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改专业

2024-05-23

大学改专业(精选10篇)

篇1:大学改专业

中国民航大学专科学校能入学后改专业吗

显然,专科的不能转到本科来,在专科内部高考分较高可转(你要找学院的老师去谈);你到学校后,把成绩搞好点,然后和老师关系搞好,(maybe alittle bribery)在每个新年末的转专业季里,就可以发生各种“变化”了

谢谢学长了!我没报好专业!改专业一共有两种途径。

1)高于当地重点分数线50分以上,即可申请,随意挑选专业。

2)大一期末考试后,申请改专业,要有考试,看平常成绩,大约百分之五的学生可以转专业。

我也是今年刚考上,咨询了老师才知道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能,我老师是那所学校的能改2010高考录取结果查询,专科录取分数线。

篇2:大学改专业

加强金融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福建农林大学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在阐述金融专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我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要主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加强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1)构建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对学生整体培养目标;(2)增加经费投入,加强金融实验教学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3)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4)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作 者:郭慧文 孙琴月 郑海荣 GUO Hui-wen SUN Qin-yue ZHENG Hai-rong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刊 名: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912(5)分类号:G642.0关键词:金融专业 实践教学 应用型人才

篇3: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改革新措施

1. 高职软件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 培养定位的问题。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在定位上应以软件蓝领为目标, 而目前许多院校定位目标偏高, 这导致在教学上教学内容求全求深。 (2) 师资问题。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教师大部分来自于高校, 虽然理论知识基础较好, 但普遍缺少企业工程实践经验, 存在纸上谈兵的问题。而专业教师对行业最新技术以及生产现场组织与技术管理常识上的差距必将制约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成为教学改革的瓶颈。目前虽然有的院校通过派遣教师到软件企业或培训公司进行专业实践或挂职锻炼, 但往往数量有限。这种情况下, 大部分教师远离产业界, 不能深入了解企业软件产品设计、开发、测试和实施的实际流程, 这致使多数专业教师对于软件产品设计的开发、设计、实施等方面知识多还处于理论层面, 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不足直接导致学生实训或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质量受到影响, 而外聘兼职教师数量普遍偏少, 并且呈现出不稳定的特点, 一些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工程师往往是企业骨干, 无心担任兼职授课。 (3) 课程体系问题。软件专业课程体系虽然经过多年的变革, 但仍未能完全摆脱学科体系的模式, 所有的改革还是在原有体系下进行局部调整, 实践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 课程体系在实用性和针对性方面差强人意。 (4) 学生非技术能力较弱。许多学生存在交流、沟通问题, 在个人非技术能力方面有待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 影响了软件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迫切需要解决。

2.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针对软件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2.1 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切实转变教学模式。

准确定位是软件专业改革的基础, 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应实事求是, 减少面子工程, 在目前的生源质量情况下, 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软件蓝领, 将“一专多能”改为“专精一项”, 并在此基础之上完善教学体制和教学模式, 为后续的改革做好铺垫。

2.2 校内校外结合, 切实提高师资水平。

一个学校发展的基石是教师, 尤其是专业教师,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无法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效果, 建议通过校内校外结合的方式,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 创造师资水平提升的条件。师资水平的提高需要良好的环境, 学校需要从管理制度上划清专业教师与教辅人员的岗位责任, 各负其责减少对专业教师不必要的干扰, , 创造师资水平提升环境, 保证他们有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新人企业锻炼计划。对于新分配来的大学生, 一般无家庭负担, 对新鲜事务接受能力强, 第一年由学校安排先到企业锻炼, 积累一定的企业项目经验后再承担教学工作, 这样可减少新教师二次职业化培训的难度。

(3) 现有教师培养计划。每年要派教师到企业锻炼, 锻炼后要求老师给出自己的成果, 并在全系公开学习成果, 实现经验共享、共同提高的效果, 对未去企业的教师形成一定的影响, 为逐步改变教学观念做好铺垫。

(4) 聘请企业人员计划。如果能引进企业经验丰富的骨干, 则大力引进, 通过引进人员的示范与带动, 可以迅速影响一批教师模仿, 对推动师资成长会有很大帮助。如不能引进, 可采用“不求为我所有, 但求为我所用”的策略, 不定期聘请企业一线项目经理或相关主管, 采用开设讲座、专题讨论、座谈, 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对校内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积极影响, 为教师指明发展方向, 同样可以师资的提高, 。

(5) 择优实施“导师制”。根据教师的情况, 选择部分具备企业工作缀的优秀教师实施导师制, 带到学生组成项目开发团队, 进行个性化培养。

3. 课程体系改革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 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3.1 课程体系的精专定位。

要改变原来理论课时比例过高, 课程涉及面过广的课程体系, 将原来“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改变为“精专一项”, 课程设置在强调基础能力的培养之上, 侧重一个方面的发展, 避免全面铺开, 浅尝辄止。

3.2 加强实践教学课程课时比例。

在课程体系中强化实践课时的比例, 同时引入企业项目, 按软件开发的流程进行教学, 引入企业工程教育理念, 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强调软件开发规范, 尽早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积累项目开发经验。具有企业项目开发经验的教师或外聘教师可主要承担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 以保证企业工程理念的传输。

3.3 实践课程中强调代码量。

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中, 需要按项目的需要, 确保每个学生有一定的代码量。学习软件开发技术必须要编写大量的代码, 如印度NIIT教学体系中要求学生要编写22000行的代码量, 软件专业的学生也需要足够的代码量, 只有这样足够的训练, 学生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成长。

3.4 个人非技术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体系中需要强化非技术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沟通、表达、合作的能力, 提高文档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提高问题分析与处理能力。

4. 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切实做好“面向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 这一方面需要学校进行推动, 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根据企业实践经验, 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 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之中, 建立自己的项目资源库。每门课程的项目的选取很重要, 关系到是否能掌握该门课程的全部内容。项目的选取应注意:学生熟悉的项目, 学生容易理解其结构, 掌握起来就很容易, 能概括该课程的基本内容的项目, 包括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信息管理、信息查询、信息汇总、运行与发布等。

5. 教学管理平台的建设。

应尽快建立学校的各项教学资源管理平台。通过此平台, 集成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管理教学进程和反馈评价, 方便学生学习及资料查阅, 提高教师管理教学工作进程的效率, 为实施项目化教学做铺垫,

