设计安排,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数一数、加一加得出算式,让学生明白加法的定义。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学生分成了A、B、c三类,在学习的过程中让A类学生演算,最后,当学生学习的比较累时,开展一个小活动,让全班学生都能动起来放松一下。再继续进行练习,这样就不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状态。

篇6:幼儿园中班教案《得数是4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场景的对比,让幼儿感觉到有树木的地方才是美丽的地方。萌发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游戏与情境中,启发幼儿大胆、有创意地表达内心感受。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会肢体动作带来的乐趣。

3、通过对地球爷爷的帮助,体验关心他人,快乐自己的愉快心情。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结合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电视节目中有大量的环保宣传片。请家长配合,带孩子有针对性地收看节目。有条件的可录制部分精彩节目带到学校来。

2、沙漠干季动物活动VCD,利用课余时间让幼儿欣赏。

3、在天气较热的户外活动课带幼儿进行游戏后,在梧桐树阴下休息,体会树阴带来的阴凉。

4、利用双休日,请家长带孩子到秀峰(或观音桥)等树木茂盛的景点游玩,体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感觉。

5、一些水土流失的宣传图片布置教室,并有意识地讲解砍伐树木的坏处。

6、地球头饰一个,小树若干贴在地球爷爷的衣服上。大树头饰若干个,挂满水果的树木一棵,动物头饰若干个。

7、音乐磁带《苹果丰收》。

8、在活动室布置场地,如下图:

注:除了两棵树由老师扮演外,其余场景都用水粉颜料绘制。

活动过程:

一、地球爷爷生病了

(教师饰演地球老人上场,衣服上挂满了小树。幼儿自选头饰扮演动物坐在场地后部)

——小动物们,你们好!我是地球爷爷。我身体多棒!我的山绿绿的,水清清的,小鸟在树林里欢快地唱歌。我天天都是笑咪咪的。(此时,电视里播放森林的早晨、小鸟鸣叫、泉水叮咚的VCD,幼儿欣赏。)

——可是最近,我却生病了。(衣服上小树没有了)因为人们为了赚钱,把我的树宝宝全砍掉了。没有树宝宝陪伴我,我缺少新鲜的空气,身体是越来越差了。有时我难受得会哭,结果天上下大雨,河里发大水;有时我又口渴,干得地都裂口子了。我的沙漠越来越多,树木越来越少。唉!真想念我的树宝宝呀!(此时,电视里播放洪水泛滥、大地开裂、沙尘暴的VCD。)

二、给地球爷爷找病因

——小动物们,我们刚刚看见地球爷爷生病了,多疼呀!那样子真可怕。我们当医生给地球爷爷治治病。我们先去看看地球爷爷哪儿生病了。

(幼儿来到布置好的场地上观察。马上有幼儿发现了沙漠、开裂的田地、黄黄的河水。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有几个幼儿拉着教师来到沙漠。)

——(幼:“哎呀!这里都是沙子呀!”老师和幼儿一起想像沙漠的生活)我口渴死了。(幼儿做口渴状)太阳怎么这么毒呀,热死了!(幼儿做擦汗状。)地球爷爷哪不舒服呀?(一个幼儿说:“地球爷爷发高烧了。”并用手摸摸地)我们给他吹吹风,降降温。(学风声)不好了!沙子全飞起来了。(幼儿都捂眼睛、捂嘴巴、捂鼻子。“我的眼睛里、嘴里、鼻子里全都是沙子,难受死了。”有的幼儿还做吐沙子状)我们快点离开沙漠吧!

——地球爷爷还有哪儿不舒服?

(幼儿来到浑浊的大河边)

——河里有很多水,喝点水解解渴吧。(有个幼儿说:“老师,不能喝,水太脏了”)那我们把身上的沙子洗掉吧。哎呀!这河水里怎么也是沙子?太脏了!我们都变成小脏猪了!快走吧。(幼儿自由发挥表演,表情很丰富)

(幼儿来到开裂的田地里)

——你们看,这里的庄稼都干死了。怎么回事?(幼儿讨论,有的幼儿说没有水,田地都裂口子了;有的说是因为没有树,水都跑到天上不下来了……有的幼儿边说边学禾苗蔫蔫的样子)

——这有一个山洞,我们过去看看。

(幼儿钻过山洞后,来到山清水秀的树林。配班老师和保育员扮演大树)