6. 结束语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需要对传统高职课程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等进行全面的变革, 有许多工作还需要管理层的支持, 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所述方法为软件专业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努力, 在软件专业改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 把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推向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施能进, 胡运昌.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实行MIS的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5, (02)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韦杰, 李昊.高职高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教育与职业, 2009, (5) 155:156

篇4: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思路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 英语教学 改革

一、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突出特点

艺术类专业学生本身性格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并且具有极强的语言塑造能力。但文化基础薄弱,专业情结浓厚是艺术类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一般情况下,艺术类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并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方面塑造自己,加上各高校对艺术类学生的高考录取主要是以特长基础为主,文化基础为辅,实行文化课与专业课共同考核的标准,但艺术类学生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远远低于非艺术类学生。除此之外,艺术类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大多数时间都在外进行演出,造成学生出现严重偏科的现象,完全忽视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更不用说花时间在英语课上。所以,他们的英语水平远远达不到大学英语的标准水平。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原因

(一)英语基础薄弱,英语水平相对较低

我国高等院校对于艺术类专业的招生标准是以艺术类学生的专业课为主,文化课为辅,且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低于其他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了对文化基础课程或英语课程的学习。很多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高中就直接将英语课丢弃了,一心扑在专业课上,还有部分学生是直接从中专考入大学的,中途未经过系统化的高中英语学习,造成与英语学习的严重脱轨,结果就是除了部分人文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好点外其他绝大多数的艺术类学生英语水平均无法达到入学的标准水平。

(二)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动力不足

造成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艺术类专业学生普遍认为英语学习对他们今后事业的发展毫无帮助,所以可以选择不学。其次,因为艺术类学生本身英语基础较薄弱,加上教材内容并没有结合本专业内容进行改编,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三、改革措施及实践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艺术性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过程和内容艺术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例如,在讲到商务英语第8章Training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行讨论,并站起来当着全班人描述他心目中想要的training,整个过程要求用英文描述,并通过多媒体网络放映各国的旅游景点,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能够和艺术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交流互动,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师还需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专业知识,有效地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艺术类学生本身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和语言天赋极强的特点使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游刃有余,但因为英语基础过差导致其在学习道路上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时候教师若是让学生整天背单词,做题,估计学生很快就会弃课潜逃。英语教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艺术类学科,所以教学方式一定要体现出人文风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教材中所承载的人文精神提炼出来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学英语教材内容里面包含各国的风俗文化和民族历史,这就要求教师应充分挖掘出教材中值得宣扬和传授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同时不断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开放性的交流和探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再者,因为艺术类学生对艺术感较强的事物感受力极强,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优势,在教学中灵活地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英语单词的记忆和语法记忆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将yesterday once more的歌曲引入到课堂,利用歌曲的重复性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教学重难点内容,而且还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达到教学预期效果。

(三)建立一支专业技能好、经验丰富的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师队伍

稳定且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能够为后期青年教师在艺术类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这就要求学校为建设一支专业性的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师而努力。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还能够尽快完成教学目标。但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英语教师都不太愿意接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且无考试压力。但他们却忽略了他们所传授内容的对象是形形色色的,上至初学者,下至大学水平。此外,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管理制度不规范,各项教学规章制度未落实到位,对教学要求过低。所以,学校需大力建设稳定的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师,重视对艺术类专业的英语教学,并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进行监督管理。

四、总结

综上所述,艺术类学生本身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学校需重视对其培养,学校要想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就必须根据该类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找到适合该类学生的教学方式。当然,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建平.中国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2006年会暨第三届(中国交际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邓俊,何明霞.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篇5:考研-新闻专业-走转改详细解释

“走转改”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日前召开视频会议,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国新闻战线积极响应。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国新闻社和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各省区市新闻媒体纷纷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动员部署,着力提升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

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今天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把握新闻舆论正确导向,着眼于提升新闻队伍能力素养,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针对性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意义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要在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上下功夫见成效,自觉贯彻党的新闻工作方针政策,落实好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根本任务。要在把握基本国情、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上下功夫见成效,进一步明确新闻工作的坐标,着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更好地促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要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要在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上下功夫见成效,继承弘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要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见成效,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强化领导责任、细化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要改进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媒体格局的变化、队伍结构的实际、业务工作的需要,打造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广泛吸引编辑记者参与。要建立完善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机制,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为新闻战线的自觉行动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追求。走基层

“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

“温室里的玫瑰再鲜艳也不值得骄傲。”一位媒体编辑在参加近期的“中央新闻单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后感慨,“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正脚踩在这一片黄土地上,心里才能踏实。”

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期间,全国新闻单位将根据要求建立基层联系点,组织编辑记者广泛开展蹲点调研活动,认真调查研究群众生产生活的新情况新变化。

人民日报要求编委会成员每人确定1个基层联系点,编辑部各部门、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和各社属报刊等单位确定2—3个基层联系点。

新华社要求各单位选择在当地有突出特色或偏远贫困地区的县、乡、镇、村作为基层联系点,定期组织编辑记者开展蹲点调研活动。

光明日报要求每个部门至少在基层县、乡、村、镇设定5个联系点,包括乡镇、村庄、中小学校、卫生院所、文化馆站、图书馆、敬老院等。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将结合对外报道特点,通过“CRI中外记者·中国行”采访报道活动,组织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百姓人家进行采访。

四川省要求全省各新闻单位建立一张报纸、一家电台、一家电视台分别联系一个社区、一家医院、一所学校、一家工厂、一个村庄制度,一个记者联系一个城镇家庭、一户村民、一名民警、一位工人制度。

长期的新闻实践证明,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记者用脚在基层走出来的。《人民日报》记者刘晓鹏直言,不到基层去,总隔着玻璃窗,眼睛就看不清楚;不到基层去,从材料到材料,思考就不够深入;不到基层去,通篇干巴话,表达就不够到位;不到基层去,冷暖不相知,感情就不够投入。转作风

俯下身弯下腰才能与百姓心贴心

今年春节期间,新华社国内部女记者史竞男参加了“新春走基层”活动。在贵阳最大的客运站,一次次被着急回家的农民工拒绝采访的她经过不断寻找、交谈,终于找到了具有“新闻点”的人物和故事。