——这儿与刚刚我们看见的有什么不一样?你们喜欢这儿吗?为什么?那我们在大树下休息一会儿吧。(幼儿放松地嬉戏、欢呼,很开心)

三、给地球爷爷治病

(幼儿坐在大树下)

——小动物们,你们刚刚发现地球爷爷哪些地方病了?(有好多沙子的地方,水脏的地方,没水的地方)

——为什么这些地方会生病了呢?怎么帮他把病治好?(幼儿自由表现内心的感受,同时不断地从同伴处获取更多的信息,产生灵感,并大胆、有创意地表达。)

——幼儿归纳总结,讨论哪种方案最好。最后幼儿决定帮地球爷爷找回它的小树宝宝,去植树。

—— 幼儿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商量哪一个改当“小树”,哪一个还当“小动物”。“小动物”牵着“小树”,把“小树”种到“沙漠”、“浑浊的大河边”和“干旱的田地边”,并施肥、浇水。(幼儿想像着与同伴一起植树,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小树”慢慢长大,非常开心。看到荒凉的地方也长满了小树,都抢着要老师欣赏)

四、地球爷爷感谢小朋友

——啊!我的树宝宝全回来了!太棒啦!我的山又绿了,水又清了,田地又种满了庄稼。我太高兴啦!谢谢小动物们,太谢谢了!请你们每年春天都和爸爸妈妈去植树。我就不会再生病了!

(配班老师搬上水果树)

——来,我的树宝宝长满了好吃的果子,快来摘吧!

(在音乐《苹果丰收》的旋律中幼儿采摘水果,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带领幼儿用水粉颜料重新装饰场地,在孩子们的笔下,“沙漠”长满了小树,大河里的水变清亮了,田地里种满了绿油油的禾苗。我们还在美工区投放了手工材料,让幼儿自由制作各种各样的树宝宝。并且在植物区带领幼儿观察绿豆发芽的过程,通过观察植物的根,了解植物是怎样保护环境的。而且,我们还要求家长带领孩子去植树,让孩子亲身体验植树的快乐。

活动反思:

活动前老师带领幼儿做了充分的准备,并取得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在活动中,先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VCD,给幼儿强烈的视觉震撼,留下深刻的印象。接着“地球爷爷生病了”和“给地球爷爷找病因”这两个环节,透着几分感伤色彩,却让孩子们产生了真挚的关爱之情。观看了直观的画面,幼儿有了直接经验,再看到“地球爷爷”痛苦的神态,更加激发了幼儿要为“地球爷爷”治病的迫切愿望。在为“地球爷爷”治病的环节,幼儿很自觉地把“小树”种到“沙漠”、“浑浊的大河边”、“干旱的田地边”。整个活动中既未对幼儿进行说教“如何如何去保护环境”、“如何如何种树好”,也没有刻意要求幼儿保护环境。只是在游戏中让幼儿愉快地接受了植树的好处,萌发了环保的意识,并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结束后,幼儿对树木产生了深深的眷恋,看到有的幼儿摇晃树木,都会抢着去制止。让我感觉到环保不只是要从自己做起,更要从娃娃抓起,让他们去影响他们的父母、长辈。

但在活动中,教师还是有点拘束,害怕影响效果,开始部分不敢大胆放手幼儿自主选择场地。在尝试放手后,幼儿更加活跃的思维、更有创意的动作给了老师信心,幼儿得到了更多的鼓励。活动结束后,幼儿还沉浸在活动的氛围中,活动的延伸给孩子们提供了发挥的余地,让整个活动更有意义。

篇7:《得数是6、7加法》教学反思

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从生活情景入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存在,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产生求知欲的根本原因,这里让学生融入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尝试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并尝试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比让学生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如:本课中教师综观全课都创设了一系列的生活情景:课始的植树情景,根据植树情景来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来解决这个问题。还有试一试中的妈妈买菜椒的情景来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2道算式。通过学生自己来摆圆片来算一算说一说;帮助小青蛙跳水的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巩固新知;小动物说一说对一对的趣味游戏,熟练了一得数对2道算式。给勤劳的小蜜蜂分一分游戏,让学生能有序地说出了得数是6、7的所有算式。

二、变被动训练为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应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而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历程。