“‘接地气’的采访让我领悟了‘三贴近’的真谛。”这位“80后”记者由衷地说。

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为开展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国新闻单位将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开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题或专栏,持续推出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报道。

新华社在文字通稿线路、图片通稿线路、视频中文通稿线路等分别开设专栏,持续推出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报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8月11日在《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推出《基层中国》专栏,播出的《竺大爷的幸福晚年》等报道通过倾听普通百姓亲身感受,引领听众去感受生活变迁。

中央电视台将在《新闻联播》《新闻30分》等栏目开辟专栏,在《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推出相关专题,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专题宣传。

中国日报计划在报纸重要版面、网站重要位置推出“一线报道”“百姓故事”“新闻聚焦”等专题专栏,鼓励记者走边疆、进哨所,访老区、赴灾区,到厂矿,进农家。

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将发挥新媒体优势,开辟相关专题专栏,展示报道成果。新华网还将利用论坛、微博等互动性强的传播载体,与网民展开良性互动。

在湖北,正带队采访的《湖北日报》总编辑唐源涛深入山区,“捕捉”鲜活新闻《在十堰看“工业梯田”》,并迅速在报纸一版重要位置开辟“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专栏。

与此同时,各新闻单位还在日常报道中进一步体现群众观点,鼓励编辑记者深入改革建设前沿,深入群众生产生活一线,把笔触、话筒和镜头对准普通群众,把版面和时段多给基层群众。改文风

“短、新、实”为新闻报道添“魅力”

“我们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因为我们还要回来!”“红军到、干人笑!”„„曾到遵义采访的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员王端端,对在当地看到的当年红军的宣传标语念念不忘。

“这是多么鲜活生动的语言啊!”王端端说,“当我们有时候用晦涩、一般人听不懂的专业词汇播报新闻时,这种书面语言离老百姓多么远。”

近年来,通过大力贯彻“三贴近”原则、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新春走基层”活动等措施,我国新闻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老百姓的镜头多了,基层的声音响了,套话空话少了,实实在在的内容多了,官腔官调少了,群众语言多了。

为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期间,全国新闻单位将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

经济日报将在今年第三、第四季度分别组织两次青年编辑记者新闻业务实战培训,提倡写短新闻,并通过开展范文学习等形式在新闻报道中倡导清新文风。

法制日报要求全体采编人员下力气改进文风,切实解决新闻报道中存在的“冗长空洞、言之无物”“文件语言、刻板生硬”等突出问题。

中国新闻社结合对外报道特点,切实开展“改文风”活动,规范对外报道使用语言,杜绝官话报道、空话报道、大话报道。

各省区市新闻媒体也在动员部署中要求编辑记者虚心向群众学习,善于用百姓的视角观察问题,用群众乐意接受方式阐述观点,用群众语言来改进文风,让人们爱听爱读爱看,务求最佳的宣传报道效果。

作风决定文风,文风反映作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广播华夏之声今年陆续开展了“人民问政十二五”等大型系列报道,通过深入基层体味转作风改文风的记者和主持人在采访之余深有感触地说,记者只有真正“弯下腰”,唠嗑中学说家常话,田野里感受百姓情,才能更好地改进文风。心得体会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

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把握观众的思想脉搏,养成回应观众关切的创作风格。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也才能找到我们创作的着力点。

脱离群众的作品绝不会是好作品。现在一些作品、文章被群众戏称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没味、没用,听不明、看不懂,最大的要害就是没有回应群众的关切和诉求。密切联系群众,才会有更新更好的创作突破。要着眼于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改进作风,走进群众实际生活,走进群众心灵世界,用真心、动真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倾听群众意见、表达群众意愿。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创作出对群众有情有义的作品而不是闭门造车,做出符合实际的片子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框架。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应该是我们媒体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

“走转改”没有终点

“记者们能反映我们的生活,拉近了我们自己和新闻的距离,很温暖、很贴心。”这是普通群众的心声。“到了基层,听家长里短,聊生产生活,才明白什么样的新闻是群众感兴趣的,什么样的报道让群众看得进,能接受。”这是编辑记者的体会。“走基层,走出了国情认知新维度;转作风,转出了群众关系真感情;改文风,改出了新闻报道新气象。”这是社会各界的评价。

两个月来,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开展,广大编辑记者活力迸发,全省新闻工作面貌一新,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广泛好评。

新闻界素有深入群众、扎根基层的优良传统。上个世纪,范长江深入大西北,写出的不朽名著《中国的西北角》,“脍炙人口,红遍了天”。穆青名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之所以感动几代人,就在于穆青长着“八路军的腿,老百姓的嘴”。无数新闻前辈“一头汗、两腿泥”跑新闻,他们的朴素作风和敬业精神,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可喜的是,通过“走转改”,这些优良传统得以赓续和弘扬。那种“老爷记者”、“车轮记者”、“文件记者”、“电脑记者”,越来越少了。那种官话、空话、套话充斥的“八股新闻”,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编辑记者到基层“接地气”,在实地“抓活鱼”。越来越多散发着泥土清香的新闻作品,见诸报端,广为流传。“走转改”活动充分证明,新闻工作必须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执行群众路线。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只有深入群众,扎根基层,新闻工作才有源头活水,新闻事业才能根深叶茂。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舆论环境深刻变革,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只有深入群众,扎根基层,才能在新闻宣传中坚持主心骨,唱响主旋律,掌握主动权,更好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

篇6: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改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材料成型技术,现代机械设计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具备模具的设计、分析、制造工艺编制、数控加工制造的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从事各类塑料和五金制品模具的研究、设计、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模具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主要课程

机械工程 材料工程 现代工程制图 现代工程材料 工程力学 机械原理 机械零件 机械制造基础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及装备 数控加工技术 模具CAD/CAM/CAE等。

三、适应的工作部门和项目

篇7:大学改专业

1、调研目的此次调研的目的是通过调查汽车维修人员,了解一般岗位的具体要求及对员工的需求,通过调研直接指导我们的课程开发,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及校本教材的开发,探索适合本专业本层次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品质,进而培养汽车维修技能型人才。

2、调研时间

调研时间为:2013年2月6日

3、调研对象

宁阳县七贤路北首鑫源汽车维修厂

4、调研课题

(一)汽车维修人才需求情况

根据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公布的《紧缺人才报告》,国内汽车维修人才每年需新增近80万从业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下,急需一大批掌握现代技术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销售、维修技术人员,特别是需要一线高技术专业人才。

从调研企业设置的技工岗位中,机修(发动机底盘修理工)、电子电器、钣金(车身)、涂漆等岗位数已占82.1%,这些岗位的上岗人员数已占技工上岗总数的82.8%以上,构成现代汽车维修的四大主体生产岗位。根据我们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对各个工种及职位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其中需要汽运一体的维修工量最多占到将近40%,正好是机修工和电工的总和,说明企业比较欢迎既懂机修又懂电工的人才。

(二)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是基本素质教育。采用大班化教学,注重培养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将职业道德、就业指导教学 列入课堂。注重“创业”培养,结合行业的特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更应注重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使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市场需求,抓住机遇,主动创业。

二是专业技术教学。采用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推进“理实一体”,提高教学效率。所有课程均采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式,知识上达到高级工以上水平,技能上达到中级工水平。

三是岗位能力培养。以岗位需求设置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所有课程实现现场教学、工学交替,并且根据汽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5、调研结果

篇8: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

在此,我们提出:整体优化,强化技能培养,构建“三个系统模块、四个技能模块、六个工程模块”新的实践实训教学模式,作为对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改革的一次探索。

一、按照“理论、实践、素质”三个系统模块优化课程结构,实践教学贯穿教学体系始终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课程设置要求不是简单的排列、拼凑、而是从教育规律出发,围绕着专业培养目标,以应用为目的,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服务企业、适应市场、面向社会为原则,优化课程结构、精简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鉴于此,我们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应突出多种课程的综合、交叉与渗透,体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前瞻性、开放性与实用性。

(1)专业技术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求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着重于对思想方法的理解和理论的准确运用;

(2)综合训练以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特色,其优势在于实验、实习和实践机会多,与社会接触面大;

(3)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同时,在专业技能、人文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体验和提高,促进学生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

二、构建以“四个技能模块”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技能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的确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思想的转变、体制的改变、机制的创新等诸多环节。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在实践教学目标上,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核心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以及职业技能四大模块。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特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形成一个前后衔接,循序渐进、由单一到综合,贯穿全学程的纵向体系。在各个教育阶段,根据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职业技能四大模块构建学生能力结构,开设不同的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这是实现学生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

三、以“四个工程模块”建设为依托,构建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硬件环境

基于“实践环节分层组织,实践场地整合重组、设备资源利用共享、教学内容推陈出新、人力资源优化组合、管理机制利于教学”的原则,把实践教学体系硬件系统划分为两类:公共技术基础实践类和专业实践类,四个实现模块为:

机电工程模块包括数控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测量、PLC、设计制作、工程力学、液压传动、机械设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单片机等课程和相应的实验室;数控加工、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实习和焊接实习等实习基地。分别承担相应的实验任务和实习实训项目的实习任务。

四、加强实践教学软件建设,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基础文件是组织实践教学、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实训等。根据社会对技能性人才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将整个实践教学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技能、职业技能四个训练模块。采取如下途径确保各技能模块的实施。一是通过验证性实验、单科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等环节达到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训练。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实践技能,为理论教学建立感性认识,打下良好基础。二是通过综合性实验、专业实习实训、大型课程设计(作业)等环节达到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得到从事具体职业岗位或专业工作能力的训练,如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和相应实践环节的实践,应通过全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三是通过综合性实验、综合实习实训、模型设计制作、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达到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训练,使学生得到专业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的训练。四是通过专业工种实训达到获取职业技能证书的训练,学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本专业一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体系以理论、实践、素质“三系统模块”构成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体系全过程;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职业技能“四个技能模块”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所在;机电工程模块、计算机工程模块、技能训练工程模块、校外实训基地工程模块的建设为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实施搭建了良好的舞台;“双师型”教师队伍工程模块、规范化管理工程模块建设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提供保障。“三个系统模块”、“四个技能模块”、“六个工程模块”构建了实践教学新体系。

摘要:以“三个系统模块”构建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体系全过程;把“四个技能模块”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所在,“四个工程模块”,为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实施搭建良好的舞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工程模块和规范的教学管理软件工程模块为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提供保障。构建机电专业“三个系统模块”、“四个技能模块”、“六个工程模块”的实训教学新模式。

篇9: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教学改革新思路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教学;改革;新思路

0 引言

从我国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上看,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专业方向多达九个左右,并且这九个专业的发展方向与设计内容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在实际专业中对学生的设计知识以及能力要求都不尽相同。[1]因此,艺术设计专业要有拥有自身独特的专业设置特点和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以及理念。本文就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对其特色教学改革的思路进行探索。

1 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教学模式的设立

艺术专业包含着许多建筑专业方向,如室内外设计、建筑装饰、环境艺术、景观设计等,都是以建筑学为依托,形成了以建筑为核心的艺术设计专业体系。[2]如何使艺术设计专业将教学模式独具特色,首先,要求在教学中对人才培养的方案和制定要從教学和社会实际出发。例如,对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树立,课程设置的优化。不仅要加强教学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实践中更要加强锻炼,增加设计的实践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实时注意各个学科之间的结合,以确保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系统性、可行性等,用发展的眼光去探究课程改革的模式。

2 课程设置的改革和优化

在教学中课程的设置首先要以理论基础课程为主导,以设计为核心,再加之工程专业相关的知识课程为辅助,以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想象力,使学生的设计具有独特的创新意识。教学课程的设计要以实际实践创作为主,改革要独具心意。例如,平面、立体、色彩的构成变成基础构成,使基础知识之间具有连贯性,系统化;课程设置也应该具有针对性,制定各个阶段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如计算机制图软件的应用,就能够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加强。早期课程以手绘设计为主,简单工程理论知识为辅助。中期课程以实际工程建设项目理论为主,深化工程理论,加强技能的培养。高级课程以实际实践创作为主,各种软件制图的应用,亲自实践和市场调查为主,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设计与工程管理方法,加强学生对于社会市场实际需求的认识。