如:通过学生自己来摆圆片来算一算、说一说,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每组算式的得数相同吗?拿出6个圆片,你还可以分成哪两部分,请你说说。给勤劳的小蜜蜂分一分游戏,让学生自己探索怎样才能把6、7只蜜蜂有趣的分成两份,并写出相应的算式。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到发展。”手是脑的老师,脑过百变,不如手做一边。让学生通过操作,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计算,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对好动的学生来说是他们喜爱的方式。学生通过操作对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了巩固,有序地整理,培养了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变接受知识为解决疑问

给老师解疑这一形式能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好抓住了一年级学生的向师性强的特点。

篇8:幼儿园中班教案《得数是4的加法》含反思

《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教学反思

口算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的好与不好,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一课来说,它又是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基础,故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玩最感兴趣。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我从猜谜语(谜底是足球)入手,然后出示例题图,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列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算式的意义。

2、大胆猜想,引出所有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试一试中对于要不要选择抛花片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的操作过程的教学是考虑再三的:抛吧,课堂热闹的气氛又会一发不可收拾,纪律也难于管理;不抛,置学生的操作活动于何地呢?思前想后最后还是采取了折中的方案,同桌合作,把花片放在手里,抖动几下,然后轻轻地放下去。再把花片按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分类,说出四道算式。

3、合作研究,进一步掌握有关10的`加减法的算式面临着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等实际问题,我先让学生知道有关10的加减法的算式有哪些,然后,利用儿歌“凑十歌”,再加上对口令的形式,从而让学生轻松地掌握10的加减法。从教学实践过程看,教学设想转化成了课堂教学行为。整节课,学生学习的兴趣十分浓厚,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氛围很愉悦。

篇9:幼儿园中班教案《得数是4的加法》含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得数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

2、使学生从具体情境中理解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个相加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能用数的分与合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体会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得数不变的合理性。教学过程:

谈话:一年有很多节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6月1日是节日吗?10月1日呢?3月12日呢?

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在这一天,人们纷纷走入林场,植树造林,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阳光小队的小朋友也参加了植树活动,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一、自主探索

1、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用三句话说说这幅图的内容吗?

3、试着列出算式。

二、合作交流

1、和同桌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同桌相互用三句话说说话的内容。

3、比较你们列的算式一样吗?(一样的话探索一下还可以怎么列式;不一样的话,彼此说说自己的想法)。

4、共同完成试一试。

三、展示发现

1、用三句话说说画的意思。

2、说说你在交流过程中得到了哪些数学算式?

3、说说每个算式里的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

4、说说“试一试”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师强调:5+1=6中的5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得数6表示什么?(5表示原来的5个小朋友,1表示后面来的1个小朋友,6表示一共来了6个人植树。)

1+5=6表示的又是什么意思?

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想一想,再把你的发现告诉你旁边的小朋友。

(相同:都是加法,都有1、5,得数都是6,都是表示把2部分的人合起来是6人)

(不同:1和5的位置交换了)

这两个算式加号前面的数和加号后面的数交换了位置,而得数不变。因为这两个算式都是把5个小朋友和1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6个小朋友。

小结:要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可以把推车来的1人和排队来的5人合起来,也可以把排队来的5人和推车来的1人合起来。列出的算式可以是1+5=6,也可以是5+1=6。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谈话:在有趣的动物世界中,还有许多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呢。请看大屏幕。

1、“想想做做”第3题。

(1)谈话:一群青蛙在练习跳伞,你知道它们该跳进哪个水池里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看49页,用铅笔将青蛙和要跳进的水池用线连一连,连好后,再互相说一说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有哪些,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有哪些。

(2)学生独立连线后集体交流。

提问:哪几只青蛙跳进了6的池塘?哪几只跳进了 7的池塘?

(3)小青蛙安全降落了,第一个池塘里的算式都是得数是6的算式,第二个池塘里的算式都是得数是7的算式,那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加法算式的得数也是6、7?先来说说得数是6的?