3 具有开放性、时代性的特色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为加强学生的思维创作能力,首先在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同,老师可根据课题的不同环节,让学生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正确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灵活性。例如,对课题的优化训练,多媒体式、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利用,加强教学各个环节的实践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系统的培养。对手绘设计能力以及计算机制图的综合培养,在绘图设计上、想象思维能力上以及创新能力上都能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实时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如老师用方案、概念的设计来引导学生对设计作品的特征、绘画风格、人文面貌、时代背景的构思,然后让学生用独特的思维方法来进行选材构思。例如,《精品设计》一课中,将室内外设计表现方法、色彩的设计、方案的构思等巧妙的进行融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3]为激发学生对手绘设计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例如,主题班墙的设立,首先根据某个课题,让学生们进行设计,对于想法独特,构思巧妙的作品进行张贴供学生们进行借鉴学习。

4 教材的优化建设

由于近年来,国家对于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先进教材的编写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教材,由于时代的发展设计的观念一直在改变,只有将教材不断进行优化改革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例如,可根据每个地区的生产发展水平,以及当地高校自身生源与能力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材,使教材在设计上具有针对性,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5 课程内容的设置

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交叉性,决定了其课程要具有自身独特的模式,课程的设置首先要在个人个性培养上重视,更要在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能力发展上下功夫。教学课程要具有阶段性、可实施性。加课程中的训练外,运用特色课程设置来引导学生学习和创作的积极性,以教材为根本,以生活实际为中心,以讨论式、合作式、座谈式、探究式等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分析。确保其能够充分解决实际性问题。

6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有着本身独有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这些特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例如,多媒体的演示,使得抽象的建筑施工技术以及设计理念形象化,使学生学习理解起来更具有直观性。由于互联网知识没有局限性,使得学生们学习起来更方便,拓展知识面更广泛,获取新的资源信息更快,时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7 实习基地扩展和建设

实践训练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不可少的课程,实训是学校教育有计划地将课堂教育转移到课外的教育方式,通过实习参观实际工程,将实际技术知识带回课堂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以及创作设计的兴趣和灵感,更是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落实。

8 加强相关专业综合知识能力的培养

由于与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非常多,涉及面也较为广泛。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相关专业综合知识能力的培养。例如,增加一些相关课程,如房屋建筑学概论、建筑发展史等,使学生们对于有关的知识都有很好的了解,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具有理工学科的严谨性,同时又有艺术创作的综合型人才。在课程教学中,要不断地用发展的眼光,充实课堂信息,运用社会实际案例,使学生从案例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思维扩展能力。

9 优质教师团队的建设和改革

对于学校综合能力强的教师要进行合理编排,整合团队师资力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由于在现今社会民办高校的普遍存在,其中在艺术设计上拥有高资质和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很缺乏。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各高校在对本校现有的师资力量进行编排和整合时,要系统全面。例如,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不同专业领域能力,不同学历的进行合理、科学的整合,使得学生们在受教育中能够拥有全面的教育资源,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再则,可以在社会上聘请优秀的人士来学校进行授课,使学生们能够对社会实际现状有更确切、更深入的了解。

10 总结

在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当今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要求也在逐步地提升,加之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创新性、技术性人才成为教育的全新目标。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教学的改革是高校发展突出其办学特色的关键,是培养特色人才的重点,更是社会发展的必要,促进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金戈.工学结合模式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途径[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01):53-55.

[2] 刘岩.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3):919.

[3] 严先琴,周元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时代教育,2015(07):204.

篇10:大学改专业

林 学 院

园 林 系

一、宗旨

1.通过参观、踏查、记录、测绘和分析印证和丰富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把分别学习的课程作一综合性的理解和应用,丰富设计构思。

2.初步掌握作为中国风景园林类型组成的江南私家园林和风景区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从中引伸理解中国园林民族形式和地方风格的因素并探索如何继承、发展民族传统和地方风格,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内容的新型园林。

3.为自然山水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收集文字、图纸和摄影等资料。

4.培养学生独立考查、记载、测绘和生活的独立实践能力。

二、地点、重点内容和作业的安排

以学习苏州古典园林的名园为主,了解其造园目的、立意,山水间架划分空间和细部处理手法、结合学习一些新园林和公共建筑在发展苏州园林风格方面的经验。

1.拙政园:作为重点学习。以中部为主,重点学习立意、借景的内容和以水景为主、综合组织山水、建筑、园路、山石、植物造景的理论和手法。从中领会苏州园林的神韵和形式美。为时1天。

作业:

(1)模写、识别和理解主要碑文、额题、楹联与园主造园目的和造园手法间的联系。学习“以艺驭术”的创作手法。

(2)草测自腰门至远香堂及东西两侧的导游路线周围平面。领会“涉门成趣”的具体手法。

(3)草测嘉实亭与环境的平、立面;海棠春坞;听雨轩;小飞虹与小沧浪景区;柳荫路曲;宜两亭及周围环境;琵琶园等。

(4)西部东墙水廊平、立面草测

(5)即兴速写三幅(荷风四面亭;与谁同坐轩;小飞虹)。

2.留园:重点学习建筑庭院的细部处理。以导入游览线路和东部庭院为主。为时0.5天。

作业:

(1)涵碧堂南山石花台平面与断面的变化

(2)草测古木交柯;绿荫;一梯云平立面;华步小筑;揖峰轩;闻木樨香轩植物配臵;石林小院平面。(3)小品速写3幅(冠云峰、小蓬莱、水池西岸建筑立面)(4)实习报告:留园入口空间处理手法分析(要求:附手绘分析图)3.网师园:学习以中型水面为中心布臵以渔师为主题的具体手法和园中园的做法。由于宅邸和宅园的相对位臵关系在导入路线方面所作适应性的处理。为时0.5天。

作业:

(1)射鸭廊、竹外一支轩景区与园东墙之间景物联系的平、立面草图。(2)殿春簃庭院平面及西立面草测。(3)看松读画轩前庭院平面

(4)速写3幅(从濯缨水阁看竹外一支轩;月到风来亭;从殿春簃庭院望射鸭廊)

4.沧浪亭:学习和了解宋代造园遗留的痕迹和影响、布局兼顾内、外向和以山为中心的作法。为时0.5天,自已参观实习。

作业:

(1)草测临水复廊及亭榭平立面。(2)沧浪亭平、立剖草测。(3)速写2幅

5.虎丘:学习虎丘从无到有运用“借景”手法创造风景区的作法。如何创造和利用地形,0.5天。

作业:

(1)据鸟瞰图草测拥庄山翠平面并标注主要高程,理解中国传统或小型台地园的处理手法。

(2)速写风壑云泉或天下第三泉、试剑石、石桃、点头石。

(4)草测眠云亭断面。

6.苏州博物馆的植物造景特点 要求:(1)植物如何烘托博物馆的江南建筑园林风格的,从植物种类、树形、位臵、及所在空间的尺度、建筑色彩等方面入手思考;(2)完成形式:平面简图结合照片

学习中国传统的风景区,对杭州而言主要是湖泊风景区和山林风景区开发的历史和发展现况、从中理解“人杰地灵”的创作方法。充分利用风景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因境设景、借景衍发和联点成线、集点为片的手法。杭州风景园林的学习重点放在山水地形利用及改造、建筑与地形地貌的统一关系、在地形地貌的基础上运用植物造景的构思和具体作法。重点学习的风景点和园林有西冷印社、花港观鱼、太子湾公园、杭州植物园和湖滨六公园。

1.孤山

因峙于西湖中而得名。也因山上多梅又称“梅花屿”。孤山文物古迹名景佳园较多,重点学习习近平湖秋月滨湖绿地与西冷印社的布局,并领会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景区内为何把原有的名胜古迹、名人文化纪念活动。因地制宜的绿化美化环境,以及通过巧妙安排游览路线和观景点使园内外景内外互相资借的丰富和满足现代游览要求的成功经验。

平湖秋月

为西湖十景之一,解放前公共游览面积仅0.1公顷,解放后经多次整修和扩建,把原平湖秋月楼北的“八角亭”,“四方亭”,“湖天一碧楼”包括进来进行扩建,新建立平台园路,配植各种花木及臵石,使这一节的亭台楼阁曲廊水榭连成一体,游览面积扩大到0.7公顷。平湖秋月不仅是供赏景赏月的好地方而且在西湖中还起着点景和丰富孤山景色的作用。

西冷印社

创造于1900年,是近代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营建的山地庭园,园林布局精巧自然,与平湖秋月临水建筑的布局各有千秋,西冷印社是在自然山岭的基础上因境设景审时度势,因山构室。对园址进行艺术加工,布局紧凑,建筑形式多样且大多沿山坡布臵,依势而筑,高低错落、朴素自然,精而含宜,巧而得体,把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同时还运用金石与雕像来丰富园景,增加文化内涵,为其他地方所少见。

作业:

(1)草测平湖秋月滨湖绿地局部,并简要分析其优点与可供改进的地方。(以组为单位进行分小组草测。最后整理成完整的图文报告)(2)草测西冷印社山顶庭园局部,并简要分析其布局的优点与不足。着重点放在利用与改造地形,变无景可观为景色宜人方面。

(3)即兴速写或草测孤山范围内植物造景成功实例2-3幅。

2.花港观鱼

位于西湖西南角,东连苏堤、西接环湖西路,是一个介于小南湖和西里湖之间的半岛,解放前名为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面积仅0.2公顷,除有一方塘死水外,满目荒凉,徒有虚名,解放后在杭州市人员政府领导下着手整理和规划公园,经1952年冬至1955年三年努力基建成,以后又经调整充实与扩建,变成占地18公顷,园容绚丽多彩和深受游人喜爱的新公园。

花港观鱼公园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的特点,恢复和发展历史可成的景色,组成六个景区即鱼池古迹;大草坪;红鱼池;牡丹园;密林区;新花港。景区划分明确,各具鲜明的主题和特色。从运用现代社会生活出发,在空间构图上吸取我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手法和国外园林先进经验,开合收放,层次丰富,不是一览无余,主要导游线连贯各景区,组成一个整体的,突有变化虚实对比的连续构图。运用近代的造园手法。以草地和植物为主体组景,具有开郎、明快的特色,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作业:

(1)草测花港观鱼的牡丹园局部,并对其地形利用与改造,园路场地的安排,和植物配臵等方面评述其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草测花港观鱼公园内你认为比较好的植物配臵成景的实例3—5处(如花坛、花台、树坛孤立树、树丛、树群、草坪或与其配合等并注出植物的种数))(3)即兴速写花港观鱼六个景区名有什么特色?安排了那些受群众赞赏的景色游览活动内容与服务设施,可供今后借鉴。

3.三潭印月

是外湖三岛,岛中量大的一个岛,面积7公顷,其中水面占4.2公顷。

三潭印月素有“湖中有岛,岛中有湖”之美称。它的外貌好象浮在西湖中的小岛,从整个西湖的布局来看,西湖三面环山,三潭印月为沿湖各风景点对景的焦点,又与湖心亭、阮么墩鼎足三立,丰富、西湖的赏景空间层次。

三潭印月面积虽然不大,但没有一览无之感觉,建筑平面变化较多,而且多开敝通透、彼此成对景,花墙漏空的运用也有特色,如竹径通幽,有加强景深的作用,植物配臵多考虑中秋赏月时的效果,水面种有多种睡莲。

作业:

(1)通过现场考察,分析三潭印月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平面布局有什么作用和好处?三潭印月的内湖被桥、堤分隔成田字形,但是具体布臵是通过什么手法来打破主次不分的不足和生硬机械?