2、下面我们来玩个送信的游戏。(想想做做第5题。)

3、想想做做第6题。

小朋友们都是爱动脑筋、勤奋学习的好学生,小蜜蜂也像大家一样勤劳。这不,它们正忙着采蜜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你们会把小蜜蜂分成两组,并且填好算式吗?注意不止一种方法啊。□+□=6 补充:如果□+□=7,你能说出哪些算式?自己轻声说一说。

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看看它们的得数都是几?(6和7)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得数是6、7的加法.(课题)

4、想想做做第4题。下面我们来个比赛,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做完的小朋友检查一下,再想想: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1)学生一组一组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指名说得数。

(3)提问:观察每组中的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加号前面的数都一样,加号后面的数比前一题大1,得数也比前一题大1)

如果我记住了3+2=5,我能利用3+2=5想出3+3等于几、3+4等于几吗?怎样想?

拓展练习:3+4,3+2,3+1,3+5,3+12 猜猜哪个算式得数最大,怎样想的?得数最小的呢?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每一位小朋友都开动了小脑筋,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很多的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谁能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教学《得数是6、7的加法》,看上去是一堂计算学习课,实际重点是一堂算理的认识课,但对于得数是6、7的加法,学生对于这些算式已有所接触,在计算方面暂时不是难点。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表达图意,但事实上,不少学生“能说”,但并不善说,要表达清楚题目的意思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还需要我们逐步训练,循序渐进。

另外,本节课在教学主题图时,在说出5+1=6这道算式以后,当我问:“谁能列不同的算式?”时,有学生说:4+2=6,当时因为有其他学生说:不对,不对,应该是1+5=6。所以我就直接让他坐下,再看看主题图上的小朋友都被分成了哪几个部分?想一想应该怎么列算式。

篇10:得数是8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2.渗透看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为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做准备.

3.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8的加法和8减几.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迅速计算.

教具学具

磁铁小黑板、方块图、圆形图、小方块、小黑板、小方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2.填空:

3.口算:

4+2= 7-3= 7-5= 7-4=

2+5= 6-4= 1+6= 6-5=

3+3= 7-6= 3+4= 7-1=

4.学生填完8的组成后,老师提问:看到8的组成,你们想到了什么?

先说第一组:(想到8可以分成3和5,3和5组成8)

还想到什么?(还想到3加5等于8,8减3等于5)

看到第二组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同学们不但掌握了8的组成和分解,而且还能根据8的组成和分解想到有关的加法和减法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8的组成和分解计算8的加法和8减几的题.(板书课题)

1.教学例1

(1)出示加法图:

师说:谁能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

指名说:有7块黄方块、1块绿方块,求一共有几块方块?

师问:要求一共有几块方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7+1=8)

师说:还是这幅图,谁能再列一道加法算式?(板书:1+7=8)

师问:谁能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

引导学生说:一共有8块方块,拿走1块,求还剩几块?

师问:求还剩几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8-1=7)

师问:还是这幅图,你们还能列出一道减法算式吗?

指名说,板书:8-7=1

(2)观察两幅图:

师说:这两幅图,第一幅是求把两部分合起来是多少,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第二幅是求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也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

(3)说计算方法:

师问:我们不看图,怎样想7+1,1+7,8-1,8-7等于多少?

2.教学例2

(1)看图列加法算式:

指名一人在磁铁小黑板上摆,其他人在自己的课桌上摆小方块.

师说:左边摆6个方块,右边摆2个方块.摆完后,看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列在自己的小黑板上.

集体订正,板书:6+2=8 2+6=8

师问:你们能说一说这两个加法算式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吗?

两人一组互相说、指名说.

(2)看图列减法算式:

师说:刚才我们摆的是求和的题,如果现在从这8块中拿走2块,怎样摆?(指名一人上前摆一摆,其他人摆自己的小方块.)

如果从这8块中拿走6块,怎样摆?(自己动手摆一摆)

师说:你们都会摆了,能不能根据刚才摆的列出两个减法算式?请同学们把算式写在自己的小黑板上.

集体订正,板书:8-2=6 8-6=2

(3)说计算方法:

师说:我们不看图,怎样想6+2,2+6,8-2,8-6等于几?

全体读黑板上的式题.

师说:我们学习了8道题.大家都会用8的组成和分解来计算,下面的几道题请同学们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看图列式、计算.

3.教学例3

(1)出示圆形图:

看图说图意:

两人一组互相说,指名说.