(2)简要分析三潭印月,在植物配臵上做了那些考虑是成功的,如外简内繁、突出秋季赏月与兼顾四季游览,以及利用水生植物方面。

(3)速写三潭印月驳岸处理比较好的实例2-3处。4.西湖苏堤白堤 要求:

(1)苏堤、白堤的植物造景特点

(2)明确植物种类、明确植物景观在较长距离自然形路上多变的特点(3)注意苏堤入口、中间、末端植物景观是如何变化的

(4)完成形式:苏堤入口、堤上的交通岛、堤边的植物配臵平面图3幅,透视照片最少3幅,明确植物种类,简要文字说明。5.太子湾公园

1、背景材料

太子湾公园位于西湖西南角,东邻张苍水祠,南倚九曜山、南屏山,西接赤山埠,北临花港公园。公园总面积76.3公顷,为西湖南线新建的一处蕴含乡情野趣和梦幻色彩的大型公园。

太子湾公园的精到之处在于得用引水工程和明渠改建的平面形状多样化的水体,园之生动灵活赖以全出。园中水体大的折弯有数十处这多;分叉,聚合亦不下十余处。水道或与路同行,或绕丘而轩,或平铺如泊,曲折回环,聚散有致。水道两岸多呈自然式缓坡延伸入水状,随意点缀些许或高或低或倚或侧或断或续的石矶,石坎。临水坡岸密植宿根花卉和水生,湿生植物,野趣盎然。六七座用带皮杉木坯料筑就的小桥,造型,构架各异,跨水而立,不仅连接了两岸的园路,而且又是极佳的赏景点。

2、实习目的

学习自然山水园的理景手法,着重体会山水骨架的构建对园林布局、空间组织的作用。

学习在自然山水园的竖向设计中,如何处理地形塑造与水体变化之间的关系。

学习在自然山水园的种植设计中,如何应用植物的体量、质感、色彩等来塑造空间。

作业:

(1)理水技法总结报告,要求附图片资料说明,字数3000。(2)速写3幅

6.杭州植物园

1953年成立“杭州植物园筹备委员会”,1956年确定建园规模,正式成立筹备处,进行总体规划和建园工作,迄今已五十多年。并已成为著名旅游点。

建园方针是以植物科学研究为主,并向人民群众普及植物科学技术,进行试验研究,为国民经济和杭州绿化提供有价值的植物品种和栽培管理技术,供有关学校和科学团体参观实习,向广大国内外群众开放游览,普及植物知识。植物园的建园则是以植物科学研究为主,采取公园外貌的形式,将上述内容体现出来,以便更好地为杭州城市绿化,又为浙江经济建设服务。

杭州植物园总面积231.6公顷(3474亩),位于西湖西北部园地离市区相距不远,交通方便;

总体规划原则制订如下(1)从当地的自然条件,植物资源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公发,密切结合杭州风景旅游城市的特点,力求反映本地区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和杭州园林风光的特色。

(2)根据建园的目的和任务,公区规划中要有足够的试验地、苗圃、温室和荫棚实验场所,以适应各项科学实验活动的需要;同时还要有各种展览区。展出引种驯化的研究成果,开展科植普及教育,供人民群众参观游览。

(3)植物园的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土地面积规划既要适应当前要求,又要考虑长远发展需要,留有余地。

(4)园地选择既要注意地形、地貌、水源等自然条件,还应注意社会因素和环境条件,要避开污染严重的地方。

规划将全园划分为:植物分类区,经济植物区,竹类植物区,观赏植物区(木兰山茶园、海棠园,樱花碧桃园,桂花紫薇园、槭树杜鹃园),树木园,山水园等六个展览区和四个实验区,即引种驯化试验区,果树试验区,杭州树种实验圃、禁伐区等。

目前除树木园尚待建设外均已初具规模,参观学习重点放在植物分类区,经济植物区内的百草园和山水园。

(一)植物分类区面积14.2公顷,纲、目、科内容采用恩格勒和第尔斯的分类系统,列,但将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移臵在双子叶纲之后,并收离瓣花的柔荑花序各目列为一群,以毛茛目为起源,臵于全区的中心。

全区采取自然式布局,以3米宽园路分隔成“裸子植物亚门和被子植物亚门中双子叶纲的古生花被亚纲,后生花被亚纲及单子叶纲”四部分。通过种植物设计确定“目的”的面积。各目的以2米宽的步道分量,科间的草使小经相隔。种的设计对象以我国东部和中部亚热带植物区系为主,适当考虑国内外其他代表目、科的种,规划配植2000多种。

各科、属布臵,兼顾种间组合,立地条件,生态习性与园林外貌,尽量使少者统一起来,合理安排。使植物能茁壮生长,正常发育又形成较完美的公园外貌。

建筑有供宣传植物科学的画廊,有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棚架,还有供点景、休息的水榭并使这些建筑本身的功能,美观协调统一,与四周山水石植物融合在一起,组成优美环境。

(二)经济植物区

面积9.8公顷,按植物的用途分淀粉、纤维、油脂、药用、栲胶、香料和特种工业原料七个小区,规划收集1000种,全区采用自然式布局,以中部附近的设计一小池为中心,四周与各小区相连,供各小区的水生,沼生植物栽种。

各区的3米宽路分量,2米宽路延伸入各小区中,区内建筑院房、榭、棚架外已建成植物资源馆,并规划设展览温室。

百草园系1969年将药用植物区扩充而成。面积1.5公顷,进口处配臵叠石,栽植有观赏价值的中草药。入口两侧突出浙江传统中药,有杭白菊、白芍、白术、麦冬、浙贝、元胡、玄参温郁金。

整个园的杜促、枫香、厚朴等木本药同乔木做蔽荫树,因地制宜地按照植物需光程度进行配植,四周疏林地取配植物阳性、半阳性的药用植物;中部丛植密林、配植阴性植物;在园内西半部利用洼地辟为水池,J、溪,用水渍石驳坎叠岸,设臵喷泉,喷雾装臵,构成湿生、沼生、水生、岩生、寄生药用植物的种植环境。药用藤本植物或攀缘岩石或依扶邻近的乔木,不另设棚架,木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经十多年努力,已引种栽培了1300余种,形成经济植物区很有特色的园景。

(三)山水园,面积3.2公顷,以反映山水园林艺术特色为主,山水园处于“玉泉观鱼”风景点的东北面,把周围的真山真水与械树杜鹃园、树木园的一部组合为一整体,并对植物材料的应用、艺术效果、建筑布局,假山水体利用等方面做出新的尝试。

山水园的布局分为玉泉建筑群,山坡空地(后来有一大部分改建为山外山餐馆)、湖溪水体。以树丛、水体、建筑分隔成有开合变化的空间。由于山水园有已历一千多年历史的“玉泉观鱼”胜迹,自然与人工改造巧妙结合的幽美地乳,多资多采的植物配植,使环境富于变化,引人入胜而成为旅游热点。

杭州植物园参观学习时间1天 作业:

(1)评述植物分类区的裸子植物亚门小区与水池的地形利用改造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绘简图说明。

(2)速写植物分类区水池附近植物配臵的优秀实例2-3幅。

(3)评述百草园的道路安排采取大密度的原因。指出其优点和还可以改进之处。

(4)山水园在水图园林小景实例2—3处,并绘简图说明。

(5)草测槭树杜鹃园或山水园山坡草坪的空间大小与四周植物配臵的情况,并分析其特点。

6.西湖沿岸滨湖公园绿地(1-6公园),学习了解在游人量密集的情况如何组织协调公园绿地中的道路广场休息服务设施与绿化种植地的矛盾,使其在公园布局中各得其所。草测1-2处园路交叉口处理较好的实例。

园林植物部分

一、目的: 通过本次实习,综合运用所学有关园林植物方面的知识,并

联系园林规划、设计、建筑、工程等专业课的内容,较全面的了解园林植物在园林绿化事业中的应用及作用;同时对华东地区主要城市(杭州、苏州)的主要园林树种,花卉种类的生态习性、应用状况、绿化效果等进行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从事园林绿

化事业的能力和水平。

二、内容:

①识别华东地区有代表性的园林树木约150种,并要求掌握重点树种的主要生态习性及园林用途。

②分别对杭州、苏州二城市中所见到的主要园林及花卉种类进行记录,并按下列项6,进行归类:(1)行道树;(2)遮荫树;(3)园景树;(4)花灌木;(5)绿篱;(6)藤本;(7)草坪及地被植物;(8)露地花卉;(9)盆花;(10)盆景及桩景。

③选择一、二个树种丰富、配植合理的公园(杭州花港观鱼公园),进行树种及配植方式等调查。

调查项目包括园林植物种类(树木、花卉、草坪及地被植物)、生态习性、生长状况、配植方式、出现频度、观赏特性及应用效果。

④借鉴城郊风景区植物自然群落的结构及风景效果,分析几个栽培群落,了解其组成成份、外貌、结构及其绿化效果。

⑤结合参观实习,了解江南园林树木及花卉的养护管理状况及主要措施;了解江南园林苗圃及花圃的特点以及主要常规技术措施和新技术。

⑥观察了解苏、杭二市园林中花卉\草坪及地被植物的布臵应用特点。⑦了解上述二市在盆景与桩景的风格、制作方法、养护技术的各自特点,在园林中布臵陈列上的方式方法与植物习性及管理要求上的关系。

作业:

(1)杭州市花港观鱼公园树种录。内容包括中名、学名、科名、生长状况、出现频度

配植方式等,按树木习性分类。

(2)实测5—10个配植合理的植物栽培群落或植物与建筑、山石、水体配植的范例,并绘制成相应的平面,立面图。

(3)这次实习所见露地花卉(包括水生花卉)和草坪及地被植物名录。包括中名、学名、科名;生长状状(良、中、差);出现频度(多、中、少)。对应用效果良好或稀见种类应注明具体地点。

(4)以图文结合方式简述杭、苏二地盆景及桩景风格特点并列出主要盆景及桩景用植物中名、学名、科名。图应注明该盆景陈列地点,稀见植物也应注明栽培或陈列地点。

(5)以图为主收集花卉园林布臵及花卉装饰造型共10-15例,注明所用花卉之中名及学名和其他必需的简要说明。

以学习现代城市园林及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为主,了解城市各类公园、广场、绿地设计目的、立意和细部处理手法,学习一些新园林和公共建筑在城市绿地营建中的应用手法。

1.徐家汇公园:徐家汇公园位于徐家汇广场东侧,北起衡山路、南至肇嘉浜路、西临天平路、东近宛平路,占地面积约8.97万平方米。徐家汇公园采用加拿大WAA景观设计事务所的设计方案,绿地设计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绿为主,特别突出与原有徐家汇繁华商业圈以及衡山路原有花园别墅风格的融合。

2.人民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是上海最大的公共广场,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融文化、绿化、美化为一体跨世纪的政治文化中心。

3.延中绿地:延中绿地位于上海市“申字”高架道路中心结合点,地跨黄浦、卢湾、静安三个区。绿地规划总面积23万平方米,共由17块地块组成。绿地整体规划方案由世界著名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Williams Asselin Askaoui景观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共同策划。延中绿地着力渲染以人为本、以“蓝”与“绿”为主题,营造城市森林新景观,唤起久居都市的人们保护水资源、保护植物生长的空间、保护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意识。

4.世纪公园:世纪公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文化中心,是上海内环线中心区域内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型城市公园,享有“假日之园”的美称。

公园总体规划方案由英国LUC公司设计,占地总面积140.3公顷。设计思想体现了中西方园林艺术和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理念。公园以大面积的草坪、森林、湖泊为主体,建有乡土田园区、湖滨区、疏林草坪区、鸟类保护区、异国园区和迷你高尔夫球场等七个景区。

植物造景要求:

(1)熟悉市级公园内的植物规划特点(基调树、主调树、配调树等)(2)熟悉植物景观统一与多样的特点(3)完成形式

比较世纪大道、世纪广场、世纪公园内道路的植物配臵差异,最少平面图3幅,立面3幅,文字最少500字,透视照片若干。

实习综合作业:

1.古典园林设计

目的: 根据苏杭实习所掌握的江南私家园林和风景区园林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从中引伸理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华,并探索如何继承、发展民族传统。要求:①.结合对江南私家园林的理解与认识,设计一古典园林。

②.有明确的主题和构思立意,园中主要景点应运用一些经典造园手法,并围绕主题展开。

③.面积10000平米,形状及周边环境自定

④.图纸A1一张,包括平面图、主要景点立面图、鸟瞰图,设计说明

2.现代城市绿地设计

目的:根据杭州、上海实习所掌握的现代城市园林绿地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学习和掌握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新手法和新内容,并以次为基础拓展设计思路。要求:①.结合实习内容,选做某一类型的城市绿地设计(城市广场、小游园、街头绿地、园中园等,任选其一)。

②.设计中应注意新型造园要素的应用和常用造园要素的创新运用。③.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构思主题或清晰的构图脉络。④.面积10000——30000平米,形状及周边环境自定。

上一篇:2017年煤炭集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下一篇:什么是青春演讲稿450字