篇11:幼儿园中班教案《得数是4的加法》含反思

设计意图:

近几年来,我们家乡————宝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使幼儿能了解我们家乡的变化,对我们家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因此通过以小导游的形式来向同伴介绍家乡的主要风景、建筑及有关特产,让幼儿在介绍中交流与分享,获取家乡发展变化的信息,进一步挖掘“本土”的资源和提升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让幼儿从了解家乡的土特产和名胜古迹基础上,自然过渡到产生爱家乡的情感。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丰富幼儿对家乡的认识,加深对家乡的进一步了解,更好的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语言大胆连贯地介绍家乡。

2、通过收集有关家乡的土特产、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的照片、图片等资料,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课前请父母带孩子参观家乡的主要风景点、标志性建筑物,了解家乡的特产及名人。

2、事先收集有关家乡土特产、名胜古迹、风俗景观的照片、图片等。

3、家乡风光介绍ppt、家乡宣传画一张。

4、剪刀、双面胶、油画棒、水彩笔。

5、小旗、导游证若干、音乐《今日宝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小旗,导游证教师与幼儿谈话:“现在我们家乡的景色越来越美,引来了全国各地以及全世界游客到我们家乡来旅游,旅行社想增加一批小导游,介绍家乡出色者将颁发小导游证,你们愿意当导游吗?”

2、谈话引出家乡的话题: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家乡——宝应,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二、基本部分:

1、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家乡的土特产和名胜古迹。

(1)师:我们家乡物产丰富,有好多的土特产,你知道哪些?(慈姑、莲藕、大闸蟹、)老师可以用实物加以提示。

教师结合图片进行介绍。(演示文稿)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老师找的土特产是否和你说的一样。

(2)师:宝应不仅物产丰富,名胜古迹更美。小朋友,让我们坐上巴士一起去游览一下好吗?坐稳了!

教师结合图片(演示文稿),引导幼儿回忆各名胜古迹:荷园、生态园、扬州宝应湖

2、制作“水乡宝应宣传画”,帮助游客介绍宝应。

(1)情境:(电话铃响),家乡旅游团叫小朋友去小导游帮忙向游客介绍宝应师:您好!你们刚到了一批外国小客人,想请我们班的孩子去当小导游,向他们介绍宝应。哦,好的好的。

师:孩子们你们愿意吗?好!那我们每人把自己最能讲的`景点或特产等制作一张宣传画,介绍给小客人们听。

(2)教师讲解宣传画范例,激发幼儿制作家乡宣传画的欲望。

师:老师已经把荷园的景点制成了一幅宣传画,等会就拿着这张宣传画,给他们介绍我们家乡宝应的特色景点“水泗荷园”。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学当小导游介绍自己的宣传画。

三、结束部分:

1、今天每个小朋友表现都很不错,学习当了小导游,更加认识到了我们美丽的家乡。以后我们有机会可以带从外地来的亲戚来宝应时,再好好地给他们当回小导游。

2、情感教育:我们家乡特产丰富,名胜古迹很多,建设发展特别快,一座座高楼不断建成,一条条马路越来越宽,大大小小的广场到处都是,每一个地方都是一处风景,国内国外游人不断,大家都在夸呢?小朋友生活在这里,高兴吗?你喜欢我们的家乡吗?现在咱们就来夸一夸我们美丽的家乡。

3、欣赏歌曲《今日宝应》。

4、结束:让我们把这首歌曲唱给更多的人听吧!(唱着歌曲出教室)。

教学反思:

篇12:幼儿园中班教案《得数是4的加法》含反思

2.通过一图四式,初步体会加减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学会用9的组成计算有关9的加减法.

2.通过一图四式学习,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并根据这种联系推想其他的算式和得数.

教具学具准备

1.9的组成卡,羽毛球图,磁力板和9根小棒.

2.学生准备:9根小棒、9个图片(6红3黄)、9个三角形(5绿4红)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看算式,说得数

3+5 2+6 6-2 7-4 8-5 8-6 8-4 1+7 4+3 8+0 2.9的组成(你还能想到什么?)

3.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教学8+1、1+8和9-

1、9-8

(1)出示羽毛球图.

①看到这幅图,你首先想到它表示什么意思?(左边8个羽毛球,右边1个羽毛球,一共有几个羽毛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8+1=9

②看到这个算式,还能再列出一个算式吗?(1+8=9)

(2)在8个羽毛球和1个羽毛球之间放根小棒或显示虚线.

①现在这幅图又表示什么意思?(从9个羽毛球里去掉1个羽毛球还剩几个羽毛球?)该怎样列式?(板书:9-1=8)

②这幅图还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板书:9-8=1)

(3)拿掉刚才放的小棒或去掉虚线,使图恢复原状.

①通过观察这幅图,我们列出了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也就是通过一幅图列出了四个算式.现在看着这四个算式说一说,这幅图都表示了哪些意思?

(引导说出,8+1=9 1+8=9都表示8个羽毛球与1个羽毛球合起来是9个羽毛球.9-1=8表示从9个羽毛球里去掉1个还剩8个,9-8=1表示从9个羽毛球里去掉8个还剩1个.)

②齐读这4个算式.

③引导观察算式之间的关系.

竖着看,8+1=9,1+8=9调换相加两个数位置的得数不变.9-1=8,9-8=1是从9里去掉1个还剩8个,从9里去掉8个还剩1个.

横着看,两个数相加得9,从9里去掉其中相加的一个数,得另一个数.

(4)去掉直观图,推想4个算式的得数.

①没有图要算8+1等于几该怎样想?(想,因为8和1组成9.所以8+1=9)

②要算1+8呢?(想,组成或者想调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③要算9-1等于几怎么办呢?(想,因为9是由1和8组成.所以9-1=8或1和8组成9.所以9-1=8)

④要算9-8呢?

2.引导摆学具,学习7+2、2+7和9-

2、9-7

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摆学具.先摆7根小棒,离开一段距离再摆2根小棒.

①看着自己摆的学具,同学们互相讨论—下,说说这幅图都表示了哪些意思?

②汇报讨论结果.这幅图表示的每一个意思,并列出算式.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7+2=□ 9-2=□

2+□=□ 9-□=□

③指算式说出列出了几个算式?几个是加法?几个是减法?

④请同学们把书上算式中□里所缺的数填好.

⑤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读数并提问:你是怎样办的?

⑥通过摆这幅图,比较列出的四个算式,你知道了什么?

⑦齐读这4个算式.

3.动手摆学具,学习6+3、3+6和9-

3、9-6

(1)请同学们用红色圆片代替书中的深色黄圆片.照书上的样子先摆6个红圆片,再摆3个黄圆片.

(2)看着自己摆的学具,说一说这幅图都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可以列出哪几个算式?

(3)请同学们说一说可以列出哪些算式?随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6+3=□ 9-3=□

3+□=□ 9-□=□

(4)请同学们在□内填上适当的数.

(5)集体订正.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要计算这些算式是怎样想的?

(6)齐读这4个算式.

4.自己摆学具,学习5+4、4+5和9-

4、9-5

(1)请同学们照书上的样子摆三角形,想一想这幅图表示的意思然后根据列式把□里所缺的数填好.

(2)在学生摆教具、思考时,教师板书:

5+4=□ 9-□=□ □+□=□ □-□=□

(3)指名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并说说算式的含义.

(4)齐读这4个算式.

5.小结

请同学们看黑板.看看今天我们都学习了什么?(一幅图列出4个算式,也就是一图四式,其中有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所有这些加法算式得数都是9.(板书,得数是9的加法)这些减法算式都是9减几.(板书,9减几的减法)引导学生总结课题并板书“和”字.(讲逐步减少,并逐步加大,逐步增强,学生独立练习,逐步提高.)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9的加、减法,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随堂练习

1.2.开展小竞赛(每组选出4人,举行接力赛.)完成49页“做一做”.

8+1= 7+2= 6+3= 5+4=

1+8= 2+7= 3+6= 4+5=

9-1= 9-2= 9-3= 9-4=

9-8= 9-7= 9-6= 9-5=

订正结果.公布比赛成绩.

3.想一想□+□=9、9-□=□

布置作业

1.用9根小棒摆成两份,看图列出两个加法和减法算式.

2.说一说得数是9的加法有哪几个?再说一说9减几减法有哪几个?

板书设计探究活动--找朋友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9以内数的组成.

游戏准备

0~9的数字卡片,歌曲:找朋友

游戏过程

1.男生和女生各一组,每人佩带一张数字卡片,在“找朋友”的乐曲声中,边拍手做动作边寻找自己的朋友.

上一篇:毕业典礼班级主持词下一篇:中学团委活动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